ॐ अरपचन धीः arpcn »

 

 

21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一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唐)+三藏【明】*]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三

 

§a3辨能作因義

§b1能作因與增上緣

【涼】所作因即是威勢緣。

【涼】云何威勢緣。如說:此法與彼法作威勢緣,或時此法不與彼法作威勢緣耶。答曰:無也。[s197若法與彼法作增上,或時此法與彼法非增上耶。答:無時非增上。]

【涼】{}問曰:法生時除自體,餘一切法是威勢緣,

【涼】和合則生;無有不和合時,何以不數數生。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法生時有一和合,無二無多;法滅時亦一和合,無二無多。

【涼】復有說者,法生已,餘生法多,彼法無力能更生。如人墮河欲起,復墮一河;彼亦如是。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一和合能生一事,無有一事能生二果。{}

 

§c1增上緣-多勝義

【唐】能作因體即增上緣,俱一切法為自性故。

【唐】然義有異,謂多勝義.是增上緣義[此緣體廣.或所作廣],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

【涼】問曰:威勢緣體性是何。答曰:一切法。

【涼】問曰:云何是威勢緣義。答曰:多勝義是威勢緣義。

[簡所緣緣]

【唐】問:若多勝義是增上緣義,則所緣緣亦應名增上,彼體亦攝一切法故。如《品類足論》辯,此二緣俱以一切法為自性故。[所緣緣及增上緣云何?謂一切法。]

【涼】問曰:如《波伽羅那》說:云何境界緣。云何威勢緣。答曰:一切法。

【涼】此有何多勝。

【唐】答:若依相續,則此二緣寬狹相似;若依剎那,則增上緣體義多勝。

【涼】答曰:若以境界、若以前物言之,則無多勝。若以剎那,則有多勝。

【唐】謂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現在前時,一切法中,非所緣者,謂此自性相應俱有;非增上者唯此自性,由此相應俱有諸法.是此增上.非所緣故。

【涼】若緣一切法無我,此法何所不緣。答曰:不緣自體,自體不緣相應共有。

【涼】誰不作威勢。[=惟【宮】*]唯自體。

 

§c2能作因-不障礙義

【涼】威勢緣即是所作因。云何是所作因義。

【涼】答曰:如先說,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

【唐】問:若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者,則能作因體應不攝一切法。謂一有情.若有一趣蘊界處起,即此有情.更無第二蘊界處生。若依一眼一眼識生,於中更無第二識起。如於一處,若有一樹無第二樹,若有一舍無第二舍。如是諸法互相障礙,云何此因攝一切法。

【涼】問曰:若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者,如人陰界入.障礙人趣,餘趣不能障礙。如眼識.障礙所依處,餘識不生;處所有房舍樹木,則餘房舍樹木不生。若如是者,云何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

【唐】答:雖有此事,而理無違。

【涼】答曰:以如所說故,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如義言,

【唐】1謂一有情,若有一趣蘊界處起,義語諸餘蘊界處曰:「我於汝等不為障礙,隨汝等生;設我與汝障礙者,汝等於彼則不得生。」

【涼】人中陰界入.語餘趣陰界入言:「我障礙人趣,不障礙餘趣,使汝餘趣得生。」

【唐】若依一眼.眼識現前,此識義語餘眼識言:「我於汝等不為障礙,隨汝等生;設我與汝為障礙者,汝等於彼不得現前。」

【涼】如是眼識語餘識言:「我障礙眼處所,不障礙餘處所,使汝得生。」

【唐】樹及舍喻准此應說。

【涼】一房舍樹木語餘房舍樹木言:「我障礙此處所,不障礙餘處所,使汝得成。」

【唐】2又即於彼為障礙者,彼若生時亦不為礙;是故一法將欲生時,餘一切法皆不為礙。設有一法障礙彼者,彼法爾時應不得起。

【唐】故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而能作因攝一切法。

【涼】以是事故,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

【涼】五陰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若有一法不隨順者則不生。

 

§b2生滅因緣

§c1各一和合-不恒生滅

【唐】問:因緣和合故諸法生,因緣和合故諸法滅;因緣無有不和合時,諸法云何不恒生滅[s197諸法云何不恒生滅]

【涼】{}問曰:法生時除自體,餘一切法是威勢緣,

【涼】和合則生;無有不和合時,何以不數數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言:一生和合故諸法生,一滅和合故諸法滅,生滅和合.無二無多,諸法云何恒生恒滅。[s197諸法生滅和合各異,謂餘緣和合故諸法生,餘緣和合故諸法滅…][s10現在但有一和合故,令未來心一一而起。又由和合有先後故。][s197和合有二種,一俱起不相離名和合,二不相違同辦一事名為和合。][s16心心所各各別有生住異滅和合而生,是故可說和合有異;同依一根、同緣一境而得生故,可說一切和合無異。][s52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剎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

【涼】1尊者和須蜜說曰:法生時有一和合,無二無多;法滅時亦一和合,無二無多。

【唐】2復作是言:因緣和合諸法生已,次後相續無量剎那.連注覆壓,不能復起。如人墮崖復為上土續續覆壓,彼人爾時尚不能動,況得起耶。

【涼】2復有說者,法生已,餘生法多,彼法無力能更生。如人墮河欲起,復墮一河;彼亦如是。

【唐】3大德說曰:和合因緣既唯暫有,云何諸法恒生滅耶。[s10法生時.和合唯一無二.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心與受等.一和合生.]

【唐】4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法生滅,各唯一時.應有作用。生已復生.滅已復滅,便為無用,是故諸法生滅非恒。[妙音]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一和合能生一事,無有一事能生二果。{}

 

§c2功能亦多亦一

【唐】問:因緣和合生諸法時,因緣功能為多為一。

【唐】若言唯一,云何依多。若言有多,云何和合。

【唐】答:1可說為一.可說為多,a辦一事故,b依多體故。

【唐】2復次,因緣功能,a相隨順故.可說為一,b生多法故.可說為多。

【唐】3復次,因緣功能,a同令諸法起作用故.可說為一,b起色受等作用別故.可說為多。

【唐】若彼功能無多種者,所起作用色非色等應無差別,是故諸法因緣功能,不可定言是多是一。

【涼】3問曰:[=時【宋】]如色法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無色法生時.一切法亦與威勢緣不;若無色法生時.一切法與威勢緣,色法生時.一切法亦與威勢緣不。

【涼】答曰:不也。

【涼】若與色法威勢緣時,與無色法威勢緣亦爾者,一切法皆是色耶。若與無色法威勢緣時,與色法作威勢緣亦爾者,一切法皆是無色耶。

 

§c3滅亦待因緣

【唐】問:[有=是【三】]如有因緣故諸法得生,亦有因緣故諸法滅耶。

【唐】譬喻尊者作如是說:生待因緣,滅則不爾。1如人射時發箭須力,墮則不然。2如陶家輪轉時須力,止則不爾。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諸法生滅,俱待因緣,以滅與生皆是用故。[諸法生滅無不由因…因緣和合故諸法生,因緣和合故諸法滅…法生滅俱待因緣…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老死令諸法從現在入過去…識隨所依有生滅故。][s24s39三相作用]

[正理:「故諸有為.分位差別.一切皆待異因緣成,非自然有。」「諸行由因故滅。非滅不待因。若無滅相.誰遣其無.令生已滅。滅因與行必俱有故.時無差別,生因與行.或俱不俱...」「盡即是滅,佛說盡滅.是有為相,說有為相.是所有法。故契經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

[雜含: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含: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教摩訶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中含(多界經):若有比丘見因緣及從因緣起知如真(因緣)(緣起緣已生)因此有彼.無此無彼(緣起)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阿難!如是比丘知因緣。(頻鞞娑邏()王迎佛經)因此生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s8如世尊告迦多衍那:若以正智觀世是集.言無所有則更不行,無所有者即是斷見…]

【涼】阿毘曇者作如是說:法生時有因故生、滅時有因故滅,有緣故生、有緣故滅,有事故生、有事故滅。

【涼】譬喻者作如是說:法生時有因故生、法滅時無因故滅,有緣故生、無緣故滅,有事故生、無事故滅。我不說滅法有因緣,應說喻:1如射箭空中,去時用力、墮時不用力,誰作其因。2如陶家輪,轉時用力、住時不用力,誰作其因。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問:前所說喻,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譬喻者說喻云何通。

【涼】答曰:

【唐】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然凡聖法異.不可例同。

【涼】此不必須通。所以者何。此非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不可以世間現喻難賢聖法,世俗法異、賢聖法異

【唐】又箭與輪,亦由因墮止。

【唐】箭墮因者,謂排楯的等。設無餘因,則彎弓等亦是其因,若不先射.今何由墮。[排=棑【三宮】下同]

【唐】輪止因者,謂手杖等。設無餘因,則能轉者亦是其因,若先不轉.今何由止。

【涼】若欲通者,當云何通。答曰:

【涼】彼箭墮亦有因。以何為因。箭去時若楯等種種餘物障礙使墮,即是其因。設無障礙者,用力射時即是其因。若無射者,何由而墮。

【涼】如是陶家輪轉,若以手等餘物持令不行,即是其因。設無手等持者,先用力轉時即是其因。若無轉者,何由而住。

 

【唐】問:若排手等.障礙箭輪令其墮止,如何與彼為能作因。

【唐】答:排手等物.障彼行轉,非礙墮止,為能作因,於理何失。

[生滅不同時]

【唐】問:若法生滅俱待因緣,生滅因緣一切時有;何不生時亦滅.滅時亦生耶。

【涼】問曰:若法生亦有因、滅亦有因,乃至廣說。何以生時不滅、滅時不生。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滅兩時和合各異,是故生時無滅.滅時無生,不可一因有二果故。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生時和合異、滅時和合異。

【唐】2復作是說:生時因緣隨順彼法,滅時因緣違害彼法;雖彼因緣前後體一,而益損用.時分不同[益損=損益【三宮】]。猶如苾芻解安居已,携持衣鉢遊歷諸寺,有賊見之,先申禮敬.恭順隨逐,後至曠野.奪其衣鉢.陵辱而去[陵=凌【三宮】]。生滅因緣亦復如是。[正理:然理不應:因彼此有.即復因彼此法成無。]

【涼】復有說者,法生時作緣異,法滅時作緣異。云何生時異。生時作緣.則隨順,滅時作緣.則不隨順。猶如外國,皆夏安居時,多持衣鉢從一寺至一寺。爾時諸賊善取其相。此諸比丘出在曠野有人之處,諸賊親近禮拜.而隨順之;前至嶮難無人之處,劫其衣鉢[=()【宋元宮】].而不隨順。彼亦如是。

【唐】3大德說曰:生滅兩事既互相違,如何俱有。

【唐】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法生時未有作用,當何所滅。諸法滅時已有作用,復何所生。[覺天]

 

§c4一法多法相與為因(實體非因果)

【唐】問:

【唐】一法既與多法為能作因,多法亦與一法為能作因。

【涼】一法與多法作所作因,多法亦與一法作所作因。

【唐】(a)一法與多法為能作因時,為如一法與多法為因.為如多法與多法為因耶。

【唐】(b)多法與一法為能作因時,為如多法與一法為因,為如一法與一法為因耶。

【涼】問曰:一法與多法作因時,為如一法與耶、為如多法與耶。

【涼】多法與一法作因時,為如多法與耶、為如一法與耶。

【唐】設爾何失。

【唐】(a)此一法與多法為能作因時:

【唐】若如一法與多法為因者,云何不因一故果亦成一。

【唐】若如多法與多法為因者,云何不果多故因亦成多。

【涼】若如一法與多法作因者,云何非一因果。

【涼】若如多法與一法作因者,云何一法不作多果。

【唐】(b)此多法與一法為能作因時:

【唐】1若如多法與一法為因者,云何不因多故果亦成多。

【唐】2若如一法與一法為因者,云何不果一故因亦成一。

【涼】多法與一法作威勢緣時,云何作。為如多法與耶、為如一法與耶。

【涼】若如多法與一法作威勢緣者,云何不多因多果。

【涼】若如一法與者,云何多法作一法耶。

 

【唐】答:應作是說:

【唐】(a)一法與多法為能作因時,亦如多法與一法為因。

【唐】(b)多法與一法為能作因時,亦如一法與多法為因。

【涼】評曰:應作是說,一法如多法與威勢緣,多法如一法與威勢緣。

 

【唐】問:若爾,一應成多.多應成一。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多不作一、一不作多。

【唐】答:我說一亦成多,多亦成一。

【涼】答曰:如我義,一亦作多、多亦作一。

【唐】此依作用,不依實體。

【涼】以所作因義,不以法體有異。

【唐】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zs52緣雖常合.而見有時緣果無故。]

【唐】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

【唐】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s8諸法.常有實體][s17][s76][s39]

 

【涼】{}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作近所作因。義言過去法語未來現在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因者。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近所作因,義言現在法語過去未來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過去法無果、未來法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果無因者。

【涼】過去法是未來現在法所作因,未來現在法是過去法果,未來法是過去現在法所作因。過去現在法非未來果。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現在於未來法,不俱、不在後。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所作因、未來法作所作因。未來法與現在法作果,過去法非果。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法於現在法,不俱、[=人【宮】]不在後。{}

【涼】{}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作威勢果。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如是可見與[=可可【宋元】]可見、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可見作所作因及威勢果。有對無對、有漏無漏亦如是。{}

 

§a4明諸法能作因

§b1無為無因果

【唐】然無為法名能作因,但不為障,非能辦果。

【唐】復次,

【唐】有為法與有為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有為法不與無為法為能作因,亦不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為法不與無為法為能作因,亦不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為法與有為法雖為能作因,而不以彼為增上果。以無取果與果用故。

【涼】有為法與有為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

【涼】有為法與無為法作威勢果、不作所作因。

【涼】無為法與無為法不作所作因、不作威勢果。

【涼】無為法與有為法作所作因、不作威勢果。

 

§c1有為無為差別

【唐】問:何故有為法有因有果,無為法無因無果耶。

【涼】問曰:何以故有為法有因有緣,無為法無因無緣。

【唐】答:

【涼】答曰:

【唐】1有為法流轉世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如遠行者.須具資糧能有所至,非不行者。

【唐】2復次,有為法有作用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如營務者.須備作具能有所成,非不營者。

【唐】3復次,有為法有生滅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唐】4復次,有為法有和合.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唐】5復次,有為法有三相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唐】6復次,有為法性羸劣故.有因,有作用故.有果,如羸劣者依他而住.非勇健者;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涼】6有為法性羸劣須因緣,無為法性猛健不須因緣。如人羸劣依他而住,如人猛健不依他住;彼亦如是。

【涼】2復次,有為法有所作故須因緣,無為法無所作故不須因緣。如掘者須[=杴【宮】]钁、[如〔-〕【元明宮】][刈〔-〕【宋】]刈者須鎌;彼亦如是。

【涼】1復次,有為法隨世行,能取果.能知緣,故須因緣。無為法不隨世行,廣說如上。如人遠行須糧,不遠行者不須糧;彼亦如是。

【唐】7復次,有為法,如王如王眷屬,如富貴者如富貴者眷屬,如因陀羅(Indra)如因陀羅眷屬,故有因有果;無為不爾,故無因果。

【涼】7復次,有為法如王及眷屬,如因陀羅及眷屬,故須因緣。無為法如王,不如王眷屬;如因陀羅,不如因陀羅眷屬,故不須因緣。

 

§c2有為不生之

【唐】問:有為法不生者,為有為法為留難故令彼不起,為無為法為留難故彼不生耶。

【唐】答:以有為法為留難.令彼不起,非無為法。無為與彼為能作因,於一切時不障礙故。

【唐】如注水瀆,水若不流,自為餘因非瀆為障。[s138如泉池側師子口等,水不流時.自有餘緣非此為障.]

【涼】問曰:有為法不生,為是有為留難故不生、為是無為留難故不生耶。

【涼】答曰:有為留難故不生,非無為法。無為法威勢緣不與他不生法作留難,若生隨順作緣。

【涼】如潢池邊,剋木作師子口、摩竭魚口,水在中流出。水不流時,非此口中為作留難,自有餘緣令水不流,水若流時為作所依;彼亦如是。

[新譯婆沙(舊無)(非擇滅)此滅本欲遮有為法令永不生,若法不生.此得便起,如與欲法繫屬有情。][正理(入論同):此有勝能,障可生法.令永不起。]

 

§c3所緣緣與近能作因

【唐】問:無為法與有為法為能作因及增上緣時,何者為勝,為緣彼者.為餘法耶。

【唐】答:1等無差別,如兩豆聚。[s138若緣不緣皆無障故.][s138於能緣者作所緣緣]

【涼】問曰:無為法與有為法二種緣,謂境界緣、威勢緣。

【涼】無為法與他作近威勢緣時,為與有緣者、為與無緣者。

【涼】答曰:a或有說者,與有緣者,不與無緣者。

【涼】b評曰: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與他作威勢緣等無有異,如小豆聚。[s75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

【唐】2若無為法與有為法為所緣緣,有是有非。

【涼】境界緣或與或不與,有緣法則與、無緣法則不與。

 

§b2三世-因果取與前後

【唐】復次,

【唐】()過去法與過去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因,然有為法無無因者。」

【涼】{過去法與未來現在法作近所作因。義言過去法語未來現在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因者。」

【唐】()未來法與未來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未來法與過去現在法為能作因,然不以彼為增上果。所以者何。果與因俱.或在後故。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果,然有為法無無果者。」

【唐】()現在法與現在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現在法與未來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因,然有為法無無因者。」

【唐】()現在法與過去法為能作因,然不以彼為增上果。果與因俱.或在後故。義言:「我若不與汝為近能作因者,汝則無果,然有為法無無果者。」

【涼】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近所作因,義言現在法語過去未來法言:「若我不與汝等作所作因者,則汝過去法無果、未來法無因;一切有為法無有無果無因者。」

【唐】問:何故後法與前法為能作因,而前法非後法增上果耶。

【唐】答:不障礙義.是能作因義,後法於前法不障礙故,得為能作因。果必是因力所取與後法於前無取與力故前法非後果(前非後果)[正理18:必無少果在因前生。果在因前.斯有何咎。若未來法.其果已生,是則未來.所作已辦.以無用故.應不更生…諸行應常。]如有為法以無為法為能作因.而非彼果,彼無取果與果力故。

【涼】過去法是未來現在法所作因,未來現在法是過去法果。

【涼】未來法是過去現在法所作因,過去現在法非未來果。

【涼】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現在於未來法,不俱、不在後。

【涼】現在法與過去未來法作所作因、未來法作所作因。

【涼】未來法與現在法作果,過去法非果。

【涼】所以者何。果法若俱、若在後。過去法於現在法,不俱、不在後。}

 

§b3三性三界等

§c1總能作因

【唐】復次,

【唐】善法與善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善法與不善無記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不善法與不善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不善法與善無記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記法與無記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無記法與善不善法為能作因,亦以彼為增上果。

 

【唐】如善不善無記法,展轉為能作因及增上果。如是三界繫不繫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修所斷不斷法,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相應不相應法等,應知亦爾。

【涼】{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作威勢果,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無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無色法與色法作所作因及威勢果。

【涼】如是,可見與可見、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不可見、不可見與可見作所作因及威勢果。有對無對、有漏無漏,亦如是。}

 

§c2近能作因

【涼】善法與善法作近所作因,善法與不善法作近所作因,不善法與不善法作近所作因,

【涼】[卷第十五終【三宮】][不〔-〕【三宮】=卷第十六雜揵度智品第十首【宋元】=卷第十六雜犍度智品第二之十一首【明】=卷第十六雜揵度智品第十一首【宮】=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等十一]

【涼】不善法與善法作近所作因。

【唐】復次,

【唐】有善法與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善業生樂善家,生已復能多修妙行。

【唐】有善法與不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善業生富貴家,生已放逸多造惡行。

【唐】有不善法與不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不善業生不律儀家,生已復造眾多惡行。

【唐】有不善法與善法為近能作因。如由不善業身遭病惱或失財位,心生厭悔修諸妙行。

【涼】善法與善法作近所作因者,以善業故生大富長者商主家,其家諸人好樂行善,以親近故亦好行善,是名善與善作近所作因。

【涼】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者,以善業故生王若大臣家,其家諸人好行諸惡,以親近故亦好行諸惡,是名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

【涼】不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者,以不善業故生惡戒家,以親近故常作諸惡,是名不善與不善作近所作因。

【涼】不善與善作近所作因者,以不善業故身生重患,以厭患故修行於善,是名不善與善作近所作因。

 

【涼】內法與內法作近所作因,內法與外法、外法與外法、外法與內法作近所作因。

【唐】有內法與內法為近能作因。如一有情供多人眾。

【唐】有內法與外法為近能作因。如諸農夫種殖稼穡。[殖=植【三宮】*]

【唐】有外法與外法為近能作因。如水糞等生長苗稼。

【唐】有外法與內法為近能作因。如飲食等長養有情。

【涼】內法與內法作近所作因者,如一人能供足多人。

【涼】內法與外法作近所作因者,如人種外種子。

【涼】外與外者,如糞土水等長養苗稼。

【涼】外與內者,如以飲食等長養眾生身。

【涼】如是,眾生數與眾生數、眾生數與非眾生數、非眾生數與非眾生數、非眾生數與眾生數,廣說如上。

 

【唐】有一趣法與五趣法為近能作因。如有多人食一羊肉,身強盛已,有作善業.有作惡業;作善業者得生人天,作惡業者墮三惡趣。

【涼】一趣能長養五趣,如多人食一羊肉,或有行善或有行惡。行善者能長養二趣,謂天趣、人趣。行惡者長養三趣,謂地獄、畜生、餓鬼。

 

§b4一切有情能作因

§c1非一切有情得殺罪盜罪

【唐】問:若一有情,害生命時,一切有情不障礙彼,無不與彼為能作因,何不一切俱得殺罪。

【唐】答:1彼能殺者,起殺加行,亦令果滿,故得殺罪。餘不爾故,不得殺罪。

【唐】2復次,彼起惡心,亦斷他命,故得殺罪。餘不爾故,不得殺罪。

【涼】問曰:如一人殺生,一切眾生盡與作所作因,何以有得殺罪有不得者。

【涼】答曰:若作殺方便,亦滿殺果,得殺罪;若不作方便,不滿殺果,不得殺罪。

【涼】復次,若有惡心,而得殺罪;若無惡心殺心,不得殺罪。

 

【唐】餘業道等,准此應知。

【涼】問曰:如一眾生不與取,一切眾生與作所作因,何以有得不與取罪、有不得者。

【涼】答曰:若作方便滿其果者,得不與取罪;不作方便不滿其果,不得不與取罪。

【涼】復次,若以貪心取.他物想,得不與取罪;不者不[=得罪【三宮】]得。

 

§c2有情所自在物

§d1唯物主邊得盜罪

【唐】問:諸外財物一切有情共業所起,何故盜者唯於財主得罪非餘。

【唐】答:1財主於財攝受守護,餘則不爾。是故盜者唯於財主得罪非餘。

【唐】2復次,財主於財作己有想,盜者於彼作財主想。故唯於彼得罪,非餘。

【唐】3復次,若財物於彼是士用果及增上果者,於彼得罪。財物於餘一切有情是增上果、非士用果,是故於彼不得盜罪。

【涼】問曰:如外物是一切眾生威勢所生,何以或於他邊得不與取罪、或不得耶。

【涼】答曰:3[=曰若【三宮】]有功用果、威勢果者,是人邊得不與取罪。[]唯有威勢果、無功用果者,是人邊不得不與取罪。

【涼】2復次,於物作己有想,是人邊得罪;於物不作己有想者,是人邊不得罪。

 

§d2士用增上果別

【唐】問:士用果與增上果,有何差別。[s121問:士用果增上果何差別。]

【唐】答:1作功力得者,是士用果;不障礙得者,是增上果。

【唐】2復次,財物,於作者,是士用果;於用者,是增上果。

【唐】如諸果實,於種殖者[殖=植【三宮】*],是士用果.亦增上果;於食用者,唯增上果。

【唐】如諸財物,於營求者,是士用果.亦增上果;於受用者,唯增上果。

【涼】問曰:威勢果、功用果有何差別。

【涼】答曰:2作者是功用果,食者是威勢果。

【涼】如農夫種作者,是功用果.[非〔-〕【三宮】]威勢果;食其子實者,是威勢果.非功用果。

 

§d3器界不隨減

【唐】問:此器世界.蘇迷盧山.洲渚等物,一切有情共業所起,於中若有般涅槃者,何故此物不減少耶。

【涼】問曰:如四天下須彌山等外物,是一切眾生業威勢故生。眾生有得涅槃者,此物等何故不減少耶。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a若物是彼士用果近增上果者,亦有減少;蘇迷盧等.但是彼遠增上果,故無減少。

【唐】b復作是說:蘇迷盧等.一切有情共業所起,假使此中一有情在,由彼業力所任持故.亦不減少,況有無量無邊有情未得滅度。如富貴者雖已命終,而彼宮殿園林象馬不隨隱沒,是餘有情業力持故,此亦如是。

【唐】c復作是說:此中雖有無量有情得般涅槃及生他處,復有無量無邊有情來生此界,由彼業力.故不減少。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c有餘世界眾生來生此間,以其業勢力故.使不減少。

【涼】b復次,是一切眾生業勢力故生,設令[]唯有一眾生在,猶不減少。所以者何。彼亦有業威勢在其中故,何況阿僧祇那由他眾生在。如尊貴人業威勢故,生園林樓觀象馬車乘。如是眾生數非眾生數物等,其人雖死此物不減;彼亦如是。

【唐】2尊者覺天作如是說:此是過去業力所持,故無減少。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以過去業故,所以不減少。

 

§d4輪王自在業

【唐】問:如轉輪王.於四洲渚皆得自在,是何果耶。

【唐】答:自身威勢是異熟果,所統領物是增上果。彼於過去修習增上自身眾具諸善業故,今得如是二殊勝果。

【涼】問曰:如一轉輪聖王.王四天下而得自在,彼是何業報耶。

【涼】答曰:是造生處業果報。

 

§a5餘義

【涼】{}問曰:為所作因多、為所作因果多。

【涼】答曰:所作因多,非所作因果。所以者何。所作因是一切法,所作因果是有為法。

【涼】以是事故,作如是論。

【涼】頗法非是因、非次第、非境界、非威勢耶。

【涼】答曰:有,自體於自體是也。

【涼】於他體有耶。答曰:

【涼】有,有為於無為、無為於無為。{}

 

§b1釋經「三種增上」

【唐】復次,有三種增上:一自增上,二世增上,三法增上。[大集法門經:三增上,是佛所說,謂世增上、法增上、我增上。(DN.33Saṅgītisuttaṃ)Tīṇi ādhipateyyāni– attādhipateyyaṃ, lokādhipateyyaṃ, dhammādhipateyyaṃ.]

【唐】自增上者:如有一類煩惱未斷.惡境現前,而為自護不起惡業,勿我由斯墮諸惡趣。

【唐】世增上者:如有一類煩惱未斷.惡境現前,護世間故不起惡業,勿我由斯為世譏毀。有作是說:勿由我故.世間有情造諸惡業。

【唐】法增上者:如有一類煩惱未斷.惡境現前,為護法故不起惡業,勿由我故.令諸世間輕毀正法。

【唐】此三即是近能作因

【涼】佛經說:有三種威勢,所謂世威勢、我威勢、法威勢。

【涼】世威勢者,猶如有一煩惱現在[=有【元明】]前境界易得,為世人譏嫌故,不作惡業。

【涼】我威勢者,猶如有一煩惱現在前境界易得[(雜心)彼起煩惱境界現在前],為我不墮惡道故,不作惡業。

【涼】法威勢者,猶如有一煩惱現在前境界易得,彼以多聞故不作惡業,亦令世人不譏嫌故,不作惡業。

 

【唐】問:何故此三說名增上。

【唐】答:以於善法不障礙故,是善親近增上緣故。

【涼】問曰:此三何以說名威勢。

【涼】答曰:以能近生善法故。

 

【涼】{}[s20]一切眾生威勢盡故死,除佛世尊威勢不盡而般涅槃。{}

 

§b2因力增減

【唐】問:能作因力有增減不。

【涼】問曰:所作因為有增減不。

【唐】答:有。

【涼】答曰:有。

【唐】如多人眾挽大木時,中有盡力不盡力者,其盡力者能作因增,不盡力者能作因減。

【唐】如彼挽木,竪剎牽船轉石等時,應知亦爾。

【涼】如有多人挽大材時,其中或有盡手足力者、有不多用力者。

【唐】如內於外,若外於內、外內自望,亦復如是。

【涼】如竪大塔[=【三宮】]時、糺索,其中有急有緩。

【涼】如是等,是名外法有增減。

【涼】如與親里所作因.及供給所須,則勝他人,是名內法有增減。

 

§b3因多果少

【唐】問:能作因與增上果,何者為多。

【唐】答:能作因多,增上果少。

【唐】以能作因攝一切有為無為法,增上果唯攝有為法故。

【涼】{問曰:為所作因多、為所作因果多。

【涼】答曰:所作因多,非所作因果。

【涼】所以者何。所作因是一切法,所作因果是有為法。

【唐】由此故說:

【涼】以是事故,作如是論。

【唐】頗有法於法非能作因耶。答:有,謂自性於自性。

【涼】頗法非是因、非次第、非境界、非威勢耶。答曰:有,自體於自體是也。

【唐】頗有法於他性非能作因耶。答:有,謂有為於無為.及無為於無為。

【涼】於他體有耶。答曰:有,有為於無為、無為於無為。}

 

【涼】{}若是因緣,亦是次第緣、亦是境界緣、亦是威勢緣。如是一一緣,應次第有四緣義。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有四緣體。

【涼】答曰:以所作故有四,非以物體故有四。其事云何。如前剎那使後剎那增長,名曰因緣。前作次第緣令後者生,名次第緣。後能緣前,是境界緣。不為他作障礙,是威勢緣。因緣如種子法,次第緣是開導法,境界緣是執杖法,威勢緣是不障礙法。總而言之,因緣有四緣義,非一一法從因緣生盡有四緣義。{}

【涼】{}問曰:因之與緣有何差別。尊者和須蜜說曰:因即是緣。若有此則有是,亦是因亦是緣。世尊亦說:阿難!有如是因、如是緣、如是作,生為老死因。

【涼】問曰:若有此則有是,是因是緣者,如人見瓶生覺心,瓶是覺因耶。

【涼】答曰:不以有瓶是覺因。所以者何。自有瓶不生覺心,和合乃生覺心。和合是覺緣非瓶。

【涼】復有說者,和合是因,和合事是緣。

【涼】問曰:若一不為因,多亦不為因。

【涼】答曰:如一一事不能為因,和合眾事。則能為因。其事云何。如一一事不名和合,眾事集故乃名和合;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相似者如麥似麥、如火似火。

【涼】問曰:麥與麥[=芽【三宮】*]牙有何相似。

【涼】答曰:總而言之,麥是[]牙因。問曰:若然者,四大因等,總而言之亦是[]牙因耶。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問曰:若然者,因之與緣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如[=善心【三宮】]心次第生善心是因,[=不是【三宮】]不名為緣耶。復有說者,不共者是因、共者是緣。問曰:若然者,麥亦是牙亦是爛壞,彼復是緣耶。如眼是眼識生處,不共餘識。彼眼復是眼識因耶。復有說者,生是因、隨生是緣。問曰:若然者,生不是緣、隨生不是因耶。復有說者,自體長養是因、他體長養是緣。問曰:若然者,現在善心緣於善法,[]唯名為因,不名為緣耶。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作是因、所作是緣。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如近遠,彼此亦如是。{}

 

§a6自性名義及世果

【唐】問:能作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一切法。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能作因,能作是何義。

【唐】答:不障礙義是能作義,有所辦義是能作義。

 

【唐】此能作因定通三世及離世法,有增上果。

【涼】此所作因,定是一切法。果,是威勢果。

 

 7六因四緣五果綜述

 

§a1六因相對作句

【唐】如是已顯六因自性,今當復顯六因相雜不相雜義。

§b1相應因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俱有因耶。

【唐】答:(1)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相應因,謂有為不相應法。

【涼】(1)問曰:若有相應因,亦共生因耶。答曰:若有相應因,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相應因耶。答曰:有不相應法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同類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相應因非同類因,謂未來相應法。

【唐】(2)有法是同類因非相應因,謂過去現在不相應法。

【唐】(3)有法是相應因亦同類因,謂過去現在相應法。

【唐】(4)有法非相應因非同類因,謂未來不相應法及無為法

【涼】若有相應因亦有相似因耶,若有相似因亦有相應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應因無相似因者,未來世相應因。

【涼】(2)有相似因無相應因者,不相應法相似因。

【涼】(3)有相應因亦有相似因者,相應法相似因。

【涼】(4)無相應因亦無相似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遍行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相應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諸餘相應法。

【唐】(2)有法是遍行因非相應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住老無常。

【唐】(3)有法是相應因亦遍行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

【唐】(4)有法非相應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不相應法。[本義:俱非句中.可擧無為法耶…今略不擧之。]

【涼】若有相應因亦有一切遍因耶,若有一切遍因亦有相應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應因無一切遍因者,未來世相應因,過去現在非一切遍相應因。

【涼】(2)一切遍因非相應因者,不相應法一切遍因。

【涼】(3)相應因一切遍因者,相應法一切遍因。

【涼】(4)非相應因非一切遍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相應因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相應法。

【唐】(2)有法是異熟因非相應因,謂不善善有漏不相應法。

【唐】(3)有法是相應因亦異熟因,謂不善善有漏相應法。

【唐】(4)有法非相應因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不相應法。

【涼】若有相應因亦有報因耶。若有報因亦有相應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應因無報因者,無記無漏相應因。

【涼】(2)有報因無相應因者,不相應法報因。

【涼】(3)有相應因亦有報因者,相應報因。

【涼】(4)非相應因非報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相應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相應因,謂不相應法。

【涼】(1)若有相應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相應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無相應因耶。答曰:有,諸不相應法所作因。

 

§b2俱有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同類因耶。

【唐】答:(1)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同類因,謂未來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相似因耶。答曰:若有相似因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無相似因耶。答曰:有,未來世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遍行因耶。

【唐】答:(1)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有為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一切遍因耶。答曰:若有一切遍因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無一切遍因耶。答曰:有,非一切遍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異熟因耶。

【唐】答:(1)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俱有因。

【唐】(2)有法是俱有因,彼非異熟因,謂無記無漏有為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報因耶。答曰:若有報因[者〔-〕【宮】]亦有共生因。

【涼】(2)頗有共生因非報因耶。答曰:有,無記無漏共生因。

 

【唐】問: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俱有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俱有因,謂無為法。

【涼】(1)若有共生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共生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共生因耶。答曰:有,無為法所作因。

 

§b3同類因

【唐】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遍行因耶。

【唐】答:(1)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同類因。

【唐】(2)有法是同類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過去現在法。

【涼】(1)若有相似因亦有一切遍因耶。答曰:若有一切遍因亦有相似因。

【涼】(2)頗有相似因無一切遍因耶。答曰:有,非一切遍相似因。

 

【唐】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同類因非異熟因,謂過去現在無記無漏法。

【唐】(2)有法是異熟因非同類因,謂未來不善善有漏法。

【唐】(3)有法是同類因亦異熟因,謂過去現在不善善有漏法。

【唐】(4)有法非同類因非異熟因,謂未來無記無漏法及無為法

【涼】有相似因亦有報因耶,若有報因亦有相似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有相似因無報因者,無記無漏相似因。

【涼】(2)有報因無相似因者,未來世報因。

【涼】(3)有相似因亦有報因者,過去現在報因。

【涼】(4)非相似因非報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同類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同類因,謂未來法及無為法。

【涼】(1)若有相似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相似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相似因耶。答曰:有,未來世無為法所作因。

 

§b4遍行因

【唐】問: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異熟因耶。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遍行因非異熟因,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

【唐】(2)有法是異熟因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不善善有漏法。

【唐】(3)有法是遍行因亦異熟因,謂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

【唐】(4)有法非遍行因非異熟因,謂除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無記及無漏法。

【涼】若有一切遍因亦有報因耶,若有報因亦有一切遍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一切相遍因非報因者,無記一切遍因。

【涼】(2)有報因非一切遍因者,未來世報因、過去現在非一切遍報因。

【涼】(3)一切遍因報因者,一切遍報因。

【涼】(4)非一切[=徧【三宮】]報因非報因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遍行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遍行因,謂除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諸餘一切法。

【涼】(1)若有一切遍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一切遍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一切遍因耶。答曰:有,未來世、過去現在非一切遍、無為法所作因。

 

§b5異熟因

【唐】問: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能作因耶。

【唐】答:(1)若法是異熟因,彼亦是能作因。

【唐】(2)有法是能作因,彼非異熟因,謂無記及無漏法。

【涼】(1)若有報因亦有所作因耶。答曰:若有報因亦有所作因。

【涼】(2)頗有所作因非報因耶。答曰:有,無記無漏所作因。

 

§a2諸門分別

§b1色非色等

【唐】問:此六因,幾是色,幾非色。

【唐】答:二唯非色,謂相應遍行因。餘通色非色。

【涼】問曰:此六因,幾色、幾非色。

【涼】答曰:二是非色,謂相應因、一切遍因。餘是色非色。

【唐】如色非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執受無執受、是長養非長養、是大種非大種[異熟因]、是造色非造色,亦爾。

【涼】如色非色,相應不相應、有依無依、有勢用無勢用[有警覺無警覺]、有緣無緣[遍行因]、有對無對、可見不可見,當知亦如是。

 

§b2有漏無漏

【唐】問:此六因,幾有漏,幾無漏。

【唐】答:二唯有漏,謂遍行異熟因。餘通有漏無漏。

【涼】問曰:此六因,幾有漏、幾無漏。

【涼】答曰:二有漏,謂一切遍因、報因。餘有漏無漏。

 

§b3有為無為

【唐】問:此六因,幾有為,幾無為。

【唐】答:五唯有為。一通有為無為,謂能作因。

【涼】問曰:此六因,幾有為、幾無為。

【涼】答曰:五是有為,相應因乃至報因。一是有為無為,謂所作因。

 

§b4三世

【唐】問:此六因,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

【唐】答:三通三世,謂相應俱有異熟因。二唯過去現在,謂同類遍行因。一通三世.亦離世,謂能作因。

【涼】問曰:此六因,幾過去、幾現在、幾未來。

【涼】答曰:二是過去現在,謂相似因、一切遍因。三在三世,謂相應因、共生因、報因。一在三世亦不在世,謂所作因。

 

§b5三性

【唐】問:此六因,幾善,幾不善,幾無記。

【唐】答:一唯不善無記,謂遍行因。一唯善不善,謂異熟因。餘通三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善、幾不善、幾無記。

【涼】答曰:一是不善、無記,謂一切遍因。一是善、不善,謂報因。餘是善、不善、無記。

 

§b6界繫不繫

【唐】問:此六因,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

【唐】答:二唯三界繫,謂遍行異熟因。餘通三界繫及不繫。

【涼】問曰:此六因,幾欲界繫乃至不繫。

【涼】答曰:[二【三宮】=三【大】]二是三界繫,謂一切遍因、報因。餘是三界繫不繫。

 

§b7三學

【唐】問:此六因,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

【唐】答:二唯非學非無學,謂遍行異熟因。餘通三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

【涼】答曰:

【涼】二是非學非無學,謂一切遍因、報因。餘是三種。

 

§b8三斷

【唐】問:此六因,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不斷。

【唐】答:一唯見所斷,謂遍行因。一唯見所斷修所斷,謂異熟因。餘通三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見道所斷、幾修道所斷、幾無斷。

【涼】答曰:一是見道所斷,謂一切遍因。一是見道修道斷,謂報因。餘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

 

§b9染不染等

【唐】問:此六因,幾染污,幾不染污。

【唐】答:一唯染污,謂遍行因。餘通二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染污、幾不染污。

【涼】答曰:一是染污,謂一切遍因。餘是染污、不染污。

【唐】如染污不染污,有罪無罪、黑白、有覆無覆、退非退[順退非順退法],亦爾。

【涼】如染污不染污,有過無過、黑白、隱沒不隱沒、退不退,當知亦如是。

 

§b10有報無報

【唐】問:此六因,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唐】答:一有異熟,謂異熟因。餘通二種。

【涼】問曰:此六因,幾有報、幾無報。

【涼】答曰:一是有報,謂報因。餘是有報無報。

 

§b11是報非報

【唐】問:此六因,幾是異熟,幾非異熟。

【唐】答:二非異熟,謂遍行異熟因。餘通二種。

 

§b12相應不相應

【唐】問:此六因,幾相應,幾不相應。

【唐】答:一唯相應,謂相應因。餘通二種。

【唐】如相應不相應,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有行相無行相、有警覺無警覺、有等無間無等無間,亦爾。

 

§b13四諦

【唐】問:此六因,幾是四諦攝,幾非四諦攝。

【唐】答:二唯苦集諦攝,謂遍行異熟因。三唯苦集道諦攝,謂相應俱有同類因。一通四諦及非諦攝,謂能作因。

 

§b14蘊界處攝

【唐】問:此六因,幾是五蘊攝,幾非五蘊攝。

【唐】答:二唯四蘊攝.除色蘊,謂相應遍行因。三通五蘊攝,謂俱有同類異熟因。一通五蘊及非蘊攝,謂能作因。

 

【唐】問:此六因,幾何處攝。

【唐】答:二唯意法處攝,謂相應遍行因。一唯色聲意法處攝,謂異熟因。三通十二處攝謂俱有同類能作因。

 

【唐】問:此六因,幾何界攝。

【唐】答:一唯意法意識界攝,謂遍行因。一唯七心法界攝,謂相應因。一唯色聲七心法界攝,謂異熟因。三通十八界攝,謂俱有同類能作因。

 

§a3五果

§b1正說

【唐】問:如是六因誰有何果。

【唐】答:(1)相應俱有因,有士用果。

【唐】(2)同類遍行因,有等流果。

【唐】(3)異熟因,有異熟果。

【唐】(4)能作因,有增上果。

【唐】(5)其解脫果是道所證,非因所得。

 

§b2取果與果

【唐】問:如是六因,何時取果,何時與果(前非後果)

【唐】答:(1)相應俱有因,現在取果,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一剎那與果。取一剎那果,與一剎那果。

【涼】相應因、共生因,現在世一剎那頃取果與果。

【唐】(2)同類遍行因,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

【涼】相似因、一切遍因、所作因,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那頃【三宮】]取果,多剎那與果。

【唐】(3)異熟因,現在取果,過去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

【涼】報因,現在取果,過去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

【唐】(4)能作因,有作是說:(2)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一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取多剎那果,與多剎那果。[正理:此能作因…取果作用唯現有故。][正理:取果必頓.與果有漸。]

【唐】有餘師說:此能作因,[等無間緣]過去現在取果,過去現在與果。剎那取果,多剎那與果。若取果時,即能與果。餘如前說。[新舊評家s196無有等無間緣.異時取果.異時與果]

【唐】若能覺了如是六因,即於四果分明照察,如觀掌中餘甘子等。[āmalaka]

 

§a4四緣

【唐】復次,諸法作用必假因緣,因已廣辯,次應說緣。緣有四種,如《施設論》及«見蘊»[s197]

§b1引施設論

【唐】然《施設論》作如是說:「有法是因緣,彼亦是等無間緣,亦是所緣緣,亦是增上緣。乃至,有法是增上緣,彼亦是因緣,亦是等無間緣,亦是所緣緣。」

【唐】問:一切法中有能作四緣者,如心心所法。有能作三緣者,如色心不相應行。有能作二緣者,如無為法。何故彼說「有法是因緣,彼亦是等無間緣,乃至廣說」耶。

【唐】答:彼依容有,故作是說。謂諸法中,有心心所具四緣性,不說一切皆作四緣。若盡理者,應作是說。

 

§b2四緣相對作句

【唐】問:若法是因緣,彼亦是等無間緣耶。

【唐】答: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因緣。

【唐】有法是因緣,彼非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餘一切有為法。

 

【唐】問:若法是因緣,彼亦是所緣緣耶。

【唐】答:若法是因緣,彼亦是所緣緣。

【唐】有法是所緣緣,彼非因緣,謂無為法。

 

【唐】問:若法是因緣,彼亦是增上緣耶。

【唐】答:若法是因緣,彼亦是增上緣。

【唐】有法是增上緣,彼非因緣,謂無為法。

 

【唐】問: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所緣緣耶。

【唐】答: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所緣緣。

【唐】有法是所緣緣,彼非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餘一切法。

 

【唐】問: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增上緣耶。

【唐】答:若法是等無間緣,彼亦是增上緣。

【唐】有法是增上緣,彼非等無間緣,謂除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餘一切法。

 

【唐】問:若法是所緣緣,彼亦是增上緣耶。

【唐】答:如是。

 

§b3一體四用(例同六因)

【唐】問:若於一法具四緣者,應但一緣,云何立四。

【涼】{若是因緣,亦是次第緣、亦是境界緣、亦是威勢緣。如是一一緣,應次第有四緣義。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有四緣體。

【唐】答:依作用立,不依物體,一物體中有四用故。謂:

【涼】答曰:以所作故有四,非以物體故有四。其事云何。

【唐】(1)一剎那心心所法,引起次後剎那同類心心所故,立為因緣。

【唐】(2)即此開避次後剎那心心所法.令得生故,立為等無間緣。

【唐】(3)即此能為次後剎那心心所法.所取境故,立為所緣緣。

【唐】(4)即此不障礙次後剎那心心所法.令得生故,立為增上緣。

【涼】如前剎那使後剎那增長,名曰因緣。前作次第緣令後者生,名次第緣。後能緣前,是境界緣。不為他作障礙,是威勢緣。

【唐】此中因緣如種子法,等無間緣如開導法,所緣緣如任杖法,增上緣如不障法[如與欲法]

【涼】因緣如種子法,次第緣是開導法,境界緣是執杖法,威勢緣是不障礙法。

【唐】如是等,過去現在非最後心心所法,具四緣性。餘有為法,有三緣性。三無為法,有二緣性。皆依義說,不依物體,一物體中有多義故。

【涼】總而言之,因緣有四緣義,非一一法從因緣生盡有四緣義。}

[例同六因]

【唐】如諸法中:

【唐】(1)有能作六因者,謂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

【唐】(2)有能作五因者,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或過去現在不善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或過去現在非遍行不善善有漏心心所法。

【唐】(3)有能作四因者,謂過去現在無記遍行隨眠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或過去現在非遍行不善善有漏色心不相應行;或過去現在無漏心心所法;或過去現在非遍行無記心心所法;或未來不善善有漏心心所法。

【唐】(4)有能作三因者,謂過去現在非遍行無記色心不相應行;或過去現在無漏色心不相應行;或未來不善善有漏色心不相應行;或未來無記無漏心心所法。

【唐】(5)有能作二因者,謂未來無記無漏色心不相應行。

【唐】(6)有能作一因者,謂無為法。

【唐】如一有為,有多因義,互不相違。緣亦應爾。

  【表格】

有為

六因

遍行

非遍行(有漏)

無漏有為

不善

無記

不善善有漏

無記

相應

四相

相應

四相

相應

不相應

相應

不相應

相應

不相應

過現

6

5

5

4

5

4

4

3

4

3

未來

4

3

3

2

4

3

3

2

3

2

 

§b4因緣差別-九說

【唐】問:若爾,因緣有何差別。

【涼】{問曰:因之與緣有何差別。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言:無有差別。因即是緣.緣即是因。

【唐】a如契經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謂他言音及內如理作意。」[二因二緣(有二因緣)(長中增含):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

【唐】又如《大因緣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支,有如是由[nidānaགླེང་གཞི].有如是因.有如是集.有如是生.有如是緣,謂生支是也。」故知因緣無有差別。

【唐】b復作是說:若有此則有彼(中含),此是彼因,亦是彼緣。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因即是緣。b若有此則有是,亦是因亦是緣。

【涼】a世尊亦說:「阿難!有如是因、如是緣、如是,生為老死因。」[MA97大因經: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Chap.76

 

【唐】問:由有瓶故.得有瓶覺,豈此瓶覺.瓶為因。

【唐】答:非有瓶[].則有瓶覺。以無瓶時.亦有瓶覺,雖有瓶時.無瓶覺故;然有和合故.得有瓶覺,是故和合是瓶覺因緣。[s197和合有二種s52][於多法中起一增語.言說轉故.名為和合.][又和合名.實法]

【涼】問曰:若有此則有是.是因是緣者,如人見瓶生覺心,瓶是覺因耶。

【涼】答曰:不以有瓶是覺因。所以者何。自有瓶不生覺心,和合乃生覺心。和合是覺緣,非瓶

 

【唐】2有作是說:「和合是因,此和合因說名為緣。」

【涼】復有說者,和合是因,和合事是緣。

【唐】問:若一一別.不名為因,眾事和合.亦應非因。

【唐】答:如一一別.不名和合,眾事聚集.即名和合;故一一別.不名為因,眾事和合.得名為因。

【涼】問曰:若一不為因,多亦不為因。

【涼】答曰:如一一事不能為因,和合眾事.則能為因。其事云何。如一一事不名和合,眾事集故乃名和合;彼亦如是。

 

【唐】3復有說者:同類是因,異類是緣。如火於火.麥於麥等[等=芽【明】],說名同類。

【唐】[]問:[麥種]麥於麥芽.有何同類。若同稱麥.名同類者,應田水等.大種同故.亦名同類,則田水等.應是麥因。

【涼】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相似者,如麥似麥、如火似火。

【涼】問曰:麥與麥牙[=芽【三宮】*]有何相似。答曰:總而言之,麥是[]牙因。

【涼】問曰:若然者,四大因等,總而言之亦是[]牙因耶。

 

【唐】4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

【唐】[]問:若爾,1因與等無間緣.應無差別。2心無間.不善或無記心,應是因非緣。

【涼】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因之與緣無有差別。所以者何。1[=心【三宮】]心次第生心是因,[=不是【三宮】]不名為緣耶[次第緣]

 

【唐】5復有說者:不共是因,共者是緣。

【唐】[]問:若爾,眼於眼識.應是因非緣,以不共故。又麥於芽灰.應是緣非因,以是共故。

【涼】復有說者,不共者是因,共者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麥種]麥亦是牙亦是爛壞,彼復是緣耶。如眼是眼識生處,不共餘識。彼眼復是眼識因耶。

 

【唐】6復有說者:能生者是因,隨能生者是緣。

【唐】[]問:若爾,生支於老死.應非緣;隨順生支有等,於老死.應非因[同類因]

【涼】復有說者,生是因,隨生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生不是緣、隨生不是因耶。

 

【唐】7復有說者:能長養自相續者是因,能長養他相續者是緣。

【唐】[]問:若爾,緣自相續所起善心,唯長養自相續,應是因非緣。

【涼】復有說者,自體長養是因,他體長養是緣。

【涼】問曰:若然者,現在善心緣於善法,[]唯名為因,不名為緣耶。

 

【唐】8大德說曰:轉是因,隨轉是緣;近是因,遠是緣。

【唐】如近遠,在此在彼、和合不和合、在此身在餘身,應知亦爾。

【唐】[]問:若爾,同類隨轉應是緣非因,無明緣行等應是因非緣。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作是因、所作是緣[隨轉,或果(如等無間緣依與果用建立)][惠暉云.為因義成.方是取果,是四緣故.不論取果.但言與果用]

【涼】復有說者,相似是因、不相似是緣。

【涼】復有說者,近者是因、遠者是緣。如近遠,彼此亦如是。}

 

【唐】9[]故因緣體雖無差別,而義有異。謂因義,緣義是

【唐】為表此義,說因有六,說緣有四。若不爾者,名數應同。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一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阿毘達磨【明】*][卷數下明本有「說一切有部發智」七字細註*]

 

 

22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二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四

 

〖隨眠心〗有隨眠心與二隨增

【唐】「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隨增耶。」乃至廣說。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一心相續論.犢子及譬喻者法救]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涼】答曰: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唐】1.[心性本淨]謂或有執「但有一心」,如說一心相續論者。彼作是說:

【涼】1為止一心者論故。彼作是說:

【唐】有隨眠心.無隨眠心,其性不異。聖道現前,與煩惱相違,不違心性。為對治煩惱,非對治心。如浣衣磨鏡[鍊=練【宋元宮】*]鍊金等物,與垢等相違,不違衣等;聖道亦爾。又此身中若聖道未現在前,煩惱未斷故,心有隨眠;聖道現前煩惱斷故,心無隨眠。

【涼】有使心.無使心,即是一心。所以者何。聖道生時,與使相妨、不與心相妨。如治刀法,與垢相妨、不與刀相妨。如衣器鏡垢,與治法相妨、不與衣器鏡等相妨。如是聖道生時,與使相妨、不與心相妨。乃至聖道未生.心則有使,聖道若生.心則無使。

【唐】此心,雖有隨眠無隨眠時異,而性是一。如:衣鏡金等,未浣磨鍊[]等時,名有垢衣等;若浣磨鍊[]等已,名無垢衣等。有無垢等,時雖有異,而性無別。心亦如是。

【唐】為止彼執,顯有隨眠心與無隨眠心其性各異。

 

【涼】3我人論者作如是說:人縛人解,非法縛解。

 

【唐】2.[法救]或復有執:隨眠不於所緣隨增,亦不於相應法有隨增義,如譬喻者。彼作是說:

【涼】2尊者曇摩多羅[法救]作如是說:諸使不相應使,亦不緣使。彼作是說:

【唐】a若隨眠於所緣隨增者,於他界地及無漏法亦應隨增,是所緣故,如自界地。[s56所繫事是假]

【唐】b若於相應法有隨增義者,則應未斷已斷一切時隨增,相應畢竟不相離故,猶如自性。[s2諸心心所是思差別…前後各異,無一並用.]

【涼】a若作緣使,應使無漏法;

【涼】b若作相應使,一切時恒使,無不與心心數相應時。

【唐】為止彼執,顯諸隨眠.於所緣相應.俱有隨增義,謂於自界地有漏法及相應法,乃至未斷恒隨增故。[s56所繫事是實]

 

【唐】3.[犢子]或復有執:隨眠唯於補特伽羅有隨增義,如犢子部彼作是說:

【唐】補特伽羅名有隨眠及無隨眠,非心等法;補特伽羅有縛解故。

【唐】為止彼執,顯唯心等有縛有解,名有隨眠及無隨眠。非數取趣,畢竟無故。

 

【唐】為止此等他宗,及顯無顛倒理,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欲止他義、欲顯己義,欲現與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也。

 

§a2於何隨眠名有隨眠心

【發】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品類足5辯隨眠品][AKBh: yair anuśayair yac cittaṃ sānuśayaṃ, te 'nuśayās tasmiṃś citte 'nuśerate. ]

【發】彼隨眠.於此心隨增耶。答:或隨增,或不隨增。

【八】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所使耶。答曰:或所使、或不所使。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答曰:或使.或不使。

【發】云何隨增。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未斷.及緣此心。

【發】云何不隨增。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已斷。

【八】云何所使。答曰:諸使未盡,此所使。

【八】云何不所使。答曰:諸使盡,此不所使。

【涼】云何使。答曰:諸使未斷,彼使使此有使心。

【涼】云何不使。答曰:

【涼】諸使斷,彼使不使此有使心。所以者何。諸使未斷故使,斷故不使。}

 

§b1使性伴性

【唐】此中,「諸心」者,有五部心,謂見苦所斷心,乃至修所斷心。

【涼】「若心有使」者,有五種心名有使:見苦所斷心,乃至修道所斷心。

【唐】「隨眠」者,有五部隨眠,謂見苦所斷隨眠,乃至修所斷隨眠。

【涼】{若心有使,三界有五種;使有使心,三界亦有五種。}

【唐】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一由隨眠於此心有隨增性,二由隨眠於此心有同伴性。

【涼】以二事故,心名「有使」:一以使性;二以伴性。

§c1五部有隨眠心

【唐】(1)謂見苦所斷心:於見苦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苦所斷心:見苦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2)見集所斷心:於見集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集所斷心:見集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3)見滅所斷心:於見滅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滅所斷心:見滅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4)見道所斷心:於見道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道所斷,亦如是。

【唐】(5)修所斷心:於修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修道所斷心:修道所斷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c2五部各分二類

【唐】復次,1見苦所斷心有二種:一遍行隨眠相應心,二非遍行隨眠相應心。2見集所斷心,亦爾。3見滅所斷心有二種:一有漏緣隨眠相應心,二無漏緣隨眠相應心。4見道所斷心,亦爾。5修所斷心有二種:一染污心,二不染污心。

【涼】見苦所斷心,與一切遍相應、不一切遍相應。見集所斷亦如是。見滅所斷心,有漏緣使相應、無漏緣使相應。見道所斷,亦如是。修道所斷心,染污、不染污。

 

【唐】1A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約總類]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彼見苦所斷一切遍使相應心:見苦所斷一切遍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餘使,無使性伴性。

【唐】1B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苦所斷非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相應心:不一切遍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2A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集所斷非遍行隨眠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2B見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心:於見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集所斷亦如是。

 

【唐】3A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3B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滅所斷有漏緣使相應心:見滅所斷有漏緣使,有二事,使性、伴性;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見滅所斷無漏緣使相應心:見滅所斷無漏緣使,俱有;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4A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4B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心:於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見道所斷,亦如是。

 

【唐】5A修所斷染污心:於修所斷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5B修所斷不染污心:於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修道所斷染污心:修道所斷使,俱有;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修道所斷不染污心:修道所斷使、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有使性無伴性[性〔-〕【三宮】]性;餘使俱無。

【表格】

        隨眠

 

有隨眠心

見所斷(隨眠)

修所斷

(隨眠)

染污

遍行

非遍行

遍行

非遍行

有漏緣

無漏緣

有漏緣

無漏緣

見苦所斷心

遍行相應

2

1

1

 

 

 

 

 

 

非遍行

1

2

1

 

 

 

 

 

 

見集所斷心

遍行

1

 

2

1

 

 

 

 

 

非遍行

1

 

1

2

 

 

 

 

 

見滅所斷心

有漏緣

1

 

1

 

2

 

 

 

 

無漏緣

1

 

1

 

1

2

 

 

 

見道所斷心

有漏緣

1

 

1

 

 

 

2

 

 

無漏緣

1

 

1

 

 

 

1

2

 

修所斷心

染污相應

1

 

1

 

 

 

 

 

2+同伴性

不染污心

1

 

1

 

 

 

 

 

1隨增性

1.隨增性[唯所緣]2.隨增性與同伴性[相應,或所緣]

 

§c3三界101種心-九十八使

【唐】復次,欲界32+4+1

【唐】(1)見苦所斷心有十種:謂五見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唐】(2)見集所斷心有七種:謂二見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唐】(3)見滅所斷心,亦爾。

【唐】(4)見道所斷心有八種:謂三見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唐】(5)修所斷心有五種:謂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及不染污心.謂善有漏無覆無記。

【涼】彼見苦所斷心有十種,謂五見相應心,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涼】見集所斷心有七種,謂二見相應心,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涼】見滅所斷,亦如是。

【涼】見道所斷心有八種,謂三見相應心,疑、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

【涼】修道所斷有五種,謂愛、恚、慢、不共無明相應心,不染污善無記相應心。

 

【唐】(1)[見苦所斷]A有身見相應心:於有身見.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見苦所斷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如是乃至見苦所斷慢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B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於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見苦所斷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A彼身見相應心:身見.身見相應無明,有二事,有使性、伴性;餘見苦所斷使、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

【涼】乃至見苦所斷慢使,亦如是。

【涼】B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見苦所斷不共無明使,有二事,使性、伴性;餘見苦所斷使、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2)見集所斷心,應知亦爾。

【涼】見集所斷,亦應如是說。

 

【唐】(3)A見滅所斷邪見相應心:於見滅所斷邪見.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見滅所斷疑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B見滅所斷見取相應心:於見滅所斷見取.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約總類.不攝見取.如前見苦].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見滅所斷愛恚慢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C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於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A見滅所斷邪見相應心:見滅所斷邪見.邪見相應無明,有二事,使性、伴性;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見苦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

【涼】疑相應心,當知亦如是。

【涼】B見滅所斷見取相應心:見滅所斷見取.見取相應無明,俱有;餘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諸一切遍[=使【三宮】*],有使性無伴性;餘,俱無。

【涼】見滅所斷愛恚慢,當知亦如是。

【涼】C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見滅所斷不共無明使,俱有;見滅所斷有漏緣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4)見道所斷心,應知亦爾。

【涼】見道所斷亦應如是說。

 

【唐】(5)A修所斷愛相應心:於修所斷愛.及彼相應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修所斷恚慢相應心,應知亦爾。

【唐】B修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於修所斷不共無明,由二事故名有隨眠心;於餘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唐】C修所斷不染污心:於修所斷隨眠.及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由一事故名有隨眠心,謂隨增性;於餘隨眠,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

【涼】A修道所斷愛相應心:修道所斷愛,愛相應無明俱有;餘修道所斷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修道所斷恚慢,當知亦如是。

【涼】B修道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修道所斷不共無明,俱有;餘修道所斷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涼】C修道所斷不染污心:修道所斷使.諸一切遍使,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唐】如說欲界,色無色界,應知亦爾。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涼】所說是集要毘婆沙。

 

§b2斷二隨眠--相應所緣

【唐】如是所說三界五部隨眠98,於此三界五部有隨眠心101

【涼】{}若心有使,三界有五種;使有使心,三界亦有五種。{}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使此心耶。

【涼】答曰:或使或不使。

【唐】若未斷,則隨增,互相隨順而增長故,隨眠於心增縛事故。

【涼】云何使。答曰:諸使未斷,彼使使此有使心。

【唐】若已斷,則不隨增,不相隨順非增長故,隨眠於心無縛事故。

【涼】云何不使。答曰:諸使斷,彼使不使此有使心。所以者何。諸使未斷故使,斷故不使。{}

【唐】然未斷位,心於相應所緣隨眠,俱得建立有隨眠名。[已=【三宮】]相應者具二事故;緣縛心者但隨增故。

【唐】若已斷位,此心唯於相應隨眠,可得建立有隨眠名。非彼先來緣縛心者,無隨增故;相應隨眠於心,猶有同伴性故。

 

§c1伴性不斷是有隨眠心

【唐】問:何故心於相應隨眠.已斷未斷.俱得建立有隨眠名,於所緣隨眠.唯未斷位.可得建立有隨眠名,非已斷位耶。

【涼】問曰:何故緣使未斷.名有使心,斷則不有;相應使.斷與不斷.恒名有使心耶。

【涼】答曰:

【唐】答:前來已說,心於隨眠由二事故,名有隨眠:一隨增性,二同伴性。

【涼】先作是說,以二事故心名有使:一是使性,二是伴性。

【唐】a相應隨眠,若未斷位由二事故,心於彼立有隨眠名;若已斷位,彼於此心.雖無隨增性.而有同伴性故,猶可立有隨眠名。

【唐】b所緣隨眠,若未斷位,於心唯有隨增性故,心於彼立有隨眠名。若已斷位,二事俱無故,心於彼不復可立有隨眠名。

【涼】b諸緣使,與心,是名使性,不名伴性。若彼得斷,彼使性義亦斷。

【涼】a相應使,有二事:使性、伴性。彼若得斷,使性則斷;伴性不斷,不能除心伴性,如去文闍草皮。[muñjeśīkā(AbhD)][文闍草.muñja.文若草.文柔草.虎鬢草][文葇草][𧆞][()闍華][聞闍綿][伊師迦草(不可毀害[生命力強])(外耎內䩕也)(外皮軟脆。內幹堅實)][俱舍()不各離根生故.譬如紀美虫及伊師迦草(梵本-)][伊師迦iṣīkā/īsikā/isikā/iśīkā 蘆葦、燈心草/虎鬚草]

 

§c2所緣性.斷已不說相有

【唐】問:若相應隨眠於相應心,若未斷位.有隨增性及同伴性,若已斷位.雖無隨增性而有同伴性,心恒於彼名有隨眠者;[(行)+所【三宮】]所緣隨眠於所緣心,若未斷位.有隨增性及所緣性,若已斷位.雖無隨增性而有所緣性,何故心於彼,不恒建立有隨眠名。

 

[總說]

【唐】答:相應隨眠於相應心,極相親近.眾事皆等.不可相離,如羊與皮[羊=芋【宮】]。故斷未斷,恒名相有。

【唐】所緣隨眠與所緣心,非極親近.眾事不等.未嘗和合。若未斷時.由隨增性.可說相有,若已斷位.極疎遠故.不說相有。

【唐】此中.依親強立,非如立「有所緣」等名。

 

[尊者世友]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

【唐】1相應隨眠染污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相應使心染污,緣使心不染污。

【唐】2復次,相應隨眠不離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相應使無別異,緣使不爾。

【唐】3復次,相應隨眠覆蔽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相應使覆蔽心,緣使不爾。

【唐】4復次,相應隨眠隨心轉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唐】5復次,相應隨眠擾亂心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唐】6復次,相應隨眠與相應心,a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b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c俱生俱住俱異俱滅,極親近故。所緣隨眠不如是故。

【涼】a相應使同一[=時【三宮】]所依、同一行、同一緣。緣使不爾。

【涼】c相應使與心同一生一住一滅,緣使不爾。b亦同一果一依一報,緣使不爾。

【涼】c相應使與心俱生,緣使不爾。

【涼】無有能除心相應使,如去文闍草皮。

 

[大德-妙音-覺天]

【唐】大德說曰:相應隨眠.令相應心.剛強𢤱悷,智者訶厭,難可出離。所緣隨眠.於所緣心無此事故。

【唐】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相應隨眠.令相應心.發起染污,如烟焰得.障礙聖果。所緣隨眠.於所緣心無此事故。

【唐】尊者覺天作如是說:相應隨眠.令相應心.於所緣境迷謬不了。所緣隨眠.於所緣心無此事故。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相應隨眠.斷未斷位.恒令心得有隨眠名。所緣隨眠.唯未斷位可令心得有隨眠名,若已斷位則不名有。

 

§a3由彼隨增.或亦由餘(已斷),名有隨眠

【發】設隨眠於心隨增,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

【八】設使心所使,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

【涼】設使使心,即[]使.使[-]有使心耶{即彼使.使有使心耶}{使有心}

【發】答:或由彼非餘,或由彼及餘。

【八】答曰:或是彼非餘、或是彼是餘。

【涼】答曰:或是彼非異、或是彼是異。

【發】云何由彼非餘。謂此心未斷。

【發】云何由彼及餘。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苦所斷.見集所斷隨眠所緣。

【八】云何是彼餘。答曰:苦智生.習智不生。若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是彼餘。

【八】云何是彼餘。答曰:人染污心.一切被縛繫[=彼【元明】],是謂是彼餘。

【唐】此中,

 

§b1此心未斷-由彼非餘

【唐】「由彼非餘」者:謂有隨眠心,但由於心隨增隨眠.名有隨眠心,非由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謂此心未斷」者,若心未斷,必但由彼於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非由餘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有說:此文應作是說,「謂具縛者諸染污心。

【涼】「是彼非異」者,或有說者:「具縛凡夫染污心。」

【唐】彼不應作是說:以具縛者不具縛者,有染污心無染污心,皆可爾故。

【唐】但應作是說:「謂此心未斷。」諸未斷心名有隨眠,但由於心隨增隨眠,非由餘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具縛者可爾,不具亦可爾;染污心可爾,不染污心亦可爾。

【涼】應作是說:「若心不斷。」是說為使所使,心名有使;若不為使所使,是說心名無使。

 

§b2此心已斷-由彼及餘

§c1正釋

【唐】「由彼及餘」者:謂有隨眠心,由彼於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及由餘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涼】「是彼是異」者,「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苦所斷,見集所斷緣。」

【唐】「謂苦智已生,乃至廣說」者,

【唐】見苦所斷有隨眠心,爾時由彼見集所斷.於心隨增.遍行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及由餘見苦所斷.於心不隨增.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如是即說:見苦所斷心,於此位中,由彼他部於心隨增隨眠故,及由餘自部於心不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涼】「是彼」者,見集所斷使所使;「是異」者,見苦所斷不使。

 

§c2他部名彼、自部名餘

【唐】問:何故此中.他部隨眠名彼、自部隨眠名餘。

【涼】問曰:以何等故.他種說是彼、自種說是異。

【唐】答:

【涼】答曰:

[正所問者名彼]

【唐】以先問言:「設隨眠於心隨增,此心但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

【涼】是故先作是說,「設使使心,即使有心」,

【唐】故今答言:「見苦所斷心,於此位中,非但由彼見集所斷.於此心隨增.遍行隨眠故,名有隨眠心;亦由餘見苦所斷.於此心不隨增.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如是即說.正所問者名,非正所問者名餘。

【唐】他部隨眠爾時未斷,[由=【三宮】]隨增故,是正所問;自部隨眠爾時已斷,不隨增故,非正所問。

【涼】彼見集所斷使緣使.故說「是彼」,見苦所斷不使.故說「是異」。

[自部轉異名餘]

【唐】1有說:自部隨眠,爾時轉至異前位故,說之為餘。謂前未斷,今已斷故。

【涼】復有說者,是異者,置異處故。云何置異處。斷故,說置異處。

【唐】2有說:自部隨眠,先得自在隨欲所作,今已斷故,不得自在.無所能作,故說為餘。

【唐】3有說:自部隨眠,本來成就,今不成就,故說為餘。

【涼】復有說者,本得自在隨意所作,今者已斷,是故說異。

【涼】復有說者,今已斷故更無所為,猶如死人,是故說異。

【唐】4有說:自部隨眠,今為聖道究竟斷滅,異昔來故,說之為餘。

【唐】5有說:自部隨眠,已為聖道[五部]簡別頓斷,不同昔來.與餘四部同時漸斷,故說為餘。

【涼】復有說者,聖道力使彼異,故說異。

 

§c3修斷前八品

【唐】問:修所斷心亦有此義,謂斷一品乃至八品,已斷染心.由彼未斷及餘已斷.名有隨眠,何故不說。

【涼】問曰:修道中亦有「是彼是異」,何故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復次,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或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唐】3復次,若異部為彼、異部為餘者,此中說之;修所斷心.雖有此義,而自部為彼、自部為餘,故此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他種是彼、自種是異,此中說之;修道所斷,自種是彼、自種是異,是故不說。

【唐】4復次,此中但說,斷已畢竟不復退者;修所斷心.雖有此義,而彼斷已.或有復退,故不說之。

 

§a4隨增義

§b1相應隨增-所緣隨增

【唐】問:諸隨眠,云何於所緣隨增,云何於相應隨增耶。

【涼】問曰:云何緣使,云何相應使。

【唐】1西方諸師作如是說:為繫縛性故.於所緣隨增;為同伴性故.於相應隨增。

【唐】2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於所緣境.各別行相隨執增益[執=報【三】,勢【宮】],故名於所緣隨增。於相應法.令同自過.隨順增益,故名於相應隨增。

【涼】2罽賓沙門作如是說:諸使隨所行,如愛於境界愛樂可適。廣說餘使隨所行,亦爾。相應使者,如同罪同繫。

【涼】1西方沙門作如是說:繫縛義.是緣使。親近義.是相應使。

【唐】3有餘師說:諸隨眠於所緣隨增.如於相應,於相應隨增.如於所緣。

【唐】問:若爾,《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欲貪隨眠隨增。謂可愛可樂.可憙可意。[十二隨眠]」彼於相應無能緣義,云何亦說有可愛等。

【唐】答:彼顯貪相,謂欲貪隨眠有可愛等相,故作是說。不顯所緣相應異相

【唐】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四事故,說諸隨眠有隨增義:

【涼】4尊者婆已說曰:以四事故使名所使:一、墮惡意;二、如火熱;三、如煙塵垢;四、是呵責。[霧尊者bāṣpa vāṣpaḥ ཤྱཿ རླངས་པ 婆已() 婆多(*) 婆師波]

【唐】一墮惡意故。如大眾中一人造惡,令彼多人皆墮惡意,如是於一相應品中起一隨眠,即令此品心心所法皆墮惡意。

【涼】墮惡意者,如一人作惡,令多人亦作,以一煩惱故.令多心心數法.盡墮惡意。

【唐】二如火熱故。如置熱鐵小水器中,其器及水無不皆熱,如是於一心品法中起一煩惱,即令一切心心所法皆成熱惱。

【涼】如火熱者,如火燒鐵丸,所著器中其器皆熱,如是煩惱.從何心品生.令彼皆熱。

【唐】三如烟等故。如烟塵垢,所著衣服皆成穢惡,如是心品有一隨眠,皆成染污。

【涼】如煙塵垢者,如煙塵垢,所著之處令彼皆污,如是諸煩惱.隨彼生處.令彼心垢污。

【唐】四可毀厭故。如僧眾中有一犯罪,眾皆受責,如是心品有一隨眠,皆可毀厭。

【涼】呵責者,如一比丘作惡,令僧受呵責,如是諸使.隨彼生處.令彼心受呵責。

【唐】如於相應有此四事.說名隨增,於所緣境亦增此四.故名隨增。謂若所緣增長此四,即說煩惱於彼隨增。

【涼】3'云何相應使。答曰:如緣使所使,相應使亦爾。

【涼】問曰:相應使無緣,云何說如緣使。答曰:相應使雖無緣,有如上四過

【唐】[正理: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見毒,應知煩惱於自所緣.有隨增義;

【唐】如熱鐵丸能令水熱,及如觸毒,應知煩惱於自相應.有隨增義。

【唐】二皆同乳母令嬰兒隨增,乳母能令嬰兒增長.及令伎藝漸次積集,所緣相應,令諸煩惱相續增長及得積集。]

 

§b2過未隨眠

【唐】問:過去未來隨眠,亦隨增不。

【涼】問曰:過去未來使能使不耶。

【唐】答:

【涼】答曰:

【唐】彼亦隨增。若彼隨眠不隨增者,不染污心現在前位.應無隨眠,便違經說。

【涼】能使。若不[使=能【三宮】]使者,無染心現在前,應是無使人。

【唐】如說:「佛告結鬘母言:嬰孩小兒仰腹而臥,尚不能了欲境勝劣,況復能起欲貪纏心,然被欲貪隨眠繫縛。」[中含-五下分結經:鬘童子Mālu(ṅ)kyāputta!嬰孩幼小,柔軟仰眠,意無欲想,況復欲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欲使。MA205][s49摩洛迦子]

【涼】1{}復有說者,出生諸得。如火出煙,過去未來諸結出生諸得,亦復如是。{}

【涼】復有說者,若不使者,則違佛經。如經說:「佛告摩勒子比丘:童子不知欲事,況起欲心,然為欲愛所使。」

 

【唐】問:過去未來既無作用,云何可說隨眠隨增。

【唐】答:

【唐】1彼能起得現在前故,如火不現而能起烟。

【唐】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雖無有取境作用,而於所緣及相應法.有如現在繫縛功能,故彼隨眠有隨增義。

【唐】3尊者設摩達多(寂授Śarmadatta)說曰:由五事故,可說過去未來隨眠有隨增義:

【唐】一者,[自部無明愛等]彼因未盡故。二者,彼得未斷故。三者,未轉彼所依故。

【唐】四者,未了彼所緣[隨眠因所緣斷]。五者,未得彼對治故。[雜心:五事斷煩惱,謂因永滅、得斷、轉依、知緣、得對治。]

【涼】3復有說者,以五事故,過去未來使所使:

【涼】一、不斷其因;二、得不斷;三、不轉其器;四、不知緣;五、不得對治。

 

〖及斷〗隨眠斷

 

§a1所緣隨眠於有隨眠心當斷[不依隨增]

【發】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當斷耶。

【八】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當滅耶。

【涼】若心有使,使有使心,彼使此心.當斷耶。

【發】答:或當斷,或不當斷。

【發】云何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

【發】云何不當斷。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

【八】答曰:或滅,或不滅。

【八】云何滅。答曰:諸使於彼緣,是謂滅。

【八】云何不滅。答曰:諸使於彼緣[〔-〕【聖聖乙】],是謂不滅,相應諸使。

 

【唐】此中顯示:隨眠於所緣境.可說當斷,非於相應。謂於所緣可制煩惱,令不現起.造諸過失;非於相應可制煩惱,令不復與心等相應。故於所緣可說當斷,非於相應。[若令隨眠離相應法,無有是處][雜心:一剎那故、心與煩惱俱生故。]

【涼】此說:緣使當斷。諸使於緣可制伏,相應使不可制伏,如去文闍草皮。

 

【涼】若心有使,乃至廣說,云何斷。諸使於緣不斷

【唐】有說:此文應作是說:「云何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未斷。云何不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已斷,及與此心相應。」

【唐】[評曰]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前問:「諸心由隨眠故名有隨眠心,彼隨眠於此心當斷不。」a今但應說:「云何當斷。謂彼隨眠緣此心。」於義已足,何須更說未斷。若彼已斷,心不由彼名有隨眠,便非所問,是故不須更說未斷。

【涼】不應作是說:「諸使於緣不斷。」所以者何。先已問故。

【涼】應作是說:「諸使不斷當斷。」

【唐】b又「緣此心已斷及」言.理不應說,「緣心隨眠,若已斷者」便非所問故。但應說:「云何不當斷。謂彼隨眠與此心相應。」其義已足。

【涼】「b云何不斷。諸使已斷,及相應使。」

 

【唐】[不依隨增]然此中說「諸隨眠於所緣可斷,非於相應」者,依心名有隨眠義說,不依隨增義說,以隨增義俱可斷故。

 

§a2隨眠因所緣斷--異釋

【發】諸隨眠因何當斷。答:因所緣。[AKBh: prahīyamāṇaḥ kleśaḥ kutaḥ prahātavyaḥ.][AKBh: prahātavyaḥ kleśa ālambanāt mataḥ][Y: (saṃghabhadra) ālaṃbanāt kleśāḥ prahātavyāḥ ]

【八】此使何所滅。答曰:諸使緣滅也。

【涼】諸使云何斷。答曰:諸使緣斷。

 

【唐】前所顯義.今現其文。謂諸隨眠,由對治力.令彼於境.不復起過,可說「當斷」。如人制子,不令復入.酒舍婬舍.博戲舍等。若令隨眠離相應法,無有是處,是故說彼於相應法無有斷義。

【涼】先已現義(先已現義者,上言緣使當斷者是也),今欲說文。諸使於緣生過患,是故制伏於緣。如人好樂博弈[弈【麗】=奕【大】]、喜入酒舍婬舍,而可制伏。如是諸使.於緣生過患,亦可制伏。

 

【發】汝說隨眠.因所緣當斷耶。答:如是。

【八】如是汝語.使緣滅耶[耶〔-〕【三宮】]。答曰:如是。

【發】1若爾,諸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彼隨眠因何當斷。若言此斷彼斷,俱不應理。

【發】答: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因所緣故斷;由此斷故,彼亦斷。

【八】2若作是語,諸使.盡諦道諦所斷.無漏緣,此使何所滅。「此滅彼滅」,此事不然。

【八】如向者語,諸使.盡諦道諦所斷.有漏緣,此盡彼當言盡[=使【三宮】][=信【聖聖乙】][舊譯發智,承前斷有隨眠義,就主體說從所緣可斷。][無漏緣相應心「依隨眠相應之有隨眠義」不可斷故。][舊譯婆沙評破本論,許見所緣斷,新譯發智訂為正義。]

 

§b1要因慧見煩惱所緣

【唐】此中意說,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為成此理,問答難通。

 

【唐】「汝說隨眠因所緣當斷耶」者,是。前雖略說,而未審定。若不審定他宗所許,說他過失,無有是處。

【唐】「答:如是」者,是

【涼】「如是汝語.諸使緣斷耶」,此是定他之言。若不定他言,說他過患,反生自過。

【涼】彼作是說,「答曰:如是。」

 

【涼】{}2「若作是說,諸使.見滅見道所斷.無漏緣,此使云何斷。」若言相應使斷,先定言:諸使緣斷,非相應使。若如[=【三宮】]所說諸使緣斷者,諸使於緣不生過患。

【涼】應作是說:「諸見滅見道有漏緣使,此使當斷。此使若斷,彼使亦斷。」如樹有根莖葉等滋茂,若斷其根,莖等更不滋茂;彼亦如是。

【涼】[]問曰:若然者,先定言「諸使緣斷」,今則明「後緣使斷」。[駁根本文]{}

 

【唐】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其理決定,更無異趣,故言如是。

【涼】復有說者,「如是使緣斷耶。答曰:諸使若見所緣則斷。」

【唐】「若爾,諸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彼隨眠因何當斷。若言.斷,俱不應理」者,是

【涼】「若作是說,諸使見滅見道.有漏緣使,此使云何斷。」

【唐】彼難意言: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因何當斷。若言「因慧見此苦集故得斷」者,其理不然,見苦集時此未斷故。若言「因慧見彼滅道故得斷」者,理亦不然,滅道非此所緣境故。

【涼】若見苦集斷,此使非見苦集時斷。若見滅道斷,此使則不緣滅道。

【唐】「答: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因所緣故斷;由此斷故,彼亦斷」者,是

【涼】應作是說:諸見滅道無漏緣使若斷,彼使亦斷。

【唐】此通意言: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依止無漏緣隨眠故,而得生長;見滅道時此無漏緣隨眠斷故,彼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亦隨斷。如羸病人依杖而立,去杖便倒,此亦如是。

【涼】所以者何。有漏緣使.依無漏緣使.而得增長;若彼無漏緣使斷,此亦斷。如人依材得立,若去其材是人必墮;彼亦如是。

 

【唐】問:前定宗言:「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今乃通言:「所緣斷故,能緣隨斷」,豈不相違。

【唐】答:無相違失。慧見所緣隨眠尚斷,況所緣斷而不斷耶。如果依樹,動樹尚墮,況樹傾倒而果不落,此亦如是。

【涼】問曰:若然者,先定言「諸使見緣斷」,今則明「緣使斷」。

【涼】答曰:若爾有何過。諸使見緣則斷,何況所緣斷而彼不斷耶。如果依樹,動樹則墮,何況斷根而不墮耶;彼亦如是。

 

【唐】又前所說:「要因慧見煩惱所緣,隨眠方斷」者,不說:「要因慧見所斷煩惱所緣,隨眠方斷。」但說:「要因慧見所有煩惱所緣,隨眠方斷。」故不相違。謂因慧見無漏緣煩惱所緣滅道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亦斷。[正理:1非此意顯所有惑斷。2顯餘兼斷不說自成。3顯餘皆屬此初門故(正敵對者)][(品類足見修斷)修所斷惑.皆由九品道斷,對治道決定,見所斷中.唯有頂惑對治決定。(發智論見修斷)或見所斷諸惑斷時.方便定三(見道三斷),修所斷惑能斷方便.不決定故。]

【唐】由此理趣:

【唐】苦集法忍.能斷緣上遍行隨眠。

【唐】修道位中,滅道二智.能斷九地修所斷惑[正理:1前宗唯辯見所斷故。2彼惑所緣(修惑以見惑為根本),此惑治生故。][異生斷見滅道所斷?(皆以身見為根本)](發智見所斷.不依品類足。)

 

§b2所緣斷故隨眠方斷

【唐】有餘師說:「因所緣故隨眠斷」者,意顯「煩惱所緣斷故,隨眠方斷」。為成此理,問答難通。

【唐】汝說:「隨眠因所緣當斷耶。」答:「如是。」

【唐】若爾,諸隨眠見滅道所斷無漏緣,彼隨眠因何當斷。

【涼】{「若作是說,諸使.見滅見道所斷.無漏緣,此使云何斷。」

【唐】(1)若言相應斷故斷者,其理不然。前說隨眠,非於相應可說斷故。

【唐】(2)若言所緣斷故斷者,理亦不然。所緣滅道無諸過失不可斷故。

【涼】若言相應使斷,先定言.諸使緣斷,非相應使。

【涼】若如[=如此【三宮】]所說諸使緣斷者,諸使於緣不生過患。[舊譯此師,承前斷有隨眠義,說從所緣可斷。]

【唐】答: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斷故,此亦隨斷。

【涼】應作是說:「諸見滅見道有漏緣使,此使當斷。此使若斷,彼使亦斷。」

【唐】問:前定宗言:「所緣斷故,隨眠方斷。」今說:「能緣煩惱斷故,隨眠方斷。」豈不相違。

【唐】答:無相違失。謂無漏緣隨眠,依有漏緣隨眠,而得生長。由彼任持.此得相續,故彼斷時,此亦隨斷。如樹莖等.依根而住,若斷其根.莖等隨倒,此亦如是。

【涼】如樹有根莖葉等滋茂,若斷其根,莖等更不滋茂;彼亦如是。

 

【唐】[]彼說非理:(1)違前宗故。(2)此本論文,難通異故。(3)有所緣斷時,能緣未斷故。(4)有能緣斷時,所緣未斷故。

【涼】問曰:若然者,先定言「諸使緣斷」,今則明「後緣使斷」。[駁根本文]}

 

§b3因有所緣道隨眠方斷

【唐】或復有說:因所緣故隨眠斷者,意說「要因有所緣道,隨眠方斷」。

【涼】復有說者,如是使緣斷耶。答曰:諸使有緣道所斷。

【唐】[](1)彼說非理。以世尊說:「如是八支聖道,能斷過去未來現在眾苦,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涅槃。」是故應說:有所緣道.無所緣道,俱能斷惑。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世尊說:「此八聖道,能斷去來今苦,永無生分,滅盡離欲,得寂滅涅槃。」有緣道、無緣道,俱能斷使。[法蘊:此道此行,於去來今眾苦.能斷,能棄能吐,能盡.能離染.能滅,能寂靜,能令永滅沒。此復云何。謂八支聖道。][雜含:如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亦如上說,如正見…如當斷…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入論等]

【唐】(2)又於後說,若難若通,俱不相應,故彼非理。

 

§b4寂授四事、世友五事

【唐】尊者設摩達多說曰:由四事故諸隨眠斷:

【唐】一由所緣斷故,如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唐】二由能緣斷故,如他界緣隨眠。

【唐】三由俱緣斷故,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

【唐】四[由=隨【三】]由得對治故,如餘隨眠隨得對治,彼則隨斷。[了彼所緣 五事斷煩惱(雜心)]

【涼】尊者奢摩達多說曰:以四事故諸使斷:

【涼】一、以緣斷故[斷〔-〕【三宮】];二、以後緣故;三、以展轉相緣故;四、得對治故。

【涼】1以緣斷者,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2以後緣斷者,自界使斷,他界緣使亦斷。3展轉緣斷者,餘有漏緣使4得對治斷者,隨所得對治,即以斷彼使。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五事故諸隨眠斷:

【唐】一見所緣故斷,如無漏緣隨眠及緣自界遍行隨眠。

【唐】二所緣斷故斷,如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唐】三能緣斷故斷,如緣他界遍行隨眠。

【唐】四俱緣斷故斷,如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唐】五得對治故斷,如修所斷隨眠。

【涼】復有說者,以四事故諸使斷[雜心]

【涼】一、知緣故斷;二、斷緣;三、斷後緣;四、得對治斷,亦應廣說也[也〔-〕【宮】]

【表格】隨眠斷

 

 

 

 

設摩達多

尊者世友

 

俱舍(同舊婆沙世友)(雜心)

見惑

自界緣惑

非遍行

俱緣斷

俱緣斷

 

見所緣

(據根本)

自界緣惑

遍行

得對治俱緣斷

見所緣

 

上二界

他界地

緣惑

他界緣惑

能緣斷

能緣斷

 

能緣斷

欲界

無漏緣惑

得對治

見所緣

 

見所緣

 

 

 

有漏緣惑

所緣斷

所緣斷

 

所緣斷

 

 

 

修惑

修道所斷惑

得對治俱緣斷

得對治

 

對治起

 

 

 

 

【表格】

 

見所緣

見滅道斷無漏緣惑

苦集下

貪嗔慢等

所緣斷 能緣斷

苦集下

自界緣見疑等

所緣斷 能緣斷

色無色

他界他地緣見疑等

能緣斷 所緣斷

能緣斷

欲界繫他界緣惑

 

 

 

所緣斷

見滅道斷有漏緣惑

 

 

 

 

§a3由彼「於心當斷」隨眠.或亦由餘,名有隨眠

【發】設隨眠於心當斷,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

【八】設諸使心所斷,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

【八】{設使心當斷,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如前總敘]}

【涼】設使心當斷,彼心有此使耶。

【發】答:或由彼非餘,或由彼及餘。

【八】答曰:或是彼非餘,或是彼是餘。

【涼】答曰:或是彼非異,或是彼是異。

【發】云何由彼非餘。謂心不染污修所斷。

【八】云何是彼非餘。答曰:若心無染思惟所斷,[=此【三宮聖乙】*]是謂是彼非餘。

【發】云何由彼及餘。謂心染污。

【八】云何是彼是餘。答曰:若心有染,[]是謂是彼是餘。

 

§b1正釋

【涼】云何是彼非異。

【涼】答曰:若心無染修道所斷,是彼緣使,非異相應使使所使。

【唐】(1)此中,「不染污」者,簡異染污。「修所斷」者,簡異無漏。謂有漏善心及無覆無記心。

【唐】此心「由彼」者,由緣此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非餘」者,非由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此心相應無隨眠故。

【唐】(2)染污心「由彼」者,由緣此心隨增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唐】「及餘」者,及由餘相應隨眠故,名有隨眠心。

【涼】所以者何。以體無使故。是彼是異者,染污心;是彼者,緣使所使;是異者,共住不相離。

 

§b2所緣名彼、相應名餘

【唐】問:何故此中,所緣隨眠說「彼」,相應隨眠說「餘。」

【唐】答:以先問言:「設隨眠於心當斷,此心但由彼隨眠故.名有隨眠心耶。」前說:「隨眠唯於所緣.有當斷義,非於相應。」是故彼言,唯說「當斷所緣隨眠」。即此隨眠.是正所問,故說為「彼」;相應隨眠.非正所問,故說為「餘」。

【涼】問曰:以何等故相應使說是異。

【涼】答曰:是故先作是說:「設使心當斷,彼心有此使耶。」諸緣使說是當斷,彼心說有使。

 

§b3決疑故問答

【唐】問:何故復作如是問答。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

【唐】(1)或有疑:「唯當斷者,心由彼故.名有隨眠。相應隨眠不當斷故,心不由彼.名有隨眠。」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染污心.亦由彼故.名有隨眠。

【涼】莫謂:「諸當斷者,是心有使。諸不斷者,如相應使,非心有使。」

【涼】欲現決定義故,亦說心有使。

【唐】(2)或復有疑:「相應隨眠.亦當可斷故。」今復顯相應隨眠.無當斷義。

【涼】復有說者,彼相應使雖不與心可斷,而於緣可斷伏[伏復=復次【三宮】]

【唐】(3)或復有疑:「心於隨眠.名為有者,但依隨增性故。」今復顯示依同伴性。

【唐】謂無染污心但依隨增性,名有隨眠;若染污心俱依二性。

【涼】復有說者,欲生論本,故作是說。

 

【涼】「是彼」者,緣使;「是異」者,相應使。

 

§a4隨眠斷-見所緣-見滅[四句]

§b1隨眠斷-慧見所緣[四句]

§c1總分別

【唐】頗有隨眠斷,而慧不見彼所緣耶。

【涼】頗使斷.慧不見所緣、慧見所緣.使不斷,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隨眠斷,而慧不見彼所緣:

【唐】a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斷上地緣及無漏緣隨眠。

【唐】b若諸聖者現觀欲界苦集諦時,斷他界緣隨眠。

【唐】c現觀滅道諦時,斷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唐】d以滅道智,離修所斷一切隨眠。

【涼】使斷.慧不見所緣者,b見諦道中見欲界苦集時,斷他界緣使。c見滅道時,斷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d修道中以滅道法智離欲時,斷修道所斷使。

【唐】(2)有慧見彼所緣,而隨眠不斷:

【唐】a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前後諸品所斷隨眠[他品自地緣]

【唐】b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欲界乃至識無邊處所有他地緣隨眠。

【唐】c若諸聖者現觀色無色界苦集諦時,欲界所有他界緣隨眠。

【唐】d現觀苦諦時,見集所斷自界緣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修所斷一切隨眠。

【唐】e現觀集諦時,見苦所斷自界緣隨眠,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修所斷一切隨眠。

【唐】f以苦集智及世俗智,離修所斷染時,見所斷有漏緣隨眠,及前後品修所斷隨眠

【唐】g以滅道智,離修所斷染時,無漏緣隨眠。

【唐】h餘一切異生聖者不斷煩惱,而見煩惱所緣境時,一切隨眠。

【涼】慧見所緣.使不斷者,c見色無色界苦集時,欲界他界緣使。d見苦時,見集所斷自[界〔-〕【宮】]界緣使,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修道所斷使。e見集時,當知亦如是。f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見道所斷有漏緣使。g以滅智道智.離欲時,無漏緣使。

【唐】(3)有隨眠斷,慧亦見彼所緣:

【唐】a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所有自地緣自品隨眠。

【唐】b若諸聖者現觀苦集諦時,見苦集所斷自界緣隨眠。

【唐】c現觀滅道諦時,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

【唐】d以苦集智及世俗智,離修所斷染時,自地自品修所斷隨眠。

【涼】使斷.慧見所緣者,b見苦見集時,自界緣使。c見滅道時,無漏緣使。d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斷修道所斷使。

【唐】(4)有隨眠不斷,慧亦不見彼所緣:謂除前相。

【涼】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除上爾所事。

 

§c2約剎那

【唐】頗有一剎那頃,隨眠斷,而慧不見彼所緣耶。答:應作四句。

【涼】頗一剎那頃,使斷.慧不見所緣,慧見所緣.使不斷,乃至廣作四句。

【唐】然有多位,謂苦集法智忍,及滅道法類智忍位,皆有四句:

【唐】(1)苦法智忍位四句者:

【唐】第一句,謂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隨眠。

【唐】第二句,謂欲界a見集所斷自界緣隨眠,b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c及修所斷隨眠。

【唐】第三句,謂欲界見苦所斷自界緣隨眠。

【唐】第四句,謂除前相。

 

【唐】(2)集法智忍位,隨其所應四句亦爾。

 

【唐】(3)滅道法類智忍位,若先異生位中a分離欲界染,b及於上七地.或分或全離者,得作四句。

【唐】a且滅法智忍位四句者:

【唐】第一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未離.有漏緣隨眠。

【唐】第二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已離.無漏緣隨眠。

【唐】第三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未離.無漏緣隨眠。

【唐】第四句,謂欲界見滅所斷,先所已離.有漏緣隨眠,或除前相

【唐】b滅類智忍及ab道法類智忍位,隨其所應四句亦爾。

【涼】1使斷.慧不見所斷者,a一品欲乃至離多分欲,

【涼】道法忍現在前時,彼斷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使。

【涼】2慧見所緣.使不斷者,先所斷道諦所斷.無漏緣使。

【涼】3使斷.慧亦見所緣者,斷見道所斷.無漏緣使。

【涼】4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先所斷見道.有漏緣使。

【涼】道比忍,亦應作如是四句。見滅時,亦作如是二四句。

 

【唐】(4)若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一一無間道中皆得作四句:

【唐】第一句,謂自品他地緣隨眠。

【唐】第二句,謂前後品自地緣隨眠。

【唐】第三句,謂自品自地緣隨眠。

【唐】第四句,謂前後品他地緣隨眠,或除前相。

 

§c3於斷得捨-四句

【唐】頗有於煩惱斷,得而不捨.捨而不得.亦得亦捨.不得不捨耶。

【涼】{問曰:頗斷煩惱得,得而不捨.捨而不得,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有。

【唐】(1)得而不捨者:謂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若諸聖者斷煩惱時,除得果位。

【涼】1得而不捨者,凡夫人離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聖人除轉根及得果時,諸餘斷結道是也。

【唐】(2)捨而不得者:謂諸異生從離染退,下地沒生二定以上,上二界沒生欲界時,若諸聖者向中退斷。

【涼】2捨而不得者,凡夫人離欲還退時,從色無色界命終生欲界中時,下地命終生上地,聖人果中間退時是也。

【唐】(3)亦得亦捨者:謂諸異生上地沒生初定以上,若諸聖者練根得果,及退果時。

【涼】3亦得亦捨者,凡夫人從無色界命終生於色界,上地命終生色無色界下地中,聖人得果時.轉根時,及退果時是也。

【唐】(4)不得不捨者:謂除前相。

【涼】4不得不捨者,除上爾所事。}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二

 

 

23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五

 

§b2證滅-見滅[四句]

§c1總分別

【唐】頗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耶。答:應作四句:

【涼】頗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身不作證.慧見滅,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謂:

【唐】a諸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時,所有自地自品諸隨眠滅。

【唐】b若諸聖者苦現觀時,見苦所斷諸隨眠滅;

【唐】c集現觀時,見集所斷諸隨眠滅;

【唐】d道現觀時,見道所斷諸隨眠滅;

【唐】e修道位中,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隨其所應,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所有自地自品修所斷諸隨眠滅,[滅法智斷上界修惑時]

【唐】f若以苦集道及世俗智隨其所應得果及練根成時,所證已斷諸隨眠滅。

【涼】初句者,b見苦時.斷見苦所斷使,c見集時.斷見集所斷使,d見道時[斷〔-〕【宮】]斷見道所斷使,e修道中.以苦智集智道智等智.離欲.斷修道所斷結。

【唐】(2)有慧見彼滅,而身不作證,謂:

【唐】a滅現觀時,見苦集道修所斷諸隨眠滅;

【唐】b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除得果位,隨現所觀.已斷未斷諸隨眠滅;

【唐】c及餘一切異生聖者不證擇滅而見滅時,即彼所見諸隨眠滅。

【涼】第二句者,a見滅時.見苦見集見道所斷使。

【唐】(3)有於隨眠滅身作證,慧亦見彼滅,謂:

【唐】a滅現觀時,見滅所斷諸隨眠滅;b修道位中,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所證所觀.諸隨眠滅;c若以滅智練根成時,所證所觀.諸隨眠滅。

【涼】第三句者,a見滅時.斷見滅所斷使,b修道中以滅智離欲。

【唐】(4)有於隨眠滅身不作證,慧亦不見彼滅,謂除前相。

【涼】第四句者,除上爾所事。

 

§c2約剎那

【唐】頗有一剎那頃,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耶。答:應作四句:

【涼】頗一剎那頃,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慧見滅.身不作證,乃至廣作四句。

 

【唐】謂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

【唐】(1)有於隨眠滅身作證,而慧不見彼滅:謂爾時色無色界見所斷諸隨眠滅。

【唐】(2)有慧見彼滅,而身不作證:謂欲界修所斷後三品諸隨眠滅。

【唐】(3)有於隨眠滅身作證,慧亦見彼滅:謂欲界一切見所斷.及修所斷前六品.諸隨眠滅。

【唐】(4)有於隨眠滅身不作證,慧亦不見彼滅:謂色無色界修所斷諸隨眠滅。

【涼】以滅法智得斯陀含果時,

【涼】1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者,色無色界見道所斷使。

【涼】2慧見滅.身不作證者,欲界餘不斷使。

【涼】3身作證.慧見滅者,欲界先所斷使.及今所斷使。

【涼】4非身作證非慧見滅者,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使。

 

【唐】如以滅法智得一來果時,一剎那頃有四句,

【唐】如是,以滅智.預流一來或不還者轉根時,一剎那頃皆得作四句。[以滅智不能證初果,以滅智證不還無四句,一來四句已說,故此中唯據前三果轉根.得作四句。不還轉根,取依未至超越證者,次第證及依根本超次證者無四句故。故超證不還者.容許轉根。光記依之(諸有超越入聖道者…)][正理:「若依越次.通有漏得,…以利根故除練根時。」正理文義,見道前所得斷,於後時皆不說練根得,如下「先斷五品入見諦…」等等。故依此不可定言超證者無練根。]

 

 

〖因境斷識義〗

§a1出體(二師)

【發】云何因境斷識。

【發】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是謂因境斷識。

【八】盡緣識云何。

【八】答曰:苦智生.習智未生。若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涼】云何緣斷因識,乃至廣說。

 

【唐】此中,若識因斷境斷.自體未斷,名因境斷識。

[1自於自非遍行師]

【唐】諸有欲令.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於自部非遍行因者,彼作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s18自部於自部有遍行因不…]

【唐】1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心因全斷.境全斷.自體未斷,故名因境斷識。

【唐】2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雖全斷.而境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唐】3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苦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雖全斷.而境有斷有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涼】此中所說識者,所緣斷因亦斷。

【涼】諸作是說.自種不與自種作遍因者,此說緣斷因識,因都斷。其事云何。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涼】1若心集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此說因都斷、所緣都斷,緣斷因識。

【涼】2是時,集諦所斷心.緣集諦所斷.緣滅道修道所斷。此心因都斷、所緣不斷。

【涼】3是時,集諦所斷心.緣苦集滅道.修道所斷,此心因都斷、所緣有斷不斷。

[2自於自是遍行師]

【唐】諸有欲令.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亦作自部遍行因者,彼作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唐】1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心自部因雖未斷.而他部因全斷.境全斷.自體未斷,故名因境斷識。

【唐】2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有斷有未斷.境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唐】3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苦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境.俱有斷有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涼】諸作是說.自種與自種作遍因者,是說他種因斷,緣斷因識。其事云何。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涼】1若心集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名緣斷因識。所以者何。苦諦所斷是彼因、是彼所緣。

【涼】彼已俱斷故,名緣斷因識。若以苦諦所斷言之,是緣斷因識。若以集諦所斷言之,因有斷不斷、緣斷。

【涼】2是時,集諦所斷心.緣集滅道修道所斷,因有斷不斷、所緣不斷。

【涼】3是時,集諦所斷心.緣苦所斷乃至修道所斷,因有斷不斷、所緣亦有斷不斷。

 

§a2幾隨眠隨增(三界)

【唐】已顯因境斷識自性,次應顯彼隨眠隨增。

【涼】如此現義,今當說文[=問【元明宮】]

 

【發】問:於此識.幾隨眠隨增。答:十九。

【發】問:一心耶。答:不爾。

【八】彼識幾使所使。答曰:十九。一心耶。不也。

【涼】緣斷因識幾使。答曰:十九。

【涼】一心耶。答曰:不也。

 

【唐】其事云何。[7+6+6三界見集所斷]

[1欲界]

【發】謂:未離欲染,苦法智已生.集法智未生,若心.欲界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因境斷識,欲界見集所斷.七隨眠隨增。

【八】欲愛未盡,苦智生.習智未生,若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八】此識幾使所使。答曰:欲界習諦所斷七。

【涼】未離欲界欲,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集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此心為欲界集諦所斷七使所使。

【唐】四於此識,相應所緣隨眠隨增,謂邪見見取疑無明。

【唐】三於此識,唯有所緣隨眠隨增,謂愛恚慢。

 

[2色界]

【發】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生,若心.色界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因境斷識,色界見集所斷.六隨眠隨增。

【八】欲愛盡.色愛未盡,苦智生.習智未生,若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八】彼識有幾使所使。答曰:色界習諦所斷六。

【涼】已離欲界欲、未離色界欲,乃至彼識為幾使所使。

【涼】答曰:色界集諦所斷六使。

【唐】四於此識,相應所緣隨眠隨增,如欲界說。

【唐】二於此識,唯有所緣隨眠隨增,謂愛慢。

[據容現行]

【唐】問:未離欲染者亦可爾,何故說已離欲染耶。

【唐】答:此中說容現行者。要離下地染,上地煩惱方得現行,故作是說。

【涼】問曰:未離欲界欲亦可爾。何以說離欲界欲耶。

【涼】答曰:是中說現前行時,不說成就。

【涼】色界使現在前時,要離欲界欲,非不離欲。是故說現前行時,不說成就。

 

[3無色界]

【發】已離色染,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生,若心.無色界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因境斷識,無色界見集所斷.六隨眠隨增。

【八】色愛盡.無色愛未盡,若苦智生.習智未生,若無色界心.習諦所斷.苦諦所斷緣,[]是謂盡緣識。

【八】彼識幾使所使。答曰:無色界習諦所斷六。

【涼】「離色界欲.未離無色界欲」。評曰:不應說「未離無色界欲」。所以者何。若集智未生,當知未離無色界欲。

【涼】應作是說:離色界欲,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乃至廣說。

【涼】彼識幾使所使。答曰:無色界集諦所斷六使。

【唐】四於此識,相應所緣隨眠隨增。

【唐】二於此識,唯有所緣隨眠隨增,如色界說。

【唐】此中有誦「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彼不應誦,說集類智未生.已顯未離無色染故。

 

§a3修所斷中不說

【唐】問:修所斷中,亦可建立因境斷識。謂已斷上上品乃至下中品者.所未斷八品乃至一品心,此心緣前已斷一品乃至八品,前一品乃至八品因已斷故,亦應名為因境斷識,何故不說。

【涼】問曰:修道中亦有緣斷因識,其事云何。

【涼】答曰:如上上使斷,餘八種心,是緣斷因識。所以者何。彼上上斷使,亦是因、亦是所緣。乃至八種斷,餘一種未斷,八種於一種,亦是因.亦是所緣。

【涼】何故不說耶。

【唐】答:1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若異部.異部為因.異部為境,而因境斷.體未斷者,此中說之。修所斷心,自部為因.自部為境,雖因境斷,而不說為因境斷識。

【唐】3復次,此中.說遍行因,唯染污故,餘因不定;此中.唯說隨眠相應諸心,唯染污故。由此,所說因境斷識,唯在三界見集所斷。

【涼】答曰: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涼】2復有說者,他種為因.他種為緣.是他種識,是中說之。彼三種盡在修道中,彼雖有九種.而盡在修道中,是故不說。

 

§a4因後說隨眠(十四事-七事)

【唐】問:何故因後說隨眠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諸因次第說使。

【唐】答:1以阿毘達磨藏義,應以十四事覺知,謂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

【唐】若以如是十四事,覺知阿毘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毘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

【唐】2有餘師說:應以七事覺知阿毘達磨藏義,謂(1)因善巧(2)緣善巧(3)自相善巧(4)共相善巧(5)攝不攝善巧(6)相應不相應善巧(7)成就不成就善巧。

【唐】若以如是七事,覺知阿毘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毘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入論:攝.相應.成就.諸因緣果.自相.共相。]

【唐】是故因後說諸隨眠,於義無失。

【涼】答曰:以是阿毘曇藏故。應以十四事了知阿毘曇。

【涼】何等十四。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若了知此十四事,名了知阿毘曇。

【涼】復有說者,應以七事了知阿毘曇:一、善知因;二、善知緣;三、善知總相;四、善知別相;五、善知攝不攝;六、善知相應不相應;七、善知成就不成就。

【涼】若於七法善知者,當知於阿毘曇亦善。於七法善者,名阿毘曇人,非謂但誦持其文。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二=第十六【三宮】]第十二 

 

【八】智品第二竟[智品第二竟=第二智跋渠竟【三】=第六智跋渠竟【宮】=第二智品竟【聖聖乙】]

【八】(梵本二百三十首盧長二十字)[梵本〔-〕【聖聖乙】=胡本【宋宮】][此下聖本有光明皇后願文]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一[八犍度〔-〕【宋元宮】][論〔-〕【宮聖乙】][=一雜揵度之一【宋元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三[第十三=第十七【三宮】]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阿毘曇二)十字〔-〕【聖】=聖乙本首缺][聖乙本首缺] 

【八】迦旃延子造[(迦旃造)五字〔-〕【聖】]

【八】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符秦譯)十五字【大磧】〔-〕【聖】=(苻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十五字【麗】]

 

納息3【補特伽羅】流轉與還滅

【發】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

【八】阿毘曇雜犍度人跋渠第三[阿毘曇〔-〕【三宮】][=揵【宋元宮】][=度之二【宋元宮】=度第一之二【明】] 

【唐】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一[〔大毘婆沙論〕-【明】]

【涼】雜揵度人品第三上[=犍【明】][上〔-〕【宋元宮】=之一【明】] 

 

[s23-s29]

【發】      緣起緣息依   心依無有愛   心脫依界想9 此章願具說  

【八】[緣起]一人此生[生〔-〕【宮】]十二種緣,幾種過去、幾種未來、幾種現在。

【八】[]又世尊言.無明緣行.受緣有,彼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受緣有。

【八】無明緣行、受緣有,有何差別。

【八】頗行緣無明非緣明、緣明不緣無明、不緣明不緣無明耶。

【八】[息依]出息入息當言依身迴、當言依心迴耶。

【八】[心依]如色界眾生依身[迴心=心迴【三宮】]迴心,如是無色界眾生依何所迴。

【八】[無有愛]心無有中愛,當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

【八】無有名[是〔-〕【聖】]是何等法。

【八】[心脫]又世尊言:「彼欲心[得〔-〕【聖】]得解脫、瞋恚愚癡心得解脫。」何等心解脫,有欲無欲、有瞋恚無瞋恚、有愚癡無愚癡。

【八】過去未來現在.未解脫心.當言解脫耶,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

【八】[]又世尊言:「於是當習厭無婬、習無婬解脫、[習解脫〔-〕【聖乙】]習解脫泥洹。」

【八】彼云何厭。云何無婬。云何解脫。云何泥洹。

【八】[]又世尊言:「有斷界、無婬界、有盡界。」

【八】彼云何斷界。云何無婬界。云何盡界。

【八】若斷界,彼無婬界耶;設是無婬界,彼斷界耶。若斷界,彼盡界耶;設盡界,彼斷界耶。若無婬界,彼盡界耶;設盡界,彼無婬界耶。

【八】[]又世尊言:「有斷想、[有〔-〕【宮】]有無婬想、有盡想。」

【八】彼云何斷想。云何無婬想。云何盡想。

【八】此章義願具演說。

 

【唐】「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涼】一人此生十二支緣[=枝【宮】下同],幾在過去、幾在未來、幾在現在。如是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波提舍。

 

〖緣起〗十二因緣

 

§a1論起因由[遮化地部.分別論者]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涼】答曰:為止他義故。

【唐】1謂或有執:「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雖有而是無為[s13]。」為止彼宗,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世所攝故。

【唐】2或復有執:「緣起是無為。」如分別論者

【涼】如毘婆闍婆提說:緣起是無為法。

【唐】問:彼因何故,作如是執。

【唐】答:彼因經故,謂契經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佛自等覺,為他開示,乃至廣說。」故知緣起是無為法。

【涼】問曰:彼以何義故說緣起是無為法。

【涼】答曰:彼依佛經。佛經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如來成等正覺,為他顯現,乃至廣說。」彼以是義故說「緣起法是無為」。[雜含296: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ṭhitāva sā dhātu dhammaṭṭhitatā dhammaniyāmatā idappaccayatā,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緣起緣已生)SN.12.20. Paccayasuttaṃ: yā tatra tathatā avitathatā anaññathatā idappaccayatā– ayaṃ vuccati, bhikkhave, paṭiccasamuppādo][雜含854: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分別開示。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中含),是事起故是事起,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苦陰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苦陰滅。]

【唐】為止彼宗,顯示緣起是有為法,墮三世故。無無為法墮在三世。

【涼】為止如是說者意故。緣起法墮在世中,若墮在世,當知緣起法定是有為非是無為。所以者何。無有無為法墮在世中。

 

【唐】問:若緣起法非無為者,如何會釋彼所引經。

【涼】問曰:若緣起是有為法,彼經云何通。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乃至廣說。

【唐】答:經說因果決定義故。謂佛出世,若不出世,無明決定是諸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如是乃至生決定是老死因,老死決定是生果。法住法性是決定義,非無為義。經意如是。

【涼】答曰:應知彼經意趣。問曰:彼經意趣云何。答曰:

【涼】彼經說因果決定義故。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無明常是行因、行常是無明果,如是乃至生是老死因、老死是生果。如此義是彼經意趣。

【唐】若不爾者,契經亦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色常色相,乃至識常識相,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喝梨德鷄常是苦味,羯竹迦盧呬尼常是辛味。」豈五蘊等亦是無為。彼既有為,緣起亦爾。謂五蘊等自相決定,說如是言;緣起亦依因果決定,作如是說。

【涼】若如汝所解彼經意趣,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地常堅相乃至風常動相;四大可是無為法耶。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色常色相乃至識常識相;如是諸陰復是無為法耶;若佛出世、若不出世,[harītakī]訶梨勒果、[胡黃蓮.迦樓伽盧醯尼.kaṭuka-rohiṇīསྦོར་བུ་ཙེ་ཤེལ་嚏根草.辛辣恶臭]迦中伽盧醯尼藥.常是苦味;復是無為法耶。如汝所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四大諸陰、訶梨勒果迦中伽盧醯尼藥等.常是有為。如是緣起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雖住法界,亦應是有為,非是無為。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涼】是故為止他義、欲顯己義,亦欲現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a2論端五事

【涼】一人此生,乃至廣說。

【唐】此中論者.所發論端,應辯五事:一者何故唯說一補特伽羅。二者說何等一補特伽羅。三者何故唯說此生。四者說何等此生。五者說何等現在。

【涼】彼尊者於此中,欲明五種義故:一者何以唯說一人;二者為說何等人;三者何以說此生;四者為說何等生;五者說何現在。[=惟【宮】下同]

【唐】(1)何故唯說一補特伽羅者。[為=謂【明】]為避論文煩廣失故。若說一切補特伽羅,論文煩廣亦為無用,說一則知餘亦爾故。

【涼】唯說一人者,欲去經文煩鬧過故。若說一切眾生,經文則煩,欲令無煩過故唯說一人。如說一人,當知一切眾生亦爾。

【唐】(2)說何等一補特伽羅者。

【唐】若有遍歷此十二支如陟梯[蹬=【元明】*],是此所說。

【唐】謂若過去起無明行.引得現在識名色六處觸受,復於現在起愛取有.引得未來生老死者,是此所說一補特伽羅。

【唐】若有過去起無明行.引得現在識乃至受,現在不復起愛取有.引得未來生老死者,非此所說。

【涼】為說何等人者,若人經歷十二支緣,猶如登石、亦如上梯。

【涼】若過去無明行起現在前.能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若現在愛取有起現在前.能生未來生老死者,說如此人。

【涼】若過去無明行起現在前.能生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若現在愛取有不起現在前.不能生未來生老死者,此中不說如此人。

【涼】若過去無明行,乃至能生未來生老死者,此中說之。

【唐】[]«智蘊»說:成就八支名學行者。[s93s94(學見迹)學行迹成就學八支]何等學者是彼所說。

【唐】若有遍歷三摩鉢底,如陟梯蹬[蹬=隥【元明】*],是彼所說。

【唐】謂若先入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有漏心現在前者[世俗心現在前],彼中說之。

【唐】若有先入有尋有伺定,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無漏心現在前者,非彼所說。

【涼】如智揵度中所說[=犍【明】],學人成就八種道迹。彼中為說何等學人。

【涼】答曰:若經歷諸禪三昧,猶如登石.亦如上梯者。

【涼】先入有覺有觀定,次入無覺無觀定,次入無色定,出無色定入滅盡定,出滅盡定.起世俗心現在前者,彼中說如此人。

【涼】若入有覺有觀定,從彼定起乃至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無漏心現在前者,彼中不說。

【涼】若入有覺有觀定,從彼定起乃至入滅盡定,從滅定起.有漏心現在前,彼中說之。

【唐】[]又如經說:「先見女人形容端正.少壯充悅,次復見彼衰老羸瘦,次復見彼重病困苦,次復見彼死經一日乃至七日,次復見彼膖脹膿爛,次復見彼骨節分離無血肉等,後復見彼.骸骨腐爛.如鳩鴿色[(增一)骨皓白色,或似鴿色][(中含.苦陰經)(若見彼姝.息道/息止道sīvathikā/śivālaya)骨白如螺,青猶鴿色(有一青鳥.如鳩鴿)][MN.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ṃ: aṭṭhikāni setāni saṅkha-vaṇṇa-paṭibhāgāni][(苦陰經)若見如妹死屍.骨正白如貝.若青鴿色.若赤油潤若腐碎]。」

【唐】若有女人,遍經如上所說諸位,是彼經說。若不爾者,非彼所說。

【涼】亦如經說:「見此姊妹形容端正,彼於後時羸瘦老劣,復於後時見病著床席,復於後時見其已死。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復於後時見其色青[色青=青色【三宮】]乃至骨節散壞。」

【涼】彼中所說女人,要經上爾所時事。若不經上爾所時事,彼中不說。

【唐】此中亦爾,但說遍歷十二支者,不說其餘。

【涼】此中說一人者,要經歷十二因緣,廣說如上。

 

【唐】(3)何故唯說此生者:說現在生,則知過去未來亦爾,故不說餘。

【唐】(4)說何等此生者:一眾同分,說為此生。

【唐】(5)說何等現在者:說眾同分現在,不說剎那現在.及分位現在。

【涼】何以說此生者:若說現在生,當知說過去未來亦爾。

【涼】為說何等生者:通此一身,以生名說。

【涼】說何現在者:說此一生現在,不說剎那現在、不說時現在。

 

§a3十二支三際分位

【發】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耶。

【發】答:二過去,謂無明行;二未來,謂生老死;八現在,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八】一人此生十二種緣,幾種過去、幾種未來、幾種現在[=在耶【聖乙】]

【八】答曰:二種過去,無明行;二未來,生死也;八現在,識名色六入更樂痛愛受有。

【涼】一人此生十二支緣,幾在過去。

【涼】答曰:2二謂無明行,則止無前世所更事。

【涼】二在未來,謂生老死,則止無未來世生事。

【涼】八是現在,識乃至有,則說因果相續。

【涼】3二是過去.則止常見,二是未來.則止斷見,[]八是現在.則顯中道。

 

【唐】問:此十二支過去未來現在皆具,何故但說:過去未來各有二支,現在有八。

【涼】問曰:過去亦有十二支緣,未來亦有十二支緣,現在亦有十二支緣;何故說二在過去、二在未來、八在現在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無慧眼者,以現在因.推未來果;以現在果.推過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說。

【唐】以現在因者,謂愛取有;推未來果者,謂生老死。

【唐】以現在果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推過去因者,謂無明行。

【唐】世尊欲令無慧眼者,以現因果.推有去來,由此即能辦所作事。

【唐】過去世果、未來世因,由此為門亦可知有。故此論者,但作是說。

【涼】現在法以因推果、以果推因。

【涼】現在以因推果者,現在愛取有,是未來生老死因,生老死是其果。

【涼】以果推因者,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果,此因是過去無明行。

【涼】以現在因推果、以現在果推因故,而作是說。

【唐】2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遮生死本無今有執。

【唐】說有未來二支,即遮生死有已還無執。

【唐】說有現在八支,成立生死因果相續。如是如來化事已滿,故作是說。

【唐】3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遮常見。

【唐】說有未來二支,即遮斷見。

【唐】說有現在八支,即顯中道。如是如來化事已滿,故作是說。

【唐】4復次,說有過去二支,即顯生死有因。

【唐】說有未來二支,即顯生死有果。

【唐】說有現在八支,即顯因果相續。由此有情能辦所作,故作是說。

【唐】5復次,說有過去二支,除前際愚。

【唐】說有未來二支,除後際愚。

【唐】說有現在八支,除中際愚。由此有情能辦所作,故作是說。

【唐】6復次,此中但說一生因果,餘生因果義准可知,故作是說。

 

§a4依有情立

§b1辨品類足文

【唐】《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緣起法云何。謂有為法。]

【涼】此中說眾生數緣起法。如《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緣起法。答曰:一切有為法。」

【唐】問:此與彼論所說何異。

【涼】問曰:此說彼說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此是有餘說,彼是無餘說。此說有密意,彼說無密意。此說有別因,彼說無別因。此說是世俗,彼說是勝義。

【唐】2此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彼通說有情數非有情數緣起法。此唯說有根緣起法,彼通說有根無根緣起法。此唯說有心緣起法,彼通說有心無心緣起法。此唯說執受緣起法,彼通說執受非執受緣起法。

【涼】2此說眾生數,彼說眾生數非眾生數。此說有根法,彼說有根無根法。此說有心法,彼說有心無心法。此說內法,彼說內外法。

【涼】1此文不了義,彼文了義,乃至廣說。

【唐】3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涼】3緣起法有四種:一者剎那;二者相續;三者時;四者次第。此說剎那,彼說相續。此說時,彼說次第。

 

§b2此論依經.唯說有情數

【唐】問:何故此論唯說有情數緣起法耶。

【唐】答:a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b復次,不應責此作論者意,以作論者依經作論。契經唯說有情數緣起法,故此亦爾。

【涼】問曰:此中何以唯說眾生數緣起法耶。

【涼】答曰:b彼尊者依佛經作論,佛經中說眾生數緣起法。佛經是此論根本,是故彼尊者依佛經作論。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世尊唯說有情數緣起法耶。

【涼】問曰:如是因論生論,以何等故世尊經中.唯說眾生數緣起法.不說非眾生數。

【唐】答:

【涼】答曰:

【唐】1觀所化故。謂佛觀彼所化有情宜聞,唯說有情數緣起法,則能解了辦所作事,故作是說。

【唐】2復次,順有支故,謂有情數隨順有支.其義最勝。有情數法從無始來輪轉三有相續不絕,有義最勝,說名為有。有情數法隨順此有,故名有支。是故世尊唯說有情數緣起法。此論依彼,亦唯說有情數緣起法。

【涼】隨順有義是支義,此支隨順有故,是故唯說眾生數不說非眾生數。如此經說眾生數緣起法,當知餘經說有支.亦說眾生數緣起法。

【唐】3復次,諸有情類從無始來輪轉生死受大苦惱,皆由迷執有情數法,是故世尊但為開示有情數緣起法。此論依彼,故作是說。

 

 

【涼】{}問曰:緣起法、緣生法有何差別。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如《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緣起法。一切有為法。云何緣生法。一切有為法。此義可爾,然亦應更求差別相,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如因果,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續所續、生所生、取所取,當知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現在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老死是緣生,餘十支是緣起緣生。

【涼】復有說者,二在過去是緣起,二在未來是緣生,餘支是緣起緣生。

【涼】尊者富那奢說曰:此中應作四句。或有緣起非緣生、或有緣生非緣起,乃至廣作四句。緣起非緣生者,未來法是也。緣生非緣起者,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

【涼】如《法身經》所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是名緣起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生老死亦應如是說。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

【涼】復次,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

【涼】復次,起所起、生所生亦如是。緣起緣生是謂差別。{}

 

§a5自性名義

【唐】問:如是緣起,自性是何。

【唐】答:五蘊四蘊,是此所說緣起自性。謂欲色界五蘊為自性;若無色界四蘊為自性。

【唐】如說自性,我物相分本性,亦爾。

【涼】問曰:此緣起法體性是何。

【涼】答曰:體是五陰。五陰是緣起體,是性是我是物是相。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緣起,緣起是何義。pratītya-samutpāda

【涼】以何等故名緣起法。

【唐】答:

【涼】答曰:

【唐】1待緣而起.故名緣起。待何等緣。謂因緣等。[行由至轉變成緣][pratītya-śabdo 'tra lyab-antaḥ prāptāv(prāpti7) apekṣāyāṃ(apekṣā7īkṣ) vartate. (Madhyamakavṛttiprasannapadā)]

【唐】2或有說者:有緣可起.故名緣起。謂有性相.可從緣起,非無性相.非不可起。

【涼】或有說者,2體性可起,1待緣而起,故名緣起。[padi sattārthaḥ][有法,至於緣已,和合升起,是緣起義。(正理破.如是所釋.越彼所宗).][正理:緣現已合,有法升起,是緣起義。]

【唐】3復有說者:從有緣起.故名緣起。謂必有緣,此方得起。[壹女界是有義]

【唐】4有作是說:別別緣起.故名緣起。謂別別物從別別緣和合而起。

【涼】復有說者,各各從異緣起,故名緣起。[(上座)此說種種vīpsā緣和合已,令諸行法itya聚集昇起。]

 

【唐】5或復有說:等從緣起.故名緣起。[參顯正集][參是聚集義][參是和合義]

【涼】復有說者,等從緣生,故名緣起。

 

[5等從緣起]

【唐】問:有法從四緣生,謂心心所;有法從三緣生,謂滅盡無想定;有法從二緣生,謂一切色及餘不相應行,云何等從緣起.故名緣起耶。

【涼】問曰:諸法或從四緣生、或從三緣生、二緣生,云何等從緣生是緣起義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即以此事故名為等。謂:

【唐】應從四緣生者,皆四緣生,非三非二。

【唐】應從三緣生者,皆三緣生,非四非二。

【唐】應從二緣生者,皆二緣生,非三非四。是故名等。

【涼】即以是事故,等從緣生.是緣起義。

【涼】若法應從四緣生者,三緣、二緣則不能生;

【涼】從三緣生者,二緣、四緣則不能生;

【涼】從二緣生者,三緣、四緣則不能生。以是事故,等從緣生.是緣起義。

【唐】(2)復次,依增上緣故說為等。謂一一法於正起時各除自性,餘一切法皆與彼為增上緣故。

【涼】復有說者,法生時除其自體,餘一切法與威勢緣。以是事故,等從緣生.是緣起義。

【唐】(3)復次,皆同時生.故說為等。如說:一切有情心,等生等住等滅[s151a彼一切一剎那生一剎那滅]

【涼】復有說者,等生.是緣起義。如說:一切眾生心,等生等住等滅。

【唐】(4)復次,皆一剎那,故說為等[151b依量等而說]

【唐】(5)復次,一切皆有此十二支,從無始來乃至證得無學果位,故說為等。

【涼】復有說者,一切眾生等同此緣,故名緣起法。

[(5)等同此緣]

【唐】問:諸有情類,或有前般涅槃者、或有後般涅槃者,如何可說緣起法

【涼】問曰:如此眾生,或有前般涅槃者、或有後般涅槃者,云何等同此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皆具十二,故說為等。

【唐】2復次,皆得涅槃方捨緣起,故說為等。

【唐】3復次,緣起總相無始無終,一切有情同有此法,故說為等。

【唐】4復次,前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少後多。後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多後少,故說為等。謂諸有情皆有無量過去未來諸緣起法,雖行世者有少有多,而其體數,一切皆等。

【涼】4前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少後多;後般涅槃者,於緣起法前多後少。

 

【涼】以是事故,等從[=【三宮】]緣生,是緣起義。

 

§a6辨經說「緣起法」「緣已生法」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當為汝說緣起法及緣已生法。」(中含多界經)[雜含296: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此有故彼有…云何緣生法…(SN.12.20. Paccayasuttaṃ) paṭiccasamuppādañ 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paṭiccasamuppanne ca dhamme. ][中含.說處經.我本為汝說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Akbh) pratītyasamutpādaṃ vo bhikṣavo deśayiṣyāmi pratītyasamutpannāṃśca dharmān.]

【唐】[法蘊足論.緣起品(同上雜含):吾當為汝宣說緣起緣已生法…云何緣起(法蘊)。謂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如是緣起.法住法界(生緣老死.理趣決定…曾無改轉.法性恒然.不隱不沒.不傾不動,其理湛然)(緣起)1不依前際而起愚惑…2不依後際而起愚惑…3亦不依內而起愚惑…。所有世間.各別見趣…如斷樹根及多羅頂.無復勢力.後永不生…(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唐】問:緣起法與緣已生法差別云何。

【涼】{問曰:緣起法、緣生法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A有作是言: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云何緣已生法。謂一切有為法。」故知此二,無有差別。[緣起法云何.謂有為法…緣已生…亦爾。]

【涼】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如《波伽羅那經》所說:「云何緣起法。一切有為法。云何緣生法。一切有為法。」

 

【唐】B有餘師說:1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緣起法,彼名緣已生法故。

【涼】此義可爾,然亦應更求差別相,

【唐】2復次,因名緣起法,果名緣已生法。如因果,如是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生所生,能轉所轉能起所起能引所引,能續所續,能相所相,能取所取,應知亦爾。

【涼】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如因果,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續所續、生所生、取所取,當知亦如是。

【唐】3復次,前生者名緣起法,後生者名緣已生法。

【唐】4復次,過去者名緣起法,未來現在者名緣已生法。

【唐】5復次,過去現在者名緣起法,未來者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現在是緣生。

【涼】復有說者,過去是緣起、未來是緣生。

【唐】6復次,無明名緣起法,行名緣已生法。乃至生名緣起法,老死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

【唐】7脇尊者言:無明唯名緣起法,老死唯名緣已生法。中間十支,亦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無明是緣起,老死是緣生,餘十支.是緣起緣生。

【唐】8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過去二支唯名緣起法,未來二支唯名緣已生法,現在八支亦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

【涼】復有說者,二在過去是緣起,二在未來是緣生,餘支是緣起緣生。

 

【唐】9尊者望滿說有四句:sthavira-pūrṇāśaḥ Pūrṇayaśas Puṇyayaśas

【唐】(1)有緣起法非緣已生法:謂未來法。

【唐】(2)有緣已生法非緣起法:謂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五蘊。

【唐】(3)有緣起法亦緣已生法:謂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五蘊,諸餘過去現在法。

【唐】(4)有非緣起法亦非緣已生法:謂無為法。

【涼】尊者富那奢說曰:此中應作四句。

【涼】或有緣起非緣生、或有緣生非緣起,乃至廣作四句。

【涼】(1)緣起非緣生者,未來法是也。

【涼】(2)緣生非緣起者,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死陰是也。

【涼】(3)緣起緣生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死五陰,諸餘過去現在法是也。

【涼】(4)非緣起非緣生者,無為法是也。

 

【唐】10《集異門論》及《法蘊論》俱作是說:

【唐】(3)若無明生行,決定安住.不雜亂者,名緣起法亦名緣已生法。

【唐】(2)若無明生行,不決定不安住.而雜亂者,名緣已生法非緣起法。

【唐】乃至生[除=【三宮】]老死,應知亦爾。

【涼】如《法身經》所說:諸無明決定生行,不相離、常相隨,是名緣起緣生。若無明不決定生行,或時相離、不相隨,是名緣生非緣起。乃至生老死,亦應如是說。

【唐】[法蘊足(緣起緣已生)

【唐】云何緣起?謂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緣起法住法界…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

【唐】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

【唐】其體雖一,而義有異。…

【唐】(1)或有緣起非緣已生法者,無也。

【唐】(2)或有緣已生法非緣起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唐】(3)或有緣起亦緣已生法者,謂生定能生於老死.如是生支定能為緣,是緣起性.及緣已生法性。如是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應知亦爾。

【唐】(4)非緣起非緣已生法者,謂除前相。

【唐】又生緣老死者,謂此生支,雖異生異滅,而緣起理恒時決定。若過去生非老死緣者,應未來生亦非老死緣…應可破壞,理雜亂故]

 

【唐】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唐】a若法是因,名緣起法。若法有因,名緣已生法。

【唐】b復次,若法是和合,名緣起法。若法有和合,名緣已生法。

【唐】c復次,若法是生,名緣起法。若法有生,名緣已生法。

【唐】d復次,若法是起,名緣起法。若法有起,名緣已生法。

【唐】e復次,若法是能作,名緣起法。若法有能作,名緣已生法。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

【涼】a因是緣起,從因生法是緣生。

【涼】b復次,和合是緣起,從和合生是緣生。

【涼】cd復次,起所起、生所生亦如是。

 

【唐】12大德說曰:轉名緣起法,隨轉名緣已生法。

【唐】13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法生時,名緣起法。諸法生已,名緣已生法。

 

【唐】契經所說.緣起法緣已生法,如是差別。

【涼】緣起緣生,是謂差別。}

 

§a7三說差異-此論.寂授.識身

【唐】A此中但說時分緣起,謂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

【涼】此中說時緣起法,有十二時.十二支,十二五陰。

 

【唐】B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一剎那頃有十二支,如起貪心害眾生命,1此相應癡是無明,2此相應思是行,3此相應心是識,45起有表業必有俱時名色.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與六處,6此相應觸是觸,7此相應受是受,8貪即是愛,9即此相應諸纏是取,10所起身語二業是有,11如是諸法起即是生,12熟變是老、滅壞是死。

【唐】瞋癡心殺有十一支,無愛支故。

【涼】尊者奢摩達說曰:於一剎那頃有十二支緣,若以貪心殺生,彼相應愚是無明、彼相應思是行、彼相應心是識、起有作業必有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是觸、彼相應受是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是取、彼身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諸法壞是死。

【唐】[評曰]雖有此理,而此中說時分緣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蘊,非剎那頃有十二支。

【涼】此所說可爾,但此中說時緣起有十二時、十二支、十二五陰,不說一剎那頃也。

 

【唐】C然《識身論》復作是說:於可愛境由無知故起貪著時1此中無知是無明,2有貪著者是行,3了別境者是識,4識俱諸蘊是名色,5名色所依諸根是六處,6六處和合是觸,7能領觸者是受8欣所受者是愛,9愛增廣是取,10引後有業是有,11諸蘊起是生,12諸蘊熟變是老,諸蘊滅壞是死,a內熱是愁,b哀泣是悲,c五識相應不平等受是苦,d意識相應不平等受是憂,e心燋是惱[甘露味論],乃至廣說。

【涼】如《識身經》說:於前物愚故生愛,1愚即是無明、2愛即是行,3分別前物是識,4與識俱生四陰是名色,5與名色相隨諸根是六入,6六入和合是觸,7觸所更是受8受所樂是愛,9愛增廣是取,10能得未來業是有,11增長諸陰是生,12諸陰變是老,陰散壞是死,a內熱是憂、b發聲哀泣是悲、cde身心燋悸[=僬【明】]是苦惱,如是等事是大苦陰種種厄難。

[識身:於可愛事由無智故便生等貪1此中無智即是無明,2等貪即行,3了別事相即是其識,4識俱四蘊即是名色5名色依根即是六處,6六處和合即是其觸,7此中領納即是其受(隨觸領納故有其)8受生欣喜即是其愛,9此愛增廣即名為取,10能生後有業即名有,11諸蘊現起即名為生,12諸蘊成熟即名為老,諸蘊棄捨即名為死,a於內熱惱即名為愁,b發言怨嗟即名為歎,c五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苦,d意識相應不平安受說名為憂,e其心熱惱擾惱燋惱說名擾惱,等起謂生。言如是者,示現顯了開發增語,能生起故,說名積集。純謂至極,究竟圓滿。大苦蘊者,大災大橫大殃大惱,順大世分,眾苦法聚。]

 

【唐】問:前說後說[後=彼【三宮】*]有何差別。

【涼】問曰:前說此說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B前說是一心,C[]後說是多心。

【唐】B前說是剎那,C[]後說是相續,是謂差別。

【涼】前說是一心,此說是多心。

【涼】前說是一剎那,後是多相續。

【唐】C彼論雖說多心相續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說十二有支.多是別法,或同時起

【唐】A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

 

§a8十二支

§b1十二支自性

自性

【唐】《施設論》說:云何無明。謂過去一切煩惱。

【涼】如《施設經》所說:云何無明。過去諸結是也。

【唐】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捨自相。應作是說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諸法則離自相。應作是說:

【唐】1云何無明。謂過去煩惱位。

【唐】2云何行。謂過去業位。

【唐】3云何識。謂續生心及彼助伴。

【涼】云何無明。過去諸結時。云何行。過去諸行時。云何識。相續心及眷屬。

【唐】4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剌藍(kalalam凝滑,和合,),頞部曇(arbudam),閉尸(peśī 血肉),鍵南(ghanam堅肉),鉢羅奢佉(praśākhā支節),是名色位。

【涼】云何名色。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六入未具,一、歌羅羅;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羅奢呵,如是等,名曰名色。

【唐】5云何六處。謂已起四色根,六處已滿[此位方得全分現行],即鉢羅奢佉位.眼等諸根未能與觸作所依止,是六處位。

【涼】云何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六入,此諸根未能為觸作所依,是時名六入。

【唐】6云何觸。謂眼等根雖能與觸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樂差別,亦未能避諸損害緣,觸火觸刀.食毒食糞,食婬具愛.猶未現行,是觸位。

【涼】云何為觸。此諸根已能為觸作所依,未別苦樂、不能避危害[+(/)]𢮢火觸毒把刃及諸不淨,是時名觸。[()𢮢=捉【元明宮】*]

【唐】7云何受。謂能別苦樂,亦能避損害緣,不觸火觸刀.不食毒食糞,雖已起食愛.而未起婬及具愛,是受位。

【涼】云何為受。能分別苦樂、避諸危害不[]𢮢火觸毒不把刃、離諸不淨,能生[=【宮】]愛;不起婬欲,於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時名受。

【唐】8云何愛。謂雖已起食愛婬愛及資具愛,而未為此四方追求不辭勞倦,是愛位。

【唐】9云何取。謂由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取位。

【涼】云何為愛。具上三愛,是時名愛。云何為取。以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

【唐】10云何有。謂追求時,亦為後有,起善惡業,是有位。

【唐】11云何生。謂即現在識位.在未來時,名生位。

【唐】12云何老死。謂即現在名色六處觸受位.在未來時,名老死位。

【涼】云何為有。追求之時,起身口意業,是時名有。

【涼】云何為生。如現在識在於未來,是時名生。

【涼】云何老死。如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在於未來,是時名老死。

 

有說.各有二種

【唐】復次,有說:

【涼】復有說者,

【唐】1無明,有二種:一雜事,二不雜事。復有二種:一顯事,二不顯事。

【涼】無明有二種:有破體無明、有不破體。[相應不共][自相共相][自力非自力]

【唐】2無明緣,亦有二種:一思業,二思已業。[s113一思業.二思所起業]

【唐】3行緣,亦有二種:一與悔俱,二不與悔俱。

【涼】無明緣行有二種:有思、有思所造。

【涼】行緣識有二種:有與悔俱、有不與悔俱。[淨達.婆沙抄.若中有總名識支…若准此文.識支有二.一方便識支.二正識支.]

【唐】4識緣名色,亦有二種:一可愛趣攝,二不愛趣攝。

【唐】5名色緣六處,亦有二種:一長養,二異熟。

【唐】6六處緣,亦有二種:一有對觸,二增語觸。

【唐】7觸緣,亦有二種:一身受,二心受。

【涼】識緣名色有二種:有愛處、有不愛處。

【涼】名色緣六入有二種:有報、有長養。

【涼】六入緣觸有二種:有對觸、增語觸。

【涼】觸緣受有二種:有身受、有心受。

【唐】8受緣,亦有二種:一婬欲愛,二資具愛。

【唐】9愛緣,亦有二種:一見門轉,二愛門轉。

【唐】10取緣,亦有二種:一內門轉,二外門轉

【唐】11有緣,亦有二種:一剎那生,二眾同分生

【唐】12生緣老死a老有二種:一[眼=根【三宮】]眼所見老,二慧所見老。

【唐】b死有二種:一剎那死,二眾同分死。

【涼】受緣愛有二種:有婬欲愛、有資生愛。

【涼】愛緣取有二種:有從見生、有從愛生。

【涼】取緣有有二種:有從內生、有從外生。

【涼】有緣生有二種:有一剎那、有通一身

【涼】生緣老有二種:有[=根【三宮】]眼所見、有[=【三宮】]慧所見。

【涼】老緣死有二種:有剎那死、有一身死。

 

§b2順逆觀察十二緣起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昔持草詣菩提樹,到已敷設結跏趺坐,順逆觀察十二緣起。依此有故彼有[〔故〕-【三宮】],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老死緣愁悲苦憂惱。」

[二支:集與苦][三支:煩惱//][(三支)s16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SA294+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無明所蓋(/).愛緣所繫.愛結所繫(中含雜含本事)/貪愛結所繫縛][Akbh業愛及無明,能集後世陰(雜含)(本事經)]

(SA334.有因有緣有縛法經:眼---無明-不正思惟-)[正理:業因於愛.愛因無明][如彼有因有緣有由法門經說.愛是業因。]

[雜含(五支(輪滅5+5))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取法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SA283如種樹.SA285(12+12).286.]

[SA292(九支9+12)此諸苦…取因、取集、取生、取觸(nidānaṃ samudayaṃ jātikaṃ pabhavaṃ)…諸苦--愛…行-無明。南傳12+12][289(12).290:觸-受。獼猴攀樹、兩木磨擦著火][291億波提Upadhi--(世間所念諦正(端政)之色)][293十二支][12嗏帝經MA201][298明十二支體(AA49.5)][297(12)大空法經][296(12)因緣法及緣生法][SA295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SA326-329)--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12)]  

[DA13.大緣方便經(12十二因緣法…9緣生有老死…緣觸有受.緣名色有觸.緣識有名色…10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MA97.大因經(a6是為緣愛有受---老死-愁慼.啼哭.憂苦.懊惱…b9老死…愛--更樂-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DN15.Mahānidānasuttaṃ九支][zs29:佛於彼大緣起經.不說有支次第因果.亦不唯說十二有支,彼說名色為觸緣(就位總說.名色與觸為緣)]

[SA284(十支)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縛心,其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SA287(十支+十二)但觀十支]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SA285油燈.286草薪火聚),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實無間等:「A1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SN12.65城喻經.Nagarasuttaṃ有名色.則有識,以名色為緣而有識。nāmarūpe kho sati viññāṇaṃ hoti, nāmarūpapaccayā viññāṇan.)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paccudāvattati kho idaṃ viññāṇaṃ nāmarūpamhā na paraṃ gacchati)(正理:我觀緣起至識便還…先觀生支.生緣謂有,即已觀識前生緣 [又釋],今觀名色為俱生緣,故至識還.心不復轉,已具觀識二生緣故。)([識緣名色]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謂:A2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即正思惟,B1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以名色滅而識滅)B2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以名色滅而識滅;以識滅而名色滅;以名色滅而六處滅;以六處滅而觸滅…)[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SA288[舍利弗問]十支+十支,南傳[拘絺羅問]十支+十二)

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城譬)…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建城居住]

[增壹AA38.4(十二支)

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A1…有生則有老、病、死。…此由有而生…由行生識…行由而生。A2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習。…B1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有滅.生則滅。……癡滅則行滅。B2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生滅則老病滅;老病滅則死滅,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時,我復生此念:「最為原首([齊識轉還]s9一切雜染品中.識為根本),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之原本。」…

猶如有人…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小復前進,見舊城郭、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當作是學。]

[SA366(六佛)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如實無間等起觀察,取法味著顧念,緣觸愛所增長,當知緣愛取,緣取有(+五支逆順)…如前來歎譬(束薪?)、城譬。(南傳十二支SN12.4-9)]

[SA369: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

[長含.大本經DA1(毗婆尸)(六佛)(十二支) DN14.Mahāpadhāna-suttanta(十支).

菩薩念言…即以智慧觀察所由,A1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A2是為緣癡有行…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菩薩思惟,苦集陰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B1B2…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1順逆

【唐】問:云何菩薩順逆觀察十二緣起耶。

【唐】答:1. a若以因推果,順觀察;若以果推因,名逆觀察。

【唐】b復次,若從細入麁,名順觀察;若從麁入細,名逆觀察。如麁細,如是可見不可見、現見非現見、顯了非顯了,應知亦爾。

【唐】2. 復次,若因近觀遠,名順觀察;若因遠觀近,名逆觀察。如近遠,如是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彼眾同分,應知亦爾。

aaaa--------

§c2無明緣行

§d1不說無明因行

【唐】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

【涼】如說無明[=【三宮】]行。問曰:以何等故但說無明緣行,不說無明因行耶。

【唐】答:

【涼】答曰:

【唐】餘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緒(nidāna(གླེང་)གཞི)[緒=經【元宮】,說【明】],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

【涼】或有說者,亦說無明因行。如《摩訶尼陀那經》所說,佛告阿難:以如是因、如是緣、如是,生為老死因。如生為老死因,乃至無明為行作因亦如是。[(十二支)(DA13大緣方便經)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MA97大因經: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nidāna)老死緣者,謂此生也。][(十支)(DN15.Mahānidānasuttaṃ) eseva hetu etaṃ nidāna esa samudayo esa paccayo(pratyaya) jarāmaraṇassa, yad idaṃ jāti. ][Akbh.有因有緣有緒(發起)][(雜含)SA334有因、有緣、有(有因.有緣.)(有因.有緣.由序)][(舍利弗)因緒緣…有因.有緒.有緣.有為…因集緣.]Chap.76

 

【唐】問:一經雖說無明因行,而多經說無明緣行,有何意耶。

【唐】答:1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染污不染污行。

【唐】2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罪行;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罪福不動行。

【唐】3復次,若說無明因行,則但說因緣;若說無明緣行,則通說四緣。

【唐】故多經說無明緣行。

【涼】3復有說者,若說無明因行,但說因緣不說餘緣;若說無明緣行,則具說四緣。

【涼】1復有說者,若說無明因行,唯說染污行;若說無明緣行,則說染污不染污行。

 

§d2不說行緣無明

【唐】問:何故但說無明緣行,而不說行緣無明。

【涼】問曰:以何等故唯說無明緣行,不說行緣無明。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行緣無明,而不說者,當知是有餘說。

【唐】2復次,無明緣行,勢力隨順親近強勝;行緣無明,則不如是。

【唐】3復次,無明緣行,其義決定;行緣無明,則不如是,以阿羅漢有漏業不生無明故。

【唐】4復次,行緣無明,由無明力。如契經說:「非理作意,由癡生故,能引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緣行。[(SA334.有因有緣有縛法經)無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癡求欲名為愛,愛所作名為業。][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無明亦引非理作意.與行為緣。]

[(正理)又佛自說.剎那緣起.謂剎那頃.多物相藉,如契經說:「眼色為緣.生癡所生染濁作意。此中所有癡即無明,癡者希求.即名為愛,愛者所發表即名業。」]

[(正理)又契經說.無明作意俱時而起.展轉為緣,謂說無明因非理作意.非理作意從癡所生(正理:餘經中說,「非理作意.為無明因無明復生非理作意),及說此二俱時而起。故契經說.「眼色為緣.生癡所生染濁作意,此中癡者.即是無明.乃至廣說.」言此中者,意顯即此作意生時,或即所摽.緣和合位,非同屬緣法可前後生,以二俱時起.無障礙故。]

[雜含SA57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摩訶僧祇律:無明觸受生愛…愛是受因、受緣、受生、受prabhava][(SN22.81.Pālileyyasuttaṃ) So pana saṅkhāro kiṃ nidāno kiṃ samudayo kiṃ jātiko kiṃ pabhavo? Avijjāsamphassajena, bhikkhave, vedayitena phuṭṭhassa assutavato puthujjanassa uppannā taṇhā; tatojo so saṅkhāro. ][(正理)「由無明觸所生諸受.為緣生愛。][從無明所生觸受為緣生愛.][何因.何集.何生.()][更樂][更樂所觸][若樂更樂所觸生][界身足:眼觸為因.眼觸為集.眼觸種類.眼觸為緣][Chap.242]

【唐】5復次,行於無明,但有緣義;無明於行,有因有緣,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涼】5或有說者,若說行緣無明,則唯說緣不說因。

【唐】6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位諸蘊說名無明;後位諸蘊說名為行,前因後果,展轉相引,是故不說行緣無明。

【涼】6復次,此中說.時緣起法,前生者是無明、後生者是行。

 

§d3通生十二.但說行

【唐】問:無明為緣通生十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

【涼】問曰:如無明是十二支緣,何以但說無明緣行。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涼】1或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

【唐】2復次,無明緣行勢用隨順,餘則不爾。

【唐】3復次,無明緣行勢用強勝,餘則不爾。

【唐】4復次,無明於行能作近緣,是故偏說;於識等十但作遠緣,是故不說。

【唐】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亦爾。

【涼】4復有說者,緣有二種:有近有遠。若說無明緣行則說近緣,若於餘支則說遠緣。是中說近不說遠。如近遠,此生他生.當知亦如是。

【涼】2復次,無明與行作緣隨順,不同餘支,是故說與行作緣不與餘支。

【唐】5復次,無明與行作不共緣,是故偏說,與識等十但作共緣,是故不說。

【唐】6復次,此經中說,時分緣起前後次第展轉相生,若說無明緣無明便無前後,若說無明緣識等便非次第,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c3行緣識

【唐】問:此經中說「行緣識」,有餘處說「名色緣識」,餘處復說「二緣生識」,如是三種有何差別。[雜含68:緣眼及色眼識生…][s16]

【涼】如說「行緣識」,亦說「名色緣識」,復說「緣二生識」,此三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行緣識,說業差別;名色緣識,說識住差別;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差別。

【涼】或有說者,行緣識.說業差別,名色緣識.說識住差別,緣二生識.說所依及境界差別。

【唐】2復次,行緣識,說初引時;名色緣識,說引已守護時;二緣生識,說守護已增長時。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如初取時,名色緣識.如守護時,緣二生識.如長養時。

【唐】3復次,行緣識,說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已安住時;二緣生識,說安住已領納境時。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說初相續,名色緣識.說已成立,緣二生識.說成立已能緣境界。

【唐】4復次,行緣識,說業名色;名色緣識,說異熟名色;二緣生識,說所依所緣名色。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說行名色,名色緣識.說報名色,緣二生識.說所依及緣境界。

【唐】5復次,行緣識,說惡趣識;名色緣識,說欲界人天識;二緣生識,說色無色界識。

【涼】有說者,行緣識.說惡趣識,名色緣識.說人及六欲天識,緣二生識.說色無色界色識。

【唐】6脇尊者言:行緣識,說中有識;名色緣識,說生有識;二緣生識,說本有識。

【涼】尊者波奢說曰:行緣識.是中陰識,名色緣識.是生陰識,緣二生識.是根本有識。

【唐】7有餘師說:行緣識,說染污識;名色緣識及二緣生識,說染污不染污識。如染污不染污,有覆無覆、有罪無罪、退不退,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行緣識、名色緣識.說染污識,緣二生識.說染污不染污識。如染污不染污,隱沒不隱沒、有過無過、退不退,當知亦如是。

【唐】8復有說者:行緣識,說識支位識;名色緣識,說名色支位識;二緣生識,說六處支及後位識。

 

§c4識緣名色

【唐】問:此經中說「識緣名色」,餘處復說「名色緣識」,此二種何差別。

【涼】問曰: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識緣名色,顯識作用。名色緣識,顯名色作用。

【唐】2復次,識與名色,更互為緣,如二束蘆[束蘆=蘆束【三宮】]相依而住,如象馬船與乘御者.展轉相依得有所至,識與名色,亦復如是。

【唐】識為緣故.名色續生,名色為緣.識得安住,故說此二.更互為緣。

【唐】3復次,識緣名色,說初續生時。名色緣識,說續生後位。

【涼】3識緣名色.說初相續,名色緣識.已相續說成立。

【唐】4復次,識緣名色,說續生時.識能生名色。名色緣識,說續生後.識依名色住

【涼】4如是,識緣名色.說初生,名色緣識.生已守護

【涼】2復有說者,此展轉相緣,如束葦相依而立,如御者與象.展轉相依能有所至,亦如船與船師.展轉相依到彼岸。

【唐】5復次,識緣名色,說所生名色。名色緣識,說能生名色。

【唐】6復次,識緣名色,依前後說。名色緣識,依同時說

 

§c5名色緣六處

§b1三支位別

【唐】問:此經中說「名色緣六處」,應不遍說四生有情。謂胎卵濕生.諸根漸起,可說名色緣六處;化生有情.諸根頓起,云何可說「名色緣六處」,但應說「識緣生六處」。

【涼】問曰:如化生,云何[=說【三宮】]識緣名色

【涼】答曰:

【唐】有作是說:此經但說欲界三生,不說上界化生,亦無有失。

【涼】此說胎生,不說化生也。

【唐】[評曰]應作是說:此經通說三界四生。謂化生者,初受生時,雖具諸根.而未猛利;後漸增長,方得猛利。未猛利時,初剎那頃名識支,第二剎那以後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處支。是故此經無不遍失。

【涼】評曰:應說化生亦爾。如化生者,初得諸根未猛利時,說是識時;後若猛利說名色

 

§b2六入別立

【涼】名色緣六入

【唐】問:六處即在名色中攝,何故說名色緣六處耶。

【涼】問曰:如名色在六入內,何故言名色緣六入耶。

【唐】答:此前已說。未起眼等四色根時,名名色位。四根起已.具六處故,名六處位。

【涼】答曰:如先說,未得四種色根.六入未具,歌羅羅、阿浮陀、卑尸、伽那、波羅奢佉時,是名名色時。

【唐】化生雖復六根頓起,而未猛利.名名色位,猛利以後.名六處位,故無有失。

 

§c6六處緣觸

【涼】六入緣觸。

【唐】問:此經中說「六處緣觸」,有餘處說「名色緣觸」,餘處復說「二緣生觸」,如是三種有何差別。

【涼】問曰:此中說「六入緣觸」,餘處復有說「名色緣觸」,復說「緣二生觸」,此三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a六處緣觸,顯觸所依,謂顯一切外物和合必因於內,內法勝故但說所依,故此經說.六處緣觸。b名色緣觸,顯觸自性c二緣生觸,顯觸所依及所緣別。

【涼】1a六入緣觸,說所依差別。b名色緣觸,說所依及境界差別。所以者何。一切外法和合皆依於內。c緣二生觸,說現在觸

【唐】2復次,六處緣觸,說惡趣觸。名色緣觸,說欲界人天觸。二緣生觸,說色無色界觸。

【唐】3復次,六處緣觸,說分位觸。名色緣觸,說現在觸。二緣生觸,說三觸。

【涼】3復有說者,六入緣觸.說時觸,名色緣觸.即說觸體,緣二生觸.說三觸。

【唐】4復次,六處緣觸,說觸位觸。名色緣觸,說前位觸。二緣生觸,說後位觸。

aaa-----

§c7觸緣受

【涼】觸緣受。

【唐】問:觸受俱起,何故此經但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耶。

【涼】問曰:觸受是相應共有法,何故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二雖俱起,而觸緣受非受緣觸,隨順勝故。謂觸於受.隨順力勝,非受於觸。如燈與明.雖復俱起,而明因燈,非燈因明。此亦如是。

【涼】雖是相應共有法,自有法與彼法有隨順、有不隨順。如觸與受作緣隨順,受與觸作緣不隨順。如燈雖與照俱生,燈是照因、照非燈因。彼亦如是。

【唐】2復次,此經中說.分位緣起,前位名觸,後位名受,故不應責。

【涼】如向所說,此中說.時緣起法,觸是前時、受是後時,是故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受緣愛。

[觸受前後]

【唐】問:何故前位諸蘊名觸,後位諸蘊名受耶。

【唐】答:1前位未能分別苦樂境界差別,但樂觸對種種境界,故說為觸;後位能了苦樂境界,避危就安故說為受。

【唐】2復次,前說觸受雖復俱起,而觸於受.隨順力勝故,觸為受因,非受為觸因。因前果後,其理必然,不應為責。

[觸受相順]

【唐】問:何故觸順受勝,非受順觸勝耶。

【唐】答:要因觸境.方受違順,非受違順.方乃觸境。故觸於受.隨順為勝,非受於觸.隨順為勝。

【唐】此依緣起理趣而說,不依相應俱有因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24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二

 

§c8受緣愛-三受五愛

【唐】問:樂受及不苦不樂受,與愛為緣,是事可爾,愛著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與愛為緣,而此經總說受緣愛耶。

【涼】問曰:如樂受緣愛可爾。所以者何。為稱意故.四方追求。苦受云何與愛作緣。

 

【唐】[苦作愛緣勝]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苦作愛緣,勝餘二受。故世尊說:「苦受所逼,便愛樂具,愛樂具故,便於樂受起貪隨眠,相續增長。」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苦受與愛作緣,勝於樂受、不苦不樂受。其事云何。如世尊說:「為苦受所逼,貪求樂受,受樂受故,為欲愛使所使。」

 

【唐】[三受皆勝緣]2有餘師說:三受與愛皆作勝緣。

【涼】復有說者,三種受盡能與愛作緣。其事云何。義言曰:

【唐】(1)樂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有情類貪著我故,四方追求.造善惡行,由此諸有相續無窮。

【涼】樂受作如是說:我能使生有相續,眾生以貪我故,四方追求。

【唐】(2)苦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諸有情為我所逼.貪愛樂受,四方追求.造善惡行,由此諸有相續不絕。

【涼】苦受作如是說:我亦能使生有相續,為我所逼,以貪樂故.四方追求。

【唐】(3)不苦不樂受義言:我能起愛,令有相續,勝餘二受。謂於欲界下三靜慮.我尚起愛造善惡行,令有相續,況於上地無苦樂處.而不能耶。

【涼】不苦不樂受作如是說:有苦樂受處,我亦能使生有相續,何況第四禪已上無苦樂處而不能也。

 

【唐】[三受起五愛]3脇尊者言:三受皆能為緣起愛。《識身論》說[]:「若有三受未斷未知,能起諸愛引眾苦果。」故知三受皆是愛緣。

【涼】復有說者,三受悉能與愛作緣。如《識身經》所說:「不如實知三受,[便=使【三宮】]便生於愛。」

 

【唐】問:云何三受皆能起愛。

【涼】問曰:此三受云何與愛作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愛有五種:一和合愛,二不和合愛,三別離愛,四不別離愛,五愚愛。

【涼】愛有五種:一、求樂愛;二、不欲離樂愛;三、不生苦愛;四、速離苦愛;五、愚愛。

【唐】(1)樂受未生,起和合愛;

【唐】(2)樂受已生,起不別離愛。

【涼】求樂愛者,未生樂受.欲令生故生愛。

【涼】不欲離樂愛者,已至樂受.心不欲離故生愛。

【唐】(3)苦受未生,起不和合愛;

【唐】(4)苦受已生,起別離愛。

【涼】不生苦愛者,苦受未至.欲令不生故生愛。

【涼】速離苦愛者,已生苦受.欲令速滅故生愛。

【唐】(1)不苦不樂受未生,起和合愛;

【唐】(2)不苦不樂受已生,起不別離愛;

【唐】(5)於中多分生長愚愛。[雜心.一向愚愛生]

【涼】未生不苦不樂受.欲令生故生愛,已生.欲不失故生愛,亦能生於愚愛。

 

§c9愛緣取

§d1愛取差別

【涼】愛緣取。

【唐】問:愛即取攝,何故此經說愛緣取。

【唐】答:1初生愛位.以愛聲說,增廣愛位.以取聲說。

【唐】2復次,下品名愛,上品名取,故無有失。[s48即貪隨眠.初起名愛.後增名取.][正理28:何緣現在諸煩惱位.偏說於愛.非餘煩惱…有餘師說:一切煩惱.初緣境時.說名為愛.後增廣位.說名為取。…有說愛聲.唯說愛體.多現行故.由此於愛分別剎那相續差別。雖非無此理.然前說為勝…]

 

【唐】問:受緣愛、愛緣取,此二種何差別。

【涼】問曰:受緣愛、取中愛,此二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涼】1初生愛名愛,愛增廣名取。

【涼】2復有說者,下者名愛,上者名取。

【唐】1若愛以受為因,名受緣愛。若愛以愛為因,名愛緣取。

【唐】2復次,若愛是受果,名受緣愛。若愛是愛果,名愛緣取。

【唐】如因果,生所生.養所養.增所增.引所引.轉隨轉,應知亦爾。

【唐】3復次,若愛為愛因,名受緣愛。若愛為業因,名愛緣取。

【唐】4復次,若愛以愛為果,名受緣愛。若愛以業為果,名愛緣取。

【唐】如因果,生所生.養所養.增所增.引所引.轉隨轉,應知亦爾。

【涼】1復有說者,若愛以受為因.是名受緣愛,以愛為因.是名為取。

【涼】2復有說者,若愛是受果.是名受緣愛,若愛是愛果.是名為取。

【涼】2'復有說者,若愛從受生.是名受緣愛,若愛從愛生.是名為取。

【涼】3復有說者,若愛能生煩惱.是名受緣愛,若愛能生業.是名為取。

 

§d2前後際初-愛與無明

【唐】問:何故前際緣起,無明為初;後際緣起,愛為初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前生緣起無明在初,後生緣起愛在初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二煩惱俱是本故。謂無明是前際本,有愛是後際本。

【涼】或有說者,以此二結是根本使,無明是過去緣起因,是未來緣起因。

【唐】2復次,前際煩惱位已滅壞故,難可了知,故說無明;

【唐】後際煩惱位正現在前,求當有故,說名為愛。

【唐】3復次,a無明有七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該五部,二遍六識,三通三界,四是隨眠性,五能起重身語業,六與斷善根作勝加行,七是遍行性

【唐】b愛唯有六事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謂前七事中除遍行性。[s47s112s143通五部.()六識(與六識俱).是隨眠性.能發麁惡[麁重]身語業.斷善根時為強[牢強]加行.具斯五義立不善根。後二.示現根義.]

【涼】復有說者,a無明有六事:一、通五種;二、通六識;三、能起身口業;四、是使性;五、斷善根時能作堅強方便;六、是一切遍。b愛有五事如上所說,唯非一切遍。

【涼】a以無明有六事故,在前生緣起法初;b以愛有五事故,在後生緣起法初。

【唐】4復次,a無明有三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常為元首,二與一切煩惱相應,三是遍行性;

【唐】b愛於後有能引勝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

【涼】復有說者,a無明有三事故說在初:一、常為元首;二、與一切結相應;三、是一切遍。b愛於受生法中勝故[=愛【明】],說在後緣起法初。

【唐】4復次,a無明有四事故,說在前際緣起之初:一有漏無漏緣,二有為無為緣,三是遍行非遍行,四自界他界緣;

【唐】b愛唯有漏緣.有為緣.非遍行.自界緣故,說在後際緣起之初。

【涼】復有說者,a無明有四事:一、緣有漏無漏;二、緣有為無為;三、是遍非遍;四、能緣自界他界。b愛唯緣有漏.緣有為.是不遍.緣自界,以是事故,愛能生未來苦勝,故說在後緣起法初。

【唐】更有餘義,後當廣說

【涼】此中因事故略說,後當廣說

 

§c10---老死

【唐】取緣有者,若有煩惱,復能發業牽後有果,非無煩惱。

【唐】有緣生者,若有能引後有諸業,後有當生,非無引業。

【唐】生緣老死者,謂若有生,便有老死。

【涼】有緣生。

 

 

§d1老死合立--三相作用

【唐】問:何故三有為相中.生獨立一支,老死共立一支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三有為相中生獨說一支,老死共說一支耶。

【唐】1脇尊者曰:世尊於法功能差別能善了知,餘無此能,故於此事不須徵詰。

【涼】尊者波奢說曰:佛知諸法相,餘無能過,乃至廣說。

【唐】2復有說者:諸法生時生有作用,故獨立支;諸法滅時老死無常俱有作用,故合立支。[s39滅時老滅方有作用]

【涼】復有說者,隨其事相故,法起時生勢用勝,法滅時老死勢用勝。

【唐】3有餘師說:生令諸法相續增長,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不相續不增長,故合立支。

【涼】復有說者,法起時生能使此法相續成立,老死能使不相續不成立。

【唐】4或復有說:生令諸法和合作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離散無用,故合立支。

【唐】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生令諸法從未來入現在,故獨立支;老死令諸法從現在入過去,故合立支。

【唐】6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生作用勝.獨辦一事,故獨立支;老死作用劣.共辦一事,故合立支。如強力人獨辦一事,劣則不爾。

 

§d2不立病支

【唐】問:病何故不立有支。

【涼】問曰:以何等故病不立有支耶。

【唐】答:1無有支相故。

【涼】答曰:1或有說者,病無支相故。

【唐】2復次,若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有者,立有支。病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故不立有支。

【唐】如尊者薄矩羅說:「我於佛法出家,年過八十,尚不憶有少頭痛,況餘身病。」彼在欲界贍部洲生,尚無少病,況餘界餘處。病不遍故,不立有支。

【涼】2復有說者,若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有者說支,病非一切眾生一切時一切處盡有。

【涼】如尊者婆拘羅所說:「我於佛法中出家,年過八十不曾有小頭痛,何況身病。」如此欲界眾生不盡有身病,況色無色界。

[中含:我於此正法律中學道已來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者,未曾憶服藥.乃至一片訶梨勒…是謂尊者薄拘羅未曾有法。MN.124.Bākulasuttaṃ ][分別功德論:所以稱婆拘羅壽命極長者,以曩昔曾供養六萬佛,於諸佛所常行慈心,蜎飛蠕動有形命類.恒加慈愍,無有毫釐殺害之想,由是慈福今獲其報。][大智度論:如薄拘羅,後母投著火中湯中水中.而不死。]

 

§c11愁等非支--老死緣愁等

§d1愁等非支

【涼】老死緣憂悲苦惱。

【唐】問:此契經說「老死緣愁悲苦憂惱」,何故愁等不立有支。

【涼】問曰:憂悲苦惱,為是有支.非耶。

【唐】答:1無支相故。謂愁等五,散壞有支,如霜雹等害諸苗稼。

【涼】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有支既立,憂悲等法壞散有支,猶如霜雹,是故非支。

【唐】2復次,愁等非一切時非一切處非一切有。猶如疾病,是故愁等,不立有支。

 

§d2但說老死緣愁等

【唐】問:此愁等五,不應但說老死為緣,以無明等十二有支為緣生故。

【涼】問曰:如憂悲等法.壞散有支.猶如霜雹,十二有支盡為作緣,何以唯說老死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經應說.無明緣行及愁等五,乃至生緣老死及愁等五,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涼】或有說者,應作是說:無明緣行乃至憂悲苦惱。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

【唐】2復次,應知此經以終顯始,老死為緣既生愁等,應知乃至無明亦爾。

【涼】復有說者,以終顯始故。

【唐】3復次,老死位中多起愁等,是故偏說。

【唐】4復次,老死位中所起愁等,多是上品,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老死時生大憂悲苦惱故。

【唐】5復次,造惡業者.毀淨戒者,於此[住=【三宮】]中多生愁等,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當於爾時,行惡行者生大恐怖故。

【唐】如契經說:「若男若女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或破尸羅,臨命終時,惡趣相現。如日欲暮,大山峯影,來覆其身。當於爾時,身心驚怖,生大苦惱,乃至廣說。」是故但說老死為緣。[中含(三經):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地。…從是生悔,生悔已,不賢死,不善命終.是謂愚癡人於現法中,身心則受第三憂苦。][雜含:若男若女犯戒行惡不善法,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成就…先所行惡悉皆憶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心生燒燃,心生變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終後世,亦不善心相續生,是名燒燃法。]

 

§b3緣起支數

§c1理定十二

【唐】問: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設爾何失。若有者,緣起支應有十三或十四;若無者,無明無因.老死無果,應是無為。

【涼】問曰:無明為有因不。老死為有果不。若有者,云何不有十三十四支緣耶。若無者,云何無明非是無因法、老死非是無果法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作是說:無明老死雖有因果,而非有支,故無十三十四支失。無明因者,謂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謂愁悲苦憂惱。

【涼】1應作是說:無明有因.老死有果,但不在有支中。何者是無明因。謂不正念思惟。何者是老死果。謂憂悲苦惱。

【唐】2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謂前無明。老死有果,謂後老死。過去未來無明老死.有多剎那,故無十三十四支失。

【唐】3有餘師說:無明有因,謂前老死。老死有果,謂後無明。以現在愛取.即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處觸受.即未來老死。若說受緣愛,即說老死緣無明。猶如車輪上下迴轉,終而復始。如是有支無始相續,雖有因果.而無十三十四支失。

【涼】3復有說者,無明有因、老死有果,體是有支,非不在有支中,是故有支有,非十三十四。無明因是何。謂老死。老死果是何。謂無明。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此四若在未來.名老死。如說受緣愛,當知說老死緣無明。十二支緣當知猶如輪轉。[卷第十七終【三宮】]

 

§c2隨處略說--一至十二

【唐】復次,世尊為受化者,施設緣起少多不定。

【唐】(1)謂或有處說一緣起,謂一切有為法總名緣起。如說:「云何緣起。謂一切有為法。」

【涼】應知有一種緣起法,如說:「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雜含: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卷第十八雜揵度人品之二首【宋元宮】=卷第十八雜犍度人品第三之二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一]

【唐】(2)或復有處說二緣起,謂因與果。

【涼】復有二種緣起法,所謂因、果。

【唐】(3)或復有處說三緣起,謂三世別;或煩惱業及事為三,無明愛取說名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

【涼】復有三種緣起法,所謂業、煩惱、體。行有是業、無明愛取是煩惱、餘支是體。

【唐】(4)或復有處說四緣起,謂無明行及生老死。現在八支攝入四種:

【唐】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

【涼】復有四種緣起法,所謂無明、行、生、老死。現在八支應攝在過去未來四支中:

【涼】現在愛取攝在過去無明中,現在有攝在過去行中,現在識攝在未來生中,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攝在未來老死中。

【唐】(5)或復有處說五緣起,謂愛取有.及生老死。[雜含285.366.]

【唐】前際七支攝入此五: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

【涼】復有五種緣起法,所謂愛、取、有、生、老死。

【涼】過去現在七支應攝在現在未來五支中:過去無明是現在愛取,過去行是現在有,現在識是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是未來老死。

【唐】(6)或復有處說六緣起,謂三世中各有因果。

【涼】復有六種緣起法,過去因果、現在因果、未來因果。

【唐】(7)或復有處說七緣起,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後際五支攝入此七: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

【涼】復有七種緣起法,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

【涼】諸未來現在五支應攝在過去現在七支中: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現在有是過去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色六入觸受。

【唐】(8)或復有處說八緣起,謂現在八支。過去未來四支攝入此八: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

【涼】復有八種緣起法,所謂識乃至有。過去未來四支應攝在現在八支中:過去無明是現在愛取,過去行是現在有,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色六入觸受。

【唐】(9)或復有處說九緣起,如《大因緣法門經》說。[長含.大緣方便經][中含.大因經]

【涼】復有九種緣起法,如《摩訶尼陀那經》所說。[緣名色有觸. DN.15 Mahānidānasuttaṃ]

【唐】(10)或復有處說十緣起,如《城喻經》說。[雜含287.SN.12.65.]

【涼】復有十種緣起法,如《城喻經》所說。

【唐】(11)或復有處說十一緣起,如智事中說。

【涼】復有十一種緣起法,如智種中說。[雜含357(SN.12.34. Dutiyañāṇavatthusuttaṃ):有七十七種智,…1.生緣老死智Jātipaccayā jarāmaraṇanti ñāṇaṃ2.非餘生緣老死智asati jātiyā natthi jarāmaraṇanti ñāṇaṃ…34.過去…56.未來…7.及法住智。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非餘無明緣行智…][s110]

【唐】(12)或復有處說十二緣起,如餘無量契經中說。

【涼】復有十二種緣起法,如餘經處處中說十二有支。

 

§c3三分二續等--攝十二支

【唐】1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即煩惱業苦展轉為緣。謂:a煩惱生業,b業生苦,c苦生苦,d苦生煩惱,e煩惱生煩惱,f煩惱生業,g業生苦,h苦生苦。

【唐】a煩惱生業者,謂無明緣行。b業生苦者,謂行緣識。

【唐】c苦生苦者,謂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

【唐】d苦生煩惱者,謂受緣愛。e煩惱生煩惱者,謂愛緣取。f煩惱生業者,謂取緣有。

【唐】g業生苦者,謂有緣生。h苦生苦者,謂生緣老死。

【涼】此十二支緣,a煩惱為業作緣,b業為苦作緣,c苦為苦作緣,d苦為煩惱作緣,e煩惱為煩惱作緣,f煩惱為業作緣,g業為苦作緣,h苦為苦作緣。

【涼】如說,a無明緣行,是名煩惱為業作緣。b行緣識,是名業為苦作緣。c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是名苦為苦作緣。d受緣愛,是名苦與煩惱作緣。e愛緣取,是名煩惱與煩惱作緣。f取緣有,是名煩惱與業作緣。g有緣生,是名業與苦作緣。h生緣老死,是名苦與苦作緣。

 

【唐】2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二續三分。

【唐】二續者,謂識與生,能續生故。三分者,謂煩惱業事。無明愛取是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

【涼】此十二支緣,二是相續,是三分。

【涼】二是相續者,識與生。三分者,業煩惱體。業者,行與有。煩惱者,無明愛取。體者,謂餘支。

【唐】有餘師說:二續者,謂行有,續後有故。三分者,謂三世。

 

【唐】又十二支,攝為三聚,謂煩惱業苦。如名三聚,亦名三集三有三道,隨相應知。

【涼】如業、煩惱、體,當知三集、三道亦如是。

 

【唐】3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根有莖有枝有葉有花有果,猶如大樹。此中,根者.謂無明行,莖者.謂識名色,枝者.謂六處,葉者.謂觸受,花者.謂愛取有,果者.謂生老死。此十二支緣起法樹,或有花有果,或無花無果。

【唐】有花有果者,謂異生及學;無花無果者,謂阿羅漢。

【涼】此十二支緣,如樹有根、有體、有花、有果。無明行.是其根,識名色六入觸受.是其體,愛取有.是其花,生老死.是其果。此十二支緣,或有花有果、或無花無果。

【涼】有花有果者,謂凡夫人學人。無花無果者,謂阿羅漢。

 

§b4諸門分別--[剎那-染污-異熟-有異熟-界繫]

[剎那]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剎那、幾相續。

【唐】答:二剎那,謂識與生,餘皆相續。

【涼】問曰:此十二支緣,幾是剎那、幾是相續。

【涼】答曰:二是剎那,謂識與生;餘是相續。

 

[染污]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染污、幾不染污。

【唐】1有作是說:五染污,謂無明識愛取及生,餘通染污不染污。

【唐】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染污不染污。前所說五支中,心心所法唯是染污,餘通染污及不染污。

【唐】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是染污,皆不定。

【涼】問曰:十二支,幾是染污、幾是不染污。

【涼】答曰:1五是染污,謂無明、識、愛、取、生,餘是染污不染污。

【涼】2評曰:此中說時緣起法,應說:是染污不染污。如前所說五時,若是心心數法.是染污,餘.染污不染污。

 

[異熟]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是異熟、幾非異熟。

【唐】1有作是說:五非異熟,七是異熟。

【唐】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異熟非異熟。然無明識愛取生時,心心所法定非異熟,餘通二種。

【唐】3有作是說:識生二支心心所法定非異熟,餘皆不定。

 

[有異熟]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唐】有作是說:行有二支定有異熟,餘通二種。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中說分位緣起故,應作是說:一切皆通二種。

 

[界繫]

【唐】問:此十二支緣起法,幾欲界、幾色界、幾無色界。

【唐】1有作是說: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無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處。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處,彼無未起四根時故。無色界應言識緣觸,彼無有色及五根故。

【唐】2評曰:應作是說:三界皆具十二有支。

【涼】此十二支緣,幾在欲界、幾在色無色界。

【涼】答曰:3或有說者,此中唯說欲界[胎網]生眾生。

【涼】1復有說者,欲界有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時;無色界有[=一【元明】]十支,除名色、六入時。色界應作是說:識緣六入。無色界應作是說:識緣觸。

【涼】2評曰:應作是說:欲界有十二支,色無色界亦有十二支。

[十二支遍色無色--釋名色支]

【唐】問:色界生時諸根頓起,云何有名色位;無色界無色無五根,云何有名色六處位耶。

【唐】答:色界五根雖定頓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爾時但是名色支攝。

【唐】無色界雖無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處、意處緣觸。

【唐】是故三界皆具十二。

【涼】問曰:如色界無名色,無色界無名色六入,云何俱有十二支耶。

【涼】答曰:如初生色界眾生,諸根未猛利,名名色時。

【涼】無色界雖無色有名、雖無色根,而有意根,彼應作是說:識緣名、名緣意入、意入緣觸。

【涼】以是義故,一切處悉有十二支緣。

 

§b5三世相續

§c1相似相續-一生造九處業

【唐】復次,相似有支還令相似有支相續,謂欲界有支還令欲界有支相續。色無色界有支亦爾。唯除受位,此位或能令不相似有支相續,謂~

【涼】相似有支還令相似有支相續,欲界有支還令欲界有支相續。色無色界亦如是,唯除受時,能令不相似支相續。其事云何。

【唐】生欲界:若未離欲染,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一愛一取一有,未來一生一老死。

【唐】若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起初靜慮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二愛二取二有,未來二生二老死。

【唐】如是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非想非非想處愛取有現在前,引未來生老死。彼有現在九愛九取九有,未來九生九老死。

【涼】如生欲界中:未離欲,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造未來生老死。彼現在有一愛一取一有,未來有一生一老死。

【涼】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起初禪愛取有現在前,造未來生老死。彼現在有二愛二取二有,未來有二生二老死。

【涼】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起非想非非想處愛取有現在前,造未來生老死。彼現在有九愛九取九有,未來有九生九[=者【宋元】]老死。

【唐】(1)彼欲界歿生非想非非想處,a昔時非想非非想處: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意觸受。b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唐】(2)彼非想非非想處歿生無所有處,a昔時無所有處: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意觸受。b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唐】(3)彼無所有處歿,展轉乃至還生欲界,a昔時欲界:現在愛取.今為過去無明,現在有.今為過去行,未來生.今為現在識,未來老死.今為現在名色六處觸受。b昔時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今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所以者何。因果展轉.相比說有,彼地因果俱不成就.故非過去未來現在。

【涼】彼人從欲界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a彼本曾起非想非非想地:現在愛取.是過去無明有是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意觸受。b諸餘地.若現在若未來諸支,彼亦不過去亦不現在亦不未來。所以者何。若成就因果.則有過去未來現在,以不成就因果故.則無過去未來現在。

【涼】彼復從非想非非想處命終生無所有處,a本曾起無所有處:現在愛取有,愛取是過去無明、有是過去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意觸受。b諸餘地.若現在未來諸支,亦不過去未來現在。所以者何。以成就因果故.則有過去未來現在,以不成就因果故.則無過去未來現在。

【涼】從無所有處命終,乃至生欲界中,a本曾起欲界:愛取有現在前,愛取是過去無明、有是過去行,未來生.是現在識,未來老死.是現在名色六入觸受。b諸餘地支.若現在未來,非過去未來現在。所以者何。若成就因果.則有過去未來現在,若不成就因果.則無過去未來現在。

 

§c2分別三世

【唐】復次,若生欲界諸根成就,能造能引後有業者:

【唐】A[約支別說三世](1)彼無明位現在前時,一支現在謂無明,餘支未來。

【唐】(2)從無明位至行位時,二支現在謂無明行,餘支未來。

【唐】(3)從行位至識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一支現在謂識,餘支未來。

【唐】(4)從識位至名色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二支現在謂識名色,餘支未來。

【唐】(5)如是乃至從取位至有位時,二支過去謂無明行,八支現在謂識乃至有,二支未來謂生老死

【涼】生欲界中能造業增長諸有,

【涼】1無明現在時,現在有一支即無明也,餘支在未來。2無明時造諸行,現在有二支謂無明行,十在未來。3從行時至識時,一在現在謂識也,二在過去謂無明行,餘支在未來。45乃至從取時至有時,二支在過去謂無明行,二支在未來謂生老死,八在現在識乃至有。

【唐】(6)從有位至生位時,十支過去謂無明乃至有,一支現在謂生,一支未來謂老死。

【唐】(7)從生位至老死位時,十支過去謂無明乃至有,二支現在謂生老死。

 

【唐】B[約生別說三世]尊者望滿作如是言:

【唐】(1)無明行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謂無明行,十支未來:八在次後生.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生老死;

【唐】(2)生老死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謂生老死,十支過去:八在次前生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無明行;

【唐】(3)識等八位現在前時,八支現在.謂識乃至有,二支過去.謂無明行,二支未來.謂生老死。

【涼】尊者富那奢重明此義

【涼】1若無明行在現在,當知十支在未來:八在次生中.謂識乃至有,二在第三生.謂生老死。2若生老死現在前,十支在過去:八支在次前生中.謂識乃至有,二在前第三生.謂無明行。3若八現在前,二在過去.謂無明行,二在未來.謂生老死。

 

【唐】如說生欲界,說生色無色界,應知亦爾。

 

§b6順逆次第

§c1為所化說因果俱門

【唐】復次,諸契經中,佛為所化說緣起法,或因為門[順觀],或果為門,或俱為門。

【涼】佛經中處處說因緣法,或時說因、或時說果、或時說因果。

【唐】問:為何所化,以因為門說緣起法;乃至,為何所化,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涼】為誰說因、為誰說果、為誰俱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為愚因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愚果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愚因果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唐】2復次,為初修業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超作意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已串習者[串=慣【三】*],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唐】3復次,為樂略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樂廣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樂廣略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唐】4復次,為利根者,以因為門說緣起法。為鈍根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為中根者,以俱為門說緣起法。

【涼】4受化眾生凡有三種,有上、中、下根。為上根者說因,為中根者說因果,為下根者說果。

【涼】2復有眾生,初學、已學、久學[初行、已行、久行],應隨為說。

【涼】1或有眾生,於因中、果中、因果中愚。若於因中愚者為說因,果中愚者為說果,因果中愚者為說因果。

 

§c2菩薩逆觀以果為門

【唐】問:若為鈍根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彼便得解者,後身菩薩於諸有情根最為勝,何因緣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

【涼】問曰:若為下根眾生說緣起果,菩薩於一切眾生中其根最勝,以何等故觀緣起果。

【唐】答:

【涼】答曰:

【唐】1過去菩薩過殑伽沙數,皆以果為門觀緣起法,未來亦爾。故今菩薩住最後身,亦作是觀。

【唐】2復次,菩薩亦觀無明緣行.展轉乃至生緣老死,如是順觀多於二乘,或復有時修習逆觀。故不可說,唯果為門。

【唐】3復次,菩薩現見老病死苦,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緣而有,知由生有。復思惟生.何緣而有,知由有有乃至廣說。由先見果,故作是觀。

【涼】3或有說者,彼隨順觀法故。所以者何。菩薩見老病死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緣而有。皆由有生,乃至廣說。

【唐】4復次,有淨居天,為發菩薩厭有心故,現老病死;菩薩見已厭有出家,既出家已隨先所見,以果為門觀緣起法。

【涼】4復有說者,菩薩見老病死.厭世出家,既出家已隨其本心.觀生老死[=病【三宮】]

【唐】5復次,順現觀故。謂菩薩後諦現觀時.先觀苦諦,今學現觀,故先觀果。

【涼】5復有說者,隨順得正決定故。菩薩得正決定時.先觀於果,何況未得正決定不先觀也。

【唐】6復次,先作是說:「為初修業者,以果為門說緣起法。」菩薩亦是初修業者,故果為門觀緣起法。菩薩雖復無量劫來修緣起觀,而最後身.創起此故.名初修業。

【唐】7復次,菩薩往劫初修業時,以果為門觀緣起法。今雖[串=慣【三】*]串習,如本修時,以果為門觀緣起法。如人於樹.雖數上之,後若上時.還從根上。

【涼】6復有說者,如先所說「為初學者說果」,菩薩於最後生.名為初學。雖曾無數劫觀因緣法,7後若觀時.還從本始。如人先雖數數上樹,後若上時還從根上。彼亦如是。

【唐】8復次,欲現焚燒生死樹故。如人燒樹,先焚枝葉.後及其根。菩薩亦爾,以果為門觀緣起法,隨所觀處令永不生。

【涼】8復有說者,欲燒增長有樹.使無餘故。如人以火先燒樹端,至根乃止[=盡【三宮】]。彼亦如是。

 

【唐】9脇尊者言:不以菩薩以果為門觀緣起故,便名鈍根。

【唐】然觀行者總有二種:一隨愛行,二隨見行。

【唐】a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

【唐】b隨見行者,以因為門觀緣起法,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

【唐】唯除菩薩。菩薩雖是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而能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

【唐】故有問言:「頗有隨愛行者,以果為門觀緣起法,而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耶。答:有,如諸菩薩。」

【涼】9尊者波奢說曰:不以菩薩觀因緣果故,名為下根。

【涼】然有二種人:有隨見行、有隨愛行。

【涼】a若隨見行者,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觀緣起因。

【涼】b隨愛行者,依無願三昧得正決定,觀緣起果。

【涼】菩薩雖隨愛行,能依空三昧得正決定,觀緣起果

【涼】4菩薩厭老病死苦,於諸生死不生欲樂。

 

§b7城喻經1--觀流轉(10)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獨居靜處,[雜含285-287增一等]

【唐】作是思惟:世間眾生雖恒為生老死苦之所逼害,而不能如實了知出離彼法。

【唐】復作是念:誰有故老死有,此老死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有故老死有,此老死生為緣。

【唐】復作是念:誰有故生有,此生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有有故生有,此生有為緣。

【唐】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識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識為緣。

【唐】復作是念:誰有故識有,此識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名色有故識有,此識名色為緣。

【唐】便作是念:我齊此識,心應轉還,所以者何。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乃至廣說。」

【涼】{如說:比丘!我於是識.心便轉還。}

§c1起現觀

【唐】問:菩薩觀此緣起法時,未得見道真無漏慧,云何得說起現觀耶。

【唐】答:爾時未得真實現觀,由世俗智現見緣起,似現觀故.立現觀名。[s34豈世俗智亦名現觀。]

§c2不觀無明行

【唐】問:菩薩何故逆觀緣起.唯至於識,心便轉還,為智力窮,為爾焰盡。設爾何失。

【唐】若智力窮,不應正理,菩薩智見無邊際故;

【唐】若爾焰盡,理亦不然,行與無明猶未觀故。

【涼】問曰:何故菩薩不觀無明行耶。

 

【唐】答:

【涼】答曰:

§d1先已觀故

【唐】1應作是說:非智力窮,非爾焰盡,但由菩薩於行無明先已觀故。謂先觀有即已觀行,先觀愛取已觀無明。

【涼】或有說者,先已廣略觀故。觀愛取時即是觀無明,觀有時即是觀行。以是事故名先已觀,乃至廣說。

§e1廣觀老死

【唐】問:先觀老死.已觀名色六處觸受,先觀生.已觀識,於名色等.應不重觀。

【唐】答:先略後廣,先總後別,無重觀失。

【涼】問曰:若然者,觀老死時.即是觀名色六入觸受,觀生時.即是觀識,何以復更觀耶。

【涼】答曰:先是略觀,後是廣觀;先不分別,後是分別。

§e2重觀識支

【唐】問:若爾,生識無廣略異,何為重觀。

【涼】問曰:若然者,識無廣略,何以重觀耶。

【唐】答[妙音]:厭畏生故,再觀無失。謂我世尊先菩薩位厭老病死,逾城出家,作是思惟:

【唐】1)此老死苦,由誰而有。即便現見,由續生心

【唐】2)復思此心,由誰而起。即知由業。

【唐】3)復思此業,從何而生。知從煩惱。

【唐】4)復思煩惱,依誰而生。即知依事。

【唐】5)復思此事,由誰而轉。即知此轉,由結生心。

【唐】菩薩爾時便作是念:「一切過患,皆由此心。」

【涼】答曰:雖無廣略,菩薩畏於生故,是以重觀。所以者何。菩薩厭老病死,推求其本,1此老病死由何而有。知從相續識生。2誰造相續識。知從業而得。3業從誰起。知從煩惱起。4煩惱為何所依。知依於體。5彼復更思惟:誰造此體。知從相續識生。

【涼】菩薩[=【三宮】]是念:「從相續識,造一切過患。」

【唐】故於此心,深生厭畏,雖無廣略,而更重觀。齊識轉還,義屬於此。

【涼】以是事故重觀於識。

§e3行無廣略、無明雖略不觀

【涼】不觀於行,以行無廣略義故,齊識而止。

【唐】問:無明既略,何為不觀。

【涼】問曰:若然者,無明有廣略義,何以不觀耶。

【唐】答:1)隔行支故。謂觀緣起必依次第,不可越行而觀無明。

【唐】2)有作是說:先觀有緣生時,已觀業名色;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異熟名色。若復觀行緣識,亦觀業名色,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涼】答曰:1以行無廣略義故,是以不觀。不可捨行復觀無明。何以故。觀緣起法應從次第,不應越次。

【涼】2復有說者:菩薩觀有緣生時,即是觀業名色;若觀行緣識,亦是觀業名色,如此則是無差別觀。復非是觀報名色;若觀名色緣識,則是觀報名色。

a-----

§d2遠近、前生俱生、無窮過等

【唐】2有餘師說:先觀有緣生時,已觀遠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近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遠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唐】如近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若觀有緣生時.是名觀遠緣法,若觀行緣識.亦是觀遠緣法,如此則是無差別觀,復非是觀近緣法;若觀名色緣識.則是觀近緣法。

【涼】如近遠,此身他身.當知亦如是。

 

【唐】3或有說者:先觀有緣生時,已觀前生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俱生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前生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涼】復有說者:若觀有緣生.則是觀前生緣法,若觀行緣識.亦是觀前生緣法,復非是觀共生緣法;若觀名色緣識.則觀共生緣法。

 

【唐】4復有說者:先觀有緣生時,已觀轉緣;後觀名色緣識時,即觀隨轉緣。若復觀行緣識,亦觀轉緣,與前不異.故不重觀。

【涼】復有說者:識從二緣生,謂遠緣生、伴侶生。若觀有緣生.是則觀遠緣,若觀行緣識.亦是觀遠緣,如此則是無差別觀,復非是觀伴緣法;若觀名色緣識.是則觀伴緣法。

 

【唐】5或復有說:避無窮過,故不重觀。謂先觀老死,即觀此生名色六處觸受;先觀生,即觀此生識。後觀名色六處觸受,即觀前第二生老死;後觀識,即觀前第二生生。若復觀無明行,應觀前第三生;若爾,亦應觀第四生。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故不重觀.無明及行。

【涼】復有說者:欲離無窮過故。菩薩觀老死時,即觀此身名色、六入、觸、受;觀生時,即觀此身相續識。若觀名色六入觸受,即觀第二生中老死;若觀識時,即觀第二身生。若觀無明行,即是觀第三世;亦可觀第四世,如是轉轉.便為無窮。欲離如是過故,不觀無明行。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於起作分中觀十支,寂滅分中觀十二支耶。

【涼】答曰:菩薩憎惡起作、愛樂寂滅,是故於起作分中觀十,寂滅分中觀於十二。{}

 

§c3齊識而還

【涼】{}如說:比丘!我於是識.心便轉還[經文]{}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於識.心中便轉還耶。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識樂住識住中故,謂識不欲捨於識住。識住者即名色,故觀識已.還觀名色。

【涼】1尊者波奢說曰[脇尊者]:識住所依。何等是識所依。所謂名色。以名色未斷故,齊識而還。

【唐】2復作是說:識與名色,互為緣故。

【唐】3復作是說:此二展轉,為因果故。

【涼】5復有說者,以緣還故,名為轉還。如說,識緣名色亦說名色緣識。以識是名色緣故,說於緣轉還。

【涼】23復有說者,以此二法展轉相緣故,名於緣轉還。

【唐】4大德說曰: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度識支無所緣故。猶如尺蠖行至草端,上無所緣即便退下;觀心亦爾,唯應至識,餘非其境,故便退還。

【涼】4復有說者,如步屈虫乘草而行,先安前足得移後足,若至草端無安足處.而便轉還;彼亦如是。

【唐】5脇尊者言:何故齊識心便轉還。緣轉還故。謂前已說識緣名色,今復更說名色緣識,前為因者.今轉為果。境轉還故,心亦轉還。

 

【唐】6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何故齊識心便轉還。識是生死眾苦本故。謂我菩薩厭生死苦,逾城出家,1)推尋世間老病死苦,誰為根本。謂結生心。

【唐】2)復推此心,由誰而引。謂業。

【唐】3)復推此業,由誰而發。謂煩惱。

【唐】4)復推煩惱,依誰而起。謂事。

【唐】5)復推此事,誰為根本。謂結生心。

【唐】便作是念:「此結生心,恒為生死眾苦根本,深可厭患。齊此應還,修真對治。」

【涼】6復有說者,菩薩厭老病死,求其原本何由而有。知從相續識生。乃至,知煩惱依體。推體復依何而有。知從相續識生。作是思惟:「一切眾患皆從此生。」

 

【唐】7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何故齊識.心便轉還,以未來生可比知故。

【唐】謂先觀見有緣生時,知現在是眾苦本;後復觀見名色緣識,知過去是眾苦本。

【涼】若觀識緣名色,即觀此身相續;若觀名色緣識,即觀過去身相續

【唐】便作是念:「現在過去生死眾苦,既為本,未來亦然,故不復須更觀餘境。」

【唐】是故齊識.心便轉還,由諸有支皆有三世。

【唐】尊者望滿所說義成。如說:「無明行位現在前時,二支現在,乃至廣說。」

【涼】以是事故,尊者富那奢所說,義便為明了。「若生老死二支現在時,十支在過去、八支在次前生中、二支在前第三生中。」

【涼】若觀此生.過去相續識過患,未來相續識亦如是,[=【三宮】]故於識.心便轉還。

 

§b8城喻經2--觀還滅(12)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

【唐】我於爾時作如是念:「誰不有故老死不有,誰滅故老死滅。」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不有故老死不有,生滅故老死滅。

【唐】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不有故行不有,誰滅故行滅。」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無明不有故行不有,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廣說。

 

【唐】問:何緣菩薩流轉分中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具觀十二支耶。

【唐】答:1菩薩憎惡流轉故,但觀十支;愛樂還滅故,具觀十二支。

【唐】2復次,流轉分中多諸過患,牽心劣故,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多諸功德,牽心勝故,具觀十二支。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於起作分中觀十支,寂滅分中觀十二支耶。

【涼】答曰:1菩薩憎惡起作、愛樂寂滅,是故於起作分中觀十,寂滅分中觀於十二。}

 

§b8城喻經3--譬喻

【唐】諸契經中,或說緣起如燈[285],或說緣起如火聚[286],或說緣起如城[287]

【涼】佛經處處說緣起法,喻如燈、如火聚、如城。

【唐】問:世尊何故說緣起法.如燈如火聚如城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佛經說緣起法.如燈乃至如城。

【唐】答:

【涼】答曰:

【唐】1隨所現見即以為喻。謂所化生現見燈者,即以燈喻顯緣起法。若所化生現見火聚,即以火聚顯緣起法。若所化生現見城者,即以城喻顯緣起法。

【唐】2復次,若所化生聞說燈喻解緣起者,佛說如燈。若所化生聞說火聚解緣起者,說如火聚。若所化生聞說如城解緣起者,佛說如城。

【涼】2有人以燈喻緣起法而得明了者,佛說如燈。若以火聚、城喻得分明者,佛說如火聚、如城。

【唐】3復次,若所化生有下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燈。若所化生有中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火聚。若所化生有上品愛取者,佛則為說緣起如城。

【涼】3復有說者,或有眾生於愛取中,有少分在者、有中分在者、有上分在者。若少分在者說猶如燈,中分在者說猶如火聚,上分在者說猶如城。

【唐】如三品愛取,三根三樂,應知亦爾。

 

〖緣〗

 1無明緣行-取緣有

【發】如世尊說:無明緣行,取緣有。

【八】又世尊言:無明緣行、受緣有。

【涼】如佛經說,無明緣行。

【唐】乃至廣說。

【涼】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無明緣行,取緣有。」雖作是說.而不廣辯,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辯者[今=本【三宮】]今應分別。

【唐】2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行與有.體俱是業,或有生疑其體無別;為顯差別,故作斯論。

【涼】答曰:2欲令疑者得決定故。所以者何。行與有.體俱是業,人謂是一。今欲說其所以及差別相,故作此論。

 

§a2所發業體

【發】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取緣有。

【發】答:無明緣行者,此顯示業,先餘生中.造作增長,得今有異熟.已受異熟。

【八】彼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受緣有。

【八】答曰:無明緣行者,於是現行前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此【三宮聖聖乙】*]是謂無明緣行。

【涼】云何無明緣行。

【涼】答曰:為顯示分明施設解說諸業相故。若於餘生中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今得此身,彼業此生中俱受報,是名無明緣行。

【涼】{若業報今得此有,是名無明緣行。}

【發】取緣有者,此顯示業,現在生中.造作增長,得當有異熟。

【八】受緣有者,於是現行於此生所作行,諸行受報當得未來有,[]是謂受緣有。

【涼】{云何取緣有。若於此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使未來有相續。}

 

【唐】「此顯示業」者,此佛世尊顯了開示:已造今造.一切不善善有漏業。

【唐】「先餘生中」者,顯示此業.在先世餘眾同分中.已盡已滅.已離已變。

【唐】「造作增長」者,顯示此業.發起圓滿,從煩惱生.能得果故。

【唐】「得今有異熟」者,顯示此業.感得此生諸果異熟。

【唐】「及已受異熟」者,顯示此業.已受前生諸異熟果。

【唐】所有前生造作增長善不善業,彼異熟果.若今熟.若已熟者,當知皆在行支分中。

【涼】{諸過去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行分中。}

【唐】「現在生中」者,顯示此業.唯在此生眾同分中.造作增長,非餘生中。

【唐】「得當有異熟」者,顯示此業.得未來生諸果異熟。

【唐】所有今生造作增長善不善業,彼異熟果.於此生中果未熟者,當知皆在有支分中。

【涼】{諸未來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有分中。}

 

§b1行有差別

【唐】問:何故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名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名有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過去業.說名為行,現在業.說名為有耶。

【唐】答:1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已衰朽已受用.已與果已辦事,無勢力,不能更引後有異熟,然已造作已遷變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與彼相違,說名為有。

【涼】答曰:1以過去業已消已用、已作已與果、無勢力、報已熟。猶如糞掃棄於空地,更不能生報果。以是事故說名為行。與上相違,說名為有。}

【唐】2有作是說: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是故業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是新業故,說名為有。

【唐】3有餘師說:過去生所造業.果已熟者,已與果故,說名為行。現在生所造業.於此生中果未熟者,未與果故,說名為有。

【涼】{0此是過去,此是現在。3此是已與果,此是未與果。2此是故業,此是新業。}

 

§b2造作增長差別

【唐】問:造作增長有何差別。

【涼】問曰:作與增長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1有說:此二無有差別,所顯業體無差別故。

【涼】1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作即增長、增長即作故。

 

【唐】2有說:此二亦有差別,謂名則差別:名造作,名增長故。

【唐】3復次,義亦有差別:謂有由一善惡行生善惡趣,有由三善惡行生善惡趣。a由一者,加行時唯造作,成滿時具二種。b由三者,作一二唯造作,若作三具二種。

【涼】3復有說者,應有差別。所以者何。或有以一惡行故墮於惡道,或有以三惡行故墮於惡道。a若作一惡行應墮地獄,方便時止,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此行成滿,亦名為作.亦名增長。b以三惡行應墮地獄,若作一行二行,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作三行滿足,亦名為作.亦名增長。善行生人天,當知亦如是。

【唐】4復次,有由一無間業墮地獄,有由五無間業墮地獄。a由一者,加行時唯造作,成滿時具二種。b由五者,作四來唯造作,若作五具二種。十善不善業道,亦爾。

【涼】4復有說者,a若作一無間業應墮地獄,若方便時止,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此業成滿,亦名為作.亦名增長。b若作五無間業應墮地獄,若作一二三四,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具作五無間業,是名為作.亦名增長。十惡墮惡道、十善生人天說亦如是。

【唐】5復次,有由多業感一生果,如諸菩薩,由三十二百福業故感最後身,造三十一百福業來唯造作,造三十二百福業.滿具二種。

【涼】5復有說者,或以一善業得生人中、或以多善業得生人中,如菩薩以三十二百福故得最後邊身,若作三十一百福時,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具[三【大磧】=二【麗】]三十二百福,是名為作.亦名增長。

 

【涼】9-11復有說者,業有二種:有決定、有不決定。若作不決定業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三宮】]若作決定業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如是,11必生報.必不生報、9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當知亦如是。

【唐】6復次,故思造業.具二種,非故思者.唯造作。

【唐】7復次,先思造業.具二種,率爾造者.唯造作。

【唐】8復次,有加行業.具二種,無加行者.唯造作。

【涼】8復有說者,業有二種:有方便業、無方便業。有方便業有作有增長,無方便業有作無增長。如是,6故作.不故作、7有先思而作.有不思而作,當知亦如是。

【唐】9復次,三時定業.具二種,時不定者.唯造作。

【唐】10復次,處定受業.具二種,處不定者.唯造作。

【唐】11復次,定受果業.具二種,不定受者.唯造作。

【涼】復有說者,業或有是造非滿,或是滿非造,或是造是滿。若是造是滿,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

 

【唐】12復次,不善業,惡趣受者.具二種,人天受者.唯造作。善業,人天受者.具二種,惡趣受者.唯造作。

【涼】12復有說者,若業不善得惡道果、若業不善得人天果。不善得惡道果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善得人天果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13復次,不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具二種,以善業為眷屬者.唯造作。善業,以善業為眷屬者.具二種,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唯造作。

【唐】14復次,不善業,在邪見愚因果身中者.具二種,在正見不愚因果身中者.唯造作。善業與上相違。

【唐】15復次,不善業,在破戒破見身中者.具二種,在破戒不破見身中者.唯造作。善業,在具戒具見身中者.具二種,在不具戒具見身中者.唯造作。

【唐】16復次,不善業,在壞加行壞意樂身中者.具二種,在壞加行不壞意樂身中者.唯造作。善業,在具加行具意樂身中者.具二種,在具意樂不具加行身中者.唯造作。

【涼】16復有說者,不善業,或有心壞方便不壞、有方便壞心不壞、有心壞方便壞。若心壞方便壞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

【涼】復有說者,有善心具足方便不具足、有方便具足善心不具足、有善心具足方便具足。善心具足方便具足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

【涼】15復有說者,不善業,有壞戒不壞見、有壞見不壞戒、有壞戒壞見。壞戒壞見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餘者,名作.不名增長。如是善業,[使=便【三宮】]使戒具足.見具足,說亦如是。

【涼】13復有說者,有善業以善業為眷屬、有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善業以善業為眷屬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善業以不善業為眷屬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說不善,與上相違。

 

【唐】17復次,若業作已不捨不吐.不依對治者.具二種,若業作已能捨能吐依對治者唯造作。

【涼】17復有說者,作不善業,不捨、不咄[=吐【宮】*]、不訶責、不依對治,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作不善業,捨咄[]訶責依對治,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18復次,若業三時恒覺悟者[覺=與【三宮】].具二種,若不爾者.唯造作。

【涼】1820復有說者,有作善業常生憶念、有作善業不生憶念。常生憶念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生憶念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19復次,若業作已無變悔者.具二種,若業作已有變悔者.唯造作。

【涼】19復有說者,若作不善業不悔,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不善業悔,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涼】如是,見過.不見過,犯惡向他說罪還如法行.犯惡不向他說罪不如法行,說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若作惡知有報,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作惡不知有報,是名為作.亦名增長。

【唐】20復次,若業作已恒憶念者.具二種,若業作已不恒憶念.唯造作。

 

【唐】21復次,若業作事究竟.具二種,若不究竟.唯造作。

【唐】22復次,若業數作.具二種,若不數作.唯造作。

【唐】23復次,若業作已歡喜讚歎迴向果者.具二種,若不爾者.唯造作。

【涼】23復有說者,若數數作業.不隨喜,是名為作.不名增長;若數數作業.隨喜,是名為作.亦名增長。

【涼】22'復有說者,若作善行,於此身中數生善心,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善行,不數生善心,是名為作.不名增長。作不善行說亦如是。

【涼】21復有說者,若作業都竟,如作房舍一切都竟,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業不竟,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涼】23復有說者,若作業為同行人所稱譽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者名作.不名增長。

【涼】復有說者,若作和合行.得和合果,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作和合行.不得和合果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和合,如作十善行具足,得人天果。

【涼】23復有說者,若善業決定迴向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若善業不決定迴向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不善業決定迴向,亦如是。

【唐】24復次,明了心作.具二種,不明了者.唯造作。

【涼】24'復有說者,善業,為煩惱所覆者,是名為作.不名增長;不為煩惱所覆者,是名為作.亦名增長。不善業,不為善業所覆,是名為作.亦名增長;為善業所覆,是名為作.不名增長。

 

【唐】諸如是等,是謂差別。

【涼】作與增長,是名差別。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

 

 

 

25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五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三

 

【涼】{}若業報今得此有,是名無明緣行。{}

【涼】{}諸過去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行分中。{}

【涼】{}云何取緣有。若於此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使未來有相續。{}

【涼】{}諸未來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有分中。

【涼】問曰:以何等故,過去業說名為行、現在業說名為有耶。

【涼】答曰:以過去業已消已用、已作已與果、無勢力報、已熟。猶如糞掃棄於空地,更不能生報果。以是事故說名為行。與上相違,說名為有。{}

 

§a3能發惑緣

【發】無明緣行.取緣有,何差別。

【發】答:無明緣行者,廣說如前,此業緣,世尊說一煩惱.謂無明。

【發】取緣有者,廣說如前,此業緣,世尊說一切煩惱.謂諸取。是謂差別。

【八】無明緣行、受緣有,有何差別。

【八】答曰:無明緣行,於是現行前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彼行[=處【聖聖乙】]緣說一結無明。

【八】受緣有,於是現行今生作行,彼行報當得未來有,彼行緣說一切結。無明緣行、受緣有。是謂差別。

【涼】問曰:無明緣行.取緣有,有何差別。

【涼】{彼業緣,世尊說是一結,謂無明結也。

【涼】取緣有者,若於此作業,乃至廣說。彼業緣,世尊說是一切結,所謂諸取。}

 

§b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唐】答:前雖說所發業自性差別,謂前業在過去生,後業在現在生;前業已與果,後業未與果;前業是故,後業是新。

【涼】答曰:已說差別。

【涼】{}此是過去,此是現在。此是已與果,此是未與果。此是故業,此是新業。{}

【唐】而未說能發緣自性差別,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涼】問曰:如汝所說可爾,應當說緣差別相。

【涼】答曰:無明緣行,為顯示業,廣說如上。

 

§b2正明差別

【涼】{}彼業緣,世尊說是一結,謂無明結也。

【涼】取緣有者,若於此作業,乃至廣說。彼業緣,世尊說是一切結,所謂諸取。{}

【唐】問:何故過去業緣但說無明,現在業緣說一切煩惱耶。

【涼】問曰:何故過去業緣說是無明,現在業緣說是一切結。

 

【唐】答:

【涼】答曰:

【唐】1.造過去業時,於多種事不現見故不可知故,但說無明為緣。

【涼】過去世.不現見故。

【唐】謂於界趣生洲.分位依處.加行等起相續所緣,皆不可知。

【涼】云何為諸[諸趣=說【三】,諸【宮】]。答曰:所謂趣生方.時所為.方便起處身緣。

【唐】(1)界者:三界,不知過去於何界造此業。

【唐】(2)趣者:五趣,不知過去於何趣造此業。

【涼】[=【三宮磧】]者,不知本在何趣造今有業[若業報今得此有]

【唐】(3)生者:四生,不知過去於何生造此業。

【涼】生者,不知於何生造今有業。

【唐】(4)洲者:四洲,不知過去於何洲造此業。

【涼】方者,不知在何方造今有業。

【唐】(5)分位者:羯剌藍等十種分位,不知過去於何分位造此業。

【涼】時者,不知於何時造今有業。

【唐】(6)依處者:十善不善業道依處,不知過去於何依處造此業。

【涼】所為者,不知為是殺生.為是打縛.乃至為是無義言.造今有業。

【唐】(7)加行者:有情數非有情數所起加行,不知過去由何加行造此業。

【涼】方便者,不知為於眾生數.為於非眾生數作方便.造今有業。

【唐】(8)等起者:貪瞋癡等,不知過去由何等起造此業。

【涼】起處者,為是貪欲瞋恚愚癡處.造今有業。

【唐】(9)相續者:男女等,不知過去依何相續造此業。

【涼】身者,不知為是男女身造今有業。

【唐】(10)所緣者:過去未來現在.或色聲香味觸法,不知過去心緣何等造此業。

【涼】緣者,不知為緣過去未來現在.為緣色聲香味觸.造今有業。

【唐】雖不現見.亦不可知,而發業位皆有無明,故總說彼無明為緣。

【涼】如是過去世不現見故,說行緣是無明。

【唐】造現在業時於多種事,皆現見故皆可知故,具說一切煩惱為緣。

【涼】現在世,如上所說.趣乃至緣.盡是現見,是故彼業.說緣是一切結。

 

【唐】2.復次,過去業已衰朽已受用已與果,是故業.無勢用,不明了故,但說無明為緣。現在業未衰朽未受用未與果,是新業.有勢用,極明了故,說一切煩惱為緣。

【涼】復有說者,過去無明緣行,2是已作方便.是已與果.4不猛利,不猛利故說是無明。取緣有,是現在業,2不已作方便.未與果.4性是猛利,以猛利故說是取。

【唐】3.復次,過去業微細難覺,若自若他俱不現見,不知何等煩惱所發,然煩惱起必有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為緣。現在業麁顯易覺,若自若他俱能現見,知是彼彼煩惱所發,故說一切煩惱為緣。

【涼】3復有說者,過去業不知為從貪生.為從瞋生.為從癡生,自身他身無現見者,然煩惱相應共有法中盡有無明,是故說是無明。現在業自身他身俱可現見,亦可知從貪恚癡及餘煩惱生,是故說一切結。

【唐】4.復次,過去業性不猛利,其相暗昧.順無明故,但說無明為緣。現在業性猛利,其相明顯順諸取故,具說一切煩惱為緣。

 

§b3阿羅漢所造業

【唐】問:阿羅漢所造業,為名無明緣行,為名取緣有耶。

【涼】問曰:諸阿羅漢所有業,為是無明緣行、為是取緣有耶。

【唐】答:不名無明緣行,亦不名取緣有,彼無無明.亦無取故。

【唐】然彼業已與果者,當知攝在行支分中;未與果者,當知攝在有支分中,是彼類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攝

【涼】答曰:非是無明緣行,亦非取緣有。所以者何。以不從無明生.亦不從取生。

【涼】雖然,已與果.報已熟,當知盡攝在行分中。若未與果.報未熟,當知此業攝在有分中。已離有支,不在有支中。

【涼】[卷第十八終【三宮】]

 

【涼】[卷第十九雜揵度人品之三首【宋元宮】=卷第十九雜犍度人品第三之三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等十一]

【涼】{}問曰:凡夫人生欲界中,為造幾種業耶。[s114問:誰於何地能造幾業。]

【涼】答曰:凡夫人生欲界中未離欲,能造四種善不善業。已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能造欲界四種善業,造初禪三種業,除現報業。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能造欲界四種善業,能造四禪、四無色定三種業,除現報業。凡夫人生初禪中未離欲,能造初禪中四種業。若離初禪欲、未離第二禪欲,能造初禪中三種業,除生報業;能造二禪中三種業,除現報業。離二禪欲、未離三禪欲,能造初禪中三種業,除生報業;能造二禪中二種業,除生報、現報業;能造三禪中三種業,除現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能造初禪中三種業,除生報業;三禪、三無色定中能造二種業,除生報、現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三種業,除現報業。如是凡夫人乃至生無所有處未離欲,能造無所有處四種業;已離欲,能造無所有處三種業,除生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三種業,除現報業。凡夫人生非想非非想處,能造四種業。聖人生欲界中未離欲,能造四種業;若離欲界欲、未離初禪欲,能造欲界二種善業,除生報、後報業;能造初禪三種業,除現報業。離初禪欲、未離二禪欲,能造欲界二種業,如前說。若是不退法,唯能造初禪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若是退法,能造三種業,除現報業;能造二禪中三種業,除現報業。離二禪三禪四禪欲,當知說亦如是。未離空處欲,能造欲界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若是不退法,能造四禪中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若是退法,能造三種業,除現報業;能造空處三種業,除現報業。若造生報業,不造後報業;若造後報業,不造生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能造欲界二種業,如前說;若是不退法,能造四禪、三無色一種業,如前說;若是退法,能造三種業,如前說;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三種業,如空處說。聖人生初禪中,未離初禪欲,能造初禪三種業,除後報業。離初禪欲、未離二禪欲,能造初禪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能造二禪三種業,除現報業。離二禪欲、未離三禪欲,[=能造【三宮】]造初禪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能造二禪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三禪三種業,除現報業。乃至離四禪欲、未離空處欲,能造初禪二種業,如前說;能造餘三禪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空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能造初禪二種業,如前說;能造餘三禪、三無色定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如說生初禪,當知生餘三禪亦如是。是中差別者,生餘三禪中未離自地欲,能造四種業。聖人生空處未離彼地欲,能造空處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離空處欲、未離識處欲,能造空處二種業,如前說;能造識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乃至離無所有處欲、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欲,能造空處二種業,如前說;能造識處無所有處一種業,謂不定報業;能造非想非非想處二種業,除現報、後報業。如是生無所有處,說亦如是。聖人生非想非非想處,若離欲、若未離欲,能造彼處二種業,除生報、後報業;住欲界中陰中,能造二十二種業,還中陰受定不定報。如是歌羅羅、阿浮陀、卑尸、伽那波、羅[=奢【三宮】]耆佉,嬰孩、童子、少年、中年、老時,皆受[定〔-〕【三宮】]定不定報。住歌羅羅時,能造二十種業;還歌羅羅時,受定不定報。乃至老時,皆受定不定報。乃至住老時,造二種業,還於老時受二種報,謂定不定報。

【涼】問曰:住中陰中造業,生陰中受報,此報為是生報、為是現報耶。

【涼】答曰:當言現報,不當言生報。所以者何。中陰即是此生身故。{}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三[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四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揵度人品中[不分卷及品【三宮】]

 

 2明緣-無明緣-

【唐】頗有行.緣無明.不緣明耶。乃至廣說。

【涼】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釋明無明-釋行]

【唐】問:何故此中,因明無明而作論耶。

【涼】問曰:何故因無明與明而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諸無漏慧…故說為明]

【涼】或有說者,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復次,此二俱是根本法故,謂雜染品法無明為根本,清淨品法明為根本。[SA749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

【唐】3復次,此二俱是上首法故,如說:無明為上首,無明為前相,生無量種惡不善法,及起此類無慚無愧。明為上首,明為前相,生無量種清淨善法,及起此類增上慚愧。

【唐】4復次,明與無明近相治故,謂無明是明近對治,明是無明近對治。

【唐】5復次,明與無明互相違故,謂無明違明,明違無明。

【涼】45復有說者,無明與明相違,明與無明相違;無明與明作對治,明與無明作對治。

【涼】23復有說者,以俱是[元【CB=無【大】]元首、俱是九種、俱是根本。無明是起作法根本,明是寂滅分根本。

【唐】6復次,明與無明互不相攝,而所緣境互相攝故,謂俱緣四聖諦,俱緣有漏無漏,俱緣有為無為故。

 

[諸行名義]

【唐】然諸行名,義有寬狹:

【涼】頗行緣無明,乃至廣說。處處廣說諸行名,

【唐】a)如說:無明緣行。

【涼】如說無明緣行。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中意說分位緣起,故此行聲說五取蘊。

【涼】阿毘曇人作如是說:此中說時,五陰是行。

【唐】尊者妙音說:此行聲唯說諸業。

【涼】尊者瞿沙作如是說:此中說業是行。

【唐】b)如說:造作有損害行。彼行聲說不善業。

【唐】c)如說:造作無損害行。彼行聲說善業。

【涼】如說.有害他行。此中說不善業是行。

【涼】如說.無有害他行。此中說善業是行。

【唐】d)如說:造作有為行。彼行聲唯說思。

【涼】如說造有為行。如說一造有為行。此中說思是行。

【唐】e)如說: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無為。彼行聲說不相應行蘊。

【涼】如說五陰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無為。此中說心不相應行陰是行。

【唐】f)如說:色受想行識蘊。彼行聲總說相應不相應行蘊。

【唐】g)如說:色受想行識取蘊。彼行聲唯說有漏相應不相應行蘊。

【涼】如說有此色受想行識。此中說心相應不相應五陰是行。

【唐】h)如說:身語意行,彼身行聲說入出息,語行聲說尋伺,意行聲說想思,故彼行聲說一蘊全,二蘊少分。[舍利弗.云何意行.謂想思(雜含.集異門)][婆須蜜.想痛是意行(瑜伽)]

【涼】如說,三行謂身口意。身行者謂出入息,口行者謂覺觀,意行者謂想思,此中說想陰及二陰少分是行。

【唐】i)如說:有罪福不動行。彼行聲說有漏善不善業。

【涼】如說:三行有福分、非福分、不動分。此中說善不善業是行。

【唐】j)如說:於諸行中有五過患,有怖有畏有苦觸無我我所,諸有智者.不見此行能離諸行。

【涼】如說:行有五過患。

【唐】有說:彼行聲說不善法,以說彼行有怖有畏.苦觸故。

【涼】此中說不善法是行,亦說是苦觸

【唐】有說:彼行聲說五取蘊,以說彼行無我我所,諸有智者不見此行能離諸行故。

【涼】復有說者,此中說五取陰是行,如說聰明者.不以行捨行

【唐】k)如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

【涼】如說諸行無常。[雜含956(576.1196):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唐】有說:彼行聲說一切有為法,第三句說由生滅故。

【唐】有說:彼行聲但說五取蘊,第四句說彼寂為樂;以寂樂名,唯顯擇滅,非無漏法有擇滅故。

【涼】此中說五取陰是行。如說寂滅為樂,此中說寂滅為樂,此中說寂滅是數法,無漏行非以數滅。

【唐】l)如說:有罪行無罪行。彼行聲說善不善業。

【唐】m)如說:三妙行三惡行。彼行聲說善不善業,及貪瞋邪見,無貪無瞋正見。

【唐】n)如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彼行聲說一切有為法。

【涼】如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此中說一切有為法是行。

【唐】此中行聲.亦說一切有為法,以明無明俱為緣故。

【涼】此經亦說一切有為法是行。

 

§a2本論文(依四緣四句)--初二句

【發】(1)頗有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無。

【八】頗行緣無明不緣明[=【三宮】*]。答曰:無也。

【唐】何以故。無如是行.唯以無明為緣非明故。

【涼】{1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無明有緣.於明無緣。

 

【發】(2)頗有行緣明.不緣無明耶。答:無。

【八】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此亦無也。

【唐】何以故。無如是行.唯以明為緣非無明故。

【涼】2頗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耶。答曰:此亦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

 

§a3本論文--第三句(十一種行)

【發】(3)頗有行緣無明.亦緣明耶。答:有。

【涼】3頗行於無明與明有緣耶。答曰:有。}

【唐】何以故。

【唐】諸行種類有十一種:

【唐】1欲界有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唐】2色界有三:謂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唐】3無色界有三:如色界說。

【唐】4及無漏行.為十一種。

【涼】若說相似行,凡有十一種:1欲界有四:善、不善、隱沒、不隱沒。2色界有三:善、隱沒、不隱沒。3無色界亦爾,4及無漏行。

 

§b1欲界

【唐】此中欲界

【唐】a善行:明與無明,俱非其因;但作三緣,謂等無間所緣增上。

【涼】無明與明,非欲界善行因為作三緣,謂次第.境界.威勢緣。

【唐】b不善行:以無明為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亦作四緣。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

【涼】無明與不善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為作四緣。明非其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

【唐】c欲界有覆無記行:以無明為四因.如前說;亦作四緣。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s22舊論有隨眠心中有漏緣無漏緣義,欲界身見邊見非不善等義,知舊譯此處隨文故來,新論校之。]

【涼】欲界隱沒無記,說亦如是

【唐】d 1欲界無覆無記行.除無明異熟:無明非其因,但作三緣,謂除因緣。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2無明異熟:以無明為一因,謂異熟因;但作三緣,謂除所緣,無明異熟.非意地故[s195以彼異熟在五識故]。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

【涼】d 1無明非欲界不隱沒無記因.除無明報,為作三緣,謂次第.境界.威勢緣。明非其因,為作一緣,謂威勢緣。2無明與無明報.作一因.謂報因,作四緣,謂因.次第.境界.威勢緣。明非其因,為作一緣,謂威勢緣。[s10以彼唯在五識身故]

 

§b2色界

【唐】A色界善行:明與無明,俱非其因;但作三緣,謂除因緣。

【涼】無明與明.非色界善行因,為作三[=【三宮】],除因緣。

【唐】B色界有覆無記行:以無明為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亦作四緣。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

【涼】無明與色界隱沒無記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為作四緣。明非其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

【唐】C色界無覆無記行:無明非其因,但作三緣,謂除因緣。明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

【涼】明與無明.非色界不隱沒行因,無明為作三緣.除因緣。明為作一緣謂威勢緣。

 

§b3無色界

【唐】如說色界三行,無色界三行.說亦爾。

【涼】無色界亦如是。

 

§b4無漏

【唐】A無漏行.除初明及彼俱得[後無漏行,及餘初明相應],無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以明為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亦作四緣。[初明俱起無表四相,以明為一因一緣。]

【涼】無明與無漏行.除初明.諸餘無漏行,非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明與其相似者作三因,謂相應.共生.相似因,為作四緣。

【唐】B初明,無明非其因,但作二緣,謂所緣增上。明亦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

【涼】初明,無明非因,為作二緣,謂境界.威勢緣。明與初明非因,為作一緣,[=【三宮】]威勢緣。

【唐】C初明俱得,明[)+無【三宮】]無明.俱非其因,但作一緣,謂增上緣。[s19諸得.受何異熟果耶]

[]

【唐】是謂此處略毘婆沙。故一切行皆得以明無明為緣,理善成立,以增上緣無不遍故。

【涼】如此說,是略毘婆沙。

【涼】{}1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無明有緣.於明無緣。

【涼】2頗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耶。答曰:此亦無也。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於明有緣.於無明無緣。

【涼】3頗行於無明與明有緣耶。答曰:有。{}

 

§a4本論文--第四句

【發】(4)頗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答:無。

【八】不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此亦無也。

【發】所以者何。無一有情.從久遠來.不於聖道謗言非道。先謗道已,1彼於後時.造作增長.感大地業,2或於後時.造作增長.感小王業,3或於後時.造作增長.感大王業,4或於後時.造作增長.轉輪王業,由此因.由此緣.由彼聖道,展轉感得大地所有城邑聚落.人非人畜.穀稼藥草樹木叢林.增長滋茂。

【八】何以故無。此眾生從久遠道言非道,彼於後時人間造行,作粟散小王、或作邊王轉為大王,至遮迦越cakravartin所欲自在,展轉相因無所不統.得為人主,人界神界藥草樹木展轉生長[=是【元】]

【發】如是前心四緣,於後心但為一增上緣。

【八】此是前心四緣,彼後心一增上緣。

【涼】{頗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

【涼】答曰:無也。無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

【涼】所以者何。眾生從久來.無有不謗道言非道者。彼於後時作地利行亦令增長,乃至廣說。

 

§b1感大地小王大王轉輪王業

【唐】1此中正說.無漏聖道.謗道邪見.於諸有漏善業及果.皆能作緣,顯一切行無有不緣明無明者,以增上緣展轉相望無不有故。

【唐】(1)感大地業者:謂能感得大地山林河海園苑藥草等物,於彼自在統領受用。

【唐】(2)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堡塢王位。

【唐】(3)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川原王位。

【唐】(4)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一主地等力輪等位,如屈廈拏.沒魯茶[茶=荼【三宮】*].至那天子等。

 

【唐】2復次,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川原王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一主地位,如屈廈拏.沒魯茶[茶=荼【三宮】*]等。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一洲等位。

【涼】地利行者,得田地園林果者是也。王行者,得作邊地王.如摩菟羅王等[mathurā]。大王行者,得王於一方,如瞿沙王.無崙荼王.秦天子[cīna]等是也。轉輪王行者,得王四天下。

 

【唐】3復次,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一主地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一洲王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二洲等位。

【涼】復有說者,王行者得王一方,如瞿沙王.無崙荼王.秦天子等是也。大王行者,得為轉輪王太子,已登王位.七寶[=來【三宮】]未至是也。轉輪王行者,已登王位,七寶自至是也。

 

【唐】4復次,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一洲王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據二三洲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據四洲王位。

 

【唐】5有作是說: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據轉輪聖王所使王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得轉輪王太子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得轉輪王位。

【涼】5復有說者,地利行者,謂一切地處.於中尊貴。王行者,得為轉輪王眷屬小王。大王行者,居轉輪王太子位。轉輪王行者,得王四天下,七寶自至。

 

【唐】6有餘師說:

【唐】(1)感小王業者:謂能感得輪王太子未灌頂位。

【唐】(2)感大王業者:謂能感得輪王太子已灌頂位。

【唐】(3)轉輪王業者:謂能感得轉輪王位。

 

§b2由此因.由此緣.由彼聖道

【唐】「由此因」者,謂由此所造善業。

【唐】「由此緣」者,謂由此謗道邪見。

【唐】「由彼聖道」者,謂由彼所謗聖道。

【唐】由此因緣及彼聖道,展轉感得大地所有有情無情.內外異熟及增上果。

【涼】以是因緣展轉生故,使諸眾生及種子藥草樹木.皆得生長;亦以如法賦稅,以此業力故,使外種子皆得增長。[若無王位.諸內外物無由滋長]

 

【唐】其事云何。

【涼】如此義今當廣說。

[外道]

【唐】如諸外道厭世增減,復厭世間.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迫迮.猶如牢獄,而便出家;既出家已,為解脫故,受持種種非理苦行,執為清淨能證解脫,如如依止苦行邪道,如是如是聖道轉遠。遠聖道故.不證解脫,便作是念:「雖有解脫而無聖道,若當有者,我何不得。我修如是難行苦行,經久不得,故知無道。」既謗道已,捨所受持,作是思惟:「修福業者,尚於生死不得如意自在快樂,況不修福。」既思惟已,種種方便求諸財寶.設大施會,因發願言:「願我此福,能感大地內外物等,得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輪王,統攝自在。」隨其所願皆得果遂。

【涼】如諸外道見壽命有增有減,心生厭離,復為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諸苦之所逼切.而便出家。既出家已少欲知足,精勤苦行.持嶮難戒,種種苦行.欲求解脫。彼依邪道故.轉遠聖道,以轉遠故不能得道,不得道故便生誹謗.言無有道:「雖有解脫而無其道。若當有者,我等種種苦行應得此道,以不得故當知無道。」於修行法而便退還,作是思惟:「於生死中多修福者猶有嶮難,況不作者。我今當修施福。」即作大祀,以諸飲食充足多人。作如是願:「使我為王,乃至轉輪王。」

[內道]

【唐】又如內道,厭患世間壽命財位.或增或減。又厭世間.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迫迮.猶如牢獄,流轉生死受諸劇苦,為解脫故而便出家。既出家已,少欲喜足,精勤苦行,初夜後夜曾不睡眠,依止山巖.受小大七[受一七六七法][經七大七],結跏趺坐端身靜慮,始從日沒至日出時,專注思惟所受定相,熾然精進經歷多時。由二因緣不得聖道:一善根未熟,二起邪加行。

【涼】如佛弟子見壽命有增有減,心生厭離,復為怨憎會苦、愛別離苦、在家諸苦之所逼切而便出家。既出家已,初夜後夜勤修方便,一七[=【宮】]二七日沒,於其中間結加趺坐,頂安禪鎮.行禪毱法杖,常住山頂巖石間.修行精進。雖然以二事故不得道:一善根未熟,二行邪方便。

【唐】善根未熟者:謂依佛法極速三生,方得解脫。第一生中.種解脫分,第二生中.修令成熟,第三生中.既成熟已.引起聖道能證解脫。彼先未種解脫分善,故此生中善根未熟。

【涼】善根未熟者,始於此身而求解脫。佛法之中速得解脫者,一身中.種解脫分善根,二身中.成熟,三身中.得解脫。而彼未種解脫分善根而求解脫,是名善根未熟。

【唐】起邪加行者:謂彼受持顛倒對治,以是事故不得聖道,便作是念:「雖有解脫而無聖道,若當有者,我何不得。我修如是精進苦行,經久不得,故知無道。」既謗道已,捨所受持,作是思惟:「修福業者,尚於生死不得如意自在快樂,況不修福。」既思惟已,種種方便求諸財寶,設大施會供侍病者.敬養有德.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修諸福業熾然無倦,因斯發願:「願我此福能感大地內外物等,得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輪王,統攝自在。」隨其所願皆得果遂,既居王位以法治國[以如法賦稅],令內外物皆悉滋茂。

【涼】行邪方便者,受錯謬對治,以是事故不能得道,以不得故便謗於道:「雖有解脫而無其道;若當有者,我今種種精進苦行則應當得。」以是事故而便退還,復更思惟:「於生死中多作福者猶為嶮難,何況不作。我今當修福業。」自作亦教他作,施設長齋.般闍于瑟pañcavārṣika,因講經法會等,以種種飲食充足多人。發如是願:「使我為王.至轉輪位。」如願皆得。

[]

【唐】若無聖道.謗道邪見無由得生,故彼聖道為此邪見近增上緣。若無邪見.施俱善心無由得起,故染污法為不染污近增上緣。若無施福.不得王位,若無王位.諸內外物無由滋長[亦以如法賦稅],故有情數為諸外物近增上緣。

【涼】若當無道.邪見無由生謗,以有道故邪見便謗,是故無漏道作近緣。若邪見不謗道,後則不生施俱心,如是染污心與不染心作緣。若無施俱心,則外種子不增長,如是內法與外法作近緣。

 

§b3前心四緣於後心但為一增上緣

【唐】「如是前心四緣」者,謂邪見俱心,具有四緣:

【唐】1彼相應俱有法等.是彼因緣。

【唐】2疑等.是彼等無間緣。

【唐】3聖道.是彼所緣緣。

【唐】4除彼自體,餘一切法.皆是彼增上緣。

【涼】此前心具有四緣。前心者,謂邪見俱心,1彼相應共有是因緣,2疑是次第緣,3道是境界緣,4除其自體餘一切法是威勢緣。

 

【唐】「於後心但為一增上緣」者,謂前心四緣與後施俱心但為一增上緣。

【涼】彼後心有一威勢緣。後心者,謂施俱心也。

 

【涼】問曰:以何等故,前心有四緣、後心有一緣耶。

【唐】問:後施俱心亦有四緣。

【唐】因緣者:謂彼相應俱有法等。

【唐】等無間緣者:謂次彼前心心所法。

【唐】所緣緣者:謂所捨物及受施者。

【唐】增上緣者:謂除彼自體,餘一切法。

【涼】答曰:或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前心有四緣,後心亦應有四緣。應如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

【唐】如是後心四緣,於前心亦為一增上緣,此中何故不說。

【唐】答:

【唐】1亦應說而不說者,應知此是有餘之說[〔之〕-【三宮】]

【唐】2有作是說:以前類後.其義可知,故不復說。

【唐】3有餘師說:前心於後.為緣義順,非後於前,是故不說。

 

【唐】問:後心四緣皆入前心四緣中攝,彼增上緣,除自.攝餘一切法故;何緣乃說前心四緣與後心作一增上緣。

【唐】答:1此中應說,前心四緣亦與後心具作四緣,而但說作一增上者,應知此說近增上緣,謂前邪見增上緣不入後心前三緣攝;後心所有近增上緣,不入前心前三緣攝

【唐】如餘處說:「眼識四緣,謂彼相應俱有諸法.是彼因緣,次彼前滅心心所法.是彼等無間緣,色是彼所緣緣,眼是彼增上緣。」如彼唯說近增上緣,此亦應爾,故無有失。

【涼】復有說者,此中一向說近緣。如《識身經》所說:不為心作障礙是威勢緣,諸法為作境界者是境界緣,前滅心是次第緣,俱生法是因緣[何等因緣.謂此俱有相應法等…]。如是皆說近緣,當知此文亦說近緣。

【涼】前心四緣是緣。前心四緣於後心是一威勢緣,非因緣、非次第緣、非境界緣。所以者何。前心與邪見作因緣,邪見相應心不行布施;疑心不能與施心開次第;緣道心不行[=布施【三宮】]施。

【唐】2有作是說:前邪見心增上緣內,理實具有後心四緣,然增上緣其義寬遍一切處有,是故偏說。

 

【唐】問:若爾,後心亦是前心增上緣攝,既說前心四緣於後為增上緣,是則自體應與自體為增上緣,便違宗義。

【涼】問曰:如後生心體.以在四緣中,前心四緣於後心是威勢緣故,云何不自體還與自體作威勢緣耶。

【唐】答: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此文應如是說:前心四緣與後心作一威勢緣,除其自體。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

【唐】1此中應說前心四緣於後但作一增上緣除其自性。而不說者先已說故。謂前品中已說諸識.除其自性.餘一切法.為能作因」,故不復說。若於餘論餘蘊餘日所說語言.尚可為證,況於此論此蘊此日次前品說.而不為證。

【涼】2復有說者,我先作是說,此中一向說近緣。後心於前心四緣是遠緣,是為捨遠取近。

【涼】1復有說者,先已除自體,是餘論、餘日誦、餘[=犍【明】*]揵度中說.除其自體者.猶當信受,何況此論此[]揵度[=問【三宮】]同曰誦前品中說.一切諸法.除其自體.作威勢緣,而不信受。

【唐】2有說:此中說近增上,故無有失。

【涼】以是事故,此中雖不言除其自體,亦復無過。

 

【涼】{}頗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

【涼】答曰:無也。無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

 

§a5本論文--依因緣四句

【發】復次,若依因緣說者。

【八】復次,我今當說因緣。

【涼】復次,若別為一法說者,則有。

【涼】頗行緣無明不緣明,乃至廣說。

【唐】此中依言顯所約義,謂約因緣而作論者.得有三句,前約四緣而作論故.但有俱句。

 

§b1初三句

【發】(1)頗有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有。謂無明異熟.及染污行。

【八】頗行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有。無明報.染污行。

【涼】緣無明不緣明者,謂無明報.染污行。

【唐】此中,無明異熟,以無明為一因.謂異熟因,明非其因。

【唐】染污行,以無明為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明非其因。

【涼】無明報者,無明為作報因,明非其因。所以者何。明無因義故。

【涼】無明與染污行作四因,謂相應.共生.相似.遍因;明非其因,無因義故。

 

【發】(2)頗有行緣明.不緣無明耶。答:有。謂除初明.諸餘無漏行。

【八】頗行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有。除初明.諸餘無漏行。

【涼】緣明不緣無明者,除初明.諸餘無漏行。

【唐】謂餘無漏行,以明為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因;無明非其因。[初明相應(二因)俱起無表四相(一因)]

【涼】明與彼作三因,謂相應.共生.相似因;無明非其因,無因義故。

 

【發】(3)頗有行緣無明.亦緣明耶。答:無。

【涼】緣無明緣明者,此則無也。

【唐】何以故。明與無明相去遠故,必無一行以二為因。如有頌言:

【唐】    虛空大地相去遠    海彼此岸亦復遠    日出沒處斯亦遠    正法邪法遠中遠   

【涼】所以者何。無有行緣無明.亦緣明者,遠故。如偈說:

【涼】    虛空大地相去遠    海彼此岸亦復遠    日出沒處斯亦遠    正法邪法遠中遠   

 

§b2第四句

【發】(4)頗有行不緣無明.亦不緣明耶。答:有。謂除無明異熟.諸餘無覆無記行,及初明,善有漏行。

【八】頗有行不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有。除無明報.[=餘所【三宮】]餘不隱沒無記行,初明,善有漏行。

【涼】不緣無明不緣明者,除無明報.諸餘不隱沒無記行,

【涼】{及初明,有漏善行。}

 

[除無明異熟.諸餘無覆無記行]

【唐】問:此中所除無明異熟,何者是耶。

【唐】答:1謂欲界三十四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生等.所感異熟,如是名為無明異熟。

【唐】2有作是說:欲界三十四不善隨眠得.所感異熟,亦名無明異熟。得與所得.同一果故。

【唐】3有餘師說:不善身語業所感異熟,亦名無明異熟。能起所起.同一果故。

【唐】4評曰:二俱非理,能得所得.能起所起,展轉相望.非俱有因故,不同一果。故隨眠得及身語業.所感異熟,非無明異熟。是故初說於理為善。

 

【唐】「諸餘無覆無記行」者,謂:

【唐】一切善法異熟。一切不善身語業及彼生等異熟。一切不善得及彼生等異熟。

【唐】一切長養色.及彼諸得生等。一切等流法.及彼諸得生等。

【唐】一切威儀路工巧處通果心相應俱有法,及所起身語業.諸得生等。

【涼】何者是耶。謂一切善行報。不善身口業.生住老無常等報。[s19諸得.受何異熟果耶]

【涼】諸長養色。餘依色。威儀工巧通果法。

【唐】如是諸行,明與無明.俱非其因。然非無因,謂或有四因,或有三因,或有二因,如理應說。

【涼】{}及初明,有漏善行。{}

【涼】如是等法,不緣無明.不緣明。何以故。無明與明.非其因故。

 

[初明俱得]

【唐】「初明」者:謂現行苦法智忍。無明非其因,無漏性故;明亦非其因,若俱若前.俱無明故。然非無因,彼有相應俱有因故。

 

【唐】問:初明俱得[1 2 3 ][及生等],亦明無明.俱非其因。然非無因,彼俱生等能與彼為俱有因故。此第四句.何故不說,前第二句.何故不除。[s19諸得.受何異熟果耶]

【涼】問曰:如苦法忍得,無明與明俱非其因,此中何以不說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亦應說,前亦應除。而不爾者,是有餘說。

【涼】或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而不說者=者而不說【三宮】],當知此說有餘。

【唐】2有作是說:此已攝在第二句中,是苦法忍俱有法故。

【涼】復有說者,以分別初明共有法時,彼亦在中故。

【唐】[]彼不應作是說,得與所得非俱有因.前已說故,前說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依如是義有問答言:頗有一剎那頃有二十四得,與苦法智忍俱生,是苦法智忍種類,而與苦法智忍互無因義耶。答:有,謂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者,苦法智忍現在前時,有六地各四行相.苦法智忍得.俱時現前,彼與苦法智忍.互無因義。

【涼】{問曰:頗有一法,於一剎那頃能起二十四得現在前耶。

【涼】答曰:有。若依第四禪得正決定,得六地中苦法忍,一地有四行.謂無常行等.得現在前。}

 

[善有漏行]

【唐】「善有漏行」者:謂一切善有漏五蘊,明與無明俱非其因。然非無因,謂或有三因,或有二因,如理應說。

[]

【唐】由此故說:若依因緣,因明無明行.有三句。

 

§a6無明明義

§b1無明

【唐】問:何故名無明,無明是何義。

【唐】答:不達不解不了,是無明義。

【涼】問曰:無明是何義。

【涼】答曰:不知不解不識,是無明義。

 

【唐】問:若爾,除無明諸餘法,亦不達不解不了,何故不名無明。

【唐】答:若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癡為自相者,是無明。餘法不爾,故非無明。

【涼】問曰:除明餘一切法,亦不知不解不識,彼盡是無明耶。

【涼】答曰:若不知不解不識,是愚癡相者,說是無明。餘一切法,雖不知不解不識,無愚癡相,故說不是無明。

 

§b2

【唐】問:何故名,明是何義。

【唐】答:能達能解能了,是明義。

【涼】問曰:明是何義。

【涼】答曰:知解識義,是明義。

 

【唐】問:若爾,有漏慧亦能達能解能了,何故不名明。

【涼】問曰:世俗智亦知解識,何以不說是明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若達解了,能於四諦真實通達,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真實通達,故不名明。如暖等四順決擇分,雖能猛利推求四諦,而未真實通達四諦,不名為明。

【唐】2復次,若達解了,能於四諦究竟通達,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究竟通達,故不名明。

【唐】3復次,若達解了,能於四諦決定通達,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決定通達,故不名明。

【涼】3或有說者,若知解識,能於真諦決定者是明;世俗智雖知解識,[=不能【三宮】]不於真諦得決定故。如遠分智雖復猛利,不能於真諦盡得決定。

【涼】123復有說者,若知解識,能於真諦決定了知究盡第一義者是明;世俗智雖知解識,不能於真諦決定了知究盡第一義故非明。

【唐】4復次,若達解了,能於四諦.見已非復不見.知已非復不知.現觀已非復為無知猶豫邪智所伏,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於四諦不能如是,故不名明。

【唐】5復次,若達解了,斷所斷法.令其究竟無力增長,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無此力,故不名明。

【涼】5復有說者,若知解識,能斷煩惱更不生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6復次,若達解了,破壞諸有,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增長有,故不名明。

【涼】6復有說者,若知解識,能破壞有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7復次,若達解了,能斷續老死法,能令生死究竟斷滅,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無如是力,故不名明。

【涼】7復有說者,若知解識,斷生死相續法及老死相續法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8復次,若達解了,趣苦滅行,及趣諸有世間生死老死滅行,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而趣苦集行,及趣諸有世間生死老死集行,故不名明。

【涼】8復有說者,若知解識,是盡苦集身見[=識【三宮】]諸取道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9復次,若達解了,非身見事.非隨眠事.非顛倒事.非貪瞋癡慢安足處,無垢穢濁,不墮諸有苦集諦攝,[故說=說名【三宮】]故說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與上相違,故不名明。

【涼】9復有說者,若知解識,非身見顛倒體、非貪欲瞋恚愚癡[之處不雜=是處離【三宮】]之處,不雜垢濁毒、不墮諸有、不墮苦集諦中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唐】10復次,若達解了,無無明者,說名為明;諸有漏慧雖達解了,有無明故,不名為明。

【涼】4復有說者,若知解識,知已更非無知,得決定智更不生愚癡猶豫邪見者是明;世俗智與上相違故非明。

【涼】12復有說者,世俗智在無明明分中。所以者何。於明無明.俱有三緣義故。如人親友亦親他怨,是人於他不名親友、不名怨家;彼亦如是。

【涼】10復有說者,不雜無明故是明義;世俗智雜無明故非明。

【唐】11復次,能療病呪說名為明,謂世間人鬼魅所著.明呪能療,如是聖道能療眾生諸煩惱病,故說為明;諸有漏慧不能究竟療煩惱病,故不名明。

【唐】12復次,諸有漏慧隨順二品,以於二品俱作三緣,故不名明,亦非無明。如人於他怨家親友俱隨順者,彼人於他非親非怨,此亦如是。

【唐】13復次,有漏慧品能謗明故,不名為明。有漏善慧雖順於明.而能引生謗道邪見.如叛臣故,不名為明。

【涼】13復有說者,世俗智分能生謗道法,是中應說叛臣喻。

【涼】11復有說者,能治義者是明,如人為鬼所著.以呪治之,如是凡夫為煩惱鬼所著.以無漏道治。彼世俗智不能究竟治故非明。

【唐】14復次,諸無漏慧於四聖諦照了明淨,如晝分眼見諸色像,故說為明;諸有漏慧於四聖諦見不明淨,如夜分眼見諸色像,故不名明。

 

§a7明因相攝:明為因-心為因-明因

【涼】{}除心因法及非心法,諸餘法,攝二界一入一陰。彼是何耶。謂苦法忍相應心。

【涼】攝二界者[=意界意【三宮】]意識界,一入者意入,一陰者識陰。{}

§b1界處蘊攝:明-非明為因

【唐】問:除明為因法及非明法,餘法,幾界.幾處.幾蘊攝。

【唐】答:一界一處一蘊攝。

【唐】此中,除明為因法者:謂除初明諸餘無漏慧;[後無漏法,初明相應俱有,除初明及初無漏得生等]

【唐】及非明法者:謂一切有漏法,及除無漏慧.諸餘無漏法。

【唐】餘法者:謂初明。彼一界一處一蘊攝者,謂法界法處行蘊攝。

【涼】除明因法及諸餘法非明者,攝一界一入一陰。彼是何耶。謂苦法忍是也。

【涼】攝一界者法界,一入者法入,一陰[=【三宮】]行陰。

說受等諸數法亦應如是。

 

§b2界處蘊攝:心-非心為因

【唐】問:除心為因法及非心法,餘法,幾界.幾處.幾蘊攝。

【唐】答:二界一處一蘊攝。

【唐】此中,除心為因法者:謂除現行苦法智忍相應心,諸餘無漏心。

【唐】及非心法者:謂十一處。

【唐】餘法者:謂現行苦法智忍相應心。

【唐】彼二界一處一蘊攝者,謂意界意識界意處識蘊攝。

【涼】{除心因法及非心法,諸餘法,攝二界一入一陰。彼是何耶。謂苦法忍相應心。

【涼】攝二界者[=意界意【三宮】]意識界,一入者意入,一陰者識陰。}

 

【涼】{}問曰:諸明以明為因耶,設為明因.是明耶。乃至廣作四句。是明非以明為因者,謂初明也。是明因非明者,明相應共生法也。是明亦以明為因者,除初明,諸餘明也。非明不以明為因者,除上爾所事。{}

 

§b3四句:明-明因

【唐】問:若法是明,彼法是明因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明非明因:謂未來明。

【唐】(2)有法是明因非明:謂過去現在除無漏慧諸餘無漏行,及未來明相應俱有法。

【唐】(3)有法是明亦明因:謂過去現在諸無漏慧。

【唐】(4)有法非明非明因:若說彼類,謂未來無漏得及彼生等;若不說彼類,謂除前相。

【涼】諸明是明因[=【三宮】*],設是明因.亦是明[]。乃至廣作四句。

【涼】1是明不為明作因者,謂未來明也。2為明作因非明者,謂明相應共生法也。3是明亦為明作因者,謂過去現在明也。4非明不為明作因者,除上爾所事。[俱生忍於得不作因,得於忍亦不作因,與後生無漏道盡為作因……]

 

§b4四句:明-明為因

【唐】問:若法是明,彼法明為因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法是明非明為因:謂初明。

【唐】(2)有法明為因非明:謂明相應俱有法,及初無漏得并彼生等.餘無漏得并彼生等。

【唐】(3)有法是明亦明為因:謂除初明,諸餘無漏慧。

【唐】(4)有法非明非明為因:若說彼類,謂無漏得及彼生等;若不說彼類,謂除前相。

【涼】{問曰:諸明.以明為因耶,設為明.是明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1是明非以明為因者,謂初明也。2是明因非明者,明相應共生法也。3是明亦以明為因者,除初明,諸餘明也。4非明不以明為因者,除上爾所事。}

 

§a8諸道相因

 

【涼】{}[s158]苦法忍得有十五:一與苦法忍俱、二與苦法智俱,如是乃至與道比忍俱。苦法智得有十四,如是轉減[=滅【三宮】],乃至道比忍得有一。

【涼】問曰:見道更有餘得不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所以者何。如見道滅,彼得亦隨滅。猶如日沒,光亦隨沒。如是日如見道,日光如諸得,若彼道滅,得亦隨滅。評曰:應更有得,謂未來世是也。此中唯說生者,不說不生者。

【涼】苦法忍有一得,俱生忍於得不作因。得於忍亦不作因,與後生無漏道盡為作因。苦法智俱生得有三:二是道得,一是解脫得。二是道得者,一是苦法忍得,二是苦法智得。

【涼】解脫得者,謂欲界見苦所斷十使解脫是也。苦法智於得無因義,得於智亦無因義。苦法忍及俱生得,與彼三得作相似因。苦比忍俱生得有四:三是道得,一是解脫得。苦比忍與得無因義,得於苦比忍亦無因義。苦法忍及俱生得,與四得作相似因。苦法智及俱生得,與三得作相似因,除苦法忍得。以此事故,而作是說。

【涼】頗有前生無漏不與後生無漏道而作因耶。

【涼】答曰:有。勝不與下作因。苦比智俱生得有六:四是道得,[=三【宋元宮】]二是解脫得。苦比智與六得無因義,六得亦與苦比智亦無因義。苦法忍俱生得,與六得作相似因。苦法智及俱生得,與五得作相似因,除苦法忍得。苦比忍及俱生得,與後三得作因,與前三得不作因。

【涼】問曰:何故不為前三得作因耶。

【涼】答曰:以下故,勝道不為下作因。

【涼】問曰:以道下故不為作因可爾,解脫得勝,何故不為作因也。

【涼】答曰:解脫得雖勝,下道力所得故,不為作因。如是乃至道比忍有二十二得俱生:十五是道得,七是解脫得。道比忍與二十二得無因義,二十二得與道比忍亦無因義。苦法忍及俱生得,與二十二得作相似因。乃至道法智及俱生得,與後三得作相似因,不與前得作因。若苦法忍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盡為作因,苦法忍乃至無學道作因。

【涼】復有說者,苦法忍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不為作因。何以故。乃至無一剎那生,云何名果。

【涼】評曰:說是因者好,俱是一身所得,復是勝道故。如是乃至道比忍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彼道比忍盡為作因,從道比智乃至無學道盡為作因。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未來中所修道盡為作因,及諸無學[=前【三宮】]道盡為作因。初生盡智,除其自體,與一切無學道作因。{}

 

§b1利根-鈍根

【唐】1復次,有隨信行道及隨法行道,此中

【唐】⑴隨信行道與隨信行道為因,亦與隨法行道為因。

【唐】隨法行道唯與隨法行道為因,非隨信行道,以彼劣故。

【涼】信行人道還與信行人道作因,亦與法行人道作因;

【涼】法行人道唯與法行人道作因。

【唐】⑵有作是說:隨信行道亦唯與隨信行道為因,非隨法行道。以見道中隨信行者必不轉為隨法行故。

【涼】復有說者,信行人道與信行人道作因,不與法行人道作因無有信行人作法行人者。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同一相續有可得義,復是勝道,如何非因。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涼】評曰:如是說,為作因者好,俱是一身,復是勝道故。

 

【唐】2復次,有信解道及見至道,此中:

【唐】信解道與信解道為因,亦與見至道為因。

【唐】見至道唯與見至道為因,非信解道,以彼劣故。

【涼】信解脫道與信解脫道作因,亦與見到道作因;

【涼】見到道唯與見到道作因。

 

【唐】3復次,有時解脫道及不時解脫道,此中:

【唐】時解脫道與時解脫道為因,亦與不時解脫道為因。

【唐】不時解脫道唯與不時解脫道為因,非時解脫道,以彼劣故。

【涼】時解脫道與時解脫道作因,亦與不時解脫道作因;

【涼】不時解脫道唯與不時解脫道作因。

 

§b2見修無學

【唐】復次,有見道修道無學道,此中:

【唐】見道與見道為因,亦與修道無學道為因。

【唐】修道與修道為因,亦與無學道為因,非見道,以彼劣故。

【唐】無學道唯與無學道為因,非見修道,以彼劣故。

【涼】見道與見道作因,亦與修道無學道作因。

【涼】修道與修道作因,亦與無學道作因。

【涼】無學道唯與無學道作因。[zs16前生鈍根種性修道.與自相續未來決定不生利根種性見道.為同類因…]

 

§b3三乘

【唐】復次,有聲聞道獨覺道佛道,此中:

【唐】聲聞道唯與聲聞道為因,非餘二道,以極遠故。[部行獨覺]

【唐】獨覺道唯與獨覺道為因,非聲聞道,以彼劣故.及極遠故;亦非佛道,以極遠故。

【唐】佛道唯與佛道為因,非餘二道,以彼劣故.及極遠故。

【涼】聲聞道還與聲聞道作因,辟支佛道還與辟支佛道作因,佛道還與佛道作因,

【涼】此三道各不更相為因。

 

§b4依女男身

【唐】復次,聖道亦依男身.亦依女身,此中:

【涼】無漏道亦依女身.亦依男身。

【涼】3或有說者,依女身道.還與依女身道作因;依男身道.還與依男身道作因。

【唐】⑴依女身聖道.與依女身聖道為因,亦與依男身聖道為因;依男身聖道.唯與依男身聖道為因,非依女身聖道,以彼劣故。[s7不與女身所起煖為因]

【唐】⑵有作是說:彼二聖道展轉為因,隨其利鈍。

【涼】2應展轉為因,隨其利鈍根性。如是說者好

【唐】[]彼說非理,男女二身.勝劣定故,依彼聖道.勝劣亦定

【唐】⑶有餘師說:彼二聖道展轉非因,依類別故。

【唐】[]彼說非理,先於女身入聖道已,後轉為男.所起聖道應無因故。

【唐】由是此中前說為善

 

§a9一道多道-成就現前

§b1依女男身

【唐】復次,有說一道、有說多道:

【涼】或有說一道者、或有說多道者。

【唐】⑴說一道者,不言見道即是修道及無學道,見修無學三道異故。

【涼】說一道者,不言見道即是修道,見道異.修道異。

【唐】但說:聖道依男女身,此二身中聖道是一。

【涼】{聖道亦依女身.亦依男身,

【涼】言一道者,依女身道.依男身道,即是一道。

【唐】⑵說多道者,言二身中聖道各別,依類別故。

【涼】言多道者,女身道異、依男身道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

【唐】①一作是說:

【唐】(a)依女身聖道,於女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男身聖道,於女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言:若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名不得[不得=得不【三宮】]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b)依男身聖道,於男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女身聖道,於男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經生聖者(非現生女轉男身)]

【唐】以依男身得聖道,後必無更受女身義故;又彼所依.定鄙劣故。

【唐】②二作是說:

【唐】(a)依女身聖道,於女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男身聖道,於女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依類別故。

【涼】二者言:若依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b)於男身中說二聖道,應知亦爾。

【唐】[]彼說非理②,先依女身得聖道已.後轉為男.應更得道,是故次前所說為善①。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依女身得果,後得男身起聖道現在前,可言重得果耶。如前說好。}

 

§b2見道依九處身

【唐】如是見道依九處身:謂人三洲除北俱盧及六欲天,此九皆能入見道故。

【涼】見道依九處身得:三天下、六欲天。

【唐】說一道者言:九依身見道是一.依類同故,謂彼所依男女同類。

【唐】說多道者言:九依身見道各別.依處異故。

【涼】說一道者,閻浮提道,乃至即是他化自在天道。

【涼】說多道者,閻浮提所依身道異,乃至他化自在天所依身道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

【唐】一作是說:依贍部洲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餘八處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作如是說:若以閻浮提身得見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亦現在前,餘身所依道.是得不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二作是說:依贍部洲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餘八處身見道,於贍部洲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作是說:若以閻浮提身得見道,彼道名得在身中.成就亦現在前,餘身所得見道.不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彼說非理,依贍部洲身得預流果已.後生餘處.應更得果,然無此義,是故次前所說為善。

【唐】於餘八身說二見道,應知亦爾。

 

§b3修道依三界身

【唐】如是修道依三界身:

【涼】修道依欲界身,亦依色界無色界身。

【唐】說一道者:言三界身修道是一。

【唐】說多道者:言三界身修道各別。

【涼】言一道者,若依欲界身所得道.色無色界身所得道,即是一道。

【涼】言多道者,依欲界身所得道異,依色無色界身所得道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

【唐】一作是說:依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上二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說:依欲界身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依餘身得道.名得不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二作是說:依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依色無色界身修道,於欲界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說:依欲界身得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依餘身中.成就現在前,依餘身得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彼說非理,依欲界身得不還果.後生上界.應更得果,然無此義,是故次前所說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依欲界身得果已,生色無色中,彼生已起聖道現在前,可言重得果耶。如前說者好。

【唐】於上界身說二修道,應知亦爾。

【唐】二乘無學道,亦准此應知。

 

【涼】{}聖道亦依女身亦依男身,言一道者,依女身道、依男身道即是一道。言多道者,女身道異、依男身道異。

【涼】言多道者復有二種。一者言:若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名[不得=得不【三宮】]不得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言:若依女身所得道,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男身中道.此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依女身得果,後得男身起聖道現在前,可言重得果耶。如前說好。{}

 

§b4無上菩提依南洲身

【唐】如是無上正等菩提,依贍部洲.百年位身.乃至依此八萬歲身。

【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依百歲身而得,乃至亦依八萬歲身而得。

【唐】說一道者言: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即是乃至依八萬歲身無上菩提。

【唐】說多道者言: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乃至依八萬歲身無上菩提,其體各別。

【涼】言一道者,依百歲身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依八萬歲身得者。

【涼】言多道者,百歲時身所得道異,八萬歲身所得道亦異。

【唐】說多道者,復有二種:[s17若百年位得菩提者,亦得八萬身中戒不…]

【涼】言多道者有二種。

【唐】一作是說: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餘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一者言:依百歲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餘道名得不在身中.成就不現在前。

【唐】二作是說:依百年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依餘位身無上菩提,於百年位身中.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涼】二者言:百歲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道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餘身道不得不在身中.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問:若爾,何故《施設論》說:諸佛功德一切平等。

【涼】問曰:若然者,一切諸佛皆等,此說云何通耶。

【唐】[第二師]答:

【涼】答曰:

【唐】(1)由三事故:[s17由三事等,故名平等…]

【唐】一修行等:謂一切佛.皆三大劫阿僧企耶.四波羅蜜多圓滿.得無上菩提故。

【唐】二法身等:謂一切佛.皆成十力四無畏等.無量無邊勝功德故。

【唐】三利益等:謂一一佛.皆度無量無邊有情.令解脫故。

【涼】1以三事故言等:

【涼】一者本修集善行等;二者成就法身等;三者利益世間等。

【涼】修集善行者,一切諸佛.盡於三阿僧祇劫.修諸方便四波羅蜜。

【涼】成就法身等者,諸佛盡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念處,盡住上上根

【涼】利益世間等者,欲令無量那由他眾生眷屬.皆得解脫入於涅槃[卷末注]。以是三事故名等。

【唐】(2)復次,根等:謂一切佛皆住上上根故。

【唐】(3)復次,戒等:謂一切佛皆得上上戒故。

【唐】(4)復次,道等:謂一切佛皆成上上道故。

【涼】234復有說者,戒亦等,盡住上上戒故。根亦等,盡住上上根故。道亦等,盡成就上上道故。

 

【唐】[]評曰:此中次前所說為善,依同類故。

【涼】評曰:如前說者好。

 

【涼】{}問曰:頗有一法,於一剎那頃能起二十四得現在前耶。

【涼】答曰:有。若依第四禪得正決定、得六地中苦法忍,一地有四行,謂無常行等得現在前。{}

【涼】{}問曰:頗斷煩惱得,得而不捨、捨而不得,乃至廣作四句。得而不捨者,凡夫人離欲界欲,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聖人除轉根及得果時,諸餘斷結道是也。捨而不得者,凡夫人離欲還退時,從色無色界命終生欲界中時,下地命終生上地聖人果中間退時是也。亦得亦捨者,凡夫人從無色界命終生於色界,上地命終生色無色界下地中,聖人得果時、轉根時及退果時是也。不得不捨者,除上爾所事。{}

【涼】[卷第十九終【三宮】]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五

 

 

26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六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四

【涼】[卷第二十雜揵度人品之四首【宋元宮】=卷第二十雜犍度人品第三之四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一]

 

〖息依〗

 1息依身心

【唐】「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轉耶,依心轉耶。」乃至廣說。

【涼】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迴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依二契經]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1謂契經說:佛告長者:此入出息是身法,身為本,繫屬身,依身而轉。[雜含SA0568 SN41.6Dutiyakāmabhūsuttaṃ: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Cūḷavedallasuttaṃ毘陀羅(vaipulya)小經(法樂比丘尼經) MN.44(dhammadinnā)Assāsapassāsā kho, āvuso visākha, kāyikā ete dhammā是身法 kāyappaṭibaddhā依於身/屬於身, tasmā assāsapassāsā kāyasaṅkhāro. ]

【涼】答曰:如《攝法經》所說,世尊何故說入息出息是身行耶。答言:此是身法,身是其本,亦屬於身,依身故迴。[集異門: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內,出息者引發內風令出身外.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隱.故入出息說為身行。](集法經.眾集經.大集法門經)

【唐】2《施設論》說:「何緣死者入出息不轉耶。謂入出息由心力轉,死者無心但有身故。」[施設論:又問:何因人命存活.現住世間,出息入息.而常隨轉,彼終歿者.其事不然。答:命存活者.以思惟發悟故,依止於思.是故存活出入息轉,既終歿者.無所思故.其事如是。]

【涼】如《施設經》說:如《曇摩提那經》說,以何等故死者[者【麗】=有【大】]入息出息不迴耶。答言:入息出息由心勢力,死者無心故.入息出息不迴。[法樂比丘尼經MA210: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大拘絺羅經MA211)。毘陀羅大經 Mahāvedallasuttaṃ(vaipulya) MN43 Yvāyaṃ, āvuso, mato kālaṅkato tassa kāyasaṅkhārā niruddhā paṭippassaddhā vacīsaṅkhārā niruddhā paṭippassaddhā, cittasaṅkhārā niruddhā paṭippassaddhā, āyu parikkhīṇo, usmā vūpasantā, indriyāni paribhinnāni. 此之死亡命終者,身行滅.安息,口行滅.安息,心行滅.安息。壽盡.煖息.諸根敗壞。]

【唐】此入出息.一說依身.一說依心,或有生疑:如是二說,俱不了義.或俱了義。

【唐】欲顯此二真實義趣,故作斯論。

【涼】一經說由身,一經說由心,人謂:此二經亦是了義.亦是不了義。

【涼】欲顯此二經真實義故,而作此論。

 

§a2本論文

§b1總答

【發】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轉耶.依心轉耶。

【發】答:應言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如其所應。

【八】出息入息,當言依身迴.當言依心迴耶[耶〔-〕【三宮聖聖乙】]

【八】答曰:出息入息如隨巧便,亦隨身迴.亦隨心迴。

【涼】入息出息,當言依身迴耶.當言依心迴耶。

【涼】答曰:當言依身迴.依心迴,隨其宜便。

 

【唐】云何名為「如其所應」。

【涼】問曰:云何隨宜便。

【唐】有作是說:於下中上.如其所應,謂入出息,小時下品.壯時中品.老時上品。

【涼】答曰:或有說者,如嬰孩入息出息少,中年中,老年多。

【唐】[]如是說者:由四事故.名如所應,謂入出息由四事轉:一有息所依身,二風道通,三毛孔開,四入出息地麁心現前。必具此四.入出息轉,由此故說.如所應言。

【涼】復有說者,此有四事故言隨宜便。云何為四。一者依身,二者風道通,三者諸孔開,四者入息出息地麁心現在前。此四事說.隨其宜便。

 

【唐】為顯此義,復作是說。

§b2若但依身.但依心

【發】若入出息.但依身轉.不依心轉,則在無想定滅盡定位.入出息亦應轉。

【八】若出息入息.但依身迴.不依心迴者,此則入無思想定.滅盡定.出息入息迴也。

【涼】若當入出息.但依身不依心者,入無想、滅盡定,入出息亦應迴。

【唐】彼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毛孔亦開,唯無入出息地麁心現前,以無心故,雖有三事,而闕一事,故息不轉。

【涼】何以故。彼亦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諸毛孔亦開,[=惟【宮】]雖無麁心現在故,入出息不迴。

 

【發】若入出息.但依心轉.不依身轉,則無色界有情.入出息亦應轉。

【八】若出息入息依心迴.不依身迴者,此則無色界人.出息入息[=【三宮】]也。

【唐】彼界四事一切皆無,故息不轉。

【涼】若入出息.但依心不依身者,無色界眾生.亦應入出息迴。

【涼】然彼無此四事,故不迴。

 

§b3若不如所應-四事不具

【發】若入出息.但依身心轉.不如所應,則在卵㲉.及母胎中.[>]藍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并在第四靜慮,入出息亦應轉。

【八】若出息入息依身迴依心迴.不如巧便,此則卵胎.皮膜轉厚如[=蘇【聖聖乙】]酥酪.在母腹中.諸根未具諸根未熟,入第四禪,出息入息迴。

【涼】若入出息.但依身心.不隨宜便者,此則在卵等中時,乃至廣說。

 

§c1在卵胎中.諸根未滿未熟

【唐】問:何故羯剌藍位息不轉耶。

【唐】答:彼稀薄故,若息轉者,彼應流動

 

【唐】問:何故頞部曇.閉尸鍵南.諸根未滿未熟位,息不轉耶。

【唐】答:1彼身爾時.風道未通.毛孔未開,若息轉者,身應散壞。然在卵㲉及母胎中,從羯剌藍乃至諸根未滿未熟,爾時未有息所依身[正理-].風道未通.毛孔未開。唯有息地麁心現前,雖有一事,而闕三事,故息不轉。

【涼】1在卵等中身.非入出息所依.風道不通.諸孔不開,唯有入出息地麁心故,是以不迴。

【涼】若當迴者,則應躁動

【涼】2復有說者,以卵迦羅邏[=羅【三宮】]軟薄故,入出息不迴。阿浮陀.卑尸時,身諸孔未開故,入出息不迴。

a---------

§c2在第四靜慮

【唐】問:何故在第四靜慮息不轉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心細故。謂入出息依麁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微細,故息不轉。

【涼】1麁心能起入出息,彼心心數法細故。

【唐】2復次,內門轉故,謂息必依外門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內門轉,故息不轉。

【唐】3復次,內事轉故,謂息必依外事心轉,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內事轉,故息不轉。

[js22此持息念.內門轉故.能止亂尋,不淨多於外門轉故.猶如眼識治彼無能]

【唐】4復次,極寂靜故,謂息必依躁動心轉,如人涉路,躁則動塵,心若躁動,起入出息,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心極寂靜,故息不轉。

【涼】4復有說者,躁動心能起入出息,彼心不躁動,如人在煩鬧道行.便起於塵,彼亦如是。

【唐】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入第四靜慮.便得轉依。謂所依身,有第四靜慮微妙大種,令諸毛孔一切密合,無竅隙故.非息所依,由此爾時息不復轉。

【涼】5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以入第四禪者,身諸毛孔合,以無所依故,入出息不迴。

【唐】6大德說曰:入第四靜慮.心便不動。心不動故.身亦不動,身不動故.息不復轉,入彼定時.一切動法皆息滅故。

【涼】6尊者婆檀陀說曰:入第四禪身不動搖,彼心不動故.身亦不動。

【唐】7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入第四靜慮.一切麁重皆息滅故,息不復轉。謂欲界中有麁欲貪,初靜慮地有尋有伺,第二靜慮有喜,第三靜慮有樂,由此發生身心麁重,由麁重故入出息轉。第四靜慮一切皆無,故息不轉。

【涼】7復有說者,欲界以愛境界故令身心麁。初禪以覺觀故,第二禪以喜故,第三禪以樂故,第四禪中永離如是法故,[=入【三宮】]入出息。}

【唐】[]如是若在下地入第四靜慮,唯有息所依身及風道通,然毛孔不開,亦無息地麁心現前,雖有二事.而闕二事,故息不轉。

【涼】入第四禪,雖有入出息所依身.風道亦通,[=諸毛【三宮】]諸孔不開,以定力故身體盡合,復不起入出息地麁心,彼地心微細故。

 

§c3生第四靜慮等

【唐】問:何故但說.在第四靜慮息不復轉,不說生第四靜慮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說入第四禪者,不說生第四禪者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復次,亦應說生第四靜慮息不復轉,而不說者應知此是有餘之說。

【唐】3復次,已說入彼定,當知亦說生彼。如契經說:先在此間入彼靜慮,後方生彼。[意行經MA168 先此行定,然後生彼MN120 AN4.123 AN4.124 ][集異門]

【涼】或有說者,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此文應作是說:入第四禪及生第四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乃至廣說。

【涼】復次,若說入定,當知亦說生處。如經說:前修此定,後生彼處。

 

【唐】問:第四靜慮亦有風界.以四大種不相離故,何緣生彼無息轉耶。

【唐】答:1第四靜慮雖有風界.而不名為入息出息,以於彼身不入出故。

【唐】2有說:生彼雖有風界,而無前說四種事故,不名為息。

 

§b4具緣轉位

【發】以入出息亦依身轉.亦依心轉.及如所應。是故下從無間地獄.上至遍淨,其中有情.諸根滿熟,入息出息.依身心轉。

【八】但出息入息.如其巧便.依身迴.依心迴。下至摩訶阿鼻泥梨[=犁【三宮】]、上至[=【宮】][居〔-〕【宮聖乙】]天,於其中間所有眾生,諸根不缺.一切[=肢【三宮】]支節完具,出息入息如其巧便,盡依身迴.依心迴。

【涼】是故入出息.依身迴.亦依心迴,隨其宜便。從阿鼻獄上至遍淨天,於其中間諸眾生生,諸根具者,乃至廣說。

 

【唐】1此中「諸根滿熟」言,顯前四事具足,不說眼等根滿熟義。謂前四事.能發息故,說之為,具故名滿謂作用。即前四事具足有用,是故說為.諸根滿熟。

【涼】此中說「諸根具足」者,具上四事,非眼等根也。

【唐】2有說:「諸根滿熟」言者,簡處胎卵.根未滿熟,顯風道通.毛孔開義。

 

【唐】身心二事.次後自說。

 

【涼】{}問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

【涼】答曰:麁心能起入出息,彼心心數法細故。

【涼】復有說者,躁動心能起入出息,彼心不躁動,如人在煩鬧道行便起於塵,彼亦如是。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何等故,入第四禪入出息不迴耶。以入第四禪者,身諸毛孔合,以無所依故,入出息不迴。尊者婆檀陀說曰:入第四禪身不動搖,彼心不動故身亦不動。

【涼】復有說者,欲界以愛境界故[=今【宮】]令身心麁。初禪以覺觀故,第二禪以喜故,第三禪以樂故,第四禪中永離如是法故,[=入【三宮】]入出息。{}

 

[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

【唐】應知此中,有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

【涼】[有入息]有出息,有入出息地、有無入出息地。

【唐】入息者,謂息風入身;出息者,謂息風出身;

【涼】入息者來,出息者去。

【唐】有入出息地者,謂欲界及下三靜慮;無入出息地者,謂第四靜慮及四無色。

【涼】四地中有入出息,四地者,謂欲界、初禪、二禪、三禪。

【涼】五地中無入出息,五地者,謂第四禪及四無色定。

 

【唐】1生有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心現在前,息便不轉;

【唐】2生無入出息地.有入出息地心現在前,息亦不轉;

【涼】1問曰:住入出息地,無入出息地心現在前,為有入出息迴不耶。答曰:不迴。

【涼】2問曰:住不入出息地,入出息地心現在前,為有入出息迴不耶。答曰:不迴。

【唐】3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心現在前,a若不如所應,息亦不轉。b要生有入出息地.及有入出息地心現在前,如其所應,息方得轉。

【涼】3問曰:若住入出息地身,入出息地心現在前,當言入出息迴。

 

§a3隨身繫-隨心繫

【唐】問:入出息,何地繫。隨身繫耶,隨心繫耶。

【涼】為以身故迴,為以心故迴耶。

 

§b1隨身地繫

【涼】答曰:

【唐】有作是說:隨身地繫。

【涼】或有說者,以身故迴。

【唐】諸有欲令入出息隨身地繫者,彼說:

【涼】諸作是說.以身故迴者,

【唐】生欲界者1若欲界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欲界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1生欲界中,欲界中心現在前,此身是欲界.入出息亦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此心所觀境界。

【唐】2即彼若初靜慮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2生欲界中,初禪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欲界,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欲界入出息,離欲界染時.最後無間道滅。

【涼】問曰:若然者,此說云何通。如說:欲界入出息,是初禪無礙道中滅。

【唐】答:a欲界入出息,有隨欲界心轉,有隨初靜慮心轉。隨欲界心轉者.爾時滅,隨初靜慮心轉者.爾時現在前。

【唐】b復次,彼依擇滅說.故無相違失。

【涼】答曰:a欲界入出息,或從欲界心迴、或從初禪心迴。若從欲界心迴者滅,若從初禪心迴者現在前。

【涼】b復有說者,言滅者是數滅也。

【唐】3即彼若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3生欲界中,二禪三禪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欲界,從二禪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初靜慮者,1若初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1[=初【三宮】]初禪,初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2即彼若欲界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心轉,非此心所觀

【涼】2生初禪,欲界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欲界心迴,非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3即彼若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3生初禪,二禪三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二禪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第二靜慮者,1若第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第二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欲界初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靜慮心轉,非此心所觀。

【唐】3即彼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二禪中,隨其相說。

【唐】生第三靜慮者,1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1生第三禪中,第三禪心現在前,身是三禪.入出息是第三禪,從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2即彼若欲界初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二靜慮心轉,非此心所觀。

【涼】2生三禪中,欲界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明】]入出息是第三禪,從欲界心迴,非是彼心所觀境界。如是起初禪二禪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第三禪,從初禪二禪心迴,非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觀心]諸有欲令入出息隨身地繫者,彼說:

【唐】欲界入出息.四地心所觀,初靜慮入出息.三地心所觀,第二靜慮入出息.二地心所觀,第三靜慮入出息唯第三靜慮心所觀。

【涼】諸作是說,入出息以身故迴者,

【涼】欲界入出息.為四種心作境界,初禪入出息.為三種心作境界,第二禪入出息.為二種心作境界,第三禪入出息.即為第三禪作境界。

 

【唐】[通施設論]問:若入出息隨身地繫,《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何緣死者入出息不轉耶。謂入出息由心力轉,死者無心.但有身故。」

【唐】答:顯入出息.隨心而轉.必不離心,故作是說,不言此息隨心地繫。

 

§b2隨心地繫

【唐】有餘師說:隨心地繫。

【唐】諸有欲令入出息隨心地繫者,彼說:

【涼】諸作是說.入出息以心故迴者,

【唐】生欲界者,1若欲界心現在前,彼欲界身.欲界入出息,隨欲界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初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欲界身.初第二第三靜慮入出息,隨初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欲界中,1欲界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2若初禪心現在前,身是欲界.入出息是初禪,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若第二第三禪心現在前,身在欲界.入出息是第二第三禪,從第二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初靜慮者,1若初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初靜慮入出息,隨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若欲界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欲界入出息,隨欲界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3若第二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初靜慮身.第二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二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初禪中,1初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初禪,從初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2若欲界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3若第二第三禪心現在前,身是初禪.入出息是第二第三禪,從第二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生第二靜慮者,1若第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入出息,隨第二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欲界初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欲界初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3即彼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二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第二禪中,說亦如是。

【唐】生第三靜慮者,1若第三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入出息,隨第三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唐】2即彼若欲界初二靜慮心現在前,彼第三靜慮身.欲界初二靜慮入出息,隨欲界初二靜慮心轉,即此心所觀。

【涼】生第三禪中,第三禪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第三禪,從第三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若欲界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欲界,從欲界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涼】若初禪二禪心現在前,身是第三禪.入出息是初禪二禪,從初禪二禪心迴,即是彼心所觀境界。

 

【唐】[觀心]諸有欲令入出息隨心地繫者,彼說欲界入出息.唯欲界心所觀,乃至第三靜慮入出息.唯第三靜慮心所觀。

【涼】諸作是說.入出息依心迴者,欲界入出息.即是欲界心所觀境界,初禪即初禪,二禪即二禪,三禪即三禪。

 

【唐】[通契經]問:若入出息隨心地繫,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告長者,此入出息是身法,身為本,繫屬身,依身而轉。」

【唐】答:顯入出息由身力轉,必不離身故作是說,不言此息隨身地繫。

 

【唐】評曰:此入出息.隨身地繫,是身分故,前說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a4雜論

§b1入出先後

【唐】問:入出息風,為先入耶,為先出耶。

【涼】{問曰:入出息,為先入耶、為先出耶。

【涼】答曰:

【唐】答:1應說:先入。謂此息風.先入口鼻.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復從心胸流至臍輪,復從臍輪漸漸流散.遍諸支節[支=肢【元明】]

【唐】2有說:先出,謂臍輪中有息風起,流散上下,開諸毛孔,方出至外。

【涼】2或有說者.言先出,臍邊有風起,能開諸孔,然後乃出。

【唐】1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息風不能開毛孔故。應作是說:有業生風.開諸毛孔,毛孔開已.乃有息風於中入出。

【涼】1復有說者,能開諸孔風.非入出息。諸孔開已,風先入如飢渴人,少有所食令身長養。

【唐】問:於胎卵中,至何分位.入出息轉。答:至具色根六處滿位,息風方轉。

[生死時]

【唐】1謂將生時.息風先入,息風入已.名為已生;

【唐】將欲死時.息風後出,不復更入.名為已死,由此可觀生死分齊。

【涼】1死時,最後息出更不復入.名死。

【唐】2有餘師說:臨欲生時.息風先出,息風出已.名為已生;

【唐】將欲死時.息風後入,不復更出.名為已死。如說:云何使我常活,令我入息恒得出耶

【涼】2復有說者,最後息入更不復出.[=是名【三宮】]名死。如說:使我常得入出息。

[出入定時]

【唐】1諸有欲入第四靜慮,息風後出.不復更入,名已入定;將出定時,息風先入.息風入已,名已出定。

【涼】入第四禪時息出,出第四禪時息入。}

【唐】2有餘師說:諸有欲入第四靜慮,息風後入.不復更出,名已入定;將出定時,息風先出.息風出已,名已出定。

【唐】1評曰:此中前說為善。

 

§b2情數-非執受-等流

【唐】問:此入出息為是有情數,為非有情數耶。

【唐】答:是有情數。

【涼】問曰:入出息,為是眾生數、為非眾生數耶。

【涼】答曰:是眾生數。

 

【唐】問:此入出息為有執受,為無執受耶。

【唐】答:是無執受。身中雖有有執受風,而入出息是無執受。

【涼】問曰:為是內法、為是外法耶。

【涼】答曰:是外法。此身中亦有內風,然入出息是外風。

 

【唐】問:此入出息為是長養,為是異熟,為是等流。

【涼】為是長養、為是依、為是報耶。

【唐】答:唯是等流。身中雖有異熟生風及長養風,然入出息唯是等流。

【涼】答曰:是依,此身亦有長養風、報風,然入出息是依。

 

§b3殊勝飲食

【唐】如契經說:佛告阿難:若如射箭.筈筈相續[筈=栝【三宮】*],調入出息.令不亂者,應知彼名殊勝飲食

【涼】如經說,佛告阿難:若能令入出息.如射箭筈筈相續者[筈筈=栝栝【三宮】*],是名異食。

【唐】問:何故世尊.說入出息名飲食耶。

【涼】云何名異食耶。

【唐】答:能損益故。謂無上妙飲食益身.如有方便調入出息,亦無麁惡飲食損身.如無方便調入出息,是故世尊.說為飲食。

【涼】答曰:雖以上妙飲食長養人身.不如正方便入出息,切害身法.莫若邪方便。

【唐】問:如射箭筈筈相續者,是何義耶。[筈=栝【三宮】*]

【涼】入出息如箭[]筈筈相續,是何義耶。

【唐】答:1如以後箭射於前箭,後觸前筈,是此中義。

【唐】2有說:此中但顯.前後無間斷義,不說後箭觸前箭義,又不定說.如以後箭射前箭義。

【涼】答曰:1如以後箭射於前箭,是名[]筈筈相續義。

【涼】2復有說者,相續不斷義.[]筈筈相續義。

 

【涼】{}問曰:入出息,為先入耶、為先出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言先出,臍邊有風起,能開諸孔,然後乃出。

【涼】復有說者,能開諸孔風,非入出息。諸孔開已,風先入。如飢渴人,少有所食令身長養。死時最後息出,更不復入名死。

【涼】復有說者,最後息入更不復出[=是名【三宮】]名死。如說:使我常得入出息。入第四禪時息出,出第四禪時息入。{}

 

 2持息念

§a1名義自性

【唐】如契經說:有持來.有持去,有持來持去念,有修持來持去念。

【涼】如說:有阿那般那、有阿那般那念。

【涼】云何名阿那āna(ā-√an)。云何名般那apāna(apa-√an)。云何名修阿那般那念耶。

【涼】答曰:

【唐】1此中,持來者,謂入息;持去者,謂出息。如《施設論》說:「吸風入內名持來,引風出外名持去。」如[]金師[㰆【麗】=囊【大】]㰆囊開合,風隨入出,此亦如是。

【涼】1諸入息是阿那,出息是般那。

【唐】2有作是說:出息名持來,入息名持去。

【涼】2復有說者,出息是阿那,入息是般那。

【唐】3有餘師說:煖息名持來,冷息名持去。

【唐】4復有說者:上息名持來,下息名持去。

【唐】1評曰:此中初說為善。

【涼】1如說:「比丘,吸外風入時名阿那,如內風出散名般那。」[ABhK: ānanam āna āśvāso yo vāyuḥ praviśati / apānanam apānaḥ praśvāso yo vāyuḥ niṣkrāmati / ]

 

【唐】能緣彼念,名持來持去念。即於此念及此相應俱有諸法,若修若習若多所作,名修持來持去念。

【涼】能緣彼念,是名阿那般那念。修行廣布念相應共有法,是名修阿那般那念。

 

【唐】問:此持息念.自性是何。

【涼】{問曰:阿那般那念.體性是何。

【唐】答:慧為自性,然此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

【唐】如四念住及宿住念.本性生念,慧為自性,然彼聚中念力增故.說名為念。

【唐】如除色想,慧為自性[s137由此能遣諸積集色令不現前],然彼聚中想力增故.說名為想。此亦如是。

【涼】答曰:是慧,以此心品中念偏多故.名阿那般那念。

【唐】若并眷屬,四蘊五蘊為其自性。

【涼】取其相應共有法故,欲界體依是四陰性,色界是五陰性。

 

§a2諸門分別(21)

【唐】此持息念:

【唐】1.界者:謂欲色界,非無色界。

【唐】2.地者:五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及下三靜慮近分。

【唐】諸有欲令下三根本靜慮地亦有捨根者,彼說此念通八地,謂前五及下三靜慮。

【涼】地者,在五地中,欲界、未至[=【三宮】]、禪中間、二禪未至、三禪未至。

【唐】3.所依者:唯依欲界,非色無色界。[俱舍][s40何處起此不淨觀耶]

【唐】有餘師說:依欲色界,非無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正理]

【涼】所依身者,依欲界身,亦依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

【唐】4.行相者:非聖行相。

【涼】行者,體非行。

【唐】5.所緣者:緣息風。

【涼】境界者,境界是風。

【唐】6.念住者:是身念住加行,非根本念住。若依汎爾四念住說.是身念住,緣色法故。

【涼】念處者,非根本念處,是念處方便。若取念處眷屬者,則是身念處。所以者何。以緣色故。

【唐】問:何故契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雜含SA810: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SN54.13 (SN54.15 SN54.16) MN118 ]

【涼】問曰:若然者,何故佛經說.阿那般那念是四念處耶。

【唐】答:此能引起四念住故,作如是說。

【涼】答曰:以是念處方便故.名四念處。

[通四念住-不說不淨觀]

【唐】A問:不淨觀亦能引起四念住,何故不說四念住耶。

【涼】問曰:若然者,不淨觀亦是四念處方便,何故不說名四念處耶。

【唐】答:亦有經說.此不淨觀通四念住;

【涼】答曰:若有眾生.應聞阿那般那是念處者,世尊則說。若有眾生.應聞不淨是念處.而得悟者,佛亦說之。

【唐】如說:若觀青淤[淤=瘀【三宮】]膿爛蟲食等事,名身念住。

【涼】復有說者,如此經中亦說不淨觀是念處,如此經偈說:

【涼】  若能觀青色  亦能觀爛壞  是名身念處 

【唐】又說:若觀此中有受.能引淨貪.亦令止息,名受念住。

【涼】  觀淨生欲心  是中亦有受  是名受念處 

【唐】又說:若觀無損害意.憐愍一切.遍諸方域,名心念住。

【唐】又說:若觀貪瞋癡斷.離染起明.得眾苦盡,名法念住。

【涼】  能以無瞋心  是名心念處  亦斷於愛恚  是名法念處 

【唐】B問:雖此一經說不淨觀通四念住,而無量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非不淨觀有何意耶。

【涼】復次,何故說阿那般那念是念處,不說不淨觀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以持息念.串習[串習=慣習【三】*],牢固可恃。假使失念.煩惱現行速可依之伏諸煩惱.引四念住,如人怖賊.速走歸城。處謂大種,相決定故。

【唐】若不淨觀.非處串習[],性不牢固。或時失念.煩惱現行,不能依之速伏煩惱.引四念住。言非處者.謂諸造色,相不定故。由此多經說持息念通四念住.非不淨觀。

【涼】(1)以阿那般那念觀.牢固可恃,不淨觀法.則不爾。若行者失念.煩惱現在前時,速能還觀。如人[怖恐=恐怖【三宮】]怖恐速走入城,彼亦如是。

【涼】(4)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不與外道共,不淨觀共。

【唐】(2)復次,以持息念增益法想,是空觀本,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

【唐】若不淨觀增有情想,如說此骨為女為男,障礙空觀,不能速疾引四念住,是故不說。

【涼】(2)復有說者,不淨觀.能增長眾生想。所以者何。觀時必觀男女身骨故。

【涼】阿那般那念.能增長法[=【三宮】]。所以者何。以是空三昧根本故,是故說四念處。

【唐】(3)復次,以持息念,所緣隣近.無種種相.無定次第.不依有情.任運而轉,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

【唐】若不淨觀.與此相違,是故不說。

【涼】(3)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緣近法.是不雜觀.非次第觀.非是因眾生觀.不多用功

【涼】不淨觀不爾。是故說是念處,不說不淨觀也。

【唐】(4)復次,以持息念.唯內道起.不共外道,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偏說。

【唐】若不淨觀.外道亦起,不能速疾引四念住,是故不說。

 

【唐】此持息念:

【唐】7.智者:一世俗智。

【唐】8.三摩地者:非三摩地俱。

【唐】9.根者:一捨根相應。[js22謂苦樂受能順引尋kila,此念治尋.故不俱起;喜樂二受.能違專注,此念於境專注故成,由此相違.故不俱起。]

【涼】7智者,一等智。9根相應者,一根相應,謂捨根。

【唐】10.世者:通三世。

【唐】11.緣世者: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涼】10世者,謂是三世。11緣世者,謂緣三世。

【唐】12.善不善無記者:唯善。

【唐】13.緣善不善無記者:唯緣無記。

【涼】12善不善無記者,謂是善。13緣善不善無記者,謂緣無記。

【唐】14.繫不繫者:欲色界繫。

【唐】15.緣繫不繫者:緣欲色界繫。[新譯.非評家義]

【涼】14欲色無色界繫者,謂欲色界繫。

【涼】15緣三界繫及不繫者,謂緣欲色界繫。

【唐】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非學非無學。

【唐】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緣非學非無學。

【涼】16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謂是非學非無學。

【涼】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者,謂緣非學非無學。

【唐】18.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唯修所斷。

【唐】19.緣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唯緣修所斷。

【涼】18見道斷修道斷無斷者,謂修道斷。

【涼】19緣見道修道不斷者,謂緣修道斷。

【唐】20.緣名緣義者:唯緣義。

【唐】21.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唯緣自相續。[本義抄:可緣非相續法也…]

【涼】20緣名緣義者,謂緣義也。

【涼】21緣自緣他者,謂緣自他。}

 

§a3持息念六相

§b1六相

【唐】復次,此持息念由六因故,應知其相: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

【涼】阿那般那念,說有六事。云何為六。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

【唐】(一)數有五種:一滿數,二減數,三增數,四亂數,五淨數。

【涼】數者,有五種。一數,二減數,三增數,四聚數,五淨數。

【唐】1滿數者:謂從一數至十。

【涼】數者,一至二乃至十。

【唐】2減數者:謂於二等.數為一等。

【唐】3增數者:謂於一等.數為二等。

【涼】減數者,從三至一。增數者,從一至三四。

【唐】4亂數者:a謂數過十。

【涼】聚數者,a六息入、六息出

【唐】b有餘師說:於入謂出,於出謂入,名為亂數。[zs60雜亂失]

【涼】b復有說者,聚數者,觀入息是出、觀出息是入。

【唐】c復有說者:數無次第,故名亂數。

【唐】5淨數者:於五入息數為五入,於五出息數為五出。[雜心正理同]

【涼】淨數者,觀五息出。

[入出先後]

【唐】問:為先數入息,為先數出息耶。

【唐】答:先數入息.後數出息,以生時息入.死時息出故。又如是觀.身心安隱非顛倒故,又如是觀.顯於生死先入後出非顛倒故。

【涼】問曰:為先數入息、為先數出息耶。

【涼】答曰:先數入息。所以者何。生時息入.死時息出,如是觀者.是名隨順生死觀法。是以先觀入出,乃至廣說。

 

【唐】(二)隨者:

【唐】繫心隨息.從外入內。謂從口鼻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復從心胸流至臍輪,如是展轉乃至足指,心皆隨逐。

【涼】隨者,觀息至咽時,心亦隨至。至心至臍.乃至脚指,心亦隨至。

【唐】心復隨息.從內出外[正理雜心皆有]。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節一指節.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肘一肘.半尋一尋,乃至廣說。隨根勢力,息去近遠.心皆隨逐。

 

【唐】(三)止者:謂觀息風.初住口鼻,次住咽喉,次住心胸,次住臍輪,展轉乃至後住足指,隨息所止.心住觀之。

【涼】止者,息入時住在咽,心亦止觀。如是.至心至臍.乃至住脚指,心亦止觀。

【唐】有說:止者,住心觀息,遍住身中,如珠中縷。

【涼】復有說者,止者,觀風在身中住,如觀明珠中綖。

 

【唐】(四)觀者:謂此息風.若至口鼻能審觀察,若至咽喉亦審觀察,如是展轉乃至足指.亦審觀察。觀息風已,復作是念:「此風聚中.有四大種,此四大種生諸造色,此所造色是心心所所依止處。」如是行者,觀息為先,展轉遍能觀五取蘊。

【涼】觀者,不但觀風,以風大故.等觀四大.不作差別。觀此四大能生何物,知生造色。次觀造色者.為誰作依.[=【三宮】]有所作,知為心心數法。以是事故.[=觀【三宮】]觀五陰。

 

【唐】(五)轉者:轉此入出息觀.起身念住,展轉乃至.起法念住。

【涼】轉者,轉此入息觀.起身念處,次起受心法念處,次起煗頂忍世第一法

 

【唐】(六)淨者:a從煖乃至無學。

【唐】b有說:四種順決擇分亦是轉攝,淨謂始從苦法智忍乃至無學。

【涼】淨者,b謂苦法忍是也。

【唐】c有說:從四念住位乃至金剛喻定皆是轉攝,有煩惱故未名為淨;盡智起後方名為淨。

【涼】a復有說者,是諸善根皆是慧分

 

§b2六相各作二事

【唐】復次,此中:

【唐】數作二事:一能數入出息,二能捨耽嗜依尋。

【涼】數有二事:一數入出息;二能捨[=【三宮】]覺。

【唐】隨作二事:一能隨入出息,二能捨出離依尋。

【涼】隨有二事:一能隨入出息;二捨離欲覺。

【唐】止作二事:一能止住息,二能住等持。

【涼】止有二事:一能住息在鼻端;二不捨三昧。

【唐】觀作二事:一能觀入出息,二能取心心所法相.無所遺漏。

【涼】觀有二事:一能觀入出息住異相;二能取心心數法相。

【唐】轉作二事:1一能轉息觀,二能入諦觀。

【涼】轉有二事:一能知陰;二能入聖道。

【唐】2有說:轉作二事:一能捨異生性,二能得聖性。

【唐】3有說:轉作二事:一能捨煩惱,二能淨智見。

【唐】淨作二事:1一能觀聖諦,二能入聖道。

【唐】2有說:淨作二事:一能捨煩惱,二能淨智見。

【涼】淨有二種:2一能斷結;二能淨見。

【唐】3有說:淨作二事:一能證有餘依涅槃界,二能證無餘依涅槃界。

【唐】4有餘師說:淨作二事:一能證現法樂住,二能證二涅槃界。

 

§b3止觀品攝

【唐】問:此六息念,幾是奢摩他品。幾是毘鉢舍那品耶。

【唐】有作是說:前三是奢摩他品,後三是毘鉢舍那品。

【唐】復有說者:前三是毘鉢舍那品,後三是奢摩他品。

【唐】[]如是說者:此不決定,或有一切皆是奢摩他品,或有一切皆是毘鉢舍那品。

 

【涼】{}問曰:阿那般那念體性是何。

【涼】答曰:是慧,以此心品中念偏多故;名阿那般那念,取其相應共有法故。欲界體依是四陰性,色界是五陰性。地者,在五地中,欲界、未至、[=禪【三宮】]初禪中間、二禪未至、三禪未至。所依身者,依欲界身,亦依色界,然初起時必依欲界。行者體非行。境界者,境界是。風念處者,非根本念處,是念處方便。若取念處眷屬者,則是身念處。所以者何。以緣色故。

【涼】問曰:若然者,何故佛經說阿那般那念是四念處耶。

【涼】答曰:以是念處方便故名四念處。

【涼】問曰:若然者,不淨觀亦是四念處方便,何故不說名四念處耶。

【涼】答曰:若有眾生應聞阿那般那是念處者,世尊則說。若有眾生應聞不淨是念處而得悟者,佛亦說之。

【涼】復有說者,如此經中亦說不淨觀是念處。如此經偈說:

【涼】  若能觀青色  亦能觀爛壞  是名身念處  □□觀淨生欲心,

【涼】  是中亦有受  是名受念處  能以無瞋心  是名心念處 

【涼】  亦斷於[=受【宮】]愛恚 是名[=說【三宮】]法念處  

【涼】復次何故說阿那般那念是念處,不說不淨觀耶。

【涼】答曰:以阿那般那念觀牢固可恃,不淨觀法則不爾。若行者失念,煩惱現在前時,速能還觀。如人[怖恐=恐怖【三宮】]怖恐速走入城,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不與外道共、不淨觀共。

【涼】復有說者,不淨觀能增長眾生想。所以者何。觀時必觀男女身骨故。阿那般那念能增長法[=想【三宮】]相。所以者何。以是空三昧根本故,是故說四念處。

【涼】復有說者,阿那般那念緣近法,是不雜觀,非次第觀、非是因眾生觀、不多用功,不淨觀不[=念【宮】]爾。是故說是念處,不說不淨觀也。智者,一等智。根相應者,一根相應,謂捨根。世者,謂是三世。緣世者,謂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謂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謂緣無記。欲色無色界繫者,謂欲色界繫。緣三界繫及不繫者,謂緣欲色界繫。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謂是非學非無學。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者,謂緣非學非無學。

【涼】見道斷修道斷無斷者,謂修道斷。緣見道修道不斷者,謂緣修道斷。

【涼】緣名緣義者,謂緣義也。

【涼】緣自緣他者,謂緣自他。{}

 

§b4息念滿相

【唐】如薄伽梵.於契經中為所化生.說伽他曰:

【唐】    善修息念滿   漸習隨佛教   彼能明照世   如日出重雲[日=月【三宮】]    

【涼】如經說偈:

【涼】  若於安般念  具足能修行  次第而習學  如佛之所說 

 

【唐】問:此頌中說息念滿者,誰名為滿,誰不滿耶。

【涼】問曰:此偈中說,誰具足、誰不具足。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佛名為滿;獨覺聲聞俱名不滿。

【涼】或有說者,此中說佛具足,聲聞緣覺不具足。

【唐】2有餘師說:佛及獨覺俱名為滿,聲聞不滿。

【涼】復有說者,佛辟支佛是具足,聲聞是不具足。

【唐】3或有說者:聲聞乘中到彼岸者亦名為滿,諸餘聲聞名為不滿。

【唐】4復有說者:三乘無學皆名為滿,學名不滿。

【涼】復有說者,阿羅漢以上是具足,學人凡夫人是不具足。

【唐】5或復有說:聖者名滿,異生不滿。

【涼】復有說者,聖人是具足,凡夫人是不具足。

【唐】6[]如是說者:諸有具上所說六因說名為滿,若不具者名為不滿。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若具上六事名為具足,若不具上六事名不具足。

 

§a4釋一奢能伽羅經

§b1世尊兩月宴坐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欲兩月宴坐,汝等不須參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是世尊入室宴坐。

【涼】如經中說,佛言:我於二月入於禪定。

[雜含SA807(SA808):我欲二月坐禪…。三月SN54.11(SN54.12)(Icchānaṅgalasuttaṃ()奢能伽羅經)][一車難伽羅村、伊車能伽羅([]薩羅婆羅門村)]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月燕坐者。佛在世時凡三燕坐,一初得道已十五日燕坐,亦制諸比丘不得見佛;中間二月燕坐,亦復立制。問曰:佛何以十五日二月四月…]

[宴默半月1. SN45.11 SN45.12 (由宴默起.說八正道) 2. SN54.9(毘舍離經)(SA809)(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修微細住)(摩訶僧祇律:更有三昧,使諸比丘快樂善學不極厭身) ]

 

【唐】問:世尊何故久宴坐耶。

【唐】答:1去來諸佛過殑伽沙,法爾皆應如是宴坐。

【唐】2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欲為諸天說密法故。

【唐】3有說:為斷慢緩苾芻放逸心故。

【唐】4有說:為觀病苾芻故。

【唐】5有說:欲為他界有情說妙法故。

【唐】6有說:為策退杜多行諸苾芻故。

【唐】7有說:哀愍未來所化諸有情故。謂未來世所化有情.聞是事已作如是念:如來猶故多時宴坐,我輩寧得不宴坐耶。

【唐】8有說:為遮外道謗故。謂諸外道毀謗佛言:此喬答摩,好處闠鬧[闠=憒【三宮】].愛多言論.捨離閑居寂靜之樂。為止此等種種謗故,多時宴坐。

【唐】9有說:任持菩提分法功德樹故。如種樹已須更修治,菩提分樹亦復如是,雖已圓滿.仍須經久宴坐任持。

【唐】10有說:為受妙法樂故。

【唐】11有說:為觀所證微妙諸佛法故。

【唐】12有說:任持難行苦行所勞身故。

【唐】13有說:欲現雖久證得無上菩提.而深敬重,猶如今時初證得故。

【唐】14大德說曰:由二因緣.如來經於兩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樂故,二者哀愍[慜=愍【三宮】]諸有情故。

【唐】15脇尊者言:為他於法生渴仰故。

 

§b2令答外道佛所入定

【唐】如彼經說:過二月已,爾時世尊從宴坐起,出到逈處敷座而坐,現如是相,令諸苾芻來詣佛所。

【涼】現如是所應瑞相。[SA807.SN54.11皆無]

 

【唐】問:世尊爾時現何等相。

【涼】云何瑞相。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令地微動。

【唐】2有餘師說:放勝光明。

【唐】3或有說者:出梵音聲。

【唐】4復有說者:化作苾芻前後圍繞.問訊恭侍。

【涼】4世尊自敷床而坐,化作比丘眷屬圍遶,是其瑞相。

【涼】1復有說者,世尊令地微動。

【唐】時諸苾芻見已知佛從宴坐起,深心慚愧,我等何為不早詣佛。便相告命共往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問訊起居.退坐一面。

【涼】諸比丘見已尋詣佛所,此亦是其瑞相。

 

【唐】世尊告曰:若有外道來問汝言,汝等大師二月宴坐入何等定。應答彼言,入持息念。

【涼】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外道梵志來問汝言.沙門瞿曇於二月中為入何定者,汝當答言,入阿那般那定。

 

【唐】問:諸外道輩,尚不知有持息念名,況知自性。世尊何故作是說耶。

【涼】問曰:如諸外道梵志,乃至不識阿那般那定名,佛何故作如是說「若諸外道來問汝者,汝當答言入阿那般那定」耶。

【唐】答:1為欲引攝.諸外道等所化有情.入佛法故。謂有外道及信彼法所化有情,聞佛世尊.二月宴坐入持息念.生希有心,來詣佛所,佛為說法彼信奉行。

【涼】答曰:欲令外道生[=希【三宮】*]悕有想。若[=謂【三宮】]諸外道聞阿那般那定名,必生[]悕有想;以生[]悕有想故來至我所,以此緣故當入我法。作如是說。

【唐】2復次,為欲守護新學苾芻令於佛法不背捨故,謂有苾芻初入佛法學持息念,心不敬重欲歸外道更求異法,因佛此言諸外道輩來詣佛所恭敬受法,是諸苾芻心便不退。

 

【唐】問:佛宴坐時遍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何故但說入持息念。

【涼】問曰:如世尊悉入諸禪定解脫三昧,何以但說入阿那般那定耶。

【唐】答:1雖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而持息念是彼上首,是故偏說。

【涼】答曰:以阿那般那定在諸禪定初故。

【唐】2復次,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皆是息念前後眷屬,是故世尊說持息念。

 

§b3十七種息念

[zs60此十七中,初是總觀.後十六種是差別觀,約四念住如次應知.各有四門成十六種。][雜心:…以為三念處方便種子。…此名得方便無願解脫門種子。…][zs60何故辯息念中言覺喜樂。]

§c1(1-5)

【唐】如契經說:「佛告苾芻:(1)我已念入出息,了知我已念入出息;

【唐】(2)我已念短入出息,了知我已念短入出息;

【涼】如說當觀息短,乃至廣說。[舊譯十六句]

【唐】(3)我已念長入出息,了知我已念長入出息;

【唐】(4)我已覺遍身入出息,了知我已覺遍身入出息;[paṭisaṃvedī覺知一切身(SA);學一切身(覺知)(MA/舍利弗);盡觀身體入息(AA);息入遍身(摩訶僧祇律)]

【唐】(5)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一切身行息passambhaya/身行休息/身息(SA);學止身行(MA)()身行(舍利弗[除覺.身除.心除](以細身行調伏麁身行…寂靜滅除…捨念清淨.成就於四禪行).成實[心安隱故.麁息則滅]).猗身行(尊婆須蜜).和釋[柔順](修行道地).息除身行(瑜伽);身行捨(摩訶僧祇律)](passambhati--śrambh--pra-śrabdha) [學滅出息入息.善見律]

[SA8071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23若長若短4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5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SN54.11 (婆沙.正理顯宗.尊婆須蜜,餘處皆先長後短)]

[SA8031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23息長息短。4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5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身行息出息善學。SN54.1]

[SA810:如是聖弟子,1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23若長若短;4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5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SN54.13 ] [ MN118 ][AA17.1 羅雲…出息亦知息冷…MN62(同餘經) ][出曜經:息熅亦知.息冷亦知…][安般守意經.十六勝,與此不同]

[第二三句]

【唐】問:入出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

【涼】問曰: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

【唐】答:先短後長。云何知然。如《施設論》說:「菩薩初入定時.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擔重經嶮難處.其息速疾,後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後長。

【涼】答曰:先觀短、後觀長。何以知耶。答曰:如說:世尊入定不久.入出息速動,入定轉久.入出息安住。如人重擔上嶮難處.身體疲極.入出息速動,若止息時.入出息住。佛亦如是。

[第四句]

【涼】入息時知息遍身,出息時亦知遍身。

【唐】問:此觀息風.從鼻而入.還從鼻出,何故乃說.我覺遍身入出息耶。

【涼】問曰:繫念在鼻端,云何復知入出息遍身耶。

【唐】答:息念未成,觀入出息從鼻入出。息念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息風周遍於中入出。[一切身毛孔(尊婆須蜜).見一切毛孔風行出入(成實)][身諸毛孔息出-(鼻奈耶)]

【涼】答曰:{}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遍知此身是無常法而不失念。

【涼】問曰:若然者,不名起定耶。

【涼】答曰:不名起,以不捨其方便故。如是展轉觀此身,是苦空無我穢污不淨性。{}

【涼】若此阿那般那念未成時,繫念在鼻端。後若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風從中入出。

 

【唐】問:若爾,何故非出定耶。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名起定耶。

【涼】答曰:

【唐】答:1意樂加行俱未息故。

【涼】以不捨方便所期心故,不名起定。

【唐】[大德(法救)]如菩薩時雖作此觀而不出定,亦以意樂加行未息,故無有過。

【涼】尊者婆檀陀[=萎【宮】]說曰:如菩薩觀時,先繫念在身諸孔風入出處,令心不散亂,亦不捨方便。

【唐】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觀一切大種造色所合成身,皆是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不淨。以不捨離緣息風覺,不名出定。此亦應爾。

【涼】{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遍知此身是無常法而不失念。

【涼】問曰:若然者,不名起定耶。

【涼】答曰:不名起,以不捨其方便故。如是展轉觀此身,是苦空無我.穢污不淨性。}

 

[第五句]

【涼】止息身行入息出息,乃至廣說。

【唐】止身行者:謂令息風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涼】止息身行者,令此入出息轉微寂靜,或時不觀。

 

[]

【唐】應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總,念短入出息等是別。

【唐】復次,念入出息者,是欲界持息念;

【唐】念短息者,是初靜慮;

【唐】念長息者,是第二靜慮;

【唐】覺遍身者,是第三靜慮;

【唐】止身行者,是第四靜慮。

【涼】復有說者,觀息短時名入初禪,觀息長時入第二禪,知息遍身入第三禪,止息身行入第四禪。

 

§c2(6-9)

【唐】又彼經說:「(6)我已覺喜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喜入出息;

【唐】(7)我已覺樂入出息,了知我已覺樂入出息;

【唐】(8)我已覺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行入出息;

【唐】(9)我已止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心行入出息。

[SA8036覺知喜,7覺知樂,8覺知[>]行,9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SA810:若有時聖弟子,6喜覺知,7樂覺知,8心行覺知,9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受隨身=隨受【元】【明】]受隨身比思惟。]

 

【涼】如是等四義,亦應如是說:

【唐】應知此中:覺喜者:觀初二靜慮地喜。

【涼】覺喜入出息者,謂初禪二禪也。

【唐】覺樂者:觀第三靜慮地樂。

【涼】覺樂入出息者,即觀察此樂也;

【唐】覺心行者:觀想及思。[cittasaṅkhāra][(摩訶僧祇律)入息意行.出息意行][(修行道地)心所趣:觀諸想念](尊婆須蜜)心行所由,亦觀想痛,或作是說.觀心意行。猗心意行,意行漸薄。][集異門:想思說為意行(五事毘婆沙.舍利弗.雜含SA568.[SN41.6(citta...想受)])][解脫道論:心行.是謂想受(清淨道論)]

【涼】覺心行入出息者,1觀察想思也。

【涼】2復有說者,覺心行者,觀意業[本義抄:問:婆沙論文.明持息念十七種觀中.覺心行者.緣想思心所歟。答:不緣想思心所也。][zs60非此中說心行謂,應知此中受名心行。謂由耽著樂受味故,便於彼彼境界.或生思造作心.名為心行,受是思因故.名心行無失。或但能覺受自體者,義准亦於思等自體.次第能覺生住壞相,如甞大海一渧水醎.則亦遍知大海水味,故唯覺受.名覺心行。]

【唐】止心行者:謂令心行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涼】止息意行入出息者,令彼意行轉微寂靜,或時不觀。

 

§c3(10-13)

【唐】又彼經說:「(10)我已覺心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入出息;

【唐】(11)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abhippamodayaṃ cittaṃ assasissāmī

【唐】(12)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samādahaṃ cittaṃ assasissāmī

【唐】(13)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vimocayaṃ cittaṃ assasissāmī

[SA80310覺知心,11覺知心悅pra-mud()12覺知心定[心伏(修行道地)]sam-ā-dhā13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SA810:有時聖弟子,10心覺知,11心悅、12心定、13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唐】應知此中:覺心者:謂觀識體。

【涼】覺心入出息者,謂觀察於識也。

【唐】令心歡喜等者:佛雖不復.令心歡喜攝持解脫,然菩薩時有如是事故復重觀。

【涼】覺隨喜心.定心.解脫心.入出息者,如來無隨喜心(prāmodyam Chap.820)、無定心、無解脫心。觀察菩薩本所行,隨喜心、定心、解脫心也。

[舍利弗:悅心,謂悅豫.重悅豫.究竟悅豫,但非喜,是名悅。][成實:覺心者,行者除受味故.見心寂滅.不沒不掉。是心或時還沒,爾時令喜。若心還掉,爾時令攝。若離二法爾時應捨,故說令心解脫。]

[MA46 AN10.3…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pāmojja).(pīti)....見如實.知如真..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c4(14-17)

【唐】又彼經說:(14-17)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了知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

[SA807: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

[SA80314觀察無常aniccānupassī.15觀察斷paṭinissaggānupassī(pratinisarga,pratinisṛjati/prahāṇa).16觀察無欲virāgānupassī.17觀察滅nirodhānupassī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SA810:若聖弟子,14-17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摩訶僧祇律.成實.),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南傳無常離滅斷][修行道地經:十六特勝:無常.無欲(離欲).寂然(寂滅).見道趣(見趣道.見息出滅處)(離無欲)][舍利弗:無常.離欲(愛盡涅槃寂靜妙勝).(愛盡涅槃寂靜妙勝).出世(一切流.愛盡涅槃寂靜妙勝)(出離.解脫道論)]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隨觀無常者:謂觀息風無常。隨觀斷者:觀八結斷。隨觀離者:觀愛結斷。隨觀滅者:觀結法斷。

【唐】2有說:隨觀無常者:觀四大種無常。隨觀斷者:觀無明結斷。隨觀離者:觀愛結斷。隨觀滅者:觀餘結斷。

【唐】3有說:隨觀無常者:觀色身無常。隨觀斷者:觀過去結斷。隨觀離者:觀現在結斷。隨觀滅者:觀未來結斷。

【涼】1覺無常入出息者,觀察入出息是無常也。3覺斷入出息者,觀察斷過去煩惱也。覺離欲入出息者,觀察斷未來煩惱也。覺滅入出息者,觀察斷現在煩惱也。

【涼】復有說者,覺無常入出息者,觀察心心數法是無常也。1覺斷入出息者,除愛結,觀察斷餘結也。覺離欲入出息者,觀察斷諸煩惱也。覺滅入出息者,觀察斷一切結法也。

【唐】4有說:隨觀無常者:觀大種造色等皆是無常。隨觀斷者:觀苦受斷。隨觀離者:觀樂受斷。隨觀滅者:觀不苦不樂受斷。

【涼】復有說者,覺無常者,是觀察身無常也。覺斷者,觀察斷無明也。覺離欲者,觀察離欲愛也。覺滅者,觀察涅槃是寂靜也。

【唐】5大德說曰:隨觀無常者:觀五取蘊無常。隨觀斷者:觀五取蘊空無我。隨觀離者:觀五取蘊苦。隨觀滅者:觀五取蘊不轉寂滅。[斷離滅三界中無此說]

【涼】5尊者婆檀[]說曰:覺無常者,觀察五取陰也。覺斷者,觀察五取陰是空無我也。覺離欲者,觀察五取陰是苦也。覺滅者,觀察五取陰是不生寂滅法也。

 

§b4深細定

【唐】又彼經說:今我此定猶為麁淺,我應更入餘深細定。

【涼】我作如是念、如是住者,皆是麁定,我應廣住微細定中。

[SA807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

 

【唐】問:此中何者是深細定。

【涼】問曰:云何微細定耶。

【唐】1有說:第四靜慮。2有說:無色。3有說:滅定。

【涼】答曰:1或有說者,第四禪是。3復有說者,滅盡定是。

 

【唐】又彼經說:時,有三天端嚴殊妙.過於夜分.來至我所,第一天言:此已命過。第二天言:此當命過。第三天言:此非已死亦非當死,然住勝定寂靜如是。

【涼】是時夜分有欲界三天.來詣菩薩所:一、下根;二、中根;三、上根。

[SA807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

 

【唐】問:彼是何天寧作異說。答:是欲界天根品異故,謂:

【唐】1鈍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無入出息,身不動搖.無思作業,必已命過。

【唐】2若中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猶有煖氣.身不爛壞,雖非已死,而當命過。

【唐】3若利根者:曾見諸佛及聖弟子入如是定.身心不動,後時還出,故作是言:此非已死,乃至廣說。

【涼】彼下根天,見其無入出息,又不動搖.無思想行,作如是言:此瞿曇沙門.今者已死。

【涼】彼中根天,見其身猶煖,雖復經久.而不爛壞,彼作是言:今雖未死,後必當死。

【涼】彼上根天,曾見諸佛及佛弟子入禪法,彼作是言:今非是死.亦不當死,然住此定.法應如是。

 

§b5聖住天住梵住

【唐】又彼經說:佛告苾芻:若有問言:「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應正答言:「謂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學者證所未證,能令無學者得現法樂住。

【涼】若有人問: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云何如來住。

【涼】應當答言:是阿那般那念。如是說者,是名正答。

[SA807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ariyavihāra)、天住、梵住(brahmavihāra)(學住、無學住、(tathāgatavihāra)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乃至無學現法樂住SN54.11 ]

[集異門:天住云何。答謂四靜慮…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聖住云何.答謂四念住四正斷[斷=勝【宮】]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智論1六種欲天住法,是為天住。2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住法,是名梵住。3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復次,1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2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故名梵住。3空、無相、無作,是三三昧名聖住。4佛住者,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種種諸慧,及八萬四千法藏度人門。]

[瑜伽1空無願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聖住。2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3四種無量,是名梵住。]

[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天住:但修慈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身業行慈語業行慈意業行慈廣大熾盛)。梵住:修四無量行。聖住:修三解脫門。]

【涼】{}問曰:如阿那般那念是非學非無學,何故說是學住無學住耶。

【涼】答曰:從學無學邊得故.名學無學,能入學無學法故.名學無學。{}

 

【唐】A此持息念:

【唐】1不雜煩惱,故名聖住。2自性光淨,故名天住。3自性寂靜,故名梵住。

【唐】4諸佛多住,故名佛住。5學所得故,名為學住。6無學得故,名無學住。

【涼】復有說者,1無煩惱故名聖清淨,2天所有故[=名天,3不惱害故.名梵,

【涼】4學所有故名【三宮】]名學.能得學法故名學,5無學所有故名無學.能生無學法故名無學。

【涼】6如來住者,阿羅漢住名如來住。

【唐】a學者由此得勝現觀.斷除[除=餘【三宮】]煩惱故,名證所未證。

【唐】b無學者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名得現法樂住。

【涼】a未得而得者,勝進是也。b已曾得者,一、受現法樂;二、已至不動。

 

【唐】B有說:此持息念:

【唐】是聖所有.能引聖性,故名聖住,廣說乃至。

【唐】是無學所有.能引無學性,故名無學住。

【涼】復有說者,1聖所有故名聖住,能生聖法故名聖住。

【涼】2天所有故名天住,能生天故名天住。

【涼】6乃至如來所有故名如來住,能生如來法故名如來住。

【唐】a學者由此能證阿羅漢果,故名證所未證。

【唐】b無學者由此住四種樂,故名得現法樂住。

【唐】四種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涼】a未得而得者,阿羅漢是也。

【涼】b已得受現法樂者,現法樂有四種:一、出家樂;二、閑靜樂;三、寂滅樂;四、三菩提樂。

[s16出家味.寂靜味.聖道味.寂滅味][雜含485:有四種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正理77:又契經言:樂有五種: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菩提樂.五涅槃樂。][成實:有四味:出味.離味.寂滅味.正智味。…出味者.出家求道也,離味者.身心遠離也,寂滅味者.得禪定也,正智味者.通達四諦也。][瑜伽:無惱害樂…四種:一出離樂(少欲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三摩地樂),四三菩提樂…(naiṣkramya-sukha, praviveka-, upaśama-, Sambodhi-),卷70四種歡喜(引四樂),卷96總為三樂。]

 

【唐】問:此持息念是非學非無學,何故名為學無學住。

【唐】答:學無學者.身中有故。

【涼】{問曰:如阿那般那念是非學非無學,何故說是學住無學住耶。

【涼】答曰:從學無學邊得故.名學無學,能入學無學法故.名學無學。}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六

 

 

 

 

27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五

 

 

〖心依〗無色有情心相續.依命根眾同分等轉

【唐】「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乃至廣說。

【涼】如色眾生.依身故心迴,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欲色界有色故,心相續依色轉。無色界既無有色,心相續應無依轉。」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無色界心等相續.亦有依轉,故作斯論。

【涼】答曰:如欲色界眾生依色故心迴,無色界無色,或謂彼心無所依而迴。為令彼意得決定故,而作此論,說有所依。

 

§a2本論文

【發】如有色有情心相續.依身轉,無色有情心相續.依何轉耶。

【發】答:依命根眾同分,及餘如是類.心不相應行。

【八】如色界眾生.依身心迴,如是無色眾生.依何等心迴。

【八】答曰:命根處所,亦復有餘心不相應行。

【涼】問曰:彼何所依耶。

【涼】答曰:命根.受身處,如是等諸餘心不相應行。

 

【唐】何者是餘不相應行,謂得生老住無常等。

【涼】[=【三宮】]不相應行名何等。謂凡夫性.不成就.[=得相【三宮】]得生住老滅。

 

§b1欲色界心.但說依身

【唐】問:欲色二界心相續轉,亦依命根眾同分等,此中何故但說依身。

【涼】問曰:亦依心迴,何以但說身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依彼轉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唐】2.有作是說:依義多故。謂欲色界心相續轉.身義多,非命根等.義多。謂眼根等無量色法.與眼識等為所依故。

【唐】3.有餘師說:以身麁故.但說依身,命根等細.難示現故。

【涼】以身麁故說身。

[zs21如是欲色有情心等,依色同分命等相續。無色有情,以無色故.但依同分及命根等,心等相續,非無有依]

 

§b2三界六識.依及所依(三說)

[zs21:要由彼有.此方得生,無則不生,是為相。定有彼相及隨變(謂令改易),是謂為依及所依相。]

[俱舍:唯欲界繫.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此為所依āśraya་གཞི་.無表得起,現身大種.但能為依saṃniśraya་རྟེན་。為轉隨轉因,隨其次第。][正理:此過大種.為後後念無表所依,能引發故;與後後念無表俱起.身中大種.但能為,此大種若無.無表不轉故。]

【唐】A 1.生欲界(1)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眼根所依大種.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s142餘二十一…彼與意根作所依(五根).().作雜染.作清淨.作清淨位,故亦名根。]

【涼】眼根及次第滅心,與眼識作依作所依;生眼根四大.身根.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處..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如眼識,(234)耳鼻舌識,應知亦爾。[zs21眼等四識.一一皆用無間滅意及自色根.為其所依.及為依性]

【涼】耳識鼻識舌識,說亦如是。

【唐】(5)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身根及次第滅心,與身識作依作所依;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處..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6)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身根所依大種.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身根.生身根四大.命根.受身處..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2.如生欲界,生色界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

【唐】3.生無色界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唐】B有作是說:

【唐】1.生欲界(1)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zs4色等若不離根,雖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

【涼】復有說者,眼根及次第滅心,與眼識作依作所依;生眼根四大.身根.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觸.命根.受身處..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如眼識.(234)耳鼻舌識,應知亦爾。

【涼】耳識鼻識舌識,說亦如是。

【唐】(5)若身識現在前,此識以身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身根及次第滅心,與身識作依作所依;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觸.命根.受身處..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6)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身根及色香味觸.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等,為依非所依。

【涼】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身根.生身根四大.色香味觸.命根.受身處..生住老滅,如是等法,作依不作所依。

【唐】2.如生欲界,生色界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及香味。

【唐】3.生無色界,如前說。

 

【唐】C有餘師說:

【唐】1.生欲界(1)眼識現在前,此識以眼及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四蘊.為依非所依。

【涼】復有說者,眼根及次第滅心,與眼識作依作所依;俱生四陰,作依不作所依。

【唐】(2345)如眼識.耳鼻舌身識,應知亦爾。

【涼】耳鼻舌身識,亦如是。

【唐】(6)若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四蘊.為依非所依。

【涼】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俱生四陰,作依不作所依。

【唐】2.如生欲界,生色界,應知亦爾,差別者,彼無鼻舌識。

【涼】如是則說生欲色界者,生無色界者云何。

【唐】3.生無色界意識現在前,此識以無間滅意.為依及所依;以俱生三蘊.為依非所依。

【涼】答曰:意識前次第滅心,與意識作依作所依;俱生三陰,作依不作所依。

 

§a3命根體是一物多物

【唐】問:命根體,為是一物.為多物耶。設爾何失。

【涼】問曰:命根體,為是一、為是多耶。

【唐】若一物者,何故斷手等而不死,斷頭腰便死耶。

【唐】若多物者,何故手等被斷離身,而無有命。

【涼】若是一者,斷其手足,何故命不斷耶。

【涼】若是多者,斷其手足,何以手足中而無命耶。

 

§b1體是一物

【唐】答:

【涼】答曰:

【唐】應說命根體是一物。

【涼】應作是說,體實是一。

【涼】{}以一命根在身中故,名之有命。如有一受名之有受,如有一思名曰有思,有一心故名曰有心,一心滅故名曰無心。如是有一命故名曰有命。{}

 

【唐】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而不死耶。

【涼】問曰:若然者,斷其手足.何以不死耶。

【唐】答:(1)命根有二種:一依具足身,二依不具足身。斷手足等令離身時,依具足身命根滅,依不具足身命根起。

【唐】(2)命所依身亦有二種:未斷手等.名具足身,斷手等時.名不具足。斷手等已.具足者滅.不具[具+(足)【三宮】]者生。

【涼】答曰:(2)命所依身有二種:有具足、不具足。若斷手足時,具足者滅.不具足者續生。具足所依身.在不生法中住,不具足者.遇緣便生。

【唐】故命與身相依而轉。

 

【唐】問:何故斷頭及腰便死,斷手足等而不死耶。

【涼】問曰:何故斷手足時不死,斷頭截腰而便死耶。

【唐】答:1頭腰二處是大死節,故斷便死,手等不然。

【涼】答曰:1'若斷手足及餘身分時,不壞害多入;若斷頭截腰,則壞害多入。

【涼】1'復次,若斷手足時,不壞害多入因.亦不壞緣;若斷頭截腰,則壞害多入因.亦破其緣,令多入在不生法中住。

【唐】2復次,欲界有情依段食住,喉通段食,腹為食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

【唐】3復次,頭是眼等多根依處,斷之便壞眼等諸根;腹是息風所依止處,斷腰腹壞.息無所依。故斷二處.命根便斷手等不爾.不可為難。

【涼】3復次,以頭是諸根聚處、以腰是入出息住處,若壞害則死。手足等身分,非諸根聚處,亦非入出息住處,是故斷截不死。

 

§b2體是多物

【唐】有說:命根體是多物。手足等中命根各別,所依能依數量等故。

【涼】復有說者,命根體是多法。手足中異,如是諸餘身分中亦異。

【唐】問:若爾,何故斷手足等令離身時.而無有命。

【涼】問曰:若然者,斷其手足棄在於地[=他【三宮】].何以無命耶。

【唐】答:1以手足等繫屬身故,彼若離身.命便不起。

【唐】如手足等未離身時,是身根.名有情數,離身不爾;命根亦然,故彼離身.命便不起。

【涼】答曰:1手足中命,雖性各異.而屬於身。若離於身.更不屬身,是故不活。

【涼】2復次,以離所依長養緣故,不活。

 

【唐】[]評曰:應說命根體是一物。有一命故,名有命者。如有一心.名有心者,有一心滅.名無心者,一受一想一思亦然。如是有情有一命故,名有命者。

【涼】{以一命根在身中故,名之有命。如有一受.名之有受,如有一思.名曰有思,有一心故.名曰有心,一心滅故名曰無心。如是有一命故,名曰有命。}

【唐】而此命根唯是異熟不相應行,如心受等,一有情身.一剎那頃有一無二。

-----------------------

§a4眾同分

【唐】云何眾同分。謂有情同分。

【涼】云何受身處。答曰:眾生相似法。

【唐】猶如命根.體是一物,遍與一切身分為依

 

§b1唯無覆無記

【唐】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唯無覆無記性,唯有漏,通三界。

【涼】受身處.亦是一體,是不隱沒無記。

[是異熟及等流]

【唐】問:此眾同分,為長養.為等流.為異熟。

【唐】答:是異熟及等流,非長養.非色法故。

【涼】亦是報,亦是依。

【唐】1.異熟者,謂趣同分等。如地獄趣有情展轉相似,乃至天趣等有情亦然。

【涼】報者,說諸趣相似。如地獄眾生展轉相似,如是餘趣餘生,當知亦展轉相似。

【唐】等流者,謂界同分等,如欲界有情展轉相似,乃至無色界等有情亦然。

【涼】依者,說界相似,如欲界還似欲界,色無色界說亦如是。

【涼】如界相似,如是方土[=士【三宮】]族姓、居家比丘婆羅門、學無學,亦應隨相說。

【唐】2.有說:異熟者:謂初生時得,如與父母等展轉相似。等流者:謂後時方得,如與沙門婆羅門等展轉相似。洲渚方土及族姓[姓=類【三宮】].有情同分,如理應知。

【涼】復有說者,報者,初生時所得者是也。依者,後時所得者是也。如沙門還似沙門,婆羅門還似婆羅門。

【涼】{}此相似法,有得有捨。捨者,或身死時捨、或餘事故捨。餘事者,如得正決定,捨凡夫相似得聖相似。阿羅漢般涅槃時,捨而不得。{}

 

§b2通三性(異師)

【唐】有餘師說:有情同分,通善不善無記性攝。謂四向四果有情同分,是善性攝;造五無間業有情同分,不善性攝;諸餘同分,無記性攝。

【涼】復有說言,眾生相似法有三種,謂善、不善、無記。如八人相似法是善,五無間業人相似法是不善,諸餘人相似法是無記。

[]

【唐】曰:彼不應作是說:法雖有三種,而有情同分.唯無記攝。由此應知,前說為善。

 

§b3得捨

【涼】{此相似法,有得有捨。

【涼】捨者,或身死時捨、或餘事故捨。

【涼】餘事者,如得正決定,捨凡夫相似.得聖相似。

【涼】    阿羅漢般涅槃時,捨而不得。}

【唐】問:若得眾同分,彼捨眾同分耶。

【唐】答:應作順前句,謂若得眾同分,彼定捨眾同分。

【唐】有捨眾同分,而不得眾同分,謂阿羅漢般涅槃時。

 

【唐】問:若死此生彼時,定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耶。

【涼】問曰:諸死此生彼.盡捨受身處耶,設捨受身處.盡死此生彼耶。

【唐】答:應作四句。

【涼】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死此生彼,而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如地獄死還生地獄,乃至天死還生天等。

【涼】死此生彼.不捨受身處者,地獄中死還生地獄中,乃至天中死還生天中是。

【唐】(2)有捨眾同分.得眾同分,而非死此生彼:謂入正性離生等位。

【涼】捨受身處.非死此生彼者,謂得正決定者是也。

【唐】(3)有死此生彼,亦捨眾同分.亦得眾同分:謂地獄等死生異趣等。

【涼】死此生彼.亦捨受身處者,地獄中死生餘道中,乃至天中死生餘道中是也。

【唐】(4)有不死此生彼,亦不捨眾同分.不得眾同分:謂除前相。

【涼】不死此生彼.亦不捨受身處者,除上爾所事。[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四

【涼】[麗藏(再雕藏)]校正後序[宋元明宮四本.俱無此校正後序]

【涼】此卷第十七張第五行,「欲令無量那由他眷屬」(之下)「皆得解脫入於涅槃」(之上)國本[初雕藏]有「能斷貪欲修悲心者(乃至)兄弟姊妹欲令安樂非」等,凡四百五十五字。丹宋二本[契丹藏.開寶藏]並無者,詳其文勢,非唯首尾不相連續,至於立文之體.亦非此論,國本妄加耳,故今不取。但恨未詳此文來自何經,此須待勘。因書其意,以告來賢云。

[大般涅槃經(461)(夫修慈者)能斷貪欲,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捨心者能斷貪欲.瞋恚眾生。善男子,以是義故,得名為四,非一二三。

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悲亦如是.應說三者,汝今不應作如是難。何以故。

1善男子,恚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修慈則能斷彼奪命,修悲能除彼鞭撻者。善男子,以是義故,豈非四耶。

2復次,瞋有二種:一瞋眾生,二瞋非眾生。修慈心者斷瞋眾生,修悲心者斷非眾生。

3復次,瞋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修慈心者斷有因緣,修悲心者斷無因緣。

4復次,瞋有二種:一者久於過去修習,二者於今現在修習。修慈心者能斷過去,修悲心者斷於現在。

5復次,瞋有二種:一瞋聖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斷瞋聖人,修悲心者斷瞋凡夫。

6復次,瞋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善男子,以是義故,則名為四。

何得難言應三非四。是故,迦葉,是無量心伴侶.相對分別為四。

復以故,應名為四。器若有慈,則不得有悲喜捨心。以是義故,應四無減。

善男子,以分別故,應有四。若行慈時,無悲喜捨,是故有四。善男子,以無量故,亦得名四。

夫無量者,則有四種:有無量心有緣非自在,有無量心自在非緣,有無量心亦緣亦自在,有無量心非緣非自在。

何等無量有緣非自在。緣於無量無邊眾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雖得不定.或得或失。

何等無量自在非緣。如緣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樂,非(無量緣)(T12p695b)]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五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揵度人品下[不分卷及品【三宮】]

 

〖無有愛〗無有愛修道所斷

 1無有愛

【唐】「無有愛,當言見所斷.修所斷耶。」乃至廣說。

【涼】無有中愛,當言見道斷.當言修道斷。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愛有三種: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亦不說無有愛.是見所斷.是修所斷。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眾集經DA09復有三法.謂三愛…十上經DA10.增一經DA11] [AA49.5所謂三愛身][SN38.10無有愛(SA490)]

【涼】答曰:此是佛經。世尊經說:「有三種愛: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世尊經雖說無有中愛,不說見道斷.修道斷。彼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不說,此悉說之。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唐】2復次,為止異執,顯經義故。謂或有說:「契經所言.無有愛者,通見修所斷。」如分別論者。為止彼執,顯經所說.無有愛者.唯修所斷,故作斯論。

 

§a2應言修所斷

【發】無有愛,當言見所斷.修所斷耶。答:應言修所斷。

【八】無有中愛,當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耶。答曰:無有中愛.思惟斷,不得言見諦斷。

【涼】問曰:無有中愛,當言見道斷.當言修道斷。答曰:當言修道斷。

 

【唐】無有者,眾同分無常,緣此愛說名無有愛。是故此愛.唯修所斷,以眾同分修所斷故。

【涼】所以者何。無有是無常諸緣,彼愛是無有中愛。

 

 

§a3通見修斷--分別論者

【發】有作是說:無有愛,或見所斷.或修所斷。

【八】或復有言:無有中愛,或見諦斷.或思惟斷。

【發】云何見所斷。謂於見所斷法.無有而貪。

【發】云何修所斷。謂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

【八】云何見諦斷。答曰:見諦所斷法.無有中諸婬,是謂見諦斷。

【八】云何思惟斷。答曰:思惟所斷法.無有中諸婬,是謂思惟斷。

【涼】{復次,或有說者,無有中愛,或見道斷.或修道斷。

【涼】云何見道斷。答曰:見道所斷無有中愛,乃至廣說。}

 

【唐】問:誰作此說。

【唐】答:分別論者。彼說意言:三界無常,說名無有,能緣彼貪名無有愛。無常既通見修所斷,能緣彼愛,亦通二種。AKBh: vibhavo nāma ka eṣa karmaḥ? traidhātukī anityā / tatra prārthanā vibhavatṛṣṇā / 無有名何法

 

 

§a4此中但應言修所斷

【發】於此義中,無有愛.但應言修所斷。

【八】如我義,無有中愛.思惟所斷。

【涼】{如我義,無有中愛.當言修道斷。

 

§b1隨經義隨實義不同

【唐】謂於此論隨順契經無倒義中,無有愛但應言修所斷。

【涼】如我義者,如我隨順佛經中義。彼經是此論根本,以是事故.言無有中愛.修道所斷。}

【涼】問曰:此亦是見道斷,何以但言修道斷耶。

 

【唐】1.此中有說:若隨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若隨實義,說無有愛通二所斷。

【涼】答曰:為隨順經義故。

【唐】所以者何。謂契經說:「如有一類恐怖苦受所逼切故作如是念: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樂哉。」[集異門論] 此經中說.彼眾同分後時無常.名為無有,如是無有唯修所斷,故無有愛非見所斷。[SA943][中含:是謂.第一清淨說,施設最第一,謂我無.我不有,及為彼證故,施設於道。…MA215; AN10.29. ]

【涼】如經中說:「猶如有一[=一人【三宮】]為恐怖苦痛所逼,作如是念:使我斷壞乃至死,死後無病常得安樂。」彼經義趣.說受身處無常,彼所緣愛是修道斷。以隨順經義故,說修道斷。

【唐】此中論主說隨經義,與分別論者競釋經義故,說無有愛唯修所斷。

【唐】若隨實義,如後當說:三界無常說名無有,三界無常通二所斷,故無有愛亦通二種。

 

【涼】{}復次,或有說者,無有中愛,或見道斷.或修道斷。

【涼】云何見道斷。答曰:見道所斷無有中愛,乃至廣說。{}

【涼】此文先說隨順經義,今者則說真實義。

【涼】{}如我義,無有中愛,當言修道斷。

【涼】如我義者,如我隨順佛經中義。彼經是此論根本,以是事故.言無有中愛.修道所斷。{}

 

§b2有說一切唯修所斷--妙音

【唐】2.有作是說:此無有愛,若隨實義.若隨經義,俱應說言.唯修所斷。

【唐】三界無常雖通二種,而起愛者唯修所斷,以無有愛依厭苦生,但愛當來苦器無有;唯修所斷.是眾苦器,故無有愛唯修所斷。斷見雖緣五部無有,而無有愛不能通緣,但緣當來眾同分斷。

【唐】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起無有愛補特伽羅,唯緣執受蘊界處起,為彼逼切.緣彼當來斷壞起愛,無見所斷逼切有情.令愛彼斷,故無有愛唯修所斷。

 

§a5應理分別二師問答

【唐】前來略說.無有愛唯修所斷。此後應理論者與分別論者相對.問答難通,廣顯無有愛唯修所斷。

 

§b1此無有愛預流不起

【發】汝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耶。者。

【八】如是無有中愛思惟所斷耶。

【涼】如是汝欲令無有中愛.修道所斷耶。

【唐】是分別論者問,重定前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

【涼】此是毘婆闍婆提(毘婆闍婆提vibhajyavādin秦言分別論)定育多婆提之言(育多婆提yuktavādin秦言相應論)。若不定他言.說他過者,此則非理,故言.汝欲令無有中愛修道斷耶。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涼】育多婆提答言:如是。

【唐】是應理論者答。謂順契經無顛倒義,所立決定,故言如是。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耶。者。

【八】若作是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

【涼】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言:若作是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死後無病常得安樂」耶。

【唐】是分別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無。

【涼】答曰:不也。

【唐】是應理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s19彼是斷見所長養故]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能起此愛耶。

【唐】答:1見法性故。謂預流者.見諸法性.因果相續,故不愛斷。

【唐】2復次,信業果故。謂預流者.深信業果.前後相續,故不愛斷。

【涼】答曰:12或有說者,須陀洹.信法信業故。

【唐】3復次,了達空故。謂預流者得空解脫門.無我我所.今有後斷,故不起愛.貪後斷滅。

【涼】3復有說者,已見諸法自體生故,復能滿足修空解脫門故。

【唐】4復次,此無有愛斷見所長養,要斷見後方現在前,諸預流者.已斷斷見故.不起此愛。

【涼】4復有說者,此愛是斷見所增長,依斷見生,聖人已離斷見故。

【唐】5復次,諸預流者.得無有愛非擇滅故,必不復起。

【涼】復有說者,此愛從次第因生,彼次第已斷故。

【涼】尊者奢摩達說曰:見道所斷法是其因,聖人已斷見道所斷法故。[s19設摩達多:修所斷染污法.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斷故。]

 

【發】聽我所說。A若「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B若預流者.不起如是心「若我死後.斷壞無有.豈不安樂」,則不應說「無有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設當無有中愛思惟所斷,彼如是當言:須陀洹能起此愛.斷壞乃至死。答曰:雖有此言,是義不然

【八】B不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無有中愛思惟所斷。不應言無有中愛思惟所斷。此事不然。

【涼】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言:聽我所難,說汝違言負處。

【涼】A汝作是言「無有中愛.修道所斷」,汝亦應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死後無病常得安樂。若作是語:此事不然。

【涼】B不應作是說:無有中愛,修道所斷。若說.無有中愛修道所斷,此事不然。若說此愛修道所斷,不應言須陀洹不起此愛。若須陀洹不起此愛,不應言此愛修道所斷。

 

【唐】是分別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前關顯順宗違義,後關顯順義違宗。二俱不可故,總結言:作如是說,俱不應理。

 

【唐】應理論者後通意言:我宗不說諸未斷者皆必現前,或有未斷而不現前,或有已斷可現前故。若未斷者皆必現前,是則應無解脫出離,以未斷法無邊際故。設起,何時起之可盡。

【涼】育多婆提作如是說:我不言諸不斷者必起現在前,自有不斷不起現在前有雖斷而起現在前。若當不斷盡起現在前者,則無解脫出要。所以者何。凡夫人學人未來世中不斷者多,若當盡起現在前.則不得解脫,以未來世無邊故。如是事者,智人所不可。

 

§b2等彼破

【唐】此後反破分別論者,以通前難。

【涼】育多婆提先說如是等法,為說他過.而欲立難。

 

【唐】《因明論》中說破他義.有三種路:一猶預破,二說過破,三除遣破。

【唐】佛契經中明破他說.亦有三路:一勝彼破,二等彼破,三違宗破。

【涼】{外書中有三種難:一名疑難,二名說過難,三名除壞難。

【涼】佛經中說,世尊亦以三種難難他:一名轉勝難,二名等義難,三名違言難。

 

【唐】(1)勝彼破者:如長爪梵志白佛言:「我一切不忍。」佛告彼曰:「汝亦不忍此自見耶。」彼便自伏。[SA969.我一切見不忍MN74]

【涼】轉勝難者,如長爪[=抓【宋元宮】]梵志作如是言:「我一切不忍。」佛難言:「汝於此見亦不忍耶。」

【唐】(2)等彼破者[s28如彼所解.而釋通故]:如波吒梨外道白佛言:「喬答摩知幻不。若不知者.非一切智,若知者.應是幻惑。」佛告彼言:「俱[茶=【三宮】*][koḍya(koliya)]有惡人.婆鑄茶[荼*],破戒行惡,汝知之不。」彼言:「我知。」佛告彼曰:「汝亦應是破戒惡人。」彼便自伏。[MA20波羅牢經拘麗瘦卒(SN42.13: koliyānaṃ lambacūḷake bhaṭe拘利國的髮髻下垂雇員們)]

【涼】等義難者,如波知離問佛:汝知幻耶。佛答言:知。波知離言:沙門瞿曇即是幻者。

【涼】佛問波知離:汝知拘荼[拘麗瘦]有惡人.婆周羅.多行惡法者不耶。答言:我知。佛言:汝亦是多行惡法人也。[lambacūḍa]

【唐】(3)違宗破者:如鄔波離長者白佛言:「身業罪大.非意業。」佛告彼曰:「彈宅迦林.羯凌伽林等.誰之所作,豈非仙人惡意所作。」彼答言:「爾。」佛言:「身業能作此耶。」彼言:「不能。」佛告彼曰:「汝今豈不違前所言。」彼便自伏。[MA133優婆離經(令此一切那難陀內燒使成灰)(仙人發一瞋念,能令大澤無事.麒麟無事.麋鹿無事.寂靜無事.空野無事,無事即無事)(MN056: isīnaṃ manopadosena taṃ daṇḍakīraññaṃ kāliṅgāraññaṃ majjhāraññaṃ mātaṅgāraññaṃ araññaṃ araññabhūtan.)]

【涼】違言難者,如優波離居士,先言身業重,後說仙人惡意故.滅迦陵伽大城等。

【唐】於此三中,應理論者依等彼破.以通前難。

【涼】此中育多婆提以等義難毘婆闍婆提,使墮負處。}

【唐】此有三種,如後廣說。

 

§c1有愛一分

【發】汝等亦說「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耶。者。

【八】頗有是言:須陀洹婬欲未盡地獄畜生餓鬼耶。

【涼】如是[=見【元明】]汝意欲令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耶。

【涼】毘婆闍婆提答言:如是。

【唐】是應理論者問:審定他宗,若不定他宗說他過失,則不應理。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唐】是分別論者答:所問理定,故言如是。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airāvaṇa).善住龍王(supratiṣṭhita).琰魔鬼王(yamarāja)[顯揚.焰魔鬼王(法王)]統攝鬼界諸有情」耶。者。

【八】頗有是言:須陀洹能起此愛,我當作伊羅槃那龍王.摩那斯(manasvin).善住.若閻浮地獄王

【涼】育多婆提復更定言:汝意欲令.須陀洹能起如此愛,使我作伊羅跋那龍王、善住龍王、若閻羅王.使我於地獄眾生中尊

【涼】毘婆闍婆提答言:不也。

【唐】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s69js8至衰將近琰魔王][s172琰魔卒(地獄卒):以鐵鎖繫縛初生地獄有情.往琰魔王所。js11琰魔王使諸邏剎娑.擲諸有情置地獄者,名琰魔卒,是實有情,非地獄中害有情者,故地獄卒.非實有情。][zs31無間大熱及炎熱三,於中皆無獄卒防守。大叫號叫及眾合三,少有獄卒.琰魔王使.時時往來.巡檢彼故。其餘皆為獄卒防守(有情無情.異類獄卒)][起世經(長含.出曜):身壞命終,趣於惡道,生地獄中。諸守獄者(獄卒).應時即來,驅彼眾生.至閻摩王前白言:「天王,此等眾生…行惡行故,今來生此。唯願天王,善教示之,善呵責之。」…有三天使在於世間,所謂老病死也。][天使經(閻羅王五天使者.立世論)MA64 MN130 AA32.4 加生與王法牢獄。]

-------------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無。

【唐】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起如是等愛耶。

【唐】答:(1)彼趣是愚,聖有智故。

【唐】(2)彼趣是異生,聖非異生故。

【涼】答曰:2凡夫人生處,非聖人生處。

【涼】1復有說者,愚者生彼中,彼是智者故。

【唐】(3)彼趣惡意樂,聖意樂善故。

【唐】(4)彼趣多有破戒惡業,聖者成就清淨戒故。

【唐】(5)復次,一切聖者得諸趣非擇滅故,不愛生彼。

【涼】5復有說者,彼惡道已得非數滅故。若法得非數滅,不復起現在前。

 

【唐】問:聖者於惡趣皆不起愛耶。

【唐】答:雖無生彼愛,而有資具愛。如天帝釋.亦愛設支.青衣藥叉.哀羅筏拏善住龍等,諸預流等聞父母等墮惡趣中.亦生愛念,今遮生愛.故答不爾。

【涼】復有說者,愛有二種:一、生處愛;二、資生愛。須陀洹於惡道雖不起生處愛,而起資生愛,愛於象馬等,如帝釋於青衣所而起愛心。

【涼】問曰:於地獄趣,復云何起耶。

【涼】答曰:若其父母生地獄中,從可信人邊聞,便生愛心。

 

【發】聽我所說。A若「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乃至廣說」B若預流者.不起如是心「我當作哀羅筏拏龍王.乃至廣說」,則不應說「地獄傍生鬼異熟愛.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愛」。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若須陀洹愛未盡地獄畜生餓鬼,當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我作伊羅槃那龍王.摩那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答曰:雖有此言,[=此【聖乙】]是義不然。

【八】B不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我作伊羅槃那摩那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須陀洹[洹欲【麗】=欲洹【大】]欲意未盡地獄畜生餓鬼。不得作是語:須陀洹愛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此愛思惟斷〔-〕【三宮】]此愛思惟斷。此事不然。

【涼】育多婆提復作是言:聽我所難,說汝違言負處。A汝作是言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應作是說:須陀洹能起此愛,使我作伊羅跋那龍王,乃至廣說。若作是說,此事不然。

【涼】B若不說須陀洹能起此處,亦不應說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也。

 

【唐】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前關顯順宗違義,後關顯順義違宗。二俱不可,故總結言:作如是說,俱不應理。

【涼】若須陀洹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愛.而不起現在前,即是汝違言負處。

【唐】應理論者此意言:如惡趣愛,聖者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順正理。

【涼】如汝所說:須陀洹緣惡道愛未盡而不起現在前。我所說無有中愛亦如是。

 

§c2殺纏

【發】汝等亦說「諸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耶。者。

【八】頗作是語,「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耶。

【涼】育多婆提復難毘婆闍婆提言:於意云何。為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是修道所斷耶。

【唐】是應理論者問,餘如前說。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如是。

【唐】是分別論者答,餘如前說。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耶。者。

【八】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父殺【三宮】]母」。

【涼】育多婆提責。

【唐】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不也。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不也。

【唐】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纏耶。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起此纏耶。

【唐】答:1若有上品惡意樂者.能起此纏,諸預流者.意樂善故。

【涼】答曰:或有說者,有增上惡心者.能起此纏殺父母,彼須陀洹.有增上善心故。

【唐】2復次,若有上品無慚無愧.能起此纏,諸預流者.有慚愧故。

【涼】復有說者,有增上無慚無愧者.能殺父母,須陀洹有增上慚愧故。

【唐】3復次,此纏邪見之所長養.邪見後起,諸預流者.邪見斷故不起此纏。

【涼】復有說者,彼纏邪見所長養.隨邪見後生,須陀洹邪見已斷故。

【唐】4復次,諸預流者.已得此纏非擇滅故,及得此業不作戒故,畢竟不起。

【涼】復有說者,須陀洹已得不作戒,以是事故不起此纏。

 

【發】聽我所說。A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則應說:預流者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B若預流者.不起如是纏.故害父母命,則不應說「諸纏所纏.故害父母命.此纏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纏」。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彼如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母。答曰:雖有此言,是事不然。

【八】B不應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母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不得作是語: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此事不然。

【涼】育多婆提復責毘婆闍婆提,廣說如上。

 

【唐】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餘如前說。

【唐】應理論者此意言:如此殺纏,聖者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應正理。

 

§c3善法無有愛

【發】汝等亦說「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耶。者。

【涼】育多婆提復更難毘婆闍婆提言:於意云何,修道所斷法無有中愛,此愛當言修道斷耶。

【八】頗作是語: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斷耶。

【唐】是應理論者問,餘如前說。

 

【發】答:如是。者。

【八】答曰:如是。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如是。

【唐】是分別論者答,餘如前說。

 

【唐】此中修所斷法者,謂有漏善法。無有者,謂彼善根斷。若於此起貪.名無有貪。此善根斷.修所斷故,緣此起貪.亦修所斷。

【涼】修道所斷法者,謂有漏善法。無有者,謂斷善根。

 

【發】汝何所欲,諸預流者.為緣此起愛耶。者。

【八】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耶。

【涼】育多婆提復責毘婆闍婆提言:於意云何,須陀洹能起此愛.我當斷善根耶。

【唐】是應理論者將欲設難反定所宗,顯違正義。

 

【發】答:不爾。者。

【八】答曰:不也。

【涼】毘婆闍婆提答曰:不也。

【唐】是分別論者遮彼所問,顯義無違。

 

【唐】問:何故預流者不起此愛耶。

【涼】問曰:何故須陀洹不起如是愛耶。

【唐】答:1聖於善法.恒樂成就.不欲遠離,此善根斷,不成善法.令遠離善,是故聖者不緣起愛。

【涼】答曰:聖人愛樂功德,常欲成就善法現在前.不欲遠離,是故不起。

【唐】2復次,聖於善法.恒樂增進,此善根斷,能令善法損減衰退,是故聖者不緣起愛。

【唐】3復次,此善法無有愛,是邪見所長養.邪見後起,諸預流者已斷邪見.故無此愛。

【唐】4復次,聖者於此得非擇滅,故必不起。

 

【發】聽我所說。A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則應說:預流者緣此起愛。B若預流者.不緣此起愛,則不應說「於修所斷法無有而貪,此貪唯修所斷,諸預流者.未斷此貪」。作如是說.俱不應理。者。

【八】聽我所說。A若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彼如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答曰:雖有此言,是事不然

【八】B不應作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不得作是語:思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此事不然。

【涼】育多婆提復責毘婆闍婆提,廣說如上。

 

【唐】是應理論者前後兩關翻覆設難,餘如前說。

【涼】諸言不斷必起現在前,應說有如上等過。

【唐】應理論者此意言:如善法無有愛,聖雖未斷而不現前,無有愛亦應爾。故彼所難,不應正理。

 

[]

【發】彼既應理.此亦應然。者。

【唐】是應理論者總舉彼三,結成己義。謂彼所說初中後.既應正理,我前所說.理亦應然,不可為難。

 

【涼】{}外書中有三種難:一名疑難;二名說過難;三名除壞難。佛經中說,世尊亦以三種難難他:一名轉勝難;二名等義難;三名違言難。

【涼】轉勝難者,如長[=抓【宋元宮】]爪梵志作如是言:我一切不忍。佛難言:汝於此見亦不忍耶。等義難者,如波知離問佛:汝知幻耶。佛答言:知。波知離言:沙門瞿曇即是幻者。佛問波知離:汝知拘荼國有惡人名薩婆周羅多行惡法者不耶。答言:我知。佛言:汝亦是多行惡法人也。違言難者,如優波離居士,先言身業重、後說仙人惡意,故滅迦陵伽大城等。

【涼】此中育多婆提以等義難毘婆闍婆提,使墮負處。{}

 

 2釋無有-(二釋)

【發】無有名何法。答:三界無常

【八】無有名何等法。答曰:三界無常。

【涼】無有名何法耶。答曰:三界無常。

AKBh: vibhavo nāma ka eṣa karmaḥ? traidhātukī anityā / tatra prārthanā vibhavatṛṣṇā /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唐】A[隨實義] 1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或有疑:造此論者,唯解隨經義,不解隨實義。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此論者,前來成立隨契經義.說無有愛唯修所斷,今隨實義.顯無有愛通二所斷。三界無常通二斷故。

【涼】答曰:欲令毘婆闍婆提無所言故。

 

【唐】2復次,分別論者問應理論者言:汝從前來,雖以言辯伏我,而於實理猶未審定。今應定說,無有是何,而言此愛唯修所斷。

【唐】應理論者答分別論者言:我從前來.雖以言辯伏汝.成隨經義,今隨實義,此無有愛通二所斷。以三界無常通二所斷故。

【涼】2若不作是說,毘婆闍婆提當作是語:汝雖以言語伏我,然無有中愛.體性與法相相應者,或見道斷.或修道斷。是故彼尊者作如是說:「無有名何法。三界無常。」

【涼】復有說者,先說隨順經義趣,後說真實義。

【涼】復有說者,育多婆提還語毘婆闍婆提:我雖以言伏汝,然無有中愛.體性與法相相應,或見道斷.或修道斷。是故作如是說:「無有名何法。三界無常。」

 

【唐】B[隨經義]有作是說:前來說愛,今說無有,欲顯此二俱修所斷。此中所說三界無常,但說三界眾同分滅,不說一切。[正理俱舍.或依此釋,同尊者妙音]

 

【唐】[]評曰:如前所說為善,三界無常.言無簡故緣善法斷.尚有起愛,緣見所斷諸法無常.寧不起愛。以斷見者.總計五部為我我所.當來斷滅,後隨起愛.雖不總緣,而緣一一.別別起愛,於理何咎。

 

[不說無漏]

【唐】問:諸無漏法亦有無常,何故此中唯說三界。

【涼】問曰:無漏法亦有無常,此中何以不說耶。

【唐】答:1若無常相.是愛所緣,此中說之。無漏無常.非愛所緣,故此不說。

【唐】2復次,若無常相.所隨增,此中說之。無漏無常.非愛隨增,是故不說。

【涼】答曰:12若法是愛安足處.所緣處,此中便說;無漏無常.非愛安足處.非愛所緣處,是故不說。[卷第二十終【三宮】]

 

〖心脫〗心解脫-心性本淨

【涼】[卷第二十一雜揵度人品之五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一雜犍度人品第三之五首【明】=尊者迦旃延子造.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宋】=迦旃延子造.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元明】=北涼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宮】]

 

 1何等心得解脫

【唐】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乃至廣說。

【涼】何等心解脫,有欲心耶,無欲心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b1心得解脫.解脫知見--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唐】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心解脫貪瞋癡。」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何等心解脫,為有貪瞋癡心解脫,為離貪瞋癡心解脫。」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說之。

【涼】此是佛經。佛經中說:欲心得解脫[脫【麗】=說【大】],恚癡心得解脫。」不作是說:為有欲心得解脫、無欲心得解脫。乃至廣說。彼經是此論根本,今當廣解此經。

[MA189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頓盡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MA179][MA119斷一切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得心解脫.][SA254正智心解脫…貪恚癡盡,是名真實解脫.][SA748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SA975]

[DN33(AN10.20)有比丘由貪心解脫,由瞋心解脫,由癡心解脫,此是比丘心善解脫…有比丘了知我已斷貪…此是比丘之慧善解脫(cf. s148云何離貪故心得解脫…).bhikkhuno rāgā cittaṃ vimuttaṃ hoti, dosā cittaṃ vimuttaṃ hoti, mohā cittaṃ vimuttaṃ hoti. Evaṃ kho, āvuso, bhikkhu suvimuttacitto hoti....suvimuttapañño...]

[MN7衣服經(布喻經):何為心穢…從欲漏心得解脫、從有漏心得解脫、從無明漏心得解脫,『於解脫者有解脫』之智存… MA93猶垢膩衣持與染家…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淨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 AA13.5以二十一結染著心 SA1185淨業以自淨…內心自清淨,不待洗於外…]

[AA25.6世間有此四人…猶如有人詣市買得銅器MA87穢經.世有四種人…MN5]     

 

§b2心性本淨(分別論者)

【唐】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心性本淨」,如分別論者。彼說:「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為止彼執,顯示心性非「本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大眾部分別論者一心相續論者.前後一覺論者(成實.心是一)][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成實:心性非是本淨客塵故不淨…佛為眾生謂心常在…佛為懈怠眾生…故說本淨][寶性論: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正理.淨界]

【涼】復次,或有說,心性本淨,為客煩惱所覆。如毘婆闍婆提說:心性本淨,彼客煩惱生,覆心故不淨。

[zs72心本性淨(頗胝迦).有垢器.後除其垢.][此經依何密意。(有部)依本客性.密作是說,謂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有染污。本性心者,謂無記心,非慼非欣.任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客性心者,謂所餘心,非諸有情多分安住…。]

[舍利弗: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AN.1.49 “Pabhassaram 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ṭṭhan”ti. Navamaṃ. AN1.51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塵[]煩惱雜染;凡夫異生不如實解,我說無聞異生無修心故。][AN.1.52 “Pabhassaram 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vippamuttaṃ. Taṃ sutavā ariyasāvako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Tasmā ‘sutavato ariyasāvakassa cittabhāvanā atthī’ti vadāmī”ti. Dutiyaṃ. 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塵[]煩惱解脫;有聞聖弟子能如實解,我說有聞聖弟子有修心故。]

[prabhāsvara(pabhassara)光明/光澤(SA);極清淨(MA),「極光淨;輝耀」(「放光的;清淨的」),在AN.3.103中是形容入定的心,在AN.5.23中是形容離五蓋的心,在MN.140中是形容第四禪的平靜,《滿足希求》在AN.1.49中解說極光淨的心是指「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心、結生心、死心是同一種果報心)。在SN.46.33中也形容離五蓋的心,在MN.50SN.6.5中佛陀被稱為「極光淨者」,在SN.51.22中形容如來作身的幸福想與輕想時的身體,在SN.46.33MN.140AN.5.23AN.3.102-103中形容冶煉好的黃金,在MN.93MN.96MN.99中用來形容火焰。]

[《滿足希求》:所謂染汙,即稱此[即有分心]名染汙。所以者何?譬如父母.阿闍梨.親教師,有德.善行具足,因有無德.惡行.無能之子.弟子.同事,未能懲戒.訓導.勸告.教授,故受責備.有惡名。此亦可作如是解:有分心即是有德之父母.阿闍梨.親教師;如彼以子等而受惡名,以速行心有貪等,其性貪嗔癡故,有諸煩惱,雖自性清淨有分心,卻稱染汙。]

[《殊勝義》:如流水出恆河,則與恆河似;出哥達瓦裏河,則與哥達瓦裏河似。此亦如是,雖不善心.亦稱白淨,以自有分心流出故][心性本淨]

[《小部》義註〈大義釋〉:彼(心)依遍淨之義而淨白。這是就有分而說的。即所謂「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的諸隨煩惱所污染。」]

[申難]

【唐】1若「心本性清淨,客塵煩惱所染污故.相不清淨」者,何不「客塵煩惱.本性染污,與本性清淨心相應故.其相清淨」。若「客塵煩惱本性染污,雖與本性清淨心相應.而相不清淨」,亦應「心本性清淨,不由客塵煩惱.相不清淨」,義相似故。

【涼】問曰:若當「心性本淨,客煩惱覆故不淨」可爾者,何不以本性淨心.令客煩惱亦淨耶。汝若不說.以心淨故令客煩惱淨者,為有何因緣。

【唐】2又此本性淨心,為在客塵煩惱先生,為俱時生。

【涼】復次,為心先生.後客煩惱生,為俱生耶。

【唐】(1)若在先生,應心生已.住待煩惱。若爾,應經二剎那住,有違宗失。

【唐】(2)若俱時生,云何可說心性本淨。汝宗不說有未來心.可言本淨。

【涼】若心先生.後客煩惱生者,則心住待客煩惱,客煩惱生.然後覆心。若作是說,是則一心住二剎那。

【涼】若當俱者,為以何時言心性本淨。復無未來世,以本性淨心。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顯自宗無顛倒理,故作斯論。

【涼】是故為止他義、自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a2離貪瞋癡心

【發】如世尊說:「心解脫貪瞋癡。」何等心得解脫,有貪瞋癡心耶,離貪瞋癡心耶。

【發】答:離貪瞋癡心得解脫。

【八】又世尊言:彼欲心解脫,恚心癡心解脫。云何心得解脫,有婬怒癡.無婬怒癡。

【八】答曰:無婬怒癡。

【涼】何等心解脫有欲恚癡心解脫耶,無欲恚癡心解脫耶。

【涼】答曰:無欲恚癡心解脫。

[zs72謂心若與貪相應者名有貪心,若不相應.亦不為貪同類因者.離貪心,乃至有癡離癡亦爾。]

 

【唐】問:離貪瞋癡心本來解脫,何故復說得解脫耶。

【涼】問曰:無欲恚癡心即是解脫,復何所解脫耶。

【唐】答:雖約煩惱.本來解脫,而依行世及在相續,今得解脫。謂若身中煩惱未斷,心未行世不在相續,以心不能自在行世在相續故,不名解脫。若自身中.諸煩惱斷,爾時此心自在行世在相續故,名得解脫。

【涼】答曰:若以煩惱而言,則心名解脫;若以世.以身而言,則不名解脫。若諸煩惱不斷,彼心不行於世,不於世得解脫;不行於身,不於身得解脫。若諸煩惱斷,彼心行於世,於世得解脫;行於身,於身得解脫。

 

§a3破異宗-貪瞋癡相應心-五翳

【發】有作是說:貪瞋癡相應心得解脫。

【八】復有如是言:與婬怒癡心相應.彼心解脫。

【涼】復次,或有說者,欲相應心得解脫,恚癡相應心得解脫。

 

【唐】問:誰作是說。

【唐】答:分別論者。彼說:染污不染污心,其體無異。謂若相應煩惱未斷.名染污心,若時相應煩惱已斷.名不染心。如銅器等,未除垢時.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無垢器等。心亦如是。[zs72如有垢器.後除其垢。如頗胝迦…剎那滅法如器垢除.不應理故…又器與垢非互為因…]

【涼】如毘婆闍婆提作如是說:染污心.即是無染污心。若煩惱未斷是染污,煩惱已斷是不染污。猶如[=【三宮】]器有垢,未去垢時.名曰有垢,已去垢故.名曰無垢。彼亦如是。

 

【發】彼不應作是說。

【八】[=故【聖聖乙】]彼不應作是語。

【唐】若作是說,理應違拒。

【涼】彼如是說者,應當違逆呵責。

 

【發】所以者何。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

【八】何以故。非彼心此婬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解脫彼婬怒癡,[彼〔-〕【三宮】]彼婬怒癡斷.如是心解脫彼婬怒癡。

【涼】所以者何。非彼心與欲恚癡相應雜合,若欲恚癡不斷.此心不名解脫欲恚癡若欲恚癡斷.此心名解脫欲恚癡。

 

【唐】此中意說:心與煩惱若相應者,無解脫義,同對治故。若未斷時,以未斷故.不名解脫。若[被=彼【明】]被斷已,俱不成就.不名解脫相應諸法.不可令其遠離伴性,尚不名斷.況名解脫。故解脫心.必無煩惱本相應義

 

【唐】為證此義,復引契經。

【涼】欲證此義故引佛經。

 

【發】世尊亦說:苾芻當知,此日月輪.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廣不淨。何等為五。一雲.二烟.三塵.四霧.五曷邏呼阿素洛手。

【八】世尊亦言:日月此五,曀、雲、烟霧、塵、阿須倫。

【涼】世尊經說:日月有五曀,為五曀所覆故,日月不明淨。云何為五。謂雲乃至廣說。

[AA28.2.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一者雲也,二者風塵,三者烟,四者阿須倫。(欲結.瞋恚.愚癡.利養。)(AN4.50.Upakkilesasuttaṃ..煙塵(dhūmo rajo).羅侯阿修羅王)(不離榖酒果酒.婬欲法.金銀領受.邪命)]

 

【唐】此中,

【唐】雲者:如盛夏時,有少雲起,須臾增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唐】烟者:如林野中,焚燒草木,率爾烟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唐】塵者:如亢旱時,大風旋擊,囂塵卒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唐】霧者:如秋冬時,山河霧起。又聞外國.雨初晴時.日照川原,地氣騰湧.雰霏布散.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涼】雲者,如夏時少雲.能遍虛空。煙者,如焚燒草木.煙遍虛空。塵者,如天不雨時.風動地塵.遍於虛空。霧者,如大河邊出霧.遍於虛空。復有說者,東方國土.若晝若夜,雨後日出時,霧從地起.遍於虛空。

【唐】曷邏呼阿素洛(rāhu-asura)手者:謂阿素洛與天鬪時,天用日月以為旗幟,由日月威.天常勝彼。時曷邏呼阿素洛常心忿日月,欲摧滅之,由諸有情業增上力,盡其智術.不能摧壞,遂以手障.令暫隱沒。

【涼】羅睺羅阿修羅王障者,日月是諸天前軍,天與阿修羅常共鬪戰,以日月威力故諸天常勝。羅睺羅阿修羅王而先欲摧滅,以是一切眾生業力故.而不能滅,以手障之。

【唐】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無大身形端嚴殊妙.如曷邏呼阿素洛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SA882諸大身眾生,羅睺羅阿修羅最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其根本…MA141阿須羅王]

【涼】{世尊經說:比丘當知,得第一大身者,謂羅睺羅阿修羅王是也,乃至廣說。無有眾生能自化身.端正第一.如羅睺羅阿修羅王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

 

【發】如日月輪,與五翳相合相應相雜彼翳未離.此日月輪.不明不照不廣不淨,彼翳若離.此日月輪.明照廣淨。

【八】彼日月.此曀相合相依相應,此曀未盡.如是彼日月.不明不熱不廣不淨,[如〔-〕【三宮】]如此曀盡.彼日月明熱廣淨。

【涼】如此諸曀,與日月相遠而不相近,未除彼曀.日月於此諸曀而不明淨,若除諸曀.日月於此諸曀而得明淨。

【發】如是,非此心與貪瞋癡相合相應相雜,而貪瞋癡未斷.心不解脫,貪瞋癡斷.心便解脫。

【八】如是,非彼心此婬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解脫彼婬怒癡,彼婬怒癡斷.心得解脫[彼〔-〕【宮聖乙】]彼婬怒癡。

【涼】如是,彼心與欲恚癡相應雜合,若是欲恚癡不斷.彼心不名解脫欲恚癡,若欲恚癡斷.彼心名解脫欲恚癡。

 

【唐】此中意說:如日月輪,非與五翳,從本已來相應相雜,後時離彼,明照廣淨。心亦如是,非從無始與貪瞋癡相應相雜,後時離彼.名得解脫。是故要離貪瞋癡心後彼斷時,名得解脫,其理決定。

【涼】{}世尊經說:比丘當知,得第一大身者,謂羅睺羅阿修羅王是也,乃至廣說。無有眾生能自化身端正第一如羅睺羅阿修羅王者,此說變化,非謂實身。{}

 

 2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

【唐】「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顯有三世及正生正滅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

【唐】a於三世不了別者,撥無過去未來諸法,為遮彼執,欲顯實有過去未來。

【唐】b或復有執「無正生時及正滅時。」如譬喻者。彼說:「時分但有二種:一者已生,二者未生。復有二種:一者已滅,二者未滅。除此更無正生正滅。」為遮彼執,欲顯實有正生滅位。

【唐】2復次,前說離貪瞋癡心得解脫,未說何心.為在何世.於何解脫。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a2本論文1

【發】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答: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

【八】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答曰:未來心起.即時解脫無餘障。

【涼】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涼】答曰:未來遠心生時,無學諸障[=障礙【三宮】]得解脫

 

【唐】言未來者,即遮撥無過去未來實有法執。

【唐】無學心者,顯無學心.名得解脫。

【唐】生時者,顯有正生正滅時,遮譬喻者執。

【唐】解脫一切障者,顯於一切障.皆得解脫。謂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下下品煩惱時,於三界五部障,皆得解脫。集遍知故,爾時總得諸無為故。[zs72非唯煩惱障]

【涼】障者,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是也。

【涼】若說未來,則止過去現在。若說無學,則止學心。

 

§b1但說未來生時及心

【唐】問:爾時,未來心一切得解脫,何故但說未來生時

【涼】{問曰:唯有一剎那心得解脫耶。

【唐】答:1且舉未來生時為門,類[現=【三宮】]一切皆得解脫。爾時在身行世得自在故。[A.定行現身及現世] [zs70方起在身及行世故][s27過去者,更不在身及行世故]

【涼】答曰:不也。若說一剎那生心,當知盡說未來一切心。所以者何。未來無學心得行於世故。}

【唐】2復次,以生時心,是解脫道,此為上首離一切障,由此未來皆得解脫,故偏說之。

【唐】3復次,解脫有二種:一行世解脫,二相續解脫。正生時心,具二解脫,故偏說之;餘未來心,雖有相續解脫[B ()身得解脫.s94()在身解脫.(雜心)在解脫],而行世解脫,故不說之。

 

【唐】問:爾時,五蘊皆得解脫,何故但說心解脫耶。[s47但說心解脫(晉譯)][s72雖於此位諸所有蘊.皆得解脫而但說心…]

【涼】{問曰:如五陰悉得解脫,何以獨說心得解脫耶。

【唐】答:1舉心為門,類顯一切未來五蘊.皆得解脫。

【唐】2復次,就勝說故。謂五蘊中.心最為勝,說心解脫.即說一切,如說王來,即說臣妾。

【唐】3復次,爾時雖有心所法等,皆依心故,但說其心。以心大故,心所名為大地所有;由心所故.隨轉色;不相應行.依心等生故偏說心,不說餘蘊。

【唐】4復次,心是主故,若心清淨,餘蘊亦然,是故偏說。

【唐】5復次,修他心通.無間道時.但緣心故,此中偏說。[s99心最勝故…但說知心][s106但名他心智]

【唐】此如初品已廣說之。[舊譯]

【涼】答曰:或有說者,以心勝故。此中應說,如第一品中答。[s5速疾迴轉s180]}

 

§b2但說無學心

【唐】問:學及非學非無學心.亦得解脫,何故但說無學心耶。[s94何故無學位立正解脫正智為支,學位不立。]

【涼】問曰:如學心亦得解脫,何以但言無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無學法勝,非學法等;若說勝有情,無學有情勝,非學有情等。是故此中但說無學。

【涼】或有說者,以尊勝故。若求勝法,無學法勝於學法;若求勝人,則無學人勝於學人。

【唐】2復次,以無學心解脫多故.有勝德故.無諸過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尊者妙音說曰:多故勝故無諸過故,唯無學心說名解脫。

【涼】尊者瞿沙說曰:若多勝無過,言是解脫。若得無學心,則解脫多亦勝無過。

【唐】3復次,以無學心具二解脫,謂自性解脫及相續解脫,故偏說之,餘心不爾。

【涼】復次,若心得二種解脫者.名為解脫,謂自體解脫.身得解脫。

【唐】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涼】以是事故而作四句。或有心自體得解脫非身,或有身得解脫非自體,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心.自性解脫.非相續解脫:謂學無漏心。

【涼】自體得解脫.非身者,謂學心是也。

【唐】(2)有心.相續解脫.非自性解脫:謂無學有漏心。

【涼】身得解脫.非自體者,阿羅漢善有漏不隱沒無記心是也。

【唐】(3)有心.自性解脫.亦相續解脫:謂無學無漏心。

【涼】自體解脫.身亦解脫者,謂無學心是也。

【唐】(4)有心.非自性解脫.亦非相續解脫:謂學有漏心及異生心。

【涼】非自體解脫.非身解脫者,謂學有漏心.一切凡夫心是也。

【唐】4復次,若心全分解脫,此中說之,學心唯有一分解脫[s94見所斷一切煩惱],非學非無學心.或全分不解脫.或一分不解脫,故不說之。

【唐】5復次,若心唯解脫.唯無縛唯有智.無無智,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

【涼】5復次,無障礙故名解脫。學人則為邪解脫所障,無學不爾。如是學正解脫與邪解脫相對;無學不爾。

【唐】6復次,若心解脫五部煩惱五部法,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

【涼】復次,若心於一切得解脫.名為解脫。學心有分解脫、有分不解脫;無學不爾。

【唐】7復次,若心解脫五部障礙五部所緣,此中說之。餘心不爾,是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心於五種煩惱事中得解脫、五種中得解脫,名為解脫。

【涼】五種煩惱障礙、五種緣障礙,說亦如是。

[s94解脫一切障者,謂於五部障;遠離一切障者(.一切障礙處解脫),謂於五部所緣。]----------

【唐】8復次,若心有正解脫.無邪解脫,有正智.無邪智,無怨敵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9復次,若心不為八邪所伏,此中說之。餘心不爾,學心雖復遠離八邪,而猶被障,故亦名伏。

【唐】10復次,若心畢竟能斷後有,得一切有非擇滅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11復次,若心解脫究竟圓滿,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12復次,若心已得解脫王位,以解脫絹[絹=羂【三宮】]而繫頂者[s36首繫解脫吉祥白練],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唐】13復次,若心唯在解脫猶如摩魯多愛相續中者,此中說之,餘心不爾。

【涼】13復有說者,若不為如摩樓多愛草所繫者,是名解脫。[māluvā/mālutā SA1324 SA1314 ]

【唐】14復次,若心究竟剪拔三界猶如鬚髮諸煩惱者,此中說之。

【唐】15復次,若心已斷依第一有煩惱頂者[s94斷依有頂煩惱重髻],此中說之。

【涼】14-15復次,若能揃有頂所依周羅者,是名解脫。cūḍā

【涼】4復次,若[=滅【三宮】]減少解脫能令滿足[s36.不滿解脫.得滿足故].是名解脫。如學人乃至金剛喻定.名不滿足,得無學心.名為滿足。

【唐】16復次,若心相應有輕安樂.廣大微妙,此中說之。學心雖復有輕安樂,而彼猶有煩惱怨敵未永盡故,不得名為廣大微妙。譬如國王怨敵未盡,或雖已盡.而諸邊國未來朝貢,爾時未為受大快樂;學心猶未盡煩惱故,三界善根未總修故,彼輕安樂不得名為廣大微妙。[s94分為二句]

【涼】復次,若得猗樂、不為煩惱所障,是名解脫。學人雖得猗樂,[=復為【三宮】]為煩惱所障;無學人得猗樂。不為煩惱所障。

【涼】復次,若廣受猗樂,名為解脫。學人以有所作故,受猗樂不廣;若得無學心,所作已辦,則廣受猗樂。猶如國王怨敵未盡.受樂不廣,若怨敵盡者則廣受樂。若所作已辦除去重擔,更無欲求,亦復如是。

【唐】17復次,若心相應有輕安樂.已捨重擔,不為煩惱意言所伏,名牟尼者,此中說之。

【唐】18復次,a若心捨熱惱處.得清涼處,b捨煩惱依.得善根依,c捨雜染蘊.得清淨蘊,d捨染有情聚.得淨有情聚[s94棄捨煩惱自體,得清淨自體]e永寂意言.牟尼圓滿,此中說之。

【涼】e復次,眾生常共煩惱獨語,若得遠離,牟尼意滿足,是名解脫。[s94]

【涼】c復次,若離染污諸陰重擔者,是名解脫。

【涼】a復次,若離煩惱熱諸入,得清涼入[棄捨熱惱界處,得清涼界處],是名解脫。

【涼】b復次,若離煩惱所依諸入,得無煩惱所依諸入,是名解脫。

【涼】d復次,若遠離煩惱眾生聚,自立無煩惱眾生聚中,是名解脫。

【唐】19復次,若入勝義福田數者,此中說之,學有煩惱未入勝義福田數中,如伽他說:

【涼】19復次,若得為世作福田者[s94世間功德田],是名解脫。如偈[=言【三宮】]說:

【唐】    貪欲壞眾生    如田有穢草    施無貪欲者    獲勝果無疑    [s94同文異譯]

【涼】  欲心壞眾生  如草敗良田  若施無欲者  必得於大果 

[Uv.16.16. kṣetrāṇi tṛṇadoṣāṇi rāgadoṣā tv iyaṃ prajā; tasmād vigatarāgebhyo dattaṃ bhavati mahāphalam.]

[Dhp. 356 Tiṇadosāni khettāni rāgadosā ayaṃ pajā; tasmā hi vītarāgesu dinnaṃ hoti mahapphalaṃ.]

[法句經:愛欲意為田.婬怒癡為種,故施度世者.得福無有量。]

[出曜經:…猶如穢惡田.貪欲為滋蔓(愛樂滋蔓生),是故當離貪.()報無有量.]

【唐】20復次,若害彼命.得無間罪,此中說之。

【涼】20復次若害其命.得無間罪者,是名解脫。

【唐】21復次,若功德過失不相雜行者,此中說之。

【唐】22復次,若斷諸著.破諸堤塘.除諸障者,此中說之。

【唐】23復次,若斷四食.破四魔怨.離四識住,究竟超度九有情居,絕諸生路.盡界趣生老病死者,此中說之。

【涼】22.23復次,若斷諸著.決煩惱堤塘.除一切障礙,斷於四食.離四識住.破壞四魔,過九眾生居者,是名解脫。

【涼】21復次,若行不雜[=離【宮】]功德,學人[=離【三宮】]雜行善法過惡,[善行=行善【三宮】]善行惡行.善根不善根.互現在前。若唯行善行等.不行不善行等者,是名解脫。[無二法相對]

【唐】24復次,此中不應責造論者,以造論者依經作論,經說無學心得解脫.非有學等,故偏說之。

 

§b3亦通餘法

【涼】{}問曰:如五陰悉得解脫,何以獨說心得解脫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以心勝故。此中應說:如第一品中答。{}

【涼】{}問曰:唯有一剎那心得解脫耶。

【涼】答曰:不也。若說一剎那生心,當知盡說未來一切心。所以者何。未來無學心得行於世故。{}

 

【唐】問:盡智時修三界善根,亦解脫不。

【唐】答:亦得解脫,永離障故。[zs72諸有漏心.一切皆有相續解脫,加行得者.亦許兼有行世解脫]

【涼】問曰:得盡智時,未來世所有修三界善根,為得解脫不[=【三宮】]

【涼】答曰:得。所以者何。亦除其障故。

 

【唐】問:阿羅漢果退已還得,爾時何心名得解脫,為過去者.未來者耶。

【唐】答:唯未來者,名得解脫。非過去者,更不在身及行世故。已解脫故,今雖重得,不名解脫。

【涼】問曰:若退阿羅漢果,還得阿羅漢果,先所得過去無漏道,彼為得解脫不耶。

【涼】答曰:不得,以不除障故。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七

 

 

28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六

 

§a3本論文2-即金剛喻定正滅位

【發】其事如何。答:如無間道金剛喻定將滅,解脫道盡智將生;若無間道金剛喻定正滅,解脫道盡智正生,爾時名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

【八】[此〔-〕【三宮聖聖乙】]此云何。如無礙道現前即滅,盡智現在前必生;若彼無礙道滅.而生盡智,如是未來心生.即時解脫無餘障。

【涼】如無礙道滅,乃至廣說。無礙道者,是金剛喻定。

 

【唐】此中,

【唐】金剛喻定將滅者,謂生相用時;盡智將生者,謂臨至生相。爾時猶名未得解脫,未定行世在相續故。

【唐】金剛喻定正滅者,謂滅相用時;盡智正生者,謂生相正用。爾時乃名今得解脫,定能行世在相續故。

【唐】若金剛喻定已滅,盡智已生。爾時,名為已得解脫。

【唐】此中且舉將解脫位,顯正解脫。

 

§b1釋金剛喻定名

§c1金剛喻

【唐】問:何故名為金剛喻定。

【涼】問曰:何故名金剛喻耶。

【唐】答:無有煩惱不斷不破.不穿不碎,譬如金剛無有若鐵若[]若貝.若珠石等.不斷不破不穿不碎,是故此定名金剛喻。

【涼】答曰:猶如金剛無所不斷.無所不壞.無所不穿,若鐵若[=【三宮】].若石若摩尼珠.若頗梨若山,如是等物無不摧破。彼定亦爾,於一切煩惱.[=【三宮】]不摧破。

【唐】假使具縛有情身中能起此定,爾時,即能頓斷三界一切煩惱。云何知然。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證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斷故。

【涼】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說:若設當具縛凡夫能起此定,則能斷一切煩惱。何以故。是一切煩惱對治法故。何以知耶。答曰:得阿羅漢時,證一切三界見道修道所斷煩惱解脫得。以是事故,知此定是一切煩惱對治法。

 

§c2

【唐】問:此無間道.四蘊五蘊為自性,何故但說定耶。

【涼】問曰:如金剛喻定體性.若是五陰.若是四陰,何以但名定耶。

【唐】答:定偏增故。

【涼】答曰:以定勢偏多.故名為定[為〔-〕【宮】]

【唐】(1)如見道.五蘊為自性,見偏增故,但名見道。

【唐】(2)如現觀邊世俗智.四蘊五蘊為自性,智偏增故,但說名智。

【唐】(3)如四通行.四蘊五蘊為自性,通慧偏增故,但名通行。

【涼】1如見道.體是五陰,以見勢偏多.故名為見道。2如見道邊等智.體性是五陰四陰,以智勢偏多.故說名為智。3如四道通.體性是五陰四陰,以通勢多故.說名為通。

【唐】如是此道雖四蘊五蘊為自性,而定偏增,是故但名金剛喻定。

【涼】金剛喻定.體性是五陰四陰,以定勢多故.說名為定。

 

【唐】問:何故此道定偏增耶。

【涼】問曰:若然者,則因論生論,彼處何故定勢多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難斷難破極難越度,須堅固定為所依止,發大精進,乃能除遣。譬如有人欲殺香象,先安其足,後發武勇,成其殺事[成其殺事=方成其殺【三】,方成其事【宮】]。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涼】或有說者,以非想非非想處.難斷難破難過,須堅固定以安其足,發大精進。如人欲害象時,先安其足,發其武勇,然後可害。如是非想非非想處.難斷難破難過,當先安其足,發大精進已,然後能斷。如象,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

【唐】2復次,非想非非想處下下煩惱.最極微細不明不顯.難可覺知,須依勝定.令心澄細,方能除斷。如善射者.欲射毛端,依巧便法,令心澄細,發箭方中。是故此道,定用偏增。

【涼】復有說者,非想非非想處.微細難知.難可解了,當須大持意法。如人欲射一毛,當須大持意法。彼亦如是。

 

§b2金剛喻定.智行緣別

【唐】問:此金剛喻定.有幾智耶。

【唐】答:有六智,謂四類智及滅道法智。此中: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因集生緣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5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6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道如行出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皆名金剛喻定,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唐】問:此金剛喻定,依何地有幾耶。

§c1初師:滅別道總

§d1靜慮

【唐】有作是說:依未至定有五十二。謂依未至定:

【涼】此金剛喻定,若在未至禪,則有五十二金剛喻定。其事云何。金剛喻定與六智俱,謂四比智、二法智。二法智者,謂滅智.道智。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依未至禪,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彼觀非想非非想處.苦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十六字〔-〕【三宮】]若以滅法智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滅法智,觀欲界諸行滅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道法智,觀欲界斷諸行道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唐】5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涼】若以滅比智,彼或有觀初禪諸行滅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如是乃至觀非想非非想處諸滅亦如是。如是八四.有三十二。

【唐】6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一智.有四行相。足前四十八,成五十二金剛喻定。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中比智分.道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涼】滅比智三十二,道比智四,前有十六,是名依未至禪.有五十二金剛喻定。

 

【唐】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4+4+4+4+32+4=52

【涼】如是依初禪、禪中間、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有五十二金剛喻定。

 

§d2無色

【唐】依空無邊處有二十八。謂依空無邊處:

【涼】空處有二十八。若依空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集比智,說亦如上。

【唐】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唐】3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八,成二十四。

【涼】若以滅比智,觀空處諸行滅等四行,如前說;或觀識處、或觀無所有處、或觀非想非非想處滅等四行,廣說如上。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一智.有四行相,足前二十四,成二十八金剛喻定。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中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4+4+16+4=28

【涼】滅比智有十六,道比智有四,前有八,是名依空處.二十八金剛喻定。

 

【唐】依識無邊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除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四行相,餘如依空無邊處說。4+4+12+4=24

 

【唐】依無所有處有二十金剛喻定。謂除思惟識無邊處諸行滅四行相,餘如依識無邊處說。

【唐】[又,正理:諸有欲令三無色地.緣下地滅類智者…]

【涼】識處有二十四,無所有處有二十,如是隨所應說。此是一家義。4+4+8+4=20

 

§c2二師:滅別道別

§d1靜慮

【唐】有餘師說:依未至定有八十金剛喻定。謂依未至定:

【涼】復有說者,未至禪中有八十。其事云何。金剛喻定與六智俱,如上說。若依未至禪,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涼】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如先說。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如先說。

【涼】若以滅法智,觀欲界諸行滅,如先說。

【涼】以道法智,觀欲界斷諸行道,如先說。

【唐】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唐】或有以道類智,或思惟初靜慮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八智.有三十二行相[別緣上八地能治道],足前四十八,成八十金剛喻定。

【涼】若以滅比智,觀初禪諸行滅,如先說。或有觀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亦如上說。

【涼】此八四.有三十二。

【涼】道比智,亦有三十二,合六十四。前有十六。是名依未至地.有八十金剛喻定。

【唐】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4+4+4+4+32+32=80

【涼】如是初禪、禪中間、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有八十。

 

§d2無色

【唐】依空無邊處.有四十金剛喻定。謂依空無邊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唐】3或有以滅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八,成二十四。

【唐】4或有以道類智,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足前二十四,成四十金剛喻定。4+4+16+16=40

【涼】空處有四十。若依空處,1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廣說如上。2以集比智,說亦如上。3若以滅比智,觀空處諸行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有十六。4道比智,亦有十六。前有八。是名空處.有四十金剛喻定。

 

【唐】依識無邊處,有三十二金剛喻定。謂除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道八行相,餘如依空無邊處說。4+4+12+12=32

【唐】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除思惟識無邊處諸行.滅道八行相,餘如依識無邊處說。4+4+8+8=24

【涼】識處有三十二,無所有處有二十四,應隨相廣說。

 

§c3妙音:十三治有頂

【唐】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依未至定有十三金剛喻定。謂見道中.有四類智忍,修道中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染.有九無間道。是謂十三金剛喻定。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依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皆但有九金剛喻定,謂除四類智忍,餘如依未至定說。

【涼】{尊者瞿沙說:金剛喻定有十三。云何十三。謂諸斷非想非非想處煩惱無礙道,見道所攝有四、修道所攝有九。}[雜心:彼一切第一有對治,金剛三昧.世俗道非境界故。][正理:此亦不然,以四類忍前八無間道非極上品故。]

 

§c4評家:滅總別道總

§d1靜慮

【唐】[]如是說者:依未至定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s186苦類智無間道…無合緣二.乃至緣八,麁細異故,地別斷故。滅類智無間道…有合緣二.乃至緣八,等微妙故,皆違染故。道類智無間道…皆緣九地類智品道,互相因故,種類等故。]謂依未至定:

【涼】評曰:應作如是說者好:依未至禪,應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其事云何。若依未至禪,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3或有以滅法智,思惟欲界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4或有以道法智,思惟欲界諸行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如是四智.有十六行相。

【涼】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廣說如上。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說亦如上。

【涼】若以滅法智,觀欲界諸行滅,說亦如上。

【涼】若以道法智,觀欲界斷諸行道,說亦如上。

【唐】5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初靜慮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八成三十二,足前十六,成四十八。

【涼】若滅比智,觀初禪諸行滅,或有乃至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如是八四有三十二,如前說。

【唐】如是或思惟初二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第三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三第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七.成二十八,足前四十八,成七十六。

【涼】或有觀初禪亦觀第二禪,或觀第二禪亦觀第三禪,或觀第三禪亦觀第四禪,或觀第四禪亦觀空處,或觀空處亦觀識處,或觀識處亦觀無所有處,或觀無所有處亦觀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三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六.成二十四,足前七十六,成百。

【涼】或有觀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或有觀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或有觀第三禪、第四禪、空處,或有觀第四禪、空處、識處,或有觀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有觀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四靜慮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五.成二十,足前百,成百二十。

【涼】或有觀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或有觀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處,或有觀第三禪、第四禪、空處、識處,或有觀第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有觀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四靜慮空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四.成十六,足前百二十,成百三十六。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空處,或有觀第二禪乃至識處,或有觀第三禪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第四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三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百三十六,成百四十八。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識處,或有觀第二禪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第三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百四十八,成百五十六。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第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百五十六,成百六十。

【涼】或有觀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6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百六十,成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中比智分.道等四行,若一行現在前,當得阿羅漢果。此有四,前苦比智有四,集比智有四,滅法智有四,道法智有四,滅比智有百四十四。如是依未至禪,有百六十四金剛喻定。

【唐】如依未至定,乃至依第四靜慮,亦爾。4+4+4+4+(32+28+4)+4=164

【涼】初禪、禪中間乃至第四禪,亦有百六十四。

 

§d2無色

【唐】依空無邊處.有五十二金剛喻定。謂依空無邊處:

【涼】空處有五十二,若依空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苦比智,當得阿羅漢果,觀非想非非想處.苦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廣說如上。

【唐】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唐】3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四四.成十六,足前八,成二十四。

【涼】若以滅比智,或觀空處諸行滅,乃至或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如是或思惟空識無邊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二十四,成三十六。

【涼】或有觀空處、識處,或有觀識處、無所有處,或有觀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三十六,成四十四。

【涼】或有觀空處乃至無所有處,或有觀識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四十四,成四十八。

【涼】或有觀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四十八,成五十二金剛喻定。4+4+(16+12+4)+4=52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此有四,前苦比智有四,集比智有四,滅比智有四十,是名依空處五十二金剛喻定。

 

【唐】依識無邊處有三十六金剛喻定。謂依識無邊處:

【涼】識處有三十六。若依識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涼】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四行,廣說如上。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四行,廣說如上。

【唐】3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空=識【三宮】]空無邊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乃至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八,成二十。

【涼】若以滅比智,觀識處諸行滅,乃至或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如是或思惟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諸行滅,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各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四.成八,足前二十,成二十八。

【涼】若以滅比智,觀識處、無所有處,或觀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唐】如是或思惟識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二十八,成三十二。

【涼】或有觀識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三十二,成三十六金剛喻定。4+4+(12+8+4)+4=36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此有四,前苦比智四,集比智四,滅比智二十四,如是依識處.有三十六金剛喻定。

 

【唐】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謂依無所有處:

【涼】無所有處有二十四。依無所有處,

【唐】1或有以苦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苦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苦四行,廣說如上。

【唐】2或有以集類智,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因,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如是二智有八行相。

【涼】若以集比智,觀非想非非想處集四行,廣說如上。

【唐】3或有以滅類智:

【唐】或思惟無所有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或思惟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若以滅比智,觀無所有處諸行滅,或觀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或思惟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

【涼】或觀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廣說如上。

【唐】如是三四.成十二,足前八,成二十。

【唐】4或有以道類智,思惟九地類智品道,作四行相中隨一行相,得阿羅漢果,此四足前二十,成二十四金剛喻定。4+4+(8+4)+4=24

【涼】若以道比智,觀九地比智分.道等四行,廣說如上。

【涼】此有四,前苦比智四,集比智四,滅比智有十二。

【涼】如是依無所有處.有二十四金剛喻定。

 

【唐】此中依無色定不起法智,亦不緣下地苦集及滅,以無色定唯緣自地及上地故。

 

§d3生上二界

【唐】前來所說.生欲界者金剛喻定,生上二界,如應當知所起多少。

【唐】謂生上二界必不起法智,以彼厭下苦集諦故.不欲重觀;既不觀下苦集,亦不觀下滅道,以滅道智用苦集智為上首故。[法智但依欲]

【涼】無色界中不應說法智,生色界中不應說法智。

【唐】若生上地,不依下地.離餘煩惱,上地自有勝下定故。除生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自地無漏定故,必須依下無所有處.起無漏定.離餘煩惱。

【涼】不應說.生上地依下地離欲,除非想非非想處。

【唐】若生上靜慮地,[金剛喻定]必不緣下靜慮地苦集及滅,以厭彼苦集故,如法智說。[s10若生初靜慮.起初靜慮非我行相(有漏),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

【涼】亦不應說.生上地觀下地滅。

【涼】[=除【明】]餘生色界亦如生欲界說,生無色界如生欲色界說。

 

【涼】{}尊者瞿沙說:金剛喻定有十三。云何十三。謂諸斷非想非非想處煩惱,無礙道見道所攝有四、修道所攝有九。{}

 

 3已解脫心.言得解脫

 

【發】未解脫心.當言解脫,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答:已解脫心.當言解脫。

【八】未解脫心當言解脫耶[],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答曰:已解脫心當言解脫。

【涼】已解脫心得解脫耶。未解脫心得解脫耶。答曰:已解脫心言得解脫。

【涼】{}如是汝語已解脫心言得解脫,不應說已解脫心言得解脫。所以者何。若[=已【三宮】]以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解脫。{}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前雖說「心解脫貪瞋癡」,又說「未來無學心生時.解脫一切障」,而未說「未解脫心.當言解脫,已解脫心.當言解脫」。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a2釋文

【唐】問:云何此心名已解脫。

【唐】答:本性解脫貪瞋癡故。

 

【唐】問:若已解脫貪瞋癡者,何故復言今得解脫。

【涼】問曰:已解脫心,何以言得解脫耶。

【唐】答:依煩惱故.名已解脫,若依行世在相續.名今解脫,今此位中始能行世在相續故。

【涼】答曰:以是事故,先作是說。若以煩惱而言.名已解脫,若以行世在身而言.名得解脫。

 

§a3引經釋難

【唐】於如是義未通達者,作是難言:

【發】若已解脫,不應言解脫;若解脫,不應言已解脫。已解脫心.而言解脫,不應正理。

【八】若已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解脫。已解脫心.當解脫,此事不然。

【涼】{如是汝語已解脫心言得解脫,不應說已解脫心言得解脫。所以者何。若[=已【三宮】]以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解脫。}

【唐】雖依前義,此難已遣,而今更引餘事釋之。如契經說「大王.今者從何所來[s2]」,彼雖已來.而說今來,此亦應爾,不應為難。[s2應言已入而說入]

【涼】我亦說已解脫言得解脫,亦說已作事言作。如是說者,復有何過。佛亦說已解脫言得解脫、已作事言作。

 

§b1第一經

【唐】此中論主為顯此義,復引餘經[反=及【三宮】]反詰難者。

【涼】欲證此義故引佛經。

【發】今應問彼,如世尊說:

【八】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涼】於汝意云何。佛經為是善說不耶。如說偈:

【發】 若斷愛無餘 如蓮[]處水 苾芻捨此彼 如蛇脫故皮

【八】  若斷欲無餘  如入水蓮花  比丘滅此彼  如蛇脫皮去 

【涼】  若斷欲無餘  如蓮花在水  比丘捨此彼  如蛇脫皮去 

[法集要頌:貪根若除斷,如華水上浮,苾芻到彼岸,如蛇脫故皮(出曜經 ]

[Uv.32.56(Uv.18.21) yo rāgam udācchinatty aśeṣaṃ bisapuṣpam iva jaleruhaṃ vigāhya, sa tu bhikṣur idaṃ jahāty apāraṃ hy urago jīrṇam iva tvacaṃ purāṇam. ] [KN.Sn1.1. saroruhaṃ[sareruhaṃ (ka.)] ]

【發】汝許此說是善說耶。答:如是。

【發】汝何所欲,為已捨言捨.未捨言捨耶。答:已捨言捨。

【八】已滅滅耶、不滅滅耶。答曰:已滅滅也。

【涼】問曰:佛說此偈,為已捨言捨耶,未捨言捨耶。答曰:佛說已捨言捨。

【發】聽我所說,若已捨不應言捨,若捨不應言已捨;已捨而言捨,不應正理。

【八】若已滅不得言當滅,若當滅不得言已滅;已滅當滅,此事不然。

【唐】此中論主反詰難者,令彼自解。是等彼釋[等彼破],如彼所解.而釋通故。然此頌中前二句,顯已捨義。已斷煩惱,處在世間.心無所著,如蓮花故。後二句,顯今捨義。不住此彼六根六塵,如蛇脫皮.無顧戀故,彼於昔事.而說今聲,然無有失。此亦應爾,雖已解脫.言今解脫,而無有過。

【涼】此中說斷欲無餘,言已捨[=【三宮】]捨。

【涼】如此偈中,已捨言捨、已作言作。我亦如是,已解脫言得解脫.而無有過。

 

§b2第二經

【唐】為證此義,復引餘經,反詰難者:[SA996 SN1.9 SN1.38 SA1289 ]

【涼】為證此義故,復引佛經。

【發】又世尊說:

【發】 斷慢自善定 善心一切脫 一靜居不逸[獨一處閑林] 越死到彼岸

【八】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八】  慢盡自定意  善心一切脫  一靖居無亂[=靜【三宮】]   畏死度彼岸 

【涼】如說偈:

【涼】  慢盡自定意  善心一切脫  一靖居無亂  能度死彼岸 

【發】汝許此說是善說耶。

【發】答:如是。

【發】汝何所欲,為已到言到.未到言到耶。

【發】答:已到言到。

【八】已度度耶、未度度耶。

【八】答曰:已度度[度〔-〕【聖乙】][也〔-〕【聖聖乙】]

【涼】問曰:此偈中為說已度度、未度度耶。

【涼】答曰:此中說已度度。

【發】聽我所說,若已到不應言到,若到不應言已到;已到而言到,不應正理。

【八】若已度不得言當度,若當度不得言已度;已度當度,此事不然。

【唐】此釋難意,如前應知。謂此頌中,前二句.顯已到義,後二句.顯今到義。彼於昔事.而說今聲,然無有失。

【涼】若善心一切得解脫時,名已度而言是度。

 

§b3

【唐】此亦應爾,故總結言:

【發】彼既應理.此亦應然。

【涼】如此經說.已度言度.已作言作,我亦如是,已解脫言得解脫。

 

【唐】即顯此中.是等彼釋,勸彼難者於諸契經應善分別了不了義。復作是言:

【發】故於契經.應分別義,如世尊說:[(Uv26.10) dharmo gatir vibhāgīnāṃ]

【發】 獸歸林藪   鳥歸虛空   聖歸涅槃   法歸分別  

【八】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法集要頌/出曜/法句)義歸()分別/法歸其報(成實等)法歸分別]

【八】  麋鹿依林    鳥歸虛空[=依【三宮聖聖乙】] 法歸分別    真人歸滅   

 

【唐】如是四種,至所歸處.方得安樂,是故智者.應於契經善分別義,不應如說而便作解;若如說而解者,則令聖教.前後相違,亦令自心.起顛倒執。-------------

 

〖依〗依厭離染解脫涅槃

【唐】「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乃至廣說。

【涼】又世尊言:習厭無欲,習無欲解脫,習解脫涅槃。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依厭離染,乃至廣說。雖作是說,而不廣辨云何依厭離染,乃至云何依解脫涅槃。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

【涼】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習厭無欲,乃至廣說。不分別:云何厭、云何無欲,乃至廣說。佛經是此論根本,彼中不說者.今當說之,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SA1(SN22.12 SN22.14)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SA2欲貪斷者,說心解脫…SA30(SN22.49)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vijñānād api nirvidyate, nirviṇṇo virajyate, virakto vimucyate...MN74.nibbindaṃ virajjati, virāgā vimuccati.... ][集異門: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DN33)][s30依厭離滅.迴向於捨]

 

§a2依有二種

【發】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涅槃。

【八】又世尊言:[習〔-〕【三宮】]無婬,習無婬[無婬〔-〕【聖聖乙】]解脫,習解脫[解脫〔-〕【聖聖乙】]泥洹。

【八】彼云何厭,云何無欲,云何解脫,云何泥洹。

 

【唐】問:一心聚中.即具有厭離染解脫,何故但說.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不說依解脫離染.依離染厭耶。

【唐】答:生隨順勝故。謂此三法.雖復俱生,而厭於離染生隨順勝,離染於厭生隨順劣;離染於解脫生隨順勝,解脫於離染生隨順劣。

【唐】如觸與受.雖復俱生,而說觸緣受,不說受緣觸,此亦如是。

 

【唐】1此中,有二種:一能生,二能得。能生者,謂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能得者,謂依解脫涅槃。

【涼】1有二種:一者能生,二者能到。能生者,如習厭能生無欲,習無欲能生解脫。能到者,如習解脫能到涅槃。[習:因]

【唐】故於此中作順後句。

【唐】●問:若是依者,亦是緣耶。

【唐】答:若是緣者.彼亦是依;或有是依.而非是緣,謂依解脫而得涅槃。

【唐】2復次,依有二種:一者相順,二者相似。相順者,謂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相似者,謂依解脫涅槃。

【涼】2復有說者,習有二種:一者隨順,二者隨應。隨順者,如習厭得無欲,習無欲得解脫。隨應者,習解脫應得涅槃。

【涼】問曰:若是習性,亦是緣性耶。答曰:諸是緣性.則是習性。

【涼】問曰:頗是習性.非緣性耶。答曰:有。謂習解脫得涅槃者是也。(此習於涅槃無四緣義而能到涅槃[=槃也【三宮】]。)

 

§a3

【發】云何厭。答:若於諸行.無學厭惡違逆,是謂厭。

【八】云何厭。答曰:行臭處不淨,意常避之[=慚【三宮】]暫不喜見,[=此【三宮聖乙】]是謂厭。

【涼】云何為厭。答曰:無學惡賤五取陰諸行。如經本廣說。

 

§b1唯說無學

【唐】問:厭,亦通學及非學非無學,此中何故唯說無學耶。

【涼】問曰:如此厭,亦是[無學亦是=學亦是無【三宮】]無學、亦是學、亦是非學非無學,何以唯說無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說學及非學非無學,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此中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則無學法勝;若說勝有情,則無學有情勝,故說無學。

【涼】2或有說者,以名義俱勝故。若求法勝.則無學法勝,若求人勝.則無學人勝。

【唐】3復次,若說究竟,應知亦說初中,故不說二。

【唐】4復次,無學法是諸善根本,是故偏說。謂諸善法,皆依無學.得生長故。

【唐】5復次,若有厭無欣,有離染無染著,有解脫無繫縛,有智慧無無知者,此中說之。

【唐】6復次,若有厭不復厭,有離染不復離染,有解脫不復解脫者,此中說之。

【唐】7復次,若於厭等修圓滿者,此中說之。

【唐】8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以無學法[]多勝無過,是故偏說。

【涼】8尊者瞿沙說曰:以多勝無過故,唯說無學厭,不說學人凡夫人也。

【唐】9大德說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盡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是故不說。

【涼】4復有說者,世尊說勝法根本故,無學是勝法根本故。無學是勝法根本,非學人凡夫人也。

【涼】3復有說者,若說終者,亦明其始。

【涼】56復有說者,若無二法相對,應如上無學廣說[學正解脫.與邪解脫相對…無怨敵者…互現在前]

 

§b2厭體性--三說

【唐】問:厭,以何為自性,為是慧.為是無貪耶。設爾何失。[s196厭體性是何]

【涼】問曰:厭體性是何。

【唐】1若是慧者,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無貪無瞋可爾,無癡云何。無癡即慧,豈慧與慧有相應義,而說厭相應無癡善根耶。

【唐】2若是無貪,a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此中無瞋無癡可爾,無貪云何。若厭是無貪,云何說無貪與厭相應。自性與自性無相應義故。b見蘊所說[s196],復云何通。如說:「有事能厭非能離,謂苦集忍智.不斷諸煩惱;有事能厭亦能離,謂苦集忍智.斷諸煩惱。」忍智是慧,非無貪性,云何說厭無貪為體。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厭以慧為自性。

【涼】1或有說者,體是慧性。

【唐】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

【涼】問曰:若然者,b「厭體性是苦忍苦智」,彼說善通;a此文云何通,如說:「云何習厭得離欲。答曰:與厭相應無欲恚癡善根。」問曰:若然者,慧還與慧相應耶。

【唐】答:此文但應說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誦者言便乘作此說

【涼】答曰:此文應如是說:彼厭相應無欲善根。不應說無恚無癡。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文是誦者長說

 

【唐】2有餘師說:厭以無貪為自性。

【唐】a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乃至廣說。」

【唐】答:此文但應說無瞋無癡,不應說無貪,而說無貪者,顯示依處[s196當知是誦者隨言勢增益]

【唐】謂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貪,或有依無瞋故.心解脫瞋,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癡;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二,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二;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三,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三。此中顯示,依無貪故.心解脫三,故說:「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非謂別有無貪善根與厭相應。

【唐】b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

【唐】答:厭非忍智,與忍智相應故.立忍智名,彼依相雜.說能厭性。

 

【唐】3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慧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後[〔後〕-【三宮】]「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

【涼】3復有說者,此厭是心數法,與心相應。

【唐】b«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說名能厭,非厭自性。

【涼】b問曰:若然者,此文善通。見[=犍【明】]揵度所說體是苦忍苦智」,復云何通。

【涼】答曰:彼中說厭,以親近苦忍苦智故。於何處得厭。答曰:苦忍苦智邊。

【涼】1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厭體性是慧

【唐】此中所說是無漏厭。

 

§b3有漏厭-能厭所厭等

【唐】[s196]有漏厭者,(1)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燸頂忍世第一法相應,隨其所應;(2)及現觀邊世俗智相應,隨其所應;(3)并餘有漏靜慮無色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如病如癰如箭等,隨其所應,無量行相相應。此中隨麁.顯示少分,若廣顯示.過四大海。

【涼】云何世俗厭。答曰:(1)與不淨相應者是也,即是阿那般那是,緣苦集[=暖【宮】]煗頂忍,世第一法是;(2)緣苦集見道邊等智(3)與悲相應[慼行相轉],第一第二解脫相應[s140淨解脫等.作欣行相],與初四勝處相應,是身如病如癰如瘡.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緣等。麁說則有如是等相,若廣說者.量過四海。

 

【唐】問:若事能厭,彼事所厭耶。答:應作四句:

【涼】問曰:若厭,體是可厭耶;若體是可厭,是厭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事能厭非所厭:謂無漏厭。

【唐】(2)有事所厭非能厭:謂除有漏厭,諸餘有漏法。

【涼】初句者,無漏厭是也。第二句者,除世俗厭,諸餘有漏體是也。

【唐】(3)有事能厭亦所厭:謂有漏厭。

【唐】(4)有事非能厭亦非所厭:謂除無漏厭,諸餘無漏法。

【涼】第三句者,世俗厭是也。第四句者,除無漏厭,諸餘無漏體是也。

 

【唐】緣一切法非我行相,雖亦緣所厭事,而是欣行相,不與厭相應,如前已說。

【涼】問曰:如一切法無我觀,為是厭觀[=【三宮】]、為是欣踊觀耶。

【涼】答曰:此義前無我行中已說。

 

§a4離染

【發】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

【八】云何無欲。答曰:彼厭相應.無婬怒癡善根,[]是謂無欲。

[]

【唐】此中,「」言,

【唐】1顯示上品.勢力周遍,故說為「等」

【唐】2復次,若隨所應.緣境遍者,說名為「等」。

【唐】3復次,貪瞋癡者,緣有情數。[.sārāga]等貪等者,緣非有情數,是共法故,說名為「等」。[DhskD: rāgaḥ saṃrāgaḥཀུན་ཏུ་ཆགས་པ][cetanā saṃcetanā思、等思 saṃmohaḥ pramoho 等癡、極癡 dāghaḥ saṃdāghaḥ熱等熱 āsthāpayati saṃsthāpayaty  sthitaṃ saṃsthitaṃ住、等住]

[離染自體]

【唐】1有作是說:此中但應說「無貪善根」,以此善根近治貪染故名離染。無瞋無癡,是能誦者.乘便而誦

【涼】云何習厭得離欲。答曰:與厭相應.無欲無欲善根。」此文應如是說

【涼】不應說.無恚無有恚

【涼】問曰:「無欲」體性是何。答曰:體性是無貪。

【唐】2有餘師說:無瞋無癡雖非正離染,而是助離染,故亦說之。

【唐】3或有說者:染言通說一切煩惱,故離染言通攝一切有為善法,今隨強故,但說無貪無等貪等。

 

§a5解脫

【發】云何依離染解脫。答:若離染相應.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是謂依離染解脫。

【八】云何解脫。答曰:彼[=欲【宮】]婬怒癡善根相應,已解脫.當解脫.今解脫,[]是謂解脫。

【涼】云何習無欲得解脫。答曰:彼無欲相應解脫,乃至廣說。

 

§b1有為勝解

【唐】此中,解脫是大地所有心所法中勝解為自性。

【唐】然一切法中,有二解脫:一者無為,謂擇滅;二者有為,謂勝解。

【涼】一切諸法中,有二法體是解脫: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者,心數法中解脫是也。無為者,數滅是也。此中唯說有為解脫,不說無為解脫。

【唐】此復二種:一者染污,謂邪勝解;二者不染污,謂正勝解。

【涼】有為解脫有二種:一者染污;二者不染污。染污者,是邪解脫。不染污者,是正解脫。

【唐】此復二種:一者有漏,謂不淨觀持息念等相應;二者無漏,謂苦法智忍等相應。

【唐】此復二種:一者有學,謂四向三果七補特伽羅相續中起;二者無學,謂阿羅漢果相續中起。

【涼】正解脫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有漏者,與不淨觀相應.慈悲喜捨相應。無漏者,與學無學相應。學者有四向.住三果,無學者唯住一果。

【唐】此復二種:一者時心解脫,謂前五種性相續中起;二者不時心解脫,謂不動種性相續中起無學解脫。

【涼】無學復有二種:一、時心解脫;二、非時慧解脫。時心解脫者,謂五種阿羅漢是也。非時慧解脫者,不動阿羅漢是也。

 

§b2心解脫.慧解脫--通集異門論文

【唐】復有二種:一者心解脫,謂離貪故;二者慧解脫,謂離無明故。

【涼】此即是斷欲心得解脫,此即是斷無明慧得解脫。[s148慧得解脫…即此名為不動心解脫][s101此二解脫各有二種][s148此二亦名心解脫、慧解脫]

【唐】問:若此解脫.勝解為體,《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對治貪欲。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對治愚癡。」勝解非三善根所攝,云何可說.心慧解脫是二善根。

【涼】問曰:若斷欲即是[=【三宮】]得解脫、斷無明即是[=【三宮】]得解脫者,《攝法論》所說云何通耶。如說:「云何斷欲心得解脫。答曰:無貪善根。云何斷無明慧得解脫。答曰:無癡善根。」[s148 SA710.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s148集異門等…說:云何離貪故心得解脫…][s101集異門(舊譯.集法經)云何心解脫…][集異門:三種解脫…一者心解脫.二者慧解脫.三者無為解脫。心解脫者,謂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心解脫…此中心解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無貪相應)]

【涼】問曰:如無貪無癡善根.非解脫性,何故說是解脫耶。

【唐】答:1彼文應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相應解脫。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相應解脫。」而不說者,應知彼文,是有餘說。

【涼】答曰:此文應如是說:「云何斷欲心得解脫。答曰:無貪善根相應解脫是也。云何斷無明慧得解脫。答曰:無癡善根相應解脫是也。」

【唐】2復次,心慧解脫實非善根,而善根相應故,以善根名說。

【唐】3復次,此中顯示解脫依處。謂心解脫依無貪善根而得生長,以無貪善根對治貪欲.心解脫故。慧解脫依無癡善根而得生長,以無癡善根對治愚癡.慧解脫故。此於所依.說能依體,故不相違。

【涼】此文應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涼】答曰:

【涼】各有所為故,或有為斷欲故勤方便,或有為斷無明故勤方便。或有為斷欲勤方便者.名心解脫,或有為斷無明勤方便者.名慧解脫,然其解脫更無別體。

【涼】復有說者,無貪與貪相對[對【麗】=應【大】],無癡與癡相對,是故以無貪無癡名說。

 

§a6涅槃

【發】云何依解脫涅槃。答:若貪永斷.瞋永斷.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依解脫涅槃。

【八】彼云何泥洹。答曰:婬怒癡盡無餘,[]是謂泥洹。

【涼】云何習解脫得涅槃。答曰:若斷一切愛盡,乃至廣說。

[SA490 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SN38.1 Yo kho, āvuso, rā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idaṃ vuccati nibbānan”ti. ]

[自性]

【唐】問:有身見等隨一法斷.皆是涅槃,此中何故說貪永斷,乃至一切煩惱永斷。

【涼】問曰:如斷一身見盡.亦名涅槃,何以言斷一切愛盡耶。

【唐】答:1雖一一法斷.皆是涅槃,而此中但說圓滿涅槃,故不應責。

【涼】答曰:1或有說者,此中說滿足涅槃何者是耶。謂斷一切愛盡,乃至廣說。

【唐】2復次,涅槃之名,唯在無學,學位未滿,不名涅槃,故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此中諸所說道.盡說無學身中道,如說無學身中道,說無學身中道果亦如是。學人所斷有餘,非是無餘。

 

[名義]

【唐】問:以何義故,名曰涅槃[s32何故擇滅亦名涅槃]nirvāṇa(nibbāna)  nir-√vā  nir-√v

【涼】問曰:云何名涅槃義。

【唐】答:

【涼】答曰:

【涼】6或有說者,諸陰[=永【三宮】]林斷更不生,是涅槃義。

【唐】1煩惱滅故,名為涅槃。

【涼】1復有說者,滅一切煩惱義,是涅槃義。

【唐】2復次,三火息故,名為涅槃。

【涼】2復有說者,滅[種種大=三種火【三宮】]種種大故,是涅槃義。

【唐】3復次,三相寂故,名為涅槃。

【唐】4復次,離臭穢故[vāna √vā],名為涅槃。

【唐】5復次,離諸趣故[vāna √vā],名為涅槃。

【唐】6復次,槃名稠林[vāna vana],涅名為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s28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永離陰林、離三火林、離四())]

[法集要頌經:截林勿截樹,因林生怖畏,截林而滅已,苾芻得圓寂。]

[Uv.18.3.vanaṃ chindata mā vṛkṣaṃ vanād vai jāyate bhayam, chittvā vanaṃ samūlaṃ tu nirvaṇā bhavata bhikṣavaḥ.]

[Dhp.283. vanaṃ chindatha mā rukkhaṃ, vanato jāyate(ī) bhayaṃ;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

[出曜經:斷林勿斷樹,林中多生懼,斷林滅林名,無林謂比丘。]

[法句經:當伐欲稠林,但勿伐樹木;欲林生畏怖,應脫欲密林。]

【唐】7復次,槃名為織[vāna ve],涅名為不,以不織故,名為涅槃。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業煩惱故.不織生死,故名涅槃。

【涼】7復有說者,不織義.是涅槃義。如因經緯織杖[=杖匹【宋元宮】=丈四【明】].織㲲便成,若不因經等織㲲不成。如是因業煩惱經緯故.織受生㲲便成,若不因業等織.受生㲲不成。以是事故,不織義是涅槃義。[s28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

【唐】8復次,槃名後有,涅名為無,無後有故,名為涅槃。

【唐】9復次,槃名繫縛,涅名為離,離繫縛故,名為涅槃。

【唐】10復次,槃名一切生死苦難[vāna vai],涅名超度,超度一切生死苦難故,名涅槃。

 

§a7總說差別

【唐】問:厭與離染解脫涅槃,有何差別。

【涼】問曰:厭.無欲.解脫.涅槃,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厭惡違逆名厭,無所希求名離染,心無垢穢名解脫,永捨重擔名涅槃。

【涼】1惡賤是厭,不求是無欲,心無垢是解脫,捨擔是涅槃。

【唐】2復次,毀呰煩惱名厭,毀呰惡行名離染,於緣離繫名解脫,諸蘊永寂名涅槃。

【涼】復有說者,惡賤煩惱是厭,斷煩惱是無欲,不與煩惱俱是解脫,諸陰盡是涅槃。

【唐】3復次,訶毀欲界名厭,離色界名離染,脫無色界名解脫,證永寂靜名涅槃。

【唐】4復次,厭見所斷名厭,離修所斷名離染,至無學果名解脫,證永寂滅名涅槃。

【唐】5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厭謂薄地,離染謂離欲地,解脫謂無學地,涅槃謂諸地果

【涼】5如尊者瞿沙解此經:如實知見是說見地,厭是薄地,無欲者是無欲地,解脫者是無學地,涅槃者是諸陰不生。

【唐】6尊者迦多衍尼子隨順經義作是言:根律儀戒律儀.無悔歡喜安樂等持.修行地,如實智見是見地,厭是薄地,離染是離欲地,解脫是無學地,涅槃是諸地果。

【唐】是厭離染解脫涅槃,四種差別。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29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七

 

 

〖界〗斷離滅三界

 

【發】如世尊說有三界,謂斷界離界滅界。乃至廣說。

【八】又世尊言:有斷界、有無婬界、有滅界。[=欲【三宮】]

【涼】世尊說三界:斷界、無欲界、滅界,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涼】答曰:此是佛經。

 

§b1阿難詣尊者所-施設同分言論

【唐】謂契經說:「具壽阿難,往詣尊者名上座所。」

【涼】佛經說,尊者阿難往詣[=【三宮】]長老上座所,到已乃至廣說。

[SA464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SA1071有比丘名曰上坐()獨住一處(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SN21.10thera-nāmaka(rājagahe viharati veḷuvane kalandakanivāpe)][撰集百緣經:長老比丘(老兒比丘)(在母胎中六十年)(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長老偈115(mahānāma)摩訶那摩長老:拘達奢樹,婆羅基樹,及山聞高名,彼居山中綠林覆,彼求極果住此處。]

【唐】問:何故阿難往詣彼所。

【涼】問曰:以何等故尊者阿難往詣彼所。

【唐】答:1尊者阿難,是樂法者.是正法將,攝受聖教.御聖教船,恒巡四眾.教授教誡。數數觀察諸苾芻等,勿有懈怠耽著戲論,或於境界顛倒思惟,令彼一生空過顛墜,故往彼所。

【涼】答曰:1或有說者,彼尊者阿難.是持佛法船𭩬[𭩬=柂【三宮】]者,常監臨四眾。數數往詣諸比丘所,慮諸比丘謬受境界窳墮空過,以是事故往詣彼所。

【唐】2復次,阿難作如是念:「彼名上座,恒樂寂靜.居阿練若.勇猛精勤,證何妙德,我應往問。若能為我說所證德,我當合掌隨喜讚歎。若不爾者,方便慇懃示其加行.令速證得,勿彼多時居阿練若.空無所獲。」故往彼所。

【涼】2復有說者,尊者阿難作是思惟:若彼長老比丘有得勝進功德者,我當讚善隨喜;若不得者,我當示其方便。

 

【唐】如彼經說具壽阿難到已,施設同分言論,非不同分。

【涼】爾時阿難往詣彼所,生[=生彼【三宮】]相似信。

【涼】有二種:有相似、有不相似。

【唐】問:何等名為同分言論。

【唐】答:若居阿練若者,問以阿練若法;若持毘奈耶者,問毘奈耶;若誦素怛纜者,問素怛纜;若學阿毘達磨者,問阿毘達磨。是名同分言論。

【涼】相似信者,彼若是阿練若.問阿練若法,是阿毘曇人.問阿毘曇法,是持修多羅人.問修多羅法,是持律人問於律法。

【唐】與此相違.名不同分言論。謂居阿練若者,問以三藏;持毘奈耶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誦素怛纜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學阿毘達磨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或更問餘事,皆名不同分言論。

【涼】不相似信者,問與上相違。

【唐】尊者阿難所以唯作同分言論:若作不同分言論者,彼不解故.便不能答,既不能答.心便羞恥,以羞恥故.鬪諍違拒。不欲令彼起如是過,是故唯作同分言論。謂但問彼阿練若法。------------

 

§b2止觀與解脫

【唐】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

【涼】爾時阿難問彼長老上座阿練若法:汝數數觀何境界耶

【唐】時名上座,白阿難言: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

【涼】彼答言:我觀舍摩他、毘婆舍那。

【涼】阿難復問:若修行廣布舍摩他法,有何利耶。彼答言:若修行廣布舍摩他法,是名修心。若修心者,得心解脫

【唐】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

【涼】{阿難問言:若以定方便修心者[=心【三宮】]慧解脫

【唐】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

【涼】若以慧方便修心者[=慧【三宮】]心解脫

【唐】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

[SA464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涼】若以定以慧方便修心者,得何等解脫耶。答言:得界解脫。復問:何等界解脫。答曰:三界,謂斷界、無欲界、滅界。}

 

[二種行者差別]

【唐】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

【涼】問曰:如阿毘曇義,一心中有定有慧。云何分別是修定方便人、修慧方便人耶。

【唐】答:由加行故,二種差別。

【涼】答曰:

【唐】1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

【唐】(1)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諠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唐】(2)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涼】1以依具故知,或有多依定具、或有多依慧具。

【涼】(1)多依定具者,性樂獨住.常好閑靜、樂居空舍.不喜言說。(2)多依慧具者,常好受持讀誦修多羅、阿毘曇、毘尼,亦以教人,觀察總相別相。如是等事,是名差別。

【唐】2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涼】2復有說者,或有繫心一緣而不分別法相,或有不繫心一緣而分別法相。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是名修定;若不繫心一緣分別法相者,是名修慧。

【唐】3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

 

【涼】{}阿難問言:若以定方便修心者.[=心【三宮】]慧解脫,若以慧方便修心者.[=慧【三宮】]心解脫;若以定以慧方便修心者,得何等解脫耶。答言:得界解脫。復問:何等界解脫。答曰:三界,謂斷界、無欲界、滅界。{}

 

[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唐】問:斷離滅界,體是無為,無因無果。云何乃說「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涼】問曰:如斷是無緣法,不能有所緣,何故說言得斷界解脫耶。

【唐】答:彼契經於緣涅槃勝解,以界聲說。謂修行者,雖加行時.精進勇猛.修習止觀二種資糧,若於涅槃不起勝解.決定趣證,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心得解脫。故緣涅槃勝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脫。

【涼】答曰:此中觀涅槃解脫,以界名說。所以者何。雖勤行精進而不能生觀涅槃解脫者,終不能得心解脫也。以是事故,觀涅槃解脫說名為界。

 

§b3問五百苾芻及佛

【唐】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何等斷故.名為斷界,何等離故.名為離界,何等滅故.名為滅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尊者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退。復詣竹林道場[迦蘭陀竹園/竹林, 羯闌鐸迦池竹林(破僧)],以此事問五百苾芻,彼復皆如名上座答。」

【涼】爾時尊者阿難從長老上座比丘所聞如是說已,便詣迦梨勒壇上[(祇園精舍之)花林窟Kareri-kuṭikā / Kareri-maṇḍalamāla],以如是義盡問五百比丘,諸比丘皆以如是義答。

 

【唐】問:彼諸苾芻,云何而答。

【涼】問曰:是諸比丘云何而答。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從少至老,次第而答,如法集時,少者先問。

【涼】1或有說者,如今法會處.先下座說,彼亦如是。

【唐】2有餘師說:從老至少,次第而答,如行施物,自老至少。

【唐】3復有說者:一苾芻答,餘皆隨喜。

【涼】3復有說者,一人答,餘者印可。

【唐】4脇尊者言:先作白已,後次行籌,受籌名答。

【涼】4尊者波奢說曰:爾時作白羯磨行籌,受籌者名答。

 

[復以問佛]

【唐】如彼經說:「爾時,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以此句義問佛世尊,佛還如彼上座等答。」

【涼】爾時尊者阿難問諸比丘已,往詣佛所。以如是等義問佛,佛亦以如是義答。

【唐】問:尊者阿難,忍可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義不。設爾何失。

【唐】1若忍可者,何故復以問佛世尊;2若不忍可,何故合掌隨喜讚歎。

【涼】問曰:尊者阿難以不可上座比丘及五百比丘所說而往問佛耶。

 

【唐】答:阿難忍可彼所說義。

【涼】答曰:可適。

 

【唐】問:何故復以問佛世尊。

【涼】問曰:若可適者,何以復問佛耶。

【唐】答:1如佛世尊知而故問,尊者阿難亦復如是。所以者何。阿難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文義決定,如大師說.徒眾亦然,如親教說.弟子亦然,如軌範說.受學亦然。如是文義微妙決定,依之修學.乃至能證阿羅漢果,非如外道所說文義,師徒眾等.展轉相違,依之修學.空無所證。

【涼】答曰:1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同意.具足問答故。外道法中.意欲不同.破壞法塔;善說法中意欲同故.不壞法塔。以此法妙故,師與弟子始終所說.不相違背。

【唐】2復次,阿難欲以佛妙言印.印所說義,故重問佛。若不以佛妙言印之,則所說義猶可傾動,當來四眾不敬信故。如世文符.若無王印,則所行處.人不敬受。此亦如是,故重問佛。

 

上座五百苾芻功德

【唐】如彼經說:「佛問阿難:汝知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阿難白佛:彼名上座五百苾芻,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盡諸有結.逮得己利,善辦聖旨.心善解脫。佛告阿難:如汝所說。」

【唐】問:何故世尊問彼功德。

【唐】答:1為欲開發少欲喜足所覆真實功德寶藏,令諸世間.知已敬養.得勝果故。如世伏藏,雖多珍寶,沙土覆之.不得顯現,若有開發,令無量人.採取受用.得世富樂。此亦如是,故佛問之。

【唐】2復次,開覺施主勝思願故。謂有施主,恒以衣服等四種供具,施彼上座及五百苾芻,而不知彼有勝功德;欲令知已,歡喜[踊=勇【宋元宮】]踊躍,起勝思願:「我等得遇如是福田,已種善種,定於來世.受大快樂。」是故世尊問彼功德。

【唐】3復次,為止世間誹謗事故。謂彼上座.在母胎中.經六十年,既出胎已.形容衰老,無有威德。故初生已.立上座名,後雖出家.而被嗤笑:「少年強盛.晝夜精勤.尚難得果,況此衰老.氣力羸劣.能得果耶。」又,彼上座所度五百新學苾芻,先隨天授,眾人毀曰:「如是老叟,貪著名利.度五百人,為充自身驅役供侍,不能教誡令從邪法。」五百苾芻先受邪化,後雖歸正得無學果,而有謗言:「此愚人輩,先貪利養.捨佛從邪,雖後還來.而無所得。」為止如是諸誹謗故,問彼功德,令世共知.捨誹謗罪.勤修敬養,於當來世.生天解脫。

【涼】2復有說者,欲令多人遠罪過故。其事云何。曾聞彼長老上座比丘,經六十年在母胎中。却後生已,身形老瘦,無有威德。爾時多人生輕蔑心,作如是言:「此諸年少氣力強盛,初夜後夜勤行精進,於勝進法.猶故難得,何況老瘦身者能得此法!」然此五百比丘以飲食故,為提婆達多所壞,後還歸佛。是時多人生不信心:「是諸比丘貪利供養,豈當能得勝進之法。」乃令多人作諸罪過。是時阿難欲令多人去罪過故,而往問佛[撰集百緣經:長老比丘(老兒比丘)(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b4

【唐】彼經雖說斷等三界,而不廣辯三界差別。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涼】彼經雖說斷界、無欲界、滅界,而不廣說。此論因彼經故,作種種雜說優波提舍[=婆【明】]。彼經是此論所為根本,[=謂【三宮】]諸彼中所不說者.今此悉說,故作此論。[卷第二十一終【三宮】]

【涼】[卷第二十二雜揵度人品之餘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二雜犍度人品第三之六【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第十一]

 

§a2三界差別-約阿毘達磨

【發】云何斷界。答:除愛結.餘結斷,名斷界。

【發】云何離界。答:愛結斷,名離界。

【發】云何滅界。答:諸餘順結法斷,名滅界.

【八】云何斷界。答曰:除愛結.諸餘結盡,[]是謂斷界。

【八】云何無婬界。答曰:愛結滅,[]是謂無婬界。

【八】云何滅界。答曰:諸結法滅,[]是謂滅界。

【涼】云何斷界。

 

§b1就近對治-約愛言離

【唐】此中先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說三界別。近對治道.有差別故。

【涼】我今當先說阿毘曇名數[vyavahāra].近對治法。{一者名數;二者真實}

 

§c1有漏可斷

【唐】1餘結斷者,餘八結斷;順結法者,謂除九結,餘有漏法。是名一種三界差別。

【涼】「云何斷界。答曰:除愛結.諸餘結斷,是名斷界。」諸餘者,除愛結,餘八結是也。

【涼】「云何無欲界。答曰:愛結若斷。」是近對治,有欲對無欲故

【涼】「云何滅界。答曰:除九結,諸餘結法滅,是名滅界。」此中一切有漏體,說是結法。

【唐】2復有說者:若八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斷界。若愛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離界。若諸餘順結法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滅界。即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染污色],名順結法

【涼】2復有說者[=有【宋元宮】],八結[=【三宮】]結相應法及所起處生等若斷,是名斷界。愛結愛結相應法及所起處生等若得離欲,是無欲界。若說九結,則攝一切染污法盡[染污色];餘唯有有漏善法及不隱沒無記,彼若滅是名滅界。

【唐】3復有說者:若無明結斷,名斷界。若愛結斷,名離界。若諸餘結斷,名滅界。

【唐】4復有說者:或有諸法能縛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能縛亦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縛非能染,而是所縛是所染[順繫染法],彼斷名滅界。

【涼】4復有說者,有法縛而不染污、有法亦縛亦染、有法不縛不染。縛而不染法若斷,是名斷界。亦縛亦染法若得離欲,是無欲界。不縛不染者,他縛他染若滅者,是名滅界。

【唐】5復有說者:或有諸法是能繫非能染,彼斷名斷界。或有諸法是能繫是能染,彼斷名離界。或有諸法非能繫非能染,而是所繫所染[順繫染法],彼斷名滅界。

【涼】5如縛,繫義亦如是。

 

§c2唯隨眠可斷

【唐】6有餘師說:唯諸隨眠有自性斷。

【涼】{復有說者,唯斷於使。

【唐】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SA464斷一切行,是名斷界;(一切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唐】《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所斷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斷遍知所遍知法,即是所應斷法。此復云何。謂有漏法。]

【唐】彼作是答:若諸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諸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諸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

【涼】緣八結使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使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使若斷.是名滅界。}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

 

【唐】7有作是說:唯愛隨眠有自性斷。

【涼】{7復有說者,或有言唯斷愛結。

【唐】問:若爾,前說契經及論,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則違佛經。

【涼】佛經說:「諸行若斷是名斷界,諸行離欲是名無欲界,諸行若滅是名滅界。」

【涼】復違《波伽羅那經》,如說:「可斷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復說斷智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

【唐】彼作是答:若愛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愛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愛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

【涼】答曰:愛有緣八結者、有還緣愛者、有緣餘法者。緣八結愛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愛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愛若斷,是名滅界。}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

 

§b2餘師

【唐】1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煩惱體斷.名斷界,於境離繫.名離界,棄諸重擔.名滅界。

【涼】1復有說者,煩惱體若斷.是名斷界,煩惱於緣得離.是名無欲界,諸煩惱果更不生.是名滅界。

【唐】2脇尊者言:無繫縛.繫縛息.名斷界,無染污.染污息.名離界,無彼果.彼果息.名滅界。

【唐】3尊者設摩達多說曰:諸煩惱斷.名斷界,無貪治貪.名離界,果相續滅.名滅界。

【唐】4尊者左取[左受]作是說言:相續斷故.名斷界,於緣離繫.名離界,離執受.名滅界。

【唐】5復有說者:過去煩惱斷故.名斷界,現在煩惱斷故.名離界,未來煩惱斷故.名滅界。如煩惱斷,蘊斷亦爾。

【涼】5復有說者,過去諸陰若斷.是名斷界,未來諸陰離欲.是名無欲界,現在諸陰若滅.是名滅界。

 

【唐】6復有說者:苦受斷故.名斷界,樂受斷故.名離界,不苦不樂受斷故.名滅界。如三受斷,順三受法斷亦爾。

【涼】6復有說者,若苦受斷.是名斷界,若於樂受離欲.是名無欲界,不苦不樂受若滅.是名滅界。

【唐】7復有說者:若苦苦斷.名斷界,若壞苦斷.名離界,若行苦斷.名滅界。

【涼】7復有說者,若苦苦斷.是名斷界,[=變【三宮】]壞苦若離欲.是名無欲界,行苦若滅.是名滅界。

【唐】8復有說者:若欲界斷名斷界,若色界斷名離界,若無色界斷名滅界。

【涼】3尊者奢摩達說曰:捨於重擔,是名斷界;無欲對治有欲,若離有欲,是名無欲界;令生不相續,相續者若滅,是名滅界。

 

[]

【唐】如是等說,皆依世俗,隨就一門,辯三界別,皆非勝義。

 

【涼】{}復有說者,或有言唯斷愛結。

【涼】問曰:若然者,則違佛經。佛經說:諸行若斷是名斷界,諸行離欲是名無欲界,諸行若滅是名滅界。復違《波伽羅那經》,如說:可斷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復說斷智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

【涼】答曰:愛有緣八結者、有還緣愛者、有緣餘法者。緣八結愛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愛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愛若斷,是名滅界。{}

【涼】{}復有說者,唯斷於使。緣八結使若斷是名斷界,緣愛結使若斷是名無欲界,緣餘法使若斷是名滅界。{}

 

§a3三界無差別-隨契經

【發】諸斷界是離界耶。答:如是。設離界是斷界耶。答:如是。

【發】諸斷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斷界耶。答:如是。

【發】諸離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離界耶。答:如是。

【八】所謂斷界,是無婬界耶。答曰:如是。設是無婬界,是斷界耶。答曰:如是。

【八】所謂斷界,是滅界耶。答曰:如是。設是滅界,是斷界耶。答曰:如是。

【八】所謂無婬界,是滅界耶。答曰:如是。設滅界,是無婬界耶。答曰:如是。

【涼】若斷界.是無欲界耶。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唐】答:前約阿毘達磨.世俗理就近對治.辯三界別;今隨契經,顯此三界.體無差別。謂有漏法一一斷時.皆得一斷,此一一斷,約差別義.說為三界。故此三界,義雖有別,而體無異

【涼】答曰:先說阿毘曇名數義,今欲說真實義。若不爾者,人謂但自隨己意.不順佛經。

【涼】今欲隨順佛經故,作如是說:「若斷界是無欲界耶。答曰:如是。」乃至廣說。

【涼】所言斷、無欲、滅,此三名雖異,義無差別

 

〖想〗斷離滅三想-淨無越十六

【發】如世尊說:有三想,謂斷想.離想.滅想。乃至廣說。

【八】又世尊言:有斷想、有無婬想、有滅想。

【涼】世尊說三想,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三種想,謂斷離滅。」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彼是此論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此論。[十想SA747]

【涼】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三想,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為根本,彼中不說者.今悉說之,故作此論。

 

§a2本論文

【發】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

【八】彼云何斷想。答曰:除愛結,諸餘結滅.諸想性,是謂斷想。

【發】云何離想。答:愛結斷.諸想解,名離想。

【八】云何無婬想。答曰:愛結滅.諸想性,是謂無婬想。

【發】云何滅想。答:諸餘順結法斷.諸想解,名滅想。

【八】云何滅想。答曰:諸結法滅.諸想性,是謂滅想。

【唐】此中廣釋,如界應知。

 

【唐】問:何故此中不說三想.如前三界.展轉相即。

【唐】答: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此中欲顯異相異文,故作是說。若作異相異文說者,易受持故。

【唐】3復次,此中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蹬.二光二炬.二明二照.二文相影。如界相即.想亦應然,如想不相即.界亦應然,而為相影,故作是說。

 

§a3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

【唐】問: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不。設爾何失。[s102有無漏慧離十六種聖行相不]

【涼】問曰:十六行外更有聖道不耶。

【唐】(1)若有者,《識身論》及«智蘊»中何故不說。

【涼】若有者,智揵度、《識身經》中何以不說耶。

[智蘊:(s106)云何苦智。答:於諸行.作苦非常空非我行相轉智。……][識身:1.(四心.十二心.十五心-了別)不繫心,有能了別不繫法耶。曰:能了別。謂若於滅謂滅謂靜謂妙謂離、若於道謂道謂如謂行謂出,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處、若有是事,若如理所引了別。有能了別欲界繫法(zs73js26此段異釋)……2.(聖諦.十六行)有能於眼識已觀今觀當觀,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

【唐】(2)若無者,

【涼】若無者,

【唐】a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斷想。答:除愛結,餘結斷.諸想解,名斷想,乃至廣說。」此斷等想,與何行相聖慧相應。

【唐】b《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zs73為此)由此而起.智見明覺.解慧光觀,皆名盡智]。云何無生智。謂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如是二智,何行相攝。

【唐】c《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盡智;不復當盡,是無生智。」如是二智,何行相攝。[集異門.所盡三漏不復當生/s102不復當起/s29不復當盡][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盡智,彼不復當起是無生智][滅已不復生(舍利弗)]

【唐】d此論«見蘊»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是何行相。

【涼】d此經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此是何行。[s189]

【涼】b又如說:「我已知苦,為是何行。不復更知,此是何行。乃至我已修道,此是何行。不復更修,此是何行。

【唐】e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何行相。[SA1]

【涼】e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涼】c如《攝法經》所說:「比丘盡欲漏,是名盡智。更不復盡,是名無生智。」是何等行。有漏、無明漏,說亦如是。

 

§b1

【唐】有作是說:十六行相外,無別無漏慧,故《識身論》此論«智蘊»,俱不說有。

【涼】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外更無聖道。

【涼】{問曰:若無者,先說善通。此經云何通耶。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乃至廣說。答曰:}

 

【唐】a問: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斷想。」廣說乃至。此斷等想,與何行相聖慧相應。

【唐】答:此約所緣,建立三想,不依行相。由此三想,皆作緣滅四行相故。謂緣斷故,名為斷想,不於此斷.作斷行相,餘二亦爾。若作是說,則此三想,如前三界.展轉相即。[s166二說:1(諸有欲令十六行相外有聖道者)斷想作斷行相2…一切皆作滅靜妙離四種行相][s166斷想以斷為所緣…隨別如此,即是皆以滅諦涅槃為所緣義]

 

【唐】b問:《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廣說乃至。如是二智,何行相攝。

【唐】答:(1)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者,緣苦二行相攝,謂苦非常。[s102是苦四行相]

【唐】(2)我已斷集.不復斷者,緣集四行相攝。

【唐】(3)我已證滅.不復證者,緣滅四行相攝。

【唐】(4)我已修道.不復修者,緣道四行相攝。

【涼】{b我已知苦者,是二行,謂無常行.苦行,不復更知亦是.無常行.苦行。我已斷集,是集等四行更不斷集,亦是集等四行。我已證滅,是滅等四行更不證滅,亦是滅等四行。}

 

【唐】c問:《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廣說乃至。如是二智,何行相攝。

【唐】答:六行相攝。謂苦非常及緣集四。[s102]

【涼】{c如《攝法經》所說:比丘盡欲漏者,是盡智.有六行;不復更盡,是無生智.亦有六行。六行者,謂無常苦二行及集四行。有漏無明漏,說亦如是。}

 

【唐】d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是何行相。

【唐】答:彼於聖道.說樂受聲,即是緣道四行相攝。[s189法智者,謂知法智品樂受。類智者,謂知類智品樂受。]

【涼】{d不以知受樂受故.名如實知樂受,知此樂受.是道如迹乘故.名如實知。}

 

【唐】e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了知,我生已盡。」廣說乃至。是何行相。

【唐】答:(1)如實了知.我生已盡者,是緣集四行相。

【唐】梵行已立者,是緣道四行相。

【唐】所作已辦者,是緣滅四行相。

【唐】不受後有者,是緣苦二行相,謂苦非常。

【涼】{e我生已盡,是集等四行;梵行已立,是道等四行;所作已辦,是滅等四行;不受後有,是苦等二行,謂無常行.苦行。

【唐】(2)復次,由五緣故.經作是說,不說行相。云何為五。

【唐】一由意樂故。謂加行時起此意樂:云何當令我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二由對治故。謂修如是殊勝對治.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三由所作故。謂由如是殊勝所作.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四相續故。謂得如是殊勝相續.令生永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五由補特伽羅故。謂此補特伽羅.[s102.]易施設.一切生盡,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唐】由此五緣.故作是說,非謂別有如是行相。[s102非無漏觀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後起此分別。]

【涼】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有五事:一者,二者對治,三者所作,四者,五者人。身者,一切處生身盡。對治者,得如此對治,能盡一切生。所作者,智能所作使諸生盡。果者,得智果,能盡一切生。人者,言是人能盡一切生。}

 

【涼】{}問曰:若無者,先說善通。此經云何通耶。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乃至廣說。答曰:{}

【涼】{}不以知受樂受故名如實知樂受。知此樂受,是道、如、迹、乘,故名如實知。{}

【涼】{}我已知苦者,是二行,謂無常行、苦行,不復更知亦是無常行、苦行。我已斷集,是集等四行更不斷集,亦是集等四行。我已證滅,是滅等四行更不證滅,亦是滅等四行。{}

【涼】{}我生已盡,是集等四行;梵行已立,是道等四行;所作已辦,是滅等四行;不受後有,是苦等二行,謂無常行、苦行。

【涼】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有五事:一者身;二者對治;三者所作;四者果;五者人。身者,一切處生身盡。對治者,得如此對治,能盡一切生。所作者,智能所作使諸生盡。果者,得智果,能盡一切生。人者,言是人能盡一切生。{}

【涼】{}如《攝法經》所說:比丘盡欲漏者,是盡智有六行不復更盡,是無生智亦有六行。六行者,謂無常苦二行及集四行。有漏無明漏,說亦如是。{}

 

§b2

【唐】有餘師說:十六行相外,有別無漏慧。

【涼】復有說者,十六行外更有聖道。

【唐】問:若爾,後說諸文善通,《識身》«智蘊»何故不說。

【涼】問曰:若有者,智揵度、《識身經》中何故不說耶。

【唐】答: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答曰: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餘。

【唐】2復次,若有行相,現在和合.能辦所作.有作用者,《識身》«見蘊»明了說之;彼未來修,畢竟不起,是故不說。[應是智蘊。見蘊相關:如實知有八。有十想。]

【唐】3復次,若有行相,能入見道.得果離染.盡諸漏者,《識身》«見蘊»明了顯示;彼無此用,是故不說。謂彼行相,無學果後.方起現前,受現法樂.遊戲神通.觀本所作.受用聖財。

【涼】問曰:此有餘說,有何義耶。

【涼】3答曰:若行能得正決定.得果離欲.及盡諸漏者,揵度、《識身經》則說;若諸行不能得正決定、不得果、不離欲、不盡諸漏者,然是聖所得道,為受現法樂故.為遊戲故.觀本所作故.受用無上聖法故,而起現在前。

【涼】2復有說者,若行現在,斷煩惱時能害煩惱、能有所作、有大功用者則說;現在斷煩惱時,彼諸行不能害結、不有所作、無大功用,是故不說,唯在未來世中修

【唐】4復次,若有行相,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可得,《識身》«見蘊»明了顯示;彼諸行相,唯遠加行.遠勝進道.乃得現起,是故不說。

【涼】4復有說者,若行在方便無礙解脫勝進道者則說;彼[說〔-〕【三宮】]說諸行.不在無礙道解脫道,或在勝進道.或在遠方便道,以是事故,智揵度、《識身經》不說。

 

【唐】若作是說.十六行相外.有無漏慧者,彼說此中.依行相別.建立三想,謂斷行相相應想,名斷想;離行相相應想,名離想;滅行相相應想,名滅想。如是三想,依行相別建立三種,不約所緣謂於一一擇滅無為起此三想,如於一的三箭所中,其相各異。

【涼】若作是說.十六行外有聖道者,想是聖道,若行於斷是斷想,若行無欲是無欲想,若行於滅是滅想。猶如一的,為若木若鐵眾箭所中。如是一無為體,為三想所行。

【唐】依此所說,斷等三想.互不相即[即應=應即【三宮】]。應作是說:諸斷想,是離想耶。答:不爾。廣說乃至設滅想,是離想耶。答:不爾。

【涼】諸作[說是=是說【三宮】]說是.十六行外更有聖道者,斷想,非離欲想、非滅想,乃至廣說。

【唐】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相外.無別無漏慧,於理為善。

【唐】然此中說.斷等三想,若無漏者,展轉相即;若是有漏,容作斷等三種行相.互不相即。是故此中.不決定說。

【涼】諸作是說.十六行外更無聖道者,彼想是緣,若緣斷是斷想,若緣無欲是無欲想,若緣滅是滅想。[s166隨別如此…]

【涼】此文應如是說:若斷想是無欲想耶。答曰:如是,乃至廣說。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五[次頁[01]不分卷【三宮】]   

【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卷第一[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三宮】*]

【八】[=敬【宋元】=阿毘曇人【聖乙】]人跋渠第三竟(梵本一百四十八首盧長十六字[梵本〔-〕【聖聖乙】=胡本【宋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六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發】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二

【發】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發】[]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納息4【愛敬】愛敬乃至二滅二遍智等

 

【發】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

【八】阿毘曇雜犍度愛恭敬跋渠第四[阿毘曇雜犍度〔-〕【三宮】*]  

【唐】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一[〔大毘婆沙論〕-【明】]

【涼】雜揵度愛敬品第四[=阿毘曇毘婆沙雜【宋元宮】=前頁[07]不分卷][=犍【明】][=四之一【明】] 

 

[s29-s34]

【發】      愛養敬力滅   涅槃蘊究竟   取遍知三歸10     此章願具說  

【八】[]云何愛恭敬。

【八】[養敬]云何供養恭敬。

【八】[]云何身力。身力攝,幾入幾識識。

【八】[]云何數緣滅。云何非數緣滅。云何無常。無常、非數緣滅,有何差別。

【八】[涅槃]云何有餘泥洹界。云何無餘泥洹界。泥洹者,當言學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

【八】[]又世尊言:彼成就無學戒身、無學定身、無學慧身、無學解脫身、無學解脫知見身。彼云何無學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

【八】[究竟]又世尊言:一究竟非眾究竟。究竟名[是〔-〕【三宮聖乙】]是何法耶。

【八】[]又世尊言:有諸異學實當斷諸受,於現法中不施設斷一切諸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非我受。此義云何。以何等故,外道異學於現法中不施設斷我受。

【八】[遍知]有二智:知智、盡智。彼云何知智。云何盡智。

【八】[三歸][若〔-〕【三宮】]若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彼何歸趣。

【八】此章義,願具演說。

 

〖愛〗愛與敬

【唐】「云何愛。云何敬。」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八】云何愛恭敬。云何供養恭敬。云何身力。愛恭敬者,彼云何愛。云何恭敬。

【涼】「云何為愛。云何為敬。」乃至廣說。如此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婆提舍。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若有修習慚愧圓滿,應知愛敬亦得圓滿。」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愛[preman].云何敬[gaurava]。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盡分別之。[MA45 MA46慚愧經: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

【涼】答曰:1此是佛經。佛經中說:若比丘習慚愧滿足則有愛敬。雖作是說,不廣分別.云何為愛.云何為敬,今欲說故.而作此論。[DA11云何八成法?謂八因緣:未得梵行而得,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為八?如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師長,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慙愧心[hrī-apatrāpya(trapā)],有愛有敬,是為初因緣…DN34yatthassa tibbaṃ(tīrṇa) hirottappaṃ(hiri-ottappa) pacc-upa-ṭṭhitaṃ(pratyupasthita) hoti pemañca gāravo ca. AN8.2 Paññāsuttaṃ]

【唐】2復次,為欲訶毀非善士法.令棄捨故,為欲讚歎諸善士法.令修習故,為欲顯示五濁增時.廣大有情甚難得故。此中~

【涼】2復有說者,所以作此論者,欲斷小人法、現大人法故。其事云何。

【唐】A非善士法者:謂有一類,愛則妨敬,敬則妨愛。

【涼】答曰:小人愛則妨敬、敬則妨愛。

【唐】a愛妨敬者:如有父母於子寵極,子於父母有愛無敬;師於弟子應知亦然,此等名為愛則妨敬。

【涼】云何愛妨敬。猶如在家法,父母於子則有親愛,子於父母有愛無敬。出家法中[和上=和尚【三宮】*]和上阿闍梨於諸弟子則有親愛,弟子於[]和上阿闍梨有愛無敬。是名愛妨敬。

【唐】b敬妨愛者:如有父母於子嚴酷,子於父母有敬無愛;師於弟子應知亦然,此等名為敬則妨愛。如是俱名非善士法。

【涼】云何敬妨愛。猶如在家法中,父母於子教訓嚴難,欲令諸子遠惡修善,子於父母有敬無愛。出家法中,和尚阿闍梨於諸弟子教訓嚴難,欲令諸弟子遠惡修善,諸弟子於和尚阿闍梨有敬無愛。如是小人,愛則妨敬、敬則妨愛。

【唐】B善士法者:謂有一類愛則加敬.敬則加愛,愛敬俱行,名善士法。

【涼】大人不爾,若愛則加敬、敬則加愛。

【唐】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如是有情.甚為難得,世若無佛.此類難遇,設令有者,是大菩薩。諸大菩薩.愛敬必俱。

【涼】是故為斷小人法、欲現威勢大人法故,而作此論。

【涼】佛出世時,一人具此二法者多;佛不出世,一人具此二法者少,設令有者,當知皆是菩薩摩訶薩。

【唐】為顯此事.及前所說三種因緣,故作斯論。

 

§a2--貪信

【發】云何愛。答:諸愛.喜等喜.樂等樂,是謂愛。

【八】愛云何。答曰:若愛相愛作愛,[=此【三宮】]是謂愛。

【涼】云何為愛。答曰:若愛,乃至廣說。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此愛,而體無別[愛樂心悅]

【涼】如是等言,盡說愛相。

 

【唐】問:愛以何為自性。

【唐】答:愛有二種:一染污,謂貪;二不染污,謂信。

【涼】問曰:愛體性是何。

【涼】答曰:愛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體是渴愛,不染污者.體是信渴。

【涼】愛有二種:一是渴愛;二是[=信愛【三宮】]

 

【唐】問:諸貪皆愛耶。

【唐】答:應作順前句,謂貪皆愛;有愛非貪,此即是信。

【涼】問曰:若渴愛.是愛耶。答曰:若渴愛.則是愛[=有【三宮】]

【涼】頗有愛非渴愛耶。答曰:有,不染污愛也。

 

【唐】問:諸信皆愛耶。

【唐】1有作是說:諸信皆愛;有愛非信,謂染污愛。

【唐】2應作是說:信有二種:一者於境唯信不求。二者於境亦信亦求。[s6信有二種]

【涼】2信亦有二種:一是信;二是愛。

 

【涼】問曰:若信是愛耶。

【涼】答曰:或有信非愛、或有信是愛。

【涼】信非愛者,信而不求者是也。信是愛者,亦信亦求者是也。

【唐】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涼】復有以此義作四句者,或有信非愛、或有愛非信,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是信非愛,謂信不求。(2)有是愛非信,謂染污愛。

【唐】(3)有亦信亦愛,謂信亦求。(4)有非信非愛,謂除前相。

【涼】(1)信非愛者,信其事而不求也。(2)愛非信者,染污愛是也。

【涼】(3)亦信亦愛者,愛其事而求者也。(4)非信非愛者,除上爾所事。

 

§a3[gaurava]

【發】云何敬。答:[謂=諸【三宮】]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畏怖=怖畏【三宮】],是謂敬。[AKBh: (sagaurava) sagauravatā (sapratīśa) sapratīśatā hrīḥ ]

【八】恭敬云何。若恭敬、恭敬[sugaurava]、善下。

【涼】云何敬。若敬善敬,乃至廣說。

[s35諸有慚.有所慚.有異慚…]

[品類:.等慚.各別慚…有所自在,有自在轉,有所畏忌,不自在行。]

[集異門:有慚.有所慚.有別慚,有羞.有所羞.有別羞,有崇敬有所崇敬,有隨屬.有所隨屬,於自在者.有怖畏轉。][*sahrī sahrītā pratihrītā][愧等愧各別愧/諸有愧有所愧有異愧.*satrapa/sāpatrapa satrapatā pratitrapa]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此敬,而體無別。

【涼】如是等言,盡說敬相。

【唐】問:敬以何為自性。答:敬以慚為自性。

【涼】問曰:此敬體性是何。答曰:體性是慚愧。

 

§a4愛敬

【唐】云何愛敬。乃至廣說。

【涼】云何愛敬。[prema-gaurava]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前雖別說愛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今欲顯示.愛敬二種.於一境轉,故作斯論。

【涼】答曰:先雖說其體,未說此二法俱在一人身中。今欲說故,復作此論。

 

【發】云何愛敬。答:如有一類,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愛及敬,是謂愛敬。

【八】此云何。如一愛師意潤,彼[=遊【聖乙】]由恭敬;法..和上[=尚【三宮】*]阿闍梨[=黎【明】*].同和上[]阿闍梨[].及諸尊重.等梵行者,愛意潤,彼[=遊【聖聖乙】*]由恭敬。如是若愛.彼作恭敬,[]是謂愛恭敬。

【涼】云何愛敬。答曰:猶如有一,以愛敬故.意常念佛。

 

§b1於佛愛敬

【唐】此中,一類者:謂異生或聖者。

【唐】1(1)異生於佛愛樂心悅[愛喜樂][]恭敬住者,彼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解脫災橫王役.種種苦事,及得世間諸資生具。

【涼】凡夫人愛敬佛者,以佛力故,使我得離賦役驅使.種種苦事、使我復得種種資生隨意之物。

【唐】(2)聖者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彼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永捨諸惡趣因,斷二十種薩迦耶見,得正決定.見四聖諦,於無邊際生死輪迴.諸苦事中.已作分限。

【涼】聖人愛敬佛者,以佛力故,使我斷無始已來無量諸苦、盡惡道因、住決定法、見於真諦.正見清淨。

 

【唐】2復次,彼二於佛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佛威力故,我等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芻性.及餘利益安樂資糧。

【唐】是故尊者鄔陀夷言:世尊於我有大恩德,謂拔我無量苦,與我無量樂,滅我無量惡,生我無量善。[MA192加樓烏陀夷經kālodayin:世尊為我等多所饒益…MN66 ]

【涼】2復有說者,俱愛敬佛.意常念之,以佛力故,使我出家得比丘法.及餘諸善安樂之利。

【涼】如尊者[優陀耶=憂陀耶【宮】]優陀耶言:世尊滅我無量惡法、益我無量善法。

【唐】3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世尊開發我等慧眼,故應愛敬。

【唐】是故尊者舍利子言:若佛世尊不出于世,我等一切盲生盲死

【涼】3復次,以佛出世故淨三種眼。如尊者舍利弗言:若佛不出世,則我盲無目過此一生。

【唐】4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為法王,最初開示無上正法,令諸有情無倒了達.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生死涅槃,餘無此能,故應愛敬。

【涼】復次,佛於此法最尊勝故。

【涼】4復有說者,佛是法主故。

【唐】5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世尊最初出無明㲉,宣說正法,亦令無量無邊有情出無明㲉,餘無此能,故應愛敬。

【唐】6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無始時來,七依勝定隱蔽不現,佛出世間無倒開示,令無量眾依之趣入大涅槃宮,餘無此能,故應愛敬。[喻:輪王路]

【涼】6復有說者,無始已來七依之法隱蔽不現,佛能開示故。

【涼】復有說者,佛能令無數那由他眾生入涅槃城故。

【涼】5復有說者,佛世尊獨出無明殼[=㲉【三宮】],轉於法輪故。

【唐】7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能令無量無邊有情修諸善法,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餘無此力,故應愛敬。

【唐】8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令諸有情種諸善根成熟解脫,餘無此力,故應愛敬。

【涼】78復有說者,以世尊說法故,令無量那由他眾生種諸善根,亦令成熟使得解脫。

【唐】9復次,彼二於佛俱作是念:佛威力故,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三十七種菩提分等功德寶藏,出現世間,利益安樂無邊有情,故應愛敬。

【涼】9以佛說法故,使有念處、正斷、神足、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摩提,辦如是等一切功德,盡現世間。

【涼】以如是等事,[=【三宮】]凡夫聖人愛敬於佛。

 

§b2於法僧.親教軌範尊重.同梵行者

【唐】彼二於法.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我依此法,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究竟安樂。

【涼】亦愛敬法,意常念之。所以者何。能盡我身心等苦,亦依此法能到涅槃。

 

【唐】彼二於僧.愛樂心悅.恭敬住者,俱作是念:僧威力故,我於正法毘奈耶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得苾芻性,能正受持.百一羯磨,無所毀犯,安樂而住,由此速證究竟涅槃。

【涼】亦愛敬僧,意常念之。所以者何。以僧力故,使我出家受具足戒,得畜百一種物

 

【唐】彼二俱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事=【三宮】]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住者,謂作是念:此諸師友為我伴侶,令我於法,勤修正行[行=得【宮】],速得成辦。

【涼】得共[和尚=和上【宋元宮】]和尚阿闍梨.等梵行者.[=住【三宮】]依佛法,如是等人,我行道時是我伴侶。以於如是等處有愛有敬,故名愛敬。

 

【唐】於前所說三寶師友殊勝境中,具起愛敬。

 

§b3餘境四句及所依身

【唐】餘則不定,應作四句:

【涼】有人有愛無敬、有敬無愛,乃至廣作四句。

【唐】(1)謂或有境起愛非敬:如父母於子.師於弟子等。

【涼】有愛無敬者,如在家法.父母於子和尚阿闍梨於諸弟子,有愛無敬。

【唐】(2)或復有境起敬非愛:如於有德非已師長。

【涼】有敬無愛者,如於有德他師長所.不相伏習者,有敬無愛。

【唐】(3)或復有境起愛及敬:如有一類.子於父母.弟子於師等。

【涼】亦敬亦愛者,如在家法.子於父母,弟子於和尚阿闍梨所。

【唐】(4)或復有境不起愛敬:謂除前相。

【涼】無愛無敬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如是愛敬,於何處有。

【唐】答:三界五趣雖皆容有,而此中說.殊勝愛敬,唯在欲界人趣.非餘,唯佛法中.有此愛敬。

【涼】愛敬四趣中盡有,此中所說愛敬,是佛法中所行者也。

 

〖養〗〖敬〗供養與恭敬

 

【唐】「云何供養。」乃至廣說。

【涼】云何為養。云何為敬。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1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

【唐】「若於佛法僧,及所受學處,能供養恭敬,乃名為智者。

【唐】若於不放逸,及勝三摩地,能供養恭敬,不退近涅槃。」

[雨勢經MA142七不衰法:若比丘,尊師恭敬極重、供養奉事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不放逸.供給][遊行經DA2復有七法,令法增加,無有損耗…一者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順父母,七者敬不放逸。][三十喻經MA69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自觀己心為身淨者,便能敬重奉事世尊、法及比丘眾.戒、不放逸.布施及定。][毘奈耶雜事:復有七種不虧損法:若諸苾芻於大師處,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如是作時得安樂住,令諸苾芻眾得增長善法無損。如是應知,於..教授事.不放逸事.臥具事.修定事,生殷重心恭敬供養,如是作時…][DA2 satkaroti gurukaroti mānayati pūjayati DN16][MA200恭敬供養、禮事尊重MN22.sakkaronti garuṃ karonti mānenti pūjenti (sakkareyyuṃ garuṃ kareyyuṃ māneyyuṃ pūjeyyuṃ)][DN33六諍本sa śāstāraṁ na satkaroti na gurukaroti na mānayati na pūjayati DA9][瑜伽:恭敬尊重、承奉供養བཀུར་སྟིར་བྱེད་པ་དང་བླ་མར་བྱེད་པ་དང་རི་མོར་བྱེད་པ་དང་མཆོད་པར་བྱེད་པ།]

【唐】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云何供養.云何恭敬。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

【唐】2復次,為欲訶毀非善士法令棄捨故,為欲讚歎諸善士法令修習故,為欲顯示五濁增時廣大有情甚難得故。此中~

【涼】2答曰:為斷小人法、現大人法故。所以者何。

【唐】A非善士法者:謂有一類:若供養則妨恭敬,若恭敬則妨供養。

【涼】小人養則妨敬、敬則妨養。

【唐】a)云何供養則妨恭敬。

【唐】如在家者:或有男女,雖具勢力,能以種種資生珍饌,供養父母,而恃此力,心生輕慢。

【涼】養妨敬者,如在家法,父母老病,以衣服飲食隨病醫藥以養父母,而無有敬。

【唐】如出家者:或有弟子,福德多聞,雖於其師,能設種種財法供養,而恃此事,遂於師所,不生恭敬。此等供養則妨恭敬。

【涼】出家法中,如諸弟子威德多聞、善解法相、眾所知識,彼以衣服飲食隨病醫藥以養和尚阿闍梨,其師或時於弟子所受經問義。如是等養妨於敬。

【唐】b)云何恭敬則妨供養。

【唐】如有一類懼他威力,雖恭敬之,而不供養。如是俱名非善士法。

【唐】B善士法者:謂有一類:若供養彼則加恭敬,若恭敬彼則加供養,二事俱行,名善士法。

【涼】大人不爾,若養則加敬、若敬則加養。

【唐】若有此法增上圓滿,應知即是廣大有情。如是有情.甚為難得,世若無佛.此類難遇,設令有者是大菩薩。諸大菩薩此二必俱。

【涼】佛出世時,一人具此二法者多;佛不出世,一人具此二法者少,設當有者.當知皆是菩薩摩訶薩也。菩薩若與人養必加其敬、若與其敬必加其養。

【唐】為顯此事,及前所說三種因緣,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欲斷小人法,現大人法.甚希有故,而作此論。

 

§a2供養[pūjā]

【發】云何供養。答:此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

【八】供養恭敬者,[=彼云何供養,云何恭敬。供養云何。答曰【三宮】]:二供養,法供養、衣食供養[=養此謂供養【三宮】]

【涼】云何為養。答曰:養有二種,一者財,二者法。

 

§b1財供養

§c1自性名義

【唐】 財供養者。āmiṣa-pūjā  [財敬供養lābha-satkāra-pūjā]

[利養恭敬lābha-satkāra][持戒擅名譽者,顯恭敬因緣;所餘諸句,顯利養因緣。(瑜伽)]

【唐】問:財供養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財養體性是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即所捨財.是此自性。

【涼】或有說者,所捨物是。

【唐】2有餘師說:能供養者.身語二業,是此自性。

【涼】復有說者,身口業捨是。

【唐】3或有說者:即能發彼心心所法,是此自性。

【唐】4復有說者:受者受已,諸根大種及餘造色皆得增長,是此自性。

【涼】4復有說者,能令諸根四大長養者是。

【唐】5評曰:應作是說:若所捨財,若能捨者身語二業,若能發彼心心所法,若受者受已.諸根大種造色增長,皆此自性。如是財供養,總用五蘊.以為自性。

【涼】5評曰:應作是說:財養體性是五陰。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財供養,財供養是何義。

【唐】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作緣義是養義}。此以財為初故,名財供養。

 

§c2供施四句

【唐】1為饒益.捨諸財物,受者受已.增益,如是名施.亦名供養。

【涼】{若人以饒益.施飲食,他人食之.四大諸根而得長養,是名為施.亦名為養。

【唐】2若為饒益故.捨諸財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如是名施.不名供養。

【涼】雖有饒益他意.施他飲食,他人食之.不長養諸根四大,是名為施.不名為養。

【唐】3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或由神通.或由呪藥.或由福力.身心增盛,此雖非施.而名供養。

【涼】若人害心.以雜毒食施他,他人以呪術藥草力.若是有德眾生,諸根四大而更增長,是名為養不名為施。彼施者受不善報}

【唐】4若為損害故.捨匪宜物,受者受已.身心損減,此不名施.亦非供養。

[由此捨名施,謂為供為益。不為二行施。]

 

§c3在何處有.誰設誰受

【唐】問:此財供養在何處有。

【涼】問曰:為是何趣耶。

【唐】答:1唯在欲界,非色無色;唯在四趣,非捺落迦[naraka]

【涼】答曰:1除地獄趣,餘趣盡有。---------------

【涼】{}2復有說者,六欲天中無。所以者何。諸天若欲食時,以空金鉢置前,隨其福力飲食自出,何須財養。

【涼】3復有說者,彼飲食雖等,有餘財物可以與他。{}

 

【唐】問:此財供養,誰設誰受。

【涼】問曰:何處施,誰與誰取。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傍生趣設,唯傍生趣受;乃至天趣設,唯天趣受。

【唐】2有餘師說:傍生趣設,唯傍生受;鬼趣設二趣受;人趣設三趣受;天趣設四趣受;下不及上,上及下故。

【涼】2或有說者,畜生趣中還施畜生,餓鬼趣中施於二趣,人施三趣,天施前三趣。

【唐】3評曰:應作是說:四趣皆能展轉供養。

【涼】復有說者,能施四趣。

 

【唐】問:《施設論》說:「天欲食時,取空寶器.以衣覆上.而置座前,經須臾頃,隨其福力,麁妙飲食.自然盈滿。」既爾,如何受他供養。

【涼】{2復有說者,六欲天中無。所以者何。諸天若欲食時,以空金鉢置前,隨其福力飲食自出,何須財養。

【唐】答:雖不受他飲食供養,而有受餘香花資具。

【涼】3復有說者,彼飲食雖等,有餘財物可以與他。}

 

【涼】{}若人以饒益他意施飲食,他人食之四大諸根而得長養,是名為施亦名為養。雖有饒益他意施他飲食,他人食之不長養諸根四大,是名為施不名為養。若人害心,以雜毒食施他,他人以呪術藥草力,若是有德眾生,諸根四大而更增長,是名為養不名為施,彼施者受不善報。{}

 

§b2法供養

§c1自性名義

【唐】 法供養者,dharma-pūjā

【唐】問:法供養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法養體是何耶。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以說法者為自性。

【唐】2有餘師說:以語所起為自性。

【涼】2或有說者,法養體性是名。

【涼】1復有說者,是語。

【唐】3或有說者:以能發語.心心所法.為其自性。

【唐】4復有說者: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以為自性。

【涼】4復有說者,若聞法時.生未曾有善巧方便,是法養體性。

【唐】5評曰:應作是說:若說法者,若能發語心心所法,若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皆此自性。如是法供養,總用五蘊,以為自性。

【涼】評曰:應作是說:取其聞法巧便相應共生法者,體是五陰。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法供養,法供養是何義。

【唐】答:能為緣義,是供養義。此以法為初故,名法供養。

 

§c2供施四句

【唐】1為饒益.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亦名供養。

【涼】{1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善巧便,是名為施.亦名為養。

【唐】2若為饒益故.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如是名施.不名供養。

【涼】2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善巧方便者,是名為[=捨【三宮】].不名為養。

【唐】3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住正憶念.歡喜忍受.不數其過,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雖非施.而名供養。

【涼】3若以譏刺心.為他說法,他人聞已.以智慧心.生善巧便,是名為養.不名為施。}

【唐】4若為損害故.說譏刺他法,他聞是已.發恚恨心,不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此不名施.亦非供養。

 

§c3在何處有.誰設誰受

【唐】問:此法供養在何處有。

【涼】問曰:何處有法養耶。

【唐】答:此法供養在欲色界,非無色界,五趣皆有。

【涼】答曰:五趣盡有。

【唐】1地獄有者:如慈授子[s63]生地獄中.謂是浴室,見諸苦具,便說頌言:

【唐】    甞聞世間受苦樂    非我非他之所作    受諸苦樂皆緣身    身若滅無誰復受   

【唐】時,彼地獄無量眾生[眾生=有情【三宮】],聞此頌已.脫地獄苦,從彼命終.生天受樂。

【涼】何以知地獄趣中有耶。答曰:[s8實法師因緣]

【涼】曾聞彌多達子小生地獄中,謂是浴室,而便說偈:

【涼】  人間空處受苦樂  非我非他之所作  若受諸觸皆緣身  無有身者誰受苦 

【涼】時諸眾生聞說此偈,緣斯福故,從是命終脫地獄苦。

【唐】2傍生有者:如迦賓折羅鳥,自修梵行,為他說法。

【涼】云何知畜生道中亦有法養。答曰:如迦賓闍羅鳥等,身行梵行,為他說法者是也。[kapiñjala迦頻闍羅。出曜經:猶如畜獸佉頻闍羅鳥.勤精梵行。昔有三獸處在深山,一者象.二者獼猴.三者佉頻闍羅鳥……][摩訶僧祇.巔多鳥,四分.鵽鳥(其有敬長老者,是人能住於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智論.迦頻闍羅鳥][四和合圖(和氣四瑞)源自《佛陀本生經(三獸)]

【唐】3鬼趣有者:如發[愛=【三宮】]鬼母,為諸鬼子.說是頌言:默然汝上勝,默然汝井宿,我得見諦時,亦當令汝見。[發受Punarvasu,井宿,滿宿。uttara,欝多羅][SA1322汝富那婆藪 欝多羅莫啼 令我得聽聞 如來所說法當生隨喜心 我已見聖諦(優怛羅後時,亦當見四諦)SN10.7][善哉,我亦樂聞法…]

【涼】餓鬼中,如畢陵迦等是也。[SA1321畢陵伽鬼子piyaṅkara,汝今莫得啼,當聽彼比丘,誦習法句偈……SN10.6][…畢陵伽鬼子啼聲即止。]

【唐】4人趣有者:如今現見。

【涼】人天中者,盡可現見。

【唐】5天趣有者:a欲界天中如補處慈尊,為諸天說法。b色界天中,如手天子來白佛言:如此世尊.四眾圍遶.為說正法,聞已奉行;我聞法已.還無熱天,為彼諸天,說法亦爾。[SA594彼諸天眾悉受修學。AN3.128][Hatthaka/hasta/首天子][彼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猶如酥油委地…汝當變化作此麁身][js11非自身來.要作下地化]

【涼】天中六欲天及色界諸天,非無色界天。

【涼】何以知色界諸天亦有耶。答曰:b如手天子往詣佛所作如是言:如今世尊四眾圍繞而說諸法,聞者歡喜奉行;我還至無熱天中,諸天圍繞而為說法,聞者歡喜奉行,亦復如是。以是事故,知色界天中亦有法養。

 

【涼】{}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生善巧便,是名為施亦名為養。若以饒益心為他說法,他聞法已不生善巧方便者,是名為[=捨【三宮】]施不名為養。若以譏刺心為他說法,他人聞已,以智慧心生善巧便,是名為養不名為施。{}

 

【唐】問:此法供養,誰設誰受。

【唐】1有作是說:地獄趣設,唯地獄趣受;乃至唯天趣設,唯天趣受。

【唐】2有餘師說:地獄趣設,唯地獄趣受;傍生趣設二趣受;鬼趣設三趣受;人趣設四趣受;天趣設五趣受。

【唐】3評曰:應作是說:五趣皆能展轉供養。

 

§a3恭敬[satkāra]

【發】云何恭敬。答:諸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恭敬。

【八】恭敬云何。若恭敬、恭敬、善下。

【涼】云何為敬。若敬敬,乃至廣說。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恭敬,而體無別。

【唐】恭敬亦以慚為自性。

【涼】敬體性是慚,如前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

 

 

 

30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二

 

§a4供養恭敬[pūjā-satkāra]

【唐】云何供養恭敬。乃至廣說。

【涼】云何敬養。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唐】答:前雖別說供養恭敬自性,而未總說於一境轉。今欲顯示此二.於一境轉,故作斯論。

【涼】答曰:先已說敬養體性,未說一人具此二事故,而作此論。

 

【發】云何供養恭敬。答:如有一類,於佛.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供養及恭敬,是謂供養恭敬。

【八】此云何。如一作供養,彼[=遊【聖乙】]由恭敬;.和上[]阿闍梨[].同和上[]阿闍梨[].及諸尊重.等梵行者,作供養,彼[]由恭敬。如是若供養.彼作恭敬,[]是謂供養恭敬。

【涼】云何敬養。答曰:猶如有一而敬養佛。

 

§b1於佛敬養-唯財非法

【唐】此中,一類義如前說,謂異生或聖者。

【涼】問曰:[以何=何以【明】]以何敬養佛。

【唐】於佛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唯施設財供養恭敬而住.非法供養。所以者何。佛於諸法已得究竟,不復從他受學法故,無有能為世尊說法.令生未曾有善巧覺慧故。

【涼】答曰:以財敬養佛,不能以法。所以者何。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便故。所以者何。以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不受用他法,法應爾故。

 

§b2於法敬養-異本不誦.舊許施受

【唐】於法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有本不說敬養法言,以於涅槃無緣義故。前說供養謂能為緣,涅槃無緣,是故不說。

【涼】問曰:何故此中不說敬養法耶。答曰:作緣義是養義,彼法離緣故。

 

【唐】而有本說者,1雖於涅槃無生長義,而有於彼令顯了義,謂以財法供養涅槃,令諸有情恭敬求證,由斯展轉斷障證得。

【唐】2復次,法有二種:一世俗,謂名身等法;二勝義,謂究竟涅槃。雖於勝義法無生長義,而於世俗法有生長義,是故於法亦有敬養。[s183世俗正法.名句文身,即素怛纜毘柰耶阿毘達磨。勝義正法.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s180法無礙解.於名句文身,義無礙解.於涅槃勝義.][法蘊: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發智).]

 

【唐】問:諸施法物,誰應受之。

【唐】答:施世俗法物,說法師應受,或應以此書寫正法。施勝義法物,應勤加守護,猶如守護窣堵波物。

【涼】問曰:若欲施法,當施何處。

【涼】答曰:法有二種:一者名數;二者真實。

【涼】若欲施名數法者,應施說法人、若書寫經。若欲施真實法者,守護此物.當如敬佛塔。

 

§b3於僧.親教軌範尊重.同梵行者,及餘境

【唐】於僧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通財法二供養。

【唐】1財供養者:謂以香華衣食等物供養僧眾,或設五年大會等事,名財供養僧。

【唐】2法供養者:謂以三聲等[聲唄pāṭha.𠽋bhāṇaka]為眾宣說正法,或在眾中論議決擇,或復處眾讚美功德,申述所願令眾歡悅,諸如是等.名法供養僧。[不許「作闡陀聲誦經典」,「不應歌詠引聲而誦經法」,「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十誦:唄有五利益…歌有五過失(用外道歌音說法…)][聽諸比丘好聲唄誦]

【涼】2云何施僧法養。答曰:於眾僧中作三契經偈.娑曷遮[sarca].說決定義.種種問答是也。

【涼】1云何財養。答曰:若以種種飲食施作長齋、般遮于瑟解經法會[pañca-vārṣika pañcavassa]

[論語:關雎之﹐洋洋乎盈耳哉。孫該:每至曲終歌闋﹐以眾][歌唄.曲調]

[作三契唄][作胡唄三契][瑞應四十二契][魚山唄]

 

【唐】於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施設供養.恭敬而住者,亦通財法二種供養。

【涼】供養和尚阿闍梨及餘清淨梵行者。

【唐】財供養者:謂以衣鉢飲食湯藥.及餘隨一沙門資具,而供養之。

【唐】法供養者:謂以三藏勸令受持,或為解釋令無疑滯,或復勸請令修正行,諸如是等,名法供養。

 

【唐】於上所說三寶師友殊勝境中,隨應供養.恭敬而住。

【唐】餘境中不決定有[於【大嘉】=故【麗】],准前應說。[愛敬:…具起愛敬。餘則不定.應作四句]

 

§b4何處具有.誰設誰受

【唐】問:供養恭敬,何處具有。

【唐】答:欲界具有,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中四趣具有,非捺落迦。以地獄中無財供養,唯有法故。

 

【唐】問:此財法供養,誰設誰受。

【涼】問曰:誰施誰受。

【唐】答:(1)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佛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無能為佛說法者故,及不能生佛未曾有善巧覺慧故。

【涼】答曰:佛能施一切眾生法養財養;一切眾生能施佛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2)獨覺,除佛,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獨覺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涼】辟支佛能施一切眾生法養財養,除佛世尊;一切眾生能施佛施辟支佛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3)舍利子,除佛獨覺,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舍利子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涼】舍利弗能施一切眾生法養財養,唯除佛辟支佛;一切眾生能施佛辟支佛舍利弗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4)大目乾連,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一切有情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一切有情於大目乾連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

【涼】目揵連能施一切眾生財養法養,唯除佛辟支佛舍利弗;一切眾生能施佛辟支佛舍利弗目揵連財養,不能施法養。

【唐】(5)乃至利根者,於鈍根者,隨應能設財法二供養,彼隨所應能受;鈍根者,於利根者隨應能設財供養,非法供養,彼隨所應能受。

【涼】乃至,利根者能施鈍根者財養法養;鈍根者能施利根者財養,不能施法養。

 

§b5佛不於他.受法供養--通釋三經

【涼】{}問曰:2若無有能施佛法養者,世尊何故稱可阿難所說,讚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

【唐】1問:若無以法供養佛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苾芻,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亮音聲,諷誦正法,令我歡喜。」

【涼】1亦稱讚億耳比丘:「善哉善哉!汝能以微妙音聲詠誦妙法[=頌【三宮】]。以阿槃提國語.音聲遍滿[五分.(avanti阿濕波阿雲頭)彼國人語皆如此不][四分.阿濕婆阿槃提國][十誦:汝比丘唄…汝善讚法,汝能以(阿濕摩伽阿槃地國)阿槃地語聲讚誦,了了清淨.盡易解],其言正直易解,令多人樂聞故。」

[athāyuṣmān śroṇo(śroṇaḥ koṭīkarṇo ) bhagavatā kṛtāvakāśaḥ aśmāparāntikayā svaraguptikayā(རྡོ་ཅན་ཞེས་བྱ་བའི་མཐའི་ དབྱངས་ཀྱི་ང་རོས་)  [皮革事.阿濕婆蘭德伽國aparantaka][豐馬國] udānāt pārāyaṇāt satyadṛṣṭaḥ śailagāthā-munigāthā-sthaviragāthā-sthavirīgāthārthavargīyāṇi ca sūtrāṇi vistareṇa svareṇa svādhyāyaṃ karoti / (Gilgit manuscripts V3pt4, P.188 carmavastu )][SA1321:誦憂陀那.波羅延那.見真諦.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尸路偈.義品.牟尼偈.修多羅,悉皆廣誦。]

【涼】{}3此說復云何通如佛告阿難:「我亦增益出家閑靜善法。」{}

 

【涼】{}答曰:2何故稱讚阿難者,以阿難所說應時,是以稱可。何以知之。

【涼】曾聞世尊遊行人間而患背痛,敷欝多羅僧、枕僧伽梨,右脇而臥告阿難言:汝今當為諸比丘說法。

【涼】爾時阿難為諸比丘解說覺意:諸長老!如來以念覺意故而得成道,亦為他說,乃至廣說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當於阿難分別覺意時,世尊[自憶念=即自憶念【三宮】]自憶念過去無數阿僧祇劫行諸方便皆是精進力,以憶念故而起[=善【三】]喜心,令此有患四大速滅、無患四大速生,背痛即除。尋起加趺而坐,告阿難言:汝說精進耶。

【涼】阿難言:如是。佛言:善哉善哉,阿難,實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以是事故稱可阿難。{}

【唐】答:1 a世尊欲令聞俱胝耳[śroṇakoṭikarṇa/śroṇakoṭiviṃśa.二十億().聞二百億][善彈琴]得無畏故,作如是說,非佛於彼.受法供養。謂彼親教迦多衍那[kātyāyana],遣詣佛所,為居邊國寒地苾芻,求請五事:[摩訶僧祇例外:富樓那在輸那邊國,遣億耳來。][śroṇakoṭīviṃśa/śrotraviṃśatikoṭī室縷多頻設底拘胝/恕奴/輸屢那/舒尼][śravaṇa-śroṇa][śravaṇā གྲོ་བཞིན་སྐྱེས་རྣ་བ་བྱེ་བ་རི][གྲོ་བཞིན་སྐྱེས་བྱེ་བ་ཉི་ཤུ་པ་]

【唐】一常澡浴[常以洗浴以為清淨]。二以皮作襯身敷具[常用如是臥具]

【唐】三請恒著周足革屣[多碎石土塊]。四請持律為第五人.得受具戒。

【唐】五請若有苾芻遣使持衣與餘苾芻,彼苾芻若不受,我等當如何處分此衣。

【涼】1稱讚億耳比丘者,或有說者,欲生彼比丘無畏心故。阿槃提國和尚大迦旃延,曾遣億耳:汝往佛所請求五願,所謂:

【涼】一求常澡浴;二求皮作敷具;三求毘尼師作第五人得受具戒;

【涼】四求著[=【三宮】]重革屣;五求聽畜長衣過十夜。

【唐】聞俱胝耳.承親教勅來詣佛所,世尊威重,釋梵護世[帝釋梵天四天王].尚不能側近正觀,況彼輒敢申請。佛知是事告阿難曰:「汝可將彼至我寢室,敷設臥具而安置之。」阿難如教。佛與同止,至夜後分,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應為我誦所解法。」聞俱胝耳以三契聲.誦所解法,世尊歡喜。為欲令彼得無所畏.能申所請,是故讚言:善哉善哉。乃至廣說。

【涼】以此五事故來詣佛所。世尊威德,乃至梵釋護世者不能側近正觀,以是事故不敢輒求。後世尊稱美,乃敢求之。是故為令彼比丘生無畏故,而稱讚之。

 

【唐】b有作是說:世尊讚彼過去所修業道清淨,感得如是美妙音聲.令人樂聞,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

【唐】c有餘師說:世尊讚彼.能善誦持.波羅衍拏.見諦經等,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五分律.說十六義品經][摩訶僧祇律.誦八跋祇經][四分律.說十六句義][十誦律.發細聲誦波羅延.薩遮陀舍(薩耆陀舍.諦見)修妬路竟]

【唐】d或有說者:以彼苾芻.豐馬國.作諸佛事,世尊讚彼,更令彼國無量有情.敬重受法,故作是說,非為於彼受法供養。

【涼】d復有說者,欲饒益彼比丘故而稱讚之。所以者何。彼比丘於阿槃提土地能作佛事,欲令彼諸人加尊重心,故而稱讚之。

【涼】c復有說者,以善能誦持優陀那.波羅延.眾義經等,適可佛意,故而稱讚之。

【涼】b復有說者,以修淨業令言音清妙,故而稱讚之。

【唐】e復有說者:佛讚弟子有多因緣,非為受法~

【唐】或為彼得無畏心故,如今讚歎聞俱胝耳。

【唐】或為遮彼誹謗事故,如告無滅:「吾今背痛,汝可為諸苾芻.宣說近堅固法,唯汝能說如是勝事。」

【涼】{復有說者,⑵欲離誹謗過故,讚歎阿尼盧頭等;

【唐】或欲令彼言威肅故,如告目連:「唯汝能為劫比羅城諸釋種等.說微妙法。」

【涼】⑶欲令其人威德尊重故,讚歎目揵連等;[破僧事:汝為釋種說其因緣…善哉善哉,汝為諸苾芻.說我釋迦昔世以來所有種類。][SA1176(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我今當說漏不漏法…善哉目揵連為人說此經法…SN35.243 SN35.202 ]

【唐】或欲顯彼功德大故,如佛讚歎舍利子言:「汝能說法,如師子吼,汝所說者.是決定說。」[AA37.6舍利弗所入三昧,今當在如來前作師子吼MA24師子吼經(說自功德)][(說佛功德)DA18汝能於佛前說如是語,一向受持,正師子吼…DN28][SA498能於眾中作師子吼SN47.12]

【涼】⑷欲顯有大功德故,讚歎舍利弗等;

【涼】⑴欲令生無畏故,讚歎如億耳比丘等。}

 

【唐】2問:餘契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佛告阿難陀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精進速證無上菩提,我聞汝言,深生歡喜。」

【涼】{問曰:2若無有能施佛法養者,世尊何故稱可阿難所說,讚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

【唐】答:佛以慶喜所說應時,故說此言,非為受法。謂薄伽梵,為化有情.曾涉遠路,勞倦背痛。詣一樹下,四疊七條.以為臥具,五條覆體.枕僧伽胝,如師子王.右脇而臥,告阿難曰:「[智論.我背痛小息] 汝可為諸苾芻說法,不應虛度。」[SA727汝說七覺分…忍疾端坐聽][SN46.16mahācunda摩訶均頭(純陀)/摩訶周那,(世尊)為患重疾病而困苦…(gilānasuttaṃ 摩訶目犍連SN46.15/摩訶迦葉SN46.14)][AA39.6尊者均頭身抱重患…欲言藥中之盛者,不過此七覺意…]

【涼】{答曰:1何故稱讚阿難者,以阿難所說應時,是以稱可。何以知之。

【涼】曾聞世尊遊行人間而患背痛,敷欝多羅僧、枕僧伽梨,右脇而臥告阿難言:「汝今當為諸比丘說法。」

【唐】爾時,阿難承佛聖旨,為苾芻眾說七覺支言:「諸仁者,念等覺支,是我世尊自覺自說,依厭離滅.迴向於捨[遠離(依觀).依無欲.依滅.向於捨(SA.向於捨/捨於進趣,MA.趣至出要/願至非品/趣非品/依捨趣向非品,AA.捨諸惡法/求出要)viveka-nissitaṃ virāga-nissitaṃ nirodha-nissitaṃ vossagga-pariṇāmiṃ.MN2][s28依厭離染],如是乃至捨等覺支,廣說亦爾。」世尊聞彼說精進時,便起前際憶念智見:「我於過去三無數劫,由精進力.所修加行.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念已發生殊勝歡喜,由斯喜力.背痛便愈。

【涼】爾時阿難為諸比丘解說覺意:「諸長老,如來以念覺意故而得成道,亦為他說,乃至廣說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當於阿難分別覺意時,世尊[自憶念=即自憶念【三宮】]自憶念過去無數阿僧祇劫行諸方便.皆是精進力,以憶念故而起喜心[=善【三】],令此有患四大速滅、無患四大速生,背痛即除。

【唐】尋起整衣,結跏趺坐[跏=加【三宮】下同],告阿難曰:「汝為大眾說精進耶。」阿難白佛:「唯然世尊。」佛讚彼曰:「善哉善哉,我由精進速證菩提,汝今說之.故我歡喜。」讚應時說,非受供養。

【涼】尋起加趺而坐,告阿難言:「汝說精進耶。」阿難言:「如是。」佛言:「善哉善哉,阿難,實如汝所言,精進能生菩提。」以是事故稱可阿難。}

 

【唐】3問:毘奈耶說,復云何通。如說:「阿難,我今增益出離善法,極生歡喜。」若不受他法供養者,如何增長出離善法。

【涼】{3此說復云何通如佛告阿難:「我亦增益出家閑靜善法。」}

【唐】答:佛以他事為己事故,他善法增,便作是說。謂有情類,多依佛法.淨信出家,受具足戒.誦持三藏,居阿練若.寂靜思惟,入正決定.得果離欲.乃至漏盡;或種生天解脫種子。佛知是事,甚大歡喜,作如是念:「無量有情,以我威力.世出世間善法增長,彼之所作.即是我事,深可慶喜。」故作是說。

【涼】所言增益出家閑靜善法者,「諸轉轉出家.得正決定.證於道果,能離愛欲.亦盡諸漏;種佛道因.及緣覺聲聞道因,生於尊貴多財之家,眷屬成就.有大威勢.顏貌端正,能天道及解脫道者,皆是我力。以我力故,令多眾生於我法中出家。」

【涼】有如是等利而起喜心,故言:「我今增益出家閑靜善法。」

【唐】然佛世尊,定不於他受法供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他受財供養。[於=施【三宮】]

 

【涼】{}復有說者,欲離誹謗過故,讚歎阿尼盧頭等;欲令其人威德尊重故,讚歎目揵連等;欲顯有大功德故,讚歎舍利弗等;欲令生無畏故,讚歎如億耳比丘等。{}

 

〖力〗身力和身劣

【唐】云何身力,乃至廣說。

【涼】云何身力,云何身力劣,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分別論.法密部.譬喻者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涼】答曰:

【唐】1謂或有執:「身力身劣,無別自體。」如分別論,彼作是說:「心有力時,說為身力;心無力時,說為身劣。故身力劣,無別自體。」故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別自體,觸處所攝。

【涼】如毘婆闍婆提說:「身力身力劣,不由於身,是心所為。」為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力體是觸入故,而作此論。

【唐】2或復有執:「身力自體,即是精進;身劣自體,即是懈怠。」如法密部,為止彼執,顯示別有身力身劣,非精進等。

【涼】復有說者,所以作論者,欲止彌沙塞意故。彼作是說:「身力體是精進,身力劣體是懈怠。」為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身力身力劣.體是觸入。

【唐】3有執:「身力及與身劣,無定自體。」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象力勝馬.馬力勝牛,故知力劣.無定自體。」為遮彼執,顯身力劣.有定自體,觸處所攝。

【涼】復有說者,所以作此論者,欲止譬喻者意故。彼作是論說:「身力身力劣無有定體。如象力勝馬.馬力勝牛,云何一體即是身力是身力劣。」欲止如是說者意故,欲明身力身力劣是決定法故。若當身力非決定法,則非入所攝.非識所識。

【唐】以一切法自性定故,諸有為法.皆有勝劣,自體決定。如眼於色見明了者.說名為勝,見不明了.說名為劣。廣說乃至意知諸法,亦復如是。於中各有勝劣定性,身力身劣.應知亦爾。

【涼】{一切有為法,力有強弱。所以者何。如眼明了能見.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乃至身亦如是。如意善能知法.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比【宋元】]此中說身力身力劣,而作此論。}

[答難]

【唐】問:若身力劣.各有定性,譬喻者難,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身力是決定者,譬喻者所說云何通,如象力勝馬[=馬力【三宮】].馬力勝牛[=牛力【三宮】]

【唐】答:雖象馬等相待勝劣.名不決定,而有定體。謂馬對象,劣大種.力大種少;馬若對牛,劣大種少.力大種多。如馬,餘類.當知亦爾。以力與劣.大種各異,故相待時.名雖不定,而體恒別。

【涼】答曰:此因他故說勝。如馬力於象,弱四大則多.強四大則少;牛力於馬,弱四大則多.強四大則少。然則強力常強.弱力常弱。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及為顯示身力身劣.實有別體,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為止他意,欲顯己義故。乃至廣說而作此論。

【涼】{}一切有為法,力有強弱。所以者何。如眼明了能見.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乃至身亦如是。如意善能知法.是名強力,不如者.名為弱力。[=比【宋元】]此中說身力身力劣,而作此論。{}

 

§a2本論文

§b1自性

【發】云何身力。答:諸身勇猛.強健輕捷.能有所辦,是謂身力。

【八】云何身力。答曰:若身力.身精進.身強.身方便.身勇,[]是謂身力[=力也【三宮聖聖乙】]

【涼】云何身力。答曰:若身力身勇等,乃至廣說。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力,而體無異。

【涼】如是等名,盡顯現力相。

 

【發】云何身劣。答:諸身不勇不猛.不強不健.不輕不捷.無所能辦,是謂身劣。

【唐】此本論師,於異文義.得善巧故,以種種文.顯示身劣,而體無異。

 

§b2遮三異執

【發】身力身劣,幾處攝.幾識識。答:一處攝,謂觸處;二識識,謂身識及意識。

【八】身力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唐】此中,身識唯了彼自相,意識了彼自相及共相。此言即遮分別論者「執身力劣.無別自體」,顯示此二,有別自體;若無自體,應非觸處攝.及二識所識。心力有無,非觸處攝.二識識故。

 

【發】如二力士.相扠撲時,手腕纔交.互知強弱。

【八】如二壯夫與共相撲,一人力勝.一人力劣。其多力者捉而知之,[我力大彼〔-〕【聖聖乙】]我力大彼.彼不如我;其力劣者捉復自知,彼力大我.我不如彼。

【八】如彼多力少力,俱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涼】如二力士[=捔【三宮】]角力,乃至廣說。

 

【唐】此中論主.引現事喻,欲令愚智.俱得解了。由此即遮法密部身力是精進.身劣是懈怠」,顯身力劣.非精進等。若不爾者,手腕纔交.寧知強弱;精進懈怠,非以手觸.即能知故。

【涼】以是義故,知身力身力劣.觸入所攝。所以者何。由觸故知.是人力強.是人力劣。

 

【發】又如強者.執弱者時,力之勝劣.相知亦爾。

【八】譬如二人,一[人〔-〕【三宮】]人強力.[=劣力【三宮】]。彼處處捉,若撲若墮若執,此捉亦知.彼強力此劣。

【八】如彼多力[=劣【三宮】]少力,俱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涼】猶如二健夫捉一力劣者,彼當捉時,展轉相知。

【涼】如強力者捉劣力者,知其力劣。力劣捉強力者,亦知其力強。

【涼】強力劣力,俱一入所攝,謂觸入;二識所識,謂身識.意識。

 

【唐】此中,論主引第二喻.重顯斯義,令易了知。由此即遮譬喻者身力身劣.無定自體」,顯示此二.有定自體。若不爾者,不應纔執.即知勝劣。相待假法,定非身識.所能了故。

【涼】身識識別相,意識識別相總相

【涼】以如是義,則止說身力不定者意。所以者何。若當身力身力劣不定者,則不應定說.一入所攝.二識識也。

 

§a3身力身劣自性

【唐】問:身力身劣,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身力身力劣,體性是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以大種為自性。

【涼】或有說者,體是四大。

【唐】問:何大種增.名為身力,何大種增.名為身劣。

【涼】問曰:若然者,何大增故身力強,何大增故身力劣耶。

【唐】a有說:大種無偏增者,然四大種有強勝者.說名身力,有羸弱者.說名身劣。

【涼】答曰:a或有說者,四大無增,自有相似四大生.身力則強,有相似四大生.身力則劣。

【唐】b有說:地界增故.名為身力,水界增故.名為身劣。外物亦爾,擔山木.地界增故,其體堅強;[柳苽=抑瓜【三宮】]柳苽瓠等.水大增故,其體虛弱。

【涼】b復有說者,地大增故.身力則強,水大增故.身力則劣。外物亦爾,如陀婆樹[染衣].佉陀羅樹[khadira].毘摩樹.婆陀羅樹等[badara婆拕梨],以地大偏多故.則堅硬[=鞕【三宮】]。如葦柳瓠.胡麻𦼮[𦼮=幹【三】=擀【宮】]等,水大偏多故.則弱。

 

【唐】2有餘師說:身力身劣,非四大種,是所造觸。

【涼】復有說者,身力[=身力【三宮】]力劣,觸入所攝,體非四大,是造色性。

【唐】問:七所造觸中,誰增故.名身力,誰增故.名身劣。

【涼】問曰:若然者,造色性有七種,何者增故身力強,何者增故身力劣耶。

【唐】a有說:重增故.名身力,輕增故.名身劣。外物亦爾,重者體強,輕者體弱。

【涼】答曰:a重偏多故.身力強,輕偏多故.身力劣。外物亦爾,重者則強,輕者則劣。

【唐】b有說:此二是所造觸,非七所攝。謂七種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

【涼】b復有說者,七種造色外.更有身力身力劣。

 

【唐】3評曰:應作是說:即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身劣自性[zs75此應總是諸觸差別。]

【唐】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馬對象,劣大種.力大種少]

【涼】3評曰:應作是說:四大身等.身力則強,四大不等.身力則劣。----------------

 

§a4佛身力

§b1菩薩身力

【唐】如契經說:「菩薩身具那羅延力。」此力其量云何。[俱舍]

【涼】如說菩薩有那羅延力,那羅延力齊量云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毫=豪【三宮】下同],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十鉢羅塞建提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菩薩身力與此力等。

【涼】1或有說者,十凡牛力與一村天牛力等,十村天牛力與一青牛力等,十青牛力與一凡象力等,十凡象力與一香象力等,十香象力與一大力人力等,十大力人力與一鉢建陀力等,十鉢建陀力與半那羅延力等,二半那羅延力與一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與菩薩一節等,是名菩薩身力。

 

【唐】2有餘師說:此量極少。應說十凡牛力等一毫牛力,十毫牛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力,十凡象力等一野象力,十野象力等一羯拏魯訶象力,十羯拏魯訶象力等一阿羅擇迦象力,十阿羅擇迦象力等一殑耆洛迦象力,十殑耆洛迦象力等一雪山象力,十雪山象力等一香山象力,十香山象力等一青山象力,十青山象力等一黃山象力,十黃山象力等一赤山象力,十赤山象力等一白山象力,十白山象力等一嗢鉢羅象力,十嗢鉢羅象力等一拘牟陀象力,十拘牟陀象力等一鉢特摩象力。

【涼】2復有說者,此說甚少。十凡牛力與一村天牛力等,乃至十凡象力與一野象力等,十野象力與一伽尼羅象力等,十伽尼羅象力與一阿羅勒迦象力等,十阿羅勒迦象力與一雪山象力等,十雪山象力與一香象力等,十香象力與一青山象力等,十青山象力與一黃山象力等,如是次十倍,赤、白、優鉢羅、拘物頭、波頭摩,說亦如是。

【唐】十鉢特摩象力等一奔茶利迦象力[茶=荼【三宮】*][茶=荼【三宮】*]十奔茶利迦象力等一鉢特莫迦象力,十鉢特莫迦象力等一大鉢特莫迦象力,十大鉢特莫迦象力等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等一大諾健那力,十大諾健那力等一鉢羅塞建提力[praskandin],十鉢羅塞建提力等一娑浪伽力,十娑浪伽力等一伐浪伽力[varāṅga],十伐浪伽力等一遮怒羅力[cāṇūra],十遮怒羅力等一伐羅遮怒羅力,十伐羅遮怒羅力等半那羅延力,二半那羅延力等一那羅延力[nārāyaṇa],菩薩身力與此力等。

【涼】十波頭摩象力與一大力人力等,十大力人力與一鉢建陀力等,十鉢建陀力與一沙楞伽力等,十沙楞伽力與一婆楞伽力等,十婆楞伽力與一章㝹勒力等,十章㝹勒力與一婆羅章㝹勒力等,十婆羅章㝹勒力與一半那羅延力等,二半那羅延力與一那羅延力等,是名那羅延力量。

 

【唐】3或有說者: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一那羅延力。

【唐】4復有說者: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有十八那羅延力[324]

【唐】5或復有說: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一那羅延力,其次大節有二那羅延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增[2^319]

 

【唐】6有餘復說:此量猶少。應說菩薩身力等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此象王力.其量云何。謂此象王舉身鮮白.如拘牟陀白蓮花色[kumuda],七支善住.具有六牙[四足尾鼻及莖.七支拄地.七支盡正],其頭紅赤.如因達羅瞿博迦色[起世.因陀羅瞿波迦蟲][indragopa-ka胭脂虫],左右邊脇各二踰繕那半,身前後分各一踰繕那,周圍身量七踰繕那,高下唯一踰繕那半。此是常身,變化不定。此有八千龍象眷屬,身皆鮮白.如拘牟陀,具有六牙.七支善住,其頭紅赤如上烟脂若轉輪王出現於世,此諸象中隨一來應[善住.八千象中一最小者]。三十三天將遊戲苑.天福力故.纔舉心時,令大象王[牙=互【三宮】]牙現異色,便作是念:「天帝釋等今須乘我入苑遊戲。」

【涼】7復有說者,此說亦少,伊那拔羅龍王力與菩薩一節力等。曾聞三十三天欲遊戲時,伊那拔羅龍王,其色純白如拘物頭華,七枝安立.具有六牙,頭赤如因提具波色,左右脇各二由延[=旬【明】*]半,前後各一由旬。如是遶身有七由延[]、高二由旬半,此是常身。有八千眷屬,彼諸眷屬.其色赤白.如拘物頭華,七枝安立.具有六牙,頭赤如因提具波色。三十三天欲遊戲時,伊那拔羅龍王身上自然有香手現[s12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現],便作是念:今者諸天須我。

【唐】即便從此贍部洲[起世.善見城側][善住.娑羅林下],至天帝釋宮前而現,身上化出三十二頭,皆具六牙.如本頭色,此頭并本有三十三。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作七蓮花,一一花上作七寶院,一一院內作七寶臺,一一臺中作七寶帳,一一帳內作七天女。一一天女作七侍者,一一侍者作七伎女奏諸伎樂。作是化已,時天帝釋及諸眷屬升彼本頭,三十二天及諸眷屬.升所化作三十二頭,餘十千城諸天家族升彼背上。其身輕舉,猶如旋風吹蓮華葉[花=𦯧【三宮】【麗】]或飄樺皮,乘空往詣所遊戲苑。爾時,諸天都不自見有前後者,到已俱下各詣戲林,歡娛受樂。時彼龍象.亦自化身如天子形.遊戲受樂,藹羅伐拏其力如是。

【涼】即自化身有三十二頭,頭有六牙,頭赤如因提具波色,第三十三者是其常頭。一一牙上化作七池,一一池中化作七蓮花,一一花上化作七臺,一一臺上化作七絞絡帳,一一帳中有七天女。一一天女有七侍者,一一侍者有七伎女。作是化已,往至諸天城中。所化三十二頭,三十二輔臣及其眷屬而乘其上,常頭帝釋及其眷屬而乘其上,如是凡有一萬諸天家族。其身輕舉,猶如旋風吹於草葉,乘空而上詣遊戲處,爾時諸天都不自見有前後者。到遊戲處,爾時諸天各[=各自【三宮】]各詣遊戲園林,歡娛快意。爾時龍王亦自化身,作天子形而自娛樂。如是伊那拔羅龍王力。

【唐】7有作是言:此力猶少。應說菩薩身中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皆有如千藹羅伐拏龍象王力。

【涼】菩薩身者有十八大節,一一大節有千伊那拔羅龍王力,如是等名菩薩身力。

【唐】8有餘復言:此力猶少。應說菩薩身中大小總有三百二十節,其最小節有如千倍藹羅伐拏龍象王力,漸次大者力倍倍增。

【涼】8'復有說者,此說猶少。菩薩身力有十八大節,前所說者是菩薩十八節中最下節力,第二所說是菩薩次勝節力,第三所說是第三節力,如是次第各轉倍勝。

【唐】9大德說曰:此力猶少。應說菩薩意力無邊,身力亦爾。云何知然。謂昔菩薩吉祥人邊受吉祥草詣菩提樹.自敷為座,結跏趺坐,作是堅固願言:「若未諸漏永盡,及證無上菩提,我終不起此座。」無上菩提.從未來世將入現在。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菩薩毛髮亦不動搖。由此故知,菩薩身力,猶如意力.量無邊際。

【涼】9尊者婆檀陀說曰:意力無量,當知身力亦無量。何以知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在未來世必生現在前,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大地震動。以是事故,知意力無量,身力亦無量。

【唐】問:若爾,何故契經中說菩薩身有那羅延力。

【唐】答:此力世間共所欽重,故以為喻,而實不然。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言菩薩有那羅延力耶。

【涼】答曰:以那羅延力世人所尚,是以為喻。然則意力無量,身力亦無量

 

§b2何緣集此身力

【唐】問:菩薩何緣集此身力。

【涼】問曰:以何等故,菩薩修集如是力耶。

【唐】答:1欲現所有皆殊勝故。謂諸色.族姓自在.眷屬財位.功德名聞.智見威猛,皆殊勝故,憍傲有情.歸伏受法。

【涼】答曰:1欲現一切皆勝事故。如菩薩於諸世間一切事勝,所謂色族.財富眷屬.積集功德及諸名聞,力亦應爾。如色族等[=【三宮】]於世間,力亦應爾

【唐】2復次,欲為無上正等菩提作所依故,集此身力。謂佛無上正等菩提,要依此身.方得安住。假使無上正等菩提.置在妙高大山王頂,彼便碎壞.猶若微塵,力無畏等甚尊重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中贍部洲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據金輪,菩薩坐之成正等覺,除此無有堅固依處。是故菩薩初成佛時,方欲經行,徐足按地,即令大地六種震動。便起勝解,乃得經行。

【涼】2復有說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所以者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住如是堅牢身故。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說:若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須彌山頂者,須彌山便當摧破,以力無畏甚尊重故。是以如來初成道時,舉足欲行,安徐蹈地,地故震動。

【涼】復有說者,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三千大千世界中閻浮提,閻浮提中有金剛座自然而出,菩薩坐上成等正覺。如是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積集堅牢之身

【唐】3復次,為欲引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故集此力。謂無上覺遣此力使.摧彼慢已,然後度之。故在家時與諸釋種.種種捔力.無不得勝,將般涅槃.亦以身力伏諸力士.而度脫之。謂佛世尊化緣將盡,欲入寂滅,往拘尸城波波邑中,五百力士聞已,為佛修治道路。當彼路上.有一大石,長六十肘.廣三十肘,彼諸力士欲轉去之,盡其身力不能令動。世尊既至,見已問言:「汝諸童子,欲何所作。」彼聞惘然,竊作是念:「我等勢力.贍部推先,如何世尊呼為童子。」

【涼】3復有說者,以此力引應化眾生故。是中應說化力人喻、諸釋子射喻[佛本行集經.箭射乃至頭髮毛端.皆悉得著]、般涅槃時堅石喻。曾聞世尊般涅槃時詣波波村,爾時五百力士修治道路。時有一石,長十二丈、廣六丈,諸力士等盡其身力不能令動。世尊既至,問諸童子:今何所為。答言:修治道路。[集異門:遊力士生處(摩羅國malla.力士--都城拘尸那揭羅kuśinagara),至波波邑(波婆城Pāvā).折路迦林…][增壹:拘尸那竭國人民五百餘力士…去拘尸那竭國不遠有大方石,長百二十.六十步…如來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AA42.3][力士移山經:拘夷那竭國力士所生地…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佛說末羅王經)][涅槃經:如來爾時實不以指舉此大石在虛空中,還置右掌吹令碎末.復合如本。善男子,當知即是慈善根力,令諸力士見如是事。拘尸那竭…]

【唐】作是念已,俱白佛言:「我為世尊修治道路,共轉此石不能令動,頗能哀愍除此石耶。」佛言:「我能,汝等遠避。」便以足指.挑置掌中,上擲虛空.下還接取,以口吹散.令如微塵,還使如本棄之路側。力士驚歎.得未曾有,敬禮合掌.復白佛言:「此是如來何等神力。」世尊告曰:「舉石置掌.復擲虛空,[復=後【三宮】]復還接取.棄之路側,皆我父母生身之力;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是神通力;還合如本,是勝解力。」

【涼】世尊復問:我今為汝去此石耶。答言:可爾。佛告諸人:汝悉遠去。爾時世尊以脚拇指舉此大石.安置右掌中,復以手擲置虛空中,下復接之,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散復還合與本無異。時諸力士而問佛言:「如是之事.為是何力。」世尊答言:「以足拇指舉著掌中,是我父母生身之力;後以手擲置虛空中者,亦是父母生身之力。以口吹散令如微塵,是神足力。散復還合如本無異者,是解脫力。」

【唐】力士聞已,歡喜踊躍[踊=勇【宋元宮】],復白佛言:「頗有餘力,能勝世尊如是力不。」佛答言:「有,謂無常力。」佛告力士謂:「我父母生身之力.若神通力.及勝解力,今日中夜.皆為無常力之滅壞。」時諸力士聞佛所說,皆於世間深生厭離。佛便為說如應法要,令諸力士及餘無量在彼天人,得法眼淨,永離惡趣.第八有等。

【涼】時諸力士復更問佛:頗更有力勝於世尊如是力不。佛答言:「有,謂無常力。」佛告力士:「若是父母所生之力及神足.解脫力,今日中夜.當為無常力之所破壞。」爾時力士聞說是事,心生厭離。佛為說法,得見真諦。

【唐】故為引攝.所化有情.猶如遣使,集此身力。

【涼】是故為欲引應化眾生故,修集此力。

 

§b3何時圓滿

【唐】問:菩薩何時身力圓滿。

【涼】問曰:菩薩何時具滿此力耶。

【唐】答:年二十五。1此後乃至年滿五十,其力無減;過是已後,世尊身力漸漸衰退。

【唐】2有說:世尊身力無減,猶如意力無衰退故。

【唐】1評曰:如來法身雖無衰退,而生身力必有退減,諸異熟果有衰退故。是故尊者鄔陀夷言:今見世尊色力衰減,諸根變異,謂五色根。

【涼】答曰:菩薩年二十五時.具滿此力。1從是以後至年五十,其力無減;過是已後,其力轉減。

【涼】2復有說者,其力無減。所以者何。意力無減故,身力亦爾。

【涼】1評曰:應作是說:法身無減,生身有減,以是報故。如優陀耶言:今見世尊身色損減,乃至廣說。[s131見佛身形少如衰變。正理:今者佛身衰老朽邁。毘奈耶:提婆達多…世尊今者年衰老耄…教授勞倦。內藏百寶經:現身衰老.隨世間習俗而入.示現如是。][毘奈耶雜事:我今衰邁身力羸弱年將八十。]

 

§b4餘有情身力

【唐】問:諸餘有情,有斯力不。

【涼】問曰:餘眾生有那羅延力不耶。

【唐】答:此力不共一切有情,唯最後身菩薩得有。如最初說.菩薩力量極為減少,尚為難得;況第二說第三說等餘有情類.而得有耶。

【涼】答曰:如初所說菩薩力,餘眾生尚無,何況餘說。

【唐】[世界初成]然此賢劫世界初成時,有諸有情具那羅延力,或有[〔有〕-【三宮】]有半那羅延力,或有鉢羅塞建提力,或有摩訶諾健那力,此諸力士充滿世間。

【涼】然世界初成時,世界眾生有那羅延力者、有半那羅延力者、有鉢建陀力者、有大力者,滿閻浮提。

【唐】過是已後.漸漸減少,乃至今時全無彼力。

【唐】[佛世]佛在世時,有三釋種.具有鉢羅塞建提力,謂阿難陀.設摩釋子.瞿波釋女。

【涼】{佛在世時,三人有鉢建陀力:一是尊者阿難,二是睒彌釋子[śamī],三是瞿毘迦釋女[s53瞿比迦]

【唐】爾時,亦有具足摩訶諾健那力.象力馬力牛力等人,不可稱數。

【唐】[二乘]若麟角喻獨覺有那羅延力

【涼】問曰:辟支佛出世,為如佛獨出、為有俱者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獨出無俱[=【三宮】]。所以者何。

【涼】辟支佛根勝舍利弗,如舍利弗並出於世.猶無是事,何況五百功德者一時俱出。

【唐】若部行喻獨覺,其力不可定說,以彼多是聲聞種姓[姓=性【三】]後遇別緣得無學果,雖樂寂靜而有眾居,如五百仙一處得果。

【涼】問曰:若辟支佛不並出世,言有五百功德一時出世者,為是何人耶。

【涼】答曰:此皆本是聲聞,以緣悟菩提故,名辟支佛。

【唐】麟角喻者根極勝故,樂獨出故。當知如佛,必無有二.並出世間;如舍利子,尚無並出,況麟角喻勝彼多倍。

【涼】若本種辟支佛.行成辟支佛者,獨出世間,當知如佛。}

【唐】諸聲聞人其力不定,如部行喻獨覺人說。

【唐】[輪王]諸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王三洲者有伐浪伽力,王二洲者有鉢羅塞建提力,王一洲者有摩訶諾健那力。

【涼】{問曰:轉輪王為有那羅延力無耶。答曰:轉輪王無那羅延力

【唐】此四輪寶亦有差別,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四俱盧舍;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三俱盧舍;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二俱盧舍;王一洲者.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俱盧舍。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餘寶.亦有勝劣。謂王四洲者.餘寶最勝,乃至王一洲者.餘寶最劣。

【涼】隨輪寶德,身力及餘寶亦然。若其輪是金,王四天下,其力最勝。若其輪是銀,王三天下,其力轉減。若其輪是銅,王二天下,其力復減。若其輪是鐵,王一天下,其力最劣。}

[骨節安立]

【唐】問:諸有情類身力既別,骨節安立有差別不。

【涼】問曰:彼諸人骨節相次云何。

【唐】答:亦有差別。0謂凡常力者.骨節相遠,1有象馬力者.骨節相近,2有大諾健那力者.骨節相接如接板等,3有鉢羅塞建提力者.骨節相鉤,4有那羅延力者[s190那羅延身].骨節連鎖[鎖=璅【宮】]5菩薩[s190佛身]骨節展轉相交.如龍蟠結,是故最勝。

【涼】答曰:除彼四種人,其餘眾生骨節相遠。1若人力與象馬等者,骨節相近。2大力者,骨相接。3鉢建陀力者,骨節相鉤。4那羅延力者,骨節連瑣[=鎖【三宮】]5菩薩骨節蛟龍相結如渴伽角辟支佛,名曰大力。

 

【涼】{}問曰:轉輪王為有那羅延力,無耶。答曰:轉輪王無那羅延力。

【涼】隨輪寶德,身力及餘寶亦然。若其輪是金、王四天下,其力最勝。若其輪是銀、王三天下,其力轉減。若其輪是銅、王二天下,其力復減。若其輪是鐵、王一天下,其力最劣。{}

【涼】{}佛在世時,三人有鉢建陀力:一是尊者阿難;二是睒彌釋子;三是瞿毘迦釋女。

【涼】問曰:辟支佛出世,為如佛獨出、為有俱者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獨出無俱[=【三宮】]。所以者何。辟支佛根勝舍利弗,如舍利弗並出於世猶無是事,何況五百功德者一時俱出。

【涼】問曰:若辟支佛不並出世,言有五百功德一時出世者,為是何人耶。

【涼】答曰:此皆本是聲聞,以緣悟菩提故,名辟支佛。若本種辟支佛、行成辟支佛者,獨出世間,當知如佛。{}[卷第二十二終【三宮】]

【涼】[卷第二十三雜揵度愛敬品之二首【宋元宮】=卷第二十三雜犍度愛敬品第四之二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俱如卷第十一]

 

§a5佛意力-十八不共法

§b1十力

【唐】已說佛身力,意力今當說。

【唐】謂佛世尊.成就十力四無所畏[AA46.4(1245637890).MN12(1274563890)][十力.SA684(js27)(1236547890).AN10.21][十力經(js27)][(六力123890)SA686.SA687.AN6.64.].及與大悲三念住等.不可思議無邊功德,隨用差別立種種名,[具=【三宮】]於十種說名意力。云何為十。

【唐】一處非處智力(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a)[是處非處智力]

【唐】二業法集智力(karmavipākaj.)[zs75自業智力][知業法集智力]

【唐】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發起雜染清淨智力(sarva dha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saṃkleśavyavadāna-vyutthānaj.)dhyānādy [知禪解脫三摩提智力][.定言總攝相應俱有][zs75佛於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安立,皆如實知…雜染.謂能障證靜慮等,清淨.謂即此諸法清淨,諸淨法住名為安立。或順退分名為雜染,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名為清淨,順住分名安立。]

【唐】四種種界智力(nānā-dhātu-j.)[zs75志性隨眠及諸法性]

【唐】五種種勝解智力(nānādhimukti-j.)adhimokṣa[知欲智力]

【唐】六根勝劣智力(indriyaparāpara-j.)akṣa [zs75謂目信等…或目意等][.或意根等.故通四念住]

【唐】七遍趣行智力(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至一切道智力]

【唐】八宿住隨念智力(pūrvanivāsānusmti-j.)[宿命智力]

【唐】九死生智力(cyutyupapatti-j.)[生死智力]

【唐】十漏盡智力(āsravakaya-j.)[漏盡智力]

【涼】已說如來身力,今當說意力。如來有十力,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

 

§b2自性名義

【唐】問:如是十力,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力體性是何。

【唐】答:以智為自性。謂佛意力.是智所成,以智為體,智所攝故。

【涼】答曰:體性是智,體是智身。

【唐】如契經說:於處非處.如實了知,乃至廣說。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體性,今當說所以。

【唐】問:何故名力,力是何義。

【涼】何等是力義。

【唐】答:不可屈義.是力義,不可伏義.不可摧義.不可害義.不可轉義.不可覆義,能遍覺義.能荷擔義.堅固義.最勝義.能制他義,是力義。

【涼】答曰:不為他所伏義.是力義。不為他所覆蓋義.是力義。不斷伏義.是力義。害義、決定知義、能擔義[=誓【元明宮】]、最勝義,是力義。

[心論經:隨自樂欲.能成就義,是力義;無障礙義,是力義;能制義,是力義;無能侵欺義,是力義;能映奪他義,是力義。][雜心:不伏不屈故、無勝無動故,說力。][s31s102s141不可屈伏…s31非他所勝][s102無障礙義]

[s141(何緣此五.名根名)能破惡法.能摧伏他][s96難可摧制,故名為力]

 

§b3諸門分別-17

§c1-3界地.所依

【唐】(1)界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色界繫;餘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

【涼】界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在色界。餘力,若是有漏.是三界繫,若無漏者.是不繫。

【唐】(2)地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在四根本靜慮.是通性故;近分無色.及不定地.非通所依,故無此二。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及未至定靜慮中間;無漏者.在九地。

【涼】地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在根本四禪地。餘力,有漏者在十一地,無漏者在九地。

【唐】(3)所依者:皆依欲界人贍部洲大丈夫身,唯依此身.得成佛故。

【涼】依者,依欲界身。

【涼】{問曰:何處生此力。答曰:依欲界身,生閻浮提.非餘方。依男子身,非女身。}

§c4-6行相.所緣.念住

【唐】(4)行相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十六行相.餘行相。業法集智力,苦集八行相.或餘行相。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苦集道十二行相.或餘行相。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是餘行相,非十六行相。漏盡智力,諸有欲令緣漏盡境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說滅四行相.或餘行相[若以境界是六智];諸有欲令依漏盡身故.名漏盡智力者,彼說十六行相.或餘行相。

【涼】行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行十六行.亦行非行。知業法集智力,行八行.亦行非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行十二行.亦行非行。宿命智力.生死智力,行於非行。漏盡智力,若以境界.行於四行,若以在身.則行十六行亦行非行。

【唐】(5)所緣者:處非處智力,緣一切法。業法集智力,唯緣苦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三諦除滅諦。遍趣行智力,但緣四諦。宿住隨念智力,緣欲色界前際五蘊。死生智力,緣色處。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滅諦;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一切法。

【涼】緣境界者,是處非處智力,緣一切法。知業法集智力,緣苦集諦。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於三諦,除滅諦。至一切道智力,緣於四諦。宿命智力,緣於前世欲色界五陰。生死智力,緣於色入。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於滅諦;若以在身,緣一切法。[雜心:命終及受生.行於眾生數,彼緣色入。如所說隨業法受如實知,當知彼說眷屬生死智(光:據眷屬.一緣色處.二緣三業)。此則內法。][集異門: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如是有情…成就邪見業法受因…墮諸惡趣生地獄中…成就正見業法受因…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

【唐】(6)念住者:種種勝解智力[.別緣心所勝解法故].宿住隨念智力[s100總觀前生分位差別(通緣過去五蘊).唯是雜緣法念住攝…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俱舍27).通四念住],唯法念住。死生智力,唯身念住[本義.通四念住]。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身故,則四念住。123467餘力皆四念住。

【涼】念處者,知欲智力.宿命智力,是法念處。生死智力,是身念處。漏盡智力,若以境界,是法念處;若以在身,是四念處。餘力是四念處。

§c7-9.三摩地.根相應

【唐】(7)智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hvy.js27)9.10亦緣所趣為境],通十智。業法集智力,唯八智.除滅道。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唯九智.除滅智。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世俗智。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唯六智,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世俗智;若依漏盡身故,則通十智。

【涼】智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是十智。知業法集智力,是八智.除滅智道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是九智.除滅智。[宿命智=力如宿【宋元】]宿命智力a舊阿毘曇人說,是等智[hs/hvy]b[霧尊者bāṣpa vāṣpaḥ ཤྱཿ རླངས་པ 婆已() 婆多(*) 婆師波]尊者婆已說,是四智,法智.比智.苦智.等智。c尊者瞿沙說,是六智,除盡智.無生智.滅智.他心智。[s106(s100)尊者妙音說:宿住隨念智六智所攝,即八智中,除他心智.緣過去法故,及除滅智.緣有為法故。h/hs/hvy]a評曰:應如前說一等智者好。生死智力a舊阿毘曇人說是一等智。b尊者婆已是四智,法智.比智.集智.等智。[c 尊者妙音說:s106死生智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苦智]a真實義者,是一等智。漏盡智力,若以境界是六智,除他心智.苦智.集智.道智;若以在身,則有十智。所以者何。此十智於如來身中盡可得故。

【唐】(8)三摩地俱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三三摩地俱或不俱。業法集智力,緣苦集空無願俱或不俱。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苦集道空無願俱或不俱。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非三摩地俱。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無相俱或不俱;若依漏盡身故,則三三摩地俱或不俱。

【唐】(9)根相應者:總說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涼】根者,總而言之,則與三根相應。

§c10-12世性界繫

【唐】(10)過去未來現在者,此十力皆通三世。

【涼】過去未來現在者,是三世法

【唐】緣過去未來現在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緣三世及離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三世。宿住隨念智力,過去現在者.緣過去,未來者.緣三世。死生智力,過去者.緣過去,現在者.緣現在[.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s76死生智觀未來事],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離世;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世及離世。

【涼】緣過去未來現在世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緣於三世亦緣非世。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智力,緣於三世。宿命智力,過去現在者.緣過去世;未來世.當生者緣過去世,若不生者.緣於三世。生死智力,過去者.緣過去世,現在者.緣現在世,未來.當生者緣未來世.不生者緣於三世。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非世法;若以在身,緣於三世亦緣非世。

【唐】(11)善不善無記者:此十力皆是善[死生智力]

【涼】善不善無記者,是善

【唐】緣善不善無記者: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善;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九力皆緣三種。

【涼】緣善不善無記者,知禪解脫三摩提智力,緣善無記。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善;若以在身.緣善不善無記。餘力.緣三種。

【唐】有餘師說:第三智力,但緣善無記。

【唐】[]彼不應作是說,此力通緣雜染清淨有為法故,雜染法中有不善故。

【唐】(12)繫不繫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色界繫。餘八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者是不繫。

【涼】繫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色界繫。餘力,有漏者三界繫,無漏是不繫。

【唐】緣繫不繫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緣欲色界繫。業法集智力,緣三界繫。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繫;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界繫及不繫。餘力,皆緣三界繫及不繫。

【涼】緣三界繫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緣欲色界繫。知業法集智力,緣三界繫。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不繫;若以在身,緣三界繫及不繫。餘力,緣三界繫.緣不繫。

§c13-17學斷名義.自他相續.

【唐】(13)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非學非無學。餘八力,無漏者.是無學,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

【涼】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是非學非無學。餘力,若是無漏.是無學,若是有漏.是非學非無學。

【唐】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業法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緣非學非無學。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唯緣非學非無學;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三種。

【涼】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知業法集智力.宿命智力.生死智力,緣非學非無學。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非學非無學;若以在身,能緣三種。餘力,三種盡緣。

【唐】(14)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唯修所斷。餘八力,有漏者.修所斷,無漏者.是不斷。

【涼】見道斷修道斷不斷者,宿命智力.生死智力,是修道斷。餘力,若有漏.是修道斷,若無漏.是不斷。

【唐】緣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業法集智力.宿住隨念智力,緣見修所斷。死生智力,緣修所斷。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不斷;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三種。

【涼】緣見道斷修道斷不斷者,知業法集智力.宿命智力,緣見道斷修道斷。生死智力,緣修道斷。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不斷;若以在身,緣於三種。餘力,三種盡緣。

【唐】(15)緣名緣義者: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死生智力,唯緣義。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但緣義;若依漏盡身故,則通緣名義。餘力,皆通緣名義。

【涼】緣名緣義者,知欲智力.生死智力,緣義。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義;若以在身,則緣名義。餘力,亦緣名亦緣義。

【唐】(16)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處非處智力.遍趣行智力,緣三種。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緣非相續;若依漏盡身故,則緣三種。餘力,皆緣自他相續。

【涼】緣自身他身非身者,是處非處智力.至一切道智力,緣自身他身.亦緣非身法。漏盡智力,若以境界,緣於非身;若以在身,三種盡緣。餘力,緣自身他身。

【唐】(17)加行得離染得者:此十力皆可言加行得,三無數劫積集殊勝加行得故。皆可言離染得,離有頂染得盡智時得諸力故。

【涼】問曰:此諸力,為從方便生、為從離欲得耶。

【涼】答曰:可言從方便生,亦從離欲得。所以者何。以從三阿僧祇劫積集方便生故,言從方便生;以從離非想非非想處欲得故,言從離欲得。

【唐】問:如是十力加行云何。

【唐】答:此加行有二種:一近加行,謂順決擇分等;二遠加行,謂初不退菩提心等。

 

【涼】{}問曰:何處生此力。答曰:依欲界身,生閻浮提.非餘方。依男子身,非女身。{}

 

§b3辨差別

【唐】問:業法集智力.死生智力,俱可緣業,有何差別。

【唐】答:從因入果,是業法集智力;從果入因,是死生智力。如因果,如是細麁.不現見現見.遠近,亦爾。

【涼】問曰:知業法集智力、生死智力有何差別。

【涼】答曰:從麁至細是生死智力,從細至麁是知業法集智力。如麁細,現見不現見.因果,當知亦如是。[zs75且如天眼能見有情.善惡趣中異熟差別,由此能引殊勝智生.亦正了知能感彼業,由此建立死生智名。][淨天眼出過於人…MA62.64.71.80.104.157.194.208][SA885]

 

【唐】問:無表業云何知。

【唐】答:從果入因[果入因=因入果【三宮】],從麁入細,從現見入不現見,從近入遠,如是知。

 

【唐】問:宿住隨念智.死生智,二乘亦有,何故唯佛建立力耶。

【唐】答:前說不可屈義等是力義,二乘雖有.而無此義[s102猶為無知屈伏.及有障礙],故不名力。如舍利子.雖入第四靜慮而不知人.當所生處.及所從來等事。[s102有一有情來詣彼所…佛告舍利子:如是有情,曾於過去爾所劫前為汝親友,彼時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時有一人遇緣而死…此人命終生某世界,彼處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唐】問:二乘亦有漏永盡智,何故非力。[s102三乘漏盡既無差別.何故漏盡智二乘非力耶.]

【唐】答:1佛智猛利.速斷煩惱.及彼餘習,非二乘故。

【唐】2復次,佛智能知.自他相續.諸漏永盡.時分不謬;聲聞獨覺無如是能。

【唐】3復次,不以自知諸漏盡故.名漏盡力,以能知他無邊世界諸有情類漏盡差別,及為彼說漏盡方便,明了不謬,名漏盡力;聲聞獨覺無如是義。[s102佛善達.如是有情,應依苦遲通行當得漏盡,乃至如是有情,應依樂速通行當得漏盡,由此方便為說正法,皆令漏盡。]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