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1■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一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唐)+三藏【明】*]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三
§a3辨能作因義
§b1能作因與增上緣
【涼】所作因即是威勢緣。
【涼】云何威勢緣。如說:此法與彼法作威勢緣,或時此法不與彼法作威勢緣耶。答曰:無也。[s197若法與彼法作增上,或時此法與彼法非增上耶。答:無時非增上。]
【涼】{}問曰:法生時除自體,餘一切法是威勢緣,
【涼】和合則生;無有不和合時,何以不數數生。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法生時有一和合,無二無多;法滅時亦一和合,無二無多。
【涼】復有說者,法生已,餘生法多,彼法無力能更生。如人墮河欲起,復墮一河;彼亦如是。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一和合能生一事,無有一事能生二果。{}
§c1增上緣-多勝義
【唐】能作因體即增上緣,俱一切法為自性故。
【唐】然義有異,謂多勝義.是增上緣義[此緣體廣.或所作廣],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
【涼】問曰:威勢緣體性是何。答曰:一切法。
【涼】問曰:云何是威勢緣義。答曰:多勝義是威勢緣義。
[簡所緣緣]
【唐】問:若多勝義是增上緣義,則所緣緣亦應名增上,彼體亦攝一切法故。如《品類足論》辯,此二緣俱以一切法為自性故。[所緣緣及增上緣云何?謂一切法。]
【涼】問曰:如《波伽羅那》說:云何境界緣。云何威勢緣。答曰:一切法。
【涼】此有何多勝。
【唐】答:若依相續,則此二緣寬狹相似;若依剎那,則增上緣體義多勝。
【涼】答曰:若以境界、若以前物言之,則無多勝。若以剎那,則有多勝。
【唐】謂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現在前時,一切法中,非所緣者,謂此自性相應俱有;非增上者唯此自性,由此相應俱有諸法.是此增上.非所緣故。
【涼】若緣一切法無我,此法何所不緣。答曰:不緣自體,自體不緣相應共有。
【涼】誰不作威勢。[唯=惟【宮】*]唯自體。
§c2能作因-不障礙義
【涼】威勢緣即是所作因。云何是所作因義。
【涼】答曰:如先說,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
【唐】問:若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者,則能作因體應不攝一切法。謂一有情.若有一趣蘊界處起,即此有情.更無第二蘊界處生。若依一眼一眼識生,於中更無第二識起。如於一處,若有一樹無第二樹,若有一舍無第二舍。如是諸法互相障礙,云何此因攝一切法。
【涼】問曰:若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者,如人陰界入.障礙人趣,餘趣不能障礙。如眼識.障礙所依處,餘識不生;處所有房舍樹木,則餘房舍樹木不生。若如是者,云何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
【唐】答:雖有此事,而理無違。
【涼】答曰:以如所說故,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如義言,
【唐】1謂一有情,若有一趣蘊界處起,義語諸餘蘊界處曰:「我於汝等不為障礙,隨汝等生;設我與汝為障礙者,汝等於彼則不得生。」
【涼】人中陰界入.語餘趣陰界入言:「我障礙人趣,不障礙餘趣,使汝餘趣得生。」
【唐】若依一眼.眼識現前,此識義語餘眼識言:「我於汝等不為障礙,隨汝等生;設我與汝為障礙者,汝等於彼不得現前。」
【涼】如是眼識語餘識言:「我障礙眼處所,不障礙餘處所,使汝得生。」
【唐】樹及舍喻准此應說。
【涼】一房舍樹木語餘房舍樹木言:「我障礙此處所,不障礙餘處所,使汝得成。」
【唐】2又即於彼為障礙者,彼若生時亦不為礙;是故一法將欲生時,餘一切法皆不為礙。設有一法障礙彼者,彼法爾時應不得起。
【唐】故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而能作因攝一切法。
【涼】以是事故,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
【涼】五陰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若有一法不隨順者則不生。
§b2生滅因緣
§c1各一和合-不恒生滅
【唐】問:因緣和合故諸法生,因緣和合故諸法滅;因緣無有不和合時,諸法云何不恒生滅。[s197諸法云何不恒生滅]
【涼】{}問曰:法生時除自體,餘一切法是威勢緣,
【涼】和合則生;無有不和合時,何以不數數生。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言:一生和合故諸法生,一滅和合故諸法滅,生滅和合.無二無多,諸法云何恒生恒滅。[s197諸法生滅和合各異,謂餘緣和合故諸法生,餘緣和合故諸法滅…][s10現在但有一和合故,令未來心一一而起。又由和合有先後故。][s197和合有二種,一俱起不相離名和合,二不相違同辦一事名為和合。][s16心心所各各別有生住異滅和合而生,是故可說和合有異;同依一根、同緣一境而得生故,可說一切和合無異。][s52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剎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
【涼】1尊者和須蜜說曰:法生時有一和合,無二無多;法滅時亦一和合,無二無多。
【唐】2復作是言:因緣和合諸法生已,次後相續無量剎那.連注覆壓,不能復起。如人墮崖復為上土續續覆壓,彼人爾時尚不能動,況得起耶。
【涼】2復有說者,法生已,餘生法多,彼法無力能更生。如人墮河欲起,復墮一河;彼亦如是。
【唐】3大德說曰:和合因緣既唯暫有,云何諸法恒生滅耶。[s10法生時.和合唯一無二.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心與受等.一和合生.]
【唐】4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法生滅,各唯一時.應有作用。生已復生.滅已復滅,便為無用,是故諸法生滅非恒。[妙音]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一和合能生一事,無有一事能生二果。{}
§c2功能亦多亦一
【唐】問:因緣和合生諸法時,因緣功能為多為一。
【唐】若言唯一,云何依多。若言有多,云何和合。
【唐】答:1可說為一.可說為多,a辦一事故,b依多體故。
【唐】2復次,因緣功能,a相隨順故.可說為一,b生多法故.可說為多。
【唐】3復次,因緣功能,a同令諸法起作用故.可說為一,b起色受等作用別故.可說為多。
【唐】若彼功能無多種者,所起作用色非色等應無差別,是故諸法因緣功能,不可定言是多是一。
【涼】3問曰:[如=時【宋】]如色法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無色法生時.一切法亦與威勢緣不;若無色法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色法生時.一切法亦與威勢緣不。
【涼】答曰:不也。
【涼】若與色法威勢緣時,與無色法威勢緣亦爾者,一切法皆是色耶。若與無色法威勢緣時,與色法作威勢緣亦爾者,一切法皆是無色耶。
§c3滅亦待因緣
【唐】問:[有=是【三】]如有因緣故諸法得生,亦有因緣故諸法滅耶。
【唐】譬喻尊者作如是說:生待因緣,滅則不爾。1如人射時發箭須力,墮則不然。2如陶家輪轉時須力,止則不爾。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諸法生滅,俱待因緣,以滅與生皆是用故。[諸法生滅無不由因…因緣和合故諸法生,因緣和合故諸法滅…法生滅俱待因緣…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老死令諸法從現在入過去…識隨所依有生滅故。][s24s39三相作用]
[正理:「故諸有為.分位差別.一切皆待異因緣成,非自然有。」「諸行由因故滅。非滅不待因。若無滅相.誰遣其無.令生已滅。滅因與行必俱有故.時無差別,生因與行.或俱不俱...」「盡即是滅,佛說盡滅.是有為相,說有為相.是所有法。故契經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
[雜含: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含: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佛]教摩訶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中含(多界經):若有比丘見因緣及從因緣起知如真(因緣)(緣起緣已生),因此有彼.無此無彼(緣起),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阿難!如是比丘知因緣。(頻鞞娑邏(羅)王迎佛經)因此生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s8如世尊告迦多衍那:若以正智觀世是集.言無所有則更不行,無所有者即是斷見…]
【涼】阿毘曇者作如是說:法生時有因故生、滅時有因故滅,有緣故生、有緣故滅,有事故生、有事故滅。
【涼】譬喻者作如是說:法生時有因故生、法滅時無因故滅,有緣故生、無緣故滅,有事故生、無事故滅。我不說滅法有因緣,應說喻:1如射箭空中,去時用力、墮時不用力,誰作其因。2如陶家輪,轉時用力、住時不用力,誰作其因。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問:前所說喻,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譬喻者說喻云何通。
【涼】答曰:
【唐】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然凡聖法異.不可例同。
【涼】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不可以世間現喻難賢聖法,世俗法異、賢聖法異。
【唐】又箭與輪,亦由因墮止。
【唐】箭墮因者,謂排楯的等。設無餘因,則彎弓等亦是其因,若不先射.今何由墮。[排=棑【三宮】下同]
【唐】輪止因者,謂手杖等。設無餘因,則能轉者亦是其因,若先不轉.今何由止。
【涼】若欲通者,當云何通。答曰:
【涼】彼箭墮亦有因。以何為因。箭去時若楯等種種餘物障礙使墮,即是其因。設無障礙者,用力射時即是其因。若無射者,何由而墮。
【涼】如是陶家輪轉,若以手等餘物持令不行,即是其因。設無手等持者,先用力轉時即是其因。若無轉者,何由而住。
【唐】問:若排手等.障礙箭輪令其墮止,如何與彼為能作因。
【唐】答:排手等物.障彼行轉,非礙墮止,為能作因,於理何失。
[生滅不同時]
【唐】問:若法生滅俱待因緣,生滅因緣一切時有;何不生時亦滅.滅時亦生耶。
【涼】問曰:若法生亦有因、滅亦有因,乃至廣說。何以生時不滅、滅時不生。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滅兩時和合各異,是故生時無滅.滅時無生,不可一因有二果故。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生時和合異、滅時和合異。
【唐】2復作是說:生時因緣隨順彼法,滅時因緣違害彼法;雖彼因緣前後體一,而益損用.時分不同[益損=損益【三宮】]。猶如苾芻解安居已,携持衣鉢遊歷諸寺,有賊見之,先申禮敬.恭順隨逐,後至曠野.奪其衣鉢.陵辱而去[陵=凌【三宮】]。生滅因緣亦復如是。[正理:然理不應:因彼此有.即復因彼此法成無。]
【涼】復有說者,法生時作緣異,法滅時作緣異。云何生時異。生時作緣.則隨順,滅時作緣.則不隨順。猶如外國,皆夏安居時,多持衣鉢從一寺至一寺。爾時諸賊善取其相。此諸比丘出在曠野有人之處,諸賊親近禮拜.而隨順之;前至嶮難無人之處,劫其衣鉢[鉢=盋(缽)【宋元宮】].而不隨順。彼亦如是。
【唐】3大德說曰:生滅兩事既互相違,如何俱有。
【唐】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法生時未有作用,當何所滅。諸法滅時已有作用,復何所生。[覺天]
§c4一法多法相與為因(實體非因果)
【唐】問:
【唐】一法既與多法為能作因,多法亦與一法為能作因。
【涼】一法與多法作所作因,多法亦與一法作所作因。
【唐】(a)一法與多法為能作因時,為如一法與多法為因.為如多法與多法為因耶。
【唐】(b)多法與一法為能作因時,為如多法與一法為因,為如一法與一法為因耶。
【涼】問曰:一法與多法作因時,為如一法與耶、為如多法與耶。
【涼】多法與一法作因時,為如多法與耶、為如一法與耶。
【唐】設爾何失。
【唐】(a)此一法與多法為能作因時:
【唐】若如一法與多法為因者,云何不因一故果亦成一。
【唐】若如多法與多法為因者,云何不果多故因亦成多。
【涼】若如一法與多法作因者,云何非一因果。
【涼】若如多法與一法作因者,云何一法不作多果。
【唐】(b)此多法與一法為能作因時:
【唐】1若如多法與一法為因者,云何不因多故果亦成多。
【唐】2若如一法與一法為因者,云何不果一故因亦成一。
【涼】多法與一法作威勢緣時,云何作。為如多法與耶、為如一法與耶。
【涼】若如多法與一法作威勢緣者,云何不多因多果。
【涼】若如一法與者,云何多法作一法耶。
【唐】答:應作是說:
【唐】(a)一法與多法為能作因時,亦如多法與一法為因。
【唐】(b)多法與一法為能作因時,亦如一法與多法為因。
【涼】評曰:應作是說,一法如多法與威勢緣,多法如一法與威勢緣。
【唐】問:若爾,一應成多.多應成一。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多不作一、一不作多。
【唐】答:我說一亦成多,多亦成一。
【涼】答曰:如我義,一亦作多、多亦作一。
【唐】此依作用,不依實體。
【涼】以所作因義,不以法體有異。
【唐】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zs52緣雖常合.而見有時緣果無故。]
【唐】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
【唐】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s8諸法.常有實體][s17][s76][s39]
【涼】{}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作近所作因。義言過去法語未來現在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因者。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近所作因,義言現在法語過去未來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過去法無果、未來法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果無因者。
【涼】過去法是未來現在法所作因,未來現在法是過去法果,未來法是過去現在法所作因。過去現在法非未來果。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現在於未來法,不俱、不在後。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所作因、未來法作所作因。未來法與現在法作果,過去法非果。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法於現在法,不俱、[不=人【宮】]不在後。{}
【涼】{}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作威勢果。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如是可見與[可=可可【宋元】]可見、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可見作所作因及威勢果。有對無對、有漏無漏亦如是。{}
§a4明諸法能作因
§b1無為無因果
【唐】然無為法名能作因,但不為障,非能辦果。
【唐】復次,
【唐】有為法與有為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有為法不與無為法為能作因,亦不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為法不與無為法為能作因,亦不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為法與有為法雖為能作因,而不以彼為增上果。以無取果與果用故。
【涼】有為法與有為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
【涼】有為法與無為法作威勢果、不作所作因。
【涼】無為法與無為法不作所作因、不作威勢果。
【涼】無為法與有為法作所作因、不作威勢果。
§c1有為無為差別
【唐】問:何故有為法有因有果,無為法無因無果耶。
【涼】問曰:何以故有為法有因有緣,無為法無因無緣。
【唐】答:
【涼】答曰:
【唐】1有為法流轉世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如遠行者.須具資糧能有所至,非不行者。
【唐】2復次,有為法有作用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如營務者.須備作具能有所成,非不營者。
【唐】3復次,有為法有生滅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唐】4復次,有為法有和合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唐】5復次,有為法有三相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唐】6復次,有為法性羸劣故.有因,有作用故.有果,如羸劣者依他而住.非勇健者;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涼】6有為法性羸劣須因緣,無為法性猛健不須因緣。如人羸劣依他而住,如人猛健不依他住;彼亦如是。
【涼】2復次,有為法有所作故須因緣,無為法無所作故不須因緣。如掘者須[钁=杴【宮】]钁、[如〔-〕【元明宮】]如[刈〔-〕【宋】]刈者須鎌;彼亦如是。
【涼】1復次,有為法隨世行,能取果.能知緣,故須因緣。無為法不隨世行,廣說如上。如人遠行須糧,不遠行者不須糧;彼亦如是。
【唐】7復次,有為法,如王如王眷屬,如富貴者如富貴者眷屬,如因陀羅(Indra)如因陀羅眷屬,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涼】7復次,有為法如王及眷屬,如因陀羅及眷屬,故須因緣。無為法如王,不如王眷屬;如因陀羅,不如因陀羅眷屬,故不須因緣。
§c2有為不生之因
【唐】問:有為法不生者,為有為法為留難故令彼不起,為無為法為留難故彼不生耶。
【唐】答:以有為法為留難故.令彼不起,非無為法。無為與彼為能作因,於一切時不障礙故。
【唐】如注水瀆,水若不流,自為餘因非瀆為障。[s138如泉池側師子口等,水不流時.自有餘緣非此為障.]
【涼】問曰:有為法不生,為是有為留難故不生、為是無為留難故不生耶。
【涼】答曰:有為留難故不生,非無為法。無為法威勢緣不與他不生法作留難,若生隨順作緣。
【涼】如潢池邊,剋木作師子口、摩竭魚口,水在中流出。水不流時,非此口中為作留難,自有餘緣令水不流,水若流時為作所依;彼亦如是。
[新譯婆沙(舊無):(非擇滅)此滅本欲遮有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生.此得便起,如與欲法繫屬有情。][正理(入論同):此有勝能,障可生法.令永不起。]
§c3所緣緣與近能作因
【唐】問:無為法與有為法為能作因及增上緣時,何者為勝,為緣彼者.為餘法耶。
【唐】答:1等無差別,如兩豆聚。[s138若緣不緣皆無障故.][s138於能緣者作所緣緣]
【涼】問曰:無為法與有為法二種緣,謂境界緣、威勢緣。
【涼】無為法與他作近威勢緣時,為與有緣者、為與無緣者。
【涼】答曰:a或有說者,與有緣者,不與無緣者。
【涼】b評曰: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與他作威勢緣等無有異,如小豆聚。[s75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
【唐】2若無為法與有為法為所緣緣,有是有非。
【涼】境界緣或與或不與,有緣法則與、無緣法則不與。
§b2三世-因果取與前後
【唐】復次,
【唐】(一)過去法與過去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因,然有為法無無因者。」
【涼】{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作近所作因。義言過去法語未來現在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因者。」
【唐】(二)未來法與未來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未來法與過去現在法為能作因,然不以彼為增上果。所以者何。果與因俱.或在後故。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果,然有為法無無果者。」
【唐】(三)現在法與現在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現在法與未來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因,然有為法無無因者。」
【唐】(四)現在法與過去法為能作因,然不以彼為增上果。果與因俱.或在後故。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果,然有為法無無果者。」
【涼】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近所作因,義言現在法語過去未來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過去法無果、未來法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果無因者。」
【唐】問:何故後法與前法為能作因,而前法非後法增上果耶。
【唐】答: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後法於前法不障礙故,得為能作因。果必是因力所取與,後法於前無取與力,故前法非後果(前非後果)。[正理18:必無少果在因前生。果在因前.斯有何咎。若未來法.其果已生,是則未來.所作已辦.以無用故.應不更生…諸行應常。]如有為法以無為法為能作因.而非彼果,彼無取果與果力故。
【涼】過去法是未來現在法所作因,未來現在法是過去法果。
【涼】未來法是過去現在法所作因,過去現在法非未來果。
【涼】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現在於未來法,不俱、不在後。
【涼】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所作因、未來法作所作因。
【涼】未來法與現在法作果,過去法非果。
【涼】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法於現在法,不俱、不在後。}
§b3三性三界等
§c1總能作因
【唐】復次,
【唐】善法與善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善法與不善無記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不善法與不善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不善法與善無記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記法與無記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記法與善不善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如善不善無記法,展轉為能作因及增上果。如是三界繫不繫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修所斷不斷法,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相應不相應法等,應知亦爾。
【涼】{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作威勢果,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
【涼】如是,可見與可見、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可見作所作因及威勢果。有對無對、有漏無漏,亦如是。}
§c2近能作因
【涼】善法與善法作近所作因,善法與不善法作近所作因,不善法與不善法作近所作因,
【涼】[卷第十五終【三宮】][不〔-〕【三宮】=卷第十六雜揵度智品第十首【宋元】=卷第十六雜犍度智品第二之十一首【明】=卷第十六雜揵度智品第十一首【宮】=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等十一]
【涼】不善法與善法作近所作因。
【唐】復次,
【唐】有善法與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善業生樂善家,生已復能多修妙行。
【唐】有善法與不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善業生富貴家,生已放逸多造惡行。
【唐】有不善法與不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不善業生不律儀家,生已復造眾多惡行。
【唐】有不善法與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不善業身遭病惱或失財位,心生厭悔修諸妙行。
【涼】善法與善法作近所作因者,以善業故生大富長者商主家,其家諸人好樂行善,以親近故亦好行善,是名善與善作近所作因。
【涼】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者,以善業故生王若大臣家,其家諸人好行諸惡,以親近故亦好行諸惡,是名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
【涼】不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者,以不善業故生惡戒家,以親近故常作諸惡,是名不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
【涼】不善與善作近所作因者,以不善業故身生重患,以厭患故修行於善,是名不善與善作近所作因。
【涼】內法與內法作近所作因,內法與外法、外法與外法、外法與內法作近所作因。
【唐】有內法與內法為近能作因。如一有情供多人眾。
【唐】有內法與外法為近能作因。如諸農夫種殖稼穡。[殖=植【三宮】*]
【唐】有外法與外法為近能作因。如水糞等生長苗稼。
【唐】有外法與內法為近能作因。如飲食等長養有情。
【涼】內法與內法作近所作因者,如一人能供足多人。
【涼】內法與外法作近所作因者,如人種外種子。
【涼】外與外者,如糞土水等長養苗稼。
【涼】外與內者,如以飲食等長養眾生身。
【涼】如是,眾生數與眾生數、眾生數與非眾生數、非眾生數與非眾生數、非眾生數與眾生數,廣說如上。
【唐】有一趣法與五趣法為近能作因。如有多人食一羊肉,身強盛已,有作善業.有作惡業;作善業者得生人天,作惡業者墮三惡趣。
【涼】一趣能長養五趣,如多人食一羊肉,或有行善或有行惡。行善者能長養二趣,謂天趣、人趣。行惡者長養三趣,謂地獄、畜生、餓鬼。
§b4一切有情能作因
§c1非一切有情得殺罪盜罪
【唐】問:若一有情,害生命時,一切有情不障礙彼,無不與彼為能作因,何不一切俱得殺罪。
【唐】答:1彼能殺者,起殺加行,亦令果滿,故得殺罪。餘不爾故,不得殺罪。
【唐】2復次,彼起惡心,亦斷他命,故得殺罪。餘不爾故,不得殺罪。
【涼】問曰:如一人殺生,一切眾生盡與作所作因,何以有得殺罪有不得者。
【涼】答曰:若作殺方便,亦滿殺果,得殺罪;若不作方便,不滿殺果,不得殺罪。
【涼】復次,若有惡心,而得殺罪;若無惡心殺心,不得殺罪。
【唐】餘業道等,准此應知。
【涼】問曰:如一眾生不與取,一切眾生與作所作因,何以有得不與取罪、有不得者。
【涼】答曰:若作方便滿其果者,得不與取罪;不作方便不滿其果,不得不與取罪。
【涼】復次,若以貪心取.他物想,得不與取罪;不者不[得=得罪【三宮】]得。
§c2有情所自在物
§d1唯物主邊得盜罪
【唐】問:諸外財物一切有情共業所起,何故盜者唯於財主得罪非餘。
【唐】答:1財主於財攝受守護,餘則不爾。是故盜者唯於財主得罪非餘。
【唐】2復次,財主於財作己有想,盜者於彼作財主想。故唯於彼得罪,非餘。
【唐】3復次,若財物於彼是士用果及增上果者,於彼得罪。財物於餘一切有情是增上果、非士用果,是故於彼不得盜罪。
【涼】問曰:如外物是一切眾生威勢所生,何以或於他邊得不與取罪、或不得耶。
【涼】答曰:3[曰=曰若【三宮】]有功用果、威勢果者,是人邊得不與取罪。[*]唯有威勢果、無功用果者,是人邊不得不與取罪。
【涼】2復次,於物作己有想,是人邊得罪;於物不作己有想者,是人邊不得罪。
§d2士用增上果別
【唐】問:士用果與增上果,有何差別。[s121問:士用果增上果何差別。]
【唐】答:1作功力得者,是士用果;不障礙得者,是增上果。
【唐】2復次,財物,於作者,是士用果;於用者,是增上果。
【唐】如諸果實,於種殖者[殖=植【三宮】*],是士用果.亦增上果;於食用者,唯增上果。
【唐】如諸財物,於營求者,是士用果.亦增上果;於受用者,唯增上果。
【涼】問曰:威勢果、功用果有何差別。
【涼】答曰:2作者是功用果,食者是威勢果。
【涼】如農夫種作者,是功用果.[非〔-〕【三宮】]非威勢果;食其子實者,是威勢果.非功用果。
§d3器界不隨減
【唐】問:此器世界.蘇迷盧山.洲渚等物,一切有情共業所起,於中若有般涅槃者,何故此物不減少耶。
【涼】問曰:如四天下須彌山等外物,是一切眾生業威勢故生。眾生有得涅槃者,此物等何故不減少耶。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a若物是彼士用果及近增上果者,亦有減少;蘇迷盧等.但是彼遠增上果,故無減少。
【唐】b復作是說:蘇迷盧等.一切有情共業所起,假使此中一有情在,由彼業力所任持故.亦不減少,況有無量無邊有情未得滅度。如富貴者雖已命終,而彼宮殿園林象馬不隨隱沒,是餘有情業力持故,此亦如是。
【唐】c復作是說:此中雖有無量有情得般涅槃及生他處,復有無量無邊有情來生此界,由彼業力.故不減少。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c有餘世界眾生來生此間,以其業勢力故.使不減少。
【涼】b復次,是一切眾生業勢力故生,設令[*]唯有一眾生在,猶不減少。所以者何。彼亦有業威勢在其中故,何況阿僧祇那由他眾生在。如尊貴人業威勢故,生園林樓觀象馬車乘。如是眾生數非眾生數物等,其人雖死此物不減;彼亦如是。
【唐】2尊者覺天作如是說:此是過去業力所持,故無減少。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以過去業故,所以不減少。
§d4輪王自在業
【唐】問:如轉輪王.於四洲渚皆得自在,是何果耶。
【唐】答:自身威勢是異熟果,所統領物是增上果。彼於過去修習增上自身眾具諸善業故,今得如是二殊勝果。
【涼】問曰:如一轉輪聖王.王四天下而得自在,彼是何業報耶。
【涼】答曰:是造生處業果報。
§a5餘義
【涼】{}問曰:為所作因多、為所作因果多。
【涼】答曰:所作因多,非所作因果。所以者何。所作因是一切法,所作因果是有為法。
【涼】以是事故,作如是論。
【涼】頗法非是因、非次第、非境界、非威勢耶。
【涼】答曰:有,自體於自體是也。
【涼】於他體有耶。答曰:
【涼】有,有為於無為、無為於無為。{}
§b1釋經「三種增上」
【唐】復次,有三種增上:一自增上,二世增上,三法增上。[大集法門經:三增上,是佛所說,謂世增上、法增上、我增上。(DN.33Saṅgītisuttaṃ)Tīṇi ādhipateyyāni–
attādhipateyyaṃ, lokādhipateyyaṃ, dhammādhipateyyaṃ.]
【唐】自增上者:如有一類煩惱未斷.惡境現前,而為自護不起惡業,勿我由斯墮諸惡趣。
【唐】世增上者:如有一類煩惱未斷.惡境現前,護世間故不起惡業,勿我由斯為世譏毀。有作是說:勿由我故.世間有情造諸惡業。
【唐】法增上者:如有一類煩惱未斷.惡境現前,為護法故不起惡業,勿由我故.令諸世間輕毀正法。
【唐】此三即是近能作因。
【涼】佛經說:有三種威勢,所謂世威勢、我威勢、法威勢。
【涼】世威勢者,猶如有一煩惱現在[在=有【元明】]前境界易得,為世人譏嫌故,不作惡業。
【涼】我威勢者,猶如有一煩惱現在前境界易得[(雜心)彼起煩惱境界現在前],為我不墮惡道故,不作惡業。
【涼】法威勢者,猶如有一煩惱現在前境界易得,彼以多聞故不作惡業,亦令世人不譏嫌故,不作惡業。
【唐】問:何故此三說名增上。
【唐】答:以於善法不障礙故,是善親近增上緣故。
【涼】問曰:此三何以說名威勢。
【涼】答曰:以能近生善法故。
【涼】{}[s20]一切眾生威勢盡故死,除佛世尊威勢不盡而般涅槃。{}
§b2因力增減
【唐】問:能作因力有增減不。
【涼】問曰:所作因為有增減不。
【唐】答:有。
【涼】答曰:有。
【唐】如多人眾挽大木時,中有盡力不盡力者,其盡力者能作因增,不盡力者能作因減。
【唐】如彼挽木,竪剎牽船轉石等時,應知亦爾。
【涼】如有多人挽大材時,其中或有盡手足力者、有不多用力者。
【唐】如內於外,若外於內、外內自望,亦復如是。
【涼】如竪大塔[住=柱【三宮】]住時、糺索,其中有急有緩。
【涼】如是等,是名外法有增減。
【涼】如與親里所作因.及供給所須,則勝他人,是名內法有增減。
§b3因多果少
【唐】問:能作因與增上果,何者為多。
【唐】答:能作因多,增上果少。
【唐】以能作因攝一切有為無為法,增上果唯攝有為法故。
【涼】{問曰:為所作因多、為所作因果多。
【涼】答曰:所作因多,非所作因果。
【涼】所以者何。所作因是一切法,所作因果是有為法。
【唐】由此故說:
【涼】以是事故,作如是論。
【唐】頗有法於法非能作因耶。答:有,謂自性於自性。
【涼】頗法非是因、非次第、非境界、非威勢耶。答曰:有,自體於自體是也。
【唐】頗有法於他性非能作因耶。答:有,謂有為於無為.及無為於無為。
【涼】於他體有耶。答曰:有,有為於無為、無為於無為。}
【涼】{}若是因緣,亦是次第緣、亦是境界緣、亦是威勢緣。如是一一緣,應次第有四緣義。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有四緣體。
【涼】答曰:以所作故有四,非以物體故有四。其事云何。如前剎那使後剎那增長,名曰因緣。前作次第緣令後者生,名次第緣。後能緣前,是境界緣。不為他作障礙,是威勢緣。因緣如種子法,次第緣是開導法,境界緣是執杖法,威勢緣是不障礙法。總而言之,因緣有四緣義,非一一法從因緣生盡有四緣義。{}
【涼】{}問曰:因之與緣有何差別。尊者和須蜜說曰:因即是緣。若有此則有是,亦是因亦是緣。世尊亦說:阿難!有如是因、如是緣、如是作,生為老死因。
【涼】問曰:若有此則有是,是因是緣者,如人見瓶生覺心,瓶是覺因耶。
【涼】答曰:不以有瓶是覺因。所以者何。自有瓶不生覺心,和合乃生覺心。和合是覺緣非瓶。
【涼】復有說者,和合是因,和合事是緣。
【涼】問曰:若一不為因,多亦不為因。
【涼】答曰:如一一事不能為因,和合眾事。則能為因。其事云何。如一一事不名和合,眾事集故乃名和合;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相似者如麥似麥、如火似火。
【涼】問曰:麥與麥[牙=芽【三宮】*]牙有何相似。
【涼】答曰:總而言之,麥是[*]牙因。問曰:若然者,四大因等,總而言之亦是[*]牙因耶。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問曰:若然者,因之與緣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如[心=善心【三宮】]心次第生善心是因,[不=不是【三宮】]不名為緣耶。復有說者,不共者是因、共者是緣。問曰:若然者,麥亦是牙亦是爛壞,彼復是緣耶。如眼是眼識生處,不共餘識。彼眼復是眼識因耶。復有說者,生是因、隨生是緣。問曰:若然者,生不是緣、隨生不是因耶。復有說者,自體長養是因、他體長養是緣。問曰:若然者,現在善心緣於善法,[*]唯名為因,不名為緣耶。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作是因、所作是緣。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如近遠,彼此亦如是。{}
§a6自性名義及世果
【唐】問:能作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一切法。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能作因,能作是何義。
【唐】答:不障礙義是能作義,有所辦義是能作義。
【唐】此能作因定通三世及離世法,有增上果。
【涼】此所作因,定是一切法。果,是威勢果。
7■六因四緣五果綜述
§a1六因相對作句
【唐】如是已顯六因自性,今當復顯六因相雜不相雜義。
§b1相應因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俱有因耶。
【唐】答:(1)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相應因,謂有為不相應法。
【涼】(1)問曰:若有相應因,亦有共生因耶。答曰:若有相應因,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無相應因耶。答曰:有不相應法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同類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相應因非同類因,謂未來相應法。
【唐】(2)有法是同類因非相應因,謂過去現在不相應法。
【唐】(3)有法是相應因亦同類因,謂過去現在相應法。
【唐】(4)有法非相應因非同類因,謂未來不相應法及無為法。
【涼】若有相應因亦有相似因耶,若有相似因亦有相應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應因無相似因者,未來世相應因。
【涼】(2)有相似因無相應因者,不相應法相似因。
【涼】(3)有相應因亦有相似因者,相應法相似因。
【涼】(4)無相應因亦無相似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遍行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相應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諸餘相應法。
【唐】(2)有法是遍行因非相應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住老無常。
【唐】(3)有法是相應因亦遍行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
【唐】(4)有法非相應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不相應法。[本義:俱非句中.可擧無為法耶…今略不擧之。]
【涼】若有相應因亦有一切遍因耶,若有一切遍因亦有相應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應因無一切遍因者,未來世相應因,過去現在非一切遍相應因。
【涼】(2)一切遍因非相應因者,不相應法一切遍因。
【涼】(3)相應因一切遍因者,相應法一切遍因。
【涼】(4)非相應因非一切遍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相應因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相應法。
【唐】(2)有法是異熟因非相應因,謂不善善有漏不相應法。
【唐】(3)有法是相應因亦異熟因,謂不善善有漏相應法。
【唐】(4)有法非相應因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不相應法。
【涼】若有相應因亦有報因耶。若有報因亦有相應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應因無報因者,無記無漏相應因。
【涼】(2)有報因無相應因者,不相應法報因。
【涼】(3)有相應因亦有報因者,相應報因。
【涼】(4)非相應因非報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相應因,謂不相應法。
【涼】(1)若有相應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相應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無相應因耶。答曰:有,諸不相應法所作因。
§b2俱有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同類因耶。
【唐】答:(1)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同類因,謂未來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相似因耶。答曰:若有相似因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無相似因耶。答曰:有,未來世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遍行因耶。
【唐】答:(1)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有為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一切遍因耶。答曰:若有一切遍因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無一切遍因耶。答曰:有,非一切遍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異熟因耶。
【唐】答:(1)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有為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報因耶。答曰:若有報因者[者〔-〕【宮】]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非報因耶。答曰:有,無記無漏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俱有因,謂無為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共生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共生因耶。答曰:有,無為法所作因。
§b3同類因
【唐】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遍行因耶。
【唐】答:(1)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同類因。
【唐】(2)有法是同類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過去現在法。
【涼】(1)若有相似因亦有一切遍因耶。答曰:若有一切遍因亦有相似因。
【涼】(2)頗有相似因無一切遍因耶。答曰:有,非一切遍相似因。
【唐】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同類因非異熟因,謂過去現在無記無漏法。
【唐】(2)有法是異熟因非同類因,謂未來不善善有漏法。
【唐】(3)有法是同類因亦異熟因,謂過去現在不善善有漏法。
【唐】(4)有法非同類因非異熟因,謂未來無記無漏法及無為法。
【涼】有相似因亦有報因耶,若有報因亦有相似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似因無報因者,無記無漏相似因。
【涼】(2)有報因無相似因者,未來世報因。
【涼】(3)有相似因亦有報因者,過去現在報因。
【涼】(4)非相似因非報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同類因,謂未來法及無為法。
【涼】(1)若有相似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相似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相似因耶。答曰:有,未來世無為法所作因。
§b4遍行因
【唐】問: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遍行因非異熟因,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
【唐】(2)有法是異熟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不善善有漏法。
【唐】(3)有法是遍行因亦異熟因,謂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
【唐】(4)有法非遍行因非異熟因,謂除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無記及無漏法。
【涼】若有一切遍因亦有報因耶,若有報因亦有一切遍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一切相遍因非報因者,無記一切遍因。
【涼】(2)有報因非一切遍因者,未來世報因、過去現在非一切遍報因。
【涼】(3)一切遍因報因者,一切遍報因。
【涼】(4)非一切[報=徧【三宮】]報因非報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一切法。
【涼】(1)若有一切遍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一切遍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一切遍因耶。答曰:有,未來世、過去現在非一切遍、無為法所作因。
§b5異熟因
【唐】問: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異熟因,謂無記及無漏法。
【涼】(1)若有報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報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報因耶。答曰:有,無記無漏所作因。
§a2諸門分別
§b1色非色等
【唐】問:此六因,幾是色,幾非色。
【唐】答:二唯非色,謂相應遍行因。餘通色非色。
【涼】問曰:此六因,幾色、幾非色。
【涼】答曰:二是非色,謂相應因、一切遍因。餘是色非色。
【唐】如色非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執受無執受、是長養非長養、是大種非大種[異熟因]、是造色非造色,亦爾。
【涼】如色非色,相應不相應、有依無依、有勢用無勢用[有警覺無警覺]、有緣無緣[遍行因]、有對無對、可見不可見,當知亦如是。
§b2有漏無漏
【唐】問:此六因,幾有漏,幾無漏。
【唐】答:二唯有漏,謂遍行異熟因。餘通有漏無漏。
【涼】問曰:此六因,幾有漏、幾無漏。
【涼】答曰:二有漏,謂一切遍因、報因。餘有漏無漏。
§b3有為無為
【唐】問:此六因,幾有為,幾無為。
【唐】答:五唯有為。一通有為無為,謂能作因。
【涼】問曰:此六因,幾有為、幾無為。
【涼】答曰:五是有為,相應因乃至報因。一是有為無為,謂所作因。
§b4三世
【唐】問:此六因,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
【唐】答:三通三世,謂相應俱有異熟因。二唯過去現在,謂同類遍行因。一通三世.亦離世,謂能作因。
【涼】問曰:此六因,幾過去、幾現在、幾未來。
【涼】答曰:二是過去現在,謂相似因、一切遍因。三在三世,謂相應因、共生因、報因。一在三世亦不在世,謂所作因。
§b5三性
【唐】問:此六因,幾善,幾不善,幾無記。
【唐】答:一唯不善無記,謂遍行因。一唯善不善,謂異熟因。餘通三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善、幾不善、幾無記。
【涼】答曰:一是不善、無記,謂一切遍因。一是善、不善,謂報因。餘是善、不善、無記。
§b6界繫不繫
【唐】問:此六因,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
【唐】答:二唯三界繫,謂遍行異熟因。餘通三界繫及不繫。
【涼】問曰:此六因,幾欲界繫乃至不繫。
【涼】答曰:[二【三宮】=三【大】]二是三界繫,謂一切遍因、報因。餘是三界繫不繫。
§b7三學
【唐】問:此六因,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
【唐】答:二唯非學非無學,謂遍行異熟因。餘通三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
【涼】答曰:
【涼】二是非學非無學,謂一切遍因、報因。餘是三種。
§b8三斷
【唐】問:此六因,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不斷。
【唐】答:一唯見所斷,謂遍行因。一唯見所斷修所斷,謂異熟因。餘通三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見道所斷、幾修道所斷、幾無斷。
【涼】答曰:一是見道所斷,謂一切遍因。一是見道修道斷,謂報因。餘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
§b9染不染等
【唐】問:此六因,幾染污,幾不染污。
【唐】答:一唯染污,謂遍行因。餘通二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染污、幾不染污。
【涼】答曰:一是染污,謂一切遍因。餘是染污、不染污。
【唐】如染污不染污,有罪無罪、黑白、有覆無覆、退非退[順退非順退法],亦爾。
【涼】如染污不染污,有過無過、黑白、隱沒不隱沒、退不退,當知亦如是。
§b10有報無報
【唐】問:此六因,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唐】答:一有異熟,謂異熟因。餘通二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有報、幾無報。
【涼】答曰:一是有報,謂報因。餘是有報無報。
§b11是報非報
【唐】問:此六因,幾是異熟,幾非異熟。
【唐】答:二非異熟,謂遍行異熟因。餘通二種。
§b12相應不相應
【唐】問:此六因,幾相應,幾不相應。
【唐】答:一唯相應,謂相應因。餘通二種。
【唐】如相應不相應,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有行相無行相、有警覺無警覺、有等無間無等無間,亦爾。
§b13四諦
【唐】問:此六因,幾是四諦攝,幾非四諦攝。
【唐】答:二唯苦集諦攝,謂遍行異熟因。三唯苦集道諦攝,謂相應俱有同類因。一通四諦及非諦攝,謂能作因。
§b14蘊界處攝
【唐】問:此六因,幾是五蘊攝,幾非五蘊攝。
【唐】答:二唯四蘊攝.除色蘊,謂相應遍行因。三通五蘊攝,謂俱有同類異熟因。一通五蘊及非蘊攝,謂能作因。
【唐】問:此六因,幾何處攝。
【唐】答:二唯意法處攝,謂相應遍行因。一唯色聲意法處攝,謂異熟因。三通十二處攝謂俱有同類能作因。
【唐】問:此六因,幾何界攝。
【唐】答:一唯意法意識界攝,謂遍行因。一唯七心法界攝,謂相應因。一唯色聲七心法界攝,謂異熟因。三通十八界攝,謂俱有同類能作因。
§a3五果
§b1正說
【唐】問:如是六因誰有何果。
【唐】答:(1)相應俱有因,有士用果。
【唐】(2)同類遍行因,有等流果。
【唐】(3)異熟因,有異熟果。
【唐】(4)能作因,有增上果。
【唐】(5)其解脫果是道所證,非因所得。
§b2取果與果
【唐】答:(1)相應俱有因,現在取果,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一剎那與果。取一剎那果,與一剎那果。
【涼】相應因、共生因,現在世一剎那頃取果與果。
【唐】(2)同類遍行因,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
【涼】相似因、一切遍因、所作因,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那=那頃【三宮】]取果,多剎那與果。
【唐】(3)異熟因,現在取果,過去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
【涼】報因,現在取果,過去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
【唐】(4)能作因,有作是說:(2)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正理:此能作因…取果作用唯現有故。][正理:取果必頓.與果有漸。]
【唐】有餘師說:此能作因,[等無間緣]過去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多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若取果時,即能與果。餘如前說。[新舊評家s196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
【唐】若能覺了如是六因,即於四果分明照察,如觀掌中餘甘子等。[āmalaka]
§a4四緣
【唐】復次,諸法作用必假因緣,因已廣辯,次應說緣。緣有四種,如《施設論》及«見蘊»辯[s197]。
§b1引施設論
【唐】然《施設論》作如是說:「有法是因緣,彼亦是等無間緣,亦是所緣緣,亦是增上緣。乃至,有法是增上緣,彼亦是因緣,亦是等無間緣,亦是所緣緣。」
【唐】問:一切法中有能作四緣者,如心心所法。有能作三緣者,如色心不相應行。有能作二緣者,如無為法。何故彼說「有法是因緣,彼亦是等無間緣,乃至廣說」耶。
【唐】答:彼依容有,故作是說。謂諸法中,有心心所具四緣性,不說一切皆作四緣。若盡理者,應作是說。
§b2四緣相對作句
【唐】問:若法是因緣,彼亦是等無間緣耶。
【唐】答: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因緣。
【唐】有法是因緣,彼非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餘一切有為法。
【唐】問:若法是因緣,彼亦是所緣緣耶。
【唐】答:若法是因緣,彼亦是所緣緣。
【唐】有法是所緣緣,彼非因緣,謂無為法。
【唐】問:若法是因緣,彼亦是增上緣耶。
【唐】答:若法是因緣,彼亦是增上緣。
【唐】有法是增上緣,彼非因緣,謂無為法。
【唐】問: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所緣緣耶。
【唐】答: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所緣緣。
【唐】有法是所緣緣,彼非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餘一切法。
【唐】問: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增上緣耶。
【唐】答: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增上緣。
【唐】有法是增上緣,彼非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餘一切法。
【唐】問:若法是所緣緣,彼亦是增上緣耶。
【唐】答:如是。
§b3一體四用(例同六因)
【唐】問:若於一法具四緣者,應但一緣,云何立四。
【涼】{若是因緣,亦是次第緣、亦是境界緣、亦是威勢緣。如是一一緣,應次第有四緣義。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有四緣體。
【唐】答:依作用立,不依物體,一物體中有四用故。謂:
【涼】答曰:以所作故有四,非以物體故有四。其事云何。
【唐】(1)一剎那心心所法,引起次後剎那同類心心所故,立為因緣。
【唐】(2)即此開避次後剎那心心所法.令得生故,立為等無間緣。
【唐】(3)即此能為次後剎那心心所法.所取境故,立為所緣緣。
【唐】(4)即此不障礙次後剎那心心所法.令得生故,立為增上緣。
【涼】如前剎那使後剎那增長,名曰因緣。前作次第緣令後者生,名次第緣。後能緣前,是境界緣。不為他作障礙,是威勢緣。
【唐】此中因緣如種子法,等無間緣如開導法,所緣緣如任杖法,增上緣如不障法[如與欲法]。
【涼】因緣如種子法,次第緣是開導法,境界緣是執杖法,威勢緣是不障礙法。
【唐】如是等,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具四緣性。餘有為法,有三緣性。三無為法,有二緣性。皆依義說,不依物體,一物體中有多義故。
【涼】總而言之,因緣有四緣義,非一一法從因緣生盡有四緣義。}
[例同六因]
【唐】如諸法中:
【唐】(1)有能作六因者,謂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
【唐】(2)有能作五因者,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或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或過去現在非遍行不善善有漏心心所法。
【唐】(3)有能作四因者,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或過去現在非遍行不善善有漏色心不相應行;或過去現在無漏心心所法;或過去現在非遍行無記心心所法;或未來不善善有漏心心所法。
【唐】(4)有能作三因者,謂過去現在非遍行無記色心不相應行;或過去現在無漏色心不相應行;或未來不善善有漏色心不相應行;或未來無記無漏心心所法。
【唐】(5)有能作二因者,謂未來無記無漏色心不相應行。
【唐】(6)有能作一因者,謂無為法。
【唐】如一有為,有多因義,互不相違。緣亦應爾。
【表格】
有為 六因 |
遍行 |
非遍行(有漏) |
無漏有為 |
|||||||
不善 |
無記 |
不善善有漏 |
無記 |
|||||||
相應 |
四相 |
相應 |
四相 |
相應 |
不相應 |
相應 |
不相應 |
相應 |
不相應 |
|
過現 |
6 |
5 |
5 |
4 |
5 |
4 |
4 |
3 |
4 |
3 |
未來 |
4 |
3 |
3 |
2 |
4 |
3 |
3 |
2 |
3 |
2 |
§b4因緣差別-九說
【唐】問:若爾,因緣有何差別。
【涼】{問曰:因之與緣有何差別。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言:無有差別。因即是緣.緣即是因。
【唐】a如契經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謂他言音及內如理作意。」[二因二緣(有二因緣)(長中增含):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
【唐】又如《大因緣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支,有如是由[nidāna緒གླེང་གཞི].有如是因.有如是集.有如是生.有如是緣,謂生支是也。」故知因緣無有差別。
【唐】b復作是說:若有此則有彼(中含),此是彼因,亦是彼緣。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因即是緣。b若有此則有是,亦是因亦是緣。
【涼】a世尊亦說:「阿難!有如是因、如是緣、如是作,生為老死因。」[MA97大因經: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Chap.7〔6〕
【唐】問:由有瓶故.得有瓶覺,豈此瓶覺.唯瓶為因。
【唐】答:非但有瓶[時].則有瓶覺。以無瓶時.亦有瓶覺,雖有瓶時.無瓶覺故;然有和合故.得有瓶覺,是故和合是瓶覺因緣。[s197和合有二種s52][於多法中起一增語.言說轉故.名為和合.][又和合名.非召實法]
【涼】問曰:若有此則有是.是因是緣者,如人見瓶生覺心,瓶是覺因耶。
【涼】答曰:不以有瓶是覺因。所以者何。自有瓶不生覺心,和合乃生覺心。和合是覺緣,非瓶。
【唐】2有作是說:「和合是因,此和合因說名為緣。」
【涼】復有說者,和合是因,和合事是緣。
【唐】問:若一一別.不名為因,眾事和合.亦應非因。
【唐】答:如一一別.不名和合,眾事聚集.即名和合;故一一別.不名為因,眾事和合.得名為因。
【涼】問曰:若一不為因,多亦不為因。
【涼】答曰:如一一事不能為因,和合眾事.則能為因。其事云何。如一一事不名和合,眾事集故乃名和合;彼亦如是。
【唐】3復有說者:同類是因,異類是緣。如火於火.麥於麥等[等=芽【明】],說名同類。
【唐】[評]問:[麥種]麥於麥芽.有何同類。若同稱麥.名同類者,應田水等.大種同故.亦名同類,則田水等.應是麥因。
【涼】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相似者,如麥似麥、如火似火。
【涼】問曰:麥與麥牙[牙=芽【三宮】*]有何相似。答曰:總而言之,麥是[*]牙因。
【涼】問曰:若然者,四大因等,總而言之亦是[*]牙因耶。
【唐】4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
【唐】[評]問:若爾,1因與等無間緣.應無差別。2又善心無間.起不善或無記心,應是因非緣。
【涼】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因之與緣無有差別。所以者何。1如[心=善心【三宮】]心次第生善心是因,[不=不是【三宮】]不名為緣耶[次第緣]。
【唐】5復有說者:不共是因,共者是緣。
【唐】[評]問:若爾,眼於眼識.應是因非緣,以不共故。又麥於芽灰.應是緣非因,以是共故。
【涼】復有說者,不共者是因,共者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麥種]麥亦是牙亦是爛壞,彼復是緣耶。如眼是眼識生處,不共餘識。彼眼復是眼識因耶。
【唐】6復有說者:能生者是因,隨能生者是緣。
【唐】[評]問:若爾,生支於老死.應非緣;隨順生支有等,於老死.應非因[同類因]。
【涼】復有說者,生是因,隨生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生不是緣、隨生不是因耶。
【唐】7復有說者:能長養自相續者是因,能長養他相續者是緣。
【唐】[評]問:若爾,緣自相續所起善心,唯長養自相續,應是因非緣。
【涼】復有說者,自體長養是因,他體長養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現在善心緣於善法,[*]唯名為因,不名為緣耶。
【唐】8大德說曰:轉是因,隨轉是緣;近是因,遠是緣。
【唐】如近遠,在此在彼、和合不和合、在此身在餘身,應知亦爾。
【唐】[評]問:若爾,同類隨轉應是緣非因,無明緣行等應是因非緣。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作是因、所作是緣[隨轉,或果(如等無間緣依與果用建立)][惠暉云.為因義成.方是取果,是四緣故.不論取果.但言與果用]。
【涼】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
【涼】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如近遠,彼此亦如是。}
【唐】9[評]故因緣體雖無差別,而義有異。謂因義親,緣義是疎。
【唐】為表此義,說因有六,說緣有四。若不爾者,名數應同。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一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阿毘達磨【明】*][卷數下明本有「說一切有部發智」七字細註*]
卷22■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二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四
〖隨眠心〗有隨眠心與二隨增
【唐】「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隨增耶。」乃至廣說。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一心相續論.犢子及譬喻者法救]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涼】答曰: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唐】1.[心性本淨]謂或有執「但有一心」,如說一心相續論者。彼作是說:
【涼】1為止一心者論故。彼作是說:
【唐】有隨眠心.無隨眠心,其性不異。聖道現前,與煩惱相違,不違心性。為對治煩惱,非對治心。如浣衣磨鏡[鍊=練【宋元宮】*]鍊金等物,與垢等相違,不違衣等;聖道亦爾。又此身中若聖道未現在前,煩惱未斷故,心有隨眠;聖道現前煩惱斷故,心無隨眠。
【涼】有使心.無使心,即是一心。所以者何。聖道生時,與使相妨、不與心相妨。如治刀法,與垢相妨、不與刀相妨。如衣器鏡垢,與治法相妨、不與衣器鏡等相妨。如是聖道生時,與使相妨、不與心相妨。乃至聖道未生.心則有使,聖道若生.心則無使。
【唐】此心,雖有隨眠無隨眠時異,而性是一。如:衣鏡金等,未浣磨鍊[*]等時,名有垢衣等;若浣磨鍊[*]等已,名無垢衣等。有無垢等,時雖有異,而性無別。心亦如是。
【唐】為止彼執,顯有隨眠心與無隨眠心其性各異。
【涼】3我人論者作如是說:人縛人解,非法縛解。
【唐】2.[法救]或復有執:隨眠不於所緣隨增,亦不於相應法有隨增義,如譬喻者。彼作是說:
【涼】2尊者曇摩多羅[法救]作如是說:諸使不相應使,亦不緣使。彼作是說:
【唐】a若隨眠於所緣隨增者,於他界地及無漏法亦應隨增,是所緣故,如自界地。[s56所繫事是假]
【唐】b若於相應法有隨增義者,則應未斷已斷一切時隨增,相應畢竟不相離故,猶如自性。[s2諸心心所是思差別…前後各異,無一並用.]
【涼】a若作緣使,相應使無漏法;
【涼】b若作相應使,一切時恒使,無不與心心數相應時。
【唐】為止彼執,顯諸隨眠.於所緣相應.俱有隨增義,謂於自界地有漏法及相應法,乃至未斷恒隨增故。[s56所繫事是實]
【唐】3.[犢子]或復有執:隨眠唯於補特伽羅有隨增義,如犢子部彼作是說:
【唐】補特伽羅名有隨眠及無隨眠,非心等法;補特伽羅有縛解故。
【唐】為止彼執,顯唯心等有縛有解,名有隨眠及無隨眠。非數取趣,畢竟無故。
【唐】為止此等他宗,及顯無顛倒理,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欲止他義、欲顯己義,欲現與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也。
§a2於何隨眠名有隨眠心
【發】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品類足5辯隨眠品][AKBh: yair anuśayair yac
cittaṃ sānuśayaṃ, te 'nuśayās tasmiṃś citte 'nuśerate. ]
【發】彼隨眠.於此心隨增耶。答:或隨增,或不隨增。
【八】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所使耶。答曰:或所使、或不所使。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答曰:或使.或不使。
【發】云何隨增。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未斷.及緣此心。
【發】云何不隨增。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已斷。
【八】云何所使。答曰:諸使未盡,此所使。
【八】云何不所使。答曰:諸使盡,此不所使。
【涼】云何使。答曰:諸使未斷,彼使使此有使心。
【涼】云何不使。答曰:
【涼】諸使斷,彼使不使此有使心。所以者何。諸使未斷故使,斷故不使。}
§b1使性伴性
【唐】此中,「諸心」者,有五部心,謂見苦所斷心,乃至修所斷心。
【涼】「若心有使」者,有五種心名有使:見苦所斷心,乃至修道所斷心。
【唐】「隨眠」者,有五部隨眠,謂見苦所斷隨眠,乃至修所斷隨眠。
【涼】{若心有使,三界有五種;使有使心,三界亦有五種。}
【唐】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一由隨眠於此心有隨增性,二由隨眠於此心有同伴性。
【涼】以二事故,心名「有使」:一以使性;二以伴性。
§c1五部有隨眠心
【唐】(1)謂見苦所斷心:於見苦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苦所斷心:見苦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2)見集所斷心:於見集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集所斷心:見集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3)見滅所斷心:於見滅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滅所斷心:見滅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4)見道所斷心:於見道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道所斷,亦如是。
【唐】(5)修所斷心:於修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修道所斷心:修道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c2五部各分二類
【唐】復次,1見苦所斷心有二種:一遍行隨眠相應心,二非遍行隨眠相應心。2見集所斷心,亦爾。3見滅所斷心有二種:一有漏緣隨眠相應心,二無漏緣隨眠相應心。4見道所斷心,亦爾。5修所斷心有二種:一染污心,二不染污心。
【涼】見苦所斷心,與一切遍相應、不一切遍相應。見集所斷亦如是。見滅所斷心,有漏緣使相應、無漏緣使相應。見道所斷,亦如是。修道所斷心,染污、不染污。
【唐】1A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約總類]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彼見苦所斷一切遍使相應心:見苦所斷一切遍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1B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相應心:不一切遍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2A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集所斷非遍行隨眠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2B見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集所斷亦如是。
【唐】3A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3B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滅所斷有漏緣使相應心:見滅所斷有漏緣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見滅所斷無漏緣使相應心:見滅所斷無漏緣使,俱有;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4A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4B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道所斷,亦如是。
【唐】5A修所斷染污心:於修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5B修所斷不染污心:於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修道所斷染污心:修道所斷使,俱有;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修道所斷不染污心:修道所斷使、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有使性無伴性[性〔-〕【三宮】]性;餘使俱無。
【表格】
隨眠 有隨眠心 |
見所斷(隨眠) |
修所斷 (隨眠) 染污 |
||||||||
苦 |
集 |
滅 |
道 |
|||||||
遍行 |
非遍行 |
遍行 |
非遍行 |
有漏緣 |
無漏緣 |
有漏緣 |
無漏緣 |
|||
見苦所斷心 |
遍行相應 |
2 |
1 |
1 |
|
|
|
|
|
|
非遍行 |
1 |
2 |
1 |
|
|
|
|
|
|
|
見集所斷心 |
遍行 |
1 |
|
2 |
1 |
|
|
|
|
|
非遍行 |
1 |
|
1 |
2 |
|
|
|
|
|
|
見滅所斷心 |
有漏緣 |
1 |
|
1 |
|
2 |
|
|
|
|
無漏緣 |
1 |
|
1 |
|
1 |
2 |
|
|
|
|
見道所斷心 |
有漏緣 |
1 |
|
1 |
|
|
|
2 |
|
|
無漏緣 |
1 |
|
1 |
|
|
|
1 |
2 |
|
|
修所斷心 |
染污相應 |
1 |
|
1 |
|
|
|
|
|
2+同伴性 |
不染污心 |
1 |
|
1 |
|
|
|
|
|
1隨增性 |
◊1.隨增性[唯所緣];2.隨增性與同伴性[相應,或所緣]
§c3三界101種心-九十八使
【唐】復次,欲界32+4+1:
【唐】(1)見苦所斷心有十種:謂五見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唐】(2)見集所斷心有七種:謂二見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唐】(3)見滅所斷心,亦爾。
【唐】(4)見道所斷心有八種:謂三見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唐】(5)修所斷心有五種:謂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及不染污心.謂善有漏無覆無記。
【涼】彼見苦所斷心有十種,謂五見相應心,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涼】見集所斷心有七種,謂二見相應心,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涼】見滅所斷,亦如是。
【涼】見道所斷心有八種,謂三見相應心,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涼】修道所斷有五種,謂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不染污善無記相應心。
【唐】(1)[見苦所斷]A有身見相應心:於有身見.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見苦所斷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如是乃至見苦所斷慢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B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於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見苦所斷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A彼身見相應心:身見.身見相應無明,有二事,有使性、伴性;餘見苦所斷使、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
【涼】乃至見苦所斷慢使,亦如是。
【涼】B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見苦所斷不共無明使,有二事,使性、伴性;餘見苦所斷使、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2)見集所斷心,應知亦爾。
【涼】見集所斷,亦應如是說。
【唐】(3)A見滅所斷邪見相應心:於見滅所斷邪見.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見滅所斷疑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B見滅所斷見取相應心:於見滅所斷見取.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約總類.不攝見取.如前見苦].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見滅所斷愛恚慢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C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於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A見滅所斷邪見相應心:見滅所斷邪見.邪見相應無明,有二事,使性、伴性;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見苦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
【涼】疑相應心,當知亦如是。
【涼】B見滅所斷見取相應心:見滅所斷見取.見取相應無明,俱有;餘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諸一切遍[遍=遍使【三宮】*],有使性無伴性;餘,俱無。
【涼】見滅所斷愛恚慢,當知亦如是。
【涼】C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見滅所斷不共無明使,俱有;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4)見道所斷心,應知亦爾。
【涼】見道所斷亦應如是說。
【唐】(5)A修所斷愛相應心:於修所斷愛.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修所斷恚慢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B修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於修所斷不共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C修所斷不染污心:於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A修道所斷愛相應心:修道所斷愛,愛相應無明俱有;餘修道所斷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修道所斷恚慢,當知亦如是。
【涼】B修道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修道所斷不共無明,俱有;餘修道所斷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C修道所斷不染污心:修道所斷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如說欲界,色無色界,應知亦爾。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涼】所說是集要毘婆沙。
§b2斷二隨眠--相應所緣
【唐】如是所說三界五部隨眠98,於此三界五部有隨眠心101:
【涼】{}若心有使,三界有五種;使有使心,三界亦有五種。{}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
【涼】答曰:或使或不使。
【唐】若未斷,則隨增,互相隨順而增長故,隨眠於心增縛事故。
【涼】云何使。答曰:諸使未斷,彼使使此有使心。
【唐】若已斷,則不隨增,不相隨順非增長故,隨眠於心無縛事故。
【涼】云何不使。答曰:諸使斷,彼使不使此有使心。所以者何。諸使未斷故使,斷故不使。{}
【唐】然未斷位,心於相應所緣隨眠,俱得建立有隨眠名。[已=以【三宮】]已相應者具二事故;緣縛心者但隨增故。
【唐】若已斷位,此心唯於相應隨眠,可得建立有隨眠名。非彼先來緣縛心者,無隨增故;相應隨眠於心,猶有同伴性故。
§c1伴性不斷是有隨眠心
【唐】問:何故心於相應隨眠.已斷未斷.俱得建立有隨眠名,於所緣隨眠.唯未斷位.可得建立有隨眠名,非已斷位耶。
【涼】問曰:何故緣使未斷.名有使心,斷則不有;相應使.斷與不斷.恒名有使心耶。
【涼】答曰:
【唐】答:前來已說,心於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一隨增性,二同伴性。
【涼】先作是說,以二事故心名有使:一是使性,二是伴性。
【唐】a相應隨眠,若未斷位由二事故,心於彼立有隨眠名;若已斷位,彼於此心.雖無隨增性.而有同伴性故,猶可立有隨眠名。
【唐】b所緣隨眠,若未斷位,於心唯有隨增性故,心於彼立有隨眠名。若已斷位,二事俱無故,心於彼不復可立有隨眠名。
【涼】b諸緣使,與心,是名使性,不名伴性。若彼得斷,彼使性義亦斷。
【涼】a相應使,有二事:使性、伴性。彼若得斷,使性則斷;伴性不斷,不能除心伴性,如去文闍草皮。[muñjeśīkā(AbhD)][文闍草.muñja.文若草.文柔草.虎鬢草][文葇草][𧆞醫][聞(間)闍華][聞闍綿][伊師迦草(不可毀害[生命力強])(外耎內䩕也)(外皮軟脆。內幹堅實)][俱舍(陳)不各離根生故.譬如紀美虫及伊師迦草(梵本-)。][伊師迦iṣīkā/īsikā/isikā/iśīkā
蘆葦、燈心草/虎鬚草]
§c2所緣性.斷已不說相有
【唐】問:若相應隨眠於相應心,若未斷位.有隨增性及同伴性,若已斷位.雖無隨增性而有同伴性,心恒於彼名有隨眠者;[(行)+所【三宮】]所緣隨眠於所緣心,若未斷位.有隨增性及所緣性,若已斷位.雖無隨增性而有所緣性,何故心於彼,不恒建立有隨眠名。
[總說]
【唐】答:相應隨眠於相應心,極相親近.眾事皆等.不可相離,如羊與皮[羊=芋【宮】]。故斷未斷,恒名相有。
【唐】所緣隨眠與所緣心,非極親近.眾事不等.未嘗和合。若未斷時.由隨增性.可說相有,若已斷位.極疎遠故.不說相有。
【唐】此中有名.依親強立,非如立「有所緣」等名。
[尊者世友]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
【唐】1相應隨眠染污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相應使心染污,緣使心不染污。
【唐】2復次,相應隨眠不離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相應使無別異,緣使不爾。
【唐】3復次,相應隨眠覆蔽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相應使覆蔽心,緣使不爾。
【唐】4復次,相應隨眠隨心轉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唐】5復次,相應隨眠擾亂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唐】6復次,相應隨眠與相應心,a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b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c俱生俱住俱異俱滅,極親近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a相應使同一[所=時【三宮】]所依、同一行、同一緣。緣使不爾。
【涼】c相應使與心同一生一住一滅,緣使不爾。b亦同一果一依一報,緣使不爾。
【涼】c相應使與心俱生,緣使不爾。
【涼】無有能除心相應使,如去文闍草皮。
[大德-妙音-覺天]
【唐】大德說曰:相應隨眠.令相應心.剛強𢤱悷,智者訶厭,難可出離。所緣隨眠.於所緣心無此事故。
【唐】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相應隨眠.令相應心.發起染污,如烟焰得.障礙聖果。所緣隨眠.於所緣心無此事故。
【唐】尊者覺天作如是說:相應隨眠.令相應心.於所緣境迷謬不了。所緣隨眠.於所緣心無此事故。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相應隨眠.斷未斷位.恒令心得有隨眠名。所緣隨眠.唯未斷位可令心得有隨眠名,若已斷位則不名有。
§a3由彼隨增.或亦由餘(已斷),名有隨眠
【發】設隨眠於心隨增,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
【八】設使心所使,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
【涼】設使使心,即[彼]使.使彼[-]有使心耶{即彼使.使有使心耶}{即彼使有心}。
【發】答:或由彼非餘,或由彼及餘。
【八】答曰:或是彼非餘、或是彼是餘。
【涼】答曰:或是彼非異、或是彼是異。
【發】云何由彼非餘。謂此心未斷。
【發】云何由彼及餘。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苦所斷.見集所斷隨眠所緣。
【八】云何是彼非餘。答曰:苦智生.習智不生。若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是彼非餘。
【八】云何是彼是餘。答曰:人染污心.一切被縛繫[被=彼【元明】],是謂是彼是餘。
【唐】此中,
§b1此心未斷-由彼非餘
【唐】「由彼非餘」者:謂有隨眠心,但由彼於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非由餘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謂此心未斷」者,若心未斷,必但由彼於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非由餘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有說:此文應作是說,「謂具縛者諸染污心。」
【涼】「是彼非異」者,或有說者:「具縛凡夫染污心。」
【唐】彼不應作是說:以具縛者不具縛者,有染污心無染污心,皆可爾故。
【唐】但應作是說:「謂此心未斷。」諸未斷心名有隨眠,但由於心隨增隨眠,非由餘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具縛者可爾,不具亦可爾;染污心可爾,不染污心亦可爾。
【涼】應作是說:「若心不斷。」是說為使所使,心名有使;若不為使所使,是說心名無使。
§b2此心已斷-由彼及餘
§c1正釋
【唐】「由彼及餘」者:謂有隨眠心,由彼於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及由餘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涼】「是彼是異」者,「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苦所斷,見集所斷緣。」
【唐】「謂苦智已生,乃至廣說」者,
【唐】見苦所斷有隨眠心,爾時由彼見集所斷.於心隨增.遍行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及由餘見苦所斷.於心不隨增.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如是即說:見苦所斷心,於此位中,由彼他部於心隨增隨眠故,及由餘自部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涼】「是彼」者,見集所斷使所使;「是異」者,見苦所斷不使。
§c2他部名彼、自部名餘
【唐】問:何故此中.他部隨眠名彼、自部隨眠名餘。
【涼】問曰:以何等故.他種說是彼、自種說是異。
【唐】答:
【涼】答曰:
[正所問者名彼]
【唐】以先問言:「設隨眠於心隨增,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
【涼】是故先作是說,「設使使心,即彼使有心」,
【唐】故今答言:「見苦所斷心,於此位中,非但由彼見集所斷.於此心隨增.遍行隨眠故,名有隨眠心;亦由餘見苦所斷.於此心不隨增.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如是即說.正所問者名彼,非正所問者名餘。
【唐】他部隨眠爾時未斷,[由=猶【三宮】]由隨增故,是正所問;自部隨眠爾時已斷,不隨增故,非正所問。
【涼】彼見集所斷使緣使.故說「是彼」,見苦所斷不使.故說「是異」。
[自部轉異名餘]
【唐】1有說:自部隨眠,爾時轉至異前位故,說之為餘。謂前未斷,今已斷故。
【涼】復有說者,是異者,置異處故。云何置異處。斷故,說置異處。
【唐】2有說:自部隨眠,先得自在隨欲所作,今已斷故,不得自在.無所能作,故說為餘。
【唐】3有說:自部隨眠,本來成就,今不成就,故說為餘。
【涼】復有說者,本得自在隨意所作,今者已斷,是故說異。
【涼】復有說者,今已斷故更無所為,猶如死人,是故說異。
【唐】4有說:自部隨眠,今為聖道究竟斷滅,異昔來故,說之為餘。
【唐】5有說:自部隨眠,已為聖道[五部]簡別頓斷,不同昔來.與餘四部同時漸斷,故說為餘。
【涼】復有說者,聖道力使彼異,故說異。
§c3修斷前八品
【唐】問:修所斷心亦有此義,謂斷一品乃至八品,已斷染心.由彼未斷及餘已斷.名有隨眠,何故不說。
【涼】問曰:修道中亦有「是彼是異」,何故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或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唐】3復次,若異部為彼、異部為餘者,此中說之;修所斷心.雖有此義,而自部為彼、自部為餘,故此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他種是彼、自種是異,此中說之;修道所斷,自種是彼、自種是異,是故不說。
【唐】4復次,此中但說,斷已畢竟不復退者;修所斷心.雖有此義,而彼斷已.或有復退,故不說之。
§a4隨增義
§b1相應隨增-所緣隨增
【唐】問:諸隨眠,云何於所緣隨增,云何於相應隨增耶。
【涼】問曰:云何緣使,云何相應使。
【唐】1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為繫縛性故.於所緣隨增;為同伴性故.於相應隨增。
【唐】2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於所緣境.各別行相隨執增益[執=報【三】,勢【宮】],故名於所緣隨增。於相應法.令同自過.隨順增益,故名於相應隨增。
【涼】2罽賓沙門作如是說:諸使隨所行,如愛於境界愛樂可適。廣說餘使隨所行,亦爾。相應使者,如同罪同繫。
【涼】1西方沙門作如是說:繫縛義.是緣使。親近義.是相應使。
【唐】3有餘師說:諸隨眠於所緣隨增.如於相應,於相應隨增.如於所緣。
【唐】問:若爾,《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欲貪隨眠隨增。謂可愛可樂.可憙可意。[十二隨眠]」彼於相應無能緣義,云何亦說有可愛等。
【唐】答:彼顯貪相,謂欲貪隨眠有可愛等相,故作是說。不顯所緣相應異相。
【唐】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四事故,說諸隨眠有隨增義:
【涼】4尊者婆已說曰:以四事故使名所使:一、墮惡意;二、如火熱;三、如煙塵垢;四、是呵責。[霧尊者bāṣpa vāṣpaḥ བཤྱཿ རླངས་པ 婆已(巳) 婆多(侈*) 婆師波]
【唐】一墮惡意故。如大眾中一人造惡,令彼多人皆墮惡意,如是於一相應品中起一隨眠,即令此品心心所法皆墮惡意。
【涼】墮惡意者,如一人作惡,令多人亦作,以一煩惱故.令多心心數法.盡墮惡意。
【唐】二如火熱故。如置熱鐵小水器中,其器及水無不皆熱,如是於一心品法中起一煩惱,即令一切心心所法皆成熱惱。
【涼】如火熱者,如火燒鐵丸,所著器中其器皆熱,如是煩惱.從何心品生.令彼皆熱。
【唐】三如烟等故。如烟塵垢,所著衣服皆成穢惡,如是心品有一隨眠,皆成染污。
【涼】如煙塵垢者,如煙塵垢,所著之處令彼皆污,如是諸煩惱.隨彼生處.令彼心垢污。
【唐】四可毀厭故。如僧眾中有一犯罪,眾皆受責,如是心品有一隨眠,皆可毀厭。
【涼】呵責者,如一比丘作惡,令僧受呵責,如是諸使.隨彼生處.令彼心受呵責。
【唐】如於相應有此四事.說名隨增,於所緣境亦增此四.故名隨增。謂若所緣增長此四,即說煩惱於彼隨增。
【涼】3'云何相應使。答曰:如緣使所使,相應使亦爾。
【涼】問曰:相應使無緣,云何說如緣使。答曰:相應使雖無緣,有如上四過。
【唐】[正理: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見毒,應知煩惱於自所緣.有隨增義;
【唐】如熱鐵丸能令水熱,及如觸毒,應知煩惱於自相應.有隨增義。
【唐】二皆同乳母令嬰兒隨增,乳母能令嬰兒增長.及令伎藝漸次積集,所緣相應,令諸煩惱相續增長及得積集。]
§b2過未隨眠
【唐】問:過去未來隨眠,亦隨增不。
【涼】問曰:過去未來使能使不耶。
【唐】答:
【涼】答曰:
【唐】彼亦隨增。若彼隨眠不隨增者,不染污心現在前位.應無隨眠,便違經說。
【涼】能使。若不[使=能【三宮】]使者,無染心現在前,應是無使人。
【唐】如說:「佛告結鬘母言:嬰孩小兒仰腹而臥,尚不能了欲境勝劣,況復能起欲貪纏心,然被欲貪隨眠繫縛。」[中含-五下分結經:鬘童子Mālu(ṅ)kyāputta!嬰孩幼小,柔軟仰眠,意無欲想,況復欲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欲使。MA205][s49摩洛迦子]
【涼】1{}復有說者,出生諸得。如火出煙,過去未來諸結出生諸得,亦復如是。{}
【涼】復有說者,若不使者,則違佛經。如經說:「佛告摩勒子比丘:童子不知欲事,況起欲心,然為欲愛所使。」
【唐】問:過去未來既無作用,云何可說隨眠隨增。
【唐】答:
【唐】1彼能起得現在前故,如火不現而能起烟。
【唐】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雖無有取境作用,而於所緣及相應法.有如現在繫縛功能,故彼隨眠有隨增義。
【唐】3尊者設摩達多(寂授Śarmadatta)說曰:由五事故,可說過去未來隨眠有隨增義:
【唐】一者,[自部無明愛等]彼因未盡故。二者,彼得未斷故。三者,未轉彼所依故。
【唐】四者,未了彼所緣故[隨眠因所緣斷]。五者,未得彼對治故。[雜心:五事斷煩惱,謂因永滅、得斷、轉依、知緣、得對治。]
【涼】3復有說者,以五事故,過去未來使所使:
【涼】一、不斷其因;二、得不斷;三、不轉其器;四、不知緣;五、不得對治。
〖及斷〗隨眠斷
§a1所緣隨眠於有隨眠心當斷[不依隨增]
【發】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當斷耶。
【八】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當滅耶。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此心.當斷耶。
【發】答:或當斷,或不當斷。
【發】云何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
【發】云何不當斷。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
【八】答曰:或滅,或不滅。
【八】云何滅。答曰:諸使於彼緣滅,是謂滅。
【八】云何不滅。答曰:諸使於彼緣[未〔-〕【聖聖乙】]未盡,是謂不滅,相應諸使。
【唐】此中顯示:隨眠於所緣境.可說當斷,非於相應。謂於所緣可制煩惱,令不現起.造諸過失;非於相應可制煩惱,令不復與心等相應。故於所緣可說當斷,非於相應。[若令隨眠離相應法,無有是處][雜心:一剎那故、心與煩惱俱生故。]
【涼】此說:緣使當斷。諸使於緣可制伏,相應使不可制伏,如去文闍草皮。
【涼】若心有使,乃至廣說,云何斷。諸使於緣不斷。
【唐】有說:此文應作是說:「云何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未斷。云何不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已斷,及與此心相應。」
【唐】[評曰]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前問:「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當斷不。」a今但應說:「云何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於義已足,何須更說未斷。若彼已斷,心不由彼名有隨眠,便非所問,是故不須更說未斷。
【涼】不應作是說:「諸使於緣不斷。」所以者何。先已問故。
【涼】應作是說:「諸使不斷當斷。」
【唐】b又「緣此心已斷及」言.理不應說,「緣心隨眠,若已斷者」便非所問故。但應說:「云何不當斷。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其義已足。
【涼】「b云何不斷。諸使已斷,及相應使。」
【唐】[不依隨增]然此中說「諸隨眠於所緣可斷,非於相應」者,依心名有隨眠義說,不依隨增義說,以隨增義俱可斷故。
§a2隨眠因所緣斷--異釋
【發】諸隨眠因何當斷。答:因所緣。[AKBh: prahīyamāṇaḥ kleśaḥ kutaḥ prahātavyaḥ.][AKBh:
prahātavyaḥ kleśa ālambanāt mataḥ][Y: (saṃghabhadra) ālaṃbanāt kleśāḥ
prahātavyāḥ ]
【八】此使何所滅。答曰:諸使緣滅也。
【涼】諸使云何斷。答曰:諸使緣斷。
【唐】前所顯義.今現其文。謂諸隨眠,由對治力.令彼於境.不復起過,可說「當斷」。如人制子,不令復入.酒舍婬舍.博戲舍等。若令隨眠離相應法,無有是處,是故說彼於相應法無有斷義。
【涼】先已現義(先已現義者,上言緣使當斷者是也),今欲說文。諸使於緣生過患,是故制伏於緣。如人好樂博弈[弈【麗】=奕【大】]、喜入酒舍婬舍,而可制伏。如是諸使.於緣生過患,亦可制伏。
【發】汝說隨眠.因所緣當斷耶。答:如是。
【八】如是汝語.使緣滅耶[耶〔-〕【三宮】]。答曰:如是。
【發】1若爾,諸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彼隨眠因何當斷。若言此斷彼斷,俱不應理。
【發】答: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因所緣故斷;由此斷故,彼亦斷。
【八】2若作是語,諸使.盡諦道諦所斷.無漏緣,此使何所滅。「此滅彼滅」,此事不然。
【八】如向者語,諸使.盡諦道諦所斷.有漏緣,此盡彼當言盡[彼=使【三宮】][言=信【聖聖乙】]。[舊譯發智,承前斷有隨眠義,就主體說從所緣可斷。][無漏緣相應心「依隨眠相應之有隨眠義」不可斷故。][舊譯婆沙評破本論,許見所緣斷,新譯發智訂為正義。]
§b1要因慧見煩惱所緣
【唐】此中意說,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為成此理,問答難通。
【唐】「汝說隨眠因所緣當斷耶」者,是問。前雖略說,而未審定。若不審定他宗所許,說他過失,無有是處。
【唐】「答:如是」者,是答。
【涼】「如是汝語.諸使緣斷耶」,此是定他之言。若不定他言,說他過患,反生自過。
【涼】彼作是說,「答曰:如是。」
【涼】{}2「若作是說,諸使.見滅見道所斷.無漏緣,此使云何斷。」若言此相應使斷,先定言:諸使緣斷,非相應使。若如[如=如此【三宮】]所說諸使緣斷者,諸使於緣不生過患。
【涼】應作是說:「諸見滅見道有漏緣使,此使當斷。此使若斷,彼使亦斷。」如樹有根莖葉等滋茂,若斷其根,莖等更不滋茂;彼亦如是。
【涼】[評]問曰:若然者,先定言「諸使緣斷」,今則明「後緣使斷」。[駁根本文]{}
【唐】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其理決定,更無異趣,故言如是。
【涼】復有說者,「如是使緣斷耶。答曰:諸使若見所緣則斷。」
【唐】「若爾,諸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彼隨眠因何當斷。若言.此斷彼斷,俱不應理」者,是難。
【涼】「若作是說,諸使見滅見道.有漏緣使,此使云何斷。」
【唐】彼難意言: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因何當斷。若言「因慧見此苦集故得斷」者,其理不然,見苦集時此未斷故。若言「因慧見彼滅道故得斷」者,理亦不然,滅道非此所緣境故。
【涼】若見苦集斷,此使非見苦集時斷。若見滅道斷,此使則不緣滅道。
【唐】「答: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因所緣故斷;由此斷故,彼亦斷」者,是通。
【涼】應作是說:諸見滅道無漏緣使若斷,彼使亦斷。
【唐】此通意言: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依止無漏緣隨眠故,而得生長;見滅道時此無漏緣隨眠斷故,彼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亦隨斷。如羸病人依杖而立,去杖便倒,此亦如是。
【涼】所以者何。有漏緣使.依無漏緣使.而得增長;若彼無漏緣使斷,此亦斷。如人依材得立,若去其材是人必墮;彼亦如是。
【唐】問:前定宗言:「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今乃通言:「所緣斷故,能緣隨斷」,豈不相違。
【唐】答:無相違失。慧見所緣隨眠尚斷,況所緣斷而不斷耶。如果依樹,動樹尚墮,況樹傾倒而果不落,此亦如是。
【涼】問曰:若然者,先定言「諸使見緣斷」,今則明「緣使斷」。
【涼】答曰:若爾有何過。諸使見緣則斷,何況所緣斷而彼不斷耶。如果依樹,動樹則墮,何況斷根而不墮耶;彼亦如是。
【唐】又前所說:「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者,不說:「要因慧見所斷煩惱所緣,隨眠方斷。」但說:「要因慧見所有煩惱所緣,隨眠方斷。」故不相違。謂因慧見無漏緣煩惱所緣滅道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亦斷。[正理:1非此意顯所有惑斷。2顯餘兼斷不說自成。3顯餘皆屬此初門故(正敵對者)。][(品類足見修斷)修所斷惑.皆由九品道斷,對治道決定,見所斷中.唯有頂惑對治決定。(發智論見修斷)或見所斷諸惑斷時.方便定三(見道三斷),修所斷惑能斷方便.不決定故。]
【唐】由此理趣:
【唐】苦集法忍.能斷緣上遍行隨眠。
【唐】修道位中,滅道二智.能斷九地修所斷惑。[正理:1前宗唯辯見所斷故。2見彼惑所緣(修惑以見惑為根本),此惑治生故。][異生斷見滅道所斷?(皆以身見為根本)](依發智見所斷義.不依品類足。)
§b2所緣斷故隨眠方斷
【唐】有餘師說:「因所緣故隨眠斷」者,意顯「煩惱所緣斷故,隨眠方斷」。為成此理,問答難通。
【唐】汝說:「隨眠因所緣當斷耶。」答:「如是。」
【唐】若爾,諸隨眠見滅道所斷無漏緣,彼隨眠因何當斷。
【涼】{「若作是說,諸使.見滅見道所斷.無漏緣,此使云何斷。」
【唐】(1)若言此相應斷故斷者,其理不然。前說隨眠,非於相應可說斷故。
【唐】(2)若言彼所緣斷故斷者,理亦不然。所緣滅道無諸過失不可斷故。
【涼】若言此相應使斷,先定言.諸使緣斷,非相應使。
【涼】若如[如=如此【三宮】]所說諸使緣斷者,諸使於緣不生過患。[舊譯此師,承前斷有隨眠義,說從所緣可斷。]
【唐】答: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斷故,此亦隨斷。
【涼】應作是說:「諸見滅見道有漏緣使,此使當斷。此使若斷,彼使亦斷。」
【唐】問:前定宗言:「所緣斷故,隨眠方斷。」今說:「能緣煩惱斷故,隨眠方斷。」豈不相違。
【唐】答:無相違失。謂無漏緣隨眠,依有漏緣隨眠,而得生長。由彼任持.此得相續,故彼斷時,此亦隨斷。如樹莖等.依根而住,若斷其根.莖等隨倒,此亦如是。
【涼】如樹有根莖葉等滋茂,若斷其根,莖等更不滋茂;彼亦如是。
【唐】[評]彼說非理:(1)違前宗故。(2)此本論文,難通異故。(3)有所緣斷時,能緣未斷故。(4)有能緣斷時,所緣未斷故。
【涼】問曰:若然者,先定言「諸使緣斷」,今則明「後緣使斷」。[駁根本文]}
§b3因有所緣道隨眠方斷
【唐】或復有說:因所緣故隨眠斷者,意說「要因有所緣道,隨眠方斷」。
【涼】復有說者,如是使緣斷耶。答曰:諸使有緣道所斷。
【唐】[評](1)彼說非理。以世尊說:「如是八支聖道,能斷過去未來現在眾苦,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涅槃。」是故應說:有所緣道.無所緣道,俱能斷惑。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世尊說:「此八聖道,能斷去來今苦,永無生分,滅盡離欲,得寂滅涅槃。」有緣道、無緣道,俱能斷使。[法蘊:此道此行,於去來今眾苦.能斷,能棄能吐,能盡.能離染.能滅,能寂靜,能令永滅沒。此復云何。謂八支聖道。][雜含:如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如正見…如當斷…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入論等]
【唐】(2)又於後說,若難若通,俱不相應,故彼非理。
§b4寂授四事、世友五事
【唐】尊者設摩達多說曰:由四事故諸隨眠斷:
【唐】一由所緣斷故,如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唐】二由能緣斷故,如他界緣隨眠。
【唐】三由俱緣斷故,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
【唐】四[由=隨【三】]由得對治故,如餘隨眠隨得對治,彼則隨斷。[了彼所緣 五事斷煩惱(雜心)]
【涼】尊者奢摩達多說曰:以四事故諸使斷:
【涼】一、以緣斷故[斷〔-〕【三宮】];二、以後緣故;三、以展轉相緣故;四、得對治故。
【涼】1以緣斷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2以後緣斷者,自界使斷,他界緣使亦斷。3展轉緣斷者,餘有漏緣使。4得對治斷者,隨所得對治,即以斷彼使。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五事故諸隨眠斷:
【唐】一見所緣故斷,如無漏緣隨眠及緣自界遍行隨眠。
【唐】二所緣斷故斷,如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唐】三能緣斷故斷,如緣他界遍行隨眠。
【唐】四俱緣斷故斷,如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唐】五得對治故斷,如修所斷隨眠。
【涼】復有說者,以四事故諸使斷:[雜心]
【涼】一、知緣故斷;二、斷緣;三、斷後緣;四、得對治斷,亦應廣說也[也〔-〕【宮】]。
【表格】隨眠斷
|
|
|
|
設摩達多 |
尊者世友 |
|
俱舍(同舊婆沙世友)(雜心) |
|||
見惑 |
見 苦 集 斷 |
自界緣惑 |
非遍行 |
俱緣斷 |
俱緣斷 |
|
見所緣 (據根本) |
自界緣惑 |
見 苦 集 斷 |
|
遍行 |
得對治俱緣斷 |
見所緣 |
|
上二界 |
他界地 緣惑 |
|||||
他界緣惑 |
能緣斷 |
能緣斷 |
|
能緣斷 |
欲界 |
|||||
見 滅 道 斷 |
無漏緣惑 |
得對治 |
見所緣 |
|
見所緣 |
|
|
|
||
有漏緣惑 |
所緣斷 |
所緣斷 |
|
所緣斷 |
|
|
|
|||
修惑 |
修道所斷惑 |
得對治俱緣斷 |
得對治 |
|
對治起 |
|
|
|
【表格】
見所緣 |
見滅道斷無漏緣惑 |
苦集下 貪嗔慢等 所緣斷 能緣斷 |
苦集下 自界緣見疑等 所緣斷 能緣斷 |
色無色 他界他地緣見疑等 能緣斷 所緣斷 |
能緣斷 |
欲界繫他界緣惑
|
|
|
|
所緣斷 |
見滅道斷有漏緣惑 |
|
|
|
§a3由彼「於心當斷」隨眠.或亦由餘,名有隨眠
【發】設隨眠於心當斷,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
【八】設諸使心所斷,此斷[-]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
【八】{設使心當斷,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斷/使]耶。[如前總敘]}
【涼】設使心當斷,彼心有此使耶。
【發】答:或由彼非餘,或由彼及餘。
【八】答曰:或是彼非餘,或是彼是餘。
【涼】答曰:或是彼非異,或是彼是異。
【發】云何由彼非餘。謂心不染污修所斷。
【八】云何是彼非餘。答曰:若心無染思惟所斷,[是=此【三宮聖乙】*]是謂是彼非餘。
【發】云何由彼及餘。謂心染污。
【八】云何是彼是餘。答曰:若心有染,[*]是謂是彼是餘。
§b1正釋
【涼】云何是彼非異。
【涼】答曰:若心無染修道所斷,是彼緣使,非異相應使使所使。
【唐】(1)此中,「不染污」者,簡異染污。「修所斷」者,簡異無漏。謂有漏善心及無覆無記心。
【唐】此心「由彼」者,由緣此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非餘」者,非由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此心相應無隨眠故。
【唐】(2)染污心「由彼」者,由緣此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及餘」者,及由餘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涼】所以者何。以體無使故。是彼是異者,染污心;是彼者,緣使所使;是異者,共住不相離。
§b2所緣名彼、相應名餘
【唐】問:何故此中,所緣隨眠說「彼」,相應隨眠說「餘。」
【唐】答:以先問言:「設隨眠於心當斷,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前說:「隨眠唯於所緣.有當斷義,非於相應。」是故彼言,唯說「當斷所緣隨眠」。即此隨眠.是正所問,故說為「彼」;相應隨眠.非正所問,故說為「餘」。
【涼】問曰:以何等故相應使說是異。
【涼】答曰:是故先作是說:「設使心當斷,彼心有此使耶。」諸緣使說是當斷,彼心說有使。
§b3決疑故問答
【唐】問:何故復作如是問答。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
【唐】(1)或有疑:「唯當斷者,心由彼故.名有隨眠。相應隨眠不當斷故,心不由彼.名有隨眠。」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染污心.亦由彼故.名有隨眠。
【涼】莫謂:「諸當斷者,是心有使。諸不斷者,如相應使,非心有使。」
【涼】欲現決定義故,亦說心有使。
【唐】(2)或復有疑:「相應隨眠.亦當可斷故。」今復顯相應隨眠.無當斷義。
【涼】復有說者,彼相應使雖不與心可斷,而於緣可斷伏[伏復=復次【三宮】]。
【唐】(3)或復有疑:「心於隨眠.名為有者,但依隨增性故。」今復顯示依同伴性。
【唐】謂無染污心但依隨增性,名有隨眠;若染污心俱依二性。
【涼】復有說者,欲生論本,故作是說。
【涼】「是彼」者,緣使;「是異」者,相應使。
§a4隨眠斷-見所緣-見滅[四句]
§b1隨眠斷-慧見所緣[四句]
§c1總分別
【唐】頗有隨眠斷,而慧不見彼所緣耶。
【涼】頗使斷.慧不見所緣、慧見所緣.使不斷,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隨眠斷,而慧不見彼所緣:
【唐】a謂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斷上地緣及無漏緣隨眠。
【唐】b若諸聖者現觀欲界苦集諦時,斷他界緣隨眠。
【唐】c現觀滅道諦時,斷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唐】d以滅道智,離修所斷一切隨眠。
【涼】使斷.慧不見所緣者,b見諦道中見欲界苦集時,斷他界緣使。c見滅道時,斷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d修道中以滅道法智離欲時,斷修道所斷使。
【唐】(2)有慧見彼所緣,而隨眠不斷:
【唐】a謂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前後諸品所斷隨眠[他品自地緣]。
【唐】b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欲界乃至識無邊處所有他地緣隨眠。
【唐】c若諸聖者現觀色無色界苦集諦時,欲界所有他界緣隨眠。
【唐】d現觀苦諦時,見集所斷自界緣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修所斷一切隨眠。
【唐】e現觀集諦時,見苦所斷自界緣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修所斷一切隨眠。
【唐】f以苦集智及世俗智,離修所斷染時,見所斷有漏緣隨眠,及前後品修所斷隨眠。
【唐】g以滅道智,離修所斷染時,無漏緣隨眠。
【唐】h及餘一切異生聖者不斷煩惱,而見煩惱所緣境時,一切隨眠。
【涼】慧見所緣.使不斷者,c見色無色界苦集時,欲界他界緣使。d見苦時,見集所斷自[界〔-〕【宮】]界緣使,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修道所斷使。e見集時,當知亦如是。f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見道所斷有漏緣使。g以滅智道智.離欲時,無漏緣使。
【唐】(3)有隨眠斷,慧亦見彼所緣:
【唐】a謂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所有自地緣自品隨眠。
【唐】b若諸聖者現觀苦集諦時,見苦集所斷自界緣隨眠。
【唐】c現觀滅道諦時,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
【唐】d以苦集智及世俗智,離修所斷染時,自地自品修所斷隨眠。
【涼】使斷.慧見所緣者,b見苦見集時,自界緣使。c見滅道時,無漏緣使。d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斷修道所斷使。
【唐】(4)有隨眠不斷,慧亦不見彼所緣:謂除前相。
【涼】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除上爾所事。
§c2約剎那
【唐】頗有一剎那頃,隨眠斷,而慧不見彼所緣耶。答:應作四句。
【涼】頗一剎那頃,使斷.慧不見所緣,慧見所緣.使不斷,乃至廣作四句。
【唐】然有多位,謂苦集法智忍,及滅道法類智忍位,皆有四句:
【唐】(1)苦法智忍位四句者:
【唐】第一句,謂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隨眠。
【唐】第二句,謂欲界a見集所斷自界緣隨眠,b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c及修所斷隨眠。
【唐】第三句,謂欲界見苦所斷自界緣隨眠。
【唐】第四句,謂除前相。
【唐】(2)集法智忍位,隨其所應四句亦爾。
【唐】(3)滅道法類智忍位,若先異生位中a分離欲界染,b及於上七地.或分或全離者,得作四句。
【唐】a且滅法智忍位四句者:
【唐】第一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未離.有漏緣隨眠。
【唐】第二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已離.無漏緣隨眠。
【唐】第三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未離.無漏緣隨眠。
【唐】第四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已離.有漏緣隨眠,或除前相。
【唐】b滅類智忍及ab道法類智忍位,隨其所應四句亦爾。
【涼】1使斷.慧不見所斷者,a一品欲乃至離多分欲,
【涼】道法忍現在前時,彼斷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使。
【涼】2慧見所緣.使不斷者,先所斷道諦所斷.無漏緣使。
【涼】3使斷.慧亦見所緣者,斷見道所斷.無漏緣使。
【涼】4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先所斷見道.有漏緣使。
【涼】道比忍,亦應作如是四句。見滅時,亦作如是二四句。
【唐】(4)若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一一無間道中皆得作四句:
【唐】第一句,謂自品他地緣隨眠。
【唐】第二句,謂前後品自地緣隨眠。
【唐】第三句,謂自品自地緣隨眠。
【唐】第四句,謂前後品他地緣隨眠,或除前相。
§c3於斷得捨-四句
【唐】頗有於煩惱斷,得而不捨.捨而不得.亦得亦捨.不得不捨耶。
【涼】{問曰:頗斷煩惱得,得而不捨.捨而不得,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有。
【唐】(1)得而不捨者:謂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若諸聖者斷煩惱時,除得果位。
【涼】1得而不捨者,凡夫人離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聖人除轉根及得果時,諸餘斷結道是也。
【唐】(2)捨而不得者:謂諸異生從離染退,下地沒生二定以上,上二界沒生欲界時,若諸聖者向中退斷。
【涼】2捨而不得者,凡夫人離欲還退時,從色無色界命終生欲界中時,下地命終生上地,聖人果中間退時是也。
【唐】(3)亦得亦捨者:謂諸異生上地沒生初定以上,若諸聖者練根得果,及退果時。
【涼】3亦得亦捨者,凡夫人從無色界命終生於色界,上地命終生色無色界下地中,聖人得果時.轉根時,及退果時是也。
【唐】(4)不得不捨者:謂除前相。
【涼】4不得不捨者,除上爾所事。}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二
卷23■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五
§b2證滅-見滅[四句]
§c1總分別
【唐】頗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耶。答:應作四句:
【涼】頗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身不作證.慧見滅,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謂:
【唐】a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所有自地自品諸隨眠滅。
【唐】b若諸聖者苦現觀時,見苦所斷諸隨眠滅;
【唐】c集現觀時,見集所斷諸隨眠滅;
【唐】d道現觀時,見道所斷諸隨眠滅;
【唐】e修道位中,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隨其所應,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所有自地自品修所斷諸隨眠滅,[滅法智斷上界修惑時]
【唐】f若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隨其所應得果及練根成時,所證已斷諸隨眠滅。
【涼】初句者,b見苦時.斷見苦所斷使,c見集時.斷見集所斷使,d見道時[斷〔-〕【宮】]斷見道所斷使,e修道中.以苦智集智道智等智.離欲.斷修道所斷結。
【唐】(2)有慧見彼滅,而身不作證,謂:
【唐】a滅現觀時,見苦集道及修所斷諸隨眠滅;
【唐】b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除得果位,隨現所觀.已斷未斷諸隨眠滅;
【唐】c及餘一切異生聖者不證擇滅而見滅時,即彼所見諸隨眠滅。
【涼】第二句者,a見滅時.見苦見集見道所斷使。
【唐】(3)有於隨眠滅身作證,慧亦見彼滅,謂:
【唐】a滅現觀時,見滅所斷諸隨眠滅;b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所證所觀.諸隨眠滅;c若以滅智練根成時,所證所觀.諸隨眠滅。
【涼】第三句者,a見滅時.斷見滅所斷使,b修道中以滅智離欲。
【唐】(4)有於隨眠滅身不作證,慧亦不見彼滅,謂除前相。
【涼】第四句者,除上爾所事。
§c2約剎那
【唐】頗有一剎那頃,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耶。答:應作四句:
【涼】頗一剎那頃,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慧見滅.身不作證,乃至廣作四句。
【唐】謂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
【唐】(1)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謂爾時色無色界見所斷諸隨眠滅。
【唐】(2)有慧見彼滅,而身不作證:謂欲界修所斷後三品諸隨眠滅。
【唐】(3)有於隨眠滅身作證,慧亦見彼滅:謂欲界一切見所斷.及修所斷前六品.諸隨眠滅。
【唐】(4)有於隨眠滅身不作證,慧亦不見彼滅:謂色無色界修所斷諸隨眠滅。
【涼】以滅法智得斯陀含果時,
【涼】1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者,色無色界見道所斷使。
【涼】2慧見滅.身不作證者,欲界餘不斷使。
【涼】3身作證.慧見滅者,欲界先所斷使.及今所斷使。
【涼】4非身作證非慧見滅者,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使。
【唐】如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一剎那頃有四句,
【唐】如是,以滅智.預流一來或不還者轉根時,一剎那頃皆得作四句。[以滅智不能證初果,以滅智證不還無四句,一來四句已說,故此中唯據前三果轉根.得作四句。不還轉根,取依未至超越證者,次第證及依根本超次證者無四句故。故超證不還者.容許轉根。光記依之(諸有超越入聖道者…)。][正理:「若依越次.通有漏得,…以利根故除練根時。」正理文義,見道前所得斷,於後時皆不說練根得,如下「先斷五品入見諦…」等等。故依此不可定言超證者無練根。]
〖因境斷識義〗
§a1出體(二師)
【發】云何因境斷識。
【發】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是謂因境斷識。
【八】盡緣識云何。
【八】答曰:苦智生.習智未生。若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涼】云何緣斷因識,乃至廣說。
【唐】此中,若識因斷境斷.自體未斷,名因境斷識。
[1自於自非遍行師]
【唐】諸有欲令.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於自部非遍行因者,彼作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s18自部於自部有遍行因不…]
【唐】1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心因全斷.境全斷.自體未斷,故名因境斷識。
【唐】2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雖全斷.而境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唐】3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苦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雖全斷.而境有斷有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涼】此中所說識者,所緣斷因亦斷。
【涼】諸作是說.自種不與自種作遍因者,此說緣斷因識,因都斷。其事云何。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涼】1若心集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此說因都斷、所緣都斷,緣斷因識。
【涼】2是時,集諦所斷心.緣集諦所斷.緣滅道修道所斷。此心因都斷、所緣不斷。
【涼】3是時,集諦所斷心.緣苦集滅道.修道所斷,此心因都斷、所緣有斷不斷。
[2自於自是遍行師]
【唐】諸有欲令.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亦作自部遍行因者,彼作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唐】1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心自部因雖未斷.而他部因全斷.境全斷.自體未斷,故名因境斷識。
【唐】2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有斷有未斷.境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唐】3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苦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境.俱有斷有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涼】諸作是說.自種與自種作遍因者,是說他種因斷,緣斷因識。其事云何。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涼】1若心集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名緣斷因識。所以者何。苦諦所斷是彼因、是彼所緣。
【涼】彼已俱斷故,名緣斷因識。若以苦諦所斷言之,是緣斷因識。若以集諦所斷言之,因有斷不斷、緣斷。
【涼】2是時,集諦所斷心.緣集滅道修道所斷,因有斷不斷、所緣不斷。
【涼】3是時,集諦所斷心.緣苦所斷乃至修道所斷,因有斷不斷、所緣亦有斷不斷。
§a2幾隨眠隨增(三界)
【唐】已顯因境斷識自性,次應顯彼隨眠隨增。
【涼】如此現義,今當說文[文=問【元明宮】]。
【發】問:於此識.有幾隨眠隨增耶。答:十九。
【發】問:一心耶。答:不爾。
【八】彼識幾使所使。答曰:十九。一心耶。不也。
【涼】緣斷因識幾使。答曰:十九。
【涼】一心耶。答曰:不也。
【唐】其事云何。[7+6+6三界見集所斷]
[1欲界]
【發】謂:未離欲染,苦法智已生.集法智未生,若心.欲界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因境斷識,欲界見集所斷.七隨眠隨增。
【八】欲愛未盡,苦智生.習智未生,若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八】此識幾使所使。答曰:欲界習諦所斷七。
【涼】未離欲界欲,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集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此心為欲界集諦所斷七使所使。
【唐】四於此識,相應所緣隨眠隨增,謂邪見見取疑無明。
【唐】三於此識,唯有所緣隨眠隨增,謂愛恚慢。
[2色界]
【發】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生,若心.色界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因境斷識,色界見集所斷.六隨眠隨增。
【八】欲愛盡.色愛未盡,苦智生.習智未生,若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八】彼識有幾使所使。答曰:色界習諦所斷六。
【涼】已離欲界欲、未離色界欲,乃至彼識為幾使所使。
【涼】答曰:色界集諦所斷六使。
【唐】四於此識,相應所緣隨眠隨增,如欲界說。
【唐】二於此識,唯有所緣隨眠隨增,謂愛慢。
[據容現行]
【唐】問:未離欲染者亦可爾,何故說已離欲染耶。
【唐】答:此中說容現行者。要離下地染,上地煩惱方得現行,故作是說。
【涼】問曰:未離欲界欲亦可爾。何以說離欲界欲耶。
【涼】答曰:是中說現前行時,不說成就。
【涼】色界使現在前時,要離欲界欲,非不離欲。是故說現前行時,不說成就。
[3無色界]
【發】已離色染,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生,若心.無色界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因境斷識,無色界見集所斷.六隨眠隨增。
【八】色愛盡.無色愛未盡,若苦智生.習智未生,若無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八】彼識幾使所使。答曰:無色界習諦所斷六。
【涼】「離色界欲.未離無色界欲」。評曰:不應說「未離無色界欲」。所以者何。若集智未生,當知未離無色界欲。
【涼】應作是說:離色界欲,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乃至廣說。
【涼】彼識幾使所使。答曰:無色界集諦所斷六使。
【唐】四於此識,相應所緣隨眠隨增。
【唐】二於此識,唯有所緣隨眠隨增,如色界說。
【唐】此中有誦「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彼不應誦,說集類智未生.已顯未離無色染故。
§a3修所斷中不說
【唐】問:修所斷中,亦可建立因境斷識。謂已斷上上品乃至下中品者.所未斷八品乃至一品心,此心緣前已斷一品乃至八品,前一品乃至八品因已斷故,亦應名為因境斷識,何故不說。
【涼】問曰:修道中亦有緣斷因識,其事云何。
【涼】答曰:如上上使斷,餘八種心,是緣斷因識。所以者何。彼上上斷使,亦是因、亦是所緣。乃至八種斷,餘一種未斷,八種於一種,亦是因.亦是所緣。
【涼】何故不說耶。
【唐】答:1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若異部識.異部為因.異部為境,而因境斷.體未斷者,此中說之。修所斷心,自部為因.自部為境,雖因境斷,而不說為因境斷識。
【唐】3復次,此中因者.說遍行因,唯染污故,餘因不定;此中識者.唯說隨眠相應諸心,唯染污故。由此,所說因境斷識,唯在三界見集所斷。
【涼】答曰: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涼】2復有說者,他種為因.他種為緣.是他種識,是中說之。彼三種盡在修道中,彼雖有九種.而盡在修道中,是故不說。
§a4因後說隨眠(十四事-七事)
【唐】問:何故因後說隨眠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諸因次第說使。
【唐】答:1以阿毘達磨藏義,應以十四事覺知,謂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
【唐】若以如是十四事,覺知阿毘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毘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
【唐】2有餘師說:應以七事覺知阿毘達磨藏義,謂(1)因善巧(2)緣善巧(3)自相善巧(4)共相善巧(5)攝不攝善巧(6)相應不相應善巧(7)成就不成就善巧。
【唐】若以如是七事,覺知阿毘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毘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入論:攝.相應.成就.諸因緣果.自相.共相。]
【唐】是故因後說諸隨眠,於義無失。
【涼】答曰:以是阿毘曇藏故。應以十四事了知阿毘曇。
【涼】何等十四。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若了知此十四事,名了知阿毘曇。
【涼】復有說者,應以七事了知阿毘曇:一、善知因;二、善知緣;三、善知總相;四、善知別相;五、善知攝不攝;六、善知相應不相應;七、善知成就不成就。
【涼】若於七法善知者,當知於阿毘曇亦善。於七法善者,名阿毘曇人,非謂但誦持其文。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二=第十六【三宮】]第十二
【八】智品第二竟[智品第二竟=第二智跋渠竟【三】=第六智跋渠竟【宮】=第二智品竟【聖聖乙】]
【八】(梵本二百三十首盧長二十字)[梵本〔-〕【聖聖乙】=胡本【宋宮】][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一[八犍度〔-〕【宋元宮】][論〔-〕【宮聖乙】][一=一雜揵度之一【宋元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三[第十三=第十七【三宮】]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阿毘曇…二)十字〔-〕【聖】=聖乙本首缺][聖乙本首缺]
【八】迦旃延子造[(迦旃…造)五字〔-〕【聖】]
【八】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符秦…譯)十五字【大磧】〔-〕【聖】=(苻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十五字【麗】]
納息3■【補特伽羅】流轉與還滅
【發】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
【八】阿毘曇雜犍度人跋渠第三[阿毘曇〔-〕【三宮】][犍=揵【宋元宮】][度=度之二【宋元宮】=度第一之二【明】]
【唐】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一[〔大毘婆沙論〕-【明】]
【涼】雜揵度人品第三上[揵=犍【明】][上〔-〕【宋元宮】=之一【明】]
[s23-s29]
【發】﹝ 緣起緣息依 心依無有愛 心脫依界想9 此章願具說 ﹞
【八】[緣起]一人此生[生〔-〕【宮】]十二種緣,幾種過去、幾種未來、幾種現在。
【八】[緣]又世尊言.無明緣行.受緣有,彼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受緣有。
【八】無明緣行、受緣有,有何差別。
【八】頗行緣無明非緣明、緣明不緣無明、不緣明不緣無明耶。
【八】[息依]出息入息當言依身迴、當言依心迴耶。
【八】[心依]如色界眾生依身[迴心=心迴【三宮】]迴心,如是無色界眾生依何所迴。
【八】[無有愛]心無有中愛,當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
【八】無有名[是〔-〕【聖】]是何等法。
【八】[心脫]又世尊言:「彼欲心[得〔-〕【聖】]得解脫、瞋恚愚癡心得解脫。」何等心解脫,有欲無欲、有瞋恚無瞋恚、有愚癡無愚癡。
【八】過去未來現在.未解脫心.當言解脫耶,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
【八】[依]又世尊言:「於是當習厭無婬、習無婬解脫、[習解脫〔-〕【聖乙】]習解脫泥洹。」
【八】彼云何厭。云何無婬。云何解脫。云何泥洹。
【八】[界]又世尊言:「有斷界、無婬界、有盡界。」
【八】彼云何斷界。云何無婬界。云何盡界。
【八】若斷界,彼無婬界耶;設是無婬界,彼斷界耶。若斷界,彼盡界耶;設盡界,彼斷界耶。若無婬界,彼盡界耶;設盡界,彼無婬界耶。
【八】[想]又世尊言:「有斷想、[有〔-〕【宮】]有無婬想、有盡想。」
【八】彼云何斷想。云何無婬想。云何盡想。
【八】此章義願具演說。
【唐】「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涼】一人此生十二支緣[支=枝【宮】下同],幾在過去、幾在未來、幾在現在。如是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波提舍。
〖緣起〗十二因緣
§a1論起因由[遮化地部.分別論者]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涼】答曰:為止他義故。
【唐】1謂或有執:「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雖有而是無為[s13]。」為止彼宗,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世所攝故。
【唐】2或復有執:「緣起是無為。」如分別論者。
【涼】如毘婆闍婆提說:緣起是無為法。
【唐】問:彼因何故,作如是執。
【唐】答:彼因經故,謂契經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佛自等覺,為他開示,乃至廣說。」故知緣起是無為法。
【涼】問曰:彼以何義故說緣起是無為法。
【涼】答曰:彼依佛經。佛經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如來成等正覺,為他顯現,乃至廣說。」彼以是義故說「緣起法是無為」。[雜含296: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ṭhitāva
sā dhātu dhammaṭṭhitatā dhammaniyāmatā idappaccayatā,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緣起緣已生)SN.12.20. Paccayasuttaṃ: yā
tatra tathatā avitathatā anaññathatā idappaccayatā– ayaṃ vuccati, bhikkhave, paṭiccasamuppādo][雜含854: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分別開示。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中含),是事起故是事起,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苦陰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苦陰滅。]
【唐】為止彼宗,顯示緣起是有為法,墮三世故。無無為法墮在三世。
【涼】為止如是說者意故。緣起法墮在世中,若墮在世,當知緣起法定是有為非是無為。所以者何。無有無為法墮在世中。
【唐】問:若緣起法非無為者,如何會釋彼所引經。
【涼】問曰:若緣起是有為法,彼經云何通。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乃至廣說。
【唐】答:經說因果決定義故。謂佛出世,若不出世,無明決定是諸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如是乃至生決定是老死因,老死決定是生果。法住法性是決定義,非無為義。經意如是。
【涼】答曰:應知彼經意趣。問曰:彼經意趣云何。答曰:
【涼】彼經說因果決定義故。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無明常是行因、行常是無明果,如是乃至生是老死因、老死是生果。如此義是彼經意趣。
【唐】若不爾者,契經亦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色常色相,乃至識常識相,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喝梨德鷄常是苦味,羯竹迦盧呬尼常是辛味。」豈五蘊等亦是無為。彼既有為,緣起亦爾。謂五蘊等自相決定,說如是言;緣起亦依因果決定,作如是說。
【涼】若如汝所解彼經意趣,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四大可是無為法耶。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色常色相乃至識常識相;如是諸陰復是無為法耶;若佛出世、若不出世,[harītakī]訶梨勒果、[胡黃蓮.迦樓伽盧醯尼.kaṭuka-rohiṇīསྦོར་བུ་ཙེ་ཤེལ་嚏根草.辛辣恶臭]迦中伽盧醯尼藥.常是苦味;復是無為法耶。如汝所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四大諸陰、訶梨勒果迦中伽盧醯尼藥等.常是有為。如是緣起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雖住法界,亦應是有為,非是無為。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涼】是故為止他義、欲顯己義,亦欲現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a2論端五事
【涼】一人此生,乃至廣說。
【唐】此中論者.所發論端,應辯五事:一者何故唯說一補特伽羅。二者說何等一補特伽羅。三者何故唯說此生。四者說何等此生。五者說何等現在。
【涼】彼尊者於此中,欲明五種義故:一者何以唯說一人;二者為說何等人;三者何以說此生;四者為說何等生;五者說何現在。[唯=惟【宮】下同]
【唐】(1)何故唯說一補特伽羅者。[為=謂【明】]為避論文煩廣失故。若說一切補特伽羅,論文煩廣亦為無用,說一則知餘亦爾故。
【涼】唯說一人者,欲去經文煩鬧過故。若說一切眾生,經文則煩,欲令無煩過故唯說一人。如說一人,當知一切眾生亦爾。
【唐】(2)說何等一補特伽羅者。
【唐】若有遍歷此十二支如陟梯蹬[蹬=隥【元明】*],是此所說。
【唐】謂若過去起無明行.引得現在識名色六處觸受,復於現在起愛取有.引得未來生老死者,是此所說一補特伽羅。
【唐】若有過去起無明行.引得現在識乃至受,現在不復起愛取有.引得未來生老死者,非此所說。
【涼】為說何等人者,若人經歷十二支緣,猶如登石、亦如上梯。
【涼】若過去無明行起現在前.能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若現在愛取有起現在前.能生未來生老死者,說如此人。
【涼】若過去無明行起現在前.能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若現在愛取有不起現在前.不能生未來生老死者,此中不說如此人。
【涼】若過去無明行,乃至能生未來生老死者,此中說之。
【唐】[喻]如«智蘊»說:成就八支名學行者。[s93s94(學見迹)學行迹成就學八支]何等學者是彼所說。
【唐】若有遍歷三摩鉢底,如陟梯蹬[蹬=隥【元明】*],是彼所說。
【唐】謂若先入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有漏心現在前者[世俗心現在前],彼中說之。
【唐】若有先入有尋有伺定,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無漏心現在前者,非彼所說。
【涼】如智揵度中所說[揵=犍【明】],學人成就八種道迹。彼中為說何等學人。
【涼】答曰:若經歷諸禪三昧,猶如登石.亦如上梯者。
【涼】先入有覺有觀定,次入無覺無觀定,次入無色定,出無色定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世俗心現在前者,彼中說如此人。
【涼】若入有覺有觀定,從彼定起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無漏心現在前者,彼中不說。
【涼】若入有覺有觀定,從彼定起乃至入滅盡定,從滅定起.有漏心現在前,彼中說之。
【唐】[喻]又如經說:「先見女人形容端正.少壯充悅,次復見彼衰老羸瘦,次復見彼重病困苦,次復見彼死經一日乃至七日,次復見彼膖脹膿爛,次復見彼骨節分離無血肉等,後復見彼.骸骨腐爛.如鳩鴿色[(增一)骨皓白色,或似鴿色][(中含.苦陰經)(若見彼姝.息道/息止道sīvathikā/śivālaya)骨白如螺,青猶鴿色(有一青鳥.如鳩鴿)][MN.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ṃ: aṭṭhikāni setāni saṅkha-vaṇṇa-paṭibhāgāni][(苦陰經)若見如妹死屍.骨正白如貝.若青鴿色.若赤油潤若腐碎]。」
【唐】若有女人,遍經如上所說諸位,是彼經說。若不爾者,非彼所說。
【涼】亦如經說:「見此姊妹形容端正,彼於後時羸瘦老劣,復於後時見病著床席,復於後時見其已死。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復於後時見其色青[色青=青色【三宮】]乃至骨節散壞。」
【涼】彼中所說女人,要經上爾所時事。若不經上爾所時事,彼中不說。
【唐】此中亦爾,但說遍歷十二支者,不說其餘。
【涼】此中說一人者,要經歷十二因緣,廣說如上。
【唐】(3)何故唯說此生者:說現在生,則知過去未來亦爾,故不說餘。
【唐】(4)說何等此生者:一眾同分,說為此生。
【唐】(5)說何等現在者:說眾同分現在,不說剎那現在.及分位現在。
【涼】何以說此生者:若說現在生,當知說過去未來亦爾。
【涼】為說何等生者:通此一身,以生名說。
【涼】說何現在者:說此一生現在,不說剎那現在、不說時現在。
§a3十二支三際分位
【發】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耶。
【發】答:二過去,謂無明行;二未來,謂生老死;八現在,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八】一人此生十二種緣,幾種過去、幾種未來、幾種現在[在=在耶【聖乙】]。
【八】答曰:二種過去,無明行;二未來,生死也;八現在,識名色六入更樂痛愛受有。
【涼】一人此生十二支緣,幾在過去。
【涼】答曰:2二謂無明行,則止無前世所更事。
【涼】二在未來,謂生老死,則止無未來世生事。
【涼】八是現在,識乃至有,則說因果相續。
【涼】3二是過去.則止常見,二是未來.則止斷見,[*]八是現在.則顯中道。
【唐】問:此十二支過去未來現在皆具,何故但說:過去未來各有二支,現在有八。
【涼】問曰:過去亦有十二支緣,未來亦有十二支緣,現在亦有十二支緣;何故說二在過去、二在未來、八在現在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無慧眼者,以現在因.推未來果;以現在果.推過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說。
【唐】以現在因者,謂愛取有;推未來果者,謂生老死。
【唐】以現在果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推過去因者,謂無明行。
【唐】世尊欲令無慧眼者,以現因果.推有去來,由此即能辦所作事。
【唐】過去世果、未來世因,由此為門亦可知有。故此論者,但作是說。
【涼】現在法以因推果、以果推因。
【涼】現在以因推果者,現在愛取有,是未來生老死因,生老死是其果。
【涼】以果推因者,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果,此因是過去無明行。
【涼】以現在因推果、以現在果推因故,而作是說。
【唐】2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遮生死本無今有執。
【唐】說有未來二支,即遮生死有已還無執。
【唐】說有現在八支,成立生死因果相續。如是如來化事已滿,故作是說。
【唐】3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遮常見。
【唐】說有未來二支,即遮斷見。
【唐】說有現在八支,即顯中道。如是如來化事已滿,故作是說。
【唐】4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顯生死有因。
【唐】說有未來二支,即顯生死有果。
【唐】說有現在八支,即顯因果相續。由此有情能辦所作,故作是說。
【唐】5復次,說有過去二支,除前際愚。
【唐】說有未來二支,除後際愚。
【唐】說有現在八支,除中際愚。由此有情能辦所作,故作是說。
【唐】6復次,此中但說一生因果,餘生因果義准可知,故作是說。
§a4依有情立
§b1辨品類足文
【唐】《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緣起法云何。謂有為法。]
【涼】此中說眾生數緣起法。如《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緣起法。答曰:一切有為法。」
【唐】問:此與彼論所說何異。
【涼】問曰:此說彼說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此是有餘說,彼是無餘說。此說有密意,彼說無密意。此說有別因,彼說無別因。此說是世俗,彼說是勝義。
【唐】2此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彼通說有情數非有情數緣起法。此唯說有根緣起法,彼通說有根無根緣起法。此唯說有心緣起法,彼通說有心無心緣起法。此唯說執受緣起法,彼通說執受非執受緣起法。
【涼】2此說眾生數,彼說眾生數非眾生數。此說有根法,彼說有根無根法。此說有心法,彼說有心無心法。此說內法,彼說內外法。
【涼】1此文不了義,彼文了義,乃至廣說。
【唐】3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涼】3緣起法有四種:一者剎那;二者相續;三者時;四者次第。此說剎那,彼說相續。此說時,彼說次第。
§b2此論依經.唯說有情數
【唐】問:何故此論唯說有情數緣起法耶。
【唐】答:a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b復次,不應責此作論者意,以作論者依經作論。契經唯說有情數緣起法,故此亦爾。
【涼】問曰:此中何以唯說眾生數緣起法耶。
【涼】答曰:b彼尊者依佛經作論,佛經中說眾生數緣起法。佛經是此論根本,是故彼尊者依佛經作論。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世尊唯說有情數緣起法耶。
【涼】問曰:如是因論生論,以何等故世尊經中.唯說眾生數緣起法.不說非眾生數。
【唐】答:
【涼】答曰:
【唐】1觀所化故。謂佛觀彼所化有情宜聞,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則能解了辦所作事,故作是說。
【唐】2復次,順有支故,謂有情數隨順有支.其義最勝。有情數法從無始來輪轉三有相續不絕,有義最勝,說名為有。有情數法隨順此有,故名有支。是故世尊唯說有情數緣起法。此論依彼,亦唯說有情數緣起法。
【涼】隨順有義是支義,此支隨順有故,是故唯說眾生數不說非眾生數。如此經說眾生數緣起法,當知餘經說有支.亦說眾生數緣起法。
【唐】3復次,諸有情類從無始來輪轉生死受大苦惱,皆由迷執有情數法,是故世尊但為開示有情數緣起法。此論依彼,故作是說。
【涼】{}問曰:緣起法、緣生法有何差別。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如《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緣起法。一切有為法。云何緣生法。一切有為法。此義可爾,然亦應更求差別相,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如因果,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續所續、生所生、取所取,當知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現在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老死是緣生,餘十支是緣起緣生。
【涼】復有說者,二在過去是緣起,二在未來是緣生,餘支是緣起緣生。
【涼】尊者富那奢說曰:此中應作四句。或有緣起非緣生、或有緣生非緣起,乃至廣作四句。緣起非緣生者,未來法是也。緣生非緣起者,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
【涼】如《法身經》所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是名緣起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生老死亦應如是說。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
【涼】復次,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
【涼】復次,起所起、生所生亦如是。緣起緣生是謂差別。{}
§a5自性名義
【唐】問:如是緣起,自性是何。
【唐】答:五蘊四蘊,是此所說緣起自性。謂欲色界五蘊為自性;若無色界四蘊為自性。
【唐】如說自性,我物相分本性,亦爾。
【涼】問曰:此緣起法體性是何。
【涼】答曰:體是五陰。五陰是緣起體,是性是我是物是相。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緣起,緣起是何義。pratītya-samutpāda
【涼】以何等故名緣起法。
【唐】答:
【涼】答曰:
【唐】1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待何等緣。謂因緣等。[行由至轉變成緣][pratītya-śabdo 'tra lyab-antaḥ prāptāv(prāpti7) apekṣāyāṃ(apekṣā7īkṣ) vartate. (Madhyamakavṛttiprasannapadā)]
【唐】2或有說者:有緣可起.故名緣起。謂有性相.可從緣起,非無性相.非不可起。
【涼】或有說者,2體性可起,1待緣而起,故名緣起。[padi sattārthaḥ][有法,至於緣已,和合升起,是緣起義。(正理破.如是所釋.越彼所宗).][正理:緣現已合,有法升起,是緣起義。]
【唐】3復有說者:從有緣起.故名緣起。謂必有緣,此方得起。[壹女界是有義]
【唐】4有作是說:別別緣起.故名緣起。謂別別物從別別緣和合而起。
【涼】復有說者,各各從異緣起,故名緣起。[(上座)此說種種vīpsā緣和合已,令諸行法itya聚集昇起。]
【唐】5或復有說:等從緣起.故名緣起。[參顯正集][參是聚集義][參是和合義]
【涼】復有說者,等從緣生,故名緣起。
[5等從緣起]
【唐】問:有法從四緣生,謂心心所;有法從三緣生,謂滅盡無想定;有法從二緣生,謂一切色及餘不相應行,云何等從緣起.故名緣起耶。
【涼】問曰:諸法或從四緣生、或從三緣生、二緣生,云何等從緣生是緣起義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即以此事故名為等。謂:
【唐】應從四緣生者,皆四緣生,非三非二。
【唐】應從三緣生者,皆三緣生,非四非二。
【唐】應從二緣生者,皆二緣生,非三非四。是故名等。
【涼】即以是事故,等從緣生.是緣起義。
【涼】若法應從四緣生者,三緣、二緣則不能生;
【涼】從三緣生者,二緣、四緣則不能生;
【涼】從二緣生者,三緣、四緣則不能生。以是事故,等從緣生.是緣起義。
【唐】(2)復次,依增上緣故說為等。謂一一法於正起時各除自性,餘一切法皆與彼為增上緣故。
【涼】復有說者,法生時除其自體,餘一切法與威勢緣。以是事故,等從緣生.是緣起義。
【唐】(3)復次,皆同時生.故說為等。如說:一切有情心,等生等住等滅[s151a彼一切一剎那生一剎那滅]。
【涼】復有說者,等生.是緣起義。如說:一切眾生心,等生等住等滅。
【唐】(4)復次,皆一剎那,故說為等[151b依量等而說]。
【唐】(5)復次,一切皆有此十二支,從無始來乃至證得無學果位,故說為等。
【涼】復有說者,一切眾生等同此緣,故名緣起法。
[(5)等同此緣]
【唐】問:諸有情類,或有前般涅槃者、或有後般涅槃者,如何可說緣起法等。
【涼】問曰:如此眾生,或有前般涅槃者、或有後般涅槃者,云何等同此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皆具十二,故說為等。
【唐】2復次,皆得涅槃方捨緣起,故說為等。
【唐】3復次,緣起總相無始無終,一切有情同有此法,故說為等。
【唐】4復次,前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少後多。後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多後少,故說為等。謂諸有情皆有無量過去未來諸緣起法,雖行世者有少有多,而其體數,一切皆等。
【涼】4前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少後多;後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多後少。
【涼】以是事故,等從[同=因【三宮】]同緣生,是緣起義。
§a6辨經說「緣起法」「緣已生法」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當為汝說緣起法及緣已生法。」(中含多界經)[雜含296: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此有故彼有…云何緣生法…(SN.12.20. Paccayasuttaṃ) paṭiccasamuppādañ
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paṭiccasamuppanne ca dhamme. ][中含.說處經.我本為汝說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Akbh)
pratītyasamutpādaṃ vo bhikṣavo deśayiṣyāmi pratītyasamutpannāṃśca dharmān.]
【唐】[法蘊足論.緣起品(同上雜含):吾當為汝宣說緣起緣已生法…云何緣起(法蘊)。謂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如是緣起.法住法界(生緣老死.理趣決定…曾無改轉.法性恒然.不隱不沒.不傾不動,其理湛然)(緣起)…1不依前際而起愚惑…2不依後際而起愚惑…3亦不依內而起愚惑…。所有世間.各別見趣…如斷樹根及多羅頂.無復勢力.後永不生…(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唐】問:緣起法與緣已生法差別云何。
【涼】{問曰:緣起法、緣生法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A有作是言: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云何緣已生法。謂一切有為法。」故知此二,無有差別。[緣起法云何.謂有為法…緣已生…亦爾。]
【涼】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如《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緣起法。一切有為法。云何緣生法。一切有為法。」
【唐】B有餘師說:1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緣起法,彼名緣已生法故。
【涼】此義可爾,然亦應更求差別相,
【唐】2復次,因名緣起法,果名緣已生法。如因果,如是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生所生,能轉所轉,能起所起,能引所引,能續所續,能相所相,能取所取,應知亦爾。
【涼】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如因果,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續所續、生所生、取所取,當知亦如是。
【唐】3復次,前生者名緣起法,後生者名緣已生法。
【唐】4復次,過去者名緣起法,未來現在者名緣已生法。
【唐】5復次,過去現在者名緣起法,未來者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現在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是緣生。
【唐】6復次,無明名緣起法,行名緣已生法。乃至生名緣起法,老死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
【唐】7脇尊者言:無明唯名緣起法,老死唯名緣已生法。中間十支,亦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老死是緣生,餘十支.是緣起緣生。
【唐】8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過去二支唯名緣起法,未來二支唯名緣已生法,現在八支亦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二在過去是緣起,二在未來是緣生,餘支是緣起緣生。
【唐】9尊者望滿說有四句:sthavira-pūrṇāśaḥ Pūrṇayaśas Puṇyayaśas
【唐】(1)有緣起法非緣已生法:謂未來法。
【唐】(2)有緣已生法非緣起法:謂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五蘊。
【唐】(3)有緣起法亦緣已生法:謂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五蘊,諸餘過去現在法。
【唐】(4)有非緣起法亦非緣已生法:謂無為法。
【涼】尊者富那奢說曰:此中應作四句。
【涼】或有緣起非緣生、或有緣生非緣起,乃至廣作四句。
【涼】(1)緣起非緣生者,未來法是也。
【涼】(2)緣生非緣起者,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
【涼】(3)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
【涼】(4)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
【唐】10《集異門論》及《法蘊論》俱作是說:
【唐】(3)若無明生行,決定安住.不雜亂者,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
【唐】(2)若無明生行,不決定不安住.而雜亂者,名緣已生法非緣起法。
【唐】乃至生除[除=生【三宮】]老死,應知亦爾。
【涼】如《法身經》所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是名緣起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生老死,亦應如是說。
【唐】云何緣起?謂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緣起法住法界…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
【唐】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
【唐】其體雖一,而義有異。…
【唐】(1)或有緣起非緣已生法者,無也。
【唐】(2)或有緣已生法非緣起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唐】(3)或有緣起亦緣已生法者,謂生定能生於老死.如是生支定能為緣,是緣起性.及緣已生法性。如是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應知亦爾。
【唐】(4)非緣起非緣已生法者,謂除前相。
【唐】又生緣老死者,謂此生支,雖異生異滅,而緣起理恒時決定。…若過去生非老死緣者,應未來生亦非老死緣…應可破壞,理雜亂故…]
【唐】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唐】a若法是因,名緣起法。若法有因,名緣已生法。
【唐】b復次,若法是和合,名緣起法。若法有和合,名緣已生法。
【唐】c復次,若法是生,名緣起法。若法有生,名緣已生法。
【唐】d復次,若法是起,名緣起法。若法有起,名緣已生法。
【唐】e復次,若法是能作,名緣起法。若法有能作,名緣已生法。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
【涼】a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
【涼】b復次,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
【涼】cd復次,起所起、生所生亦如是。
【唐】12大德說曰:轉名緣起法,隨轉名緣已生法。
【唐】13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法生時,名緣起法。諸法生已,名緣已生法。
【唐】契經所說.緣起法緣已生法,如是差別。
【涼】緣起緣生,是謂差別。}
§a7三說差異-此論.寂授.識身
【唐】A此中但說時分緣起,謂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
【涼】此中說時緣起法,有十二時.十二支,十二五陰。
【唐】B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1此相應癡是無明,2此相應思是行,3此相應心是識,45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6此相應觸是觸,7此相應受是受,8貪即是愛,9即此相應諸纏是取,10所起身語二業是有,11如是諸法起即是生,12熟變是老、滅壞是死。
【唐】瞋癡心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
【涼】尊者奢摩達說曰:於一剎那頃有十二支緣,若以貪心殺生,彼相應愚是無明、彼相應思是行、彼相應心是識、起有作業必有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是觸、彼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是取、彼身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諸法壞是死。
【唐】[評曰]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
【涼】此所說可爾,但此中說時緣起有十二時、十二支、十二五陰,不說一剎那頃也。
【唐】C然《識身論》復作是說:於可愛境由無知故起貪著時,1此中無知是無明,2有貪著者是行,3了別境者是識,4識俱諸蘊是名色,5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6六處和合是觸,7能領觸者是受,8欣所受者是愛,9愛增廣是取,10引後有業是有,11諸蘊起是生,12諸蘊熟變是老,諸蘊滅壞是死,a內熱是愁,b哀泣是悲,c五識相應不平等受是苦,d意識相應不平等受是憂,e心燋是惱[甘露味論],乃至廣說。
【涼】如《識身經》說:於前物愚故生愛,1愚即是無明、2愛即是行,3分別前物是識,4與識俱生四陰是名色,5與名色相隨諸根是六入,6六入和合是觸,7觸所更是受,8受所樂是愛,9愛增廣是取,10能得未來業是有,11增長諸陰是生,12諸陰變是老,陰散壞是死,a內熱是憂、b發聲哀泣是悲、cde身心燋悸[燋=僬【明】]是苦惱,如是等事是大苦陰種種厄難。
[識身:於可愛事由無智故便生等貪,1此中無智即是無明,2等貪即行,3了別事相即是其識,4識俱四蘊即是名色,5名色依根即是六處,6六處和合即是其觸,7此中領納即是其受(隨觸領納故有其受),8受生欣喜即是其愛,9此愛增廣即名為取,10能生後有業即名有,11諸蘊現起即名為生,12諸蘊成熟即名為老,諸蘊棄捨即名為死,a於內熱惱即名為愁,b發言怨嗟即名為歎,c五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苦,d意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憂,e其心熱惱擾惱燋惱說名擾惱,等起謂生。言如是者,示現顯了開發增語,能生起故,說名積集。純謂至極,究竟圓滿。大苦蘊者,大災大橫大殃大惱,順大世分,眾苦法聚。]
【唐】問:前說後說[後=彼【三宮】*]有何差別。
【涼】問曰:前說此說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B前說是一心,C[*]後說是多心。
【唐】B前說是剎那,C[*]後說是相續,是謂差別。
【涼】前說是一心,此說是多心。
【涼】前說是一剎那,後是多相續。
【唐】C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
【唐】A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
§a8十二支
§b1十二支自性
自性
【唐】《施設論》說:云何無明。謂過去一切煩惱。
【涼】如《施設經》所說:云何無明。過去諸結是也。
【唐】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捨自相。應作是說: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諸法則離自相。應作是說:
【唐】1云何無明。謂過去煩惱位。
【唐】2云何行。謂過去業位。
【唐】3云何識。謂續生心及彼助伴。
【涼】云何無明。過去諸結時。云何行。過去諸行時。云何識。相續心及眷屬。
【唐】4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剌藍(kalalam凝滑,和合,膜),頞部曇(arbudam匏),閉尸(peśī 血肉),鍵南(ghanam堅肉),鉢羅奢佉(praśākhā支節),是名色位。
【涼】云何名色。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六入未具,一、歌羅羅;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羅奢呵,如是等,名曰名色。
【唐】5云何六處。謂已起四色根,六處已滿[此位方得全分現行],即鉢羅奢佉位.眼等諸根未能與觸作所依止,是六處位。
【涼】云何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六入,此諸根未能為觸作所依,是時名六入。
【唐】6云何觸。謂眼等根雖能與觸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樂差別,亦未能避諸損害緣,觸火觸刀.食毒食糞,食婬具愛.猶未現行,是觸位。
【涼】云何為觸。此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未別苦樂、不能避危害[扌+(丒/丒)]𢮢火觸毒把刃及諸不淨,是時名觸。[(搊)𢮢=捉【元明宮】*]
【唐】7云何受。謂能別苦樂,亦能避損害緣,不觸火觸刀.不食毒食糞,雖已起食愛.而未起婬及具愛,是受位。
【涼】云何為受。能分別苦樂、避諸危害不[*]𢮢火觸毒不把刃、離諸不淨,能生[貪=食【宮】]貪愛;不起婬欲,於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
【唐】8云何愛。謂雖已起食愛婬愛及資具愛,而未為此四方追求不辭勞倦,是愛位。
【唐】9云何取。謂由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取位。
【涼】云何為愛。具上三愛,是時名愛。云何為取。以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
【唐】10云何有。謂追求時,亦為後有,起善惡業,是有位。
【唐】11云何生。謂即現在識位.在未來時,名生位。
【唐】12云何老死。謂即現在名色六處觸受位.在未來時,名老死位。
【涼】云何為有。追求之時,起身口意業,是時名有。
【涼】云何為生。如現在識在於未來,是時名生。
【涼】云何老死。如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在於未來,是時名老死。
有說.各有二種
【唐】復次,有說:
【涼】復有說者,
【唐】1無明,有二種:一雜事,二不雜事。復有二種:一顯事,二不顯事。
【涼】無明有二種:有破體無明、有不破體。[相應不共][自相共相][自力非自力]
【唐】2無明緣行,亦有二種:一思業,二思已業。[s113一思業.二思所起業]
【唐】3行緣識,亦有二種:一與悔俱,二不與悔俱。
【涼】無明緣行有二種:有思、有思所造。
【涼】行緣識有二種:有與悔俱、有不與悔俱。[淨達.婆沙抄.若中有總名識支…若准此文.識支有二.一方便識支.二正識支.]
【唐】4識緣名色,亦有二種:一可愛趣攝,二不愛趣攝。
【唐】5名色緣六處,亦有二種:一長養,二異熟。
【唐】6六處緣觸,亦有二種:一有對觸,二增語觸。
【唐】7觸緣受,亦有二種:一身受,二心受。
【涼】識緣名色有二種:有愛處、有不愛處。
【涼】名色緣六入有二種:有報、有長養。
【涼】六入緣觸有二種:有對觸、增語觸。
【涼】觸緣受有二種:有身受、有心受。
【唐】8受緣愛,亦有二種:一婬欲愛,二資具愛。
【唐】9愛緣取,亦有二種:一見門轉,二愛門轉。
【唐】10取緣有,亦有二種:一內門轉,二外門轉。
【唐】11有緣生,亦有二種:一剎那生,二眾同分生。
【唐】12生緣老死,a老有二種:一[眼=根【三宮】]眼所見老,二慧所見老。
【唐】b死有二種:一剎那死,二眾同分死。
【涼】受緣愛有二種:有婬欲愛、有資生愛。
【涼】愛緣取有二種:有從見生、有從愛生。
【涼】取緣有有二種:有從內生、有從外生。
【涼】有緣生有二種:有一剎那、有通一身。
【涼】生緣老有二種:有[眼=根【三宮】]眼所見、有[與=覺【三宮】]與慧所見。
【涼】老緣死有二種:有剎那死、有一身死。
§b2順逆觀察十二緣起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昔持草詣菩提樹,到已敷設結跏趺坐,順逆觀察十二緣起。依此有故彼有[〔故〕-【三宮】],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老死緣愁悲苦憂惱。」
[二支:集與苦][三支:煩惱/業/苦][(前三支)s16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SA294+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無明所蓋(覆/盲).愛緣所繫.愛結所繫(中含雜含本事)…/貪愛結所繫縛][Akbh業愛及無明,能集後世陰(雜含)(本事經)]
(SA334.有因有緣有縛法經:眼-業-愛-無明-不正思惟-癡。)[正理:業因於愛.愛因無明。][如彼有因有緣有由法門經說.愛是業因。]
[雜含:(五支(輪滅5+5))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取法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SA283如種樹.SA285(南12+12).286.]
[SA292(前九支9+12)此諸苦…取因、取集、取生、取觸(nidānaṃ samudayaṃ jātikaṃ
pabhavaṃ)…諸苦-取-愛…行-無明。南傳12+12。][289(南12).290:觸-受。獼猴攀樹、兩木磨擦著火][291億波提Upadhi-愛-(世間所念諦正(端政)之色)][293十二支][12嗏帝經MA201][298明十二支體(同AA49.5)][297(12)大空法經][296(12)因緣法及緣生法][SA295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SA326-329)--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南12)]
[DA13.大緣方便經(12十二因緣法…9緣生有老死…緣觸有受.緣名色有觸.緣識有名色…10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MA97.大因經(a6是為緣愛有受-有-生-老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b9老死…愛-覺-更樂-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DN15.Mahānidānasuttaṃ九支。][zs29:佛於彼大緣起經.不說有支次第因果.亦不唯說十二有支,彼說名色為觸緣故(就位總說.名色與觸為緣)。]
[SA284(十支)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縛心,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SA287(十支+十二)但觀十支]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SA285油燈.286草薪火聚),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實無間等:「A1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SN12.65城喻經.Nagarasuttaṃ有名色.則有識,以名色為緣而有識。nāmarūpe kho sati viññāṇaṃ hoti, nāmarūpapaccayā
viññāṇan.)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paccudāvattati kho idaṃ viññāṇaṃ
nāmarūpamhā na paraṃ gacchati)(正理:我觀緣起至識便還…先觀生支.生緣謂有,即已觀識前生緣行 [又釋],今觀名色為俱生緣,故至識還.心不復轉,已具觀識二生緣故。)([識緣名色]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謂:A2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即正思惟,B1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以名色滅而識滅)。B2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以名色滅而識滅;以識滅而名色滅;以名色滅而六處滅;以六處滅而觸滅…)[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SA288[舍利弗問]十支+十支,南傳[拘絺羅問]十支+十二)
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城譬)…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南.建城居住]
[增壹AA38.4:(十二支)
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A1…有生則有老、病、死。…此由有而生…由行生識…行由癡而生。A2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習。…B1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有滅.生則滅。……癡滅則行滅。B2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生滅則老病滅;老病滅則死滅,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時,我復生此念:「此識最為原首([齊識轉還]s9一切雜染品中.識為根本),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
猶如有人…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小復前進,見舊城郭、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當作是學。]
[SA366:(六佛)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如實無間等起觀察,取法味著顧念,緣觸愛所增長,當知緣愛取,緣取有(觸+五支逆順)…如前來歎譬(束薪?)、城譬。(南傳十二支SN12.4-9)]
[SA369: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
[長含.大本經DA1(毗婆尸)(六佛)(十二支) DN14.Mahāpadhāna-suttanta(十支).
菩薩念言…即以智慧觀察所由,A1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A2是為緣癡有行…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菩薩思惟,苦集陰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B1B2…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1順逆
【唐】問:云何菩薩順逆觀察十二緣起耶。
【唐】答:1. a若以因推果,名順觀察;若以果推因,名逆觀察。
【唐】b復次,若從細入麁,名順觀察;若從麁入細,名逆觀察。如麁細,如是可見不可見、現見非現見、顯了非顯了,應知亦爾。
【唐】2. 復次,若因近觀遠,名順觀察;若因遠觀近,名逆觀察。如近遠,如是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彼眾同分,應知亦爾。
aaaa--------
§c2無明緣行
§d1不說無明因行
【唐】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
【涼】如說無明[因=緣【三宮】]因行。問曰:以何等故但說無明緣行,不說無明因行耶。
【唐】答:
【涼】答曰:
【唐】餘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緒(nidāna(གླེང་)གཞི)[緒=經【元宮】,說【明】],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
【涼】或有說者,亦說無明因行。如《摩訶尼陀那經》所說,佛告阿難:以如是因、如是緣、如是事,生為老死因。如生為老死因,乃至無明為行作因亦如是。[(十二支)(DA13大緣方便經)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MA97大因經: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nidāna)、老死緣者,謂此生也。][(十支)(DN15.Mahānidānasuttaṃ) eseva hetu etaṃ nidānaṃ esa samudayo esa paccayo(pratyaya)
jarāmaraṇassa, yad idaṃ jāti. ][Akbh.有因有緣有緒(發起)…][(雜含)SA334有因、有緣、有縛。(有因.有緣.有由)(有因.有緣.有由序)][(舍利弗)因緒緣…有因.有緒.有緣.有為…因緒集緣.]Chap.7〔6〕
【唐】問:一經雖說無明因行,而多經說無明緣行,有何意耶。
【唐】答:1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染污不染污行。
【唐】2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罪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罪福不動行。
【唐】3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因緣;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四緣。
【唐】故多經說無明緣行。
【涼】3復有說者,若說無明因行,但說因緣不說餘緣;若說無明緣行,則具說四緣。
【涼】1復有說者,若說無明因行,唯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說染污不染污行。
§d2不說行緣無明
【唐】問:何故但說無明緣行,而不說行緣無明。
【涼】問曰:以何等故唯說無明緣行,不說行緣無明。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行緣無明,而不說者,當知是有餘說。
【唐】2復次,無明緣行,勢力隨順親近強勝;行緣無明,則不如是。
【唐】3復次,無明緣行,其義決定;行緣無明,則不如是,以阿羅漢有漏業不生無明故。
【唐】4復次,行緣無明,由無明力。如契經說:「非理作意,由癡生故,能引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緣行。[(SA334.有因有緣有縛法經)無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癡求欲名為愛,愛所作名為業。][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無明亦引非理作意.與行為緣。]
[(正理)又佛自說.剎那緣起.謂剎那頃.多物相藉,如契經說:「眼色為緣.生癡所生染濁作意。此中所有癡即無明,癡者希求.即名為愛,愛者所發表即名業。」]
[(正理)又契經說.無明作意俱時而起.展轉為緣,謂說無明因非理作意.及非理作意從癡所生(正理:餘經中說,「非理作意.為無明因,無明復生非理作意」),及說此二俱時而起。故契經說.「眼色為緣.生癡所生染濁作意,此中癡者.即是無明.乃至廣說.」言此中者,意顯即此作意生時,或即所摽.緣和合位,非同屬緣法可前後生,以二俱時起.無障礙故。]
[雜含SA57: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摩訶僧祇律:無明觸受生愛…愛是受因、受緣、受生、受轉prabhava。][(SN22.81.Pālileyyasuttaṃ) So pana saṅkhāro kiṃ nidāno kiṃ samudayo kiṃ jātiko kiṃ pabhavo? Avijjāsamphassajena, bhikkhave, vedayitena phuṭṭhassa
assutavato puthujjanassa uppannā taṇhā; tatojo so saṅkhāro. ][(正理)「由無明觸所生諸受.為緣生愛。」][從無明所生觸受為緣生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何轉)][更樂觸][更樂所觸][若樂更樂所觸生…][界身足:眼觸為因.眼觸為集.眼觸種類.眼觸為緣][Chap.2〔42〕]
【唐】5復次,行於無明,但有緣義;無明於行,有因有緣,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涼】5或有說者,若說行緣無明,則唯說緣不說因。
【唐】6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位諸蘊說名無明;後位諸蘊說名為行,前因後果,展轉相引,是故不說行緣無明。
【涼】6復次,此中說.時緣起法,前生者是無明、後生者是行。
§d3通生十二.但說行
【唐】問:無明為緣通生十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
【涼】問曰:如無明是十二支緣,何以但說無明緣行。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涼】1或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
【唐】2復次,無明緣行勢用隨順,餘則不爾。
【唐】3復次,無明緣行勢用強勝,餘則不爾。
【唐】4復次,無明於行能作近緣,是故偏說;於識等十但作遠緣,是故不說。
【唐】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亦爾。
【涼】4復有說者,緣有二種:有近有遠。若說無明緣行則說近緣,若於餘支則說遠緣。是中說近不說遠。如近遠,此生他生.當知亦如是。
【涼】2復次,無明與行作緣隨順,不同餘支,是故說與行作緣不與餘支。
【唐】5復次,無明與行作不共緣,是故偏說,與識等十但作共緣,是故不說。
【唐】6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後次第展轉相生,若說無明緣無明便無前後,若說無明緣識等便非次第,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c3行緣識
【唐】問:此經中說「行緣識」,有餘處說「名色緣識」,餘處復說「二緣生識」,如是三種有何差別。[雜含68:緣眼及色眼識生…][s16]
【涼】如說「行緣識」,亦說「名色緣識」,復說「緣二生識」,此三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行緣識,說業差別;名色緣識,說識住差別;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差別。
【涼】或有說者,行緣識.說業差別,名色緣識.說識住差別,緣二生識.說所依及境界差別。
【唐】2復次,行緣識,說初引時;名色緣識,說引已守護時;二緣生識,說守護已增長時。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如初取時,名色緣識.如守護時,緣二生識.如長養時。
【唐】3復次,行緣識,說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已安住時;二緣生識,說安住已領納境時。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說初相續,名色緣識.說已成立,緣二生識.說成立已能緣境界。
【唐】4復次,行緣識,說業名色;名色緣識,說異熟名色;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名色。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說行名色,名色緣識.說報名色,緣二生識.說所依及緣境界。
【唐】5復次,行緣識,說惡趣識;名色緣識,說欲界人天識;二緣生識,說色無色界識。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說惡趣識,名色緣識.說人及六欲天識,緣二生識.說色無色界色識。
【唐】6脇尊者言:行緣識,說中有識;名色緣識,說生有識;二緣生識,說本有識。
【涼】尊者波奢說曰:行緣識.是中陰識,名色緣識.是生陰識,緣二生識.是根本有識。
【唐】7有餘師說:行緣識,說染污識;名色緣識及二緣生識,說染污不染污識。如染污不染污,有覆無覆、有罪無罪、退不退,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名色緣識.說染污識,緣二生識.說染污不染污識。如染污不染污,隱沒不隱沒、有過無過、退不退,當知亦如是。
【唐】8復有說者:行緣識,說識支位識;名色緣識,說名色支位識;二緣生識,說六處支及後位識。
§c4識緣名色
【唐】問:此經中說「識緣名色」,餘處復說「名色緣識」,此二種何差別。
【涼】問曰: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識緣名色,顯識作用。名色緣識,顯名色作用。
【唐】2復次,識與名色,更互為緣,如二束蘆[束蘆=蘆束【三宮】]相依而住,如象馬船與乘御者.展轉相依得有所至,識與名色,亦復如是。
【唐】識為緣故.名色續生,名色為緣.識得安住,故說此二.更互為緣。
【唐】3復次,識緣名色,說初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後位。
【涼】3識緣名色.說初相續,名色緣識.已相續說成立。
【唐】4復次,識緣名色,說續生時.識能生名色。名色緣識,說續生後.識依名色住。
【涼】4如是,識緣名色.說初生,名色緣識.說生已守護。
【涼】2復有說者,此展轉相緣,如束葦相依而立,如御者與象.展轉相依能有所至,亦如船與船師.展轉相依到彼岸。
【唐】5復次,識緣名色,說所生名色。名色緣識,說能生名色。
【唐】6復次,識緣名色,依前後說。名色緣識,依同時說。
§c5名色緣六處
§b1三支位別
【唐】問:此經中說「名色緣六處」,應不遍說四生有情。謂胎卵濕生.諸根漸起,可說名色緣六處;化生有情.諸根頓起,云何可說「名色緣六處」,但應說「識緣生六處」。
【涼】問曰:如化生,云何[識=說【三宮】]識緣名色。
【涼】答曰:
【唐】有作是說:此經但說欲界三生,不說上界化生,亦無有失。
【涼】此說胎生,不說化生也。
【唐】[評曰]應作是說:此經通說三界四生。謂化生者,初受生時,雖具諸根.而未猛利;後漸增長,方得猛利。未猛利時,初剎那頃名識支,第二剎那以後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處支。是故此經無不遍失。
【涼】評曰:應說化生亦爾。如化生者,初得諸根未猛利時,說是識時;後若猛利,說名色。
§b2六入別立
【涼】名色緣六入。
【唐】問:六處即在名色中攝,何故說名色緣六處耶。
【涼】問曰:如名色在六入內,何故言名色緣六入耶。
【唐】答:此前已說。未起眼等四色根時,名名色位。四根起已.具六處故,名六處位。
【涼】答曰:如先說,未得四種色根.六入未具,歌羅羅、阿浮陀、卑尸、伽那、波羅奢佉時,是名名色時。
【唐】化生雖復六根頓起,而未猛利.名名色位,猛利以後.名六處位,故無有失。
§c6六處緣觸
【涼】六入緣觸。
【唐】問:此經中說「六處緣觸」,有餘處說「名色緣觸」,餘處復說「二緣生觸」,如是三種有何差別。
【涼】問曰:此中說「六入緣觸」,餘處復有說「名色緣觸」,復說「緣二生觸」,此三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a六處緣觸,顯觸所依,謂顯一切外物和合必因於內,內法勝故但說所依,故此經說.六處緣觸。b名色緣觸,顯觸自性。c二緣生觸,顯觸所依及所緣別。
【涼】1a六入緣觸,說所依差別。b名色緣觸,說所依及境界差別。所以者何。一切外法和合皆依於內。c緣二生觸,說現在觸。
【唐】2復次,六處緣觸,說惡趣觸。名色緣觸,說欲界人天觸。二緣生觸,說色無色界觸。
【唐】3復次,六處緣觸,說分位觸。名色緣觸,說現在觸。二緣生觸,說三和觸。
【涼】3復有說者,六入緣觸.說時觸,名色緣觸.即說觸體,緣二生觸.說三等觸。
【唐】4復次,六處緣觸,說觸位觸。名色緣觸,說前位觸。二緣生觸,說後位觸。
aaa-----
§c7觸緣受
【涼】觸緣受。
【唐】問:觸受俱起,何故此經但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耶。
【涼】問曰:觸受是相應共有法,何故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二雖俱起,而觸緣受非受緣觸,隨順勝故。謂觸於受.隨順力勝,非受於觸。如燈與明.雖復俱起,而明因燈,非燈因明。此亦如是。
【涼】雖是相應共有法,自有法與彼法有隨順、有不隨順。如觸與受作緣隨順,受與觸作緣不隨順。如燈雖與照俱生,燈是照因、照非燈因。彼亦如是。
【唐】2復次,此經中說.分位緣起,前位名觸,後位名受,故不應責。
【涼】如向所說,此中說.時緣起法,觸是前時、受是後時,是故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受緣愛。
[觸受前後]
【唐】問:何故前位諸蘊名觸,後位諸蘊名受耶。
【唐】答:1前位未能分別苦樂境界差別,但樂觸對種種境界,故說為觸;後位能了苦樂境界,避危就安故說為受。
【唐】2復次,前說觸受雖復俱起,而觸於受.隨順力勝故,觸為受因,非受為觸因。因前果後,其理必然,不應為責。
[觸受相順]
【唐】問:何故觸順受勝,非受順觸勝耶。
【唐】答:要因觸境.方受違順,非受違順.方乃觸境。故觸於受.隨順為勝,非受於觸.隨順為勝。
【唐】此依緣起理趣而說,不依相應俱有因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卷24■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二
§c8受緣愛-三受五愛
【唐】問:樂受及不苦不樂受,與愛為緣,是事可爾,愛著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與愛為緣,而此經總說受緣愛耶。
【涼】問曰:如樂受緣愛可爾。所以者何。為稱意故.四方追求。苦受云何與愛作緣。
【唐】[苦作愛緣勝]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苦作愛緣,勝餘二受。故世尊說:「苦受所逼,便愛樂具,愛樂具故,便於樂受起貪隨眠,相續增長。」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苦受與愛作緣,勝於樂受、不苦不樂受。其事云何。如世尊說:「為苦受所逼,貪求樂受,受樂受故,為欲愛使所使。」
【唐】[三受皆勝緣]2有餘師說:三受與愛皆作勝緣。
【涼】復有說者,三種受盡能與愛作緣。其事云何。義言曰:
【唐】(1)樂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有情類貪著我故,四方追求.造善惡行,由此諸有相續無窮。
【涼】樂受作如是說:我能使生有相續,眾生以貪我故,四方追求。
【唐】(2)苦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諸有情為我所逼.貪愛樂受,四方追求.造善惡行,由此諸有相續不絕。
【涼】苦受作如是說:我亦能使生有相續,為我所逼,以貪樂故.四方追求。
【唐】(3)不苦不樂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於欲界下三靜慮.我尚起愛造善惡行,令有相續,況於上地無苦樂處.而不能耶。
【涼】不苦不樂受作如是說:有苦樂受處,我亦能使生有相續,何況第四禪已上無苦樂處而不能也。
【唐】[三受起五愛]3脇尊者言:三受皆能為緣起愛。《識身論》說[?]:「若有三受未斷未知,能起諸愛引眾苦果。」故知三受皆是愛緣。
【涼】復有說者,三受悉能與愛作緣。如《識身經》所說:「不如實知三受,[便=使【三宮】]便生於愛。」
【唐】問:云何三受皆能起愛。
【涼】問曰:此三受云何與愛作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愛有五種:一和合愛,二不和合愛,三別離愛,四不別離愛,五愚愛。
【涼】愛有五種:一、求樂愛;二、不欲離樂愛;三、不生苦愛;四、速離苦愛;五、愚愛。
【唐】(1)樂受未生,起和合愛;
【唐】(2)樂受已生,起不別離愛。
【涼】求樂愛者,未生樂受.欲令生故生愛。
【涼】不欲離樂愛者,已至樂受.心不欲離故生愛。
【唐】(3)苦受未生,起不和合愛;
【唐】(4)苦受已生,起別離愛。
【涼】不生苦愛者,苦受未至.欲令不生故生愛。
【涼】速離苦愛者,已生苦受.欲令速滅故生愛。
【唐】(1)不苦不樂受未生,起和合愛;
【唐】(2)不苦不樂受已生,起不別離愛;
【唐】(5)於中多分生長愚愛。[雜心.一向愚愛生]
【涼】未生不苦不樂受.欲令生故生愛,已生.欲不失故生愛,亦能生於愚愛。
§c9愛緣取
§d1愛取差別
【涼】愛緣取。
【唐】問:愛即取攝,何故此經說愛緣取。
【唐】答:1初生愛位.以愛聲說,增廣愛位.以取聲說。
【唐】2復次,下品名愛,上品名取,故無有失。[s48即貪隨眠.初起名愛.後增名取.][正理28:何緣現在諸煩惱位.偏說於愛.非餘煩惱…有餘師說:一切煩惱.初緣境時.說名為愛.後增廣位.說名為取。…有說愛聲.唯說愛體.多現行故.由此於愛分別剎那相續差別。雖非無此理.然前說為勝…]
【唐】問:受緣愛、愛緣取,此二種何差別。
【涼】問曰:受緣愛、取中愛,此二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涼】1初生愛名愛,愛增廣名取。
【涼】2復有說者,下者名愛,上者名取。
【唐】1若愛以受為因,名受緣愛。若愛以愛為因,名愛緣取。
【唐】2復次,若愛是受果,名受緣愛。若愛是愛果,名愛緣取。
【唐】如因果,生所生.養所養.增所增.引所引.轉隨轉,應知亦爾。
【唐】3復次,若愛為愛因,名受緣愛。若愛為業因,名愛緣取。
【唐】4復次,若愛以愛為果,名受緣愛。若愛以業為果,名愛緣取。
【唐】如因果,生所生.養所養.增所增.引所引.轉隨轉,應知亦爾。
【涼】1復有說者,若愛以受為因.是名受緣愛,以愛為因.是名為取。
【涼】2復有說者,若愛是受果.是名受緣愛,若愛是愛果.是名為取。
【涼】2'復有說者,若愛從受生.是名受緣愛,若愛從愛生.是名為取。
【涼】3復有說者,若愛能生煩惱.是名受緣愛,若愛能生業.是名為取。
§d2前後際初-愛與無明
【唐】問:何故前際緣起,無明為初;後際緣起,愛為初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前生緣起無明在初,後生緣起愛在初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二煩惱俱是本故。謂無明是前際本,有愛是後際本。
【涼】或有說者,以此二結是根本使,無明是過去緣起因,愛是未來緣起因。
【唐】2復次,前際煩惱位已滅壞故,難可了知,故說無明;
【唐】後際煩惱位正現在前,求當有故,說名為愛。
【唐】3復次,a無明有七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該五部,二遍六識,三通三界,四是隨眠性,五能起重身語業,六與斷善根作勝加行,七是遍行性;
【唐】b愛唯有六事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謂前七事中除遍行性。[s47s112s143通五部.遍(在)六識(與六識俱).是隨眠性.能發麁惡[麁重]身語業.斷善根時為強[牢強]加行.具斯五義立不善根。後二.示現根義.]
【涼】復有說者,a無明有六事:一、通五種;二、通六識;三、能起身口業;四、是使性;五、斷善根時能作堅強方便;六、是一切遍。b愛有五事如上所說,唯非一切遍。
【涼】a以無明有六事故,在前生緣起法初;b以愛有五事故,在後生緣起法初。
【唐】4復次,a無明有三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常為元首,二與一切煩惱相應,三是遍行性;
【唐】b愛於後有能引勝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
【涼】復有說者,a無明有三事故說在初:一、常為元首;二、與一切結相應;三、是一切遍。b愛於受生法中勝故[受=愛【明】],說在後緣起法初。
【唐】4復次,a無明有四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有漏無漏緣,二有為無為緣,三是遍行非遍行,四自界他界緣;
【唐】b愛唯有漏緣.有為緣.非遍行.自界緣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
【涼】復有說者,a無明有四事:一、緣有漏無漏;二、緣有為無為;三、是遍非遍;四、能緣自界他界。b愛唯緣有漏.緣有為.是不遍.緣自界,以是事故,愛能生未來苦勝,故說在後緣起法初。
【唐】更有餘義,後當廣說。
【涼】此中因事故略說,後當廣說。
§c10取-有-生-老死
【唐】取緣有者,若有煩惱,復能發業牽後有果,非無煩惱。
【唐】有緣生者,若有能引後有諸業,後有當生,非無引業。
【唐】生緣老死者,謂若有生,便有老死。
【涼】有緣生。
§d1老死合立--三相作用
【唐】問:何故三有為相中.生獨立一支,老死共立一支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三有為相中生獨說一支,老死共說一支耶。
【唐】1脇尊者曰:世尊於法功能差別能善了知,餘無此能,故於此事不須徵詰。
【涼】尊者波奢說曰:佛知諸法相,餘無能過,乃至廣說。
【唐】2復有說者:諸法生時生有作用,故獨立支;諸法滅時老死無常俱有作用,故合立支。[s39滅時老滅方有作用]
【涼】復有說者,隨其事相故,法起時生勢用勝,法滅時老死勢用勝。
【唐】3有餘師說:生令諸法相續增長,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不相續不增長,故合立支。
【涼】復有說者,法起時生能使此法相續成立,老死能使不相續不成立。
【唐】4或復有說:生令諸法和合作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離散無用,故合立支。
【唐】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從現在入過去,故合立支。
【唐】6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生作用勝.獨辦一事,故獨立支;老死作用劣.共辦一事,故合立支。如強力人獨辦一事,劣則不爾。
§d2不立病支
【唐】問:病何故不立有支。
【涼】問曰:以何等故病不立有支耶。
【唐】答:1無有支相故。
【涼】答曰:1或有說者,病無支相故。
【唐】2復次,若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有者,立有支。病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故不立有支。
【唐】如尊者薄矩羅說:「我於佛法出家,年過八十,尚不憶有少頭痛,況餘身病。」彼在欲界贍部洲生,尚無少病,況餘界餘處。病不遍故,不立有支。
【涼】2復有說者,若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有者說支,病非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盡有。
【涼】如尊者婆拘羅所說:「我於佛法中出家,年過八十不曾有小頭痛,何況身病。」如此欲界眾生不盡有身病,況色無色界。
[中含: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藥.乃至一片訶梨勒…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MN.124.Bākulasuttaṃ ][分別功德論:所以稱婆拘羅壽命極長者,以曩昔曾供養六萬佛,於諸佛所常行慈心,蜎飛蠕動有形命類.恒加慈愍,無有毫釐殺害之想,由是慈福今獲其報。][大智度論:如薄拘羅,後母投著火中湯中水中.而不死。]
§c11愁等非支--老死緣愁等
§d1愁等非支
【涼】老死緣憂悲苦惱。
【唐】問:此契經說「老死緣愁悲苦憂惱」,何故愁等不立有支。
【涼】問曰:憂悲苦惱,為是有支.非耶。
【唐】答:1無支相故。謂愁等五,散壞有支,如霜雹等害諸苗稼。
【涼】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有支既立,憂悲等法壞散有支,猶如霜雹,是故非支。
【唐】2復次,愁等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猶如疾病,是故愁等,不立有支。
§d2但說老死緣愁等
【唐】問:此愁等五,不應但說老死為緣,以無明等十二有支為緣生故。
【涼】問曰:如憂悲等法.壞散有支.猶如霜雹,十二有支盡為作緣,何以唯說老死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經應說.無明緣行及愁等五,乃至生緣老死及愁等五,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涼】或有說者,應作是說:無明緣行乃至憂悲苦惱。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
【唐】2復次,應知此經以終顯始,老死為緣既生愁等,應知乃至無明亦爾。
【涼】復有說者,以終顯始故。
【唐】3復次,老死位中多起愁等,是故偏說。
【唐】4復次,老死位中所起愁等,多是上品,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老死時生大憂悲苦惱故。
【唐】5復次,造惡業者.毀淨戒者,於此住[住=位【三宮】]中多生愁等,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當於爾時,行惡行者生大恐怖故。
【唐】※如契經說:「若男若女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或破尸羅,臨命終時,惡趣相現。如日欲暮,大山峯影,來覆其身。當於爾時,身心驚怖,生大苦惱,乃至廣說。」是故但說老死為緣。[中含(三經):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地。…從是生悔,生悔已,不賢死,不善命終.是謂愚癡人於現法中,身心則受第三憂苦。][雜含:若男若女犯戒行惡不善法,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成就…先所行惡悉皆憶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心生燒燃,心生變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終後世,亦不善心相續生,是名燒燃法。]
§b3緣起支數
§c1理定十二
【唐】問: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設爾何失。若有者,緣起支應有十三或十四;若無者,無明無因.老死無果,應是無為。
【涼】問曰: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若有者,云何不有十三十四支緣耶。若無者,云何無明非是無因法、老死非是無果法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作是說:無明老死雖有因果,而非有支,故無十三十四支失。無明因者,謂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謂愁悲苦憂惱。
【涼】1應作是說:無明有因.老死有果,但不在有支中。何者是無明因。謂不正念思惟。何者是老死果。謂憂悲苦惱。
【唐】2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謂前無明。老死有果,謂後老死。過去未來無明老死.有多剎那,故無十三十四支失。
【唐】3有餘師說:無明有因,謂前老死。老死有果,謂後無明。以現在愛取.即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處觸受.即未來老死。若說受緣愛,即說老死緣無明。猶如車輪上下迴轉,終而復始。如是有支無始相續,雖有因果.而無十三十四支失。
【涼】3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老死有果,體是有支,非不在有支中,是故有支有,非十三十四。無明因是何。謂老死。老死果是何。謂無明。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此四若在未來.名老死。如說受緣愛,當知說老死緣無明。十二支緣當知猶如輪轉。[卷第十七終【三宮】]
§c2隨處略說--一至十二
【唐】復次,世尊為受化者,施設緣起少多不定。
【唐】(1)謂或有處說一緣起,謂一切有為法總名緣起。如說:「云何緣起。謂一切有為法。」
【涼】應知有一種緣起法,如說:「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雜含: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卷第十八雜揵度人品之二首【宋元宮】=卷第十八雜犍度人品第三之二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一]
【唐】(2)或復有處說二緣起,謂因與果。
【涼】復有二種緣起法,所謂因、果。
【唐】(3)或復有處說三緣起,謂三世別;或煩惱業及事為三,無明愛取說名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
【涼】復有三種緣起法,所謂業、煩惱、體。行有是業、無明愛取是煩惱、餘支是體。
【唐】(4)或復有處說四緣起,謂無明行及生老死。現在八支攝入四種:
【唐】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
【涼】復有四種緣起法,所謂無明、行、生、老死。現在八支應攝在過去未來四支中:
【涼】現在愛取攝在過去無明中,現在有攝在過去行中,現在識攝在未來生中,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攝在未來老死中。
【唐】(5)或復有處說五緣起,謂愛取有.及生老死。[雜含285經.366經.]
【唐】前際七支攝入此五: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
【涼】復有五種緣起法,所謂愛、取、有、生、老死。
【涼】過去現在七支應攝在現在未來五支中:過去無明是現在愛取,過去行是現在有,現在識是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是未來老死。
【唐】(6)或復有處說六緣起,謂三世中各有因果。
【涼】復有六種緣起法,過去因果、現在因果、未來因果。
【唐】(7)或復有處說七緣起,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後際五支攝入此七: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
【涼】復有七種緣起法,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
【涼】諸未來現在五支應攝在過去現在七支中: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有是過去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色六入觸受。
【唐】(8)或復有處說八緣起,謂現在八支。過去未來四支攝入此八: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
【涼】復有八種緣起法,所謂識乃至有。過去未來四支應攝在現在八支中:過去無明是現在愛取,過去行是現在有,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色六入觸受。
【唐】(9)或復有處說九緣起,如《大因緣法門經》說。[長含.大緣方便經][中含.大因經]
【涼】復有九種緣起法,如《摩訶尼陀那經》所說。[緣名色有觸. DN.15 Mahānidānasuttaṃ]
【唐】(10)或復有處說十緣起,如《城喻經》說。[雜含287經.SN.12.65.]
【涼】復有十種緣起法,如《城喻經》所說。
【唐】(11)或復有處說十一緣起,如智事中說。
【涼】復有十一種緣起法,如智種中說。[雜含357(SN.12.34. Dutiyañāṇavatthusuttaṃ):有七十七種智,…1.生緣老死智Jātipaccayā
jarāmaraṇanti ñāṇaṃ,2.非餘生緣老死智asati jātiyā natthi jarāmaraṇanti ñāṇaṃ…34.過去…56.未來…7.及法住智。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非餘無明緣行智…][s110]
【唐】(12)或復有處說十二緣起,如餘無量契經中說。
【涼】復有十二種緣起法,如餘經處處中說十二有支。
§c3三分二續等--攝十二支
【唐】1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即煩惱業苦展轉為緣。謂:a煩惱生業,b業生苦,c苦生苦,d苦生煩惱,e煩惱生煩惱,f煩惱生業,g業生苦,h苦生苦。
【唐】a煩惱生業者,謂無明緣行。b業生苦者,謂行緣識。
【唐】c苦生苦者,謂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
【唐】d苦生煩惱者,謂受緣愛。e煩惱生煩惱者,謂愛緣取。f煩惱生業者,謂取緣有。
【唐】g業生苦者,謂有緣生。h苦生苦者,謂生緣老死。
【涼】此十二支緣,a煩惱為業作緣,b業為苦作緣,c苦為苦作緣,d苦為煩惱作緣,e煩惱為煩惱作緣,f煩惱為業作緣,g業為苦作緣,h苦為苦作緣。
【涼】如說,a無明緣行,是名煩惱為業作緣。b行緣識,是名業為苦作緣。c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是名苦為苦作緣。d受緣愛,是名苦與煩惱作緣。e愛緣取,是名煩惱與煩惱作緣。f取緣有,是名煩惱與業作緣。g有緣生,是名業與苦作緣。h生緣老死,是名苦與苦作緣。
【唐】2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二續三分。
【唐】二續者,謂識與生,能續生故。三分者,謂煩惱業事。無明愛取是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
【涼】此十二支緣,二是相續,餘是三分。
【涼】二是相續者,識與生。三分者,業煩惱體。業者,行與有。煩惱者,無明愛取。體者,謂餘支。
【唐】有餘師說:二續者,謂行有,續後有故。三分者,謂三世。
【唐】又十二支,攝為三聚,謂煩惱業苦。如名三聚,亦名三集三有三道,隨相應知。
【涼】如業、煩惱、體,當知三集、三道亦如是。
【唐】3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根有莖有枝有葉有花有果,猶如大樹。此中,根者.謂無明行,莖者.謂識名色,枝者.謂六處,葉者.謂觸受,花者.謂愛取有,果者.謂生老死。此十二支緣起法樹,或有花有果,或無花無果。
【唐】有花有果者,謂異生及學;無花無果者,謂阿羅漢。
【涼】此十二支緣,如樹有根、有體、有花、有果。無明行.是其根,識名色六入觸受.是其體,愛取有.是其花,生老死.是其果。此十二支緣,或有花有果、或無花無果。
【涼】有花有果者,謂凡夫人學人。無花無果者,謂阿羅漢。
§b4諸門分別--[剎那-染污-異熟-有異熟-界繫]
[剎那]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剎那、幾相續。
【唐】答:二剎那,謂識與生,餘皆相續。
【涼】問曰:此十二支緣,幾是剎那、幾是相續。
【涼】答曰:二是剎那,謂識與生;餘是相續。
[染污]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染污、幾不染污。
【唐】1有作是說:五染污,謂無明識愛取及生,餘通染污不染污。
【唐】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染污不染污。前所說五支中,心心所法唯是染污,餘通染污及不染污。
【唐】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是染污,餘皆不定。
【涼】問曰:十二支,幾是染污、幾是不染污。
【涼】答曰:1五是染污,謂無明、識、愛、取、生,餘是染污不染污。
【涼】2評曰:此中說時緣起法,應說:是染污不染污。如前所說五時,若是心心數法.是染污,餘.染污不染污。
[異熟]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是異熟、幾非異熟。
【唐】1有作是說:五非異熟,七是異熟。
【唐】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異熟非異熟。然無明識愛取生時,心心所法定非異熟,餘通二種。
【唐】3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非異熟,餘皆不定。
[有異熟]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唐】有作是說:行有二支定有異熟,餘通二種。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二種。
[界繫]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欲界、幾色界、幾無色界。
【唐】1有作是說: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無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處。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處,彼無未起四根時故。無色界應言識緣觸,彼無有色及五根故。
【唐】2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有支。
【涼】此十二支緣,幾在欲界、幾在色無色界。
【涼】答曰:3或有說者,此中唯說欲界[胎網]網生眾生。
【涼】1復有說者,欲界有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時;無色界有[十=一【元明】]十支,除名色、六入時。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入。無色界應作是說:識緣觸。
【涼】2評曰:應作是說:欲界有十二支,色無色界亦有十二支。
[十二支遍色無色--釋名色支]
【唐】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云何有名色位;無色界無色無五根,云何有名色六處位耶。
【唐】答:色界五根雖定頓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
【唐】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處、意處緣觸。
【唐】是故三界皆具十二。
【涼】問曰:如色界無名色,無色界無名色六入,云何俱有十二支耶。
【涼】答曰:如初生色界眾生,諸根未猛利,名名色時。
【涼】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入、意入緣觸。
【涼】以是義故,一切處悉有十二支緣。
§b5三世相續
§c1相似相續-一生造九處業
【唐】復次,相似有支還令相似有支相續,謂欲界有支還令欲界有支相續。色無色界有支亦爾。唯除受位,此位或能令不相似有支相續,謂~
【涼】相似有支還令相似有支相續,欲界有支還令欲界有支相續。色無色界亦如是,唯除受時,能令不相似支相續。其事云何。
【唐】生欲界:若未離欲染,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一愛一取一有,未來一生一老死。
【唐】若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起初靜慮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二愛二取二有,未來二生二老死。
【唐】如是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非想非非想處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九愛九取九有,未來九生九老死。
【涼】如生欲界中:未離欲,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造未來生老死。彼現在有一愛一取一有,未來有一生一老死。
【涼】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起初禪愛取有現在前,造未來生老死。彼現在有二愛二取二有,未來有二生二老死。
【涼】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起非想非非想處愛取有現在前,造未來生老死。彼現在有九愛九取九有,未來有九生九[老=者【宋元】]老死。
【唐】(1)彼欲界歿生非想非非想處,a昔時非想非非想處: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意觸受。b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唐】(2)彼非想非非想處歿生無所有處,a昔時無所有處: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意觸受。b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唐】(3)彼無所有處歿,展轉乃至還生欲界,a昔時欲界: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色六處觸受。b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涼】彼人從欲界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a彼本曾起非想非非想地: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有是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意觸受。b諸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彼亦不過去亦不現在亦不未來。所以者何。若成就因果.則有過去未來現在,以不成就因果故.則無過去未來現在。
【涼】彼復從非想非非想處命終生無所有處,a本曾起無所有處:現在愛取有,愛取是過去無明、有是過去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意觸受。b諸餘地.若現在未來諸支,亦不過去未來現在。所以者何。以成就因果故.則有過去未來現在,以不成就因果故.則無過去未來現在。
【涼】從無所有處命終,乃至生欲界中,a本曾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愛取是過去無明、有是過去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色六入觸受。b諸餘地支.若現在未來,非過去未來現在。所以者何。若成就因果.則有過去未來現在,若不成就因果.則無過去未來現在。
§c2分別三世
【唐】復次,若生欲界諸根成就,能造能引後有業者:
【唐】A[約支別說三世](1)彼無明位現在前時,一支現在謂無明,餘支未來。
【唐】(2)從無明位至行位時,二支現在謂無明行,餘支未來。
【唐】(3)從行位至識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一支現在謂識,餘支未來。
【唐】(4)從識位至名色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二支現在謂識名色,餘支未來。
【唐】(5)如是乃至從取位至有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八支現在謂識乃至有,二支未來謂生老死。
【涼】生欲界中能造業增長諸有,
【涼】1無明現在時,現在有一支即無明也,餘支在未來。2無明時造諸行,現在有二支謂無明行,十在未來。3從行時至識時,一在現在謂識也,二在過去謂無明行,餘支在未來。45乃至從取時至有時,二支在過去謂無明行,二支在未來謂生老死,八在現在識乃至有。
【唐】(6)從有位至生位時,十支過去謂無明乃至有,一支現在謂生,一支未來謂老死。
【唐】(7)從生位至老死位時,十支過去謂無明乃至有,二支現在謂生老死。
【唐】B[約生別說三世]尊者望滿作如是言:
【唐】(1)無明行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謂無明行,十支未來:八在次後生.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生老死;
【唐】(2)生老死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謂生老死,十支過去:八在次前生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無明行;
【唐】(3)識等八位現在前時,八支現在.謂識乃至有,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二支未來.謂生老死。
【涼】尊者富那奢重明此義:
【涼】1若無明行在現在,當知十支在未來:八在次生中.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生老死。2若生老死現在前,十支在過去:八支在次前生中.謂識乃至有,二在前第三生.謂無明行。3若八現在前,二在過去.謂無明行,二在未來.謂生老死。
【唐】如說生欲界,說生色無色界,應知亦爾。
§b6順逆次第
§c1為所化說因果俱門
【唐】復次,諸契經中,佛為所化說緣起法,或因為門[順觀],或果為門,或俱為門。
【涼】佛經中處處說因緣法,或時說因、或時說果、或時說因果。
【唐】問:為何所化,以因為門說緣起法;乃至,為何所化,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涼】為誰說因、為誰說果、為誰俱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為愚因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愚果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愚因果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唐】2復次,為初修業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超作意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已串習者[串=慣【三】*],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唐】3復次,為樂略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樂廣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樂廣略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唐】4復次,為利根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鈍根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中根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涼】4受化眾生凡有三種,有上、中、下根。為上根者說因,為中根者說因果,為下根者說果。
【涼】2復有眾生,初學、已學、久學[初行、已行、久行],應隨為說。
【涼】1或有眾生,於因中、果中、因果中愚。若於因中愚者為說因,果中愚者為說果,因果中愚者為說因果。
§c2菩薩逆觀以果為門
【唐】問:若為鈍根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彼便得解者,後身菩薩於諸有情根最為勝,何因緣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
【涼】問曰:若為下根眾生說緣起果,菩薩於一切眾生中其根最勝,以何等故觀緣起果。
【唐】答:
【涼】答曰:
【唐】1過去菩薩過殑伽沙數,皆以果為門觀緣起法,未來亦爾。故今菩薩住最後身,亦作是觀。
【唐】2復次,菩薩亦觀無明緣行.展轉乃至生緣老死,如是順觀多於二乘,或復有時修習逆觀。故不可說,唯果為門。
【唐】3復次,菩薩現見老病死苦,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緣而有,知由生有。復思惟生.何緣而有,知由有有。乃至廣說。由先見果,故作是觀。
【涼】3或有說者,彼隨順觀法故。所以者何。菩薩見老病死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緣而有。皆由有生,乃至廣說。
【唐】4復次,有淨居天,為發菩薩厭有心故,現老病死;菩薩見已厭有出家,既出家已隨先所見,以果為門觀緣起法。
【涼】4復有說者,菩薩見老病死.厭世出家,既出家已隨其本心.觀生老死[死=病【三宮】]。
【唐】5復次,順現觀故。謂菩薩後諦現觀時.先觀苦諦,今學現觀,故先觀果。
【涼】5復有說者,隨順得正決定故。菩薩得正決定時.先觀於果,何況未得正決定不先觀也。
【唐】6復次,先作是說:「為初修業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菩薩亦是初修業者,故果為門觀緣起法。菩薩雖復無量劫來修緣起觀,而最後身.創起此故.名初修業。
【唐】7復次,菩薩往劫初修業時,以果為門觀緣起法。今雖[串=慣【三】*]串習,如本修時,以果為門觀緣起法。如人於樹.雖數上之,後若上時.還從根上。
【涼】6復有說者,如先所說「為初學者說果」,菩薩於最後生.名為初學。雖曾無數劫觀因緣法,7後若觀時.還從本始。如人先雖數數上樹,後若上時還從根上。彼亦如是。
【唐】8復次,欲現焚燒生死樹故。如人燒樹,先焚枝葉.後及其根。菩薩亦爾,以果為門觀緣起法,隨所觀處令永不生。
【涼】8復有說者,欲燒增長有樹.使無餘故。如人以火先燒樹端,至根乃止[止=盡【三宮】]。彼亦如是。
【唐】9脇尊者言:不以菩薩以果為門觀緣起故,便名鈍根。
【唐】然觀行者總有二種:一隨愛行,二隨見行。
【唐】a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
【唐】b隨見行者,以因為門觀緣起法,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
【唐】唯除菩薩。菩薩雖是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而能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
【唐】故有問言:「頗有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而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耶。答:有,如諸菩薩。」
【涼】9尊者波奢說曰:不以菩薩觀因緣果故,名為下根。
【涼】然有二種人:有隨見行、有隨愛行。
【涼】a若隨見行者,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觀緣起因。
【涼】b隨愛行者,依無願三昧得正決定,觀緣起果。
【涼】菩薩雖隨愛行,能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觀緣起果。
【涼】4菩薩厭老病死苦,於諸生死不生欲樂。
§b7城喻經1--觀流轉(10支)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獨居靜處,[雜含285-287增一等]
【唐】作是思惟:世間眾生雖恒為生老死苦之所逼害,而不能如實了知出離彼法。
【唐】復作是念:誰有故老死有,此老死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有故老死有,此老死生為緣。
【唐】復作是念:誰有故生有,此生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有有故生有,此生有為緣。
【唐】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識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識為緣。
【唐】復作是念:誰有故識有,此識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名色有故識有,此識名色為緣。
【唐】便作是念:我齊此識,心應轉還,所以者何。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乃至廣說。」
【涼】{如說:比丘!我於是識.心便轉還。}
§c1起現觀
【唐】問:菩薩觀此緣起法時,未得見道真無漏慧,云何得說起現觀耶。
【唐】答:爾時未得真實現觀,由世俗智現見緣起,似現觀故.立現觀名。[s34豈世俗智亦名現觀。]
§c2不觀無明行
【唐】問:菩薩何故逆觀緣起.唯至於識,心便轉還,為智力窮,為爾焰盡。設爾何失。
【唐】若智力窮,不應正理,菩薩智見無邊際故;
【唐】若爾焰盡,理亦不然,行與無明猶未觀故。
【涼】問曰:何故菩薩不觀無明行耶。
【唐】答:
【涼】答曰:
§d1先已觀故
【唐】1應作是說:非智力窮,非爾焰盡,但由菩薩於行無明先已觀故。謂先觀有即已觀行,先觀愛取已觀無明。
【涼】或有說者,先已廣略觀故。觀愛取時即是觀無明,觀有時即是觀行。以是事故名先已觀,乃至廣說。
§e1廣觀老死
【唐】問:先觀老死.已觀名色六處觸受,先觀生.已觀識,於名色等.應不重觀。
【唐】答:先略後廣,先總後別,無重觀失。
【涼】問曰:若然者,觀老死時.即是觀名色六入觸受,觀生時.即是觀識,何以復更觀耶。
【涼】答曰:先是略觀,後是廣觀;先不分別,後是分別。
§e2重觀識支
【唐】問:若爾,生識無廣略異,何為重觀。
【涼】問曰:若然者,識無廣略,何以重觀耶。
【唐】答[妙音]:厭畏生故,再觀無失。謂我世尊先菩薩位厭老病死,逾城出家,作是思惟:
【唐】1)此老死苦,由誰而有。即便現見,由續生心。
【唐】2)復思此心,由誰而起。即知由業。
【唐】3)復思此業,從何而生。知從煩惱。
【唐】4)復思煩惱,依誰而生。即知依事。
【唐】5)復思此事,由誰而轉。即知此轉,由結生心。
【唐】菩薩爾時便作是念:「一切過患,皆由此心。」
【涼】答曰:雖無廣略,菩薩畏於生故,是以重觀。所以者何。菩薩厭老病死,推求其本,1此老病死由何而有。知從相續識生。2誰造相續識。知從業而得。3業從誰起。知從煩惱起。4煩惱為何所依。知依於體。5彼復更思惟:誰造此體。知從相續識生。
【涼】菩薩[於=作【三宮】]於是念:「從相續識,造一切過患。」
【唐】故於此心,深生厭畏,雖無廣略,而更重觀。齊識轉還,義屬於此。
【涼】以是事故重觀於識。
§e3行無廣略、無明雖略不觀
【涼】不觀於行,以行無廣略義故,齊識而止。
【唐】問:無明既略,何為不觀。
【涼】問曰:若然者,無明有廣略義,何以不觀耶。
【唐】答:1)隔行支故。謂觀緣起必依次第,不可越行而觀無明。
【唐】2)有作是說:先觀有緣生時,已觀業名色;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異熟名色。若復觀行緣識,亦觀業名色,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涼】答曰:1以行無廣略義故,是以不觀。不可捨行復觀無明。何以故。觀緣起法應從次第,不應越次。
【涼】2復有說者:菩薩觀有緣生時,即是觀業名色;若觀行緣識,亦是觀業名色,如此則是無差別觀。復非是觀報名色;若觀名色緣識,則是觀報名色。
a-----
§d2遠近、前生俱生、無窮過等
【唐】2有餘師說:先觀有緣生時,已觀遠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近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遠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唐】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若觀有緣生時.是名觀遠緣法,若觀行緣識.亦是觀遠緣法,如此則是無差別觀,復非是觀近緣法;若觀名色緣識.則是觀近緣法。
【涼】如近遠,此身他身.當知亦如是。
【唐】3或有說者:先觀有緣生時,已觀前生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俱生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前生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涼】復有說者:若觀有緣生.則是觀前生緣法,若觀行緣識.亦是觀前生緣法,復非是觀共生緣法;若觀名色緣識.則觀共生緣法。
【唐】4復有說者:先觀有緣生時,已觀轉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隨轉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轉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涼】復有說者:識從二緣生,謂遠緣生、伴侶生。若觀有緣生.是則觀遠緣,若觀行緣識.亦是觀遠緣,如此則是無差別觀,復非是觀伴緣法;若觀名色緣識.是則觀伴緣法。
【唐】5或復有說:避無窮過,故不重觀。謂先觀老死,即觀此生名色六處觸受;先觀生,即觀此生識。後觀名色六處觸受,即觀前第二生老死;後觀識,即觀前第二生生。若復觀無明行,應觀前第三生;若爾,亦應觀第四生。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故不重觀.無明及行。
【涼】復有說者:欲離無窮過故。菩薩觀老死時,即觀此身名色、六入、觸、受;觀生時,即觀此身相續識。若觀名色六入觸受,即觀第二生中老死;若觀識時,即觀第二身生。若觀無明行,即是觀第三世;亦可觀第四世,如是轉轉.便為無窮。欲離如是過故,不觀無明行。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於起作分中觀十支,寂滅分中觀十二支耶。
【涼】答曰:菩薩憎惡起作、愛樂寂滅,是故於起作分中觀十,寂滅分中觀於十二。{}
§c3齊識而還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於識.心中便轉還耶。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識樂住識住中故,謂識不欲捨於識住。識住者即名色,故觀識已.還觀名色。
【涼】1尊者波奢說曰[脇尊者]:識住所依。何等是識所依。所謂名色。以名色未斷故,齊識而還。
【唐】2復作是說:識與名色,互為緣故。
【唐】3復作是說:此二展轉,為因果故。
【涼】5復有說者,以緣還故,名為轉還。如說,識緣名色亦說名色緣識。以識是名色緣故,說於緣轉還。
【涼】23復有說者,以此二法展轉相緣故,名於緣轉還。
【唐】4大德說曰: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度識支無所緣故。猶如尺蠖行至草端,上無所緣即便退下;觀心亦爾,唯應至識,餘非其境,故便退還。
【涼】4復有說者,如步屈虫乘草而行,先安前足得移後足,若至草端無安足處.而便轉還;彼亦如是。
【唐】5脇尊者言:何故齊識心便轉還。緣轉還故。謂前已說識緣名色,今復更說名色緣識,前為因者.今轉為果。境轉還故,心亦轉還。
【唐】6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何故齊識心便轉還。識是生死眾苦本故。謂我菩薩厭生死苦,逾城出家,1)推尋世間老病死苦,誰為根本。謂結生心。
【唐】2)復推此心,由誰而引。謂業。
【唐】3)復推此業,由誰而發。謂煩惱。
【唐】4)復推煩惱,依誰而起。謂事。
【唐】5)復推此事,誰為根本。謂結生心。
【唐】便作是念:「此結生心,恒為生死眾苦根本,深可厭患。齊此應還,修真對治。」
【涼】6復有說者,菩薩厭老病死,求其原本何由而有。知從相續識生。乃至,知煩惱依體。推體復依何而有。知從相續識生。作是思惟:「一切眾患皆從此生。」
【唐】7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未來生可比知故。
【唐】謂先觀見有緣生時,知現在生是眾苦本;後復觀見名色緣識,知過去生是眾苦本。
【涼】若觀識緣名色,即觀此身相續識;若觀名色緣識,即觀過去身相續識。
【唐】便作是念:「現在過去生死眾苦,既生為本,未來亦然,故不復須更觀餘境。」
【唐】是故齊識.心便轉還,由諸有支皆有三世。
【唐】尊者望滿所說義成。如說:「無明行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乃至廣說。」
【涼】以是事故,尊者富那奢所說,義便為明了。「若生老死二支現在時,十支在過去、八支在次前生中、二支在前第三生中。」
【涼】若觀此生.過去相續識過患,未來相續識亦如是,[是=是是【三宮】]故於識.心便轉還。
§b8城喻經2--觀還滅(12支)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
【唐】我於爾時作如是念:「誰不有故老死不有,誰滅故老死滅。」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不有故老死不有,生滅故老死滅。
【唐】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不有故行不有,誰滅故行滅。」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無明不有故行不有,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廣說。
【唐】問:何緣菩薩流轉分中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具觀十二支耶。
【唐】答:1菩薩憎惡流轉故,但觀十支;愛樂還滅故,具觀十二支。
【唐】2復次,流轉分中多諸過患,牽心劣故,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多諸功德,牽心勝故,具觀十二支。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於起作分中觀十支,寂滅分中觀十二支耶。
【涼】答曰:1菩薩憎惡起作、愛樂寂滅,是故於起作分中觀十,寂滅分中觀於十二。}
§b8城喻經3--譬喻
【唐】諸契經中,或說緣起如燈[285],或說緣起如火聚[286],或說緣起如城[287]。
【涼】佛經處處說緣起法,喻如燈、如火聚、如城。
【唐】問:世尊何故說緣起法.如燈如火聚如城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佛經說緣起法.如燈乃至如城。
【唐】答:
【涼】答曰:
【唐】1隨所現見即以為喻。謂所化生現見燈者,即以燈喻顯緣起法。若所化生現見火聚,即以火聚顯緣起法。若所化生現見城者,即以城喻顯緣起法。
【唐】2復次,若所化生聞說燈喻解緣起者,佛說如燈。若所化生聞說火聚解緣起者,說如火聚。若所化生聞說如城解緣起者,佛說如城。
【涼】2有人以燈喻緣起法而得明了者,佛說如燈。若以火聚、城喻得分明者,佛說如火聚、如城。
【唐】3復次,若所化生有下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燈。若所化生有中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火聚。若所化生有上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城。
【涼】3復有說者,或有眾生於愛取中,有少分在者、有中分在者、有上分在者。若少分在者說猶如燈,中分在者說猶如火聚,上分在者說猶如城。
【唐】如三品愛取,三根三樂,應知亦爾。
〖緣〗
1■無明緣行-取緣有
【發】如世尊說:無明緣行,取緣有。
【八】又世尊言:無明緣行、受緣有。
【涼】如佛經說,無明緣行。
【唐】乃至廣說。
【涼】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無明緣行,取緣有。」雖作是說.而不廣辯,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辯者[今=本【三宮】]今應分別。
【唐】2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行與有.體俱是業,或有生疑其體無別;為顯差別,故作斯論。
【涼】答曰:2欲令疑者得決定故。所以者何。行與有.體俱是業,人謂是一。今欲說其所以及差別相,故作此論。
§a2所發業體
【發】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取緣有。
【發】答:無明緣行者,此顯示業,先餘生中.造作增長,得今有異熟.及已受異熟。
【八】彼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受緣有。
【八】答曰:無明緣行者,於是現行前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是=此【三宮聖聖乙】*]是謂無明緣行。
【涼】云何無明緣行。
【涼】答曰:為顯示分明施設解說諸業相故。若於餘生中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今得此身,彼業此生中俱受報,是名無明緣行。
【涼】{若業報今得此有,是名無明緣行。}
【發】取緣有者,此顯示業,現在生中.造作增長,得當有異熟。
【八】受緣有者,於是現行於此生所作行,諸行受報當得未來有,[*]是謂受緣有。
【涼】{云何取緣有。若於此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使未來有相續。}
【唐】「此顯示業」者,此佛世尊顯了開示:已造今造.一切不善善有漏業。
【唐】「先餘生中」者,顯示此業.在先世餘眾同分中.已盡已滅.已離已變。
【唐】「造作增長」者,顯示此業.發起圓滿,從煩惱生.能得果故。
【唐】「得今有異熟」者,顯示此業.感得此生諸果異熟。
【唐】「及已受異熟」者,顯示此業.已受前生諸異熟果。
【唐】所有前生造作增長善不善業,彼異熟果.若今熟.若已熟者,當知皆在行支分中。
【涼】{諸過去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行分中。}
【唐】「現在生中」者,顯示此業.唯在此生眾同分中.造作增長,非餘生中。
【唐】「得當有異熟」者,顯示此業.得未來生諸果異熟。
【唐】所有今生造作增長善不善業,彼異熟果.於此生中果未熟者,當知皆在有支分中。
【涼】{諸未來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有分中。}
§b1行有差別
【唐】問:何故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名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名有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過去業.說名為行,現在業.說名為有耶。
【唐】答:1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已衰朽已受用.已與果已辦事,無勢力,不能更引後有異熟,然已造作已遷變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與彼相違,說名為有。
【涼】答曰:1以過去業已消已用、已作已與果、無勢力、報已熟。猶如糞掃棄於空地,更不能生報果。以是事故說名為行。與上相違,說名為有。}
【唐】2有作是說: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是故業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是新業故,說名為有。
【唐】3有餘師說: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已與果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未與果故,說名為有。
【涼】{0此是過去,此是現在。3此是已與果,此是未與果。2此是故業,此是新業。}
§b2造作增長差別
【唐】問:造作增長有何差別。
【涼】問曰:作與增長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1有說:此二無有差別,所顯業體無差別故。
【涼】1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作即增長、增長即作故。
【唐】2有說:此二亦有差別,謂名則差別:名造作,名增長故。
【唐】3復次,義亦有差別:謂有由一善惡行生善惡趣,有由三善惡行生善惡趣。a由一者,加行時唯造作,成滿時具二種。b由三者,作一二唯造作,若作三具二種。
【涼】3復有說者,應有差別。所以者何。或有以一惡行故墮於惡道,或有以三惡行故墮於惡道。a若作一惡行應墮地獄,方便時止,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此行成滿,亦名為作.亦名增長。b以三惡行應墮地獄,若作一行二行,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作三行滿足,亦名為作.亦名增長。善行生人天,當知亦如是。
【唐】4復次,有由一無間業墮地獄,有由五無間業墮地獄。a由一者,加行時唯造作,成滿時具二種。b由五者,作四來唯造作,若作五具二種。十善不善業道,亦爾。
【涼】4復有說者,a若作一無間業應墮地獄,若方便時止,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此業成滿,亦名為作.亦名增長。b若作五無間業應墮地獄,若作一二三四,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具作五無間業,是名為作.亦名增長。十惡墮惡道、十善生人天說亦如是。
【唐】5復次,有由多業感一生果,如諸菩薩,由三十二百福業故感最後身,造三十一百福業來唯造作,造三十二百福業.滿具二種。
【涼】5復有說者,或以一善業得生人中、或以多善業得生人中,如菩薩以三十二百福故得最後邊身,若作三十一百福時,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具[三【大磧】=二【麗】]三十二百福,是名為作.亦名增長。
【涼】9-11復有說者,業有二種:有決定、有不決定。若作不決定業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三宮】]若作決定業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如是,11必生報.必不生報、9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當知亦如是。
【唐】6復次,故思造業.具二種,非故思者.唯造作。
【唐】7復次,先思造業.具二種,率爾造者.唯造作。
【唐】8復次,有加行業.具二種,無加行者.唯造作。
【涼】8復有說者,業有二種:有方便業、無方便業。有方便業有作有增長,無方便業有作無增長。如是,6故作.不故作、7有先思而作.有不思而作,當知亦如是。
【唐】9復次,三時定業.具二種,時不定者.唯造作。
【唐】10復次,處定受業.具二種,處不定者.唯造作。
【唐】11復次,定受果業.具二種,不定受者.唯造作。
【涼】復有說者,業或有是造非滿,或是滿非造,或是造是滿。若是造是滿,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
【唐】12復次,不善業,惡趣受者.具二種,人天受者.唯造作。善業,人天受者.具二種,惡趣受者.唯造作。
【涼】12復有說者,若業不善得惡道果、若業不善得人天果。不善得惡道果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善得人天果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13復次,不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具二種,以善業為眷屬者.唯造作。善業,以善業為眷屬者.具二種,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唯造作。
【唐】14復次,不善業,在邪見愚因果身中者.具二種,在正見不愚因果身中者.唯造作。善業與上相違。
【唐】15復次,不善業,在破戒破見身中者.具二種,在破戒不破見身中者.唯造作。善業,在具戒具見身中者.具二種,在不具戒具見身中者.唯造作。
【唐】16復次,不善業,在壞加行壞意樂身中者.具二種,在壞加行不壞意樂身中者.唯造作。善業,在具加行具意樂身中者.具二種,在具意樂不具加行身中者.唯造作。
【涼】16復有說者,不善業,或有心壞方便不壞、有方便壞心不壞、有心壞方便壞。若心壞方便壞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
【涼】復有說者,有善心具足方便不具足、有方便具足善心不具足、有善心具足方便具足。善心具足方便具足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
【涼】15復有說者,不善業,有壞戒不壞見、有壞見不壞戒、有壞戒壞見。壞戒壞見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如是善業,[使=便【三宮】]使戒具足.見具足,說亦如是。
【涼】13復有說者,有善業以善業為眷屬、有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善業以善業為眷屬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說不善,與上相違。
【唐】17復次,若業作已不捨不吐.不依對治者.具二種,若業作已能捨能吐依對治者唯造作。
【涼】17復有說者,作不善業,不捨、不咄[咄=吐【宮】*]、不訶責、不依對治,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作不善業,捨咄[*]訶責依對治,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18復次,若業三時恒覺悟者[覺=與【三宮】].具二種,若不爾者.唯造作。
【涼】1820復有說者,有作善業常生憶念、有作善業不生憶念。常生憶念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生憶念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19復次,若業作已無變悔者.具二種,若業作已有變悔者.唯造作。
【涼】19復有說者,若作不善業不悔,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不善業悔,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涼】如是,見過.不見過,犯惡向他說罪還如法行.犯惡不向他說罪不如法行,說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若作惡知有報,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作惡不知有報,是名為作.亦名增長。
【唐】20復次,若業作已恒憶念者.具二種,若業作已不恒憶念.唯造作。
【唐】21復次,若業作事究竟.具二種,若不究竟.唯造作。
【唐】22復次,若業數作.具二種,若不數作.唯造作。
【唐】23復次,若業作已歡喜讚歎迴向果者.具二種,若不爾者.唯造作。
【涼】23復有說者,若數數作業.不隨喜,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數數作業.隨喜,是名為作.亦名增長。
【涼】22'復有說者,若作善行,於此身中數生善心,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善行,不數生善心,是名為作.不名增長。作不善行說亦如是。
【涼】21復有說者,若作業都竟,如作房舍一切都竟,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業不竟,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涼】23復有說者,若作業為同行人所稱譽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者名作.不名增長。
【涼】復有說者,若作和合行.得和合果,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和合行.不得和合果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和合,如作十善行具足,得人天果。
【涼】23復有說者,若善業決定迴向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善業不決定迴向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不善業決定迴向,亦如是。
【唐】24復次,明了心作.具二種,不明了者.唯造作。
【涼】24'復有說者,善業,為煩惱所覆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不為煩惱所覆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善業,不為善業所覆,是名為作.亦名增長;為善業所覆,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諸如是等,是謂差別。
【涼】作與增長,是名差別。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卷25■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五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三
【涼】{}若業報今得此有,是名無明緣行。{}
【涼】{}諸過去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行分中。{}
【涼】{}云何取緣有。若於此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使未來有相續。{}
【涼】{}諸未來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有分中。
【涼】問曰:以何等故,過去業說名為行、現在業說名為有耶。
【涼】答曰:以過去業已消已用、已作已與果、無勢力報、已熟。猶如糞掃棄於空地,更不能生報果。以是事故說名為行。與上相違,說名為有。{}
§a3能發惑緣
【發】無明緣行.取緣有,何差別。
【發】答:無明緣行者,廣說如前,此業緣,世尊說一煩惱.謂無明。
【發】取緣有者,廣說如前,此業緣,世尊說一切煩惱.謂諸取。是謂差別。
【八】無明緣行、受緣有,有何差別。
【八】答曰:無明緣行,於是現行前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彼行[緣=處【聖聖乙】]緣說一結無明。
【八】受緣有,於是現行今生作行,彼行報當得未來有,彼行緣說一切結。無明緣行、受緣有。是謂差別。
【涼】問曰:無明緣行.取緣有,有何差別。
【涼】{彼業緣,世尊說是一結,謂無明結也。
【涼】取緣有者,若於此作業,乃至廣說。彼業緣,世尊說是一切結,所謂諸取。}
§b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唐】答:前雖說所發業自性差別,謂前業在過去生,後業在現在生;前業已與果,後業未與果;前業是故,後業是新。
【涼】答曰:已說差別。
【涼】{}此是過去,此是現在。此是已與果,此是未與果。此是故業,此是新業。{}
【唐】而未說能發緣自性差別,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涼】問曰:如汝所說可爾,應當說緣差別相。
【涼】答曰:無明緣行,為顯示業,廣說如上。
§b2正明差別
【涼】{}彼業緣,世尊說是一結,謂無明結也。
【涼】取緣有者,若於此作業,乃至廣說。彼業緣,世尊說是一切結,所謂諸取。{}
【唐】問:何故過去業緣但說無明,現在業緣說一切煩惱耶。
【涼】問曰:何故過去業緣說是無明,現在業緣說是一切結。
【唐】答:
【涼】答曰:
【唐】1.造過去業時,於多種事不現見故不可知故,但說無明為緣。
【涼】諸過去世.不現見故。
【唐】謂於界趣生洲.分位依處.加行等起相續所緣,皆不可知。
【涼】云何為諸趣[諸趣=說【三】,諸【宮】]。答曰:所謂趣生方.時所為.方便起處身緣。
【唐】(1)界者:三界,不知過去於何界造此業。
【唐】(2)趣者:五趣,不知過去於何趣造此業。
【涼】[起=趣【三宮磧】]起者,不知本在何趣造今有業[若業報今得此有]。
【唐】(3)生者:四生,不知過去於何生造此業。
【涼】生者,不知於何生造今有業。
【唐】(4)洲者:四洲,不知過去於何洲造此業。
【涼】方者,不知在何方造今有業。
【唐】(5)分位者:羯剌藍等十種分位,不知過去於何分位造此業。
【涼】時者,不知於何時造今有業。
【唐】(6)依處者:十善不善業道依處,不知過去於何依處造此業。
【涼】所為者,不知為是殺生.為是打縛.乃至為是無義言.造今有業。
【唐】(7)加行者:有情數非有情數所起加行,不知過去由何加行造此業。
【涼】方便者,不知為於眾生數.為於非眾生數作方便.造今有業。
【唐】(8)等起者:貪瞋癡等,不知過去由何等起造此業。
【涼】起處者,為是貪欲瞋恚愚癡處.造今有業。
【唐】(9)相續者:男女等,不知過去依何相續造此業。
【涼】身者,不知為是男女身造今有業。
【唐】(10)所緣者:過去未來現在.或色聲香味觸法,不知過去心緣何等造此業。
【涼】緣者,不知為緣過去未來現在.為緣色聲香味觸.造今有業。
【唐】雖不現見.亦不可知,而發業位皆有無明,故總說彼無明為緣。
【涼】如是過去世不現見故,說行緣是無明。
【唐】造現在業時於多種事,皆現見故皆可知故,具說一切煩惱為緣。
【涼】現在世,如上所說.趣乃至緣.盡是現見,是故彼業.說緣是一切結。
【唐】2.復次,過去業已衰朽已受用已與果,是故業.無勢用,不明了故,但說無明為緣。現在業未衰朽未受用未與果,是新業.有勢用,極明了故,說一切煩惱為緣。
【涼】復有說者,過去無明緣行,2是已作方便.是已與果.4不猛利,不猛利故說是無明。取緣有,是現在業,2不已作方便.未與果.4性是猛利,以猛利故說是取。
【唐】3.復次,過去業微細難覺,若自若他俱不現見,不知何等煩惱所發,然煩惱起必有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為緣。現在業麁顯易覺,若自若他俱能現見,知是彼彼煩惱所發,故說一切煩惱為緣。
【涼】3復有說者,過去業不知為從貪生.為從瞋生.為從癡生,自身他身無現見者,然煩惱相應共有法中盡有無明,是故說是無明。現在業自身他身俱可現見,亦可知從貪恚癡及餘煩惱生,是故說一切結。
【唐】4.復次,過去業性不猛利,其相暗昧.順無明故,但說無明為緣。現在業性猛利,其相明顯順諸取故,具說一切煩惱為緣。
§b3阿羅漢所造業
【唐】問:阿羅漢所造業,為名無明緣行,為名取緣有耶。
【涼】問曰:諸阿羅漢所有業,為是無明緣行、為是取緣有耶。
【唐】答:不名無明緣行,亦不名取緣有,彼無無明.亦無取故。
【唐】然彼業已與果者,當知攝在行支分中;未與果者,當知攝在有支分中,是彼類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攝。
【涼】答曰:非是無明緣行,亦非取緣有。所以者何。以不從無明生.亦不從取生。
【涼】雖然,已與果.報已熟,當知盡攝在行分中。若未與果.報未熟,當知此業攝在有分中。已離有支,不在有支中。
【涼】[卷第十八終【三宮】]
【涼】[卷第十九雜揵度人品之三首【宋元宮】=卷第十九雜犍度人品第三之三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等十一]
【涼】{}問曰:凡夫人生欲界中,為造幾種業耶。[s114問:誰於何地能造幾業。]
【涼】答曰:凡夫人生欲界中未離欲,能造四種善不善業。已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能造欲界四種善業,造初禪三種業,除現報業。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能造欲界四種善業,能造四禪、四無色定三種業,除現報業。凡夫人生初禪中未離欲,能造初禪中四種業。若離初禪欲、未離第二禪欲,能造初禪中三種業,除生報業;能造二禪中三種業,除現報業。離二禪欲、未離三禪欲,能造初禪中三種業,除生報業;能造二禪中二種業,除生報、現報業;能造三禪中三種業,除現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能造初禪中三種業,除生報業;三禪、三無色定中能造二種業,除生報、現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三種業,除現報業。如是凡夫人乃至生無所有處未離欲,能造無所有處四種業;已離欲,能造無所有處三種業,除生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三種業,除現報業。凡夫人生非想非非想處,能造四種業。聖人生欲界中未離欲,能造四種業;若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能造欲界二種善業,除生報、後報業;能造初禪三種業,除現報業。離初禪欲、未離二禪欲,能造欲界二種業,如前說。若是不退法,唯能造初禪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若是退法,能造三種業,除現報業;能造二禪中三種業,除現報業。離二禪三禪四禪欲,當知說亦如是。未離空處欲,能造欲界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若是不退法,能造四禪中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若是退法,能造三種業,除現報業;能造空處三種業,除現報業。若造生報業,不造後報業;若造後報業,不造生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能造欲界二種業,如前說;若是不退法,能造四禪、三無色一種業,如前說;若是退法,能造三種業,如前說;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三種業,如空處說。聖人生初禪中,未離初禪欲,能造初禪三種業,除後報業。離初禪欲、未離二禪欲,能造初禪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能造二禪三種業,除現報業。離二禪欲、未離三禪欲,[造=能造【三宮】]造初禪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能造二禪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三禪三種業,除現報業。乃至離四禪欲、未離空處欲,能造初禪二種業,如前說;能造餘三禪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空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能造初禪二種業,如前說;能造餘三禪、三無色定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如說生初禪,當知生餘三禪亦如是。是中差別者,生餘三禪中未離自地欲,能造四種業。聖人生空處未離彼地欲,能造空處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離空處欲、未離識處欲,能造空處二種業,如前說;能造識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能造空處二種業,如前說;能造識處無所有處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如是生無所有處,說亦如是。聖人生非想非非想處,若離欲、若未離欲,能造彼處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住欲界中陰中,能造二十二種業,還中陰受定不定報。如是歌羅羅、阿浮陀、卑尸、伽那波、羅[耆=奢【三宮】]耆佉,嬰孩、童子、少年、中年、老時,皆受[定〔-〕【三宮】]定不定報。住歌羅羅時,能造二十種業;還歌羅羅時,受定不定報。乃至老時,皆受定不定報。乃至住老時,造二種業,還於老時受二種報,謂定不定報。
【涼】問曰:住中陰中造業,生陰中受報,此報為是生報、為是現報耶。
【涼】答曰:當言現報,不當言生報。所以者何。中陰即是此生身故。{}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三[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四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揵度人品中[不分卷及品【三宮】]
2■明緣-無明緣-行
【唐】頗有行.緣無明.不緣明耶。乃至廣說。
【涼】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釋明無明-釋行]
【唐】問:何故此中,因明無明而作論耶。
【涼】問曰:何故因無明與明而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諸無漏慧…故說為明]
【涼】或有說者,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復次,此二俱是根本法故,謂雜染品法無明為根本,清淨品法明為根本。[SA749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
【唐】3復次,此二俱是上首法故,如說:無明為上首,無明為前相,生無量種惡不善法,及起此類無慚無愧。明為上首,明為前相,生無量種清淨善法,及起此類增上慚愧。
【唐】4復次,明與無明近相治故,謂無明是明近對治,明是無明近對治。
【唐】5復次,明與無明互相違故,謂無明違明,明違無明。
【涼】45復有說者,無明與明相違,明與無明相違;無明與明作對治,明與無明作對治。
【涼】23復有說者,以俱是[元【CB】=無【大】]元首、俱是九種、俱是根本。無明是起作法根本,明是寂滅分根本。
【唐】6復次,明與無明互不相攝,而所緣境互相攝故,謂俱緣四聖諦,俱緣有漏無漏,俱緣有為無為故。
[諸行名義]
【唐】然諸行名,義有寬狹:
【涼】頗行緣無明,乃至廣說。處處廣說諸行名,
【唐】a)如說:無明緣行。
【涼】如說無明緣行。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中意說分位緣起,故此行聲說五取蘊。
【涼】阿毘曇人作如是說:此中說時,五陰是行。
【唐】尊者妙音說:此行聲唯說諸業。
【涼】尊者瞿沙作如是說:此中說業是行。
【唐】b)如說:造作有損害行。彼行聲說不善業。
【唐】c)如說:造作無損害行。彼行聲說善業。
【涼】如說.有害他行。此中說不善業是行。
【涼】如說.無有害他行。此中說善業是行。
【唐】d)如說:造作諸有為行。彼行聲唯說思。
【涼】如說造有為行。如說一造有為行。此中說思是行。
【唐】e)如說: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無為。彼行聲說不相應行蘊。
【涼】如說五陰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無為。此中說心不相應行陰是行。
【唐】f)如說:色受想行識蘊。彼行聲總說相應不相應行蘊。
【唐】g)如說:色受想行識取蘊。彼行聲唯說有漏相應不相應行蘊。
【涼】如說有此色受想行識。此中說心相應不相應五陰是行。
【唐】h)如說:身語意行,彼身行聲說入出息,語行聲說尋伺,意行聲說想思,故彼行聲說一蘊全,二蘊少分。[舍利弗.云何意行.謂想思(雜含.集異門)][婆須蜜.想痛是意行(瑜伽)]
【涼】如說,三行謂身口意。身行者謂出入息,口行者謂覺觀,意行者謂想思,此中說想陰及二陰少分是行。
【唐】i)如說:有罪福不動行。彼行聲說有漏善不善業。
【涼】如說:三行有福分、非福分、不動分。此中說善不善業是行。
【唐】j)如說:於諸行中有五過患,有怖有畏有苦觸無我我所,諸有智者.不見此行能離諸行。
【涼】如說:行有五過患。
【唐】有說:彼行聲說不善法,以說彼行有怖有畏.有苦觸故。
【涼】此中說不善法是行,亦說是苦觸。
【唐】有說:彼行聲說五取蘊,以說彼行無我我所,諸有智者不見此行能離諸行故。
【涼】復有說者,此中說五取陰是行,如說聰明者.不以行捨行。
【唐】k)如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
【涼】如說諸行無常。[雜含956(576.1196):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唐】有說:彼行聲說一切有為法,第三句說由生滅故。
【唐】有說:彼行聲但說五取蘊,第四句說彼寂為樂;以寂樂名,唯顯擇滅,非無漏法有擇滅故。
【涼】此中說五取陰是行。如說寂滅為樂,此中說寂滅為樂,此中說寂滅是數法,無漏行非以數滅。
【唐】l)如說:有罪行無罪行。彼行聲說善不善業。
【唐】m)如說:三妙行三惡行。彼行聲說善不善業,及貪瞋邪見,無貪無瞋正見。
【唐】n)如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彼行聲說一切有為法。
【涼】如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此中說一切有為法是行。
【唐】此中行聲.亦說一切有為法,以明無明俱為緣故。
【涼】此經亦說一切有為法是行。
§a2本論文(依四緣四句)--初二句
【發】(1)頗有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無。
【八】頗行緣無明不緣明[明=明耶【三宮】*]。答曰:無也。
【唐】何以故。無如是行.唯以無明為緣非明故。
【涼】{1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無明有緣.於明無緣。
【發】(2)頗有行緣明.不緣無明耶。答:無。
【八】緣明不緣無明[*耶]。答曰:此亦無也。
【唐】何以故。無如是行.唯以明為緣非無明故。
【涼】2頗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耶。答曰:此亦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
§a3本論文--第三句(十一種行)
【發】(3)頗有行緣無明.亦緣明耶。答:有。
【涼】3頗行於無明與明有緣耶。答曰:有。}
【唐】何以故。
【唐】諸行種類有十一種:
【唐】1欲界有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唐】2色界有三:謂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唐】3無色界有三:如色界說。
【唐】4及無漏行.為十一種。
【涼】若說相似行,凡有十一種:1欲界有四:善、不善、隱沒、不隱沒。2色界有三:善、隱沒、不隱沒。3無色界亦爾,4及無漏行。
§b1欲界
【唐】此中欲界,
【唐】a善行:明與無明,俱非其因;但作三緣,謂等無間所緣增上。
【涼】無明與明,非欲界善行因;為作三緣,謂次第.境界.威勢緣。
【唐】b不善行:以無明為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亦作四緣。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
【涼】無明與不善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為作四緣。明非其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
【唐】c欲界有覆無記行:以無明為四因.如前說;亦作四緣。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以s22舊論有隨眠心中有漏緣無漏緣義,欲界身見邊見非不善等義,知舊譯此處隨文故來,新論校之。]
【涼】欲界隱沒無記,說亦如是。
【唐】d 1欲界無覆無記行.除無明異熟:無明非其因,但作三緣,謂除因緣。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2無明異熟:以無明為一因,謂異熟因;但作三緣,謂除所緣,無明異熟.非意地故[s195以彼異熟在五識故]。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
【涼】d 1無明非欲界不隱沒無記因.除無明報,為作三緣,謂次第.境界.威勢緣。明非其因,為作一緣,謂威勢緣。2無明與無明報.作一因.謂報因,作四緣,謂因.次第.境界.威勢緣。明非其因,為作一緣,謂威勢緣。[s10以彼唯在五識身故]
§b2色界
【唐】A色界善行:明與無明,俱非其因;但作三緣,謂除因緣。
【涼】無明與明.非色界善行因,為作三[因=緣【三宮】]因,除因緣。
【唐】B色界有覆無記行:以無明為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亦作四緣。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
【涼】無明與色界隱沒無記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為作四緣。明非其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
【唐】C色界無覆無記行:無明非其因,但作三緣,謂除因緣。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
【涼】明與無明.非色界不隱沒行因,無明為作三緣.除因緣。明為作一緣,謂威勢緣。
§b3無色界
【唐】如說色界三行,無色界三行.說亦爾。
【涼】無色界亦如是。
§b4無漏
【唐】A無漏行.除初明及彼俱得[後無漏行,及餘初明相應],無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以明為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亦作四緣。[初明俱起無表四相,以明為一因一緣。]
【涼】無明與無漏行.除初明.諸餘無漏行,非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明與其相似者作三因,謂相應.共生.相似因,為作四緣。
【唐】B初明,無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明亦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
【涼】初明,與無明非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無明與初明非因,為作一緣,[緣=緣謂【三宮】]威勢緣。
【唐】C初明俱得,明[(與)+無【三宮】]無明.俱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s19諸得.受何異熟果耶]
[結]
【唐】是謂此處略毘婆沙。故一切行皆得以明無明為緣,理善成立,以增上緣無不遍故。
【涼】如此說,是略毘婆沙。
【涼】{}1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無明有緣.於明無緣。
【涼】2頗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耶。答曰:此亦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
【涼】3頗行於無明與明有緣耶。答曰:有。{}
§a4本論文--第四句
【發】(4)頗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答:無。
【八】不緣明不緣無明[*耶]。答曰:此亦無也。
【發】所以者何。無一有情.從久遠來.不於聖道謗言非道。先謗道已,1彼於後時.造作增長.感大地業,2或於後時.造作增長.感小王業,3或於後時.造作增長.感大王業,4或於後時.造作增長.轉輪王業,由此因.由此緣.由彼聖道,展轉感得大地所有城邑聚落.人非人畜.穀稼藥草樹木叢林.增長滋茂。
【八】何以故無。此眾生從久遠道言非道,彼於後時人間造行,作粟散小王、或作邊王轉為大王,至遮迦越cakravartin所欲自在,展轉相因無所不統.得為人主,人界神界藥草樹木展轉生長[長=是【元】]。
【發】如是前心四緣,於後心但為一增上緣。
【八】此是前心四緣,彼後心一增上緣。
【涼】{頗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
【涼】答曰:無也。無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
【涼】所以者何。眾生從久來.無有不謗道言非道者。彼於後時作地利行亦令增長,乃至廣說。
§b1感大地小王大王轉輪王業
【唐】1此中正說.無漏聖道.謗道邪見.於諸有漏善業及果.皆能作緣,顯一切行無有不緣明無明者,以增上緣展轉相望無不有故。
【唐】(1)感大地業者:謂能感得大地山林河海園苑藥草等物,於彼自在統領受用。
【唐】(2)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堡塢王位。
【唐】(3)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川原王位。
【唐】(4)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一主地等力輪等位,如屈廈拏.沒魯茶[茶=荼【三宮】*].至那天子等。
【唐】2復次,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川原王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一主地位,如屈廈拏.沒魯茶[茶=荼【三宮】*]等。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一洲等位。
【涼】地利行者,得田地園林果者是也。王行者,得作邊地王.如摩菟羅王等[mathurā]。大王行者,得王於一方,如瞿沙王.無崙荼王.秦天子[cīna]等是也。轉輪王行者,得王四天下。
【唐】3復次,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一主地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一洲王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二洲等位。
【涼】復有說者,王行者得王一方,如瞿沙王.無崙荼王.秦天子等是也。大王行者,得為轉輪王太子,已登王位.七寶[未=來【三宮】]未至是也。轉輪王行者,已登王位,七寶自至是也。
【唐】4復次,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一洲王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二三洲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四洲王位。
【唐】5有作是說: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轉輪聖王所使王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得轉輪王太子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得轉輪王位。
【涼】5復有說者,地利行者,謂一切地處.於中尊貴。王行者,得為轉輪王眷屬小王。大王行者,居轉輪王太子位。轉輪王行者,得王四天下,七寶自至。
【唐】6有餘師說: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得輪王太子未灌頂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得輪王太子已灌頂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得轉輪王位。
§b2由此因.由此緣.由彼聖道
【唐】「由此因」者,謂由此所造善業。
【唐】「由此緣」者,謂由此謗道邪見。
【唐】「由彼聖道」者,謂由彼所謗聖道。
【唐】由此因緣及彼聖道,展轉感得大地所有有情無情.內外異熟及增上果。
【涼】以是因緣展轉生故,使諸眾生及種子藥草樹木.皆得生長;亦以如法賦稅,以此業力故,使外種子皆得增長。[若無王位.諸內外物無由滋長]
【唐】其事云何。
【涼】如此義今當廣說。
[外道]
【唐】如諸外道厭世增減,復厭世間.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迫迮.猶如牢獄,而便出家;既出家已,為解脫故,受持種種非理苦行,執為清淨能證解脫,如如依止苦行邪道,如是如是聖道轉遠。遠聖道故.不證解脫,便作是念:「雖有解脫而無聖道,若當有者,我何不得。我修如是難行苦行,經久不得,故知無道。」既謗道已,捨所受持,作是思惟:「修福業者,尚於生死不得如意自在快樂,況不修福。」既思惟已,種種方便求諸財寶.設大施會,因發願言:「願我此福,能感大地內外物等,得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輪王,統攝自在。」隨其所願皆得果遂。
【涼】如諸外道見壽命有增有減,心生厭離,復為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諸苦之所逼切.而便出家。既出家已少欲知足,精勤苦行.持嶮難戒,種種苦行.欲求解脫。彼依邪道故.轉遠聖道,以轉遠故不能得道,不得道故便生誹謗.言無有道:「雖有解脫而無其道。若當有者,我等種種苦行應得此道,以不得故當知無道。」於修行法而便退還,作是思惟:「於生死中多修福者猶有嶮難,況不作者。我今當修施福。」即作大祀,以諸飲食充足多人。作如是願:「使我為王,乃至轉輪王。」
[內道]
【唐】又如內道,厭患世間壽命財位.或增或減。又厭世間.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迫迮.猶如牢獄,流轉生死受諸劇苦,為解脫故而便出家。既出家已,少欲喜足,精勤苦行,初夜後夜曾不睡眠,依止山巖.受小大七[受一七六七法][經七大七],結跏趺坐端身靜慮,始從日沒至日出時,專注思惟所受定相,熾然精進經歷多時。由二因緣不得聖道:一善根未熟,二起邪加行。
【涼】如佛弟子見壽命有增有減,心生厭離,復為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諸苦之所逼切而便出家。既出家已,初夜後夜勤修方便,一七[二=七【宮】]二七日沒,於其中間結加趺坐,頂安禪鎮.行禪毱法杖,常住山頂巖石間.修行精進。雖然以二事故不得道:一善根未熟,二行邪方便。
【唐】善根未熟者:謂依佛法極速三生,方得解脫。第一生中.種解脫分,第二生中.修令成熟,第三生中.既成熟已.引起聖道能證解脫。彼先未種解脫分善,故此生中善根未熟。
【涼】善根未熟者,始於此身而求解脫。佛法之中速得解脫者,一身中.種解脫分善根,二身中.成熟,三身中.得解脫。而彼未種解脫分善根而求解脫,是名善根未熟。
【唐】起邪加行者:謂彼受持顛倒對治,以是事故不得聖道,便作是念:「雖有解脫而無聖道,若當有者,我何不得。我修如是精進苦行,經久不得,故知無道。」既謗道已,捨所受持,作是思惟:「修福業者,尚於生死不得如意自在快樂,況不修福。」既思惟已,種種方便求諸財寶,設大施會供侍病者.敬養有德.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修諸福業熾然無倦,因斯發願:「願我此福能感大地內外物等,得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輪王,統攝自在。」隨其所願皆得果遂,既居王位以法治國[以如法賦稅],令內外物皆悉滋茂。
【涼】行邪方便者,受錯謬對治,以是事故不能得道,以不得故便謗於道:「雖有解脫而無其道;若當有者,我今種種精進苦行則應當得。」以是事故而便退還,復更思惟:「於生死中多作福者猶為嶮難,何況不作。我今當修福業。」自作亦教他作,施設長齋.般闍于瑟pañcavārṣika,因講經法會等,以種種飲食充足多人。發如是願:「使我為王.至轉輪位。」如願皆得。
[結]
【唐】若無聖道.謗道邪見無由得生,故彼聖道為此邪見近增上緣。若無邪見.施俱善心無由得起,故染污法為不染污近增上緣。若無施福.不得王位,若無王位.諸內外物無由滋長[亦以如法賦稅],故有情數為諸外物近增上緣。
【涼】若當無道.邪見無由生謗,以有道故邪見便謗,是故無漏道作近緣。若邪見不謗道,後則不生施俱心,如是染污心與不染心作緣。若無施俱心,則外種子不增長,如是內法與外法作近緣。
§b3前心四緣於後心但為一增上緣
【唐】「如是前心四緣」者,謂邪見俱心,具有四緣:
【唐】1彼相應俱有法等.是彼因緣。
【唐】2疑等.是彼等無間緣。
【唐】3聖道.是彼所緣緣。
【唐】4除彼自體,餘一切法.皆是彼增上緣。
【涼】此前心具有四緣。前心者,謂邪見俱心,1彼相應共有是因緣,2疑是次第緣,3道是境界緣,4除其自體餘一切法是威勢緣。
【唐】「於後心但為一增上緣」者,謂前心四緣與後施俱心但為一增上緣。
【涼】彼後心有一威勢緣。後心者,謂施俱心也。
【涼】問曰:以何等故,前心有四緣、後心有一緣耶。
【唐】問:後施俱心亦有四緣。
【唐】因緣者:謂彼相應俱有法等。
【唐】等無間緣者:謂次彼前心心所法。
【唐】所緣緣者:謂所捨物及受施者。
【唐】增上緣者:謂除彼自體,餘一切法。
【涼】答曰:或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前心有四緣,後心亦應有四緣。應如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
【唐】如是後心四緣,於前心亦為一增上緣,此中何故不說。
【唐】答:
【唐】1亦應說而不說者,應知此是有餘之說[〔之〕-【三宮】]。
【唐】2有作是說:以前類後.其義可知,故不復說。
【唐】3有餘師說:前心於後.為緣義順,非後於前,是故不說。
【唐】問:後心四緣皆入前心四緣中攝,彼增上緣,除自.攝餘一切法故;何緣乃說前心四緣與後心作一增上緣。
【唐】答:1此中應說,前心四緣亦與後心具作四緣,而但說作一增上者,應知此說近增上緣,謂前邪見近增上緣不入後心前三緣攝;後心所有近增上緣,不入前心前三緣攝。
【唐】如餘處說:「眼識四緣,謂彼相應俱有諸法.是彼因緣,次彼前滅心心所法.是彼等無間緣,色是彼所緣緣,眼是彼增上緣。」如彼唯說近增上緣,此亦應爾,故無有失。
【涼】復有說者,此中一向說近緣。如《識身經》所說:不為心作障礙是威勢緣,諸法為作境界者是境界緣,前滅心是次第緣,俱生法是因緣[何等因緣.謂此俱有相應法等…]。如是皆說近緣,當知此文亦說近緣。
【涼】前心四緣是近緣。前心四緣於後心是一威勢緣,非因緣、非次第緣、非境界緣。所以者何。前心與邪見作因緣,邪見相應心不行布施;疑心不能與施心開次第;緣道心不行[施=布施【三宮】]施。
【唐】2有作是說:前邪見心增上緣內,理實具有後心四緣,然增上緣其義寬遍一切處有,是故偏說。
【唐】問:若爾,後心亦是前心增上緣攝,既說前心四緣於後為增上緣,是則自體應與自體為增上緣,便違宗義。
【涼】問曰:如後生心體.以在四緣中,前心四緣於後心是威勢緣故,云何不自體還與自體作威勢緣耶。
【唐】答: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前心四緣與後心作一威勢緣,除其自體。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
【唐】1此中應說:前心四緣於後但作一增上緣,除其自性。而不說者,先已說故。謂前品中已說「諸識.除其自性.餘一切法.為能作因」,故不復說。若於餘論餘蘊餘日所說語言.尚可為證,況於此論此蘊此日次前品說.而不為證。
【涼】2復有說者,我先作是說,此中一向說近緣。後心於前心四緣是遠緣,是為捨遠取近。
【涼】1復有說者,先已除自體,是餘論、餘日誦、餘[揵=犍【明】*]揵度中說.除其自體者.猶當信受,何況此論此[*]揵度[同=問【三宮】]同曰誦前品中說.一切諸法.除其自體.作威勢緣,而不信受。
【唐】2有說:此中說近增上,故無有失。
【涼】以是事故,此中雖不言除其自體,亦復無過。
【涼】{}頗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
【涼】答曰:無也。無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
§a5本論文--依因緣四句
【發】復次,若依因緣說者。
【八】復次,我今當說因緣。
【涼】復次,若別為一法說者,則有。
【涼】頗行緣無明不緣明,乃至廣說。
【唐】此中依言顯所約義,謂約因緣而作論者.得有三句,前約四緣而作論故.但有俱句。
§b1初三句
【發】(1)頗有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有。謂無明異熟.及染污行。
【八】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有。無明報.染污行。
【涼】緣無明不緣明者,謂無明報.染污行。
【唐】此中,無明異熟,以無明為一因.謂異熟因,明非其因。
【唐】染污行,以無明為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明非其因。
【涼】無明報者,無明為作報因,明非其因。所以者何。明無因義故。
【涼】無明與染污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明非其因,無因義故。
【發】(2)頗有行緣明.不緣無明耶。答:有。謂除初明.諸餘無漏行。
【八】頗行緣明.不緣無明[*耶]。答曰:有。除初明.諸餘無漏行。
【涼】緣明不緣無明者,除初明.諸餘無漏行。
【唐】謂餘無漏行,以明為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因;無明非其因。[初明相應(二因)俱起無表四相(一因)]
【涼】明與彼作三因,謂相應.共生.相似因;無明非其因,無因義故。
【發】(3)頗有行緣無明.亦緣明耶。答:無。
【涼】緣無明緣明者,此則無也。
【唐】何以故。明與無明相去遠故,必無一行以二為因。如有頌言:
【唐】 虛空大地相去遠 海彼此岸亦復遠 日出沒處斯亦遠 正法邪法遠中遠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緣無明.亦緣明者,遠故。如偈說:
【涼】 虛空大地相去遠 海彼此岸亦復遠 日出沒處斯亦遠 正法邪法遠中遠
§b2第四句
【發】(4)頗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答:有。謂除無明異熟.諸餘無覆無記行,及初明,善有漏行。
【八】頗有行不緣明不緣無明[*耶]。答曰:有。除無明報.諸[餘=餘所【三宮】]餘不隱沒無記行,初明,善有漏行。
【涼】不緣無明不緣明者,除無明報.諸餘不隱沒無記行,
【涼】{及初明,有漏善行。}
[除無明異熟.諸餘無覆無記行]
【唐】問:此中所除無明異熟,何者是耶。
【唐】答:1謂欲界三十四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生等.所感異熟,如是名為無明異熟。
【唐】2有作是說:欲界三十四不善隨眠得.所感異熟,亦名無明異熟。得與所得.同一果故。
【唐】3有餘師說:不善身語業所感異熟,亦名無明異熟。能起所起.同一果故。
【唐】4評曰:二俱非理,能得所得.能起所起,展轉相望.非俱有因故,不同一果。故隨眠得及身語業.所感異熟,非無明異熟。是故初說於理為善。
【唐】「諸餘無覆無記行」者,謂:
【唐】一切善法異熟。一切不善身語業及彼生等異熟。一切不善得及彼生等異熟。
【唐】一切長養色.及彼諸得生等。一切等流法.及彼諸得生等。
【唐】一切威儀路工巧處通果心相應俱有法,及所起身語業.諸得生等。
【涼】何者是耶。謂一切善行報。不善身口業得.生住老無常等報。[s19諸得.受何異熟果耶]
【涼】諸長養色。餘依色。威儀工巧通果法。
【唐】如是諸行,明與無明.俱非其因。然非無因,謂或有四因,或有三因,或有二因,如理應說。
【涼】{}及初明,有漏善行。{}
【涼】如是等法,不緣無明.不緣明。何以故。無明與明.非其因故。
[初明俱得]
【唐】「初明」者:謂現行苦法智忍。無明非其因,無漏性故;明亦非其因,若俱若前.俱無明故。然非無因,彼有相應俱有因故。
【唐】問:初明俱得[1 2 3 ][及生等],亦明無明.俱非其因。然非無因,彼俱生等能與彼為俱有因故。此第四句.何故不說,前第二句.何故不除。[s19諸得.受何異熟果耶]
【涼】問曰:如苦法忍得,無明與明俱非其因,此中何以不說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亦應說,前亦應除。而不爾者,是有餘說。
【涼】或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而不說者=者而不說【三宮】],當知此說有餘。
【唐】2有作是說:此已攝在第二句中,是苦法忍俱有法故。
【涼】復有說者,以分別初明共有法時,彼亦在中故。
【唐】[評]彼不應作是說,得與所得非俱有因.前已說故,前說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依如是義有問答言:頗有一剎那頃有二十四得,與苦法智忍俱生,是苦法智忍種類,而與苦法智忍互無因義耶。答:有,謂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者,苦法智忍現在前時,有六地各四行相.苦法智忍得.俱時現前,彼與苦法智忍.互無因義。
【涼】{問曰:頗有一法,於一剎那頃能起二十四得現在前耶。
【涼】答曰:有。若依第四禪得正決定,得六地中苦法忍,一地有四行.謂無常行等.得現在前。}
[善有漏行]
【唐】「善有漏行」者:謂一切善有漏五蘊,明與無明俱非其因。然非無因,謂或有三因,或有二因,如理應說。
[結]
【唐】由此故說:若依因緣,因明無明行.有三句。
§a6無明明義
§b1無明
【唐】問:何故名無明,無明是何義。
【唐】答:不達不解不了,是無明義。
【涼】問曰:無明是何義。
【涼】答曰:不知不解不識,是無明義。
【唐】問:若爾,除無明諸餘法,亦不達不解不了,何故不名無明。
【唐】答:若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癡為自相者,是無明。餘法不爾,故非無明。
【涼】問曰:除明餘一切法,亦不知不解不識,彼盡是無明耶。
【涼】答曰:若不知不解不識,是愚癡相者,說是無明。餘一切法,雖不知不解不識,無愚癡相,故說不是無明。
§b2明
【唐】問:何故名明,明是何義。
【唐】答:能達能解能了,是明義。
【涼】問曰:明是何義。
【涼】答曰:知解識義,是明義。
【唐】問:若爾,有漏慧亦能達能解能了,何故不名明。
【涼】問曰:世俗智亦知解識,何以不說是明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若達解了,能於四諦真實通達,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真實通達,故不名明。如暖等四順決擇分,雖能猛利推求四諦,而未真實通達四諦,不名為明。
【唐】2復次,若達解了,能於四諦究竟通達,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究竟通達,故不名明。
【唐】3復次,若達解了,能於四諦決定通達,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決定通達,故不名明。
【涼】3或有說者,若知解識,能於真諦決定者是明;世俗智雖知解識,[不=不能【三宮】]不於真諦得決定故。如遠分智雖復猛利,不能於真諦盡得決定。
【涼】123復有說者,若知解識,能於真諦決定了知究盡第一義者是明;世俗智雖知解識,不能於真諦決定了知究盡第一義故非明。
【唐】4復次,若達解了,能於四諦.見已非復不見.知已非復不知.現觀已非復為無知猶豫邪智所伏,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如是,故不名明。
【唐】5復次,若達解了,斷所斷法.令其究竟無力增長,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無此力,故不名明。
【涼】5復有說者,若知解識,能斷煩惱更不生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6復次,若達解了,破壞諸有,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增長有,故不名明。
【涼】6復有說者,若知解識,能破壞有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7復次,若達解了,能斷續有續老死法,能令生死究竟斷滅,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無如是力,故不名明。
【涼】7復有說者,若知解識,斷生死有相續法及老死相續法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8復次,若達解了,趣苦滅行,及趣諸有世間生死老死滅行,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趣苦集行,及趣諸有世間生死老死集行,故不名明。
【涼】8復有說者,若知解識,是盡苦集身見[諸=識【三宮】]諸取道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9復次,若達解了,非身見事.非隨眠事.非顛倒事.非貪瞋癡慢安足處,無垢穢濁,不墮諸有苦集諦攝,[故說=說名【三宮】]故說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與上相違,故不名明。
【涼】9復有說者,若知解識,非身見顛倒體、非貪欲瞋恚愚癡[之處不雜=是處離【三宮】]之處,不雜垢濁毒、不墮諸有、不墮苦集諦中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10復次,若達解了,無無明者,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有無明故,不名為明。
【涼】4復有說者,若知解識,知已更非無知,得決定智更不生愚癡猶豫邪見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涼】12復有說者,世俗智在無明明分中。所以者何。於明無明.俱有三緣義故。如人親友亦親他怨,是人於他不名親友、不名怨家;彼亦如是。
【涼】10復有說者,不雜無明故是明義;世俗智雜無明故非明。
【唐】11復次,能療病呪說名為明,謂世間人鬼魅所著.明呪能療,如是聖道能療眾生諸煩惱病,故說為明;諸有漏慧不能究竟療煩惱病,故不名明。
【唐】12復次,諸有漏慧隨順二品,以於二品俱作三緣,故不名明,亦非無明。如人於他怨家親友俱隨順者,彼人於他非親非怨,此亦如是。
【唐】13復次,有漏慧品能謗明故,不名為明。有漏善慧雖順於明.而能引生謗道邪見.如叛臣故,不名為明。
【涼】13復有說者,世俗智分能生謗道法,是中應說叛臣喻。
【涼】11復有說者,能治義者是明,如人為鬼所著.以呪治之,如是凡夫為煩惱鬼所著.以無漏道治。彼世俗智不能究竟治故非明。
【唐】14復次,諸無漏慧於四聖諦照了明淨,如晝分眼見諸色像,故說為明;諸有漏慧於四聖諦見不明淨,如夜分眼見諸色像,故不名明。
§a7明因相攝:明為因-心為因-明因
【涼】{}除心因法及非心法,諸餘法,攝二界一入一陰。彼是何耶。謂苦法忍相應心。
【涼】攝二界者[意=意界意【三宮】]意識界,一入者意入,一陰者識陰。{}
§b1界處蘊攝:明-非明為因
【唐】問:除明為因法及非明法,餘法,幾界.幾處.幾蘊攝。
【唐】答:一界一處一蘊攝。
【唐】此中,除明為因法者:謂除初明諸餘無漏慧;[後無漏法,初明相應俱有,除初明及初無漏得生等]
【唐】及非明法者:謂一切有漏法,及除無漏慧.諸餘無漏法。
【唐】餘法者:謂初明。彼一界一處一蘊攝者,謂法界法處行蘊攝。
【涼】除明因法及諸餘法非明者,攝一界一入一陰。彼是何耶。謂苦法忍是也。
【涼】攝一界者法界,一入者法入,一陰[陰=陰者【三宮】]行陰。
說受等諸數法亦應如是。
§b2界處蘊攝:心-非心為因
【唐】問:除心為因法及非心法,餘法,幾界.幾處.幾蘊攝。
【唐】答:二界一處一蘊攝。
【唐】此中,除心為因法者:謂除現行苦法智忍相應心,諸餘無漏心。
【唐】及非心法者:謂十一處。
【唐】餘法者:謂現行苦法智忍相應心。
【唐】彼二界一處一蘊攝者,謂意界意識界意處識蘊攝。
【涼】{除心因法及非心法,諸餘法,攝二界一入一陰。彼是何耶。謂苦法忍相應心。
【涼】攝二界者[意=意界意【三宮】]意識界,一入者意入,一陰者識陰。}
【涼】{}問曰:諸明以明為因耶,設為明因.是明耶。乃至廣作四句。是明非以明為因者,謂初明也。是明因非明者,明相應共生法也。是明亦以明為因者,除初明,諸餘明也。非明不以明為因者,除上爾所事。{}
§b3四句:明-明因
【唐】問:若法是明,彼法是明因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明非明因:謂未來明。
【唐】(2)有法是明因非明:謂過去現在除無漏慧諸餘無漏行,及未來明相應俱有法。
【唐】(3)有法是明亦明因:謂過去現在諸無漏慧。
【唐】(4)有法非明非明因:若說彼類,謂未來無漏得及彼生等;若不說彼類,謂除前相。
【涼】諸明是明因[也=耶【三宮】*]也,設是明因.亦是明[*耶]也。乃至廣作四句。
【涼】1是明不為明作因者,謂未來明也。2為明作因非明者,謂明相應共生法也。3是明亦為明作因者,謂過去現在明也。4非明不為明作因者,除上爾所事。[俱生忍於得不作因,得於忍亦不作因,與後生無漏道盡為作因……]
§b4四句:明-明為因
【唐】問:若法是明,彼法明為因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明非明為因:謂初明。
【唐】(2)有法明為因非明:謂明相應俱有法,及除初無漏得并彼生等.諸餘無漏得并彼生等。
【唐】(3)有法是明亦明為因:謂除初明,諸餘無漏慧。
【唐】(4)有法非明非明為因:若說彼類,謂初無漏得及彼生等;若不說彼類,謂除前相。
【涼】{問曰:諸明.以明為因耶,設為明因.是明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是明非以明為因者,謂初明也。2是明因非明者,明相應共生法也。3是明亦以明為因者,除初明,諸餘明也。4非明不以明為因者,除上爾所事。}
§a8諸道相因
【涼】{}[s158]苦法忍得有十五:一與苦法忍俱、二與苦法智俱,如是乃至與道比忍俱。苦法智得有十四,如是轉減[減=滅【三宮】],乃至道比忍得有一。
【涼】問曰:見道更有餘得不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所以者何。如見道滅,彼得亦隨滅。猶如日沒,光亦隨沒。如是日如見道,日光如諸得,若彼道滅,得亦隨滅。評曰:應更有得,謂未來世是也。此中唯說生者,不說不生者。
【涼】苦法忍有一得,俱生忍於得不作因。得於忍亦不作因,與後生無漏道盡為作因。苦法智俱生得有三:二是道得,一是解脫得。二是道得者,一是苦法忍得,二是苦法智得。
【涼】解脫得者,謂欲界見苦所斷十使解脫是也。苦法智於得無因義,得於智亦無因義。苦法忍及俱生得,與彼三得作相似因。苦比忍俱生得有四:三是道得,一是解脫得。苦比忍與得無因義,得於苦比忍亦無因義。苦法忍及俱生得,與四得作相似因。苦法智及俱生得,與三得作相似因,除苦法忍得。以此事故,而作是說。
【涼】頗有前生無漏不與後生無漏道而作因耶。
【涼】答曰:有。勝不與下作因。苦比智俱生得有六:四是道得,[二=三【宋元宮】]二是解脫得。苦比智與六得無因義,六得亦與苦比智亦無因義。苦法忍俱生得,與六得作相似因。苦法智及俱生得,與五得作相似因,除苦法忍得。苦比忍及俱生得,與後三得作因,與前三得不作因。
【涼】問曰:何故不為前三得作因耶。
【涼】答曰:以下故,勝道不為下作因。
【涼】問曰:以道下故不為作因可爾,解脫得勝,何故不為作因也。
【涼】答曰:解脫得雖勝,下道力所得故,不為作因。如是乃至道比忍有二十二得俱生:十五是道得,七是解脫得。道比忍與二十二得無因義,二十二得與道比忍亦無因義。苦法忍及俱生得,與二十二得作相似因。乃至道法智及俱生得,與後三得作相似因,不與前得作因。若苦法忍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盡為作因,苦法忍乃至無學道作因。
【涼】復有說者,苦法忍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不為作因。何以故。乃至無一剎那生,云何名果。
【涼】評曰:說是因者好,俱是一身所得,復是勝道故。如是乃至道比忍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彼道比忍盡為作因,從道比智乃至無學道盡為作因。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盡為作因,及諸無學[道=前【三宮】]道盡為作因。初生盡智,除其自體,與一切無學道作因。{}
§b1利根-鈍根
【唐】1復次,有隨信行道及隨法行道,此中
【唐】⑴隨信行道與隨信行道為因,亦與隨法行道為因。
【唐】隨法行道唯與隨法行道為因,非隨信行道,以彼劣故。
【涼】信行人道還與信行人道作因,亦與法行人道作因;
【涼】法行人道唯與法行人道作因。
【唐】⑵有作是說:隨信行道亦唯與隨信行道為因,非隨法行道。以見道中隨信行者必不轉為隨法行故。
【涼】復有說者,信行人道與信行人道作因,不與法行人道作因。無有信行人作法行人者。
【唐】[評]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同一相續有可得義,復是勝道,如何非因。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涼】評曰:如是說,為作因者好,俱是一身,復是勝道故。
【唐】2復次,有信解道及見至道,此中:
【唐】信解道與信解道為因,亦與見至道為因。
【唐】見至道唯與見至道為因,非信解道,以彼劣故。
【涼】信解脫道與信解脫道作因,亦與見到道作因;
【涼】見到道唯與見到道作因。
【唐】3復次,有時解脫道及不時解脫道,此中:
【唐】時解脫道與時解脫道為因,亦與不時解脫道為因。
【唐】不時解脫道唯與不時解脫道為因,非時解脫道,以彼劣故。
【涼】時解脫道與時解脫道作因,亦與不時解脫道作因;
【涼】不時解脫道唯與不時解脫道作因。
§b2見修無學
【唐】復次,有見道修道無學道,此中:
【唐】見道與見道為因,亦與修道無學道為因。
【唐】修道與修道為因,亦與無學道為因,非見道,以彼劣故。
【唐】無學道唯與無學道為因,非見修道,以彼劣故。
【涼】見道與見道作因,亦與修道無學道作因。
【涼】修道與修道作因,亦與無學道作因。
【涼】無學道唯與無學道作因。[zs16前生鈍根種性修道.與自相續未來決定不生利根種性見道.為同類因…]
§b3三乘
【唐】復次,有聲聞道獨覺道佛道,此中:
【唐】聲聞道唯與聲聞道為因,非餘二道,以極遠故。[部行獨覺]
【唐】獨覺道唯與獨覺道為因,非聲聞道,以彼劣故.及極遠故;亦非佛道,以極遠故。
【唐】佛道唯與佛道為因,非餘二道,以彼劣故.及極遠故。
【涼】聲聞道還與聲聞道作因,辟支佛道還與辟支佛道作因,佛道還與佛道作因,
【涼】此三道各不更相為因。
§b4依女男身
【唐】復次,聖道亦依男身.亦依女身,此中:
【涼】無漏道亦依女身.亦依男身。
【涼】3或有說者,依女身道.還與依女身道作因;依男身道.還與依男身道作因。
【唐】⑴依女身聖道.與依女身聖道為因,亦與依男身聖道為因;依男身聖道.唯與依男身聖道為因,非依女身聖道,以彼劣故。[s7不與女身所起煖為因]
【唐】⑵有作是說:彼二聖道展轉為因,隨其利鈍。
【涼】2應展轉為因,隨其利鈍根性。如是說者好。
【唐】[評]彼說非理,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
【唐】⑶有餘師說:彼二聖道展轉非因,依類別故。
【唐】[評]彼說非理,先於女身入聖道已,後轉為男.所起聖道應無因故。
【唐】由是此中前說為善。
§a9一道多道-成就現前
§b1依女男身
【唐】復次,有說一道、有說多道:
【涼】或有說一道者、或有說多道者。
【唐】⑴說一道者,不言見道即是修道及無學道,見修無學三道異故。
【涼】說一道者,不言見道即是修道,見道異.修道異。
【唐】但說:聖道依男女身,此二身中聖道是一。
【涼】{聖道亦依女身.亦依男身,
【涼】言一道者,依女身道.依男身道,即是一道。
【唐】⑵說多道者,言二身中聖道各別,依類別故。
【涼】言多道者,女身道異、依男身道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
【唐】①一作是說:
【唐】(a)依女身聖道,於女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男身聖道,於女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言:若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名不得[不得=得不【三宮】]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b)依男身聖道,於男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女身聖道,於男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經生聖者(非現生女轉男身)]
【唐】以依男身得聖道,後必無更受女身義故;又彼所依.定鄙劣故。
【唐】②二作是說:
【唐】(a)依女身聖道,於女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男身聖道,於女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依類別故。
【涼】二者言:若依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b)於男身中說二聖道,應知亦爾。
【唐】[評]彼說非理②,先依女身得聖道已.後轉為男.應更得道,是故次前所說為善①。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依女身得果,後得男身起聖道現在前,可言重得果耶。如前說好。}
§b2見道依九處身
【唐】如是見道依九處身:謂人三洲除北俱盧及六欲天,此九皆能入見道故。
【涼】見道依九處身得:三天下、六欲天。
【唐】說一道者言:九依身見道是一.依類同故,謂彼所依男女同類。
【唐】說多道者言:九依身見道各別.依處異故。
【涼】說一道者,閻浮提道,乃至即是他化自在天道。
【涼】說多道者,閻浮提所依身道異,乃至他化自在天所依身道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
【唐】一作是說:依贍部洲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餘八處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作如是說:若以閻浮提身得見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亦現在前,餘身所依道.是得不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二作是說:依贍部洲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餘八處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作是說:若以閻浮提身得見道,彼道名得在身中.成就亦現在前,餘身所得見道.不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評]彼說非理,依贍部洲身得預流果已.後生餘處.應更得果,然無此義,是故次前所說為善。
【唐】於餘八身說二見道,應知亦爾。
§b3修道依三界身
【唐】如是修道依三界身:
【涼】修道依欲界身,亦依色界無色界身。
【唐】說一道者:言三界身修道是一。
【唐】說多道者:言三界身修道各別。
【涼】言一道者,若依欲界身所得道.色無色界身所得道,即是一道。
【涼】言多道者,依欲界身所得道異,依色無色界身所得道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
【唐】一作是說:依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上二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說:依欲界身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依餘身得道.名得不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二作是說:依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色無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說:依欲界身得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依餘身中.成就現在前,依餘身得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評]彼說非理,依欲界身得不還果.後生上界.應更得果,然無此義,是故次前所說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依欲界身得果已,生色無色中,彼生已起聖道現在前,可言重得果耶。如前說者好。
【唐】於上界身說二修道,應知亦爾。
【唐】二乘無學道,亦准此應知。
【涼】{}聖道亦依女身亦依男身,言一道者,依女身道、依男身道即是一道。言多道者,女身道異、依男身道異。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一者言:若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名[不得=得不【三宮】]不得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言:若依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依女身得果,後得男身起聖道現在前,可言重得果耶。如前說好。{}
§b4無上菩提依南洲身
【唐】如是無上正等菩提,依贍部洲.百年位身.乃至依此八萬歲身。
【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依百歲身而得,乃至亦依八萬歲身而得。
【唐】說一道者言: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即是乃至依八萬歲身無上菩提。
【唐】說多道者言: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乃至依八萬歲身無上菩提,其體各別。
【涼】言一道者,依百歲身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依八萬歲身得者。
【涼】言多道者,百歲時身所得道異,八萬歲身所得道亦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s17若百年位得菩提者,亦得八萬身中戒不…]
【涼】言多道者有二種。
【唐】一作是說: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餘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言:依百歲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餘道名得不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二作是說: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餘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言:百歲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餘身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問:若爾,何故《施設論》說:諸佛功德一切平等。
【涼】問曰:若然者,一切諸佛皆等,此說云何通耶。
【唐】[第二師]答:
【涼】答曰:
【唐】(1)由三事故:[s17由三事等,故名平等…]
【唐】一修行等:謂一切佛.皆三大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圓滿.得無上菩提故。
【唐】二法身等:謂一切佛.皆成十力四無畏等.無量無邊勝功德故。
【唐】三利益等:謂一一佛.皆度無量無邊有情.令解脫故。
【涼】1以三事故言等:
【涼】一者本修集善行等;二者成就法身等;三者利益世間等。
【涼】修集善行者,一切諸佛.盡於三阿僧祇劫.修諸方便四波羅蜜。
【涼】成就法身等者,諸佛盡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念處,盡住上上根。
【涼】利益世間等者,欲令無量那由他眾生眷屬.皆得解脫入於涅槃[卷末注]。以是三事故名等。
【唐】(2)復次,根等:謂一切佛皆住上上根故。
【唐】(3)復次,戒等:謂一切佛皆得上上戒故。
【唐】(4)復次,道等:謂一切佛皆成上上道故。
【涼】234復有說者,戒亦等,盡住上上戒故。根亦等,盡住上上根故。道亦等,盡成就上上道故。
【唐】[評]評曰:此中次前所說為善,依同類故。
【涼】評曰:如前說者好。
【涼】{}問曰:頗有一法,於一剎那頃能起二十四得現在前耶。
【涼】答曰:有。若依第四禪得正決定、得六地中苦法忍,一地有四行,謂無常行等得現在前。{}
【涼】{}問曰:頗斷煩惱得,得而不捨、捨而不得,乃至廣作四句。得而不捨者,凡夫人離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聖人除轉根及得果時,諸餘斷結道是也。捨而不得者,凡夫人離欲還退時,從色無色界命終生欲界中時,下地命終生上地聖人果中間退時是也。亦得亦捨者,凡夫人從無色界命終生於色界,上地命終生色無色界下地中,聖人得果時、轉根時及退果時是也。不得不捨者,除上爾所事。{}
【涼】[卷第十九終【三宮】]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五
卷26■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六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四
【涼】[卷第二十雜揵度人品之四首【宋元宮】=卷第二十雜犍度人品第三之四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一]
〖息依〗
1■息依身心
【唐】「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轉耶,依心轉耶。」乃至廣說。
【涼】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迴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依二契經]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1謂契經說:佛告長者:此入出息是身法,身為本,繫屬身,依身而轉。[雜含SA0568 SN41.6Dutiyakāmabhūsuttaṃ: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Cūḷavedallasuttaṃ毘陀羅(vaipulya)小經(法樂比丘尼經) MN.44:(dhammadinnā)Assāsapassāsā
kho, āvuso visākha, kāyikā ete dhammā是身法
kāyappaṭibaddhā依於身/屬於身,
tasmā assāsapassāsā kāyasaṅkhāro. ]
【涼】答曰:如《攝法經》所說,世尊何故說入息出息是身行耶。答言:此是身法,身是其本,亦屬於身,依身故迴。[集異門: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內,出息者引發內風令出身外.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隱.故入出息說為身行。](集法經.眾集經.大集法門經)
【唐】2《施設論》說:「何緣死者入出息不轉耶。謂入出息由心力轉,死者無心但有身故。」[施設論:又問:何因人命存活.現住世間,出息入息.而常隨轉,彼終歿者.其事不然。答:命存活者.以思惟發悟故,依止於思.是故存活出入息轉,既終歿者.無所思故.其事如是。]
【涼】如《施設經》說:如《曇摩提那經》說,以何等故死者[者【麗】=有【大】]入息出息不迴耶。答言:入息出息由心勢力,死者無心故.入息出息不迴。[法樂比丘尼經MA210: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大拘絺羅經MA211)。毘陀羅大經 Mahāvedallasuttaṃ(vaipulya)
MN43 Yvāyaṃ, āvuso, mato kālaṅkato tassa kāyasaṅkhārā
niruddhā paṭippassaddhā vacīsaṅkhārā niruddhā paṭippassaddhā, cittasaṅkhārā
niruddhā paṭippassaddhā, āyu parikkhīṇo, usmā vūpasantā, indriyāni
paribhinnāni. 此之死亡命終者,身行滅.安息,口行滅.安息,心行滅.安息。壽盡.煖息.諸根敗壞。]
【唐】此入出息.一說依身.一說依心,或有生疑:如是二說,俱不了義.或俱了義。
【唐】欲顯此二真實義趣,故作斯論。
【涼】一經說由身,一經說由心,人謂:此二經,亦是了義.亦是不了義。
【涼】欲顯此二經真實義故,而作此論。
§a2本論文
§b1總答
【發】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轉耶.依心轉耶。
【發】答:應言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如其所應。
【八】出息入息,當言依身迴.當言依心迴耶[耶〔-〕【三宮聖聖乙】]。
【八】答曰:出息入息如隨巧便,亦隨身迴.亦隨心迴。
【涼】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迴耶.當言依心迴耶。
【涼】答曰:當言依身迴.依心迴,隨其宜便。
【唐】云何名為「如其所應」。
【涼】問曰:云何隨宜便。
【唐】有作是說:於下中上.如其所應,謂入出息,小時下品.壯時中品.老時上品。
【涼】答曰:或有說者,如嬰孩入息出息少,中年中,老年多。
【唐】[評]如是說者:由四事故.名如所應,謂入出息由四事轉:一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麁心現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轉,由此故說.如所應言。
【涼】復有說者,此有四事故言隨宜便。云何為四。一者依身,二者風道通,三者諸孔開,四者入息出息地麁心現在前。此四事說.隨其宜便。
【唐】為顯此義,復作是說。
§b2若但依身.或但依心
【發】若入出息.但依身轉.不依心轉,則在無想定滅盡定位.入出息亦應轉。
【八】若出息入息.但依身迴.不依心迴者,此則入無思想定.滅盡定.出息入息迴也。
【涼】若當入出息.但依身不依心者,入無想、滅盡定,入出息亦應迴。
【唐】彼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毛孔亦開,唯無入出息地麁心現前,以無心故,雖有三事,而闕一事,故息不轉。
【涼】何以故。彼亦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諸毛孔亦開,[雖=惟【宮】]雖無麁心現在故,入出息不迴。
【發】若入出息.但依心轉.不依身轉,則無色界有情.入出息亦應轉。
【八】若出息入息依心迴.不依身迴者,此則無色界人.出息入息[息=息迴【三宮】]也。
【唐】彼界四事一切皆無,故息不轉。
【涼】若入出息.但依心不依身者,無色界眾生.亦應入出息迴。
【涼】然彼無此四事,故不迴。
§b3若不如所應-四事不具
【發】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轉.不如所應,則在卵㲉.及母胎中.羯[刺>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并在第四靜慮,入出息亦應轉。
【八】若出息入息依身迴依心迴.不如巧便,此則卵胎.皮膜轉厚如[酥=蘇【聖聖乙】]酥酪.在母腹中.諸根未具諸根未熟,入第四禪,出息入息迴。
【涼】若入出息.但依身心.不隨宜便者,此則在卵等中時,乃至廣說。
§c1在卵胎中.諸根未滿未熟
【唐】問:何故羯剌藍位息不轉耶。
【唐】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
【唐】問:何故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
【唐】答:1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㲉及母胎中,從羯剌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正理-].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麁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
【涼】1在卵等中身.非入出息所依.風道不通.諸孔不開,唯有入出息地麁心故,是以不迴。
【涼】若當迴者,則應躁動。
【涼】2復有說者,以卵迦羅邏[邏=羅【三宮】]時軟薄故,入出息不迴。阿浮陀.卑尸時,身諸孔未開故,入出息不迴。
a---------
§c2在第四靜慮
【唐】問:何故在第四靜慮息不轉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心細故。謂入出息依麁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
【涼】1麁心能起入出息,彼心心數法細故。
【唐】2復次,內門轉故,謂息必依外門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內門轉,故息不轉。
【唐】3復次,內事轉故,謂息必依外事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內事轉,故息不轉。
[js22此持息念.內門轉故.能止亂尋,不淨多於外門轉故.猶如眼識治彼無能。]
【唐】4復次,極寂靜故,謂息必依躁動心轉,如人涉路,躁則動塵,心若躁動,起入出息,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寂靜,故息不轉。
【涼】4復有說者,躁動心能起入出息,彼心不躁動,如人在煩鬧道行.便起於塵,彼亦如是。
【唐】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入第四靜慮.便得轉依。謂所依身,有第四靜慮微妙大種,令諸毛孔一切密合,無竅隙故.非息所依,由此爾時息不復轉。
【涼】5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以入第四禪者,身諸毛孔合,以無所依故,入出息不迴。
【唐】6大德說曰:入第四靜慮.心便不動。心不動故.身亦不動,身不動故.息不復轉,入彼定時.一切動法皆息滅故。
【涼】6尊者婆檀陀說曰:入第四禪身不動搖,彼心不動故.身亦不動。
【唐】7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入第四靜慮.一切麁重皆息滅故,息不復轉。謂欲界中有麁欲貪,初靜慮地有尋有伺,第二靜慮有喜,第三靜慮有樂,由此發生身心麁重,由麁重故入出息轉。第四靜慮一切皆無,故息不轉。
【涼】7復有說者,欲界以愛境界故令身心麁。初禪以覺觀故,第二禪以喜故,第三禪以樂故,第四禪中永離如是法故,[入=無入【三宮】]入出息。}
【唐】[結]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靜慮,唯有息所依身及風道通,然毛孔不開,亦無息地麁心現前,雖有二事.而闕二事,故息不轉。
【涼】入第四禪,雖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諸=諸毛【三宮】]諸孔不開,以定力故身體盡合,復不起入出息地麁心,彼地心微細故。
§c3生第四靜慮等
【唐】問:何故但說.在第四靜慮息不復轉,不說生第四靜慮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說入第四禪者,不說生第四禪者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復次,亦應說生第四靜慮息不復轉,而不說者應知此是有餘之說。
【唐】3復次,已說入彼定,當知亦說生彼。如契經說:先在此間入彼靜慮,後方生彼。[意行經MA168 :先此行定,然後生彼。MN120 AN4.123 AN4.124 ][集異門]
【涼】或有說者,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此文應作是說:入第四禪及生第四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
【涼】復次,若說入定,當知亦說生處。如經說:前修此定,後生彼處。
【唐】問:第四靜慮亦有風界.以四大種不相離故,何緣生彼無息轉耶。
【唐】答:1第四靜慮雖有風界.而不名為入息出息,以於彼身不入出故。
【唐】2有說:生彼雖有風界,而無前說四種事故,不名為息。
§b4具緣轉位
【發】以入出息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及如所應。是故下從無間地獄.上至遍淨,其中有情.諸根滿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轉。
【八】但出息入息.如其巧便.依身迴.依心迴。下至摩訶阿鼻泥梨[梨=犁【三宮】]、上至[至=至遍【宮】]淨居[居〔-〕【宮聖乙】]天,於其中間所有眾生,諸根不缺.一切[支=肢【三宮】]支節完具,出息入息如其巧便,盡依身迴.依心迴。
【涼】是故入出息.依身迴.亦依心迴,隨其宜便。從阿鼻獄上至遍淨天,於其中間諸眾生生,諸根具者,乃至廣說。
【唐】1此中「諸根滿熟」言,顯前四事具足,不說眼等根滿熟義。謂前四事.能發息故,說之為根,具故名滿,熟謂作用。即前四事具足有用,是故說為.諸根滿熟。
【涼】此中說「諸根具足」者,具上四事,非眼等根也。
【唐】2有說:「諸根滿熟」言者,簡處胎卵.根未滿熟,顯風道通.毛孔開義。
【唐】身心二事.次後自說。
【涼】{}問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
【涼】答曰:麁心能起入出息,彼心心數法細故。
【涼】復有說者,躁動心能起入出息,彼心不躁動,如人在煩鬧道行便起於塵,彼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以入第四禪者,身諸毛孔合,以無所依故,入出息不迴。尊者婆檀陀說曰:入第四禪身不動搖,彼心不動故身亦不動。
【涼】復有說者,欲界以愛境界故[令=今【宮】]令身心麁。初禪以覺觀故,第二禪以喜故,第三禪以樂故,第四禪中永離如是法故,[入=無入【三宮】]入出息。{}
[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
【唐】應知此中,有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
【涼】[有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有無入出息地。
【唐】入息者,謂息風入身;出息者,謂息風出身;
【涼】入息者來,出息者去。
【唐】有入出息地者,謂欲界及下三靜慮;無入出息地者,謂第四靜慮及四無色。
【涼】四地中有入出息,四地者,謂欲界、初禪、二禪、三禪。
【涼】五地中無入出息,五地者,謂第四禪及四無色定。
【唐】1生有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心現在前,息便不轉;
【唐】2生無入出息地.有入出息地心現在前,息亦不轉;
【涼】1問曰:住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心現在前,為有入出息迴不耶。答曰:不迴。
【涼】2問曰:住不入出息地,入出息地心現在前,為有入出息迴不耶。答曰:不迴。
【唐】3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心現在前,a若不如所應,息亦不轉。b要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地心現在前,如其所應,息方得轉。
【涼】3問曰:若住入出息地身,入出息地心現在前,當言入出息迴。
§a3隨身繫-隨心繫
【唐】問:入出息,何地繫。隨身繫耶,隨心繫耶。
【涼】為以身故迴,為以心故迴耶。
§b1隨身地繫
【涼】答曰:
【唐】●有作是說:隨身地繫。
【涼】或有說者,以身故迴。
【唐】諸有欲令入出息隨身地繫者,彼說:
【涼】諸作是說.以身故迴者,
【唐】生欲界者,1若欲界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欲界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1生欲界中,欲界中心現在前,此身是欲界.入出息亦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此心所觀境界。
【唐】2即彼若初靜慮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2生欲界中,初禪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欲界,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欲界入出息,離欲界染時.最後無間道滅。
【涼】問曰:若然者,此說云何通。如說:欲界入出息,是初禪無礙道中滅。
【唐】答:a欲界入出息,有隨欲界心轉,有隨初靜慮心轉。隨欲界心轉者.爾時滅,隨初靜慮心轉者.爾時現在前。
【唐】b復次,彼依擇滅說.故無相違失。
【涼】答曰:a欲界入出息,或從欲界心迴、或從初禪心迴。若從欲界心迴者滅,若從初禪心迴者現在前。
【涼】b復有說者,言滅者是數滅也。
【唐】3即彼若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3生欲界中,二禪三禪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欲界,從二禪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初靜慮者,1若初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1[初=生初【三宮】]初禪,初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2即彼若欲界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心轉,非此心所觀。
【涼】2生初禪,欲界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欲界心迴,非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3即彼若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3生初禪,二禪三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二禪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第二靜慮者,1若第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第二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欲界初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靜慮心轉,非此心所觀。
【唐】3即彼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二禪中,隨其相說。
【唐】生第三靜慮者,1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1生第三禪中,第三禪心現在前,身是三禪.入出息是第三禪,從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2即彼若欲界初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二靜慮心轉,非此心所觀。
【涼】2生三禪中,欲界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明】]入出息是第三禪,從欲界心迴,非是彼心所觀境界。如是起初禪二禪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第三禪,從初禪二禪心迴,非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觀心]諸有欲令入出息隨身地繫者,彼說:
【唐】欲界入出息.四地心所觀,初靜慮入出息.三地心所觀,第二靜慮入出息.二地心所觀,第三靜慮入出息唯第三靜慮心所觀。
【涼】諸作是說,入出息以身故迴者,
【涼】欲界入出息.為四種心作境界,初禪入出息.為三種心作境界,第二禪入出息.為二種心作境界,第三禪入出息.即為第三禪作境界。
【唐】[通施設論]問:若入出息隨身地繫,《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何緣死者入出息不轉耶。謂入出息由心力轉,死者無心.但有身故。」
【唐】答:顯入出息.隨心而轉.必不離心,故作是說,不言此息隨心地繫。
§b2隨心地繫
【唐】●有餘師說:隨心地繫。
【唐】諸有欲令入出息隨心地繫者,彼說:
【涼】諸作是說.入出息以心故迴者,
【唐】生欲界者,1若欲界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欲界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初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欲界身.初第二第三靜慮入出息,隨初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欲界中,1欲界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2若初禪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初禪,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若第二第三禪心現在前,身在欲界.入出息是第二第三禪,從第二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初靜慮者,1若初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若欲界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欲界入出息,隨欲界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3若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第二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初禪中,1初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2若欲界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3若第二第三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第二第三禪,從第二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第二靜慮者,1若第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第二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欲界初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欲界初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3即彼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第二禪中,說亦如是。
【唐】生第三靜慮者,1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欲界初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欲界初二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二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第三禪中,第三禪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第三禪,從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若欲界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若初禪二禪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初禪二禪,從初禪二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觀心]諸有欲令入出息隨心地繫者,彼說欲界入出息.唯欲界心所觀,乃至第三靜慮入出息.唯第三靜慮心所觀。
【涼】諸作是說.入出息依心迴者,欲界入出息.即是欲界心所觀境界,初禪即初禪,二禪即二禪,三禪即三禪。
【唐】[通契經]問:若入出息隨心地繫,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告長者,此入出息是身法,身為本,繫屬身,依身而轉。」
【唐】答:顯入出息由身力轉,必不離身故作是說,不言此息隨身地繫。
【唐】●評曰:此入出息.隨身地繫,是身分故,前說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a4雜論
§b1入出先後
【唐】問:入出息風,為先入耶,為先出耶。
【涼】{問曰:入出息,為先入耶、為先出耶。
【涼】答曰:
【唐】答:1應說:先入。謂此息風.先入口鼻.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復從心胸流至臍輪,復從臍輪漸漸流散.遍諸支節[支=肢【元明】]。
【唐】2有說:先出,謂臍輪中有息風起,流散上下,開諸毛孔,方出至外。
【涼】2或有說者.言先出,臍邊有風起,能開諸孔,然後乃出。
【唐】1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息風不能開毛孔故。應作是說:有業生風.開諸毛孔,毛孔開已.乃有息風於中入出。
【涼】1復有說者,能開諸孔風.非入出息。諸孔開已,風先入。如飢渴人,少有所食令身長養。
【唐】問:於胎卵中,至何分位.入出息轉。答:至具色根六處滿位,息風方轉。
[生死時]
【唐】1謂將生時.息風先入,息風入已.名為已生;
【唐】將欲死時.息風後出,不復更入.名為已死,由此可觀生死分齊。
【涼】1死時,最後息出,更不復入.名死。
【唐】2有餘師說:臨欲生時.息風先出,息風出已.名為已生;
【唐】將欲死時.息風後入,不復更出.名為已死。如說:云何使我常活,令我入息恒得出耶。
【涼】2復有說者,最後息入,更不復出.[名=是名【三宮】]名死。如說:使我常得入出息。
[出入定時]
【唐】1諸有欲入第四靜慮,息風後出.不復更入,名已入定;將出定時,息風先入.息風入已,名已出定。
【涼】入第四禪時息出,出第四禪時息入。}
【唐】2有餘師說:諸有欲入第四靜慮,息風後入.不復更出,名已入定;將出定時,息風先出.息風出已,名已出定。
【唐】1評曰:此中前說為善。
§b2情數-非執受-等流
【唐】問:此入出息為是有情數,為非有情數耶。
【唐】答:是有情數。
【涼】問曰:入出息,為是眾生數、為非眾生數耶。
【涼】答曰:是眾生數。
【唐】問:此入出息為有執受,為無執受耶。
【唐】答:是無執受。身中雖有有執受風,而入出息是無執受。
【涼】問曰:為是內法、為是外法耶。
【涼】答曰:是外法。此身中亦有內風,然入出息是外風。
【唐】問:此入出息為是長養,為是異熟,為是等流。
【涼】為是長養、為是依、為是報耶。
【唐】答:唯是等流。身中雖有異熟生風及長養風,然入出息唯是等流。
【涼】答曰:是依,此身亦有長養風、報風,然入出息是依。
§b3殊勝飲食
【唐】如契經說:佛告阿難:若如射箭.筈筈相續[筈=栝【三宮】*],調入出息.令不亂者,應知彼名殊勝飲食。
【涼】如經說,佛告阿難:若能令入出息.如射箭筈筈相續者[筈筈=栝栝【三宮】*],是名異食。
【唐】問:何故世尊.說入出息名飲食耶。
【涼】云何名異食耶。
【唐】答:能損益故。謂無上妙飲食益身.如有方便調入出息,亦無麁惡飲食損身.如無方便調入出息,是故世尊.說為飲食。
【涼】答曰:雖以上妙飲食長養人身.不如正方便入出息,切害身法.莫若邪方便。
【唐】問:如射箭筈筈相續者,是何義耶。[筈=栝【三宮】*]
【涼】入出息如箭[*]筈筈相續,是何義耶。
【唐】答:1如以後箭射於前箭,後觸前筈,是此中義。
【唐】2有說:此中但顯.前後無間斷義,不說後箭觸前箭義,又不定說.如以後箭射前箭義。
【涼】答曰:1如以後箭射於前箭,是名[*]筈筈相續義。
【涼】2復有說者,相續不斷義.是[*]筈筈相續義。
【涼】{}問曰:入出息,為先入耶、為先出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言先出,臍邊有風起,能開諸孔,然後乃出。
【涼】復有說者,能開諸孔風,非入出息。諸孔開已,風先入。如飢渴人,少有所食令身長養。死時最後息出,更不復入名死。
【涼】復有說者,最後息入更不復出[名=是名【三宮】]名死。如說:使我常得入出息。入第四禪時息出,出第四禪時息入。{}
2■持息念
§a1名義自性
【唐】如契經說:有持來.有持去,有持來持去念,有修持來持去念。
【涼】如說:有阿那般那、有阿那般那念。
【涼】云何名阿那āna(ā-√an)。云何名般那apāna(apa-√an)。云何名修阿那般那念耶。
【涼】答曰:
【唐】1此中,持來者,謂入息;持去者,謂出息。如《施設論》說:「吸風入內名持來,引風出外名持去。」如鍜[鍛]金師[㰆【麗】=囊【大】]㰆囊開合,風隨入出,此亦如是。
【涼】1諸入息是阿那,出息是般那。
【唐】2有作是說:出息名持來,入息名持去。
【涼】2復有說者,出息是阿那,入息是般那。
【唐】3有餘師說:煖息名持來,冷息名持去。
【唐】4復有說者:上息名持來,下息名持去。
【唐】1評曰:此中初說為善。
【涼】1如說:「比丘,吸外風入時名阿那,如內風出散名般那。」[ABhK: ānanam āna āśvāso yo vāyuḥ
praviśati / apānanam apānaḥ praśvāso yo vāyuḥ niṣkrāmati / ]
【唐】能緣彼念,名持來持去念。即於此念及此相應俱有諸法,若修若習若多所作,名修持來持去念。
【涼】能緣彼念,是名阿那般那念。修行廣布念相應共有法,是名修阿那般那念。
【唐】問:此持息念.自性是何。
【涼】{問曰:阿那般那念.體性是何。
【唐】答:慧為自性,然此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
【唐】如四念住及宿住念.本性生念,慧為自性,然彼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
【唐】如除色想,慧為自性[s137由此能遣諸積集色令不現前],然彼聚中想力增故.說名為想。此亦如是。
【涼】答曰:是慧,以此心品中念偏多故.名阿那般那念。
【唐】若并眷屬,四蘊五蘊為其自性。
【涼】取其相應共有法故,欲界體依是四陰性,色界是五陰性。
§a2諸門分別(21門)
【唐】此持息念:
【唐】1.界者:謂欲色界,非無色界。
【唐】2.地者:五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及下三靜慮近分。
【唐】諸有欲令下三根本靜慮地亦有捨根者,彼說:此念通八地,謂前五及下三靜慮。
【涼】地者,在五地中,欲界、未至[初=禪【三宮】]初、禪中間、二禪未至、三禪未至。
【唐】3.所依者:唯依欲界,非色無色界。[俱舍][s40何處起此不淨觀耶]
【唐】有餘師說:依欲色界,非無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正理]
【涼】所依身者,依欲界身,亦依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
【唐】4.行相者:非聖行相。
【涼】行者,體非行。
【唐】5.所緣者:緣息風。
【涼】境界者,境界是風。
【唐】6.念住者:是身念住加行,非根本念住。若依汎爾四念住說.是身念住,緣色法故。
【涼】念處者,非根本念處,是念處方便。若取念處眷屬者,則是身念處。所以者何。以緣色故。
【唐】問:何故契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雜含SA810: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SN54.13 (SN54.15 SN54.16) MN118 ]
【涼】問曰:若然者,何故佛經說.阿那般那念是四念處耶。
【唐】答:此能引起四念住故,作如是說。
【涼】答曰:以是念處方便故.名四念處。
[通四念住-不說不淨觀]
【唐】A問:不淨觀亦能引起四念住,何故不說四念住耶。
【涼】問曰:若然者,不淨觀亦是四念處方便,何故不說名四念處耶。
【唐】答:亦有經說.此不淨觀通四念住;
【涼】答曰:若有眾生.應聞阿那般那是念處者,世尊則說。若有眾生.應聞不淨是念處.而得悟者,佛亦說之。
【唐】如說:若觀青淤[淤=瘀【三宮】]膿爛蟲食等事,名身念住。
【涼】復有說者,如此經中亦說不淨觀是念處,如此經偈說:
【涼】 若能觀青色 亦能觀爛壞 是名身念處
【唐】又說:若觀此中有受.能引淨貪.亦令止息,名受念住。
【涼】 觀淨生欲心 是中亦有受 是名受念處
【唐】又說:若觀無損害意.憐愍一切.遍諸方域,名心念住。
【唐】又說:若觀貪瞋癡斷.離染起明.得眾苦盡,名法念住。
【涼】 能以無瞋心 是名心念處 亦斷於愛恚 是名法念處
【唐】B問:雖此一經說不淨觀通四念住,而無量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非不淨觀,有何意耶。
【涼】復次,何故說阿那般那念是念處,不說不淨觀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以持息念.依處串習[串習=慣習【三】*],牢固可恃。假使失念.煩惱現行,速可依之伏諸煩惱.引四念住,如人怖賊.速走歸城。處謂大種,相決定故。
【唐】若不淨觀.非處串習[*],性不牢固。或時失念.煩惱現行,不能依之速伏煩惱.引四念住。言非處者.謂諸造色,相不定故。由此多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非不淨觀。
【涼】(1)以阿那般那念觀.牢固可恃,不淨觀法.則不爾。若行者失念.煩惱現在前時,速能還觀。如人[怖恐=恐怖【三宮】]怖恐速走入城,彼亦如是。
【涼】(4)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不與外道共,不淨觀共。
【唐】(2)復次,以持息念增益法想,是空觀本,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
【唐】若不淨觀增有情想,如說此骨為女為男,障礙空觀,不能速疾引四念住,是故不說。
【涼】(2)復有說者,不淨觀.能增長眾生想。所以者何。觀時必觀男女身骨故。
【涼】阿那般那念.能增長法[相=想【三宮】]相。所以者何。以是空三昧根本故,是故說四念處。
【唐】(3)復次,以持息念,所緣隣近.無種種相.無定次第.不依有情.任運而轉,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
【唐】若不淨觀.與此相違,是故不說。
【涼】(3)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緣近法.是不雜觀.非次第觀.非是因眾生觀.不多用功。
【涼】不淨觀不爾。是故說是念處,不說不淨觀也。
【唐】(4)復次,以持息念.唯內道起.不共外道,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
【唐】若不淨觀.外道亦起,不能速疾引四念住,是故不說。
【唐】此持息念:
【唐】7.智者:一世俗智。
【唐】8.三摩地者:非三摩地俱。
【唐】9.根者:一捨根相應。[js22謂苦樂受能順引尋kila,此念治尋.故不俱起;喜樂二受.能違專注,此念於境專注故成,由此相違.故不俱起。]
【涼】7智者,一等智。9根相應者,一根相應,謂捨根。
【唐】10.世者:通三世。
【唐】11.緣世者: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涼】10世者,謂是三世。11緣世者,謂緣三世。
【唐】12.善不善無記者:唯善。
【唐】13.緣善不善無記者:唯緣無記。
【涼】12善不善無記者,謂是善。13緣善不善無記者,謂緣無記。
【唐】14.繫不繫者:欲色界繫。
【唐】15.緣繫不繫者:緣欲色界繫。[新譯.非評家義]
【涼】14欲色無色界繫者,謂欲色界繫。
【涼】15緣三界繫及不繫者,謂緣欲色界繫。
【唐】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非學非無學。
【唐】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緣非學非無學。
【涼】16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謂是非學非無學。
【涼】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者,謂緣非學非無學。
【唐】18.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唯修所斷。
【唐】19.緣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唯緣修所斷。
【涼】18見道斷修道斷無斷者,謂修道斷。
【涼】19緣見道修道不斷者,謂緣修道斷。
【唐】20.緣名緣義者:唯緣義。
【唐】21.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唯緣自相續。[本義抄:可緣非相續法也…]
【涼】20緣名緣義者,謂緣義也。
【涼】21緣自緣他者,謂緣自他。}
§a3持息念六相
§b1六相
【唐】復次,此持息念由六因故,應知其相: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
【涼】阿那般那念,說有六事。云何為六。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
【唐】(一)數有五種:一滿數,二減數,三增數,四亂數,五淨數。
【涼】數者,有五種。一數,二減數,三增數,四聚數,五淨數。
【唐】1滿數者:謂從一數至十。
【涼】數者,一至二乃至十。
【唐】2減數者:謂於二等.數為一等。
【唐】3增數者:謂於一等.數為二等。
【涼】減數者,從三至一。增數者,從一至三四。
【唐】4亂數者:a謂數過十。
【涼】聚數者,a觀六息入、六息出。
【唐】b有餘師說:於入謂出,於出謂入,名為亂數。[zs60雜亂失]
【涼】b復有說者,聚數者,觀入息是出、觀出息是入。
【唐】c復有說者:數無次第,故名亂數。
【唐】5淨數者:於五入息數為五入,於五出息數為五出。[雜心正理同]
【涼】淨數者,觀五息出。
[入出先後]
【唐】問:為先數入息,為先數出息耶。
【唐】答: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又如是觀.身心安隱非顛倒故,又如是觀.顯於生死先入後出非顛倒故。
【涼】問曰:為先數入息、為先數出息耶。
【涼】答曰:先數入息。所以者何。生時息入.死時息出,如是觀者.是名隨順生死觀法。是以先觀入出,乃至廣說。
【唐】(二)隨者:
【唐】繫心隨息.從外入內。謂從口鼻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復從心胸流至臍輪,如是展轉乃至足指,心皆隨逐。
【涼】隨者,觀息至咽時,心亦隨至。至心至臍.乃至脚指,心亦隨至。
【唐】心復隨息.從內出外[正理雜心皆有]。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節一指節.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肘一肘.半尋一尋,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心皆隨逐。
【唐】(三)止者:謂觀息風.初住口鼻,次住咽喉,次住心胸,次住臍輪,展轉乃至後住足指,隨息所止.心住觀之。
【涼】止者,息入時住在咽,心亦止觀。如是.至心至臍.乃至住脚指,心亦止觀。
【唐】有說:止者,住心觀息,遍住身中,如珠中縷。
【涼】復有說者,止者,觀風在身中住,如觀明珠中綖。
【唐】(四)觀者:謂此息風.若至口鼻能審觀察,若至咽喉亦審觀察,如是展轉乃至足指.亦審觀察。觀息風已,復作是念:「此風聚中.有四大種,此四大種生諸造色,此所造色是心心所所依止處。」如是行者,觀息為先,展轉遍能觀五取蘊。
【涼】觀者,不但觀風,以風大故.等觀四大.不作差別。觀此四大能生何物,知生造色。次觀造色者.為誰作依.[誰=能【三宮】]誰有所作,知為心心數法。以是事故.[觀=都觀【三宮】]觀五陰。
【唐】(五)轉者:轉此入出息觀.起身念住,展轉乃至.起法念住。
【涼】轉者,轉此入息觀.起身念處,次起受心法念處,次起煗頂忍世第一法。
【唐】(六)淨者:a從煖乃至無學。
【唐】b有說:四種順決擇分亦是轉攝,淨謂始從苦法智忍乃至無學。
【涼】淨者,b謂苦法忍是也。
【唐】c有說:從四念住位乃至金剛喻定皆是轉攝,有煩惱故未名為淨;盡智起後方名為淨。
【涼】a復有說者,是諸善根皆是慧分。
§b2六相各作二事
【唐】復次,此中:
【唐】數作二事:一能數入出息,二能捨耽嗜依尋。
【涼】數有二事:一數入出息;二能捨[思=惡【三宮】]思覺。
【唐】隨作二事:一能隨入出息,二能捨出離依尋。
【涼】隨有二事:一能隨入出息;二捨離欲覺。
【唐】止作二事:一能止住息,二能住等持。
【涼】止有二事:一能住息在鼻端;二不捨三昧。
【唐】觀作二事:一能觀入出息,二能取心心所法相.無所遺漏。
【涼】觀有二事:一能觀入出息住異相;二能取心心數法相。
【唐】轉作二事:1一能轉息觀,二能入諦觀。
【涼】轉有二事:一能知陰;二能入聖道。
【唐】2有說:轉作二事:一能捨異生性,二能得聖性。
【唐】3有說:轉作二事:一能捨煩惱,二能淨智見。
【唐】淨作二事:1一能觀聖諦,二能入聖道。
【唐】2有說:淨作二事:一能捨煩惱,二能淨智見。
【涼】淨有二種:2一能斷結;二能淨見。
【唐】3有說:淨作二事:一能證有餘依涅槃界,二能證無餘依涅槃界。
【唐】4有餘師說:淨作二事:一能證現法樂住,二能證二涅槃界。
§b3止觀品攝
【唐】問:此六息念,幾是奢摩他品。幾是毘鉢舍那品耶。
【唐】有作是說:前三是奢摩他品,後三是毘鉢舍那品。
【唐】復有說者:前三是毘鉢舍那品,後三是奢摩他品。
【唐】[評]如是說者:此不決定,或有一切皆是奢摩他品,或有一切皆是毘鉢舍那品。
【涼】{}問曰:阿那般那念體性是何。
【涼】答曰:是慧,以此心品中念偏多故;名阿那般那念,取其相應共有法故。欲界體依是四陰性,色界是五陰性。地者,在五地中,欲界、未至、[初=禪【三宮】]初禪中間、二禪未至、三禪未至。所依身者,依欲界身,亦依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行者體非行。境界者,境界是。風念處者,非根本念處,是念處方便。若取念處眷屬者,則是身念處。所以者何。以緣色故。
【涼】問曰:若然者,何故佛經說阿那般那念是四念處耶。
【涼】答曰:以是念處方便故名四念處。
【涼】問曰:若然者,不淨觀亦是四念處方便,何故不說名四念處耶。
【涼】答曰:若有眾生應聞阿那般那是念處者,世尊則說。若有眾生應聞不淨是念處而得悟者,佛亦說之。
【涼】復有說者,如此經中亦說不淨觀是念處。如此經偈說:
【涼】 若能觀青色 亦能觀爛壞 是名身念處 □□觀淨生欲心,
【涼】 是中亦有受 是名受念處 能以無瞋心 是名心念處
【涼】 亦斷於[愛=受【宮】]愛恚 是名[法=說【三宮】]法念處
【涼】復次何故說阿那般那念是念處,不說不淨觀耶。
【涼】答曰:以阿那般那念觀牢固可恃,不淨觀法則不爾。若行者失念,煩惱現在前時,速能還觀。如人[怖恐=恐怖【三宮】]怖恐速走入城,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不與外道共、不淨觀共。
【涼】復有說者,不淨觀能增長眾生想。所以者何。觀時必觀男女身骨故。阿那般那念能增長法[相=想【三宮】]相。所以者何。以是空三昧根本故,是故說四念處。
【涼】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緣近法,是不雜觀,非次第觀、非是因眾生觀、不多用功,不淨觀不[爾=念【宮】]爾。是故說是念處,不說不淨觀也。智者,一等智。根相應者,一根相應,謂捨根。世者,謂是三世。緣世者,謂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謂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謂緣無記。欲色無色界繫者,謂欲色界繫。緣三界繫及不繫者,謂緣欲色界繫。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謂是非學非無學。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者,謂緣非學非無學。
【涼】見道斷修道斷無斷者,謂修道斷。緣見道修道不斷者,謂緣修道斷。
【涼】緣名緣義者,謂緣義也。
【涼】緣自緣他者,謂緣自他。{}
§b4息念滿相
【唐】如薄伽梵.於契經中為所化生.說伽他曰:
【唐】 善修息念滿 漸習隨佛教 彼能明照世 如日出重雲[日=月【三宮】]
【涼】如經說偈:
【涼】 若於安般念 具足能修行 次第而習學 如佛之所說
【唐】問:此頌中說息念滿者,誰名為滿,誰不滿耶。
【涼】問曰:此偈中說,誰具足、誰不具足。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佛名為滿;獨覺聲聞俱名不滿。
【涼】或有說者,此中說佛具足,聲聞緣覺不具足。
【唐】2有餘師說:佛及獨覺俱名為滿,聲聞不滿。
【涼】復有說者,佛辟支佛是具足,聲聞是不具足。
【唐】3或有說者:聲聞乘中到彼岸者亦名為滿,諸餘聲聞名為不滿。
【唐】4復有說者:三乘無學皆名為滿,學名不滿。
【涼】復有說者,阿羅漢以上是具足,學人凡夫人是不具足。
【唐】5或復有說:聖者名滿,異生不滿。
【涼】復有說者,聖人是具足,凡夫人是不具足。
【唐】6[評]如是說者:諸有具上所說六因說名為滿,若不具者名為不滿。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若具上六事名為具足,若不具上六事名不具足。
§a4釋一奢能伽羅經
§b1世尊兩月宴坐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欲兩月宴坐,汝等不須參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是世尊入室宴坐。
【涼】如經中說,佛言:我於二月入於禪定。
[雜含SA807(SA808):我欲二月坐禪…。三月:SN54.11(SN54.12)(Icchānaṅgalasuttaṃ一(壹)奢能伽羅經)][一車難伽羅村、伊車能伽羅(俱[拘]薩羅婆羅門村)]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月燕坐者。佛在世時凡三燕坐,一初得道已十五日燕坐,亦制諸比丘不得見佛;中間二月燕坐,亦復立制。問曰:佛何以初十五日中二月後四月…]
[宴默半月1. SN45.11 SN45.12 (由宴默起.說八正道) 2.
SN54.9(毘舍離經)(SA809)(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修微細住)(摩訶僧祇律:更有三昧,使諸比丘快樂善學不極厭身) ]
【唐】問:世尊何故久宴坐耶。
【唐】答:1去來諸佛過殑伽沙,法爾皆應如是宴坐。
【唐】2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欲為諸天說密法故。
【唐】3有說:為斷慢緩苾芻放逸心故。
【唐】4有說:為觀病苾芻故。
【唐】5有說:欲為他界有情說妙法故。
【唐】6有說:為策退杜多行諸苾芻故。
【唐】7有說:哀愍未來所化諸有情故。謂未來世所化有情.聞是事已作如是念:如來猶故多時宴坐,我輩寧得不宴坐耶。
【唐】8有說:為遮外道謗故。謂諸外道毀謗佛言:此喬答摩,好處闠鬧[闠=憒【三宮】].愛多言論.捨離閑居寂靜之樂。為止此等種種謗故,多時宴坐。
【唐】9有說:任持菩提分法功德樹故。如種樹已須更修治,菩提分樹亦復如是,雖已圓滿.仍須經久宴坐任持。
【唐】10有說:為受妙法樂故。
【唐】11有說:為觀所證微妙諸佛法故。
【唐】12有說:任持難行苦行所勞身故。
【唐】13有說:欲現雖久證得無上菩提.而深敬重,猶如今時初證得故。
【唐】14大德說曰:由二因緣.如來經於兩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樂故,二者哀愍[慜=愍【三宮】]諸有情故。
【唐】15脇尊者言:為他於法生渴仰故。
§b2令答外道佛所入定
【唐】如彼經說:過二月已,爾時世尊從宴坐起,出到逈處敷座而坐,現如是相,令諸苾芻來詣佛所。
【唐】問:世尊爾時現何等相。
【涼】云何瑞相。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令地微動。
【唐】2有餘師說:放勝光明。
【唐】3或有說者:出梵音聲。
【唐】4復有說者:化作苾芻前後圍繞.問訊恭侍。
【涼】4世尊自敷床而坐,化作比丘眷屬圍遶,是其瑞相。
【涼】1復有說者,世尊令地微動。
【唐】時諸苾芻見已知佛從宴坐起,深心慚愧,我等何為不早詣佛。便相告命共往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問訊起居.退坐一面。
【涼】諸比丘見已尋詣佛所,此亦是其瑞相。
【唐】世尊告曰:若有外道來問汝言,汝等大師二月宴坐入何等定。應答彼言,入持息念。
【涼】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外道梵志來問汝言.沙門瞿曇於二月中為入何定者,汝當答言,入阿那般那定。
【唐】問:諸外道輩,尚不知有持息念名,況知自性。世尊何故作是說耶。
【涼】問曰:如諸外道梵志,乃至不識阿那般那定名,佛何故作如是說「若諸外道來問汝者,汝當答言入阿那般那定」耶。
【唐】答:1為欲引攝.諸外道等所化有情.入佛法故。謂有外道及信彼法所化有情,聞佛世尊.二月宴坐入持息念.生希有心,來詣佛所,佛為說法彼信奉行。
【涼】答曰:欲令外道生[悕=希【三宮】*]悕有想。若[諸=謂【三宮】]諸外道聞阿那般那定名,必生[*]悕有想;以生[*]悕有想故來至我所,以此緣故當入我法。作如是說。
【唐】2復次,為欲守護新學苾芻令於佛法不背捨故,謂有苾芻初入佛法學持息念,心不敬重欲歸外道更求異法,因佛此言諸外道輩來詣佛所恭敬受法,是諸苾芻心便不退。
【唐】問:佛宴坐時遍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何故但說入持息念。
【涼】問曰:如世尊悉入諸禪定解脫三昧,何以但說入阿那般那定耶。
【唐】答:1雖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而持息念是彼上首,是故偏說。
【涼】答曰:以阿那般那定在諸禪定初故。
【唐】2復次,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皆是息念前後眷屬,是故世尊說持息念。
§b3十七種息念
[zs60此十七中,初是總觀.後十六種是差別觀,約四念住如次應知.各有四門成十六種。][雜心:…以為三念處方便種子。…此名得方便無願解脫門種子。…][zs60何故辯息念中言覺喜樂。]
§c1身(1-5)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1)我已念入出息,了知我已念入出息;
【唐】(2)我已念短入出息,了知我已念短入出息;
【涼】如說當觀息短,乃至廣說。[舊譯十六句]
【唐】(3)我已念長入出息,了知我已念長入出息;
【唐】(4)我已覺遍身入出息,了知我已覺遍身入出息;[paṭisaṃvedī覺知一切身(SA);學一切身(覺知)(MA/舍利弗);盡觀身體入息(AA);息入遍身(摩訶僧祇律)]
【唐】(5)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一切身行息passambhaya/身行休息/身息(SA);學止身行(MA);(學)除身行(舍利弗[除覺.身除.心除](以細身行調伏麁身行…寂靜滅除…捨念清淨.成就於四禪行).成實[心安隱故.麁息則滅]).猗身行(尊婆須蜜).息和釋[心柔順](修行道地).息除身行(瑜伽);身行捨(摩訶僧祇律)](passambhati--śrambh--pra-śrabdha)
[學滅出息入息.善見律]
[SA807:1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23若長若短,4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5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SN54.11 (除婆沙.正理顯宗.尊婆須蜜,餘處皆先長後短)]
[SA803:1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23息長息短。4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5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心>切]身行息出息善學。SN54.1]
[SA810:如是聖弟子,1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23若長若短;4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5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SN54.13 ] [ MN118 ][AA17.1 羅雲…出息冷亦知息冷…MN62(同餘經) ][出曜經:息熅亦知.息冷亦知…][安般守意經.十六勝,與此不同]
[第二三句]
【唐】問:入出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
【涼】問曰: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
【唐】答:先短後長。云何知然。如《施設論》說:「菩薩初入定時.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擔重,經嶮難處.其息速疾,後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後長。
【涼】答曰:先觀短、後觀長。何以知耶。答曰:如說:世尊入定不久.入出息速動,入定轉久.入出息安住。如人重擔,上嶮難處.身體疲極.入出息速動,若止息時.入出息住。佛亦如是。
[第四句]
【涼】入息時知息遍身,出息時亦知遍身。
【唐】問:此觀息風.從鼻而入.還從鼻出,何故乃說.我覺遍身入出息耶。
【涼】問曰:繫念在鼻端,云何復知入出息遍身耶。
【唐】答:息念未成,觀入出息從鼻入出。息念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息風周遍於中入出。[一切身毛孔(尊婆須蜜).見一切毛孔風行出入(成實)][身諸毛孔息出-入(鼻奈耶)]
【涼】答曰:{}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遍知此身是無常法而不失念。
【涼】問曰:若然者,不名起定耶。
【涼】答曰:不名起,以不捨其方便故。如是展轉觀此身,是苦空無我穢污不淨性。{}
【涼】若此阿那般那念未成時,繫念在鼻端。後若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風從中入出。
【唐】問:若爾,何故非出定耶。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名起定耶。
【涼】答曰:
【唐】答:1意樂加行俱未息故。
【涼】以不捨方便所期心故,不名起定。
【唐】[大德(法救)]如菩薩時雖作此觀而不出定,亦以意樂加行未息,故無有過。
【涼】尊者婆檀陀[婆=萎【宮】]說曰:如菩薩觀時,先繫念在身諸孔風入出處,令心不散亂,亦不捨方便。
【唐】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觀一切大種造色所合成身,皆是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不淨。以不捨離緣息風覺,不名出定。此亦應爾。
【涼】{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遍知此身是無常法而不失念。
【涼】問曰:若然者,不名起定耶。
【涼】答曰:不名起,以不捨其方便故。如是展轉觀此身,是苦空無我.穢污不淨性。}
[第五句]
【涼】止息身行入息出息,乃至廣說。
【唐】止身行者:謂令息風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涼】止息身行者,令此入出息轉微寂靜,或時不觀。
[結]
【唐】應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總,念短入出息等是別。
【唐】復次,念入出息者,是欲界持息念;
【唐】念短息者,是初靜慮;
【唐】念長息者,是第二靜慮;
【唐】覺遍身者,是第三靜慮;
【唐】止身行者,是第四靜慮。
【涼】復有說者,觀息短時名入初禪,觀息長時入第二禪,知息遍身入第三禪,止息身行入第四禪。
§c2受(6-9)
【唐】又彼經說:「(6)我已覺喜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喜入出息;
【唐】(7)我已覺樂入出息,了知我已覺樂入出息;
【唐】(8)我已覺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行入出息;
【唐】(9)我已止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心行入出息。」
[SA803:6覺知喜,7覺知樂,8覺知[身>心]行,9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SA810:若有時聖弟子,6喜覺知,7樂覺知,8心行覺知,9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隨受【元】【明】]受隨身比思惟。]
【涼】如是等四義,亦應如是說:
【唐】應知此中:覺喜者:觀初二靜慮地喜。
【涼】覺喜入出息者,謂初禪二禪也。
【唐】覺樂者:觀第三靜慮地樂。
【涼】覺樂入出息者,即觀察此樂也;
【唐】覺心行者:觀想及思。[cittasaṅkhāra][(摩訶僧祇律)入息意行.出息意行][(修行道地)心所趣:觀諸想念](尊婆須蜜)心行所由,亦觀想痛,或作是說.觀心意行。猗心意行,意行漸薄。][集異門:想思說為意行(五事毘婆沙.舍利弗.雜含SA568.[SN41.6(citta...想受)])][解脫道論:心行.是謂想受(清淨道論)]
【涼】覺心行入出息者,1觀察想思也。
【涼】2復有說者,覺心行者,觀意業思。[本義抄:問:婆沙論文.明持息念十七種觀中.覺心行者.緣想思心所歟。答:不緣想思心所也。][zs60非此中說心行謂思,應知此中受名心行。謂由耽著樂受味故,便於彼彼境界.或生思造作心.名為心行,受是思因故.名心行無失。或但能覺受自體者,義准亦於思等自體.次第能覺生住壞相,如甞大海一渧水醎.則亦遍知大海水味,故唯覺受.名覺心行。]
【唐】止心行者:謂令心行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涼】止息意行入出息者,令彼意行轉微寂靜,或時不觀。
§c3心(10-13)
【唐】又彼經說:「(10)我已覺心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入出息;
【唐】(11)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abhippamodayaṃ
cittaṃ assasissāmī
【唐】(12)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samādahaṃ
cittaṃ assasissāmī
【唐】(13)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vimocayaṃ
cittaṃ assasissāmī
[SA803:10覺知心,11覺知心悅pra-√mud(欣),12覺知心定[心伏(修行道地)]sam-ā-√dhā,13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SA810:有時聖弟子,10心覺知,11心悅、12心定、13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唐】應知此中:覺心者:謂觀識體。
【涼】覺心入出息者,謂觀察於識也。
【唐】令心歡喜等者:佛雖不復.令心歡喜攝持解脫,然菩薩時有如是事,故復重觀。
【涼】覺隨喜心.定心.解脫心.入出息者,如來無隨喜心(欣prāmodyam
Chap.8〔20〕)、無定心、無解脫心。觀察菩薩本所行,隨喜心、定心、解脫心也。
[舍利弗:悅心,謂悅豫.重悅豫.究竟悅豫,但非喜,是名悅。][成實:覺心者,行者除受味故.見心寂滅.不沒不掉。是心或時還沒,爾時令喜。若心還掉,爾時令攝。若離二法爾時應捨,故說令心解脫。]
[MA46 AN10.3…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pāmojja).喜(pīti).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c4法(14-17)
【唐】又彼經說:(14-17)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了知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
[SA807: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
[SA803:14觀察無常aniccānupassī.15觀察斷paṭinissaggānupassī(pratiniḥsarga,pratiniḥsṛjati/prahāṇa).16觀察無欲virāgānupassī.17觀察滅nirodhānupassī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SA810:若聖弟子,14-17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摩訶僧祇律.成實.同),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南傳:無常離滅斷][修行道地經:十六特勝:無常.無欲(離欲).寂然(寂滅).見道趣(見趣道.見息出滅處)(離無欲棄)。][舍利弗:無常.離欲(愛盡涅槃寂靜妙勝).滅(愛盡涅槃寂靜妙勝).出世(捨一切流.愛盡涅槃寂靜妙勝)(出離.解脫道論)]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隨觀無常者:謂觀息風無常。隨觀斷者:觀八結斷。隨觀離者:觀愛結斷。隨觀滅者:觀結法斷。
【唐】2有說:隨觀無常者:觀四大種無常。隨觀斷者:觀無明結斷。隨觀離者:觀愛結斷。隨觀滅者:觀餘結斷。
【唐】3有說:隨觀無常者:觀色身無常。隨觀斷者:觀過去結斷。隨觀離者:觀現在結斷。隨觀滅者:觀未來結斷。
【涼】1覺無常入出息者,觀察入出息是無常也。3覺斷入出息者,觀察斷過去煩惱也。覺離欲入出息者,觀察斷未來煩惱也。覺滅入出息者,觀察斷現在煩惱也。
【涼】復有說者,覺無常入出息者,觀察心心數法是無常也。1覺斷入出息者,除愛結,觀察斷餘結也。覺離欲入出息者,觀察斷諸煩惱也。覺滅入出息者,觀察斷一切結法也。
【唐】4有說:隨觀無常者:觀大種造色等皆是無常。隨觀斷者:觀苦受斷。隨觀離者:觀樂受斷。隨觀滅者:觀不苦不樂受斷。
【涼】復有說者,覺無常者,是觀察身無常也。覺斷者,觀察斷無明也。覺離欲者,觀察離欲愛也。覺滅者,觀察涅槃是寂靜也。
【唐】5大德說曰:隨觀無常者:觀五取蘊無常。隨觀斷者:觀五取蘊空無我。隨觀離者:觀五取蘊苦。隨觀滅者:觀五取蘊不轉寂滅。[斷離滅三界中無此說]
【涼】5尊者婆檀[陀]說曰:覺無常者,觀察五取陰也。覺斷者,觀察五取陰是空無我也。覺離欲者,觀察五取陰是苦也。覺滅者,觀察五取陰是不生寂滅法也。
§b4住深細定
【唐】又彼經說:今我此定猶為麁淺,我應更入餘深細定。
【涼】我作如是念、如是住者,皆是麁定,我應廣住微細定中。
[SA807: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
【唐】問:此中何者是深細定。
【涼】問曰:云何微細定耶。
【唐】1有說:第四靜慮。2有說:無色。3有說:滅定。
【涼】答曰:1或有說者,第四禪是。3復有說者,滅盡定是。
【唐】又彼經說:時,有三天端嚴殊妙.過於夜分.來至我所,第一天言:此已命過。第二天言:此當命過。第三天言:此非已死亦非當死,然住勝定寂靜如是。
【涼】是時夜分,有欲界三天.來詣菩薩所:一、下根;二、中根;三、上根。
[SA807: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
【唐】問:彼是何天寧作異說。答:是欲界天根品異故,謂:
【唐】1鈍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無入出息,身不動搖.無思作業,必已命過。
【唐】2若中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猶有煖氣.身不爛壞,雖非已死,而當命過。
【唐】3若利根者:曾見諸佛及聖弟子入如是定.身心不動,後時還出,故作是言:此非已死,乃至廣說。
【涼】彼下根天,見其無入出息,又不動搖.無思想行,作如是言:此瞿曇沙門.今者已死。
【涼】彼中根天,見其身猶煖,雖復經久.而不爛壞,彼作是言:今雖未死,後必當死。
【涼】彼上根天,曾見諸佛及佛弟子入禪法,彼作是言:今非是死.亦不當死,然住此定.法應如是。
§b5即聖住天住梵住等
【唐】又彼經說:佛告苾芻:若有問言:「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應正答言:「謂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學者證所未證,能令無學者得現法樂住。
【涼】若有人問: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云何如來住。
【涼】應當答言:是阿那般那念。如是說者,是名正答。
[SA807: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ariyavihāra)、天住、梵住(brahmavihāra),(學住、無學住、(tathāgatavihāra)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乃至無學現法樂住。SN54.11 ]
[集異門:天住云何。答謂四靜慮…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聖住云何.答謂四念住四正斷[斷=勝【宮】]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智論:1六種欲天住法,是為天住。2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住法,是名梵住。3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復次,1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2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名梵住。3空、無相、無作,是三三昧名聖住。4佛住者,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門。]
[瑜伽:1空無願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聖住。2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3四種無量,是名梵住。]
[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天住:但修慈行(東.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身業行慈語業行慈意業行慈廣大熾盛)。梵住:修四無量行。聖住:修三解脫門。]
【涼】{}問曰:如阿那般那念是非學非無學,何故說是學住無學住耶。
【涼】答曰:從學無學邊得故.名學無學,能入學無學法故.名學無學。{}
【唐】A此持息念:
【唐】1不雜煩惱,故名聖住。2自性光淨,故名天住。3自性寂靜,故名梵住。
【唐】4諸佛多住,故名佛住。5學所得故,名為學住。6無學得故,名無學住。
【涼】復有說者,1無煩惱故名聖清淨,2天所有故[名=名天,3不惱害故.名梵,
【涼】4學所有故名【三宮】]名學.能得學法故名學,5無學所有故名無學.能生無學法故名無學。
【涼】6如來住者,阿羅漢住名如來住。
【唐】a學者由此得勝現觀.斷除[除=餘【三宮】]煩惱故,名證所未證。
【唐】b無學者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名得現法樂住。
【涼】a未得而得者,勝進是也。b已曾得者,一、受現法樂;二、已至不動。
【唐】B有說:此持息念:
【唐】是聖所有.能引聖性,故名聖住,廣說乃至。
【唐】是無學所有.能引無學性,故名無學住。
【涼】復有說者,1聖所有故名聖住,能生聖法故名聖住。
【涼】2天所有故名天住,能生天故名天住。
【涼】6乃至如來所有故名如來住,能生如來法故名如來住。
【唐】a學者由此能證阿羅漢果,故名證所未證。
【唐】b無學者由此住四種樂,故名得現法樂住。
【唐】四種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涼】a未得而得者,阿羅漢是也。
【涼】b已得受現法樂者,現法樂有四種:一、出家樂;二、閑靜樂;三、寂滅樂;四、三菩提樂。
[s16出家味.寂靜味.聖道味.寂滅味][雜含485:有四種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正理77:又契經言:樂有五種: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五涅槃樂。][成實:有四味:出味.離味.寂滅味.正智味。…出味者.出家求道也,離味者.身心遠離也,寂滅味者.得禪定也,正智味者.通達四諦也。][瑜伽:無惱害樂…四種:一出離樂(少欲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三摩地樂),四三菩提樂…(naiṣkramya-sukha, praviveka-, upaśama-, Sambodhi-),卷70四種歡喜(引四樂),卷96總為三樂。]
【唐】問:此持息念是非學非無學,何故名為學無學住。
【唐】答:學無學者.身中有故。
【涼】{問曰:如阿那般那念是非學非無學,何故說是學住無學住耶。
【涼】答曰:從學無學邊得故.名學無學,能入學無學法故.名學無學。}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六
卷27■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五
〖心依〗無色有情心相續.依命根眾同分等轉
【唐】「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乃至廣說。
【涼】如色眾生.依身故心迴,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欲色界有色故,心相續依色轉。無色界既無有色,心相續應無依轉。」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無色界心等相續.亦有依轉,故作斯論。
【涼】答曰:如欲色界眾生依色故心迴,無色界無色,或謂彼心無所依而迴。為令彼意得決定故,而作此論,說有所依。
§a2本論文
【發】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無色有情心相續.依何轉耶。
【發】答:依命根眾同分,及餘如是類.心不相應行。
【八】如色界眾生.依身心迴,如是無色眾生.依何等心迴。
【八】答曰:命根處所,亦復有餘心不相應行。
【涼】問曰:彼何所依耶。
【涼】答曰:命根.受身處,如是等諸餘心心不相應行。
【唐】何者是餘不相應行,謂得生老住無常等。
【涼】[行=行心【三宮】]不相應行名何等。謂凡夫性.不成就.[得=得相【三宮】]得生住老滅。
§b1欲色界心.但說依身
【唐】問:欲色二界心相續轉,亦依命根眾同分等,此中何故但說依身。
【涼】問曰:亦依心迴,何以但說身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依彼轉,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唐】2.有作是說:依義多故。謂欲色界心相續轉.依身義多,非命根等.為依義多。謂眼根等無量色法.與眼識等為所依故。
【唐】3.有餘師說:以身麁故.但說依身,命根等細.難示現故。
【涼】以身麁故說身。
[zs21如是欲色有情心等,依色同分命等相續。無色有情,以無色故.但依同分及命根等,心等相續,非無有依。]
§b2三界六識.依及所依(三說)
[zs21:要由彼有.此方得生,無則不生,是為依相。定有彼相及隨變者(謂令改易),是謂為依及所依相。]
[俱舍: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此為所依āśraya་གཞི་.無表得起,現身大種.但能為依saṃniśraya་རྟེན་。為轉隨轉因,隨其次第。][正理:此過大種.為後後念無表所依,能引發故;與後後念無表俱起.身中大種.但能為依,此大種若無.無表不轉故。]
【唐】A 1.若生欲界,(1)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眼根所依大種.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s142餘二十一…彼與意根作所依(五根).作依(命).作雜染.作清淨.作清淨位,故亦名根。]
【涼】眼根及次第滅心,與眼識作依作所依;生眼根四大.身根.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處.得.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如眼識,(234)耳鼻舌識,應知亦爾。[zs21眼等四識.一一皆用無間滅意及自色根.為其所依.及為依性…]
【涼】耳識鼻識舌識,說亦如是。
【唐】(5)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身根及次第滅心,與身識作依作所依;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處.得.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6)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身根.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處.得.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2.如生欲界,生色界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
【唐】3.若生無色界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唐】B有作是說:
【唐】1.若生欲界,(1)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zs4色等若不離根,雖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
【涼】復有說者,眼根及次第滅心,與眼識作依作所依;生眼根四大.身根.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觸.命根.受身處.得.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如眼識.(234)耳鼻舌識,應知亦爾。
【涼】耳識鼻識舌識,說亦如是。
【唐】(5)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身根及次第滅心,與身識作依作所依;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觸.命根.受身處.得.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6)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身根.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觸.命根.受身處.得.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2.如生欲界,生色界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及香味。
【唐】3.生無色界,如前說。
【唐】C有餘師說:
【唐】1.若生欲界,(1)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四蘊.為依非所依。
【涼】復有說者,眼根及次第滅心,與眼識作依作所依;俱生四陰,作依不作所依。
【唐】(2345)如眼識.耳鼻舌身識,應知亦爾。
【涼】耳鼻舌身識,亦如是。
【唐】(6)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四蘊.為依非所依。
【涼】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俱生四陰,作依不作所依。
【唐】2.如生欲界,生色界,應知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
【涼】如是則說生欲色界者,生無色界者云何。
【唐】3.生無色界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三蘊.為依非所依。
【涼】答曰: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俱生三陰,作依不作所依。
§a3命根體是一物多物
【唐】問:命根體,為是一物.為多物耶。設爾何失。
【涼】問曰:命根體,為是一、為是多耶。
【唐】若一物者,何故斷手等而不死,斷頭腰便死耶。
【唐】若多物者,何故手等被斷離身,而無有命。
【涼】若是一者,斷其手足,何故命不斷耶。
【涼】若是多者,斷其手足,何以手足中而無命耶。
§b1體是一物
【唐】答:
【涼】答曰:
【唐】應說命根體是一物。
【涼】應作是說,體實是一。
【涼】{}以一命根在身中故,名之有命。如有一受名之有受,如有一思名曰有思,有一心故名曰有心,一心滅故名曰無心。如是有一命故名曰有命。{}
【唐】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而不死耶。
【涼】問曰:若然者,斷其手足.何以不死耶。
【唐】答:(1)命根有二種:一依具足身,二依不具足身。斷手足等令離身時,依具足身命根滅,依不具足身命根起。
【唐】(2)命所依身亦有二種:未斷手等.名具足身,斷手等時.名不具足。斷手等已.具足者滅.不具[具+(足)【三宮】]者生。
【涼】答曰:(2)命所依身有二種:有具足、不具足。若斷手足時,具足者滅.不具足者續生。具足所依身.在不生法中住,不具足者.遇緣便生。
【唐】故命與身相依而轉。
【唐】問:何故斷頭及腰便死,斷手足等而不死耶。
【涼】問曰:何故斷手足時不死,斷頭截腰而便死耶。
【唐】答:1頭腰二處是大死節,故斷便死,手等不然。
【涼】答曰:1'若斷手足及餘身分時,不壞害多入;若斷頭截腰,則壞害多入。
【涼】1'復次,若斷手足時,不壞害多入因.亦不壞緣;若斷頭截腰,則壞害多入因.亦破其緣,令多入在不生法中住。
【唐】2復次,欲界有情依段食住,喉通段食,腹為食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
【唐】3復次,頭是眼等多根依處,斷之便壞眼等諸根;腹是息風所依止處,斷腰腹壞.息無所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手等不爾.不可為難。
【涼】3復次,以頭是諸根聚處、以腰是入出息住處,若壞害則死。手足等身分,非諸根聚處,亦非入出息住處,是故斷截不死。
§b2體是多物
【唐】有說:命根體是多物。手足等中命根各別,所依能依數量等故。
【涼】復有說者,命根體是多法。手足中異,如是諸餘身分中亦異。
【唐】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令離身時.而無有命。
【涼】問曰:若然者,斷其手足棄在於地[地=他【三宮】].何以無命耶。
【唐】答:1以手足等繫屬身故,彼若離身.命便不起。
【唐】如手足等未離身時,是身根依.名有情數,離身不爾;命根亦然,故彼離身.命便不起。
【涼】答曰:1手足中命,雖性各異.而屬於身。若離於身.更不屬身,是故不活。
【涼】2復次,以離所依長養緣故,不活。
【唐】[評]評曰:應說命根體是一物。有一命故,名有命者。如有一心.名有心者,有一心滅.名無心者,一受一想一思亦然。如是有情有一命故,名有命者。
【涼】{以一命根在身中故,名之有命。如有一受.名之有受,如有一思.名曰有思,有一心故.名曰有心,一心滅故名曰無心。如是有一命故,名曰有命。}
【唐】而此命根唯是異熟不相應行,如心受等,一有情身.一剎那頃有一無二。
-----------------------
§a4眾同分
【唐】云何眾同分。謂有情同分。
【涼】云何受身處。答曰:眾生相似法。
【唐】猶如命根.體是一物,遍與一切身分為依。
§b1唯無覆無記
【唐】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唯無覆無記性,唯有漏,通三界。
【涼】受身處.亦是一體,是不隱沒無記。
[是異熟及等流]
【唐】問:此眾同分,為長養.為等流.為異熟。
【唐】答:是異熟及等流,非長養.非色法故。
【涼】亦是報,亦是依。
【唐】1.異熟者,謂趣同分等。如地獄趣有情展轉相似,乃至天趣等有情亦然。
【涼】報者,說諸趣相似。如地獄眾生展轉相似,如是餘趣餘生,當知亦展轉相似。
【唐】等流者,謂界同分等,如欲界有情展轉相似,乃至無色界等有情亦然。
【涼】依者,說界相似,如欲界還似欲界,色無色界說亦如是。
【涼】如界相似,如是方土[土=士【三宮】]族姓、居家比丘婆羅門、學無學,亦應隨相說。
【唐】2.有說:異熟者:謂初生時得,如與父母等展轉相似。等流者:謂後時方得,如與沙門婆羅門等展轉相似。洲渚方土及族姓[姓=類【三宮】]等.有情同分,如理應知。
【涼】復有說者,報者,初生時所得者是也。依者,後時所得者是也。如沙門還似沙門,婆羅門還似婆羅門。
【涼】{}此相似法,有得有捨。捨者,或身死時捨、或餘事故捨。餘事者,如得正決定,捨凡夫相似得聖相似。阿羅漢般涅槃時,捨而不得。{}
§b2通三性(異師)
【唐】有餘師說:有情同分,通善不善無記性攝。謂四向四果有情同分,是善性攝;造五無間業有情同分,不善性攝;諸餘同分,無記性攝。
【涼】復有說言,眾生相似法有三種,謂善、不善、無記。如八人相似法是善,五無間業人相似法是不善,諸餘人相似法是無記。
[評]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法雖有三種,而有情同分.唯無記攝。由此應知,前說為善。
§b3得捨
【涼】{此相似法,有得有捨。
【涼】捨者,或身死時捨、或餘事故捨。
【涼】餘事者,如得正決定,捨凡夫相似.得聖相似。
【涼】 阿羅漢般涅槃時,捨而不得。}
【唐】問:若得眾同分,彼捨眾同分耶。
【唐】答:應作順前句,謂若得眾同分,彼定捨眾同分。
【唐】有捨眾同分,而不得眾同分,謂阿羅漢般涅槃時。
【唐】問:若死此生彼時,定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耶。
【涼】問曰:諸死此生彼.盡捨受身處耶,設捨受身處.盡死此生彼耶。
【唐】答:應作四句。
【涼】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死此生彼,而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如地獄死還生地獄,乃至天死還生天等。
【涼】死此生彼.不捨受身處者,地獄中死還生地獄中,乃至天中死還生天中是。
【唐】(2)有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而非死此生彼:謂入正性離生等位。
【涼】捨受身處.非死此生彼者,謂得正決定者是也。
【唐】(3)有死此生彼,亦捨眾同分.亦得眾同分:謂地獄等死生異趣等。
【涼】死此生彼.亦捨受身處者,地獄中死生餘道中,乃至天中死生餘道中是也。
【唐】(4)有不死此生彼,亦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謂除前相。
【涼】不死此生彼.亦不捨受身處者,除上爾所事。[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四
【涼】[麗藏(再雕藏)]校正後序[宋元明宮四本.俱無此校正後序]
【涼】此卷第十七張第五行,「欲令無量那由他眷屬」(之下)「皆得解脫入於涅槃」(之上),國本[初雕藏]有「能斷貪欲修悲心者(乃至)兄弟姊妹欲令安樂非」等,凡四百五十五字。丹宋二本[契丹藏.開寶藏]並無者,詳其文勢,非唯首尾不相連續,至於立文之體.亦非此論,國本妄加耳,故今不取。但恨未詳此文來自何經,此須待勘。因書其意,以告來賢云。
[大般涅槃經(461字):(夫修慈者)能斷貪欲,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捨心者能斷貪欲.瞋恚眾生。善男子,以是義故,得名為四,非一二三。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悲亦如是.應說三者,汝今不應作如是難。何以故。
1善男子,恚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修慈則能斷彼奪命,修悲能除彼鞭撻者。善男子,以是義故,豈非四耶。
2復次,瞋有二種:一瞋眾生,二瞋非眾生。修慈心者斷瞋眾生,修悲心者斷瞋非眾生。
3復次,瞋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修慈心者斷有因緣,修悲心者斷無因緣。
4復次,瞋有二種:一者久於過去修習,二者於今現在修習。修慈心者能斷過去,修悲心者斷於現在。
5復次,瞋有二種:一瞋聖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斷瞋聖人,修悲心者斷瞋凡夫。
6復次,瞋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善男子,以是義故,則名為四。
何得難言應三非四。是故,迦葉,是無量心伴侶.相對分別為四。
復以器故,應名為四。器若有慈,則不得有悲喜捨心。以是義故,應四無減。
善男子,以行分別故,應有四。若行慈時,無悲喜捨,是故有四。善男子,以無量故,亦得名四。
夫無量者,則有四種:有無量心有緣非自在,有無量心自在非緣,有無量心亦緣亦自在,有無量心非緣非自在。
何等無量有緣非自在。緣於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雖得不定.或得或失。
何等無量自在非緣。如緣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樂,非(無量緣)。(T12p695b)]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五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揵度人品下[不分卷及品【三宮】]
〖無有愛〗無有愛修道所斷
1■無有愛
【唐】「無有愛,當言見所斷.修所斷耶。」乃至廣說。
【涼】無有中愛,當言見道斷.當言修道斷。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愛有三種: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亦不說無有愛.是見所斷.是修所斷。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眾集經DA09復有三法.謂三愛…十上經DA10.增一經DA11] [AA49.5所謂三愛身][SN38.10無有愛(SA490無色愛)]
【涼】答曰:此是佛經。世尊經說:「有三種愛: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世尊經雖說無有中愛,不說見道斷.修道斷。彼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不說,此悉說之。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唐】2復次,為止異執,顯經義故。謂或有說:「契經所言.無有愛者,通見修所斷。」如分別論者。為止彼執,顯經所說.無有愛者.唯修所斷,故作斯論。
§a2應言修所斷
【發】無有愛,當言見所斷.修所斷耶。答:應言修所斷。
【八】無有中愛,當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耶。答曰:無有中愛.思惟斷,不得言見諦斷。
【涼】問曰:無有中愛,當言見道斷.當言修道斷。答曰:當言修道斷。
【唐】無有者,眾同分無常,緣此愛說名無有愛。是故此愛.唯修所斷,以眾同分修所斷故。
【涼】所以者何。無有是無常諸緣,彼愛是無有中愛。
§a3通見修斷--分別論者
【發】有作是說:無有愛,或見所斷.或修所斷。
【八】或復有言:無有中愛,或見諦斷.或思惟斷。
【發】云何見所斷。謂於見所斷法.無有而貪。
【發】云何修所斷。謂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
【八】云何見諦斷。答曰:見諦所斷法.無有中諸婬,是謂見諦斷。
【八】云何思惟斷。答曰:思惟所斷法.無有中諸婬,是謂思惟斷。
【涼】{復次,或有說者,無有中愛,或見道斷.或修道斷。
【涼】云何見道斷。答曰:見道所斷無有中愛,乃至廣說。}
【唐】問:誰作此說。
【唐】答:分別論者。彼說意言:三界無常,說名無有,能緣彼貪名無有愛。無常既通見修所斷,能緣彼愛,亦通二種。AKBh: vibhavo nāma ka eṣa karmaḥ? traidhātukī
anityā / tatra prārthanā vibhavatṛṣṇā / 無有名何法…
§a4此中但應言修所斷
【發】於此義中,無有愛.但應言修所斷。
【八】如我義,無有中愛.思惟所斷。
【涼】{如我義,無有中愛.當言修道斷。
§b1隨經義隨實義不同
【唐】謂於此論隨順契經無倒義中,無有愛但應言修所斷。
【涼】如我義者,如我隨順佛經中義。彼經是此論根本,以是事故.言無有中愛.修道所斷。}
【涼】問曰:此亦是見道斷,何以但言修道斷耶。
【唐】1.此中有說:若隨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若隨實義,說無有愛通二所斷。
【涼】答曰:為隨順經義故。
【唐】所以者何。謂契經說:「如有一類恐怖苦受所逼切故作如是念: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樂哉。」[集異門論] 此經中說.彼眾同分後時無常.名為無有,如是無有唯修所斷,故無有愛非見所斷。[SA943][中含:是謂.第一清淨說,施設最第一,謂我無.我不有,及為彼證故,施設於道。…MA215; AN10.29. ]
【涼】如經中說:「猶如有一[一=一人【三宮】]為恐怖苦痛所逼,作如是念:使我斷壞乃至死,死後無病常得安樂。」彼經義趣.說受身處無常,彼所緣愛是修道斷。以隨順經義故,說修道斷。
【唐】此中論主說隨經義,與分別論者競釋經義故,說無有愛唯修所斷。
【唐】若隨實義,如後當說:三界無常說名無有,三界無常通二所斷,故無有愛亦通二種。
【涼】{}復次,或有說者,無有中愛,或見道斷.或修道斷。
【涼】云何見道斷。答曰:見道所斷無有中愛,乃至廣說。{}
【涼】此文先說隨順經義,今者則說真實義。
【涼】{}如我義,無有中愛,當言修道斷。
【涼】如我義者,如我隨順佛經中義。彼經是此論根本,以是事故.言無有中愛.修道所斷。{}
§b2有說一切唯修所斷--妙音
【唐】2.有作是說:此無有愛,若隨實義.若隨經義,俱應說言.唯修所斷。
【唐】三界無常雖通二種,而起愛者唯修所斷,以無有愛依厭苦生,但愛當來苦器無有;唯修所斷.是眾苦器,故無有愛唯修所斷。斷見雖緣五部無有,而無有愛不能通緣,但緣當來眾同分斷。
【唐】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起無有愛補特伽羅,唯緣執受蘊界處起,為彼逼切.緣彼當來斷壞起愛,無見所斷逼切有情.令愛彼斷,故無有愛唯修所斷。
§a5應理分別二師問答
【唐】前來略說.無有愛唯修所斷。此後應理論者與分別論者相對.問答難通,廣顯無有愛唯修所斷。
§b1此無有愛預流不起
【發】汝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耶。者。
【八】如是無有中愛思惟所斷耶。
【涼】如是汝欲令無有中愛.修道所斷耶。
【唐】是分別論者問,重定前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
【涼】此是毘婆闍婆提(毘婆闍婆提vibhajyavādin秦言分別論)定育多婆提之言(育多婆提yuktavādin秦言相應論)。若不定他言.說他過者,此則非理,故言.汝欲令無有中愛修道斷耶。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涼】育多婆提答言:如是。
【唐】是應理論者答。謂順契經無顛倒義,所立決定,故言如是。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耶。者。
【八】若作是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
【涼】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言:若作是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死後無病常得安樂」耶。
【唐】是分別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無。
【涼】答曰:不也。
【唐】是應理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s19彼是斷見所長養故]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能起此愛耶。
【唐】答:1見法性故。謂預流者.見諸法性.因果相續,故不愛斷。
【唐】2復次,信業果故。謂預流者.深信業果.前後相續,故不愛斷。
【涼】答曰:12或有說者,須陀洹.信法信業故。
【唐】3復次,了達空故。謂預流者得空解脫門.知無我我所.今有後斷,故不起愛.貪後斷滅。
【涼】3復有說者,已見諸法自體生故,復能滿足修空解脫門故。
【唐】4復次,此無有愛斷見所長養,要斷見後方現在前,諸預流者.已斷斷見故.不起此愛。
【涼】4復有說者,此愛是斷見所增長,依斷見生,聖人已離斷見故。
【唐】5復次,諸預流者.得無有愛非擇滅故,必不復起。
【涼】復有說者,此愛從次第因生,彼次第已斷故。
【涼】尊者奢摩達說曰:見道所斷法是其因,聖人已斷見道所斷法故。[s19設摩達多:修所斷染污法.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斷故。]
【發】聽我所說。A若「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B若預流者.不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則不應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設當無有中愛思惟所斷,彼如是當言:須陀洹能起此愛.斷壞乃至死。答曰:雖有此言,是義不然。
【八】B不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無有中愛思惟所斷。不應言:無有中愛思惟所斷。此事不然。
【涼】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言:聽我所難,說汝違言負處。
【涼】A汝作是言「無有中愛.修道所斷」,汝亦應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死後無病常得安樂。若作是語:此事不然。
【涼】B不應作是說:無有中愛,修道所斷。若說.無有中愛修道所斷,此事不然。若說此愛修道所斷,不應言須陀洹不起此愛。若須陀洹不起此愛,不應言此愛修道所斷。
【唐】是分別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前關顯順宗違義,後關顯順義違宗。二俱不可故,總結言:作如是說,俱不應理。
【唐】應理論者後通意言:我宗不說諸未斷者皆必現前,或有未斷而不現前,或有已斷可現前故。若未斷者皆必現前,是則應無解脫出離,以未斷法無邊際故。設起,何時起之可盡。
【涼】育多婆提作如是說:我不言諸不斷者必起現在前,自有不斷不起現在前,有雖斷而起現在前。若當不斷盡起現在前者,則無解脫出要。所以者何。凡夫人學人未來世中不斷者多,若當盡起現在前.則不得解脫,以未來世無邊故。如是事者,智人所不可。
§b2等彼破
【唐】此後反破分別論者,以通前難。
【涼】育多婆提先說如是等法,為說他過.而欲立難。
【唐】《因明論》中說破他義.有三種路:一猶預破,二說過破,三除遣破。
【唐】佛契經中明破他說.亦有三路:一勝彼破,二等彼破,三違宗破。
【涼】{外書中有三種難:一名疑難,二名說過難,三名除壞難。
【涼】佛經中說,世尊亦以三種難難他:一名轉勝難,二名等義難,三名違言難。
【唐】(1)勝彼破者:如長爪梵志白佛言:「我一切不忍。」佛告彼曰:「汝亦不忍此自見耶。」彼便自伏。[SA969.我一切見不忍MN74]
【涼】轉勝難者,如長爪[爪=抓【宋元宮】]梵志作如是言:「我一切不忍。」佛難言:「汝於此見亦不忍耶。」
【唐】(2)等彼破者[s28如彼所解.而釋通故]:如波吒梨外道白佛言:「喬答摩知幻不。若不知者.非一切智,若知者.應是幻惑。」佛告彼言:「俱茶邑[茶=荼【三宮】*][koḍya(koliya)]有惡人.名藍婆鑄茶[荼*],破戒行惡,汝知之不。」彼言:「我知。」佛告彼曰:「汝亦應是破戒惡人。」彼便自伏。[MA20波羅牢經:拘麗瘦卒(SN42.13: koliyānaṃ lambacūḷake bhaṭe拘利國的髮髻下垂雇員們)]
【涼】等義難者,如波知離問佛:汝知幻耶。佛答言:知。波知離言:沙門瞿曇即是幻者。
【涼】佛問波知離:汝知拘荼國[拘麗瘦]有惡人.名薩婆周羅.多行惡法者不耶。答言:我知。佛言:汝亦是多行惡法人也。[lambacūḍa]
【唐】(3)違宗破者:如鄔波離長者白佛言:「身業罪大.非意業。」佛告彼曰:「彈宅迦林.羯凌伽林等.誰之所作,豈非仙人惡意所作。」彼答言:「爾。」佛言:「身業能作此耶。」彼言:「不能。」佛告彼曰:「汝今豈不違前所言。」彼便自伏。[MA133優婆離經(令此一切那難陀內燒使成灰)(仙人發一瞋念,能令大澤無事.麒麟無事.麋鹿無事.寂靜無事.空野無事,無事即無事)(MN056: isīnaṃ manopadosena taṃ daṇḍakīraññaṃ
kāliṅgāraññaṃ majjhāraññaṃ mātaṅgāraññaṃ araññaṃ araññabhūtan.)]
【涼】違言難者,如優波離居士,先言身業重,後說仙人惡意故.滅迦陵伽大城等。
【唐】於此三中,應理論者依等彼破.以通前難。
【涼】此中育多婆提以等義難毘婆闍婆提,使墮負處。}
【唐】此有三種,如後廣說。
§c1有愛一分
【發】汝等亦說「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耶。者。
【八】頗有是言:須陀洹婬欲未盡地獄畜生餓鬼耶。
【涼】如是[是=見【元明】]汝意欲令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耶。
【涼】毘婆闍婆提答言:如是。
【唐】是應理論者問:審定他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唐】是分別論者答:所問理定,故言如是。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airāvaṇa).善住龍王(supratiṣṭhita).琰魔鬼王(yamarāja)[顯揚.焰魔鬼王(法王)]統攝鬼界諸有情」耶。者。
【八】頗有是言:須陀洹能起此愛,我當作伊羅槃那龍王.摩那斯(manasvin).善住.若閻浮地獄王。
【涼】育多婆提復更定言:汝意欲令.須陀洹能起如此愛,使我作伊羅跋那龍王、善住龍王、若閻羅王.使我於地獄眾生中尊。
【涼】毘婆闍婆提答言:不也。
【唐】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s69js8至衰將近琰魔王][s172琰魔卒(地獄卒):以鐵鎖繫縛初生地獄有情.往琰魔王所。js11琰魔王使諸邏剎娑.擲諸有情置地獄者,名琰魔卒,是實有情,非地獄中害有情者,故地獄卒.非實有情。][zs31無間大熱及炎熱三,於中皆無獄卒防守。大叫號叫及眾合三,少有獄卒.琰魔王使.時時往來.巡檢彼故。其餘皆為獄卒防守(有情無情.異類獄卒)。][起世經(長含.出曜):身壞命終,趣於惡道,生地獄中。諸守獄者(獄卒).應時即來,驅彼眾生.至閻摩王前白言:「天王,此等眾生…行惡行故,今來生此。唯願天王,善教示之,善呵責之。」…有三天使在於世間,所謂老病死也。][天使經(閻羅王五天使者經.立世論)MA64 MN130 AA32.4 加生與王法牢獄。]
-------------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無。
【唐】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起如是等愛耶。
【唐】答:(1)彼趣是愚,聖有智故。
【唐】(2)彼趣是異生,聖非異生故。
【涼】答曰:2凡夫人生處,非聖人生處。
【涼】1復有說者,愚者生彼中,彼是智者故。
【唐】(3)彼趣惡意樂,聖意樂善故。
【唐】(4)彼趣多有破戒惡業,聖者成就清淨戒故。
【唐】(5)復次,一切聖者得諸趣非擇滅故,不愛生彼。
【涼】5復有說者,彼惡道已得非數滅故。若法得非數滅,不復起現在前。
【唐】問:聖者於惡趣皆不起愛耶。
【唐】答:雖無生彼愛,而有資具愛。如天帝釋.亦愛設支.青衣藥叉.哀羅筏拏善住龍等,諸預流等聞父母等墮惡趣中.亦生愛念,今遮生愛.故答不爾。
【涼】復有說者,愛有二種:一、生處愛;二、資生愛。須陀洹於惡道雖不起生處愛,而起資生愛,愛於象馬等,如帝釋於青衣鬼所而起愛心。
【涼】問曰:於地獄趣,復云何起耶。
【涼】答曰:若其父母生地獄中,從可信人邊聞,便生愛心。
【發】聽我所說。A若「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乃至廣說」。B若預流者.不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乃至廣說」,則不應說「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若須陀洹愛未盡地獄畜生餓鬼,當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我作伊羅槃那龍王.摩那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答曰:雖有此言,[是=此【聖乙】]是義不然。
【八】B不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我作伊羅槃那摩那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須陀洹[洹欲【麗】=欲洹【大】]欲意未盡地獄畜生餓鬼。不得作是語:須陀洹愛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此愛思惟斷〔-〕【三宮】]此愛思惟斷。此事不然。
【涼】育多婆提復作是言:聽我所難,說汝違言負處。A汝作是言「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應作是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作伊羅跋那龍王,乃至廣說。若作是說,此事不然。
【涼】B若不說須陀洹能起此處,亦不應說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也。
【唐】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前關顯順宗違義,後關顯順義違宗。二俱不可,故總結言:作如是說,俱不應理。
【涼】若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而不起現在前,即是汝違言負處。
【唐】應理論者此初意言:如惡趣愛,聖者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順正理。
【涼】如汝所說:須陀洹緣惡道愛未盡而不起現在前。我所說無有中愛亦如是。
§c2殺纏
【發】汝等亦說「諸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耶。者。
【八】頗作是語,「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耶。
【涼】育多婆提復難毘婆闍婆提言:於意云何。為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是修道所斷耶。
【唐】是應理論者問,餘如前說。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如是。
【唐】是分別論者答,餘如前說。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耶。者。
【八】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父=父殺【三宮】]母」。
【涼】育多婆提責。
【唐】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不也。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不也。
【唐】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纏耶。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起此纏耶。
【唐】答:1若有上品惡意樂者.能起此纏,諸預流者.意樂善故。
【涼】答曰:或有說者,有增上惡心者.能起此纏殺父母,彼須陀洹.有增上善心故。
【唐】2復次,若有上品無慚無愧.能起此纏,諸預流者.有慚愧故。
【涼】復有說者,有增上無慚無愧者.能殺父母,須陀洹有增上慚愧故。
【唐】3復次,此纏邪見之所長養.邪見後起,諸預流者.邪見斷故不起此纏。
【涼】復有說者,彼纏邪見所長養.隨邪見後生,須陀洹邪見已斷故。
【唐】4復次,諸預流者.已得此纏非擇滅故,及得此業不作戒故,畢竟不起。
【涼】復有說者,須陀洹已得不作戒,以是事故不起此纏。
【發】聽我所說。A若「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B若預流者.不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則不應說「諸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彼如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母。答曰:雖有此言,是事不然。
【八】B不應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母;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不得作是語: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此事不然。
【涼】育多婆提復責毘婆闍婆提,廣說如上。
【唐】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餘如前說。
【唐】應理論者此中意言:如此殺纏,聖者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應正理。
§c3善法無有愛
【發】汝等亦說「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耶。者。
【涼】育多婆提復更難毘婆闍婆提言:於意云何,修道所斷法無有中愛,此愛當言修道斷耶。
【八】頗作是語: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斷耶。
【唐】是應理論者問,餘如前說。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如是。
【唐】是分別論者答,餘如前說。
【唐】此中修所斷法者,謂有漏善法。無有者,謂彼善根斷。若於此起貪.名無有貪。此善根斷.修所斷故,緣此起貪.亦修所斷。
【涼】修道所斷法者,謂有漏善法。無有者,謂斷善根。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緣此起愛耶。者。
【八】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耶。
【涼】育多婆提復責毘婆闍婆提言:於意云何,須陀洹能起此愛.我當斷善根耶。
【唐】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不也。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不也。
【唐】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起如是愛耶。
【唐】答:1聖於善法.恒樂成就.不欲遠離,此善根斷,不成善法.令遠離善,是故聖者不緣起愛。
【涼】答曰:聖人愛樂功德,常欲成就善法現在前.不欲遠離,是故不起。
【唐】2復次,聖於善法.恒樂增進,此善根斷,能令善法損減衰退,是故聖者不緣起愛。
【唐】3復次,此善法無有愛,是邪見所長養.邪見後起,諸預流者已斷邪見.故無此愛。
【唐】4復次,聖者於此得非擇滅,故必不起。
【發】聽我所說。A若「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則應說:預流者緣此起愛。B若預流者.不緣此起愛,則不應說「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若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彼如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答曰:雖有此言,是事不然。
【八】B不應作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不得作是語: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此事不然。
【涼】育多婆提復責毘婆闍婆提,廣說如上。
【唐】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餘如前說。
【涼】諸言不斷必起現在前,應說有如上等過。
【唐】應理論者此後意言:如善法無有愛,聖雖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應正理。
[結]
【發】彼既應理.此亦應然。者。
【唐】是應理論者總舉彼三,結成己義。謂彼所說初中後三.既應正理,我前所說.理亦應然,不可為難。
【涼】{}外書中有三種難:一名疑難;二名說過難;三名除壞難。佛經中說,世尊亦以三種難難他:一名轉勝難;二名等義難;三名違言難。
【涼】轉勝難者,如長[爪=抓【宋元宮】]爪梵志作如是言:我一切不忍。佛難言:汝於此見亦不忍耶。等義難者,如波知離問佛:汝知幻耶。佛答言:知。波知離言:沙門瞿曇即是幻者。佛問波知離:汝知拘荼國有惡人名薩婆周羅多行惡法者不耶。答言:我知。佛言:汝亦是多行惡法人也。違言難者,如優波離居士,先言身業重、後說仙人惡意,故滅迦陵伽大城等。
【涼】此中育多婆提以等義難毘婆闍婆提,使墮負處。{}
2■釋無有-(二釋)
【發】無有名何法。答:三界無常。
【八】無有名何等法。答曰:三界無常。
【涼】無有名何法耶。答曰:三界無常。
AKBh: vibhavo nāma ka eṣa karmaḥ?
traidhātukī anityā / tatra prārthanā vibhavatṛṣṇā /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唐】A[隨實義] 1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造此論者,唯解隨經義,不解隨實義。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此論者,前來成立隨契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今隨實義.顯無有愛通二所斷。三界無常通二斷故。
【涼】答曰:欲令毘婆闍婆提無所言故。
【唐】2復次,分別論者問應理論者言:汝從前來,雖以言辯伏我,而於實理猶未審定。今應定說,無有是何,而言此愛唯修所斷。
【唐】應理論者答分別論者言:我從前來.雖以言辯伏汝.成隨經義,今隨實義,此無有愛通二所斷。以三界無常通二所斷故。
【涼】2若不作是說,毘婆闍婆提當作是語:汝雖以言語伏我,然無有中愛.體性與法相相應者,或見道斷.或修道斷。是故彼尊者作如是說:「無有名何法。三界無常。」
【涼】復有說者,先說隨順經義趣,後說真實義。
【涼】復有說者,育多婆提還語毘婆闍婆提:我雖以言伏汝,然無有中愛.體性與法相相應,或見道斷.或修道斷。是故作如是說:「無有名何法。三界無常。」
【唐】B[隨經義]有作是說:前來說愛,今說無有,欲顯此二俱修所斷。此中所說三界無常,但說三界眾同分滅,不說一切。[正理俱舍.或依此釋,同尊者妙音]
【唐】[評]評曰:如前所說為善,三界無常.言無簡故。緣善法斷.尚有起愛,緣見所斷諸法無常.寧不起愛。以斷見者.總計五部為我我所.當來斷滅,後隨起愛.雖不總緣,而緣一一.別別起愛,於理何咎。
[不說無漏]
【唐】問:諸無漏法亦有無常,何故此中唯說三界。
【涼】問曰:無漏法亦有無常,此中何以不說耶。
【唐】答:1若無常相.是愛所緣,此中說之。無漏無常.非愛所緣,故此不說。
【唐】2復次,若無常相.愛所隨增,此中說之。無漏無常.非愛隨增,是故不說。
【涼】答曰:12若法是愛安足處.所緣處,此中便說;無漏無常.非愛安足處.非愛所緣處,是故不說。[卷第二十終【三宮】]
〖心脫〗心解脫-心性本淨
【涼】[卷第二十一雜揵度人品之五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一雜犍度人品第三之五首【明】=尊者迦旃延子造.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宋】=迦旃延子造.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元明】=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宮】]
1■何等心得解脫
【唐】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乃至廣說。
【涼】何等心解脫,有欲心耶,無欲心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b1心得解脫.解脫知見--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唐】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心解脫貪瞋癡。」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何等心解脫,為有貪瞋癡心解脫,為離貪瞋癡心解脫。」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說之。
【涼】此是佛經。佛經中說:「欲心得解脫[脫【麗】=說【大】],恚癡心得解脫。」不作是說:為有欲心得解脫、無欲心得解脫。乃至廣說。彼經是此論根本,今當廣解此經。
[MA189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頓盡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MA179][MA119斷一切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得心解脫.][SA254正智心解脫…貪恚癡盡,是名真實解脫.][SA748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SA975]
[DN33(AN10.20)有比丘由貪心解脫,由瞋心解脫,由癡心解脫,此是比丘心善解脫…有比丘了知我已斷貪…此是比丘之慧善解脫(cf.
s148云何離貪故心得解脫…).bhikkhuno
rāgā cittaṃ vimuttaṃ hoti, dosā cittaṃ vimuttaṃ hoti, mohā
cittaṃ vimuttaṃ hoti. Evaṃ kho, āvuso, bhikkhu suvimuttacitto hoti....suvimuttapañño...]
[MN7衣服經(布喻經):何為心穢…從欲漏心得解脫、從有漏心得解脫、從無明漏心得解脫,『於解脫者有解脫』之智存… MA93猶垢膩衣持與染家…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淨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 AA13.5以二十一結染著心 SA1185淨業以自淨…內心自清淨,不待洗於外…]
[AA25.6世間有此四人…猶如有人詣市買得銅器…MA87穢經.世有四種人…MN5]
§b2心性本淨(分別論者)
【唐】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為止彼執,顯示心性非「本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大眾部,分別論者,一心相續論者.前後一覺論者(成實.心是一)][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成實:心性非是本淨客塵故不淨…佛為眾生謂心常在…佛為懈怠眾生…故說本淨][寶性論: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正理.淨界]
【涼】復次,或有說,心性本淨,為客煩惱所覆。如毘婆闍婆提說:心性本淨,彼客煩惱生,覆心故不淨。
[zs72心本性淨(頗胝迦).如有垢器.後除其垢.][此經依何密意。(有部)依本客性.密作是說,謂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有染污。本性心者,謂無記心,非慼非欣.任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客性心者,謂所餘心,非諸有情多分安住…。]
[舍利弗: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AN.1.49
“Pabhassaram 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ṭṭhan”ti. Navamaṃ.
AN1.51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塵[隨]煩惱雜染;凡夫異生不如實解,我說無聞異生無修心故。][AN.1.52 “Pabhassaram 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vippamuttaṃ. Taṃ
sutavā ariyasāvako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Tasmā ‘sutavato ariyasāvakassa
cittabhāvanā atthī’ti vadāmī”ti. Dutiyaṃ. 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從]客塵[隨]煩惱解脫;有聞聖弟子能如實解,我說有聞聖弟子有修心故。]
[prabhāsvara(pabhassara)光明/光澤(SA);極清淨(MA),「極光淨;輝耀」(「放光的;清淨的」),在AN.3.103中是形容入定的心,在AN.5.23中是形容離五蓋的心,在MN.140中是形容第四禪的平靜,《滿足希求》在AN.1.49中解說極光淨的心是指「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心、結生心、死心是同一種果報心)。在SN.46.33中也形容離五蓋的心,在MN.50, SN.6.5中佛陀被稱為「極光淨者」,在SN.51.22中形容如來作身的幸福想與輕想時的身體,在SN.46.33, MN.140, AN.5.23, AN.3.102-103中形容冶煉好的黃金,在MN.93, MN.96, MN.99中用來形容火焰。]
[《滿足希求》:所謂染汙,即稱此[即有分心]名染汙。所以者何?譬如父母.阿闍梨.親教師,有德.善行具足,因有無德.惡行.無能之子.弟子.同事,未能懲戒.訓導.勸告.教授,故受責備.有惡名。此亦可作如是解:有分心即是有德之父母.阿闍梨.親教師;如彼以子等而受惡名,以速行心有貪等,其性貪嗔癡故,有諸煩惱,雖自性清淨有分心,卻稱染汙。]
[《殊勝義》:如流水出恆河,則與恆河似;出哥達瓦裏河,則與哥達瓦裏河似。此亦如是,雖不善心.亦稱白淨,以自有分心流出故。][心性本淨]
[《小部》義註〈大義釋〉:彼(心)依遍淨之義而淨白。這是就有分而說的。即所謂「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的諸隨煩惱所污染。」]
[申難]
【唐】1若「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者,何不「客塵煩惱.本性染污,與本性清淨心相應故.其相清淨」。若「客塵煩惱本性染污,雖與本性清淨心相應.而相不清淨」,亦應「心本性清淨,不由客塵煩惱.相不清淨」,義相似故。
【涼】問曰:若當「心性本淨,客煩惱覆故不淨」可爾者,何不以本性淨心.令客煩惱亦淨耶。汝若不說.以心淨故令客煩惱淨者,為有何因緣。
【唐】2又此本性淨心,為在客塵煩惱先生,為俱時生。
【涼】復次,為心先生.後客煩惱生,為俱生耶。
【唐】(1)若在先生,應心生已.住待煩惱。若爾,應經二剎那住,有違宗失。
【唐】(2)若俱時生,云何可說心性本淨。汝宗不說有未來心.可言本淨。
【涼】若心先生.後客煩惱生者,則心住待客煩惱,客煩惱生.然後覆心。若作是說,是則一心住二剎那。
【涼】若當俱者,為以何時言心性本淨。復無未來世,以住本性淨心。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顯自宗無顛倒理,故作斯論。
【涼】是故為止他義、自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a2離貪瞋癡心
【發】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何等心得解脫,有貪瞋癡心耶,離貪瞋癡心耶。
【發】答:離貪瞋癡心得解脫。
【八】又世尊言:彼欲心解脫,恚心癡心解脫。云何心得解脫,有婬怒癡.無婬怒癡。
【八】答曰:無婬怒癡。
【涼】何等心解脫,有欲恚癡心解脫耶,無欲恚癡心解脫耶。
【涼】答曰:無欲恚癡心解脫。
[zs72謂心若與貪相應者名有貪心,若不相應.亦不為貪同類因者.名離貪心,乃至有癡離癡亦爾。]
【唐】問:離貪瞋癡心本來解脫,何故復說得解脫耶。
【涼】問曰:無欲恚癡心即是解脫,復何所解脫耶。
【唐】答:雖約煩惱.本來解脫,而依行世及在相續,今得解脫。謂若身中煩惱未斷,心未行世不在相續,以心不能自在行世在相續故,不名解脫。若自身中.諸煩惱斷,爾時此心自在行世在相續故,名得解脫。
【涼】答曰:若以煩惱而言,則心名解脫;若以世.以身而言,則不名解脫。若諸煩惱不斷,彼心不行於世,不於世得解脫;不行於身,不於身得解脫。若諸煩惱斷,彼心行於世,於世得解脫;行於身,於身得解脫。
§a3破異宗-貪瞋癡相應心-五翳
【發】有作是說:貪瞋癡相應心得解脫。
【八】復有如是言:與婬怒癡心相應.彼心解脫。
【涼】復次,或有說者,欲相應心得解脫,恚癡相應心得解脫。
【唐】問:誰作是說。
【唐】答:分別論者。彼說:染污不染污心,其體無異。謂若相應煩惱未斷.名染污心,若時相應煩惱已斷.名不染心。如銅器等,未除垢時.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無垢器等。心亦如是。[zs72如有垢器.後除其垢。如頗胝迦…剎那滅法如器垢除.不應理故…又器與垢非互為因…]
【涼】如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說:染污心.即是無染污心。若煩惱未斷是染污,煩惱已斷是不染污。猶如[同=銅【三宮】]同器有垢,未去垢時.名曰有垢,已去垢故.名曰無垢。彼亦如是。
【發】彼不應作是說。
【八】[彼=故【聖聖乙】]彼不應作是語。
【唐】若作是說,理應違拒。
【涼】彼如是說者,應當違逆呵責。
【發】所以者何。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
【八】何以故。非彼心此婬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解脫彼婬怒癡,[彼〔-〕【三宮】]彼婬怒癡斷.如是心解脫彼婬怒癡。
【涼】所以者何。非彼心與欲恚癡相應雜合,若欲恚癡不斷.此心不名解脫欲恚癡,若欲恚癡斷.此心名解脫欲恚癡。
【唐】此中意說:心與煩惱若相應者,無解脫義,同對治故。若未斷時,以未斷故.不名解脫。若[被=彼【明】]被斷已,俱不成就.不名解脫。相應諸法.不可令其遠離伴性,尚不名斷.況名解脫。故解脫心.必無煩惱本相應義。
【唐】為證此義,復引契經。
【涼】欲證此義故引佛經。
【發】世尊亦說:苾芻當知,此日月輪.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廣不淨。何等為五。一雲.二烟.三塵.四霧.五曷邏呼阿素洛手。
【八】世尊亦言:日月此五,曀、雲、烟霧、塵、阿須倫。
【涼】世尊經說:日月有五曀,為五曀所覆故,日月不明淨。云何為五。謂雲乃至廣說。
[AA28.2.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一者雲也,二者風塵,三者烟,四者阿須倫。(欲結.瞋恚.愚癡.利養。)(AN4.50.Upakkilesasuttaṃ雲.霧.煙塵(dhūmo
rajo).羅侯阿修羅王)(不離榖酒果酒.婬欲法.金銀領受.邪命)]
【唐】此中,
【唐】雲者:如盛夏時,有少雲起,須臾增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唐】烟者:如林野中,焚燒草木,率爾烟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唐】塵者:如亢旱時,大風旋擊,囂塵卒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唐】霧者:如秋冬時,山河霧起。又聞外國.雨初晴時.日照川原,地氣騰湧.雰霏布散.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涼】雲者,如夏時少雲.能遍虛空。煙者,如焚燒草木.煙遍虛空。塵者,如天不雨時.風動地塵.遍於虛空。霧者,如大河邊出霧.遍於虛空。復有說者,東方國土.若晝若夜,雨後日出時,霧從地起.遍於虛空。
【唐】曷邏呼阿素洛(rāhu-asura)手者:謂阿素洛與天鬪時,天用日月以為旗幟,由日月威.天常勝彼。時曷邏呼阿素洛常心忿日月,欲摧滅之,由諸有情業增上力,盡其智術.不能摧壞,遂以手障.令暫隱沒。
【涼】羅睺羅阿修羅王障者,日月是諸天前軍,天與阿修羅常共鬪戰,以日月威力故諸天常勝。羅睺羅阿修羅王而先欲摧滅,以是一切眾生業力故.而不能滅,以手障之。
【唐】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無大身形端嚴殊妙.如曷邏呼阿素洛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SA882諸大身眾生,羅睺羅阿修羅最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MA141阿須羅王]
【涼】{世尊經說:比丘當知,得第一大身者,謂羅睺羅阿修羅王是也,乃至廣說。無有眾生能自化身.端正第一.如羅睺羅阿修羅王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
【發】如日月輪,非與五翳相合相應相雜,彼翳未離.此日月輪.不明不照不廣不淨,彼翳若離.此日月輪.明照廣淨。
【八】非彼日月.此曀相合相依相應,此曀未盡.如是彼日月.不明不熱不廣不淨,[如〔-〕【三宮】]如此曀盡.彼日月明熱廣淨。
【涼】如此諸曀,與日月相遠而不相近,未除彼曀.日月於此諸曀而不明淨,若除諸曀.日月於此諸曀而得明淨。
【發】如是,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
【八】如是,非彼心此婬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解脫彼婬怒癡,彼婬怒癡斷.心得解脫[彼〔-〕【宮聖乙】]彼婬怒癡。
【涼】如是,彼心不與欲恚癡相應雜合,若是欲恚癡不斷.彼心不名解脫欲恚癡,若欲恚癡斷.彼心名解脫欲恚癡。
【唐】此中意說:如日月輪,非與五翳,從本已來相應相雜,後時離彼,明照廣淨。心亦如是,非從無始與貪瞋癡相應相雜,後時離彼.名得解脫。是故要離貪瞋癡心後彼斷時,名得解脫,其理決定。
【涼】{}世尊經說:比丘當知,得第一大身者,謂羅睺羅阿修羅王是也,乃至廣說。無有眾生能自化身端正第一如羅睺羅阿修羅王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
2■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
【唐】「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顯有三世及正生正滅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
【唐】a於三世不了別者,撥無過去未來諸法,為遮彼執,欲顯實有過去未來。
【唐】b或復有執「無正生時及正滅時。」如譬喻者。彼說:「時分但有二種:一者已生,二者未生。復有二種:一者已滅,二者未滅。除此更無正生正滅。」為遮彼執,欲顯實有正生滅位。
【唐】2復次,前說離貪瞋癡心得解脫,未說何心.為在何世.於何解脫。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a2本論文1
【發】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答: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
【八】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答曰:未來心起.即時解脫無餘障。
【涼】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涼】答曰:未來遠心生時,無學諸障[障=障礙【三宮】]得解脫。
【唐】言未來者,即遮撥無過去未來實有法執。
【唐】無學心者,顯無學心.名得解脫。
【唐】生時者,顯有正生正滅時,遮譬喻者執。
【唐】解脫一切障者,顯於一切障.皆得解脫。謂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下下品煩惱時,於三界五部障,皆得解脫。集遍知故,爾時總得諸無為故。[zs72非唯煩惱障]
【涼】障者,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是也。
【涼】若說未來,則止過去現在。若說無學,則止學心。
§b1但說未來生時及心
【唐】問:爾時,未來心一切得解脫,何故但說未來生時。
【涼】{問曰:唯有一剎那心得解脫耶。
【唐】答:1且舉未來生時為門,類現[現=顯【三宮】]一切皆得解脫。爾時皆於在身行世得自在故。[A光.定行現身及現世] [zs70方起在身及行世故][s27過去者,更不在身及行世故]
【涼】答曰:不也。若說一剎那生心,當知盡說未來一切心。所以者何。未來無學心得行於世故。}
【唐】2復次,以生時心,是解脫道,此為上首離一切障,由此未來皆得解脫,故偏說之。
【唐】3復次,解脫有二種:一行世解脫,二相續解脫。正生時心,具二解脫,故偏說之;餘未來心,雖有相續解脫[B (涼)身得解脫.s94(涼)在身解脫.(雜心)在解脫],而無行世解脫,故不說之。
【唐】問:爾時,五蘊皆得解脫,何故但說心解脫耶。[s47但說心解脫(晉譯)][s72雖於此位諸所有蘊.皆得解脫而但說心…]
【涼】{問曰:如五陰悉得解脫,何以獨說心得解脫耶。
【唐】答:1舉心為門,類顯一切未來五蘊.皆得解脫。
【唐】2復次,就勝說故。謂五蘊中.心最為勝,說心解脫.即說一切,如說王來,即說臣妾。
【唐】3復次,爾時雖有心所法等,皆依心故,但說其心。以心大故,心所名為大地所有;由心所故.起隨轉色;不相應行.依心等生。故偏說心,不說餘蘊。
【唐】4復次,心是主故,若心清淨,餘蘊亦然,是故偏說。
【唐】5復次,修他心通.無間道時.但緣心故,此中偏說。[s99心最勝故…但說知心][s106但名他心智]
【唐】此如初品已廣說之。[舊譯]
【涼】答曰:或有說者,以心勝故。此中應說,如第一品中答。[s5速疾迴轉s180]}
§b2但說無學心
【唐】問:學及非學非無學心.亦得解脫,何故但說無學心耶。[s94何故無學位立正解脫正智為支,學位不立。]
【涼】問曰:如學心亦得解脫,何以但言無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無學法勝,非學法等;若說勝有情,無學有情勝,非學有情等。是故此中但說無學。
【涼】或有說者,以尊勝故。若求勝法,無學法勝於學法;若求勝人,則無學人勝於學人。
【唐】2復次,以無學心解脫多故.有勝德故.無諸過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多故勝故無諸過故,唯無學心說名解脫。
【涼】尊者瞿沙說曰:若多勝無過,言是解脫。若得無學心,則解脫多亦勝無過。
【唐】3復次,以無學心具二解脫,謂自性解脫及相續解脫,故偏說之,餘心不爾。
【涼】復次,若心得二種解脫者.名為解脫,謂自體解脫.身得解脫。
【唐】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涼】以是事故而作四句。或有心自體得解脫非身,或有身得解脫非自體,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心.自性解脫.非相續解脫:謂學無漏心。
【涼】自體得解脫.非身者,謂學心是也。
【唐】(2)有心.相續解脫.非自性解脫:謂無學有漏心。
【涼】身得解脫.非自體者,阿羅漢善有漏不隱沒無記心是也。
【唐】(3)有心.自性解脫.亦相續解脫:謂無學無漏心。
【涼】自體解脫.身亦解脫者,謂無學心是也。
【唐】(4)有心.非自性解脫.亦非相續解脫:謂學有漏心及異生心。
【涼】非自體解脫.非身解脫者,謂學有漏心.一切凡夫心是也。
【唐】4復次,若心全分解脫,此中說之,學心唯有一分解脫[s94見所斷一切煩惱],非學非無學心.或全分不解脫.或一分不解脫,故不說之。
【唐】5復次,若心唯解脫.唯無縛,唯有智.無無智,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
【涼】5復次,無障礙故名解脫。學人則為邪解脫所障,無學不爾。如是學正解脫與邪解脫相對;無學不爾。
【唐】6復次,若心解脫五部煩惱及五部法,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
【涼】復次,若心於一切結得解脫.名為解脫。學心有分解脫、有分不解脫;無學不爾。
【唐】7復次,若心解脫五部障礙及五部所緣,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心於五種煩惱事中得解脫、五種緣中得解脫,名為解脫。
【涼】五種煩惱障礙、五種緣障礙,說亦如是。
[s94解脫一切障者,謂於五部障;遠離一切障者(涼.一切障礙處解脫),謂於五部所緣。]----------
【唐】8復次,若心有正解脫.無邪解脫,有正智.無邪智,無怨敵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9復次,若心不為八邪所伏,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學心雖復遠離八邪,而猶被障,故亦名伏。
【唐】10復次,若心畢竟能斷後有,得一切有非擇滅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11復次,若心解脫究竟圓滿,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12復次,若心已得解脫王位,以解脫絹[絹=羂【三宮】]而繫頂者[s36首繫解脫吉祥白練],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13復次,若心唯在解脫猶如摩魯多愛相續中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涼】13復有說者,若不為如摩樓多愛草所繫者,是名解脫。[māluvā/mālutā SA1324 SA1314 ]
【唐】14復次,若心究竟剪拔三界猶如鬚髮諸煩惱者,此中說之。
【唐】15復次,若心已斷依第一有煩惱頂者[s94斷依有頂煩惱重髻],此中說之。
【涼】14-15復次,若能揃有頂所依周羅者,是名解脫。cūḍā
【涼】4復次,若[減=滅【三宮】]減少解脫能令滿足[s36涼.不滿解脫.得滿足故].是名解脫。如學人乃至金剛喻定.名不滿足,得無學心.名為滿足。
【唐】16復次,若心相應有輕安樂.廣大微妙,此中說之。學心雖復有輕安樂,而彼猶有煩惱怨敵未永盡故,不得名為廣大微妙。譬如國王怨敵未盡,或雖已盡.而諸邊國未來朝貢,爾時未為受大快樂;學心猶未盡煩惱故,三界善根未總修故,彼輕安樂不得名為廣大微妙。[s94分為二句]
【涼】復次,若得猗樂、不為煩惱所障,是名解脫。學人雖得猗樂,[為=復為【三宮】]為煩惱所障;無學人得猗樂。不為煩惱所障。
【涼】復次,若廣受猗樂,名為解脫。學人以有所作故,受猗樂不廣;若得無學心,所作已辦,則廣受猗樂。猶如國王怨敵未盡.受樂不廣,若怨敵盡者則廣受樂。若所作已辦,除去重擔,更無欲求,亦復如是。
【唐】17復次,若心相應有輕安樂.已捨重擔,不為煩惱意言所伏,名牟尼者,此中說之。
【唐】18復次,a若心捨熱惱處.得清涼處,b捨煩惱依.得善根依,c捨雜染蘊.得清淨蘊,d捨染有情聚.得淨有情聚[s94棄捨煩惱自體,得清淨自體],e永寂意言.牟尼圓滿,此中說之。
【涼】e復次,眾生常共煩惱獨語,若得遠離,牟尼意滿足,是名解脫。[s94]
【涼】c復次,若離染污諸陰重擔者,是名解脫。
【涼】a復次,若離煩惱熱諸入,得清涼入[棄捨熱惱界處,得清涼界處],是名解脫。
【涼】b復次,若離煩惱所依諸入,得無煩惱所依諸入,是名解脫。
【涼】d復次,若遠離煩惱眾生聚,自立無煩惱眾生聚中,是名解脫。
【唐】19復次,若入勝義福田數者,此中說之,學有煩惱未入勝義福田數中,如伽他說:
【涼】19復次,若得為世作福田者[s94世間功德田],是名解脫。如偈[說=言【三宮】]說:
【唐】 貪欲壞眾生 如田有穢草 施無貪欲者 獲勝果無疑 [s94同文異譯]
【涼】 欲心壞眾生 如草敗良田 若施無欲者 必得於大果
[Uv.16.16. kṣetrāṇi tṛṇadoṣāṇi rāgadoṣā tv iyaṃ prajā; tasmād
vigatarāgebhyo dattaṃ bhavati mahāphalam.]
[Dhp. 356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rāga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ītarāg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法句經等:愛欲意為田.婬怒癡為種,故施度世者.得福無有量。]
[出曜經:…猶如穢惡田.貪欲為滋蔓(愛樂滋蔓生),是故當離貪.(施)獲報無有量.]
【唐】20復次,若害彼命.得無間罪,此中說之。
【涼】20復次,若害其命.得無間罪者,是名解脫。
【唐】21復次,若功德過失不相雜行者,此中說之。
【唐】22復次,若斷諸著.破諸堤塘.除諸障者,此中說之。
【唐】23復次,若斷四食.破四魔怨.離四識住,究竟超度九有情居,絕諸生路.盡界趣生老病死者,此中說之。
【涼】22.23復次,若斷諸著.決煩惱堤塘.除一切障礙,斷於四食.離四識住.破壞四魔,過九眾生居者,是名解脫。
【涼】21復次,若行不雜[雜=離【宮】]功德,學人[雜=離【三宮】]雜行善法過惡,[善行=行善【三宮】]善行惡行.善根不善根.互現在前。若唯行善行等.不行不善行等者,是名解脫。[無二法相對]
【唐】24復次,此中不應責造論者,以造論者依經作論,經說無學心得解脫.非有學等,故偏說之。
§b3亦通餘法
【涼】{}問曰:如五陰悉得解脫,何以獨說心得解脫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以心勝故。此中應說:如第一品中答。{}
【涼】{}問曰:唯有一剎那心得解脫耶。
【涼】答曰:不也。若說一剎那生心,當知盡說未來一切心。所以者何。未來無學心得行於世故。{}
【唐】問:盡智時修三界善根,亦解脫不。
【唐】答:亦得解脫,永離障故。[zs72諸有漏心.一切皆有相續解脫,加行得者.亦許兼有行世解脫]
【涼】問曰:得盡智時,未來世所有修三界善根,為得解脫不[也=耶【三宮】]也。
【涼】答曰:得。所以者何。亦除其障故。
【唐】問:阿羅漢果退已還得,爾時何心名得解脫,為過去者.未來者耶。
【唐】答:唯未來者,名得解脫。非過去者,更不在身及行世故。已解脫故,今雖重得,不名解脫。
【涼】問曰:若退阿羅漢果,還得阿羅漢果,先所得過去無漏道,彼為得解脫不耶。
【涼】答曰:不得,以不除障故。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
卷28■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六
§a3本論文2-即金剛喻定正滅位
【發】其事如何。答:如無間道金剛喻定將滅,解脫道盡智將生;若無間道金剛喻定正滅,解脫道盡智正生,爾時名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
【八】[此〔-〕【三宮聖聖乙】]此云何。如無礙道現前即滅,盡智現在前必生;若彼無礙道滅.而生盡智,如是未來心生.即時解脫無餘障。
【涼】如無礙道滅,乃至廣說。無礙道者,是金剛喻定。
【唐】此中,
【唐】金剛喻定將滅者,謂生相用時;盡智將生者,謂臨至生相。爾時猶名未得解脫,未定行世在相續故。
【唐】金剛喻定正滅者,謂滅相用時;盡智正生者,謂生相正用。爾時乃名今得解脫,定能行世在相續故。
【唐】若金剛喻定已滅,盡智已生。爾時,名為已得解脫。
【唐】此中且舉將解脫位,顯正解脫。
§b1釋金剛喻定名
§c1金剛喻
【唐】問:何故名為金剛喻定。
【涼】問曰:何故名金剛喻耶。
【唐】答:無有煩惱不斷不破.不穿不碎,譬如金剛無有若鐵若牙[瓦]若貝.若珠石等.不斷不破不穿不碎,是故此定名金剛喻。
【涼】答曰:猶如金剛無所不斷.無所不壞.無所不穿,若鐵若[牙=瓦【三宮】]牙.若石若摩尼珠.若頗梨若山,如是等物無不摧破。彼定亦爾,於一切煩惱.[若=無【三宮】]若不摧破。
【唐】假使具縛有情身中能起此定,爾時,即能頓斷三界一切煩惱。云何知然。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證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斷故。
【涼】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說:若設當具縛凡夫能起此定,則能斷一切煩惱。何以故。是一切煩惱對治法故。何以知耶。答曰:得阿羅漢時,證一切三界見道修道所斷煩惱解脫得。以是事故,知此定是一切煩惱對治法。
§c2定
【唐】問:此無間道.四蘊五蘊為自性,何故但說定耶。
【涼】問曰:如金剛喻定體性.若是五陰.若是四陰,何以但名定耶。
【唐】答:定偏增故。
【涼】答曰:以定勢偏多.故名為定[為〔-〕【宮】]。
【唐】(1)如見道.五蘊為自性,見偏增故,但名見道。
【唐】(2)如現觀邊世俗智.四蘊五蘊為自性,智偏增故,但說名智。
【唐】(3)如四通行.四蘊五蘊為自性,通慧偏增故,但名通行。
【涼】1如見道.體是五陰,以見勢偏多.故名為見道。2如見道邊等智.體性是五陰四陰,以智勢偏多.故說名為智。3如四道通.體性是五陰四陰,以通勢多故.說名為通。
【唐】※如是此道雖四蘊五蘊為自性,而定偏增,是故但名金剛喻定。
【涼】金剛喻定.體性是五陰四陰,以定勢多故.說名為定。
【唐】問:何故此道定偏增耶。
【涼】問曰:若然者,則因論生論,彼處何故定勢多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難斷難破極難越度,須堅固定為所依止,發大精進,乃能除遣。譬如有人欲殺香象,先安其足,後發武勇,成其殺事[成其殺事=方成其殺【三】,方成其事【宮】]。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涼】或有說者,以非想非非想處.難斷難破難過,須堅固定以安其足,發大精進。如人欲害象時,先安其足,發其武勇,然後可害。如是非想非非想處.難斷難破難過,當先安其足,發大精進已,然後能斷。如象,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
【唐】2復次,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最極微細不明不顯.難可覺知,須依勝定.令心澄細,方能除斷。如善射者.欲射毛端,依巧便法,令心澄細,發箭方中。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涼】復有說者,非想非非想處.微細難知.難可解了,當須大持意法。如人欲射一毛,當須大持意法。彼亦如是。
§b2金剛喻定.智行緣別
【唐】問:此金剛喻定.有幾智耶。
【唐】答:有六智,謂四類智及滅道法智。此中: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因集生緣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5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6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皆名金剛喻定,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唐】問:此金剛喻定,依何地有幾耶。
§c1初師:滅別道總
§d1靜慮
【唐】●有作是說:依未至定有五十二。謂依未至定:
【涼】此金剛喻定,若在未至禪,則有五十二金剛喻定。其事云何。金剛喻定與六智俱,謂四比智、二法智。二法智者,謂滅智.道智。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依未至禪,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彼觀非想非非想處.苦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十六字〔-〕【三宮】]若以滅法智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滅法智,觀欲界諸行滅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道法智,觀欲界斷諸行道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唐】5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涼】若以滅比智,彼或有觀初禪諸行滅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如是乃至觀非想非非想處諸滅亦如是。如是八四.有三十二。
【唐】6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一智.有四行相。足前四十八,成五十二金剛喻定。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中比智分.道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涼】滅比智三十二,道比智四,前有十六,是名依未至禪.有五十二金剛喻定。
【唐】※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4+4+4+4+32+4=52
【涼】如是依初禪、禪中間、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有五十二金剛喻定。
§d2無色
【唐】依空無邊處有二十八。謂依空無邊處:
【涼】空處有二十八。若依空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集比智,說亦如上。
【唐】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唐】3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八,成二十四。
【涼】若以滅比智,觀空處諸行滅等四行,如前說;或觀識處、或觀無所有處、或觀非想非非想處滅等四行,廣說如上。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一智.有四行相,足前二十四,成二十八金剛喻定。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中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4+4+16+4=28
【涼】滅比智有十六,道比智有四,前有八,是名依空處.二十八金剛喻定。
【唐】依識無邊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除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四行相,餘如依空無邊處說。4+4+12+4=24
【唐】依無所有處有二十金剛喻定。謂除思惟識無邊處諸行滅四行相,餘如依識無邊處說。
【唐】[又,正理:諸有欲令三無色地.有緣下地滅類智者…]
【涼】識處有二十四,無所有處有二十,如是隨所應說。此是一家義。4+4+8+4=20
§c2二師:滅別道別
§d1靜慮
【唐】●有餘師說:依未至定有八十金剛喻定。謂依未至定:
【涼】復有說者,未至禪中有八十。其事云何。金剛喻定與六智俱,如上說。若依未至禪,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涼】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如先說。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如先說。
【涼】若以滅法智,觀欲界諸行滅,如先說。
【涼】以道法智,觀欲界斷諸行道,如先說。
【唐】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唐】或有以道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別緣上八地能治道],足前四十八,成八十金剛喻定。
【涼】若以滅比智,觀初禪諸行滅,如先說。或有觀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亦如上說。
【涼】此八四.有三十二。
【涼】道比智,亦有三十二,合六十四。前有十六。是名依未至地.有八十金剛喻定。
【唐】※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4+4+4+4+32+32=80
【涼】如是初禪、禪中間、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有八十。
§d2無色
【唐】依空無邊處.有四十金剛喻定。謂依空無邊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唐】3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八,成二十四。
【唐】4或有以道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二十四,成四十金剛喻定。4+4+16+16=40
【涼】空處有四十。若依空處,1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廣說如上。2以集比智,說亦如上。3若以滅比智,觀空處諸行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有十六。4道比智,亦有十六。前有八。是名空處.有四十金剛喻定。
【唐】依識無邊處,有三十二金剛喻定。謂除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道八行相,餘如依空無邊處說。4+4+12+12=32
【唐】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除思惟識無邊處諸行.滅道八行相,餘如依識無邊處說。4+4+8+8=24
【涼】識處有三十二,無所有處有二十四,應隨相廣說。
§c3妙音:十三治有頂
【唐】●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依未至定有十三金剛喻定。謂見道中.有四類智忍,修道中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染.有九無間道。是謂十三金剛喻定。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依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皆但有九金剛喻定,謂除四類智忍,餘如依未至定說。
【涼】{尊者瞿沙說:金剛喻定有十三。云何十三。謂諸斷非想非非想處煩惱無礙道,見道所攝有四、修道所攝有九。}[雜心:彼一切第一有對治,金剛三昧.世俗道非境界故。][正理:此亦不然,以四類忍前八無間道非極上品故。]
§c4評家:滅總別道總
§d1靜慮
【唐】●[評]如是說者:依未至定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s186苦類智無間道…無合緣二.乃至緣八,麁細異故,地別斷故。滅類智無間道…有合緣二.乃至緣八,等微妙故,皆違染故。道類智無間道…皆緣九地類智品道,互相因故,種類等故。]謂依未至定:
【涼】評曰:應作如是說者好:依未至禪,應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其事云何。若依未至禪,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涼】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廣說如上。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說亦如上。
【涼】若以滅法智,觀欲界諸行滅,說亦如上。
【涼】若以道法智,觀欲界斷諸行道,說亦如上。
【唐】5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八成三十二,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涼】若滅比智,觀初禪諸行滅,或有乃至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如是八四有三十二,如前說。
【唐】如是或思惟初二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第三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三第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七.成二十八,足前四十八,成七十六。
【涼】或有觀初禪亦觀第二禪,或觀第二禪亦觀第三禪,或觀第三禪亦觀第四禪,或觀第四禪亦觀空處,或觀空處亦觀識處,或觀識處亦觀無所有處,或觀無所有處亦觀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三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六.成二十四,足前七十六,成百。
【涼】或有觀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或有觀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或有觀第三禪、第四禪、空處,或有觀第四禪、空處、識處,或有觀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有觀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五.成二十,足前百,成百二十。
【涼】或有觀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或有觀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處,或有觀第三禪、第四禪、空處、識處,或有觀第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有觀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四.成十六,足前百二十,成百三十六。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空處,或有觀第二禪乃至識處,或有觀第三禪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第四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百三十六,成百四十八。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識處,或有觀第二禪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第三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百四十八,成百五十六。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第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百五十六,成百六十。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6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百六十,成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中比智分.道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此有四,前苦比智有四,集比智有四,滅法智有四,道法智有四,滅比智有百四十四。如是依未至禪,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唐】※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4+4+4+4+(32+28+…4)+4=164
【涼】初禪、禪中間乃至第四禪,亦有百六十四。
§d2無色
【唐】依空無邊處.有五十二金剛喻定。謂依空無邊處:
【涼】空處有五十二,若依空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觀非想非非想處.苦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廣說如上。
【唐】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唐】3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四.成十六,足前八,成二十四。
【涼】若以滅比智,或觀空處諸行滅,乃至或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如是或思惟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二十四,成三十六。
【涼】或有觀空處、識處,或有觀識處、無所有處,或有觀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三十六,成四十四。
【涼】或有觀空處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識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四十四,成四十八。
【涼】或有觀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四十八,成五十二金剛喻定。4+4+(16+12+…4)+4=52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此有四,前苦比智有四,集比智有四,滅比智有四十,是名依空處五十二金剛喻定。
【唐】依識無邊處有三十六金剛喻定。謂依識無邊處:
【涼】識處有三十六。若依識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涼】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四行,廣說如上。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四行,廣說如上。
【唐】3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空=識【三宮】]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八,成二十。
【涼】若以滅比智,觀識處諸行滅,乃至或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如是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二十,成二十八。
【涼】若以滅比智,觀識處、無所有處,或觀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識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二十八,成三十二。
【涼】或有觀識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三十二,成三十六金剛喻定。4+4+(12+8+4)+4=36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道[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此有四,前苦比智四,集比智四,滅比智二十四,如是依識處.有三十六金剛喻定。
【唐】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依無所有處:
【涼】無所有處有二十四。依無所有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四行,廣說如上。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四行,廣說如上。
【唐】3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無所有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滅比智,觀無所有處諸行滅,或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或觀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八,成二十。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二十,成二十四金剛喻定。4+4+(8+4)+4=24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此有四,前苦比智四,集比智四,滅比智有十二。
【涼】如是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
【唐】●此中依無色定不起法智,亦不緣下地苦集及滅,以無色定唯緣自地及上地故。
§d3生上二界
【唐】前來所說.生欲界者金剛喻定,生上二界,如應當知所起多少。
【唐】●謂生上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為上首故。[法智但依欲]
【涼】無色界中不應說法智,生色界中不應說法智。
【唐】●若生上地,不依下地.離餘煩惱,上地自有勝下定故。除生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自地無漏定故,必須依下無所有處.起無漏定.離餘煩惱。
【涼】不應說.生上地依下地離欲,除非想非非想處。
【唐】●若生上靜慮地,[金剛喻定]必不緣下靜慮地苦集及滅,以厭彼苦集故,如法智說。[s10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有漏),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
【涼】亦不應說.生上地觀下地滅。
【涼】[餘=除【明】]餘生色界亦如生欲界說,生無色界如生欲色界說。
【涼】{}尊者瞿沙說:金剛喻定有十三。云何十三。謂諸斷非想非非想處煩惱,無礙道見道所攝有四、修道所攝有九。{}
3■已解脫心.言得解脫
【發】未解脫心.當言解脫,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答:已解脫心.當言解脫。
【八】未解脫心當言解脫耶[*],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答曰:已解脫心當言解脫。
【涼】已解脫心得解脫耶。未解脫心得解脫耶。答曰:已解脫心言得解脫。
【涼】{}如是汝語已解脫心言得解脫,不應說已解脫心言得解脫。所以者何。若[以=已【三宮】]以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解脫。{}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前雖說「心解脫貪瞋癡」,又說「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而未說「未解脫心.當言解脫,已解脫心.當言解脫」。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a2釋文
【唐】問:云何此心名已解脫。
【唐】答:本性解脫貪瞋癡故。
【唐】問:若已解脫貪瞋癡者,何故復言今得解脫。
【涼】問曰:已解脫心,何以言得解脫耶。
【唐】答:依煩惱故.名已解脫,若依行世在相續故.名今解脫,今此位中始能行世在相續故。
【涼】答曰:以是事故,先作是說。若以煩惱而言.名已解脫,若以行世在身而言.名得解脫。
§a3引經釋難
【唐】於如是義未通達者,作是難言:
【發】若已解脫,不應言解脫;若解脫,不應言已解脫。已解脫心.而言解脫,不應正理。
【八】若已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解脫。已解脫心.當解脫,此事不然。
【涼】{如是汝語已解脫心言得解脫,不應說已解脫心言得解脫。所以者何。若[以=已【三宮】]以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解脫。}
【唐】雖依前義,此難已遣,而今更引餘事釋之。如契經說「大王.今者從何所來[s2]」,彼雖已來.而說今來,此亦應爾,不應為難。[s2應言已入而說入]
【涼】我亦說已解脫言得解脫,亦說已作事言作。如是說者,復有何過。佛亦說已解脫言得解脫、已作事言作。
§b1第一經
【唐】此中論主為顯此義,復引餘經[反=及【三宮】]反詰難者。
【涼】欲證此義故引佛經。
【發】今應問彼,如世尊說:
【八】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涼】於汝意云何。佛經為是善說不耶。如說偈:
【發】 若斷愛無餘 如蓮花[華]處水 苾芻捨此彼 如蛇脫故皮
【八】 若斷欲無餘 如入水蓮花 比丘滅此彼 如蛇脫皮去
【涼】 若斷欲無餘 如蓮花在水 比丘捨此彼 如蛇脫皮去
[法集要頌:貪根若除斷,如華水上浮,苾芻到彼岸,如蛇脫故皮(出曜經 ]
[Uv.32.56(Uv.18.21) yo rāgam udācchinatty aśeṣaṃ
bisapuṣpam iva jaleruhaṃ vigāhya, sa tu bhikṣur idaṃ jahāty apāraṃ hy
urago jīrṇam iva tvacaṃ purāṇam. ] [KN.Sn1.1. saroruhaṃ[sareruhaṃ
(ka.)] ]
【發】汝許此說是善說耶。彼答:如是。
【發】汝何所欲,為已捨言捨.未捨言捨耶。彼答:已捨言捨。
【八】已滅滅耶、不滅滅耶。答曰:已滅滅也。
【涼】問曰:佛說此偈,為已捨言捨耶,未捨言捨耶。答曰:佛說已捨言捨。
【發】聽我所說,若已捨不應言捨,若捨不應言已捨;已捨而言捨,不應正理。
【八】若已滅不得言當滅,若當滅不得言已滅;已滅當滅,此事不然。
【唐】此中論主反詰難者,令彼自解。是等彼釋[等彼破],如彼所解.而釋通故。然此頌中前二句,顯已捨義。已斷煩惱,處在世間.心無所著,如蓮花故。後二句,顯今捨義。不住此彼六根六塵,如蛇脫皮.無顧戀故,彼於昔事.而說今聲,然無有失。此亦應爾,雖已解脫.言今解脫,而無有過。
【涼】此中說斷欲無餘,言已捨[捨=捨言【三宮】]捨。
【涼】如此偈中,已捨言捨、已作言作。我亦如是,已解脫言得解脫.而無有過。
§b2第二經
【唐】為證此義,復引餘經,反詰難者:[SA996 SN1.9 SN1.38 SA1289 ]
【涼】為證此義故,復引佛經。
【發】又世尊說:
【發】 斷慢自善定 善心一切脫 一靜居不逸[獨一處閑林] 越死到彼岸
【八】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八】 慢盡自定意 善心一切脫 一靖居無亂[靖=靜【三宮】] 畏死度彼岸
【涼】如說偈:
【涼】 慢盡自定意 善心一切脫 一靖居無亂 能度死彼岸
【發】汝許此說是善說耶。
【發】彼答:如是。
【發】汝何所欲,為已到言到.未到言到耶。
【發】彼答:已到言到。
【八】已度度耶、未度度耶。
【八】答曰:已度度[度〔-〕【聖乙】]也[也〔-〕【聖聖乙】]。
【涼】問曰:此偈中為說已度度、未度度耶。
【涼】答曰:此中說已度度。
【發】聽我所說,若已到不應言到,若到不應言已到;已到而言到,不應正理。
【八】若已度不得言當度,若當度不得言已度;已度當度,此事不然。
【唐】此釋難意,如前應知。謂此頌中,前二句.顯已到義,後二句.顯今到義。彼於昔事.而說今聲,然無有失。
【涼】若善心一切得解脫時,名已度而言是度。
§b3結
【唐】此亦應爾,故總結言:
【發】彼既應理.此亦應然。
【涼】如此經說.已度言度.已作言作,我亦如是,已解脫言得解脫。
【唐】即顯此中.是等彼釋,勸彼難者於諸契經應善分別了不了義。復作是言:
【發】故於契經.應分別義,如世尊說:[(Uv26.10) dharmo gatir vibhāgīnāṃ]
【發】 獸歸林藪 鳥歸虛空 聖歸涅槃 法歸分別
【八】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法集要頌/出曜/法句)義歸(於)分別/法歸其報。(成實等)法歸分別]
【八】 麋鹿依林 鳥歸虛空[歸=依【三宮聖聖乙】] 法歸分別 真人歸滅
【唐】如是四種,至所歸處.方得安樂,是故智者.應於契經善分別義,不應如說而便作解;若如說而解者,則令聖教.前後相違,亦令自心.起顛倒執。-------------
〖依〗依厭離染解脫涅槃
【唐】「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乃至廣說。
【涼】又世尊言:習厭無欲,習無欲解脫,習解脫涅槃。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依厭離染,乃至廣說。雖作是說,而不廣辨:云何依厭離染,乃至云何依解脫涅槃。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
【涼】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習厭無欲,乃至廣說。不分別:云何厭、云何無欲,乃至廣說。佛經是此論根本,彼中不說者.今當說之,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SA1(SN22.12 SN22.14)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SA2欲貪斷者,說心解脫…SA30(SN22.49)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vijñānād
api nirvidyate, nirviṇṇo virajyate, virakto vimucyate...MN74.nibbindaṃ
virajjati, virāgā vimuccati.... ][集異門: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梵.DN33)][s30依厭離滅.迴向於捨]
§a2依有二種
【發】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
【八】又世尊言:習厭[習〔-〕【三宮】]習無婬,習無婬[無婬〔-〕【聖聖乙】]解脫,習解脫[解脫〔-〕【聖聖乙】]泥洹。
【八】彼云何厭,云何無欲,云何解脫,云何泥洹。
【唐】問:一心聚中.即具有厭離染解脫,何故但說.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不說依解脫離染.依離染厭耶。
【唐】答:生隨順勝故。謂此三法.雖復俱生,而厭於離染生隨順勝,離染於厭生隨順劣;離染於解脫生隨順勝,解脫於離染生隨順劣。
【唐】如觸與受.雖復俱生,而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此亦如是。
【唐】1此中,依有二種:一能生,二能得。能生者,謂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能得者,謂依解脫涅槃。
【涼】1習有二種:一者能生,二者能到。能生者,如習厭能生無欲,習無欲能生解脫。能到者,如習解脫能到涅槃。[習:因襲]
【唐】故於此中作順後句。
【唐】●問:若是依者,亦是緣耶。
【唐】答:若是緣者.彼亦是依;或有是依.而非是緣,謂依解脫而得涅槃。
【唐】2復次,依有二種:一者相順,二者相似。相順者,謂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相似者,謂依解脫涅槃。
【涼】2復有說者,習有二種:一者隨順,二者隨應。隨順者,如習厭得無欲,習無欲得解脫。隨應者,習解脫應得涅槃。
【涼】●問曰:若是習性,亦是緣性耶。答曰:諸是緣性.則是習性。
【涼】問曰:頗是習性.非緣性耶。答曰:有。謂習解脫得涅槃者是也。(此習於涅槃無四緣義而能到涅槃[槃=槃也【三宮】]。)
§a3厭
【發】云何厭。答:若於諸行.無學厭惡違逆,是謂厭。
【八】云何厭。答曰:行臭處不淨,意常避之[暫=慚【三宮】]暫不喜見,[是=此【三宮聖乙】]是謂厭。
【涼】云何為厭。答曰:無學惡賤五取陰諸行。如經本廣說。
§b1唯說無學
【唐】問:厭,亦通學及非學非無學,此中何故唯說無學耶。
【涼】問曰:如此厭,亦是[無學亦是=學亦是無【三宮】]無學、亦是學、亦是非學非無學,何以唯說無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學及非學非無學,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此中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則無學法勝;若說勝有情,則無學有情勝,故說無學。
【涼】2或有說者,以名義俱勝故。若求法勝.則無學法勝,若求人勝.則無學人勝。
【唐】3復次,若說究竟,應知亦說初中,故不說二。
【唐】4復次,無學法是諸善根本,是故偏說。謂諸善法,皆依無學.得生長故。
【唐】5復次,若有厭無欣,有離染無染著,有解脫無繫縛,有智慧無無知者,此中說之。
【唐】6復次,若有厭不復厭,有離染不復離染,有解脫不復解脫者,此中說之。
【唐】7復次,若於厭等修圓滿者,此中說之。
【唐】8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以無學法[厭]多勝無過,是故偏說。
【涼】8尊者瞿沙說曰:以多勝無過故,唯說無學厭,不說學人凡夫人也。
【唐】9大德說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盡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是故不說。
【涼】4復有說者,世尊說勝法根本故,無學是勝法根本故。無學是勝法根本,非學人凡夫人也。
【涼】3復有說者,若說終者,亦明其始。
【涼】56復有說者,若無二法相對,應如上無學廣說[學正解脫.與邪解脫相對…無怨敵者…互現在前]。
§b2厭體性--三說
【唐】問:厭,以何為自性,為是慧.為是無貪耶。設爾何失。[s196厭體性是何]
【涼】問曰:厭體性是何。
【唐】1若是慧者,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無貪無瞋可爾,無癡云何。無癡即慧,豈慧與慧有相應義,而說厭相應無癡善根耶。
【唐】2若是無貪,a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此中無瞋無癡可爾,無貪云何。若厭是無貪,云何說無貪與厭相應。自性與自性無相應義故。b見蘊所說[s196],復云何通。如說:「有事能厭非能離,謂苦集忍智.不斷諸煩惱;有事能厭亦能離,謂苦集忍智.斷諸煩惱。」忍智是慧,非無貪性,云何說厭無貪為體。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厭以慧為自性。
【涼】1或有說者,體是慧性。
【唐】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
【涼】問曰:若然者,b「厭體性是苦忍苦智」,彼說善通;a此文云何通,如說:「云何習厭得離欲。答曰:與厭相應無欲恚癡善根。」問曰:若然者,慧還與慧相應耶。
【唐】答:此文但應說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誦者言便乘作此說。
【涼】答曰:此文應如是說:彼厭相應無欲善根。不應說無恚無癡。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文是誦者長說。
【唐】2有餘師說:厭以無貪為自性。
【唐】a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乃至廣說。」
【唐】答:此文但應說無瞋無癡,不應說無貪,而說無貪者,顯示依處。[s196當知是誦者隨言勢增益]
【唐】謂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貪,或有依無瞋故.心解脫瞋,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癡;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二,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二;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三,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三。此中顯示,依無貪故.心解脫三,故說:「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非謂別有無貪善根與厭相應。
【唐】b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
【唐】答:厭非忍智,與忍智相應故.立忍智名,彼依相雜.說能厭性。
【唐】3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慧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後[〔後〕-【三宮】]「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
【涼】3復有說者,此厭是心數法,與心相應。
【唐】b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說名能厭,非厭自性。
【涼】b問曰:若然者,此文善通。見[揵=犍【明】]揵度所說「體是苦忍苦智」,復云何通。
【涼】答曰:彼中說厭,以親近苦忍苦智故。於何處得厭。答曰:苦忍苦智邊。
【涼】1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厭體性是慧。
【唐】此中所說是無漏厭。
§b3有漏厭-能厭所厭等
【唐】[s196]有漏厭者,(1)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燸頂忍世第一法相應,隨其所應;(2)及現觀邊世俗智相應,隨其所應;(3)并餘有漏靜慮無色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如病如癰如箭等,隨其所應,無量行相相應。此中隨麁.顯示少分,若廣顯示.過四大海。
【涼】云何世俗厭。答曰:(1)與不淨相應者是也,即是阿那般那體是,緣苦集[煗=暖【宮】]煗頂忍是,世第一法是;(2)緣苦集見道邊等智;(3)與悲相應[慼行相轉],第一第二解脫相應[s140淨解脫等.作欣行相],與初四勝處相應,是身如病如癰如瘡.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等行。麁說則有如是等相,若廣說者.量過四海。
【唐】問:若事能厭,彼事所厭耶。答:應作四句:
【涼】問曰:若厭,體是可厭耶;若體是可厭,是厭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事能厭非所厭:謂無漏厭。
【唐】(2)有事所厭非能厭:謂除有漏厭,諸餘有漏法。
【涼】初句者,無漏厭是也。第二句者,除世俗厭,諸餘有漏體是也。
【唐】(3)有事能厭亦所厭:謂有漏厭。
【唐】(4)有事非能厭亦非所厭:謂除無漏厭,諸餘無漏法。
【涼】第三句者,世俗厭是也。第四句者,除無漏厭,諸餘無漏體是也。
【唐】緣一切法非我行相,雖亦緣所厭事,而是欣行相,不與厭相應,如前已說。
【涼】問曰:如一切法無我觀,為是厭觀[也=耶【三宮】]也、為是欣踊觀耶。
【涼】答曰:此義前無我行中已說。
§a4離染
【發】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
【八】云何無欲。答曰:彼厭相應.無婬怒癡善根,[*]是謂無欲。
[等]
【唐】此中,「等」言,
【唐】1顯示上品.勢力周遍,故說為「等」。
【唐】2復次,若隨所應.緣境遍者,說名為「等」。
【唐】3復次,貪瞋癡者,緣有情數。[涼.sārāga有欲]等貪等者,緣非有情數,是共法故,說名為「等」。[DhskD:
rāgaḥ saṃrāgaḥཀུན་ཏུ་ཆགས་པ][cetanā
saṃcetanā思、等思 saṃmohaḥ pramoho 等癡、極癡
dāghaḥ saṃdāghaḥ熱等熱 āsthāpayati
saṃsthāpayaty sthitaṃ saṃsthitaṃ住、等住]
[離染自體]
【唐】1有作是說:此中但應說「無貪善根」,以此善根近治貪染故名離染。無瞋無癡,是能誦者.乘便而誦。
【涼】「云何習厭得離欲。答曰:與厭相應.無欲無有欲善根。」此文應如是說。
【涼】不應說.無恚無有恚。
【涼】問曰:「無欲」體性是何。答曰:體性是無貪。
【唐】2有餘師說:無瞋無癡雖非正離染,而是助離染,故亦說之。
【唐】3或有說者:染言通說一切煩惱,故離染言通攝一切有為善法,今隨強故,但說無貪無等貪等。
§a5解脫
【發】云何依離染解脫。答:若離染相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是謂依離染解脫。
【八】云何解脫。答曰:彼無[婬=欲【宮】]婬怒癡善根相應心,已解脫.當解脫.今解脫,[*]是謂解脫。
【涼】云何習無欲得解脫。答曰:彼無欲相應解脫,乃至廣說。
§b1有為勝解
【唐】此中,解脫是大地所有心所法中勝解為自性。
【唐】然一切法中,有二解脫:一者無為,謂擇滅;二者有為,謂勝解。
【涼】一切諸法中,有二法體是解脫: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者,心數法中解脫是也。無為者,數滅是也。此中唯說有為解脫,不說無為解脫。
【唐】此復二種:一者染污,謂邪勝解;二者不染污,謂正勝解。
【涼】有為解脫有二種:一者染污;二者不染污。染污者,是邪解脫。不染污者,是正解脫。
【唐】此復二種:一者有漏,謂不淨觀持息念等相應;二者無漏,謂苦法智忍等相應。
【唐】此復二種:一者有學,謂四向三果七補特伽羅相續中起;二者無學,謂阿羅漢果相續中起。
【涼】正解脫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有漏者,與不淨觀相應.慈悲喜捨相應。無漏者,與學無學相應。學者有四向.住三果,無學者唯住一果。
【唐】此復二種:一者時心解脫,謂前五種性相續中起;二者不時心解脫,謂不動種性相續中起無學解脫。
【涼】無學復有二種:一、時心解脫;二、非時慧解脫。時心解脫者,謂五種阿羅漢是也。非時慧解脫者,不動阿羅漢是也。
§b2心解脫.慧解脫--通集異門論文
【唐】復有二種:一者心解脫,謂離貪故;二者慧解脫,謂離無明故。
【涼】此即是斷欲心得解脫,此即是斷無明慧得解脫。[s148慧得解脫…即此名為不動心解脫][s101此二解脫各有二種][s148此二亦名心解脫、慧解脫]
【唐】問:若此解脫.勝解為體,《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對治貪欲。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對治愚癡。」勝解非三善根所攝,云何可說.心慧解脫是二善根。
【涼】問曰:若斷欲即是[慧=心【三宮】]慧得解脫、斷無明即是[心=慧【三宮】]心得解脫者,《攝法論》所說云何通耶。如說:「云何斷欲心得解脫。答曰:無貪善根。云何斷無明慧得解脫。答曰:無癡善根。」[s148 SA710.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s148集異門等…說:云何離貪故心得解脫…][s101集異門(舊譯.集法經)云何心解脫…][集異門:三種解脫…一者心解脫.二者慧解脫.三者無為解脫。心解脫者,謂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心解脫…此中心解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無貪相應)…]
【涼】問曰:如無貪無癡善根.非解脫性,何故說是解脫耶。
【唐】答:1彼文應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相應解脫。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相應解脫。」而不說者,應知彼文,是有餘說。
【涼】答曰:此文應如是說:「云何斷欲心得解脫。答曰:無貪善根相應解脫是也。云何斷無明慧得解脫。答曰:無癡善根相應解脫是也。」
【唐】2復次,心慧解脫實非善根,而善根相應故,以善根名說。
【唐】3復次,此中顯示解脫依處。謂心解脫依無貪善根而得生長,以無貪善根對治貪欲.心解脫故。慧解脫依無癡善根而得生長,以無癡善根對治愚癡.慧解脫故。此於所依.說能依體,故不相違。
【涼】此文應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涼】答曰:
【涼】各有所為故,或有為斷欲故勤方便,或有為斷無明故勤方便。或有為斷欲勤方便者.名心解脫,或有為斷無明勤方便者.名慧解脫,然其解脫更無別體。
【涼】復有說者,無貪與貪相對[對【麗】=應【大】],無癡與癡相對,是故以無貪無癡名說。
§a6涅槃
【發】云何依解脫涅槃。答:若貪永斷.瞋永斷.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依解脫涅槃。
【八】彼云何泥洹。答曰:婬怒癡盡無餘,[*]是謂泥洹。
【涼】云何習解脫得涅槃。答曰:若斷一切愛盡,乃至廣說。
[SA490 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SN38.1 “Yo
kho, āvuso, rā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idaṃ vuccati nibbānan”ti. ]
[自性]
【唐】問:有身見等隨一法斷.皆是涅槃,此中何故說貪永斷,乃至一切煩惱永斷。
【涼】問曰:如斷一身見盡.亦名涅槃,何以言斷一切愛盡耶。
【唐】答:1雖一一法斷.皆是涅槃,而此中但說圓滿涅槃,故不應責。
【涼】答曰:1或有說者,此中說滿足涅槃。何者是耶。謂斷一切愛盡,乃至廣說。
【唐】2復次,涅槃之名,唯在無學,學位未滿,不名涅槃,故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此中諸所說道.盡說無學身中道,如說無學身中道,說無學身中道果亦如是。學人所斷有餘,非是無餘。
[名義]
【唐】問:以何義故,名曰涅槃[s32何故擇滅亦名涅槃]。nirvāṇa(nibbāna) nir-√vā nir-√vṛ
【涼】問曰:云何名涅槃義。
【唐】答:
【涼】答曰:
【涼】6或有說者,諸陰[林=永【三宮】]林斷更不生,是涅槃義。
【唐】1煩惱滅故,名為涅槃。
【涼】1復有說者,滅一切煩惱義,是涅槃義。
【唐】2復次,三火息故,名為涅槃。
【涼】2復有說者,滅[種種大=三種火【三宮】]種種大故,是涅槃義。
【唐】3復次,三相寂故,名為涅槃。
【唐】4復次,離臭穢故[vāna √vā],名為涅槃。
【唐】5復次,離諸趣故[vāna √vā],名為涅槃。
【唐】6復次,槃名稠林[vāna vana],涅名為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s28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永離陰林、離三火林、離四(相)林)]
[法集要頌經:截林勿截樹,因林生怖畏,截林而滅已,苾芻得圓寂。]
[Uv.18.3.vanaṃ chindata mā vṛkṣaṃ vanād vai jāyate
bhayam, chittvā vanaṃ samūlaṃ tu nirvaṇā bhavata bhikṣavaḥ.]
[Dhp.283. vanaṃ chindatha mā rukkhaṃ, vanato
jāyate(ī) bhayaṃ;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
[出曜經:斷林勿斷樹,林中多生懼,斷林滅林名,無林謂比丘。]
[法句經:當伐欲稠林,但勿伐樹木;欲林生畏怖,應脫欲密林。]
【唐】7復次,槃名為織[vāna √ve],涅名為不,以不織故,名為涅槃。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業煩惱故.不織生死,故名涅槃。
【涼】7復有說者,不織義.是涅槃義。如因經緯織杖[杖=杖匹【宋元宮】=丈四【明】]等.織㲲便成,若不因經等織㲲不成。如是因業煩惱經緯故.織受生㲲便成,若不因業等織.受生㲲不成。以是事故,不織義是涅槃義。[s28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
【唐】8復次,槃名後有,涅名為無,無後有故,名為涅槃。
【唐】9復次,槃名繫縛,涅名為離,離繫縛故,名為涅槃。
【唐】10復次,槃名一切生死苦難[vāna √vai],涅名超度,超度一切生死苦難故,名涅槃。
§a7總說差別
【唐】問:厭與離染解脫涅槃,有何差別。
【涼】問曰:厭.無欲.解脫.涅槃,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厭惡違逆名厭,無所希求名離染,心無垢穢名解脫,永捨重擔名涅槃。
【涼】1惡賤是厭,不求是無欲,心無垢是解脫,捨擔是涅槃。
【唐】2復次,毀呰煩惱名厭,毀呰惡行名離染,於緣離繫名解脫,諸蘊永寂名涅槃。
【涼】復有說者,惡賤煩惱是厭,斷煩惱是無欲,不與煩惱俱是解脫,諸陰盡是涅槃。
【唐】3復次,訶毀欲界名厭,離色界名離染,脫無色界名解脫,證永寂靜名涅槃。
【唐】4復次,厭見所斷名厭,離修所斷名離染,至無學果名解脫,證永寂滅名涅槃。
【唐】5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厭謂薄地,離染謂離欲地,解脫謂無學地,涅槃謂諸地果。
【涼】5如尊者瞿沙解此經:如實知見是說見地,厭是薄地,無欲者是無欲地,解脫者是無學地,涅槃者是諸陰不生。
【唐】6尊者迦多衍尼子隨順經義作是言:根律儀戒律儀.無悔歡喜安樂等持.是修行地,如實智見是見地,厭是薄地,離染是離欲地,解脫是無學地,涅槃是諸地果。
【唐】※是厭離染解脫涅槃,四種差別。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卷29■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七
〖界〗斷離滅三界
【發】如世尊說有三界,謂斷界離界滅界。乃至廣說。
【八】又世尊言:有斷界、有無婬界、有滅界。[婬=欲【三宮】]
【涼】世尊說三界:斷界、無欲界、滅界,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涼】答曰:此是佛經。
§b1阿難詣尊者所-施設同分言論
【唐】謂契經說:「具壽阿難,往詣尊者名上座所。」
【涼】佛經說,尊者阿難往詣[詣=詣名【三宮】]長老上座所,到已乃至廣說。
[SA464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SA1071有比丘名曰上坐(座)獨住一處(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SN21.10thera-nāmaka(rājagahe
viharati veḷuvane kalandakanivāpe)][撰集百緣經:長老比丘(老兒比丘)(在母胎中六十年)(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長老偈115(mahānāma)摩訶那摩長老:拘達奢樹,婆羅基樹,及山聞高名,彼居山中綠林覆,彼求極果住此處。]
【唐】問:何故阿難往詣彼所。
【涼】問曰:以何等故尊者阿難往詣彼所。
【唐】答:1尊者阿難,是樂法者.是正法將,攝受聖教.御聖教船,恒巡四眾.教授教誡。數數觀察諸苾芻等,勿有懈怠耽著戲論,或於境界顛倒思惟,令彼一生空過顛墜,故往彼所。
【涼】答曰:1或有說者,彼尊者阿難.是持佛法船𭩬[𭩬=柂【三宮】]者,常監臨四眾。數數往詣諸比丘所,慮諸比丘謬受境界窳墮空過,以是事故往詣彼所。
【唐】2復次,阿難作如是念:「彼名上座,恒樂寂靜.居阿練若.勇猛精勤,證何妙德,我應往問。若能為我說所證德,我當合掌隨喜讚歎。若不爾者,方便慇懃示其加行.令速證得,勿彼多時居阿練若.空無所獲。」故往彼所。
【涼】2復有說者,尊者阿難作是思惟:若彼長老比丘有得勝進功德者,我當讚善隨喜;若不得者,我當示其方便。
【唐】如彼經說:具壽阿難到已,施設同分言論,非不同分。
【涼】爾時阿難往詣彼所,生[生=生彼【三宮】]相似信。
【涼】信有二種:有相似、有不相似。
【唐】問:何等名為同分言論。
【唐】答:若居阿練若者,問以阿練若法;若持毘奈耶者,問毘奈耶;若誦素怛纜者,問素怛纜;若學阿毘達磨者,問阿毘達磨。是名同分言論。
【涼】相似信者,彼若是阿練若.問阿練若法,是阿毘曇人.問阿毘曇法,是持修多羅人.問修多羅法,是持律人問於律法。
【唐】與此相違.名不同分言論。謂居阿練若者,問以三藏;持毘奈耶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誦素怛纜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學阿毘達磨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或更問餘事,皆名不同分言論。
【涼】不相似信者,問與上相違。
【唐】尊者阿難所以唯作同分言論:若作不同分言論者,彼不解故.便不能答,既不能答.心便羞恥,以羞恥故.鬪諍違拒。不欲令彼起如是過,是故唯作同分言論。謂但問彼阿練若法。------------
§b2止觀與解脫
【唐】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
【涼】爾時阿難問彼長老上座阿練若法:汝數數觀何境界耶。
【唐】時名上座,白阿難言: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
【涼】彼答言:我觀舍摩他、毘婆舍那。
【涼】阿難復問:若修行廣布舍摩他法,有何利耶。彼答言:若修行廣布舍摩他法,是名修心。若修心者,得心解脫。
【唐】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
【涼】{阿難問言:若以定方便修心者,得[慧=心【三宮】]慧解脫;
【唐】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
【涼】若以慧方便修心者,得[心=慧【三宮】]心解脫;
【唐】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
[SA464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涼】若以定以慧方便修心者,得何等解脫耶。答言:得界解脫。復問:何等界解脫。答曰:三界,謂斷界、無欲界、滅界。}
[二種行者差別]
【唐】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
【涼】問曰:如阿毘曇義,一心中有定有慧。云何分別是修定方便人、修慧方便人耶。
【唐】答:由加行故,二種差別。
【涼】答曰:
【唐】1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
【唐】(1)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諠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唐】(2)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涼】1以依具故知,或有多依定具、或有多依慧具。
【涼】(1)多依定具者,性樂獨住.常好閑靜、樂居空舍.不喜言說。(2)多依慧具者,常好受持讀誦修多羅、阿毘曇、毘尼,亦以教人,觀察總相別相。如是等事,是名差別。
【唐】2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涼】2復有說者,或有繫心一緣而不分別法相,或有不繫心一緣而分別法相。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是名修定;若不繫心一緣分別法相者,是名修慧。
【唐】3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
【涼】{}阿難問言:若以定方便修心者.得[慧=心【三宮】]慧解脫,若以慧方便修心者.得[心=慧【三宮】]心解脫;若以定以慧方便修心者,得何等解脫耶。答言:得界解脫。復問:何等界解脫。答曰:三界,謂斷界、無欲界、滅界。{}
[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唐】問:斷離滅界,體是無為,無因無果。云何乃說「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涼】問曰:如斷是無緣法,不能有所緣,何故說言得斷界解脫耶。
【唐】答:彼契經於緣涅槃勝解,以界聲說。謂修行者,雖加行時.精進勇猛.修習止觀二種資糧,若於涅槃不起勝解.決定趣證,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心得解脫。故緣涅槃勝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脫。
【涼】答曰:此中觀涅槃解脫,以界名說。所以者何。雖勤行精進而不能生觀涅槃解脫者,終不能得心解脫也。以是事故,觀涅槃解脫說名為界。
§b3問五百苾芻及佛
【唐】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何等斷故.名為斷界,何等離故.名為離界,何等滅故.名為滅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尊者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退。復詣竹林道場[迦蘭陀竹園/竹林, 羯闌鐸迦池竹林(破僧)],以此事問五百苾芻,彼復皆如名上座答。」
【涼】爾時尊者阿難從長老上座比丘所聞如是說已,便詣迦梨勒壇上[(祇園精舍之)花林窟Kareri-kuṭikā
/ Kareri-maṇḍalamāla],以如是義盡問五百比丘,諸比丘皆以如是義答。
【唐】問:彼諸苾芻,云何而答。
【涼】問曰:是諸比丘云何而答。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從少至老,次第而答,如法集時,少者先問。
【涼】1或有說者,如今法會處.先下座說,彼亦如是。
【唐】2有餘師說:從老至少,次第而答,如行施物,自老至少。
【唐】3復有說者:一苾芻答,餘皆隨喜。
【涼】3復有說者,一人答,餘者印可。
【唐】4脇尊者言:先作白已,後次行籌,受籌名答。
【涼】4尊者波奢說曰:爾時作白羯磨行籌,受籌者名答。
[復以問佛]
【唐】如彼經說:「爾時,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以此句義問佛世尊,佛還如彼上座等答。」
【涼】爾時尊者阿難問諸比丘已,往詣佛所。以如是等義問佛,佛亦以如是義答。
【唐】問:尊者阿難,忍可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義不。設爾何失。
【唐】1若忍可者,何故復以問佛世尊;2若不忍可,何故合掌隨喜讚歎。
【涼】問曰:尊者阿難以不可上座比丘及五百比丘所說而往問佛耶。
【唐】答:阿難忍可彼所說義。
【涼】答曰:可適。
【唐】問:何故復以問佛世尊。
【涼】問曰:若可適者,何以復問佛耶。
【唐】答:1如佛世尊知而故問,尊者阿難亦復如是。所以者何。阿難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文義決定,如大師說.徒眾亦然,如親教說.弟子亦然,如軌範說.受學亦然。如是文義微妙決定,依之修學.乃至能證阿羅漢果,非如外道所說文義,師徒眾等.展轉相違,依之修學.空無所證。
【涼】答曰:1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同意.具足問答故。外道法中.意欲不同.破壞法塔;善說法中意欲同故.不壞法塔。以此法妙故,師與弟子始終所說.不相違背。
【唐】2復次,阿難欲以佛妙言印.印所說義,故重問佛。若不以佛妙言印之,則所說義猶可傾動,當來四眾不敬信故。如世文符.若無王印,則所行處.人不敬受。此亦如是,故重問佛。
上座五百苾芻功德
【唐】如彼經說:「佛問阿難:汝知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阿難白佛:彼名上座五百苾芻,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盡諸有結.逮得己利,善辦聖旨.心善解脫。佛告阿難:如汝所說。」
【唐】問:何故世尊問彼功德。
【唐】答:1為欲開發少欲喜足所覆真實功德寶藏,令諸世間.知已敬養.得勝果故。如世伏藏,雖多珍寶,沙土覆之.不得顯現,若有開發,令無量人.採取受用.得世富樂。此亦如是,故佛問之。
【唐】2復次,開覺施主勝思願故。謂有施主,恒以衣服等四種供具,施彼上座及五百苾芻,而不知彼有勝功德;欲令知已,歡喜[踊=勇【宋元宮】]踊躍,起勝思願:「我等得遇如是福田,已種善種,定於來世.受大快樂。」是故世尊問彼功德。
【唐】3復次,為止世間誹謗事故。謂彼上座.在母胎中.經六十年,既出胎已.形容衰老,無有威德。故初生已.立上座名,後雖出家.而被嗤笑:「少年強盛.晝夜精勤.尚難得果,況此衰老.氣力羸劣.能得果耶。」又,彼上座所度五百新學苾芻,先隨天授,眾人毀曰:「如是老叟,貪著名利.度五百人,為充自身驅役供侍,不能教誡,令從邪法。」五百苾芻先受邪化,後雖歸正得無學果,而有謗言:「此愚人輩,先貪利養.捨佛從邪,雖後還來.而無所得。」為止如是諸誹謗故,問彼功德,令世共知.捨誹謗罪.勤修敬養,於當來世.生天解脫。
【涼】2復有說者,欲令多人遠罪過故。其事云何。曾聞彼長老上座比丘,經六十年在母胎中。却後生已,身形老瘦,無有威德。爾時多人生輕蔑心,作如是言:「此諸年少氣力強盛,初夜後夜勤行精進,於勝進法.猶故難得,何況老瘦身者能得此法!」然此五百比丘以飲食故,為提婆達多所壞,後還歸佛。是時多人生不信心:「是諸比丘貪利供養,豈當能得勝進之法。」乃令多人作諸罪過。是時阿難欲令多人去罪過故,而往問佛。[撰集百緣經:長老比丘(老兒比丘)(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b4結
【唐】彼經雖說斷等三界,而不廣辯三界差別。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涼】彼經雖說斷界、無欲界、滅界,而不廣說。此論因彼經故,作種種雜說優波提舍[波=婆【明】]。彼經是此論所為根本,[諸=謂【三宮】]諸彼中所不說者.今此悉說,故作此論。[卷第二十一終【三宮】]
【涼】[卷第二十二雜揵度人品之餘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二雜犍度人品第三之六【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一]
§a2三界差別-約阿毘達磨
【發】云何斷界。答:除愛結.餘結斷,名斷界。
【發】云何離界。答:愛結斷,名離界。
【發】云何滅界。答:諸餘順結法斷,名滅界.
【八】云何斷界。答曰:除愛結.諸餘結盡,[*]是謂斷界。
【八】云何無婬界。答曰:愛結滅,[*]是謂無婬界。
【八】云何滅界。答曰:諸結法滅,[*]是謂滅界。
【涼】云何斷界。
§b1就近對治-約愛言離
【唐】此中先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說三界別。近對治道.有差別故。
【涼】我今當先說阿毘曇名數[vyavahāra].近對治法。{一者名數;二者真實}
§c1有漏皆可斷
【唐】1餘結斷者,餘八結斷;順結法者,謂除九結,餘有漏法。是名一種三界差別。
【涼】「云何斷界。答曰:除愛結.諸餘結斷,是名斷界。」諸餘者,除愛結,餘八結是也。
【涼】「云何無欲界。答曰:愛結若斷。」是近對治,有欲對無欲故。
【涼】「云何滅界。答曰:除九結,諸餘結法滅,是名滅界。」此中一切有漏體,說是結法。
【唐】2復有說者:若八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斷界。若愛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離界。若諸餘順結法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滅界。即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染污色?],名順結法。
【涼】2復有說者[者=有【宋元宮】],八結[結=結八【三宮】]結相應法及所起處生等若斷,是名斷界。愛結愛結相應法及所起處生等若得離欲,是無欲界。若說九結,則攝一切染污法盡[染污色?];餘唯有有漏善法及不隱沒無記,彼若滅是名滅界。
【唐】3復有說者:若無明結斷,名斷界。若愛結斷,名離界。若諸餘結斷,名滅界。
【唐】4復有說者:或有諸法能縛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能縛亦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縛非能染,而是所縛是所染[順繫染法],彼斷名滅界。
【涼】4復有說者,有法縛而不染污、有法亦縛亦染、有法不縛不染。縛而不染法若斷,是名斷界。亦縛亦染法若得離欲,是無欲界。不縛不染者,他縛他染若滅者,是名滅界。
【唐】5復有說者:或有諸法是能繫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是能繫是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繫非能染,而是所繫所染[順繫染法],彼斷名滅界。
【涼】5如縛,繫義亦如是。
§c2唯隨眠可斷
【唐】6●有餘師說:唯諸隨眠有自性斷。
【涼】{復有說者,唯斷於使。
【唐】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SA464斷一切行,是名斷界;(一切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唐】《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所斷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斷遍知所遍知法,即是所應斷法。此復云何。謂有漏法。]
【唐】彼作是答:若諸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諸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諸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
【涼】緣八結使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使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使若斷.是名滅界。}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
【唐】7●有作是說:唯愛隨眠有自性斷。
【涼】{7復有說者,或有言唯斷愛結。
【唐】問:若爾,前說契經及論,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則違佛經。
【涼】佛經說:「諸行若斷是名斷界,諸行離欲是名無欲界,諸行若滅是名滅界。」
【涼】復違《波伽羅那經》,如說:「可斷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復說斷智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
【唐】彼作是答:若愛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愛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愛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
【涼】答曰:愛有緣八結者、有還緣愛者、有緣餘法者。緣八結愛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愛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愛若斷,是名滅界。}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
§b2餘師
【唐】1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煩惱體斷.名斷界,於境離繫.名離界,棄諸重擔.名滅界。
【涼】1復有說者,煩惱體若斷.是名斷界,煩惱於緣得離.是名無欲界,諸煩惱果更不生.是名滅界。
【唐】2脇尊者言:無繫縛.繫縛息.名斷界,無染污.染污息.名離界,無彼果.彼果息.名滅界。
【唐】3尊者設摩達多說曰:諸煩惱斷.名斷界,無貪治貪.名離界,果相續滅.名滅界。
【唐】4尊者左取[左受]作是說言:相續斷故.名斷界,於緣離繫.名離界,離執受故.名滅界。
【唐】5復有說者:過去煩惱斷故.名斷界,現在煩惱斷故.名離界,未來煩惱斷故.名滅界。如煩惱斷,蘊斷亦爾。
【涼】5復有說者,過去諸陰若斷.是名斷界,未來諸陰離欲.是名無欲界,現在諸陰若滅.是名滅界。
【唐】6復有說者:苦受斷故.名斷界,樂受斷故.名離界,不苦不樂受斷故.名滅界。如三受斷,順三受法斷亦爾。
【涼】6復有說者,若苦受斷.是名斷界,若於樂受離欲.是名無欲界,不苦不樂受若滅.是名滅界。
【唐】7復有說者:若苦苦斷.名斷界,若壞苦斷.名離界,若行苦斷.名滅界。
【涼】7復有說者,若苦苦斷.是名斷界,[壞=變【三宮】]壞苦若離欲.是名無欲界,行苦若滅.是名滅界。
【唐】8復有說者:若欲界斷名斷界,若色界斷名離界,若無色界斷名滅界。
【涼】3尊者奢摩達說曰:捨於重擔,是名斷界;無欲對治有欲,若離有欲,是名無欲界;令生不相續,相續者若滅,是名滅界。
[結]
【唐】※如是等說,皆依世俗,隨就一門,辯三界別,皆非勝義。
【涼】{}復有說者,或有言唯斷愛結。
【涼】問曰:若然者,則違佛經。佛經說:諸行若斷是名斷界,諸行離欲是名無欲界,諸行若滅是名滅界。復違《波伽羅那經》,如說:可斷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復說斷智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
【涼】答曰:愛有緣八結者、有還緣愛者、有緣餘法者。緣八結愛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愛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愛若斷,是名滅界。{}
【涼】{}復有說者,唯斷於使。緣八結使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使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使若斷是名滅界。{}
§a3三界無差別-隨契經
【發】諸斷界是離界耶。答:如是。設離界是斷界耶。答:如是。
【發】諸斷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斷界耶。答:如是。
【發】諸離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離界耶。答:如是。
【八】所謂斷界,是無婬界耶。答曰:如是。設是無婬界,是斷界耶。答曰:如是。
【八】所謂斷界,是滅界耶。答曰:如是。設是滅界,是斷界耶。答曰:如是。
【八】所謂無婬界,是滅界耶。答曰:如是。設滅界,是無婬界耶。答曰:如是。
【涼】若斷界.是無欲界耶。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唐】答:前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就近對治.辯三界別;今隨契經,顯此三界.體無差別。謂有漏法一一斷時.皆得一斷,此一一斷,約差別義.說為三界。故此三界,義雖有別,而體無異。
【涼】答曰:先說阿毘曇名數義,今欲說真實義。若不爾者,人謂但自隨己意.不順佛經。
【涼】今欲隨順佛經故,作如是說:「若斷界是無欲界耶。答曰:如是。」乃至廣說。
【涼】所言斷、無欲、滅,此三名雖異,義無差別。
〖想〗斷離滅三想-淨無越十六
【發】如世尊說:有三想,謂斷想.離想.滅想。乃至廣說。
【八】又世尊言:有斷想、有無婬想、有滅想。
【涼】世尊說三想,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三種想,謂斷離滅。」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彼是此論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此論。[十想SA747]
【涼】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三想,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不說者.今悉說之,故作此論。
§a2本論文
【發】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
【八】彼云何斷想。答曰:除愛結,諸餘結滅.諸想性,是謂斷想。
【發】云何離想。答:愛結斷.諸想解,名離想。
【八】云何無婬想。答曰:愛結滅.諸想性,是謂無婬想。
【發】云何滅想。答:諸餘順結法斷.諸想解,名滅想。
【八】云何滅想。答曰:諸結法滅.諸想性,是謂滅想。
【唐】此中廣釋,如界應知。
【唐】問:何故此中不說三想.如前三界.展轉相即。
【唐】答: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此中欲顯異相異文,故作是說。若作異相異文說者,易受持故。
【唐】3復次,此中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蹬.二光二炬.二明二照.二文相影。如界相即.想亦應然,如想不相即.界亦應然,而為相影,故作是說。
§a3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不
【唐】問: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不。設爾何失。[s102有無漏慧離十六種聖行相不]
【涼】問曰:十六行外更有聖道不耶。
【唐】(1)若有者,《識身論》及«智蘊»中何故不說。
【涼】若有者,智揵度、《識身經》中何以不說耶。
[智蘊:(s106)云何苦智。答:於諸行.作苦非常空非我行相轉智。……][識身:1.(四心.十二心.十五心-了別)不繫心,有能了別不繫法耶。曰:能了別。謂若於滅謂滅謂靜謂妙謂離、若於道謂道謂如謂行謂出,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處、若有是事,若如理所引了別。有能了別欲界繫法耶(zs73js26此段異釋)……2.(聖諦.十六行)有能於眼識已觀今觀當觀,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
【唐】(2)若無者,
【涼】若無者,
【唐】a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乃至廣說。」此斷等想,與何行相聖慧相應。
【唐】b《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zs73為此)由此而起.智見明覺.解慧光觀,皆名盡智]。云何無生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如是二智,何行相攝。
【唐】c《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盡智;不復當盡,是無生智。」如是二智,何行相攝。[集異門.所盡三漏不復當生/s102不復當起/s29不復當盡][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盡智,彼不復當起是無生智][滅已不復生(舍利弗)]
【唐】d此論«見蘊»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是何行相。
【涼】d此經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此是何行。[s189]
【涼】b又如說:「我已知苦,為是何行。不復更知,此是何行。乃至我已修道,此是何行。不復更修,此是何行。
【唐】e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何行相。[SA1]
【涼】e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涼】c如《攝法經》所說:「比丘盡欲漏,是名盡智。更不復盡,是名無生智。」是何等行。有漏、無明漏,說亦如是。
§b1說無
【唐】●有作是說:十六行相外,無別無漏慧,故《識身論》此論«智蘊»,俱不說有。
【涼】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外更無聖道。
【涼】{問曰:若無者,先說善通。此經云何通耶。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乃至廣說。答曰:}
【唐】a問: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斷想。」廣說乃至。此斷等想,與何行相聖慧相應。
【唐】答:此約所緣,建立三想,不依行相。由此三想,皆作緣滅四行相故。謂緣斷故,名為斷想,不於此斷.作斷行相,餘二亦爾。若作是說,則此三想,如前三界.展轉相即。[s166二說:1(諸有欲令十六行相外有聖道者)斷想作斷行相…2…一切皆作滅靜妙離四種行相][s166斷想以斷為所緣…隨別如此,即是皆以滅諦涅槃為所緣義]
【唐】b問:《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廣說乃至。如是二智,何行相攝。
【唐】答:(1)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者,緣苦二行相攝,謂苦非常。[s102是苦四行相]
【唐】(2)我已斷集.不復斷者,緣集四行相攝。
【唐】(3)我已證滅.不復證者,緣滅四行相攝。
【唐】(4)我已修道.不復修者,緣道四行相攝。
【涼】{b我已知苦者,是二行,謂無常行.苦行,不復更知亦是.無常行.苦行。我已斷集,是集等四行更不斷集,亦是集等四行。我已證滅,是滅等四行更不證滅,亦是滅等四行。}
【唐】c問:《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廣說乃至。如是二智,何行相攝。
【唐】答:六行相攝。謂苦非常及緣集四。[s102同]
【涼】{c如《攝法經》所說:比丘盡欲漏者,是盡智.有六行;不復更盡,是無生智.亦有六行。六行者,謂無常苦二行及集四行。有漏無明漏,說亦如是。}
【唐】d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是何行相。
【唐】答:彼於聖道.說樂受聲,即是緣道四行相攝。[s189法智者,謂知法智品樂受。類智者,謂知類智品樂受。]
【涼】{d不以知受樂受故.名如實知樂受,知此樂受.是道如迹乘故.名如實知。}
【唐】e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生已盡。」廣說乃至。是何行相。
【唐】答:(1)如實了知.我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
【唐】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
【唐】所作已辦者,是緣滅四行相。
【唐】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
【涼】{e我生已盡,是集等四行;梵行已立,是道等四行;所作已辦,是滅等四行;不受後有,是苦等二行,謂無常行.苦行。
【唐】(2)復次,由五緣故.經作是說,不說行相。云何為五。
【唐】一由意樂故。謂加行時起此意樂:云何當令我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二由對治故。謂修如是殊勝對治.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三由所作故。謂由如是殊勝所作.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四相續故。謂得如是殊勝相續.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五由補特伽羅故。謂此補特伽羅.易現[s102.見]易施設.一切生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由此五緣.故作是說,非謂別有如是行相。[s102非無漏觀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後起此分別。]
【涼】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有五事:一者身,二者對治,三者所作,四者果,五者人。身者,一切處生身盡。對治者,得如此對治,能盡一切生。所作者,智能所作使諸生盡。果者,得智果,能盡一切生。人者,言是人能盡一切生。}
【涼】{}問曰:若無者,先說善通。此經云何通耶。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乃至廣說。答曰:{}
【涼】{}不以知受樂受故名如實知樂受。知此樂受,是道、如、迹、乘,故名如實知。{}
【涼】{}我已知苦者,是二行,謂無常行、苦行,不復更知亦是無常行、苦行。我已斷集,是集等四行更不斷集,亦是集等四行。我已證滅,是滅等四行更不證滅,亦是滅等四行。{}
【涼】{}我生已盡,是集等四行;梵行已立,是道等四行;所作已辦,是滅等四行;不受後有,是苦等二行,謂無常行、苦行。
【涼】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有五事:一者身;二者對治;三者所作;四者果;五者人。身者,一切處生身盡。對治者,得如此對治,能盡一切生。所作者,智能所作使諸生盡。果者,得智果,能盡一切生。人者,言是人能盡一切生。{}
【涼】{}如《攝法經》所說:比丘盡欲漏者,是盡智有六行不復更盡,是無生智亦有六行。六行者,謂無常苦二行及集四行。有漏無明漏,說亦如是。{}
§b2說有
【唐】●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外,有別無漏慧。
【涼】復有說者,十六行外更有聖道。
【唐】問:若爾,後說諸文善通,《識身》«智蘊»何故不說。
【涼】問曰:若有者,智揵度、《識身經》中何故不說耶。
【唐】答: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答曰: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
【唐】2復次,若有行相,現在和合.能辦所作.有作用者,《識身》«見蘊»明了說之;彼未來修,畢竟不起,是故不說。[應是智蘊。見蘊相關:如實知有八。有十想。]
【唐】3復次,若有行相,能入見道.得果離染.盡諸漏者,《識身》«見蘊»明了顯示;彼無此用,是故不說。謂彼行相,無學果後.方起現前,受現法樂.遊戲神通.觀本所作.受用聖財。
【涼】問曰:此有餘說,有何義耶。
【涼】3答曰:若行能得正決定.得果離欲.及盡諸漏者,智揵度、《識身經》則說;若諸行不能得正決定、不得果、不離欲、不盡諸漏者,然是聖所得道,為受現法樂故.為遊戲故.觀本所作故.受用無上聖法故,而起現在前。
【涼】2復有說者,若行現在,斷煩惱時能害煩惱、能有所作、有大功用者則說;現在斷煩惱時,彼諸行不能害結、不有所作、無大功用,是故不說,唯在未來世中修。
【唐】4復次,若有行相,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可得,《識身》«見蘊»明了顯示;彼諸行相,唯遠加行.遠勝進道.乃得現起,是故不說。
【涼】4復有說者,若行在方便無礙解脫勝進道者則說;彼[說〔-〕【三宮】]說諸行.不在無礙道解脫道,或在勝進道.或在遠方便道,以是事故,智揵度、《識身經》不說。
【唐】若作是說.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者,彼說此中.依行相別.建立三想,謂斷行相相應想,名斷想;離行相相應想,名離想;滅行相相應想,名滅想。如是三想,依行相別建立三種,不約所緣。謂於一一擇滅無為起此三想,如於一的三箭所中,其相各異。
【涼】若作是說.十六行外有聖道者,想是聖道,若行於斷是斷想,若行無欲是無欲想,若行於滅是滅想。猶如一的,為若木若鐵眾箭所中。如是一無為體,為三想所行。
【唐】依此所說,斷等三想.互不相即[即應=應即【三宮】]。應作是說:諸斷想,是離想耶。答:不爾。廣說乃至設滅想,是離想耶。答:不爾。
【涼】諸作[說是=是說【三宮】]說是.十六行外更有聖道者,斷想,非離欲想、非滅想,乃至廣說。
【唐】●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相外.無別無漏慧,於理為善。
【唐】然此中說.斷等三想,若無漏者,展轉相即;若是有漏,容作斷等三種行相.互不相即。是故此中.不決定說。
【涼】諸作是說.十六行外更無聖道者,彼想是緣,若緣斷是斷想,若緣無欲是無欲想,若緣滅是滅想。[s166隨別如此…]
【涼】此文應如是說:若斷想是無欲想耶。答曰:如是,乃至廣說。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五[次頁[01]不分卷【三宮】]
【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卷第一[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三宮】*]
【八】[人=敬【宋元】=阿毘曇人【聖乙】]人跋渠第三竟(梵本一百四十八首盧長十六字[梵本〔-〕【聖聖乙】=胡本【宋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六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發】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二
【發】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發】[*]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納息4■【愛敬】愛敬乃至二滅二遍智等
【發】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
【八】阿毘曇雜犍度愛恭敬跋渠第四[阿毘曇雜犍度〔-〕【三宮】*]
【唐】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一[〔大毘婆沙論〕-【明】]
【涼】雜揵度愛敬品第四[雜=阿毘曇毘婆沙雜【宋元宮】=前頁[07]不分卷][揵=犍【明】][四=四之一【明】]
[s29-s34]
【發】﹝ 愛養敬力滅 涅槃蘊究竟 取遍知三歸10 此章願具說 ﹞
【八】[愛]云何愛恭敬。
【八】[養敬]云何供養恭敬。
【八】[力]云何身力。身力攝,幾入幾識識。
【八】[滅]云何數緣滅。云何非數緣滅。云何無常。無常、非數緣滅,有何差別。
【八】[涅槃]云何有餘泥洹界。云何無餘泥洹界。泥洹者,當言學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
【八】[蘊]又世尊言:彼成就無學戒身、無學定身、無學慧身、無學解脫身、無學解脫知見身。彼云何無學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
【八】[究竟]又世尊言:一究竟非眾究竟。究竟名[是〔-〕【三宮聖乙】]是何法耶。
【八】[取]又世尊言:有諸異學實當斷諸受,於現法中不施設斷一切諸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非我受。此義云何。以何等故,外道異學於現法中不施設斷我受。
【八】[遍知]有二智:知智、盡智。彼云何知智。云何盡智。
【八】[三歸][若〔-〕【三宮】]若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彼何歸趣。
【八】此章義,願具演說。
〖愛〗愛與敬
【唐】「云何愛。云何敬。」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八】云何愛恭敬。云何供養恭敬。云何身力。愛恭敬者,彼云何愛。云何恭敬。
【涼】「云何為愛。云何為敬。」乃至廣說。如此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婆提舍。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若有修習慚愧圓滿,應知愛敬亦得圓滿。」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愛[preman].云何敬[gaurava]。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盡分別之。[MA45 MA46慚愧經: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
【涼】答曰:1此是佛經。佛經中說:若比丘習慚愧滿足則有愛敬。雖作是說,不廣分別.云何為愛.云何為敬,今欲說故.而作此論。[DA11云何八成法?謂八因緣: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為八?如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慙愧心[hrī-apatrāpya(trapā)],有愛有敬,是為初因緣…DN34…yatthassa
tibbaṃ(tīrṇa) hirottappaṃ(hiri-ottappa) pacc-upa-ṭṭhitaṃ(pratyupasthita) hoti pemañca
gāravo ca. AN8.2 Paññāsuttaṃ]
【唐】2復次,為欲訶毀非善士法.令棄捨故,為欲讚歎諸善士法.令修習故,為欲顯示五濁增時.廣大有情甚難得故。此中~
【涼】2復有說者,所以作此論者,欲斷小人法、現大人法故。其事云何。
【唐】A非善士法者:謂有一類,愛則妨敬,敬則妨愛。
【涼】答曰:小人,愛則妨敬、敬則妨愛。
【唐】a愛妨敬者:如有父母於子寵極,子於父母有愛無敬;師於弟子應知亦然,此等名為愛則妨敬。
【涼】云何愛妨敬。猶如在家法,父母於子則有親愛,子於父母有愛無敬。出家法中,[和上=和尚【三宮】*]和上阿闍梨於諸弟子則有親愛,弟子於[*]和上阿闍梨有愛無敬。是名愛妨敬。
【唐】b敬妨愛者:如有父母於子嚴酷,子於父母有敬無愛;師於弟子應知亦然,此等名為敬則妨愛。如是俱名非善士法。
【涼】云何敬妨愛。猶如在家法中,父母於子教訓嚴難,欲令諸子遠惡修善,子於父母有敬無愛。出家法中,和尚阿闍梨於諸弟子教訓嚴難,欲令諸弟子遠惡修善,諸弟子於和尚阿闍梨有敬無愛。如是小人,愛則妨敬、敬則妨愛。
【唐】B善士法者:謂有一類愛則加敬.敬則加愛,愛敬俱行,名善士法。
【涼】大人不爾,若愛則加敬、敬則加愛。
【唐】※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如是有情.甚為難得,世若無佛.此類難遇,設令有者,是大菩薩。諸大菩薩.愛敬必俱。
【涼】是故為斷小人法、欲現威勢大人法故,而作此論。
【涼】佛出世時,一人具此二法者多;佛不出世,一人具此二法者少,設令有者,當知皆是菩薩摩訶薩。
【唐】為顯此事.及前所說三種因緣,故作斯論。
§a2愛--貪信
【發】云何愛。答:諸愛等愛.喜等喜.樂等樂,是謂愛。
【八】愛云何。答曰:若愛相愛作愛,[是=此【三宮】]是謂愛。
【涼】云何為愛。答曰:若愛,乃至廣說。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此愛,而體無別。[愛樂心悅]
【涼】如是等言,盡說愛相。
【唐】問:愛以何為自性。
【唐】答:愛有二種:一染污,謂貪;二不染污,謂信。
【涼】問曰:愛體性是何。
【涼】答曰:愛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體是渴愛,不染污者.體是信渴。
【涼】愛有二種:一是渴愛;二是[愛=信愛【三宮】]愛。
【唐】問:諸貪皆愛耶。
【唐】答:應作順前句,謂貪皆愛;有愛非貪,此即是信。
【涼】問曰:若渴愛.是愛耶。答曰:若渴愛.則是愛[是=有【三宮】]。
【涼】頗有愛非渴愛耶。答曰:有,不染污愛也。
【唐】問:諸信皆愛耶。
【唐】1有作是說:諸信皆愛;有愛非信,謂染污愛。
【唐】2應作是說:信有二種:一者於境唯信不求。二者於境亦信亦求。[s6信有二種]
【涼】2信亦有二種:一是信;二是愛。
【涼】問曰:若信是愛耶。
【涼】答曰:或有信非愛、或有信是愛。
【涼】信非愛者,信而不求者是也。信是愛者,亦信亦求者是也。
【唐】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涼】復有以此義作四句者,或有信非愛、或有愛非信,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是信非愛,謂信不求。(2)有是愛非信,謂染污愛。
【唐】(3)有亦信亦愛,謂信亦求。(4)有非信非愛,謂除前相。
【涼】(1)信非愛者,信其事而不求也。(2)愛非信者,染污愛是也。
【涼】(3)亦信亦愛者,愛其事而求者也。(4)非信非愛者,除上爾所事。
§a3敬[gaurava]
【發】云何敬。答:[謂=諸【三宮】]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畏怖=怖畏【三宮】],是謂敬。[AKBh:
(sagaurava) sagauravatā (sapratīśa) sapratīśatā hrīḥ ]
【八】恭敬云何。若恭敬、善恭敬[sugaurava]、善下。
【涼】云何敬。若敬善敬,乃至廣說。
[s35諸有慚.有所慚.有異慚…]
[品類:慚.等慚.各別慚…有所自在,有自在轉,有所畏忌,不自在行。]
[集異門:有慚.有所慚.有別慚,有羞.有所羞.有別羞,有崇敬有所崇敬,有隨屬.有所隨屬,於自在者.有怖畏轉。][*sahrī sahrītā pratihrītā][愧等愧各別愧/諸有愧有所愧有異愧.*satrapa/sāpatrapa
satrapatā pratitrapa]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此敬,而體無別。
【涼】如是等言,盡說敬相。
【唐】問:敬以何為自性。答:敬以慚為自性。
【涼】問曰:此敬體性是何。答曰:體性是慚愧。
§a4愛敬
【唐】云何愛敬。乃至廣說。
【涼】云何愛敬。[prema-gaurava]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前雖別說愛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今欲顯示.愛敬二種.於一境轉,故作斯論。
【涼】答曰:先雖說其體,未說此二法俱在一人身中。今欲說故,復作此論。
【發】云何愛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愛及敬,是謂愛敬。
【八】此云何。如一愛師意潤,彼[由=遊【聖乙】]由恭敬;法.僧.和上[上=尚【三宮】*]阿闍梨[梨=黎【明】*].同和上[*]阿闍梨[*].及諸尊重.等梵行者,愛意潤,彼[由=遊【聖聖乙】*]由恭敬。如是若愛.彼作恭敬,[*]是謂愛恭敬。
【涼】云何愛敬。答曰:猶如有一,以愛敬故.意常念佛。
§b1於佛愛敬
【唐】此中,一類者:謂異生或聖者。
【唐】1(1)異生於佛愛樂心悅[愛喜樂][欣]恭敬住者,彼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解脫災橫王役.種種苦事,及得世間諸資生具。
【涼】凡夫人愛敬佛者,以佛力故,使我得離賦役驅使.種種苦事、使我復得種種資生隨意之物。
【唐】(2)聖者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彼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永捨諸惡趣因,斷二十種薩迦耶見,得正決定.見四聖諦,於無邊際生死輪迴.諸苦事中.已作分限。
【涼】聖人愛敬佛者,以佛力故,使我斷無始已來無量諸苦、盡惡道因、住決定法、見於真諦.正見清淨。
【唐】2復次,彼二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芻性.及餘利益安樂資糧。
【唐】是故尊者鄔陀夷言:世尊於我有大恩德,謂拔我無量苦,與我無量樂,滅我無量惡,生我無量善。[MA192加樓烏陀夷經kālodayin:世尊為我等多所饒益…MN66 ]
【涼】2復有說者,俱愛敬佛.意常念之,以佛力故,使我出家得比丘法.及餘諸善安樂之利。
【涼】如尊者[優陀耶=憂陀耶【宮】]優陀耶言:世尊滅我無量惡法、益我無量善法。
【唐】3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世尊開發我等慧眼,故應愛敬。
【唐】是故尊者舍利子言:若佛世尊不出于世,我等一切盲生盲死。
【涼】3復次,以佛出世故淨三種眼。如尊者舍利弗言:若佛不出世,則我盲無目過此一生。
【唐】4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為法王,最初開示無上正法,令諸有情無倒了達.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生死涅槃,餘無此能,故應愛敬。
【涼】復次,佛於此法最尊勝故。
【涼】4復有說者,佛是法主故。
【唐】5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世尊最初出無明㲉,宣說正法,亦令無量無邊有情出無明㲉,餘無此能,故應愛敬。
【唐】6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無始時來,七依勝定隱蔽不現,佛出世間無倒開示,令無量眾依之趣入大涅槃宮,餘無此能,故應愛敬。[喻:輪王路]
【涼】6復有說者,無始已來七依之法隱蔽不現,佛能開示故。
【涼】復有說者,佛能令無數那由他眾生入涅槃城故。
【涼】5復有說者,佛世尊獨出無明殼[殼=㲉【三宮】],轉於法輪故。
【唐】7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能令無量無邊有情修諸善法,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餘無此力,故應愛敬。
【唐】8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令諸有情種諸善根成熟解脫,餘無此力,故應愛敬。
【涼】78復有說者,以世尊說法故,令無量那由他眾生種諸善根,亦令成熟使得解脫。
【唐】9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三十七種菩提分等功德寶藏,出現世間,利益安樂無邊有情,故應愛敬。
【涼】9以佛說法故,使有念處、正斷、神足、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摩提,辦如是等一切功德,盡現世間。
【涼】以如是等事,[如=故【三宮】]如凡夫聖人愛敬於佛。
§b2於法僧.親教軌範尊重.同梵行者
【唐】彼二於法.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我依此法,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究竟安樂。
【涼】亦愛敬法,意常念之。所以者何。能盡我身心等苦,亦依此法能到涅槃。
【唐】彼二於僧.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僧威力故,我於正法毘奈耶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芻性,能正受持.百一羯磨,無所毀犯,安樂而住,由此速證究竟涅槃。
【涼】亦愛敬僧,意常念之。所以者何。以僧力故,使我出家受具足戒,得畜百一種物。
【唐】彼二俱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事[事=智【三宮】]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住者,謂作是念:此諸師友為我伴侶,令我於法,勤修正行[行=得【宮】],速得成辦。
【涼】得共[和尚=和上【宋元宮】]和尚阿闍梨.等梵行者.同[依=住【三宮】]依佛法,如是等人,我行道時是我伴侶。以於如是等處有愛有敬,故名愛敬。
【唐】於前所說三寶師友殊勝境中,具起愛敬。
§b3餘境四句及所依身
【唐】餘則不定,應作四句:
【涼】有人有愛無敬、有敬無愛,乃至廣作四句。
【唐】(1)謂或有境起愛非敬:如父母於子.師於弟子等。
【涼】有愛無敬者,如在家法.父母於子,和尚阿闍梨於諸弟子,有愛無敬。
【唐】(2)或復有境起敬非愛:如於有德非已師長。
【涼】有敬無愛者,如於有德他師長所.不相伏習者,有敬無愛。
【唐】(3)或復有境起愛及敬:如有一類.子於父母.弟子於師等。
【涼】亦敬亦愛者,如在家法.子於父母,弟子於和尚阿闍梨所。
【唐】(4)或復有境不起愛敬:謂除前相。
【涼】無愛無敬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如是愛敬,於何處有。
【唐】答:三界五趣雖皆容有,而此中說.殊勝愛敬,唯在欲界人趣.非餘,唯佛法中.有此愛敬。
【涼】愛敬四趣中盡有,此中所說愛敬,是佛法中所行者也。
〖養〗〖敬〗供養與恭敬
【唐】「云何供養。」乃至廣說。
【涼】云何為養。云何為敬。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
【唐】「若於佛法僧,及所受學處,能供養恭敬,乃名為智者。
【唐】若於不放逸,及勝三摩地,能供養恭敬,不退近涅槃。」
[雨勢經MA142七不衰法:若比丘,尊師,恭敬極重、供養奉事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法、眾.戒、不放逸.供給、定…][遊行經DA2復有七法,令法增加,無有損耗…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順父母,七者敬不放逸。][三十喻經MA69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自觀己心為身淨者,便能敬重奉事世尊、法及比丘眾.戒、不放逸.布施及定。][毘奈耶雜事:復有七種不虧損法:若諸苾芻於大師處,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如是作時得安樂住,令諸苾芻眾得增長善法無損。如是應知,於法.於戒.於教授事.不放逸事.於臥具事.於修定事,生殷重心恭敬供養,如是作時…][DA2 satkaroti
gurukaroti mānayati pūjayati DN16][MA200恭敬供養、禮事尊重。MN22.sakkaronti
garuṃ karonti mānenti pūjenti (sakkareyyuṃ garuṃ kareyyuṃ māneyyuṃ pūjeyyuṃ)][DN33六諍本sa
śāstāraṁ na satkaroti na gurukaroti na mānayati na pūjayati DA9][瑜伽:恭敬尊重、承奉供養བཀུར་སྟིར་བྱེད་པ་དང་བླ་མར་བྱེད་པ་དང་རི་མོར་བྱེད་པ་དང་མཆོད་པར་བྱེད་པ།]
【唐】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云何供養.云何恭敬。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
【唐】2復次,為欲訶毀非善士法令棄捨故,為欲讚歎諸善士法令修習故,為欲顯示五濁增時廣大有情甚難得故。此中~
【涼】2答曰:為斷小人法、現大人法故。所以者何。
【唐】A非善士法者:謂有一類:若供養則妨恭敬,若恭敬則妨供養。
【涼】小人養則妨敬、敬則妨養。
【唐】a)云何供養則妨恭敬。
【唐】如在家者:或有男女,雖具勢力,能以種種資生珍饌,供養父母,而恃此力,心生輕慢。
【涼】養妨敬者,如在家法,父母老病,以衣服飲食隨病醫藥以養父母,而無有敬。
【唐】如出家者:或有弟子,福德多聞,雖於其師,能設種種財法供養,而恃此事,遂於師所,不生恭敬。此等供養則妨恭敬。
【涼】出家法中,如諸弟子威德多聞、善解法相、眾所知識,彼以衣服飲食隨病醫藥以養和尚阿闍梨,其師或時於弟子所受經問義。如是等養妨於敬。
【唐】b)云何恭敬則妨供養。
【唐】如有一類懼他威力,雖恭敬之,而不供養。如是俱名非善士法。
【唐】B善士法者:謂有一類:若供養彼則加恭敬,若恭敬彼則加供養,二事俱行,名善士法。
【涼】大人不爾,若養則加敬、若敬則加養。
【唐】※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如是有情.甚為難得,世若無佛.此類難遇,設令有者是大菩薩。諸大菩薩此二必俱。
【涼】佛出世時,一人具此二法者多;佛不出世,一人具此二法者少,設當有者.當知皆是菩薩摩訶薩也。菩薩若與人養必加其敬、若與其敬必加其養。
【唐】為顯此事,及前所說三種因緣,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欲斷小人法,現大人法.甚希有故,而作此論。
§a2供養[pūjā]
【發】云何供養。答:此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
【八】供養恭敬者,[者=者彼云何供養,云何恭敬。供養云何。答曰【三宮】]:二供養,法供養、衣食供養[養=養此謂供養【三宮】]。
【涼】云何為養。答曰:養有二種,一者財,二者法。
§b1財供養
§c1自性名義
【唐】● 財供養者。āmiṣa-pūjā [財敬供養lābha-satkāra-pūjā]
[利養恭敬lābha-satkāra][持戒擅名譽者,顯恭敬因緣;所餘諸句,顯利養因緣。(瑜伽)]
【唐】問:財供養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財養體性是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即所捨財.是此自性。
【涼】或有說者,所捨物是。
【唐】2有餘師說:能供養者.身語二業,是此自性。
【涼】復有說者,身口業捨是。
【唐】3或有說者:即能發彼心心所法,是此自性。
【唐】4復有說者:受者受已,諸根大種及餘造色皆得增長,是此自性。
【涼】4復有說者,能令諸根四大長養者是。
【唐】5評曰:應作是說:若所捨財,若能捨者身語二業,若能發彼心心所法,若受者受已.諸根大種造色增長,皆此自性。如是財供養,總用五蘊.以為自性。
【涼】5評曰:應作是說:財養體性是五陰。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財供養,財供養是何義。
【唐】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作緣義是養義}。此以財為初故,名財供養。
§c2供施四句
【唐】1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受者受已.身心增益,如是名施.亦名供養。
【涼】{若人以饒益他意.施飲食,他人食之.四大諸根而得長養,是名為施.亦名為養。
【唐】2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如是名施.不名供養。
【涼】雖有饒益他意.施他飲食,他人食之.不長養諸根四大,是名為施.不名為養。
【唐】3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或由神通.或由呪藥.或由福力.身心增盛,此雖非施.而名供養。
【涼】若人害心.以雜毒食施他,他人以呪術藥草力.若是有德眾生,諸根四大而更增長,是名為養不名為施。彼施者受不善報。}
【唐】4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此不名施.亦非供養。
[由此捨名施,謂為供為益。不為二行施。]
§c3在何處有.誰設誰受
【唐】問:此財供養在何處有。
【涼】問曰:為是何趣耶。
【唐】答:1唯在欲界,非色無色;唯在四趣,非捺落迦[naraka]。
【涼】答曰:1除地獄趣,餘趣盡有。---------------
【涼】{}2復有說者,六欲天中無。所以者何。諸天若欲食時,以空金鉢置前,隨其福力飲食自出,何須財養。
【涼】3復有說者,彼飲食雖等,有餘財物可以與他。{}
【唐】問:此財供養,誰設誰受。
【涼】問曰:何處施,誰與誰取。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傍生趣設,唯傍生趣受;乃至天趣設,唯天趣受。
【唐】2有餘師說:傍生趣設,唯傍生受;鬼趣設二趣受;人趣設三趣受;天趣設四趣受;下不及上,上及下故。
【涼】2或有說者,畜生趣中還施畜生,餓鬼趣中施於二趣,人施三趣,天施前三趣。
【唐】3評曰:應作是說:四趣皆能展轉供養。
【涼】復有說者,能施四趣。
【唐】問:《施設論》說:「天欲食時,取空寶器.以衣覆上.而置座前,經須臾頃,隨其福力,麁妙飲食.自然盈滿。」既爾,如何受他供養。
【涼】{2復有說者,六欲天中無。所以者何。諸天若欲食時,以空金鉢置前,隨其福力飲食自出,何須財養。
【唐】答:雖不受他飲食供養,而有受餘香花資具。
【涼】3復有說者,彼飲食雖等,有餘財物可以與他。}
【涼】{}若人以饒益他意施飲食,他人食之四大諸根而得長養,是名為施亦名為養。雖有饒益他意施他飲食,他人食之不長養諸根四大,是名為施不名為養。若人害心,以雜毒食施他,他人以呪術藥草力,若是有德眾生,諸根四大而更增長,是名為養不名為施,彼施者受不善報。{}
§b2法供養
§c1自性名義
【唐】● 法供養者,dharma-pūjā
【唐】問:法供養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法養體是何耶。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以說法者語為自性。
【唐】2有餘師說:以語所起名為自性。
【涼】2或有說者,法養體性是名。
【涼】1復有說者,是語。
【唐】3或有說者:以能發語.心心所法.為其自性。
【唐】4復有說者: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以為自性。
【涼】4復有說者,若聞法時.生未曾有善巧方便,是法養體性。
【唐】5評曰:應作是說:若說法者語,若能發語心心所法,若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皆此自性。如是法供養,總用五蘊,以為自性。
【涼】評曰:應作是說:取其聞法巧便相應共生法者,體是五陰。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法供養,法供養是何義。
【唐】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此以法為初故,名法供養。
§c2供施四句
【唐】1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亦名供養。
【涼】{1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善巧便,是名為施.亦名為養。
【唐】2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不名供養。
【涼】2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善巧方便者,是名為[施=捨【三宮】]施.不名為養。
【唐】3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住正憶念.歡喜忍受.不數其過,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雖非施.而名供養。
【涼】3若以譏刺心.為他說法,他人聞已.以智慧心.生善巧便,是名為養.不名為施。}
【唐】4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發恚恨心,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不名施.亦非供養。
§c3在何處有.誰設誰受
【唐】問:此法供養在何處有。
【涼】問曰:何處有法養耶。
【唐】答:此法供養在欲色界,非無色界,五趣皆有。
【涼】答曰:五趣盡有。
【唐】1地獄有者:如慈授子[s63]生地獄中.謂是浴室,見諸苦具,便說頌言:
【唐】 甞聞世間受苦樂 非我非他之所作 受諸苦樂皆緣身 身若滅無誰復受
【唐】時,彼地獄無量眾生[眾生=有情【三宮】],聞此頌已.脫地獄苦,從彼命終.生天受樂。
【涼】何以知地獄趣中有耶。答曰:[s8實法師因緣]
【涼】曾聞彌多達子小生地獄中,謂是浴室,而便說偈:
【涼】 人間空處受苦樂 非我非他之所作 若受諸觸皆緣身 無有身者誰受苦
【涼】時諸眾生聞說此偈,緣斯福故,從是命終脫地獄苦。
【唐】2傍生有者:如迦賓折羅鳥,自修梵行,為他說法。
【涼】云何知畜生道中亦有法養。答曰:如迦賓闍羅鳥等,身行梵行,為他說法者是也。[kapiñjala迦頻闍羅。出曜經:猶如畜獸佉頻闍羅鳥.勤精梵行。昔有三獸處在深山,一者象.二者獼猴.三者佉頻闍羅鳥……][摩訶僧祇.巔多鳥,四分.鵽鳥(其有敬長老者,是人能住於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智論.迦頻闍羅鳥][四和合圖(和氣四瑞)源自《佛陀本生經》(三獸)]
【唐】3鬼趣有者:如發愛[愛=受【三宮】]鬼母,為諸鬼子.說是頌言:默然汝上勝,默然汝井宿,我得見諦時,亦當令汝見。[發受Punarvasu,井宿,滿宿。uttara,欝多羅][SA1322汝富那婆藪 欝多羅莫啼 令我得聽聞 如來所說法… 當生隨喜心 我已見聖諦(優怛羅後時,亦當見四諦)SN10.7][善哉,我亦樂聞法…]
【涼】餓鬼中,如畢陵迦等是也。[SA1321畢陵伽鬼子piyaṅkara,汝今莫得啼,當聽彼比丘,誦習法句偈……SN10.6][…畢陵伽鬼子啼聲即止。]
【唐】4人趣有者:如今現見。
【涼】人天中者,盡可現見。
【唐】5天趣有者:a欲界天中如補處慈尊,為諸天說法。b色界天中,如手天子來白佛言:如此世尊.四眾圍遶.為說正法,聞已奉行;我聞法已.還無熱天,為彼諸天,說法亦爾。[SA594彼諸天眾悉受修學。AN3.128][Hatthaka/hasta/首天子][彼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猶如酥油委地…汝當變化作此麁身][js11非自身來.要作下地化]
【涼】天中六欲天及色界諸天,非無色界天。
【涼】何以知色界諸天亦有耶。答曰:b如手天子往詣佛所作如是言:如今世尊四眾圍繞而說諸法,聞者歡喜奉行;我還至無熱天中,諸天圍繞而為說法,聞者歡喜奉行,亦復如是。以是事故,知色界天中亦有法養。
【涼】{}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善巧便,是名為施亦名為養。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善巧方便者,是名為[施=捨【三宮】]施不名為養。若以譏刺心為他說法,他人聞已,以智慧心生善巧便,是名為養不名為施。{}
【唐】問:此法供養,誰設誰受。
【唐】1有作是說:地獄趣設,唯地獄趣受;乃至唯天趣設,唯天趣受。
【唐】2有餘師說:地獄趣設,唯地獄趣受;傍生趣設二趣受;鬼趣設三趣受;人趣設四趣受;天趣設五趣受。
【唐】3評曰:應作是說:五趣皆能展轉供養。
§a3恭敬[satkāra]
【發】云何恭敬。答:諸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恭敬。
【八】恭敬云何。若恭敬、善恭敬、善下。
【涼】云何為敬。若敬重敬,乃至廣說。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恭敬,而體無別。
【唐】恭敬亦以慚為自性。
【涼】敬體性是慚,如前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
卷30■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二
§a4供養恭敬[pūjā-satkāra]
【唐】云何供養恭敬。乃至廣說。
【涼】云何敬養。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唐】答:前雖別說供養恭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今欲顯示此二.於一境轉,故作斯論。
【涼】答曰:先已說敬養體性,未說一人具此二事故,而作此論。
【發】云何供養恭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供養及恭敬,是謂供養恭敬。
【八】此云何。如一作供養師,彼[由=遊【聖乙】]由恭敬;僧.和上[*]阿闍梨[*].同和上[*]阿闍梨[*].及諸尊重.等梵行者,作供養,彼[*]由恭敬。如是若供養.彼作恭敬,[*]是謂供養恭敬。
【涼】云何敬養。答曰:猶如有一而敬養佛。
§b1於佛敬養-唯財非法
【唐】此中,一類義如前說,謂異生或聖者。
【涼】問曰:[以何=何以【明】]以何敬養佛。
【唐】於佛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唯施設財供養恭敬而住.非法供養。所以者何。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令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故。
【涼】答曰:以財敬養佛,不能以法。所以者何。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便故。所以者何。以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不受用他法,法應爾故。
§b2於法敬養-異本不誦.舊許施受
【唐】於法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有本不說敬養法言,以於涅槃無緣義故。前說供養謂能為緣,涅槃無緣,是故不說。
【涼】問曰:何故此中不說敬養法耶。答曰:作緣義是養義,彼法離緣故。
【唐】而有本說者,1雖於涅槃無生長義,而有於彼令顯了義,謂以財法供養涅槃,令諸有情恭敬求證,由斯展轉斷障證得。
【唐】2復次,法有二種:一世俗,謂名身等法;二勝義,謂究竟涅槃。雖於勝義法無生長義,而於世俗法有生長義,是故於法亦有敬養。[s183世俗正法.謂名句文身,即素怛纜毘柰耶阿毘達磨。勝義正法.謂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s180法無礙解.於名句文身,義無礙解.於涅槃勝義.][法蘊: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發智).]
【唐】問:諸施法物,誰應受之。
【唐】答:施世俗法物,說法師應受,或應以此書寫正法。施勝義法物,應勤加守護,猶如守護窣堵波物。
【涼】問曰:若欲施法,當施何處。
【涼】答曰:法有二種:一者名數;二者真實。
【涼】若欲施名數法者,應施說法人、若書寫經。若欲施真實法者,守護此物.當如敬佛塔。
§b3於僧.親教軌範尊重.同梵行者,及餘境
【唐】於僧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通財法二供養。
【唐】1財供養者:謂以香華衣食等物供養僧眾,或設五年大會等事,名財供養僧。
【唐】2法供養者:謂以三契聲等[聲唄pāṭha.唄𠽋bhāṇaka]為眾宣說正法,或在眾中論議決擇,或復處眾讚美功德,申述所願令眾歡悅,諸如是等.名法供養僧。[不許「作闡陀聲誦經典」,「不應歌詠引聲而誦經法」,「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十誦:唄有五利益…歌有五過失(用外道歌音說法…)][聽諸比丘好聲唄誦]
【涼】2云何施僧法養。答曰:於眾僧中作三契經偈.作娑曷遮[sarca].說決定義.種種問答是也。
【涼】1云何財養。答曰:若以種種飲食施作長齋、般遮于瑟解經法會。[pañca-vārṣika
pañcavassa]
[論語: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孫該:每至曲終歌闋﹐亂以眾契。][歌唄.曲調]
[作三契唄][作胡唄三契][瑞應四十二契][魚山唄]
【唐】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亦通財法二種供養。
【涼】供養和尚阿闍梨及餘清淨梵行者。
【唐】財供養者:謂以衣鉢飲食湯藥.及餘隨一沙門資具,而供養之。
【唐】法供養者:謂以三藏勸令受持,或為解釋令無疑滯,或復勸請令修正行,諸如是等,名法供養。
【唐】※於上所說三寶師友殊勝境中,隨應供養.恭敬而住。
【唐】於餘境中不決定有[於【大嘉】=故【麗】],准前應說。[愛敬:…具起愛敬。餘則不定.應作四句]
§b4何處具有.誰設誰受
【唐】問:供養恭敬,何處具有。
【唐】答:欲界具有,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中四趣具有,非捺落迦。以地獄中無財供養,唯有法故。
【唐】問:此財法供養,誰設誰受。
【涼】問曰:誰施誰受。
【唐】答:(1)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佛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無能為佛說法者故,及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覺慧故。
【涼】答曰:佛能施一切眾生法養財養;一切眾生能施佛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2)獨覺,除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獨覺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涼】辟支佛能施一切眾生法養財養,除佛世尊;一切眾生能施佛施辟支佛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3)舍利子,除佛獨覺,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舍利子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涼】舍利弗能施一切眾生法養財養,唯除佛辟支佛;一切眾生能施佛辟支佛舍利弗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4)大目乾連,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大目乾連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涼】目揵連能施一切眾生財養法養,唯除佛辟支佛舍利弗;一切眾生能施佛辟支佛舍利弗目揵連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5)乃至利根者,於鈍根者,隨應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鈍根者,於利根者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彼隨所應能受。
【涼】乃至,利根者能施鈍根者財養法養;鈍根者能施利根者財養,不能施法養。
§b5佛不於他.受法供養--通釋三經
【涼】{}問曰:2若無有能施佛法養者,世尊何故稱可阿難所說,讚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
【唐】1問:若無以法供養佛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苾芻,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亮音聲,諷誦正法,令我歡喜。」
【涼】1亦稱讚億耳比丘:「善哉善哉!汝能以微妙音聲詠誦妙法[誦=頌【三宮】]。以阿槃提國語.音聲遍滿[五分.(avanti阿濕波阿雲頭國)彼國人語皆如此不][四分.阿濕婆阿槃提國][十誦:汝比丘唄…汝善讚法,汝能以(阿濕摩伽阿槃地國)阿槃地語聲讚誦,了了清淨.盡易解],其言正直易解,令多人樂聞故。」
[athāyuṣmān śroṇo(śroṇaḥ koṭīkarṇo ) bhagavatā kṛtāvakāśaḥ aśmāparāntikayā
svaraguptikayā(རྡོ་ཅན་ཞེས་བྱ་བའི་མཐའི་
དབྱངས་ཀྱི་ང་རོས་) [皮革事.阿濕婆蘭德伽國aparantaka][豐馬國] udānāt pārāyaṇāt satyadṛṣṭaḥ
śailagāthā-munigāthā-sthaviragāthā-sthavirīgāthārthavargīyāṇi ca sūtrāṇi
vistareṇa svareṇa svādhyāyaṃ karoti / (Gilgit manuscripts V3pt4, P.188 carmavastu
)][SA1321:誦憂陀那.波羅延那.見真諦.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尸路偈.義品.牟尼偈.修多羅,悉皆廣誦。]
【涼】{}3此說復云何通,如佛告阿難:「我亦增益出家閑靜善法。」{}
【涼】{}答曰:2何故稱讚阿難者,以阿難所說應時,是以稱可。何以知之。
【涼】曾聞世尊遊行人間而患背痛,敷欝多羅僧、枕僧伽梨,右脇而臥告阿難言:汝今當為諸比丘說法。
【涼】爾時阿難為諸比丘解說覺意:諸長老!如來以念覺意故而得成道,亦為他說,乃至廣說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當於阿難分別覺意時,世尊[自憶念=即自憶念【三宮】]自憶念過去無數阿僧祇劫行諸方便皆是精進力,以憶念故而起[喜=善【三】]喜心,令此有患四大速滅、無患四大速生,背痛即除。尋起加趺而坐,告阿難言:汝說精進耶。
【涼】阿難言:如是。佛言:善哉善哉,阿難,實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以是事故稱可阿難。{}
【唐】答:1 a世尊欲令聞俱胝耳[śroṇakoṭikarṇa/śroṇakoṭiviṃśa.二十億(耳).聞二百億][善彈琴]得無畏故,作如是說,非佛於彼.受法供養。謂彼親教迦多衍那[kātyāyana],遣詣佛所,為居邊國寒地苾芻,求請五事:[摩訶僧祇例外:富樓那在輸那邊國,遣億耳來。][śroṇakoṭīviṃśa/śrotraviṃśatikoṭī室縷多頻設底拘胝/恕奴/輸屢那/舒尼][śravaṇa-śroṇa][śravaṇā གྲོ་བཞིན་སྐྱེས་རྣ་བ་བྱེ་བ་རི][གྲོ་བཞིན་སྐྱེས་བྱེ་བ་ཉི་ཤུ་པ་]
【唐】一常澡浴[常以洗浴以為清淨]。二以皮作襯身敷具[常用如是臥具]。
【唐】三請恒著周足革屣[多碎石土塊]。四請持律為第五人.得受具戒。
【唐】五請若有苾芻遣使持衣與餘苾芻,彼苾芻若不受,我等當如何處分此衣。
【涼】1稱讚億耳比丘者,或有說者,欲生彼比丘無畏心故。阿槃提國和尚大迦旃延,曾遣億耳:汝往佛所請求五願,所謂:
【涼】一求常澡浴;二求皮作敷具;三求毘尼師作第五人得受具戒;
【涼】四求著[二=一【三宮】]二重革屣;五求聽畜長衣過十夜。
【唐】聞俱胝耳.承親教勅來詣佛所,世尊威重,釋梵護世[帝釋梵天四天王].尚不能側近正觀,況彼輒敢申請。佛知是事告阿難曰:「汝可將彼至我寢室,敷設臥具而安置之。」阿難如教。佛與同止,至夜後分,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應為我誦所解法。」聞俱胝耳以三契聲.誦所解法,世尊歡喜。為欲令彼得無所畏.能申所請,是故讚言:善哉善哉。乃至廣說。
【涼】以此五事故來詣佛所。世尊威德,乃至梵釋護世者不能側近正觀,以是事故不敢輒求。後世尊稱美,乃敢求之。是故為令彼比丘生無畏故,而稱讚之。
【唐】b有作是說:世尊讚彼過去所修業道清淨,感得如是美妙音聲.令人樂聞,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
【唐】c有餘師說:世尊讚彼.能善誦持.波羅衍拏.見諦經等,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五分律.說十六義品經][摩訶僧祇律.誦八跋祇經][四分律.說十六句義][十誦律.發細聲誦波羅延.薩遮陀舍(薩耆陀舍.諦見)修妬路竟]
【唐】d或有說者:以彼苾芻.在豐馬國.作諸佛事,世尊讚彼,更令彼國無量有情.敬重受法,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
【涼】d復有說者,欲饒益彼比丘故而稱讚之。所以者何。彼比丘於阿槃提土地能作佛事,欲令彼諸人加尊重心,故而稱讚之。
【涼】c復有說者,以善能誦持優陀那.波羅延.眾義經等,適可佛意,故而稱讚之。
【涼】b復有說者,以修淨業令言音清妙,故而稱讚之。
【唐】e復有說者:佛讚弟子有多因緣,非為受法~
【唐】⑴或為彼得無畏心故,如今讚歎聞俱胝耳。
【唐】⑵或為遮彼誹謗事故,如告無滅:「吾今背痛,汝可為諸苾芻.宣說近堅固法,唯汝能說如是勝事。」
【涼】{復有說者,⑵欲離誹謗過故,讚歎阿尼盧頭等;
【唐】⑶或欲令彼言威肅故,如告目連:「唯汝能為劫比羅城諸釋種等.說微妙法。」
【涼】⑶欲令其人威德尊重故,讚歎目揵連等;[破僧事:汝為釋種說其因緣…善哉善哉,汝為諸苾芻.說我釋迦昔世以來所有種類。][SA1176(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我今當說漏不漏法…善哉目揵連為人說此經法…SN35.243 SN35.202 ]
【唐】⑷或欲顯彼功德大故,如佛讚歎舍利子言:「汝能說法,如師子吼,汝所說者.是決定說。」[AA37.6舍利弗所入三昧,今當在如來前作師子吼MA24師子吼經(說自功德)][(說佛功德)DA18汝能於佛前說如是語,一向受持,正師子吼…DN28][SA498能於眾中作師子吼SN47.12]
【涼】⑷欲顯有大功德故,讚歎舍利弗等;
【涼】⑴欲令生無畏故,讚歎如億耳比丘等。}
【唐】2問:餘契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佛告阿難陀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精進速證無上菩提,我聞汝言,深生歡喜。」
【涼】{問曰:2若無有能施佛法養者,世尊何故稱可阿難所說,讚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
【唐】答:佛以慶喜所說應時,故說此言,非為受法。謂薄伽梵,為化有情.曾涉遠路,勞倦背痛。詣一樹下,四疊七條.以為臥具,五條覆體.枕僧伽胝,如師子王.右脇而臥,告阿難曰:「[智論.我背痛小息] 汝可為諸苾芻說法,不應虛度。」[SA727汝說七覺分…忍疾端坐聽][SN46.16mahācunda摩訶均頭(純陀)/摩訶周那,(世尊)為患重疾病而困苦…(gilānasuttaṃ
摩訶目犍連SN46.15/摩訶迦葉SN46.14)][AA39.6尊者均頭身抱重患…欲言藥中之盛者,不過此七覺意…]
【涼】{答曰:1何故稱讚阿難者,以阿難所說應時,是以稱可。何以知之。
【涼】曾聞世尊遊行人間而患背痛,敷欝多羅僧、枕僧伽梨,右脇而臥告阿難言:「汝今當為諸比丘說法。」
【唐】爾時,阿難承佛聖旨,為苾芻眾說七覺支言:「諸仁者,念等覺支,是我世尊自覺自說,依厭離滅.迴向於捨[依遠離(依觀).依無欲.依滅.向於捨(SA.向於捨/捨於進趣,MA.趣至出要/願至非品/趣非品/依捨趣向非品,AA.捨諸惡法/求出要)viveka-nissitaṃ
virāga-nissitaṃ nirodha-nissitaṃ vossagga-pariṇāmiṃ.MN2][s28依厭離染],如是乃至捨等覺支,廣說亦爾。」世尊聞彼說精進時,便起前際憶念智見:「我於過去三無數劫,由精進力.所修加行.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念已發生殊勝歡喜,由斯喜力.背痛便愈。
【涼】爾時阿難為諸比丘解說覺意:「諸長老,如來以念覺意故而得成道,亦為他說,乃至廣說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當於阿難分別覺意時,世尊[自憶念=即自憶念【三宮】]自憶念過去無數阿僧祇劫行諸方便.皆是精進力,以憶念故而起喜心[喜=善【三】],令此有患四大速滅、無患四大速生,背痛即除。
【唐】尋起整衣,結跏趺坐[跏=加【三宮】下同],告阿難曰:「汝為大眾說精進耶。」阿難白佛:「唯然世尊。」佛讚彼曰:「善哉善哉,我由精進速證菩提,汝今說之.故我歡喜。」讚應時說,非受供養。
【涼】尋起加趺而坐,告阿難言:「汝說精進耶。」阿難言:「如是。」佛言:「善哉善哉,阿難,實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以是事故稱可阿難。}
【唐】3問:毘奈耶說,復云何通。如說:「阿難,我今增益出離善法,極生歡喜。」若不受他法供養者,如何增長出離善法。
【涼】{3此說復云何通,如佛告阿難:「我亦增益出家閑靜善法。」}
【唐】答:佛以他事為己事故,他善法增,便作是說。謂有情類,多依佛法.淨信出家,受具足戒.誦持三藏,居阿練若.寂靜思惟,入正決定.得果離欲.乃至漏盡;或種生天解脫種子。佛知是事,甚大歡喜,作如是念:「無量有情,以我威力.世出世間善法增長,彼之所作.即是我事,深可慶喜。」故作是說。
【涼】所言增益出家閑靜善法者,「諸轉轉出家.得正決定.證於道果,能離愛欲.亦盡諸漏;種佛道因.及緣覺聲聞道因,生於尊貴多財之家,眷屬成就.有大威勢.顏貌端正,能淨天道及解脫道者,皆是我力。以我力故,令多眾生於我法中出家。」
【涼】有如是等利而起喜心,故言:「我今增益出家閑靜善法。」
【唐】然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於他受財供養。[於=施【三宮】]
【涼】{}復有說者,欲離誹謗過故,讚歎阿尼盧頭等;欲令其人威德尊重故,讚歎目揵連等;欲顯有大功德故,讚歎舍利弗等;欲令生無畏故,讚歎如億耳比丘等。{}
〖力〗身力和身劣
【唐】云何身力,乃至廣說。
【涼】云何身力,云何身力劣,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分別論.法密部.譬喻者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涼】答曰:
【唐】1謂或有執:「身力身劣,無別自體。」如分別論,彼作是說:「心有力時,說為身力;心無力時,說為身劣。故身力劣,無別自體。」故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別自體,觸處所攝。
【涼】如毘婆闍婆提說:「身力身力劣,不由於身,是心所為。」為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力體是觸入故,而作此論。
【唐】2或復有執:「身力自體,即是精進;身劣自體,即是懈怠。」如法密部,為止彼執,顯示別有身力身劣,非精進等。
【涼】復有說者,所以作論者,欲止彌沙塞部意故。彼作是說:「身力體是精進,身力劣體是懈怠。」為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身力身力劣.體是觸入。
【唐】3有執:「身力及與身劣,無定自體。」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象力勝馬.馬力勝牛,故知力劣.無定自體。」為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定自體,觸處所攝。
【涼】復有說者,所以作此論者,欲止譬喻者意故。彼作是論說:「身力身力劣無有定體。如象力勝馬.馬力勝牛,云何一體即是身力是身力劣。」欲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身力身力劣是決定法故。若當身力非決定法,則非入所攝.非識所識。
【唐】以一切法自性定故,諸有為法.皆有勝劣,自體決定。如眼於色見明了者.說名為勝,見不明了.說名為劣。廣說乃至意知諸法,亦復如是。於中各有勝劣定性,身力身劣.應知亦爾。
【涼】{一切有為法,力有強弱。所以者何。如眼明了能見.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乃至身亦如是。如意善能知法.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此=比【宋元】]此中說身力身力劣,而作此論。}
[答難]
【唐】問:若身力劣.各有定性,譬喻者難,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身力是決定者,譬喻者所說云何通,如象力勝馬[馬=馬力【三宮】].馬力勝牛[牛=牛力【三宮】]。
【唐】答:雖象馬等相待勝劣.名不決定,而有定體。謂馬對象,劣大種多.力大種少;馬若對牛,劣大種少.力大種多。如馬,餘類.當知亦爾。以力與劣.大種各異,故相待時.名雖不定,而體恒別。
【涼】答曰:此因他故說勝。如馬力於象,弱四大則多.強四大則少;牛力於馬,弱四大則多.強四大則少。然則強力常強.弱力常弱。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為顯示身力身劣.實有別體,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為止他意,欲顯己義故。乃至廣說而作此論。
【涼】{}一切有為法,力有強弱。所以者何。如眼明了能見.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乃至身亦如是。如意善能知法.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此=比【宋元】]此中說身力身力劣,而作此論。{}
§a2本論文
§b1自性
【發】云何身力。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辦,是謂身力。
【八】云何身力。答曰:若身力.身精進.身強.身方便.身勇,[*]是謂身力[力=力也【三宮聖聖乙】]。
【涼】云何身力。答曰:若身力身勇等,乃至廣說。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力,而體無異。
【涼】如是等名,盡顯現力相。
【發】云何身劣。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輕不捷.無所能辦,是謂身劣。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劣,而體無異。
§b2遮三異執
【發】身力身劣,幾處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二識識,謂身識及意識。
【八】身力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唐】此中,身識唯了彼自相,意識了彼自相及共相。此言即遮分別論者「執身力劣.無別自體」,顯示此二,有別自體;若無自體,應非觸處攝.及二識所識。心力有無,非觸處攝.二識識故。
【發】如二力士.相扠撲時,手腕纔交.互知強弱。
【八】如二壯夫與共相撲,一人力勝.一人力劣。其多力者捉而知之,[我力大彼〔-〕【聖聖乙】]我力大彼.彼不如我;其力劣者捉復自知,彼力大我.我不如彼。
【八】如彼多力少力,俱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涼】如二力士[角=捔【三宮】]角力,乃至廣說。
【唐】此中論主.引現事喻,欲令愚智.俱得解了。由此即遮法密部執「身力是精進.身劣是懈怠」,顯身力劣.非精進等。若不爾者,手腕纔交.寧知強弱;精進懈怠,非以手觸.即能知故。
【涼】以是義故,知身力身力劣.觸入所攝。所以者何。由觸故知.是人力強.是人力劣。
【發】又如強者.執弱者時,力之勝劣.相知亦爾。
【八】譬如二人,一[人〔-〕【三宮】]人強力.一[劣=劣力【三宮】]劣。彼處處捉,若撲若墮若執,此捉亦知.彼強力此劣。
【八】如彼多力[少=劣【三宮】]少力,俱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涼】猶如二健夫捉一力劣者,彼當捉時,展轉相知。
【涼】如強力者捉劣力者,知其力劣。力劣捉強力者,亦知其力強。
【涼】強力劣力,俱一入所攝,謂觸入;二識所識,謂身識.意識。
【唐】此中,論主引第二喻.重顯斯義,令易了知。由此即遮譬喻者執「身力身劣.無定自體」,顯示此二.有定自體。若不爾者,不應纔執.即知勝劣。相待假法,定非身識.所能了故。
【涼】身識識別相,意識識別相總相。
【涼】以如是義,則止說身力不定者意。所以者何。若當身力身力劣不定者,則不應定說.一入所攝.二識識也。
§a3身力身劣自性
【唐】問:身力身劣,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身力身力劣,體性是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以大種為自性。
【涼】或有說者,體是四大。
【唐】問:何大種增.名為身力,何大種增.名為身劣。
【涼】問曰:若然者,何大增故身力強,何大增故身力劣耶。
【唐】a有說:大種無偏增者,然四大種有強勝者.說名身力,有羸弱者.說名身劣。
【涼】答曰:a或有說者,四大無增,自有相似四大生.身力則強,有相似四大生.身力則劣。
【唐】b有說:地界增故.名為身力,水界增故.名為身劣。外物亦爾,擔山木等.地界增故,其體堅強;[柳苽=抑瓜【三宮】]柳苽瓠等.水大增故,其體虛弱。
【涼】b復有說者,地大增故.身力則強,水大增故.身力則劣。外物亦爾,如陀婆樹[染衣].佉陀羅樹[khadira].毘摩樹.婆陀羅樹等[badara婆拕梨],以地大偏多故.則堅硬[硬=鞕【三宮】]。如葦柳瓠.胡麻𦼮[𦼮=幹【三】=擀【宮】]等,水大偏多故.則弱。
【唐】2有餘師說:身力身劣,非四大種,是所造觸。
【涼】復有說者,身力[力=身力【三宮】]力劣,觸入所攝,體非四大,是造色性。
【唐】問:七所造觸中,誰增故.名身力,誰增故.名身劣。
【涼】問曰:若然者,造色性有七種,何者增故身力強,何者增故身力劣耶。
【唐】a有說:重增故.名身力,輕增故.名身劣。外物亦爾,重者體強,輕者體弱。
【涼】答曰:a重偏多故.身力強,輕偏多故.身力劣。外物亦爾,重者則強,輕者則劣。
【唐】b有說:此二是所造觸,非七所攝。謂七種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
【涼】b復有說者,七種造色外.更有身力身力劣。
【唐】3評曰:應作是說:即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身劣自性。[zs75此應總是諸觸差別。]
【唐】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馬對象,劣大種多.力大種少]
【涼】3評曰:應作是說:四大身等.身力則強,四大不等.身力則劣。----------------
§a4佛身力
§b1菩薩身力
【唐】如契經說:「菩薩身具那羅延力。」此力其量云何。[俱舍]
【涼】如說菩薩有那羅延力,那羅延力齊量云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毫=豪【三宮】下同],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十鉢羅塞建提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菩薩身力與此力等。
【涼】1或有說者,十凡牛力與一村天牛力等,十村天牛力與一青牛力等,十青牛力與一凡象力等,十凡象力與一香象力等,十香象力與一大力人力等,十大力人力與一鉢建陀力等,十鉢建陀力與半那羅延力等,二半那羅延力與一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與菩薩一節力等,是名菩薩身力。
【唐】2有餘師說:此量極少。應說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野象力,十野象力等一羯拏魯訶象力,十羯拏魯訶象力等一阿羅擇迦象力,十阿羅擇迦象力等一殑耆洛迦象力,十殑耆洛迦象力等一雪山象力,十雪山象力等一香山象力,十香山象力等一青山象力,十青山象力等一黃山象力,十黃山象力等一赤山象力,十赤山象力等一白山象力,十白山象力等一嗢鉢羅象力,十嗢鉢羅象力等一拘牟陀象力,十拘牟陀象力等一鉢特摩象力。
【涼】2復有說者,此說甚少。十凡牛力與一村天牛力等,乃至十凡象力與一野象力等,十野象力與一伽尼羅象力等,十伽尼羅象力與一阿羅勒迦象力等,十阿羅勒迦象力與一雪山象力等,十雪山象力與一香象力等,十香象力與一青山象力等,十青山象力與一黃山象力等,如是次十倍,赤、白、優鉢羅、拘物頭、波頭摩,說亦如是。
【唐】十鉢特摩象力等一奔茶利迦象力[茶=荼【三宮】*],[茶=荼【三宮】*]十奔茶利迦象力等一鉢特莫迦象力,十鉢特莫迦象力等一大鉢特莫迦象力,十大鉢特莫迦象力等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praskandin],十鉢羅塞建提力等一娑浪伽力,十娑浪伽力等一伐浪伽力[varāṅga],十伐浪伽力等一遮怒羅力[cāṇūra],十遮怒羅力等一伐羅遮怒羅力,十伐羅遮怒羅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nārāyaṇa],菩薩身力與此力等。
【涼】十波頭摩象力與一大力人力等,十大力人力與一鉢建陀力等,十鉢建陀力與一沙楞伽力等,十沙楞伽力與一婆楞伽力等,十婆楞伽力與一章㝹勒力等,十章㝹勒力與一婆羅章㝹勒力等,十婆羅章㝹勒力與一半那羅延力等,二半那羅延力與一那羅延力等,是名那羅延力量。
【唐】3或有說者: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一那羅延力。
【唐】4復有說者: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有十八那羅延力[324]。
【唐】5或復有說: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一那羅延力,其次大節有二那羅延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增。[2^319]
【唐】6有餘復說: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力等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云何。謂此象王舉身鮮白.如拘牟陀白蓮花色[kumuda],七支善住.具有六牙[四足尾鼻及莖.七支拄地.七支盡正],其頭紅赤.如因達羅瞿博迦色[起世.因陀羅瞿波迦蟲][indragopa-ka胭脂虫],左右邊脇各二踰繕那半,身前後分各一踰繕那,周圍身量七踰繕那,高下唯一踰繕那半。此是常身,變化不定。此有八千龍象眷屬,身皆鮮白.如拘牟陀,具有六牙.七支善住,其頭紅赤如上烟脂。若轉輪王出現於世,此諸象中隨一來應[善住.八千象中一最小者]。三十三天將遊戲苑.天福力故.纔舉心時,令大象王[牙=互【三宮】]牙現異色,便作是念:「天帝釋等今須乘我入苑遊戲。」
【涼】7復有說者,此說亦少,千伊那拔羅龍王力與菩薩一節力等。曾聞三十三天欲遊戲時,伊那拔羅龍王,其色純白如拘物頭華,七枝安立.具有六牙,頭赤如因提具波色,左右脇各二由延[延=旬【明】*]半,前後各一由旬。如是遶身有七由延[*]、高二由旬半,此是常身。有八千眷屬,彼諸眷屬.其色赤白.如拘物頭華,七枝安立.具有六牙,頭赤如因提具波色。三十三天欲遊戲時,伊那拔羅龍王身上自然有香手現[s12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現],便作是念:今者諸天須我。
【唐】即便從此贍部洲沒[起世.善見城側][善住.娑羅林下],至天帝釋宮前而現,身上化出三十二頭,皆具六牙.如本頭色,此頭并本有三十三。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作七蓮花,一一花上作七寶院,一一院內作七寶臺,一一臺中作七寶帳,一一帳內作七天女。一一天女作七侍者,一一侍者作七伎女奏諸伎樂。作是化已,時天帝釋及諸眷屬升彼本頭,三十二天及諸眷屬.升所化作三十二頭,餘十千城諸天家族升彼背上。其身輕舉,猶如旋風吹蓮華葉[花=𦯧【三宮】【麗】]或飄樺皮,乘空往詣所遊戲苑。爾時,諸天都不自見有前後者,到已俱下各詣戲林,歡娛受樂。時彼龍象.亦自化身如天子形.遊戲受樂,藹羅伐拏其力如是。
【涼】即自化身有三十二頭,頭有六牙,頭赤如因提具波色,第三十三者是其常頭。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化作七蓮花,一一花上化作七臺,一一臺上化作七絞絡帳,一一帳中有七天女。一一天女有七侍者,一一侍者有七伎女。作是化已,往至諸天城中。所化三十二頭,三十二輔臣及其眷屬而乘其上,常頭帝釋及其眷屬而乘其上,如是凡有一萬諸天家族。其身輕舉,猶如旋風吹於草葉,乘空而上詣遊戲處,爾時諸天都不自見有前後者。到遊戲處,爾時諸天各[各=各自【三宮】]各詣遊戲園林,歡娛快意。爾時龍王亦自化身,作天子形而自娛樂。如是伊那拔羅龍王力。
【唐】7有作是言:此力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如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
【涼】菩薩身者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有千伊那拔羅龍王力,如是等名菩薩身力。
【唐】8有餘復言:此力猶少。應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如千倍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增。
【涼】8'復有說者,此說猶少。菩薩身力有十八大節,前所說者是菩薩十八節中最下節力,第二所說是菩薩次勝節力,第三所說是第三節力,如是次第各轉倍勝。
【唐】9大德說曰:此力猶少。應說菩薩意力無邊,身力亦爾。云何知然。謂昔菩薩吉祥人邊受吉祥草,詣菩提樹.自敷為座,結跏趺坐,作是堅固願言:「若未諸漏永盡,及證無上菩提,我終不起此座。」無上菩提.從未來世將入現在。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菩薩毛髮亦不動搖。由此故知,菩薩身力,猶如意力.量無邊際。
【涼】9尊者婆檀陀說曰:意力無量,當知身力亦無量。何以知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在未來世必生現在前,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大地震動。以是事故,知意力無量,身力亦無量。
【唐】問:若爾,何故契經中說菩薩身有那羅延力。
【唐】答:此力世間共所欽重,故以為喻,而實不然。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言菩薩有那羅延力耶。
【涼】答曰:以那羅延力世人所尚,是以為喻。然則意力無量,身力亦無量。
§b2何緣集此身力
【唐】問:菩薩何緣集此身力。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修集如是力耶。
【唐】答:1欲現所有皆殊勝故。謂諸色力.族姓自在.眷屬財位.功德名聞.智見威猛,皆殊勝故,憍傲有情.歸伏受法。
【涼】答曰:1欲現一切皆勝事故。如菩薩於諸世間一切事勝,所謂色族.財富眷屬.積集功德及諸名聞,力亦應爾。如色族等[益=蓋【三宮】]益於世間,力亦應爾。
【唐】2復次,欲為無上正等菩提作所依故,集此身力。謂佛無上正等菩提,要依此身.方得安住。假使無上正等菩提.置在妙高大山王頂,彼便碎壞.猶若微塵,力無畏等甚尊重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中贍部洲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菩薩坐之成正等覺,除此無有堅固依處。是故菩薩初成佛時,方欲經行,徐足按地,即令大地六種震動。便起勝解,乃得經行。
【涼】2復有說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所以者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住如是堅牢身故。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說:若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須彌山頂者,須彌山便當摧破,以力無畏甚尊重故。是以如來初成道時,舉足欲行,安徐蹈地,地故震動。
【涼】○復有說者,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三千大千世界中閻浮提,閻浮提中有金剛座自然而出,菩薩坐上成等正覺。如是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積集堅牢之身。
【唐】3復次,為欲引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故集此力。謂無上覺遣此力使.摧彼慢已,然後度之。故在家時與諸釋種.種種捔力.無不得勝,將般涅槃.亦以身力伏諸力士.而度脫之。謂佛世尊化緣將盡,欲入寂滅,往拘尸城波波邑中,五百力士聞已,為佛修治道路。當彼路上.有一大石,長六十肘.廣三十肘,彼諸力士欲轉去之,盡其身力不能令動。世尊既至,見已問言:「汝諸童子,欲何所作。」彼聞惘然,竊作是念:「我等勢力.贍部推先,如何世尊呼為童子。」
【涼】3復有說者,以此力引致應化眾生故。是中應說化力人喻、諸釋子射喻[佛本行集經.箭射乃至頭髮毛端.皆悉得著]、般涅槃時堅石喻。曾聞世尊般涅槃時詣波波村,爾時五百力士修治道路。時有一石,長十二丈、廣六丈,諸力士等盡其身力不能令動。世尊既至,問諸童子:今何所為。答言:修治道路。[集異門:遊力士生處(摩羅國malla.力士--都城拘尸那揭羅kuśinagara),至波波邑(波婆城Pāvā).住折路迦林…][增壹:拘尸那竭國人民五百餘力士…去拘尸那竭國不遠有大方石,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如來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AA42.3][力士移山經:拘夷那竭國力士所生地…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佛說末羅王經)][涅槃經:如來爾時實不以指舉此大石在虛空中,還置右掌吹令碎末.復合如本。善男子,當知即是慈善根力,令諸力士見如是事。拘尸那竭…]
【唐】作是念已,俱白佛言:「我為世尊修治道路,共轉此石不能令動,頗能哀愍除此石耶。」佛言:「我能,汝等遠避。」便以足指.挑置掌中,上擲虛空.下還接取,以口吹散.令如微塵,還使如本,棄之路側。力士驚歎.得未曾有,敬禮合掌.復白佛言:「此是如來何等神力。」世尊告曰:「舉石置掌.復擲虛空,[復=後【三宮】]復還接取.棄之路側,皆我父母生身之力;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是神通力;還合如本,是勝解力。」
【涼】世尊復問:我今為汝去此石耶。答言:可爾。佛告諸人:汝悉遠去。爾時世尊以脚拇指舉此大石.安置右掌中,復以手擲置虛空中,下復接之,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散復還合與本無異。時諸力士而問佛言:「如是之事.為是何力。」世尊答言:「以足拇指舉著掌中,是我父母生身之力;後以手擲置虛空中者,亦是父母生身之力。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是神足力。散復還合如本無異者,是解脫力。」
【唐】力士聞已,歡喜踊躍[踊=勇【宋元宮】],復白佛言:「頗有餘力,能勝世尊如是力不。」佛答言:「有,謂無常力。」佛告力士謂:「我父母生身之力.若神通力.及勝解力,今日中夜.皆為無常力之滅壞。」時諸力士聞佛所說,皆於世間深生厭離。佛便為說如應法要,令諸力士及餘無量在彼天人,得法眼淨,永離惡趣.第八有等。
【涼】時諸力士復更問佛:頗更有力勝於世尊如是力不。佛答言:「有,謂無常力。」佛告力士:「若是父母所生之力及神足.解脫力,今日中夜.當為無常力之所破壞。」爾時力士聞說是事,心生厭離。佛為說法,得見真諦。
【唐】故為引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集此身力。
【涼】是故為欲引致應化眾生故,修集此力。
§b3何時圓滿
【唐】問:菩薩何時身力圓滿。
【涼】問曰:菩薩何時具滿此力耶。
【唐】答:年二十五。1此後乃至年滿五十,其力無減;過是已後,世尊身力漸漸衰退。
【唐】2有說:世尊身力無減,猶如意力無衰退故。
【唐】1評曰:如來法身雖無衰退,而生身力必有退減,諸異熟果有衰退故。是故尊者鄔陀夷言:今見世尊色力衰減,諸根變異,謂五色根。
【涼】答曰:菩薩年二十五時.具滿此力。1從是以後至年五十,其力無減;過是已後,其力轉減。
【涼】2復有說者,其力無減。所以者何。意力無減故,身力亦爾。
【涼】1評曰:應作是說:法身無減,生身有減,以是報故。如優陀耶言:今見世尊身色損減,乃至廣說。[s131見佛身形少如衰變。正理:今者佛身衰老朽邁。毘奈耶:提婆達多…世尊今者年衰老耄…教授勞倦。內藏百寶經:現身衰老.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毘奈耶雜事:我今衰邁身力羸弱年將八十。]
§b4餘有情身力
【唐】問:諸餘有情,有斯力不。
【涼】問曰:餘眾生有那羅延力不耶。
【唐】答:此力不共一切有情,唯最後身菩薩得有。如最初說.菩薩力量極為減少,尚為難得;況第二說第三說等,餘有情類.而得有耶。
【涼】答曰:如初所說菩薩力,餘眾生尚無,何況餘說。
【唐】[世界初成]然此賢劫世界初成時,有諸有情具那羅延力,或有[〔有〕-【三宮】]有半那羅延力,或有鉢羅塞建提力,或有摩訶諾健那力,此諸力士充滿世間。
【涼】然世界初成時,世界眾生有那羅延力者、有半那羅延力者、有鉢建陀力者、有大力者,滿閻浮提。
【唐】過是已後.漸漸減少,乃至今時全無彼力。
【唐】[佛世]佛在世時,有三釋種.具有鉢羅塞建提力,謂阿難陀.設摩釋子.瞿波釋女。
【涼】{佛在世時,三人有鉢建陀力:一是尊者阿難,二是睒彌釋子[śamī],三是瞿毘迦釋女[s53瞿比迦]。
【唐】爾時,亦有具足摩訶諾健那力.象力馬力牛力等人,不可稱數。
【唐】[二乘]若麟角喻獨覺,亦有那羅延力。
【涼】問曰:辟支佛出世,為如佛獨出、為有俱者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獨出無俱[俱=俱者【三宮】]。所以者何。
【涼】辟支佛根勝舍利弗,如舍利弗並出於世.猶無是事,何況五百功德者一時俱出。
【唐】若部行喻獨覺,其力不可定說,以彼多是聲聞種姓[姓=性【三】]後遇別緣得無學果,雖樂寂靜而有眾居,如五百仙一處得果。
【涼】問曰:若辟支佛不並出世,言有五百功德一時出世者,為是何人耶。
【涼】答曰:此皆本是聲聞,以緣悟菩提故,名辟支佛。
【唐】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
【涼】若本種辟支佛.行成辟支佛者,獨出世間,當知如佛。}
【唐】諸聲聞人其力不定,如部行喻獨覺人說。
【唐】[輪王]諸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王三洲者有伐浪伽力,王二洲者有鉢羅塞建提力,王一洲者有摩訶諾健那力。
【涼】{問曰:轉輪王為有那羅延力無耶。答曰:轉輪王無那羅延力。
【唐】此四輪寶亦有差別,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四俱盧舍;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三俱盧舍;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二俱盧舍;王一洲者.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俱盧舍。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餘寶.亦有勝劣。謂王四洲者.餘寶最勝,乃至王一洲者.餘寶最劣。
【涼】隨輪寶德,身力及餘寶亦然。若其輪是金,王四天下,其力最勝。若其輪是銀,王三天下,其力轉減。若其輪是銅,王二天下,其力復減。若其輪是鐵,王一天下,其力最劣。}
[骨節安立]
【唐】問:諸有情類身力既別,骨節安立有差別不。
【涼】問曰:彼諸人骨節相次云何。
【唐】答:亦有差別。0謂凡常力者.骨節相遠,1有象馬力者.骨節相近,2有大諾健那力者.骨節相接如接板等,3有鉢羅塞建提力者.骨節相鉤,4有那羅延力者[s190那羅延身].骨節連鎖[鎖=璅【宮】]。5菩薩[s190佛身]骨節展轉相交.如龍蟠結,是故最勝。
【涼】答曰:除彼四種人,其餘眾生骨節相遠。1若人力與象馬等者,骨節相近。2大力者,骨相接。3鉢建陀力者,骨節相鉤。4那羅延力者,骨節連瑣[瑣=鎖【三宮】]。5菩薩骨節蛟龍相結。如渴伽角辟支佛,名曰大力。
【涼】{}問曰:轉輪王為有那羅延力,無耶。答曰:轉輪王無那羅延力。
【涼】隨輪寶德,身力及餘寶亦然。若其輪是金、王四天下,其力最勝。若其輪是銀、王三天下,其力轉減。若其輪是銅、王二天下,其力復減。若其輪是鐵、王一天下,其力最劣。{}
【涼】{}佛在世時,三人有鉢建陀力:一是尊者阿難;二是睒彌釋子;三是瞿毘迦釋女。
【涼】問曰:辟支佛出世,為如佛獨出、為有俱者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獨出無俱[俱=俱者【三宮】]。所以者何。辟支佛根勝舍利弗,如舍利弗並出於世猶無是事,何況五百功德者一時俱出。
【涼】問曰:若辟支佛不並出世,言有五百功德一時出世者,為是何人耶。
【涼】答曰:此皆本是聲聞,以緣悟菩提故,名辟支佛。若本種辟支佛、行成辟支佛者,獨出世間,當知如佛。{}[卷第二十二終【三宮】]
【涼】[卷第二十三雜揵度愛敬品之二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三雜犍度愛敬品第四之二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俱如卷第十一]
§a5佛意力-十八不共法
§b1十力
【唐】已說佛身力,意力今當說。
【唐】謂佛世尊.成就十力四無所畏[AA46.4(1245637890).MN12(1274563890)][十力.SA684(js27)(1236547890).AN10.21][十力經(js27)][(六力123890)SA686.SA687.AN6.64.].及與大悲三念住等.不可思議無邊功德,隨用差別立種種名,[具=且【三宮】]具於十種說名意力。云何為十。
【唐】一處非處智力(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a);[是處非處智力]
【唐】二業法集智力(karmavipākaj.);[zs75自業智力][知業法集智力]
【唐】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sarva dha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saṃkleśavyavadāna-vyutthānaj.);dhyānādy [知禪解脫三摩提智力][光.定言總攝相應俱有][zs75佛於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安立,皆如實知…雜染.謂能障證靜慮等,清淨.謂即此諸法清淨,諸淨法住名為安立。或順退分名為雜染,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名為清淨,順住分名安立。]
【唐】四種種界智力(nānā-dhātu-j.);[zs75志性隨眠及諸法性]
【唐】五種種勝解智力(nānādhimukti-j.);adhimokṣa[知欲智力]
【唐】六根勝劣智力(indriyaparāpara-j.);akṣa [zs75謂目信等…或目意等][光.或意根等.故通四念住]
【唐】七遍趣行智力(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至一切道智力]
【唐】八宿住隨念智力(pūrvanivāsānusmṛti-j.);[宿命智力]
【唐】九死生智力(cyutyupapatti-j.);[生死智力]
【唐】十漏盡智力(āsravakṣaya-j.)。[漏盡智力]
【涼】已說如來身力,今當說意力。如來有十力,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
§b2自性名義
【唐】問:如是十力,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力體性是何。
【唐】答:以智為自性。謂佛意力.是智所成,以智為體,智所攝故。
【涼】答曰:體性是智,體是智身。
【唐】如契經說:於處非處.如實了知,乃至廣說。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體性,今當說所以。
【唐】問:何故名力,力是何義。
【涼】何等是力義。
【唐】答:不可屈義.是力義,不可伏義.不可摧義.不可害義.不可轉義.不可覆義,能遍覺義.能荷擔義.堅固義.最勝義.能制他義,是力義。
【涼】答曰:不為他所伏義.是力義。不為他所覆蓋義.是力義。不斷伏義.是力義。害義、決定知義、能擔義[擔=誓【元明宮】]、最勝義,是力義。
[心論經:隨自樂欲.能成就義,是力義;無障礙義,是力義;能制義,是力義;無能侵欺義,是力義;能映奪他義,是力義。][雜心:不伏不屈故、無勝無動故,說力。][s31s102s141不可屈伏…s31非他所勝][s102無障礙義]
[s141(何緣此五.名根名力)能破惡法.能摧伏他][s96難可摧制,故名為力]
§b3諸門分別-17門
§c1-3界地.所依
【唐】(1)界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色界繫;餘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
【涼】界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在色界。餘力,若是有漏.是三界繫,若無漏者.是不繫。
【唐】(2)地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在四根本靜慮.是通性故;近分無色.及不定地.非通所依,故無此二。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及未至定靜慮中間;無漏者.在九地。
【涼】地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在根本四禪地。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者在九地。
【唐】(3)所依者:皆依欲界人贍部洲大丈夫身,唯依此身.得成佛故。
【涼】依者,依欲界身。
【涼】{問曰:何處生此力。答曰:依欲界身,生閻浮提.非餘方。依男子身,非女身。}
§c4-6行相.所緣.念住
【唐】(4)行相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業法集智力,苦集八行相.或餘行相。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苦集道十二行相.或餘行相。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餘行相,非十六行相。漏盡智力,諸有欲令緣漏盡境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說滅四行相.或餘行相[若以境界是六智];諸有欲令依漏盡身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說十六行相.或餘行相。
【涼】行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行十六行.亦行非行。知業法集智力,行八行.亦行非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行十二行.亦行非行。宿命智力.生死智力,行於非行。漏盡智力,若以境界.行於四行,若以在身.則行十六行,亦行非行。
【唐】(5)所緣者:處非處智力,緣一切法。業法集智力,唯緣苦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三諦除滅諦。遍趣行智力,但緣四諦。宿住隨念智力,緣欲色界前際五蘊。死生智力,緣色處。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滅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一切法。
【涼】緣境界者,是處非處智力,緣一切法。知業法集智力,緣苦集諦。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於三諦,除滅諦。至一切道智力,緣於四諦。宿命智力,緣於前世欲色界五陰。生死智力,緣於色入。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於滅諦;若以在身,緣一切法。[雜心:命終及受生.行於眾生數,彼緣色入。如所說隨業法受如實知,當知彼說眷屬生死智(光:據眷屬.一緣色處.二緣三業)。此則內法。][集異門: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如是有情…成就邪見業法受因…墮諸惡趣生地獄中…成就正見業法受因…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
【唐】(6)念住者:種種勝解智力[光.別緣心所勝解法故].宿住隨念智力[s100總觀前生分位差別(通緣過去五蘊).唯是雜緣法念住攝…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俱舍27同).通四念住],唯法念住。死生智力,唯身念住[本義.通四念住]。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身故,則四念住。123467餘力皆四念住。
【涼】念處者,知欲智力.宿命智力,是法念處。生死智力,是身念處。漏盡智力,若以境界,是法念處;若以在身,是四念處。餘力是四念處。
§c7-9智.三摩地.根相應
【唐】(7)智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hvy.js27)9.10亦緣所趣為境],通十智。業法集智力,唯八智.除滅道。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唯九智.除滅智。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世俗智。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唯六智,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世俗智;若依漏盡身故,則通十智。
【涼】智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是十智。知業法集智力,是八智.除滅智道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是九智.除滅智。[宿命智=力如宿【宋元】]宿命智力,a如舊阿毘曇人說,是等智[hs/hvy]。b[霧尊者bāṣpa vāṣpaḥ བཤྱཿ རླངས་པ 婆已(巳) 婆多(侈*) 婆師波]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苦智.等智。c尊者瞿沙說,是六智,除盡智.無生智.滅智.他心智。[s106(s100)尊者妙音說:宿住隨念智六智所攝,即八智中,除他心智.緣過去法故,及除滅智.緣有為法故。h/hs/hvy]a評曰:應如前說一等智者好。生死智力,a舊阿毘曇人說,是一等智。b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集智.等智。[c
尊者妙音說:s106死生智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苦智。]a真實義者,是一等智。漏盡智力,若以境界是六智,除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若以在身,則有十智。所以者何。此十智於如來身中盡可得故。
【唐】(8)三摩地俱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三三摩地俱或不俱。業法集智力,緣苦集空無願俱或不俱。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苦集道空無願俱或不俱。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非三摩地俱。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無相俱或不俱;若依漏盡身故,則三三摩地俱或不俱。
【唐】(9)根相應者:總說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涼】根者,總而言之,則與三根相應。
§c10-12世性界繫
【唐】(10)過去未來現在者,此十力皆通三世。
【涼】過去未來現在者,是三世法。
【唐】緣過去未來現在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緣三世及離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三世。宿住隨念智力,過去現在者.緣過去,未來者.緣三世。死生智力,過去者.緣過去,現在者.緣現在[光.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s76死生智觀未來事],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離世;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世及離世。
【涼】緣過去未來現在世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緣於三世亦緣非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於三世。宿命智力,過去現在者.緣過去世;未來世.當生者緣過去世,若不生者.緣於三世。生死智力,過去者.緣過去世,現在者.緣現在世,未來.當生者緣未來世.不生者緣於三世。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非世法;若以在身,緣於三世亦緣非世。
【唐】(11)善不善無記者:此十力皆是善。[死生智力]
【涼】善不善無記者,是善。
【唐】緣善不善無記者: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善;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九力,皆緣三種。
【涼】緣善不善無記者,知禪解脫三摩提智力,緣善無記。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善;若以在身.緣善不善無記。餘力.緣三種。
【唐】有餘師說:第三智力,但緣善無記。
【唐】[評]彼不應作是說,此力通緣雜染清淨有為法故,雜染法中有不善故。
【唐】(12)繫不繫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色界繫。餘八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
【涼】繫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色界繫。餘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是不繫。
【唐】緣繫不繫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緣欲色界繫。業法集智力,緣三界繫。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繫;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界繫及不繫。餘力,皆緣三界繫及不繫。
【涼】緣三界繫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緣欲色界繫。知業法集智力,緣三界繫。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不繫;若以在身,緣三界繫及不繫。餘力,緣三界繫.緣不繫。
§c13-17學斷名義.自他相續.得
【唐】(13)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非學非無學。餘八力,無漏者.是無學,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
【涼】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是非學非無學。餘力,若是無漏.是無學,若是有漏.是非學非無學。
【唐】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業法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緣非學非無學。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唯緣非學非無學;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三種。
【涼】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知業法集智力.宿命智力.生死智力,緣非學非無學。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非學非無學;若以在身,能緣三種。餘力,三種盡緣。
【唐】(14)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修所斷。餘八力,有漏者.修所斷,無漏者.是不斷。
【涼】見道斷修道斷不斷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是修道斷。餘力,若有漏.是修道斷,若無漏.是不斷。
【唐】緣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業法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緣見修所斷。死生智力,緣修所斷。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斷;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三種。
【涼】緣見道斷修道斷不斷者,知業法集智力.宿命智力,緣見道斷修道斷。生死智力,緣修道斷。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不斷;若以在身,緣於三種。餘力,三種盡緣。
【唐】(15)緣名緣義者: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死生智力,唯緣義。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義;若依漏盡身故,則通緣名義。餘力,皆通緣名義。
【涼】緣名緣義者,知欲智力.生死智力,緣義。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義;若以在身,則緣名義。餘力,亦緣名亦緣義。
【唐】(16)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緣三種。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非相續;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自他相續。
【涼】緣自身他身非身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緣自身他身.亦緣非身法。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於非身;若以在身,三種盡緣。餘力,緣自身他身。
【唐】(17)加行得離染得者:此十力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皆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諸力故。
【涼】問曰:此諸力,為從方便生、為從離欲得耶。
【涼】答曰:可言從方便生,亦從離欲得。所以者何。以從三阿僧祇劫積集方便生故,言從方便生;以從離非想非非想處欲得故,言從離欲得。
【唐】問:如是十力加行云何。
【唐】答:此加行有二種:一近加行,謂順決擇分等;二遠加行,謂初不退菩提心等。
【涼】{}問曰:何處生此力。答曰:依欲界身,生閻浮提.非餘方。依男子身,非女身。{}
§b3辨差別
【唐】問:業法集智力.死生智力,俱可緣業,有何差別。
【唐】答:從因入果,是業法集智力;從果入因,是死生智力。如因果,如是細麁.不現見現見.遠近,亦爾。
【涼】問曰:知業法集智力、生死智力有何差別。
【涼】答曰:從麁至細是生死智力,從細至麁是知業法集智力。如麁細,現見不現見.因果,當知亦如是。[zs75且如天眼能見有情.善惡趣中異熟差別,由此能引殊勝智生.亦正了知能感彼業,由此建立死生智名。][淨天眼出過於人…MA62.64.71.80.104.157.194.208][SA885]
【唐】問:無表業云何知。
【唐】答:從果入因[果入因=因入果【三宮】],從麁入細,從現見入不現見,從近入遠,如是知。
【唐】問:宿住隨念智.死生智,二乘亦有,何故唯佛建立力耶。
【唐】答:前說不可屈義等是力義,二乘雖有.而無此義[s102猶為無知屈伏.及有障礙],故不名力。如舍利子.雖入第四靜慮,而不知人.當所生處.及所從來等事。[s102有一有情來詣彼所…佛告舍利子:如是有情,曾於過去爾所劫前為汝親友,彼時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時有一人遇緣而死…此人命終生某世界,彼處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唐】問:二乘亦有漏永盡智,何故非力。[s102三乘漏盡既無差別.何故漏盡智二乘非力耶.]
【唐】答:1佛智猛利.速斷煩惱.及彼餘習,非二乘故。
【唐】2復次,佛智能知.自他相續.諸漏永盡.時分不謬;聲聞獨覺無如是能。
【唐】3復次,不以自知諸漏盡故.名漏盡力,以能知他無邊世界諸有情類漏盡差別,及為彼說漏盡方便,明了不謬,名漏盡力;聲聞獨覺無如是義。[s102佛善達.如是有情,應依苦遲通行當得漏盡,乃至如是有情,應依樂速通行當得漏盡,由此方便為說正法,皆令漏盡。]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