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1■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一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三
§a4未來無等無間緣
【涼】{}[s196]如《波伽羅那》所說,若法與彼法作次第,或時不作次第耶。
【涼】答曰:有,若彼法未生。
【涼】問曰:此說未生,為前者耶、為後者耶。為如前法未生,後法不名次第,若生是次第耶。復如後法未生,前法不名有次第,若生是有次第耶。如世第一法,苦法忍作次第,為如世第一法未生,苦法忍不名次第,若生是次第耶。復如苦法忍未生,世第一法不名有次第,若生是有次第耶。若前法未生,後法不名次第,若生是次第者,有心時可爾,無心時云何可爾。如入無想定、滅盡定,若一七若過一七,出定心與入定心名為次第,彼第二剎那心必生。所以者何。若法與彼法能作次第緣果,無有眾生、無有法、無有呪術、無有藥草、無有佛、無有辟支佛、無有聲聞能遮此法使第二剎那心令不生者。若然者,二定則無體。若當後法未生,前法不名有次第,若生是有次第。若然者,則苦法忍未生,世第一法不名有次第,何故說未生耶。或有說者,應作是說,前法未生不名次第。
【涼】問曰:若然者,有心時可爾,無心時云何。
【涼】答曰:有心時已爾,無心時亦可爾。其事云何。如入無想定、滅盡定,彼入定心,定初剎那亦取果亦與果,諸餘剎那及出定心但名取果。彼入定心滅在過去,定餘剎那及出定心其現在者與果。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次第緣義無有異時取果異時與果、即與果時取果。
【涼】問曰:若與果時取果,有心時可爾,無心時云何。
【涼】答曰:如入無想定、滅盡定,彼入定心與定初一剎那取果與果,彼滅在過去。定餘剎那及出定心若現在前取果與果。若作是說,則無異時取果異時與果。
【涼】問曰:若然者,過去法則有所作。
【涼】答曰:雖過去有所作能取果與果,而無有[果=過【三宮】]果。過去世見色乃至知法,無如是作事,與果取果可有是事。
【涼】復有說者,後法未生,前法不名次第,後法若生則前法名次第。
【涼】問曰:若然者,苦法忍未生,世第一法不名次第耶。
【涼】答曰:可名次第,不名次第緣。若苦法忍生,是名次第,亦名次第緣。如次第次第緣,次第有次第、相續有相續、依有依,當知亦如是。{}
【唐】問:未來世中有等無間緣不。
【涼】問曰:未來世中有次第緣不耶。
【唐】設爾,何失。
【唐】若有者,
【唐】A未來諸法應次第住,修正加行.應成無用。
【唐】所以者何。若法在此無間而住,彼法從此無間必生,修正加行.復何所用。
【唐】B又應無有.伏諸煩惱生對治義,如是便無究竟解脫。
【唐】C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若法與彼法作等無間(緣),或時不與彼法作耶。答:若時此法未至已生。」
【涼】若有者,
【涼】1諸法應未來世中已次第住,修正方便則無有用。
【涼】所以者何。聖道於[未來世=未來世中【三宮】]未來世已有次第,時到則生,修正方便復何所為。
【涼】2復有大過。何以故。無有制伏貪欲生不淨觀,如是亦不能制伏一切煩惱生對治觀,若爾則無解脫涅槃,乃至廣說。
【唐】若無者,
【唐】A何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
【唐】B八分經說,復云何通,如說:「如是補特伽羅作此業已,或十三劫、或十四劫、或乃至二十劫,不墮惡趣。」[八分舍利經][若能供養吾身.(馱䭾)駄都八分中一…]
【唐】C又云何建立「順現法受、順次生受、順後次受」三種業耶。
【涼】若無者,
【涼】B八分經云何通。如說:是人十二[二=三【三宮】]劫不墮惡趣,乃至二十劫。
【涼】C云何知三業差別是現法報、是生法報、是後法報。
【涼】A[何=何以【三宮】]何故一切時世第一法但生苦法忍,何以不生乃至盡智等諸法。
【涼】何故金剛喻定但生盡智不生餘法。
【唐】答:
【涼】答曰:
【唐】1、未來無有等無間緣。
【涼】應作是說:未來世中無次第緣。
【唐】A問:若爾,何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次生苦法忍,不生乃至盡智等諸法。
【唐】答:
【涼】答曰:
【唐】a此名數定,非事相定。所以者何。
【唐】苦法智忍,在六地,未知何地者當生;三根相應,未知何根相應者當生;有四行相,未知何行相當生;無量剎那[無量法體],未知何剎那當生。
【唐】故乃至住增上忍時,苦法智忍唯於三事定,謂地定、根定、行相定,於二事猶不定,謂剎那不定[苦法忍體性不定]、等無間緣不定;若住世第一法時,於五事皆定。[(光)至生相已去,方名刹那定。(至生相時能決定其法體,生起之法依其力用思願等緣增上,方能決定後後剎那。)]
【涼】此名數定、事相不定。所以者何。
【涼】苦法忍法[法〔-〕【三宮】]在於六地,未知為是何地;苦法忍三根相應,不知定與何根相應;行於四行,不知定行何行。如住增上忍時,地、行、根定,剎那不定。所以者何。有多剎那故,不知生者是何剎那,次第緣亦不定。住世第一法時有五事定,地、根、行、次第、剎那,是名數定、事相不定。
【唐】b復次,不必要有等無間緣,諸法次第相續而起。所以者何。
【涼】復有說者,若法依前法相續生,不必次第緣。
【唐】若法依屬彼法,從彼法後無間得生,餘則不爾。
【唐】猶如外物雖無等無間緣,而相依屬,前後次第生起;如種、芽、莖、枝、條、花、果,依屬彼者,彼無間生,餘則不爾。
【唐】如是內法,在未來世雖無等無間緣,而依屬彼者.彼無間生,餘則不爾。
【唐】苦法智忍依屬世第一法,苦法智等則不如是,是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
【涼】猶如外物無次第緣,依於前法相續而生。如牙依前種相續得生,乃至果依前花相續而生。
【涼】內法亦爾,不因次第緣,依於前法相續而生。
【涼】苦法忍依世第一法故相續而生,餘乃至盡智不依世第一法故,是以不生。金剛喻定,亦應如是通。
【唐】c復次,未來法生,依現在法,若現在法和合,彼則得生;若不和合,彼則不生。
【涼】然未來世法,屬於現在,若於現在和合則生,若不和合不生。
【唐】雖無是處,為分別故,假使修道生緣先合,亦應先生,然無是事。[s10現在但有一和合故,令未來心一一而起.…又由和合有先後故。]
【唐】唯苦法智忍依世第一法和合而生,苦法智等依餘和合。
【唐】是故世第一法無間,唯生苦法智忍,不生乃至盡無生智。
【涼】世第一法後能生修道,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設當世第一法與修道和合,爾時則生,以不與和合故.是則不生。
【涼】如是苦法忍屬世第一法故生,餘乃至盡智不屬故不生。}
【唐】B問:八分經等,復云何通。
【涼】問曰:若無者則無前說諸過。此八分經云何通。
【涼】答曰:
【唐】a有說:世尊依過去[去=未【宋】]現在比知未來,故作是說。謂世尊觀過去現在,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爾所劫中不墮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現世受果,造如是業.次生受果,造如是業.後次受果。由此,現見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比知當來爾所劫中不墮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當現受果,造如是業.當生受果,造如是業.當後受果。
【涼】世尊觀過去現在,以[比=此【明】*]比相亦知未來世。
【涼】其事云何。答曰:世尊觀過去世,見彼眾生修如[是=此【三宮】]是業,爾所劫中不墮惡道;見此眾生修如是業,爾所劫中當不墮惡道。見諸眾生於過去世修如是業,於現世中受如此報,見諸眾生於彼造業,若受生報、若受後報;見諸眾生於此造業,若受現報、若受生報、若受後報。
【唐】b有餘師說:有情身中有如是相,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世尊觀彼,便知如是補特伽羅.於未來世爾所劫中不墮惡趣,亦知如是補特伽羅所造諸業,或當現受、或當生受、或當後受。
【涼】復有說者,眾生有相,是心不相應行,住眾生身中,世尊不因禪定神通,能知眾生身中有此法者.爾所劫[劫【大磧】=初【麗】]中不墮惡道,即見此相.知是眾生受現法報、次受生報、復受後報。
【唐】c評曰:不應作如是說。若作是說,便顯「世尊於未來事唯有比量智,無現量智」,此不應理。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若作此說,明如來唯有[*]比相智,無了達智。
【唐】應作是說:佛知未來是現非比。謂佛智見明淨猛利,未來諸[佛=法【三宮】]佛,雖雜亂住無有次第,而能現知「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於未來世爾所劫中不墮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或當現受、或當生受、或當後受」,明了無謬。
【涼】應作是說:佛世尊有了達智能知未來。雖未來法亂無定次第,如來以明淨智能知未來亂法無定次第,知諸眾生造如此業,經爾所劫不墮惡道、受於現報、次受生報、復受後報,悉實無謬。如算數法,知於穀聚明了無謬。何況如來有自然智。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次生苦法忍,不生乃至盡智等諸法。
【涼】答曰:此名數定、事相不定。所以者何。苦法忍[法〔-〕【三宮】]法在於六地,未知為是何地;苦法忍三根相應,不知定與何根相應;行於四行,不知定行何行。如住增上忍時,地、行、根定,剎那不定。所以者何。有多剎那故,不知生者是何剎那,次第緣亦不定。住世第一法時有五事定,地、根、行、次第、剎那,是名數定、事相不定。
【涼】復有說者,若法依前法相續生,不必次第緣。猶如外物無次第緣,依於前法相續而生。如牙依前種相續得生,乃至果依前花相續而生。內法亦爾,不因次第緣,依於前法相續而生。苦法忍依世第一法故相續而生,餘乃至盡智不依世第一法故,是[以不=不以【明】]以不生金剛喻定,亦應如是通。然未來世法屬於現在,若於現在和合則生、若不和合不生。世第一法後能生修道,無有是處,以分別故。設當世第一法與修道和合爾時則生,以不與和合故是則不生。如是苦法忍屬世第一法故生,餘乃至盡智不屬故不生。{}
【唐】2、有餘師說:未來亦有等無間緣。
【涼】復有說者,未來世中有次第緣。
【唐】AB問:若爾,未來諸法應次第住,修正加行,應成無用。又應無有伏諸煩惱生對治義,如是便無究竟解脫。
【涼】問曰:若未來世[有=有說【三宮】]有次第緣,諸法應次第住。
【唐】答:
【涼】答曰:
【唐】未來諸法雖有等無間緣性相定,而無前後次第定。
【唐】謂心心所.未已生位,有應從彼無間生法,而無前後次第行列;至已生位,有應從彼無間生法,亦有前後次第行列。
【唐】如多沙門,若雜亂住,雖大小已定,而行列未定;若次第住,大小亦定,行列亦定。
【唐】此亦如是。故無有失。
【涼】未來世中有次第緣義,無次第住。
【涼】未來世法應從何次第緣,生者已定,然不次第住。後若生時,從何緣生亦定、次第住亦定。
【涼】猶如眾多比丘亂住一處,臘數已定、行列不定。後次第住時,臘數亦定、行列亦定。
【涼】如是法未生時應屬何緣,生者已定、次第住不定。後若生時,從緣生亦定、次第住亦定。
【唐】A修正加行,非成無用,一心無間有二心故。謂未來世一心無間有二心住:一、善,二、染。若現在世修正加行,則善心生,染心不生;若現在世起邪加行,則染心生,善心不生。
【唐】如一種後,二事應生:一、芽,二、灰。若芽緣和合,則芽生,灰不生;若灰緣和合,則灰生,芽不生。
【唐】此亦如是。[芽=牙【三宮】*]
【唐】B由此,亦有伏諸煩惱生對治義,漸次便證究竟解脫。
【涼】問曰:若然者,修正方便則無有用,亦無解脫涅槃。
【涼】答曰:一心次第,略說有二種心當生,所謂善與染污。若修正方便,善心便生、染污不生。若行邪方便,[染污=染污心【三宮】]染污便生、善心不生。
【涼】如一種子後二種當生,所謂牙與爛壞。若遇生牙因緣則便生牙,若遇爛壞因緣則生爛壞。一心次第生二種心,亦復如是。
【唐】C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若法與彼法作等無間,或時不與彼法作耶。答:若時此法未至已生。」
【唐】答:彼依前後次第定說,不依為緣性相定說,故不相違。
【唐】3、評曰:應作是說:未來無有等無間緣。所以者何。
【涼】評曰:應作是說:未來世中無次第緣。所以者何。
【唐】a等無間緣不雜亂住,未來世法雜亂住故。
【唐】等無間緣次第而住,未來世法無次第故。
【唐】等無間緣依開避義立,未來世法無開避義故。[避=闢【三】*]
【涼】次第緣者是次第住法,未來世中無次第住;
【涼】次第緣者是不亂法,[未來法=未來世【三】]未來法亂。
【唐】b復次,若未來有等無間緣,則欲修善者應常作善,欲作惡者應常作惡。然今現見:欲修善者,後便作惡,如天授等;欲作惡者,後便作善,如指鬘等。
【唐】故未來世決定無有等無間緣。
【涼】復有說者,若未來世有次第緣者,修善者常應修善不應作惡,若修惡時常應作惡不應修善。今現見:提婆達多,本欲修善而後作惡;央掘魔羅氣噓惡人,本欲作惡而後修善。
【涼】以如是等因緣故,知未來世無次第緣。
§a5色不相應非等無間緣
§b1色法
【唐】問:何故色法非等無間緣。
【涼】問曰:以何等故色法無次第緣。
【唐】答:
【涼】答曰:
【唐】1、若法,相應,有所依、有行相、有警覺、有所緣,彼法可立等無間緣;色法不爾,故非等無間緣。
【涼】或有說者,若法定有所依、定有所行、定有所緣,故有次第緣。色法無有所依、無所行、[無【大磧】=旡【麗】]無所緣,是故無次第緣。
【涼】復有說者,若法是相應、有所依、有所行、有勢用、有所緣,故有次第緣。色法不相應、無依無行、無勢用、無緣,故無次第緣。
【涼】[斷絕]復有說者,次第緣者,是次第住法。色非次第住法,或二萬劫、或四萬劫、或六萬劫、或八萬劫斷絕者。
【唐】2、[界雜]有說:等無間緣現前無亂;色法有亂,故非等無間緣。謂一剎那起欲界色及色界色,或一剎那起欲界色及不繫色,或一剎那起色界色及不繫色。
【涼】復有說者,次第緣現在前時不亂。色法現在前時亂,如一時中起欲色界繫色現在前、欲界繫不繫色現在前、色界繫不繫色現在前。
【唐】3、[類雜]尊者世友說曰:一異熟色相續未滅,有長養色及等流色復相續生,多類俱生,故非等無間緣。
【涼】是故尊者和須蜜說曰:欲界增益色未滅,色界增益色生。
【唐】4、[數雜]大德說曰:以諸色法少無間生多、多無間生少,故非等無間緣。
【唐】少無間生多者,如夏雨時,少雲無間起無量雲,遍覆虛空;從小樹子生極高大諾瞿陀樹nyagrodha;從小羯剌藍[刺>剌]kalala生廣大身色。
【唐】多無間生少者,如大草聚燒為少灰。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少色無間生多色,多色無間生少色。
【涼】彼少色無間生多色者,如空中雲少便生多;如小種子生於大樹;如小迦羅羅後成大人。
【涼】多色無間生少色者,如燒大草𧂐後生少灰。以少色無間生多色、多色無間生少色故,無次第緣。
[辨數多少]
【唐】問:若爾,心所法亦多無間生少、少無間生多,應不建立等無間緣。
【唐】多無間生少者,如從有尋有伺地.入無尋無伺地。
【唐】少無間生多者,如從無尋無伺地.入有尋有伺地。
【涼】問曰:如心數法少無間生多、多無間生少,其事云何。答曰:
【涼】如無覺無觀地次生無覺有觀、次生有覺有觀,如此名少無間生多。
【涼】如有覺有觀地生無覺有觀、次生無覺無觀,如此名多無間生少。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依同地前後數等說,不依異地,故無有失。
【唐】(2)有說:此依同類前後數等說,不依異類,故無有失。
【涼】不應以地定,應以數法定。
【唐】謂一心中,若一受等無間二受等生,二受等無間一受等生,可有此失。然無是事,故與色別。
【唐】以諸色法同類極微於一聚中眾多俱起,故不可立等無間緣。心心所法無如是事。
【涼】若一受次第生二受,若二受次第生一受,有如上過。以不生故,無如上過。
§b2不相應行
【唐】問:何故不相應行非等無間緣。
【涼】問曰:以何等故心不相應行無次第緣。
【唐】答:
【涼】答曰:
【唐】(1)若法相應,有所依、有行相、有警覺、有所緣,彼法可立等無間緣;不相應行不爾,故非等無間緣。
【涼】或有說者,若法定有所依、定有所行、定有所緣,故有次第緣。心不相應行不爾。
【唐】(2)有說:等無間緣現前無亂;不相應行現前有亂,故非等無間緣。謂一剎那,有起三界及不繫不相應行故。
【唐】(3)餘隨所應,如前廣說。
【涼】色法[三=二【三宮】]三界繫、心不相應行三界繫,餘如上色法說。
§a6心等無間(法)
【唐】《品類足論》有如是言:「云何心等無間法。答:若心等無間(心之等無間citta-samanantara),餘心心所法已生正生,及無想定、滅盡定已生正生,是謂心等無間法。」[心為等無間法云何。謂心為等無間(以心為等無間緣),心心所法.若已生若正生,及無想定滅定.若已生若正生,是名心為等無間法。][俱舍:若法與心為等無間…ye dharmāś cittasamanantarāḥ ... 稱友二釋,依主有財。][品類: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
§b1無想異熟是心等無間
【唐】問:彼何故不說無想異熟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說無想定、滅盡定是心次第,不說無想天。
【涼】答曰:
【唐】1、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或有說者,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唐】2、有說:二無心定,有加行、有功用,勤勞而得,故彼說之。
【唐】無想異熟與此相違,故彼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用功難得者說,不用功不難得者不說。
【唐】3、有說:二無心定,是善故說;無想異熟,無覆無記,故不說之。
【涼】復有說者,若是善者說,彼是無記故不說。
【唐】4、有說:若由心力無間引起.不雜亂者,可名為心等無間法;無想異熟是異熟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非入彼心勢力所引[引+(起)【三宮】],故不名心等無間法。
【唐】問:若爾,異熟心心所法,亦異熟因力所引起,任運而轉,應不名心等無間法。
【唐】答:自類相引,有勝勢力,不同彼故。俱是相應、有所依等,說名自類。
§b2二無心定(是心等無間)非等無間緣
【唐】問:何故二無心定.a是心等無間法,b而非心等無間緣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無想定、滅盡定是心次第,而非次第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a彼由心加行功用勤勞所引得故,名心等無間法;b與心相違,遮斷心故,非心等無間緣。
【唐】(2)有說:a彼由心勢力所引起故,名心等無間法;b不相應、無所依、無行相、無警覺、無所緣故,非心等無間緣。
【唐】(3)有說:a彼由心勢力得增長、有作用故,名心等無間法;b損減心令不起作用故,非心等無間緣。
【涼】或有說者,3b若法能生心、能增益心、能取心,是次第緣。彼定生時,住心、礙心,使心不相續,是以不作次第緣。
【涼】復有說者,1b此定斷心遮心行處,是不相應無勢用法,是以不作次第緣。
前後無勝勢力
【唐】問:何故「二無心定,前後相似,無亂續生,而前非後等無間緣」。
【唐】答:由入定心勢力所引,不由前念力所引生,故前非後等無間緣。
【唐】問:若爾,異熟心心所法,由異熟因勢力引起,任運而轉,前應非後等無間緣。
【唐】答:心心所法,是相應、有所依、有行相、有警覺、有所緣故,前念於後有勝勢力引發開避[避=闢【三】*],故皆是後等無間緣;不相應行與此相違,不可為例。
§b3出心無餘心隔
【唐】問:入出無想滅盡定心,中間或經半劫一劫,云何可說「等無間」耶。
【涼】問曰:入無想定滅盡定心、出定心是其次第,中間有爾許多相續定。云何是次第。
【唐】答:中間無餘心為隔故。謂入出心相去雖遠,中間更無餘心所間,故後於前名「等無間」。
【涼】答曰:此中更無餘心故,得名次第。
【唐】猶如二人共涉遠路,a一前一後b,相遠而行。有人問言:「b汝有伴不。」b彼答言:「有,次後而來。」二人中間雖有禽獸,b無人為隔,故言「次後」。
【唐】b此亦如是,無心為隔,名「等無間」。
【涼】猶如有人,一在前行a、一在後來b。他人問言:彼後來人b與誰共來。b其人答言:與某甲人a次後而來。彼二中間雖有村落樹木.畜生等物,更無餘人,b故言次第。
【涼】如是彼二心中間雖復曠遠,更無餘心故,得名次第。
§b4心等無間與無間四句
【唐】問:若法是心等無間,亦是心無間耶。[俱舍:ye
dharmāś cittasamanantarāḥ, cittanirantarā api te ]
【涼】問曰:諸法是心次第,亦是無間耶。
【唐】答:應作四句。
【涼】答曰:或有是心次第.非心無間,有是心無間.非心次第,有是心次第.亦心無間,有非心次第.非心無間。
【唐】1、有法是心等無間,非心無間,謂除「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所法。
【涼】是心次第非心無間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諸餘定及出定心,是謂心次第非心無間。
【唐】2、有法是心無間,非心等無間,謂「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住無常。
【涼】是心無間非心次第者,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生住無常,是謂心無間非心次第。
【唐】3、有法是心等無間,亦是心無間,謂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
【涼】是心次第亦心無間者,定初剎那諸餘有心法,是謂心次第亦心無間。
【唐】4、有法非心等無間,亦非心無間,謂除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住無常,「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法」生老住無常。
【涼】非心次第非心無間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生住無常,諸餘定剎那及出定心生住無常,是謂非心次第非心無間。
【唐】問:若法是心等無間,亦是無心定無間耶。
【涼】問曰:諸是心次第亦是定無間耶。
【唐】答:應作四句。
【涼】答曰:應作四句。
【唐】3、有法是心等無間,非無心定無間,謂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
【涼】是心次第非定無間者,謂定初剎那諸餘有心時,是謂心次第非定無間。
【唐】4、有法是無心定無間,非心等無間,謂除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住無常,「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所法」生老住無常。
【涼】是定無間非心次第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生住無常,諸餘定及出定心生住無常,是謂定無間非心次第。
【唐】1、有法是心等無間,亦是無心定無間,謂除「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諸餘相續二無心定及出定心心所法。
【涼】是心次第亦定無間者,除定初剎那及餘有心法,諸餘定及出定心,是謂心次第亦定無間。
【唐】2、有法非心等無間,亦非無心定無間,謂「初剎那二無心定及有心位心心所法」生老住無常。
【涼】非心次第非定無間者,定初剎那生住無常及餘有心生住無常,是謂非心次第非定無間。
§a7諸心相生
§b1入出聖道
§c1三種作意
【唐】有三種作意,謂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
【涼】觀有三種,所謂別相觀、總相觀、虛相觀。
【唐】◎自相作意者,思惟「色是變礙相,受是領納相,想是取像相,行是造作相,識是了別相;地是堅相,水是濕相,火是煖相,風是動相」,如是等。
【涼】別相觀者,觀色是色相乃至觀識是識相,觀地是堅相乃至觀風是動相,是名別相觀。
【唐】◎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行相等。
【涼】總相觀者,十六聖行觀,是名總相觀。
【唐】◎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
【涼】虛相觀者,不淨.安般.無量.除入.解脫.一切處,是名虛相觀。[s82如不淨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光.問:如婆沙十一明勝解作意中.但言解脫。]
【唐】問:此三種作意,幾種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幾種現在前耶。
【涼】問曰:此三種觀,何觀次第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何觀最初現在前。
【涼】答曰:
【唐】1、有說:三種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
【涼】或有說者,入聖道時,三種能入;出聖道時,三種現在前。
【唐】如是善通契經所說:「不淨觀俱行修念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唐】此中「俱」聲,顯無間義。[是比丘不淨觀俱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唐】2、有說:二種無間,聖道現在前,除自相作意;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
【唐】3、有說:唯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據見道共入三出]
【涼】復有說者,總相觀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三種現在前。
【唐】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不淨觀俱行修念等覺支。」
【涼】問曰:若虛想[想=相【三宮】]觀不入聖道,此經云何通。如說:「不淨觀次修念覺意。」
【唐】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子孫法,[轉=傳【三宮】]轉相生故。
【唐】謂勝解作意引起共相作意,共相作意引起聖道。
【涼】答曰:此說展轉相因,如子孫法。其事云何。答曰:
【涼】先以不淨觀善調伏心,使心止息堪任質直柔軟,心得自在,然後總相觀現在前,能入聖道。
【唐】4、有說:共相作意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共相作意現在前。
【涼】復有說者,總相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亦總相觀而現在前。
[出觀所起上地共相作意]
【唐】問:若爾,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出聖道時,可起欲界共相作意;若依上地入正性離生者,出聖道時,彼欲界心既不得起,以極遠故[〔極〕-【三宮】];復未得色界共相作意,彼雖已得順決擇分,而聖道後不復現前,彼以何等共相作意出聖道耶。
【唐】答:彼於順決擇分中間,已修得如是行相,謂一切行非常,一切法非我,涅槃寂靜等;今出聖道,起彼作意。
【涼】問曰:若然者,若依未至、若依初禪、若依中間得正決定,出聖道時,欲界總相觀現在前可爾;若依二禪三禪四禪得正決定,彼無欲界總相觀。所以者何。以大遠故。復更不得總相觀,除達分善根。所以者何。以聖道後不能復起現在前故。出聖道時,為起何等總相觀現在前。[s72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現在前,彼二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詳見光記卷七.]
【涼】答曰:於煖頂忍中間[煖=暖【三宮】],修總相觀,所謂諸行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出聖道時,此觀現在前。
【唐】5、評曰:彼不應作是說。
【唐】如前說者好,謂三種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1如前說者好。
§c2四慧
【唐】復次,◎欲界有三種作意,謂聞所成作意,思所成作意,生得作意。
【唐】◎色界有三種作意,謂聞所成作意,修所成作意,生得作意。
【唐】◎無色界有二種作意,謂修所成作意,生得作意。
【唐】◎無漏有一種作意,謂修所成作意。[s42(五說)三界皆具有三慧.]
【涼】欲界有三種觀,所謂聞慧、思慧、生得慧。
【涼】色界有三種,所謂聞慧、修慧、生得慧。
【涼】無色界有二種,修慧、生得慧。
【唐】此中,◎欲界,唯思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三種現在前。[據鈍根者說.約初修次第起者說。---實則:(雜心)欲色界聞慧能入聖道.(正理)欲界聞思作意無間.聖道現前.(俱舍)此中五種作意無間聖道現在.除生所得。][光:{散善}二心能作入無漏定心,謂欲界加行善心.色界加行散善心。]
【涼】問曰:欲界有三種觀慧,何等慧現在前能入聖道。
【涼】答曰:欲界思慧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三種觀現在前。
【唐】◎色界,唯修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二種現在前,除生得。
【涼】色界修慧觀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二種,聞修慧觀現在前,非生得慧。
【唐】◎無色界,唯修所成無間,聖道現在前;聖道無間,亦唯修所成現在前。
【涼】無色界修慧現在前,能入聖道。出聖道時,亦修慧觀現在前,非生得慧。
【唐】問:何故「聖道無間,欲界生得現在前,非色無色界生得」耶。
【唐】答:欲界生得猛利,色無色界生得不猛利故。
【涼】問曰:以何等故,出聖道時欲界生得慧現在前,非色無色界。
【涼】答曰:欲界生得慧猛利,色無色界不猛利。
§c3初無學後九地出心
【唐】◎若依未至定得阿羅漢果,彼或以欲界心出聖道,或以未至定心出聖道;
【唐】◎若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果,彼或以無所有處心出聖道,或以非想非非想處心出聖道;
【唐】◎若依餘地得阿羅漢果,彼唯以自地心出聖道。[光:初無學後,異地相生起時即難,當地即易。]
【涼】若依未至禪得阿羅漢,出聖道時還起未至地及欲界心。
【涼】若依無所有處得阿羅漢,出聖道時還起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心。
【涼】若依餘地得阿羅漢,出聖道時即起彼地心。
§b2餘等至相生
§c1味淨無漏等至
【唐】復次,初靜慮有三種,謂味相應、淨、無漏;如是乃至無所有處,皆有三種。
【唐】非想非非想處但有二種,謂除無漏。
【涼】初禪有三種:味、淨、無漏。乃至無所有處亦三種。
【涼】非想非非想處二種:味淨。
【唐】此中,◎味相應無間,二種現在前,除無漏。
【唐】◎淨無間,三種現在前。
【唐】◎無漏無間,二種現在前,除味相應。
【涼】味相應次第,生味相應及淨,不生無漏。
【涼】淨有三種。
【涼】無漏二種,淨及無漏,不生味淨。
§c2四種淨等至
【唐】◎淨初靜慮,復有四種,謂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如是乃至無所有處,皆有四種。
【唐】◎非想非非想處唯有三種,除順勝進分。[更無上地可欣趣故][俱舍文同此]
【涼】初禪有四種:有退分、住分、勝進分、達分。
【涼】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有四種。[s124此有四種…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順退分等業][s125若諸靜慮無色.順退分.順住分.順勝進分.順決擇分等業.][光:據當地中更有勝德可欣趣.][正理:自地殊勝功德.]
【唐】此中,◎順退分無間,二種現在前,謂順退分及順住分。
【唐】◎順住分無間,三種現在前,謂除順決擇分。
【唐】◎順勝進分無間,三種現在前,謂除順退分。
【唐】◎順決擇分無間,二種現在前,謂順決擇分及順勝進分。[s165評:順決擇分與順決擇分為四緣;與順住分…為三緣,除因緣;與順勝進分亦爾。(評)2343-(有說)2332][光:正理顯宗皆有兩說,一說同此論(俱舍2331)。…若依婆沙十一.同正理後師2332。]
【涼】退分次第生退分、生住分,不生勝進分、不生達分。
【涼】住分次第生住分、生退分、生勝進分,不生達分。
【涼】勝進分次第生勝進分、生住分、生達分,不生退分。
【涼】達分次第生達分、生勝進分,不生住分、退分。
【涼】復有說者,退分次第生三種,不生達分;住分、勝進分盡生四種;達分次第生三種,除退分。[3443]
|
正理1.俱舍 |
正理2. s11 s165.1 |
s165.2(評) |
s11(涼) |
順退分 |
2 |
2 |
2 |
3 |
順住分 |
3 |
3 |
3 |
4 |
順勝進分 |
3 |
3 |
4 |
4 |
順決擇分 |
1 |
2 |
3 |
3 |
§c3生上三靜慮起下識
【唐】問:若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起初靜慮諸識身時,幾心無間入、幾心出耶。
【涼】問曰:若[坐=生【三宮】]坐二禪三禪四禪地,欲入初禪識現在前,幾種觀現在前。
【唐】答:隨所生地,
【唐】◎若未離染者,三種心無間.彼諸識身現在前,彼諸識身無間.三種心現在前,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唐】◎若已離染者,二種心無間.彼諸識身現在前,彼諸識身無間.二種心現在前,謂除染污。
【涼】答曰:隨所住地,
【涼】未離欲者,三種觀現在前,所謂善、染污、不隱沒無記。出時亦三種現在前。
【涼】若離欲,二種。
§b3十二心相生
【唐】有十二心:◎欲界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唐】◎色、無色界各三,謂前四中除不善;
【唐】◎無漏有二,謂學、無學。
【涼】有十二種心:欲界繫四種,善、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
【涼】色界繫三種,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
【涼】無色界繫亦三種,學、無學心。
【唐】問:此十二心,一一無間生幾心,復從幾心無間生耶。
【涼】問曰:欲界繫善心次第生幾心。復從幾心次第生。乃至無學心次第生幾心。復從幾心生。
【唐】答:
【涼】答曰:
§c1欲界四心
1、欲界善心
【唐】欲界善心無間生九心,謂欲界四;
【唐】色界二,善、有覆無記;
【唐】無色界一,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欲界繫善心次第生九心:欲界繫四;色界繫二,善、隱沒無記;無色界繫一,隱沒無記;學、無學。
【唐】此心復從八心無間生,謂欲界四;
【唐】色界二,善、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八心次第生:欲界繫四;色界二,善、隱沒無記;學、無學。
2、不善心
【唐】不善心無間生四心,謂欲界四心。
【涼】不善心次第生:欲界四心。
【唐】此心復從十心無間生,謂欲界四;
【唐】色、無色界各三心。
【涼】亦從十心次第生:欲界繫四;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三。
3、欲界有覆無記心
【唐】如不善心,欲界有覆無記心亦爾。
【涼】隱沒無記心亦如是。
4、欲界無覆無記心
【唐】欲界無覆無記心無間生七心,謂欲界四;
【唐】色界二,善、有覆無記;
【唐】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涼】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次第生七心:欲界四;色界二,善、隱沒無記;無色界一,隱沒無記。
【唐】此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欲界四;
【唐】及色界一,善心。
【涼】亦從五心次第生:欲界四;色界一,善心。
§c2色界三心
1、色界善心
【唐】色界善心無間生十一心,謂十二心中除無色界無覆無記心。
【涼】色界繫善心次第生十一心,除無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餘次第能生。
【唐】此心復從九心無間生,謂色界三;
【唐】欲界二,善、無覆無記;
【唐】無色界二,善、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九心生:自地三;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二,善、隱沒無記;學、無學心。
2、色界有覆無記心
【唐】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六心,謂色界三;
【唐】欲界三,除無覆無記心。
【涼】色界繫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六心:色界繫三;欲界三,除不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八心無間生,謂色、無色界各三;
【唐】欲界二,善、無覆無記心。
【涼】亦從八心次第生:色界三;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無色界三。
3、色界無覆無記心
【唐】色界無覆無記心無間生六心,謂色界三;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涼】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六心: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無色界一,隱沒無記。
【唐】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三心無間生,謂色界三心。
【涼】亦從色界三心次第生。
§c3無色界三心
1、無色界善心
【唐】無色界善心無間生九心,謂無色界三;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色界二,善、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無色界善心次第生九心: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繫二,善、隱沒無記;學、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六心無間生,謂無色界三;
【唐】色界一,善,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六心次第生:無色界三;色界一,善心;學、無學心。
2、無色界有覆無記心
【唐】無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七心,謂無色界三;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色界二,善、有覆無記心。
【涼】無色界繫隱沒無記心:次第生七心: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二,善、隱沒無記。
【唐】此心復從七心無間生,謂無色界三;
【唐】欲、色界各二,善、無覆無記心。
【涼】亦從七心次第生:無色界三;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色界二,善、不隱沒無記。
3、無色界無覆無記心
【唐】無色界無覆無記心無間生六心,謂無色界三;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三心無間生,謂無色界三心。
【涼】無色界繫不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六心:無色界三;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一,隱沒無記。
【涼】亦從無色界三心次第生。
§c4二無漏心
1、學心
【唐】學心無間生五心,謂三界善,及學、無學心。
【涼】學心次第生五心: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學、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四心無間生,謂三界善,及學心。
【涼】亦從四心次第生: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學心。
2、無學心
【唐】無學心無間生四心,謂三界善,及無學心。
【涼】無學心次第生四心: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三界善,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五心生:欲界善,色界善,無色界善,學、無學心。
【涼】 九八四與十 七五當知欲 十一九六八 六三當知色
【涼】 九六七亦七 六三知無色 五四亦四五 當知學無學
§b4二十心相生
【唐】有二十心:欲界八,謂加行善、生得善、不善、有覆無記、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通果心;
【唐】色界六,謂前八心中,除不善及工巧處;
【唐】無色界四,謂加行善、生得善、有覆無記、異熟生心;
【唐】無漏二,謂學、無學心。
【涼】有二十種心。欲界有八心:方便善心、生得善心、不善心、隱沒無記心、威儀心、工巧心、報心、通果心。
【涼】色界有六心:方便善心、生得善心、隱沒無記心、威儀心、報心、通果心。
【涼】無色界有四心:方便善心、生得善心、隱沒無記心、報心。
【涼】無漏有二心:學心、無學心。
【唐】問:此二十心,一一無間生幾心,復從幾心無間生耶。
【涼】問曰: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幾心,亦從幾心次第生;乃至無學心次第生幾心,亦從幾心生。
【唐】答:
【涼】答曰:
§c1欲界八心
1、欲界加行善心
【唐】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十心,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唐】色界一,加行善;
【唐】及學、無學心。
【涼】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十心: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一方便善心;學心、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八心無間生,謂欲界四,除無覆無記四;
【唐】色界二,加行善、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八心次第生:欲界四,方便善、生得善、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學、無學。
【唐】*有餘師說:此心復從十一心無間生,謂前八,及欲界「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心」。所以者何。以熟修習加行善心者,從自界「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心」無間亦現在前。
2、欲界生得善心
【唐】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九心,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唐】色、無色界各一,有覆無記心。
【涼】欲界生得善心次第生九心: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隱沒無記心;無色界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十一心無間生,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唐】色界二,加行善、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十一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學、無學。
3、欲界不善心
【唐】不善心無間生七心,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涼】不善心次第生欲界七心,除通果心。
【唐】此心復從十四心無間生,欲界七,除通果心;
【唐】色界四,除加行善及通果心;
【唐】無色界三,除加行善心。
【涼】亦從十四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色界四,生得善、隱沒無記、威儀、報;無色界三,除方便善。
4、欲界有覆無記心
【唐】如不善心,欲界有覆無記心亦爾。
【涼】隱沒無記心亦如是。
5、欲界威儀路心
【唐】欲界威儀路心無間生八心,謂欲界六,除加行善及通果心;
【唐】色、無色界各一,有覆無記心。
【唐】*有餘師說:此心無間生九心,謂前八及欲界加行善心,熟修習者能現前故。
【涼】欲界威儀心次第生八心:欲界六,除方便善、通果心;色界一,隱沒無記心;無色界一,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七心無間生,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涼】亦從七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
6、欲界異熟生心
【唐】如欲界威儀路心,欲界異熟生心亦爾。
【涼】報心亦如是。
7、欲界工巧處心
【唐】工巧處心無間生六心,謂欲界六,除加行善及通果心。
【唐】*有餘師說:此心無間生七心,謂前六,及欲界加行善心,熟修習者能現前故。
【涼】工巧心次第生六心,除方便善、通果心。
【唐】此心復從七心無間生,謂欲界七,除通果心。
【涼】亦從七心次第生:欲界七,除通果心。
8、欲界通果心
【唐】欲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欲界通果,及色界加行善心。
【涼】欲界通果心次第生二心:欲界,通果;色界,方便善心。
【唐】此心復從二心無間生,謂欲界通果,及色界加行善心。
【涼】亦從二心次第生:欲界,通果;色界,方便善心。
§c2色界六心
1、色界加行善心
【唐】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十二心,謂色界六;
【唐】欲界三,加行善、生得善、通果;
【唐】無色界一,加行善;
【唐】及學、無學心。
【涼】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十二心:色界六;欲界三,方便善、生得善、通果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學、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十心無間生,謂色界四,除「威儀路、異熟生」心;
【唐】欲界二,加行善、通果心;
【唐】無色界二,加行善、有覆無記;
【唐】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十=九【三宮】]十心次第生:色界四,除威儀心、報心;欲界二,方便善、通果心;無色界[二=一【三宮】]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學、無學心。
2、色界生得善心
【唐】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八心,謂色界五,除通果;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涼】色界生得善次第生八心:色界五,除通果心;欲界二,不善心、隱沒無記;無色界一,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色界五,除通果心。
【涼】亦從色界五心次第生,除通果心。
3、色界有覆無記心
【唐】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九心,謂色界五,除通果;
【唐】欲界四,加行善、生得善、不善、有覆無記心。
【涼】色界隱沒無記心次第生九心:色界五,除通果心;欲界四,方便善、生得善、不善、隱沒[無記=無記心【三宮】]無記。
【唐】此心復從十一心無間生,謂色界五,除通果;
【唐】欲界三,生得善、威儀路、異熟生;
【唐】無色界三,除加行善心。
【涼】亦從十一心次第生:色界五,除通果心;欲界三,生得善、威儀、報心;無色界三,除方便善。
4、色界威儀路心
【唐】色界威儀路心無間生七心,謂色界四,除加行善、通果心;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無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涼】色界威儀心次第生七心:色界四,除方便善、通果心;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心;無色界一,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色界五,除通果心。
【涼】亦從五心次第生:色界五,除通果心。
5、色界異熟生心
【唐】如色界威儀路心,色界異熟生心亦爾。
【涼】報心亦如是。
6、色界通果心
【唐】色界通果心無間生二心,謂色界加行善,及通果心。
【涼】色界通果心次第生色界二:方便善、通果心。
【唐】此心復從二心無間生,謂色界加行善,及通果心。
【涼】亦從二心次第生:色界方便善、通果心。
§c3無色界四心
1、無色界加行善心
【唐】無色界加行善心無間生七心,謂無色界四;
【唐】色界一,加行善;
【唐】及學、無學心。
【涼】無色界方便善心次第生七心:無色界四;色界一,方便善;學、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六心無間生,謂無色界三,除異熟生;
【唐】色界一,加行善;
【唐】及學、無學心。
【涼】亦從六心次第生:無色界三,除報心;色界一,方便善;學、無學心。
2、無色界生得善心
【唐】無色界生得善心無間生七心,謂無色界四;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涼】無色界生得善次第生七心:無色界四;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色界一,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四心無間生,謂無色界四心。
【涼】亦從無色界四心次第生。
3、無色界有覆無記心
【唐】無色界有覆無記心無間生八心,謂無色界四;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色界二,加行善、有覆無記心。
【涼】無色界隱沒無記心次第生八心:無色界四;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心;色界二,方便善、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十心無間生,謂無色界四;
【唐】欲色界各三,生得善、威儀路、異熟生心。
【涼】亦從十心次第生:無色界四;欲界三,生得善、威儀、報心;色界三,生得善、威儀、報心。
4、無色界異熟生心
【唐】無色界異熟生心無間生六心,謂無色界三,除加行善心;
【唐】欲界二,不善、有覆無記;
【唐】色界一,有覆無記心。
【涼】無色界報心次第生六心:無色界三,除方便善;欲界二,不善、隱沒無記心;色界一,隱沒無記心。
【唐】此心復從四心無間生,謂無色界四心。
【涼】亦從無色界四心次第生。
§c4二無漏心
1、學心
【唐】學心無間生六心,謂欲界二,加行善、生得善;
【唐】色、無色界各一,加行善;
【唐】及學、無學心。
【涼】學心次第生六心:欲界二,生得善、方便善;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學、無學心。
【唐】此心復從四心無間生,謂三界各一,加行善;
【唐】及學心。
【涼】亦從四心次第生:欲界一,方便善心;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學心。
2、無學心
【唐】無學心無間生五心,謂欲界二,加行善、生得善;
【唐】色、無色界各一,加行善;
【唐】及無學心。
【涼】無學心次第生五心:欲界二,方便善心、生得善心;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
【唐】此心復從五心無間生,謂三界各一,加行善;
【唐】及學、無學心。
【涼】無學心亦從五心次第生:欲界一,方便善心;色界一,方便善心;無色界一,方便善心;學、無學心。
【涼】 十八次生九 十一生於七 十四亦生八 七六及與七
【涼】 二生二欲盡 十二十八五 九十一七五 二二當知色
【涼】 七六七四八 十六四無色 六四亦五五 當知學無學
10-8 9-11 7-14 7-14 8-7 8-7 6-7 2-2
12-10 8-5 9-11 7-5 7-5 2-2
7-6 7-4 8-10 6-4
6-4 5-5
〖念〗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唐】「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乃至廣說。
【涼】以何等故,如人不可得,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1犢子實我2物性相隱3物性變4往來5一覺6意常7根本蘊8相告)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涼】為止他人意故。
【唐】(1)謂或有執「補特伽羅自體實有」,如犢子部。
【唐】彼作是說:我許[許=計【三宮】]有我,可能憶念本所作事,先自領納,[今=令【三】]今自憶故。
【唐】若無我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或有說者,有人。以有人故憶本所作。
【唐】(2)或復有執「物性相隱」,如說諸法相隱外道。
【唐】彼作是說:諸有為法有晝夜分,互相藏隱。夜時,晝入夜中,晝性雖在而不顯現;晝時,夜入晝中,夜性雖在而不顯現。如是可能憶本所作,晝夜分中有夜晝故,夜晝時所作,晝夜時能憶。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復有說者,物性相入。
【涼】相入論者作如是說:一切有為法有二分,若晝、若夜。夜時晝入夜中,晝時夜入晝中。所以者何。如夜中所作晝則憶之,以夜入晝中故;如晝中所作夜則憶之,以晝入夜中故。是故憶本所作。
【唐】(3)或復有執「物性相變」,如說諸法相變外道。
【唐】彼作是說:即羯剌藍位變作頞部曇位,乃至即堅固位變作衰老位,如即青葉變作黃葉,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前後位體無異故,前位所作,後位能憶。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或有說者,物性變。
【涼】物性變論者作如是說:kalala迦羅羅變作阿浮陀arbuda,乃至中年變作老年,是故憶本所作。如婆吒樹葉青變為黃,彼亦如是。
【唐】(4)或復有執「物性相往」,如說諸法相往外道。
【唐】彼作是說:[刺>剌]羯剌藍往入頞部曇位中,乃至堅固往入衰老位中,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後位中有前法故,前位所作,後位能憶。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或有說者,物性往來。
【涼】往來論者作如是說:迦羅羅來至阿浮陀中住故,乃至廣說。以是事故,憶本所作。
[相變相往之別]
【唐】問:物性相變、相往外道,二執何別。
【涼】問曰:物性變論、往來論,有何差別。
【唐】答:相變外道執,即前位變作後位,後位中無前位。
【唐】相往外道執,前位往後位,既至後位,其相不壞,即與後位俱時增長。
【涼】答曰:物性變論言:迦羅羅變作阿浮陀。
【涼】往來論言:迦羅羅來至阿浮陀中住,俱增長故。
【唐】有作是說:相變外道,執後與前.不一不異;相往外道,執後與前.亦一亦異。
【唐】(5)或復有執「覺性是一」,如說前後一覺論者。
【唐】彼作是說:前作事覺,後憶念覺,相用雖異,其性是一,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前後位覺體一故,前位所作,後位能憶。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或有說者,覺是一性。後所知覺,即是前所作覺。
【唐】(6)或復有執「意界是常」,如執意界是常論者。
【唐】彼作是說:六識雖生滅,而意界是常,如是可能憶本所作。六識所作事,意界能憶故。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或有說者,意界是常。以意界常故,憶本所作。
【唐】(7)或復有執:蘊有二種:一、根本蘊,二、作用蘊。前蘊是常,後蘊非常。
【唐】彼作是說:根本作用二蘊雖別,而共和合成一有情,如是可能憶本所作。以作用蘊所作事,根本蘊能憶故。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說轉部)有根邊蘊(作用蘊),有一味蘊(根本蘊)。]
【涼】或有說者,有根本陰、有客陰。客陰所作、根本陰能知,以是故能憶本所作。
【唐】(8)或復有執:「前心往告後心」:「我作是事,汝可憶持。」
【唐】彼作是說:心細冥通,前有所作,必告後知,如是可能憶本所作。若不爾者,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涼】或有說者,前心往後心,語後心:我作如是事。是故憶本所作。
【唐】然過殑伽沙數諸佛及佛弟子雖不說有補特伽羅,亦不說有物性「相隱、相變、相往」、一覺性、意界常、根本蘊異作用蘊異、前心往告後心,而說有能憶本所作。此義決定,微細、甚深、難可覺了。
【唐】為欲顯示如是決定、微細、甚深、難可覺了諸法性相,及止他宗不如理說,故作斯論。
【涼】恒河沙數諸佛及佛弟子,不作此論.言有人,不言物性相入、不言物性變、不言物性往來、不言覺性是一、不言意界常、不言有根本陰客陰、不言前心往後心,然能憶本所作。如此事微細甚深難知。
【涼】為顯如此微細甚深難知法故,而作此論。
[略舉總遮]
【唐】問:此中應具說「補特伽羅既不可得,亦無物性相隱.相變.相往、一覺性、意界常、根本蘊異作用蘊異、前心往告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何故但說「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
【涼】問曰:以何等故,唯說「如人不可得、前心不往後心[往【三宮】=住【大】],言我有所作,而能憶本所作」。
【涼】答曰:應如是說:「以何等故,人不可得、物性不相入、物性不變、物性不往來、覺性不一、意界不常、陰性無根本無客陰、前心不往後心,而能憶本所作。」
【唐】答:
【唐】1、此中說「補特伽羅不可得」者,別遮初一「補特伽羅論」。「又無前心往後心理」者,總遮後七論。
【唐】2、有說:此中說「補特伽羅既不可得」者,遮第一「補特伽羅論」。「又無前心往後心理」者,遮第八「前心往告後心論」。既遮初後,應知已遮中間六論,謂本論師略舉初後,令諸弟子易受持故。
【涼】而不說者,欲現始終.略其中間,令經文易故。
【涼】若說如人不可得,則止有人者意;前心不往後心,則止往來論者意。
【涼】前心後心,則止其餘諸論者意。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一
卷12■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二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四
§a2憶本所作
【發】補特伽羅.既不可得,又無前心往後心理,何緣能憶本所作事。
【八】如人不可得空也,前心不[住=往【三宮】]住,後心云何憶本所作。
§b1第一因---串習同分智
§c1本論
【發】答:有情於法,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串習=慣習【三】下同)]
【八】答曰:眾生法中,得如此智,憶本所作。
【涼】答曰: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
§c2釋本文
1、釋「有情於法」
【唐】問:前說「無有補特伽羅」,今何復言「有情於法」。
【涼】問曰:前言無人,今何以言眾生。
【唐】答:
【涼】答曰:
【唐】(A)前依聖想名示現;今依世想名示現。
【唐】前依聖言說示現;今依世言說示現。
【唐】前依勝義;今依世俗。
【唐】(B)有說:為順文故。
【唐】若說「法於法」,於義雖順,於文不順;
【唐】若說「有情於法」,文義俱順,依世俗理有有情故。
【涼】B欲令所說與法體相順故。所以者何。
【涼】若不言眾生但言法法,於義雖順於文不便;
【涼】若言眾生,文義俱順,以是故說於眾生。
【唐】(C)有說:為生解故。
【唐】若說「法於法」,弟子不了「誰能憶誰」。
【唐】若說「有情於法」,弟子便了「有情憶法」。
【涼】A復有說者:前說實義,今說假名。
2、釋「同分智」
【唐】「有情於法,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者,謂有情智,於所知法,決定、串習、隨欲自在,前後相似,故名同分。
【涼】「眾生之法,得如是相似習智。」習智者,是決定、是修習、是自在義。
3、釋「隨所更事,能如是知」
【唐】(1)「隨所更事,能如是知」者,謂隨本所見、隨本所受,能如是憶。
【唐】(2)有說:此文應作是說:「隨所有事,能如是知。」
【唐】謂隨本所有體、所有相、所有我、所有物、所有性、所有分,能如是憶。
【涼】2本所作者,隨其本事。本事者,如其性、如其體、如其相、如其物。
【涼】1復有說者,應言「憶本共作」。云何共作。如本所見、曾所更。
【唐】(3)有說:此文應作是說:「隨所住事,能如是知。」
【唐】謂隨本所住顯色、隨本所住形色等,能如是憶。
【涼】3復有說者,應言「憶本作事」。云何本作事。隨本形色、本所為。
§c3以二喻顯
【唐】為令此義得分明故,引世現喻。謂:
【涼】欲明憶本所作義故,而作此論。
[初喻]
【發】如有二造印者,能了自他所造印字,雖彼二人不往相問:「汝云何造此字。」亦不相答:「我如是造此字。」而彼二人,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能了自他所造印字。有情亦爾,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
【唐】乃至廣說。[串=慣【三宮】*]
【八】譬如刻印作字,有所印處知字則現,亦知他所作,已所作亦自知。彼亦不從來問,我亦不從往問「汝作何字」,彼亦不答「我作是字」。如印所作字,自知作字,自所作亦知、[他=他人【三宮】]他所作亦知。如是眾生法,隨所作則知、所作法亦知。
【涼】喻如能書者,乃至廣說。
【唐】此中,「能書者」皆名「造印者」。
【唐】如彼二人雖不相問亦不相答,而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能了自他所造印字,乃至海外書來,亦能讀知。有情亦爾,雖無真實補特伽羅,亦無前心往後心理,而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串=慣【三宮】*]
【涼】如能書者,不至彼能書者所。問言:汝作何字。彼亦不答:我作是字。然能書者得如此所習智,自所作字亦知,他所作字亦知,乃至海外書來亦能讀知。如是前心不往後心,然後心能憶本所作。
[第二喻]
【唐】復令此義重分明故,引第二喻:
【涼】復欲重明此義故更作喻,
【發】又如有二知他心者,互相知心,雖彼二人不往相問:「汝云何知我心。」亦不相答:「我如是知汝心。」而彼二人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互相知心。有情亦爾,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隨所更事能如是知。}[串=慣【明】]
【唐】乃至廣說。
【八】譬如有兩[兩〔-〕【三宮】]兩人,知他人意,各各相因,心彼一不從二問:「汝云何相因。」彼亦不作是答:「我作如是因緣,亦知他人意法。」得如是意,各各相因。如是眾生法,得如是[知=智【三宮】]知,隨前法則知。
【唐】此中,「知他心者」,謂得他心通者。
【唐】如彼二人雖不相問亦不相答,而由串習力,得如是同分智,互相知心。乃至百踰繕那外,亦相知心。有情亦爾,雖無真實補特伽羅,乃至廣說。[串=慣【三宮】*]
【涼】如二知他心展轉相緣。此亦不問彼:汝思何事。彼亦不答:我思此事。乃至百由旬外,二心而能相知。如是前心不至後心,後心而能憶本所念。[卷等八終【三宮】]
§c4通難
[能憶]
【唐】問:若異心所更.異心能憶者,云何不天授所更,祠授能憶;祠授所更,天授能憶耶。
【涼】{問曰:若所更事異.所念事異,云何不提婆達多所更.延若達多能憶,若延若達多所更.提婆達多能憶。(Yajñadatta)(Devadatta)
【唐】答:
【涼】答曰:
【唐】A彼相續異故。前心後心相續無異,不應為難。
【涼】提婆達多身異、延若達多身異,憶本所作者身則不異。
【唐】B有說:彼心相望無因義故,前心能與後心為因,不應為難。
【涼】復有說者,如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心不得展轉為因,憶本所作前為後因。
【唐】C有說:彼二身心不相屬故,前後身心既相繼屬,故先所更,後能記憶。
【涼】復有說者,若心相續、若身相續,能憶本所作。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心不相續、身不相續。
[所憶]
【唐】問:若心相屬即能憶者,何不見異牛而憶是前牛。
【涼】問曰:若心相續者,何以先見一牛,後見餘牛,言是本牛。
【唐】答:若於曾受,今見相似,則能記憶;若雖曾受,今見不相似,便不能憶。
【唐】日初分所更,日後分能憶;日後分所更,日初分能憶,前後所見身相似故。
【涼】答曰:曾所更事,要當相似爾乃識之。先所見牛雖[復=後【三宮】]復曾更,而與後牛不相似故,是以不識。若前牛與後牛相似,爾乃可識。}
【涼】[卷第九雜揵度智品之四首【宋元宮】,卷第九雜犍度智品第二之四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首卷]
§b2第二因---所緣定
【發】復次,一切心心所法.於所緣定,安住所緣。
【八】復次,一切心所念法,定有因緣。
【涼】復次,諸心心數法,於所緣定。
§c1正明
【唐】此於所問,是勝義根本答。所以者何。
【唐】如見蘊說:「若法與彼法作所緣,或時不與彼法作耶。答:無時非所緣。」
【唐】以心心所於所緣定,安住所緣,不可移轉,是故能憶本所作事。
【唐】謂於一所緣,有無量心心所聚轉,此一所緣如以此理趣naya、以此性類jātīya、以此法式vidhi,與一心心所聚作所緣事,與餘無量心心所聚作所緣事亦爾;如一心心所聚以此理趣、以此性類、以此法式,領受此所緣,餘無量心心所聚領受此所緣亦爾。
【涼】{如一境界,則為眾多心心數法所緣,如前一心緣已,後眾多心亦緣。
【唐】譬如一人而有百子,此一人如於一子作父事,於餘子亦爾;如一子於父作子事,餘子於父亦爾。
【涼】猶如一人而有百子,若一子念父餘子亦念。彼一境界為多心所緣,亦復如是。}
【唐】此中,眼識及相應法於色所緣定,乃至意識及相應法於一切法所緣定。此色與眼識及相應法為所緣者,無時非所緣;乃至此法與意識及相應法為所緣者,無時非所緣。以一切心心所法各能領受自所緣故,由此,無有「餘心聚所更,餘心聚能憶」。
§c2三事定[處定、青等定、剎那定]
【唐】問:云何心心所法於所緣定,為於處定,為於青等定,為於剎那定耶。
【涼】問曰:為於何法定言定耶,為於眼入定、為於色定、為於剎那定。
【涼】答曰:
【唐】(1)此中,有說:唯於處定。
【涼】或有說者,於眼入定。
【唐】所以者何。勿有無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故。
【涼】不於色定、剎那定也。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數法甚多。
【唐】問:云何於處定。
【唐】答:眼識及相應法於色處定,乃至身識及相應法於觸處定,意識及相應法於法處等定。
【唐】如一眼識,若遇青色和合現前,則緣青起;若遇黃等和合現前,則緣黃等起。如是餘識於自所緣,亦唯處定。
【涼】云何於眼入定。答曰:
【涼】如眼識於色定,其餘諸識各於自境界定。若眼與青色和合則生青識,若與餘色和合則生餘識。
【唐】[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
【唐】若爾者,應一覺有多了性,一法多體,不應道理。
【唐】《識身論》說,復云何通。如說:「過去眼識唯緣過去色,非未來現在。」
【涼】問曰:若然者,便有二心:知青色心則異知黃色等心。
【涼】復違識身經文,如說:「過去眼識,為緣過去法、緣現在法、緣未來法耶。答曰:緣過去法,不緣現在未來[未來=未來法【三宮】]。」
【唐】(2)有餘欲避如是過失,說:心心所法於所緣處定,亦於青等定。
【涼】復有說者,於眼入定色定。
【唐】非於剎那定。所以者何。勿有無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故。
【涼】於剎那不定。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數法甚多。
【唐】問:云何亦於青等定耶。
【唐】答:緣青等心心所其體各異,若遇青色和合現前,則生緣青心心所法;若遇黃等和合現前,則生緣黃等心心所法。
【涼】云何於色定。
【涼】答曰:若緣青色則生青識,餘則不生;緣黃等色亦復如是。
【唐】[評]彼亦不應作如是說。所以者何。
【唐】青有多種,謂青根、青莖、青枝、青葉、青花、青菓,黃等亦爾;應緣根等覺即是緣莖等覺。若爾,一覺有多了性,一法多體,不應道理。
【唐】亦與《識身論》所說相違,如前說。
【涼】問曰:青色眾多,有青莖、青枝青葉青花青果。若緣青莖識,云何不耶[耶〔-〕【明宮】]即是緣青枝青葉青花青果識耶。
【唐】(3)[評]如是說者:心心所法於三事定。
【涼】評曰:應作是說:於三法定。
【唐】問:若爾,則應無量心心所法住不生法中。
【唐】答:斯有何過。未來世寬,無容處耶。然彼本來已有住處,故不應難。
【涼】問曰:若然者,未生心心數法則多。
【涼】答曰:未生法多,復有何過。未來世[竟=寬【三宮】]竟,無住處耶。先已有住處故。
§c3所依亦定
【唐】問:心心所法,如於所緣定,於所依亦定不。
【涼】問曰:若心心數法於緣定,於所依亦定耶。
【唐】設爾,何失。
【唐】a若於所依亦定者,何故此中但說「於所緣定」,不說「於所依定」耶。
【唐】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有俱有法。答:一切有漏法及有漏法俱生無漏法。」[有俱有法云何。謂有漏法,及與有漏法俱生諸無漏法。]
【唐】b若於所依不定者,何故於所緣定,於所依不定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於所依亦定[三世有所依定]。
【涼】於所依亦定。其事云何。
【唐】◎然心心所法在未來世與所依遠,現在則俱,過去復遠。
【涼】如未來心心數法於所依則遠,若生現在前與所依則俱,若滅則遠所依。
【唐】◎有說:在未來世與所依遠,現在、過去與所依俱。
【涼】復有說者,未生心心數法於所依遠,若現在前則俱,若滅俱滅。
【唐】◎有說:三世皆與所依俱。
【唐】問:若爾,何故此中不說。
【唐】答:此中但欲說「憶本所作」,所憶者,是所緣、非所依故。
【涼】{問曰:若心心數法於所緣、所依定者,此中何以但說所緣不說所依。
【涼】答曰:此中說所念事故,不說所依。若有所念,必依所緣、不用所依。}
【唐】問:《品類足》說復云何通。
【唐】答:彼文應作是說:「云何有俱有法。答:一切有為法。」而不作是說者,彼文顯示「有用聖道」[唯說現在無漏法][以命根眾同分等.為所依],不說「無用」[過去未來都無所依],故不相違。
【唐】有說:彼文顯示「聖道依他力得、依他力起」,故但說「與有漏法俱生者」。
§c4於何位取所緣
【唐】問:若心心所法於所緣定、於所依亦定者,彼於何位取所緣耶,為於生時、為於滅時。
【涼】問曰:若心心數法於所緣、所依定者,彼於何時能有所緣,為於生時、為於滅時。
【唐】設爾,何失。
【唐】若生時者,生時在未來,云何未來法能有所作。
【唐】若滅時者[者+(即乃)【三】],滅時諸法衰退散壞,云何此位能取所緣。
【涼】若以生時,生時是未來,云何未來能有所作。
【涼】若以滅時,滅是壞散衰退之法,云何壞散衰退之時能有所緣。
【唐】答:應言「滅時」。
【涼】評曰:應作是說:滅時能緣,非是生時。所以者何。
【涼】未生法是未來,未來法不能有所作;滅時名現在,現在法能有所作。
【唐】問:云何衰退散壞之法能取所緣。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以壞散衰退之法能有所作。
【唐】答:
【涼】答曰:
【唐】(a)諸有為法性羸劣故、不自依故、依他轉故、無作用故、不自在故;隨於何位,若遇所依所緣和合,即於彼位能取所緣;唯於滅時有此和合。
【涼】一切有法皆爾,體性羸劣,屬眾因緣,不得自在;若心心數法於依所緣和合,能有所緣。
【涼】未來世,依及境界散亂。如未來,過去亦爾。現在則眾緣和合。
【唐】(b)有說:生時是未來世,未來諸法無作用故,不能取所緣;滅時是現在世,現在諸法有作用故,能取所緣。
【唐】若滅時不取所緣者,則心心所法畢竟不能取於所緣。勿有斯過,故於滅時能取所緣。
【涼】若當現在不能緣境界者,則畢竟無緣境界義。
【涼】{}問曰:若心心數法於所緣、所依定者,此中何以但說所緣不說所依。
【涼】答曰:此中說所念事故,不說所依。若有所念,必依所緣、不用所依。{}
【涼】{}如一境界,則為眾多心心數法所緣,如前一心緣已,後眾多心亦緣。猶如一人而有百子,若一子念父餘子亦念。彼一境界為多心所緣,亦復如是。{}
【涼】{}問曰:若所更事異、所念事異,云何不提婆達多所更、延若達多能憶。若延若達多所更、提婆達多能憶。
【涼】答曰:提婆達多身異、延若達多身異,憶本所作者身則不異。
【涼】復有說者,如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心不得展轉為因,憶本所作前為後因。
【涼】復有說者,若心相續、若身相續,能憶本所作。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心不相續、身不相續。
【涼】問曰:若心相續者,何以先見一牛,後見餘牛,言是本牛。
【涼】答曰:曾所更事,要當相似爾乃識之。先所見牛雖[復=後【三宮】]復曾更,而與後牛不相似故,是以不識。若前牛與後牛相似,爾乃可識。{}
§b3第三因---受意力強
【發】又以受意為因力強,念便不忘。
【八】及修意所作有力,意常不忘失。[五法行經「意」即是念smṛti.]
【涼】前所更意必當有力,後不失念,而能憶本所作。
【唐】應知:此中,前生心聚以「意」聲說,後生心聚以「念」聲說。
【涼】先生心聚以意名說,後生心聚以念名說。
§c1釋受意(2-12)
【涼】{}以前意有勢力故,令後念憶本所作。
【涼】不失念者,所謂不狂、心不亂、不為苦痛所逼是也。{}
【唐】◎然受意有二種:一、受行相意,二、受所緣意。
【涼】有二種心:一、同行心;二、同緣心。
【唐】且如於增上忍,
【唐】有二心受彼行相、不受彼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
【唐】有二心受彼所緣、不受彼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
【唐】有三心受彼行相、亦受彼所緣,謂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
【唐】餘心不受彼行相、亦不受彼所緣,謂餘忍智相應。
【唐】如於增上忍,於餘心,隨應廣說,亦爾。
【涼】苦法忍、苦比忍、苦比智,是名同行心,不名同緣心。
【涼】集法忍、集法智,是名同緣心,不名同行心。
【涼】苦法智,亦名同行心、亦名同緣心。
【涼】其餘心,亦不同行、亦不同緣。
【唐】受行相所更,受所緣能憶;受所緣所更,受行相能憶。
【涼】同行心所更事,同緣心能憶;同緣心所更事,同行心能憶。
【唐】◎復有二種意:一、染污,二、不染污。一一所更,二種能憶。
【唐】◎復有三種意,謂善、不善、無記。一一所更,三種能憶。
【涼】有三種心:善、不善、無記。若善心所更事,善、不善、無記心能憶。不善無記心亦如是。
【唐】◎復有四種意,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一一所更,四種能憶。
【涼】復有四種心:善、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如善心所更事,四種心能憶。乃至不隱沒無記心所更事,四種心能憶。
【唐】◎復有四種意,謂彼因、彼等無間、彼所緣、彼增上。一一所更,四種能憶。
【涼】復有四種心:從因緣生心、從次第緣生心、從境界緣生心、從威勢緣生心。若一心曾所更事,四心盡能憶。
【唐】◎復有五種意,謂見苦所斷乃至修所斷。
【唐】此中,見苦所斷所更,五種能憶。見集修所斷所更,亦爾。
【唐】見滅所斷所更,四種能憶,除見道所斷。
【唐】見道所斷所更,四種能憶,除見滅所斷。
【涼】復有五種心:見苦所斷心,乃至修道所斷心。
【涼】若見苦所斷心所更事,五種心能憶。見集所斷、修道所斷,亦如是。
【涼】見滅所斷心所更事,四種心能憶,除見道所斷心。
【涼】[見道所斷心]道亦如是,除見滅所斷心。
【唐】◎復有五種意,謂善、不善、有覆無記、如理所引無覆無記、不如理所引無覆無記。
【唐】此中,有說:善所更,二種能憶,謂善、如理所引無覆無記。
【唐】如理所引無覆無記所更亦爾。
【唐】不善所更,三種能憶,謂不善、有覆無記、不如理所引無覆無記。
【唐】有覆無記、不如理所引無覆無記所更亦爾。
【唐】[評]如是說者:一一所更,五種能憶。
【唐】◎復有六種意,謂眼識乃至意識。五識所更,意識能憶;意識所更,六識能憶。
【涼】復有六種心,所謂六識。若六識所更事,意識能憶。[s101(憶宿住事)唯住意識]
【唐】◎復有十二種意:欲界有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唐】色界有三,謂前四,除不善。
【唐】無色界亦爾。
【唐】無漏有二,謂學、無學。
【涼】復有十二種心:欲界善心、不善心、隱沒無記心、不隱沒無記心。色界三種,除不善。無色界亦如是。學心、無學心。
【涼】如十二種心,有相似十二法、十二念。
【唐】欲界善所更,十二種能憶。不善、色界善所更亦爾。
【涼】如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念盡能憶。不善亦如是。
【唐】欲界有覆無記所更,八種能憶,謂除色界有覆無記、無色界三。
【唐】欲界無覆無記所更,亦爾。
【涼】隱沒無記心所更法,有八種念能憶:欲界四;色界,善、不隱沒無記;學、無學。
【涼】欲界不隱沒無記,亦如是。
【涼】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種念能憶。
【唐】色界有覆無記所更,十種能憶,除欲界二無記。
【唐】無色界善所更,亦爾。
【唐】色界無覆無記所更,十種能憶,除無色界二無記。
【涼】色界隱沒無記心所更法,十種念能憶,除欲界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
【涼】色界不隱沒無記心所更法,十種念能憶,除無色界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
【涼】無色界善心所更法,十種念能憶,除欲界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
【唐】無色界有覆無記所更,九種能憶,除欲界二無記及色界無覆無記。
【唐】無色界無覆無記所更,亦爾。
【涼】無色界隱沒無記心所更法,九種念能憶:欲界,善、不善;色界,善、隱沒無記;無色界三種;學、無學。
【涼】不隱沒無記,亦如是。
【唐】學所更,十一種能憶,除欲界有覆無記。
【唐】無學所更,若退法者,如學說;若不退法者,七種能憶,除學及四染污。
【涼】學心所更法,十二[一]種念能憶。
【涼】無學心,亦如是。
【唐】由前受意為因力強,於彼所緣引生後念。
【涼】{以前意有勢力故,令後念憶本所作。
§c2釋不忘
【唐】「不忘」者,謂心不狂亂,非苦所逼。[〔不忘…說〕十七字-【宮】]
【涼】不失念者,所謂不狂、心不亂、不為苦痛所逼是也。}
§b4世友[三因緣]
【唐】尊者世友說曰:由三因緣,憶本所作。一善取前相故,二同分相續現行故,三不失念故。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三事故,所念事忘而復憶。一者善取前相,二者有相似方便,三者不失念。}
[結]
【唐】由此,雖無補特伽羅,亦無前心往後心理,而能憶念本所作事。
【涼】{}如經說: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諸長老,若不壞意內入,照了外入法,能生正觀現在前,則意識生。彼云何壞意入。
【涼】答曰:壞有三種,所謂須臾壞、命終壞、究竟壞。
【涼】須臾壞者,若入無想定、滅盡定,是名須臾壞。
【涼】命終壞者,如斷善根壞善意,如凡夫人離欲乃至命終時壞不善意。
【涼】究竟壞者,如苦比智生苦諦所斷意究竟壞,乃至道比智生見諦所斷意究竟壞,住不退法斯陀含見諦所斷意,及欲界修道所斷六種意究竟壞,住不退法阿那含一切見諦所斷意,欲界修道所斷染污意究竟壞,住不退法阿羅漢一切染污意究竟壞。{}
§a3忘而復憶
【發】何緣有情忘而復憶。
【八】以何等故,憶而復憶。
【涼】以何等故,所念事,忘而復憶。
§b1第一因---同分相屬
【八】答曰:眾生之法心自然迴,彼次第智生。
【涼】答曰:眾生之法心相似,次第生知見者。
§c1釋「忘」
【唐】此中,「忘」者,是失念義,非不念義。所以者何。無有少法名「不念」故。[「忘」者,謂心狂亂,苦受所逼。][正理:非巧便念名為失念,如狂亂心名為失心;或念微劣.名為失念,如迷悶等.名失想思。][s42忘念(失念muṣitasmṛtitā)…大煩惱地法唯染污(非此所明)][不失念smṛtir na muṣyate]
§c2釋同分[加行、所緣、隨順]
【唐】「同分」有三種,謂加行同分、所緣同分、隨順同分。
【涼】有三種相似,所謂方便相似、境界相似、隨順相似。
【唐】(1)加行同分者,如有先誦素怛纜藏,中間忘失,後因如前所作加行,還得記憶;先誦毘奈耶阿毘達磨藏亦爾。如是先起不淨觀,中間忘失,後因如前所作加行,還得記憶;先起持息念、界方便亦爾。
【涼】云何方便相似。如人讀修多羅,而後忘失,後懃方便,還復通利。毘尼、阿毘曇,懃方便亦如是。先修不淨觀,而後忘失,後懃方便,隨其境界還現在前。安般、觀界方便亦如是。
【唐】曾聞有婆羅門子,先誦得四吠陀書,中間忘失,復溫誦之,盡其方便,不能通利。便往師所,具述因緣。師即問言:「汝先誦時,以何加行。」答言:「本時手繩口誦。」師言:「汝當如本加行。」彼隨師教,一切皆憶。
【涼】曾聞有婆羅門子,讀違陀經,而後忘失,還欲通利,盡其方便而猶不能。往詣師所而問之言:「本所讀經今悉忘失,還欲通利,雖懃方便猶故不能。今當云何。」其師問言:「汝本讀時,云何而讀。」弟子答言:「初讀經時,手則索繩、口誦經文。」師告之言:「當如先法還讀誦之。」弟子如教,後便通利。是名相似方便。
【唐】(2)所緣同分者,如有先見如是園林、泉池、山谷、經行處等,中間忘失,後見相似園林等時,一切皆憶。
【涼】云何境界相似。如於此處見河池山林、經行住處,後至異處,若見如先事者,還復憶念本所見事,是名境界相似。
【唐】(3)隨順同分者,如得隨順飲食、衣服、臥具、房舍、說法人等,則能憶念先所更事。
【涼】云何隨順相似。如得隨順飲食、方土、住處、說法、同行之人,則能憶本所作。
【唐】曾聞有一苾芻,先誦得四阿笈摩,中間忘失,復溫誦之,盡其方便,不能通利。便往尊者阿難陀所,問其因緣。尊者答言:「汝今可往以油塗身,溫室洗浴,求諸隨順衣服、飲食、臥具、房舍、說法人等。」苾芻依教,悉還通利。
【涼】曾聞有一比丘,讀誦阿含,而後忘失,雖懃方便,猶故不能還得通利。往詣大德阿難所,作如是言:「本讀阿含而今忘失,雖懃方便,猶故不能還令通利。今當云何。」阿難語言:「可求多油,入浴室中以用塗身,煖水洗浴,加求隨順飲食方土、住處說法、同行之人。」彼如其言具諸方便,即還通利。是名隨順相似。
§c3「相屬」異誦
【唐】如是同分相續轉時,於法能起相屬智見。
【唐】問:起誰相屬。答:三種同分。
【唐】有異誦言「於法能起連續智見」,即是起長時流注相續智見義[智=知【三宮】]。
【涼】云何次第。彼相續不斷,是名次第。
【唐】復有誦云「於法能起次第智見」,即是起彼彼周遍行列智見義。
【涼】復有說者,次第者,不相續心還令相續。
【唐】復有誦言「於法能起無礙智見」,即是起無滯、無著、無斷智見義。
【涼】無能遮止,不為對治所壞。
【唐】復有誦言「於法能起無障智見」,即是起離障、伏所治、勝怨敵智見義。
§b2第二因---受意力強
【發】又以受意為因力強,念便不忘。
【八】修意力強,專意不忘。
【涼】亦所更意力強,而不失念者。
【唐】應知:此中,前生心聚以「意」聲說,後生心聚以「念」聲說。
【涼】前生心聚,以意名說;後生心聚,以念名說。
【唐】「受意」言,如前釋。
【唐】由前受意為因力強,於彼所緣引生後念,中間雖忘,而後復憶。
【涼】前心有力故,能令後心憶本所作。
【唐】「不忘」言,如前釋。
【涼】不失念者,不狂、不心亂、不為苦痛所逼。
§b3世友[三因緣]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三事故,所念事忘而復憶。一者善取前相;二者有相似方便;三者不失念。{}
§a4憶而復忘
§b1第一因---異分不相屬
【發】何緣有情憶而復忘。
【發】答:有情異分相續轉時,於法不起相屬智見。
【八】以何等故,憶而不憶。
【八】答曰:眾生之法意不自迴,彼不次第智生。
【涼】以何等故,先所念事,忘而不憶。
【涼】答曰:眾生之法,心不相似次第生心知見者。
§c1釋「忘」
【唐】此中,「忘」者,是失念義,廣說如前。
§c2釋異分[加行、所緣、隨順]
【唐】「異分」有三種,謂加行異分、所緣異分、隨順異分。
【涼】有三種不相似,所謂方便不相似、境界不相似、隨順不相似。
【唐】(1)加行異分者,如有先誦素怛纜藏,中間忘失,捨之復誦毘奈耶或阿毘達磨藏,後皆不憶;先誦毘奈耶、阿毘達磨藏亦爾。如是先起不淨觀,中間忘失,捨之復起持息念或界方便,後皆不憶;先起持息念、界方便亦爾。
【涼】云何方便不相似。如人讀修多羅,而後忘失,復讀毘尼阿毘曇.亦復忘失;先修不淨觀,後復忘失,復修安般、觀界方便.亦復忘失,是名方便不相似。
【唐】(2)所緣異分者,如有先見如是園林、泉池、山谷、經行處等,中間忘失,後更不見彼相似相,於前所更不復能憶。
【涼】云何境界不相似。本曾見河池山林、經行住處如是等事,後至異處,不見如是等事,於前所見更不復憶,是名境界不相似。
【唐】(3)隨順異分者,如有不得隨順飲食、衣服等事,於前所更不能復憶。
【涼】云何隨順不相似。若不得隨順飲食、方土住處、同行之人,於前所作永不復憶,是名隨順不相似。
【唐】如是異分相續轉時,於法不起相屬智見。
【涼】不次第者,不相續、斷絕,是名不次第。
§c3「相屬」異誦
【唐】問:不起誰相屬。
【唐】答:三種同分。
【唐】此中亦有四種異誦,與前相違,應廣說。
§b2第二因---受意力劣
【發】又以受意為因力劣,念便忘失。
【八】意漸漸微,亦常多忘。
【涼】亦所更意力弱,而失所念者。
【唐】應知:此中,前生心聚以「意」聲說,後生心聚以「念」聲說。
【涼】彼前生心聚,以意名說;後生心聚,以念名說。
【唐】「受意」言,如前釋。
【唐】由前受意為因力劣,於彼所緣不生後念,中間雖憶,而後復忘。
【涼】前心弱故,不能令後心憶本所作。
【唐】「忘」者,謂心狂亂,苦受所逼。
【涼】失念者,若狂、心亂、為苦所逼。
§b3世友[三因緣、八因緣]
【唐】◎尊者世友說曰:由三因緣,念便忘失:一、不善取前相故,二、異分相續現行故,三、失念故。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以三事故,前所念事忘而不憶:一者不善取前相;二者無相似方便;三者失所念。
【唐】◎復作是說:由八因緣,念便忘失:
【唐】一者、生時生苦所逼故,念便忘失;
【唐】二者、死時死苦所逼故;
【唐】三者、餘語多現行故;
【唐】四者、根鈍依餘智故;
【唐】五者、生非愛趣,苦受所逼故;
【唐】六者、五根於境馳散不息,多放逸故;
【唐】七者、重煩惱障,數現行故;
【唐】八者、不數修定,心散亂故,念便忘失。
§b4忘念差別
§c1智
【唐】問:何等智所更,念有忘失,聞所成耶、思所成耶、修所成耶、生得等耶。
【唐】1.有說:聞思所成及生得等所更,念有忘失;非修所成,定力所持無忘失故。
【唐】2.有說:修所成所更,亦有忘失,身羸弱故。謂有得定,身羸弱者,心亦羸弱,故彼所更亦有忘失。
【涼】問曰:色界修慧,亦有忘而不憶耶。
【涼】答曰:亦有,以身羸弱故.心亦羸弱,心羸弱故.所念事忘而不憶。
§c2處
【唐】問:何處有忘念耶。
【唐】答:在欲界,非色無色界。
【唐】1.於五趣中皆有忘念。
【唐】2.有說:地獄無有忘念,以恒忘故。
§c3補特伽羅
【唐】問:何等補特伽羅有忘念耶。
【涼】誰有此忘而不憶耶。
【唐】答:異生聖者,皆有忘念。
【涼】答曰:聖人、凡夫俱有。
【唐】聖者中,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皆有忘念。
【涼】聖人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亦於所念事忘而不憶。
【唐】唯除世尊,以佛成就無忘失法故。云何知然。
【唐】答:經為量故。如說:「舍利子,假使諸苾芻眾以床座[舁=輿【三宮】]舁我,行經百年,欲令如來無上慧辯有少退失,無有是處。」
【唐】故知佛具無忘失法。
【涼】唯有如來,憶而不忘。何以知之。
【涼】如經說,佛告舍利弗:假使諸比丘眾,於百年中,若以坐床臥床輿我而行,若當如來無上智辯而有退失,無有是處。如持四弓喻,乃至廣說。[雜含:如人執持四種強弓…如是如來四種聲聞…利根智慧,盡百年壽,…聽法盡壽…如來說法猶不能盡。當知如來所說…所謂四念處。]
【涼】以是事故,知如來無忘。
§c4意壞
【唐】如《象跡喻》契經中說:「舍利子言:若內意處不壞,外法處現前[(āpat)āpāthaṃ āgacchanti],及能生作意正起,爾時意識生。」
【涼】{如經說:「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諸長老,若不壞意內入,照了外入法,能生正觀現在前,則意識生。」[中含:…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samanvāhāra/samannāhāra=manasikāra作意/憶/憶念/思惟),眼識得生…意處壞者,外法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意識不得生…]
【唐】問:意云何壞。
【涼】彼云何壞意入。
【唐】答:
【涼】答曰:
【唐】1、有三種壞:一、暫時壞;二、盡眾同分壞;三、究竟壞。
【涼】壞有三種,所謂須臾壞、命終壞、究竟壞。
【唐】(1)暫時壞者,謂:
【唐】[三性]善心無間,不善無記心現前,爾時名為善心暫壞;乃至無記心無間,善不善心現前,爾時名為無記心暫壞。
【唐】[繫不繫]如是欲界心無間,色界不繫心現前,爾時名為欲界心暫壞;乃至不繫心無間,三界心現前,爾時名為不繫心暫壞。
【唐】[入無心定]若入無想、滅盡等至,爾時名為一切心暫壞。
【涼】須臾壞者,若入無想定、滅盡定,是名須臾壞。
【唐】(2)盡眾同分壞者,謂斷善根者.善心有盡眾同分壞;離欲染異生.不善心有盡眾同分壞,如是等。
【涼】命終壞者,如斷善根壞善意,如凡夫人離欲乃至命終時壞不善意。
【唐】(3)究竟壞者,謂:
【唐】◎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三界見苦所斷心究竟壞,乃至滅智已生道智未生,三界見苦集滅所斷心究竟壞。
【唐】◎預流者,三界見所斷心究竟壞。
【涼】究竟壞者,如苦比智生苦諦所斷意究竟壞,乃至道比智生見諦所斷意究竟壞。
【唐】◎不退法一來者,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六品心究竟壞。
【涼】住不退法斯陀含,見諦所斷意,及欲界修道所斷六種意究竟壞。
【唐】◎不退法不還者,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染污心究竟壞。
【涼】住不退法阿那含,一切見諦所斷意,欲界修道所斷染污意究竟壞。
【唐】◎不退法阿羅漢,三界見修所斷染污心究竟壞。
【涼】住不退法阿羅漢,一切染污意究竟壞。}
【唐】◎不退法異生離欲染者,欲界染污心究竟壞;乃至離無所有處染者,八地染污心究竟壞。[現身入見道]
【唐】2、尊者世友說曰:意若遇和合緣,不名為壞;若不遇和合緣,則名為壞。
【唐】復作是說:意若不為相違因所障,不名為壞;若為相違因所障,則名為壞。[顯宗:若必不並說名相違,相違即因。][成唯識:謂於生住成得事中能障礙法,即依此處立相違因,謂彼能違生等事故。]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六[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七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揵度智品之三[不分卷及品【三宮】]
〖祭祀〗祭祀餓鬼則到非餘----宿住智・生處得智
【唐】「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乃至廣說。
【涼】何故祭祀餓鬼則到。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釋經故。
【涼】答曰:欲解佛經故。
【唐】如契經說: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我有親里命過,欲施其食,彼為得我食不。」世尊告言:「此事不定。所以者何。諸有情類有五趣別。若汝親里生地獄中,食地獄食以自存活,彼不能受汝食;生傍生趣、天趣、人趣,亦復如是。若汝親里生鬼趣中,則能受汝所施飲食。」婆羅門言:「若我親里不生鬼趣,所施飲食誰當受之。」佛語彼言:「餓鬼趣中無汝親里,無有是處。」乃至廣說。[“Aṭṭhānaṃ kho etaṃ, brāhmaṇa,
anavakāso yaṃ taṃ ṭhānaṃ vivittaṃ assa iminā dīghena addhunā yadidaṃ
petehi ñāti-sālohitehi. Api ca, brāhmaṇa, dāyakopi anipphalo”ti.][雜含: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且信施而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dakṣiṇā)。]
【涼】如經說:[闍提輸那]生聞婆羅門往至佛所,問佛言:「沙門瞿曇!我有親里命過,欲施其揣食,為得食不。」佛告婆羅門:「此事不定。所以者何。有五道生處,地獄乃至天道。婆羅門!若汝親里生地獄中,即食地獄中食以自存活,彼云何能受汝所施揣食。生畜生、人、天中,亦復如是。」婆羅門言:「沙門瞿曇!若我親里不生餓鬼中者,所施揣食誰當受之。」佛語婆羅門:「欲令餓鬼道中無汝親里者,無有是處。」
【唐】彼經雖作是說,而不說「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涼】彼經雖說施與餓鬼則到,未說所以。今者欲說「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處」故,而作此論。彼佛經是此論根本因緣,諸經中未說者,今盡說之。
[婆羅門不問佛]
【唐】問:彼婆羅門何故不問佛「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
【唐】答:有二緣故。謂彼或是利根、或是鈍根。若是利根,自能解了,不須問佛;若是鈍根,不能生疑,故不問佛。
[世尊不為彼說]
【唐】問:何故世尊不為彼說唯施餓鬼則到因緣。
【唐】答:亦二緣故。謂彼或是利根、或是鈍根。若是利根,自能解了,不須佛說;若是鈍根,非法器故,佛不為說。
§a2本論問答[二緣]
【發】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
【發】答: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事得.得諸蘊,處得.得內外處],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八】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處也。
【八】答曰:此道自爾.生入處法受身分爾,是故得到。
【涼】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到。
【唐】此中問意:此趣,為以下賤故到、為以高貴故到。
【涼】問曰:為以此道高勝故到、為以下賤故到。
【唐】設爾,何失。
【唐】若以下賤故到者,則祭祀地獄傍生,彼亦應到。
【唐】若以高貴故到者,則祭祀人天,[〔彼〕-【三宮】]彼亦應到。
【涼】若以此道是下賤者,地獄畜生是則下賤。
【涼】若以此道是高勝者,人天則勝。
【涼】答曰:
【唐】此中答意:不以下賤故到,亦不以高貴故到。
【涼】應作是說:不以勝到,亦不以賤到。
【涼】云何能到。答曰:
【唐】然由二緣:一、由彼趣法爾故,二、由業異熟故。
【涼】「此道自爾」,乃至廣說。有二事故,祭祀餓鬼則到:
【涼】一者是業;二者此道自爾。
§a3彼趣法爾
§b1本論文--趣法爾力
【唐】於中,先顯示「彼趣法爾」,謂「彼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涼】先已說之。
[二喻]
[鳥能飛翔虛空]
【唐】欲令此義得分明故,引世現喻:
【發】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jīvañjīva命命鳥等,雖如意自在飛翔虛空,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飛翔虛空。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八】譬如鳥鴛鴦、[雁=鷹【聖】]雁鶴、孔雀、鸚鵡、千秋[鶖鷺]、共命鳥,能飛虛空,然鳥不神於人、不大於人。神力不能勝人、德不能大人,法自應爾.生彼受身,而飛行。
【唐】謂如傍生趣中鵝雁、孔雀等,由趣法爾力,能飛翔虛空,久住遊戲。人離神足、呪術、藥草,欲住虛空,去地四指經須臾頃,猶無能者;然彼神力威德不勝於人。餓鬼亦爾,由趣法爾力,祭祀則到,非餘。
【涼】猶鴻雁haṃsa、孔雀、鸚鵡、舍利śārikā、kokila瞿翅羅、共命等諸鳥,而能飛行,乃至廣說。然神不勝人ṛddhi、prabhāva勢不勝人,隨其所欲而能飛行,於虛空中久住遊戲。然人欲住虛空去地四指.經須臾間,猶無能者。如彼眾鳥而能飛行,生處自爾。此餓鬼道,祭祀則到,生處亦爾。
[惡趣能憶宿住.知他心.興雲等]
【唐】欲令前義重分明故,引第二喻:
【發】又如一類那洛迦[洛=落]能憶宿住,亦知他心;一類傍生、一類餓鬼能憶宿住,亦知他心,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雖能作是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作是事。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八】譬如一泥犁、一畜生道、一餓鬼界,皆識宿命亦知他意,亦能雷電興雲風雨。作此種種,然不能勝人,神不能大人、力不能勝人。然其法自爾.生入受身,所作便果。
§b2釋論文
§c1地獄憶宿住、知他心
§d1憶宿住
【唐】此中,「一類那落迦能憶宿住」者,如契經說:地獄眾生作如是念:「大德沙門、婆羅門等,[(中含)於欲見此當來恐怖]觀欲將來能作過患,是大怖畏,恒為我等說斷欲法。我等雖聞而不能斷,今因欲故[我等因欲、諍欲、緣欲故],受大苦惱。」
【唐】又作是念:「我等昔於淨行沙門、婆羅門等作邪惡行[以我等向精進沙門行惡行故],由彼為因,今受此苦。」
【涼】亦如一地獄道中,或有能自識宿命者,如經說:地獄眾生作如是念:「諸沙門婆羅門恒如是說:貪欲[是=見【三宮】]是將來過患、可畏之處,是以當斷貪欲。我等以不能斷貪欲因緣故,今受極劇苦痛極惱。」
[s101發智:有現憶知諸宿住事,非宿住隨念智:謂如有一,得本性念生智,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現憶知諸宿住事。]
[諸門分別]
[初生能憶]
【唐】問:彼於何時能作是念。
【唐】答:於初生時,非中後時。所以者何。彼初生時未受苦痛,能作是念。若受苦痛,今生所受尚不能憶,況先所受。
【涼】問曰:彼作如是念時,為初生時、為中時、為後時耶。
【涼】答曰:初生時,非中後時。所以者何。初生之時未受苦痛,若受苦痛,次前滅事尚不能憶,況復久遠。
[三性]
【唐】問:彼住何心能作是念,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
【唐】答:三種皆能。
【涼】問曰:為住何心作如是念,善耶、不善、無記耶。
【涼】答曰:住三種心,能作是念。
【唐】問:何無覆無記。
【唐】答:威儀路。非工巧處,彼無工巧事故;非異熟生,彼異熟心是五識故。[地獄決定不受善異熟果。]
[意地]
【唐】問:彼如是念,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五識中無此分別故。
【涼】為是意地、為五識身。答曰:意地,非五識身。
【涼】為是威儀、為是工巧、為是報心。答曰:是威儀,非是工巧、報心。所以者何。彼處無有工巧,以報心是五識地故。
[憶一生]
【唐】問:彼如是念為憶幾生。
【涼】為念幾世耶。
【唐】答:彼唯憶一生。謂所從沒,來生此者。
【涼】答曰:一世。於彼處死,來生此間。
【唐】有說:能憶多生,乃至五百。
【涼】或有說者,亦能憶念多世。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先說者好。
§d2知他心
【唐】「亦知他心」者,謂地獄中有生處得[知=智【三宮】]知,能知他心,然無事可顯。[s100無別現事可說]
【涼】亦能知他心者,其事云何。
【涼】答曰:若獄卒杻械種種殺害之器在前而立,作如是念:彼獄卒意今欲殺我。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若然者,人亦能知,可名他心智耶。
【涼】如是說者好。彼有生處得智,能知[知=知他【三宮】]此事。
[s100發智:有現知他心心所法,非他心智。謂如有一,或覩相、或聞語,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現知他心心所法。……]
[諸門分別]
[初生能知]
【唐】問:彼於何時能知他心。答:唯初生時,所以者何。若受苦痛心便悶亂故。
【涼】為初知、為中知、為後知耶。答曰:應如前廣說。
[三性]
【唐】問:彼住何心知他心耶。答:住三性心皆能知。
【唐】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非「工巧處、異熟生」,如前說。
[意地]
【唐】問: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以五識身緣色法故。
§c2傍生憶宿住、知他心
§d1憶宿住
【唐】「一類傍生能憶宿住」者,如契經說:[鸚鵡摩納Śuka mānava都提子]婆羅門告餉佉狗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可昇此座。」彼便昇之。復語之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可食此飯。」彼便食之。又復告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汝命終時所藏財寶,今可示我。」彼便示之。
【涼】畜生中亦有能自識宿命者,如經中說:「傷佉[śaṅkha珂貝(白狗)][䗍聲狗][中含/兜調經/鸚鵡經],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taudeya,可昇此坐。」即便昇之。復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食此粳米肉飯。」即便食之。復作是言:「汝若是我父都提耶者,可示我所[寶藏=藏寶【三宮】]寶藏物。」即便示之。
[諸門分別]
[三時能憶]
【唐】問:何時能憶宿住事耶。答:初中後時,並皆能憶。
【涼】問曰:作如是念時,為是初、為中後耶。答曰:三時俱能。
[三性]
【唐】問:住何心憶。答:住三性心。
【唐】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皆能憶。
【涼】為住何心。答曰:住善不善無記心中悉能,威儀、工巧、報心亦能。
[意地]
【唐】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憶多生]
【唐】問:能憶幾生。
【涼】能知幾世耶。
【涼】答曰:
【唐】◎有說:唯能憶一生,謂所從沒來生此者。
【涼】或有說者,能知一世,死彼生此處。
【唐】◎有說:能憶多生,乃至五百。云何知然。[s101]
【涼】或有說者,能知多世。何以知之。
【唐】傳說:有一女人置兒一處,有緣他行,須臾有狼負其兒去。眾人捕逐而語之言:「汝今何緣負他兒去。」狼言:「此女五百生來常殺我子,我亦於其五百生中常殺其子,若彼能捨舊怨嫌心,我亦捨之。」女言:「已捨」。狼觀此女口雖言捨而心不捨,即便斷其子命而去。
【涼】曾聞有一女人,置其嬰兒在於一處,有因緣故餘行不在,時有一狼檐其兒去。時人捕搊而語之言:「汝今何故檐他兒去。」狼答之言:「此小兒母是我[等〔-〕【三宮】]等怨家。」時人問言:「有何怨耶。」狼即答言:「此小兒母,五百世中常食我兒,我亦五百世中常殺其子。若彼能捨舊怨之心,我亦能捨。」時人語其兒母:「可捨怨心。」兒母答言:「我今已捨。」時狼觀兒母心,雖口言捨而心不放,即便害其兒命而去。
§d2知他心
【唐】亦知他心者,謂傍生趣亦知他心,即如彼狼知女心事。
【涼】如此者,能知他心,亦識宿命。
[諸門分別]
[三時能知]
【唐】問:何時能知。答:三時皆知。
【涼】何時知耶。答曰:初中後悉知。
[三性]
【唐】問:住何心知。答:住三性心。
【唐】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皆能知。
【涼】住何心知。答曰:善、不善、無記悉知。
[意地]
【唐】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涼】意地知,非五識身。威儀、工巧、報心亦能知。
§c3餓鬼憶宿住、知他心
§d1憶宿住
【涼】彼經文雖不說,而餓鬼道亦有此智。
【唐】一類餓鬼能憶宿住者,如伽他[他=陀【明】*]說:
【唐】 我昔集[資=珍【三宮】]資財 以法或非法 他今受富樂 我獨受貧苦
[s101][(中含.有十人行欲)若有一行欲人,非法無道求索財物…][(雜含)有三種樂受欲樂…]
【涼】{餓鬼亦有生得智,能識宿命。如偈說:
【涼】 我本求財物 如法或非法 他人得其樂 今我受苦惱
[諸門分別]
[三時能憶]
【唐】問:何時能憶。答:三時皆能。
【涼】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
[三性]
【唐】問:住何心憶。答:住三性心。
【唐】問:何無覆無記。答:三種,如前說。
[意地]
【唐】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憶多生]
【唐】問:能憶幾生。答:乃至五百。
【唐】云何知然。[s101]
【涼】何以知之。
【唐】傳聞:有一女人為鬼所執,羸困欲死,呪師語言:「汝今何故惱他女人。」鬼言:「此女五百生來常害我命,我亦於其五百生中常害彼命。彼若能捨舊怨嫌心,我亦捨之。」女言:「已捨。」鬼觀此女,口雖言捨.而心不捨,便害而去。
【涼】曾聞有一女人為餓鬼所持,即以呪術而問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之言:「此女人者是我怨家,五百世中而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根。若彼能捨舊怨之心,我亦能捨。」爾時女人作如是言:「我今已捨怨心。」鬼觀女人,雖口言捨.而心不放。鬼即斷其命根,捨之而去。
§d2知他心
【唐】「亦知他心」者,即如彼鬼知女心事。
[諸門分別]
[三時能知]
【唐】問:何時能知。答:三時皆能。
【涼】為何時知耶。答曰:廣說如上。
[三性]
【唐】問:住何心知。答:住三性心。
【唐】問:何無覆無記。答:三種,如前說。
[意地]
【唐】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c4龍起烟焰雲雨
【唐】「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者,此唯傍生趣能,非餘趣;傍生趣中唯龍能,非餘類。
【涼】{彼亦能雷電興風降雨者,唯畜生能,非餘;畜生道中唯龍能[能=能作【三宮】][唯=惟【宮】下同],非餘。
【涼】{}彼畜生中能興風降雨,近者,是其功用果;所住之處遠邊外出者,是其威勢果。{}
[通經「天」聲]
【唐】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說:「有天能興雲,有天能降雨,有天作寒熱,有天起風雷。」[(雜含)有風雲天作是念:「我今欲以神力遊戲。」如是念時,風雲則起。如風雲天,如是焰電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熱天,亦如是說。]
【唐】答:應知彼經說龍為天,如餘經說:「佛告阿難:汝看天雨、為不雨耶。」彼亦於龍以天聲說。[(增一)雨渧不從(龍口)眼耳鼻出,但龍意之所念…今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眾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雨。如是,比丘!龍境界不可思議。][(增一)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
[一龍亦能]
【唐】問:起烟焰等,為多龍作,為一龍耶。
【唐】答:一龍亦能。
【涼】問曰:為一龍能作如是等事不耶。
【涼】答曰:能作。
【唐】問:若爾,何故經作是說:「有天能興雲,有天能致雨。」乃至廣說。
【唐】答:隨別所樂,故作是說。謂或有龍唯樂興雲,或復有龍唯樂致雨,餘亦如是。
【涼】問曰:若然者,經何以說異耶。如說:或有天能雨,或有天能風,乃至廣說。
【涼】答曰:隨其所樂故。或有樂為雨者、樂為風者,乃至廣說。以所樂不同,經說有異。}
[士用增上]
【唐】此中烟焰雲雨等事,1是龍加行所引發故,唯是彼龍近士用果。2若從龍宮所流出水,非彼加行所引發故,是一切有情共增上果。
【涼】{彼畜生中能興風降雨,1近者,是其功用果;2所住之處遠邊外出者,是其威勢果。}
§c5結
【唐】如地獄等由趣法爾力,雖有如上所說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鬼趣亦爾,由趣法爾力,祭祀則到,非餘。
【涼】{如此等自爾,所欲便果[果=異【三】]。彼餓鬼道自爾,施其揣食則到。}
§b3五趣法爾勝事
【唐】復有說者:五趣皆有法爾勝事。
【涼】{復有說者,五道生處各有自爾之法。
【唐】謂地獄趣,異熟色等斷已還續,餘趣不爾。
【唐】傍生趣中,有能飛空、興雲雨等。
【唐】餓鬼趣中,祭祀則到。
【涼】如地獄報色斷便還續,生處自爾;畜生中能飛虛空;餓鬼施揣食則到。
【唐】人趣能受善戒惡戒、修勝品善,勇猛,強記、智力深遠。[(立世論)剡浮提人有三因緣.勝欝單越及忉利天:一者勇猛.二者憶持.三者此中有梵行住.][(長含)閻浮提人有三事勝拘耶尼人: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
【涼】{}[s172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勇健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所作、久遠所說而能憶念;梵行者,能得解脫分達分善根、得正決定。{}
【唐】天趣中,欲天,隨其所須應念則至;色無色天,有勝生勝定。
【涼】天中,有自然隨意所須之物。
【涼】如是等諸道,各有生處自爾之法。
§b4諸方法爾勝事
【唐】復有說者:諸方亦有法爾勝事。
【涼】復有說者,方土亦有生處自爾之法。
【唐】1謂支那國,雖奴僕等,皆衣繒絹,餘方貴勝所不能得[支=至【三宮】]。[s136至那國.百練剛刀][(有部毘奈耶雜事)支那.寶劍]
【唐】2印度等國,乃至貧賤,皆衣㲲衣,餘方貴人亦不能得。
【唐】3迦濕彌羅國中,秋時,牛頸繫欝金花鬘,餘方勝人所不能得。
【涼】3如罽賓土,秋時牛咽繫欝金花鬘,餘方貴勝所不能得[咽=胭【三宮】*]。
【唐】4北方貧人飲葡萄酒,餘方富者亦不能得。[葡萄=蒲桃【宋元宮】,蒲萄【明】]
【涼】4如那伽羅國,凡人飲蒲桃酒,東方貴人所不能得。[人=夫【三宮】][桃=萄【明】]
【涼】2如東方貴勝衣絹,凡人衣㲲。
【涼】1如北方人貴勝衣㲲,凡人衣絹。
【唐】如諸方有法爾勝事;餓鬼亦爾,祭祀則到。
【涼】如諸道諸方各有生處自爾之法,隨意能果。
【涼】彼餓鬼亦爾,施其揣食,隨意能果。}
§b5諸趣法爾有異
【唐】有說:諸趣法爾有異。謂四趣中一一皆有生處得智,唯人趣無。
§c1四趣生處得智
[三惡趣]
【唐】三惡趣有,如前廣說。
[天趣]
【唐】天趣有能憶宿住者,如伽他[他=陀【明】*]說:
【唐】 我施誓多林 蒙大法王住 賢聖僧受用 故我心歡喜
【唐】[於此祇桓(洹)林,仙人僧住止,諸王亦住此,增我歡喜心.][彼須達多生天上,來至我所說如斯偈。Sudatta(給孤獨anāthapiṇḍada)]
【唐】[此今猶故是,祇洹之園林Jetavana,仙聖所住處,林池甚閑靜。法主居其中,我今生喜樂]
【涼】{諸天亦有生得智,能自識宿命。如偈說:
【涼】 [我今=今我【三宮】]我今[祇洹=祇桓【宋元宮】]祇洹林 恒住諸聖眾 法王亦在中 今我心歡喜
【涼】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
【唐】彼亦知他心,而無現事可說。
【涼】諸天道亦有此生處得智,而無現事可說。
【唐】「何時憶知」等,如傍生鬼,隨應廣說。
【涼】為何時知耶。答曰:廣說如上。
[知幾趣心]
【唐】問:此生處得智為憶知幾趣。
【涼】{問曰:為知幾心。
【涼】答曰:
【唐】(1)有說:各唯自憶知。
【涼】或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餓鬼還知餓鬼心。
【唐】(2)有說:地獄唯憶知地獄,傍生憶知二趣,餓鬼憶知三趣,天憶知五趣。
【涼】復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亦知地獄心,餓鬼還知餓鬼心.亦知地獄畜生心,天盡知五道心。
【唐】問:若傍生不知天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等知帝釋心念。」乃至廣說。[長含:時帝釋復念善住龍王,善住龍王即自念言,今天帝釋念我。][帝釋復念伊羅鉢龍王…]
【唐】答:此是比知,非現知故,無相違過。
【涼】問曰:若畜生不知天心者,《施設世界經》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伊羅拔那龍王,知帝釋心所念,猶如猛健丈夫屈申臂頃[申【麗】=伸【大】],於自住處沒、在帝釋前立。」
【涼】答曰:
【涼】此是比智。何以知之。
【涼】諸天若欲出軍鬪戰之時,善住龍王脊背諸骨自然出聲。彼作是念:今我脊背聲出,定知諸天必與阿修羅共戰。
【涼】諸天若欲遊戲之時,伊羅拔那龍王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現[s30牙現異色]。彼作是念:我今背上有香手像現,定知諸天欲遊戲園林。}
【唐】(3)[評]如是說者:此事不定,如狼及鬼,憶知人故。
§c2人趣無生處得智
【唐】問:何故人趣無此智耶。
【涼】人道中無如此生得智。
【涼】問曰:何以故無。
【唐】答:
【涼】答曰:
【唐】1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涼】非器非田故。
【唐】2復次,人趣有[瞻=占【三宮】]瞻相智、覩言相智[或覩相或聞語][或覩相或占卜]、本性念生智、妙願智等,覆蔽彼故。
【涼】復次,人中有瞻相智、有覩言相智,彼生得智.為如此智所覆蔽故。
【涼】復次,人中雖無此生得智,而有勝妙者,所謂他心智、願智。
【涼】{問曰:以何等故人無生得智自識宿命。
【涼】答曰:
【涼】非其器,廣說如上。
【涼】復次,為餘法所覆蔽,如性自念前生智。
【涼】復次,人中雖無生得智自識宿命通,而有勝妙者,所謂宿命通、願智。}
§c3結
【唐】如生處得智餘趣皆有,唯人趣無;如是祭祀,唯鬼趣到,餘趣不爾。
§b6結
【唐】如是已顯示「由趣法爾力,祭祀餓鬼則到,非餘」。
【涼】{}問曰:為知幾心。
【涼】答曰:或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餓鬼還知餓鬼心。
【涼】復有說者,地獄還知地獄心,畜生還知畜生心亦知地獄心,餓鬼還知餓鬼心亦知地獄、畜生心,天盡知五道心。
【涼】問曰:若畜生不知天心者,《施設世界經》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伊羅拔那龍王知帝釋心所念,猶如猛健丈夫屈[申【麗】=伸【大】]申臂頃,於自住處沒、在帝釋前立。
【涼】答曰:此是比智。何以知之。諸天若欲出軍鬪戰之時,善住龍王脊背諸骨自然出聲。彼作是念:今我脊背聲出,定知諸天必與阿修羅共戰。諸天若欲遊戲之時,伊羅拔那龍王背上自然有香手像現。彼作是念:我今背上有香手像現,定知諸天欲遊戲園林。{}
【涼】{}餓鬼亦有生得智,能識宿命。如偈說:
【涼】 我本求財物 如法或非法 他人得其樂 今我受苦惱
【涼】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
【涼】{}諸天亦有生得智,能自識宿命。如偈說:
【涼】 [我今=今我【三宮】]我今[祇洹=祇桓【宋元宮】]祇洹林 恒住諸聖眾 法王亦在中 今我心歡喜
【涼】問曰:為何時知。答曰:廣說如上。{}
【涼】{}問曰:以何等故人無生得智自識宿命。
【涼】答曰:非其器,廣說如上。
【涼】復次,為餘法所覆蔽,如性自念前生智。
【涼】復次,人中雖無生得智自識宿命通,而有勝妙者,所謂宿命通、願智。{}
【涼】{}彼亦能雷電興風降雨者,唯畜生能,非餘。畜生道中[唯=惟【宮】下同]唯龍[能=能作【三宮】]能,非餘。彼畜生中能興風降雨,近者是其功用果,所住之處遠邊外出者是其威勢果。
【涼】問曰:為一龍能作如是等事不耶。答曰:能作。
【涼】問曰:若然者,經何以說異耶。如說:或有天能雨,或有天能風,乃至廣說。
【涼】答曰:隨其所樂故,或有樂為雨者、樂為風者,乃至廣說。以所樂不同,經說有異。如此等自爾,所欲便[果=異【三】]果。彼餓鬼道自爾,施其揣食則到。
【涼】復有說者,五道生處各有自爾之法,如地獄報色斷便還續,生處自爾;畜生中能飛虛空;餓鬼施揣食則到;人中有勇健念力梵行勇健者,不見果而廣能修因念力者,久遠所作、久遠所說而能憶念梵行者,能得解脫分[達=遠【宮】]達分善根、得正決定;天中有自然隨意所須之物。如是等諸道,各有生處自爾之法。
【涼】復有說者,方土亦有生處自爾之法。如罽賓土秋時牛[咽=胭【三宮】*]咽繫欝金花鬘,餘方貴勝所不能得。如那伽羅國,凡[人=夫【三宮】]人飲蒲[桃=萄【明】]桃酒,東方貴人所不能得。如東方貴勝衣絹,凡人衣㲲。如北方人貴勝衣㲲,凡人衣絹。
【涼】如諸道諸方各有生處自爾之法,隨意能果。彼餓鬼亦爾,施其揣食,隨意能果。{}
(貳)釋第二因
§a4由業異熟[由彼長夜有此欲樂]
【唐】今當顯示「由業異熟」。
§b1釋本文
【發】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如是愛樂:「我當娶婦,為兒娶婦,為孫娶婦,令生子孫紹繼不絕。我命終已,若生鬼趣,彼念我故,當祭祀我。」由彼長夜有此欲樂,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八】復次,有人長夜[夜=宿【宮】]行婬,如是貪、如是念、如是欲、如是思惟,彼便[娶=取【三宮】]娶婦生兒,為兒[娶=取【三宮聖乙】*]娶婦、為孫[*]娶婦,亦作是言:「我當有兒,兒當有兒。我死後若墮餓鬼,復當念我,與我揣食。」彼長夜作如是欲、作如是念、作如是貪、作[如〔-〕【三宮】]如是思惟,所念便果。
【涼】復次,有人長夜有如是欲、有如是念,乃至廣說。彼人長夜有如是欲、如是念,所念便果。
【唐】謂彼由起如是欲樂,引發諸業,生鬼趣中,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唐】如諸聚落城邑中人,或為子孫不斷絕故、或為財產轉增盛故、或為富名久流傳故,以法非法.集諸財寶.牛羊等物,於己親屬尚不欲與,況施他人。
【唐】彼由慳貪纏縛心故,捨人同分,生鬼趣中,於自舍宅.水竇廁溷.不淨處住。
【涼】a猶如邊僻聚落中人,為富名故守護家財,多畜牛羊.衣服穀米.及諸生業之具,為名譽故不施與人。
【涼】以不施與人故,身壞命終墮餓鬼中。
【涼】b復有說者,有人性親愛眷屬,欲饒益之,為眷屬故,如法或不如法求財。及其得時,以慳惜故,於己眷屬尚無心與,況復餘人。
【涼】以無施心故,身壞命終墮餓鬼中,若在本舍邊不淨糞穢廁溷中住。
【唐】彼有親屬追戀生苦,作是念言:「彼集財產自不受用,亦不施人,今生何所。」遂集親里,請諸沙門、婆羅門等,設大施會,願此資彼捨苦受樂。爾時,餓鬼於自住處見如是事,於自親里生眷屬想,於其財物生己有想,即時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於其所作起隨喜心,便離重苦。
【涼】諸親里等生苦惱心,作如是念:「彼積聚財物自不受用,又不能施人。」以苦惱心故,欲施其食,請諸眷屬.親友知識.沙門婆羅門,施其飲食。爾時餓鬼親自見之,於眷屬財物生己有想,作如是念:「如此財物我所積聚,今施與人。」心大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即時增長捨相應思。以如此業能得現報。
【唐】由此因緣,祭祀則到。
【涼】是故施其揣食則到。
§b2自作自受
【唐】問:若爾,何故不名.他作業他受果耶。
【唐】答:
【唐】1、[成順現受業]不爾,彼於爾時由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受業,得現法果故。
【唐】2、[除想見倒]尊者世友說曰:今所受果是先業所引,先業有障,以今業除之,故無他作業他受果失。謂彼餓鬼先世已造感飲食業,但由慳貪障蔽心故,於所飲食起倒想見,不得受用。
【涼】復有說者,過去世時作如是業,施與則到。其事云何。
【涼】尊者和須蜜答曰:彼諸餓鬼以慳惜故,有顛倒想、有顛倒見。以有顛倒想見故,河見非河、水見非水、於好飲食見是不淨。彼諸親里為於此人修布施時,能生信心,則除顛倒,見河是河、見水是水、見食是食。
【唐】然彼餓鬼有二種:一、樂淨,二、樂不淨。彼樂淨者,以慳貪故,河見非河,水見為血,所有飲食見為不淨;樂不淨者,河見乾枯,水見無水,滿飲食器悉見為空。
【唐】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彼便信敬,起隨喜心,見施功德、慳貪過失,捨相應思得增長故,除想見倒。a彼樂淨者,見河是河,見水澄清,於諸飲食皆見淨妙。b樂不淨者,見河盈溢,見水是水,見飲食器悉皆盈滿。
【唐】故彼親里祭祀則到。
【涼】復有說者,餓鬼有二種:一者樂淨;二者樂不淨。彼樂淨者,以慳惜故,於河等顛倒想,如先說。樂不淨者,見河則乾、於滿器飲食見其中空。
【涼】若諸親里為其人故修布施時,其鬼見已,於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歡喜心,即能增長捨相應思。以是業故,除顛倒想。a樂淨者,於河見河、見水是水、器中飲食見是淨食。b樂不淨者,見水滿河、於空器中見食滿器。
【涼】以是事故,作如是說,施與餓鬼揣食則到。
【唐】3、[信捨令身心強勝]有作是說:彼先世亦有感飲食業,但由慳貪所覆蔽故,今時感得怯劣身心;諸飲食處必有大力鬼神守護,彼怯劣故:不能得往,設復得往.亦不敢食。
【唐】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廣說乃至捨相應思得增長故,令彼身心轉得強勝,由此能至有飲食處.食其飲食。由此因緣,祭祀則到。
【唐】是故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
【涼】復有說者,彼餓鬼前世有少善行,[於=施【宮】]於諸飲食不生倒想,以慳惜故身心怯弱,以怯弱故,不能往詣諸餓鬼中有威德者所。或有因緣往詣其所,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以自身卑賤故。彼威德餓鬼,以福德因緣有種種飲食。此鬼身心怯弱故,不敢食之。
【涼】若諸親里為其人故修布施時,其鬼見已,於所施物及福田所生歡喜心,以此信樂心故便得勝身心,以得勝身心故,而能往詣諸餓鬼中有威德者所,生喜心樂心,所得飲食盡能食之。
【涼】以是事故,施於餓鬼揣食則到。
【唐】4、[先所作業能與果]大德說曰:彼先雖造感飲食業,以微劣故,未能與果。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廣說乃至捨相應思得增長故,先所作業便能與果。
【唐】故彼親里祭祀則到,由此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不應他作他受,但以彼諸親里為其鬼故修行布施,其鬼若於福田財物生信敬心,於此果報亦有其分[信等感果]。
【唐】以[是=其【三宮】]是事故,施與餓鬼揣食則到,非餘道也。
§b3內外俱感
【唐】問:捨相應思得增長已,為但感資具、為亦感得勝身心耶。
【涼】問曰:為餓鬼作福,為唯得飲食,亦增益其身耶。
【唐】答:二種俱得。
【涼】答曰:亦得飲食,亦增益身。
【唐】a勝身心者:捨劣色香味觸,得勝色香味觸;捨無威德,得有威德。
【唐】b感資具者:謂得飲食、衣服、園林、宅舍等事。
【涼】b得飲食,如先所說。
【涼】a云何增益其身。其身,臭者得香、惡色得好、麁觸得細,無威德身.得威德身。
§b4餘趣得而不說
[餘趣亦得]
【唐】問:若生餘趣,親里為其修福業者,彼亦得不。
【唐】答:若彼亦能生於信敬、隨喜之心,令捨俱思得增長者,亦得其福。
【涼】問曰:餘道中亦能得此果報不耶。
【涼】答曰:若能生信心則得,不能生者則不得。
[何故不說]
【唐】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涼】問曰:若諸道中皆得如是等事,此中何以獨說餓鬼道不說餘道。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有說:此中從多分說,謂餓鬼中多有是事,餘趣不爾故。
【唐】3有說:鬼趣多有如是業故,謂造此業者,多生鬼趣故。
【唐】4有說:鬼趣於人常希求故。
【唐】5有說:鬼趣飢渴所逼,於一切處常有希望,是故偏說。
【涼】5以諸餓鬼為飢渴故,常有悕望飲食之心,以自存活;餘道不必有如是心,是故不說。
【涼】4復有說者,以餓鬼道中常有求心期心,是故施之則到。
[指餘]
【唐】此中應辨[辨=辯【三宮】]五趣義,如定蘊,當廣分別。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二
【涼】{}[s172][s134]有五趣,所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
【涼】問曰:五趣體性,為是不隱沒無記、為是三種。若是無記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如說:趣性是一切使所使。若有三種,則壞諸趣體。云何壞趣體。
【涼】答曰:地獄眾生則應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他化自在天亦成就地獄眾生煩惱業及不善。應作此說:趣體性是不隱沒無記。
【涼】問曰:若然者,波伽羅[(那說云何…答曰)三千四百九十七字〔-〕【宮】]那說云何通。
【涼】答曰:彼應作如是說:地獄、畜生、餓鬼、人趣體性,是欲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斷;諸使所使天趣體性,是三界一切遍使及思惟所斷諸使所使。應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涼】答曰:彼誦者錯謬故,作如是說。
【涼】復有說者,和合諸趣心是五行所斷,是以一切使所使。
【涼】復有說者,趣體性有三種。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壞趣體性。
【涼】答曰:若[已=以【三宮】]已成就言之則壞,若以現在行言之則不壞。云何現在行言之則不壞。
【涼】答曰:如地獄、畜生、餓鬼成就他化自在天煩惱業及善而不現前行,如他化自在天成就地獄餓鬼畜生煩惱業及不善而不現在行。評曰:應作是說:地獄體性是不隱沒無記。何以知之。如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諸長老!若地獄漏現在前,造作地獄苦痛身口意業,所謂身口意曲濁穢果報,生地獄中。生已受彼報,色乃至識,是名地獄趣。諸長老!除此五陰,更無有法名地獄趣。以是事故,知趣體性是不隱沒無記。然以報故五趣差別,此是趣性。今當說趣所以者何故名為趣。
【涼】答曰:趣彼生處,趣彼生相續,是名為趣。
【涼】已說諸趣總相,一一相今當說。云何名地獄趣。
【涼】答曰:是地獄分,與地獄眾生為伴,受地獄身,處所得、體性得、諸入得,生彼處,得不隱沒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以何等故名泥[梨=犁【三宮】]梨迦。[泥犁迦秦言無有=(泥犁迦秦言無有)【宋元】〔-〕【明】]泥犁迦秦言無有。所以者何。彼中無有喜樂,無氣味、無歡喜、無利、無喜、無樂、無喜樂,故言無有。
【涼】復有說者,作增上身口意惡行,故生彼處。彼處生相續,是名地獄趣。
【涼】復有說者,地獄趣者,是名施設、是想施設,不必如名悉有其義。
【涼】復有說者,是趣卑下,於五道中更無卑下如地獄趣,故名卑下。
【涼】復有說者,是趣墮落。如偈說:
【涼】 諸墮地獄者 其身盡倒懸 坐誹謗賢聖 及諸淨行者
【涼】 諸根皆毀壞 如彼燋爛魚
【涼】復有說者,[泥=埿【宋元】*]泥犁迦[秦言無去處=(秦言無去處)【宋元】〔-〕【明】]秦言無去處。所以者何。生彼眾生,無有去處、無有依處、無有救處,故名無去處。復以何故名阿毘至。阿毘至[秦言無間=(秦言無間)【宋元】〔-〕【明】]秦言無間,亦名淳受苦痛,亦名百釘釘身,亦名六苦觸。
【涼】復有說者,眾生生彼者多無[處容受=容受處【三宮】]處容受,故言無間。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生餘地獄者多,生阿毘至者少。何以知之。作增上身口意惡業生阿毘至中,眾生少有作增上身口意惡業者。如眾生少作增上善行生有頂中,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無有暫樂故名無間。
【涼】問曰:若然者,餘大地獄中有意樂為樂受[間=鼻【宋】]間耶。
【涼】答曰:雖無意樂,樂受有二種:一者依;二者報。一切地獄,無報樂受而有依樂受。阿毘至中依樂受亦無。何以知餘大地獄中有依樂受。如《施設世界經》中說:唱活地獄中有[冷【麗】=泠【大】]冷風來吹眾生身,還生血肉。或作是唱:諸眾生活!諸眾生活!爾時眾生即便還活。以是事故,知餘地獄有依樂受。阿毘至中無如是事,故無依樂受。
【涼】復有說者,生阿毘至中眾生其身雖大,受苦痛時無有間處,故名無間。
【涼】問曰:地獄為在何處。
【涼】答曰:或有說者,閻浮提下四萬由旬,有阿毘至地獄。
【涼】問曰:其餘諸獄為在上下耶、為在傍邊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阿毘至獄在於中央,其餘諸獄周迴四邊。如今城在其中,村落圍繞。
【涼】問曰:此閻浮提縱廣七千由旬,下諸地獄各各廣大。如偈說:
【涼】 火焰[遍=逼【三宮】]遍滿多由旬 見者恐怖身毛[竪=堅【元】]竪 諸惡眾生常然之 其焰熾盛不可近
【涼】如是地獄一一廣大,云何可受。
【涼】答曰:此大地形下廣上狹,其猶[垜【麗】=垜(垛)=堆【三宮】]垜穀在地,是故經說大海漸廣轉深。
【涼】復有說者,阿毘至獄最在其下,次上有[火=大【三宮】*]火炙地獄,次炙地獄,次大叫喚地獄,次叫喚地獄,次[押=壓【三宮】]押地獄,次黑繩地獄,次唱活地獄。彼阿毘至獄縱廣高下二萬由旬,周匝八萬由旬;其餘諸獄縱廣萬九千由旬。
【涼】或有說者,其餘諸獄縱廣萬由旬。
【涼】復有說者,閻浮提下四萬由旬有阿毘至獄,阿毘至獄縱廣高下二萬由旬、周迴八萬由旬。[*]火炙地獄縱廣高下五千由旬,乃至唱活地獄各各五千由旬。如是七地獄合三萬五千由旬,餘五千由旬:千由旬青色地、千由旬黃色地、千由旬赤色地、千由旬白色[地=地有【三宮】]地、五百由旬是白墡、五百由旬是[*]泥。一一地獄有十六眷屬。云何十六。
【涼】答曰:一一地獄各有四門,一一門各有四眷屬:一名熱沙上下沒膝地獄;二名惡虫沸屎地獄;有刀道地獄、有雨刀葉地獄、有刀林地獄,如是三種是第三眷屬;第四名熱灰河地獄。如是門門各有四種眷屬。阿毘至獄通己身及眷屬合有十七,餘七地獄亦爾,都合有一百三十六。諸眷屬地獄中,以種種苦治罪人。正地獄中,以一種苦治罪人。閻浮提下亦有正地獄,閻浮提地上唯有邊地獄,或在山上、或在谷中、或在曠野、或在空中。弗婆提瞿陀尼唯有邊地獄,無正地獄。[欝單越=欝單曰【三宮】]欝單越無正地獄亦[無=有【三宮】]無邊地獄。所以者何。彼是淨果[報=報故【三宮】]報。
【涼】問曰:以何等故,閻浮提下有正地獄,餘處則無。
【涼】答曰:閻浮提人修善猛利,作不善業亦復猛利。是故閻浮提有正地獄,餘處則無。
【涼】問曰:如餘方亦作五無間諸餘重業,為於何處受其報耶。
【涼】答曰:於此閻浮提下受。
【涼】問曰:諸地獄卒,為是眾生、為非眾生耶。若是眾生者,多作不善業,當於何處復受此報。若非眾生者,曇摩須菩提所說偈復云何通。如說:
【涼】 剛強瞋恚人 常樂作諸惡 見他苦生喜 死作閻羅卒
【涼】答曰:或有說者,是眾生數。
【涼】問曰:若然者,多作不善業,當於何處復受此報。
【涼】答曰:即於彼處受報。所以者何。作無間業斷善根、增上邪見者,猶於[彼【麗】=如【大】]彼受報,況地獄卒。
【涼】復有說者,非眾生數。以諸眾生罪業因緣故,實非眾生,作眾生像而現其前,以種種事治諸罪人。
【涼】問曰:若然者,曇摩須菩提偈云何通。
【涼】答曰:此造文頌,不必須通。所以者何。造文頌,有增有減、有得有失。若欲通者,其事云何。
【涼】答曰:諸以鐵鎖繫縛眾生,詣閻羅王所,是眾生數;餘種種治諸罪人者,非眾生數。如是說者好。地獄眾生其形云何。
【涼】答曰:其形如人。言語云何。
【涼】答曰:初生未受苦痛時盡作聖語,後受苦痛時雖出苦痛聲,乃至無有一言可分別者,但有打棒壞裂之聲。
【涼】云何名畜生趣。
【涼】答曰:是畜生趣分,與畜生為伴,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畜生趣。
【涼】答曰:其形傍故行亦傍。其行傍故形亦傍,故名畜生趣。
【涼】復有說者,作身口意過行,生彼道中,故名畜生趣。
【涼】復有說者,畜生者名施設想,施設不必如名盡有其義。
【涼】復有說者,遍有故名畜生趣,此遍五道中。地獄中有無足者,如能究[陀=陀等【三宮】]陀;有二足者,如烏鳩羅那等;有四足者,如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餓鬼中亦有無足者,如蛇等;有二足者,如烏鳩羅那等;有四足者,有威德者則有象馬等、無威德者唯有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人中亦有無足者,如腹行虫等;有二足者,如鴻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天中四天王、三十三[天=大【宋元宮】]天,有二足者,如雁孔雀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自上有二足者,如雁孔雀鳥等。
【涼】問曰:聞自上諸天亦乘象馬,今言無者其事云何。
【涼】答曰:彼眾生福業因緣故,作非眾生數象馬形以自娛樂。
【涼】復有說者,以盲冥故名為畜生。盲冥者,謂無明也。五道之中無明多者,莫若畜生。
【涼】問曰:畜生住處正在何所。
【涼】答曰:根本住處在大海中,諸渚亦有。其形云何。
【涼】答曰:其形傍側,亦有形上向者,如毘舍遮、如伊盧薩迦、如[闇=闍【三宮】]闇盧破毱羅緊那羅等。言語云何。
【涼】答曰:世界初成時,一切眾生盡作聖語,後以飲食過患、時世轉惡、諂曲心多便有種種語,乃至有不能言者。
【涼】云何名餓鬼趣。
【涼】答曰:是餓鬼分,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卑帝梨。[卑帝梨秦言祖父=(卑帝梨秦言祖父)【宋元】〔-〕【明】]卑帝梨,秦言祖父。或有眾生最初生彼道中,名為祖父。後諸眾生生彼處、生彼相續者,亦名祖父。是故此趣名為祖父。
【涼】復有說者,眾生長[夜=夜不【明】]夜修行廣布慳貪之心,生彼趣中,故名餓鬼。
【涼】復有說者,此是名施設,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多飢渴故名曰餓鬼。彼諸眾生其腹如山、[*]咽如鍼孔,於百千歲不聞水聲亦不曾見,何況得觸。
【涼】復有說者,被驅使故名曰餓鬼。彼恒為諸天處處驅使,是故此趣名曰驅使。
【涼】復有說者,常於他人有悕望故,名曰餓鬼。以如是等緣故,此趣名餓鬼。
【涼】問曰:此趣住在何處。
【涼】答曰:或有說者,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有閻羅王住處,是根本住處,其餘諸渚亦有。住閻浮提渚者有二種:一、有威德;二、無威德。有威德者,住花林果林種種樹[下=上【三宮】]下好山林中,亦有宮殿在虛空中者。無威德者,住不淨糞穢屎尿之中。弗婆提、瞿陀尼亦有二種:有威德者、無威德者。欝單越唯有威德者。所以者何。彼地清淨果報處。四天王、三十三天,唯有威德者。
【涼】復有說者,閻浮提西有五百渚,兩渚中間有五百餓鬼城,其二百五十有威德者住,其二百五十無威德者住。是故尼彌轉輪聖王告御者摩多羅曰:我欲昇天,汝可從是道去,使吾見諸眾生受惡報者、受善報者。爾時摩多羅御者即如王教,從諸城過。爾時彼王罪福俱見。有威德者,如諸天子,頭戴天冠、身著天衣、食甘美飲食,各各遊戲而自娛樂。無威德者,裸形無衣以髮自覆,手執瓦器行乞自活。其形云何。
【涼】答曰:有上立者、有傍側者,或面似猪如壁上畫像。言語云何。
【涼】答曰:世界初成,一切眾生盡作聖語,餘如先說。
【涼】復有說者,隨其死處往生彼間,如彼本形隨彼本語。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從無色界死來生此趣,可無形無言耶。應作是說:隨彼生處,形言亦爾。
【涼】人趣云何。
【涼】答曰:是人分,是人伴侶,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摩㝹奢。[摩㝹奢秦言意〔-〕【明】]摩㝹奢,[秦言意=(秦言意)【宋元】]秦言意。昔有王名頂生,化四天下,告諸眾生:諸有所作意,當善思、當善籌量、當善憶念。時諸眾生即如王教,諸有所作思量憶念,然後便自有工巧作業種種差別。以人所作先意思故,是故名人,為意如人。先未有此名時,展轉相呼多羅裳伽,亦呼阿婆[達=建【三宮】]達荼。
【涼】復有說者,以修下身口意善業生彼趣中,故名人趣。
【涼】復有說者,是名施設,廣說如上。
【涼】復有說者,慢偏多故。五道之中慢心多者莫若於人,是故此趣名為人趣。
【涼】復有說者,此趣能止息意故。五道之中能止息意莫若人趣。所以者何。人能得解脫分善根、達分善根,能親近善知識等四法,亦能修行親近善知識等四法,是故此趣名人。
【涼】問曰:為住何處。
【涼】答曰:住四天下,亦住八大渚上。所謂:一名拘羅婆;二名喬羅婆;三名毘地呵;四名蘇毘地呵;五[名【麗】=者【大】]名奢吒;六名欝多羅曼提那;七名婆羅;八名遮摩羅。彼拘羅婆、喬羅婆二渚,是欝單越眷屬。毘地呵、蘇毘地呵二渚,是弗婆提眷屬。奢吒、欝多羅曼提那二渚,是瞿陀尼眷屬。婆羅、遮摩羅二渚,是閻浮提眷屬。
【涼】復有說者,此二渚是閻浮提別名,三天下二渚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此諸渚上盡有人住,但其形短小。此一一渚有五百小渚以為眷屬,或有人住或無人住。
【涼】問曰:人形云何。
【涼】答曰:其形上立。言語云何。
【涼】答曰:世界初成時盡作聖語,餘如上說。
【涼】云何天趣。
【涼】答曰:天分、天伴侶、得天身,乃至廣說。以何等故名天趣。
【涼】答曰:諸趣中勝故。有何等勝。所謂有勝、樂勝、吉善勝、身勝、形體勝,有如是勝故,名曰天趣。
【涼】復有說者,行增上身口意善業,生彼趣中,故名天趣。
【涼】復有說者,此名施設,廣說如上。
【涼】復有說者,諸天無晝夜,常以光明自照,故名天趣。
【涼】復有說者,以善行因緣故生彼天趣中,常自遊戲娛樂,故名天趣。為住何處。
【涼】答曰:住須彌山側四邊水上,繞須彌山,廣萬六千由旬,有杵手天住處。次上萬由旬,遶須彌山,廣八千由旬,是持花鬘天所住之處。次上萬由旬,遶須彌山,廣四千由旬,是常放逸天所住之處。次上二萬由旬,繞須彌山,廣二千由旬,是四天王所住之處。有七種金山,四天王城天民村落悉在其中,此處諸天於下最多。次上四萬由旬,須彌山頂有善見城,縱廣萬由旬,是三十三天所住之處。須彌山頂縱廣幾何。答曰:周匝四萬由旬。
【涼】[s134]離須彌山頂四萬由旬,中間如雲,有焰摩諸天依地而住。如是次第,上至善見諸天,皆依地住。從善見天上至阿迦[膩【明】=貳【大】]膩吒天,亦依地住。[卷第九終【三宮】]
【涼】[卷第十雜揵度智品之五首【宋元宮】=卷第十雜犍度智品第一之五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首]齊量云何。如須彌山頂量,上至他化自在天量亦如是。如四天下齊量,初禪地齊量亦如是;如千世界齊量,第二禪地齊量亦如是;如二千世界齊量,第三禪地齊量亦如是;如三千大千世界齊量,第四禪地齊量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如須彌山頂齊量,焰摩諸天齊量轉大一倍,如是乃至他化自在天轉大一倍亦爾;如千世界齊量,初禪齊量亦爾;如二千世界齊量,第二禪齊量亦爾;如三千大千世界齊量,第三禪齊量亦爾;第四禪地齊量則無量無邊,是故於第四禪地起我見者,是見難斷難捨。
【涼】復有說者,第四禪地齊量不定。若諸天子生彼禪中,則有爾許宮殿處所;若其命終,處所便滅,是故不定。評曰:如前說者好,彼地無量無邊。
【涼】問曰:彼第四禪地,三災所不及,云何非是常耶。
【涼】答曰:非常,墮諸剎那故。諸天其形云何。
【涼】答曰:其形上立。言語云何。
【涼】答曰:盡作聖語。
【涼】已說諸趣種種所以,今當復說阿修羅所以。何故名阿修羅。
【涼】答曰:修羅是天,彼非天故名阿修羅。
【涼】復有說者,修羅言端政,彼非端政故,名阿修羅。何以知之。世界初[成=成就【三宮】]成時,諸阿修羅先住須彌山頂,後光音諸天命終生須彌山頂上,亦有宮殿自然而出,諸阿修羅興大瞋恚即便避之。如是有第二天宮,展轉乃至三十三天悉滿其上。諸阿修羅生大瞋恚,捨須彌山頂退下而住。以瞋恚故形不端政,以是事故名不端政。
【涼】問曰:為住何處。
【涼】答曰:或有說者,須彌山中有空缺處,猶覆寶器中有大城,諸阿修羅在中而住。
【涼】問曰:若然者,諸龍見阿修羅軍,著金銀琉璃頗梨鎧、手執弓箭種種器[杖=仗【三宮】]杖,從阿修羅城出。此言善通;如說:阿修羅言:我所住大海同一醎味。此說云何通。
【涼】答曰:諸阿修羅村落人民居在大海,阿修羅王住須彌山中。
【涼】復有說者,阿修羅居大海水,以金為地,地上有金臺,縱廣五百由旬。其上有城,諸阿修羅在中而住。
【涼】問曰:若然者,此經善通,如說:諸阿修羅言:我住大海同一醎味。此言善通。如說:諸阿修羅軍從城而出,乃至廣說。此云何通。
【涼】答曰:諸天以龍在金山中用為守邏,是以見之。阿修羅城中有四種園觀:一名歡喜;二名喜樂;三名大喜樂;四名愛樂,亦有質多羅[波=婆【三宮】]波吒梨樹。
【涼】問曰:阿修羅為天趣所攝、為餓鬼趣攝。若是天趣,何以無有得正決定者。若是餓鬼趣者,何以乃與諸天交親、何以復與諸天戰鬪。此經復云何通。如說:帝釋作如是說:毘摩質多羅王,汝本是此處天。
【涼】答曰:或有說者,此是天趣所攝。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無有得正決定者。
【涼】答曰:為諂曲所覆故。其事云何。
【涼】答曰:彼阿修羅作如是念:佛偏為諸天,若佛為說四念處,彼作是念:為我等說四念處,必為諸天說五念處。若佛為說三十七助道法,彼作是念:佛為我等說三十七助道法,必為諸天說三十八助道法。以為如是諂曲心所覆故,不能得正決定。
【涼】復有說者,是餓鬼趣所攝。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與諸天交親。
【涼】答曰:諸天貪美色故,不為族姓,如舍[芝=脂【明】]芝阿修羅女端政無雙,是以帝釋納之為妻。亦如頭摩緊那羅王女名曰摩㝹訶利,須陀那菩薩納之為妻。菩薩是天趣,緊那羅是畜生趣,如此皆為美色、不為族姓。以何等故復與諸天共戰鬪耶。
【涼】答曰:亦有不如與勝者共鬪,如奴僕亦與其主而共鬪諍,狗亦與人諍;彼亦如是。此經復云何通。如說:毘摩質多羅王,汝本是此處天。
【涼】答曰:毘摩質多羅王是帝釋婦公,以尊重恭敬故,作如是言。
【涼】問曰:如拔陀那神女、旃陀迦神女、旃陀利迦神女、伊吒地婆神、摩頭建陀神等,為是天趣所攝、為餓鬼趣所攝。若是天趣所攝,何以奪人精氣亦斷人命、受人祠祀。若是餓鬼趣所攝者,此經云何通。如偈說:
【涼】 欝多利莫閙 畢陵伽亦然 若我見真諦 汝等亦當得
【涼】答曰:或有說者,是天趣所攝。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奪人精氣亦斷人命、受人祠祀。
【涼】答曰:彼不奪人精氣亦不斷人命、不受人祠祀。彼所將眷屬,或有奪人精氣者、斷人命者、受人祠祀者。
【涼】復有說者,是餓鬼趣所攝。
【涼】問曰:若然者,如所說偈,云何通耶。
【涼】答曰:彼有信向諦心故,實不見諦,於諦中愚。何由能見。如摩頭建陀神所說云何通。
【涼】答曰:此是自高之言,於諸趣中愚,何能見趣差別。但自高故作如是說。如今富者,於奴僕邊亦自稱高。彼亦如是,是四天王給使,自言我是天,生四天王天中。諸依地住神,彼盡餓鬼趣所攝。諸毘舍遮神、緊那羅神、醯樓索迦神、婆樓尼神、奢羅破仇羅神,盡畜生趣所攝。彼雖其形上立,猶有畜生相,或有耳尖、或有著甲。諸夜叉、羅剎、竭吒、富單那、鳩槃[茶=荼【三宮】]茶等,盡是餓鬼趣所攝。如說:是地獄分,是地獄伴侶,命根等心不相應行,此說是地獄眾生。
【涼】或有說者,不應作是說言:是處所得、體性得、諸入得,應言是地獄分,地獄伴侶。
【涼】復有說者,應說所以者何。說處所得者諸界得,體性得者諸陰得,諸入得者說內外入得。
【涼】問曰:若說界陰入得便足,何以復作是說生地獄眾生得無記色乃至識。
【涼】答曰:為說報果故,以報果故五道差別。{}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七[不分卷及品【三宮】]
卷13■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三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五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八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犍度智品之四[不分卷及品【三宮】]
〖三根用〗六根體用-根境發識
【唐】「當言一眼見色,二眼見色耶。」乃至廣說。
【涼】當言一眼見色,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止他宗顯眼根見/斷一眼見疑]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涼】為止併義者意故。
【唐】a謂或有執:「眼識見色。」如尊者法救。
【涼】如尊者曇摩多羅說:眼不見色,識見色。為止如是意故,言眼見非識見。
【唐】b或復有執:「眼識相應慧見色。」如尊者妙音[s75一切法皆是有見,慧眼境故(許慧能見)]。
【唐】c或復有執:「和合見色。」如譬喻者。
【唐】d或復有執:「一眼見色。」如犢子部。
【涼】如犢子部說:一眼見色,非二眼一時見。所以者何。以相遠故、以捷疾故,人謂兩眼一時見色。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示己宗「二眼見色」,故作斯論。所以者何。
【涼】{問曰:為眼見色、為識見、為識相應慧見、為和合見。}
【唐】a若「眼識見色」者,識應有見相,然識無見相,故不應理。
【涼】{若識見者,識即見性亦是識性。
【唐】b若「眼識相應慧見色」者,耳識相應慧亦應聞聲,然慧無聞相,故不應理。
【涼】若識相應慧見者,耳識相應慧亦應見應聞。
【唐】c若「和合見色」者,應一切時見色,以無時不和合故,亦不應理。
【涼】若和合見者,未甞不和合。}[(雜心)若言和合見者,此則不定,或時眼識二十二法、或二十一、(五事.若心心所和合能見…有覆無記眼識與十八種心所相應)、或十二。]
【唐】d若「一眼見色,非二眼」者,身諸分亦應不俱時覺觸,如身根兩臂相去雖遠,而得俱時覺觸,生一身識。兩眼亦爾,相去雖遠,何妨俱時見色生一眼識。
【涼】d問曰:若以相遠不得一時見者,身根亦相遠,如兩臂而能一時覺觸生於身識,兩眼亦應爾。
【涼】是故,為止併義者意,而作此論。
【唐】1、[眼見色同分]問:若眼見色者,餘識俱時何故不見;又無識時亦應見色。
【涼】{若眼見者,無識時亦應見,若與餘識合時亦應見。}[五事毘婆沙,雜心]
【唐】答:眼有二種:一者識合,二者識空。識合者能見,識空者不能見。故無有失。
【涼】{答曰:眼見色,而必須識。}
【唐】2、[或二眼俱時]復次,所以作此論者,欲令疑者得決定故。
【涼】復次,為斷人疑意故而作此論。
[疑]
【唐】謂諸有情兩眼相去,或半麻、一麻半,麥、一麥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弓、一弓半,俱盧舍、一俱盧舍半,踰繕那、一踰繕那,或復乃至百踰繕那。如大海中有大身眾生,或長百踰繕那,乃至或長二千一百踰繕那;如曷邏呼阿素洛王身量極大;又如天趣色究竟身,一萬六千踰繕那量。
【涼】眾生兩眼相去,或半指一指、二三四指、半尺一尺、一肘一尋、半拘盧舍、一拘盧舍、半由旬、一由旬、二三四由旬乃至百由旬。如大海中有眾生身,或百由旬、或百四十由旬、或二百一十由旬;如色界阿迦膩吒天[膩=貳【三宮】],身長萬六千由旬。
【唐】此等二眼相去甚遠,或有生疑:「云何眼識依之而轉。」
【涼】如是等眾生,兩眼相去甚遠。有如此事,人生疑心:
【唐】◎1.為「二眼識俱時各依一眼生」耶。
【涼】為二識一時生兩眼中、為一眼各有一識耶。
【唐】◎2.為「一眼識依一眼生已,復依第二眼轉」耶。
【涼】為一一識[一一識=二識一【三宮】]眼中生已,復生一眼中。
【唐】◎3.為「一眼識分為二分,於二眼處各半生」耶。
【涼】為一識分為二分在兩眼中生。
【唐】◎4.為「一眼識如橫一物通二眼」耶。
【涼】為如橫木通兩眼中耶。
[斷疑]
【唐】1.若「二眼識俱時各依一眼生」者,應一有情二心俱轉,此不應理。
【涼】若當二識一時生兩眼中者,云何不有二心過。
【唐】2.若「一眼識依一眼生已,復依第二眼轉」者,則應一法二剎那住,然無是事。
【涼】若當一眼中生已復生一眼中者,云何不有前後剎那過。
【唐】3.若「一眼識分為二分,於二眼處各半生」者,則應一法體有二分,然一切法.體無細分。
【涼】若當一識分為二分在二眼中者,云何一識非是分法。
【唐】4.若「一眼識,如橫一物通二眼」者,則應一識亦是眼識亦是身識,二眼中間依身根故。然五識身所依各異、所緣各異,不應一識二依二緣。
【涼】若依身[法=生【三宮】]法是名身識,若依眼生是名眼識;若當如橫木通兩眼中者,云何一識不亦是身識.亦是眼識耶。而此五識所依各異、所[行識=得境【三宮】]行識界亦異,一識二依,事不應爾。
【唐】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雖無有二眼識俱乃至無一識橫通二眼,然其非不依於二眼一眼識生。
【唐】二眼雖隔百踰繕那,亦無有過。
【涼】如是二識一時生兩眼中、一識生一眼中已復生一眼中、一識分為二分在兩眼中、如橫木通兩眼中,皆不應爾。非不依二眼生於一識,而能分別極遠微細之色。
【唐】如是理趣微細、甚深、難可覺了,今欲顯斯甚深理趣,故作斯論。
【涼】如此皆是甚深微妙難知之法。欲說甚深微妙難知之法故,而作此論。
§a2本論文[二眼見色]
【發】當言一眼見色,二眼見色耶。答:應言二眼見色。
【八】當言一眼見色耶、二眼見色耶。答曰:二眼見色。
【唐】問:云何二眼相去甚遠,一識依之令俱見色。
【涼】問曰:云何一識依二眼生。
【唐】答:俱是眼識所依根故。
【唐】設有百眼,一一相去百踰繕那,亦可依之生於一識,令俱時見。如迦遮器kāca,有百小輪,一面對之,百面像現。如是一識依多眼生,令俱時見其義亦爾。
【涼】答曰:是識所依法故。
【涼】兩眼相去雖遠,能為一識而作所依,俱是眼識所依法故。
【涼】設有百眼而為一識作依者,亦無有過。如百水精器,一面往觀則有百面像現。彼亦如是,雖是二依生於一識行於境界。
【唐】應知此中,「眼見色」者,遮法救等三種異執。
【唐】「二眼見」者,遮犢子部一眼見色。
【涼】當言一眼見色,乃至廣說。答曰:當言兩眼見色。
【涼】應說所以,令世人生信。
【發】所以者何。
【八】以何等故二眼見色。
【涼】何以故當言兩眼見色、不當言.一眼見色。
【發】若合一眼.起不淨識,開二眼時.起淨識故。
【發】設合一眼.起如是識,開二眼時.亦起此識,則不應言.二眼見色。
【發】然合一眼.起不淨識,開二眼時.便起淨識,是故應言.二眼見色。
【八】答曰:如合一眼而視色不淨.便起不淨識,如開兩眼而視色.便起淨識。
【八】如合一眼而視色.起淨識,如開兩眼[而視色〔-〕【宮】]而視色.起不淨識,不得作是說.兩眼見色。
【八】但合一眼而視色.起不淨識,開兩眼視色.起淨識,是故兩眼見色。
【涼】如合一眼,不生淨眼識,則不能廣見境界,於境界不明不了不淨;若開兩眼,則生淨眼識,則能廣見境界,於境界明了清淨。
【涼】設如合一眼.不生淨眼識、不廣見境界,乃至廣說;開兩眼.亦不生淨識、不廣見境界,乃至廣說者,不當言兩眼見色。
【涼】但一眼見色,生不淨識、不廣見境界,乃至廣說;若開兩眼,生淨眼識、能廣見境界,乃至廣說,是故當言兩眼見色,不當言一眼見色。
【唐】非但立宗.義即成立,故復問答.顯示此因。起淨識者,謂於多境明白顯了.與此相違名不淨識。
【發】如合,覆損破壞亦爾。
【八】如合,壞滅沒亦如是。
【唐】1覆,謂以手、以衣、以葉、以餘物覆。2損,謂垢烟塵等所損。
【唐】3破,謂諸膜、諸瞖[瞖=翳【三宮】]所破。4壞,謂枯爛、挑出、自脫、虫食等壞。
【涼】1合者,若以手、以衣、以葉、諸餘障眼具。3壞者,若瞟瞖[瞟=漂【三宮】][瞖=翳【三宮】*]、若赤膜、若眼雲、若生白膜。
【涼】2覆者,為烟塵垢所覆。4滅者,若爛敗、若虫噉、若墮若破、若消涸、若挑出、若自脫。
【唐】覆等如合,起不淨識;與此相違,便起淨識。
【涼】{}如眼色,耳聲鼻香亦如是。{}
[真俗淨不淨四句]
【唐】此隨所依說淨不淨,依世俗理。若依勝義,善識名淨,染名不淨。
【涼】如所依淨,識則淨;所依不淨,識則不淨。實義淨者,善識是淨,染污是不淨。
【唐】由此對眼應作四句:
【涼】或有眼淨識不淨,或有識淨眼不淨,或有眼識俱淨,或有眼識俱不淨。
【唐】a有眼淨識不淨,謂依具眼起染眼識。
【唐】b有識淨眼不淨,謂依不具眼起善眼識。
【唐】c有眼識俱淨,謂依具眼起善眼識。
【唐】d有眼識俱不淨,謂依不具眼.起染眼識。
【涼】眼淨識不淨者,如眼無諸障瞖[*]生染污識。
【涼】識淨眼不淨者,如眼有障瞖[*]生善識。
【涼】眼識俱淨者,如眼無障瞖[*]生善識。
【涼】眼識俱不淨者,如眼有障瞖[*]生染污識。
【發】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亦爾。
【八】耳聲鼻香亦復如是。
【涼】{如眼色,耳聲鼻香亦如是。}
【唐】俱有二處與眼同故。
§a3辨根體
§b1雖二界體一
[二舌二身鄙陋]
【唐】問:何故眼耳鼻各有二處,而舌身唯有一耶。
【唐】答:諸色根處為莊嚴身。若有二舌是鄙陋事,世便嗤笑:云何此人.而有二舌,如似毒蛇。若有二身亦是鄙陋,世所嗤笑:云何一人.而有二身,如兩指並。
【涼】問曰:何故眼耳鼻有二處所,而舌身無兩處所耶。
【涼】答曰:如此諸根,以莊嚴身。若有二舌,是鄙陋事,世所嫌笑:云何此人而有二舌,如似毒蛇。若有二身,亦是鄙陋,為世所笑:云何一人而有二身,如孿子併[連體人]。
[眼等唯二.不增不減]
【唐】問:眼耳鼻處何故唯二,不增不減。
【涼】問曰:以何等故但有二眼二鼻二耳,而不多耶。
【涼】答曰:
【唐】1脇尊者言:一切生疑,故不應責。謂若增減亦復生疑:云何此三各唯爾所。然各二處,不違法性。
【唐】2有說:根處為莊嚴身,若減若增,身便醜陋。
【涼】2如此諸根,以莊嚴身。若有多眼,廣說如上。
【唐】3有說:色根為生淨識,若當三識依二處生,則明不亂。增便識亂,減則不明。
【唐】4有說:色根為取自境,各唯有二,取境事足。減則不明,增便無用。
【涼】34復有說者,若有多眼則無所益。所以者何。如二眼見色則淨,多亦無益。以無益故,唯有二眼。耳鼻亦應如是說。
[眼等生二.合立一界]
【唐】問:何故二眼二耳二鼻,合立一界一處一根。
【唐】答:作用一故,謂雖有二處,而共發一識、共取一境。如身眾分,處所雖多,作用同故,但立一界一處一根,此亦如是。
【涼】問曰:何故二眼二鼻二耳處所,[唯=惟【宮】下同]唯說一界一入一根。
【涼】答曰:行一境界、一識所依,以作一事,故說一界,乃至廣說。
【涼】{}問曰:為眼見色、為識見、為識相應慧見、為和合見。{}
【涼】{}若眼見者,無識時亦應見,若與餘識合時亦應見。{}
【涼】{}若識見者,識即見性亦是識性。
【涼】若識相應慧見者,耳識相應慧亦應見應聞。
【涼】若和合見者,未甞不和合。{}
【涼】{}答曰:眼見色,而必須識。{}
§b2五類分別
§c1眼[長養、異熟生]
【唐】眼有二種,謂長養、異熟生。無別等流,不可得故。
【涼】眼有二種:一、報眼;二、長養眼。
【涼】{}耳鼻舌身亦如是。
【涼】色入有三種:有長養、報、依。香味觸亦如是。
【涼】聲有二種:有長養、有依。
【涼】意入有三種:報、依、剎那。彼苦法忍相應心名曰剎那。
【涼】法入有四種:有報、依、剎那、物體。物體者,以有無為法故。{}
§d1二不相離
【唐】問:頗唯有長養眼、無異熟生,或唯有異熟生眼、無長養耶。
【涼】問曰:頗有[唯=惟【三宮】]唯報眼、無長養眼;頗有唯長養眼、非報眼。
【涼】答曰:無有有報眼無長養眼者,如人重人、如牆重牆,報眼、長養眼亦如是。
【唐】答:無異熟生眼離長養眼,如人重人、如牆重牆,長養防護異熟亦爾。
【唐】然有長養眼離異熟生眼,如從無眼得天眼者。
【涼】頗唯有長養眼,無報眼耶。答曰:得天眼者是。
§d2二者差別
【唐】問:為長養眼見色多.為異熟生耶。
【唐】答:長養眼見色多.非異熟生,以天眼根是長養故。
【涼】{問曰:為長養眼見色多、為報眼見色多。
【涼】答曰:長養眼見多。所以者何。天眼是長養眼故。
【涼】1或時長養眼見淨好.非報眼,2或時報眼見淨好.非長養眼,3或長養眼報眼.俱見淨好,4或時長養眼報眼.俱見非淨好。}
【唐】然約時分,二眼勝劣.應作四句。
【涼】或時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或時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或時長養眼.報眼有勢力。
【唐】有長養眼勝.非異熟生,如幼年時,爾時異熟相續小故。
【涼】或時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者,如少年時眼。
【唐】有異熟生眼勝.非長養眼,如老病時,爾時長養相續小故。
【涼】或時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者,如老病時,彼長養力少。
【唐】有二眼俱勝,如盛年時。
【涼】或時長養眼、報眼俱有勢力者,如中年時。
【唐】有二眼俱不勝,謂除前位。
【唐】約有情相續,二眼勝劣.亦應作四句。
【涼】或有眾生,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或有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或有長養眼報眼俱有勢力,或有長養眼報眼俱無勢力。
【唐】有長養眼勝非異熟生,如有富貴者.異熟生眼劣,資緣多故.長養眼勝;
【涼】長養眼有勢力非報眼者,如富貴人.本眼性劣,以種種所須令眼明淨。
【唐】有異熟生眼勝非長養眼,如有貧賤者.異熟生眼勝,乏資緣故.長養眼劣;
【涼】或報眼有勢力非長養眼者,如田作人,無種種所須之具,本眼自淨。
【唐】有二眼俱勝,如有富貴者.異熟生眼勝,資緣多故.長養亦勝;
【涼】或有長養眼報眼俱有勢力者,如富貴人.有種種所須之具,本眼明淨。
【唐】有二眼俱不勝,如有貧賤者.異熟生眼劣,乏資緣故.長養亦劣。
【涼】或長養眼報眼俱無勢力者,如田作人,無種種所須之具,本眼不明淨。
【涼】{}問曰:為長養眼見色多,為報眼見色多。
【涼】答曰:長養眼見多。所以者何。天眼是長養眼故。
【涼】或時長養眼見淨好非報眼,或時報眼見淨好非長養眼,或長養眼報眼俱見淨好,或時長養眼報眼俱見非淨好。{}
§d3善不善別
【唐】又長養眼,有二種,謂善法所長養、不善法所長養。
【唐】問:為善法所長養眼見色勝,為不善法所長養眼勝耶。
【唐】答:善法所長養眼見色勝,如修得天眼,是善法所長養故。
【唐】異熟生眼,亦有二種,謂善業異熟、不善業異熟。
【唐】問:為善業異熟眼見色勝,為不善業異熟眼見色勝耶。
【涼】問曰:為善行報眼見淨好,為不善行報眼見淨好。
【唐】答:善業異熟眼見色勝,如菩薩轉輪王等眼,是善業異熟故。
【涼】答曰:總而言之,善行報眼見淨好。所以者何。
【涼】善行報得人,如佛、辟支佛、轉輪聖王,皆是人故;不善行報是畜生,是故總而言之,善行報眼見淨好。
【唐】若約相續,或有不善業異熟眼見色勝.非善業異熟眼,如龍王等眼.見色勝人。
【涼】以身言之,或有象見勝人,如人眼雖是善行報而有障瞖[*],畜生眼雖是不善行報而無障瞖[*]。
§c2餘界
【唐】如眼,耳鼻舌身亦爾。
【涼】{耳鼻舌身亦如是。
【唐】意有三種,謂異熟生、等流、剎那。剎那者,謂苦法智忍相應。
【唐】色有三種,謂異熟生、長養、等流。如色,香味觸亦爾。
【唐】聲有二種,謂長養、等流。無異熟生,有間斷故。
【唐】法有四種,謂異熟生、等流、剎那.及實事。實事者,謂諸無為。
【涼】色入有三種:有長養、報、依。香味觸亦如是。
【涼】聲有二種:有長養、有依。
【涼】意入有三種:報、依、剎那。彼苦法忍相應心,名曰剎那。
【涼】法入有四種:有報、依、剎那、物體。物體者,以有無為法故。}
§b2五根極微安布
§c1初師
[眼根]
【唐】問:眼根極微云何而住,為傍布住,為前後住耶。設爾何失。
【唐】若傍布住者,云何風吹不散。
【唐】若前後住者,云何前不障後耶。
【涼】問曰:眼微塵為次第傍布、為前後重生。
【涼】若次第傍布,云何不散壞。
【涼】若前後重生,云何前者不障於後。
【涼】答曰:
【唐】(一)有作是說:黑瞳子上傍布而住,對外色境。如胡荽花[荽=䕑【宋元宮】],或如滿器水上散麨。
【涼】或有說者,次第傍布.於黑瞳子上,對諸境界。猶如器中盛水以糠坌上,亦如阿[閦=闍【宮】]閦花子ajājī次第傍生,眼微塵亦如是。
【唐】問:若爾,何緣風吹不散。
【唐】答:淨色覆持,故吹不散。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不散壞耶。
【涼】答曰:薄膜覆故,而不散壞。
【唐】(二)有餘師說:黑瞳子中,前後而住。
【涼】復有說者,前後重生於黑瞳子上。
【唐】問:若爾,何故前不障後。
【涼】問曰:若然者,前者云何不障於後。
【唐】答:體清淨故,不相障礙。
【唐】謂如是類所造淨色,雖多積集而不相障。如秋池水以澄淨故,細針墮中而亦可見。
【涼】答曰:造色性不相障礙。
【涼】復有說者,明淨色不相障礙。猶如秋時潢水明淨不障,細鍼墮底猶故可見。明淨色不相障礙亦復如是。
[餘根]
【唐】耳根極微,住耳孔中。鼻根極微,住鼻孔中。如是三根,遶頭而住,如冠花鬘。
【唐】舌根極微,住在舌上,猶如半月。然於其中如毛端量,無有舌根。
【唐】身根極微,隨身內外次第而住。
【涼】耳微塵,住耳孔內。鼻微塵,住鼻孔內。此三根遶頭,如著花鬘。
【涼】舌微塵,依舌,如半月像。其中間空猶如毛許,是身根分,餘者悉是舌微塵。
【涼】身微塵,次第而立。
§c2二師
【唐】2復有餘師,以喻顯示諸根極微次第住相:
【唐】眼根極微黑瞳子上,如藥杵頭;耳根極微住耳孔中,猶如燈器;鼻根極微住鼻孔中,猶如人爪;舌根極微住在舌上,猶如剃刀;身根極微隨身而住,猶如戟矟;女根極微住女形中,猶如鼓𣞙[𣞙=顙【三宮】];男根極微住男形上,猶如指環。
【涼】復有說者,眼微塵其形如銅杵頭;耳微塵在耳孔內,其形如燈器;鼻微塵在鼻孔[中=內【三宮】]中,其形如爪甲;舌微塵其形如偃月刀;身微塵其形如大刀;男根微塵其形如指㧺[㧺=沓【三宮】][指𩎽];女根微塵其形如鼓框[框=匡【三宮】]。
【唐】佛於經中,亦以此喻說諸根相。
【涼】以如是等因緣,是佛經說相似喻。
§a4辨根用
§b1同分彼同分
【唐】眼根極微,有時一切是同分,有時一切是彼同分,有時一分是同分、一分是彼同分。
【唐】如眼根極微,耳鼻舌根極微亦爾。
【涼】眼根[根〔-〕【三宮】]微塵,或時是分,或時是彼分,或時是一分、或時是彼一分。
【涼】耳根、鼻根、舌根微塵,亦如是。
【唐】身根極微,有時一切是彼同分,有時一分是同分、一分是彼同分,必無一切是同分時。
【涼】身根微塵,或時是彼分、或時是一分、或時是彼一分,無有全是分時。
【唐】問:若舉身入冷水池中或鑊湯中,若在地獄山所磑磨.身如爛葉,或十三種猛焰纏身,爾時豈非一切同分。
【唐】答:爾時亦有彼同分者。假使一切身根極微皆生身識,身便散壞。以五識身,皆依積聚,緣積聚故。
【涼】問曰:若無全是分時者,如入冷池水時、如入熱鑊湯時、如地獄中十三種猛焰遶身之時,此豈非是耶。
【涼】答曰:如此之時,故是彼分。所以者何。若身根微塵盡能生身識者,則散壞。[出曜經:十惡已具死入地獄,十三火炙燒炙其身。云何為十三。(六面往返)…第十三火山何者是。自身所造渴愛者是也。]
§b2至不至境
【唐】問:眼等六根,幾能取至境,幾能取不至境耶。
【唐】答:至有二種:一為境至,二無間至。
【唐】若依為境至說,則六根皆取至境。
【唐】若依無間至說,則:三取至境,謂鼻舌身;三取不至境,謂眼耳意。[s132實不相觸。但於合集無間生中,隨世俗諦假名相觸。]
【涼】{問曰:此六根幾到境界能知。
【涼】答曰:到有二種:一者取境界,二者於境界無間。
【涼】若以取境界言之,六根盡到。
【涼】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三不到。三到者,謂鼻舌身根。三不到者,謂眼耳意根。
[眼耳差別]
【唐】問:若爾,何故耳聞近聲如耳門邊聲,而眼不見近色如藥杵頭色耶。
【涼】問曰:若三是不到而能知者,何故聞近聲而不見近色。
【唐】1尊者世友說曰:雖俱取不至境,而根法爾有能取近境.有不能取近境,故不應難。
【涼】尊者和須蜜答曰:[彼=彼境【三宮】]彼界法自爾。
【唐】2有說:若聲逼近耳根如藥杵頭近眼根者,亦不能聞。耳門邊聲去耳尚遠,故得聞之;以耳根極微在耳孔中故。
【涼】復有說者,眼能取遠境界,以極近故不見。
【涼】問曰:耳亦是遠境界,何以聞近聲。
【涼】答曰:如以銅籌[筋=著【三宮】]筋安闍那藥[añjana黃連]置黑瞳上,以近故不見。若聲到耳根微塵上,亦復不聞。
【唐】3大德說曰:眼因明故能見色,色若逼近,則礙於明,故不能見。耳因空故能聞聲,聲雖逼近而不礙空,故能聞之。
【唐】由此而說:眼因明增故見色,耳因空增故聞聲,鼻因風增故嗅香,舌因水增故甞味,身因地增故覺觸,意因作意增故能了法。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眼因明故能見,近則冥奪於明,是以不見。如是耳因空故聞聲,鼻因風故嗅香,舌因水故知味,身因地堅故覺觸,意因所觀故能知法。}
[至不至因(取境等不等)]
【唐】問:何故三根能取至境,三根不能取至境耶。
【唐】答:
【唐】1.以眼識依自界,緣自界他界;耳識亦爾。意識依自界他界,緣自界他界。餘三識依自界,緣自界故。
【唐】2.復次,眼識依同分,緣同分彼同分;耳識亦爾。餘四識依同分,緣同分。此依現在識說。[s71依勝義理.如眼界說.]
【涼】{2復有說者,如眼識依自分,緣自分彼分;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自分彼分,緣自分彼分。鼻舌身識,依自分,緣自分。
【涼】1復有說者,眼識依自界、緣自界他界,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自界他界、緣自界他界。餘三識依自界、緣自界(界者三界)。
【唐】3.復次,眼識依自地他地,緣自地他地;耳身意識亦爾。餘二識依自地,緣自地。
【唐】4.復次,眼識依無記,緣三種;耳識亦爾。意識依三種,緣三種。餘三識依無記,緣無記。
【涼】復有說者,眼識依無記,緣三種;耳識亦如是。意識依三種,緣三種。餘三識依無記,緣無記。
【唐】5.復次,眼識依近,緣近遠;耳識亦爾。意識依近遠,緣近遠。餘三識依近,緣近。所以者何。乃至三根未與境無間而住,三識必不得生故。
【涼】復有說者,眼識依近,緣近遠;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近遠,緣近遠。餘三識依近,緣近。所以者何。若三塵與三依合時三識則生,不合時則不生。
【唐】6.復次,眼識或依小而緣大,如見大山;或依大而緣小,如見毛端;或依緣等,如見葡萄菓[葡萄=蒲桃【宋元宮】,蒲萄【明】]。耳識亦爾。意識所依雖不可施設大小,而所緣或小或大。餘三識所依緣等,隨依爾所鼻舌身極微,即緣爾所香味觸極微故。
【涼】復有說者,眼識或所依大[大=小【三宮】*]、所緣小[小=大【三宮】*],或所依小[*]、所緣大[*],或所依所緣等。所依大所緣小者,如見毛端。所依小所緣大者,如見大山。所依所緣等者,如見蒲[桃=萄【明】]桃珠。耳識亦如是。意識所依雖無大小,而所緣有大小。餘三識所依所緣等,隨香與所依等生鼻識,乃至舌身識亦如是。}
【唐】7.復次,眼耳意三識依非業,緣業非業。餘三識依非業,緣非業。
【唐】8.復次,眼耳意三識依非妙行惡行,緣妙行惡行及俱非。餘三識依非妙行惡行,緣非妙行惡行。
【唐】如「妙行惡行」,「善戒惡戒」、「律儀不律儀」、「表非表」亦爾。
§b3獨一極微(依緣)不發識
【唐】問:頗有一極微為所依,一極微為所緣,生眼等五識不。
【唐】答:無。所以者何。眼等五識依積聚,緣積聚;依有對,緣有對;依和合,緣和合故。
【涼】{問曰:頗有一微塵作所依、一微塵為境界,能生識不。
【涼】答曰:無也。所以者何。此五識身,依有對.緣有對,依積聚.緣積聚,依和合.緣和合。}[s76有對無對是何義耶…]
§b4嗅甞覺義
【唐】問:若[若+(合)【三宮】]爾所法俱生.即爾所法俱滅,剎那後必不住,如何可言鼻嗅香、舌甞味、身覺觸耶。
【唐】答:若緣彼法.鼻舌身識生,即說彼法是鼻舌身識所了別,即說名為鼻舌身根所嗅甞覺,故無有失。
§b5無餘血肉
【唐】問:眼等五根處,有筋骨血肉耶。[(集異門)雜骨肉血.淨四大種所造.眼界眼處眼根.是名肉眼]
【唐】答:無,以諸色根是清淨大種所造故。而經說「色根處有筋骨血肉」者,是根中間色香味觸,近根處故,說名為有,而實根處無筋骨等。
【涼】{問曰:[眼【麗】=限【大】]眼根為有筋骨皮肉不耶。
【涼】答曰:無也,是淨四大。言有骨等者,是眼根處所。筋骨皮肉是四入,謂色香味觸。}
§a5六境[取境多少]
§b1色處
§c1分類
【唐】(1)色處有二十種,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烟塵霧、影光明闇。
【唐】(2)有說:色處有二十一,謂前二十,及空一顯色。
【涼】色入有二十一種,所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適不適、高下,光影、明闇、煙、雲、塵、霧,虛空色。
【唐】如是諸色:a或有顯故可知,非形故,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及空一顯色;b或有形故可知,非顯故,謂身表業[s122形可了非顯者,謂身表色][s75此有形可知.無顯可知];c或有顯形故可知,謂餘十二種色;d若非顯形故可知者,無也。[s75(一說不作第二句)餘十二色有顯有形.][正理34.(有一說意)第一句者,謂明闇聚,即此差別.說為影光(第三句中十六種,除影光明闇)]
§c2緣一緣多
【唐】(1)問:為緣一色生於眼識,為緣多色生眼識耶。
【唐】若緣一色生眼識者,此云何通。如說:眼識緣五色縷。
【唐】若緣多色生眼識者,則一眼識有多了性,了性多故應有多體,一法多體與理相違。
【涼】問曰:為緣一色能生眼識、為緣多色能生眼識。
【涼】若緣一色能生眼識者,此云何通。如說:眼能緣五色。
【涼】若緣多色能生眼識者,云何不有二覺意。有二覺意則有多體。
【涼】答曰:
【唐】1有說:但緣一色生於眼識。
【涼】緣一種色,能生眼識。
【唐】問:此云何通。如說:眼識緣五色縷。
【涼】問曰:若然者,能緣五色云何通。
【唐】答:
【唐】a多色和合共生一色,見一色時,言見多色。
【唐】b尊者世友說曰:非一眼識頓取多色生,速疾故,非俱謂俱,是增上慢。如旋火輪,非輪謂輪,是增上慢。
【涼】b尊者和須蜜答曰:於緣捷疾故,佛說俱緣。如旋火輪而實不匝,以捷疾故而似輪像;彼亦如是。
【涼】2b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於色不決了,故言俱緣。如觀樹林葉有種種諸色;彼亦如是。
【涼】a復有說者,如五色能生一色,見一色時名見五色。
【唐】2有說:亦緣多色生一眼識。
【唐】問:應一眼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
【唐】答:a若別分別,則緣一色生一眼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色生一眼識。
【涼】2復次,若諸色集聚,則見多色生一識。
【涼】若諸色別異,則見一色生一識。
【唐】b大德說曰:若不明了取色差別,則緣多色亦生一識,如觀樹林,總取葉等。
§c3有色不見
[青長等極微.非眼識別取]
【唐】問:為有一青極微不。
【唐】答:有,但非眼識所取。若一極微非青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青,黃等亦爾。
【唐】問:為有長等形極微不。
【唐】答:有,但非眼識所取。若一極微非長等形者,眾微聚集亦應非長等形。
[1極細故--非境]
【唐】復次:
【唐】有色極細故不見,非非境故。如減七微色處。
【唐】有色非境故不見,非極細故。如除色處餘積集色。
【唐】有色極細故不見,亦非境故。如除色處,餘極微色。
【唐】有色非極細故不見,亦非非境故。如藥杵頭逼眼瞳子[夢中色、定境色、彼同分色]。
[2極遠故--非境]
【唐】復次:
【涼】{或有色雖遠而是境界,或有色雖不遠而非境界,有色亦遠亦非境界,有色亦不遠亦非不境界。
【唐】有色極遠故不見,非非境故。如四大王眾天等.住自宮時,彼雖是人眼境,而遠故不見。
【唐】有色非境故不見,非極遠故。如梵眾天等來至人間,雖近不見。
【唐】有色極遠故不見,亦非境故。如梵眾天等住自宮時,人眼不見。
【唐】有色非極遠故不見,亦非非境故。如藥杵頭逼眼瞳子。
【涼】云何有色雖遠而是境界。如四天王所居宮遠,人眼所不見,此非不是境界,以遠故人眼不見。
【涼】不遠亦非境界者,如梵天在此,人眼不見。
【涼】亦遠亦非境界者,如梵天自住宮。
【涼】亦不遠亦非不境界者,除上爾所事。
[3餘說]
【唐】尊者世友說曰:由四緣故,雖有色而不見。一極近故,如逼瞳子藥杵頭色。二極遠故,如住此間波吒梨色[波吒梨城Pāṭaliputra華氏城]。三極細故,如減七微色。四有障故,如壁外等色。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色有四事故不見:極近、極遠、極細、障色。
【唐】數論者說:由八緣故,雖有色而不見。謂極遠故,極近故,根壞故,意亂故,極細故,有障故,被勝映奪故,相似所亂故。
【涼】Kapila迦毘羅弟子作是說:色有八事故不見:極遠、極近、根壞、意不住、微細、障、為勝所瞖[*]、同故不見。}
§b2聲處
§c1分類
【唐】1聲處有八種,謂:a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b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sattvākhya、非有情名聲;c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唐】2有作是說:a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各有可意不可意別;b有情數大種因聲、非有情數大種因聲,亦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涼】2聲入有八種。a有內大因聲、有外大因聲。內大因聲有二種:有適意、不適意。外大因聲亦如是。b有眾生數sattvākhya、有非眾生數。眾生數有二種:適意、不適意。非眾生數亦如是。
§c2緣一緣多
【唐】問:為緣一聲生於耳識,為緣多聲生耳識耶。
【涼】為緣一聲能生耳識、為緣多聲能生耳識。
【唐】◎若緣一聲生耳識者,云何一時聞五樂聲及一時聞多人誦聲。
【唐】◎若聞多聲生耳識者,則一耳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五樂,謂春則琴瑟,夏則笙竽,季夏則鼓,秋則鐘,冬則磬也。五樂:鼓、鐘、鐸、磬、鞀。]
【涼】若但緣一聲能生耳識者,如今一時能聞五樂聲,亦聞多人誦聲。
【涼】若緣多聲生耳識者,云何不有二心。乃至廣說。[此城恒有十種音聲,一者象聲、二者馬聲、三者車聲、四者鼓聲、五者螺聲、六者琴瑟等聲、七者歌聲、八者扣鍾擊磬設大會聲、九者讚嘆持戒人聲、十者互共說法語論之聲。][是時,鈴聲聞皆出五樂之音(風吹鈴聲,其音和雅,如作五樂)。爾時,城中恒有七種之聲。云何為七。貝聲.鼓聲.琴聲.小鼓聲.員鼓聲.鞞鼓聲、歌舞聲為七。][或立十種,謂五樂所攝聲。此復云何。一舞俱行聲、二歌俱行聲、三絃管俱行聲、四女俱行聲、五男俱行聲、六螺俱行聲、七腰等鼓俱行聲、八岡等鼓俱行聲、九都曇等鼓俱行聲、十俳叫聲。]
【涼】答曰:
【唐】1.有說:但緣一聲生於耳識。
【涼】應作是說:緣一聲生耳識。
【唐】問:云何一時聞於五樂及多人誦聲。
【涼】問曰:若然者,不於一時聞五樂聲及多人誦聲耶。
【唐】答:a多聲和合共生一聲,聞一聲時,言聞多聲。
【唐】b尊者世友說曰:非一耳識頓取多聲生,速疾故,非俱謂俱,乃至廣說。
【涼】答曰:a五樂聲、多人誦聲,同是一聲,能生耳識。
【唐】2.有說:亦緣多聲生一耳識。
【唐】問:應一耳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
【唐】答:a若別分別,則緣一聲生一耳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聲生一耳識。
【涼】復有說者,若諸聲聚集,則緣多聲能生一識。
【涼】若聲別異,則緣一聲而生一識。
【唐】b大德說曰:若不明了取聲差別,則緣多聲亦生一識,如聞軍眾喧雜之聲。
§b3香處
§c1分類
【唐】香處有四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不平等香。
【涼】香入有四種,有好、有惡。好有二種,有等、有增減。惡香亦爾。
§c2緣一緣多
【唐】問:為緣一香生於鼻識,為緣多香生鼻識耶。
【涼】問曰:為緣一香能生鼻識、為緣多香能生鼻識。
【唐】◎若緣一香生鼻識者,云何一時嗅百和香。
【唐】◎若緣多香生鼻識者,則一鼻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
【涼】若緣一香生鼻識者,如今一時能嗅百種和香。
【涼】若緣多香生鼻識者,云何不有二心。乃至廣說。
【涼】答曰:
【唐】1.有說:但緣一香生於鼻識。
【涼】應作是說:緣一香能生鼻識。
【唐】問:云何一時嗅百和香。
【涼】問曰:若然者,不能一時嗅百種香耶。
【唐】答:a多香和合共生一香,嗅一香時言嗅多香。
【涼】答曰:或有說者,百種香能生一種香,生於鼻識。
【唐】b尊者世友所說如前。
【唐】2.有說:亦緣多香生一鼻識。
【唐】問:應一鼻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
【唐】答:a若別分別,則緣一香生一鼻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香生一鼻識。
【涼】[評]如是說者好:如多香聚集,則嗅多香生於一識。
【涼】若香別異,則嗅一香能生一識。
【唐】b大德所說如前應知。
§b4味處
§c1分類
【唐】味處有六種,謂甘酢醎辛苦淡。[酢=醋【三宮】]
【涼】味入有六種:甜、[酢=醋【三宮】]酢、醎、辛、苦、[澹=淡【三宮】]澹。
§c2緣一緣多
【唐】問:為緣一味生於舌識,為緣多味生舌識耶。
【涼】問曰:為緣一味能生舌識、為緣多味能生舌識。
【唐】◎若緣一味生舌識者,云何一時嘗百味丸。mahoṭikā
【唐】◎若緣多味生舌識者,則一舌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
【涼】若緣一味能生舌識者,如今一時能嘗百味歡喜丸等。
【涼】若緣多味能生舌識者,云何不有二心。乃至廣說。
【涼】答曰:
【唐】1.有說:但緣一味生於舌識。
【涼】應作是說:緣於一味能生舌識。
【唐】問:云何一時甞百味丸。
【涼】問曰:若然者,不能一時嘗百味歡喜丸耶。
【唐】答:a多味和合共生一味,甞一味時言甞多味。
【涼】答曰:或有說者,百味歡喜丸能生一種味,生於舌識。
【唐】b尊者世友所說如前。
【唐】2.有說:亦緣多味生一舌識。
【唐】問:應一舌識有多了性,乃至廣說。
【唐】答:a若別分別,則緣一味生一舌識;若不別分別,則緣多味生一舌識。
【涼】[評]如是說者好:如多味聚集,則嘗多味生於一識。
【涼】若味別異,則嘗一味生於一識。
【唐】b大德所說如前應知。
§c3先起何識
【唐】問:若甞味時,為舌識先起,為身識耶。
【唐】答:隨彼境增,彼識先起。若二境等,舌識先生,以諸有情貪味增故。
§b5觸處
§c1分類
【唐】觸處有十一種,謂四大種、滑性澁性輕性重性、冷性飢性渴性。
【涼】觸入有十一種:四大、澁滑輕重、冷飢渴。
§c2緣一緣多
【唐】問:為緣一觸生於身識,為緣多觸生身識耶。
【涼】問曰:為緣一觸能生身識、為緣多觸能生身識。
【涼】答曰:
【唐】1有說:但緣一觸生於身識,謂或緣堅性,乃至或緣渴性。
【涼】1十一種觸,能生十一種身識。
【唐】2有說:乃至有緣五觸生一身識,謂滑性及四大種,乃至渴性及四大種。
【涼】2復有說者,五觸能生一身識。如四大及滑生一身識,如是四大乃至及渴生一身識。
【唐】3有說:乃至有緣十一種觸生一身識,如乃至有緣二十種色生一眼識。
【唐】問:云何身識緣共相境,以五識身緣自相故。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不名總緣境界。
【唐】答:自相有二種:一事自相,二處自相。
【唐】若依事自相說者,五識身亦緣共相;若依處自相說,則五識唯緣自相,故不相違。
【涼】答曰:同一觸入故,不名總緣境界。
【涼】1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s127如是說者:緣十一事亦生身識。如緣色處二十種事亦生眼識…多事自相一識能緣,然不明了。]
§c3覺執受非執受
【唐】問:於嗅甞覺香味觸時,為嗅甞覺執受香等,為嗅甞覺非執受香等耶。
【涼】問曰:為嗅甞覺身中香味觸不。
【唐】◎若嗅甞覺執受香等者,云何名受用施主所施。又應一切時有嗅甞覺。
【唐】◎若嗅甞覺非執受香等者,外香味觸於內香味觸都無有因,云何受用。[s130外香味觸於內諸處五因皆無,云何為食…]
【涼】若嗅甞覺身中香味觸者,云何檀越所施而有果報,復云何不於一切時嗅嘗覺耶。
【涼】若嗅嘗覺外香味觸,外香味觸與內香味觸無有因義。
【涼】答曰:
【唐】1.有說:嗅甞覺執受香味觸。
【涼】應作是說:能緣內香味觸。
【唐】問:云何名受用施主所施;又應一切時有嗅甞覺。
【唐】答:外香味觸於內香味觸是覺發因,故無有失。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檀越所施而有果報;云何不一切時嗅嘗覺耶。
【涼】答曰:外香味觸能發內香味觸,以是事故名之為食。[正理7:由外覺發.內俱生香,鼻方能取,義極成故。如說唯內食能作食事故,非不取時能為食事(由外香等.覺發身中內香味觸.令成食事).][由遇外緣.覺發內境.起心心所,方於自身為損為益。][且香與味.為食極成.不待成立.][顯宗:契經說,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牙齒咀嚼,津液浸潤,進度喉筒.墮生藏中.漸漸消化,味勢熟德流諸脈中.攝益諸蟲,乃名為食。][s127以身根所依極隣近故.不能發身識。][喉通段食.腹為食依。]
【唐】2.有說:嗅甞覺非執受香味觸。[如鼻雖不能取自俱生香.而取至境(正理不取)]
【唐】問:外香味觸於內香味觸都無有因,云何受用。
【唐】答:如聲,故無失。[有合不合]
【唐】3.有說:於執受非執受香味觸俱嗅甞覺,然不一時。
【涼】復有說者,亦嗅嘗覺觸內入外入,若時覺內則不知外,覺外則不知內。
【唐】問:內香味觸既無增減,云何嗅甞覺耶。
【唐】答:由外緣故,亦有增減。
【涼】問曰:內香味觸體無增減,云何嗅嘗覺觸。
【涼】答曰:彼法雖無增減,亦為識所緣所知。
§b6法處
§c1分類
【唐】法處有七種,謂前四蘊及三無為。於色蘊中,取無表色。三無為者,謂虛空.擇滅.非擇滅。
【涼】法入有七種:無作假色、受、想、行、虛空、數緣滅、非數緣滅。
§c2緣一緣多
【唐】問:為緣一法生意識,為緣多法生意識耶。
【涼】問曰:為緣一法生意入、為緣多法生意入。
【唐】答:緣一緣多,俱生意識。
【涼】答曰:一法亦生,二三乃至多法亦生。
【唐】又所緣法非唯七種,即前七種,及諸餘法皆能頓緣,唯除自性相應俱有。
【涼】唯除自體相應共有,餘一切法能生意識。
§a6菩薩六根猛利
【唐】問:曾聞菩薩六根猛利,云何於境知猛利耶。
【涼】曾聞菩薩六識猛利,為知幾所法名為猛利。
【唐】答:
【涼】答曰:
【唐】菩薩宮邊有無滅舍,彼於舍內然五百燈。菩薩爾時住自宮內,不見燈焰,但見其光,即知彼燈數有五百。於中若有一燈涅槃,即記之言一燈已滅。是名菩薩眼根猛利。
【涼】菩薩宮邊有阿泥盧頭舍,舍中次第行列然五百燈。菩薩爾時於自宮中,不見彼燈及與燈焰,但見其光,知然五百燈。若一燈滅時,菩薩作是言:彼五百燈中一燈已滅。以是事故,言眼識猛利。
【唐】無滅舍中有五百妓,一時奏樂。菩薩爾時不見彼妓,但聞樂聲,即知其中作五百樂。若一絃斷或一睡眠,即記之言.今[減=滅【三宮】]減爾所。是名菩薩耳根猛利.
【涼】阿泥盧頭舍中有五百伎女作樂歌舞。菩薩聞聲,知有五百伎女中或琴弦絕、或時睡眠不彈琴時,菩薩亦知,是名耳識猛利。
【唐】菩薩宮內燒百和香,菩薩嗅之知有百種。彼合香者欲試菩薩,於百種中或增或減,菩薩嗅已,即記之言.此於先香增減爾所。是名菩薩鼻根猛利.
【涼】菩薩宮中常燒百種和香,菩薩嗅之便知是百種香。彼合香者欲試菩薩,於百種中或增或減。若燒香時,菩薩亦知本有百種,今增爾所種、減爾所種,是名鼻識猛利。
【唐】菩薩食時,侍者常以百味丸進,菩薩甞之即知其中百味具足。時造食者欲試菩薩,於百味中或增或減,菩薩甞已.即知其中增減爾所。是名菩薩舌根猛利。
【涼】菩薩食時常有百味歡喜丸。彼諸使人於百味中或增或減,菩薩即知。以是事故,名舌識猛利。
【唐】菩薩浴時,侍者即以洗浴衣進,菩薩觸之,即知織者.或進衣者.有如是病。是名菩薩身根猛利。
【涼】菩薩洗浴時,侍者奉劫波育㲲。菩薩觸時,即便知彼織㲲師身有熱病。以是事故,名身識猛利。
【唐】菩薩善知諸法自相及與共相.而無罣礙,是名菩薩意根猛利。
【涼】菩薩意根,於一切法而無罣礙。以是事故,名意識猛利。
【涼】{}問曰:此六根幾到境界能知。
【涼】答曰:到有二種:一者取境界;二者於境界無間。若以取境界言之,六根盡到。若以無間言之,則三到、三不到。三到者,謂鼻、舌、身根。三不到者,謂眼、耳、意根。
【涼】問曰:若三是不到而能知者,何故聞近聲而不見近色。尊者和須蜜答曰:[彼=彼境【三宮】]彼界法自爾。
【涼】復有說者,眼能取遠境界,以極近故不見。
【涼】問曰:耳亦是遠境界,何以聞近聲。
【涼】答曰:如以銅籌[筋=著【三宮】]筋安闍那藥置黑瞳上,以近故不見。若聲到耳根微塵上,亦復不聞。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眼因明故能見,近則冥奪於明,是以不見。如是耳因空故聞聲,鼻因風故嗅香,舌因水故知味,身因地堅故覺觸,意因所觀故能知法。{}
【涼】{}問曰:頗有一微塵作所依、一微塵為境界能生識不。
【涼】答曰:無也。所以者何。此五識身,依有對緣有對、依積聚緣積聚、依和合緣和合。{}
【涼】{}復有說者,如眼識依自分、緣自分彼分,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自分彼分、緣自分彼分;鼻舌身識依自分緣自分。
【涼】復有說者,眼識依自界、緣自界他界,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自界他界、緣自界他界;餘三識依自界、緣自界(界者三[界=界也【三宮】]界)。
【涼】復有說者,眼識依無記、緣三種,耳識亦如是;意識依三種、緣三種;餘三識依無記、緣無記。
【涼】復有說者,眼識依[近=近遠【三】]近、緣近遠,耳識亦如是;意識依近遠、緣近遠;餘三識依近、緣近。所以者何。若三塵與三依合時三識則生,不合時則不生。
【涼】復有說者,眼識或所依[大=小【三宮】*]大、所緣[小=大【三宮】*]小,或所依[*]小、所緣[*]大,或所依所緣等。所依大所緣小者,如見毛端。所依小所緣大者,如見大山。所依所緣等者,如見蒲[桃=萄【明】]桃珠。耳識亦如是。意識所依雖無大小,而所緣有大小。餘三識所依所緣等,隨香與所依等生鼻識,乃至舌身識亦如是。{}
【涼】{}或有色雖遠而是境界,或有色雖不遠而非境界,有色亦遠亦非境界,有色亦不遠亦非不境界。云何有色雖遠而是境界。如四天[王=三【宮】]王所居宮遠,人眼所不見,此非不是境界,以遠故人眼不見。不遠亦非境界者,如梵天在此,人眼不見。亦遠亦非境界者,如梵天自住宮。亦不遠亦非不境界者,除上爾所事。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色有四事故不見:極近、極遠、極細、障色。
【涼】迦毘羅弟子作是說:色有八事故不見:極遠、極近、根壞、意不住、微細、障、為勝所瞖[*]、同故不見。{}
【涼】{}問曰:[眼【麗】=限【大】]眼根為有筋骨皮肉不耶。
【涼】答曰:無也,是淨四大。言有骨等者,是眼根處所。筋骨皮肉是四入,謂色、香、味、觸。{}
〖過去〗過去--不現-盡-滅
【唐】「諸過去彼一切不現耶。」乃至廣說。
【涼】諸過去者盡不現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為止他宗.顯三世有爲]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唐】謂或有說:「過去未來無實體性」[s118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現在雖有而是無為[s23s93][說轉部.即體起用.有為無為統一(有根邊蘊有一味蘊)][識身足: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s17過去未來非實有體…現在是無為s37s76s157s183][s15止現在是無為執][s132有餘部撥無去來.說現在世是無為法]」。欲止彼意,顯去來有、現是有為,故作斯論。
§a2過去與不現
【發】諸過去彼一切不現耶。答:應作四句。
【八】諸過去者一切不現耶。答曰:或過去非不現。
【唐】過去有二種:一世過去,二瑜伽過去。
【涼】{過去有二種:一世過去,二巧便過去。}
【唐】不現亦有二種:一世不現,二覆障不現。
【唐】此中俱依二種作論。
【唐】過去不現互有廣狹,故作四句。
§b1過去非不現
【發】有過去非不現。[瑜伽過去][世不現]
【發】謂如具壽鄔陀夷言:
【發】 一切結過去 從林離林來 樂出離諸欲 如金出山頂
【八】云何過去非不現。
【八】答曰:如優陀耶言:
【八】一切結過去,於園離園去,於欲不染欲,如[鍊=練【聖乙】*]鍊真金。[中:如石出真金]
【八】是謂過去非不現。
【唐】AN.6.43(Nāgasuttaṃ) Sabbasaṃyojanātītaṃ, vanā(vana) nibbanam(nirvana)[nibbāna/nirvāṇa] āgataṃ; Kāmehi nekkhamma-rataṃ, muttaṃ(mukta) selāva kañcanaṃ.
【唐】《鄔陀夷經》是此根本,如說:世尊住室羅筏鹿母堂中,於日後分從靜定出,將鄔陀夷往東池所,著襯身衣,入池洗浴。時彼尊者為佛揩身,然鄔陀夷於佛昔日為菩薩時常隨供侍,今見佛身光明赫弈勝菩薩時,歡喜敬愛,合掌白佛:「我今欲以龍喻之頌讚歎世尊,唯願聽許。」佛言:「欲說,隨意說之。」時鄔陀夷便說此頌。
【涼】《優陀耶經》是此論本緣。世尊共優陀耶東方遊行。爾時世尊著一重衣而自洗浴。
【涼】時優陀耶給事世尊摩拭身體。優陀耶是菩薩少小親友,常為菩薩按摩調身。今見世尊光明照耀勝菩薩時,生於尊敬歡喜之心,白佛言:「世尊!我今欲以龍喻之偈讚歎世尊。」世尊告言:「隨意說之。」時優陀耶便說此偈:
【涼】 一切結過去 於林離林來 出欲生喜樂 猶如山頂金
【唐】「一切結過去」者:謂佛解脫一切煩惱。
【唐】「從林離林來」者:林謂居家,世尊從家、捨於家法,趣非家來。
【唐】「樂出離諸欲」者:欲有二種:一煩惱欲,二眾具欲。佛於此二.身心不染,故名出離。樂謂於中愛樂而住。
【涼】「一切結過去」者,{}過去有二種:一世過去,二巧便過去。{}
【涼】世尊於諸結得解脫,是名結過去。
【涼】「於林離林來」者,林名居家。離林來者,所謂出家。於[林=家【三宮】]林來出家,故名於林離林來。
【涼】「出欲生喜樂」者,欲有二種:一煩惱欲,二境界欲。出者,出家[家〔-〕【三宮】]欲煩亂。生喜樂者,身心寂靜。是名出欲生喜樂。
【唐】「如金出山頂」者:
【唐】1日名為金,山頂即是日所出處。如日初出山頂之時,光明遍照;佛從煩惱隨煩惱出,亦復如是。
【唐】2有說:山頂者是山頂雲。如日從雲出時,光明遍照;佛亦如是。
【唐】3有說:山頂者是山頂黑砂。金謂金砂。猶如金砂從黑砂出,光明照耀;佛亦如是,從煩惱出,力無畏等光明照耀。
【涼】「猶如山頂金」者,
【涼】1山者日出處山也。金者,日也。如日在山頂出時,其光明淨;世尊於諸煩惱使垢山頂出時,其光明淨,亦復如是。
【涼】3復有說者,山者黑沙山也,金者金沙山也。若除黑沙山,則金沙山,其光明淨。世尊亦爾,除去一切煩惱使垢黑沙之山,則力、無畏、念處、大悲金沙之山其光明淨。是故說猶如山頂金。
【唐】是謂:過去非不現。
【唐】「過去」者,是第二過去。
【唐】「非不現」者,非二種不現。佛身現在,而顯現故。
【涼】是名過去非不現。所以者何。如來身猶現在故。
§b2不現非過去[四種隱身]
【發】2有不現非過去。[世過去][瑜伽過去][覆障不現]
【發】謂如有一,或以神通、或以呪術、或以藥物、或以如是生處得智,有所隱沒.令不顯現。
【八】云何不現非過去。
【八】答曰:如有一人,乘神足不現,或以呪術、或[以〔-〕【三宮聖】]以藥草。
【八】此謂不現非過去。
【涼】或有不現非過去者,猶如有一,若以神足、若以呪術,乃至廣說。
[神足]
【唐】「或以神通」者:謂神通力令不顯現。如契經說:
【唐】梵王白佛:「我欲隱身。」佛言:「可爾。」時彼大梵隱入地中,佛便指之:「彼豈非汝。」梵王念言:「此由近故。」
【唐】即渡大海,入妙高山腹中而住。世尊復指:「汝住此耶。」梵又念言:「此由麁故。」
【唐】即便化作極微細身,入佛白毫宛轉中住。佛既知已,舒毫現之。
【唐】時大梵王極懷愧恥,佛便告曰:「吾當隱身,盡汝所能,試知吾不。」梵王敬諾。
【唐】時佛即入如是等持,放大光明,遍梵宮處,亦令梵世聞大音聲。諸梵梵王莫知佛處。
【涼】若以神足者,爾時世尊入如是三昧,於梵世中放大光明普令周遍,出大音聲令梵天王及諸梵眾普使聞知,而無見者。
【唐】問:佛住何處,令彼不知。
【唐】1有說:梵王髻中而住。
【唐】2有說:化作極微妙身。
【唐】3有說:化身令不顯現。
【唐】4有說:化作障色障之。
【唐】5有說:靜慮靜慮境界、佛佛境界皆不思議,故不可知佛身所在。[佛土(國)境界不可思議.][當知如來不可思議.][靜慮者靜慮境界.諸佛諸佛境界皆不可思議.]
【唐】又如尊者大目乾連[乾=揵【三宮】*]入如是等持,即於坐所而自隱蔽,令提婆達多對目不見,如是等類。[十誦律:目連作是念:我何不入定於此座上令調達不見。即尋入定,於此座而調達不見。(有部律:譬如壯士屈伸臂頃,於竹林沒往恐畏林。)]
【涼】如尊者目連入如是三昧,能令提婆達多不見其身。
[餘三]
【唐】「或以呪術」者:謂呪術力令不顯現。如諸仙人所結呪術,有受持者,隨所隱沒,能令不現。
【唐】「或以藥物」者:謂藥物力令不顯現。如有藥物具大神用,若有執持,隨所隱沒,亦令不現,如畢舍遮、宮畔荼等。[Piśāca Kumbhāṇḍa]
【唐】「或以如是生處得智」者:謂彼智力令所隱沒,不復顯現。
【唐】1此中有說:地獄雖有生處得智,而不能令身不顯現。彼若能者,終不須臾住彼受苦。
【唐】2有作是說:彼雖不能於獄卒邊令身不現,而能於餘令身不現。
【唐】傍生餓鬼天,亦有此生處得智,令身不現。唯人趣無。
[勝劣]
【唐】問:此神通等四種力中,誰能於誰令不顯現。
【唐】答:神通能於一切不現,以最勝故。
【唐】問:誰神通於誰能令不現。
【涼】問曰:此神足於誰不現。
【唐】答:佛於一切能令不現。獨覺除佛,於餘一切能令不現。
【唐】舍利子除佛獨覺,於餘不現。
【唐】目乾連[乾=揵【三宮】*]除佛獨覺及舍利子,於餘不現。
【唐】乃至鈍根者除利根者,於餘不現。
【涼】答曰:佛,於一切眾生邊不現。辟支佛,除佛,餘一切眾生邊不現。
【涼】舍利弗,除佛、辟支佛,餘一切眾生邊不現。
【涼】[目犍連=目犍連【宋元宮】]目犍連,除佛、辟支佛、舍利弗,餘一切眾生邊不現。
【涼】乃至利根,於鈍根邊能令不現。
【涼】呪術者,諸仙人結如是呪,有能誦者令身不現。
【涼】彼神足者,於呪術邊令身不現。
【唐】呪術,除神通,於餘能不現。
【涼】呪術不能於神足邊令身不現。
【唐】問:何呪術於何能令不現。
【唐】答:有圓滿呪術、有不圓滿呪術;有殊勝呪術、有不殊勝呪術。
【唐】圓滿殊勝者於一切皆能不現;不圓滿不殊勝者除圓滿殊勝,於餘不現。
【涼】問曰:呪術還於呪術能令身不現耶。
【涼】答曰:能,如善呪術者,於不善呪術邊能令身不現。
【涼】藥草者,有如是藥草,人若執之令身不現,如毘舍遮、鳩槃荼等。
【涼】呪術者,能於持藥草者邊令身不現。
【唐】藥物,除神通呪術,於餘能不現。所以者何。由呪術力能致藥物,非藥物力能致呪術故。
【涼】持藥草者,於呪術者邊不能令身不現。何以故。呪術力能取藥草故。
【唐】問:何藥於何能令不現。
【唐】答:勝藥於劣能令不現。
【唐】生處得智,除前三種,於餘不現,以最劣故。
【涼】生得處者,
【涼】如地獄生得處,不能令身不現;若當能令身不現者,乃至須臾不住地獄中受苦。
【涼】復有說者,雖於地獄卒邊不能令身不現,能於餘處令身不現。
【涼】畜生、餓鬼、天亦能令身不現。
【唐】問:此誰於誰能令不現。
【涼】問曰:如是各各能於誰令身不現。
【涼】答曰:
【唐】1有說:地獄唯於地獄能令不現,乃至天唯於天能令不現。
【唐】2有說:地獄唯於地獄能令不現;傍生於二,餓鬼於三,天於五趣,能令不現。
【涼】2或有說者,地獄還於地獄令身不現,畜生於畜生地獄.能令身不現,餓鬼能於餓鬼畜生地獄.令身不現,天於五道.能令身不現。
【唐】3[評]如是說者:地獄能於五趣不現,乃至天亦能於五趣不現。
【涼】評曰:應作是說:地獄能於五道令身不現,乃至天能於五道令身不現。
【唐】是謂:「不現非過去。」
【唐】「不現」者,是第二不現。
【涼】所謂障隔也。
【唐】「非過去」者,非二種過去。以所隱沒,住現在故。
【涼】是謂不現非過去。
§b3過去亦不現
【發】3有過去亦不現。[世過去][世不現]
【發】謂所有行,已起等起、已生等生、已轉現轉、已集已現,已過去.已盡滅.已離變;是過去,過去分、過去世攝。[集異門: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法蘊:utpadyanti samutpadyante
jāyanti saṃjāyanti samudāgacchanti prādurbhavanti 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
【八】云何過去亦不現。
【八】答曰:諸行,起始起、生始生、成始成,得盡去[去=云【聖聖乙】]、無現、變易;過去[去=去世【三宮】*],過去世、攝過去世。
【八】是為過去亦不現。
【涼】云何過去亦不現耶。
【涼】諸法,生始生,乃至過去過去世攝。
【唐】如是諸句,皆共顯示過去諸行。
【唐】「過去」者,是世過去。
【唐】「不現」者,是世不現。
【涼】如此盡明生法,是謂過去亦不現。
§b4非過去亦非不現
【發】4有非過去亦非不現,謂除前相。
【八】云何不過去亦不現。答曰:除上爾所事。
【涼】云何非過去非不現。答曰:除上爾所事。
【唐】此中相聲ākāra,於所名轉。謂若法是前三句名所顯者,皆悉除之;餘未顯者,作第四句。[s37.38此中所名以相聲說,若法已立名已稱說者.作前三句,未立名未稱說者.作第四句,故言除前相。s67此中相聲即名所表,謂若法已稱已說名所表者.作前三句.此中除之,若法未稱未說名所表者.作第四句…----s95相謂所名,若法是前三句所表.皆名為相,除此餘法為第四句.是第四句所表之法。----s112相謂所名,除前三句名所顯義,所餘諸法為第四句。s155此中相聲.依所名轉…]
【涼】諸法第一第二第三句,已稱已說已行.已立名字者,除;諸餘法,未稱未說未行.未作名字者,作第四句。
【唐】此復云何。謂除一切過去世法、現在佛身及所隱沒,取餘現在、一切未來,及無為法。
【涼】彼已說者是何等耶。答曰:所謂一切過去[去=去法【三宮】],現在世中取如來身及障隔不現者。
【涼】其餘現在法、一切未來世法、無為法在在者,作第四句。
【涼】是謂非過去非不現。
[不依結斷]
【唐】問:如後盡滅,亦約結斷而作四句,何故此中不約結斷作四句耶。
【唐】答:有處說結斷名盡名滅,無處說結斷名不現故。
【涼】問曰:以何等故此中不說結不現耶。
【涼】答曰:處處有說結是盡是滅,無有處說結不現。
【涼】{}如此四句,亦依世俗法、亦依佛經,亦依世諦、亦依第一義諦。{}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三
卷14■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四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六
§a3過去與盡
§b1依世盡及不生盡
【發】諸過去彼一切盡耶。答:應作四句。
【八】諸過去者一切盡乎。答曰:或過去非盡。
【涼】諸過去者彼盡耶。乃至廣說。
【唐】過去有二種,如前說[一世過去.二瑜伽過去];盡亦有二種,如過去說[一世盡.二瑜伽盡(不生)]。此中俱依二種作論。過去與盡互有廣狹,故作四句。
§c1過去非盡
【發】1有過去非盡。謂如具壽鄔陀夷言:「一切結過去,乃至廣說。」
【八】云何過去非盡。
【八】答曰:如優陀耶言:「一切結過去,於園離園去,於欲不染欲,如鍊真金。」
【八】[*]是謂過去不盡。
【涼】過去不盡者,如長老優陀耶所說,廣說如上。
【唐】過去者,是第二過去[瑜伽過去];非盡者,非初盡[世盡]。佛身現在,已斷盡故[瑜伽過去]。
§c2盡非過去
【發】2有盡非過去。謂如佛言:「此聖弟子,已盡地獄,已盡傍生,已盡餓鬼,已盡所有險惡趣坑。」[世過去][瑜伽盡(不生)]
【八】云何盡不過去。
【八】答曰:如世尊言:「是謂聖弟子,盡地獄、畜生、餓鬼[惡趣=趣惡【三宮】]惡趣道。」
【八】[*]是謂已盡不過去也。
【涼】盡不過去者,如世尊言:「此比丘!盡地獄趣,乃至廣說。」
[已盡所有險惡趣坑]
【唐】問:此中已盡地獄者,顯聖弟子已盡地獄。已盡傍生者,顯此已盡傍生。已盡餓鬼者,顯此已盡餓鬼。已盡所有險惡趣坑者,顯此更何所盡耶。
【涼】問曰:地獄、畜生、餓鬼,即說地獄、畜生、餓鬼盡;何以復言不墮惡道惡趣耶。
【涼】答曰:
【唐】答:
【唐】1即顯上三,然前廣後略、前別後總、前漸後頓、前分別後不分別。
【涼】更無未曾有事。言不墮惡道者,即是盡地獄、畜生、餓鬼。但前廣說、後是略說,文雖有異,義無異也。復有說者,前是廣說、後是略說,前說是解、後說不解。
【唐】2有說:已盡地獄傍生餓鬼者,顯此已盡三惡趣自性。已盡所有險惡趣坑者,顯此已盡彼中有。
【唐】3有說:已盡地獄等者,顯已盡地獄等。已盡所有險惡趣坑者,顯已盡人中扇搋[<𢮎]半擇迦無形二形,彼是人中險惡趣坑故。
【涼】復[有=而【三宮】]有說者,盡是地獄、畜生、餓鬼,如前說。不墮惡道惡趣者,是黃門、般吒、無形、二形。所以者何。此亦是人中惡道惡趣故。
【唐】4有說:前顯已盡地獄傍生餓鬼,後顯已盡住不律儀,彼當墮險惡趣坑故。
【唐】5有說:前顯已盡地獄傍生餓鬼,後顯已盡造五無間業,彼無間生墮地獄故。
【唐】6有說:前顯已盡地獄傍生餓鬼,後顯已盡斷善根者。以斷善者如險惡趣坑故,若不續善根,死必墮地獄故。
【涼】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墮惡道惡趣者,是不斷善根。所以者何。若斷善根,即是惡道惡趣故。如說:身壞命終,如擲真珠[須=頃【三宮】]須墮惡道中。
【涼】4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墮惡道惡趣者,說十二非律儀家。所以者何。此亦是惡趣故。
【唐】7有說:前顯已盡地獄等果,後顯已盡地獄等因。如契經說:「汝等苾芻,若見行身語意惡行者,應知已見地獄或餘惡趣。」
【涼】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所【三宮】]不墮惡道惡趣者,說惡道惡趣因,以因說果故。如世尊言:汝等比丘!若見有人作身口意惡業,當知是地獄趣。
【唐】8有說:前顯已盡地獄傍生餓鬼。後復言「已盡所有險」者,重顯已盡地獄,以地獄中無善果故。「惡趣」者,重顯已盡餓鬼,彼常貧窮乏資緣故。「坑」者,重顯已盡傍生,身心墮彼難可出故;有成劫時生,彼壞劫時方命終故。
【涼】復有說者,盡地獄等,如前說。「不墮」者,說地獄趣。所以者何。不能[成就=成熟【三宮】]成就善果故。「惡道」者,是餓鬼趣。所以者何。於一切時常乏少所須故。「惡趣」者,是畜生趣。所以者何。有眾生生彼趣中,世界成時受身,乃至世界壞時命終。
【唐】9有說:前顯已盡地獄傍生餓鬼,後復言:「已盡所有險惡趣坑」者,皆重顯已盡三惡趣果。謂三惡趣皆是極險,眾惡所趣.所墮坑故。
【涼】復有說者,「不墮」者,盡說三惡道,如畜生、餓鬼中雖有成就善果者少。「惡道」者,盡說三惡道,以人天言之,盡是惡道。「惡趣」者,亦盡說三惡道[三惡道=三惡趣【三宮】],以身心生其中故。盡地獄趣,乃至廣說。
[不生盡]
【唐】問:今地獄中猶有種種鑊湯爐炭及獄卒等無量苦具,如何言盡耶。
【涼】問曰:如今地獄鑊湯獄卒等猶在,何以言盡。
【唐】答:不往不生,故說為盡。謂聖弟子不復往彼處,不復生彼蘊界處故。此已得彼非擇滅故。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不往不生故言盡。不往者不復往彼處,不[生【麗】=往【大】]生者不復生地獄陰界入。
【涼】復有說者,彼聖人不生故言盡,彼諸陰界入住不生法故。
【涼】復有說者,得非數緣滅故言盡。
【唐】問:亦有異生得地獄等非擇滅者,何故但說聖弟子耶。
【唐】答:諸聖弟子皆已盡故。異生品中有未盡者,是故不說。
【唐】問:諸聖弟子亦盡人天,何故但言盡地獄等。
【涼】問曰:彼亦盡天趣亦盡人趣,盡天趣者.不生無想天,盡人趣者.不生欝單越,何以但言盡地獄等趣。
【唐】答:此中但說一切盡者。諸聖弟子於人天趣有未盡者,故不說之。
【涼】答曰:以都盡故說盡,不都盡故說不盡。
【唐】是謂盡非過去。盡者,是第二盡。非過去者,非初過去。
§c3過去亦盡
【發】3有過去亦盡。謂所有行,已起等起,乃至廣說。[已生等生,已轉現轉,已集已現,已過去.已盡滅.已離變;是過去,過去分、過去世攝。]
【八】云何過去亦盡乎。
【八】答曰:諸行,起始起、生始生、成始成,得盡去、無現、變易;過去[*],過去世、攝過去世。
【八】是謂[謂〔-〕【三宮】]過去亦盡。
【涼】過去亦盡者,諸行,始生,廣說如上。
【唐】此皆顯示過去諸行。過去者,是世過去。盡亦爾。[世過去][世盡]
§c4非過去亦非盡
【發】4有非過去亦非盡,謂除前相。
【八】云何非過去非盡。答曰:除上爾所事。
【涼】亦不過去不盡者,除上爾所事。
【唐】此中相聲,義如前釋。[s13此中相聲…]廣說乃至,
【唐】此復云何。謂除一切過去世法、現在佛身、未來聖弟子地獄等蘊界處,取餘現在.一切未來,及無為法,作第四句。
【涼】如前廣說。已說者,一切過去、現世有如來身、未來世中聖人墮惡趣陰界入住不生者。餘未來現在法、無為法在在者,作第四句。
【涼】此說世盡四句,今當說結盡四句。
§b2依結斷說
【發】復次,若依結斷說者,
【八】復次,我今當說結。結或過去非盡、或盡非過去、或過去亦盡、或不過去亦不盡。
【涼】復次今當說結。結有過去不盡,乃至廣說。
【唐】此中依言顯所憑義。前四句中,依世盡及不生盡說盡言;今四句中,依斷煩惱得擇滅盡,建立盡名。[世過去][結盡]
§c1過去非盡
【發】1有結過去非盡。謂結過去,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
【八】云何過去不盡。
【八】答曰:諸過去結,不盡、有餘、不滅、不吐。
【八】[*]是謂過去不盡。
【涼】結過去不盡者,諸過去結,不斷、不知、不滅、不吐。
【唐】A未斷者,未立斷遍知。未遍知者,未立智遍知。未滅者,未得擇滅。未變吐者,未棄彼得。
【涼】不斷者,不以聖道斷諸結得。不知者,不證解脫得。
【涼】A復有說者:不斷者,是斷知。不知者是智知。不滅者,不得數緣滅。不吐者,不斷諸結得、不證無為得。
【涼】復有說者,不吐者,不捨棄。
【唐】B有說:未斷者,未以無間道斷。未遍知者,未以解脫道遍知。未滅者,未證彼離繫得。未變吐者,未捨彼繫得。
【唐】C有說:此四句皆顯未棄捨義。此復云何。
【涼】彼不斷等復是何耶。
【唐】⑴謂諸異生,a若具縛者,過去三界見修所斷結。
【唐】b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者,過去八地見修所斷結。
【唐】c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者,過去一地見修所斷結。
【唐】⑵若聖者,a具縛入正性離生位,
【唐】苦法智忍時,過去三界見修所斷結。
【唐】苦法智已生苦類智未生,過去色無色界見苦所斷,[乃至=及【三宮】]乃至三界見集滅道修所斷結。
【唐】乃至道法智已生道類智未生,過去色無色界見道所斷,及[三=色【三】]三界修所斷結。
【唐】b預流者,過去三界修所斷結。
【唐】c一來者,過去欲界修所斷三品,及色無色界修所斷結。
【唐】d不還者,若未離初靜慮染,過去八地修所斷結;
【唐】乃至若已離無所有處染,過去一地修所斷結。
【涼】答曰:a具縛人,見道修道所斷結是也[五種結]。
【涼】b聖人若住苦法忍時,亦爾。
【涼】苦比智生,餘有四種結。
【涼】如是次第乃至道比智生,餘有一種見諦、具足修道所斷,隨相而說。
【唐】是謂結過去非盡。
§c2盡非過去
【發】2有結盡非過去。謂結未來,已斷已遍知.已滅已變吐。
【八】云何盡不過去乎。
【八】答曰:諸未來結,已盡、無餘、已滅、已吐。
【八】[是=此【三宮聖乙】]是謂盡不過去。
【涼】盡不過去者,[諸=諸未來【三宮】]諸結已斷、已知、已滅、已吐。
【唐】1已斷者,已立斷遍知。已遍知者,已立智遍知。已滅者,已得擇滅。已變吐者,已棄彼得。
【唐】2有說:已斷者,已以無間道斷。已遍知者,已以解脫道遍知。已滅者,已證彼離繫得。已變吐者,已捨彼繫得。
【涼】斷者,以聖道斷諸結得。已知者,證解脫得。
【涼】復有說者,已斷者所謂斷知,乃至廣說。
【唐】3有說:此四句皆顯已棄捨義。此復云何。
【唐】⑴a謂阿羅漢,未來三界見修所斷結。
【唐】b若不還者,已離無所有處染,未來三界見所斷及八地修所斷結;
【唐】乃至未離初靜慮染者,未來三界見所斷及一地修所斷結。
【唐】c若一來者,未來三界見所斷及欲界六品修所斷結。
【唐】d若預流者,未來三界見所斷結。
【唐】e若隨信隨法行,道法智已生.道類智未生,未來三界見苦集滅所斷及欲界見道所斷結;
【唐】乃至苦法智已生苦類智未生,未來欲界見苦所斷結。
【唐】⑵若諸異生,已離無所有處染,未來八地見修所斷結;
【唐】乃至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未來一地見修所斷結。
【涼】斷等復是何耶。答曰:阿羅漢三界結使斷,乃至廣說。
【涼】斷等復是何耶。答曰:阿羅漢三界結使斷,乃至欲界凡夫結使斷,應隨相說。
【唐】是謂結盡非過去。
§c3過去亦盡
【發】3有結過去亦盡。謂結過去,已斷已遍知.已滅已變吐。
【八】云何過去亦盡。
【八】答曰:過去結,已盡、無餘、已滅、已吐。
【八】[*]是謂過去已盡。
【涼】過去亦盡者,諸過去結已斷,乃至廣說。
【唐】已斷等言,如前廣說。
【涼】斷者,以聖道斷,乃至廣說。
【唐】此復云何。謂阿羅漢,過去三界見修所斷結。廣說乃至,若異生,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過去一地見修所斷結。
【唐】是謂結過去亦盡。
§c4非過去亦非盡
【發】4有結非過去亦非盡。謂結未來,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及結現在。
【八】云何不過去亦不盡。
【八】答曰:未來結,不盡、有餘、不滅、不吐,及現在諸結。
【八】是謂不過去亦不盡。
【涼】不過去亦不盡者,諸未來結不斷,乃至廣說。
【唐】未斷等言,如前廣說。
【唐】此復云何。謂諸異生,若具縛者,未來三界見修所斷結。廣說乃至,若不還者,已離無所有處染,未來一地修所斷結及一切現在結。
【唐】是謂結非過去亦非盡。
§a4過去與滅
§b1依世滅及隱沒滅
【發】諸過去彼一切滅耶。答:應作四句.
【八】諸過去者盡沒乎。答曰:或過去不沒。
【涼】諸過去盡滅耶。乃至廣說。作四句。
【唐】過去有二種,如前說[一世過去.二瑜伽過去]。滅亦有二種:一世滅;二隱沒滅。此中俱依二種作論。過去與滅互有廣狹,故作四句。
§c1過去非滅
【發】1有過去非滅。謂如具壽鄔陀夷言:「一切結過去,乃至廣說。」
【八】云何過去不沒。
【八】答曰:如優陀耶言:「一切結過去,於園離園去,於欲不染欲,如鍊真金。」
【八】[*]是謂過去不沒。
【涼】過去不滅者,如長老優陀耶言,乃至廣說。是謂過去不滅。
【唐】過去者,是第二過去。非滅者,非二種滅;佛身現在,非隱沒故。
§c2滅非過去
【發】2有滅非過去。謂依世俗,小街小舍.小器小眼,言是滅街.乃至滅眼。[世過去][隱沒滅]
【八】云何沒非過去[去=去乎【三宮聖聖乙】]。
【八】答曰:我今當說狹小事,如小舍.言舍沒,街巷、器,小眼見色言眼沒。
【八】[*]是謂沒非過去。
【涼】滅不過去者,當說小事,小舍言舍滅,乃至廣說。
【唐】謂東方人.見小街等,說言此滅。[造此發智論時.住在東方]
【唐】即依此義可作是言:頗有眼滅能見色耶。答:有。謂現在世同分小眼,是謂滅。
【涼】此是世所傳,如東方人.小舍言舍滅,乃至小眼見色言眼滅。
【涼】故作是說:頗有滅眼能見色耶。答曰:有,如此者是也。
【唐】非過去滅者,是第二滅。非過去者,非初過去。
【涼】是名滅不過去。
§c3過去亦滅
【發】3有過去亦滅。謂所有行已起等起,乃至廣說。[已生等生,已轉現轉,已集已現,已過去.已盡滅.已離變;是過去,過去分、過去世攝。][世過去][世滅]
【八】云何過去亦沒。
【八】答曰:諸行,起始起、生始生、成始成,得盡去、無現、變易:過去,過去世、攝過去世。
【八】是為過去亦沒。
【涼】過去亦滅者,諸行,生始生,廣說如上。
【唐】此皆顯示過去諸行。過去者,是世過去;滅亦爾。
§c4非過去亦非滅
【發】4有非過去亦非滅。謂除前相。
【八】云何非過去亦非沒。答曰:除上爾所事。
【涼】不過去亦不滅者,除上爾所事。
【唐】此中相聲亦如前說。廣說乃至,
【唐】此復云何。謂除一切過去世法、現在佛身及小街等,取餘現在、一切未來及無為法,作第四句。
【涼】廣說如上。
【涼】已說者是何。一切過去法,現在有佛身及小滅。餘現在法、未來世及無為法在在者,作第四句。
§b2依結斷說
【發】復次,若依結斷說者,
【八】復次,我今當說結,[結〔-〕【三宮】]結或過去非沒、或沒非過去、或過去亦沒、或不過去亦不沒。
【涼】復次今當說結,乃至廣說。
【唐】此中依言義如前說。前四句中,依世滅及隱沒滅說滅言;今四句中,依斷煩惱得擇滅滅.建立滅名。[世過去][結滅]
【涼】前四句明世滅,今四句明數緣滅結。
【發】1有結過去非滅。謂結過去,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
【八】云何過去非沒。
【八】答曰:諸過去結,未盡、有餘、不滅、不吐。是謂過去非沒。
【發】{2有結滅非過去。謂結未來,已斷已遍知.已滅已變吐。
【八】云何沒不過去。
【八】答曰:諸未來結,[以=已【三宮聖聖乙】]以盡、無餘、已滅、已吐。是謂沒不過去。
【發】3有結過去亦滅。謂結過去,已斷已遍知.已滅已變吐。}
【八】云何過去亦沒。
【八】答曰:諸過去結,已盡、無餘、已滅、已吐。是謂過去亦沒。
【唐】廣說乃至,
【發】4有結非過去亦非滅。謂結未來,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及結現在。
【八】云何不過去亦不沒。
【八】答曰:[諸〔-〕【三宮聖聖乙】]諸未來結,不盡、有餘、不滅、不吐,及現在結。是謂不過去亦不沒。
【涼】或過去不滅,乃至作四句,廣說如上。
【唐】此中一切,義如前說。
§a5總結
§b1後二唯依勝義
【唐】如是所說五四句中,
【唐】前三四句,依世施設及聖施設說,依世語言及聖語言說,依世俗及勝義說,依契經及現見說;
【涼】{如此四句,亦依世俗法.亦依佛經,亦依世諦.亦依第一義諦。}
【唐】後二四句,唯依聖施設、聖語言、勝義、契經說。
§b2不說結法等
【唐】問:後二四句中,何故但說結,不說結法耶。[s29即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名順結法.]
[涼:一切有漏體.說是結法.][品類:順結法云何.謂一切有漏法.]
【涼】問曰:以何等故但說結不說結法。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性,何煩徵詰。]
【涼】1或有說者,作經者意欲爾[經【三宮】=結【大】],乃至廣說[廣【麗】=結【大】]。
【唐】2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3有說:已說結,當知亦已說結法。所以者何。依結立結法故,又同一對治故。
【涼】3復有說者,若說結,當知亦說結法。所以者何。同一對治斷故。
【涼】復有說者,若緣結法,皆為結故。
【唐】4有說:諸結自性斷,斷已不成就,是故說之。結法不定,是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結一向染污故說,結法染污不染污故不說。
【唐】5有說:諸結多諸過失,堅牢難斷,難破難越,是故說之。結法不爾,是故不說。
【唐】6有說:諸結與聖道相違,結法不爾。以善有漏能與聖道相入出故,無覆無記能與聖道為依止故。
【涼】6復有說者,若與聖道相妨者說。善有漏不隱沒無記法,不與聖道相妨。所以者何。
【涼】善有漏法於道有出有入,於定亦有出有入,不隱沒無記與聖道作所依。
【唐】然與結相雜故,亦是聖道所斷。
【涼】煩惱與聖道相妨,所以應斷。若斷煩惱,彼法亦斷,以同對治斷故。
【唐】如燈破闇時,亦損炷等。[s34如燈與闇展轉相違,非器油炷(s53然能為[燈闇]依及安足處);然燈生時正能破闇,亦令器熱.油盡.炷燋。]
【涼】譬如燈明,不與炷油器相妨,唯與闇相妨。欲壞闇故,燒炷盡油熱器。如是有漏善法不與無漏道相妨,猶如燈炷油。不隱沒無記法不與無漏道相妨,如器。是以說結不說結法。
【唐】王破他軍時,亦損自眾。
【涼】[如=譬如【三宮】]如王不與自國自軍相妨,與他國他軍相妨。為壞他軍故,亦少自損國、少自壞軍。如有漏善法不與無漏道相妨,猶如自軍。不隱沒無記法,猶如自國。
【涼】如是若說斷結,當知結法亦斷。
【涼】復有說者,若斷害煩惱,亦斷害生死,以是故說結,不說結法。
【唐】7有說:諸結,是結亦是結法,是故說之。結法非結,是故不說。
【唐】如結結法,「縛縛法」「隨眠隨眠法」「隨煩惱隨煩惱法」「纏纏法」「垢垢法」,應知亦爾。
【涼】如結結法,受受法、使使法、垢垢法、纏纏法,亦如是。
〖疑〗
1■疑苦是非,當言多心
【唐】若於苦生疑,「此是苦耶.此非苦耶」,乃至廣說。
【涼】若苦生疑,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諸仙未度疑而命終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
【涼】答曰:此是佛經。
【唐】如契經說:有因論婆羅門來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喬答摩,疑甚為希有難度,非易度。」世尊告言:「如是如是,婆羅門,疑甚為希有難度,非易度。所以者何。有古昔婆羅門造明論者、造呪術者,上首有十,一頞瑟搩迦[Aṣṭāvakra八曲]、二婆莫迦[Vāmaka]、三婆莫提婆(Vāmadeva伐摩提婆)、四毘濕縛蜜多羅[Viśvāmitra眾友]、五闍莫鐸耆尼[Jamadagni食火仙人]、六鴦耆羅[Aṅgiras]、七跋羅墮闍[Bharadvāja持力]、八婆死瑟搋[<𢮎][Vasiṣṭha婆私吒]、九迦葉波[Kaśyapa]、十勃栗瞿[Bhṛgu婆利古ངན་སྤོང་],如是等諸婆羅門,世雖尊敬,皆不度疑而命終,是故知疑甚為難度。」
【涼】如經說:有事論婆羅門往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甚為希有。是疑難度,非是易度。」佛語婆羅門:「如是,如是。甚為希有。是疑難度,非是易度。婆羅門!於意云何。古昔諸婆羅門,作韋陀者、造呪術者,一名阿吒駒、二名傍摩駒、三名傍摩提婆、四名毘婆蜜哆、五名[闍=闥【宮】]闍婆阿尼、六名阿祈羅、七名婆羅池殊、八名婆私吒、九名迦葉、十名毘浮,如是等皆不斷疑心而便命終。婆羅門!以是因緣故,當知疑心難斷難度。」
[中含鸚鵡經: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誦持經書,流布經書,誦習經典:一曰夜吒[(~Aṭṭhaka.)],二曰婆摩[(Vāmaka.)],三曰婆摩提婆[(Vāmadeva.)],四曰毗奢蜜哆羅[(Vessāmitta.)],五曰[(~Yamadaggi)]夜婆陀揵尼,六曰[(~.Aṅgīrasa.)]應疑羅婆(娑),七曰[(~Vāseṭṭha.)]婆私吒,八曰迦葉[(~Kassapa.)],九曰[(~Bhāradvāja.)]婆羅婆,十曰[(~Bhagu.)]婆惒.]
[中含頭那經:若昔有梵志壽終命過,誦持經書…]
[長含:佛告摩納:…諸舊婆羅門及諸仙人多諸伎術,讚歎稱說本所誦習,如今婆羅門所可諷誦稱說:一、[(~Atthaka.)]阿咤摩,二、婆摩,三、婆摩提婆,四、鼻波密多,五、[(~Aṅgiras.)]伊兜瀨悉,六、[(~Yamataggi)]耶婆提伽,七、[(~Bhāradvāja.?)]婆婆[(~Vāseṭṭha.)]婆悉吒,八、迦葉,九、阿樓那[aruṇa],十、瞿曇,十一、首夷婆,十二、[(損=孫【三】)]損陀羅。]
[大孔雀呪王經:阿難陀,汝當憶持六十八諸大仙人所有名號。此諸仙人皆持禁戒,常修苦行,有大光明,或住江河、山林池沼。欲作善惡、呪願吉凶,隨言成就,具大威力、五通自在,飛行虛空無有障礙。我今說彼名字,其名曰:1頞瑟吒(入)迦大仙、2婆莫迦大仙、3婆摩提婆大仙、摩唎支大仙、鉢利拏摩大仙、末建提也大仙、4安隱知識大仙śivamitra/viśvamitra、8婆斯瑟侘大仙、跋彌迦大仙、9迦攝波大仙、老迦攝波大仙、10毘栗咎大仙、6鴦祇羅大仙、鴦祇洛迦大仙、…訖栗彌羅大仙。此等諸仙皆是古舊大仙,造四明論,善閑呪術,眾行備成,自他俱利。彼亦以此大孔雀呪王.擁護我某甲并諸眷屬,壽命百年離諸憂惱。]
【唐】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涼】佛經說疑,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根本因緣,彼中未說者,今當盡說,故作此論。
§a1疑苦是非,當言多心
【發】若於苦生疑,「此是苦耶.此非苦耶」,當言一心多心耶。
【發】答:應言多心。謂「此是苦耶」是一心,「此非苦耶」是第二心。
【八】若苦生疑.是苦非苦,當言一意[意=意耶【三宮聖】*].為眾多意耶。
【八】答曰:是苦一意,無苦二意。
【發】於集滅道生疑,亦爾。
【八】若習盡道生疑,是道非道,當言一意[*].為眾多意[耶=邪【元】]耶。
【八】答曰:是道一意,無道二意。
【涼】若苦生疑,乃至廣說。
【唐】1此中[邪=耶【宮】]邪聲.顯成疑義,若但說「此是苦」.便成正見,「此非苦」.便成邪見。乃至於道亦爾,由說[邪=耶【宋】]邪聲.故成疑義。
【唐】如是於苦.乃至於道.各有二心,總成八心。此說極速.於四聖諦次第疑者,有此八心。如現觀時,從苦法智忍乃至道類智,十六剎那。
【唐】2有說:此八非八剎那,以一一心生滅速疾。若作是念:「此是苦耶。」中間已經百千生滅,餘心亦爾。但本論師欲令弟子易解了故,說多剎那以為一心,行相等故。
【涼】2此是甚深微細,難可顯現。若緣此苦,如是之間多心已過。以是事故,尊者迦旃延子說苦法忍生,乃至道比智生,於其中間有六十剎那現,其性速疾。
【涼】1有苦[邪=耶【三宮】*]邪,是一意;無苦[*耶]邪,是二意。彼[*耶]邪字者,以成疑義。所以者何。若無[*耶]邪字者,有苦是正見、無苦是邪見。如是以[*耶]邪字.成於苦疑,亦應以[*耶]邪字.乃至成於道疑。
【涼】如此八心,是最少者。若緣諦生疑,亦有多心。
2■一心非有疑無疑
【唐】頗有一心有疑無疑耶,乃至廣說。
【涼】頗有一意是疑非疑,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阿毘達磨者說:「一心聚有多法俱生。」於中,有是猶豫謂疑;有是決定謂慧;有非猶豫非決定,謂餘心所。勿有生疑:即有疑心是無疑心,即無疑心是有疑心。為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有疑心異.無疑心異,故作斯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a2一心非有疑無疑
【發】頗有一心[cittaikāgra].有疑無疑耶。
【發】答:無。
【八】頗有一意是疑不疑[疑=疑耶【三宮】]。
【八】答曰:無也。
§b1約心聚說
【唐】問:此言為約心聚,為約所緣說耶。[雜心:最勝agra,1根義也,如是一根轉…2或云境界名也,如是一緣轉…]
【涼】為以自體,為以境界。
【唐】◎若約心聚說者,則一心聚中,有是疑.有非疑,如前已說,何故言無。
【唐】◎若約所緣說者,則於一佛,心有有疑,謂異生;有無疑,謂聖者。亦不應言無,何故答言無也。
【涼】若以自體者,疑心相應法,猶豫是疑,慧是非疑。
【涼】若以境界者,一切凡夫於如來身疑,一切聖於如來身不疑。
【涼】若作是說:頗有一意是疑非疑。何以答言無。
【唐】答:此約心聚,故答言無。謂諸心聚若有疑者,名有疑心;若無疑者,名無疑心。是故有疑心異,無疑心異。
【涼】[答=若【宋】]答曰:
【涼】所問者,頗有一意是疑非疑。是疑者.一意猶豫,亦是決定[*]邪。非疑者.一意決定,亦是猶豫[*]邪。
【涼】是故答曰[無邪=無也【三宮】]無邪。
【唐】然此中說無疑心者,於四聖諦或了是有、或撥為無,非但與疑不相應起。
§b2舉例--何等疑生正見邪見
【發】所以者何。謂於苦諦:若言「此是苦耶」,此心有疑;若言「此是苦」,此心無疑;
【發】若言「此非苦耶」,此心有疑;若言「此非苦」,此心無疑。
【發】於集滅道,應知亦爾。
【八】於苦有疑、於苦無疑,非為苦疑、非為苦無疑。
【八】於習盡道疑、於道無疑,非為道疑、非為道無疑。
【唐】應知此中有十六心,於四聖諦各有四故,謂八是疑,四是正見,四是邪見。
【涼】「是苦[*]邪」,此心是疑;「是苦」,此心非疑,是正見。「無苦邪」,此心是疑;「無苦」,此心非疑,是邪見。如是有四正見、有四邪見,有八疑。
【唐】前四種疑引四正見,後四種疑引四邪見。謂此是苦等是正見;此非苦等是邪見故。
【涼】問曰:此八疑心,幾能生正決定、幾能生邪決定。
【涼】答曰:四能生正決定,四能生邪決定。
【唐】問:何等補特伽羅疑,能引生正見;何等補特伽羅疑,能引生邪見。
【涼】問曰:何等人疑,能生正決定;何等人疑,能生邪決定。
【唐】答:
【涼】答曰:
【唐】1若好與此法共住者,彼疑引生正見;若好與外道共住者,彼疑引生邪見。
【唐】2復次,若樂習內論者,彼疑引生正見;若樂習外論者,彼疑引生邪見。
【唐】3復次,若愛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者,彼疑引生正見;若愛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者,彼疑引生邪見。
【涼】3有人憙親近善知識、樂聽聞法,有人不憙親近善知識、不樂聞法。若人憙親近善知識、樂聽聞法者,如此人疑,能生正決定。有人不憙親近善知識、不樂聞法者,如此人疑,能生邪決定。
【涼】1復有說者,有人多與內道人共住,有人多與外道人共住。若多與內道人共住者,如此人疑,能生正決定。若多與外道人共住者,如此人疑,能生邪決定。
【涼】2復有說者,有人多好習內道經,有人多好習外書。若好習內道經者,如是人疑,能生正決定。若好習外書者,如此[此=是【三宮】]人疑,能生邪決定。
【唐】4復次,若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增上者,彼疑引生正見;若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非增上者,彼疑引生邪見。
§a3三種冥身
【唐】如契經說,有三種冥身[三際愚惑],謂於三世疑惑猶豫。[三黑闇身][三闇聚][成實:又佛說,疑名闇聚,闇聚三種…]
【涼】有三種冥身,所謂於過去世疑猶豫,現在、未來亦如是。
§b1說疑是冥
【唐】問:冥身自性,應是無明,何故說疑。
【涼】問曰:如疑性.非是無明,何以說是冥身。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相似故。謂諸煩惱中,無有不了行相與無明相似.猶如疑者,是故說疑。
【涼】與無明相似故。無有法.非無明而與無明相似.如疑者,是故說疑是冥身。
【唐】2有說:冥身自性實是無明,疑是無明依處舍宅,是故說疑。如施設論說:「疑是無知依處舍宅故。」[一切眾生處無明中,住著無明。無明卵㲉,障覆慧眼。我當破無明卵,令諸眾生吉祥安樂。]
【涼】復有說者,冥是無明,彼疑是其處所、是其舍宅。
【唐】3有說:疑與無明親近住故,謂若有疑處必有無明,如世於親說:「彼是我。」是故說疑。
【涼】復有說者,疑是住處故。所以者何。若身中有疑,必有無明。如世人言,以親他故言:汝即是我身。
【唐】4有說:疑與無明相類同故,謂彼於境俱不決定.二分而轉,是故說疑。
【涼】復有說者,同是一法。所以者何。俱是不決定故。
【唐】5有說:彼經為成不成法故。謂無明為冥身自性,不說自成;而疑亦有冥身之義,然不顯了,是故偏說。
§b2說三際愚
【唐】問:世尊何故但說緣世疑為冥身,不說緣無為疑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尊說緣世生疑是冥身,不說緣無為是冥身耶。[(問曰…弊)五百九字〔-〕【宮】]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有說:彼經依多分說。謂多緣世起此冥身,少緣無為,是以不說。
【唐】3有說:有為麁顯,於中生疑,聖所訶責,說為冥者;無為微細,難可覺了,於中生疑,聖不訶責,是以不說。如晝顛蹶為世所訶,說為盲者;夜分顛蹶,世則不訶,彼亦如是。
【涼】3或有說者,世是麁法,現可了知,若於世脫失,諸聖說是冥身;無為法微細,不可現得了知,是故諸聖不說是冥身。如人晝行脫失,為世人所呵笑;如人夜行脫失,則不為[世=世人【三宮】]世所呵笑。彼亦如是。
【唐】4有說:外道於世起增上愚疑惑猶豫,是故偏說。如契經言:「我於過去,為曾有.為非曾有,何所曾有[自性.即蘊.離蘊],云何曾有[差別.為常無常.為男女等]。我於未來,為當有.為非當有,何所當有,云何當有。於內猶豫:此物是何[疑我自性],此物云何[疑我差別],當何所有[有誰果]。如是有情,生從何來[我誰所有:誰因所有],沒往何所。」外道於世數起如是增上猶豫,是故偏說。[雜含296: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智]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中含嗏帝經:我過去時有.我過去時無?云何過去時有?何由過去時有耶?…頗於內有疑惑,此云何?此何等?此眾生從何所來,趣至何處?何因已有,何因當有耶?]
【涼】4復有說者,為諸外道故,緣世生疑.說是冥身。諸外道偏愚於世:我曾在過去世不,乃至廣說。是故說疑世是冥身。
【涼】2復有說者,疑心多緣世生、少緣無為生。
【唐】5有說:若愚若智,內道.外道.世間論者,乃至童竪,皆知有世。謂彼皆了有去來今,而於中疑,甚為盲冥,故說冥身。涅槃離相,極難覺了,雖猛利智猶不能窮,故於彼疑,此中不說。
【涼】5復有說者,世乃至小兒,猶於中愚,所謂去來今事。以如是等現事故,世尊說疑世心是冥身。涅槃是非根法,甚深微細覺性乃能了知,是故疑此法者不說冥身。
【唐】6有說:佛觀未來有諸弟子撥無過未,故說:「於世起疑惑者,名為冥身。」
§a4五種心栽(弊惡)
【唐】如契經說:「有五種心栽:一者疑佛;二者疑法[愛盡離滅究竟涅槃];三者疑戒[學處];四者疑教[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五者瞋僧。」如彼經說:有五心栽,云何為五。謂於大師及法戒教,疑惑猶豫、不悟入不信解、不害心栽,於佛所讚嘆有智同梵行者,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不害心栽。[陵=凌【三】][MA206心穢經(心中五穢:於世尊、法、戒、教、梵行)(s32精進成就十五法)MN16 Cetokhilasuttaṃ AA51.4心五弊(如來.正法.聖眾.禁戒(學處).梵行) AN5.205/DN33 DN34 (集異門)五心栽.][(俱舍)六心栽覆事cetaḥkhila/cetokhila/nīvaraṇa][雜含.有六覆][佛般泥洹經.從六入為栽][根栽]
【涼】如經說:「佛告比丘:以五事故令心弊惡。云何為五。所謂有人於如來所而生疑心,不解、不觀、不信,是名於如來所不斷心弊惡;於法、於戒、於教亦如是。佛所讚歎、智人所識、修梵行者,常以麁言譏刺毀訾觸惱,無恭敬心,是名於梵行者不斷心弊惡。」
【唐】問:此五心栽,以何為體。
【涼】問曰:此心弊惡,體性是何。答曰:
【唐】答:疑瞋為體。前四是疑,第五是瞋。
【涼】此心弊惡有二分,所謂疑與瞋恚,四是疑分,一是瞋恚。
§b1疑為一分
【唐】問:瞋可爾,疑云何。如契經說:栽有三種,謂貪瞋癡。[三荒][雜含中含.三穢upakkilesa]
【唐】品類足論亦作是說:「瞋云何。謂於有情作損害.作栽蘗[櫱niè]。」[謂於有情心懷憤恚.根栽[裁]對礙…][界身足:謂於有情欲為逼害.內懷栽蘗…][瑜伽:三株杌khila(sthāṇu/khāṇu).謂貪瞋癡(壞善稼田)]
【涼】問曰:瞋恚是弊惡,是事可爾。所以者何。
【涼】如說:「云何瞋恚結。答曰:若心生害、心生弊惡、心生瞋恚,是名瞋恚結。」
【涼】如疑心性非瞋恚,何以說是弊惡。
【唐】無處說疑為栽自性,此中何以說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相似故,謂諸煩惱中,無有「非栽自性.而作栽事」猶如疑者。如施設論說:「疑覆蔽心.令心剛強,作栽蘗事[櫱],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譬如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硬=鞕【三宮】],多諸株杌,穢草不植.何況嘉苗。」[集異門.多諸栽孽…。又,成實:又經中說,疑是心之栽蘗,猶如荒田多栽蘗故.異草尚不得生,況稻穀等。心亦如是,為疑根所壞,於邪事中尚不能定,況能正定。]
【涼】或有說者,無有法「性非瞋恚.而與瞋恚相似」如疑心者。如所說:「疑隱弊心.令心堅䩕[䩕=硬【三宮】*]弊惡,猶如良田.不種植時.堅䩕[*]弊惡,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疑隱弊心時,尚不能生邪決定,況正決定。如田弊惡,猶不生草,何況苗稼。
【涼】復有說者[者=者如【三宮】],瞋恚令自身弊惡,疑心能令自身弊惡.亦復如是。如田弊惡,人所棄捨,所生稗䅎.猶不任用,何況[粳=糠【三宮】]粳糧。如是疑結令眾生生心弊惡,猶不能生於邪決定,況正決定。
【唐】(2)有說:疑與瞋恚行相所對俱相似,故說為心栽。行相相似者,俱慼行相轉故。所對相似者,俱對歡行相故。
【涼】復有說者,同行相對故。同行者,俱行愁慼行。相對者,同與欣踊行相對。
§b2疑佛瞋僧
【唐】問:何故疑佛說為心栽,非疑僧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於佛生疑說是弊惡,於僧非[*]邪。
【唐】答:
【涼】答曰:
【唐】不應生處而妄生者,說名心栽。
【唐】佛無一切惡行過失而生猜疑,是名非處。於法戒教應知亦爾。
【涼】1佛無過失之行,若於佛生疑,此疑無過而起。
【唐】僧有少分惡行過失而猜疑者,是應處起,不名心栽。
【涼】僧少有過失之行可見,若於僧生疑,此疑因過而起。
【涼】以是事故,因佛生疑名為弊惡,因僧生疑不名弊惡。
【涼】2復有說者,一向無過故。佛世尊乃至無有少過,若於佛生疑,此疑無過而起。
【涼】眾僧[僧=僧有【三宮】]少不隨順事可見故,若於僧生疑,因過而起。
【涼】以是事故,因佛生疑名為弊惡,因僧生疑不名弊惡。
【涼】如佛生疑,法、戒、教亦如是。
【唐】問:何故瞋僧說名心栽,非瞋佛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於僧生恚名為弊惡,於佛非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僧有少分惡行過失,緣之生瞋,性必尤重,故名心栽;
【唐】佛無一切惡行過失,生瞋則輕,是故不說。於法戒教應知亦爾。
【唐】2有餘師說:於非重過.施設心栽。於僧生疑,其過則重,以應處起難可斷故,不名心栽。
【唐】佛無諸過,而能緣之生瞋,性必尤重難斷,亦非心栽。於法,戒教亦復如是。
【涼】若佛生恚,此心偏重。以偏重故,更立重名,名為橫惡。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八[第八=第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九[第九=第十一【三宮】]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迦旃延子造〔-〕【宮】][五百羅漢釋〔-〕【元明宮】]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天竺〔-〕【三宮】][等〔-〕【三宮】]
【涼】雜犍度智品之五[犍=揵【宋元宮】][之五=之六【宋元宮】=第二之六【明】]
〖名句文身〗
1■出體
【唐】「云何多名身」,乃至廣說。
【涼】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譬喻者聲論者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有說: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來出世,便有名身句身文身出現世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名身句身文身,今欲分別,故作斯論。
【唐】3有說: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此論中,分別種種甚深妙義,或有生疑:論者於義雖得善巧,而於其文或不善巧。為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於文義.俱得善巧,故作斯論。
【涼】3復有說者,彼尊者迦旃延子於此經中現種種事、善於義相,或有人疑,彼但善於義、不善於文。為斷如是等疑,欲現於文義中俱得自在,故作此論。
【唐】4有說: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
【唐】(1)或有執.「名句文身.非實有法」,如譬喻者;
【唐】(2)或復有執.「名句文身.聲為自性」,如聲論者。
【唐】為止彼執,顯名身等是實有法,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故作斯論。
【涼】4復有說者,如聲論家,欲令字是色法,「字體是聲,聲是色陰所攝」。
【涼】為斷如是意故,作如是說:字是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
【涼】9復有說者,此名身、句身、味身,能照煩惱出要法。所以者何。若稱煩惱名,當知此法是煩惱;若稱出要名,當知此法是出要。以名身、句身、味身能顯照煩惱出要法故,而作此論。
【唐】5有說:欲顯世尊三無數劫所設劬勞有大果故,謂佛過去無量劫前應得滅度,所以經於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但為利他。夫利他者,必於名身句身文身皆得善巧,以善巧故,能為他說蘊界處等,令得涅槃,究竟饒益,是名大果。
【唐】6有說:為欲建立三種菩提增上緣故。謂若以上品覺慧.覺名句文身,名佛菩提;若以中品覺慧.覺名句文身,名獨覺菩提;若以下品覺慧.覺名句文身,名聲聞菩提。
【涼】6復有說者,以覺知名句味等法故,有三種菩提差別。其事云何。答曰:若增上慧.覺知名等法,是名為佛;若以中慧,名辟支佛;若以下慧,名曰聲聞。
【唐】7有說:欲顯佛是無量無邊說法者故,謂佛善達名句文身,能為眾生說法無盡。
【涼】7復有說者,以覺知名等法故,名佛一人為無量說法者。
【唐】8有說:欲顯世尊異獨覺故。謂佛獨覺皆不由師.自能覺悟,而於名等.唯佛善知,獨覺不爾。
【唐】9有說:為欲照了雜染清淨二法性相,令他知故。謂名身等是能照了染淨根本,若無名等,雜染清淨不可顯示。
【唐】10有說:欲顯於名身等觀察.不觀察者,引大義利.大衰損故。謂修行者,若能觀察名句文身,則能制伏.猶如積山煩惱惡行,雖遭罵辱能堪忍故。若不觀察名句文身,則煩惱惡行如河流不絕。如罵太子毘盧釋迦[惟樓勒/維樓黎/毘樓勒王/毘流離]言:「婢子[下賤婢子],何以昇我釋種堂[污是新殿][微者前尊]。」彼以不能觀察如是四五字故,牽引無量百千眾生墮大地獄。
【涼】10復有說者,若不能觀察名句味身,生大過患;若能觀察,生大善利。其事云何。若不能觀察名句味身,則煩惱惡行之河常流不絕。如罵琉璃太子言:「婢子,何以昇釋種堂。」彼以不能觀察四五字故,與百千眾生墮惡道中。彼若能觀察四五字者,如山等惡行亦能堪忍。以不觀察故,有如是[折=損【三】]折減。
[觀察名等.制伏煩惱]
【唐】問:彼修行者得他罵時,云何觀察令瞋不起。
【涼】問曰:行者得他罵時,云何觀察名身等令恚心不生。
【唐】答:
【涼】答曰:
【唐】(1)所言ākrośa mām阿俱盧舍縵者,是為罵我。若除阿字,但是喚我;若除縵字,直是罵聲;若二字俱除,直名為喚。彼修行者得他罵時,便審觀察:「此諸字中,若無阿者,便是喚我,何為生瞋。若無縵者,但有罵聲,不關於我,何由得瞋。若二字俱無,直名為喚,於我何苦而得生瞋。」
【涼】或有說者,阿拘盧奢秦言是罵,拘盧奢秦言喚聲。行者作如是念:「我今不應念是阿字。所以者何。若有阿字是名為罵,若無阿字名曰喚聲。若我不念是阿字者,使他人終日竟夜常作喚聲,於我何為生瞋恚心。」
【唐】(2)復次,行者得他罵時,便審觀察如是諸字:「此方是罵,他方是讚,我若於此生瞋生憂,若於他方生貪生喜,則常憂常喜.常瞋常貪,誰有疲苦與我比者。」由此觀察,便不生瞋。
【涼】復有說者,行者作如是念:「[若=君【三宮】]若以如是等字罵我,於此方是卑陋語,於他方是嘆美語。我若於此方卑陋語中生於憂苦、於異方語生喜樂者,我則常憂常苦、常喜常樂。誰有苦人與我等者。」以是事故,不生恚心。
【唐】(3)復次,行者得他罵時,便審觀察:「有讚我者更無別字。但於罵我諸字之中。顛倒次比。此讚與罵既不決定,不應於中生憂生喜。」由此於罵不生瞋心。
【涼】復有說者,罵我者以是等字,行者作是念:「讚嘆我者,為以是字、更有異字。諦觀察之更無異字,但此諸字次第顛倒.言是罵是讚,我今何為於是字中而生瞋恚。」
【唐】(4)復次,行者得他罵時,應審觀察:「如是語業,誰所成就,為是罵者,為是我身。」即知此是罵者成就,便作是念:「彼為自罵,何關於我。」故不生瞋。
【唐】(5)復次,行者得他罵時,便觀:罵者身中諸法,罵我法多,不罵法多。即知:罵法唯攝一界一處一蘊少分。不罵法攝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處,一處少分;四蘊,一蘊少分。作如是念:「彼罵我者,罵我法少,不罵法多,何為忘多,於少生恚。」
【涼】5復有說者,行者作如是念:若人罵我,以一界少入、一入少入、一陰少入;餘不罵我者,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如是不罵我者多、罵我者少,而我何為生瞋恚心。
【涼】4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此罵名誰所成就,為是罵者、為是受罵者。」推之應是罵者成就。若然者,便是自罵,於我何為,而生瞋恚。
【唐】(6)復次,行者得他罵時,應觀:一字一剎那頃,必不成罵。無有多字多念俱生,前字生時,後字未起;後字若生,前字已滅。都無罵理,但妄分別,謂之為罵,故不應瞋。
【涼】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若以一字則不成罵、二字則成。無有能一時稱二字者,若稱後字時,前字已滅不至後字。如是但以意分別故,言是罵者、是受罵者。以是事故,不生瞋心[瞋=瞋恚【三宮】]。
【唐】(7)復次,行者得他罵時,應觀我身.及能罵者.皆念念滅;適欲分別,罵者及我皆已滅無,誰復於誰.應生瞋恨。由此觀察,故不生瞋。
【涼】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罵者及我一時同一剎那滅,後生諸陰.亦無罵者及受罵者,罵法不可得故。是以不生恚心。
【唐】(8)復次,行者得他罵時,應觀諸行離我我所,作者受者皆不可得,唯空行聚,何為生瞋。
【涼】復有說者,行者作是念:罵者.受罵者.皆悉是空。所以者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作無作者、無受無受者,但有諸陰空聚。是故不生瞋心。
【涼】行者應以如是等法,觀名身、句身、味身。
【涼】問曰:何以復依名句味身作論耶。
【涼】答曰:
【唐】11有說:所以作此論者,為顯此論文義具故。謂此論中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名為義具;此中分別名句文身,名為文具。
【涼】欲現此經文義具足故,而作此論。
【唐】12有說:為顯名句文身有大用故。謂由名等顯示分別蘊界處等無量義門,及能讚述佛法僧寶無邊功德。
【涼】復有說者,以依此文能顯明陰界入中眾多之義,亦能讚嘆佛法僧寶。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而作此論。
§a2「名」「名身」「多名身」
【發】云何多名身。
【發】答:謂[(多=名【宋元宮】)]多名號[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假施設,是謂多名身。
【八】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
【八】名身云何。答曰:名者分別語,有增數[相=想【三宮聖聖乙】]相,施設說轉名,是為名身。
【唐】此中論者於文善巧,以多文句共顯一名,皆是名之差別名故。
【涼】云何名身(名身[胡=梵【明】]胡音有三種:一語名名,二語名名身,三語以上名多名身。一語名名者,一法一名。二語[名=名名【三宮】]名身者,二法二名。三語以上名多名身者,三法三名以上名多名身。句身、味身亦如是。此所問名身者,問多語名身也)。
【涼】{答曰:名者,稱語、種種語、增語,想數施設、世所傳說,是謂名。如是等語,盡說是名。}
【唐】問:此中何故問多名身,而不問名及名身耶。
【涼】問曰:何以問多語名身,不問名、不問名身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有說:應問而不問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復有說者,應問而不問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唐】(3)有說:名與名身,二俱攝在多名身中,問多名身,則為都問。
【涼】復有說者,[名【麗】=多【大】]名與名身悉入多語名身中,是故問多語名身,不問名與名身。
【唐】(4)有說:此是契經所說,不應問作論者。契經但問多名身故,論者於中不能增減。
【涼】{}答曰:名者,稱語、種種語、增語,想數施設、世所傳說,是謂名。如是等語,盡說是名。{}
【唐】問:若爾,何故問多名身而答以名。
【涼】問曰:何故問多名身而答名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名是根本,名滿名身,名身復滿多名身故。
【涼】以名成滿多名身故,多名身還成滿多名身。
【唐】(2)有說: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子孫法,謂依名有名身,依名身有多名身故。
【涼】復次,名能生多名身,多名身還生多名身。
【唐】是故問多名身答名。
§b1名
【唐】問:名體是何。
【唐】答:是不相應行蘊所攝,文句亦爾。[文句=句文【三宮】]
【涼】問曰:名多名身,體性是何。
【涼】答曰:是心不相應行。
【涼】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名nāma。
【涼】何故名名。
【唐】答:名者,名為隨,名為召[名=召【三宮】*],名為合。
【涼】答曰:名者,亦名隨、亦名求、亦名合(天竺名音中含此三義)。
【唐】隨者,如其所作[詮義],即往相應。
【涼】隨者,隨其所作,有如是名。
【唐】[*]召者,為此義立[立牛馬名],如求便應[如牛馬名求,便有牛馬應]。
【涼】求者,以是名求,有此物應。復次,求者,四陰名求,以四陰能取諸界、能取諸趣、能取諸生,是故名求。
【唐】合者,隨造頌轉,令與義會[以名是(頌)顯體,其名隨頌轉.令頌與義會]。此中名具三義,故名為名。
【涼】合者,於義於造相應,故名合。
【唐】心心所法,有隨[隨所緣轉]有召[*][心牛馬求時,便牛馬應],而無合義,故不名名。[不隨造頌轉,不令頌與義會。]
【唐】餘不相應色無為法,有隨[是所詮義,與能詮相應]有合[與能詮會],而無召義[無詮召.無緣召][名=召【三宮】*],故亦非名。
§b2名身
【唐】問:名身者是何義。
【唐】答:是二名聚集義,是故一名.不名名身。
§b3多名身
【唐】問:多名身是何義。
【涼】問曰:何故名多名身。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多名聚集義,如一象二象不名多象身,要眾多象,名多象身,馬等亦爾。句身多句身,文身多文身,亦復如是。此中,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一字所起名,有二字所起名,有多字所起名。
【涼】眾多名合聚故,名多名身。如一鳥不名多鳥身,眾多鳥名多鳥身,馬等亦如是。如是一名不名多名身,眾多名合集名多名身。句身、味身,當知亦如是。如是,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名者,有一字名、二字名、多字名。
【唐】A一字所起名中,於一字但有名;於二字有名身;多名身者,有欲令依三字,有欲令依四字。[(正理)或作是說:說三字時,即謂多名身;或作是說:說四字時,方謂多名身。]
【唐】B二字所起名中,於二字但有名;於四字有名身;多名身者,有欲令依六字,有欲令依八字。
【唐】C三字所起名中,於三字但有名;於六字有名身;多名身者,有欲令依九字,有欲令依十二字。
【唐】D四字所起名中,於四字但有名;於八字有名身;多名身者,有欲令依十二字,有欲令依十六字。
【唐】以此為門,餘多字名,應知亦爾。
【涼】一字名者名曰名,二字名者名曰名身,多字名[名=名身【三宮】]者.或說三字.或說四字.名多名身。
【涼】二字名者亦名名,四字名名身,或六字或八字.名多名身。
【涼】三字名者亦名名,六字名名身,或九字或十二字.名多名身。
【涼】四字名者亦名名,八字名名身,或十二字或十六字.名多名身。
【涼】如是乃至多字,立門亦爾。如名身,味身當知亦如是。
【唐】(2)有餘師說:一字所起名中,於一字一呼但有名;即於此字再呼,有名身;即於此字或三呼或四呼,有多名多身[〔多〕-【三宮】]。於二字所起名等,應知亦爾。
§a3多句身
【發】云何多句身。
【發】答:諸句能滿未滿足義[(義=意【明】)],於中連合,是謂多句身。
【八】云何句身。
【八】答曰:如是[是〔-〕【三宮聖乙】]句身[身〔-〕【聖乙】]得義滿,記彼此業。
【涼】云何句身(此問多句[身=身也【三宮】]身)。
【涼】答曰:隨句義滿,現如是事,是名句身。
【唐】為成此義,引經為證。[śloka anuṣṭubh首盧偈/通偈][別偈]
【涼】所以引偈者,為作證故。
【發】如世尊說:(增壹/法句經/出曜經/四分律)
【發】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心 是諸佛教
【發】如是四句,各能滿足未滿足義,於中連合,是謂多句身。
【八】世尊亦說:
【八】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八】諸惡莫作此一句,諸善奉行此二句,自淨其意此三句,是諸佛教此四句,如是句義滿,記彼此業,是謂句身。
【涼】如說:
【涼】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涼】彼諸惡莫作,是初句,乃至廣說。
【唐】{Sabba pāpassa akaranam, kusalassa upasampadā; Sacitta pariyodapanam, etam buddhāna sāsanam.
【唐】sarva pāpasyākaraṇaṃ, kuśalasyopasaṃpadaḥ; sucitta paryavadānam, etad buddhasya śāsanam. }
【唐】[(增壹/五分戒本/解脫戒經)一切惡莫作]、南傳《法句經·14:183》、《長部·大品·七佛譬喻經》、《教誡巴帝摩卡偈》等。}
【唐】如是四句,一一能滿各自句中未滿足義。
【涼】「隨句義滿」者,滿偈義也。
【唐】「於中連合」者,於四句中,一一各別連合諸字,顯未滿義;或復連合諸句,顯成頌義,為多句身。
【涼】「現如是事」者,顯明如是事也,是名句身。
【唐】一一句中有標有釋,謂諸惡者是標,莫作者是釋,乃至是諸佛者是標,教者是釋。故此頌中有四事滿:一標;二釋;三句;四頌。
【唐】若說「諸惡」,於標名滿,於釋於句於頌未滿。復說「莫作」,於標釋句三種名滿,於頌未滿。復說「諸善」,若於總頌,摽釋句滿;若於別句,摽滿非餘。乃至復說「是諸佛」者,若於總頌,摽釋句滿;若於別句,摽滿非餘。復說「教」者,一切皆滿。[標=摽【三宮】*]
【涼】此偈有說有解,如說諸惡是說、莫作是解,下諸句亦如是說。
【涼】如說「諸惡」,於說是足,於解不足、於句[不=是【三宮】]不足、於偈不足。「莫作」,於說、於解、於句足,於偈不足。乃至「是諸」,於[說=說足【三宮】]說、於解、於句足,於偈不足。「佛教」,於說、於解、於句、於偈足。
【唐】此頌處中,不長不短,八字為句,三十二字為頌。諸經論頌多依此法,計書寫數,亦依此法。
【涼】此[是偈=偈是【三宮】]是偈中不長不短,八字為一句,三十二字為一偈。此結偈法,名阿㝹吒闡提,是經論數法,亦是計書寫數法。
【唐】又從六字乃至二十六字皆得為句,然六字者,名為初句;二十六字者,名為後句;減六字者,名短句;過二十六字者,名長句。
【涼】六字為句者,名初偈。二十六字為句者,是後偈。或有減六字為句者,此偈名周利荼[荼=茶【元明】]cūlato。若過二十六字為句者,此偈名摩羅māla。
§a4多文身
【發】云何多文身。vyañjanakāya
【發】答:諸字眾akṣara,是謂多文身。
【八】云何味身。
【八】答曰:字身[身〔-〕【聖聖乙】]說味身。
【涼】云何味身。
【涼】答曰:字說是味身。
【唐】為成此義,引經為證。
【涼】所以引偈者,為作證故。
【發】如世尊說:
【發】 欲為頌本 文即是字 頌依於名 及造頌者
【八】世尊亦說:
【八】 頌是偈相 字是味相 名是依偈 造者偈體
【八】如是字說味身。是[謂=說【三宮】]謂味身。
【涼】如說:
【涼】 欲是偈本 字即是味 偈依於名 造是偈體
【唐】此中「欲」者,是欲造頌,欣憙愛樂。「為頌本」者,此欲是頌因集生緣。
【涼】欲是偈本者,云何為欲。答曰:「欲」者,欲造偈、欲作偈,是名為欲。
【涼】「本」者,是所起、是所因,是名為本。
【唐】「文即是字」者,巧便顯了,故名為文。此即是字,無轉盡故。此即顯示能顯頌文,以字為體。
【涼】字即是味者,諸字即是味。
【唐】「頌依於名」者,頌是假有,依名而立。亦依文句,且說依名。此中依言,如林依樹。
【涼】偈依於名者,偈依名有。
【唐】「及造頌者」,思惟觀察,作諸伽他,名造頌者。頌依造者,如蛇依穴,水依於泉,乳依乳房,與依名異。
【涼】造是偈體者,造者是作偈者,偈從作偈者生。如泉出水、如乳房出乳,偈從造者生,故以為體。
【唐】應知此中,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句.有句身.有多句身,有文.有文身.有多文身。
【涼】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句、有句身、有多句身,有味、有味身、有多味身。
【唐】於一字,有名.無名身.無多名身,無句.無句身.無多句身,有文.無文身.無多文身。
【涼】彼一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不名味身、不名多味身。
【唐】於二字,有名.有名身.無多名身,無句.無句身.無多句身,有文.有文身.無多文身。
【涼】二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
【涼】彼二字名,一字為名者,名曰名,二字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
【唐】於四字,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無句.無句身.無多句身,有文.有文身.有多文身。
【涼】四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zs14(若減六字生名短句)若八字生.名處中句。稱友:{vākyaṃ padam} iti / padyate gamyate 'neneti / padaṃ
tu suptiṅantaṃ padaṃ gṛhyate /(婆沙此段,或依偈頌處中句說。)]
【涼】彼四字名,一字為名者,名曰名,二字名名身,餘二字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以二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唐】於八字,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句.無句身.無多句身,有文.有文身.有多文身。
【涼】八字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是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是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彼八字名,以一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以二字為名,亦如是。
【涼】四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唐】於十六字,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句有句身無多句身,有文.有文身.有多文身。
【涼】十六字為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彼十六字,一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二字、四字為名,亦如是。
【涼】八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唐】於三十二字,有名.有名身.有多名身,有句.有句身.有多句身,有文.有文身.有多文身。
【涼】三十二字為名者,名曰名,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彼三十二字,一字為名者、二字為名者、四字為名者、八字為名者,如前說。
【涼】十六字為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唐】由此為門,於諸字眾.所說多少,如理應知。
【涼】一字一名,如上廣說。
【涼】一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不名多味身。
【涼】一字四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一字八名者名曰名、名名身、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一字十六名者是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餘如上說。
【涼】一字三十二名者,說皆具足。
【涼】二字一名,如前說。
【涼】二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不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二字二名,一字為名者,如前說。
【涼】四字一名者,如前說。
【涼】四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不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彼四字二名,一字二字為名者,如前說。
【涼】八字一名者,如前說。
【涼】八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不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彼八字二名,一字二字四字為名[名=名者【三宮】],如前說。
【涼】十六字為一名者,如前說。
【涼】十六字二名者名曰名、名名身,不名多名身,名句、名句身、名多句身,名味、名味身、名多味身。
【涼】彼十六字[一=二【三宮】]一名,一字二字四字八字為名者,如前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四
【唐】[〔此卷…足〕五十三字-【三】【宮】]此卷宋本第十六幅末,「便不生瞋復次行者得」(之下)「所起名中」(之上),脫「他罵時便審觀察」(乃至)「依二十[十二]字四字」等六十八行文,今依二本足。
卷15■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五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七
2■辨名句文身
§a1諸門分別
§b1地繫
【唐】問:名,為隨語地繫,為隨補特伽羅地繫耶。
【涼】問曰:名,為隨身處所、為隨語處所。
【涼】答曰:
【唐】1.有說:名,隨語地繫。彼作是說:
【涼】或有說者,名隨語處所。諸作是說.名隨語處所者,
【唐】生欲界者,
【唐】若作欲界語,彼欲界身,欲界語,欲界名,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
【唐】若作初靜慮語,彼欲界身,初靜慮語,初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欲界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欲界,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
【涼】生欲界,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地,名是初禪地,人是欲界,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
【唐】生初靜慮者,
【唐】若作初靜慮語,彼初靜慮身,初靜慮語,初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唐】若作欲界語,彼初靜慮身,欲界語,欲界名,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初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地,名是初禪地,人是初禪地,所說義或三界繫或不繫。
【涼】生初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初禪,所說義如前說。
【唐】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者,
【唐】若作欲界語,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身,欲界語,欲界名,所說義如前說,
【唐】若作初靜慮語,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身,初靜慮語,初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名是初禪,人是二禪三禪四禪,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二禪三禪四禪,所說義如前說。
【唐】問:若爾者,上三靜慮為有名不。
【涼】問曰:諸作是說名隨語處所者,名是欲界初禪,餘三禪地為有名不。
【涼】答曰:
【唐】有說:無。
【涼】或有說者,無。
【唐】有說:有,而不可說。[泰:舊俱舍云:亦有說:於無色界相應,但以思惟依止。真諦師云:正量部於無色界立有思惟名,非言說名,故云此不可言說;依思惟心現,故云但以思惟依止。]
【涼】復有說者,有,而不可說。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寧說無,不應說有而不可說,以無用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2.有說:名,隨補特伽羅地繫。彼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名隨人處。若作是說名隨人處者,
【唐】生欲界者,
【唐】若作欲界語[語=說【宋】],彼欲界身,欲界語,欲界名,所說義如前說。
【唐】若作初靜慮語,彼欲界身,初靜慮語,欲界名,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欲界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欲界,人是欲界,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欲界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地,名是欲界,人是欲界,所說義如前說。
【唐】生初靜慮者,
【唐】若作初靜慮語,彼初靜慮身,初靜慮語,初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唐】若作欲界語,彼初靜慮身欲界語初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初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名是初禪,人是初禪,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初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是初禪,人是初禪,所說義如前說。
【唐】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者,
【唐】若作欲界語,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身,欲界語,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唐】若作初靜慮語,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身,初靜慮語,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名,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初禪地語,語是初禪,名之與人即是彼地,所說義如前說。
【涼】生二禪三禪四禪中作欲界語,語是欲界,名之與人即是彼地,所說義如前說。
【唐】問:若爾者,無色界為有名不。
【涼】問曰:若作是說名隨人處者,二禪三禪四禪地有名,無色界為有名不。
【涼】答曰:
【唐】有說:無。
【涼】或有說者,無。
【唐】有說:有,而不可說。
【涼】復有說者,有而不可說。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寧說無,不應說有而不可說,以無用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唐】如說名,文句亦爾。
§b2情數、五類分別、三性
【唐】1.問:名等,為是有情數,為非有情數耶。
【唐】答:是有情數。
【涼】問曰:名,為是眾生數、為非眾生數耶。
【涼】答曰:名是眾生數。
【唐】2.問:名等,為有執受,為無執受耶。
【唐】答:無執受。
【唐】3.問:名等,為是長養,為是等流,為是異熟生耶。
【唐】答:是等流,非長養,非異熟生。
【涼】問曰:名者,為是長養、為是報、為是依。
【涼】答曰:一切名是依,非長養、非報。
【唐】問:若名等非異熟生,契經云何通,如說:「佛告阿難,我亦說名從業生,是業果。」
【唐】答:名亦是業增上果,故作如是說。謂作好業,亦得好名,然非異熟。
【涼】問曰:若名非報者,此經云何通。如佛告阿難:我亦說名從業生。
【涼】答曰:此中說業威勢果,言從業生。如作好業,亦生好名。
[雜含:不修正志正語…故,於他生瞋,生瞋恚故,口說惡言。他為其作惡性名字。…修正見故,於他不瞋,不瞋恚故,口說善言。他為其作賢善名字。SN.42.1. Caṇḍasuttaṃ][雜含:身口心清淨,隨順於正法,現世名稱流,終則生天上。SN.3.25. Pabbatūpamasuttaṃ ][雜含:八方上下崇善士夫無不稱歎言:某方某聚落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淨…持戒清淨香,逆順滿諸方,無不普聞知。(增一:戒香[聞香施香]之為妙,十方悉聞之。)(圓生樹.順逆風熏/薰)]
【唐】4.問:名等,為善、為不善、為無記耶。
【唐】答:無記,非造業者故思起故,如四大種。
【涼】問曰:名當言善、不善、無記耶。
【涼】答曰:名當言無記。
§b3成就及現起
【唐】1.問:誰成就名等,為能說者,為所說耶。設爾何失。
【唐】◎若能說者,則阿羅漢應成就染污法,離欲染者應成就不善法,異生應成就聖法,斷善根者應成就善法,以阿羅漢等亦說染污等法故。
【唐】◎若所說者,則外事及無為亦應成就名等,以彼亦是所說法故。
【涼】問曰:誰成就此名,為是說者、為是所說法耶。
【涼】若是說者,斷善根人亦說善法,可成就善耶。離欲人亦說不善,可成就不善耶。
【涼】若是所說法者,非眾生數法及無為法亦是所說法,可成就名耶。
【唐】答:唯能說者成就名等。
【唐】問:若爾,後難善通,前難云何通。
【唐】答:阿羅漢等雖成就染污等名,而不成就染污等法,以染污等名皆是無覆無記法故。
【涼】答曰:應作是說:名是說者成就。
【涼】問曰:若然者,斷善根人亦說善法、離欲人亦說不善法,可成就善、不善耶。
【涼】答曰:
【涼】不也。所以者何。彼雖成就善、不善法名,然名體是無記法。
【唐】2.問:一剎那心能起一語,一剎那語能說一字耶。
【唐】答:佛一剎那心能起一語,一剎那語能說一字。
【唐】聲聞獨覺一剎那心能起一語,一剎那語不能說一字,彼說𧙃時,必經多剎那故。
【唐】由此,唯佛其言捷利,聲韻無過,詞辯第一。
【涼】聲聞一心能起一語,一語不能說一字。問曰:如說阿[阿=何【三宮】],此非一字耶。答曰:爾所時已經多剎那。
【涼】世尊一心起一語,一語說一字。[唯=惟【三宮】下同]唯佛世尊其言輕疾、言聲無過、辭辯第一。
§a2名及所顯義
§b1三世諸法有三世名
【唐】問:三世諸法,一一各有三世名耶。
【唐】答:有。過去諸法有過去名者,如過去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過去諸法有未來名者,如未來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過去諸法有現在名者,如現在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
【涼】問曰:諸法過去,有過去、現在、未來名耶。
【涼】答曰:有過去法有過去名者,如毘婆尸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過去法有未來名者,如彌勒佛以如是名說過去法。過去法有現在名者,如今現在以如是名說過去法。
【唐】未來現在法,廣說亦爾。
【涼】頗未來法,有未來、現在、過去名耶。
【涼】答曰:有未來法有未來名者,如彌勒佛以如是名說未來法。未來法有過去名者,如毘婆尸佛以如是名說未來法。未來法有現在名者,如今現在以如是名說未來法。
【涼】頗現在法,有現在、過去、未來名耶。
【涼】答曰:有現在法有現在名者,如今[以=以今【三宮】]以如是名說現在法。現在法有過去名者,如毘婆尸佛以如是名說現在法。現在法有未來名者,如彌勒佛以[如〔-〕【三宮】]如是名說現在法。
§b2名皆能顯義[正理異說]
【唐】問:一切名皆能顯義耶。
【涼】如語能說名、名能顯義。
【涼】問曰:一切名盡能顯義不耶。
【唐】答:一切名皆能顯義。
【涼】答曰:一切名盡能顯義。
【唐】問:若以此名顯「斷常.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等,此名何所顯耶。
【涼】問曰:若然者,以如是名顯斷常見、第二頭、第三手、第六陰、第十三入、第十九界,如是等名為顯何義。
【唐】答:此名即顯「斷常等想」。
【涼】答曰:顯眾生常想斷想、第二頭想、第三手想、第六陰想、第十三入想、第十九界想,顯如是等義。
【唐】[順正理論:然「非有」等能詮名言.都無所詮亦無有失,以「非有」等都無體故。]
【唐】[婆沙抄中釋此文云:解云:所詮無故,却詮過去能發名等想。]
【唐】[順正理論:言於非有了知為無,此覺以何為所緣者,此緣遮有能詮而生,非即以無為所緣境。]
§b3「諸法無我」何所不顯
【唐】問:若以此名顯「諸法無我」,此名何所不顯耶。nirātmānaḥ
sarvadharmāḥ
【涼】問曰:若以名顯「一切法無我」,此何所不顯。
【涼】答曰:
【唐】1有說:除其自性及俱有法,餘悉能顯。
【涼】或有說者,不顯自體相應共有,餘法悉顯。
【唐】2有說:唯除自性,餘悉能顯。
【涼】復有說者,唯除自體,餘法悉顯。
【唐】3有說:唯除四字,餘悉能顯。
【涼】復有說者,唯除四字所謂「諸法無我」,餘法悉顯。
【唐】4有說:一切悉顯。謂於此中,薩能顯婆,婆能顯薩;達能顯磨,磨能顯達。是故此中雖顯一切,而無自性顯自性失。
【涼】復有說者,一切法悉顯。所以者何。如婆字顯婆字、娑字顯娑字。
§b4名義多少
【唐】問:名之與義何者多耶。
【涼】問曰:為名多耶、為義多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義多名少,所以者何。義,攝十七界.一界少分,十一處.一處少分,四蘊.一蘊少分。名,攝一界一處一蘊少分。
【涼】或有說者,義多。何以故。義,攝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名,攝一界一入一陰少入。
【唐】2有說:名多義少,所以者何。以一一義有多名故,如古所制尼健荼書[健=犍【三】],一一義有千名,次後略之,於一一義唯留百名,今一一義唯留十名。又說法者以無量名說一義故。
【涼】復有說者,名多非義多。何以故。一義有多名故。如尼犍荼書[犍=揵【宋元宮】]分別諸名,一義有千名。
【唐】3[評]如是說者:義多名少,所以者何。名亦義故。設名非義,義猶為多,以攝十七界,一界少分,乃至廣說。況名亦是義,是餘名所顯故。是則義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名但攝一界一處一蘊少分。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義多非名多。所以者何。不須更以餘事,但以攝界等多故。義攝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名攝一界一入一陰少入。彼名亦是義。若然者,應全攝陰界入。
【涼】復有說者,若以說法故,則名多於義。所以者何。世尊說法,一義以多名說故。
【涼】若以陰界入,則義多於名。
§b5名義諸門差別
【唐】問:若名亦是義者,名義有何差別。
【涼】{問曰:文義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能顯是名,所顯是義。
【涼】文者味,義者所味。
【涼】問曰:彼味亦為餘味所味,彼味亦是所味耶。
【涼】答曰:彼味亦是所味。
【涼】問曰:若然者,味與所味有何差別。
【涼】答曰:所味是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所攝;味是一界一入一陰少入所攝。
【唐】2復次,a名是非色,義通色非色。b名唯無見,義通有見無見。c名唯無對,義通有對無對。d名唯有漏,義通有漏無漏。e名唯有為,義通有為無為。
【涼】復有說者,a義是色非色,文是非色。如色非色,5c相應不相應、d有依無依、g有勢用無勢用、f有行無行、e有緣無緣:文是不相應,乃至是無緣。
【涼】復有說者,b義是可見不可見,文是不可見。c義是有對無對,文是無對。d義是有漏無漏,文是有漏。e義是有為無為,文是有為。
【唐】3復次,a名唯無記,義通善不善無記。b名唯墮三世,義通墮三世及離世。c名唯欲色界繫,義通三界繫及不繫。d名唯非學非無學,義通學無學非學非無學。e名唯修所斷,義通見修所斷及不斷。
【涼】a義是善不善無記,文是無記。b義是墮世不墮世,文是墮世。c義是三界繫不繫,文是欲色界繫。d義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文是非學非無學。e義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文是修道斷。
【唐】4復次,a名唯不染污,義通染污不染污。如染污不染污,b有罪無罪,c有覆無覆,d是退非退,e黑法白法亦爾。
【涼】a義是染污不染污,文是不染污。如染污不染污,b有過無過、e黑白、c隱沒不隱沒、d退不退、5a有報無報:文是不染污,乃至是無報。
【唐】5復次,a名無異熟,義通有異熟無異熟。b名非異熟,義通異熟非異熟。c名不相應,義通相應不相應。如相應不相應,d有所依無所依,e有所緣無所緣,f有行相無行相,g有警覺無警覺亦爾。
【唐】6復次,名唯苦集諦攝,義通四諦及非諦攝。
【唐】由如是等,名義差別。
【涼】文義,是謂差別。}
§b6義不可說
【唐】問:義為可說,為不可說耶。設爾何失。
【涼】問曰:義為可說不耶。
【唐】若可說者,說火應燒舌,說刀應割舌,說不淨應污舌,說飲應除渴,說食應除飢,如是等。
【唐】若不可說者,云何所索不顛倒耶。如索象應得馬,索馬應得象,如是等。
【唐】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所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
【涼】若可說者,說火則應燒舌、說刀則割舌、說不淨則污舌。
【涼】若不可說,云何[有=不【三宮】]有顛倒耶,如索象則馬來、如索馬則象來。
【涼】此經復云何通。如佛告比丘:我所說法,文亦善、義亦善。
【唐】答:
【涼】答曰:
【唐】義不可說。
【涼】應作是論:義不可說。
【唐】A問:若爾,前難善通,云何所索不顛倒耶。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所索非顛倒耶。
【唐】答:1劫初時人,共於象等假立名想,展轉傳來,故令所索而不顛倒。
【涼】答曰:
【涼】古時人立於象名,有如是想,索象則象來.非馬,索馬則馬來.非象。
【唐】2有說:語能起名,名能顯義,語雖不能親說得義而依展轉,如子孫法,故於象等所索無倒。
【涼】復有說者,語能生名、名能顯義。如是語生象名,象名能顯象義,馬等亦如是。
【唐】B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所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
【涼】此經云何通者,
【唐】1尊者世友作是釋言:語能起文,文能顯義,故作是說。
【涼】尊者和須蜜答曰:說顯義文,故言說義。
【唐】2復作是言:為異外道故作是說,謂諸外道所說法,或少義或無義;世尊所說有義多義,是故說言:「我所說法,文義巧妙。」
【涼】復有說者,為破外道所說法故,外道所說或無義或有少義;世尊所說有義有多義,是故言說義。
【唐】3復作是說:外道所說文義相違;世尊所說文義相順,欲顯異彼,故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外道所說文與義相違、義與文相違;世尊說法文不違義、義不違文。
【涼】{}問曰:文義有何差別。
【涼】答曰:文者味,義者所味。
【涼】問曰:彼味亦為餘味所味,彼味亦是所味耶。
【涼】答曰:彼味亦是所味。
【涼】問曰:若然者,味與所味有何差別。
【涼】答曰:所味是十七界一界少入,十一入一入少入,四陰一陰少入所攝;味是一界一入一陰少入所攝。
【涼】復有說者,義是色非色,文是非色。如色非色,相應不相應、有依無依、有勢用無勢用、有行無行、有緣無緣。文是不相應乃至是無緣。
【涼】復有說者,義是可見不可見,文是不可見。義是有對無對,文是無對。義是有漏無漏,文是有漏。義是有為無為,文是有為。義是善不善無記,文是無記。義是墮世不墮世,文是墮世。義是三界繫不繫,文是欲色界繫。義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文是非學非無學。義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文是修道斷。義是染污不染污,文是不染污。如染污不染污,有過無過、黑白、隱沒不隱沒、退不退、有報無報。文是不染污乃至是無報。文義是謂差別。{}
§b7四蘊名名
【唐】問:名句文身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何故佛說四蘊名名。[名無色四蘊]
【涼】如經說:云何為名。四陰為名。
【涼】問曰:如名是心不相應行陰所攝,以何等故世尊說四陰非色陰為名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佛於有為總立二分,謂色非色。色是色蘊,非色即是受等四蘊。非色聚中,有能顯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總說為名。
【涼】佛說色法非色法為二分,諸色法為色陰、諸非色法為四陰。
【唐】2有說:色法麁顯,即說為色;非色微隱,由名顯故,說之為名。然實名等,唯不相應行蘊所攝。
【涼】諸顯義名,是心不相應行陰所攝。
§a3名之種類
§b1六種
【唐】名有六種,一功德名、二生類名、三時分名、四隨欲名、五業生名、六摽相名[摽=標【三宮】*]。
【涼】名有六種,所謂功德、生處、時、隨欲、作事、相。
【唐】1功德名者,謂依功德立名。如解或誦素怛纜者,名為經師。若解或誦毘奈耶者,名為律師。若解或誦阿毘達磨者,名為論師。得預流果,名為預流;乃至得阿羅漢果,名阿羅漢,如是等。
【涼】功德為名者,如誦修多羅故名修多羅者、誦毘尼故名持律者、誦阿毘曇故名阿毘曇者,以得須陀洹果故名須陀洹,乃至得阿羅漢果者名阿羅漢。
【唐】2生類名者,謂依生類立名。如城市生者,名城市人。村野生者,名村野人。剎帝利種中生者,名剎帝利;乃至戍達羅種中生者,名戍達羅śūdra ,如是等。
【涼】生處為名者,城中生者名城中人,如是隨何國生名彼國人。
【唐】3時分名者,謂依時分立名。如童稚時名為童子,乃至衰老時名為老人,如是等。
【涼】時為名者,如小兒時名為小兒,如老時名為老人。
【唐】4隨欲名者,謂隨樂欲立名。如初生時,或父母等,或沙門等,為其立名,如是等。
【涼】隨欲名者,如生時父母為作名,亦沙門婆羅門為作名。
【唐】5業生名者,謂依作業立名。如善畫者,名為畫師。鍛金鐵者,名金鐵師,如是等。
【涼】[作事名者如能六字宋元明宮四本俱作本文](作事名者,如能)畫[故=故故【三宮】]故名為畫師、能銅鐵作故名銅鐵師。
【唐】6摽相名者,謂依摽相立名。如執杖者,名執杖人。執蓋者, 名執蓋人,如是等。[摽=標【三宮】*]
【涼】相為名者,如[棷=搊【三】=持【宮】*]棷杖執蓋故名為[*搊]棷杖執蓋者。
§b2四種
【唐】復次,名有四種,一假想名、二隨用名、三彼益名、四從略名。
【涼】復有說者,有四種名,所謂一、想;二、枳互[互=氐【三宮】*];三、呾地多;四、三摩娑。
【唐】1假想名者,如貧賤者名為富貴,如是等。
【涼】想為名者,如世貴人以奴為名、如貧賤人以貴為名。
【唐】2隨用名者,如腹行者名腹行蟲,如是等。
【涼】枳互[*氐]為名者,能腹行故名[腹【麗】=復【大】]腹行虫。kṛtya
【唐】3彼益名者,如天神邊求得者名為天授;因祠祀而得者名為祠授,如是等。
【涼】呾地多為名者,如事毘紐天名事毘紐天者、如從婆修提婆天生名婆修提婆子。taddhita
【唐】4從略名者,如具五功德者,名為五德;繫屬王者,名曰王人,如是等。
【涼】三摩沙[沙=婆【三宮】]為名者,如牛駮色名為駮牛、如人屬王名為王人。samāsa
§b3二種
§c1生作
【唐】復次,名有二種,一生名、二作名。
【涼】復有說者,名有二種,所謂生、作。
【唐】1(1)生名者,如剎帝利婆羅門等。
【唐】(2)作名者,如父母等,所為立名。
【涼】生為名者,如婆羅門、剎利、毘舍、首陀。
【涼】作為名者,如生時父母為作名,若沙門婆羅門為作名。
【唐】2有說:
【唐】(1)生名者,謂初生時,父母等所立名。
【唐】(2)作名者,謂於後時,親友知識所為立名。
【涼】復有說者,生為名者,如生時父母為作名,亦沙門婆羅門為作名。
【涼】作為名者,後時親友知識更為作名,名第二名。
§c2有相無相
【唐】復次,名有二種,一有相名、二無相名。
【涼】復有說者,有二種名,所謂有相、無相。
【唐】(1)有相名者,如無常苦空無我等。
【唐】(2)無相名者,如我人有情意生等。[s 137:謂諦義勝義有情不可得,非實有體;然於界處蘊中.假想施設.說為有情,㮈落nara、意生manuja、儒童māṇava、養者poṣa、補特伽羅pudgala、命者jīva、生者jantu。][js29或謂有情.不悅意生.儒童養者.命者生者.補特伽羅.]
【唐】若佛出世,則有相名多,無相名少;若不出世,則無相名多,有相名少。
【涼】有相為名者,如無常苦空無我、陰入等名。
【涼】無相為名者,如眾生、人,那羅、禪頭等名。nara/jantu
【涼】若佛出世作有相名,若佛不出世唯無相名。
【唐】問:火名為是有相,為是無相。
【唐】答:若云尸棄(śikhin),是有相名;若云阿耆尼(agni),是無相名。
【涼】{問曰:如火名火,此名為是有相名、為是無相名耶。
【涼】答曰:是有相名。如向所說一切顯義名,此名是有相。
【涼】問曰:若然者,火有何相。
【涼】答曰:凡義有二種:有相、無相。如火外無火相(agni),言是無相。如焰是火相(śikhin),言有火相。}[【泰】尸棄此云頂,謂火炎頂也。火若有炎,其火有炎頂相,是有相名。阿耆居.此云火,若直言火,是無相名,以熱觸證者.乃知無相也。]
§c3共不共
【唐】復次,名有二種,一共名、二不共名。
【涼】復有說者,有二種名,所謂共、不共。
【唐】1(1)不共名者,如佛法僧蘊界處等。
【唐】(2)共名者,謂餘世間共所立名。
【涼】不共為名者,如三寶等名。
【涼】共為名者,諸餘名。
【唐】2有餘師說:無不共名。以一法可立一切名,一切法可立一名故,名皆是共。
【涼】復有說者,一切名盡是共,無不共名。所以者何。一義可立一切名,一切義可立一名。
【唐】如共不共名,曾未曾名亦爾。
§c4定不定
【唐】復次,名有二種,一定名、二不定名。
【涼】復有說者,有二種名,所謂決定、不決定。
【唐】1.(1)定名者,如蘇迷盧、大海洲渚等。
【唐】(2)不定名者,謂餘世間隨共立名。
【涼】決定為名者,如須彌山、四天下大海,此世界始成時,是決定名。
【涼】不決定為名者,諸餘等名。
【唐】2.有餘師說:無決定名。所以者何。蘇迷盧等,邊方亦為作種種名。此方文頌亦作餘名。
【涼】復有說者,無決定名。所以者何。[諸=謂【宮】]諸餘邊方亦為須彌山等更作餘名。
【唐】3.[評曰]如是說者:蘇迷盧等有決定名。劫初成時,蘇迷盧等,名已定故。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世界初成時,名須彌山,四天下大海,名亦如是。
通難
【唐】(1)問:前劫壞時,一切失壞,今劫成已,誰傳彼名。
【涼】問曰:如劫盡時一切散壞,誰復作此名。
【唐】答:有諸仙人得宿住智,憶前劫事,復傳彼名。
【唐】或劫初人由法爾力,心想欻有彼名現前。
【涼】答曰:或有說者,是仙人入定力復傳此名。
【涼】復有說者,眾生有因力能說此名。
【唐】(2)問:諸所有名,為皆先有,展轉傳說;為新立耶。
【唐】答:蘇迷盧等諸名先有。餘名不定,或有新立。
【涼】問曰:諸名為先有共傳、為更有新作者。
【涼】答曰:世界初成,須彌山等諸名先有共傳,餘名不定。
§c5詮體詮用
【唐】復次,名有二種,一者詮體、二者詮用。
【涼】復有說者,名有二種,所謂物、作。
【唐】1.(1)詮體名者,如盆中果,舍中人等。
【唐】(2)詮用名者,如刈者,誦者等。
【涼】物為名者,如提婆達多、延若達多[名=若【三宮】]名。
【涼】作為名者,如作者、刈者、[煮=𭧶(暑)【三宮】]煮者、讀者等名。
【唐】2.有說:詮體名者,如堅濕煖動等。詮用名者,如持攝熟長等。
【唐】3.有說:詮體名者,謂諸惡等。詮用名者,謂莫作等。
§b4「名」有邊際不
【唐】問:名為有邊際不。
【唐】[答]:1有作是說:名無邊際,法無邊故,於一一法有多名故。
【唐】2復有說者:名有邊際,唯佛能知,餘無知者。以佛能知名邊際,故名一切智。
【涼】問曰:為有知名邊際者不。
【涼】答曰:有,唯佛能,餘無知者。所以者何。以佛能知一切名邊際故名一切智。
【唐】3有說:佛及獨覺,知名邊際,餘不能知。
【唐】4有說:佛及獨覺.到彼岸聲聞,知名邊際,餘不能知。
【唐】5評曰:2初說為善,唯佛能知名之邊際,餘皆無有一切智故。
§b5唯佛出世.有順解脫等名
【唐】問:有佛無佛,世間恒有名句文身;何故經言:「如來出世,便有種種多名身等出現世間。」[雜含: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
【涼】如經說:如來出世,便有名身等出現世間。
【涼】問曰: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有名身等現於世間,何以言.如來出世.便有名身等出現世間。
【唐】答:
【涼】答曰:
【唐】1依不共名,故作是說。如佛法僧蘊界處等,唯佛出世,方有此名。
【唐】2有作是說:唯佛出世,有順解脫,順空無我、違生死苦、違我我所;斷諸見、生覺意,背煩惱、向出要,止愚癡、生智慧,斷猶豫、生決定,厭生死、樂涅槃;毀外道、讚正法[s1末],諸如是等.名句文身,出現於世。餘時不爾,故作是說。
【涼】言名身等出世者,所謂陰界入名,隨順無我、隨順解脫、隨順空;斷人見、生覺意,背煩惱、向出要,止愚癡、生智慧,斷猶豫、生決定,厭生死、樂寂靜;斷外道意、歎內道意,為說如是等名身,言出現世間。
【涼】{}問曰:如火名火,此名為是有相名、為是無相名耶。
【涼】答曰:是有相名。如向所說一切顯義名,此名是有相。
【涼】問曰:若然者,火有何相。
【涼】答曰:凡義有二種:有相無相。如火外無火相.言是無相。如焰是火相.言有火相。{}
§a4釋說處經
§b1三言依
【唐】如契經說:「有三種言依kathāvastu,無第四第五。」云何為三。謂依過去,說曾諸法;依未來,說當諸法;依現在,說今諸法。[說處經MA119(AN3.67.Kathāvatthu.AN3.68)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云何為三?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Atītaṃ vā, bhikkhave, addhānaṃ ārabbha kathaṃ
katheyya–「如是過去世時有」;比丘!因未來世說,而說如是未來世時有;比丘!因現在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時有。是謂三說處。][集異門:三言依者…]
【涼】佛經有三種名說法,謂去、來、今。
§c1言依的自性
【唐】問:言依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此三種名說法,體性是何。
【唐】答:品類足說:言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三世、三言依事,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攝,九智知除滅智,六識識,一切隨眠隨增。]
【涼】答曰:如《波伽羅那》說,三種名說法,體性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
§c2依名及義
【唐】問:言即是語,彼依是名,但應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何故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耶。
【涼】問曰:如《波伽羅那》說三種說法,體性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所說是語、所顯是名,應是一界一入一陰少入,云何說攝十八界十二入五陰。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論應說:言依,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而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者,依展轉因,故作是說。謂語依名轉,名依義轉,義是言展轉依,義中具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故。說者聽者皆為於義,是故彼論.依展轉因.說言依自性。
【唐】(2)有說:言依是名及所說義,是故具有十八界等。以言依名及義轉故。
【涼】或有說者,取三種名說法,及眷屬故。
【涼】其事云何。答曰:語能生名、名能顯義,故說及其眷屬。
【涼】復有說者,為三義說法故,言三名說法。所以者何。說者聽者皆為於義,以是事故盡攝陰界入。[集異門:即依如是過去(現未)諸行所起.[論/諸]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即前所說過去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過去行起諸言說故,過去諸行名過去言依。]
§c3但依三世.不依無為
【唐】問:何故但依三世法說三言依,不依無為法說言依耶。
【涼】問曰:何故有為法說是三名說法,不說無為法耶。
【唐】答:
【涼】尊者和須蜜答曰:此經為說有為法,有為法不得作第四第五[五=五名【三宮】]說法。
【唐】(1)亦應說無為法是言依,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有說:無為攝在現在品中,以現在法得無為故。
【涼】2復有說者,此經為說一切法,無為法墮現在世中。所以者何。以現在法能證得無為法故。以是故,無為法亦在三種名說法中。
【唐】(3)有說:言多分依有為法轉故,無為法不說言依。
【涼】9復有說者,若有三性者,說是三名說法。三性者,所謂語、名、義。無為法雖[語=言【三宮】]語有義,無語無名,是故說不在三名說法中。
【涼】問曰:何故世尊說世是三名說法。
【涼】答曰:
【唐】(4)有說:為止有情增上愚,故說三言依,於有為法所起無明多增上故。
【唐】(5)有說:有情多於三世猶豫,故佛為說三種言依。
【涼】5或有說者,為止外道意故[故=故外道意故【宮】],外道於世中愚故。
【唐】(6)有說:為止外道執有我,故說三言依。謂外道言:「若無我者,我言何依。」故佛為說三種言依。「我」言,但依三世起故。
【唐】(7)有說:為止撥無去來二世,并止現在是無為執[s13],說三言依。依是有體有用法故;無必無體,無為無用,故非言依。
【涼】7復有說者,為壞未來世中說無過去未來者意故,是故說世是三種名說法。
【涼】6復有說者,外道作如是說:若無我者,是人說法終無所為。為壞如是意而作是說:雖無有我,為世故說。
【唐】(8)有說:有為法麁,多信是有,易起言說,故立言依。無為法細,少信是有,難起言說,故非言依。
【唐】(9)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為無為分為二聚,若彼聚中三事可得,謂語名義,立為言依。無為聚中雖得有義,而無餘二,故非言依。
【唐】(10)大德說曰:若法有用取果與果,可立言依。無為無用,是故不說。
【唐】(11)脇尊者言:有為諸法與言,可有俱時轉義,故立言依。無為不然,是故不說。
§c4言與義異世
【唐】問: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法,依未來說過去現在法,依現在說過去未來法,彼是何等言依攝耶。
【涼】問曰:若為過去說法,解未來現在事;若為未來說法,解過去現在事;若為現在說法,解未來過去事。於三種名說法中,為是何名說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彼不攝在三言依中。
【涼】或有說者,如是說者.於三種名說法中是異說。
【唐】(2)復有說者: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即攝在過去中,乃至若依現在說過去未來,即攝在現在中。
【涼】復有說者,若為過去說法.解未來現在事者,為過去,即過去世;解未來現在事,即未來現在世攝。乃至為現在說過去未來,亦如是。
【唐】(3)有餘師說: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未來者攝在未來,現在者攝在現在。乃至若依現在說過去未來,過去者攝在過去,未來者攝在未來。前說言依,義為體故。
【涼】復有說者,若作是說,是說三世義。若為過去,是說過去義;解未來現在,是說未來現在義。未來現在,亦如是。
【唐】問:若於一時頓說二世,或復三世,何言依攝。
【唐】(1)有作是說:彼不攝在三言依中。
【唐】(2)復有說者:隨能顯名在何世攝,即說攝在彼世言依。
【唐】(3)有餘師說:隨所顯義在何世攝,即說攝在彼世言依。前說言依,義為體故。
§c5無第四第五
【唐】問:契經但說有三種言依,於義已足,何故復說無第四第五。
【涼】如經說:有三種名說法,無第四第五。
【涼】問曰:若說三種名說法有說有解,於義已足,何以復言無第四第五。
【唐】答:
【涼】答曰:
【涼】無第四者,遮有第四世;無第五者,決定此義無第五世。
【唐】(1)無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執有第四世故。無第五者,遮無為法,恐執無為是言依故。
【涼】復有說者,無第四者遮第四世,無第五者遮無為法。
【唐】(2)有說:二言,鄭重遮止,欲令所說義決定故。契經依世建立言依,故說有三,無四無五。
【唐】A若依如理作意建立言依,應說有一,無第二第三。無第二者,遮有第二如理作意。無第三者,遮如理作意所不攝法。
【唐】B若依止觀建立言依,應說有二,無第三第四,義如前說。
【唐】C若依三解脫門建立言依,應言有三,無第四第五,義如前說。
【唐】D若依四聖諦建立言依,應說有四,無第五第六,義如前說。
【涼】D復有說者,應說四種名說法,所謂四聖諦。無第五者,無第五諦。無第六者,遮虛空、非數滅。
【唐】E若依五蘊建立言依,應說有五,無第六第七,義如前說。
【涼】E復有說者,應有五種名說法,所謂五陰。無第六者,無第六陰。無第七者,遮無為法。
【涼】此為三世名說法故無第四第五。
【涼】A應有一種名說法,所謂作觀,無第二第三。無第二者,無第二作觀。無第三者,遮作觀所不攝法。
【涼】B復有說者,應有二種名說法,所謂定、慧。無第三者,無第二定若第二慧。無第四者,遮定慧所不攝法。
【涼】此說三世名說法故,無第四第五。無第四者,遮第四世。無第五者,遮三世所不攝法。
【唐】F若依六隨念建立言依,應說有六,無第七第八,義如前說。
【唐】G若依七等覺支建立言依,應說有七,無第八第九,義如前說。
【唐】H若依八聖道支建立言依,應說有八,無第九第十,義如前說。
【唐】I若依九次第定建立言依。應說有九無第十第十一,義如前說。
【唐】J若依如來十力建立言依,應說有十,無第十一第十二,義如前說。
【唐】如是,若依餘法建立言依,應如理說。此經依世建立言依,故但說三,無四無五。
【涼】C~I以如是數法,應說三解脫門,說四諦、五陰、六聖明分想、七覺分、八道分、九次第定、十種無學法。
【涼】J如來十力應有十種名說法,無第十一第十二。無第十一者,無第十一力。無第十二者,遮十力所不攝法。[卷第十一終【三宮】]
【涼】[卷第十二雜揵度智品之七首【宋元宮】=卷第十二雜犍度智品第二之七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首]
§b2四事觀察.可得共說
§c1一四事
【唐】即此經中作如是說:應以四事觀察補特伽羅,知彼具壽.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者處非處。二者智論。三者分別。四者道跡。若於此四,善安住者,彼可與語,與此相違,不可與語。
【涼】即彼經說:應以四事察人,是長老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不住是處非處;二、不住智論;三、不住分別;四、不住道迹。[(中含-說處經)於處非處不住者,所知不住者,說喻不住者,道跡不住者][ṭhānāṭhāne na saṇṭhāti parikappe na saṇṭhāti
aññātavāde na saṇṭhāti paṭipadāya na saṇṭhāti]
【唐】問:如是四事,有何差別。
【涼】問曰:如此四事,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是處非處。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智及爾焰(jñeya)。[aññātavāda][ājñātavāda]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世俗勝義。[parikappa][parikḷp/parikalpa]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pratipad (/°dā = Pali paṭipadā)],謂不如實知趣苦集行及趣苦滅行。[雜含: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滅道。…有身集趣道,當知即是苦集趣道…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
【涼】或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如實知是處非處。
【涼】不住智論者,不如實知智與[不智=知【三宮】]不智。
【涼】不住分別者,不如實知世諦.第一義諦。
【涼】不住道迹者,不如實知此身集道迹、不如實知此身滅道迹。
【唐】2有說: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是處;耳等為緣.生眼識,乃至眼等為緣.生意識,非處。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十智差別。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了義經及不了義經。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四種行跡[迹謂四聖諦]。
【涼】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如眼色能生眼識,乃至意法能生意識,名為是處;不如實知者,名為不住。
【涼】不住智論者,不如實知十智。
【涼】不住分別者,不如實知了義不了義經。
【涼】不住道迹者,不如實知四種道迹。
【唐】3有說: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有理無理。[《滿足希求》以「有理由沒理由」(kāraṇākāraṇe)解說,並舉例:恆常論者以合適的理由(yuttena kāraṇena)駁斥斷滅論者,當斷滅論者被駁斥時想:我為何說斷滅論?因而就恆常論的情況解說(sassatavādibhāvameva dīpeti, AN.3.68),不能確立自己的教義,就是這個情形。]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聖者正論。[《滿足希求》說,某人問問題,其他人說:「你所問的問題是[我]合意的,你哪裡學的?」其他人問確定該被問的問題後,他起疑(vimatiṃ karoti):「我所問的不是問題嗎?」……]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假設言論。[《滿足希求》說,這在提問與回答皆有(labbhati-被得到),某人心想:「我要問問題。」清完喉嚨(要開口時),被其他人知道了說:「你要問這個問題。」他就說:「不是這個,我要問其它的。」……(回答者的情況亦然)。]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他言句義前中後別,而輒酬對。[《滿足希求》說,不瞭解儀法(vattaṃ)而在不應該問的地方問,如在塔廟的庭院(cetiyaṅgaṇe)、在村落裡托鉢中、坐在議事廳中、取粥或食物後坐下時、食後坐下時……。]
【唐】4有說: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能如實立所立宗。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能堪受他所問難。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善了知詭誑真實。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能成辦增上覺慧。
【涼】4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能自定所說是處非處。不住智論者,不能堪忍分別前後問答。不住分別者,不如實知詭誑真實。54不住道迹者,他如法問心不悅可。
【涼】3復有說者,不住是處非處者,不別有無。不住智論者,不解智人論。不住分別者,不知假設無有是處之言。不住道迹者,無有隨應覺意。
【唐】5有說: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自宗他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說。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了知他以量為先有所詰難。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了知他前後次第相應言論。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能滿足所求勝事。
【唐】6有說: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善了知現非現量。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先所聞,堅執不捨,不欲觀察前後德失[德=得【元明宮】]。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他正說,心懷猶豫,如不能決是飯是酥[酥=蘇【宋元宮】]。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了知現比至教,為先問難。
【涼】復有說者,51不住是處非處者,於所言論不別自義他義。62不住智論者,於先所聞執著不捨,後所聞義不能觀察。63不住分別者,他說正義,心生疑慮,如人見蘇謂是米飯。53不住道迹者,不識他人所說次第,以前為中、以中為後。
【涼】復有說者,61不住是處非處者,不知現前可了不可了事。52不住智論者,不能以比想籌量所論。53不住分別者,不知前後所說次第。54不住道迹者,不解他人所問意。
【涼】尊者婆摩勒說曰[左受(Vāmalabdha)]:41不住是處非處者,不能定所說。43不住智論者,不知詭誑及與真實。42不住分別者,不堪忍分別前後問答。54不住道迹者,他人如法論,心不悅可。
【唐】7脇尊者言:Pārśva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所知境不善了知。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能知智不善了知。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邪正教不善了知。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於邪正行不善了知。
【唐】8尊者僧伽筏蘇[Saṃghavasu尊者眾世]說曰:
【唐】(1)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多界經中所說處非處義不善了知。[云何比丘知是處非處…]
【唐】(2)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知。[77十二緣起十一因果*三世是非及法住智][44後十一支*四諦]
【唐】(3)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雜染清淨不善了知。
【唐】(4)不善安住道跡者,謂於趣色滅行乃至趣識滅行不善了知。
【涼】8尊者僧伽婆秀說曰:不住是處非處者,不知《多界經》所說是處非處義。不住智論者,不知四十四智、七十七智體分。不住分別者,不知煩惱出要。不住道迹者,不如實知色滅道法。
【唐】※與上相違,名善安住。
§c2四種記問
【唐】即此經中復作是說:應以四事觀察補特伽羅,知彼具壽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者、應一向記問,二者、應分別記問,三者、應反詰記問,四者、應捨置記問。[中阿含-說處經][集異門:四記問]
【唐】若於此四,如應記者,彼可與語。與此相違,不可與語。
【涼】復應以四事察人,是長老,應以決定答論.作決定答,是可與語乃至廣說。
§d1一向記問
【唐】云何名應一向記問。此問應以一向記故,謂有問言「如來應正等覺耶」、「法善說耶」、「僧妙行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應一向記。此皆如是。
【涼】云何決定答論。如問:佛是等正覺耶。應決定答言:是。此佛法是善好耶。應決定答言:是。此聲聞是善隨順眾耶。應決定答言:是。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是寂靜耶。應決定答言:是。是名決定答論。
【唐】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
【唐】答:此問能引義利、能引善法、隨順梵行,能發覺慧、能得涅槃,是故此問應一向記。[雜含:此苦聖諦…如是論議,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涼】問曰:何故如是問者作決定答。
【涼】答曰:此問於義利益、能增長善、亦進梵行,通達覺意、能得涅槃,是故如是問者作決定答論。
§d2分別記問
【唐】云何名應分別記問。此問應以分別記故,謂有請言:「為我說法。」應告彼言:「法有多種,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有善、有不善、有無記;有欲界繫、有色界繫、有無色界繫;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有見所斷、有修所斷、有不斷,欲說何者。」
【涼】云何分別答論。
【涼】答曰:若作是問:「為我說法。」彼應作是答:「法亦眾多,過去、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不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道斷、修道斷、無斷。如是等法,為說何法。」如是隨所問,應分別答,是名分別答論。
§d3反詰記問
【唐】云何名應反詰記問。此問應以反詰記故,謂有問言:「為我說法。」應反詰言:法有眾多,汝問何者。眾多法者,謂過去等,如前廣說。
【涼】云何反問答論。
【涼】答曰:如說:為我說法。應作是答:法亦眾多,有過去乃至無斷法。於此法中,為說何法。是名反問答論。
§d3a分別反詰二論差別
【唐】問:應分別記論、應反詰記論,有何差別。
【涼】問曰:分別答、反問答,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答意雖無差別,而問意有異。謂彼問者,有為知解故問,有為觸惱故問。
【涼】若以答而言,無有差別;若以所問,應有差別。所以者何。問有二種,有欲知義故問、為觸惱故問[問【CB】=間【大】]。
【唐】(1)若為知解故問,
【唐】A應告彼言:法有多種,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廣說乃至,有見所斷、有修所斷、有不斷,欲說何者。
【唐】B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告彼言:過去法亦有多種,有善、有不善、有無記,欲說何者。
【唐】C若言為我說善法,應告彼言:善法亦有多種,有色、有受想行識,欲說何者。
【唐】D若言為我說色法,應告彼言:色法亦有多種,有離殺生,乃至有離雜穢語,欲說何者。
【唐】E若言為我說離殺生,應告彼言:離殺生有三種,謂從無貪生、從無瞋生、從無癡生,欲說何者。
【唐】F若言為我說從無貪生,應告彼言:無貪生者,復有二種,謂表無表,欲說何者。
【唐】若為知解故發問者,則應如是分別而答。
【涼】若為知義故問「為我說法」者,
【涼】a應作是答:法亦眾多,有法過去乃至不斷。於此法中,為說何法。
【涼】b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作是答:過去法亦眾多,有善、不善、無記。
【涼】c若作是言:為我說善法。應作是答:善法亦眾多,有色乃至識。
【涼】d若作是言:為我說色法。應作是答:色亦眾多,有不殺生乃至不綺語。
【涼】e若作是言:為我說不殺生法。應作是答:不殺有三種,從不貪、不恚、不癡生,為說何等。
【涼】f若作是言:為我說從不貪生者。應作是答:從不貪生有二種:作、無作。
【涼】若為知義故問,應次第分別顯說。
【唐】(2)若為觸惱故問,
【唐】A應反詰言:「法有眾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有過去,乃至有不斷。
【唐】B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反詰言:「過去法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善不善無記。
【唐】C若言為我說善法,應反詰言:「善法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色乃至識。
【唐】D若言為我說色法,應反詰言:「色法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離殺生乃至離雜穢語。
【唐】E若言為我說離殺生,應反詰言:「離殺生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從無貪生乃至從無癡生。
【唐】F若言為我說從無貪生,應反詰言:「從無貪生亦有眾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表及無表。
【唐】若為觸惱故發問者,則應如是總相反詰,令彼問盡,或令自答。
【涼】若為觸惱故問者,
【涼】a應答言:法亦眾多,為說何法。不應語言:有過去未來乃至不斷。
【涼】b若作是言:為我說過去法。應作是答:過去法亦眾多。不應說善、不善、無記。
【涼】c若作是言:為我說善法。應作是答:善法亦眾多。不應說色乃至識。
【涼】d若作是言:為我說色。應作是答:色亦眾多。不應說不殺生乃至不綺語。
【涼】e若作是言:為我說不殺生。應作是答:不殺生亦眾多。不應說從無貪、無恚、無癡生。
【涼】f若作是言:為我說從不貪生者。應作是答:從無貪生亦眾多。不應說作、無作。
【涼】如是為觸惱問者,應作如是答,乃至問盡,或時自答。
【唐】a如有為知解故問、有為觸惱故問;
【唐】如是,b有為求善故問、有為試他覺慧淺深故問,c有為求義故問、有為摧他故問,d有質直故問、有諂曲故問,e有柔和故問、有憍傲故問,應知亦爾。
【涼】如是,b有求善義故問、有試他覺意深淺故問,c或有求義故問、或有輕他故問,d或有質直故問、或有諂曲故問,e或有情性軟弱故問、或有自恃智故問。如軟弱問者,應分別答。若自恃智問者,應反問答,乃至問盡,或時自答。
【唐】如是名為分別反詰二論差別。
§d4捨置記問
【唐】云何名應捨置記問。此問應以捨置記故。
【涼】云何置答論。[雜含957-969,300,905][雜含168.169:1我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2命即是身、命異身異;3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世間我常、世間我無常、世間我常無常、世間我非常非無常;我苦常、我苦無常、我苦常無常、我苦非常非無常;4世間我自作、5世間我他作、6世間我自作他作、7世間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無因作;世間我苦自作、世間我苦他作、世間我苦自他作、世間我苦非自非他無因作.…][我之所見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若復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彼則無常,無常者是苦;如是知已,於一切見都無所得。][長含第二分清淨經第十三:…此世間自造…此世間他造][長含第四分世記經龍鳥品第五]
【涼】答曰:
【唐】(1)謂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世間常耶。」乃至廣說四句。「世間有邊耶。」乃至廣說四句。世尊告曰:「皆不應記。」[雜含962.婆蹉種出家(犢子梵志)來詣佛所…世間常…][雜含965.有外道出家名曰Uttiya欝低迦.來詣佛所…世有邊耶…此是無記…]
【涼】如諸外道詣世尊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世界是常無常。佛言:是不應答。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世間,來詣佛所作如是問。[s199彼計轉變.或隱顯故…我及世間常恒堅住][j30若執我為世間…若執生死皆名世間]
【唐】佛作是念:實我定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
【唐】若答言.常或無常等,便不應理。實我本無,如何可說常無常等。
【唐】如有問他:「此石女兒,恭敬孝順及愛語不。」彼作是念:「[ṣaṇḍhilā/bandhyaḥ/]石女無兒,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恭敬孝順及愛語者,便不應理。石女無兒,如何可說有恭敬等。」
【唐】此亦如是,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涼】問曰:何故問世界常無常,佛不答耶。
【涼】答曰:諸外道以人是常,往詣佛所作如是問,人為是常、是無常耶。
【涼】佛作是念:畢竟無人。若答言無人,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
【涼】若答言斷常,畢竟無人,有何斷常。
【涼】如人問他言:「善男子!石女兒為恭敬孝順不。」彼作是念:「石女無兒。若我答言石女無兒,彼當作是語:我不問有無。若當答言恭敬孝順者,石女無兒,有何恭敬孝順。」
【涼】彼亦如是,此問論非是真實,以是非有非實,故佛不答。
【涼】如是有常無常,亦常無常、非有常非無常,世界有邊無邊、亦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當知亦如是。
【唐】(2)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命者即身,為異身耶。」世尊告曰:俱不應記。[雜含957.婆蹉種出家(犢子梵志)來詣佛所……]
【涼】復作是問:沙門瞿曇!神即身耶。佛言:是不應答。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命者,來詣佛所,作如是問。
【唐】佛作是念:實我定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即身或異,便不應理。實我本無,如何可說與身一異。
【唐】如有問他:「兔角牛角,為相似不。」彼作是念:「兔角本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相似或不相似,便不應理。兔角本無,如何可說與牛角相似不相似耶。」
【唐】此亦如是,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涼】問曰:何故佛不答此問。
【涼】答曰:諸外道以身是神,往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是身即神,乃至廣說。
【涼】佛作是念:有身無神。若我答言有身無神,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當答言.神異於身,畢竟無神,云何是身是異。
【涼】如人問他言,善男子!兔角、牛角,為等相似耶。彼人作如是念:兔無角,牛有角。若我答言兔無角、牛有角,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言等相似,兔無有角,云何言等相似。
【涼】彼亦如是,是問論是有是無、是虛是實。以是問論是有是無、是虛是實,故佛不答。
【涼】身異神異,亦復如是。
【唐】(3)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如來死後為有為無,乃至四句。」世尊告曰:皆不應記。[雜含905如來有後生死耶…如來無後生死耶958-961有婆蹉種出家詣尊者大目揵連所…]
【涼】復作是問:沙門瞿曇!如來死後為斷為常。乃至廣作四句。佛言:是不應答。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如來。彼執此我本無而有,問佛死後為有為無,乃至廣說。
【唐】佛作是念:「如是本無今有,實我畢竟無體。若答此我今尚是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今有無。若我答言死後有等,便不應理。如是實我今尚是無,如何可說死後有等。」
【唐】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涼】問曰:何故佛不答耶。
【涼】答曰:諸外道以神本無今有,往詣佛所作如是問:沙門瞿曇!如此神本無今有已有,為是常、為是斷。
【涼】佛作是念:畢竟無神,云何本無今有、已有若斷若常。
【涼】是問[論=是論【三宮】]論非有非實。以是問論非有非實,故佛不答。
【唐】(4)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自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
【涼】復作是問:沙門瞿曇!自作自受耶。佛言:是不應答。[雜含300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為自作自覺耶…他作他覺耶。…此有故彼有]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自作自受;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涼】問曰:何故佛不答耶。
【涼】答曰:諸外道以我作我受,世尊常說無我。
【唐】(5)彼復問言:「他作他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
【涼】復作是問:沙門瞿曇!他作他受耶。佛言:是不應答。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自在天等,彼能作,我受果;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涼】問曰:何故佛不答耶。
【涼】答曰:諸外道作如是說:自在天作、我受。世尊常說:自行果報。
【唐】(6)彼復問言:「自他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自他;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唐】(7)彼復問言:「非自他作,無因而生,無作無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
【涼】復作是問:沙門瞿曇!無作無受耶。佛言:是不應答。[雜含302阿支羅迦葉白佛言…苦自作耶…苦他作耶…苦自他作耶…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此亦無記。…今無此苦耶。…然有此苦。][雜含343諸外道出家問尊者浮彌:苦樂自作耶…苦樂他作耶…苦樂自他作耶…苦樂非自非他無因作耶。…此是無記…從緣起生…緣觸生]
【唐】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
【唐】答:世尊常說,果從因生,自作自受,故不應答。
【涼】問曰:何故佛不答耶。
【涼】答曰:諸外道作如是說:苦樂不從因生。佛常說:有因有緣。
【唐】問:何故於彼外道諸問,應捨置耶。
【唐】答:彼問不引義利,不引善法,不順梵行,不發覺慧,不得涅槃,是故彼問皆應捨置。[雜含: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
§d4a無答名記
【唐】問:前三有答,可名為記,第四無答,云何名記。
【涼】問曰:如前三答,與答法相應;此云何名答論,乃至不[論=說【三宮】]論一句。
【唐】答:佛雖告言此不應記,而實已與答理相應,是根本答;故亦名記,令彼問者得正解故。或有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非記耶。
【涼】答曰:雖無所說,此是根本答論。所以者何。與答理相應,乃至不說一句,於理善通。或有默然於理得勝,況有所說而不勝耶。
【唐】昔有外道名扇帙略[帙=怢【宮】*][Ṣaṇḍhara].聰明廣學,是大論師,為論議故.來入迦濕彌羅國。爾時,此國有阿羅漢名筏素羅[Vasura婆秀羅/拔蘇盧],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學窮內外恒住波利質呾羅林中paricitra。
【唐】時扇帙略[帙=怢【宮】*]為捔論故,來詣其所,共相問訊,種種慰勞,在一面坐。白言:苾芻,欲相捔論,尊者與我誰先立宗。筏素羅言:我是舊住,應先立宗。但汝遠來,稍當疲倦,隨意先立。
【唐】時扇帙略便立宗言:一切立論皆有報答,覺慧若盡其論乃窮。時筏素羅默然而住,彼扇帙略與諸弟子歡喜而起,唱如是言:今此苾芻已墮負處。時筏素羅告彼弟子:汝師若是扇帙略者,不久當悟誰墮負處。彼諸弟子聞之嗤笑,隨逐其師.從林而出。
【唐】時扇帙略尋即思惟:何故沙門作如是說。乃便自悟:我立論言一切立論皆有報答,苾芻默然,是我墮負。深生慚𧹞(赧),告弟子言:吾所立論今已墮負,可與汝等馳還懺謝。弟子白言:何名墮負。時扇帙略具為述之。弟子報言:已對大眾得勝而來,何須復往懺謝取辱。其師報曰:我寧於智者邊受劣,不能於愚者邊取勝。即與弟子還入林中,到尊者所,頂禮雙足,作如是言:尊者得勝,我已墮負。尊者是師,我是弟子,從今以後請常教誨。
【涼】曾聞有大論師名奢提羅,至罽賓國。于時佛跡林中有阿羅漢名婆秀羅,具足三明、離三界欲、通達三藏,於內外經論無不究暢。
【涼】時奢提羅聞彼林中有大論師,即詣其所。到已,與尊者婆秀羅共相問訊,種種慰勞在一面坐。時奢提羅語尊者婆秀羅言:誰當先立論門。婆秀羅答曰:我是舊住,應先立論門;然汝遠來,聽汝隨意先立論門。
【涼】時奢提羅作如是言:一切論有報論。時婆秀羅聞是語已,默然而坐。時奢提羅諸弟子輩唱如是言:沙門釋子今墮負處。從坐欲起而去。時尊者婆秀羅作如是言:善去,汝師若是奢提羅者,自知此事。
【涼】從彼林中展轉前行。其師作是思惟:沙門釋子何故作是言:汝師若是奢提羅者,自知此事。即便自憶:我作是言:一切論有報。彼沙門釋子默然不言,便為我論無報。沙門釋子已為勝我。即如所念,告諸弟子:今我當往還歸謝之。諸弟子言:於大眾中今已得勝,何須復往。時師復言:我寧於智者邊負,不於愚者邊勝。即時還詣婆秀羅所,作如是言:汝是勝者,我墮負處。汝今是師,我是弟子。
【唐】如是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不名答。是故四種皆名為記。
【涼】如是默然而能得勝,何況所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五
卷16■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六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八
〖佛訶責〗
【唐】「如佛世尊訶諸弟子,稱言癡人。」乃至廣說。
【涼】如佛世尊責諸弟子,言是癡人,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欲令疑者得決定故。
§b1佛說似愛等言
【唐】謂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
【涼】佛世尊無相似愛、無相似恚、無相似慢、無相似無明。世尊愛恚已斷、離於憎愛、斷一切諍訟根本。
【唐】非如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
【涼】如諸弟子有煩惱習,[智論.如舍利弗瞋恚氣殘,難陀婬欲氣殘,必陵伽婆磋慢氣殘;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智論:如難陀婬欲習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眾中坐,眼先視女眾,而與言語說法。如舍利弗瞋習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即便吐食,終不復受請。(智論.佛問羅睺羅「何以羸瘦」…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爾時,舍利弗轉聞是語,即時吐食,自作誓言:從今日不復受人請。)又舍利弗自說偈言:「覆罪妄念人,無智而懈怠,終不欲令此,妄來近我住!」如摩訶迦葉瞋習故,佛滅度後集法時,勅令阿難六突吉羅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不共汝漏未盡不淨人集法。」如畢陵迦婆蹉,常罵恒神為小婢。如摩頭婆和吒跳戲習故,或時從衣枷踔上梁,從梁至枰,從枰至閣。如憍梵鉢提牛業習故,常吐食而呞。]
【唐】(1)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請佛度女眾出家.中阿含.瞿曇彌經,瞿曇彌記果經,四分.比丘尼揵度,五分.第五分之八比丘尼法,毘尼母經.師法受具.][s105見諸釋種昨為癡王埋以半身鐵磨磨殺,證聖死者七萬七千,尊者阿難見是事已,極生憂惱。(彼愚癡流離王.伐迦維羅衛.盡壞彼族)]
【唐】(2)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智論.常罵我言小婢住莫流水.(罵恒神言小婢)][智論.摩訶迦葉瞋習故…牽阿難手出][四分.目連…化作大龍象王…七龍象王.見皆畏怖毛竪.恐彼來奪我池] [增一.弟子品︰言語麤獷,不避尊貴,所謂比利陀婆遮比丘是;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比丘。]
【唐】(3)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十誦.佛未聽我非人授食噉][佛未聽我等食池物。][佛未聽我等從非人受食。][四分.舍利弗食已病即得除差.][清淨道論.我若吃了由我的語言表示所得的蜜粥.便是污蔑了我的活命戒.]
【唐】(4)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鉢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gavāṃpati བ་ལང་བདག་[十誦.食已更呞…應在屏覆處][智論.如憍梵鉢提牛業習故,常吐食而呞(是業不隨智慧)]
【涼】2如畢陵伽婆蹉有瞋恚習,彼長老罵恒河神言:小住弊婢。pilinda-vatsa pilindavaccha
【涼】1長老阿難則有愛習,以憐諸釋子故。
【涼】3尊者舍利弗有憍慢習,捨隨病藥等。
【唐】如是等事,其類甚多。
【唐】世尊雖無煩惱餘習,而或時有似愛等言。
【涼】如是等習,佛世尊永無。所以者何。已離一切諸無巧便煩惱習故。然佛有巧便相似言[巧便=使【宮】]。
【唐】(1)似愛言者,如世尊說:「善來苾芻,能善出家,猶具禁戒。」
【唐】(2)似恚言者,如世尊說:「汝是釋種婢子,釋種是汝大家。」
【唐】(3)似慢言者,如世尊說:「我是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十力,得四無畏。」
【唐】(4)似癡言者,如世尊說:「大王,今者從何處來。[s2]」告阿難言:「看天雨不。園中何故高聲大聲。」
【涼】1愛相似言者,如說:「善來比丘,快能出家。」
【涼】2瞋恚相似言者:「汝是釋種婢子,諸釋是汝大家。」
【涼】3慢相似言者,如說:「我成就十力四無所畏。」
【涼】4無明相似言者,如說:「大王從何處來。」如告阿難:「園林外何以有高聲大聲。」
【唐】或有生疑:世尊已斷諸煩惱習,云何復有如是等類似煩惱言。
【唐】欲令彼疑得決定解,故作斯論,釋其因緣。如此癡言,彼亦爾故。
§b2原因
【唐】問:何故佛說似愛等言。
【涼】問曰:如來以拔習氣根本,何以有如是相似言。
【唐】答:
【涼】答曰:
【唐】(1)護所化田,饒益彼故。謂世尊說似愛言者,欲令天授所破苾芻,身心安隱及除疑故。
【唐】謂提婆達多貪名利故,破壞僧已,尊者舍利子及大目乾連[乾=揵【三宮】]化使還來。彼諸苾芻深生羞恥,身心戰掉[戰=顫【三宮】*],復生疑惑:「我隨天授,不失戒耶。」聞世尊說:「善來苾芻,能善出家,猶具禁戒。」戰掉疑惑二事皆除[戰=顫【三宮】*]。若佛爾時不作此語,彼懷愧惱,吐血命終。
【涼】為守護受化田故。其事云何。此中應廣說破僧因緣。所以者何。即是此經根本因緣故。
【涼】諸比丘為提婆達多所壞,尊者舍利弗化使還來,彼諸比丘生大慚愧兼有疑心:「我等親近提婆達多,所受禁戒將不失耶。」以慚愧心往詣佛所。爾時世尊以親愛軟語而告之言:「善來比丘,快能出家。」說是語時,彼諸比丘皆得除去慚愧及其疑心。[破僧事][鼻奈耶.若我不與語者,沸血當從面孔出。][十誦律/調達…我從今不復屬沙門瞿曇,作是語時.即名捨戒。][四分.舍利弗目連.白佛言.此五百比丘.今應更受大戒。佛告舍利弗目連.先戒即是。][五分.調達驚起罵言…如何忽生惡心以方便將我比丘去。…即以生身墮大地獄。]
【唐】(2)又世尊說似恚言者,摧彼梵志憍慢幢故。[(佛開解梵志阿颰經)今汝祖母,現取婢子為後,可為真貴耶。][汝姓爾者(聲王),則為是釋迦奴種。(長含.阿摩晝經)]
【唐】A謂彼梵志菴婆瑟吒[阿颰/阿摩晝ambaṣṭha/ambaṭṭha菴婆羅吒],不量母卑,而懷憍傲,障他出家,當墮惡趣。由佛訶彼,傲佷心摧。次第二身得生天上,見四聖諦。
【唐】B又由訶彼補色羯羅娑利梵志[汝師教誡,寧能爾不…今費迦沙.何如此輩人…][有人不能得無上明行具足,而行四方便…汝及汝師行此法不…汝自卑微,不識真偽,而便誹謗,輕慢釋子,自種罪根,長地獄本. Passa, ambaṭṭha, yāva
aparaddhañ ca te idaṃ ācariyassa brāhmaṇassa pokkharasātissa.],得入佛法,逮殊勝果[未久…遇病命終][生十九天(無煩天)阿那含中]。[〔由〕-【三宮】][娑=婆【三宮】]
【涼】所以罵菴婆吒言婢子者,欲破其憍慢心。以破憍慢心故,次第二身得生天上見於聖諦。[puṣkarasārin/pokkharasāti費迦沙.沸伽羅娑羅,弗迦羅婆羅,弗迦羅婆梨。][弗袈裟裟羅pokkharasāti][弗迦羅娑梨(SA.595生無煩天pukkusāti).佛羯羅(GA.189)][s79弗迦邏娑利(MA.162).(pukkusāti)弗迦羅,པདྨའི་རྗེས(རྫས) (puṣkaraśarin)
པད་མའི་སྙིང་པོ池堅(辯六界記別經/分別六界經)]
【唐】(3)又世尊說似慢言者,為令不知佛功德者.知已歸依,修勝行故。
【涼】所以說我成就十力四無所畏者,不知佛功德者欲令知故。[如來有十力.四無所畏]
【唐】(4)又世尊說似癡言者,為開彼王談論道故;為解阿難睡悶心故,又欲生彼樂靜心故。
【涼】所以言大王從何處來者,欲生談論次第法故。[雜含1147/1227/1233.大王.從何所來][大王.為從何來][汝今為從何來]
【涼】所以問園林外有高聲大聲者,欲令阿難生閑靜親近心故。[增壹.今此園中是誰音響.聲大乃爾(問訊)…如來好遊閑靜.獨處無為…然今如來遣諸聖眾.我等宜還收集之.令不分散。][雜含1108.告諸比丘…聞精舍中高聲大聲.紛紜閙亂,竟為是誰(諍事)。別譯2p385b#4][1250.語尊者那提伽.何因何緣園林內有眾多人高聲大聲唱說之聲(供養).]
【唐】佛說此等似煩惱言,皆為有情獲利樂故;今訶弟子稱言癡人,亦為利生,如後當說。
[超獨覺聲聞]
【唐】問:何緣,獨覺及諸聲聞雖斷煩惱而有餘習,佛不爾耶。
【唐】答:聲聞獨覺慧不猛利,雖斷煩惱.而有餘習,如世常火,雖有所燒.而餘灰燼。
【唐】佛慧猛利,斷諸煩惱.令無餘習,如劫盡火,隨所燒物.無餘灰燼。
§b3結
【唐】由前所說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涼】以如是等眾因緣故,而作此論。
【涼】{}何故世尊責諸弟子言是癡人。
【涼】此有二義:一是呵責;二言是癡人。[今欲說=令斷【三宮】]今欲說癡人義,故作是說。{}
【涼】{}云何名癡人。
【涼】答曰:於佛法中[生=坐【三宮】*]生於愚癡。佛法者,所謂道也。
【涼】問曰:云何於道[*]生愚癡耶。
【涼】答曰:
【涼】不能令道愚癡,但於自身增長愚癡。
【涼】復有說者,亦能令道愚癡。所以者何。以道遠離故、道不得自在故。
【涼】復有說者,佛說斷愚癡法,是人於此法不斷愚癡、反增愚癡,故作是說。於佛法中生於愚癡、無生分別者,令佛功用方便無有果實。其事云何。如婦人不產,名無產分。如是聞佛所說,不受聖道胎者,是人於佛法中名無產分。
【涼】無果者,無依果解脫果。無得者,於佛法中無所得故。無味者,不得出離味、閑靜味、道品味、寂滅味,故言無味。無利者,無善果利故。譬如良醫,四方懃求種種[藥草=草藥【三宮】]藥草以與病人,為除病故。而彼病人反以藥草棄糞掃中,生二過患:一、自病不愈;二、唐捐醫功。如是諸佛世尊作百千萬種種苦行,懃求無漏聖道之藥,為受化者而解說之。而聞法者不能修行,生二過患:一、不能自愈諸煩惱病;二、唐捐諸佛所行功報。
【涼】復次,生愚癡者,能令自身為非器故,名生愚癡。
【涼】復有說者,斷佛期心故,名生愚癡。佛期心者,欲令眾生解脫諸苦。彼不能修離苦方便,故言斷佛期心。
【涼】復有說者,斷於佛法令不相續。若彼人身修正行,亦令他人修於正行,如是轉轉令多眾生修於正行。若自身不能修於正行,亦令他人不修正行,如是轉轉令多眾生不修正行。如是之人,不能利益一身,何況多人。
【涼】復有說者,本出家所為,而不能得,名生愚癡。{}
【涼】{}復次,於佛法中不如義次行,言是癡人。
【涼】此中以佛語為佛法行者,應如義次行,然復不能行,故言癡人。
【涼】復有說者,如所應行,名如義次行。彼於佛法中不如所應行,名不如義次行。
【涼】不隨順者,於佛法中不如法隨順。不次第行者,於佛法中不作相續行。
【涼】犯眾過惡者,犯於佛法。
【涼】不如法行者,不行次法,謂聖道也。
【涼】復有說者,不如義語次行者,不於一切時能行。如婆他利比丘,於三月後乃受不非時食法。
【涼】復有說者,不如義次行者,此答前說,於佛法中生於愚癡。云何生愚癡。
【涼】答曰:於佛教戒不如義次行,乃至不如法修行次法亦如是。{}
§a2佛訶弟子義
【發】如佛世尊訶諸弟子,稱言癡人,此有何義。
【八】如佛世尊告諸弟子,稱言癡人,此義云何。
【涼】以何等故佛責諸弟子。此答先所說義。
【發】答:是訶責語,謂佛世尊訶責弟子,稱言癡人。如今親教及軌範師,若有近住依止弟子起諸過失,便訶責言:「汝為愚癡,不明不善。」世尊亦爾,訶諸弟子,稱言癡人。
【八】{是佛世尊常訓誨語。如今[和上=和尚【三宮】]和上阿闍梨[梨=黎【明】]教訓[訓=誨【三宮聖聖乙】]弟子,稱言:「癡人,所作非法、造不善事。」佛世尊亦復如是.告諸弟子,稱曰癡人。}
【涼】答曰:[諸=是【三宮】]諸佛世尊常訓誨語。如今[和上=和尚【三宮】]和上阿闍梨,向諸弟子以憐愍意言是癡人。佛亦如是,以憐愍饒益故,言是癡人。
【唐】此中論文總有二分,一者釋佛訶弟子義,二者釋佛訶彼因緣。前所舉文,即是初分。
§b1釋訶弟子義
【唐】(1)
【唐】如今親教及軌範師為遮弟子所起過失,或如父母遮防子過,有所訶責皆為饒益,無有惡心。佛亦如是。
【涼】{如阿闍梨向近住弟子,和上向同住弟子以苦切語而呵責之,而彼和上阿闍梨非是惡心,但以不順法故而呵責之。如父母見子為非法事,欲擁護故,以苦切言而呵責之,而彼父母無有惡心。若當諸子為非法事,而彼父母生苦惱心,欲制諸子為非法事,以苦切語而呵責之。佛亦如是,不以惡心。}
【唐】謂佛所化,略有四種:一宜讚嘆,二宜訶責,三宜捨置,四宜因他。
【涼】諸佛世尊常以四事教化:一以歎美;二以呵責;三以因他;四以放捨。
【唐】A宜讚嘆者,如佛讚嘆俱胝耳等[勇猛精進.堪任苦行,所謂二十億耳比丘是][汝所誦經極為清淨微妙]。
【唐】B宜訶責者,如佛訶責鄔陀夷等[中含.成就戒經.世尊面訶烏陀夷…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唐】C宜捨置者,如置無衣迦葉波等,如佛告彼婆羅門言:「今非其時,未可答汝。」[今非論時…此是無記][ acela-kassapa阿支羅迦葉.裸形迦葉(佛默然不答)][s199]
【唐】D宜因他者,如佛為五苾芻轉正法輪,爾時八萬諸天,皆得聖道。佛為頻毘婆羅王說法[婆=娑【三宮】bimbisāra],爾時亦有八萬諸天.及摩揭陀九萬二千人,皆得聖道。佛為帝釋說法,爾時亦有八萬諸天,得入聖道。佛為羅怙羅說法,爾時亦有六萬諸天,一時得道。
[中含.羅云經.無六萬得道之文][王城南門外道左塔者.佛說法度羅怙羅處.]
【唐】諸如是等,其類甚多。是故世尊.應以訶責而入道者.必訶責之。
【涼】a歎美者,如歎美億耳等:「善哉善哉!比丘能以清妙之音聲唄[頌=誦【明】]頌經法。」
【涼】b呵責者,如呵責優陀耶等。
【涼】d因他者,如轉法輪時為五比丘說法,令八萬諸天得道。如頻婆娑羅王迎佛,令八萬人天得道。如帝釋問佛,亦有八萬諸天得道[中含.釋問經.天王釋遠塵離垢…]。
[雜含379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中含.頻鞞娑邏王迎佛經.頻鞞娑邏.遠塵離垢…及八萬天.摩竭陀諸人萬二千…][頻婆娑羅王經.是時頻婆娑羅王.聞說是法…][頻婆娑羅王聽法得見諦…][佛為頻婆娑羅王說法得見諦…]
【涼】c放捨者,如犢子性梵志等。
【涼】諸應以呵責教化者,若不呵責則不受化。以是故,佛世尊呵責弟子。
【涼】{}如阿闍梨向近住弟子,和上向同住弟子以苦切語而呵責之,而彼和上阿闍梨非是惡心,但以不順法故而呵責之。如父母見子為非法事,欲擁護故,以苦切言而呵責之。而彼父母無有惡心。若當諸子為非法事,而彼父母生苦惱心,欲制諸子為非法事,以苦切語而呵責之。佛亦如是,不以惡心。{}
【涼】若當應以呵責受化而不呵責,彼人畢竟無有調伏,是故世尊而呵責之。
【唐】(2)有說:世尊大悲所逼故,常求覓利他方便。
【涼】復有說者,佛大悲心重,於一切時常作是念:以何方便[能〔-〕【三宮】]能饒益眾生。
【唐】A若不訶罵提婆達多:「汝是愚癡食涕唾者。」則引無量愚癡眾生作諸惡事,又復數數觸惱世尊。[五分.況汝愚癡食涎唾乎][四分.況汝癡人涕唾之身][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豈可況汝無智癡人食唾者乎.][有部毘奈耶.況汝癡人食人洟唾.]
【涼】若如來不呵責提婆達多者,諸餘比丘隨從者眾,復當數數觸嬈世尊。
【唐】B若不毀呰無比女人:「汝身穢惡,不淨充滿。」即彼欲心無由止息。[有部毘奈耶.若我與此無比女人作慈愍言者,此女必當別我去時,情生顧戀因此命終。]
【涼】若當向無比女,不言如是盛屎尿器,[彼=破【三宮】]彼女欲心無由得息。
[anopamā
Anūpamā阿奴跋摩,無比摩建儞迦女。父:摩健地迦(s33s73s120).摩回提.摩因提(吉星).(SN1479)摩揵提Māgaṇḍiya.摩犍提.鬚閑提.Mākandika. Māgandika. 無憂婆羅門 佛說優填王經.義品.有部律等][檀提婆羅門]
[增壹馬王品.摩醯提利.女.名曰意愛…女人有九惡法…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馬王在虛空周旋。][佛本行.日月與昴宿合會之時.有一馬王.名曰雞尸…][出曜經.十五日清旦有一馬王…]
[摩健地迦(s33s73s120). parivrājaka. The daughter’s name is given as Anūpamā and the wife’s Sākalī.]
[爾時優填王千夫人。五百人為一部。舍彌婆提為一部首。阿奴跋摩為一部首。(舍彌波提 舍迷婆帝 舍摩嚩底夫人)]
[菴羅衛女.. 菴婆婆梨女.菴婆羅女.阿梵和利.菴沒羅女.][佛說柰女耆婆經 佛說㮈女祇域因緣經]
【涼】若當不罵菴婆羅吒言是婢子者,彼人無由能破憍慢。
【涼】若不罵其師弗迦羅婆羅者,亦無由能破憍慢。
【唐】故訶弟子,稱言癡人。
【涼】如是等,為增益功德故,亦呵責餘人。
【唐】(3)有說:世尊所以訶責諸弟子者,
【唐】A欲使未種善根者,能種善根;
【唐】B已種善根未成熟者,速能成熟;
【唐】C若已成熟.未解脫者,速得解脫。
【唐】若不訶責,失此善利,故佛為此稱言癡人。
【涼】復次,以二事故呵責餘人:一、b善根不熟者,以呵責故令善根熟;二、c善根雖熟不作方便,以呵責故令生方便得於道果。
§b2釋癡人
【唐】問:言癡人者,是何義耶,為從癡生故說為癡人,為現行癡故說為癡人。設爾何失。
【唐】◎若從癡生故名癡人者,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
【唐】◎若現行癡故名為癡人,a契經不應說阿羅漢亦名癡人。如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又世尊責鄔陀夷言:「癡人無眼,云何乃與上座苾芻競甚深義[成就戒經]。」b又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
【涼】問曰:以何義故言癡人耶。為以從癡生故言是癡人、為以現行癡故言是癡人。
【涼】若從癡生者,阿羅漢亦是癡人。何以故。阿羅漢身從癡生故。
【涼】若以現行故言癡人者,唯阿羅漢得言不癡。所以者何。阿羅漢不現行癡故。若然者,此經云何通。如說:「癡人遠去,莫我前住。」
【唐】(1)有作是說:從癡生,故名為癡人。
【唐】問:若爾,亦從貪恚慢見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癡人。
【唐】答:癡遍行故。
【唐】若佛知訶阿羅漢等以為癡人.於物有益,即亦訶彼,阿羅漢身亦癡生故。如契經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有識之身。」[無明所蓋(覆/盲).愛緣所繫.愛結所繫(中含雜含本事)…/貪愛結所繫縛]智者亦爾。阿羅漢等,說為智者。
【唐】(2)有餘師說:現行癡,故名為癡人。
【涼】2評曰:應作是論:現前行癡,名曰癡人。
【唐】問:若爾,契經不應說阿羅漢亦名癡人。
【涼】問曰:若然者,唯阿羅漢是不癡人。此經云何通。乃至廣說。
【唐】答:且契經說「遠去癡人,勿我前住」者,是誦者謬誦。應如是說:「遠去苾芻,勿我前住。」世尊臨欲般涅槃時,尊者白淨在佛前住,以扇扇佛。時有無量長壽諸天來詣佛所,嫌彼尊者:「當佛前住,遮蔽我等.不見世尊,而使我等失最後利。」佛知彼意,便作是言:「遠去苾芻,勿我前住。」[upavāna.upavāṇa梵摩那.優波摩(那).鄔波摩那.優和洹.(優頭槃)]
【涼】答曰:此經應如是說:「[速=遠【三宮】]速去比丘,莫我前住。」曾聞佛般涅槃時,長壽諸天嫌如是事:「此[天=大【元明宮】]天德神力比丘,今者何以在我前立,障我等前,使不得見世尊身。此是我等最後見世尊身。所以者何。世尊不久當般涅槃。」爾時世尊知諸天心所念,告比丘言:「遠去,莫我前住。」
【唐】又世尊責鄔陀夷言:「癡人無眼,云何乃與上座苾芻競甚深義。」者,亦不相違,以鄔陀夷爾時未得阿羅漢果,或言異生,或言有學。
【唐】(3)有餘師說:阿羅漢等亦現行癡,不染無知猶未斷故。
【唐】問:諸餘煩惱亦有現行,何故唯說癡人,非餘。
【唐】答:前已說言,癡遍行故,隨起何地無明現前,則癡人名依彼而立。由此義故,佛訶弟子稱言癡人。
【涼】1復有說者,先說應以呵責得度者而[呵【大磧】=阿【麗】]呵責之。若呵責阿羅漢得勝進者,佛亦呵責,言是癡人。
【涼】問曰:人有愛、有恚、有慢、有見、有癡,何以言是癡人,不言是愛等人耶。
【涼】答曰:以癡遍一切處故。3若行彼地癡,即是彼地癡人。[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九
§a3佛訶彼因緣--癡人義
§b1不順教
【發】何故世尊訶諸弟子.稱言癡人。
【發】答:彼於世尊教誡教授,不隨義行,不隨順,不相續。
【八】以何等故.佛世尊稱言癡人。
【八】答曰:佛世尊法中,不順戒行,犯眾過事、無果實行,故稱癡人。
【八】復次,佛世尊,不順教誡教使順法,故稱癡人。
【涼】{何故世尊責諸弟子言是癡人。
【唐】此下論文即第二分,釋佛訶彼癡人因緣。
【涼】此有二義:一是呵責;二言是癡人。[今欲說=令斷【三宮】]今欲說癡人義,故作是說。}
【八】{}是佛世尊常訓誨語。如今[和上=和尚【三宮】]和上阿闍梨[梨=黎【明】]教訓[訓=誨【三宮聖聖乙】]弟子,稱言:癡人,所作非法、造不善事。佛世尊亦復如是告諸弟子稱曰癡人。{}[二舊譯順序一致]
【涼】{復次,於佛法中不如義次行,言是癡人。
【唐】「教誡教授」,總顯佛語。
【涼】此中以佛語為佛法。
【唐】1能正行者,名隨義行。彼諸弟子不能正行故,名「不隨義行」。
【唐】2有說:如應行者,名隨義行。彼諸弟子不如應行故,名「不隨義行」。
【涼】1行者應如義次行,然復不能行,故言癡人。
【涼】2復有說者,如所應行,名如義次行。彼於佛法中不如所應行,名不如義次行。
【唐】「不隨順」者,於佛聖教不能隨順修功德故。
【唐】「不相續」者,不能長時流注相續修功德故。
【涼】不隨順者,於佛法中不如法隨順。
【涼】不次第行者,於佛法中不作相續行。
【涼】犯眾過惡者,犯於佛法。
【涼】不如法行者,不行次法,謂聖道也。
【涼】3H2復有說者,不如義語次行者,不於一切時能行。如婆他利比丘,於三月後乃受不非時食法。
【涼】4復有說者,不如義次行者,此答前說「於佛法中生於愚癡」,云何生愚癡。
【涼】答曰:於佛教戒不如義次行。
【涼】乃至不如法修行次法,亦如是。}
【唐】問:教誡教授有何差別。anuśāsana/avavāda
【唐】答:1.遮無利益,故名教誡;與有利益,故名教授。
【唐】2.復次,教住正念,故名教誡;教住正知,故名教授。
【唐】3.復次,令修有表,故名教誡;令修無表,故名教授。
【唐】4.復次,令修奢摩他,故名教誡;令修毘鉢舍那,故名教授。
【唐】5.復次,令修聖道,故名教誡;令得聖果,故名教授。
【唐】6.復次,令修世間善法,故名教誡;令修出世善法,故名教授。
【唐】是謂教誡教授差別。[瑜伽T30p418a#8-23云何教授.當知教授略有八種…云何教誡.當知教誡略有五種…T30p504b#1-c17云何名為善能教授…云何名為善能教誡…]
§b2作愚癡事
【發】復次,彼於聖教.作愚癡事,空無有果.無出無味.無有勝利,違越佛教,於諸學處.不能受學,故佛訶彼.稱言癡人。
【涼】{云何名癡人。答曰:於佛法中[生=坐【三宮】*]生於愚癡。
§c1聖道
【唐】A1此中聖教,意顯聖道。
【涼】佛法者,所謂道也。
【唐】問:彼云何於聖道作愚癡事耶。
【涼】問曰:云何於道[*]生愚癡耶。
【唐】答:
【涼】答曰:
【唐】a彼不能令聖道成愚癡事,但彼相續增長愚癡,障礙聖道。
【唐】b有說:亦令聖道成愚癡事,謂令成遠,不得自在,不現行故。
【唐】c有說:為斷愚癡,佛說聖教。彼聞聖教,不斷愚癡,轉更增長,是故說:彼於佛聖教作愚癡事。
【涼】a不能令道愚癡,但於自身增長愚癡。
【涼】b復有說者,亦能令道愚癡。所以者何。以道遠離故、道不得自在故。
【涼】c復有說者,佛說斷愚癡法,是人於此法不斷愚癡、反增愚癡,故作是說:於佛法中生於愚癡。
【唐】B1空者,顯彼無聖道胎,如女身中不任懷孕,空無子故,說名石女。彼亦如是,雖聞佛教,不能攝受聖道胎故,佛於彼身無士用果,虛棄功用,故名為空。
【涼】無生分別者,令佛功用方便無有果實。其事云何。如婦人不產,名無產分。如是聞佛所說,不受聖道胎者,是人於佛法中名無產分。
【唐】C1無有果者,無有等流及解脫果。
【涼】無果者,無依果解脫果。
【唐】D1a無出者,無士用果。
【唐】b復次,出者,謂得。彼於佛法無所得故,說名無出。
【涼】無得者,於佛法中無所得故。
【唐】E1無味者,彼於佛法,無出家味、無寂靜味、無聖道味、無寂滅味,故名無味。
【涼】無味者,不得出離味、閑靜味、道品味、寂滅味,故言無味。[s26四種樂]
【唐】F1無勝利者,果名勝利,彼不得果,故無勝利。
【唐】復次,有二失故,名無勝利。譬如良醫,愍諸有疾,四方求藥,得已與之。病者輕賤,投之糞壤。彼有二失:一者,自疾不得除愈[疾=病【三宮】];二者,良醫功為虛棄。世尊亦爾,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為諸有情求聖法藥,得已為說。彼聞輕賤,不自服行,用求名利。彼有二失:一者,不除自煩惱病;二者,令佛唐捐其功。
【涼】無利者,無善果利故。譬如良醫,四方懃求種種藥草[藥草=草藥【三宮】]以與病人,為除病故。而彼病人反以藥草棄糞掃中,生二過患:一、自病不愈;二、唐捐醫功。如是諸佛世尊作百千萬種種苦行,懃求無漏聖道之藥,為受化者而解說之。而聞法者不能修行,生二過患:一、不能自愈諸煩惱病;二、唐捐諸佛所行功報。
【唐】G1違越佛教者,違越世尊聖教理趣。
【唐】H1於諸學處不能受學者,不能修行法隨法行。[s181云何法隨法行]
§c2聖教
【唐】A2復次,彼於聖教作愚癡事者,彼斷聖教,不令相續故。謂佛為彼說無上法,若聞正行.轉為他說,他復正行.更為餘說,如是展轉饒益無窮,乃名如來聖教不絕。彼聞聖教不能正行,亦復不能轉為他說。自既無益復不利他,名斷聖教不令相續。由此說名作愚癡事。
【唐】B2空者,自身非法器故。
【涼】b2復次,生愚癡者,能令自身為非器故,名生愚癡。
【唐】C2無有果者,令佛期心無有果故,謂佛欲令眾生聞法脫生死苦,彼聞法已,不能修行離苦方便,是故令佛期心無果。
【涼】c2復有說者,斷佛期心故,名生愚癡。佛期心者,欲令眾生解脫諸苦。彼不能修離苦方便,故言斷佛期心。
【涼】a1復有說者,斷於佛法令不相續。若彼人身修正行,亦令他人修於正行,如是轉轉令多眾生修於正行。若自身不能修於正行,亦令他人不修正行,如是轉轉令多眾生不修正行。如是之人,不能利益一身,何況多人。
【唐】D2無出者,彼不能得本出家時所求勝事,謂淨持戒。
【涼】d復有說者,本出家所為,而不能得,名生愚癡。}
【唐】E2無味者,無靜慮味。
【唐】F2無勝利者,無無倒慧。
【唐】G2違越佛教者,謂不得涅槃。佛為眾生得涅槃樂.說正法教,彼不能證,故名違越。
【唐】H2於諸學處不能受學者,佛所施設種種學處不能受學;有雖受學,不能恒修,如婆柁梨[婆他利/婆拕梨Abhk29][中含.跋陀和利經],過雨四月方能受學一坐食法;有雖恒修而不圓滿,俱名不能受學學處。
【唐】由此因緣,佛訶弟子.稱言癡人。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犍度智品之六[不分卷及品【三宮】]
〖六因〗
【發】有六因,謂相應因,乃至能作因。
【八】有六因:相應因、共有因、自然因、一切遍因、報因、所作因。
【涼】有六因,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外道及譬喻者]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彼尊者依六因作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為止無因惡因論故,謂諸外道,或執諸法無因而生,或復執有不平等因。為止彼意,顯諸法生決定有因,非不平等。
【涼】1以此六因斷無因惡因者意故。[(中含)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唐】2有作是說:有執因緣非實有物,如譬喻者。為止彼意,顯示因緣若性若相皆是實有。
【唐】3復有說者:欲以六因顯示四果,令其明了,如觀掌內阿摩洛迦。謂以相應俱有二因顯士用果,以同類遍行二因顯等流果,以異熟因顯異熟果,以能作因顯增上果。
【涼】3復有說者,彼尊者所以依六因作論者,欲顯現四種果,如觀掌中阿摩勒故。若說相應共生因,即顯現功用果。若說相似因、遍因,即顯現依果。若說報因,即顯現報果。若說所作因,即顯現威勢果。[s71次第安布餘甘子等段.名阿摩洛迦(Āmalaka)。易混:芒果āmra/amrapāli。]
【唐】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涼】以是事故,依六因作論。}
§a2是否經說
【唐】1.然此六因非契經說,契經但說:「有四緣性,謂因緣性,廣說乃至增上緣性。」今欲以因分別緣,故說此六因。[(緣生初勝分法本經)有四種緣.世尊所說.][(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如餘處說.緣有四種.][正理:(四緣)而餘部中有不誦者。麟記:如四緣在增四經中.而化地部.達磨毱部中不誦。(Dharmaguptaka法藏部.法蜜部)]
【涼】[論=說【三宮】]論曰.此六因非佛經說,四緣是佛經說,今欲以因解緣。其事云何。相應因乃至報因是因緣,所作因者是次第緣、境界緣、威勢緣。
【唐】問:為因攝緣,緣攝因耶。
【涼】問曰:因攝緣、緣攝因。
【唐】答:
【涼】答曰:
【唐】(1)互相攝,隨其事。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餘三緣。
【涼】隨體性相攝。
【唐】(2)有作是說:緣攝因,非因攝緣。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增上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非因所攝。
【涼】或有說者,應有差別。云何差別。如相應因乃至報因是因緣,所作因是威勢緣,次第緣、境界緣是緣非因。為因攝緣、為緣攝因。緣攝因,非因攝緣。不攝何等。次第緣、境界緣。
【唐】2.復有說者:六因亦是契經所說。謂增壹阿笈摩增六中說,時經久遠,其文隱沒。尊者迦多衍尼子等,以願智力觀契經中說六因處[處=緣【三】],撰集製造阿毘達磨,是故於此分別六因。
【唐】曾聞增壹阿笈摩經從一法增,乃至百法,今唯有一乃至十在,餘皆隱沒。又於增一乃至十中亦多隱沒,在者極少。曾聞:「尊者商諾迦衣(Śaṇakavāsa)大阿羅漢,是尊者阿難陀同住弟子,是大德時縛迦(Jīvaka耆婆(伽)/祁婆迦)親教授師。彼阿羅漢般涅槃時,即於是日有七萬七千本生經,一萬阿毘達磨論隱沒不現。」一論師滅,尚有爾所經論隱沒,況從彼後迄至于今,若百若千諸論師滅,經論隨沒,數豈可知。
【唐】故此六因是契經說。
【涼】復有說者,六因亦是佛經說。如《增一阿含》六法中說,經久遠故而有亡失。彼尊者迦旃延子,以願智力,觀佛經中說六因處,於此阿毘曇中依六因而作論。
【涼】曾聞《增一阿含》從一法增乃至百法,今[唯=惟【三宮】]唯有一法增乃至十法在,餘悉亡失。又於一法中亡失者多,乃至十法亡失亦多。曾聞:「有大德阿羅漢名奢那婆數[數=藪【三宮】],是尊者耆婆迦[和上=和尚【三宮】]和上。彼尊者般涅槃時,即日有七萬七千本生因緣、有一萬阿毘曇論滅不復現,從是以後更不復行。」一論師滅,有爾所經論更不復行,何況若百若千諸論師滅。
【晉】{此佛說契經。《[增一=一增【宮】*]增一阿鋡[*]》五法中,於久時已來亡失。彼作經者願智觀已,立此阿毘曇章。
【晉】佛說無量部,久時亡失。說者《[*]增一阿鋡[*]》從一法至百法,今從一法至十法。於此一多有失不存,如是至十。復說:尊者舍那婆阿羅漢是耆婆師,彼般涅槃日,即彼日亡失七十千生經,阿毘曇中亡失十千經。從是[以=已【三宮】]以來佛法不復行,如是此無量部,久時亡失。如是佛契經說五結《一增阿含》於五法中久時亡失,彼作經者願智觀已,立此阿毘曇章。}
【唐】3.有餘師說:如是六因,雖無一經次第具說,然於諸經處處散說。
【涼】復有說者,雖無有經一處全說六因,處處經中別說六因中一一因。
【唐】(1)謂契經說:「是名見為根信,證智相應。」如是等經說相應因。
【涼】問曰:若然者,何經中說相應因。
【涼】答曰:如說:「是名見道根本信,名不壞智相應。」此經說相應因。[MA186是謂:信,見本、不壞智相應。MN47.ayaṃ vuccati…ākāravatī saddhā dassanamūlikā, daḷhā,
asaṃhāriyā…]
【唐】(2)又契經說:「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俱起受想思。」如是等經說俱有因。
【涼】何處說共生因者,如說:「眼緣色生眼識,亦生共生受想等。」此經說共生因。[Chap.3〔62〕cakṣuḥ pratītya rūpāṇi
côtpadyate cakṣurvijñānaṃ trayāṇāṃ sannipātaḥ sparśaḥ (sparśa)sahajātā vedanā saṃjñā cetanā itî][雜含(273) 1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306) 2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㝹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3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耳鼻舌身意…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4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5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此受集、此受滅、(此受味)、此受患、此受離如實知,於彼色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耳鼻舌…][(214) 6二因緣生識…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心緣生。{色若}[若色、]眼、識,無常、有為、心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觸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諸法無常、有為、心緣生,所謂:觸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6. (SN.35.93. Dutiyadvayasuttaṃ)tiṇṇaṃ saṅgati
phasso (spṛśya)(phas phus梵spṛś)…Phuṭṭho,
bhikkhave, vedeti, phuṭṭho ceteti, phuṭṭho sañjānāti. ]
【唐】(3)又契經說:「如是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善法隱沒,惡法出現,有隨俱行善根未斷。以未斷故,從此善根猶有可起餘善根義,彼於當來有清淨法。」如是等經說同類因。
【涼】何處說相似因者,如說:「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此人不善法滅、善法更生。」此經說相似因。[中含:他心智觀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來後時以他心智復觀此人心,知此人滅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滅,不善法已生,餘有善根而不斷絕,從此善根當復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淨法。…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知此人滅不善法而生善法…]
【唐】(4)又契經說:「諸邪見者,所有身業語業意業、諸有願求,皆如所見,所有諸行皆是彼類,如是諸法皆悉能招非欣愛樂、不可意果。」如是等經說遍行因。
【涼】何處說遍因者,如說:「比丘,若有所思、有所分別,是名起使。」[謂邪見人,身業如所見,口業如所見,若思若欲、若願若為,彼皆隨順,一切得不愛果、不念、不可意果。… yañca manokammaṃ yathādiṭṭhi samattaṃ samādinnaṃ
yā ca cetanā yā ca patthanā yo ca paṇidhi ye ca saṅkhārā, sabbe te dhammā aniṭṭhāya
akantāya amanāpāya ahitāya dukkhāya saṃvattanti. ]
【唐】(5)又契經說:「無處無容,身語意惡行受可愛異熟;有處有容,彼受不可愛異熟。」如是等經說異熟因。
【涼】何處說報因者,如說:「修行廣布殺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受不善報。」此經說報因。[增一:其有眾生,修行殺生.廣布殺生,種地獄罪.餓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壽命極短…][中含:彼愚癡人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已,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受於苦報,一向不可愛.不可樂.意不可念。][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善處.生於天中者,終無是處;…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者,必有是處.]
【唐】(6)又契經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謂他音聲及內如理作意。」如是等經,說能作因。
【涼】何處說所作因者,如說:「以二因二緣生於正見,乃至廣說。」此經說所作因。[二因二緣(長中增含):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
【唐】故此六因是佛所說,是故尊者依經作論。
【涼】如是等經,皆說六因。
【涼】此犍度[犍度=揵度【宋元宮】下同],分別因、不分別緣。見犍度,分別緣、不分別因。
【涼】{}問曰:何故彼尊者依六因作論。
【涼】答曰:
【涼】以此六因斷無因惡因者意故。
【涼】復有說者,彼尊者所以依六因作論者,欲顯現四種果,如觀掌中阿摩勒故。若說相應共生因,即顯現功用果。若說相似因、遍因,即顯現依果。若說報因,即顯現報果。若說所作因,即顯現威勢果。以是事故,依六因作論。{}
1■相應因
【唐】「云何相應因。」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譬喻者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s52〖根〗根相應]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唐】1謂或有執:心心所法前後而生,非一時起。如譬喻者[s52諸法生時漸次非頓(大德)]。彼作是說:心心所法,依諸因緣前後而生。譬如商侶涉嶮隘路,一一而度,無二並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眾經[經=緣【三宮】]和合,一一而生,所待眾緣各有異故。[和合唯一無二…心與受等一和合生s10s16][s2s145s95][心心所法前後相應]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心心所法,有別因故,可說眾緣和合有異;有別因故,可說眾緣和合無異。謂心心所各各別有生住異滅和合而生,是故可說和合有異;同依一根、同緣一境而得生故,可說一切和合無異。是故一切心心所法,隨其所應,俱時而起。[s52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剎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
【唐】2或復有執:「諸法各與自性相應,非與他性。」彼作是說:相喜樂義,是相應義。無法與法共相喜樂[相愛重].猶如自性與自性者。[s52]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二事和合可說相應,非於一物有相應義;亦無自體喜樂自體,能緣所緣有差別故。[s156自體與自體由三因緣不相應故,一無二自性俱起故,二前後剎那不並故,三諸法不觀自體與他為緣故。][s148謂三緣故自體不與自體相應…]
【唐】3或復有執:「自性於自性,非相應非不相應。」彼作是說:要與他合方名相應,自於自性無他義故,不名相應[s52諸法不待自性而生故]。互相憙樂是相應義,自於自性深喜樂故,非不相應。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無有自性憙樂自性義,如前說。
【唐】4或復有執:「力任持義,是相應義。」
【唐】彼作是說:若法由彼法力任持生,此法與彼法相應。
【唐】是故心與心相應,心力持心.令得生故。心所法與心相應,心力持彼令得生故。[s52此心與彼心相應/心所與心相應/心所與心所相應]
【唐】心不與心所法相應,非彼力持而得生故。心所法不與心所法相應,非互相持而得生故。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心與心所,心所與心心所,皆展轉力持而得生故,更互相應;一身二心不並起故,無相應義。
【唐】為遮此等種種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a2本論文
【發】云何相應因。
【發】答:受與受相應法.為相應因,受相應法與受.為相應因。想思觸作意、欲勝解念三摩地;慧與慧相應法.為相應因,慧相應法與慧.為相應因。是謂相應因。
【八】云何名相應因。答曰:痛.痛相應法.相應因中因,痛相應法.痛.相應因中因。想、思、更樂、憶、欲、解脫、念、三昧;慧.慧相應法.相應因中因,慧相應法.慧.相應因中因。是謂相應因。[因中因:AKBh: sahabhūhetunā hetuḥ由俱有因故成因。]
【涼】云何相應因。
【涼】答曰:受於受相應法.相應因中因,受相應法於受.相應因中因。
【涼】{如是,想思觸、作觀、欲、解脫、念定,慧.慧相應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
【涼】{}問曰:何故此法展轉為因。
【涼】答:有為法性羸劣,故義言問:受[法=汝【宮】]法不用想,能所覺不受。當答言:不能如是,餘法相離,不能有所作。是故心心數法,展轉相長養,展轉相增益,展轉相依而能負重。如二葦束相依而住,眾多亦然。如以一繩不能挽大材,多繩則能。彼亦如是。{}
§a3辨文
§b1不說心
【唐】問:此中何故不說心耶。
【涼】問曰:何故不說心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1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或有說者:亦應說心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說六因義皆不盡故,若作盡理無餘說者,應作是說:「云何相應因。謂一切心心所法。云何俱有因。謂一切有為法。云何同類因。謂一切過去現在法。云何遍行因。謂一切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法。云何異熟因。謂一切不善及善有漏法。云何能作因。謂一切法。」
【唐】(3)有作是說:設作是說,亦不盡理,不知何位.誰與誰為因故。
【唐】若說此中是有餘說,於理為勝。諸作論者略標少法為根本故。
【涼】3'復有說者,應說:心.心數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涼】2復有說者,此文說諸因義不盡。若盡說者,應作是說:「云何相應因。心.心數法.相應因中因。云何共生因。一切有為法。云何相似因。過去現在法。云何一切遍因。過去現在一切遍使,及使相應共有法。云何報因。不善及善有漏法。云何所作因。一切諸法。」應如是說諸因。若不說者,當知說諸因義不盡。
【唐】(4)有餘師說:心已說在此所說中,謂受相應慧相應法,亦攝心故。
【涼】4復有說者,已說在先所說受相應法中。其義云何。如說:受受相應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
【唐】問:何故不說心之自相。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不即心名說耶。
【唐】答:平等相似是相應義,心勝如王,是故不說。如伽他言:
【涼】答曰:等義是相應義,此心是宗主,如偈說:心是第六增上王。
【唐】 第六增上王 染時染自取 不染而有染 染者謂愚夫
【涼】{ 第六增上王 此染彼亦染 無染而生染 染者名愚小 }
【唐】[有部-雜事: 第六王為上 染處即生著 無染而起染 說此是愛夫 ]
【唐】[瑜伽: 第六增上王 染時染自取 於無染不染 染者名愚夫 ]
【唐】[尊婆須蜜:典六增上王 於染甚染著 不染便無染 染者謂之愚 ]
【唐】[五分律/四分律: 第六王為上 染者與染等 不染則無垢 染者謂之愚 ]
【八】{ 六增上王 染著諸塵 非染無污 染謂之愚 }
【晉】{ 第六增上王 以染而染之 不染則無染 染者謂之愚 }
【唐】[出曜經:六增上王.染為染首.無染則離.染者謂愚.][法句經:著垢為塵.從染塵漏.不染不行.淨而離愚.][垢=欲【三】,始【金】]
【唐】(5)復有說者:以三摩地,有說即心;說三摩地,即已說心,故不別說。
【涼】復有說者,以心故名相應不相應法。如說:是名心相應法、是名心不相應法。
【涼】{}如是,想思觸、作觀、欲、解脫、念定,慧.慧相應法.相應因中因,乃至廣說。{}
§b2但說大地法
【唐】問:何故但說十大地法為相應因,非餘法耶。
【涼】問曰:何以但說十大地數法,不說餘數法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3)有說:若法,一切界.一切地.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種.一切心可得者,此中說之。餘法不爾,故此不說。
【涼】1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涼】2復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涼】3復有說者,諸界、諸地、諸心、諸種中可得者說,餘數法與上相違故不說。
[大地]
【唐】問:大地法是何義。
【唐】答:
【唐】(1)大者,謂心。如是十法是心起處,大之地故,名為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
【唐】(2)有說:心名為大,體用勝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諸心所所依處故。受等十法於諸大地遍可得,故名大地法。
【唐】(3)有說:受等十法,遍諸心品,故名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
[心所]
【唐】問:何故名心所。
【唐】答:是心所有故。
§b3展轉義[心法羸劣,相依辦事]
【唐】問:何故心心所法展轉為相應因。
【涼】{問曰:何故此法展轉為因。
【唐】答:展轉為因故,展轉力生故,展轉相引故,
【唐】展轉相養故,展轉相增故,展轉相依故。如二蘆束相依而住,多繩相合能牽大木,多人連手能渡大河。
【唐】有為諸法性羸劣故,展轉相依方辦事業。義問受言:「汝若離想,能納境耶。」[受]答言:「不能。」餘心心所為問亦爾。
【涼】答:有為法性羸劣故。義言問受:「[法=汝【宮】]法不用想,能所覺不。」受當答言:「不能。」如是,餘法相離,不能有所作。
【涼】是故心心數法,展轉相長養,展轉相增益,展轉相依.而能負重。如二葦束相依而住,眾多亦然。如以一繩不能挽大材,多繩則能。彼亦如是。}
§a4自性
【唐】問:相應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一切心心所法,即攝三蘊,一蘊少分;一處,一處少分;七界,一界少分。
§a5相應名義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相應是何義。
【涼】問曰:云何是相應義。
§b1等義
【唐】答:等義是相應義。
【涼】答曰:等義是相應義。
【唐】問:諸心所法或多或少,謂善心多,不善心少;不善心多,有覆無記心少;有覆無記心多,無覆無記心少;欲界心多,色界心少;色界心多,無色界心少;有漏心多,無漏心少,云何等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等義是相應義者,此數法於心或多或少:於善心多、於染污心少,於染污多、於不隱沒無記少,於欲界繫多、於色界繫少,於色界繫多、於無色界繫少,於有漏多、於無漏少。如是者,云何等義是相應義。
【涼】答曰:
【唐】(1)依體等義,說名為等。若一心中二受一想,可不名等;然一心中一受一想,餘亦如是,故說等義是相應義。
【涼】以體等故,言等義是相應義。若當一心中有二受一想,如是不名為等,非相應義。一心[一=一心【三宮】]一受,餘數法亦爾。以是故等義是相應義。
【唐】(2)復次,等不相離,是相應義。
【涼】復有說者,等不相離義,是相應義。
【唐】(3)復次,等不別異,是相應義。
【涼】復有說者,等不別異義,是相應義。
【唐】(4)復次,等運轉義,是相應義。如車轉時,眾分皆轉,共辦一事。如是心車於境轉時心所亦轉,共成一事,故名相應。
【涼】復有說者,等同受義,是相應義。如車載時,諸分皆載,無不載者。如是心車受緣時,諸大地於緣等受,無不受者。
【唐】(5)復次,等所作義,是相應義。如秋鴿等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非前非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一時趣境,一時受境,一時捨境,故名相應。
【涼】復有說者,等同受義,是相應義,非前後故。如秋時群鴿,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如是心心數法,於緣一時造、一時所作、一時滅。
【唐】(6)復次,等相順義,是相應義。如人相順即名相應,心心所法相順亦爾。
【唐】(7)復次,等和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合說名相應,心心所法和合亦爾。
【涼】7復有說者,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不相妨故共合,如是此法與彼法不相妨故相應。
【涼】6復有說者,等相愛義,是相應義。如人更相隨順.言是相愛,如是此法與彼法更相隨順.言是相應。
§b2霧尊者等六義
【唐】(1)霧尊者曰:[bāṣpa
vāṣpaḥ བཤྱཿ རླངས་པ 婆已(巳) 婆多(侈*) 婆師波][脇尊者 尊者婆奢][婆師婆.大眾部之祖]【唐】四事等故,說名相應。一時分等,謂心心所同一剎那而現行故。二所依等,謂心心所同依一根而現行故。三所緣等,謂心心所同緣一境而現行故。四行相等,謂心心所同一行相而現行故。
【涼】尊者婆已說曰:有四事等故,是相應義,所謂時、所依、行、境界。時者同一剎那,所依者同一所依,行者同於一行,境界者同行一境界。以是事故,是相應義。
【唐】(2)復次,五事等故,說名相應。即前四事及物體等。謂心心所各唯一物,和合而起,故名相應。
【唐】(3)復次,如束蘆義,是相應義。如一一蘆不能獨立,要多共束方能得住。心心所法亦復如是,要多相依,方能行世、取果與果及取所緣。
【涼】復有說者,葦束義是相應義。如葦二束多束相依而住。如是心心數法性羸劣故,一一不能生、不能取緣。心與十大地合,能行世、能取果、能知境界、能有所作。
【唐】(4)復次,如合索義,是相應義。如一一縷不能牽材木[〔木〕-【三宮】],多縷相合,乃有牽用。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繫材義是相應義。如一[斤=片【三宮】]斤麻不能繫材,若多合為索則能繫材。如是心大地法,廣說如上。
【唐】(5)復次,如連手義,是相應義。如河漂急,獨不能渡,多人連手乃能渡之。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相牽渡河義,是相應義。相牽者,展轉相牽手。如山谷中駛河,一人則不能渡[渡=度【三宮】*];若與多人更相牽手,然後能渡[*]。如是心與大地,廣說如上。
【唐】(6)復次,如商侶義,是相應義。如多商人共為伴侶,能過險路。心心所法亦復如是,廣說如前。
【涼】復有說者,同伴義,是相應義。如曠野道多諸盜賊惡獸,一人則不能過;若集多人,展轉相因,然後能過。如是心與大地,廣說如上。
§b3世友九義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云何是相應義。
【唐】(1)相引生義,是相應義。[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乘載義]
【唐】問:若爾,眼識意識亦互相引,彼相應耶。
【唐】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互相引者,乃是相應。
【涼】相生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眼識能生意識,彼是相應耶。
【涼】答曰:所依異。若同所依、能相生者,是相應義。
【唐】(2)復次,不相離義,是相應義。[不移動義]
【唐】問:若爾,四大種亦不相離,彼相應耶。
【唐】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亦不相離,乃是相應。
【涼】復次,不別異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四大亦不別異,是相應耶。
【涼】答曰:四大無有所依,若有所依、不別異者,是相應義。
【唐】(3)復次,有所緣義,是相應義。[有因緣義]
【唐】問:若爾,六識皆有所緣,彼相應耶。
【唐】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有所緣者,乃是相應。
【涼】復次,有所緣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五識亦有所緣,是相應耶。
【涼】答曰:所依各異。若同所依、同所緣,是相應義。
【唐】(4)復次,同所緣義,是相應義。[一因緣義]
【唐】問:若爾,五識各與意識同一所緣,應說相應。又多眼識應說相應,如多有情共觀初月等。
【唐】答:彼所依異,若同所依、同所緣者,乃是相應。
【涼】復次,同一緣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眼識意識同於一緣,是相應耶。今現見多人俱共生心同觀初月,是相應耶。
【涼】答曰:所依各異。若同所依、同於一緣,是相應義。
【唐】(5)復次,常和合義,是相應義。[所有希望義]
【唐】問:若爾,壽煖識三,亦常和合,彼相應耶。
【唐】答:不爾,壽煖二法無所依故。若有所依、亦常和合,乃是相應。
【涼】復次,合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壽命、[煖=暖【三宮】]煖氣、識合在一處,是相應耶。
【涼】答曰:彼二無所依。若有所依、亦有合相,是相應義。
【唐】(6)復次,恒俱生義,是相應義。[俱生義]
【唐】問:若爾,四大種恒俱生,彼相應耶。
【唐】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恒俱生者,乃是相應。
【涼】復次,一時生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四大一時生,是相應耶。
【涼】答曰:四大無所依。若有所依、一時俱生,是相應義。
【唐】(7)復次,俱生住滅,是相應義。[一起一住一盡]
【唐】問:若爾,隨心轉色隨心轉心不相應行,亦俱生住滅,彼相應耶。
【唐】答:彼無所依。若有所依、俱生住滅,乃是相應。
【涼】復次,俱生俱住俱滅,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俱生俱住俱滅,則相應耶。
【涼】答曰:無有所依。若有所依,俱生俱住俱滅,是相應義。
【唐】(8)復次,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轉義,是相應義。[一希望一因緣一時造]
【唐】問:云何知然。
【唐】答:寧知不然。
【涼】復次,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是相應義。
【涼】問曰:何以知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是相應耶。
【涼】答曰:復何以知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非是相應義耶。
【唐】(9)復次,同作一事義,是相應義。[一事所須義]
【唐】問:若爾,諸忍與智同作一事,彼相應耶。
【唐】答:彼不俱生,若俱時生、同作一事,乃是相應。
【涼】復次,同作一事義,是相應義。
【涼】問曰:若然者,忍智同作一事,是相應耶。
【涼】答曰:彼不同時生。若同時生、同作一事,是相應義。
§b4大德及妙音
【唐】大德說曰:同伴侶義,是相應義。識與心所,互相容受,俱時而生,同取一境,乃是相應。[識=謂【三宮】][s10心與受等一和合生][(印順)(新譯)故意修改為適合於阿毘達磨論宗的.]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sahāya同伴義,是相應義。如識隨所緣事,為諸數名,離於俱生,是相應義。[sahasra千義,是相應義。識所適處,各相開避,心所念法,則有算數。][(印順)與譬喻師前後相伴的相應義相合…涼譯《毘婆沙論》,也與《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相合(次第生起.前後相伴)]
【唐】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所依所緣行相所作,一切同義,是相應義。所以者何。諸有為法性羸劣故,展轉力持,方能起作。曾不見有一大地法獨起作故。
【涼】尊者瞿沙說曰:同一依、同一行、同一緣是相應義。所以者何。有為法性羸劣,展轉相因力生,不見有一大地獨行世者,是故說名相應。
§a6三世及果
【唐】此相應因,定通三世,有士用果。
【涼】此相應因,於三世中決定能生功用果。
2■俱有因
【唐】「云何俱有因。」乃至廣說。
【涼】云何共生因。乃至廣說。
§a1相應俱有同異
【唐】問:相應俱有,二因何異。
【涼】問曰:相應因、共生因,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1有說:無異。一剎那受與想等法為二因故。是故於此應作是說:若相應因即俱有因;有俱有因非相應因,謂不相應俱有因是。
【涼】或有說者,若有相應因則有共生因。頗有共生因非相應因耶。答曰:有,諸不相應共生因也。
【涼】問曰:此事可爾;所問差別者,於一剎那中受與想有二因,所謂相應因、共生因,有何差別。
【唐】2[評]如是說者:二因有異。雖依一法,而義別故。
【唐】問:若爾,二因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名即差別,謂名相應因,名俱有因。
【唐】(2)復次,為伴侶義.是相應因;同一果義.是俱有因。
【涼】不相離義.是相應因義,同一果義.是共生因義。
【唐】(3)復次,同一所依、一行相、一所緣義.是相應因;同一生一老一住一滅、一果一等流一異熟義.是俱有因。
【涼】復有說者,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緣是相應因義,同一生一住一滅是共生因義。
【唐】(4)復次,如執杖義.是相應因;如執杖已有所作義.是俱有因。tāḍana/daṇḍa
【唐】(5)復次,如連手義.是相應因,如連手已渡暴河義.是俱有因。
【涼】5復有說者,牽手[*]渡河義.是相應因義,自懃力渡[*]義.是共生因義。
【涼】4復有說者,[共=執【宮】]共財義.是相應因義,能起義.是共生因義。dhana/dāna
【唐】(6)復次,相隨順義.是相應因,不相離義.是俱有因。
【涼】6復有說者,等義.是相應因義,不相離義.是共生因義。
§a2釋文
§b1心與心所法
【發】云何俱有因。答:心與心所法.為俱有因,心所法與心.為俱有因.
【八】云[何=阿【元】]何共有因。
【八】答曰:心心所念法.共有因中因,心所念法心.共有因中因。
【涼】云何共生因。答曰:心與數法是共生因中因,乃至廣說。
【唐】問:何故前相應因中不說心,今俱有因中即說心耶。
【唐】答:平等義.是相應因義,心王是勝,與心所法等義不顯,故不說心。
【唐】辦一事義.是俱有因義,心心所法辦事義同,故今說心。
【涼】先不說心,今則說之。
【唐】此中,心者,即一切心;心所法者,亦一切心所法。如其所應,展轉為俱有因。
【涼】心與數法是共生因中因,數法轉還與心是共生因中因。
§b2心與隨心轉
§c1身業語業
【發】心與隨心轉身業語業.為俱有因。
【八】復次,心心所迴身行口行.共有因中因。
【涼】心與心迴轉身口業,是共生因中因。
【唐】隨心轉身業語業者,謂靜慮律儀、無漏律儀。
【涼】身口業者,謂禪無漏戒。
【唐】問:何故此中不說.隨心轉身業語業.與心為俱有因耶。
【涼】問曰:何以不說心迴轉身口業.與心是共生因中因。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唐】(2)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前說此中所說因義,「皆不盡故」。
【唐】(3)有說:此中,初後廣說,中間略說,義准可知,是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前後廣說,中說則略。如所作因,前後廣說,中說則略。此亦復爾。
【唐】(4)有餘師說:心於隨心轉身語業能為因、不隨其事轉,以是勝故;隨心轉身語業於心隨其事轉、不能為因,以是劣故。如王於臣能與爵祿,不隨其事轉;臣於王隨其事轉,不能與爵祿。此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心於身口業與因、不隨其事,身口業於心隨其事、不與其因。如王於其眷屬與其飲食饒益、不隨其事,眷屬於王隨其事、不與飲食饒益。如是心身口業,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身口業從心起,屬於心、從心生故,是共生因。身口業不能起心,心不屬業、亦不從生故,非共生因。
【唐】(5)評曰:心與隨心轉身語業,展轉為俱有因。所以者何。同一果故,辦一事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是說者好:心與心迴轉身口業,共生因;當知心迴轉身口業,與心共生因中因。所以者何。同一果、同一所作故。
【唐】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唐】答:由前說三因故。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不說。
【涼】答曰:上已廣說故。
§c2不相應行--品類足文
【發】心與隨心轉不相應行.為俱有因,隨心轉不相應行與心.為俱有因。
【八】復次,心.心所迴心不相應行.共有因中因,心所迴心不相應行.心.共有因中因。
【涼】心不相應行共生因中因。
【唐】問:何等隨心轉不相應行與心展轉為因耶。
【涼】問曰:何等是心不相應行。
【唐】答:
【涼】答曰:
【唐】(1)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與心展轉為因。
【涼】或有說者,心自體生,生與心,共生因中因。
【唐】(2)此中有說:心與自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唯自生住與心為俱有因,非老無常,以能增益,說名為因。老與無常衰滅法故,不名為因。
【涼】復有說者,心與自體生老住滅.共生因中因;生與心.共生因中因,非老住滅。所以者何。增長義是因義,彼是散壞義。
【唐】(3)有說:心與自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自生老住無常與心為俱有因,皆互相助辦一事故。
【涼】3復有說者,心與生等,生等與心,共生因中因。
【唐】(4)有說:心與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為俱有因。唯心生老住無常,與心為俱有因,非餘生等。
【涼】4復有說者,心與心數法生等.共生因中因;心生等與心.共生因中因。
【唐】(5)評曰:應作是說:心.與心心所法及隨心轉身語業生老住無常,展轉為俱有因。
【唐】云何知然。品類足說:「云何心俱有因法。謂一切心所法、道俱有戒、定俱有戒及心,彼諸法生老住無常。」[隨心轉法云何。謂若法與心.一生一住一滅。此復云何。謂一切心所法.及道俱有定俱有戒,若心若彼法.生老住無常,是名隨心轉法。][云何心隨轉法…][顯宗:何緣心隨相非心隨轉法。以隨相於心非俱有因故…]
【涼】5評曰:不應作是說。如是說者好:心與心數法生等共生因中因,心數法生等與心共生因中因。
【唐】問:若爾,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非與有身見為因。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有身見為因亦有身見因者,謂前所除苦諦。]
【涼】問曰:若然者,此說云何通。如說:「除身見生老住滅,諸餘苦諦,於身見非共生因。」
【唐】答:品類足論應作是說:「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彼是有餘之說。
【涼】答曰:應作是說:「除身見相應法生老住滅,諸餘苦諦,於身見非共生因。」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謂苦聖諦…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者,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苦諦[舊譯:除過去現在見苦斷使彼相應苦諦],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苦諦,亦除未來有身見[因]相應苦諦,亦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舊譯:除身見生住異滅及彼相應法生住異滅],諸餘染污苦諦。]
|
有身見為因 (染污法) |
非有身見為因 (不染污法) |
是 有身見因 |
1.[同類因.同部遍行.過現相應俱有] 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苦諦, 2.[異部遍行]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苦諦, 3.[未來.相應因]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 4.[未來.俱有因]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 [舊譯:身見生住異滅及彼相應法生住異滅] |
無 |
非 有身見因 |
餘染污苦諦 [修所斷,見滅道所斷,及餘見苦集所斷。] |
不染污苦諦, 滅道二諦 |
|
由前[4.未來.俱有因][1.俱有二字]知,身見相應法四相與身見作因[俱有因],故,心所四相與心王為因[俱有因]。 |
|
§b3俱生四大
【發】復次,俱生四大種,展轉為俱有因。是謂俱有因。
【八】復次,共生四大,展轉共有因中因。是謂共有因(因中因,展轉相生義也[也〔-〕【三宮聖聖乙】*])。[因中因:AKBh: sahabhūhetunā hetuḥ由俱有因故成因。]
【涼】復次,共生四大,共生因中因。
§c1大種[用增體增-未來]
【唐】(1)此中,有欲令四大種體無偏增者,彼作是說:地大種與三大種為俱有因,三大種與地大種為俱有因。乃至風大種亦爾。
【涼】諸作是說,四大勢無偏者,地大、水火風大,共生因中因;三大於地大,共生因中因。
【唐】(2)有說[說=欲【三宮】]令四大種體有偏增者,彼作是說:地大種與四大種為俱有因,四大種與地大種為俱有因。所以者何。地大種有多體,於中,一與多為俱有因,多與一為俱有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
【涼】諸作是說,四大勢有偏者,地大於三大,共生因中因;三大於地大,共生因中因。所以者何。地大則有多體,一體與多體是共生因,多體於一體是共生因。乃至風大亦如是。
【唐】(3)評曰:應作是說:四大種體若有偏增,若無偏增。地為三俱有因;三為地俱有因。所以者何。地不觀地生所造色,以一切法不觀自性及同類體為他因故。乃至風大種亦爾。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四大若有偏勢、若無偏勢,地大於三大、三大於地大,作共生因。所以者何。地大不因地大.生於造色。
【唐】問:未生四大種,亦是俱有因不。
【涼】問曰:為生已是因、為未生是因。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是俱有因,墮因義故,有因相故。
【涼】生亦是因,未生亦是因。所以者何。生已未生盡墮因義中。
【唐】(2)有說:彼非俱有因,此中但說「俱生四大種.展轉為俱有因」故。
【唐】(3)評曰:應作是說:生未生四大種皆展轉為俱有因。
【唐】此中「生」言,說可生義,或生相合。
【唐】如品類足說:「云何因所生法。謂一切有為法。」如彼「生」言說生未生,此亦如是。[有因緣法云何.謂一切有為法。][若有為,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若無為,非緣生非因生非世攝。]
【涼】如波伽羅那說:「云何從因生法,一切有為法。」如彼所說,生與未生悉是從因生法。此亦如是。
§c2所造色
【唐】問:所造色為有俱有因不。
【唐】答:有。一切有為法皆有生等相為俱有因故。
【涼】問曰:造色為有共生因不耶。
【涼】答曰:有。所以者何。以一切有為法盡有共生因故。
[無對]
【唐】問:所造色與所造色為俱有因不。
【唐】答:有為俱有因,如隨心轉所造色。
【涼】問曰:造色與造色有共生因不耶。
[有對]--有二師
【唐】問:有對造色與有對造色為俱有因不。
【唐】答:
【涼】答曰:
【唐】(1)無。
【涼】無。所以者何。自體不與自體作共生因。
【唐】(2)有說:亦有。如眼根等.有多極微俱生,展轉為俱有因。
【涼】復有說者,造色與造色作共生因。其事云何。如眼根共生微塵,展轉共生因。
【唐】(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所以者何。同一果義是俱有因義,彼非同一果故。[s127對法者說.有對造色展轉相望.無俱有因.]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有對造色.不得還與有對造色作共生因。
§a3分別隨心轉
§b1隨心轉十義
【唐】然一切心皆有隨轉諸心所法及生等相,非一切心皆有隨轉身語業色。
【涼】一切心盡有俱共迴轉,所謂數法及生等,非一切心盡有心迴轉色。
【唐】隨心轉義,總有十種:謂一起一住一滅、一果一等流一異熟、善則善.不善則不善.無記則無記、墮一世中。
【唐】一果者,謂離繫果。一等流者,謂等流果。一異熟者,謂異熟果。
【唐】隨法別說此十多少,根蘊當說。[s155隨心轉義有十種…]
【涼】有十事,故名迴轉。云何為十。一、共生;二、共住;三、共滅;四、共一果;五、共一依;六、共一報;七、善共善;八、不善共不善;九、無記共無記;十、共墮一世中。
【涼】共一果者,謂解脫果。共一依者,謂依果。共一報者,謂報果。總而言之有十事。
【涼】{}[s155]如世俗斷結道迴轉有八事,除不善、無記。
【涼】除世俗斷結道迴轉,諸餘善有漏迴轉有七事,除解脫果、不善、無記。
【涼】無漏斷結道迴轉有七事,除報果、不善、無記。
【涼】除無漏斷結道迴轉,諸餘無漏迴轉有六事,除解脫果、報果、不善、無記。
【涼】不善心迴轉有七事,除解脫果、善、無記。
【涼】無記心迴轉有六事,除解脫果、報果、善、不善。
【涼】是故總而言之有十事。{}
【涼】{}心於[心〔-〕【三宮】]心數法迴轉有五事:一、共所依;二、共所行;三、共所緣;四、共果;五、共報。數法迴轉於心,亦同有五事。
【涼】心與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有二事:一果、二報。
【涼】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與心迴轉,有二事:一果、二報。{}
§b2自性名義
【唐】問:隨轉自性是何。
【涼】問曰:何者是迴轉體性。
【唐】答:四蘊五蘊。欲界無色界四蘊,無隨轉色故。色界五蘊,有隨轉色故。
【涼】答曰:是四陰五陰。如色界是五陰,欲界無色界是四陰。所以者何。欲界無色界無心迴轉戒。
【涼】此是迴轉體性,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隨轉。
【涼】問曰:迴轉是何義。
【唐】答:相隨順義.是隨轉義,相攝益義.是隨轉義,辦一事義.是隨轉義。隨心轉法義語心言:「汝所作事,我亦作之。」
【涼】答曰:隨順義.是迴轉義,取一果義.是迴轉義,同作一事義.是迴轉義。如義言:「如汝等所作,我等亦作。」是迴轉義。
【唐】心心所法,展轉相望,由五事故,說名隨轉,謂所依故、所緣故、行相故、果故、異熟故。
【涼】{[s155]心於[心〔-〕【三宮】]心數法迴轉有五事:一、共所依;二、共所行;三、共所緣;四、共果;五、共報。數法迴轉於心,亦同有五事。
【唐】心與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展轉相望,由二事故,說名隨轉,謂果故、異熟故。
【涼】心與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有二事:一果、二報。
【涼】心迴轉色心不相應行與心迴轉,有二事:一果、二報。}
【涼】[卷第十二終【三宮】]
【涼】[卷第十三雜揵度智品之八首【宋元宮】=卷第十三雜犍度智品第二之首八【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第九卷]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六
卷17■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七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九
§b3戒隨心轉及界繫
【唐】問:身語業何等隨心轉,何等不隨心轉耶。
【唐】答:色界戒及無漏戒,隨心轉;欲界戒及餘身語業,不隨心轉。
[欲界]
【唐】問:何故欲界戒不隨心轉耶。
【涼】問曰:何故欲界戒不與心迴轉。
【唐】答:
【涼】答曰:
【唐】(1)欲界於彼隨心轉戒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涼】非其田、非其器、非其地,以非田非器非地故。
【唐】(2)復次,欲界非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故,無如是道戒可隨轉。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故,有如是道戒可隨轉。
【涼】復有說者,以欲界非是定地、非修地、非離欲地,此中戒亦不與心迴轉。色界是定地、修地、離欲地,彼中戒與心迴轉。
【唐】(3)復次,欲界戒義問欲界心言:「汝能為我斷破戒及起破戒煩惱不。若能者,我隨汝轉。」
【唐】欲界心義答欲界戒言:「我不能。」
【唐】戒義言:「若不能,我何為隨汝轉。」
【涼】復次,義言:欲界戒語欲界心:「汝能為我,若破戒、若起破戒心煩惱,作擁護不。」欲界心答言:「不能。」戒言:「汝若不能,我何為隨順汝耶。」
【唐】如人怖怨,問他人曰:「汝能為我作救護不。若能者,當依止汝,隨汝而轉。」
【唐】他答:「不能。」
【唐】彼便語言:「汝若不能,我何為依止汝,隨汝轉。」
【唐】此亦如是。
【涼】猶如有人怖畏怨家,語他人言:「汝能為我作覆護不。我當隨順汝。」他人答言:「不能。」其人語言:「汝若不能者,我何為隨順汝耶。」
【涼】彼亦如是。
【涼】色界心能為破戒及起破戒煩惱而作擁護,是故彼戒隨順於心。
[色界]
【唐】問:色界善心,一切皆有隨轉戒不。
【涼】問曰:一切色界善心,盡有迴轉戒色不。
【唐】答:非一切有。
【涼】答曰:不盡有也。
【唐】(1)謂初靜慮有六善心無隨轉戒:一善眼識、二善耳識、三善身識、四死時善心、五起表善心、六聞所成慧相應善心。[雜心:以三識身心外向起故,起作業心亦如是,聞慧心名處起故,死時心羸劣故。]
【涼】初禪中有六善心無迴轉戒色:三善識身、聞慧、死時善心、起作善心。
【唐】(2)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有二善心無隨轉戒,謂死時善心及聞所成心。
【涼】二禪三禪四禪中有二善心無迴轉戒色:聞慧、死時善心。無色界無戒。
[無色界]
【唐】問:何故無色界無隨轉戒耶。[s96問:何故無色無正語等三種戒耶。][生欲界入無漏四靜慮身語業色.何大種所造…][生無色界所成就無漏身語業色.何大種所造…]
【涼】問曰:何故無色界無戒。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界於戒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涼】非其田故,乃至廣說。
【唐】(2)復次,戒是色一分攝[s140遮惡色起故…],彼界無色,故亦無戒。[s96厭患諸色入無色定…][…應無有漸次滅法]
【涼】戒與色俱,無色界無色故無戒。
【唐】(3)復次,戒是大種所造,彼無大種,故亦無戒。
【涼】復有說者,戒是四大造,無色界無四大故無戒。
【唐】問:如雖無無漏大種,而有無漏戒,如是彼界雖無大種,何妨有戒耶。
【涼】問曰:無無漏四大,亦無無漏戒耶。
【唐】答:無漏戒非大種力,故成無漏,但由心力,隨無漏心所等起故[s140雖無漏戒隨所依身大種所造,然隨何地要有大種造有漏戒,方隨彼類起無漏戒];有漏戒由大種力,繫屬界地,故不相似[有漏戒必墮界地,唯為自地大種所造]。
【涼】答曰:無漏戒不以四大故是無漏,以心故是無漏戒。
【唐】(4)復次,戒者,對治破戒及起破戒煩惱。無色界道不能對治破戒及起破戒煩惱,故彼無戒。
【涼】復次,戒對治破戒及起破戒煩惱,無色界無破戒及起破戒煩惱,是故無戒。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無色界道不能對治破戒及起破戒煩惱耶。
【唐】答:彼唯欲界。無色於欲有四事遠,故無對治。四事遠者:一界地遠。二所依遠。三所緣遠。四對治遠。[s96一所依遠.二所緣遠.三行相遠.四對治遠]
【涼】問曰:何故無色界無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對治耶。
【涼】答曰:破戒及起破戒煩惱是欲界法,無色界於欲界有四事極遠,謂所依([zs36於等至入出位中]所依者是次第緣)、所行[行相遠.無能於欲界法作苦麁等諸行相故]、所緣、對治極遠。
【唐】問:若爾,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亦無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對治,彼應無戒。
【唐】答:對治有二種:一斷對治;二厭壞對治。上三靜慮於破戒及起破戒煩惱,雖無斷對治,而有厭壞對治。如世尊說:「聖弟子入不動心解脫,能斷不善,修習善法。」非彼身中猶有不善可斷,然依過患對治,故作是說。無色界於破戒及起破戒煩惱,無斷對治,亦無厭壞對治,是故無戒。[上地滅道法智品及彼一切類智品…(如下所引)]
【涼】問曰:若然者,二禪三禪四禪無犯戒及起犯戒煩惱對治,彼亦無迴轉戒色耶。
【涼】答曰:對治有二種:一、斷對治;二、過患對治。二禪三禪四禪雖無斷對治,有過患對治。如世尊說:「不動法心解脫聖弟子入三昧,斷不善法、修善法。」[中含:若比丘、比丘尼成就無礙定…成就不動心解脫…便能捨惡,修習於善。]爾時彼身[身=身中【三宮】]無不善法,以過患對治故作如是說。無色界無過患對治,亦無斷對治。
§b4定共道共之得捨
【唐】隨心轉戒,總有二種:一道俱有戒;二定俱有戒。
【涼】有二種戒:一、道俱生;二、定俱生。
§c1自體三門
【唐】1道俱有戒者,謂無漏戒;定俱有戒者,謂色界戒。若是道俱有戒,彼非定俱有戒;若是定俱有戒,彼非道俱有戒。
【涼】道俱生戒是無漏,定俱生戒是有漏。若是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若是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
【唐】2有作是說:道俱有戒,謂無漏戒;定俱有戒,謂一切有漏無漏隨心轉戒。
【涼】復有說者,道俱生戒是無漏,定俱生戒是有漏無漏。
【唐】彼作是說:一切道俱有戒,皆是定俱有戒。
【涼】是故道作初句,若有道俱生戒,彼有定俱生戒耶。
【涼】答曰:彼若有道俱生戒,亦有定俱生戒。
【唐】或是定俱有戒而非道俱有戒,謂有漏隨心轉戒。
【涼】頗有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耶。答曰:有,謂有漏戒。
【唐】3有餘師說:道俱有戒,謂無漏戒;定俱有戒,謂根本靜慮有漏無漏戒。
【涼】復有說者,道俱生戒是無漏,定俱生戒是根本禪。
§c2第三門五種四句
§d1自性
【唐】依如是說(3),應作四句:
【涼】是故應作四句。若有道俱生戒,彼亦有定俱生戒耶。若有定俱生戒,彼亦有道俱生戒耶。
【涼】答曰:或有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是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謂近分地諸無漏戒。
【涼】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謂未至、中間禪無漏。
【唐】(2)有是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謂根本地諸有漏戒。
【涼】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者,根本禪中有漏戒。
【唐】(3)有是道俱有戒,亦是定俱有戒,謂根本地諸無漏戒。
【涼】道俱生戒亦定俱生戒者,根本禪中無漏。
【唐】(4)有非道俱有戒,亦非定俱有戒,謂近分地諸有漏戒。
【涼】非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未至、中間禪有漏戒。
【涼】一切欲界戒,若得道俱生戒,彼亦得定俱生戒耶。
§d2得
【唐】彼師依得.復作四句: [s163若修淨初靜慮.彼亦修無漏耶,設修無漏初靜慮.彼亦修淨耶…]
【涼】若得定俱生戒,彼亦得道俱生戒耶。應作四句。
【唐】(1)有得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謂:
【涼】得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
【唐】A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十六心頃。
【唐】B若已離欲染,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見道十五心頃。
【唐】C若諸聖者為離欲染,起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
【唐】D若未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鍊=練【三宮】]
【唐】E若諸聖者未離欲染,依未至定,起無量不淨觀持息念及念住等。
【唐】如是等時,得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
【涼】A未離欲得正決定,見道中十五心、道比智。
【涼】B離欲者,依未至禪得正決定。見道十五心。
【涼】C聖人,離欲界欲方便道、九無礙道、八解脫道。
【涼】D未離欲信解脫人,轉根作見到,方便無礙解脫道。
【涼】E未離欲聖人,起無量心,起不淨、安般、念處。
【涼】如是等時,得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
【唐】(2)有得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謂:
【涼】得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者,
【唐】諸異生,離欲染一切最後解脫道;即彼為離初靜慮染,依初靜慮起加行道,及一切最後解脫道;即彼為離第二靜慮染,依第二靜慮起加行道,及一切最後解脫道;即彼為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三靜慮起加行道,及最後解脫道;即彼為離第四靜慮染,依第四靜慮起加行道。
【涼】凡夫人,離欲界欲最後解脫道;離初禪欲,即以初禪為方便方便道、最後解脫道;若依二禪邊為方便方便道、最後解脫道[道=勝處【宮】],乃至第三禪亦如是;離第四禪欲,若以第四禪為方便方便道。
【唐】若諸異生.依根本靜慮,引發諸通,起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若起無量、不淨觀持息念念住[持息念-【三宮】][(根本)有說:亦起持息念時][依未至定…持息念],煖頂忍世第一法,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及無色界歿.生色界時,色界上地歿.生下地時。
【唐】如是等時,得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
【涼】起神通時,五無礙道、三解脫道,離欲凡夫起無量心,起初第二第三解脫、起勝處、起八一切處、起不淨安般念處,依禪起達分善根,無色界死.生色界時,色界中上地死生下地時。
【涼】如是等時,得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
【唐】(3)有得道俱有戒,亦得定俱有戒,謂:
【涼】得道俱生戒定俱生戒者,
【唐】已離欲[欲+(染)【三宮】],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道類智時[不修有漏];若依上地,入正性離生十六心頃。
【涼】離欲人,依未至禪得正決定.道比智;依上地得正決定,見道十五心、道比智。
【唐】若諸聖者,離欲染最後解脫道,即彼為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已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時解脫阿羅漢,練根作不動.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若雜修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時。
【涼】聖人,離欲界欲最後解脫道,離初禪欲方便道、九無礙道、九解脫道,如是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欲;離欲信解脫人,轉根得見到.方便無礙[礙【麗】=盡【大】]解脫道;時解脫[阿【大磧】=問【麗】]阿羅漢,轉根得不動時,方便道、九無礙、九解脫道;勳禪時三心。
【唐】若諸聖者引發諸通,起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
【涼】起神通時,五無礙道、三解脫道;
【唐】若諸聖者已離欲染,依未至定等,起無量解脫勝處遍處、不淨觀持息念及諸念住,若起無礙解、邊際定,無諍願智、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想微細心[修無漏初靜慮.非淨]。[上者是想.中者是微細.下者是微微.][入滅定想微細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若起微微心時.若起聞思慧等時.於無漏根非捨非得.][微微心.未來唯修俗故.][起入滅盡定微微心時.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起入滅定微微心時…不修淨初靜慮及無漏…不修淨第四靜慮及無漏.]
【涼】離欲聖人,起無量心、解脫勝處、一切處、不淨安般念處,辯無諍願智、半多俱提迦prāntakoṭika ,[空無相【磧】=空無想【大麗】=空空無想【三宮】]空無相無願空無相[相【大磧】=想【麗】]無願,滅定微細相,
【唐】如是等時,得道俱有戒,亦得定俱有戒。
【涼】如是等時,得道俱生戒、得定俱生戒。
【唐】(4)有不得道俱有戒,亦不得定俱有戒。謂:
【唐】諸異生,為離欲染,起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依未至定靜慮中間,起煖頂忍世第一法。
【唐】若諸異生,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近分,為離初第二第三靜慮染,起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
【唐】若諸異生,依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近分,為離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起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
【唐】若諸異生,未離欲染、或已離欲染,依未至等諸近分定、或無色定,起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及不淨觀,持息念,并念住等諸功德時;[此諸地曾得世俗功德現在前時][或與s163論義不同.]
【唐】若諸聖者,依未至等諸近分定[近分=有色【三宮】].起有漏無漏成就諸功德時;依無色定起有漏無漏成就諸功德時;[此諸地曾得無漏功德現在前時]
【唐】一切不定及無心位。
【唐】如是等時,不得道俱有戒,亦不得定俱有戒。」
【涼】不得道俱生戒定俱生戒者,除上爾所事。
§d3捨
【唐】彼師依「捨」復作四句:
【涼】若捨道俱生戒,亦捨定俱生戒耶。乃至應作四句。
【唐】(1)有捨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謂:
【唐】得預流果,或一來果,或漸次者得不還果[依未至定超證不還],未離欲染信勝解練根得見至,從一來果一來勝果道.及預流果預流勝果道退時。從預流果退時者,謂從練根所得果退。
【唐】如是等時,捨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
【涼】捨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
【涼】得須陀洹果、得斯陀含,順次得阿那含,未離欲信解脫轉根得見到,斯陀含果於勝進道退,須陀洹果勝進道退,
【涼】是時捨道俱生戒、不捨定俱生戒。
【唐】(2)有捨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謂:
【唐】諸異生從離欲染,乃至從離第三靜慮染退[或全離染捨順退分]。若諸異生及諸聖者,欲色界歿生無色界;若色界歿生欲界[色界上下地生]。若諸異生從根本地勝功德退。
【唐】如是等時,捨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
【涼】捨定俱生戒不捨道俱生戒者,
【涼】凡夫人離欲色界欲退時,凡夫人聖人欲色界命終生無色界、色界命終生欲界中,
【涼】是時捨定俱生戒、不捨道俱生戒。
【唐】(3)有捨道俱有戒,亦捨定俱有戒。謂:
【唐】a諸聖者從離欲染,乃至從離非想非非想處染退。b1若依四靜慮及靜慮中間,得不還果;2若得阿羅漢果。c已離欲染信勝解練根得見至,時解脫阿羅漢練根得不動。d從不還果不還勝果道及阿羅漢果阿羅漢勝果道退時[從練根所得果退?]。[本義:若指勝進道.云勝果道歟;或亦乘.從不還果不還勝果道云.言便.如此云歟。][s66謂阿羅漢所成就.一切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皆是阿羅漢果攝,以彼無有勝果道故,無有勝果可趣求故。s68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攝,彼無勝果道故。…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唯捨果道得果道,無學位無勝果道故。]
【唐】如是等時,捨道俱有戒,亦捨定俱有戒。
【涼】捨道俱生戒亦捨定俱生戒者,
【涼】b依禪得阿那含果、阿羅漢果,c離欲信解脫轉根得見到,時解脫轉根得不動,d退阿羅漢果、阿那含勝進道退阿那含果,
【涼】是時捨道俱生戒亦捨定俱生戒。
【唐】(4)有不捨道俱有戒亦不捨定俱有戒。謂除前相諸餘位。
【涼】不捨道俱生戒不捨定俱生戒者,除上爾所事。
§d4成就
【唐】彼依「成就」復作四句:
【涼】若成就道俱生戒,亦成就定俱生戒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1)有成就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謂未離欲染聖者。
【涼】成就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者,生欲界中未離欲聖人,是名成就道俱生戒非定俱生戒。
【唐】(2)有成就定俱有戒,非道俱有戒。謂諸異生生欲界,已離欲染;若諸異生生色界。
【涼】成就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者,生欲界中離欲凡夫人,亦生色界中,是名成就定俱生戒非道俱生戒。
【唐】(3)有俱成就。謂諸聖者生欲界,已離欲染;若諸聖者生色無色界。
【涼】俱成就者,生欲界中聖人離欲界欲,亦生色界中,是名俱成就。
【唐】(4)有俱不成就。謂諸異生未離欲染;若諸異生生無色界。
【涼】俱不成就者,生欲界凡夫人不離欲、生無色界凡夫人,是名俱不成就。
§d5不成就
【唐】依「不成就」亦作四句,謂:
【涼】若不成就道俱生戒,亦不成就定俱生戒耶。乃至廣說作四句。
【唐】次前第二句為今第一句;次前第一句為今第二句;
【涼】前成就初句作第二句,第二句作第一句,
【唐】次前第四句為今第三句;次前第三句為今第四句。
【唐】第三句作第四句,第四句作第三句。
§b5律儀與對治
§c1四種律儀
【唐】一切律儀總有四種:一別解脫律儀、二靜慮律儀、三無漏律儀、四斷律儀。
【涼】有四種戒:一、逮解脫戒;二、禪戒;三、無漏戒;四、斷戒。
【唐】1.別解脫律儀者,謂欲界戒。2.靜慮律儀者,謂色界戒。3.無漏律儀者,謂無漏戒。
【涼】逮解脫戒者,欲界戒。禪戒者,色界戒。無漏戒者,道俱生戒。
【唐】4.斷律儀者,謂離欲界染九無間道中.所有靜慮無漏戒。
【涼】斷戒者,禪戒、無漏戒。其事云何。
【涼】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是名禪戒斷戒。
【涼】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是名無漏戒斷戒。
【唐】※廣說此四律儀,如業蘊害生納息。[s119有四種律儀名為防護…] [s44復次,即此念慧有位,亦得斷律儀名…]
【涼】{}[s119]問曰:何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迴轉色名斷戒耶。
【涼】答曰:以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迴轉色,是犯戒及起犯戒煩惱對治。
【涼】以是事故,應作四句。若是禪戒,彼亦是斷戒耶。若是斷戒,亦是禪戒耶。乃至廣作四句。
【涼】是禪戒非斷戒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迴轉[色=已【宮】]色,諸餘世俗迴轉色,是名禪戒非斷戒。是斷戒非禪戒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是名斷戒非禪戒。俱是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是名俱是。俱非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諸餘無漏道迴轉色,是名俱非。
【涼】若是無漏戒,彼亦是斷戒耶。乃至廣作四句。是無漏戒非斷戒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諸餘無漏迴轉色,是名無漏非斷戒。是斷戒非無漏戒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是名斷戒非無漏戒。俱是者,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無漏迴轉色,是名俱是。俱非者,除離欲界欲九無礙道中世俗迴轉色,諸餘世俗迴轉色,是名俱非。
【涼】問曰:此四種戒若成就者,成就幾種耶。
【涼】答曰:
【涼】或有但成就逮解脫戒、或有但成就禪戒、或有但成就無漏戒,無有但說成就斷戒者。或有成就逮解脫戒、禪戒者,無有但成就逮解脫戒、無漏戒者,無有但成就逮解脫戒、斷戒者。或有但成就無漏戒、禪戒者,或有但成就禪戒、斷戒者,無有但成就無漏戒、斷戒者。或有成就逮解脫戒、禪戒、無漏戒非成就斷戒者,或有成就逮解脫戒、禪戒、斷戒非成就無漏戒者,無有成就逮解脫戒、無漏戒、斷戒非禪戒者。或有成就禪戒、無漏戒、斷戒非成就逮解脫戒者。或有成就四種者。成就逮解脫戒非餘者,生欲界中受戒,不得色界善心者也。但成就禪戒非餘者,生欲界中不受戒具縛凡夫人,得色界善心,生第二第三第四禪凡夫人也。但[成=成就【三宮】]成無漏戒非餘者,聖人生無色界者也。但成就逮解脫戒、禪戒非餘者,生欲界中受戒具縛凡夫人,得色界善心者也。但成就禪戒、無漏戒者,生欲界聖人不受戒、欲界修道所斷具縛聖人生二禪三禪四禪者也。成就禪戒、斷戒非餘者,生欲界中凡夫人,不受戒離欲界欲,一種乃至九種凡夫人生初禪中者也。成就逮解脫戒、禪戒、無漏戒非斷戒者,生欲界中受戒聖人,欲界修道所斷具縛者也。成就逮解脫戒、禪戒、斷戒非無漏戒者,生欲界中凡夫人受戒,離一種欲乃至九[種=種欲【三宮】]種是也。成就禪、無漏、斷戒非逮解脫者,生欲界中不受戒聖人,離一種欲乃至九種,生初禪中聖人者也。成就四種者,生欲界中受戒聖人,離一種欲乃至九種。
【涼】問曰:此四種戒,幾與心迴轉、幾不與心迴轉。
【涼】答曰:三與心迴轉,所謂禪、無漏、斷戒。一不與心迴轉,所謂逮解脫戒。
【涼】問曰:何故逮解脫戒不與心迴轉。
【涼】答曰:非其田,乃至廣說。
【涼】復次,逮解脫戒麁、心迴轉戒細。
【涼】復次,逮解脫戒重、心迴轉戒輕。
【涼】復次,逮解脫戒從有作生、心迴轉戒從心生。
【涼】復次,逮解脫戒從他生、心迴轉戒從自生。
【涼】復次,逮解脫戒從眾聚和合生、心迴轉戒不爾。
【涼】復次,逮解脫戒假施設受得、心迴轉戒從法而得。
【涼】復次,逮解脫戒行不及心、心迴轉戒行則及心。
【涼】復次,逮解脫戒為破戒所[蔽=弊【三宮】*]蔽、心迴轉戒不為破戒所蔽。
【涼】復次,逮解脫戒為惡心劫殺意所[*]蔽、心迴轉戒不為所[*]蔽。
【涼】復次,心迴轉戒與心俱生住滅、逮解脫戒不爾。
【涼】復次,心迴轉戒與心同一果一依一報、逮解脫戒與上相違。
【涼】復次,法應如是,心若善心,迴轉法亦善心,若不善、無記心,迴轉法亦不善、無記。逮解脫戒是善,若與心迴轉者[唯=惟【三宮】]唯與善心迴轉,不善、無記心應斷。
【涼】復次,法應如是,欲界繫心欲界繫迴轉,色界繫心色界繫迴轉,無色界繫心無色界繫迴轉,不繫心不繫迴轉。逮解脫戒是欲界繫,若與欲界繫心迴轉,色無色界繫心及不繫心現在前時應斷。
【涼】復次,法應如是,學心學迴轉,無學心無學迴轉,非學非無學心非學非無學迴轉。逮解脫戒是非學非無學,若與非學非無學心迴轉,學無學心現在前時應斷。
【涼】復次,法應如是,見道所斷心見道所斷迴轉,修道所斷心修道所斷迴轉,無斷心無斷迴轉。逮解脫戒是修道所斷,若與修道所斷心迴轉,見道所斷心、無斷心現在前時應斷。
【涼】復次,逮解脫戒若與心迴轉者,應未來世修,若未來世修亦無有過,應未來世成就;然無未來世成就。
【涼】復次,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界地還生時應得;若從色無色界命終生欲界中,相續心時應得。有如是過,則無三種人差別,謂住戒、住非戒、住非[戒=戒住【三宮】]戒非非戒。
【涼】復次,逮解脫戒以四事故捨:一、捨戒時;二、變成二形時;三、死時;四、斷善根時。若當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不以此四事亦應捨。
【涼】復次,逮解脫戒從受以後一切時生,謂眠、狂、迷悶等時。若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有心時則有、無心時應斷。
【涼】復次,逮解脫戒與心迴轉者,則受戒人無有上下;然有上下。欲令無如是等過故,逮解脫戒不與心迴轉。{}
§c2隨轉戒與五對治
【唐】(1)煖隨轉戒,於破戒,為捨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
【涼】[煗=暖【三宮】*]煗法迴轉戒,是破戒捨對治。
【唐】(2)頂忍世第一法、見道、修道中道類智,隨轉戒,於破戒.但為持對治.遠分對治。
【涼】頂法、忍法、世第一法、見道、修道中道比智迴轉戒,是時於破戒作二種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本義抄:頂善根隨轉戒.於破戒可有捨對治也。(s7思所成行相攝…如起煖時所有作意)…就善根次第起之類論之故.不擧…][就一身中相續起煗頂忍等之類論之也。][未得未至地之人.思惠無間起忍善根之義可有…]
【唐】(3)離欲界染加行道隨轉戒,於破戒.為捨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約次第證]
【涼】離欲界欲方便道迴轉戒,與破戒作捨對治。[若就擇滅.總據九品.通攝凡聖及超次證,應說破戒煩惱,而非破戒。故此破戒持遠對治,但據不成,非說擇滅。]
【唐】(4)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但為持對治.遠分對治;於起破戒煩惱,但為斷對治.捨對治。
【涼】離欲界欲初無礙道迴轉戒,與破戒.作遠分對治.持對治,與起破戒煩惱.作斷對治.捨對治。[無捨對治:本義抄:婆沙s72第四靜慮無間順次入空無邊處時,彼第四靜慮.意,空無邊處.意識,法.或無色界繫.或不繫。所緣法境必可空無邊處以上.見,明知「以色界心.為加行道.彼無間不起空無邊近分無間道」云事,若起之者.可緣色界繫法故也。「欲界聞思二慧.無間不起未至地初無間道」之理,以此文何可知之也。]
【唐】(5)七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但為持對治.遠分對治;於起破戒煩惱,為斷對治.捨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
【涼】七無礙道迴轉戒,與破戒作遠分對治、持對治,與起破戒煩惱作捨對治、斷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
【唐】(6)第九無間道隨轉戒,於破戒.為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於起破戒煩惱,為斷對治.捨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
【涼】第九無礙道,與破戒作斷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與起破戒煩惱作斷對治,捨對治,遠分對治,持對治。
【唐】(7)九解脫道隨轉戒.及餘後時乃至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隨轉戒,於破戒及起破戒煩惱.但為持對治.遠分對治。
【涼】除上所說迴轉戒,諸餘迴轉戒,與破戒及起破戒煩惱作遠分對治、持對治。
§c3類智品道與隨轉戒
【唐】問:法智品道能斷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可有隨轉戒;類智品道無此功能,云何亦有隨轉戒耶。
【涼】問曰:如法智迴轉戒能捨破戒及起破戒煩惱,非比智,何以言比智有迴轉戒耶。
【唐】(1)尊者世友說曰:
【涼】尊者和須蜜答曰:
【唐】A類智品道於彼,雖無斷對治.捨對治,而有持對治.遠分對治故。
【唐】B復次,法智品道與類智品道展轉為因,展轉相續,展轉相屬,展轉相生故。[上地滅道法智品及彼一切類智品…彼於欲界雖無全界全地對治,而彼界地容有不善厭壞對治,由此勢力餘亦得名。]
【涼】1B彼是因故、復次屬彼故、復次與彼相續故、復次從彼生故。
【唐】(2)有餘師說:類智品道亦能斷破戒及起破戒煩惱,然法智品道先斷彼故.今無所斷,故亦有隨轉戒。譬如多人共一怨家,一人已害,餘無所害,非無害能。此亦如是。
【涼】2復次,此已住對治法故。所以者何。若當法智不捨破戒及起破戒煩惱者,比智當捨。
【涼】1A復次,對治法多,比智與破戒及起破戒煩惱雖不作捨對治、斷對治,而作遠分對治、持對治。
【唐】(3)大德說曰:若法智品道有隨轉戒,類智品道無隨轉戒者,則應律儀唯於能處轉,不於不能處轉。然諸律儀通於能處不能處轉[s120律儀從所能非所能處得],是故法智類智品道.俱得有隨轉戒。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若當法智有迴轉戒、比智無迴轉戒者,則雖有能對治戒,然世尊說有能對治戒、有不能對治戒。
§b6何者戒多
§c1欲色界
【唐】問:欲界色界何者戒多。
【涼】問曰:為欲界戒多、為色界戒多。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欲界戒多。所以者何。a欲界戒於根本業道及加行後起處得,色界戒唯於根本業道處得;b欲界戒離性罪及離遮罪故得,色界戒唯離性罪故得。
【涼】或有說者,欲界[界【麗】=戒【大】]多。所以者何。以根本業前業後業可得故;又以從[正=止【宮】]正性罪遮罪可得故。色界雖有根本業、性業,非餘處可得。
【唐】(2)[評]如是說者:色界戒多。所以者何。且未至定所攝戒尚多欲界,有無量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地餘戒。
【涼】評曰:應作是說:色界戒多,但未至禪所[可〔-〕【宮】]可攝戒與欲界戒等,餘者則多。
§c2漏無漏
【唐】問:有漏無漏何者戒多。
【涼】問曰:有漏戒多、無漏戒多。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
【唐】有漏戒多。所以者何。
【涼】或有說者,
【唐】A有漏戒攝二律儀、[斷律儀]一律儀少分。無漏戒攝一律儀、一律儀少分。
【唐】有漏戒多,有漏戒有二種、一種少入。無漏戒少,無漏戒有一種、一種少入。
【唐】B復次,有漏戒攝二界一界少分,二處一處少分;無漏戒但攝一界一處少分。
【唐】(2)[評]如是說者:無漏戒多。所以者何。且苦法智忍隨轉戒尚多有漏,有無量功德對治彼故,況復更有上位餘戒。
【涼】評曰:應作是說:無漏戒多。但苦法忍迴轉戒則與有漏戒等,餘則是多。
§c3諸聖道
【唐】問:苦法智忍與苦法智,乃至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諸隨轉戒,何者為多。
【涼】問曰:苦法忍迴轉戒多、盡智無生智迴轉戒多。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苦法智隨轉戒於苦法智忍隨轉戒一倍為多,如是展轉乃至無學正見隨轉戒於無生智隨轉戒一倍為多。
【涼】或有說者,苦法智迴轉戒於苦法忍迴轉戒一倍勝。如是次第轉倍勝,乃至盡智無生智。
【涼】於《施設經》說善通,所謂苦法智勝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勝道比忍。
【唐】(2)復有說者:如苦法智忍隨轉戒,如是苦法智隨轉戒,乃至道類智隨轉戒亦爾。
【唐】離欲界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諸隨轉戒,後後轉多。所以者何。如如漸斷破戒及起破戒煩惱,如是如是戒漸增多。上諸位戒,前後相似。
【涼】離欲界欲方便道、一無礙、一解脫則勝。如是轉轉勝,乃至第九解脫。所以者何。如漸漸捨破戒及破戒煩惱,彼戒亦漸漸增益。如是次第轉轉一倍勝,乃至盡智無生智。
【唐】(3)[評]如是說者:苦法智忍隨轉戒與苦法智,乃至無學正見隨轉戒,等無有異。所以者何。同於身語七支轉故。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如苦法忍戒,乃至盡智無生智戒,等無有異。所以者何。[同=因【三宮】]同從身口七善生故。
【唐】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苦法智於苦法智忍為勝,乃至盡智於金剛喻定為勝。
【唐】答:依因長養,故作是說。謂苦法智忍唯一剎那因所長養,苦法智二剎那因之所長養,乃至盡智無量剎那因所長養。彼說品勝,不說戒多。
【涼】問曰:若然者,《施設經》說云何通。
【涼】答曰:從因生增益,故作如是說。如苦法智從苦法忍因生而得增益,乃至盡智無生智亦如是。如是等戒,盡是七善。
§c4聲聞佛
【唐】問:聲聞與佛何者戒多。
【涼】問曰:佛戒多、聲聞戒多。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聲聞戒多。所以者何。
【涼】或有說者,聲聞戒多非佛。所以者何。
【唐】A聲聞戒依二界身,佛戒但依欲界身。
【涼】佛唯有一界身戒,聲聞有二界身戒。[唯=惟【宮】下同]
【唐】B復次,聲聞戒依二趣身,佛戒但依人趣身。
【唐】(2)[評]如是說者:佛戒多。所以者何。且力無畏隨轉戒,尚多一切聲聞獨覺,況復更有無量無邊殊勝功德諸隨轉戒。
【涼】評曰:應作是說:佛戒多。所以者何。力、無畏、大悲、三不共念處如是等戒,聲聞辟支佛所無。
§b7得異身戒
§c1佛-百年位至於八萬歲
【唐】問:諸佛世尊有百年位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有乃至於八萬歲位;若百年位得菩提者,亦得八萬身中戒不。設爾何失。[s25說一道者言…說多道者,復有二種…]
【涼】{問曰:諸佛世尊有百年時身戒,乃至八萬歲時身戒;若百年時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得八萬歲時身戒不耶。
【唐】◎若得者,云何此身得異身戒。
【唐】◎若不得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平等。
【涼】若得者,云何此身得異身中戒。
【涼】若不得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佛世尊皆等。
【唐】(1)答:應言亦得。[多道師之初師]
【涼】應作是[論=說【三宮】]論,得。
【唐】問:若爾,云何此身得異身戒。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此身得異身[口=中【三宮】]口戒。
【唐】答:
【涼】答曰:
【唐】若依此身得異身戒,亦無有失,相續一故。
【涼】若以此身得異身戒,復有何過。
【唐】然百年位得菩提者,於百年位隨心轉戒: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於八萬歲位隨心轉戒: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復次,百年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百年時身所得戒,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
【涼】異身中戒,名得、不在身中,名成就、不現在前。
【唐】八萬歲位得菩提者於八萬歲位隨心轉戒: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於百年位隨心轉戒: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
【涼】八萬歲時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八萬歲時身所得戒,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
【涼】於餘異身,名得、不在身中,名成就、不現在前。
【涼】復有說者,不得。
【唐】(2)有說:不得。[多道師之第二師]
【唐】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佛皆等。
【唐】答:
【涼】答曰:
【唐】1.由三事等,故名平等:[s25一切平等…由三事故]
【涼】即彼經說,以三事故等:過去世積行皆等、所得法身皆等、利世間皆等。
【唐】一修行等,謂如一佛於三無數劫修六波羅蜜多得圓滿故[六=四【宮】],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餘佛亦爾,故名平等。
【涼】過去世積行皆等者,如一佛於三阿僧祇劫行四波羅蜜,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皆爾。[s178外國師…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後二…即前四所攝.][餘處二數并存.]
【唐】二利益等,謂如一佛出現於世,度無量百千那庾多眾生,令般涅槃,餘佛亦爾,故名平等。
【唐】三法身等,謂如一佛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住.十八不共法等無邊功德,餘佛亦爾,故名平等。
【涼】所得法身皆等者,如一佛成就力無畏.大悲三不共念處,諸佛亦爾。
【涼】利世間等者,如一佛度百千萬那由他眾生.令入涅槃,諸佛亦爾。
【唐】2.復次,根等故名平等,諸佛皆住上品根故。
【涼】復次,根等故言等。所以者何。皆住增上根故。
【唐】3.復次,戒等故名平等,諸佛皆得上品戒故。
【涼】戒亦等,皆得增上戒故。
【唐】4.復次,地等故名平等,謂如一佛依第四靜慮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餘佛亦爾,故名平等。
【涼】地亦等,皆依第四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c2阿羅漢-25處
【唐】問:得阿羅漢果時,得幾地身隨心轉戒。
【涼】問曰:生欲界中得阿羅漢道,得幾地身迴轉戒。
【涼】答曰:
【唐】(1)西方諸師作如是說:得二十六處身隨心轉戒,謂欲界九,色界十七。
【涼】如西方沙門作如是說,得二十六地身迴轉戒。所以者何。初禪地有三種,所謂梵迦夷brahmakāyika、梵富樓brahmapurohita、大梵。
【唐】(2)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得二十五處身隨心轉戒,以大梵天無別處故。
【涼】如罽賓沙門說曰:得二十五地身迴轉戒。所以者何。初禪有二處所,所謂梵迦夷、梵富樓,大梵天即梵富樓攝故,猶如村落與阿練若處。
[未來修,非皆現起]
【唐】是未來修,非皆現起。謂欲色界隨何地身得無學果,即彼地身隨心轉戒,亦未來修,亦得現起;所餘地身隨心轉戒,雖未來修,而不現起,無彼異熟所依身故。
【涼】得彼地身迴轉戒,未來世中修,不得起現在前。所以者何。即彼地報身能起彼地身迴轉戒現在前,諸餘地身迴轉戒成就不起現在前。
【唐】生無色界,得無學果,雖得彼戒,而不現起,生上不起下地定故。
【涼】生無色界成就不起現在前。所以者何。此戒是六地所攝:未至禪乃至第四禪。無色界自地無戒,下地所攝不能起現在前。
[自地不盡起]
【唐】問:依自地身能起自地一切戒不。
【涼】問曰:諸生下地盡能起現在前耶。
【唐】答:不能盡起。所以者何。惡法尚無能盡起者,況諸功德加行生故。
【涼】答曰:不盡起也。所以者何。一切功德不必盡起現在前故。過惡猶不盡起現在前,何況諸功德。諸功德皆從方便生。
【涼】如先所說,依彼地報身起彼地身迴轉戒,無有一時起二地報身現在前者,何況多也。是故得二十五地身迴轉戒,不盡起現在前。
[生上捨下有漏]
【唐】問:何故聖者生無色界,成就道俱有戒,非定俱有戒耶。
【涼】問曰:何故世尊弟子生無色界成就道俱生戒,不成就定俱生戒。何以故無色界阿羅漢成就道俱生戒,不成就定俱生戒。
【唐】答:
【涼】答曰:
【唐】(1)有漏法繫屬界地,非上界者生上便失,無漏不爾。
【涼】或有說者,世俗戒縛,是繫法,是以不成就;無漏戒不縛,不是繫法,是以成就。
【涼】復有說者,世俗戒墮在界中、墮在地中[s4在地,亦墮界][在界為界所繫、在地為地所繫],是故不成就。無漏戒雖在地中,不墮界中[在地,而不墮界][在界在地,不為界地所繫],是故成就。
【唐】(2)復次,有漏法勝劣隨地,生上厭下,無所用者,必不成就。無漏不爾。
【唐】是故聖者生無色界,唯得成就道俱有戒。
【涼】{}問曰:諸佛世尊有百年時身戒,乃至八萬歲時身戒。若百年時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得八萬歲時身戒不耶。若得者,云何此身得異身中戒。若不得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佛世尊皆等。
【涼】應作是[論=說【三宮】]論,得。問曰:若然者,云何此身得異身[口=中【三宮】]口戒。
【涼】答曰:
【涼】若以此身得異身戒,復有何過。
【涼】復次,百年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百年時身所得戒,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異身中戒,名得不在身中,名成就不現在前。八萬歲時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八萬歲時身所[得=在【宮】]得戒,名得在身中、成就現在前;於餘異身,名得不在身中,名成就不現在前。
【涼】復有說者,不得。
【涼】問曰:若然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佛皆等。
【涼】答曰:
【涼】即彼經說,以三事故等:過去世積行皆等、所得法身皆等、利世間皆等。過去世積行皆等者,如一佛於三阿僧祇劫行四波羅蜜,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皆爾。所得法身皆等者,如一佛成就力無畏大悲三不共念處,諸佛亦爾。利世間等者,如一佛度百千萬那由他眾生令入涅槃,諸佛亦爾。
【涼】復次,根等故言等。所以者何。皆住增上根故。戒亦等,皆得增上戒故。地亦等,皆依第四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a4自性名義及世果
【唐】傍論已了,應復正論。
【唐】問:俱有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一切有為法。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俱有因。俱有是何義。
【唐】答:不相離義是俱有義;同一果義是俱有義;相隨順義是俱有義。
【唐】此俱有因定通三世,有士用果。
3■同類因
【唐】「云何同類因」,乃至廣說。
【涼】云何相似因,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化地等及相似相續論]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
【涼】答曰:
【唐】1或有執:過去未來非實有體。
【唐】2或執:現在是無為法。[s13]
【涼】為止「無過去未來法,現在是無為法」,以如此文止無過去未來者意故。
【唐】3或執:自類為同類因。謂心唯與心,受唯與受。餘法亦爾。[s2相似相續論者]
【涼】復次,[次=以【三宮】]為止[說=謂【三宮】]說相似法沙門意故。彼作是說:心唯與心作因、受唯與受作因,乃至慧唯與慧作因。
【唐】為止如是種種異執,顯示實有過去未來,及現在世是有為法,并自他類為同類因,故作此論。
【涼】為止如是意故作如是說:心與心數法、心數法與心作相似因。
【涼】以[如〔-〕【三宮】]如是事故而作此論。
§a2善同類因
【發】云何同類因。
【八】云何自然因[自分因]。
【發】答:前生善根,與後生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
【八】答曰:本生善根,後生善根.與善根相應法,自界自然因中因。
【發】過去善根,與未來現在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現在善根,與未來自界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
【八】過去善根,未來現在善根.與善根相應法,自界自然因中因;過去現在善根,未來善根.與善根相應法,自界自然因中因。
§b1不說過去與過去
【唐】問:此中何故不說過去與過去為同類因耶。
【唐】答:前生與後生言.已說彼故。
【唐】問:何緣不說過去自名。
【唐】答:
【唐】(1)欲顯後法非前因故[s10s18][s21後法於前無取與力故]。若說過去與過去為同類因,或有生疑「過去後法亦為前法因」;若說前生與後生為同類因,此疑便息。
【唐】(2)有說:此文欲顯過去有前後義。若說過去與過去為同類因,或有生疑:過去諸法同時展轉為同類因;若說前生與後生為同類因,此疑便息。
【涼】問曰:以何等故,作如是說,「前生善根,與後生善根及善根相應法.作相似因」;而不作是說,「過去善根,與現在善根及善根相應法.作相似因」。
【涼】答曰:
【涼】欲現過去有前後義故。過去法眾多,應有前後;若作是說,「過去法與現在作相似因」者,則不明過去於過去有相似因。若作是說,則明過去於過去有相似因。
§b2前生等.唯說善根[遮相似相續論]
【唐】問:何故前生等.唯說善根,後生等.兼說相應法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前生善根.不說相應法,後生善根.說相應法。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有說:前生等亦應說相應法,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涼】應作是說:前生善根、善根相應法,與後生善根及善根相應法,自界中作相似因中因。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說。如先所說,此文說因處不盡。
【唐】(3)有說:此文為遮相似相續沙門意故,彼作是說:「善根唯與善根為因,善根相應法唯與善根相應法為因。」為遮彼意,顯示善根與善根為因,亦與相應法為因;善根相應法與善根相應法為因,亦與善根為因。故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為止說相似法沙門意故。彼作是說:「善根與善根作相似因,非善根相應法。善根相應法與善根相應法作相似因,非善根。不善、無記根亦如是。」為止如是意,故作如是說。善根與善根相應法,善根相應法與善根,作相似因。
§b3唯說善相應法
【唐】問:此中何故唯說善根及相應法,非餘法耶。
【唐】答:就勝說故,謂善法中,善根最勝[以殊勝故立為善根],彼相應法極相隣近,故偏說之。不善無記,應知亦爾。
§b4自界自地.非唯自處
【唐】A自界者,謂欲界唯與欲界為同類因,色無色界應知亦爾。
【涼】自界中者,欲界還與欲界、色界還與色界、無色界還與無色界。
【唐】如說自界,自地亦爾,繫縛別故。謂初靜慮唯與初靜慮為同類因,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應知亦爾。
【涼】如說自界,自地亦如是。初禪地還與初禪地,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還與非想非非想處。
【唐】B有餘師說:如說自界,自地.自處亦爾。謂那落迦唯與那落迦為同類因,乃至色究竟天應知亦爾。
【唐】C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五淨居處,初剎那起,應無同類因,無始時來未生彼故。應作是說:同地異處所起煩惱,展轉相縛,隨類展轉為同類因,然除異部。五部隨眠繫縛分劑,有差別故。
§b5過去等[遮異說]
【唐】復說過去等者,欲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故。
【涼】過去善根與未來現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善根,作相似因中因。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涼】答曰:若別世說,於文不亂,乃至廣說。[若…其文便亂…][如下文:未分別,為分別故]
§a3不善無記
【發】如善根,不善無記根亦爾。
【發】差別者,不善中除自界。是謂同類因。
【八】無記根,亦復如是(四痛:一愛、二五邪見、三憍慢、四無明也[*])。
【八】本生不善根,後生不善根.與不善根相應法,自然因中因。過去不善根,未來現在不善根.與不善根相應法,自然因中因。過去現在不善根,未來不善根.與不善根相應法,自然因中因。是謂自然因。
【涼】自界無記根亦如是。前生不善根,乃至廣說。
§b1不善除自界
【唐】問:何故不善除自界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此不善根中不說自界耶。
【唐】答:
【涼】答曰:
【唐】A以不善根無異界故,若說自界,無所簡別。
【涼】以不善根唯在欲界故。
【唐】B有說:不善中,亦應說自界,以自界聲.亦說自部。謂見苦所斷唯與見苦所斷為同類因,乃至修所斷,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應說自種。見苦所斷種還與見苦所斷種,乃至修道所斷種還與修道所斷種。
【唐】問:若爾,此中但應說:「如善根,不善無記根亦爾。」不應復說差別等言。
【唐】答:若但作如是說,或有生疑:如無記根通三界,不善根亦爾。故復須說差別等言。
【涼】復有說者,應作是說:「說善根已,不善、無記根亦如是。」
【涼】問曰:若然者,不善根唯在欲界,云何言自界耶。
【涼】答曰:以自種故.言是自界。
§b2不善與有覆
【唐】問:此中何故不說「前生等不善根,與後生等無記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前生等無記根,與後生等不善根及相應法.為同類因」耶。[如前廣文,等過現未,隨其所應。]
【涼】問曰:以何等故不作是說:前生不善根與後無記根、前生無記根與後生不善根作相似因耶[因耶乃至現在亦五百九十九字宮本斷缺]。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或有說者,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唐】3有說:若作是說,
【唐】a或有生疑:不善根亦通三界,或無記根唯在欲界。
【唐】b或復生疑:因少果多,或因多果少。
【涼】復有說者,若作是說,則明a不善根在三界中、無記根唯在欲界,
【涼】b少因則有多果、多因則有少果故。
【唐】是故不說。文雖不說,而義實有,[前四]自部互為同類因故。
§a4辨未來世
【唐】問:未來世中有同類因不。設爾何失。
【涼】問曰:未來世有相似因不。
§b1未來有-二難
【唐】(1)A若有者,此中何故不說。謂此中但說「前生與後生為同類因,過去與未來現在為同類因,現在與未來為同類因」,而不說「未來與未來為同類因」。
【唐】B又若有者,應有二心展轉為因,便違前說[s10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
【涼】若有者,此中何以不說,如說:「云何相似因。答曰:前生善根,與後生善根、善根相應法,自界相似因中因。如是過去與未來現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作相似因中因。」而不說「未來與未來作相似因中因」。
【涼】若有者,云何不二心展轉為因。
§b2未來無-六難
【唐】(2)A若無者,此論見蘊當云何通[s196]。如說:「若法與彼法為因,或時此法與彼非因耶。答:無時非因。」若法已生是同類因,若未已生非同類因,是則.若法與彼法為因.或時此法與彼非因,云何答言無時非因。
【涼】若無者,此說云何通。如說:「若法能與彼法作因,或時而不與彼法作因耶。答曰:不也。」問曰:此法與彼法,或時作因、或時不作因;若法生者則作因,若不生者則不作因,何以言不也[也=耶【三】]。
【唐】B又若無者,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非心為因法。答:已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初無漏心.及餘異生定當入正性離生者初無漏心。」然彼異生未來所有無漏心皆非心為因,何故但說彼初無漏心耶。
【涼】若無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如說:「非心因法云何。答曰:得正決定人初無漏心是也,諸餘凡夫必當得正決定者初無漏心。」問曰:如未得正決定者,一切無漏心是非心因法,何以但說初無漏心耶。
【唐】C又若無者,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非與有身見為因……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苦諦……諸餘染污苦諦。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亦與有身見為因,即所除法。」若未來有身見不與未來有身見為因,何故言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苦諦耶。[有身見為因非有身見因者,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隨眠及彼相應俱有等苦諦,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苦諦,亦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亦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有身見為因亦有身見因者,謂前所除苦諦。]
【涼】若無者,復與此經餘所說相違。如說:「苦諦或以身見為因.不與身見作因,乃至廣說。身見為因.不與身見作因者,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使及使相應法苦諦,除過去現在見集所斷一切遍使及使相應法苦諦,除未來世身見及身見相應法……諸餘染污苦諦,是謂以身見為因.不與身見作因。」問曰:如未來身見不能與未來身見作因,何以故除未來身見及身見相應法。
【唐】D又若無者,識身足論復云何通。如說:「於過去染污眼識.所有隨眠,彼於此心[有隨眠心]:
【唐】1或能為因,非所隨增。2或所隨增,不能為因。3或能為因,亦所隨增。4或不能為因,亦非所隨增。[於過去不善眼識,所有隨眠,彼於此心…]
【涼】若無者,《識身經》說云何通。如說:「過去染污眼識,諸使所使,亦是因耶;若是因,亦使所使耶。應廣作四句。
【唐】(1)且能為因非所隨增者,a謂諸隨眠在此心前.同類遍行,a1即彼隨眠,若不緣此[緣餘眼識餘相應等],a2設緣已斷,b1及此相應隨眠已斷。[光記][a心前修所斷為同類因,苦集一切遍行為遍行因(本義抄:自界緣),b心俱隨眠為相應俱有因。][自界緣遍行隨眠:專就容隨增隨眠論之(本義抄)。]
【涼】是因不為使所使者,諸使在彼心前,是自界一切遍,不緣,若緣已斷,相應使解脫。
【唐】(2)為所隨增不能為因者,c謂諸隨眠在此心後.同類遍行,c3即彼隨眠,緣此未斷。
【涼】為使所使非因者,諸使在心後,彼是自界一切遍,緣而不斷。[唯自相續,不說他相續緣眼識隨眠]
【唐】(3)能為其因,亦所隨增者,a謂諸隨眠在此心前.同類遍行,a3即彼隨眠,緣此未斷,b2及此相應隨眠未斷。
【涼】亦因亦使者,諸使在彼心前,是自界一切遍,緣而不斷,相應使不解脫。
【唐】(4)不能為因,亦非所隨增者,c謂諸隨眠在此心後.同類遍行,c1即彼隨眠,若不緣此,c2設緣已斷,d若所餘緣[滅道所斷.苦集不遍],e若他隨眠[他地一切隨眠],f若不同界遍行隨眠[自地九上緣隨眠(本義抄:在此心後)]。[本義抄:今此四句.專就容隨增隨眠論之故…第四句其義廣故,擧非隨增隨眠也。][有隨眠心所有隨眠。def]
【涼】非因非使者,諸使在彼心後,是自界一切遍,非緣,緣者已斷,f他界一切遍使。
【唐】如彼過去染污眼識,未來染污眼識亦爾。」
【涼】如過去,未來現在亦應如是廣作四句。」
【唐】過去四句.其理可然,未來如何可作四句。若有前後,如何無因。
【涼】問曰:過去現在四句可爾,未來云何通。
【唐】E又若無者,施設足論復云何通。如說:「諸法四事決定,所謂因果所依所緣。」若未來世非同類因,生已乃是,云何決定。
【涼】若無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諸法以四事故決定:一、因;二、果;三、所依;四、所緣。」
【唐】F又若無者,則應無因而有因[本無今有],亦應無果而有果,便壞所宗。
【涼】若無者,云何不無因而有因、無果而有果。
§b3答無通六難
【唐】答:1應作是說:「未來世中無同類因。」以彼無故,此中不說。亦無二心互為因過。
【涼】答曰:應作是說:未來世無相似因。以無故所以不說,亦無二心展轉相因過。
§c1無時非因-或時此法非等無間
【唐】問:此論見蘊當云何通。如說:若法與彼法為因,乃至廣說。
【涼】問曰:若然者,如所說「若法能與彼法作因、或時不作因」,乃至廣說,此云何通。
【涼】答曰:
【唐】1有說:彼依俱有因作論,以俱有因遍有為法,親能辦果,通三世故[s196依一因作論,謂相應因]。
【唐】2有說:彼依相應俱有二因作論,以此二因俱遍三性,親能辦果,通三世故。
【唐】3有說:彼依相應俱有異熟三因作論,以此三因親能辦果[此三於果有勝功能],通三世故。
【唐】4有說:彼依相應俱有異熟能作四因作論,以此四因通三世故。
【唐】5有說:a彼依五因作論,除能作因,遍一切法皆不遮故。b此中有說:除遍行因,體用狹故[s196]。
【唐】6[評曰]:應說彼依六因作論,因名所表,通六因故。
【涼】或有說者,此中以二因故作論,所謂相應因、共生因。
【涼】復有說者,以四因故作論,所謂相應因、共生因、報因、所作因。
【涼】復有說者,以五因故作論,除所作因。所以者何。一切處不遮故。
【涼】應作是說:以六因故而作論。
【唐】問:若法已生.是同類因或遍行因,若未已生.非同類因非遍行因;是則[見蘊]「若法與彼法為因,或時此法與彼非因」,云何答言「無時非因」。
【唐】答:依最後位密作是答,謂若法於此位定能作同類因或遍行因,從是以後,無時非因,故作是說。
【涼】問曰:有法或與彼法作因,或時不作因;何故作如是說:「若法能與彼法作因、或時不與彼法作因。答言:不也。」
【涼】答曰:此說最後生時.能作一切遍.相似因義,從是已後生者,無不以此法為因。
【唐】問:若爾,見蘊復云何通。如說:「若法與彼法為等無間,或時此法與彼非等無間耶。答:若時此法,未至已生。」此中亦應依最後位密作是答,「無時非等無間」。謂若法於此位定能作等無間,從是以後無時非等無間。何故不作如是說耶。
【涼】問曰:若然者,此說云何通。如說:「若法能與彼作次第、或時不作次第。答曰:若彼法未生。」問曰:次第緣最後生時,亦能作次第緣義。從是已後,生者無不以此為次第緣。何以答言未生,不說最後生時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作如是說而不說者.有別意趣,為現異相異文說故,若以異相異文而說.義則易解。
【涼】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涼】復次,現異說異文,若以異文莊嚴於義,義則易解。
【唐】2復次,為現二門二略[二階(梯pariṣaṇḍa).二隥(蹬sopāna-phalaka)]二燈二明二炬二光二曜二影文[二文相影][互相顯示]故。如同類因依最後位密作是說,無時非因;等無間緣亦應依此位密作是說,無時非等無間。如等無間緣依一切位說,若時此法未至已生;同類因亦應依一切位作如是說。二文相影,俱通二義。
【涼】復次,現二門義故、現二種略義故、現二種入法性故[現二種門.二種略.二種始入][現二門二略.二度]、現二種炬故、現二事故、現二種文影故、現俱生俱通故[二種炬.二種相貌.二種文影.二種俱通故][二炬.二明(明現)二光(光現)二數]。如說最後生因義,亦應說最後生緣義。如說次第緣未生義,亦應說因未生義。說現二門義,乃至廣說。
§c2非心為因法
【唐】B問: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云何非心為因法。乃至廣說。
【涼】如《波伽羅那》說,非心因法,乃至廣說。云何通。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唯說畢竟非心為因法。雖彼未入正性離生者.諸無漏心皆非心為因,然彼若入正性離生,唯有初無漏心是非心為因[因+(法)【三宮】],餘心無不以心為因。
【涼】此說究竟非心因法。如未得正決定者,一切無漏心未生,盡是非心因法;若得正決定時,初無漏心是非心因法,諸餘無漏心是心因法。是故彼經說:初無漏心是非心因法。
【唐】2有餘師說:彼文不辯同類因義。何者。唯辯二種異生:謂有般涅槃法及無般涅槃法。文雖不舉無涅槃法,義准理門.顯示知有。謂彼既說.有餘異生決定當入正性離生,由此義准.亦有異生決定不入正性離生,此則名為無涅槃法。即無涅槃法,名非心為因[與涅槃為證得了因]。[本義抄:(光釋)此師:本含「同類因」義.并「與涅槃為證得了因」之二義,故本論文之外.約「證得了因」之義邊,有涅槃法名心為因.無涅槃法非心為因.云添也。][本義:問.光法師意.可有唯有非得無得法耶。答.不可有此類也。…「決定不入正性離生」之者,未來無漏心.雖永不現起.必容有得(如現觀邊俗智)(非心為因),故不可云唯有非得無得法也。][寶:(依同類因)應云「有涅槃法.名非心為因法」。][s186譬喻者說:從無間地獄乃至有頂,皆有三聚。彼說:般涅槃法名正性定聚,不般涅槃法名邪性定聚,不決定者名不定聚。]
【涼】復有說者,此中不說相似因。此說二種凡夫,所謂能得涅槃者、不能得涅槃者。此中說不能得涅槃者,言是非心因。
【涼】何以知有不得涅槃者。答曰:如此所說必得正決定者,當知亦有不必得正決定者。如是則所說善通。
§c3非與有身見為因
【唐】C問: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乃至廣說。
【唐】答:彼論但說「除未來有身見相應苦諦」,無及彼言,設作是說,是誦者謬。
【涼】如此《波伽羅那》第二所說,除未來身見及身見相應法。此云何通。
【涼】答曰:應作是說:除未來身見相應法,諸餘染污苦諦。如是者,此亦善通。
§c4未來染污眼識
【唐】問:識身足論復云何通。如說:於過去染污眼識所有隨眠,乃至廣說。
【涼】如《識身經》說復云何通。
【涼】答曰:
【唐】答:彼於未來應作三句,除「2所隨增不能為因」,彼無後故。
【涼】如過去作四句,現在亦應作四句,未來世應作三句:1或有是因非使所使,3或是因為使所使,4或非是因非使所使。
【涼】1是因非使所使者,諸使與彼心相應已斷。
【涼】3是因為使所使者,諸使與彼心相應不斷。
【涼】4非是因非使所使者,如d餘緣,e他使所使,f他界一切遍使。
【唐】然說未來如過去者,有別意趣,謂正生時必入現在,定為同類或遍行因,望餘未起可說為前,對此可說餘名後故。
【涼】應作如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答曰:欲現未來世有前後義故。
【唐】有餘師說:彼說未來亦有四句,不說未來有心前後同於過去,
【唐】(1)且能為因,非所隨增者:謂此相應隨眠已斷。[在此心前(現在過去)…]
【唐】(2)為所隨增,不能為因者:謂有同類遍行隨眠在未來世,於未來世染污眼識緣而未斷。
【唐】(3)能為其因,亦所隨增者:謂此相應隨眠未斷。[在此心前(現在過去)…]
【唐】(4)不能為因,亦非所隨增者:謂有同類遍行隨眠在未來世,若不緣此,設緣已斷,若所餘緣,若他隨眠,若不同界遍行隨眠。
§c5四事決定
【唐】E問:施設足論復云何通。如說:諸法四事決定,乃至廣說。
【唐】答:1因者,四因:謂相應、俱有、異熟、能作因。2果者,三果:謂士用、異熟、增上果。3所依者,六種所依:謂眼耳鼻舌身意。4所緣者,六種所緣:謂色聲香味觸法。
【唐】如是四事,三世決定,故不相違。
【涼】如《施設經》說:一切有為法,有四事決定。此義云何通。
【涼】答曰:1因者,說四因:相應因、共生因、報因、所作因。2果者,說三果:功用果、報果、威勢果。3所依者,說六種,所謂:眼識及相應法依眼,乃至意識意識相應法依意。4緣者,眼識眼識相應法緣色,乃至意識意識相應法緣法。
§c6本無今有
【唐】F問:若未來世無同類因及遍行因,過現乃有,則應無因而有因,亦應無果而有果。如是便壞三世有宗。
【唐】答:許亦無失,約位非體,以和合作用位果,非體果。然位與體非即非離,體雖恒有而位非恒,故同類因及遍行因.本無今有,亦無有失。[s8諸法.常有實體][s21]
【涼】云何不無因而有因、無果而有果者。
【涼】答曰:如我義,亦無因而有因、無果而有果。言因者,以時故說,非謂無法而有。
§b4答有通二難
【唐】2有餘師說:未來世中有同類因。
【涼】復有說者,未來世中有相似因。
【唐】A問:若爾,後說六難善通,此中論文何故不說。
【涼】問曰:若然者,諸所難者善通,經文何以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所說六因皆有餘故。
【唐】2復次,若同類因有力、能取果與果者,此中說之;未來同類因無力、不能取果與果,是故不說。
【唐】3復次,若同類因已現在、已和合、已有作用、荷負擔者,此中說之;未來同類因無如是事,是故不說。
【唐】4復次,若同類因已行世、相顯了者,此中說之;未來同類因未行世、相不顯了,是故不說。
【涼】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涼】2復有說者,此說相似因不盡,此中唯說因有力、能與果取果者。未來世相似因,不能與果取果。
【唐】B問:若未來世有同類因,應有二心互為因過。
【唐】答:如四行相各有繫屬,餘法亦然,故無斯過。謂未來世無常行相,有四行相應無間生,彼是所修、繫屬於此;無常行相與彼為因,彼非此因、繫屬此故,無常行相起必居前。苦空無我行相亦爾。餘有為法,類此應知。故無二心互為因過。
【涼】若有者,云何不二心展轉相因。
【涼】答曰:未來世中有四行相隨從,以通此事。如無常行.有四行相隨從,苦空無我.亦有四行相隨從。如無常行,先生為因,後生三行不能與無常行作因。餘三行亦如是。
§b5評家出四行相隨從義過
【唐】[評]若作是說,有依第四靜慮得阿羅漢果,能修未來九地無漏,所修無漏皆繫屬此。後起餘地聖道現前,更不能修未來無漏;無餘聖道繫屬此故,應在過現非同類因。
【唐】是則違害.此中所說.前生善根與後生者為同類因,乃至廣說。
【涼】若作是說,依第四禪得阿羅漢,彼第四禪相隨從.有九地無漏未來世修。若出彼禪欲起無漏初禪現在前時,則無有因[初禪非因]。何以故。以無相隨從故。若然者,過去現在無漏道則有作相似因者、有不能作者。
【涼】復違此經文:前生善法.與後生善法,乃至廣說。
【唐】勿有此失,故未來世無同類因,於理為善。
【涼】欲令無如是等過者,未來世中無相似因。
§a5辨相似等勝-色法.五蘊.三性
§b1色法
§c1色法二說
【唐】問:色法為有同類因不。
【涼】問曰:色法為有相似因不。
【涼】答曰:
【唐】1外國諸師有作是說:一切色法無同類因,但藉餘緣和合力起。[s131西方諸師譬喻尊者]
【唐】現見鑿地深踰百肘,從彼出埿[埿=泥【三宮】*],日曝風吹,後逢天雨,即便生草。
【唐】又復現見屋脊山峯,先無種子,亦生草樹。故知色法無同類因。
【涼】譬喻者作如是說:色法無相似因,以緣力故生。其事云何。
【涼】如鑿地深百肘出泥,天雨日曝風吹而便生草,如此泥未曾生物。
【涼】如屋上生草樹,此處亦未曾生物,誰與彼作相似因。
【唐】問:若爾,此論大種蘊說當云何通。如說:過去大種造色與未來等大種造色為因增上。[s131(詳辨色法同類因)【發智】大種與大種為幾緣…s132【發智】過去大種與過去大種為幾緣…]
【唐】答:我於他論何事須通。若必須通,應作是說:
【唐】增上緣力有近有遠,有在此身、有在餘身,若近在此身者,說名為因;若遠在餘身者,說名增上。
【涼】問曰:若然者,彼文云何通。如說:過去四大與未來四大因威勢緣。
【涼】彼作是答:我無如是經。欲去如是文故,作如先說[先=是【三】]。以是事故,不必須通。若欲必通者,當云何通。
【涼】彼威勢緣有二種:有近、有遠,有在此身、有在餘身。諸近在此身者.說名為因,若遠在餘身者.說名為緣。
【唐】2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色法亦有同類因,唯除初無漏色。
【涼】阿毘曇人作如是說:色法有相似因。[s131對法諸師]
【唐】問:若爾,雖通大種蘊說,彼所引事當云何通。
【唐】答:所出埿中先有種子,餘緣闕故,草未得生;後遇眾緣即便生草。
【唐】又彼埿聚屋脊山峯,草樹生者,風吹鳥銜種子來至,故得如是。[埿=泥【三宮】*]
【涼】問曰:若有者,譬喻者說云何通。
【涼】答曰[曰=田【宋】]:以有種子在彼法中住,但未得生芽因緣故不生,若得便生。
【涼】屋上生草樹者,若鳥銜種來,若風吹來,然後乃生。
【涼】以是事故,色法有相似因。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七
卷18■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八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
§c2胎中胎外十位六說
【唐】1有餘師說:色法雖有同類因,而在此身.非餘身,相似為因.非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藍位.與此身羯剌藍位為同類因,與餘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老位為同類因,與餘位作緣非因。
【唐】[評]若作是說,於位位中,初色無因,後色無果。
【唐】2有作是說:色法雖有同類因,而在此身.非餘身,相似為因.亦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藍位,與此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此身頞部曇位,與此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羯剌藍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老位為同類因,與前諸位作緣非因。
【唐】[評]若作是說,羯剌藍位初色無因,老位後色無果。
【涼】復有說者,色法有相似因,亦與相似法作因,亦與不相似法作因。與相似法作因者,與此身相似作因,不與餘身相似作因。與此身相似作因者,如此身歌羅羅時,與歌羅羅作相似因;作不相似因者,如歌羅羅與老作因。如此身阿浮陀時,與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時亦作因,與歌羅羅作緣。如是此身老時與老時作因,與餘時作緣非因。
【涼】若作如是說者,初歌羅羅則無因,最後[從〔-〕【三宮】]從色則無果。
【唐】3或有說者:色法雖有同類因,在此身.亦在餘身,而相似為因.非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藍位,與此身及餘身羯剌藍位為同類因,與餘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及餘身老位為同類因,與餘位作緣非因。
【涼】復有說者,色法有相似因,與相似法作因,不與不相似法作因。亦與此身相似法作因,亦與餘身相似法作因。餘身相似法,與此身相似法作因;此身相似法,亦與餘身相似法作因。於餘時作緣非因。如是餘身老時,與此身老時作因;此身老時,復與餘身老時作因。於餘時作緣非因。
【唐】4復有說者:色法雖有同類因,在此身.亦在餘身,相似為因.亦不相似,而與前位非同類因。如此身羯剌藍位,與此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此身頞部曇位,與此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羯剌藍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老位為同類因,與前諸位作緣非因。
【涼】復有[說【麗】=能【大】]說者,色法有相似因,與相似法作因.亦與不相似法作因,與此身作因.亦與餘身作因。如餘身歌羅羅,與此身歌羅羅作因,此身歌羅羅乃至[與=身【三】]與老時作因;此身歌羅羅,與餘身歌羅羅作因,乃至與餘身老時作因。
【涼】餘身阿浮陀,與此身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時作因;此身阿浮陀,與餘身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時作因,於歌羅羅時作緣非因。餘身老時,與此身老時作因;此身老時,與餘身老時作因,於餘作緣非因。
【唐】5或復有說:色法雖有同類因,在此身.亦在餘身,相似為因.亦不相似,而與此身前位非因。如此身羯剌藍位,與此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此身頞部曇位,與此身頞部曇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此身羯剌藍位作緣非因;乃至此身老位,與此身老位為同類因,亦與餘身羯剌藍位乃至老位為同類因,與此身前諸位作緣非因。
【唐】6評曰:
【唐】應作是說:餘身十位,一一皆與餘身十位.及此身十位為同類因;此身十位,一一皆與此身十位.及餘身十位為同類因。後位已生法,與前位不生法亦為同類因故。[但望同地同趣而說][眼等同趣自類為因]
【涼】評曰:應作是說,餘身十時,與此身十時作因;此身十時,與餘身十時作因。
§c3外色相望
【唐】如是外分諸色相望為同類因,如理應說。
【涼】外法當知隨所應,亦如是說。
§b2五蘊展轉
§c1善染五蘊
【唐】復次,善五蘊展轉為同類因,染污五蘊展轉為同類因。
【涼】善五陰展轉為因,染污亦如是展轉為因。
§c2無覆無記五蘊[四說]
【唐】A無覆無記五蘊,亦展轉為同類因,性類等故。
【涼】不隱沒無記五陰。或有說者,展轉為因。
【唐】B有說:無覆無記四蘊.與無覆無記色蘊為同類因,無覆無記色蘊.不能與無覆無記四蘊為同類因,勢力劣故。
【涼】復有說者,不隱沒無記四陰,與不隱沒無記色陰為因,色陰不能與不隱沒無記四陰作因。何以故。性羸劣故。
【唐】C有說:無覆無記色蘊.與無覆無記四蘊為同類因,無覆無記四蘊.不與無覆無記色蘊為同類因,勝法不為劣法因故。
【涼】復有說者,不隱沒無記色陰與不隱沒無記四陰作因,不隱沒無記四陰不與不隱沒無記色陰作因。所以者何。四陰是勝法、色陰是下法,勝法不為下法作因。
【唐】D有說:無覆無記四蘊.不與無覆無記色蘊為同類因,無覆無記色蘊.亦不與無覆無記四蘊為同類因,勢用羸劣,類各別故。
【涼】復有說者,不隱沒無記四陰不與色陰作因,不隱沒無記色陰不與四陰作因。
【唐】無覆無記四蘊,展轉為同類因。
【涼】不隱沒無記四陰,展轉為因。
§b3三性細辨
§c1四無覆無記
【唐】無覆無記,復有四種:一異熟生,二威儀路,三工巧處,四通果品。
【涼】不隱沒無記四陰,有三種,謂威儀、工巧、報。
【唐】A如次能與四三二一為同類因。
【唐】B有餘師說:此四展轉為同類因,同一繫縛同一性故。
【唐】C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勿加行善互為因故,前說為善。
【涼】彼三種展轉為因不。
【涼】答曰:B或有說者,展轉為因。
【涼】A復有說者,報與報作因,亦與威儀、工巧作因。威儀與威儀作因,亦與工巧作因,不與報作因,勝法不與下法作因故。工巧與工巧作因,非報、非威儀,勝法不與下法作因故。
【涼】B復有說者,此三法展轉為因。所以者何。同在一界、同一縛故。
【涼】C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前所說者好。
§c2染污九品
【唐】染污法有九品,謂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九品展轉為同類因。
【涼】染污法有九種: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
【涼】問曰:彼為展轉作因不。答曰:展轉為因。
【唐】問:若爾,云何有九品。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有九種。
【唐】答:
【涼】答曰:[s35有多種九品…]
【唐】1由對治有九品故,染污法亦有九品。謂修下下道對治上上煩惱,乃至修上上道對治下下煩惱。
【唐】2復次,以現行故亦有九品,謂諸煩惱現在前時,或是下下品乃至或是上上品。
【涼】1對治有九種故,此法亦有九種。其事云何。如下下修道對治上上煩惱,乃至上上修道對治下下煩惱。以對治有九種故,此法亦有九種。
【涼】2復有說者,以現前行有九種故。
【唐】諸不善者.亦由異熟有九品故,建立九品。
§c3善法九品
【涼】善法亦有九種,從下下乃至上上。
【涼】問曰:此法為展轉為因不。
【唐】(1)善法有二種:一生得善。二加行善。
【涼】答曰:善法有二種:有生得善、方便善。
【唐】a生得善與生得善為同類因,亦與加行善為同類因;加行善與加行善為同類因,非生得善,以彼劣故。
【唐】b有說:此二善法展轉為同類因,同一繫縛同一性故。
【唐】c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勿修加行退趣劣法,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涼】{生得善與方便善作因,以方便善勝故;方便善不與生得善作因,以生得善劣故。}
【唐】(2)有說:善法有三種:一加行善。二離染善。三生得善。
【唐】此中,生得與三種為同類因;離染善與二種為同類因.非生得,彼劣故;加行善與加行善為同類因.非餘,二俱劣故。[s167於善中.有加行得離染得生得.]
[生得善九品]
【唐】生得善法復有九品,謂下下乃至上上,九品展轉為同類因。
【涼】彼生得善九種相,於展轉為因。
【唐】問:若爾,云何有九品。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有九種。
【唐】答:
【涼】答曰:
【唐】a由現行有九品故。
【唐】b復次,由異熟有九品故。
【涼】b以報有九種故。此法有九種,如最勝善能生最勝報,乃至下下善生下下報。
【涼】a復有說者,以此法現前行有九種故。
[加行善九品+離染善]
【唐】離染善及加行善亦俱有九品,謂下下乃至上上。
【唐】此中,下下與九品為同類因,下中與八品為同類因,乃至上上唯與上上為同類因。
【唐】此二唯與等勝為因,非劣法故。
【涼】方便善亦有九種,下下乃至上上。
【涼】問曰:此法展轉為因不。
【涼】答曰:不也。下下與下下作因,乃至與上上作因。
【涼】{}生得善與方便善作因,以方便善勝故;方便善不與生得善作因,以生得善劣故。{}
[加行善-三種]
【唐】◎加行善法復有三種: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
【涼】方便善有三種:聞慧、思慧、修慧。
【涼】問曰:此展轉作因不。
【涼】答曰:不也。
【唐】聞所成善與三種為同類因。[s42何故欲界無修所成慧耶s188作意修時便墮思中故]
【唐】思所成善唯與思所成善為同類因非聞所成,彼劣故;非修所成,異界故。
【唐】修所成善唯與修所成善為同類因非聞所成,彼劣故;非思所成,彼亦劣故.及異界故。
【唐】※修所成善復有四種,謂煖頂忍世第一法,如次能與四三二一為同類因,義如前說。
【涼】聞慧與聞慧作因,亦與思慧、修慧作因。
【涼】思慧與思慧作因,不與修慧作因,以不同界故;不與聞慧作因,以聞慧下故。
【涼】修慧與修慧作因,不與聞慧、思慧作因,以異界故、以下故。
【涼】修慧有四種,有[*]煗、頂、忍、世第一法。[*]煗法與[*]煗法作因,乃至與世第一法作因。頂法與頂法作因,乃至與世第一法作因。忍法與忍法作因,亦與世第一法作因。
§c4通果心
【唐】欲界通果心有四種,謂初靜慮果乃至第四靜慮果。
【涼】欲界變化心有四種:初禪果乃至第四禪果。
【唐】A如是四種如次能與四三二一為同類因。
【唐】B有說:此四非互為因,如靜慮故。
【唐】C有說:此四展轉為因,同一繫縛、同一性故。
【唐】A評曰:初說為善,同一地故,加行生故。
【唐】初靜慮等諸通果心應知亦爾。
【涼】問曰:此四種心為展轉作因不。
【涼】答曰:
【涼】B初禪果為初禪果作因,乃至第四禪果為第四禪果作因。所以者何。如禪不展轉作因,彼果亦如是。
【涼】A復有說者,初禪果與初禪果作因,乃至與第四禪果作因。二禪果與二禪果作因,乃至與第四禪果作因。三禪果與三禪果作因,亦與第四禪果作因。第四禪果與第四禪果作因。
【涼】C復有說者,盡展轉為因。所以者何。俱墮一界、同一縛故。
【涼】A評曰:如第二說者好。
【唐】問:初靜慮有諸識身、有變化心,互為因不。
【唐】答:諸識身與變化心為同類因,變化心不與識身為同類因,以彼劣故。
【涼】問曰:如初禪地有識身有、變化心,為展轉作因不。
【涼】答曰:識身[為=與【明】]為變化心作因,非變化心為識身作因。所以者何。勝法不為下法作因故。
§a6結同類因相[前生-自地-自部-相似-等勝]
【唐】依前諸義應作問答。
【唐】頗有前生法非後生法同類因不。
【唐】答:有。謂不同界。
【唐】頗有同界前生法非後生法同類因不。
【唐】答:有。謂不同地。
【唐】頗有同地前生法非後生法同類因不。
【唐】答:有。謂有漏於無漏,無漏於有漏。
【唐】頗有有漏前生法非有漏後生法同類因不。
【唐】答:有。謂不同部、或不同性、或勝於劣。
【唐】前生無漏於後生無漏非同類因者,謂勝於劣。
§a7四句分別
§b1取果與果四句
【唐】問:諸同類因,若與果者,亦取果耶。
【唐】答:若與果者定亦取果;若不取果,云何與果[不取而與.理不成故]。
【唐】或有取果而不與果,謂阿羅漢最後諸蘊。
【涼】問曰:若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與果耶。
【涼】答曰:若能與果,亦能取果。
【涼】頗有能取果、不能與果耶。答曰:有,阿羅漢最後陰。
【唐】此則總說。若別說者,依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有多四句。
【涼】如此是總說。今當分別說善、不善、無記。
§c1依不相應(得)
【唐】問:善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問曰:若善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者,復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斷善根時.最後所捨得。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續善根時.即住過去所捨善得。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不斷善根於所餘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取果不與果者,斷善根時.最後捨善根得。
【涼】與果不取果者,善根得最初現在前。
【涼】取果與果者,如不斷善根餘時。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不善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不善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離欲染時最後所捨得。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退離欲染時.即住過去所捨不善得。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未離欲染於所餘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能取果不能與果者,如離欲界欲.最後捨不善得。
【涼】能與果不取果者,離欲界欲退.不善得最初生。
【涼】能取果能與果者,如不離欲者餘時。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有覆無記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隱沒無記法.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最後所捨得。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退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即住過去所捨有覆無記得。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於所餘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能取果不能與果者,如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最後捨隱沒無記得。
【涼】與果不取果者,退阿羅漢果時.隱沒無記得最初生。
【涼】取果與果者,不離非想非非想處欲餘時。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無覆無記.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不隱沒無記.相似因取果者,亦能與果耶。
【唐】答:若時與果,必亦取果。[命根眾同分得]
【唐】有時取果非與果,謂阿羅漢最後諸蘊。
【涼】答曰:若能與果,彼亦能取果;若不取果,云何與。
【涼】頗有取果不與果耶。答曰:有,阿羅漢最後心。
§c2依相應法(現行)
【唐】已依成就.分別取果與果差別,今依現行.分別取果與果差別。
【唐】復次,已依不相應法.分別取果與果差別,今依相應法.分別取果與果差別。
【涼】已說善、不善、無記相,今當說能緣相。
【唐】問:善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善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善心無間,不善無記心現在前。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不善無記心無間,善心現在前,即住過去所間善心。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善心相續無間斷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能取果不與果者,善心次第.生不善無記心現在前。
【涼】與果不取果者,若不善心無記心次第.善心現在前。
【涼】取果與果者,如善心次第.善心現在前。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不善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不善心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與果耶;若與果者,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不善心無間,善無記心現在前。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善無記心無間,不善心現在前,即住過去所間不善心。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不善心相續無間斷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取果不與果者,如不善心次第.若善心無記心現在前。
【涼】與果不取果者,如善心無記心次第.不善心現在前。
【涼】取果與果者,如不善心次第.不善心現在前。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有覆無記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隱沒無記心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有覆無記心無間,善不善無覆無記心現在前。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善不善無覆無記心無間,有覆無記心現在前,即住過去所間有覆無記心。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有覆無記心相續無間斷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能取果不與果者,隱沒無記心次第.善不善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
【涼】與果不取果者,善不善不隱沒無記心次第.隱沒無記心現在前。
【涼】取果與果者,隱沒無記心次第.隱沒無記心現在前。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無覆無記同類因.若時取果.亦與果耶。
【涼】若不隱沒無記心相似因能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有時取果非與果,謂無覆無記心無間,善染污心現在前。
【唐】2有時與果非取果,謂善染污心無間,無覆無記心現在前,即住過去所間無覆無記心。
【唐】3有時取果亦與果,謂無覆無記心相續無間斷位。
【唐】4有時不取果亦不與果,謂除前相。
【涼】取果不與果者,不隱沒無記心次第.善不善隱沒無記心現在前。
【涼】與果不取果者,善不善隱沒無記心次第.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
【涼】取果與果者,不隱沒無記心次第.不隱沒無記心現在前。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c3依剎那心
【唐】已依相續.分別取果與果差別,今依剎那.分別取果與果差別。
【涼】已說相似因有緣相、相似因相續相,今當說。
【涼】若相似因取果,亦能與果耶;若能與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謂一剎那心後有二十剎那心無間而起,於中得作四句。[21心]
【涼】善心後相續生二十善心:[20心]
【唐】第一句者,謂上首剎那善心現在前時,除初剎那善心望後十九剎那善心。
【唐】第二句者,謂後十九剎那善心現在前時,即住過去上首善心。
【唐】第三句者,即上首善心現在前時,望初剎那善心。
【唐】第四句者,謂除前相。
【涼】取果不與果者,除第二心,餘十八心。
【涼】與果不取果者,初心滅在過去,十八心若生現在前。
【涼】取果與果者,第二心是也。
【涼】不取果不與果者,除上爾所事。
【唐】如善同類因四句,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同類因.隨其所應,四句亦爾。
【涼】不善、隱沒無記、不隱沒無記,亦如是。
§b2得同類因不得彼因-四句
【唐】頗有一剎那頃,或得同類因不得彼因,或得彼因不得同類因,或得同類因亦復[復=得【三宮】]彼因,或不得同類因亦不得彼因耶。
【涼】頗一剎那頃,若得相似因.亦得相似因因耶,若得相似因因.亦得相似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有,謂從上沙門果退住預流果時。有此四句:
【唐】(1)得同類因不得彼因者,謂爾時得過去初剎那道類智而不得彼因,以不得見道故。
【唐】(2)得彼因不得同類因者,謂爾時得過去預流果而不得過去預流勝果道,以預流勝果道用預流果為因,與上沙門果作同類因故。
【唐】(3)得同類因亦得彼因者,謂爾時得過去除初剎那諸餘剎那相續預流果。
【唐】(4)不得同類因亦不得彼因者,謂除前相。
【涼】得相似因不得相似因因者,從上沙門果退住須陀洹果勝進道,本得須陀洹初果現在前,是時不成就見道。
【涼】得相似因因不得相似因者,如本住須陀洹果勝進道,能與後生沙門果作相似因。
【涼】得相似因亦得相似因因者,除須陀洹初心,諸餘須陀洹果曾起現在前。
【涼】不得相似因亦不得相似因因者,除上爾所事。
§b3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四句
【唐】問[〔問〕-【三宮】]:頗有一剎那頃,或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或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或知同類因亦知彼所緣,或不知同類因亦不知彼所緣耶。
【涼】頗一剎那頃,知相似因.不知相似因所緣耶,知相似因所緣.不知相似因耶。乃至廣作四句。
【唐】答:有。謂住見道.道法智時。有此四句:
【唐】(1)知同類因不知彼所緣者,謂爾時知過去緣苦集滅三法智品。
【涼】知相似因不知相似因所緣者,見道中道法智,緣前生苦集滅智分。
【唐】(2)知彼所緣不知同類因者,謂知未來四法智品。[本義抄:1知(自)同類因(過去道法忍)之所緣…未來無有同類因,故不知同類因。2引婆沙抄云:道法智.不知自體故,名不知同類因;即此道法智.緣未來四法忍及法智,故名知彼所緣。]
【涼】知相似因所緣不知相似因者,緣未生法智分。
【唐】(3)知同類因亦知彼所緣者,謂知過去道法忍品。
【涼】知相似因亦知相似因所緣者,道法忍是也。
【唐】(4)不知同類因亦不知彼所緣者,謂除前相。[本義:道類智位.亦可有此四句…]
【涼】不知相似因不知所緣者,除上爾所事。
§a8因力增減
【唐】問:同類因力有增減不。
【唐】答:有,謂若久習,因力便增;若不久習,或遭損害,因力便減。
【涼】問曰:相似因有增減不。
【涼】答曰:有。其事云何。
【唐】且不善中因力增者,
【涼】(1)或有前身煩惱作增上相似因,非今身。
【唐】A如具壽迷祇迦曾一林中修習靜慮,a坐一樹下,欲尋現起,心生厭患,便捨此處;b坐餘樹下,恚尋復起,心生厭患,復捨此處;c坐餘樹下,害尋復起。[患=離【元明】*,【宮】]
【唐】由彼具壽曾於此地作大國王。a若於是處.五樂自娛.受諸欲樂,今坐其處便起欲尋。b若於是處.斬截眾生頭耳手足,今至其處便起恚尋。c若於是處.役使眾生作諸事業,繫縛鞭打,今至其處便起害尋。
【唐】B尊者阿難入城乞食,摩登伽女見已生貪,隨逐瞻觀.不能捨離。此女過去五百生中作阿難婦,故今暫見便起欲尋,隨逐不捨。
【涼】B曾聞阿難入舍衛城乞食時,[鄧=登【三宮】]摩鄧伽女見已隨逐而行。所以者何。以五百世中曾為阿難妻,今見阿難欲覺熾盛,無心能離。
【涼】A[如=斷【三宮】]如長老彌祇迦在[菴=奄【宋元宮】]菴羅林中坐,是時三惡覺意增上。
【涼】所以者何。曾聞此長老本昔曾於此林處作王。a若本五樂自娛樂處,則欲覺增上。b心生厭患,[後=復【三宮】]後至餘處,恚覺增上。所以者何。本為王時.恒於此處.割截人民手足頭耳,故恚覺增上。c心生厭患,復至餘處,害覺增上。所以者何。曾於此處.繫縛鞭打人民、奪其財物,故害覺增上。
【唐】諸如是等,皆由過去因力增上。
【涼】如是等過去身煩惱作增上相似因,非此身也。
【唐】(2)或有現在習諸煩惱因力增上,同類異類展轉相生。
【涼】或有欲心.與恚心作增上相似因.令恚心增上,或有恚心.與欲心作相似因.令欲心增上。
【唐】如不善法,善無記法應知亦爾。
【涼】如說不善,說善、無記亦如是。
【唐】如尸拔羅久習施故,纔生便告父母等言:今此家中有何財寶,我欲持施一切貧窮。
【唐】諸如是等,廣如經說。
【涼】以是事故,當知相似因因有增減。
§a9自性名義及世果
【唐】問:同類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過去現在一切有為法。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同類因,同類是何義。
【唐】答:種類等義是同類義,界地等義是同類義,部類等義是同類義。
【唐】此同類因,唯通過去現在二世,有等流果。
【涼】是相似因,定在過去,現在世;果是依果。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十=十三【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一[十一=十四【三宮】]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迦旃延子造〔-〕【宮】*][五百羅漢釋〔-〕【元明宮】*]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天竺〔-〕【三宮】*][等〔-〕【三宮】*]
【涼】雜揵度智品之七[揵=犍【明】][之七=之九【宋元宮】=第二之九【明】]
4■遍行因
【唐】「云何遍行因。」乃至廣說。
【涼】云何一切遍因。前生見苦所斷一切遍使。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譬喻者分別論者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涼】答[答=答曰【三宮】]:
【唐】1謂或有執:「一切煩惱皆是遍行。」
【唐】為止彼執,顯諸煩惱有是遍行有非遍行。
【涼】或有說者,一切結使盡是遍使。
【涼】為止如是意故,亦明結使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而作此論。
【唐】2或復有執:「五部煩惱皆有是遍行有非遍行。」
【唐】為止彼執,顯唯見苦集所斷煩惱有是遍行有非遍行。
【涼】復有說者,此五種所斷結,有一切遍、非一切遍。
【涼】為止如是意,明苦集所斷使有一切遍非一切遍故,而作此論。
【唐】3或復有執:「見苦集所斷一切煩惱皆是遍行,見滅道所斷一切煩惱皆無漏緣。」
【唐】為止彼執,顯見苦集所斷煩惱有是遍行有非遍行,見滅道所斷煩惱有有漏緣有無漏緣。
【涼】復有說者,苦、集所斷使盡是一切遍,滅道所斷使盡是無漏緣。
【涼】為止如是意,明苦集所斷[斷=斷使【三宮】].有一切遍、有非一切遍,滅道所斷使有有漏緣、有無漏緣故,而作此論。
【唐】4或復有執:「若諸煩惱通三界者,皆是遍行。」
【唐】為止彼執,顯諸煩惱通三界者有是遍行有非遍行。
【涼】復有說者,諸使通三界者是一切遍,如諸見、疑、愛、慢、無明。
【涼】為止如是意,明通三界使亦是一切遍、非一切遍,而作此論。
【唐】5或復有執:「遍行有二:一者無明,二者有愛。」如譬喻者。彼作是說:「緣起根本名為遍行,無明是前際緣起根本,有愛是後際緣起根本,故是遍行。」
【唐】為止彼執,顯無明有是遍行有非遍行,有愛一向非遍行。
【涼】復有說者,無明有愛是一切遍使,如譬喻者說。彼何故作是說耶。答曰:「以是根本使故。」其事云何。「無明是前生緣起因,有愛是後生緣起因。」
【涼】為止如是意,亦明遍不遍使故,而作此論。
【唐】6或復有執:「若諸煩惱通五部者名為遍行,即是無明及貪瞋慢。」
【唐】為止彼執,顯無明有是遍行有非遍行,貪瞋慢一向非遍行。
【唐】7或復有執:「五法是遍行,謂無明愛見慢及心[四無記根/五遍行/末那四惑]。」如分別論者。故彼頌言:
【唐】 有五遍行法 能廣生眾苦 謂無明愛見 慢心是為五
【唐】為止彼執,顯:無明見有是遍行.有非遍行,餘三一向非遍行。[本義抄:心王…亦雖遍行攝.非遍行隨眠故]
【涼】復有說者,五結是一切遍使,所謂諸見、愛、慢、無明、心。此是毘婆闍婆提所說,如說偈:
【涼】 一切處五法 能廣生於苦 諸見愛無明 慢心是為五
【涼】為止如是意,亦明一切遍不遍使故,而作此論。
【唐】為止此等種種異執,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涼】如是為止他義、欲顯己義,亦現法性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a2釋文
【發】云何遍行因。
【發】答:
【發】前生見苦所斷遍行隨眠,與後生自界.見集滅道.修所斷隨眠.及相應法,為遍行因。
【發】過去見苦所斷遍行隨眠,與未來現在自界.見集滅道.修所斷隨眠.及相應法,為遍行因。
【發】現在見苦所斷遍行隨眠,與未來自界.見集滅道.修所斷隨眠.及相應法,為遍行因。
【發】如見苦所斷,見集所斷亦爾,是謂遍行因。
【八】云何一切遍因。
【八】答曰:[本=前【三宮】]本生苦諦斷一切遍使,後生習盡道思惟斷使.與使相應法,自界一切遍因中因。
【八】過去苦諦斷一切遍使,未來現在習盡道思惟斷使.與使相應法,自界一切遍因中因。
【八】過去現在苦諦所斷一切遍使,未來習盡道思惟斷使.與使相應法,自界一切遍因中因。
【八】習諦所斷,亦復如是。[*]是謂一切遍因。
§b1不說過去與過去-不先說過去
【涼】云何一切遍因。
【涼】答曰:前生見苦所斷一切遍使,乃至廣說。
【唐】問:此中何故不說過去與過去為遍行因耶。
【唐】答:前生與後生言,已說彼故。
【唐】問:何緣不說過去自名。
【唐】答:
【唐】(1)欲顯後法非前因故[s10s17],若說過去與過去為遍行因,或有生疑.過去後法亦為前法因;若說前生與後生為遍行因,此疑便息。
【唐】(2)有說:此文欲顯過去有前後義,若說過去與過去為遍行因,[復=或【三宮】]復有生疑.過去諸法同時展轉為遍行因;若說前生與後生為遍行因,此疑便息。
【涼】問曰:何故不先說過去。
【涼】答曰:欲現過去世中有一切遍因故。過去法眾多,亦有前後,
【涼】a若先說過去,則不[現=明【三宮】]現過去世一切遍因;
【涼】b若先作是說,則明過去世有一切遍因。其事云何。
【涼】a若作是說,「過去於未來現在、現在於未來,是一切遍因」,則不明過去於過去有一切遍因;
【涼】b若作是說,則明過去世有一切遍因。
§b2不說自部
【涼】前生見苦所斷一切遍使,後生見集滅道修道所斷使,乃至廣說。
【唐】問:自部於自部有遍行因不。設爾何失。
【唐】◎若有者,此中何故不說。
【唐】◎若無者,何故於他部有,自部無耶。[s23諸有欲令.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於自部非遍行因者…]
【涼】問曰:自種一切遍使與自種一切不遍使作遍因不。
【涼】若作者,此中何以不說。
【涼】若不作者,何以他種作、自種不作。
【唐】答:應說亦有。
【涼】答曰:
【涼】應作是說:作。
【唐】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不說。
【唐】答:亦應說而不說者,有別意趣,
【涼】答曰:應作如是問,「前生見苦所斷一切遍使,後生見苦集滅道修道所斷,乃至廣說」,而不說者,為有何意。
【涼】答曰:
【唐】(1)為欲成立不成義故。謂於自部有遍行因,不說自成,故不須說;若於他部有遍行因,其義不成,是故須說。
【涼】欲明不成義,自種使.不說義已成,是故欲明不成義故,是以不說。
【唐】(2)有說:為顯無雜遍行因故,謂於自部.有二種因,謂遍行因及同類因,其義雜亂.是故不說。若於他部.唯有一因,謂遍行因,義無雜亂.是故偏說。
【涼】復次,自種於自種.有二種因,所謂一切遍因、相似因;他種[唯=惟【宮】*]唯有一切遍因,無相似因故,是以不說。
【唐】(3)復次,為顯無雜增長門故。謂於自部二門增長,謂同類因門及遍行因門,其義雜亂,是故不說。若於他部唯一門增長,謂遍行因門,義無雜亂,是故偏說。
【涼】復次,自種於自種.有二種增長,所謂一切遍因門、相似因門;他種唯有一切遍因門增長故,是以不說。
§b3前生等.唯說隨眠[遮相似相續論]
【唐】問:何故前生等唯說隨眠,後生等兼說相應法耶。
【涼】問曰:何故前生見苦所斷一切遍使不說相應法,後生使說相應法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前生等亦應說相應法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涼】應作是文:前生見苦所斷一切遍使及相應法,與後生見集滅道修道所斷使及相應法,乃至廣說。而不[說=作【三宮】]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唐】(2)復次,為遮相似相續沙門意故。彼作是說:「遍行隨眠唯與隨眠為遍行因,彼相應法唯與隨眠相應法為遍行因。」
【唐】為遮彼意,顯遍行隨眠與隨眠及相應法為遍行因;彼相應法與隨眠相應法及隨眠為遍行因。故作是說。
【涼】復次,為止說相似法沙門意故。彼作是說:使還與使作因,不與使相應法作因;使相應法與使相應法作因,不與使作因。
【涼】為止如是說者意故,作如是文:使與使作因,亦與使相應法作因;使相應法與使相應法作因,亦與使作因。
§b4唯說相應法
【唐】問:遍行隨眠於諸隨眠俱有法等亦是遍行因不,設爾何失。
【唐】◎若亦是者,此中何故不說。
【唐】◎若非者,何故於相應法是而於俱有法等非耶。
【唐】答:應說亦是。以與一切染污法皆為遍行因故。
【唐】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唐】答:彼相應法與彼隨眠同一所緣同一行相,極相隣近,是故說之。生等不爾,是故不說。
§b5自界自地.非唯自處
【唐】自界者,謂欲界唯與欲界為遍行因,色無色界應知亦爾。
【涼】自界者,欲界還與欲界作因,色界還與色界作因,無色界還與無色界作因。
【唐】如說自界,自地亦爾,繫縛別故。謂初靜慮唯與初靜慮為遍行因,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應知亦爾。
【涼】如說自界,自地亦爾。初禪地還與初禪地作因,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還與非想非非想處作因。
【唐】※於自地中,處別部別,亦得展轉為遍行因,繫縛同故。
§b6過去等[遮化地等]
【涼】過去見苦所斷,乃至廣說。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涼】答曰:
【唐】復說過去等,欲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故。
【涼】為止言「無過去未來,以現在世是無為」,遍於世故[別世說(如前文「若別世說.於文不亂」)],而作此論;一切遍因未分別,為分別故。
【唐】如說見苦所斷,見集所斷亦爾,體類同故。
【涼】[說=如說【三宮】]說見苦所斷,相似略說,故言見集所斷亦如是。
§a3遍行隨眠自性
【唐】問:遍行隨眠以何為自性。
【涼】問曰:一切遍因,體性是何。
【唐】答:欲界有十一:謂見苦所斷,五見疑無明;見集所斷,邪見見取疑無明。
【唐】色無色界各有十一,應知亦爾。
【唐】此中無明者,謂五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
【唐】品類足說:「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
【涼】答曰:欲界有十一遍使:見苦所斷七,五見、疑、無明;見集所斷四,二見、疑、無明。如是色無色界亦十一。
【涼】以是事故,《波伽羅那》作如是說:此九十八使,幾是一切遍、幾非一切遍。
【涼】答曰:三十三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遍。
【唐】問:見苦集所斷無明有是遍行,有非遍行,何故彼說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耶。
【唐】答:
【唐】(1)西方尊者所誦本言[如漢譯本]:九十八隨眠中,二十七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六應分別。謂見苦集所斷無明[三界二部],有是遍行.有非遍行。云何是遍行。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不相應無明。云何非遍行。謂見苦集所斷非遍行隨眠.相應無明。
【唐】(2)[評]如是所說,於義為善[正理:彼師於此唐設劬勞]。若作是說:「云何是遍行。謂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無明。」則便不攝不共無明。是故彼說,於義為善。
【涼】問曰:如見苦所斷無明使非一切遍,何以故言三十三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遍。
【涼】答曰:
【涼】如西方沙門,此文作如是說:二十七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遍,六當分別。見苦所斷無明使,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遍。
【涼】云何一切遍。見苦所斷非一切遍使.不相應無明使。
【涼】[評]如是說者好:見苦所斷非一切遍使.不相應無明使。若作是說「一切遍使相應無明」,則不攝不共無明。所以者何。彼不與使相應故。
【涼】云何非一切遍。見苦所斷非一切遍使.相應無明。
【涼】見集所斷亦如是。
【唐】問:若爾,何故迦濕彌羅國諸師不作此誦。
【涼】西方沙門作如是說,罽賓沙門何以不作如是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亦應作此誦。而不爾者,有別意趣,以彼多分是遍行故,謂見苦所斷有十無明:七是遍行,即五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三非遍行,即貪瞋慢相應無明。見集所斷有七無明:四是遍行,即二見疑相應及不共無明;三非遍行,即貪瞋慢相應無明。
【涼】是文應如是說,如西方沙門。若不說,當知義則如是。
【涼】復次,分多故。其事云何。見苦所斷無明使有十種:七種是一切遍、三種非一切遍。見集所斷無明使有七種:四種是一切遍、三種非一切遍。以分多故,說在一切遍使分中。
【唐】(2)又此國誦「三十三是遍行,六十五非遍行」者,無明皆說不共無明[三界五部],[定]唯遍非遍,自力起故。相應無明有八十三,謂二十七遍行及五十六非遍行隨眠相應,彼隨他力現在前故,說所相應即亦說彼,性不定故,不別說之。[s38修所斷者他力所起][正理48此段有釋:三十三…此中標別數者.取自力起不共無明…1非餘隨眠相雜行故…2與諸隨眠不相應故…3與餘煩惱不相關涉.名為不共,即是惛重無動搖義。相應無明與餘煩惱共相應故,相有警動;不共無明由自力起,於諸事業皆不欲為,惛重無動搖,如珊若娑病(癈風病),是故名曰不共無明。…謂彼修習正法觀時,應有(惛重)惛迷不欲行轉、如眠惛昧.障蔽其心.不共無明,是修所斷。][s95修所斷不共無明…彼獨立故,能覆損慧…]
【涼】復次,彼見苦所斷不共無明使,一向是遍,以自功用力生。以是事故,三十三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遍。若說身見是一切遍,當知相應無明亦一切遍,其義已成。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若說如是等是遍,當知相應無明亦是遍。若說愛、恚、慢是非一切遍,當知相應無明亦非一切遍。餘所不說者是何。唯有不共無明,一向是一切遍,以自功用力生。以是事故,作如是說:三十三是一切遍,六十五非一切遍,皆是一切遍體性,乃至廣說。
§a4遍行義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遍行隨眠。遍行是何義。
【涼】何故言一切遍。一切遍有何義。
【唐】答:
【唐】(1)一切緣義,是遍行義。緣力持義,是遍行義。緣力持者,能廣緣故。
【涼】一切緣義,是一切遍義。於緣中有力義,是一切遍義。緣中有力義者,能廣緣義,是緣中有力義。
【唐】(2)復次,本來一切.一切一切起故,名為遍行。初一切者,謂無始來具起九品。中一切者,謂無始來一切有情無不皆起。後一切者,謂無始來普緣一切有漏事起故。
【涼】復次,有三種一切本曾起故,是一切遍義。初一切者是九品使,中一切者是一切眾生,後一切者是一切有漏法處。
【唐】施設論作如是說:「無有異生從長世來.於有漏法.不執為我,或執我所,或執斷常,或撥為無,或執為淨解脫出離,或執為尊最勝第一,或起疑惑猶預[惑【大宋明北】=或【麗磧】],或起愚闇無知。」是故本來一切.一切一切起故,名為遍行。[識身足:或執為我、或執我所、或執為斷、或執為常、或撥無因、或撥無作、或復損減、或執為尊、或執為勝、或執為上、或執第一、或執清淨、或執解脫、或執出離,若惑若疑若猶豫(AKBh:kāṅkṣāto vimatito vicikitsātaḥ|)、若貪若瞋若慢若癡…(明徑JS_67_1266 北YB_106_524 磧QS_78_318)]
【涼】問曰:何以知初一切、後一切本曾起耶。
【涼】答曰:如《施設經》說:「一切皆是苦。於是苦法中,無有一法凡夫人於中不起我我所見,無有不起斷常,亦謗無因無作,亦起見最勝第一,亦起見淨見解脫見是乘,凡夫人無有不曾起疑心、無智[智=知【三宮】]愚闇者。如是等,眾生無有不曾起者。」以曾起三種一切故,名一切遍。
【唐】(3)復次,若法一剎那頃現在前時,1能緣五部、2為五部因、3令五部法於所緣愚,名為遍行。
【涼】復次,若於一剎那起現在前,能為五種所斷作因、能緣五種所斷、能令五種所斷生愚。
【唐】問:遍行隨眠云何令彼無漏緣法於所緣愚。
【唐】答:若執我等,法爾便謗我滅對治。先於中愚,然後於彼撥為無故。
【涼】問曰:云何能令緣無漏緣使於緣生愚。
【涼】答曰:若計於我,則謗於對治及我寂滅。先於中愚,然後生謗。
【唐】(4)復次,若法一剎那頃現在前時,1能緣五部,2為五部因,3於五部法皆悉隨增,名為遍行。
【涼】復次,若於一剎那起現在前,2則為五種所斷作因,13亦能緣使,是一切遍義。
【涼】彼相應法,雖能作因.亦能緣,而不能使,非使性故。
【涼】彼共俱生等,2雖能作因,1而不能緣.3亦不能使,非緣非使性故。
§a5相應俱有亦是遍行
【唐】問:遍行隨眠相應俱有法.亦是遍行因不。設爾何失。
【涼】問曰:遍使相應共有法,為是一切遍、為非一切遍。
【唐】◎若亦是者,何故但說三十三是遍行。
【唐】◎若非者,何故相應俱有法.有是遍行因.有非遍行因耶。
【涼】若是者,何以但說三十三使是遍。
【涼】若非者,何以相應共有法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遍。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彼非遍行因。
【涼】應作是說:非一切遍。
【唐】問:若爾,何故相應俱有法有是遍行因有非遍行因。
【唐】答:如相應俱有法,有是隨眠、有非隨眠;如是相應俱有法有,是遍行因、有非遍行因,復有何過。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相應共有法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遍。
【涼】答曰:如相應共有法,或是使、或非使;如是相應共有法,或是一切遍、或非一切遍。
【唐】(2)評曰:應作是說,彼亦是遍行因。因義通故,相應俱有同一果故。
【涼】評曰:應作是說,是一切遍。
【唐】問:若爾,何故但說三十三是遍行耶。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但說三十三是一切遍。
【唐】答:
【涼】答曰:
【唐】A彼說[說=論【三宮】]但欲分別九十八隨眠中幾是遍行幾非遍行,不為總說遍行因義,故不相違。
【涼】為使故說。所為有二種:一為法;二為使。若為使故說有三十三,若為法故說是一切遍。
【唐】B復次,遍行隨眠,具三事故,名為遍行。一.於五部法遍隨增故;二.於五部法遍能緣故;三.於五部法遍為因故。是以偏說。
【唐】彼相應法但有二事,除遍隨增;彼俱有法但有一事,謂遍為因。故彼不說。
【涼】復有說者,此文以[彰=章【三宮】]彰故,說一切遍。一以因故;二以緣故;三以使故。
【涼】彼遍使相應法,以因、以緣故,名一切遍,不以使故。一切遍使共有法,以因故,不以緣、不以使。使則以三事故,而以為文。
【涼】以是事故,使共俱生等,是一切遍。
§a6餘非遍行
§b1得
【唐】問:遍行隨眠等得,亦是遍行因不。
【涼】問曰:一切遍得,為是一切遍不。
【唐】(1)尊者僧伽筏蘇說曰:若遍行得非遍行者,非遍行得應是遍行,故遍行得亦是遍行因。[saṃghavasu尊者眾世:得亦能受眼等五根及命根眾同分異熟果。]
【涼】尊者僧伽婆修說曰:是一切遍。若一切遍得非一切遍者,非一切遍是一切遍耶。
【唐】(2)[評曰]:彼難非理。如色得既非色,非色得豈是色。故遍行得非遍行因於理為善。
【涼】此難非難。所以者何。若作是說:色法得非色,非色是色耶。如是說者好:非是一切遍。
【唐】問:何故遍行生等諸相是遍行因,彼得非耶。
【涼】問曰:何故一切遍。生老住無常是一切遍得,非一切遍耶。
【唐】答:生等諸相與遍行法同一果,常相隨.不相離.無前後.極親近故,亦是遍行因。得與遍行不同一果,不常相隨.非不相離.或前或後.非極親近,如皮於樹。是故彼得非遍行因。
【涼】答曰:生老住無常,與一切遍使同一果,常相隨.不相離,前後不相遠;得不同一果,不相隨、相離、前後相遠,於彼聚便為非聚。如樹皮離樹,彼亦如是。
§b2見滅道所斷
【唐】問:何故唯於見苦集所斷法立有遍行隨眠,非於見滅道所斷法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見苦見集所斷立一切遍使,見滅見道所斷不立一切遍耶。
【唐】(1)舊阿毘達磨師說曰:此是彼族類故。謂見苦集所斷諸法.是遍行隨眠族姓根本.生地舍宅,非見滅道所斷諸法。
【涼】1舊阿毘曇人作如是說:此處,是一切遍使.族姓生地故。
【唐】(2)有說:此中隨眠極堅牢故。謂見苦集所斷隨眠.皆同一意.同一所作,故極堅牢。以堅牢故,於中可立遍行隨眠[zs48唯此普緣諸有漏法.意樂無別.勢力堅牢.故能為因遍生五部]。見滅道所斷法不同一意,事業各異,故極羸劣。極羸劣故,於中不立遍行隨眠[唯有能緣有漏一分.所緣有別.勢不堅牢.不能為因遍生五部]。如城邑人若同一意同一事業,則城邑主及餘怨敵不能降伏;若彼諸人不同一意事業各異,則被降伏。此亦如是。
【涼】2復有說者,見苦集所斷使,同一意、同一作[作=住【三宮】*],以同意同作[*]故,所為牢固;以牢固故,立一切遍使。彼見滅道所斷使,意不同、所作亦不同,以不同故羸劣;羸劣故,不立一切遍使。猶如城邑村落人民,若意同、所作同者,村主怨敵不能降伏。若彼諸人意不同、所作不同者,則為村主怨敵之所降伏。彼亦如是。
【唐】(3)有說:此中我見所任持故[任=住【三】]。謂於是處若有我見,則有漏法相續熾盛,可立遍行。見集所斷雖無我見.而有長養我見諸法,非見滅道所斷法中有如是事。
【唐】(4)有說:遍緣有漏因果事故。謂見苦集所斷隨眠,俱能遍緣有漏因果,故立遍行;餘則不爾。
【唐】(5)有說:此於所緣定增長故。謂見苦集所斷隨眠皆緣有漏,隨緣有漏.隨漸增長。如人觀月,增益眼根。若見滅道所斷隨眠,或緣有漏或緣無漏。緣無漏者,隨有所緣.隨漸損減。如人觀日,損減眼根。以不定故,於此不立遍行隨眠。
【唐】(6)有說:此有二種隨眠事故。謂見苦集所斷隨眠俱由二門作隨眠事:一由所緣;二由相應。見滅見道所斷隨眠,或由二門作隨眠事,或唯相應。不決定故,不可建立遍行隨眠。
【涼】6復有說者,見苦集所斷使有二種,作相應使,亦作緣使,是故立一切遍。見滅道所斷使,或作相應使、緣使,或[*]唯作相應使,是故不立一切遍使。
【唐】(7)有說:此中決定安二足故,義如前說。
【涼】7復有說者,見苦集所斷使,安立二足。安立二足者,即上二種使義。見滅道所斷使,不安立二足。不安立二足者,即上[二=一【三宮】]二種使義。
【涼】5復有說者,見苦集所斷使,於緣得增長。云何於緣增長。答曰:此緣有漏法,以緣有漏法故能自增長。如人觀月,眼得增益,無有損減;彼亦如是。見滅道所斷使,於緣不得增長。云何不得增長。以緣無漏法。若緣無漏法,不得增長。如人觀日,眼無增長,唯有損減;彼亦如是。
【唐】(8)有說:四部皆有二種道故。謂見苦集所斷部中.有是遍行.有非遍行;於見滅道所斷部中.有有漏緣.有無漏緣。故不應責。
【涼】復有說者,一切見諦所斷結分為二分:見苦集所斷,作一切遍分、非一切遍分。見滅道所斷,作有漏緣分、作無漏緣分。
【唐】(9)有說:一切隨眠墮此二故。謂諸隨眠一切皆墮苦集諦攝,故唯此有遍行隨眠。
【涼】復有說者,此諸結皆是墮相。云何墮相。答曰:墮在苦集中,為苦集諦所攝故。
【唐】(10)有說:若見「苦集有漏果因」,則見滅道所斷諸法根本羸劣,故彼不立遍行隨眠。
【涼】4復有說者,以苦集所斷使能遍緣一切有[調=漏【三宮】]調因果故。
【涼】3復有說者,以我見可得故。
【涼】問曰:見集所斷,有何我見可得耶。
【涼】答曰:雖無我見可得,而有增長我見法可得。
【涼】10復有說者,若知見苦所斷果、若知見集所斷因,則見滅道所斷根本羸劣,以羸劣故不立一切遍使。如樹斷根故羸劣。彼亦如是。
【唐】(11)有說:不應責故。謂遍行隨眠者定能遍緣,非見滅道所斷法中有遍緣者。
【涼】以如是等緣故,不立一切遍。
§b3貪瞋慢
【唐】問:何故見苦集所斷貪瞋慢非遍行耶。
【涼】問曰:何故見苦集所斷使立一切遍使、立不遍使,不一切遍者愛恚慢。
【唐】答:
【涼】答曰:
【唐】(1)以彼皆無遍行相故,謂遍行者能緣一切,彼三不爾。
【涼】或有說者,此無一切遍相故。
【唐】(2)有說:此三,自相煩惱攝故。謂要共相煩惱攝者可立遍行。
【唐】云何此三皆是自相煩惱所攝。謂起貪者,或於彼身不於此身,或於此身不於彼身,於諸身分.亦各別起。瞋慢亦爾,故是自相。
【唐】有身見等,一剎那中,總於一界一趣生等,或執為我.或執我所,或復乃至愚闇無知,故是共相。
【涼】復有說者,此是別相使,若是總相使.立一切遍。
【涼】云何別相使。答曰:於髮爪齒,各各別起愛等諸使。
【涼】云何總相使。答曰:於一切界、於一切地、一切生處,能取我見,乃至能取無知愚闇。
【唐】(3)有說:難熾盛故。
【唐】謂貪瞋慢,難可熾盛。要依妻財.怨讎卑敵,方熾盛故。
【唐】遍行隨眠,易可熾盛。任運相續,如河流故。
【涼】復有說者,難可熾燃是非一切遍,易可熾燃是一切遍。
【涼】云何難可熾燃。答曰:為欲故.求瓔珞衣服塗香.園林樓閣.遊戲之處.亦求妻妾侍女,為恚故.求種種鎧仗[仗=杖【三宮】].鬪戰之具,為慢故.見他莊嚴治身.亦莊嚴治身,以是難熾燃故,不立一切遍。
【涼】云何易熾燃。答曰:諸結若現在前,猶如河流,諸惡行煩惱不用功流行.亦復如是。
【唐】(4)有說:見疑無明能緣四諦,於中可立遍行隨眠。貪瞋慢三無如是事,是故不立遍行隨眠。
【涼】復有說者,此七使,能緣四諦故立一切遍,能緣者.見疑無明。
§b4貪瞋慢等.非無漏緣
【唐】問:何故見滅道所斷.貪瞋慢.見取戒禁取,非無漏緣耶。
【涼】問曰:何故滅道所斷愛、恚、慢、見取、戒取,非無漏緣。
【唐】答:不應訶責故.無怨害相故.性柔和故.最勝故.清淨故,是以貪等非無漏緣。
【涼】答曰:彼滅道無怨害[怨=思【宮】]故無愛恚,彼體無可慢故不生慢,見取見第一,戒取見清淨。若於滅道見第一清淨者,云何是使。以是事故,愛等諸結非無漏緣。
§a7辯所緣
§b1他界緣
§c1欲界
§d1正說
【唐】欲界有十一遍行隨眠,九通他界緣,二唯自界緣:謂有身見及邊執見。
【涼】欲界有十一遍使:九是他界緣、二是自界緣。自界緣者,身見、邊見。
§d2身見邊見不緣他界
§e1欲界
【唐】問:何故此二見不緣他界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身見邊見不緣他界。
【唐】答:
【涼】答曰:
【唐】1唯有爾所緣境力故。
【涼】唯有爾所勢力故。
【唐】2復次,此二見唯於麁法轉故。謂此二見,唯於麁顯.現見諸蘊.執我我所及計斷常。若生欲界,於色無色界微細諸蘊不能現見,故不執為我我所等。
【涼】復有說者,身見邊見,從麁法生,亦從現見生。於麁現見陰,而取於我。生欲界中,色無色界陰[是=非是【三宮】]是麁,非現見。
§e2色界
【唐】問:若爾,生色界者,現見欲界麁顯諸蘊,何不執為我我所等。
【唐】答:
【唐】1已離染故。謂生色界者於欲界蘊已得離染故,雖現見而不執為我我所等。
【唐】2復次,上地煩惱不緣下故。
【涼】問曰:生色界中,欲界陰是麁是現見。何以色界身見不於欲界陰取我。
【涼】答曰:
【涼】若是現見.不離欲,能於中取我。生色界中,欲界陰.雖是現見,以離欲故不於中取我。
【涼】復有說者,生色界中,欲界陰.雖是現見法,無有結使能緣下地。
§d3上不緣下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上地煩惱不緣下耶。
【唐】答:已離彼染故。謂要已離下地染者,方起上地煩惱現前;於下地法既已離染,上地煩惱寧復緣彼。
【涼】問曰:如是則因論生論,以何等故無有結使能緣下地。
【涼】答曰:若離下地欲,上地煩惱現在前;以離下地欲故,上地煩惱不緣下地。
§e1離下起上
【唐】問:如何得知要離下染,上地煩惱方得現前。
【唐】答:如施設論說:「有六種非律儀,謂三界繫各有二種:一相應;二不相應。1欲界相應非律儀現在前時,六非律儀成就,四非律儀亦現在前:謂欲界二,色無色界各不相應。2色界相應非律儀現在前時,四非律儀成就,三非律儀亦現在前:謂色界二,無色界不相應。3無色界相應非律儀現在前時,二非律儀成就亦現在前:謂無色界二。」
【唐】此中染法,名非律儀。
【唐】由此故知:要離下染,上地煩惱方現在前。
【涼】問曰:何以知離下地欲上地煩惱現在前。
【涼】答曰:如《施設經》說:「有六種非戒。欲界繫有二種:有心相應、心不相應。色無色界繫亦有二種:有心相應、不相應。1若欲界繫心相應法非戒現在前,則四種非戒現在前:一、欲界心相應;二、心不相應;三、色界心不相應;四、無色界心不相應。2色界繫心相應非戒現在前,則三種非戒現在前:一、色界心相應;二、色界心不相應;三、無色界心不相應。3無色界繫心相應非戒現在前,則二種非戒現在前:一、無色界心相應;二、心不相應。」
【涼】此中諸煩惱,以非戒名說。
【涼】以是事故知:離下地欲,上地煩惱現在前,不緣下地。
§e2上不緣下-下能緣上
【唐】問:何故欲界煩惱能緣色無色界,彼二界煩惱不能緣欲界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欲界諸使能緣色無色界,色無色界諸使不能緣欲界。
【唐】答:
【涼】答曰:
【唐】1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不能攝伏自界隨眠,故得越緣色無色界。
【唐】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能善攝伏自界隨眠,故彼不能越緣下地。
【唐】如人不能攝伏妻妾,便得與他作非法事;若善攝伏,乃至不能以眼顧眄,況為非法。此亦如是。
【涼】欲界是不定界,非離欲地、非修地,不能善攝伏諸使,故能緣色無色界。
【涼】色無色界是定地、離欲地、修地,能善攝伏諸煩惱,故彼諸使不能緣下地。
【涼】如人不攝伏,己妻得與他人作非法事。若善攝伏,乃至不能以眼視他,況作非法。彼亦如是。
【唐】2復次,生欲界者,於上二界諸蘊猶預:「為是苦耶、為非苦耶。為是集耶、為非集耶。是第一耶、非第一耶。是清淨耶、非清淨耶。」由不了故,欲界煩惱得緣上界。若生上地,於下諸蘊已現見故,無有猶預故,上煩惱不緣下地。
【涼】復有說者,生欲界中,於色無色界陰生疑怪心:「彼為是常耶、非常耶。為第一耶、非第一耶。為淨耶、為非淨耶。」以有如是疑怪故能緣。生色無色界中,於欲界陰不生如是疑怪心故,不緣欲界。
【唐】3復次,若色無色界煩惱緣欲界者,則應隨增。若隨增者,界應雜亂。故彼煩惱不緣欲界。
【涼】復有說者,若色無色界使能緣欲界者,則能緣使欲界;若使欲界者,則界壞。
§e3上不使下
【唐】問:如欲界煩惱,雖緣上界而不隨增,上界煩惱何故不爾。
【涼】問曰:如欲界諸使緣色無色界而不使,如是色無色界諸使緣欲界而不使者有何等過。
【唐】答:上界蘊勝,欲界煩惱雖緣彼起而不隨增;欲界蘊劣,上界煩惱若緣此起,即便隨增。如下劣人於尊勝者,雖能現見而不能損害;若尊勝者見下劣人,便能損害。此亦如是。
【涼】答曰:色無色界是尊勝界,欲界諸使緣而不使。欲界是卑賤界,若色無色界諸使緣則能使。如下賤人,於尊勝者不能作不愛事;如尊勝人於下賤者隨意能作,彼亦如是。
§c2色無色界
[色無色界]
【唐】1色界亦有十一遍行隨眠:九通他界緣,二唯自界緣。
【唐】2(1)無色界亦有十一遍行隨眠,皆是自界緣。無他界緣者,無上界故,不緣下故。
【涼】問曰:如欲界有九種他界緣使,色界亦有九種他界緣使,無色界亦有他界緣使不。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所以者何。以上更無界故。
【唐】(2)有說:亦有他界緣者,然能緣定,非現起定。
【涼】復有說者,有,以能緣故,不以現在前故有。
【唐】(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界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更無有界,彼何所緣。
[八地上緣]
【唐】1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皆有十一遍行隨眠:九通他地緣,二唯自地緣。
【涼】初禪地.有九種他地緣一切遍使,乃至無所有處.亦有九種。
【唐】2(1)非想非非想處亦有十一遍行隨眠,皆唯自地緣,無上地故,不緣[上=下【三宮】]上故。
【唐】(2)有說:亦有他地緣者,然能緣定.非現起定。
【唐】(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既無上地可緣,如何有能緣定。是故說無於理為善。
【涼】非想非非想處,為有他地緣一切遍使不。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無。所以者何。更無上地,又不緣下地。
【涼】復有說者,有,以能緣故有,不以現在前故有。
【涼】評曰:不應作如是說。更無上地,彼何所緣。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八
卷19■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九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一
§b2邪見所緣
§c1不頓緣三界
【唐】1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而非一時。謂異剎那緣欲界,異剎那緣色無色界。
【涼】欲界邪見能緣三界苦集,非一剎那頃能謗。先謗欲界若苦若集,異剎那頃謗色無色界。
【唐】問:何故不一剎那頃.頓緣三界若苦若集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不於一剎那頃.謗三界若苦若集。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緣欲界亦隨增,緣色無色界不隨增故。
【涼】欲界邪見緣欲界亦使,緣色無色界不使。
【唐】問:彼何故緣欲界亦隨增,緣色無色界不隨增耶。
【唐】答:
【唐】A欲界是彼隨增處,色無色界非彼隨增處故。
【唐】B復次,欲界是彼居宅,色無色界非彼居宅故。
【唐】C復次,欲界有彼等流異熟果,色無色界無彼等流異熟果故。
【唐】D復次,欲界有彼五部遍行果,色無色界無彼五部遍行果故。
【唐】E復次,欲界無彼畢竟對治,色無色界有彼畢竟對治故。
【涼】問曰:以何等故緣欲界使,緣色無色界不使耶。
【涼】答曰:
【涼】A欲界是緣處使處,緣而則使;色無色界是緣處、非是使處,雖緣不使。
【涼】復有說者,欲界是緣聚使聚,緣而則使;色無色界是緣聚、非使聚,緣而不使。
【涼】D復次,欲界有五種一切遍果,色無色界無,故緣而不使。
【唐】(2)復次,若彼一剎那頃頓緣三界.若苦若集者,云何而緣。
【唐】◇為如緣欲界即隨增,緣色無色界亦爾耶。
【唐】☆為如緣色無色界不隨增,緣欲界亦爾耶。設爾何失。
【涼】復次,欲界若見苦若見集所斷邪見緣三界若苦若集者,云何而緣。
【涼】為如欲界緣而則使,色無色界亦緣而則使耶。
【涼】為如色無色界緣而不使,欲界亦緣而不使耶。
【唐】◆若如緣欲界則隨增,緣色無色界亦爾者,界應雜亂。
【唐】★若如緣色無色界不隨增.緣欲界亦爾者,則不應理。以無煩惱緣自界法而有不具所緣相應二隨增者,緣自地法必具所緣相應縛故。
【唐】若一剎那頓緣三界若苦若集.於所緣境有隨增有不隨增者,亦應於相應法.有隨增有不隨增,是則違此因理、亦壞相應法。
【涼】若如色無色界緣而不使、欲界亦緣而不使者,無有自界使緣有漏法,而不作二種使.緣使相應使者。
【涼】若一時能緣三界苦集.或有使或不使,彼相應法亦應.或有所使或無所使。彼若然者,有如是過,則體無自相使性、亦壞相應法。
【唐】勿有此失,故別時緣自界他界,理善成立。
【涼】欲令無如是過故,別緣欲界若苦若集,別緣色無色界若苦若集。
【唐】2如是,初靜慮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八地苦集,而非一時。謂異剎那緣初靜慮,異剎那緣上七地。
【涼】如是,初禪地邪見.能緣八地若苦若集,非一剎那頃能謗八地若苦若集。先謗初禪地若苦若集,異剎那頃謗餘七地若苦若集。
【唐】3如是,乃至無所有處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二地苦集,而非一時。謂異剎那緣自地,異剎那緣上地。
【涼】如是,乃至無所有處邪見.緣二地若苦若集,非一剎那頃能謗二地若苦若集。先謗無所有處若苦若集,後異剎那頃謗非想非非想處若苦若集。
【唐】非想非非想處見苦集所斷邪見,唯緣自地苦集。
§c2唯緣自地滅
【唐】1欲界見滅所斷邪見,唯緣欲界諸行滅。
【涼】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欲界見滅所斷邪見.能緣欲界諸行滅。
【唐】問:何故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欲界見滅所斷邪見.唯能緣欲界諸行滅耶。
【唐】(1)脇尊者曰:若法欲界愛所耽著、身見執為我我所者,此諸法滅.應為欲界見滅所斷邪見所緣。非彼煩惱能緣他界,此亦如是。
【唐】(2)有說:苦集是有為法,自地他地.展轉相引,故彼邪見能緣他地。滅諦無為,自地他地.無相引義,故彼邪見不緣他地。
【唐】2如是,初靜慮見滅所斷邪見.唯緣初靜慮諸行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見滅所斷邪見.唯緣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
§c3緣道六九地[斷壞異說]
【唐】1A欲界見道所斷邪見,唯緣欲界諸行對治。
【唐】問:何故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欲界見道所斷邪見.唯能緣欲界諸行對治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三界,苦集見道所斷邪見.唯緣欲界.斷諸行對治。
【唐】(1)Pārśva脇尊者曰:若法欲界愛所耽著、身見執為我我所者,此法對治.應為欲界見道所斷邪見所緣。非彼煩惱能緣他界,此亦如是。
【涼】尊者婆已說曰:若為欲愛所愛、起我我所見,此法斷對治.為欲界見道斷邪見所緣。彼我見法,不能他界緣故。[霧尊者bāṣpa vāṣpaḥ བཤྱཿ རླངས་པ 婆已(巳) 婆多(侈*) 婆師波]
【唐】(2)有說: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所緣非對治故,能緣他地;欲界見道所斷邪見,所緣即對治故,不能緣他地對治。
【涼】復次,欲界見苦集所斷邪見,所緣異、對治異;欲界見道所斷邪見,所緣即是其對治。
【唐】B此中有說:欲界見道所斷邪見,唯緣未至定法智品道,唯彼是此斷對治故。
【唐】C評曰:應作是說:能緣六地法智品道,種類同故,俱是欲界壞對治故。
【唐】2如是,初靜慮見道所斷邪見,能緣九地類智品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邪見.能緣九地類智品道。
【涼】初禪地見苦見集所斷邪見,能緣八地若苦若集。初禪地見滅所斷邪見,緣初禪地諸行滅,廣說如上。
【涼】初禪地見苦集所斷邪見,能緣八地若苦若集。初禪地見道所斷邪見,
【涼】A或有說:緣斷初禪地諸行對治[通法類],
【涼】B或有說:緣九地比智分斷對治。九地者,從未至禪乃至無所有處。
【涼】C評曰:說緣一切比智分,此是實義。
§c4滅道差別[法類異說]
【唐】問:何故見滅所斷邪見,唯能緣自地諸行滅;見道所斷邪見,能緣六地法智品道.或緣九地類智品道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初禪見滅所斷邪見,緣初禪地諸行滅;見道所斷邪見,緣九地比智分。
【唐】答:自他地滅非展轉因,多地聖道互為因故。
【涼】答曰:滅不展轉作因,道展轉作因。
【唐】問:若爾,法類品道亦互為因,何故見道所斷邪見不總緣耶。
【唐】(1)A有說:見道所斷邪見.亦能總緣法類品道,互為因故;法智品道亦能對治上二界故。
【唐】B評曰:彼不應作是說。類智品道於欲界法非對治故;法智品道於上二界雖為對治,而非初非全故;又法類品種類品別故。
【唐】(2)A有說:九地類智品道.是上八地斷對治者,即為彼地見道所斷邪見所緣,非餘地道。
【唐】B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能對治有多種故;又類智品展轉為因,種類同故。
【涼】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見苦集所斷邪見,緣非想非非想處苦集;非想非非想處.見滅所斷邪見,緣非想非非想處諸行滅;見道所斷邪見,緣九地比智分。
【涼】餘問答如初禪說。
§b3無遍緣遍隨增而名遍行
【唐】問:一剎那隨眠不能遍緣一切[上下界],亦無遍隨增理,何故名遍行耶。
【涼】問曰:如一使不能使一切,云何名遍使。
【唐】答:依彼種類相續而說,故無有過。
【涼】答曰:總而言之,能使一切。
§a8分別因相
§b1遍行隨眠對遍行因
【唐】然遍行隨眠對遍行因,應作四句:
【涼】諸一切遍使,是一切遍因。一切遍因是一切遍使耶。應廣作四句是也。
【唐】1有遍行隨眠非遍行因,謂未來遍行隨眠。
【唐】2有遍行因非遍行隨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相應俱有法。
【唐】3有遍行隨眠亦遍行因,謂過去現在遍行隨眠。
【唐】4有非遍行隨眠亦非遍行因。
【唐】a若不依彼種類說者,應作是說:謂除前相。
【唐】b若即依彼種類說者,應言未來遍行隨眠相應俱有法。
【涼】1一切遍使非一切遍因者,未來一切遍使是也。
【涼】2一切遍因非一切遍使者,過去現在一切遍使相應共有法是也。
【涼】3是一切遍使一切遍因者,過去現在一切遍使是也。
【涼】4非一切遍使非一切遍因者,除上爾所事。
§b2染法以見斷為因
§c1問
【唐】問:一切染污法,皆以見所斷法為因不。設爾何失。
【涼】問曰:見道所斷法,盡為一切染污法作因不。
【唐】A.若一切染污法.皆以見所斷法為因者:
【唐】1.未斷亦作因、已斷亦作因,未斷已斷有何差別。
【唐】2.又若爾者,何故聖者修所斷染污法有起有不起耶。
【唐】(1)不起者,謂無有愛.諸慢類.極瞋纏。
【唐】(2)起者,謂餘貪嗔慢無明。
【唐】3.又若爾者,[施設足論]識身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不善法.唯以不善為因耶。答:有。謂聖者退離欲染時,初染污思現在前。」
【涼】1若見道所斷法盡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
【涼】斷亦作因、不斷亦作因,斷與不斷有何差別。
【涼】2若見道所斷法盡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何故聖人修道所斷染污,或起現在前、或不起現在前。
【涼】不起現在前者,謂無有中愛.瞋恚纏.諸慢。
【涼】起現在前者,謂諸餘愛.恚纏.慢。
【涼】3若見道所斷法盡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頗[法=有【三宮】]法不善,以不善為因耶。答曰:有。離欲聖人於彼退,最初染污思現在前。」
【唐】B.若一切染污法不皆以見所斷法為因者:
【唐】1.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云何見所斷為因法。謂一切染污法及見所斷法異熟。」
【唐】2.又若爾者,復違彼說:「云何無記為因法。謂無記有為法及一切不善法。」
【唐】3.又若爾者,復違彼說:「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為因,非與有身見為因。謂除過去現在見苦所斷,廣說乃至,除未來有身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污苦諦等[有身見為因.亦有身見因者,謂前所除苦諦]。」
【唐】4.又若爾者,識身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不善眼識,乃至不善意識皆以不善無記為因。」[識身:不善眼識…不善意識,一切皆用不善無記為因,所餘諸句皆不可得。]
【涼】1若見道所斷法不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波伽羅那說云何通。如說:「何者是見道所斷作因法。答曰:染污法,亦見道所斷法執[報]。」
【涼】2若見道所斷法不為一切染污法作因者,復與此經相違,如說:「云何無記作因法。答曰:無記有為法不善法。」
【涼】3若不作因者,復違此文,如說:「以身見為因,不為身見作因,乃至廣說。」
【涼】4若不作因者,復與《識身經》文相違,如說:「頗有不善眼識以不善無記為因,乃至不善意識以不善無記為因耶。答言[言=曰【三宮】].有。」
§c2正義(皆以見所斷法為因)
【唐】答:
【涼】答曰:
【唐】A應作是說:一切染污法,皆以見所斷法為因。
【涼】應作是說:見道所斷法,盡為一切染污法作因。
【涼】問曰:若然者,諸後所說善通,前所說者云何通。
§d1斷未斷別
【唐】問:若爾,未斷已斷俱能為因,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涼】如所說.斷與不斷.有何差別者,
【唐】(1)名即差別。謂前未斷位名未斷因,後已斷位名已斷因。
【涼】1名即差別。本作因時不斷,今雖為因已斷,是名差別。
【唐】(2)復次,前位未為對治所壞,後位雖亦為因.而已為對治所壞。
【涼】2復有說者,前作因時,則不為對治所壞;今雖為因,為對治所壞。
【唐】(3)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障聖道,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障聖道。
【涼】3復有說者,本作因時,能於自身障礙聖道;今雖為因,不障聖道。
【唐】(4)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起如煙焰得,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起如煙焰得。
【唐】(5)復次,前位於自身中作可訶厭事及垢穢事,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作可訶厭事及垢穢事。
【唐】(6)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辦所應作事,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辦所應作事。
【涼】6復有說者,本作因時,能於自身辦所作事;今雖為因,不復能作。
【涼】9復次,本作因時,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今雖為因,不能取果與果,[*]唯除已取果者。
【唐】(7)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辦同類因遍行因事,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辦同類因遍行因事。
【涼】7復次,本作因時,能於自身與相似因一切遍因;今雖為因,更不與相似因一切遍因。
【唐】(8)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辦等流果異熟果,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辦等流果異熟果。
【涼】8復次,本作因時,能於自身取依果報果、與依果報果;今雖為因,不能取[依=依果【三宮】]依報果。
【唐】(9)復次,前位於自身中能取果與果,後位雖亦為因.而於自身中不復能取果與果。
【涼】4復次,本作因時,於自身中生於諸得,如火出煙;今雖為因,更不生得。
【涼】5復次,本作因時,於自身中墮可嫌責、墮在非法、亦自染污;今雖為因,於自身中不墮嫌責、不墮非法、亦不染污。
【唐】是名未斷已斷差別。
【涼】斷與不斷,是名差別。
§d2有修斷不行
【唐】問:若爾,何故聖者修所斷染污法,有起有不起耶。
【涼】何故聖人修道所斷染污,或起現在前、或不起現在前。
【唐】答:
【涼】答曰:
【唐】(1)見所斷法,與彼或為相續近因,或為不相續遠因。若與彼為相續近因者,聖者不起;若與彼為不相續遠因者,聖者猶起。
【涼】見道所斷法,或與修道染污法作相續近因、或作不相續遠因。若作相續近因者,彼聖人則不起現在前。若作不相續遠因者,彼聖人則起現在前。
【唐】(2)復次,若已得彼非擇滅者,聖者不起;若未得彼非擇滅者,聖者猶起。
【涼】復次,若得非數滅者,不起現在前;若不得者,起現在前。
【唐】(3)復次,彼起定依異生性者,聖者不起;若不定者,聖者猶起。
【唐】(4)復次,彼起定能障聖性者,聖者不起;若不爾者,聖者猶起。
【唐】a問:何故聖者不起無有愛耶。[眾同分無常][s27此無有愛斷見所長養…]
【唐】答:彼是斷見所長養故,次斷見後現在前故。一切聖者斷見已斷,故彼不起。
【涼】a何故不起無有中愛現在前。
【涼】答曰:彼為斷見所長養,斷見相續生此愛。聖人已斷斷見故,不起此愛現在前。
【唐】b問:何故聖者不起諸慢類耶。[s199以諸慢類依有身見…]
【唐】答:彼是身見所長養故,次身見後現在前故。一切聖者身見已斷,故彼不起。
【唐】c問:何故聖者不起極瞋纏耶。
【唐】答:彼是邪見所長養故,次邪見後現在前故。一切聖者邪見已斷,故彼不起。
【涼】c何故不起瞋恚纏現在前。
【涼】答曰:彼為邪見所長養,邪見相續生此瞋纏。聖人已斷邪見故,不起此瞋纏現在前。
【涼】b何故不起諸慢現在前。
【涼】答曰:彼為我見所長養,我見相續生此慢。彼聖人我見已斷故,此諸慢不現在前。
§d3通施設經
【唐】問:若爾,識身論說當云何通。如說:
【唐】「頗有不善法唯以不善為因耶。答:有。乃至廣說。」
【涼】《施設經》說云何通。
【唐】答:
【唐】(1)彼依未斷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已斷,二未斷。彼論但依未斷因說。
【涼】答曰:為不斷因故說。彼思有二種因:有斷、不斷。彼說不斷因。
【唐】(2)復次,彼依不善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不善,二無記。彼論但依不善因說。
【唐】(3)復次,彼依自部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自部,二他部。彼論但依自部因說。
【唐】(4)復次,彼依非遍行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遍行,二非遍行。彼論但依非遍行因說。
【唐】(5)復次,彼依不共因說,故不相違。謂彼初起不善思有二種因:一共,二不共。彼論但依不共因說。
【唐】問:聖者先未離欲染時,彼染污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彼論說後退時。
【唐】答:爾時彼思先不成就.今得成就,先無縛.今有縛,先死.今生,是故偏說。
【涼】問曰:如聖人未離欲時,彼思以不善為因,何故說退時。
【涼】答曰:爾時此得斷還相續,死結還生故。
【唐】問:後起染污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彼論但說初起。
【唐】答:爾時彼得先斷.今續,先無用.今有用,先死.今生,是故偏說。
【涼】問曰:後相續思亦以不善為因,何故說最初思耶。
【涼】答曰:以爾時不成就.今成就,不相續.今相續故。
§c3異說
§d1不皆以見所斷法為因
【唐】B(1)有作是說:一切染污法不皆以見所斷法為因。
【涼】復有說者,非一切見道所斷法為一切染污作因。
【唐】問:若爾,品類足論.識身論說.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先所說善通,《波伽羅那》、《識身經》云何通。
【唐】答:彼總相說。若別說者,應作是言:有染污色以見所斷法為因,非一切染污色;乃至有染污識以見所斷法為因,非一切染污識。
【涼】答曰:當以總相通。所以者何。自有染污色以見道所斷法為因者,非一切色;乃至行陰.亦如是;自有染污眼識以見道所斷法為因,非一切識,乃至意識.亦如是。是故應以總相通彼所說。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彼論說,1一切染污法皆以見所斷法為因故;2一切不善法皆以無記為因故;3諸餘染污苦諦等皆以有身見為因故;4不善六識皆以不善無記為因故。前說為善。
§d2分別染因-設摩達多
【唐】(2)尊者設摩達多[奢摩達多 奢摩達 寂授śarmadatta],分別染法有異,彼作是說:
【涼】尊者奢摩達多,立諸使異,彼作是說:
【唐】A有見苦所斷法.唯以見苦所斷為因,有見苦所斷法.唯以見集所斷為因,無二為因[自他不共]。見集所斷法亦爾。
苦集 |
見苦所斷為因 |
見集所斷為因 |
俱為因 |
見苦所斷 |
√ |
|
|
見苦所斷 |
|
√ |
|
見苦所斷 |
√ |
|
|
見苦所斷 |
|
|
√ |
見集所斷 |
|
√ |
|
見集所斷 |
|
|
√ |
【涼】自有見苦所斷使.還以見苦所斷使為因,自有見苦所斷使.以見苦所斷為因.亦以見集所斷為因。自有見集所斷使.以見集所斷為因,自有見集所斷使.以見集所斷為因.亦以見苦所斷為因。[必有自部]
【唐】實無是處,分別故說[雖無是處而假分別][雖無是處為分別故],假使聖者現觀苦已.未現觀集,從聖道起。見集所斷法.唯以見集所斷為因者.得起現前,見集所斷法.以見苦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斷故。
【涼】彼作是說:實無是處,以分別故說,假設聖人見苦不見集,乃至從聖道起。從聖道起已,若見集所斷使現在前,此使當言.見集所斷.因見集所斷生[生=生生【三】],見集所斷.因見苦所斷生。答曰:應作是說,是使因見集所斷生。見集所斷使因見苦所斷生,不現在前。所以者何。彼因已斷故。
【唐】B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滅所斷為因,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苦所斷為因,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集所斷為因,有見滅所斷法.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無三為因。
【唐】見道所斷.修所斷染污法,亦爾。
滅(道修) |
見苦所斷為因 |
見集所斷為因 |
見滅所斷為因 |
見滅所斷 |
|
|
√ |
見滅所斷 |
√ |
|
|
見滅所斷 |
|
√ |
|
見滅所斷 |
√ |
√ |
|
見滅所斷 |
|
|
√ |
見滅所斷 |
√ |
|
√ |
見滅所斷 |
|
√ |
√ |
【涼】如是自有見滅所斷使.唯以見滅所斷為因,自有見滅所斷使.以見滅所斷為因.亦以見苦所斷為因,自有見滅所斷使.以見滅所斷為因.亦以見集所斷為因;無三種因。
【涼】見道所斷亦如是。
【唐】實無是處,分別故說,假使聖者現觀滅已.未現觀道,從聖道起。見道所斷法.唯以見道所斷為因者.得起現前,見道所斷法.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斷故。
【唐】如是聖者於修道中,修所斷染污法.唯以修所斷為因者.得起現前,修所斷染污法.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者.不起現前,因已斷故。[s27尊者奢摩達說曰:(無有愛)見道所斷法是其因,聖人已斷見道所斷法故.]
【涼】自有修道所斷法.唯以修道所斷為因,自有修道所斷法.以修道所斷為因.亦以見苦所斷為因,自有修道所斷法.以修道所斷為因.亦以見集所斷為因,無三種因。
【涼】諸修道所斷.唯以修道所斷為因者,聖人起現在前。諸修道所斷.以見苦所斷為因.亦以見集所斷為因者,聖人不起現在前。所以者何。因已斷故。[亦字應思]
【唐】然諸聖者離欲染時,欲界修所斷染污法.若唯以修所斷為因.若唯以見苦集所斷為因,合為一聚,九品漸斷。
【涼】尊者奢摩達多作如是說,則為通前所說。彼作如是說:如聖人離欲界欲,諸修道所斷.以修道所斷為因者,修道所斷.以見苦所斷為因者,諸修道所斷.以見集所斷為因者,盡合集為束,如剋契法九品斷。
【唐】彼後退時,欲界修所斷染污法.唯以修所斷為因者,還成就;唯以見所斷為因者,不成就,因已斷故。
【唐】又於爾時,唯以修所斷為因.修所斷染污法中,未來者還成就;過去者不成就,彼後無容起現前故。
【涼】後於離欲退,諸修道所斷.修道所斷為因者,成就亦得[當起現在前];諸修道所斷.見道所斷為因者,成就而不得。所以者何。因已斷故。[s186不得過去…以彼畢竟不現前故]
【涼】諸修道所斷使,未來世,成就亦得當起現在前;過去者,成就而不得。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云何同一對治所斷煩惱,彼後退時.有還成就.有不成就。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同一對治斷使,於彼對治道退時,云何成就亦得、云何成就不得。
【唐】又不能通.品類足論.識身論說。
【涼】如是《波伽羅那》、《識身經》所說便不通。
【唐】是故如前所說為善。
【涼】如前說者好:見道所斷法,為一切染污法作因。
§c4他部隨增-非他界地(便明)
【唐】問:愛於諸界諸地諸部.皆等隔絕,何故遍行隨眠能於他部隨增,非他界地。
【涼】問曰:如愛[果=界【宮】]果斷.地斷.種斷,他界緣使,何以不使他界、他地,但使他種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遍行隨眠於他部法有等流果或異熟果,故能隨增;於他界地無等流果及異熟果,故不隨增。
【涼】此一切遍使,於自界自地五種中有依果故能使,他界他地無依果故不使。
【唐】2復次,自地他部麁細相似,故能隨增;上地細故,不能隨增。
§b3遍行異熟.與不遍行異熟相因
【唐】問:遍行異熟.與不遍行異熟.展轉為因不。
【涼】問曰:一切遍使報、一切不遍使報,展轉為因不。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遍行異熟與不遍行異熟為因;不遍行異熟不皆與遍行異熟為因。如遍行隨眠與不遍行隨眠為因,他部不遍行隨眠不能與遍行隨眠為因。異熟亦爾。
【涼】或有說者,一切遍使報與不一切遍使報為因,非一切遍使報不與一切遍使報作因。所以者何。如一切遍與不一切遍作因,彼一切遍報亦與不一切遍報作因。如他種不遍使不能與遍使作因,如是不一切遍報不能與一切遍報作因。
【唐】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隨眠法異,異熟法異。隨眠有五部,異熟唯修所斷故。
【唐】應作是說:遍行異熟與遍行異熟為因,亦與不遍行異熟為因;不遍行異熟與不遍行異熟為因,亦與遍行異熟為因。同地同部,性類等故。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一切遍報與不一切遍報作因,不一切遍報與一切遍報作因。所以者何。一切遍使.一切不遍使異,一切遍使報.一切不遍使報不異。
§a9自性名義及世果
【唐】問:遍行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一切過去現在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遍行因。遍行是何義。
【唐】答:
【唐】1遍為因義是遍行義。
【唐】2復次,能遍緣義是遍行義。
【唐】3復次,遍隨增義是遍行義。
【唐】此遍行因,唯通過去現在二世。有等流果。
【涼】一切遍因,定在過去現在。果是依果。
5■異熟因
【唐】「云何異熟因」,乃至廣說。
【涼】云何報因,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譬喻者大眾飲光外道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
【涼】答曰:為止他義故。其事云何。
【唐】1或有執:「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如譬喻者。為止彼執,顯異熟因及異熟果俱通五蘊。
【涼】1或有說者,「離思更無報因,離受更無報果。」如譬喻者說:「思是報因、受是報果。」為止如是意,令離思有報因、離受有報果。
【唐】2或復有執:「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如大眾部。為止彼執,顯此因果亦通諸色不相應行。
【唐】3或復有執:「唯心心所及諸色法有異熟因及異熟果。」為止彼執,顯此亦通不相應行。
【唐】4或復有執:「諸異熟因要捨自體,其果方熟。」彼作是說:「諸異熟因要入過去,方與其果。過去已滅,故無自體。」為止彼執,顯異熟因至果熟位[果=異【三】]猶有實體。
【唐】5或復有執:「諸異熟因.果若未熟,其體恒有;彼果熟已,其體便壞。」如飲光部。彼作是說:「猶如種子,芽若未生,其體恒有;芽生便壞。諸異熟因亦復如是。」為止彼執,顯異熟因.果雖已熟,其體猶有。
【涼】5(4)復有說者,「報熟,因則失壞。」彼作是說,「為因乃至報未熟,報熟因則失壞。如為種乃至[牙=芽【三宮】*]牙未生,[芽*]牙生則種失壞。」為止如是意,明報熟因不失壞故。
【唐】6或復有執:「所造善惡無苦樂果。」如諸外道。為止彼執,顯善惡業有苦樂果,故作斯論。[如.弊宿經pāyāsi]
【涼】6復有說者,為止諸外道意故。外道言:「善惡諸業無有果報。」為止是意,明善惡諸業有果報故。
【涼】2復有說者,為止摩訶僧祇部意故。摩訶僧祇部作如是說:「唯心心數法能生報,非餘法。」為止是意,明五陰是報因、是報果。
【涼】為止他義、現於己義,亦顯法相相應義故,而作此論。
§a2釋文
§b1心心所法
【發】云何異熟因。
【發】答:1.諸心心所法,受異熟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此心心所法.與彼異熟.為異熟因。
【八】云何報因。
【八】答曰:諸心心所念法,受報色心心法.心不相應行,彼心心法.此報報因中因。
【涼】云何報因。
【涼】答曰:諸心心數法,受報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乃至廣說。
【唐】a此中諸心心所法者,謂一切不善善有漏心心所法。
【唐】此言亦攝彼隨轉色不相應行,與心心所同一果故。
【唐】b異熟色者,謂色蘊,即眼等五根色香味觸。
【唐】心者,謂識蘊,即眼等六識。
【唐】心所法者,謂三蘊,即受想思等。
【唐】心不相應行者,謂行蘊,即命根眾同分等。
【涼】b色者.是色陰。心者.是識陰。心數法.是三陰。心不相應行.是彼生老住無常。
【涼】此五陰是報果。
【涼】a心迴轉色.亦攝在心心數法中。
【唐】此顯異熟因及異熟果.俱通五蘊。
§b2身語業
【發】2.復次,諸身語業,受異熟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此身語業.與彼異熟.為異熟因。
【八】復次,諸身口行,受報色心心法.心不相應行,是彼身口行.此報報因中因。
【涼】復次,身口業,受報色,乃至廣說。
【唐】問:隨心轉身語業,心一果故.如前已說,此中復言身語業者,說何法耶。
【涼】問曰:如心迴轉身口業前已說,今復言身口業者是何。
【唐】答:
【涼】答曰:
【唐】(1)善不善表.及依表業所生無表,不隨心轉身語二業,此定能招異熟果故。
【唐】(2)有說:此中說身語表.及此剎那所生無表,同一果故。
【唐】[評]彼說非理。身語表業.與彼俱生身語無表,非同一果,彼不互為俱有因故。
【唐】(3)有說:表業.與依表生身語無表,雖非一果,而定俱時受異熟果,一心起故。[正理:於一生中.各別能取色香味等圓滿果故。]
【唐】[評]彼說非理。展轉相望非俱有因,如何定說同一剎那受異熟果。
【涼】2'或有說者,是作無作。所以者何。同受一果故。
【涼】不應作是說.言同受一果。
【涼】3'復有說者,此說作.即此剎那生無作。所以者何。同一時受報故。
【涼】此亦不定,或有前受、或有後受。
【涼】1評曰:應作是說,是作無作。
【唐】然表無表.展轉不為俱有因故,異熟果別。
【涼】{問曰:有作無作.同一報不。
【涼】答曰:不也。有作報異,無作報異。
【唐】於表業中七支等異,一一各別招異熟果;一一支等有多極微,一一極微有三世別,於一一世有多剎那,一一剎那.異熟果別,非俱有因故。[正理:非心隨轉身語二業.定不能引命眾同分…非一心起無異功能.別引生後.而無過失。]
【涼】問曰:身口有作同一報不。
【涼】答曰:不也。即身有作,報亦不同。彼身有作,有爾所微塵、有爾所報。
【唐】無表業亦爾。前隨心轉七支無表,能展轉為俱有因故,同異熟果。
【唐】此中所說表無表業,則亦攝彼隨轉生等,同一果故,所受異熟如前應知。
【涼】即彼生老住無常,俱同一報。所以者何。同一意所起、同一果故。
【涼】有作有七種:不殺生乃至不綺語,當知如向所解。}
§b3心不相應行
【發】3.復次,諸心不相應行,受異熟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此心不相應行.與彼異熟為異熟因。是謂異熟因。
【八】復次,諸心不相應行.受報色心心法.心不相應行,彼心不相應行.此報報因中因。是謂報因。
【涼】復次,心不相應行.受報色,乃至廣說。
【唐】問:諸心心所.表無表業.隨轉生等,如前已說,同一果故;今復說何不相應行。
【涼】問曰:彼法生老住無常,已攝在彼法中;今說心不相應行,是何心不相應行。
【唐】答:今說無想定.滅盡定.一切不善善有漏得,及彼隨轉生等諸相,前未說故。
【涼】答曰:是無想定、滅盡定、諸得報。
§c1無想定
【唐】◎問:無想定受何異熟果耶。[s118無想定感何異熟]
【涼】問曰:無想定為受何報。
【涼】答曰:
【唐】(1)有說:無想定,受無想及色異熟果。彼命根眾同分異熟,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
【涼】1或有說者,受無想及色。命根受身處(此言受身處者.是舊言眾生種類),是第四禪有心報。其餘陰是共報。
【唐】(2)有說:無想定,受無想及色異熟果。彼命根異熟,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光寶】問.同分亦現感不.命與同分.誰總誰別。][【光】問.命及同分誰是引果。]
【唐】(3)有說:無想定,受無想及色異熟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
【涼】復有說者,無想定,唯受無想報。命根受身處,是第四禪有心報。餘陰是共報。
【涼】復有說者,無想定,受無想報。命根,是第四禪有心報。餘陰是共報。
【唐】(4)有說:無想定,唯受無想異熟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
【涼】4復有說者,無想定,受無想報。餘陰是共報。
【唐】問:若命根亦是非業異熟果者,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一法是業異熟而非業,謂命根」。
【唐】答:a一切命根唯是異熟,一切異熟由業故顯,依此密意故作是言。而實命根亦非業感。
【唐】b復次,彼論依世俗說,不依勝義。謂諸世間見短壽者,即言是人作短壽業;見長壽者,即言是人作長壽業。
【涼】問曰:若然者,如所說云何通,「一法是業報,非業」。
【涼】答曰:一切命根盡是報,報以業差別,故作是說:一法是業報,非業。
【涼】復有說者,此是世俗言說法。如見短壽人,言是人作短壽業;如見長壽人,言作長壽業。命根亦從非業生報。
【唐】(5)有說:無想天處無心時亦受第四靜慮有心業果,有心時亦受無想定果。
【涼】復有說者,無心時亦受第四禪有心報,有心時亦受無心報。
【唐】問:若無心時亦受有心果、有心時亦受無心果者,云何因果不顛倒耶。
【唐】答:如有色業亦受無色果、無色業亦受有色果,而無因果顛倒過失,此亦如是。
【涼】問曰:云何無心時亦受第四禪有心報、有心時亦受無心報耶。
【涼】答曰:若爾,有何過。如受色報時.亦受非色報,如受非色報時.亦受色報。
【唐】(6)尊者設摩達多說曰:無想定.受無想及眾同分異熟果,彼命根及色異熟.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心心所.及餘心不相應行.皆非異熟。
【涼】尊者奢摩達多說曰:無想定報.得無想.得受身處,有心報.得色.得命根,餘心不相應行.心心數法.非是報。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異熟眾同分.是業果故,彼心心所及餘心不相應行.亦有是異熟者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是說者好:無想定不能造受身處(受身處有二種:一是五陰性、二是心不相應行。此中言不造者,不造具五陰性者也)。所以者何。非是業故。
【唐】(7)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無想定受無想異熟果,彼命根眾同分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眼等五根是業果故。
【唐】(8)應作是說:無想異熟.唯是無想定果,彼命根眾同分及五色根異熟.唯是第四靜慮有心業果,彼餘蘊異熟.是共果。
【涼】業能造受身處.及能得報命根。無想定報得無想,諸餘陰是彼報果(諸餘者,[除【三宮】=陰【大】]除五情根,餘悉是)。
§c2滅盡定
【唐】◎問:滅盡定受何異熟果耶。
【唐】答:受非想非非想處四蘊異熟果,除命根眾同分,彼唯是業果故。
【涼】問曰:滅盡定為受何報。
【涼】答曰:滅盡定不造受身處;若業造受身處,受彼報時,亦受彼四陰報。
§c3得
【唐】◎問:諸得.受何異熟果耶。[s118得感何異熟][s25初明俱得(二處)][s25一切不善得]
【涼】問曰:諸得為受何報。
【唐】答:
【涼】答曰:
【唐】(1)諸得,受色心心所法.心不相應行異熟果。色者,謂色香味觸,非五色根,彼業果故。心心所法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及彼相應法。心不相應行者,謂諸得生老住無常。
【涼】得亦不造受身處。若造受身處業,受彼報時,亦受彼報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色者四入,四入者色香味觸。心心數法者,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及相應法。心不相應行者,得、生、老、住、無常。
【唐】(2)尊者僧伽筏蘇說曰:得亦能受眼等五根及命根眾同分異熟果。[眾世:遍行得亦是遍行因]
【唐】彼作是說:雖一一得無力能引眾同分等,眾得聚集則能引彼。然彼唯感愚鈍之身,如蚯蚓等[蚖蛇象等][s37夢中善不善業…蠐螬]。得所感色,九處除聲。心心所法通三受聚。不相應行,謂眾同分.命根.諸得生住異滅。
【涼】尊者僧伽婆修作是說:得能造受身處。其事云何。積集諸得.能造受身處。受身癡、不猛利、卑小,如是報,當知皆從得生。得能造受身處,能得報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色者九入,除聲入。心心數法者,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及相應法。心不相應行者,命根、受身處、得、生、老、住、無常。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得相望,非俱有因,設集俱胝復何所益。非一果故,不能共引眾同分等。
【涼】評曰:如是說者好:得不能造受身處。所以者何。若得同一果,可言積集業造受身處。諸得不同一果,積集百千億得.亦不能造受身處,積集何所益。
【唐】(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得不能引眾同分等。諸業引得眾同分等時,於眼等根處但能感得色香味觸。[s118得亦能感相狀異熟,即彼諸法生住老無常]
【涼】尊者佛陀羅[又=叉【三宮】]又[佛陀羅測buddharakṣa佛護]說曰:得不能造受身處,受受身處報時亦受彼報。如眼處所色香味觸等.展轉受報;如是,乃至身處所色香味觸等.展轉受報。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勿無色界得無異熟果故,是以應知初說為善。
【涼】生、老、住、無常無有別報,諸法生老住無常,還與彼法俱共受報。
§b4辨品類異文
【唐】◎問:品類足說:「云何異熟因[有異熟法]。謂一切不善.善有漏法。」與此論[發智論]所說異熟因有何差別。
【涼】{如《波伽羅那》說:「云何有報法。答曰:不善法、有漏善法。」
【涼】問曰:彼經所說,與此文說報因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不了義,彼是了義;此有餘意,彼無餘意;此有餘因,彼無餘因;此依世俗,彼依勝義;此有影顯,彼無影顯。
【涼】彼經所說是了義,此文所說是不了義。此有餘意,彼無餘意。此說有餘,彼說無餘。此有[岸=片【宮】]岸、有影、有相續[有隨縛],彼無岸[片]、無影、無相續。
【唐】(2)復次,此說已生異熟因,彼說已生未生異熟因;此說與果異熟因,彼說與果未與果異熟因。
【涼】復次,此說生,彼說生不生。此說現在,彼說三世。
【唐】(3)復次,此說新業果,彼說新舊業果。
【唐】(4)復次,此說過去異熟因,彼說三世異熟因。
【唐】(5)復次,此說正與果異熟因,彼說已正當與果異熟因。
【唐】是謂此說彼說差別。
【涼】此文彼說,是謂差別。}
【唐】問:何故此中但說正與果異熟因耶。
【涼】問曰:已得報、當得報者,為是報因不耶。
【涼】答曰:是報因。
【涼】問曰:此文何以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正與果者,其相顯故。
【涼】以現在顯過去未來故。若說現在,當知亦說過去未來。
【唐】(2)復次,彼果現前,施設五趣諸有情故。
【涼】復有說者,所以[者〔-〕【三宮】]者施設是地獄乃至天因,何事故施設。
【涼】答曰:以現在事故施設。如說報現在前,是名地獄眾生。
【涼】以是事故,但說現在。
【唐】(3)復次,爾時此因用究竟故,以正與果.顯示當與已與果因。
【唐】於義便故,此中但說正與果因。
【涼】{}如《波伽羅那》說:「云何有報法。答曰:不善法、有漏善法。」
【涼】問曰:彼經所說,與此文說報因有何差別。
【涼】答曰:彼經所說是了義,此文所說是不了義。此有餘意,彼無餘意。此說有餘,彼說無餘。此有[岸=片【宮】]岸、有影、有相續[有隨縛],彼無岸[片]、無影、無相續。
【涼】復次,此說生,彼說生不生。此說現在,彼說三世。此文彼說,是謂差別。{}
【涼】{}問曰:有作無作同一報不。
【涼】答曰:不也。有作報異,無作報異。
【涼】問曰:身口有作同一報不。
【涼】答曰:不也。即身有作,報亦不同。彼身有作,有爾所微塵、有爾所報。即彼生老住無常,俱同一報。所以者何。同一意所起、同一果故。
【涼】有作有七種:不殺生乃至不綺語,當知如向所解。{}
§a3因果數量
§b1幾蘊得一果
1欲界
【唐】(1)復次,欲界中,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善不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唐】(2)有二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善不善身業語業.及彼生等。
【唐】(3)有一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得及彼生等。
【涼】如欲界中,善不善心心數法四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善不善色二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得、生、老、住、無常一陰.作報因,得一果。
2色界
【唐】(1)色界中,有五蘊異熟因得一果,謂有隨轉色.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唐】(2)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無隨轉色.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唐】(3)有二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善身語表.及彼生等。
【唐】(4)有一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得.無想定.及彼生等。
【涼】初禪地,
【涼】有心迴轉,五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善心無迴轉,四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善身口有作,二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得、生、老、住、無常,一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二禪三禪四禪,
【涼】有心迴轉,五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無迴轉善心,四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得、生、老、住、無常及無想定,一陰作報因,得一果。
3無色界
【唐】(1)無色界中,有四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善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唐】(2)有一蘊異熟因得一果,謂得.滅盡定.及彼生等。
【涼】無色界,善心.四陰作報因,得一果;
【涼】得、生、老、住、無常及滅盡定.一陰作報因,得一果。[卷第十四終【三宮】]
【涼】[卷第十五雜揵度智品之十首【宋元宮】=卷第十五雜犍度智品第二之十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首]
§b2一業得幾處果
§c1定得
【唐】1.復次,(1)有業唯受一處異熟,謂得命根眾同分業,彼業唯受法處異熟。
【涼】1有業得一入報,謂法入中命根。
【唐】(2)有業唯受二處異熟,謂:
【唐】A得意處業,彼業唯受意處法處異熟。
【唐】B得觸處業.亦受二處異熟,謂觸處法處。
【涼】2有業得二入報,謂意入、法入。
【涼】觸入法入亦如是。
【唐】(3)A得身處業.受三處異熟,謂身處.觸處法處。
【唐】B得色香味處業.亦爾,各受自處.觸處法處異熟。
【唐】(4)A得眼處業.受四處異熟,謂眼處.身處.觸處法處。
【唐】B得耳鼻舌處業.亦爾,謂各受自處.身處.觸處法處異熟。
【涼】4若得報眼入,得四入:眼入、身入、觸入、法入。
【涼】如眼入,耳鼻舌入亦如是。[s127眼處所依大種.能造幾所造色…][雜心.若得眼入則四入…]
【涼】3若得身入,得三入:身入、觸入、法入。
【涼】如身入,色香味入亦如是。
【唐】2.有餘師說:一切大種皆生色聲,欲界諸色不離香味。彼作是說:
【涼】諸作是說,一切四大能生色聲,一切欲界色香味終不相離[s127一切大種皆能造色聲觸,欲界大種皆造香味]。
【唐】(1)A得眼處業受七處異熟,謂眼處身處.及色香味觸法處異熟。
【唐】B得耳鼻舌處業亦爾,謂各受自處身處.及色香味觸法處異熟。
【涼】若業報得眼入,爾時得七入:眼、身、色、香、味、觸、法。
【涼】如眼,耳鼻舌入亦如是。
【唐】(2)得身處業受六處異熟,謂身處及色香味觸法處異熟。
【涼】若得身入,得六入:身、色、香、味、觸、法。
【唐】(3)A得色處業受五處異熟,謂色香味觸法處異熟。
【唐】B得香味觸處業亦爾,謂各受色香味觸法處異熟。
【涼】若得色入,得五入:色、香、味、觸、法。
【涼】如色入,香味觸入亦如是。
【唐】如是所說,是定得者。
§c2不定得
【唐】不定得者,其數不定。然有業能受八處異熟,有業能受九處異熟,有業能受十處異熟,有業能受十一處異熟,皆除聲處。[雜心.有業或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入報。][s118一切聲非異熟果.]
【涼】有業報得八入、九入、十入、十一入。
§c3舉喻明多少
【唐】問:何故有業能受多處異熟,有業能受少處異熟耶。
【涼】問曰:何故業或報得多入、或報得少入。
【唐】答:若業有種種功能.得種種果者,受多處異熟;若業無種種功能.不得種種果者,受少處異熟。
【涼】答曰:有業得種種果,有業不得種種果。得種種果者得入多,不得種種果者得入少。
【唐】如外種子,有種種功能.得種種果者,如稻苷蔗.葡萄藕等[葡萄=蒲桃【宋元宮】,蒲萄【明】];
【唐】無種種功能.不得種種果者,如素酌迦.tāla多羅子等。
【唐】謂澤中有草名素酌迦,一種一莖而高數尺,上有少葉.其形如蓋。
【唐】有多羅樹高逾百肘,上亦少葉.其形如蓋,質幹雖長,菓實甚少。
【涼】如[小=外【宮】]小種子法,有得果多者、有得果少者。
【涼】得多果者,如甘蔗、蒲萄[萄=桃【宋元】]、稻、藕、花子等。
【涼】得少果者,如種娑羅樹子sāla,後生極高,唯有一葉,其形如蓋。
【涼】如修芝草等,生雖極高,[*]唯有一葉。
【唐】業亦如是。
【涼】彼亦如是。
§b3約三世辨
【唐】然一世業得三世果,無三世業得一世果。[過現未.三剎那.或三生(引業)]
【唐】一剎那業得多剎那果,無多剎那業得一剎那果。[光:此顯無有多念造業.同受一念中一果,明果不減因;不遮多念造業一剎那中.受各別果。]
【唐】業善不善.果無記故,如所生果不減因故。
【涼】問曰:何故一世業得三世報,無三世業得一世報耶。
【涼】答曰:無有多業生於少果。
【涼】如是有一剎那業得多剎那報,無有多剎那業得一剎那報。
§a4因果先後
§b1引滿先後
【唐】問:諸造業者為先造引眾同分業,為先造滿眾同分業耶。
【涼】問曰:為先作受身處造業、先作滿業。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先造引業後造滿業。若先不引,後無所滿。猶如畫師,先作摸位後填眾彩,此亦如是。[s177先以一色作模。「三十二大丈夫相」引滿有別義。]
【涼】或有說者,先作造業,然後作滿業。若不造者,彼何所滿。猶如畫師,先摸[摸=摹【三宮】]後以眾采滿之;彼亦如是。
【唐】(2)有餘師說:先造滿業後造引業。如菩薩先於三無數劫造滿業已,後於百大劫中方造引業。[s177三十二思引三十二大丈夫相][爾時菩薩能一注心於一所依所緣行相有多思轉][s119或有由多妙行感一眾同分,如諸菩薩最後眾同分,由三十二百福所感。若造一百福…但名造作不名增長…。]
【涼】復有說者,先作滿業,後作造業。如菩薩於三阿僧祇劫修集滿業,於最後身乃[作=於【三宮】]作受身處造業。
【唐】(3)如是說者:此則不定。或有先造引業後造滿業,或有先造滿業後造引業,隨造業者意樂起故。
【涼】評曰:應作是說:不定。或有先作造業,後作滿業;或有先作滿業,後作造業。
§b2受果先後(順現生後)
【唐】復次,有三種受異熟業:一順現法受業;二順次生受業;三順後次受業。
【唐】(1)順現法受業者,若業此生造作增長,即於此生受異熟果,非於餘生。
【唐】(2)順次生受業者,若業此生造作增長,於次後生受異熟果,非於餘生。
【唐】(3)順後次受業者,若業此生造作增長,於第三生.或第四生以後,如次受異熟果。
【涼】有三種業,謂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
【涼】云何現報業。若業於此生作,亦令增益彼業,即此生中得報非餘生,是名現報業。
【涼】云何生報業。若業於此生作,亦令增益彼業,次生中得報非餘生,是名生報業。
【涼】云何後報業。若業於此生作,亦令增益彼業,後生中得報,是名後報業[也〔-〕【三宮】]也。
§a5異熟之義
§b1種種異熟
【唐】然異熟聲說多種義[正理破餘師]:
【涼】{有種種法以報名說,或有是依、或有增益、或有豐賤飢饉之相、或有梵天當來、或有即報,如是等以報名說。
【唐】(1)有處等流.說名異熟,如說:[受=愛【宮】]受是[愛=受【三宮】]愛支異熟[愛為受之異熟]。
【涼】或有是依.以報名說者,如說:誰是受報,當言愛是,我說.愛是受報。
【唐】(2)有處長養.說名異熟,如說:飲食及諸醫藥,得樂異熟[食等為樂異熟]。
【涼】或有增益.以報名說者,如說:樂受是飲食醫藥等報。
【唐】(3)有處夢事.說名異熟,如說:夢見如是如是種類異熟。
【唐】(4)有處豐儉.說名異熟,如說:星宿在此路行,當有如是豐儉異熟。
【涼】或有豐賤飢饉之相.以報名說者,如說:日月在如是道行,有如是相,當有豐賤飢饉等報。
【唐】(5)有處梵王.說名異熟,如說:大仙,我且未去,觀此光明有何異熟[契經]。
【涼】或有梵天當來.以報名說者,如說:今此光明照曜,為是梵天當來、為有餘事。我等更不餘行,當待此光為有何報。
【唐】(6)有處異熟.說名異熟,如此中說:色等異熟果,名為異熟。
【涼】或有即報.以報名說者,如今此文:報得色、心、心數法,乃至廣說。}
[又契經言:二種施食所感異熟.平等平等(一者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而來奉施,二者如來臨欲般涅槃時.最後供飯,此二人福正等無異.)(二施果報等無差別)。又言:如來若不說此語,即諸時眾.無如是異熟。]
§b2異類而熟
【涼】云何報義。
【涼】答曰:不相似義是報義。
【唐】熟有二種:一者同類;二者異類。
【唐】(1)同類熟者,即等流果,謂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
【唐】(2)異類熟者,即異熟果,謂善不善生無記果。
【唐】此無記果從善不善異類因生,故名異熟。
【涼】報有二種:有相似報、有不相似報。
【涼】相似報者,如善法有善依、不善法有不善依、無記法有無記依。
【涼】不相似報者,如善不善法.得無記報。
§b3惡趣名非熟
【唐】問:若異類而熟名異熟果者,何故惡趣名非熟耶。
【涼】問曰:若不相似義是報義者,如地獄作不善業,受無記報,亦不相似,何故言無報耶。
【唐】答:
【涼】答曰:
【唐】(A)彼亦異熟,然下賤故,說名非熟。如有下賤村城等物,名非村等。
【涼】彼亦是報,但是下賤。以下賤故,名為無報。如下賤村,名為無村。
【唐】(B)復次,過熟故名非熟。如拙陶師燒諸瓦器,多費薪草,器皆燋融,不任貿用,亦名非熟。惡趣亦爾,苦果太過,故名非熟。
【涼】復次,彼亦有報,以極苦切故,名曰無報。猶如無巧便陶師,以多薪燒物,燒過爛壞,言物不熟;彼亦如是。
【唐】(C)復次,於彼無善異熟,故名非熟。
【涼】復次,無善果故言無報,彼中無有善報。
【唐】問:傍生鬼趣亦受善果,如何惡趣皆名非熟。
【涼】問曰:餓鬼畜生趣中亦有善報,何故言無報。
【唐】答:
【涼】答曰:
【唐】(A)彼善果少,故亦名無。如少水河亦名無水。
【涼】以少故言無。
【唐】(B)復次,彼趣雖有善果而不能修餘勝善法,故名非熟。譬如農夫收穫鮮少[鮮=尠【三宮】],亦名非熟。而實惡趣有異熟果。
【涼】復次,彼雖有善,但減無增。猶如倉穀有出無入,名曰倉空。
【涼】復有說者,彼雖有報,所趣非處,故言無報。
§b4無漏無記法無異熟
§c1外種喻
【唐】問:何故不善善有漏法有異熟果,無記無漏法無異熟果耶。
【涼】問曰:何故不善[善=善善【三宮】*]有漏法生報,無漏無記法不生報耶。
【唐】答:
【涼】答曰:
【唐】自性.眾緣,有具有闕,三種不同,如外種故。
【唐】1如堅實種置良田中,以水溉灌,覆之糞壤,因緣力具.即便生芽;
【唐】如是不善善有漏法,自性堅實,置有田中,溉之愛水,覆以餘結,因緣力具.便生有芽。
【涼】如外種子,其性不破堅實,糞土調適、溉灌以時,亦以自力亦眾具力,然後生[芽*]牙;如不破堅實種子在良田中。
【唐】2如堅實種置於倉中,水糞緣闕,不能生芽;
【唐】如是無漏善有為法,體雖堅實,而闕愛水餘結潤覆,有芽不生。
【涼】如外種子不破堅實,不以糞土調適、溉灌不時,無眾具力,不能生[芽*]牙;如種子在於倉中。
【唐】3如朽敗種雖置良田,以水溉灌,覆之糞壤,而因力闕,不能生芽;
【唐】如是無記諸有為法,雖以愛水餘結潤覆,而體羸劣,有芽不生。
【涼】如外種子,若不破亦不堅實、羸劣腐壞,雖復糞土調適、溉灌以時,以性羸劣不能生[芽*]牙;如腐種子在良田中。
【涼】如外緣起法有三種,內緣起法亦有三種。
【涼】1如初種子,如是不[善*]善有漏法,其性不破堅實,以愛水溉灌,諸餘煩惱糞土調適,亦以自力亦眾具力,生於有[芽*]牙;如外種子在良田中。
【涼】2如第二種子,如是無漏善法,其性不破堅實,無愛水溉灌,亦無煩惱糞土調適,無眾具力故,不生有[芽*]牙;如種子在於倉中。
【涼】3如第三種子,如是無記法,亦不不破不堅實,其性羸劣敗壞,雖以愛水溉灌、煩惱糞土調適,自性羸劣故,不生有[芽*]牙;如腐種子在良田中。
§c2無漏法
【唐】問:復何緣故,諸無漏法無異熟果。
【涼】問曰:復以何故,無漏法不生報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唐】2復次,若法能令諸有諸趣.生老病死.恒相續者[能令生死流轉無窮],有異熟果;無漏能令諸有諸趣生老病死.究竟斷故,無異熟果。
【唐】3復次,若法能令諸有諸趣.漸增長者[能增益有.能攝受有.能住持有],有異熟果;無漏能令諸有諸趣.漸損減故[能損減有.能違害有.能破壞有],無異熟果。
【涼】2行苦集性,則能生報;無漏是苦集對治道,則不生報。
【唐】4復次,若法是苦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趣集行者[隨順苦集],有異熟果;無漏是苦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趣滅行故[隨順苦集滅],無異熟果。
【涼】4如是行諸有世俗生死老病道,則有報;無漏法斷諸有世俗生死老病道,則不生報。
【唐】5復次,若法是身見事[處].是顛倒事.是貪愛事.是隨眠事.[是貪瞋癡[慢]安立足處.]有垢有毒.有穢(有染)[有刺有過]有濁.[有刺有怨][有漏有過失][是鄙劣法][一切煩惱皆名為穢非唯是瞋],[隨=墮【三宮】]隨苦集諦.墮三有者[墮有墮苦集諦者][隨有世間隨苦集諦者][諸有所攝.墮苦集諦][墮在諸有苦集諦攝者],有異熟果。諸無漏法不同彼故,無異熟果。[上四義通於諸處,詳見:s76有漏義。]
【唐】6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則為勝因得下劣果;因是無漏善有為法,果是有漏無記法故。[勝非劣因]
【唐】7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則為聖道令有相續。聖道續有,與理相違。
【涼】7復次,如無漏法有報者,無漏道則與世俗相續;若與世俗道相續,無有是事。
【唐】8復次,若無漏法有異熟者,何處當受。
【唐】(a)若在欲界則不應理,無漏法非欲界繫故,如色無色界業。
【唐】(b)若在色界亦不應理,無漏法非色界繫故,如欲無色界業。
【唐】(c)若在無色界亦不應理,無漏法非無色界繫故,如欲色界業。
【唐】(d)若在三界外亦不應理,以三界外無別處故。
【涼】8復次,無漏道無報器故。若無漏法有報者,何處受耶。若在欲界受,非欲界繫法。若在色界受,非色界繫法。若在無色界受,非無色界繫法。除三界繫法,更無報器。
【涼】6復次,若無漏法能生報者,則勝法為下作因因,是善無漏果是無記有漏。
【唐】9復次,無漏聖道對治異熟及異熟因,若復能感異熟果者,復須對治;對治此者是無漏故,復感異熟,為對治彼,復修聖道;即彼聖道復感異熟。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是則應無解脫出離。
【唐】勿有此過,故無漏法無異熟果。
【涼】復次,無漏法是對治,若當生報,復須對治;彼對治復[對=須對【三宮】]對治,如是便為無窮。若無窮者,則無解脫出要。
【唐】10復次,若無漏法感異熟者,則應畢竟不得涅槃,聖者不應精勤修習,是招生死輪轉法故。
【唐】由此無漏無異熟果。
【涼】欲令無如是過故,說無漏法無報。
§c3無記法
【唐】問:復何緣故,諸無記法無異熟果。
【涼】何故無記法無報。
【唐】答:
【涼】答曰:
【唐】1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唐】2復次,若無記法有異熟果,此異熟果為是無記,為善不善。
【唐】(a)若是無記,何故名異熟。非異類熟故。
【唐】(b)若善不善,亦非異熟,以異熟果是無記故。
【唐】3復次,若無記法有異熟者,此異熟果是無記故,應有異熟;即彼異熟復應能感餘異熟果,如是展轉便為無窮,是則應無解脫出離。
【唐】勿有此過,故無記法無異熟果。
【涼】3有記法能生報。若當無記法能生報者,如是報法復能生報;若報復生報,便為無窮,乃至廣說。
【涼】欲令無如是過故,說無記法無報。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諸不善善有漏法是異熟因。
【涼】{}有種種法以報名說,或有是依、或有增益、或有豐賤飢饉之相、或有梵天當來、或有即報,如是等以報名說。
【涼】或有是依.以報名說者,如說:誰是受報,當言愛是,我說.愛是受報。
【涼】或有增益.以報名說者,如說:樂受是飲食醫藥等報。
【涼】或有豐賤飢饉之相.以報名說者,如說:日月在如是道行,有如是相,當有豐賤飢饉等報。
【涼】或有梵天當來.以報名說者,如說:今此光明照曜,為是梵天當來、為有餘事。我等更不餘行,當待此光為有何報。
【涼】或有即報.以報名說者,如今此文:報得色、心、心數法,乃至廣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九
卷20■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十二
§a6一業引一生或多
【唐】問:一剎那業為但能引一眾同分,為亦能引多眾同分耶。設爾何失。
【涼】問曰:為以一業造一受身處,為以一業造多受身處。
§b1一眾同分-四難
【唐】A若一剎那業但能引一眾同分者,
【唐】◎1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有諸眾生曾在人中,或作國王,或作大臣,具大勢力,非理損害無量眾生,稅奪資財,供給自身及諸眷屬。a由是惡業死墮地獄,經無量時受大苦惱。b從彼捨命,復由殘業生大海中受惡獸身,其形長大,噉食無量水陸眾生,亦為無量眾生唼食,遍著其體.如拘執毛[s135如拘執毛不離拘執(即獸皮)][(雜含)反被俱執.長毛在外][反披毛緂/毛緂不翻披][亦云拘襵][婆摩翻為俱.grahaṇa伽羅呵(那)翻為執]。既受苦痛,不能堪忍,以身揩突頗胝迦山,在彼身蟲俱被殘害,遂令海水縱廣百千踰繕那量皆變成血。」
【涼】若以一業造一受身處者,《施設經》說云何通。如說:「如此眾生,本為人時,曾作大王、若作大臣,非法取財,以供己身及與妻子僮僕兵人。a以是惡行報故,生阿毘地獄。b彼處命終,彼行果報不得生四天下,生大海中作水性眾生,其形長大,所食亦多,常噉眾生,所噉眾生.復噉其餘眾生,如是轉轉相噉。有餘眾生著其身者.如拘執毛,唼食其身,常受苦痛。受苦痛故,以身揩摩頗梨山上,殺諸眾生,流血染水經百由旬。」[施設論:如經所說:大海之中,有大身眾生,居止於彼。今問:何因其事如是?答:彼大身眾生者,往昔為人.作諸非法,廣積受用.子息眷屬.奴婢飲食,但自資身,不行惠施。a由斯罪業,乃至最後身壞命終,墮在惡趣[惡趣=阿鼻【明】]地獄中生。b地獄歿已,以彼宿造餘業未盡故,生海中為彼極大畜類之身,身相大故,令多眾生共所食噉,陸地大洲不能容受。]
【唐】◎2又若爾者,尊者無滅所說本事.復云何通。如說:「具壽,我以一食施福田[和里緣覺]故,七生天上作大天王,七生人中為大國主[(中含)七反生人.復為人王][(古來世時經)七反生天為諸天王]。」
【涼】《阿尼盧頭經》復云何通。如說:「諸長老,我以一食報故,七生三十三天,七生波羅㮈國[㮈=奈【三宮】]。」
【唐】◎3又若爾者,大迦葉波所說本事.復云何通。如說:「具壽,我以一器稗子米飯施福田[(佛本行集經)辟支佛多伽羅尸棄]故,千返生彼北俱盧洲,自然衣食;千返生彼三十三天,受大快樂。」
【涼】摩訶迦葉因緣.復云何通。如說:「我以一器[䅎=莠【三宮】]䅎子飯施報故,千反生欝單越。」
【唐】◎4又若爾者,鹽喻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一類補特伽羅造作增長爾許惡業,有應地獄受者[或=成【三宮】]或現法受,有應現法受者往地獄受。」
【涼】《一兩鹽喻經》復云何通。如說:「爾許地獄行報於現身受,現身行報於地獄受。」[(中含)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b2多眾同分-四難
【唐】B若一剎那業亦能引多眾同分者,
【涼】若一業造多受身處者,
【唐】☆1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由業種種差別勢力,施設諸趣種種差別;由趣種種差別勢力,施設諸生種種差別;由生種種差別勢力,施設異熟種種差別;由異熟種種差別勢力,施設諸根種種差別;由根種種差別勢力,施設補特伽羅種種差別。」
【唐】☆2又若爾者,通達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應知諸業差別[云何知業勝如]。謂別業生地獄,別業生傍生,別業生餓鬼,別業生天上,別業生人中。」
【涼】2《涅毘陀經[達梵行經]》 復云何通。如說:「以此業報生地獄中,以餘業報乃至生諸天中。」nirvedha/Nibbedhikasuttaṃ
【涼】1《施設經》復云何通。如說:「以業種種差別、種種勢力、種種行緣,便施設諸趣。以趣種種差別、種種勢力、種種行緣,施設諸生。以生種種差別、種種勢力、種種行緣,施設諸根。以根種種差別、種種勢力、種種行緣,施設諸人。」
【唐】☆3又若爾者,云何建立.順現法受等三業差別。
【涼】3復云何有三業差別: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
【唐】☆4又若爾者,施設論說.復云何通。如說:「造作增長上殺生業,身壞命終墮無間獄;中生餘處;下復生餘。乃至廣說。」
【涼】4《施設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修行廣布增上殺生之罪,身壞命終墮阿毘地獄中;中者.下者,乃至廣說。」
§b3評家通四難
【唐】答:應作是說:一剎那業唯能引一眾同分。
【涼】評曰:應作是說:一業造一受身處。
§c1通施設論
【唐】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有諸眾生曾在人中,乃至廣說。」
【涼】若然者,後所說善通,前所說云何通,如《施設經》說者。
【唐】答:由殘業者,由別趣業。謂彼人中造作增長地獄傍生二惡趣業,地獄中受地獄業已,殘傍生業,生大海中。故此殘聲非望一業。
【涼】答曰:此說別業,不說一業餘報。本造業時,造五道業。[彼〔-〕【三宮】]彼以造二趣業故生二趣中,謂地獄趣業、畜生趣業。地獄業者生地獄中,畜生業者生畜生中。
§c2-3通無滅.大迦葉波本事
【唐】問:尊者無滅所說本事,復云何通,如說:「具壽,我以一食施福田故,乃至廣說。」
【涼】《阿尼盧頭經》云何通者。
【唐】答:
【涼】答曰:
【涼】若取食報,食則無報。所以者何。是無記法故。以因食故,作如是說。因食故生多善思,以思多故受生亦多,或有天中取果、或有人中取果。天中取果者,生於天中。人中取果者,生於人中。
【唐】1彼顯初因,故作是說。謂彼先以一食施故,生富貴家,多饒財寶。由宿生念.或本願力,復以百千財食布施。如是展轉經於多生常好布施,受大富樂。彼依初因故作是說。
【唐】◇譬如農夫,以少種子多年種殖,展轉增長至百千斛,唱如是言:我殖少種,今獲百千。[殖=植【三宮】*]
【唐】◇又如商客,以一金錢多時貿易,至於千萬,唱如是言:我用一錢經求滋息,今至千萬。
【唐】此等皆依最初因故作如是說,尊者亦爾。
【涼】1復有說者,言一食施報者,取初種子。以一食施故,生大富家,饒財多寶。或有說.彼有憶前世念,或有說.有前因力,復以百千食施。此處命終,復生轉勝大富之家,饒財多寶,復行布施。以是事故,作如是說。
【涼】猶如農夫,春時下一斗[斗=升【三宮】*]種,後所獲實不敢食用而復種之。如是勤種不息,後獲百千斛子實。其人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唱=喝【三】]唱如是言:我種一斗[*]子實,今得百千斛。彼人不能以一[*]斗種得百千斛實,以種子轉轉相生故,獲如是實。
【涼】如人於一兩金,倍息得百千兩,彼亦如是。
【唐】2復次,或彼尊者於一生中先施一食,後復數施,由此引發多人天因。彼依最初,故作是說。
【唐】3復次,或彼尊者施一食時起多思願,由此引得天上人中多異熟果。
【唐】4復次,或彼尊者因施一食,起下中上三品善業。由下業故,生在人中得為人主;由中業故,生於天上復作天王;由上業故,於最後身生釋氏家,多饒財寶,出家修道成阿羅漢。
【涼】4復有說者,彼以一食施,造上中下業。下者生人中,中者生天中,上者出家得解脫。
【唐】由此理趣,則已釋通大迦葉波所說本事。
【涼】摩訶迦葉因緣,亦當如是通。
§c4通鹽喻經
【唐】問:鹽喻經說復云何通,如說:「一類補特伽羅,乃至廣說。」
【涼】《一兩鹽喻經》云何通者,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彼說二人造二種業,感二異熟。謂有二人俱害生命,
【唐】一不勤修身戒心慧,彼少福故,往地獄中受此業異熟果;一能勤修身戒心慧,彼多福故,即於人中受此業異熟果。
【涼】或有說者,彼中說二人作二業,受二報。有二人俱同殺生作地獄業,
【涼】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生地獄中。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生人中。
【唐】問:經言爾許,說何義耶。答:若少若等若相似故,說名爾許。
【涼】{問曰:鹽喻經文說爾許。云何名爾許。
【涼】答曰:爾許者,若少、若等、若相似業,故言爾許。}
【唐】2有餘師說:彼說一人造二種業,感二異熟。謂有一人害二生命,一業能引地獄異熟,一業能引人中異熟。
【唐】彼若不修身戒心慧,便往地獄受別業異熟果;若能勤修身戒心慧,即於人中受別業異熟果。
【涼】復有說者,此說一人作二業,受二報。作一業報,生地獄中;作異業報,得生人中。若不修身等,生地獄中;若修身等,得生人中。
【唐】3復有說者:彼說一人造一種業,感二異熟。謂有一人害一生命,此業能引地獄異熟,兼復能引人中異熟。
【唐】彼若不修身戒心慧,便往地獄受異熟果,人中異熟果住不生法中;若能勤修身戒心慧,即於人中受異熟果,地獄異熟果住不生法中。
【涼】復有說者,此說一人作一業受二種報。如一人殺生,應受地獄報,彼業報應生人中。
【涼】若不修身等,生地獄中,應生人中報.住不生法中;若修身等,得生人中,應生地獄報.住不生法中。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勿有業壞趣壞過故[如下]。[引業]業壞者,謂一業亦是地獄業.亦是人業。趣壞者,應一異熟亦是地獄趣.亦是人趣。果似因故。
【涼】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破趣破業。一業亦是地獄業.亦是人業,亦是惡趣.亦是善趣。
【唐】4應作是說:彼說一人造一種業,感一異熟。謂有一人害一生命,此業能引地獄異熟。
【唐】彼若不能精勤修道成阿羅漢,便往地獄受此業果;彼人若能精勤修道成阿羅漢,便能引取地獄苦事.人身中受[如下]。此業不能引眾同分,引眾同分業不可寄受故。[zs40有引滿雜亂過失]
【涼】應作是說:此說一人作一業,受一報。如一人殺生,造地獄業報。
【涼】後時於佛法出家,[便=彼【三宮】]便勤方便求道,得阿羅漢果。以修道力故,取地獄業,人身中受。
【唐】由此,尊者世友說言:頗有能引地獄苦事.人中受不。
【唐】答曰:有能。謂若證得阿羅漢果殊勝定慧,薰修身故,能為此事;非諸有學及諸異生能為此事。譬如廚人以水漬手,雖探熱飯而不被燒;若不漬手即便被燒。此亦如是。故唯無學能為此事。
【涼】以是事故,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地獄業能於人身中受不。
【涼】答曰:能。人身中有修道力故。如煮飯人以水漬手,取飯之時則不燒手,不漬則燒。彼亦如是。
【涼】{}問曰:鹽喻經文說爾許。云何名爾許。
【涼】答曰:爾許者,若少、若等、若相似業,故言爾許。{}
§b4有餘師說
【唐】有餘師說:一剎那業亦能引多眾同分。
【涼】復有說者,一業能造多受身處。
【唐】問:若爾,前難善通,後難云何通耶。
【涼】問曰:若然者,前所說善通,後所說云何通。
【唐】答:有情造業品類不定。有所造業,雜亂、可轉;有所造業,不雜亂、不可轉。
【唐】若雜亂可轉者,如前所引[前四難];若不雜亂不可轉者,如後所引[後四難]。
【唐】如是前後二難俱通。
【涼】答曰:或有業,別異、轉行;或有業,不別異、不轉行。
【涼】若業別異轉行,則通前所說;諸不別異不轉行者,通後所說。
【涼】如是者,前後所說俱得善通。
【唐】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勿有業壞趣壞過故。
【唐】應作是說:一剎那業唯能引一眾同分。
【涼】評曰:應作是說:一業造一受身處。
【涼】{}若如是者,現報等三業則有別異:作增上不善業,生地獄中.受增上不善報;作中業,生畜生中.受中報;下業,生餓鬼中.受下報。
【涼】復有說者,作增上業生地獄中受增上報,中報畜生,餓鬼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作增上業生地獄中受三種報,中業生畜生中受中下報,餓鬼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增上業生地獄中受三種報,中業生畜生中受三種報,下業生餓鬼中受中下報。
【涼】復有說者,增上業生地獄中受三種報,中業生畜生中受三種報,下業生餓鬼中受三種報。
【涼】評曰:應作是說:或有上中下業生地獄中,各受三種報;畜生、餓鬼亦如是。或有作三種業,生畜生、餓鬼中,各受三種報。作欲界增上善業,生他化自在天中,受增上善報;中業,生五天中,受中報;下業,生人中,受下報。
【涼】問曰:若下業生人中受下報者,菩薩[是業=業是【三宮】]是業人中受報,此業最上,何以言生人業是下。
【涼】答曰:菩薩業勝者,自有異緣。所以者何。此身是力無畏所依故。若以受報輕妙,則他化自在天業勝。所以者何。彼報身輕妙無垢,猶如燈焰;菩薩報身故有糞穢不淨。
【涼】復有說者,增上善業,生他化自在天,受三種報。五天中、人中如前說。如是下中上善業,從他化自在天轉增,乃至人中亦如前不善業廣分別。
【涼】評曰:應作是說:或有上中下業,生他化自在天中,各受三種報。五天人中亦如是。或有作三種業生五天及人中,各受三種報。初禪地作不別異三種業生初禪地,受不別異三種報。作第二禪下業生少光天中受下報,中業生無量光天受中報,上業生光音天中受上報。作第三禪下業生少淨天中受下報,中業生無量淨天中受中報,上業生遍淨天中受上報。作第四禪下業生無罣礙天中受下報,中業生受福天中受中報,增[上【麗】=中【大】]上業生廣果天中受上報。修下[薰=勳【三宮】*]薰禪生不煩天中受下報,修中[*]薰禪生不熱天中受中報,修上[*]薰禪生善[見=現【三宮】]見天中受上報。修勝上[*]薰禪[生【麗】=上【大】]生善見天中受勝上報,修勝上滿足[*]薰禪生色究竟天中受勝上滿足報,作不別異業生空處受不別異報。乃至作不別異業生非想非非想處受不別異報。{}
§a7界趣處善惡異熟
§b1色心等差別
§c1地獄
【唐】復次,但由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唯受不善法異熟.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唐】1色者,九處除聲;2心心所法者,苦受及相應法;3不相應行者,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
【涼】不善業,造地獄受身處,生地獄中受不善報.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
【涼】1色者九入,除聲入。2心心數法者,苦受及相應法。3心不相應行者,命根、受身處、得、生、老、住、無常。
§c2傍生鬼趣
【唐】(初師)但由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傍生鬼趣中,既生彼已,受善不善法異熟.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唐】a不善法異熟:1色者,九處除聲;2心心所法者,苦受及相應法;3不相應行者,命根.眾同分.得生住老無常。
【唐】b善法異熟:1色者,四處,謂色香味觸;2心心所法者,樂憙捨受.及相應法;3不相應行者,得生老住無常。
【涼】不善業.造畜生餓鬼受身處,生畜生餓鬼中,受善不善報.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
【涼】a1色者不善色,有九入,除聲入。2心心數法者,苦受及相應法。3心不相應行者,命根、受身處、得、生等。
【涼】b1善色有四入,色香味觸。2心心數法者,樂受.不苦不樂受.及相應法。3心不相應行者,得、生等。
【唐】(二師)有餘師說:善法於傍生鬼趣無異熟色,唯有異熟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涼】復有說者,善業不生畜生餓鬼中善報色,若生報,生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
【唐】問:若爾,何故現見傍生鬼趣中,有形色妙好或醜陋耶。
【唐】答:彼不善業,或有以善業為眷屬,或有以不善業為眷屬。若以善業為眷屬者,形色妙好,善伏不善弊惡力故;若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形色醜陋,不善增彼弊惡力故。
【涼】問曰:今現見畜生餓鬼,形色好妙、或有形色醜陋。
【涼】答曰:或有不善業,不善業為眷屬、善業為眷屬。諸不善業為眷屬者,形色醜陋;善業為眷屬者,彼善業力障蔽不善業,使形色好妙。
【唐】(評)評曰:善業於彼傍生鬼趣.亦能感異熟色,於理無違。是故應知初說為善。
§c3欲界人天
§d1正說
【唐】(初師)但由善引眾同分業.生欲界人天中,既生彼已,受善不善法異熟.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唐】善法異熟:1色者,九處除聲;2心心所法者,樂喜捨受.及相應法;3不相應行者,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
【唐】不善法異熟:1色者,四處,謂色香味觸;2心心所法者,苦受及相應法;3不相應行者,得生老住無常。
【涼】善業造人六欲天受身處,生彼處,受善不善報.色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
【涼】1色者,善報色有九入,除聲入。2心心數法者,樂受.不苦不樂受.及相應法。3心不相應行者,命根、受身處、得、生等。
【涼】不善報:1色有四入,色香味觸。2心心數法者,苦受及相應法。3心不相應行者,得、生等。
【唐】(二師)有餘師說:不善法於人天趣,無異熟色,唯有異熟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涼】復有說者,不善業.不生人六欲天不善報色,若生報,生心心數法.心不相應行。
【唐】問:若爾,何故現見人天趣中,有形色醜陋.或妙好耶。
【唐】答:彼善業,或以不善業為眷屬,或以善業為眷屬。
【唐】若以不善業為眷屬者,形色醜陋,不善伏善美麗力故;若以善業為眷屬者,形色妙好,善業增彼美麗力故。
【涼】問曰:今現見人天,或有形色醜陋、形色好妙。
【涼】答曰:或有善業,善業為眷屬、不善業為眷屬。
【涼】善業為眷屬者,形色[好=好妙【三宮】]好;不善業為眷屬者,彼不善業障蔽善業,使形色醜陋。
【唐】(評)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不違理故。
【涼】善業造色無色界受身處,生彼中,受善報。
§d2人中二形
【唐】問:現見人中有二形者,彼為是善業異熟,為是不善業異熟耶。
【涼】問曰:生人中有二形者,為是善業報、為是不善業報。
【涼】答曰:
【唐】a有作是說:彼是不善業異熟。
【唐】b有餘師說:如處如時一形生者,是善業異熟;非處非時第二形生者,是不善業異熟。
【涼】一形是善業報;若非時非處第二形生者是不善報。
【唐】c評曰:應作是說,彼二形者,男女根體.是善業異熟,於彼處所色香味觸.是不善業異熟。
【涼】復有說者,諸根體.是善業報,根處所.是不善業報。
§c4色無色界
【唐】但由善引眾同分業生色界中,既生彼已,唯受善法異熟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唐】(A)色者,七處除聲香味;
【唐】(B)心心所法者,樂憙捨受及相應法;
【唐】(C)不相應行者,命根眾同分無想事.得生老住無常。
【唐】但由善引眾同分業生無色界,既生彼已,唯受善法異熟心心所法不相應行。
【唐】(A)心心所法者,捨受及相應法;
【唐】(B)不相應行者,命根眾同分.得生老住無常。
§b2諸處三品異熟
§c1惡趣
【唐】A復次,有作是說:但由上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不善法異熟果。
【唐】但由中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傍生趣,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下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鬼趣中,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法異熟果。
【涼】{若如是者,現報等三業則有別異:作增上不善業,生地獄中.受增上不善報;作中業,生畜生中.受中報;下業,生餓鬼中.受下報。
【唐】B有餘師說:但由上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受彼上中二品不善法異熟果。傍生鬼趣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作增上業生地獄中受增上報中報,畜生、餓鬼,如前說。
【唐】C或復有說:但由上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受彼三品不善法異熟果。
【唐】但由中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傍生趣,既生彼已,受彼中下二品法異熟果。鬼趣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作增上業生地獄中受三種報,中業生畜生中受中下報,餓鬼如前說。
【唐】D或有說者:但由上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受彼三品不善法異熟果。
【唐】但由中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傍生趣,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下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鬼趣中,既生彼已受彼下中二品法異熟果。
【涼】復有說者,增上業生地獄中受三種報,中業生畜生中受三種報,下業生餓鬼中受中下報。
【唐】E復有說者:但由上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地獄中,既生彼已,受彼三品不善法異熟果。
【唐】但由中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傍生趣,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下品不善引眾同分業生鬼趣中,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涼】復有說者,增上業生地獄中受三種報,中業生畜生中受三種報,下業生餓鬼中受三種報。
【唐】F評曰:應作是說:
【唐】有三品不善引地獄趣眾同分業,隨由一種生地獄中,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不善法異熟果。
【唐】有三品不善引傍生趣眾同分業,隨由一種生傍生趣,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有三品不善引鬼趣眾同分業,隨由一種生鬼趣中,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涼】評曰:應作是說,或有上中下業.生地獄中,各受三種報;
【涼】畜生、餓鬼亦如是,或有作三種業.生畜生、餓鬼中,各受三種報。
§c2欲界人天
【唐】A復次,有作是說:
【唐】但由欲界上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他化自在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中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下五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下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人趣中,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法異熟果。
【涼】作欲界增上善業,生他化自在天中,受增上善報;中業,生五天中,受中報;下業,生人中,受下報。
【唐】問:若由下品善業生人趣中,受下品法異熟果者,菩薩善業亦人中受,云何上品。
【唐】又,菩薩善業.與他化自在天善業,有何差別。
【涼】問曰:若下業生人中受下報者,菩薩[是業=業是【三宮】]是業人中受報,此業最上,何以言生人業是下。
【唐】答:所說欲界下品善業人中受者,除菩薩業.故作是說,非說一切。
【唐】有餘緣故菩薩業勝,以菩薩身是力無畏等無邊功德所依止故,他化自在天身無如是事。
【唐】有餘緣故他化自在天業勝,以彼天身清淨微妙如燈焰故,菩薩生身猶有種種便利不淨。
【涼】答曰:菩薩業勝者,自有異緣。所以者何。此身是力無畏所依故。
【涼】若以受報輕妙,則他化自在天業勝。所以者何。彼報身輕妙無垢,猶如燈焰;菩薩報身故有糞穢不淨。
【唐】B有餘師說:但由欲界上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他化自在天,既生彼已,受彼上中二品法異熟果。下五天人趣如前說。
【唐】C或復有說:
【唐】但由欲界上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他化自在天,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中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下五天,受彼下中二品法異熟果。人趣如前說。
【唐】D或有說者:
【唐】但由欲界上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他化自在天,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中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下五天,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下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人趣中,既生彼已,受彼下中二品法異熟果。
【唐】E復有說者:
【唐】但由欲界上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他化自在天,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中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下五天,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但由欲界下品善引眾同分業生人趣中,既生彼已,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涼】復有說者,增上善業,生他化自在天,受三種報。五天中、人中,如前說。
【涼】如是下中上善業,從他化自在天轉增,乃至人中,亦如前不善業廣分別。
【唐】F評曰:應作是說:
【唐】有三品善.引他化自在天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他化自在天,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有三品善.引下五天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下五天,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唐】有三品善.引人趣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人趣中,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法異熟果。
【涼】評曰:應作是說:或有上中下業.生他化自在天中,各受三種報。
【涼】五天人中亦如是,或有作三種業.生五天及人中,各受三種報。
§c3四靜慮
§(A)初禪天
【唐】復次,有三品善引初靜慮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初靜慮,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無別異善法異熟果。
【涼】初禪地作不別異三種業生初禪地,受不別異三種報。
§(B)二禪天
【唐】a但由下品善引第二靜慮眾同分業生少光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善法異熟果。
【唐】b但由中品善引第二靜慮眾同分業生無量光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善法異熟果。
【唐】c但由上品善引第二靜慮眾同分業生極光淨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善法異熟果。
【涼】作第二禪下業生少光天中受下報,中業生無量光天受中報,上業生光音天中受上報。
§(C)三禪天
【唐】a但由下品善引第三靜慮眾同分業生少淨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善法異熟果。
【唐】b但由中品善引第三靜慮眾同分業生無量淨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善法異熟果。
【唐】c但由上品善引第三靜慮眾同分業生遍淨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善法異熟果。
【涼】作第三禪下業生少淨天中受下報,中業生無量淨天中受中報,上業生遍淨天中受上報。
§(D)四禪天
【唐】a但由下品善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雲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善法異熟果。
【唐】b但由中品善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福生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善法異熟果。
【唐】c但由上品善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廣果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善法異熟果。
【涼】作第四禪下業生無罣礙天中受下報,中業生受福天中受中報,增[上【麗】=中【大】]上業生廣果天中受上報。
【唐】d但由下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煩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下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聖人造牽引業][品類足:…淨居天蘊界處.及生彼業(正理婆沙[及由業故生淨居天(諸所有處等)]),是名非異生法法][眾事分:淨居天入、(若)由業生彼.][s175雜修靜慮有幾品.]
【唐】e但由中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無熱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中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
【唐】f但由上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善現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
【唐】g但由上上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善見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上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
【唐】h但由上極品雜修靜慮引第四靜慮眾同分業生色究竟天,既生彼已,唯受彼上極品雜修靜慮法異熟果。
【涼】修下[薰=勳【三宮】*]薰禪生不煩天中受下報,修中[*]薰禪生不熱天中受中報,修上[*]薰禪生善[見=現【三宮】]見天中受上報,修勝上[*]薰禪[生【麗】=上【大】]生善見天中受勝上報,修勝上滿足[*]薰禪生色究竟天中受勝上滿足報。
§c4四無色
【唐】a有三品善引空無邊處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空無邊處,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善法異熟果。
【唐】b有三品善引識無邊處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識無邊處,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善法異熟果。
【唐】c有三品善引無所有處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無所有處,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善法異熟果。
【唐】d有三品善引非想非非想處無別異眾同分業,隨由一品生非想非非想處,既生彼已,隨其所應受彼三品善法異熟果。
【涼】作不別異業生空處受不別異報。
【涼】乃至,作不別異業生非想非非想處受不別異報。}
§b3辨欲界初禪業
§c1辨初定三品
【唐】問:何故初靜慮三品善業受無別異異熟果,上三靜慮三品善業受有別異異熟果耶。
【唐】答:
【唐】A初靜慮中有眾有主,雜亂而住;上三靜慮無此事故。
【唐】B有餘師說:初靜慮中有尋有伺、有諸識身及起自地身語表業,上三靜慮無此事故。
§c2辨不善業一劫異熟五趣異熟
【唐】復次,欲界中不善業有一劫異熟果,善業不爾;
【唐】欲界中不善業有五趣異熟果,善業不爾。
§d1一劫異熟
【涼】問曰:何故欲界不善業受一劫報,善業無受一劫報者。
【涼】答曰:不善業自有勝事。所以者何。五道中受報故。
【涼】善業自有勝事。所以者何。於三界中受報故。
【涼】自有俱勝事。所以者何。俱受五陰報故[俱遍四生受異熟果]。
【唐】問:何故欲界中不善業有一劫異熟果,善業不爾耶。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欲界不善業受一劫報,善業不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不善業勝,善業劣故。
【涼】1欲界是不定界,非離欲地、非修地,是故不善業受一劫報,善業不受。
【唐】2復次,欲界中不善法難斷難破難可越度,善不爾故。
【唐】3復次,欲界中不善根強,善根弱故。
【涼】3復有說者,欲界不善根強盛、善根劣弱。
【唐】4復次,欲界中不善如主,善如客故。
【唐】5復次,欲界中不善法因常增長,善因不爾故。
【涼】5復次,欲界不善根恒增長、善根恒不增長。
【涼】4復次,欲界不善根是舊住、善根是客,舊住勢勝、客則不如。
【唐】6復次,欲界中不善根能斷善根,善根不能斷不善根故。
【涼】6復次,欲界不善根能斷善根、欲界善根[則〔-〕【三宮】]則不能斷不善根。
【唐】7復次,欲界中威儀雜亂[不相敬難],猶如夫妻;不善法增,善法減故。
【唐】8復次,欲界中威儀無雜[無所忌憚],如旃荼羅子與賊子同囚;不善法增,善法減故。[執惡子]
【涼】78復次,欲界法不相忌難,猶如夫妻威儀無忌,如居士子與[栴=旃【三宮】]栴陀羅子交。
【唐】9復次,欲界中無器可受善業一劫異熟故。
【涼】9復次,無報器故,欲界中一切處無器受善業報經一劫者。
【唐】問:豈無洲渚妙高山王七金山等一劫器耶。
【涼】問曰:如四天下須彌山金山等,此非一劫器耶。
【唐】答:彼是增上果.非異熟果,今依異熟果.故作是說。
【涼】答曰:言非報器者,此四天下須彌山金山等非是善報。
【唐】10復次,欲界善業極增上者.亦有能感一劫異熟,如是善業要離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得,已離染業定不能引眾同分果,是故欲界無善能受一劫異熟。
【涼】復次,若欲界善業能得一劫報者,何由而得。[*]唯有最上善業。然最上善業離欲時得,以離欲業不能造受身處。
【唐】11復次,諸善法中最上品者.謂無漏善,彼無異熟。
【唐】有漏善中最上品者.謂有頂善,彼非欲界。是故欲界善業無有一劫異熟。
【唐】不善業中最上品者.謂引無間眾同分業,是故彼有一劫異熟。
【唐】問:何故善業極增上者能感有頂八萬大劫,不善唯感一中劫耶。
【唐】答:善業多界多地修習,諸不善業不如是故。
§d2五趣異熟
【唐】問:何故欲界中不善業有五趣異熟果,善業不爾耶。
【涼】復次,先作是說,不善業於五道受報。
【涼】問曰:因論生論,何故善業不五道受報。
【唐】答:
【涼】答曰:
【唐】1前來所說皆是此因,謂欲界中不善業勝。
【涼】應如先答欲界善根。
【唐】此中復有一不共因,謂欲界是不善田故。如有惡田,嘉苗難殖.穢草易生[殖=植【三宮】*]。欲界亦爾,善業難茂.不善易生。故不善業於一趣全四趣少分受異熟果。善業唯於四趣少分受異熟果。
【涼】此中[*]唯有一不共答[答=善【三宮】]。所謂欲界是不善田,種不善法易、種善法難。如田惡草易長、稻等難生。
【唐】2有餘師說:善與不善互有勝事,故不應責。
【唐】謂不善業五趣受果不遍三界,善業遍於三界受果不遍五趣。[不善業自有勝事…]
【唐】俱勝事者,謂善惡業俱遍四生受異熟果,又俱能受五蘊異熟。
§a8釋經及論
§b1業是眼因
【唐】如契經說:「業是眼因。」[(雜含)眼業因業緣業縛…業因為眼。][(正法念處經)業為眼因,眼因業生。][發智:大種與眼處.為幾緣。答:因增上。眼處與眼處.為幾緣。答:因增上。]
【唐】阿毘達磨說:「大種是眼因。」即彼復說:「眼是眼因。」
【涼】佛經說「業是眼因」,阿毘曇說「四大是眼因」,復有說「眼是眼因」。
【唐】問:如是三說豈不相違。
【涼】此三所說有何差別。
【唐】答:無相違失。
【涼】答曰:
【唐】謂依異熟因故,契經中說:「業是眼因。」
【唐】依生因依因住因持因養因故,阿毘達磨說:「大種是眼因。」
【唐】依同類因故,即彼復說:眼是眼因。
【涼】以報因故,佛經說業是眼因。
【涼】以生因、所依因、住因、增長因、潤益因,以生因等故,言四大是眼因;
【涼】以相似因故,言眼是眼因。
【唐】問:若大種及眼亦是眼因,何故契經唯說「業是眼因」。
【涼】問曰:如四大是眼因、眼亦是眼因,何故佛經但說業是眼因。
【唐】答:
【涼】答曰:
【唐】(1)業是本故。如說[施設論]:「由業種種差別勢力.施設諸趣種種差別,乃至由根種種差別勢力.施設補特伽羅種種差別。」
【涼】業是眾生自業,以業故生。業是眾生取果財處,眾生屬業。
【唐】(2)復次,業是有情差別因故。謂由業故,有情好醜貴賤差別。
【涼】2眾生以業故有差別異,所謂貴賤好惡。
【涼】1復次,以業種種差別、種種勢力、種種行[因〔-〕【三宮】]因緣,乃至廣說。
【涼】8復有說者,以業故壽有增減興衰進退。
【唐】(3)復次,業是七眾差別因故。謂由業故,有苾芻等軌範差別。
【唐】(4)復次,業能分別愛非愛果有差別故。
【唐】(5)復次,業是愚智能表相故。
【涼】5復有說者,以業故有愚小聰𭶑(黠)。
【涼】9復有說者,以業故諸界諸生諸趣受報差別。
【涼】3復有說者,以業故七眾有次第別異。
【唐】(6)復次,業印眾生令差別故。
【涼】6復有說者,一切眾生皆為業所印。
【唐】(7)復次,諸根差別由業別故,如芽差別由種別故。
【涼】7復次,以業異故諸根亦異,如種異故[*]牙亦異。
【唐】(8)復次,諸有情類.壽量增減.進退興衰,皆由業故。
【唐】(9)復次,諸界諸趣諸生差別,皆由業故。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契經但說「業是眼因」。
§b2殺生短壽
【唐】如契經說:於殺生罪數習廣布,當墮地獄傍生鬼趣;後生人中,壽量短促。
【涼】佛經說:若人修行廣布殺生,生地獄中;從彼命終來生人中,壽命短促。[增壹:「其有眾生,修行殺生,廣布殺生,種地獄罪,餓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壽命極短…」「若復有人親近殺生,受諸惡原,若生人中,壽命極短…」「修行十法,生惡趣中…由殺生報故,眾生壽命極短…」「若有人意好殺生…」中含:「何因、何緣男子女人壽命極短…」]
【唐】問:為由此業墮諸惡趣,即由此業壽短促耶。
【涼】問曰:即以生地獄業,來生人中得短命耶。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由此惡業.墮諸惡趣,即由此業.還來人中壽量短促,彼經不說有別因故。
【涼】或有說者,即以如說.修行廣布殺生.生地獄中,從彼命終來生人中,壽命短促。
【唐】(2)復有說者:由殺生加行.墮諸惡趣,由殺生根本.後生人中壽量短促。
【涼】4'復有說者,以殺生[故〔-〕【三宮】]故業生地獄中,以業方便.生便短命。
【唐】(3)復有說者:墮諸惡趣.是殺生異熟果,後生人中壽量短促.是殺生等流果。
【涼】復有說者,以殺生業生地獄中,生便短命是彼依果。
【唐】(4)復有說者:由害生命.墮諸惡趣,由食彼肉.後生人中壽量短促。
【唐】(5)復有說者:害生命者有二過失:一者生彼非愛苦受;二者斷彼所愛壽量。由生彼非愛苦受故.墮諸惡趣,由斷彼所愛壽量故.後生人中壽量短促。
【涼】25復有說者,殺眾生時使他受二種苦:一者使他受苦痛,二者斷他所愛命。以苦痛他故,生地獄中;斷他所愛命故,生便短命。
【唐】(6)尊者世友說曰:人中壽量短者.非殺業異熟果,以人天趣命等八根是異熟者.唯是善業異熟果故。然造業者昔在人中.先造能引人壽量業,次後復造害生命業,此業與前作損害事。前業應受二十年壽,由後損害但受十年。故人壽短促非彼異熟果。
【涼】6問曰:若人短命,為是善業報、為是不善業報。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是善業報,非不善業報。所以者何。以人命等八根是善業報故。以善業造人中二十年壽報,以殺生故使壽損減,應壽二十年[*]唯壽十年,十年則斷。
§b3十歲增壽
【唐】如契經說:十歲時人由能受行善業道故,所生男女壽二十歲。[中含:壽十歲人生子壽二十。][長含:色壽轉增,其十歲者壽二十歲。]
【涼】佛經說:人壽十歲時,當生壽二十歲男女。
【唐】問:無他造業他受果理,何故十歲父母修善,令所生子壽二十歲。
【涼】問曰:無有成就他業者,亦無他作他受者,何以故作如是說。
【涼】答曰:
【唐】(1)尊者世友作如是言:即十歲人共修善故,命終轉作二十歲子,故無他作他受過失。
【涼】即彼壽十歲人,轉壽二十歲。如是行十善業道,則壽命十倍。
【唐】(2)大德說曰:業異熟果各別決定。謂二十歲業感二十歲果,乃至八萬歲業感八萬歲果。然由父母修善業故,令子所造業能與果,雖無他作業他受果理,而有互為緣.業與果義。
【涼】尊者瞿沙說曰:諸業各有定報,十歲業有十歲報,乃至八萬歲業有八萬歲報。隨修何等因,受如是報。
【唐】問:十歲時人不殺生等,成業道不。
【涼】問曰:人壽十歲時不殺生,為是善[業=報【三宮】]業道所攝不。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彼非業道,但共立制不害生等,無增上心.決意受持不殺等故。
【涼】非是業道所攝。是不作道,非是業道。所以者何。彼作是制:不應殺生。為不作道,不為業道。
【唐】(2)有餘師說:亦是業道,彼亦專心.展轉相對受遠離故。
§b4四種死(壽盡-福盡)
【唐】復次,施設論說,有四種死:
【涼】{《施設經》說:有四種人:有壽盡財不盡死者、有財盡壽不盡死者、有壽盡財盡死者、有壽不盡財不盡死者。
【唐】一壽盡故死.非財盡故。如有一類有短壽業.及多財業,彼於後時.壽盡故死.非財盡故。
【涼】初句者,如有一人,作短壽業.廣令增長,廣作財業.亦令增長,彼壽盡財不盡而死。
【唐】二財盡故死.非壽盡故。如有一類有少財業.及長壽業,彼於後時.財盡故死.非壽盡故。
【涼】第二句者,如有一人,作少財業.廣令增長,復作壽業.亦令增長,彼財盡壽不盡而死。
【唐】三壽盡故死.及財盡故。如有一類有短壽業.及少財業,彼於後時.壽盡故死.及財盡故。
【涼】第三句者,如有一人,作少財業、作短壽業.俱令增長,彼財盡壽盡而死。
【唐】四非壽盡故死.亦非財盡故。如有一類有長壽業.及多財業,彼於後時.雖財與壽二俱未盡,而遇惡緣,非時而死。
【涼】第四句者,如有一人,廣作財業、廣作壽業.俱令增長,彼財不盡壽不盡,以餘惡緣故死。
【唐】作彼論者,顯有橫死,故作是說。
【涼】彼尊者目揵連作如是說,明有橫死。}
【唐】佛雖財壽俱未盡故.而般涅槃,然非橫死,邊際定力所成辦故,功德威勢未窮盡故。
【唐】諸餘有情於命終位威勢窮盡,佛不如是。
【涼】{一切眾生威勢盡故死,除佛世尊威勢不盡而般涅槃。}
§b5唯阿羅漢三時受業有受不受
【唐】復次,施設論說:[s114諸順現法受業,決定於現法中受異熟果…]
【唐】a頗有不受順現法受業異熟.而受順次生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耶。
【涼】《施設經》說:頗不受現法報.受生報後報耶。
【唐】答:有。謂順現法受業異熟不現在前,順次生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現前。
【涼】答曰:有。若現報業不現前與報、生報業後報業現前與報,爾時受生報[報=報後報【三宮】]。
【唐】b[問]頗有不受順次生受業異熟.而受順現法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耶。
【唐】答:有。謂順次生受業異熟不現在前,順現法受業及順後次受業異熟現前。
【唐】c[問]頗有不受順後次受業異熟.而受順現法受業及順次生受業異熟耶。
【唐】答:有。謂順後次受業異熟不現在前,順現法受業及順次生受業異熟現前。
【唐】此要證得阿羅漢果方有是事,非不得者。
【涼】得阿羅漢者,非不得。
【涼】生報後報,亦如是說。
【唐】問:有學異生亦應有如是事,何故彼論但說阿羅漢耶。
【唐】答:
【涼】問曰:如學凡夫人亦有是事,何以但言阿羅漢。
【涼】答曰:
【唐】(1)A唯阿羅漢有勝定慧薰修身故,有如是能;有學異生無如是事。
【唐】B復次,唯阿羅漢能善知自業.有近有遠、有可轉有不可轉。
【涼】阿羅漢能知業.是遠是近、是可轉是不可轉。
【唐】諸可轉者,以修力轉之;若不可轉者,引現前受,無後有故[如上]。
【唐】譬如有人欲適他國,所有債主悉來現前,彼人即便迴轉酬償。
【唐】此說滿業可有是事。眾同分業不並受故,又一相續無斷續故。
【涼】復有說者,阿羅漢更不受有,彼諸業起現在前。
【涼】如人欲至他國,債主來責。彼亦如是。
【涼】學人凡夫人更受身故,當受此報,是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有自力能了知此業報,是故說之。
【唐】(2)有餘師說:有業前生雖受異熟.而有餘殘,今時證得阿羅漢果,以勝修力及決擇力.引現前受。唯阿羅漢有如是能,故彼偏說。
【涼】諸作是說「一業歷諸趣.有餘報者[如上]」,彼作是說:阿羅漢於前餘生作業受報,此報有餘;以修道力故,捨人身上現法業報.受生報後報。所以受者,能以如是緣.發起是報。[*]唯阿羅漢能,學人凡夫人不能。[zs40謂業先時已生異熟.中間間斷異熟復生,理必不然,如種芽故。]
【涼】{}《施設經》說:有四種人:有壽盡財不盡死者、有財盡壽不盡死者、有壽盡財盡死者、有壽不盡財不盡死者。
【涼】初句者,如有一人,作短壽業廣令增長,廣作財業亦令增長,彼壽盡財不盡而死。
【涼】第二句者,如有一人,作少財業廣令增長,復作壽業亦令增長,彼財盡壽不盡而死。
【涼】第三句者,如有一人,作少財業、作短壽業俱令增長,彼財盡壽盡而死。
【涼】第四句者,如有一人,廣作財業、廣作壽業俱令增長,彼財不盡壽不盡,以餘惡緣故死。
【涼】彼尊者目揵連作如是說,明有橫死。{}
§a9自性名義及世果
【唐】問:異熟因以何為自性。
【唐】答:一切不善善有漏法。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唐】問:何故名異熟因。異熟是何義。
【唐】答:異類而熟,是異熟義。謂善不善因以無記為果。果是熟義.如前已說。
【唐】此異熟因定通三世,有異熟果。
【涼】是報因,定在三世。報[報=報異【三宮】],是其果。[次頁[01]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一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十二[沙【CB】[-]【大】]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犍度智品之八
6■能作因
【唐】「云何能作因」,乃至廣說。
【涼】[前頁[09]不分卷及品【三宮】]云何所作因,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無因生.滅不待因.無為非因.因皆有用.自為自因.無為有因.後非前因.]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
【涼】答曰:
【唐】(1)或有執「諸法生時無因而生」如諸外道。為止彼執,顯諸法生決定有因。
【涼】為止「諸法生時無所作」者意,亦明法生時因所作,而作此論。
【唐】(2)或復有執:「諸法生時雖由因生,而諸法滅時不由因滅。」如譬喻者。為止彼執,顯諸法生滅無不由因。
【唐】(3)或復有執:「唯有為法是能作因非無為法。」為止彼執,顯無為法亦能作因。
【唐】(4)或復有執:「諸能作因皆有作用,取果與果。」為止彼執,顯能作因亦有不能取果與果,但不為障亦立為因。
【唐】(5)或復有執:「自性於自性亦是能作因。」為止彼執,顯自性於自性非能作因。
【唐】(6)或復有執:「諸無為法亦有能作因。」為止彼執,顯有為法有能作因,非無為法。
【唐】(7)或復有執:「後法於前非能作因。」為止彼執,顯能作因於前於後及俱諸法皆能為因。
【唐】為止此等種種異執,顯示正因,故作斯論。
§a2釋文
【發】云何能作因。
【發】答:眼及色為緣,生眼識。此眼識,以彼眼色.彼相應法.彼俱有法,及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一切法,為能作因,除其自性。
【發】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亦爾。是謂能作因。
【唐】此中彼相應法.彼俱有法者,謂眼識相應.俱有諸法。
【八】[彼〔-〕【三宮】]彼云何所作因。
【八】答曰:眼緣色,生眼識。彼眼識,眼所作因中因,若色.彼共有法.彼相應;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細滑身識、意法意識,彼共有法彼相應;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如是諸法所作因,除其自然。
【八】耳鼻舌身;意緣法,生意識。彼意識,意所作因中因,若彼法.共有法.彼相應;眼色眼識、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細滑身識,彼共有法彼相應;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如是諸法所作因中因,除其自然。
【八】是謂所作因。
【涼】云何所作因。眼緣色,生眼識,彼識以眼作所作因,亦以色、亦以相應.共有法;亦以耳聲乃至意識相應共有法,作所作因。
【涼】如眼識,乃至意識亦如是。
§b1復說開合
【唐】問:前眼色等六二門法.或六三門法,善標善釋.施設顯示一切法體為能作因,其義已足,何故復說有色無色等五二法耶。
【涼】應說如是等,不應說色法無色法等。所以者何。
【涼】此六二法攝一切法,以善說善解。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
【唐】答:前是廣說,後是略說;前是別說,後是總說;前是分別說,後是不分別說;前是漸說,後是頓說。如是顯示,其義明了。
【涼】答曰:初是廣說、後是略說;初是別說、後是總說;初是分別、後不分別;初說是次第、後非次第。
§b2文所簡別
【唐】1問:此中何故不但說言:「云何能作因。答:一切法。」
【唐】答:若作是說,應自性與自性作能作因。
【涼】問曰:何以不作是說:云何所作因。
【涼】答曰:一切法有自體過故。若說一切法是所作因,自體亦在一切中。欲令無如是過故,不作是說。
【唐】2問:若爾,何故不作是說:「云何能作因。答:一切法,除其自性。」
【唐】答:若作是說,應無為亦有能作因,無簡別故。
【唐】3問:若爾,何故不作是說:「云何能作因。答:一切有為法,除其自性。」
【唐】答:若作是說,應無為法非能作因。
【唐】4問:何故此中但說六識以所餘法為能作因,非餘有為法耶。
【唐】答:識於諸法最為勝故。此中六因皆就勝說,並不盡理。
§b3先後次第
【涼】眼緣色,生眼識。
【唐】問:若爾,眼識.除其自性.餘一切法是能作因,何故此中,先說眼色,次說彼相應俱有法,後說耳等一切法耶。
【涼】問曰:除自體,餘一切法亦是緣,能生眼識。何以但言眼緣色生眼識耶。
【涼】答曰:
【唐】答:
【唐】1眼色與眼識作所依所緣,2能作因義勢用強故;
【涼】1取眼識所依、取眼識所緣故。
【涼】2復次,以眼色與眼識作近威勢緣故,作如是說。眼色與眼識作近威勢緣,勝眼識俱生生等,是故作是說。
【唐】相應俱有法與眼識作能作因,勢用親故;耳等不爾,是故後說。
§b4釋「除其自性」
【涼】除其自體。
【唐】問:何故自性於自性非能作因耶。
【涼】問曰:何故自體不作所作因。
【唐】答:
【涼】答曰:
【涼】非其田器,乃至廣說。
【唐】(1)若自性於自性為能作因者,則應因果、能作所作、能生所生、能引所引、能相所相、能轉所轉、能續所續,皆無差別。因果等二既有差別,故於自性非能作因。
【唐】(2)復次,自性於自性,無益無損.無增無減.無成無壞.無進無退故,非能作因。
【涼】2復有說者,一切法除其自體,於他法作緣。自體於自體,無損無益、無增無減、無進無退。
【涼】1復有說者,[無有=有無【三宮】]無有差別過。所以者何。因即是果,作即作事,成即成事,乃至生即生事。
【涼】6復次,自體不能與自體作依。
【涼】5'復次,自體不於自體作尊勝。
【唐】(3)復次,自性於自性,非因.非等無間.非所緣.非增上故,非能作因。
【唐】(4)復次,若自性於自性為能作因,便違世間諸現見事。謂指端不自觸,眼不自見,刀不自割,諸有力人不能自負。如是一切。
【涼】4復次,與世現見法相違[違=追【三宮】]。世現見眼不自見、指端不能自觸、刀不能自割、多力之人不能自負;彼亦如是。
【唐】(5)復次,自性於自性,無有自在、無觀待故,非能作因。
【唐】(6)復次,自性不依自性故,非能作因。如人依杖得起,去杖便倒。自性於自性無如是義。
【唐】(7)復次,無障礙分是能作因。諸法自性障礙自性故,非能作因。障礙有二種:
【唐】A一者世俗,如人在床,障閡餘者;[閡=礙【三宮】]
【唐】B二者勝義,如自性障礙自性,令不自在[且如色法,恒備色自性.不轉餘心心所等性,是守自體不自在義]。
【涼】7復有說者,不障礙義是所作因義。自體障礙自體。障礙有二種:
【涼】一者假名,二者真實。假名障礙者,如人在床座上。真實障礙者,如自體障礙自體。
【唐】(8)復次,若自性於自性為能作因,
【唐】應說無明緣無明等,非無明緣行等;
【唐】應說眼識為緣生眼識等,非眼色為緣生眼識等。
【涼】8復有說者,若自體作所作因者,復違佛經,
【涼】如經說:無明緣行,乃至廣說。若自體作所作因者,則無明緣無明.不緣行,乃至生緣生.不緣老死。
【涼】如經說:眼緣色生眼識。不應眼緣色生眼識,應緣眼識生眼識。
【涼】欲令無如是過故,自體不作所作因。
【唐】是故自性於自性非能作因,其義決定。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