持雙 2018年6月14日 俱舍論
如題。不囉嗦,直接說結論。
所謂潤生,是潤生有。在有部,生有這一剎那必有自地煩惱現起,如頌:「生有唯染污。」在唯識,因這一世死沒前的愛取所潤發,無始所造引業有力能感下一世的一期總報,如成唯識論十二緣起中說。這便是煩惱潤生之義,都不離開「生有」。
又,在有部,造引業時,此所造業必以自地煩惱為加行,否則不成引業,不能引一期生死。論證的過程,見於本義抄「不起彼地煩惱之前,無為引業」云云,源於婆沙,可自尋之。
這是引業,造引業及感總報,都必須有煩惱相隨。所以斷煩惱即不受生死。
滿業是別報,阿羅漢已盡諸漏,仍感苦樂異熟。
有部義,如頌:「得永離地業,定招現法果。」釋文可尋。
唯識義,如《瑜伽》說:「諸阿羅漢所有不善決定受業,或於前生所作,或於此生先異生位所作,由少輕苦之所逼惱,便名果報已熟。」唯識中,宿造不善業體.即染污思種,無學已斷已捨,此中《略纂》:
①有云:「此是前不善勢分麁重,令報受起,非不善業現在故。」
②有云:「勝業獨在凡.或有學位.少輕苦逼故,便名已熟;從果為名,故言羅漢。…若得金剛道後.一切不受果報,種子無故。羅漢身中.有蛇哳等者,此是果[論記:施=果【甲】]
報與等流果。非今異熟果,得第三果已去.已盡故…」
第二解中,善業感樂異熟,無理能遮。故雖斷盡煩惱,仍能感異熟果,不待惑潤。
依有部,佛身亦有苦受,如說:「勝身亦有苦受,如欲界聲聞及獨覺大覺。世尊亦有背痛頭痛……」大乘佛身唯是無漏,無有苦受。菩薩:變易身中,無有苦苦壞苦;變易身既是有漏法,唯有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