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T27.No.1545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 T28.No.1546
【晉】鞞婆沙論 T28.No.1547
【發】阿毘達磨發智論 T26.No.1544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 T26.No.1543
卷1■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Abhidharmamahāvibhāṣā-śāstra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唐)+三藏【明】*][A.D.656.7-659.7]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一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五百羅漢釋〔-〕【三宮】*][迦旃延子造〔-〕【宋宮】*]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天竺〔-〕【三宮】*][等〔-〕【三宮】*] Buddhavarman [A.D.427]
【晉】鞞婆沙論卷第一[論〔-〕【聖】]
【晉】阿羅漢尸陀槃尼撰[阿羅漢尸陀槃尼撰=迦旃延子造【三】〔-〕【宮聖】*]
【晉】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符秦…譯)十一字〔-〕【聖】*] Saṁgha-varti [A.D.383]
【發】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Abhidharma-jñānaprasthāna-śāstra
【發】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發】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唐)+三藏【明】*] [A.D.657.1-660.5]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一[犍度=揵度【宋元】*][論〔-〕【聖聖乙】]
【八】迦旃延子造
【八】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符秦…譯)十五字〔-〕【聖聖乙】] [A.D.383]
涼譯婆沙 序
【涼】毘婆沙 序[=阿毘曇毘婆沙論 序【明】][明本無此後序][後序校注]
【涼】釋道挻[埏][挻=埏【宋元宮】*][作=撰【明】]作
【涼】《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司南,司南既准[住],則群迷革正;指歸既宣[定],則邪輪[輪=論【三宮】]輟駕。自釋迦遷暉六百餘載,時北天竺有五百應真,以為靈燭久潛、神炬落耀[輝][耀=輝【宋元宮】],含生昏喪、重夢[夢=[穴/𤘂](㝱夢)【宮】]方始,雖[法]前勝迦栴[旃]延撰阿毘曇以拯頹運,而後進之賢尋其宗致,儒[墨=默【宋元宮】]墨競[搆【麗】=構【大】]搆、是非紛[拏=如【三宮】然]拏[如],故乃澄神玄[畜]觀、搜簡法相,造《毘婆沙》抑止[正][正]眾說。或即其殊辯、或標之銓評,理致淵曠、文[蹄=畧【三宮】]蹄豔博。[使]西域勝達之士莫不資之以鏡心、[監=鑒【三宮】覽]監之以朗識,而冥瀾潛灑.將洽殊方。
【涼】然理不虛運、弘之由人。大沮渠河西王[涼王沮渠蒙遜(A.D.401-433)][者],天懷遐廓、摽[標]誠冲寄,雖跡纏紛務而神栖玄境,冉[用][用]能丘壑廊舘[舘=廟館第【三宮】]林野,是使淵叟投竿[策][策]、巖逸來庭,息心昇堂、玄客[客=容【三宮】]入室。
【涼】誠詣既著,理感不期,有沙門道泰,才敏自天、冲[沖]氣疏朗,[博關]關博奇趣、遠參異言。往以漢土方等既備、幽宗粗暢,其所未練[唯=惟【三宮】]唯三藏九部。故杖策[冒【CB】=冐【大】]冒嶮,爰至蔥西,綜[攬=覽【三宮】]攬梵文、義承高旨,并獲[其][胡=梵【三宮】][梵=胡【宋元宮】]胡本十萬餘偈。既達涼境,王即欲令宣譯。然懼環[寰][環=寰【宋元宮】]中之固將或未盡,所以側席虛衿企囑[囑=矚【三宮】][屬]明勝。[舊譯依道泰書卷,非浮陀跋摩直誦,如十遍處中「佛經說:入地一切定者…」「復有經說:若入地一切處定行者…」近千字文義全同,異句譯出。又如四顛倒中「顛倒體性是何…」「此四倒性是何…」唐譯前後相同時.譯文常常一致。新譯是舊譯修訂版,如:「此如初品已廣說之。」]
【涼】[時有]天竺沙門浮陀[陀=陀跋【三宮】]摩,周流敷化會至涼境。其人開悟[洪<]淵博[淵=洪【宋元宮】]、神懷[淵][淵<]深邃,研味鑽仰[俞=逾【三宮】喻]俞不可測。[遂]以乙丑[之]歲[A.D.425]四月中旬,於涼城內苑閑豫宮[官]寺,請令傳譯。理味沙門智嵩、道朗等三百餘人,考文[評=詳【三宮】]評義.務在[存]本旨,除煩即實.質而不野。王屢迴駕.陶其幽趣,使文當理詣.片[斥][片【大磧】=厈【麗】]言有寄。至丁卯歲[A.D.427]七月[上旬]都訖,合一百卷。會涼域[域=城【三宮】]覆沒[A.D.439?],淪湮遐境,所出經本零落殆盡。今涼王[沮渠牧犍A.D.433-439]信向[尚][尚]發中,[深探]探練幽趣,故每至新異,悕[希]仰[寄]奇聞。[其年歲首]更寫已出本六十卷,[今-令]送至宋臺[劉宋]宣布未聞,庶令日新之美敞於當時,福祚之興垂於來葉。[*]挻以微緣豫參聽末,欣遇之誠.竊不自默,粗[例=列【三宮】]例時事以貽來哲。
【涼】如來滅後,法勝比丘造《阿毘曇心》四卷。又迦旃延子造《阿毘曇》,有八犍[揵*][揵*]度,凡四十四品;後五百應真造《毘婆沙》重釋八犍度,當且[>沮渠][沮渠][翻=譯【三】]翻時大卷一百。[北魏][大]太武破沮渠已後[439],零落收拾得六十卷,後人分之作一百一十卷,唯[釋〔-〕【三】]釋三犍度在[-],五犍度失盡[失盡=盡失【三】]。[(如來…盡)九十一字〔-〕【宮】【出三藏記集】][盡=盡阿毘曇毘婆沙論序【宋元宮】]
八犍度論 序
【八】阿毘曇八犍度論 序
【八】[釋=晉釋【明】]釋道安[撰〔-〕【宋元】=述【明】]撰
【八】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祐有[以=所【三】]以見道果之至賾,擬性形容,執乎真像,謂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齊,觀如司南,察乎一相,謂之法。故曰大法也。
【八】《中阿含》世尊責優陀耶曰:「汝[致+]詰阿毘曇乎?」夫然。佛以身子五法為大阿毘曇也(戒定慧名無漏也)。佛般涅槃後,迦旃延(義第一)以十[二+]部經浩博難究,撰其大法為一部八犍度四十四品也。
【八】其為經也,富莫上焉、邃莫加焉。要道無行而不由,可不謂之富乎。至德無妙而不出,可不謂之邃乎。富邃洽備故,故能微顯闡幽也。其說智也周、其說根也密、其說禪也悉、其說道也具,周則二八用各適時,密則二十迭為賓主,悉則味淨遍遊其門,具則利鈍各別其所以。故為高座者所咨嗟,三藏者所鼓舞也。
【八】其身毒來諸沙門,莫不祖述此經,憲章鞞婆沙,詠歌有餘味者也。
【八】然乃在[八]大荒之外、葱嶺之表,雖欲從之,未由見也。
【八】以建元十九年[383]罽賓沙門僧伽[禘=提【明】]禘婆誦此經甚利,來詣長安,比丘釋法和請令出之。佛念譯傳,慧力、僧茂筆受,和理其指歸。自四月[二=三【三】]二十日出,至十月二十三日乃訖。其[人]日撿挍[挍【麗】=校【大】],譯人頗雜義辭,龍蛇同淵、金鍮共肆者,[彬彬]救救如也。和[撫=憮【明】]撫然恨之,余亦深謂不可,遂令更出。夙夜匪懈[懈=解【三】],四十六日而得盡定,損可損者四卷焉。至於事須懸解,起盡之處皆為細其下。梵本十五千七十二首盧(四十八萬[二=一【明】]二千[三]五百四言),秦[語=言【三】]語十九萬五千二百五十言。其人忘因緣一品,云言數可與十門等也。
【八】周覽[覽=攬【三】]斯經,有碩人所尚者三焉:以高座者尚其博、以盡漏者尚其要、以研[機=幾【三】]機者尚其密。密者,龍象翹鼻.鳴不造耳,非人中之至恬,其孰能與於此也。要者,八忍九斷.巨細畢載,非人中之至練,其孰能致於此也。博者,眾微眾妙.六八曲備[念住有六門,如實知有八?],非人中之至懿,其孰能綜於此也。其將來諸學者遊槃於其中,何求而不得乎。
晉譯婆沙 序
[No.2145 出三藏記集]
鞞婆沙序
鞞婆沙序第十五(十四卷者) 釋道安法師
阿難所出十二部經,於九十日中佛意三昧之所傳也。其後別其逕,至小乘法為四阿含,阿難之功於斯而已。迦[栴=旃【三】]栴延子撮其要行,引經訓釋為阿毘曇四十四品。要約婉顯,外國重之。優波離裁之所由為毘尼,與阿毘曇.四阿含,並為三藏。身毒甚珍,未墜於地也。其後曇摩多羅剎集修行,亦大行於世也。
又有三羅漢,一名尸陀槃尼,二名達悉,三名鞞羅尼,撰鞞婆沙,廣引聖證,言輒據古,釋阿毘曇焉。其所引據,皆是大士真人佛印印者也。達悉迷而近煩,鞞羅要而近略,尸陀最折中焉。其在身毒登無畏座,僧中唱言,何莫由斯道也。其經猶大海與,深廣浩汗,千寶出焉;猶崑岳與,嵬峨幽藹,百珍之藪。資生之徒,於焉斯在。茲經如是,何求而不有乎。
有祕書郎趙政文業者,好古索隱之士也。常聞外國尤重此經,思存想見。然乃在崑岳之右,[艽=芃【元明】]艽野之西。眇爾絕域,[末=未【宋】]末由也已。會建元十九年[A.D.383],罽賓沙門僧伽跋澄,諷誦此經四十二處,是尸陀槃尼Śītapāṇī所撰者也。來至長安,趙郎飢虛在往,求令出焉。
其國沙門曇無難提,筆受為梵文。弗圖羅剎譯傳,敏智筆受為此秦言,趙郎正義。起盡自四月出,至八月二十九日乃訖。[*]胡本一萬一千七百五十二首盧長五字也,凡三十七萬六千六十四言也,秦語為十[六=六萬【三】]六五千九百七十五字。經本甚多其人忘失,唯四十事,是釋阿毘曇十門之本。而分十五事為小品迴著前[s1-3],以二十五事為大品而著後[s4-13],此大小二品全無所損。其後[二〔-〕【明】]二處是忘失之遺者[中陰章義.四生章義],令第而次之。
趙郎謂譯人曰:「爾雅有釋,古釋言者.明古今不同也。昔來出經者,多嫌[*]胡言方質而改適今俗。此政所不取也。何者。傳[*]胡為秦,以不[開=閑【三】]開方言.求知辭趣耳,何嫌文質。文質是時.幸勿易之。經之巧質.有自來矣,唯傳事不盡,乃譯人之咎耳。」眾咸稱善,斯真實言也。遂案本而傳,不令有損言遊字,時改倒句.餘盡實錄也。
余欣秦土忽有此經,挈海移岳奄在茲域。載玩載詠,欲疲不能。遂佐對挍一月四日,然後乃知大方之家富,昔見之至夾也,恨八九之年方[*]𨶳其牖耳。願欲求如意珠者,必牢[莊=裝【三】]莊強伴,勿令不周[倉若=滄海【三】]倉若之實者也。
[僧伽提婆傳:僧伽提婆,罽賓人也。…提婆與僧伽跋澄,共執梵文,後令曇摩難提出二阿鋡。…安公先所出阿毘曇(八犍度論)、廣說(鞞婆沙論)、三法度等諸經,凡百餘萬言,譯人造次,未善詳審,義旨句味,往往愆謬。…提婆乃與冀州沙門法和,倶適洛陽,四五年間,研講前經,居華歲積,轉明漢語。方知先所出經,多有乖失。法和歎恨未定,重請譯改,乃更出阿毘曇及廣說。先出眾經,漸改定焉。]
[大唐內典錄:阿毘曇毘婆沙…罽賓三藏法師僧伽提婆…入乎長安宣流。初僧伽跋澄出,婆須蜜及曇摩難提譯…。道安去世…提婆乃與道安同學釋法和倶適洛陽,四五年間研講前經,…乃更屈提婆重譯前經。]
【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發智毘婆沙論有二百卷,此土先唯有半,但有百餘卷,而文多舛雜,今更整頓翻之…此論於學者甚要…
【唐】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大般若.瑜伽論.大毘婆沙.順正理等,皆是鎮國之寶,學人藪澤。
[說阿毘曇八揵度第一【宮】]
【晉】 [愛=受【聖】*]愛樂覺意葉[葉=業【聖】] 清淨戒妙枝 無比三十二 奇相華嚴身
【晉】 最智甘露果 堅固精進根 具足聖道樹 我頂禮如來
【晉】 善快說無比 息道無為城 歸命功德仙 消除愛憂慼[慼=戚【聖】]
【晉】 離生老病死 安隱永無欲 大仙所演法 我今稽首禮
【晉】 妙戒高顯現 山岳不移動[岳=嶽【麗】] 清淨智慧法[法=室【三宮】] 解脫大牟尼[=無為眾【三宮】,雪覆【聖】]
【晉】 禪等叢林樹 神足石無邊 聖眾大雪山 我今稽首禮
【晉】 如是稽首禮 世稱無有比 大師廣演教 吾今奉受持
【晉】 我說正覺語 增益無上樂 聖眾等欲聞 專心一意聽
【唐】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序[〔阿毘…序〕十二字-【元明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一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五百羅漢釋〔-〕【三宮】*][迦旃延子造〔-〕【宋宮】*]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天竺〔-〕【三宮】*][等〔-〕【三宮】*]
【晉】鞞婆沙 說阿毘曇八揵度[鞞婆沙〔-〕【三宮】]
【晉】雜結使智行四大根定見(迦旃延子造先雜揵度總序曰)[見=見偈【宋元宮聖】][(迦旃…曰)十二字〔-〕【三聖】][(先雜…曰)七字〔-〕【宮】]
■序
【涼】「云何世第一法,何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章及解章義,是中應廣說優波提舍。[此句應在卷二。]
1■明造者
【唐】問:誰造此論。
【涼】問曰:誰造此經。
【晉】問曰:誰作此經。
【唐】答:
【涼】答曰:
【晉】答曰:
§a1實是佛造
【唐】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種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誰能究竟等覺開示。
【涼】佛世尊。所以然者,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能究盡。
【晉】佛。何以故。答曰:甚深智微妙法性,一切智境界。誰有此界。無餘,唯佛也。
【唐】若爾,此中誰問誰答。
【涼】問曰:誰問誰答。
【晉】問曰:若爾者,云何作。
【唐】1或有說者:尊者舍利子問,佛世尊答。
【涼】答曰:或有說者,尊者舍利弗問,佛答。
【晉】答曰:尊者舍利弗問,佛答。
【唐】2復有說者:五百阿羅漢問,佛世尊答。
【涼】復有說者,五百阿羅漢問,佛答。
【晉】復有說者,五百比丘問,佛答。
【唐】3有作是說:諸天神問,佛世尊答。
【涼】復有說者,諸天問,佛答。
【晉】復有說者,諸天問,佛答。
【唐】4有餘師說:化苾芻問,佛世尊答。所以者何。諸佛法爾所知法性,於諸世間定應開示,然無問者。爾時世尊化作苾芻,形容端正.眾所樂見,剃除鬚髮.服僧伽胝[saṃghāṭī],令彼請問,佛世尊答。猶如徵問義品因緣。
【涼】復有說者,化人問,佛答。所以者何。諸法性相.應當廣說,然無問者。爾時世尊[作化=化作【三宮】]作化比丘,剃除鬚髮、著僧伽梨,形容端政,彼問佛答。如問《眾義經》因緣。
【晉】復有說者,化問,佛答。何以故。答曰:此法應爾。如知應當說,無能問者,彼時世尊化作化,端正極妙、宗敬悅可,剃除鬚髮.被僧迦梨[梨=黎【明】],叉手而問,世尊答。如彼因緣,經所說也。
【唐】[《眾義品》Arthavargīya/Aṭṭhakavagga/八跋祇經.八群經(八偈為一經)。《佛說義足經》:「佛即知子曹疑,便化作一佛著前,端正有三十二相,衣法衣,…化佛即右膝著地,向佛叉手,以偈難問言…」「佛即知兜勒意生所疑,便化作一佛,端正形好無比,見莫不喜者,形類過天,身有三十二大人相,紫磨金色,衣大法衣。…化佛便叉手偏袒,以偈歎言…」說經的因緣,『義品』一六經,分三類…]
【唐】問:若爾,此論何故傳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涼】問曰:若然者,何故復言「迦旃延子造」耶。
【晉】問曰:若爾者,何以故說「尊者迦旃延作此經」。[旃=栴【宋宮】]
【唐】答:由彼尊者受持演說,廣令流布,是故此論名稱歸彼,然是佛說。
【涼】答曰:彼尊者常好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廣令流布,名稱歸彼,故言其造。
【晉】答曰:彼尊者誦習,轉教他人,廣施設。此誦習、廣施設,謂之造也。
§a2尊者纂造
【唐】復有說者,此論即彼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涼】復有說者,即彼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
【晉】或曰:彼尊者迦旃延作此經。
【唐】問:豈不前言以一切種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誰能究竟等覺開示;云何彼尊者能造此論耶。
【涼】問曰:向言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能究竟[竟=盡【三宮】];尊者迦旃延子云何能造。
【晉】問曰:如甚深智微妙法性一切智境界,誰有此界,無餘.唯佛;云何彼作。
【唐】答:以彼尊者.亦有微妙甚深猛利.善巧覺慧,善知諸法自相共相;通達文義及前後際,善解三藏;離三界染,成就三明,具六神通及八解脫,得無礙解,獲妙願智。曾於過去五百佛所,積修梵行,發弘誓願:「我於未來釋迦牟尼佛般涅槃後,造阿毘達磨。」故如是說。
【涼】答曰:彼尊者迦旃延子亦有猛利甚深智慧,善知總相別相;又知文義及前後際,通達三藏;三明六通、具八解脫,離三界欲、獲得願智。於五百佛所修行立願:「願使我於未來世釋迦牟尼佛遺法之中,造阿毘曇經。」
【晉】答曰:彼尊者[本=令【明】]本學利作誓願:「於五千佛修阿毘曇,令我於當來三耶三佛施設阿毘曇章句。」
【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弟子眾中,法爾皆有二大論師任持正法:若在世時,如尊者舍利子;若般涅槃後,如尊者迦多衍尼子。
【唐】故彼尊者,以願智力觀法所益,而造此論。
【晉】是故彼妙智觀已,作此經。
【唐】問:若爾,佛說「阿毘達磨」,何者是耶。
【涼】問曰:若然者,佛阿毘曇何者是耶。
【晉】問曰:若爾者,佛阿毘曇何者是。
【唐】答:世尊在世於處處方邑,為諸有情以種種論道,分別演說阿毘達磨。佛涅槃後或在世時,諸聖弟子以妙願智,隨順纂集.別為部類。
【唐】是故尊者迦多衍尼子,佛去世後,亦以妙願智,隨順纂集.造發智論。
【唐】謂於佛說諸論道中,安立章門、摽舉略頌,造別納息、制總蘊名。
【涼】答曰:世尊於處處方邑,為化眾生作種種說。彼尊者迦旃延子,於種種說中立章門、造偈頌,制品名、作犍度[犍度=揵度【宋元宮】下同]。
【晉】答曰:彼佛說道,處處方.處處城,種種教化故。彼尊者迦旃延子,過去佛法中以願智觀,一向略,作揵度、品數,立章門。
【唐】謂集種種異相論道,制為雜蘊。集結論道,制為結蘊。集智論道,制為智蘊。集業論道,制為業蘊。集大種論道,制為大種蘊。集根論道,制為根蘊。集定論道,制為定蘊。集見論道,制為見蘊。
【涼】若說種種不相似義,立雜犍度。若說使相,立使揵度[揵=犍【明】]。若說智相,立智犍度。若說業相,立業犍度。若說四大相,立四大犍度。若說根相,立根犍度。若說定相,立定犍度。若說見相,立見犍度。
【晉】於中,種種不相似,立雜揵度。說結,立結揵度。說智,立智揵度。說行,立行揵度。說四大,立四大揵度。說根,立根揵度。說定,立定揵度。說見,立見揵度。
【唐】猶如一切鄔拕南頌[拕=陀【三】].皆是佛說,謂佛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種種有情隨宜宣說。佛去世後,大德法救.展轉得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法句經/出曜經]。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集梵志頌.立為梵志品。
【涼】如法句經,世尊於處處方邑,為眾生故種種演說。尊者達摩多羅,於佛滅後,種種說中.無常義者立無常品,乃至梵志義者立梵志品。
【晉】如佛說一切法句。彼尊者曇摩多羅,於過去佛法中願智觀,一向略,若說無常偈.立無常品,至說梵志.立梵志品。
【唐】此亦如是,阿毘達磨本是佛說,亦是尊者隨順纂集。
【涼】此迦旃延子,亦復如是。
【晉】如是,彼佛說道,處處方、處處城,種種教化故,彼尊者迦旃延子,過去佛法中以願智觀,一向略,作揵度、品數,立章門,於中,種種不相似.立雜揵度…說見.立見揵度[見立=至【宮聖】]。
【唐】又若佛說、若弟子說,不違法性,世尊皆許苾芻受持。故彼尊者.展轉得聞,或願智力觀察纂集,為令正法久住世故,制造此論。
2■造論因緣
§a1三藏差別(顯佛說阿毘達磨因由)
【唐】復次,諸佛出世皆說三藏,謂素怛纜、毘奈耶[㮈=柰【三宮】下同]、阿毘達磨。
【涼】又,諸佛出世盡說三藏,所謂修多羅、毘尼、阿毘曇。
【晉】復次,一切佛世尊出世說三藏,契經、律、阿毘曇。
【唐】如是三藏,有何差別。
【涼】問曰: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有何差別。
【晉】問曰:契經、律、阿毘曇,何差別。
【唐】(1).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一切佛教,從一智海之所生故;隨一覺池之所出故[池=海【元明】];等力無畏所攝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從一智海佛河出故,因大慈心說故。
【晉】一說者,無差別。何以故。答曰:從一智海出故無差別,大悲出故無差別,欲饒益一切眾生故無差別,入一解脫門故無差別。
【唐】(2).復有說者:亦有差別。
【涼】復有說者,亦有差別。
【晉】或曰:有差降。
【唐】1.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素怛纜;此名毘㮈耶;此名阿毘達磨。
【涼】云何差別。名即差別。所謂此修多羅、此毘尼、此阿毘曇。
【晉】5契經說種種,律說戒,阿毘曇說相。
【晉】4或曰:契經依力、律依大悲、阿毘曇依無畏。
【唐】2.復次,依處.亦有差別。
【唐】謂若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若依增上戒論道,是毘㮈耶;若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
【涼】復次,為分別心.名修多羅,為分別戒.名為毘尼,為分別慧.名阿毘曇。
【晉】2或曰:契經說增上意、律說增上戒、阿毘曇說增上慧。
【唐】問:於一切中一切可得,謂素怛纜中.亦有依增上戒.增上慧論道,毘㮈耶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慧論道,阿毘達磨中.亦有依增上心.增上戒論道,如是三藏應無差別。
【涼】問曰:若然者,修多羅中.亦分別戒.亦分別慧,毘尼中.亦分別心.亦分別慧,阿毘曇中.亦分別心.亦分別戒。如是三藏有何差別。
【晉】問曰:若爾者,契經亦說增上戒、增上慧,律亦說增上意、增上慧,阿毘曇亦說增上意、增上戒。此何差別。
【唐】答:a依增勝說:謂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增勝;毘㮈耶中.依增上戒論道增勝;阿毘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增勝。
【涼】答曰:從多分故。修多羅中多說心法,毘尼中多說戒法,阿毘曇中多說慧法。
【唐】b有作是說:素怛纜中,依增上心論道是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毘㮈耶,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毘達磨;毘㮈耶中,依增上戒論道是毘㮈耶,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慧論道即阿毘達磨;阿毘達磨中,依增上慧論道是阿毘達磨,依增上心論道即素怛纜,依增上戒論道即毘㮈耶。
【涼】復次,修多羅中,若分別心名修多羅、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慧名阿毘曇。阿毘曇中,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心名修多羅、若分別慧名阿毘曇。毘尼中,若分別慧名阿毘曇、若分別戒名毘尼、若分別心名修多羅。
【晉】答曰:若契經說增上戒者,當知律;若說增上慧者,當知阿毘曇。如律說增上意者,當知契經;若說增上慧者,當知阿毘曇。如阿毘曇說增上意者,當知契經;若說增上戒,當知律。
【唐】故由依處,亦有差別。
【涼】如是三藏,是名差別。
【晉】是為契經、律、阿毘曇差別。
【唐】3.復次,所顯亦有差別。
【唐】謂素怛纜次第所顯,謂素怛纜中應求次第:何故世尊此品無間宣說彼品。
【唐】若毘㮈耶緣起所顯,謂毘㮈耶中應求緣起:世尊依何緣起制立彼彼學處。
【唐】阿毘達磨性相所顯,謂阿毘達磨中應求諸法真實性相,不應求彼次第緣起,或前或後或無緣起.俱無過失。
【涼】復次,修多羅中應次第求,以何等故.世尊說此.次復說此(如說信佛、次應信法,是次第求義)。
【涼】毘尼中,應因緣求,如說此戒緣何事制。
【涼】阿毘曇中,應以相求,不以次第。
【唐】4.復次,等流亦有差別。謂素怛纜.是力等流。毘㮈耶.是大悲等流。阿毘達磨.是無畏等流。
【涼】復次,修多羅.依力故說,毘尼.依大慈故說,阿毘曇.依無畏故說。
【唐】5.復次,所說亦有差別。謂種種雜說.是素怛纜。說諸學處.是毘㮈耶。分別諸法自相共相.是阿毘達磨。
【涼】復次,種種雜說.名修多羅,廣說戒律.名曰毘尼,說總相別相.名阿毘曇。
【唐】6.復次,所為亦有差別。謂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故說素怛纜。已種善根者.令相續成熟,故說毘㮈耶。相續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脫,故說阿毘達磨。
【涼】復次,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名修多羅,已種善根欲令成熟.名曰毘尼,善根已熟得正解脫.名阿毘曇。
【唐】7.復次,分位亦有差別。謂依始業位.說素怛纜。依已串習位.說毘㮈耶。依超作意位.說阿毘達磨。
【唐】8.復次,進趣亦有差別。謂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說素怛纜。已入正法.令受持學處,故說毘㮈耶。已受持學處.令通達諸法真實相,故說阿毘達磨。
【涼】復次,為初入法名.修多羅,已入法中.為受持戒.名曰毘尼,已受戒者.為令正解.名阿毘曇。
【唐】是故三藏,亦有差別。
【涼】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是名差別。
§a2尊者何故造論
【唐】問:何故尊者造此論耶。
【涼】問曰:彼尊者以何因緣造作此經。
【晉】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立此經。
【唐】答:
【唐】1.為饒益他故。謂彼尊者作是思惟:云何當令諸有情類於佛聖教無倒受持,精進思惟籌量觀察,由此無量煩惱惡行不現在前,便得悟入甚深法性,故造斯論。譬如有人為饒益他故,於黑闇處然大明燈,令有目者見種種色。尊者亦爾,為饒益他,於佛滅後制造此論,令有智者入深法性。
【涼】答曰:為饒益他故。若有受持讀誦通利說正憶念,無量煩惱及諸惡行不現在前,以此懃修能入法相。譬如有人欲饒益他,於黑闇中然大燈明,為有目者見種種色。彼尊者亦復如是,為饒益他造作此經。
【晉】答曰:饒益他故。勤者、聞者、受者、持者、思者、量者、觀者,無量結惡行須臾除,或復依此度法性。譬如人欲益他故,於闇冥處燃明,有眼者令見色。如是彼作經者,饒益他故立此經。若有意智者,彼依此度法性。
【唐】又如諸佛為饒益他,開示演說十二分教: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頌,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
【唐】所以者何。諸有情類,雖有因力,若無緣力而覺發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要遇緣力乃能修行。
【涼】佛亦如是,為饒益他說十二部經: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婆伽羅那;四、伽他[他=陀【三宮】];五、優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目=曰【宋宮】]目多伽;九、闍陀伽;十、毘佛略;十一、阿浮陀達摩[摩=磨【三宮】];十二、優婆[婆=波【三宮】]提舍。所以者何。若有眾生,雖有內因無外緣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若遇外緣則能修行。[sūtra/sutta geya/geyya vyākaraṇa/veyyākaraṇa gāthā
udāna nidāna apadāna(avadāna)/ aupamya/ dṛṣṭānta ityuktaka(itivṛttaka)/ itivuttaka
jātaka vaipulya(vedalla) adbhuta-dharma/abbhuta-dhamma upadeśa]
【晉】佛世尊亦饒益他故,說十二部經,契經、律、阿毘曇。
【晉】何以故。答曰:設眾生有因力,不緣他力而開解,如是眾生不知差降。如緣他力而開解,如是眾生知有差降。
【唐】譬如池中.雖有種種嗢鉢羅等.眾妙蓮華,若日月光不照觸者,則不開發出種種香。要日月光之所照觸,乃得隨類開發出香。又如闇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要假燈照乃得見之。
【唐】有情亦爾,雖有因力,若無緣力,廣說如前。如有頌言:
【涼】譬如鉢頭摩、分陀利、拘物頭、優鉢羅華在池水中,日光不照不開不敷不香,日光若照則開敷出香。如闇室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有燈則見。[padma puṇḍarī(puṃḍarīka) kumuda utpala]
【涼】眾生亦然,雖有內因,若無外緣,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若遇外緣,則能修習勝進之行。以是緣故,佛說偈言:
【晉】猶如此中優鉢羅、鉢頭摩、拘牟頭、分陀利池中,必有優鉢羅至分陀利華。如日天子未出光不照時,華不敷不舒不香;如日天子出光照時,華敷舒香。
【晉】如是眾生因力,不緣他力而開解,如是眾生不知差降。如緣他力而開解,如是眾生知有差降。敷,信也。舒,根、力、覺、道也。香,戒也。如彼偈所說:
【唐】 譬如闇室中 雖有種種物 無燈闇所隱 有目不能見
【唐】 如是雖有智 不從他聞法 是人終不能 分別善惡義
【唐】 譬如有目者 因燈見眾色 有智依多聞 能別善惡義
【唐】 多聞能知法 多聞離不善 多聞捨無義 多聞得涅槃
【涼】 譬如闇室中 雖有種種物 若無燈明照 有目不能見
【涼】 若人雖有智 不從他聞法 是人終不能 分別善惡義
【涼】 譬如有目人 因燈見眾色 有智依多聞 能別善惡義
【涼】 多聞能知法 多聞能遠惡 多聞離無義 多聞得涅槃
【晉】 如蓋屋密 而入闇中 雖有此色 眼所不覩
【晉】 如是有一 無智之人 不聞不知 法之善惡
【晉】 有明有色 而眼得見 聞已能知 法之善惡
【晉】 聞法能知 聞惡不作 聞除非義 聞得至滅
【唐】[大寶積經-般若波羅蜜多品:如人入闇室 …多聞得涅槃。瑜伽師地論:多聞能知法…法句經多聞品:多聞令志明…]
【唐】又如經說:有二因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理作意[二因二緣(長中增含):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
【唐】又契經說:有四法人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友,二從他聞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雜含:有四種入流分…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增壹:當親近善知識…當聞法…當知法…當法法相明。]
【唐】復有經言:若我弟子一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蓋,及能修行七覺分滿。[雜含:若比丘專一其心,側聽正法,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轉進滿足。]
【涼】佛經亦說:有二因二緣發於正見:一、從他聞法;二、內正思惟。
【涼】又說:人有四法甚為希有:一、親近善知識;二、從他聞法;三、內正思惟;四、如法修行。
【涼】又說:若我弟子,一心聽法能斷五蓋,具足修行七覺分法。
【晉】如是餘契經所說(出《雜阿含》):賢聖弟子一心聽法,當爾時滅五蓋,具滿修七覺意。
【晉】如是餘契經說(出《增一》):[一=二【明宮聖】]一因二緣發於等見,從他聞,內正思惟。
【晉】如是餘契經說(《[增一=出增一【明】]增一》四法說):有四法饒益人[人=一【宮】]。云何為四。親近善知識、聽善法、內正思惟、次法向法。
【唐】故如諸佛,為饒益他.說十二分教,如是彼尊者.為饒益他.制造此論。
【涼】如佛世尊,為饒益他故.說十二部經,彼尊者.亦復如是。
【晉】如佛世尊,饒益他故.說十二部經,如是彼作經者.饒益他故.立此經。
【晉】8.或[或=或曰【三宮】]:以三事故,增益智故、開意故、離計人故。
【晉】增益智者,盡誦內外法,無能益智如阿毘曇也。
【晉】開意者,眾生意在睡眠,不知「何者己界一切遍使。何者非己界一切遍使。何者己地一切遍使。何者非己地一切遍使。何者己界緣。何者非己界緣。何者己地緣。何者非己地緣。何者有漏緣。何者無漏緣。何者有為緣。何者無為緣。云何攝。云何相應。云何成就。云何不成就。云何因。云何緣」。若此意轉,不由他度、不由他聞,自見自在身作證,由何力。唯阿毘曇也。
【晉】離計人者,誦爾所阿毘曇前句後[何=句【三宮聖】]何.如是.四句,不說計人,一切中說無我行,非眾生、非命、非長養、非士[士=出【三宮】],空淨聚也。
【晉】以三事益智.開意.離計人故,作此經。
【唐】2.復次,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能發光明,阿毘達磨亦復如是,破無明闇發智慧明。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復次,為破無明闇故。如燈破闇作明,阿毘曇者亦復如是,破無明闇與智慧明。
【晉】或曰:壞無明故。猶如燃燈除去闇冥而生明,如是阿毘曇燈.除無明生慧明,是為壞無明闇故。
【唐】3.復次,為顯無我像故。譬如鏡面極善磨瑩,種種色像皆於中現。阿毘達磨亦復如是,分別諸法自相共相,令無我像分明顯現。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復次,欲令無我像得分明故。譬如明鏡照諸色像,若人能以阿毘曇慧.善分別總相別相,無我人像自然顯現。
【晉】或曰:見無我像故。如鏡極[磨=摩【三宮】]磨治諦見其像,如是阿毘曇鏡.極了覺知諦見無我像,是為見無我像故。
【唐】4.復次,為度生死河故。如牢船筏,百千眾生依之無畏.從河此岸[渡=度【三宮】]渡至彼岸。阿毘達磨亦復如是,無數諸佛及諸有情.依之無畏,從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復次,為度生死河故。譬如百千那由他眾生,依堅牢船而無所畏,能從此岸到於彼岸。如是百千那由他諸佛世尊及諸眷屬.亦復如是,依阿毘曇船.而無所畏,能從此岸到於彼岸。
【晉】或曰:渡生死河故。如依船,百眾生千眾生.安隱[渡=度【三宮】*]渡河。如是依阿毘曇船已,無數那術眾生.安隱[*]渡生死河,是為[*]渡生死河故。
【唐】5.復次,為照契經等故。如人執燈入諸闇室,[能=於【三宮】]能見眾色而無迷亂。如是行者,以阿毘達磨.照契經等義而無迷惑。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復次,為諸修多羅經作燈明故。如人執炬,於諸闇中終無所畏。如是行者執阿毘曇炬,於諸修多羅義中而無所畏。
【晉】或曰:見契經故。如人手執燈[燈=鐙【聖】],見彼彼色不迷惑。如是慧者執阿毘曇已,於彼彼契經不迷惑。是為見契經故立此經。
【唐】6.復次,為觀察善等諸法故。如別寶人,能善觀察金剛等寶。阿毘達磨亦復如是,能善分別善等諸法。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復次,為觀察善不善無記法故。如善識寶人,善別金剛等寶。如是[知=智【三宮】]知者,以阿毘曇慧.分別善不善無記法。
【唐】7.復次,為顯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不傾動故。如妙高山踞金輪上,一切猛風搖鼓飄擊.不能傾動。阿毘達磨諸大論師亦復如是,住淨尸羅,諸惡見者輕毀邪論不能摧伏。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復次,為現阿毘曇人須彌山不傾動故。如須彌山王安住金輪地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如是智者以阿毘曇慧須彌山,安置於戒金輪地上,四倒邪風不能傾動。
【唐】8.復次,尊者以三因緣制造此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
【唐】增益智者,謂於內外諸經論中,令智增益.無有能如阿毘達磨。
【唐】開覺意者,謂諸有情無明所昏,如睡未覺,不能了知「何者是遍行.何者非遍行,何者自界緣.何者他界緣,何者有漏緣.何者無漏緣.何者有為緣.何者無為緣,云何為攝.云何相應.云何因.云何緣.誰成就.誰不成就,何者順前句.何者順後句.何者四句.何者如是句.何者不如是句」。於如是等所知境中,令諸有情開發覺意,無有能如阿毘達磨。
【唐】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恒顯諸行空無有我。
【涼】復次,以三因緣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斷我人故。
【涼】增益智者,於內外法中,一切經論,莫若阿毘曇。
【涼】開覺意者,眾生常眠無有覺時,不知「何者是一切遍使、何者不遍使,何者自界緣遍使、何者他界緣遍使,何者有漏緣、何者無漏緣、何者有為緣、何者無為緣,云何為攝、云何相應、云何因、云何緣、誰成就、誰不成就」。能了知如是等遠近法者,是阿毘曇力。
【涼】斷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未曾說有我人,於一切處常說無我無人。
【唐】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制造此論。
【涼】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
3■釋論名
§a1釋阿毘達磨
§b1出體
§c1勝義
§d1正明
【唐】問:阿毘達磨,自性云何。abhidharma
【涼】問曰:阿毘曇體為何者是耶。
【晉】問曰:何者阿毘曇性。
【唐】答:
【涼】答曰:
【晉】答曰:
【唐】無漏慧根,以為自性,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一界者謂法界,一處者謂法處,一蘊者謂行蘊。
【唐】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三界者:謂意界、法界、意識界。二處者:謂意處、法處。五蘊者:謂色蘊乃至識蘊。
【涼】無漏慧根自體,攝一界一入一陰,一界者法界,一入者法入,一陰者行陰。
【涼】若取相應共有,攝三界二入五陰。三界者意界、[識=意識【三宮】]識界、法界,二入者意入、法入,五陰者色、受、想、行、識。
【晉】無漏慧根也。攝彼同性故,攝一界一入一陰少所入。
【晉】及方便及相應及共有,攝三界二入五陰。三界者,意界、法界、意識界。二入者,意入、法入。五陰者,色、痛、想、行、識陰。
§d2引八經
【唐】1.如契經說:「此藥叉天,於長夜中.其心質直.無有諂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zs1「我有甚深阿毘達磨及毘奈耶,恣汝請問」,此以聖道及聖道果.恣天帝釋隨意請問。]
【涼】又修多羅說:「此帝釋,長夜其心質直.無有諂曲,諸有所問,為了知故.不為嬈亂。我當以甚深阿毘曇,恣汝所問。」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無漏慧根。
【晉】{如佛契經說:「此鬼長夜無諛諂.無幻質直,設問事者[若有問者],盡欲知故.無觸嬈意。此亦如法,我寧可以甚深阿毘曇授之(出《中阿含》)。」[yakkho …盡當為決斷ahaṃ antaṃ karomi te][長含:…諸天、世人、乾沓和、阿須羅及餘眾生等,盡與何結相應,乃至怨讐(讎)、刀杖相向.]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答曰:即是無漏慧根。
【唐】2.又契經說:「此筏蹉氏a.及善賢外道b.并梵壽婆羅門c,皆於長夜.其性質直.無諂無誑,諸有所問.皆為了知.不為嬈亂。我以甚深阿毘達磨,恣彼意問。」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無漏慧根。
【涼】又如經說:「有梵志姓犢子a,其性質直無有諂曲,諸有所問,為了知故不為嬈亂;我當以甚深阿毘曇,恣汝所問。」[雜含:SA964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別198.犢子梵志.往詣佛所vacchagotto paribbājako][SA964我今當以阿毘曇律,納受於彼。][別198.若阿毘曇.毘尼,隨其所問。]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無漏慧根。
【涼】復有梵摩瑜婆羅門c、須跋梵志b,亦如上說。
【晉】如佛契經說:「梵摩婆羅門c[梵志梵摩Brahmāyu]長夜無諛諂、無幻質直,設[問=問事【明】]問者,盡欲知故,無觸嬈意。此亦如法,我寧可以甚深阿毘曇授之(同上)。」[中含:此梵志梵摩Brahmāyu長夜無諛諂.無欺誑…甚深阿毘曇…梵志汝問事,隨本意所思…Katāvakāso pucchassu, yaṃ kiñci abhipatthitan.]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答曰:即是無漏慧根。
【晉】如佛契經說:「異學須跋b[Subhadra]無諛諂、無幻質直,設問事者,盡欲知故,無觸嬈意,此亦如法,我寧可以甚深阿毘曇授之(出《雜阿含[+經【三宮】]》)。」[莫遮外道出家須跋陀羅.令入問其所疑。所以者何。此是最後與外道出家論議.此是最後得證聲聞善來比丘…][聽其前進.隨意問難][恣汝所問.須跋即問…][Yaṃ kiñci maṃ subhaddo pucchissati, sabbaṃ taṃ aññāpekkhova
pucchissati, no vihesāpekkho.]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答曰:即是無漏慧根。
【唐】3.又如佛告西儞迦[仙尼/先尼]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汝於長夜,異見異忍.異欲異樂[SA105此甚深處…異見、異忍、異求、異欲]。」[śreṇika ཤར་བ་བཟོ་སྦྱངས]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空無我及如實覺。所以者何。以彼外道恒妄計我,空無我性非彼所及。[光:理對法,理謂諦理。][寶:此(下)是經中種種異說,非是三藏之中阿毘達磨。]
【涼】如佛告先尼梵志:「我法甚深,難解難了、難知難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微妙決定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所以者何。空即無我,而汝計我。汝常長夜,有異見異欲異心,以是之故非汝淺智之所及也。」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空三昧也。
【唐】4.又如佛告鄔陀夷言:「汝是愚夫盲無慧目,云何乃與上座苾芻共論甚深阿毘達磨。」[中含.世尊面訶烏陀夷曰: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Kiṃ nu kho tuyhaṃ, udāyi, bālassa abyattassa bhaṇitena! Tvampi nāma bhaṇitabbaṃ maññasī.]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滅定退[意生]及如實覺。[光:(理對法)諸法甚深道理.皆名為理。]
【涼】如說:「愚人無眼,而與上座智慧比丘論甚深義。」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退法是也。
【唐】5.又如佛告阿難陀言:「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諸緣起,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十二緣起].及如實覺。
【涼】如佛告阿難:「此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難了、難知難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唯有微妙決定智者乃能知之,非汝淺智之所能及。」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因緣是也。
【晉】如佛契經說:「阿難!緣起甚深,明亦甚深(出《中阿含》[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Gambhīro cāyaṃ, ānanda, paṭiccasamuppādo
gambhīrāvabhāso ca. DN.15Mahānidānasuttaṃ ])。[長含.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增壹: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十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大生義經:彼緣生法甚深微妙,難見難了復難思察。]」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答曰:此中說因及緣甚深。
【唐】6.又契經說:「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緣性緣起。此處甚深難見難覺.不可尋思非尋思境,唯有微妙聰叡智者.乃能知之。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依皆永捨離.愛盡離染寂滅涅槃[光:果對法,果謂涅槃],此最甚深難見難覺。」廣說如前。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因緣性[十二緣起].及彼寂滅,并如實覺[覺緣起智]。
【涼】如說:「此處甚深,所謂緣起,此法離欲寂滅涅槃。」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義。所謂因緣.寂靜[靜〔-〕【三宮】]滅性也。
【晉】如佛契經說:「此處甚深,如此[經=緣【聖】]經緣起;此亦極甚深,所謂捨離一切生死、愛盡、無欲、滅盡、涅槃(出《雜阿含[*]》)。」[SA293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答曰:此中因及緣[緣因=因緣【聖】],因及緣捨離,說甚深。
[四分:我今已獲此法甚深,難解難知,永寂休息,微妙最上,智者能知,非愚者所習。眾生異見.異忍.異欲.異命,依於異見.樂於樔窟。眾生以是樂於樔窟故,於緣起法甚深難解。復有甚深難解處,滅諸欲愛盡涅槃,是處亦難見故。我今欲說法,餘人不知,則於我唐勞疲苦耳。][毘奈耶破僧事:我得甚深之法…彼不能解.我法虛授.徒自疲勞.益我愁惱。][增壹:…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成實.智論.…]
[長含:毗婆尸佛於閑靜處復作是念:我今已得此無上法(緣起),甚深微妙,難解難見,[(息=自【聖】)]息滅、[(清淨=靜暄【宋】,靜喧【元】【明】,清涼【聖】)]清淨,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斯由眾生異忍、異見、異受、異學,依彼異見,各樂所求,各務所習。是故於此甚深因緣,不能解了,然愛盡涅槃,倍復難知,我[(若為=為彼【三】)]若為說,彼必不解,更生觸擾。]
【唐】7.又如佛告阿難陀言:「復有甚深阿毘達磨,謂有餘法.相似甚深[(中含)是謂.第一外依見處][瑜伽…],我於其中自覺正說。」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諸見趣及如實覺。
【唐】8.又契經說:「我有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
【唐】此中何者甚深阿毘達磨。謂一切法性,及如實覺。
【涼】如說:「諸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
【涼】此中何者是甚深。一切諸法體性甚深是也。
【晉】如佛契經說:「一切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出《雜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答曰:此中說一切法甚深。[品類:(千問)一切難見故甚深.甚深故難見。瑜伽:云何甚深難見法.謂一切法。]
【晉】4如佛契經說:「何故汝愚人盲無目.論甚深阿毘曇(出《中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答曰:意生也。
【晉】3如佛契經說:「先尼!我法甚深,難見難覺,非察行,汝不審彼法。何以故。如汝長夜,異見異忍、異欲異樂(出《雜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答曰:此中說空三昧甚深。何以故。答曰:空無我,彼異學計有我,不審知彼。
【唐】雖此等經中,隨別意趣作種種異說。然阿毘達磨勝義自性,唯無漏慧根。
【涼】問曰:阿毘曇體,何者是耶。答曰:無漏慧根。
【晉】但阿毘曇性,無漏慧根。
雜含:
[一時,佛住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上,去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香樹不遠夏安居,為母及三十三天說法。 (南傳《小部/法句經181偈註》作「在黃色石處」(paṇḍukambalasilāyaṃ)。整句為:大師對母親為了阿毘達磨之教導,在黃色石處進入雨季安居,十千鐵圍山諸天圍繞。Satthārampi mātu abhidhammadesanatthaṃ paṇḍukambalasilāyaṃ vassaṃ upagataṃ dasasahassacakkavāḷadevatā
parivārayiṃsu.)][增一:天上善法講堂有金石縱廣一由旬。爾時,世尊石上結加趺坐,遍滿石上(化身極使廣大)。]
[(惡馬)若有問阿毘曇、律,不能以具足句味.次第隨順.具足解說,是名色不具足。(若有問難阿毘曇、毘尼,不能善通,於深問難不能了達,句味相順不能稱說,不能如理而為具說,是名色不具足。)AN.3.141
(Assakhaḷuṅka-sutta) Abhidhamme kho
pana abhivinaye pañhaṃ puṭṭho saṃsādeti,
no vissajjeti. Idamassa na vaṇṇasmiṃ vadāmi. AN.9.22 ]
[若有問阿毘曇、律,能以次第句味隨順決定而為解說,是名色具足。(若有問難阿毘曇、毘尼,能為解演說,…)Abhidhamme
kho pana abhivinaye pañhaṃ puṭṭho vissajjeti, no saṃsādeti. Idamassa vaṇṇasmiṃ
vadāmi. ]
中含:
[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共論律、阿毘曇。何以故?諸賢!無事比丘行於無事時,或有來問律、阿毘曇。MN.69(Gulissāni Sutta) Āraññikenāvuso, bhikkhunā abhidhamme abhivinaye yogo karaṇīyo. santāvuso, āraññikaṁ bhikkhuṁ abhidhamme
abhivinaye pañhaṁ pucchitāro. ……][正理:又契經說:「於阿毘達磨、阿毘毘柰耶,應勤修學。」故知佛說阿毘達磨。若爾,阿毘毘柰耶藏應為第四?不爾,由許毘柰耶藏即是阿毘毘柰耶故。所有最勝增上尸羅相應論道,以能現對毘柰耶故,名阿毘毘柰耶。 所有甚深諸法性相相應論道,以能現對法性相故,名阿毘達磨。或諸契經名為達磨,論能現前決擇其義,名阿毘達磨。別解脫本,名毘柰耶。律唯現前廣辯緣起,名阿毘毘柰耶。是故所言不成疑難。]
[…集坐講堂,欲斷諍事,謂:論此法律,此佛之教(此佛教)。 AN.6.60
…maṇḍalamāḷe sannisinnā
sannipatitā abhidhammakathaṃ
kathenti. ]
[尊者舍梨子!猶二比丘法師共論甚深阿毘曇,彼所問事,善解悉知,答亦無礙,說法辯捷。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adorn起發牛角娑羅林(牛師子園)。][中部32經(牛角娑羅林經MN,Mahāgosiṅgavana-sutta)Idhāvuso sāriputta, dve
bhikkhū abhidhammakathaṃ kathenti, te aññamaññaṃ pañhaṃ pucchanti,
aññamaññassa pañhaṃ puṭṭhā vissajjenti, no ca saṃsādenti, dhammī ca nesaṃ kathā
pavattinī hoti. Evarūpena kho, āvuso sāriputta, bhikkhunā gosiṅgasālavanaṃ
sobheyyā. ][(增一同本無此句)目連報曰:於是,比丘有大神足…]
[Tasmātiha, bhikkhave, ye vo mayā dhammā abhiññā desitā, seyyathidaṃ–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cattāro sammappadhānā cattāro iddhipādā pañcindriyāni
pañca balāni satta bojjhaṅgā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tattha sabbeheva samaggehi
sammodamānehi avivadamānehi sikkhitabbaṃ. Tesañca vo, bhikkhave, samaggānaṃ
sammodamānānaṃ avivadamānānaṃ sikkhataṃ siyaṃsu dve bhikkhū abhidhamme nānāvādā.比丘們!因此,在這裡,凡被我證知後教導你們的法,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在那裡,你們應該全都和合、和好、無諍地學。比丘們!當和合、和好、無諍地學時,兩位比丘在增上法上可能有異說…][大般涅槃經:諸比丘,我昔為汝說何等法,汝思惟之,勿生懈怠。三十七道品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汝應修習精勤思惟,此法能令到解脫處。]
長部:
[Puna caparaṃ, āvuso, bhikkhu dhammakāmo hoti
piyasamudāhāro, abhidhamme
abhivinaye uḷārapāmojjo. 再者,學友們!比丘是法的愛欲者,可愛的對話者,在阿毘達磨與阿毘毘奈耶上廣大的欣喜者。長阿含9-10經-長部33-34經agama.buddhason.org/DA/DA09.htm DA10(十成法) AN.10.17-18-50-98 AN.11.14 ]
增支部:
AN.5.79 Te abhāvitakāyā samānā abhāvitasīlā
abhāvitacittā abhāvitapaññā abhidhammakathaṃ vedallakathaṃ kathentā kaṇhadhammaṃ okkamamānā na bujjhissanti. 當他們是身未修習者、戒未修習者、心未修習者、慧未修習者時,在說阿毘達磨的談論、毘富羅vaipulya的談論時進入了黑法將不自覺。(Vedalla, Vaidalya √dal=√dṝ)[MN.43 Mahāvedallasuttaṃ毘陀羅大經/大拘絺羅經 MN.44 Cūlavedallasuttaṃ 毘陀羅小經/法樂比丘尼經] [abhidhammakathaṃ kathenti說阿毘達磨之論 AN.6.60 (此法律,此佛教MA082)]
§c2世俗
§d1資糧(方便)(四慧)
§e1由此所發加行
【唐】即由此故.發起世間修所成慧,謂煖頂忍世第一法。以能別觀四聖諦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晉】由彼故,諸世間所修慧,不淨、安般念、意止、暖來、頂、忍、世間第一法,一切阿毘曇得名。
【唐】又由此故.發起殊勝思所成慧,謂不淨觀、持息念等。以能別總觀諸蘊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晉】由彼故,諸思慧.用斷諸法自相及共相、壞愚種及緣愚,於法中不顛倒行,此亦一切阿毘曇得名。
【唐】又由此故.發起殊勝聞所成慧,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建立諸法自相共相,害實物愚及所緣愚[物體愚(事愚.自性愚.自相愚.自體愚.世愚)/緣中愚],以於諸法不增減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唐】又由此故.發起殊勝生處得慧,以於三藏十二分教,能受能持、思量觀察,不謬轉故,亦得名為阿毘達磨。
【涼】以無漏慧根力故,令生處得慧,能受持十二部經讀誦通利,亦名阿毘曇也。
【晉】由彼故,諸生所得報.聞善慧,彼於此十二部,聞受持.思惟稱量,觀此一切阿毘曇得名。
【涼】又以無漏慧根力故,能令聞慧知總相別相;又令聞慧建立總相別相,又令聞慧斷自性愚及緣中愚,於法不謬。
【涼】又以無漏慧根力故,能令思慧不淨、安般、念處等,亦名阿毘曇。
【涼】又以無漏慧根力故,能令修慧煗、頂、忍、世第一法,亦名阿毘曇。[後二「令」字,易釋為「令名對法」,與新譯「發起」等義有所不同。]
§e2成彼資糧
【唐】復由如是資糧攝持,無漏慧根.轉得明盛,是故亦名阿毘達磨。
【涼】又以如是等慧,令無漏慧根轉得明淨,名阿毘曇。
【晉】雖有是,但阿毘曇性.無漏慧根。}
§d2具(資糧)(論)
【唐】問:若阿毘達磨唯無漏慧根為自性者,何故此論復名阿毘達磨。
【涼】問曰:若無漏慧根是阿毘曇體者,何故此經復名阿毘曇。
【晉】問曰:若爾者,阿毘曇無漏慧根,此經何故名阿毘曇。
【唐】答: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如處處經中,於彼彼具.立彼彼名,此亦如是。
【涼】答曰:阿毘曇具故,亦名阿毘曇。如處處經中說,因種種具,立種種名。
【晉】答曰:此阿毘曇具,名阿毘曇。如餘具以具為名。
【唐】1.謂如於樂具,立以樂名,如伽他說:
【唐】 食所乞食樂 衣隨得衣樂 經行山林樂 栖隱巖窟樂
【唐】飲食衣等.體實非樂,勝義樂者.謂諸樂受。或有說者:亦輕安樂。然衣食等是樂具故,於伽他中亦說為樂。
【晉】樂具,樂為名,如所說偈:
【晉】 彼樂摶食 樂為持衣 樂為行步[步=止【三宮】] 依山窟間
【唐】2.又如,於垢具,立以垢名,如伽他說:
【唐】 女是梵行垢 女損害眾生 苦梵行所淨 非由水能洗
【唐】女實非垢,勝義垢者謂貪瞋癡。然伽他中說女為垢,是垢具故。
【晉】垢具,垢為名。如彼偈說:
【晉】 女垢梵行 女縛世間 苦行梵行 此洗無水
【唐】[雜含:熾然修梵行,已洗諸非小(水)。/ 專修梵行者,潔淨勝彼水。]
【唐】3.又如,於漏具,立以漏名,如說:「七漏,是損害.是燒然.是苦惱。」根等實非漏,是漏具故,立以漏名。勝義漏唯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涼】3以漏具,故說漏,如說:「七漏,是煩惱、是熾然、是苦惱。」實漏有三,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唐】[七漏:見漏-見斷Dassana、修漏-思惟斷Bhāvana、根漏-威儀斷-護斷Saṃvara-戒斷漏、惡漏-(遠)離斷Parivajjana、親近漏-親近斷-用斷Paṭisevanā、受漏-娛樂斷-除斷Vinodana-調伏斷漏(定漏)、念漏-恭敬斷-忍斷Adhivāsana。][增一.中含.涅槃經.舍利弗.義章.][實漏唯二(二勝義漏).餘皆非漏…受漏.念漏-漏因,根等三-漏緣.]
【涼】2垢具,故說垢,如偈說:
【涼】 女垢梵行 女縛眾生 苦行梵行 不因水淨
【涼】女實非垢,實垢有三,所謂貪、瞋、癡垢。
【涼】1樂具,故說樂,如偈說:
【涼】 飲食時樂 著衣亦樂 經行山窟 斯亦復樂
【涼】飲食等非樂,實樂者是樂受。
【唐】4.又如,於隨眠具,立隨眠名。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色是隨眠,隨增隨死anumṛ/anumā。若隨增即隨死[隨順死/不隨順死],若隨死即隨取saṃkhyā,若隨取即隨縛。」色非隨眠,勝義隨眠唯有七種。然經說色是隨眠者,隨眠具故。[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死者,為取所縛Yaṃ
kho, bhikkhu, anuseti taṃ anumīyati; yaṃ anumīyati tena saṅkhaṃ gacchati.…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Rūpaṃ
ce, bhikkhu, anuseti taṃ anumīyati; yaṃ anumīyati tena saṅkhaṃ gacchati. ][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涼】使具,故說使,如說:「比丘!為色所使,為色所繫。」色非是使,實使有七。
【晉】使具,使為名。如契經所說(出《雜阿含》):「比丘!色所使,愛色。若比丘,所使,彼即是愛。若愛愛[((說阿毘曇八揵度第一)+愛【宮】,愛=受【聖】*)]已,為魔所縛。」[比丘!色所使,色所愛。比丘!所使者,即彼愛,彼愛已為魔所縛。]
【唐】5.又如,於味具,立以味名。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眼味妙色,色是魔鉤。」眼實非味,勝義味者謂所生愛。然契經說.眼味色者,是味具故。[有六魔鈎…眼味著色,是則魔鈎]
【涼】味具,說味,如說:「比丘!眼味於色,色是魔鉤。」眼非是味,實味是愛。
【唐】6.又如,於欲具,立以欲名。如契經說:「欲者是何。謂五妙欲。」又如頌言:
【唐】 如是五妙欲 可愛可欣樂 可意欲所牽 能令心染著
【唐】[五妙欲者,謂眼所識可愛、可憙、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
【唐】[五欲功德…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
【唐】[有五欲功德,可樂、意所念、愛色,欲相應,眼知色…]
【唐】[有五欲功德,愛念意樂,彼有愛色,欲相應,甚可於樂。]
【唐】色等非欲,勝義欲者.謂於彼愛。然經頌說.彼是欲者,是欲具故。
【涼】欲具,說欲,如說:「五欲美好[好=如【宮】],能令愛心增長染著。」色等非欲,實欲是愛。
【晉】欲具,欲為名。如彼契經說(同上):「五欲功德,世間愛樂念。」
【晉】鉤具,鉤為名,如契經所說(同上):「五欲功德,是[魔=見魔【三宮】]魔魔鉤。」
【晉】縛具,[縛〔-〕【聖】*]縛為名,如契經所說(同上):「比丘!受色為魔所縛[*],不受者為離魔。」
【晉】行具,行為名,如契經所說(同上):「此六細滑,入本行報。」[有六觸處,是先所為.是先所造,我說即是故業?][此六更樂入,[本=大【三】]本所作、本所思、本行所報。]
【唐】7.又如,於退具,立以退名。如契經說:「有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一營事業。二樂戲論。三和諍訟。四好遠行。五遇長病。」非營事等.是能退體,勝義退者.謂一切不善有覆無記法。然契經中說.營事等是能退者,謂退具故。
【涼】退具說退,如說:「時解脫阿羅漢有五因緣退:一者營事勤勞;二者多誦經;三者諍訟[和鬪諍];四者遠行;五者長病。」非營事等是退,實退是不善隱沒無記法。業具說業。[晉:五因五緣等,意解脫阿羅漢若退若忘。云何為五。一者多誦;二者業;三者和合諍;四者遠行;五者長病。][分別功德論:薩婆多家又云:九種羅漢有退轉者,以幾事退?有四事:年在衰邁,疾病苦逼,好遠行遊,服藥不順。以此四事乃有誤忘耳。][成實論:如經中說.時解脫阿羅漢以五因緣故退:樂作務.樂誦讀.樂斷事.樂遠行.長病。]
【唐】8.又如,於業具,立以業名。如契經說:「有三種意故思.惡不善業,若作增長.感非愛異熟,謂貪欲.瞋恚.邪見。」非貪欲等是實意業,勝義意業.謂意俱思[俱+(惡)【三宮】]。然契經中名意業者,謂是不善意業具故。
【涼】如說:「比丘!有三種意不善業,生苦果報,所謂貪、恚、邪見。」貪恚邪見體非是業,實業有三,謂身、口、意。[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唐】9.又如,於異熟因具,立異熟因名。如彼尊者無滅所說:「我由一食異熟因故,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於最後身得盡諸漏。」非即一食是異熟因,勝義異熟因者.謂諸不善善有漏法。然彼尊者即說一食為異熟因,是彼具故。
【涼】報具故說報,如尊者阿泥盧頭說:「我以一食施報,七生三十三天,七生波羅柰國。」食非生報,生報者是不善善有漏法。
【晉】報具報為名,如契經所說(出《中阿含》):「諸賢!彼一施報,七生天上為天王,七生人為人王。」[Aniruddhaམ་འགགས་པ我因施彼一鉢食福,七反生天,得為天王,七反生人,復為人王。]
【唐】如於此等處處經中,以彼彼名.說彼彼具;此論亦爾,是阿毘達磨具故,亦名阿毘達磨。
【涼】如是等處處經中說,因種種具.說種種名;此亦如是,阿毘曇具,故說阿毘曇。
【晉】如此中,餘具.餘為名;如是阿毘曇具,名阿毘曇。
§c3結
【唐】如是勝義阿毘達磨自性,唯是無漏慧根,一界一處一蘊所攝。
【唐】若兼相應及取隨轉,三界二處五蘊所攝。
【唐】餘資糧等,皆是世俗阿毘達磨。
【唐】是名阿毘達磨自性。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應知亦爾。
【晉】但阿毘曇性,無漏慧根是。
[自性svabhāvaརང་བཞིན/(རང་གི་)ངོ་བོ,我ātmanབདག、物dravyaརྫས、自體svarūpa/(sva)bhāvaརང་གི་ངོ་བོ、相lakṣaṇaམཚན་ཉིད、分avayavaཆ་ཤས、本性prakṛtiརང་འཁྲུངས/རང་བཞིན]
[1【涼】此是倒自體,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
[ 【唐】如是名為顛倒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s10是有、是實、是性、是分]
[ 【涼】此是迴轉體性(隨轉色),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
[2【涼】五陰是緣起體,是性、是我、是物、是相。]
[ 【唐】五蘊四蘊,是此所說緣起自性。…如說自性,我物相分本性,亦爾。]
[3【涼】此是四道體性、我、相、物、分。]
[ 【唐】如是名為通行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4【涼】此二十一種,是三結體、我物相性分。]
[ 【唐】此二十一事,是三結自性、我物相分自體本性。]
[5【涼】本事者,如其性、如其體、如其相、如其物。]
[ 【唐】謂隨本所有體、所有相、所有我、所有物、所有性、所有分,能如是憶。]
[自體svabhāva、我ātman、物dravya、相lakṣaṇa、分avayava、性prakṛti]
[【唐】自體在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相、自分、自本性中。]
[【唐】無轉變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性、自相,無有轉變。]
[自體svabhāva、自我svātman、自物svadravya、自相svalakṣaṇa、自分svāvayava、自(本)性svaprakṛti]
[s152自體即相,相即自體,以一切法不可離體別說其相故。]
[s34-38自體自相即彼自性。如說.諸法自性即是諸法自相,同類性是共相。]
[正理.婆沙:相即體。]
【晉】{}如佛契經說:此鬼長夜無[諛=諭【聖】*]諛諂、無幻質直,設問事者,盡欲知故,無觸嬈意,此亦如法,我寧可以甚深阿毘曇授之(出《中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
【晉】答曰:即是無漏慧根。
【晉】如佛契經說:梵[摩=魔【三宮】]摩婆羅門長夜無[*]諛諂、無幻質直,設[問=問事【明】]問者,盡欲知故,無觸嬈意,此亦如法,我寧可以甚深阿毘曇授之(同上)。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
【晉】答曰:即是無漏慧根。如佛契經說:異學須跋無諛諂、無幻質直,設問事者,盡欲知故,無觸嬈意,此亦如法,我寧可以甚深阿毘曇授之(出《雜[阿含=阿含經【三宮】]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
【晉】答曰:即是無漏慧根。
【晉】如佛契經說:阿難!緣起甚深,明亦甚深(出《中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
【晉】答曰:此中說因及緣甚深。如佛契經說:此處甚深,如此[經=緣【聖】]經緣起,此亦極甚深,所謂捨離一切生死、愛盡、無欲、滅盡、涅槃(出《雜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
【晉】答曰:此中因及[緣因=因緣【聖】]緣,因及緣捨離說甚深。如佛契經說:一切法甚深故難見,難見故甚深(出《雜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
【晉】答曰:此中說一切法甚深。如佛契經說:何故汝愚人盲無目,論甚深阿毘曇(出《[中=雜【宮】]中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阿毘曇?
【晉】答曰:意生也。如佛契經說:先尼!我法甚深,難見難覺,非察行,汝不審彼法。何以故?如汝長夜異見異忍、異欲異樂(出《雜阿[*]含》)。
【晉】問曰:此中云何說甚深?
【晉】答曰:此中說空三昧甚深。何以故?
【晉】答曰:空無我,彼異學計有我,不審知彼。但阿毘曇性無漏慧根,由彼故,諸世間所修慧,不淨、安般念、意止、暖來、頂、忍、世間第一法,一切阿毘曇得名。由彼故,諸思慧用斷諸法自相及共相、壞愚種及緣愚,於法中不顛倒行,此亦一切阿毘曇得名。由彼故,諸生所得報聞善慧,彼於此十二部聞受持思惟稱量,觀此一切阿毘曇得名。雖有是,但阿毘曇性無漏慧根。{}
§b2釋名(十二大論師.二十四復次)
【唐】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以何義故.名阿毘達磨。
【涼】問曰:以何義故名阿毘曇。
【晉】問曰:阿毘曇有何句義。
[泰:毗婆沙中二十四復次釋,約自性.共有.諸慧.及論四種阿毗達磨釋。]
[依今俱舍…一云對向(雜心.趣向解脫).二云對觀。…俱舍二義.唯約無流慧釋]
[雜心:諸論中勝。無性:世共了故(依西方世俗釋阿毗達磨教名為勝法.世人皆知)。]
[無性:擇法因故。同俱舍云.論謂傳生無漏教故。]
[攝論世親釋:對故(同俱舍論.或名對向),數故.伏故.通故(同雜心論.諸論中勝)。莊嚴經論:一對.二數.三伏.四解。][雜集述記.義林章:對故:教理行果。]
§c1阿毘達磨諸論師(8)
【唐】阿毘達磨諸論師言:
【唐】1.於諸法相能善決擇能極決擇,故名阿毘達磨。
【唐】2.復次,於諸法性能善覺察能善通達,故名阿毘達磨。
【唐】3.復次,能於諸法現觀作證,故名阿毘達磨。
【涼】{阿毘曇人說曰:1能種種選擇、2覺了、3證知一切諸法,名阿毘曇。
【唐】4.復次,法性甚深.能盡原底,故名阿毘達磨。
【涼】4復說,法性甚深,能盡其原底,名阿毘曇。
【唐】5.復次,諸聖慧眼由此清淨,故名阿毘達磨。
【涼】5復說,能淨法眼,名阿毘曇。
【唐】6.復次,能善顯發幽隱法性,故名阿毘達磨。所知法性無始幽隱,離此無有能顯發故。
【涼】6復說,顯發幽隱甚深智慧,名阿毘曇。
【唐】7.復次,所說法性無有乖違,故名阿毘達磨。若有能於阿毘達磨自相共相極善串習,必無有能如法問難.令於法性有少違故。
【涼】7復說,若人以阿毘曇慧分別總相別相,無有人能如法說其過者,名阿毘曇。}
【唐】8.復次,能伏一切外道他論,故名阿毘達磨。阿毘達磨諸大論師,邪徒異學無能敵故。[伏法]
§c2-3世友(6).大德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唐】1.常能決擇契經等中諸法性相,故名阿毘達磨。[正理:論能現前決擇其義][通法]
【唐】2.復次,於十二支緣起法性[性+(能)【三宮】]善覺了,故名阿毘達磨。
【唐】3.復次,以能現觀四聖諦法,故名阿毘達磨。
【涼】答曰:尊者和須蜜說:1能決定分別十二部經,名阿毘曇。2復說.能覺了十二因緣,名阿毘曇。3復次,於四聖諦能次第得正決定,名阿毘曇。
【唐】4.復次,善說修習八聖道法,故名阿毘達磨。
【唐】5.復次,能證涅槃,故名阿毘達磨。
【涼】4復說.能解說修習八聖道法,名阿毘曇。5復說.能證涅槃,名阿毘曇。
【唐】6.復次,能於諸法以無量門數數分別,故名阿毘達磨。[數法]
【晉】尊者婆須蜜說曰:[c4][脇尊者]此究竟智、此斷智、此第一義智、此無欺智,是謂阿毘曇。
【晉】[c1]7重說曰:此無非法在上,是謂阿毘曇。若有學自相共相,彼盡其力不能勝,以是故無非法在上,是謂阿毘曇。
【唐】大德說曰:於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法,以名身句身文身.次第結集安布分別,故名阿毘達磨。
【涼】尊者婆檀陀說曰:煩惱出要、繫縛解脫、生死涅槃,如是等法.以名味句身次第撰集、分別解說,名阿毘曇。[Bhadanta婆檀(陀)][Dharmatāta]
【晉】尊者曇摩多羅說曰:諸尊[Bhadanta],染污清淨、縛解、輪轉出要,謂之法也;從此故.名身句身味身.次第嚴治安處造作,是謂阿毘曇。
§c4-5脇尊者.妙音
【涼】尊者瞿沙說曰:求解脫者諸所施行,未分別者皆分別之。所謂是苦.是苦因、是道.是道果,是方便道、是無礙道、是解脫道、是勝進道,是向[果〔-〕【三宮】]果道、是得果,名阿毘曇。[ghoṣa]
【唐】脇尊者言:此是究竟慧,此是決斷慧,此是勝義慧,此是不謬慧,故名阿毘達磨。
【涼】尊者波奢說曰:此智是究竟智、此智是第一智、此智是不謬智,名阿毘曇。[Pārśva]
【唐】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求解脫者修正行時,能為分別所未了義。謂此是苦,此是苦因,此是苦滅,此是趣滅道;此是加行道,此是無間道,此是解脫道,此是勝進道;此是向道,此是得果。能正分別如是等義,故名阿毘達磨。
【晉】尊者瞿沙說曰:諸趣解脫當求智時,未顯示顯示,是謂阿毘曇。所謂此苦、[苦因=因苦【三宮】]苦因、此道、道果[果〔-〕【宮】],是求道[道=道果【三宮】]、此無礙道、解脫道、是增益道,是向、是果。是故說:諸趣解脫當求智時,未顯示顯示,是謂阿毘曇。
【涼】{}[c1]阿毘曇人說曰:1能種種選擇、2覺了、3證知一切諸法,名阿毘曇。
【涼】4復說,法性甚深,能盡其原底,名阿毘曇。
【涼】5復說,能淨法眼,名阿毘曇。
【涼】6復說,顯發幽隱甚深智慧,名阿毘曇。
【涼】7復說,若人以阿毘曇慧分別總相別相,無有人能如法說其過者,名阿毘曇。{}
§c6-7法密部[增上/無比法].化地部[照法]
【唐】法密部說:此法增上,故名阿毘達磨。如有頌言:
【唐】 慧於世間尊 能決擇趣向 以正了知故 老死盡無餘
【晉】曇無德說曰:此法無比,是謂阿毘曇。問曰:此[有=由【明】]有何無比。答曰:如所說偈:
【晉】 智為世間妙 能趣有所至 能用等正智 生老病死盡 [Dharmagupta]
【唐】[增一:智慧最為上.無憂無所慮.久畢獲等見.斷於生死有]
【晉】復次,慧過一切法上。如所說:「諸妙聖弟子,以慧刀斷一切結縛使惱纏,重斷打重打割剝(出《雜阿含》)。[SA276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以是故說:此法無比,是謂阿毘曇。
【唐】化地部說:慧能照法,故名阿毘達磨。如契經說:一切照中,我說慧照最為上首。
【涼】彌沙塞部說曰:如燈能照,名阿毘曇,如說:一切照中慧照最上。[Mahīśāsaka]
【晉】鞞婆闍婆提說曰:此法明能照,是謂阿毘曇。如所說:世間無有明與慧等(同上)。復如所說:諸所有明,慧明說第一(同上)。是故說:此法明能照,是謂阿毘曇。[Vibhajyavādin]
[慧為第一明.][MA142猶諸光明.慧光明為第一.]
【涼】曇摩掘部說曰:此法增上名阿毘曇,如說一切諸法慧為最上。[Dharmagupta]
[泰:分別功德經[論],就義傍翻.名大法.無比法。][雜集論述記:大眾部名大法上法,迦延造竟.持以上佛,佛言上法,故名上法。]
§c8-9譬喻者[次法].聲論者
【唐】譬喻者說:於諸法中.涅槃最上,此法次彼,故名阿毘達磨。[Dārṣṭāntika]
【涼】譬喻者說曰:種種諸法.涅槃為上,此法次故,名阿毘曇。
[發智:如說.法隨法行,云何法。答:寂滅涅槃。云何隨法。答:八支聖道。云何法隨法行。答:若於此中.隨義而行。八犍度論:又世尊言:法,次法向彼。云何法,云何次法向彼。答曰:涅槃謂之法,聖八道種謂之次法向彼。]
[雜含27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364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无明],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
【唐】聲論者言:阿謂除棄,毘謂決擇。此法能除棄決擇,故名阿毘達磨。
【唐】何所除棄。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
【唐】何所決擇。謂蘊界處.緣起諦食.及沙門果.菩提分等。
【涼】聲論者說曰:阿毘言除棄,亦言選擇。
【涼】除棄者,所謂結、縛、使、纏、煩惱。
【涼】選擇者,所謂陰、入、界、緣起、道品等諸法。
【晉】舍提說曰:未盡能盡、未擇能擇,是謂阿毘曇。[Śābdika/Vaiyākaraṇa]
【晉】問曰:何所盡。答曰:結縛使惱纏也。
【晉】問曰:何所擇。答曰:界入陰緣起。是故說:未盡能盡未擇能擇,是謂阿毘曇。
【晉】譬喻者說曰:法次法[向〔-〕【三宮聖】]向,是謂阿毘曇。
【晉】問曰:云何法次法。答曰:佛契經說:「涅槃第一義法,彼次更有何法。謂聖八道也。」是故說法次法,是謂阿毘曇。
§c11-12佛護.覺天.左受
【唐】尊者佛護[Buddhapālita]作如是說:阿毘者,是助言,顯現前義。此法能引一切善法.謂諸覺分.皆現在前,故名阿毘達磨。
【唐】尊者覺天[Buddhadeva]作如是說:阿毘者,是助言,顯增上義。如增上慢者.名阿毘慢abhimāna,增上覺者.名阿毘覺abhibuddhi,增上老者.名阿毘老abhivṛddha。此亦如是,此法增上,故名阿毘達磨。
【涼】復次,阿毘言增上,慢如說名增上慢,如說上者名增上者,如說上逸名增上逸,此經增上名阿毘曇。
【涼】復次,阿毘言現前,一切諸善道品等法.皆現在前,名阿毘曇。
【唐】尊者左受[老=左【三宮】][左取Vāmalabdha婆末羅/婆摩勒/婆跋羅茶]作如是說:阿毘助言,顯恭敬義。如恭敬稽首者.名阿毘稽首,恭敬供養者.名阿毘供養。此亦如是,此法尊重可恭敬,故名阿毘達磨。[泰:此羅漢便用左手受取衣食等]
【涼】復次,阿毘言恭敬,此法尊重可敬,名阿毘曇。
【晉】尊者婆跋芩[茶]說曰:[增上=塔增上【聖】]增上事、增上轉故,是謂阿毘曇。如所說最上長,增上長、最上慢、增上慢,此亦爾。(序阿毘曇竟也[也〔-〕【明】]。)
§a2釋發智
【唐】問:何故此論名發智耶。
【涼】此經名智慧基本。問曰:何故名智慧基本。
【唐】答:
【涼】答曰:
【唐】1.諸勝義智,皆從此發,此為初基,故名發智。
【涼】1諸究竟智,皆出此經,故名基本。
【唐】2.復次,此論應名智安足處,諸勝義智此為根本依此而立,是故名為智安足處。
【涼】2復次,此經名安智足處,諸究竟智皆因此經而得成立,是故名安智足處。
【唐】3.復次,諸勇健智此最能發,發勇智緣,故名發智。
【唐】4.復次,諸智彼岸依此能到.故名發智,開發諸法自相共相.無有能如此論者故。
【唐】5.復次,世出世智,皆依此發智之妙門,故名發智。
4■顯勝利
【唐】問:此論勝利其相云何。
【涼】問曰:此經有何利益。
【唐】答:
【涼】答曰:
【唐】1.隨順解脫,斷除繫縛。
【涼】1隨順解脫。
【唐】2.順空無我,違我我所;顯無我理,遮數取趣。
【涼】2隨順無我,斷計我人,顯明無我。
【唐】3.開覺意.息昏迷[斷諸見(斷人見).生覺意],遣愚癡.生智慧,斷疑網.與決定。
【涼】3發人覺意、出生智慧,除愚癡、斷疑網、得決定。
【唐】4.背雜染,向清淨。訶流轉,讚還滅。捨生死,得涅槃。
【涼】4背熾然、向出要,得相續、樂寂靜,止生死輪,隨順空法,到涅槃岸。
【唐】5.摧破一切外道邪論,成立一切佛法正論。
【涼】5能斷一切外道異見,於佛法中能生一切欣樂之心。
【唐】此論勝利,其相如是。
【涼】此經有如是等利,名阿毘曇。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阿毘達磨【三宮】*]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卷數下明本有說一切有部發智七字細註*]
唐譯婆沙 譯記
【唐】[〔顯慶…覺〕五百二字-【三】]
【唐】 顯慶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於長安[二十【麗】=廿【大】]
【唐】大慈恩寺翻經院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弘法寺沙門嘉尚筆受
【唐】大慈恩寺沙門明珠證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惠貴證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法祥證義
【唐】西明寺沙門慧景證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神泰證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普賢證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善樂證義
【唐】大慈恩寺沙門拪玄綴文
【唐】大慈恩寺沙門靜邁綴文
【唐】西明寺沙門慧立綴文
【唐】西明寺沙門玄則綴文
【唐】大慈恩寺沙門義褒正字
【唐】大慈恩寺沙門玄應正字
【唐】西明寺沙門神察執筆
【唐】大慈恩寺沙門辯通執筆
【唐】同州魏伐寺沙門海藏筆受
【唐】大慈恩寺沙門神昉筆受
【唐】西明寺沙門嘉尚筆受
【唐】大慈恩寺沙門大乘光筆受
【唐】夫物情斯感.資于教悟,大聖貽則.寔啟疑徒。而先匠譯辰.篾爾無紀,爰使後學積滯疑懷。今故具書.以彰來信,願傳寫之儔.與余同志,庶幾彌劫.永無惑焉。
【唐】大唐中大夫內侍護軍[內常侍輕車都尉]佛弟子觀自在.敬寫西域新翻經論,願畢此餘生.道心不退,庶以流通未聞之所。
【唐】竊以佛日西沈.正法[云]玄謝,慧流東漸.像教方傳。希世之符.奧義宣於貝葉,非常之寶.至賾發於龍宮。挹其沖源.截暴河而遐逝,遊其玄閫.出朽宅而長驅。玄奘法師者,釋門之龍象.振旦之鶖鷺,逾蔥山而勵學.齎梵文而旋止,殺青甫就.永事流通。
【唐】士[土]方[+生]涯多幸.預聞正法,植因或爽.稟質不全[宦官],今罄茲寸祿.繕斯奧旨,片言隻字.具經心目,親蒙口決.庶無乖舛。以斯福祉.奉福
【唐】太宗文皇帝,即御 皇帝,王公卿士.六姻親族,凡厥黎庶.及跂行喘息,平等熏修,乘此勝基.方升正覺。[瑜伽譯記與此相似,下署名「願主佛師妙廣」。]
卷2■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八】八犍度頌曰[八犍度頌曰〔-〕【三宮】]:
【八】 雜結使智行 四大根定見[見=見(八犍度)【宋元】]
蘊1■雜蘊
納息1■【世第一法】
【發】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
【八】阿毘曇雜犍度第一[阿毘曇〔-〕【三宮】][犍=揵【宋元宮】][一=一之一【明】]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一
【涼】阿毘曇毘婆沙雜犍度世第一法品第一[阿毘曇毘婆沙〔-〕【明】*][一=一之一【明】]
【八】 世間第一法 智人愛恭敬 無慚色無義 最後說思品[最後說思品=思品最在後【三宮】,思【聖聖乙】]
【八】世間第一法跋渠第一varga
[s2-s9]
【發】﹝ 世第一法七 頂二𤏙身見 十一見攝斷5 此章願具說 ﹞
【八】[世第一法七]1云何世間第一法。2[何=何以【三宮聖聖乙】]何故言世間第一法。3世間第一法何等繫。當言欲界繫耶、色界繫耶、無色界繫耶。4世間第一法,當言有覺有觀耶、無覺有觀耶、無覺無觀耶。5世間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耶、喜根護根相應耶。6世間第一法,當言一心耶、當言眾多心耶。7世間第一法,當言退耶、不退耶。
【八】[頂二]1云何頂。2云何頂墮。
【八】[𤏙]云何暖。
【八】[身見]此二十身見,幾我見,我所[所〔-〕【三宮】]見有幾見。
【八】[十一見攝斷]1若無常、有常見,於此五見是何等見、何等諦斷此見。2若有常無常見、3若苦樂見、4若樂苦見、5若不淨淨見、6若淨不淨見、7若無我有我見、8若無因有因見、9若有因無因見、10若有無見、11若無有見,於此五見是何等見、何等諦斷此見。
【八】此章義,願具演說。
【唐】「云何世第一法laukikāgradharma」,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世第一法七〗
1■世第一法自性
【涼】云何世第一法。
§a1緣起及次第
§b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中佛世尊說:
【唐】若有一類,於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正觀諸行性相][kañci saṅkhāraṃ niccato(saṅkhāraṃ
sukhato/dhammaṃ attato/nibbānaṃ dukkhato ) samanupassanto][增支部6集98-101經/無常經(Aniccasuttaṃ).苦經.無我經.涅槃經AN.6.98-101/ 3.],能起世第一法[anulomikāya
khantiyā柔順忍 samannāgato bhavissati].無有是處。若不能起世第一法,能入正性離生,無有是處。若不能入正性離生,能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無有是處。
【唐】若有一類,於諸行中.能如理思惟[sabbasaṅkhāre aniccato
samanupassanto],起世第一法,斯有是處。乃至廣說。
【唐】契經雖說世第一法名,而不廣辯世第一法義。
【唐】契經既是此論依處,彼所不顯示者,今應廣分別之,由是因緣,故作斯論。
【唐】問:何故作論依契經耶。
【唐】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性,何煩徵詰。
【唐】復次,一切阿毘達磨.皆為解釋契經中義,以廣分別諸經義故,乃得名為阿毘達磨。故彼尊者,於諸經中纂集種種不相似義,分別解釋立為雜蘊。乃至,纂集種種見趣,分別解釋立為見蘊。然於所立八種蘊中,皆具分別一切法相。
§b2作論次第
【唐】問:何故尊者論初先說世第一法,為順次第說諸功德,為逆次第說諸功德,為依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耶。
【涼】問曰:何故此經先說世第一法,為順次說,為逆次說耶。
【唐】設爾何失。
【唐】1.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煖.次說頂.次說忍ūṣman/mūrdhāna/kṣānti,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涼】若順次說者,應先說不淨,[次=若【三宮】]次說安般,次說念處,次說七處善、三種觀義[雜含],煗頂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唐】2.若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不還.次說一來.次說預流.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涼】若逆次說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阿那含果,次說斯陀含果,次說須陀洹果,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涼】又問:為以初入法故說,為以達分善根故說,為以最勝功德故說。
【涼】若以初入法說者,應說不淨若說安般。
【唐】3.若依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者,應先說煖,次頂次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唐】如尊者妙音Ghoṣa生智論說:云何煖。云何頂。云何忍。云何世第一法。
【涼】若以達分善根說者,應先說煗法,以煗法最在初故。如尊者瞿沙論中先說煗法。
【涼】若以最勝功德說者,應先說阿羅漢果,有如是等事。
【唐】4.若不依此三種次第,即所造論有雜亂失。
【唐】如佛在世,尊者大迦多衍那Mahākātyāyana,成就無邊希有功德,於無量法自相共相,無障礙智隨欲現前,勇猛精進,恒無斷絕,已能善入阿毘達磨文義大海無邊覺慧。不可傾動,如妙高山,為大論王能伏他論,自所立論,無能當者。今尊者迦多衍尼子Kātyāyanīputra,亦復如是。
【涼】如佛在世,尊者大迦旃延有正觀智慧,成就無量功德無礙精進,入阿毘曇海,心無增減、覺意無邊、言論難勝,一切義論無能當者。第二迦[栴=旃【三宮】]栴延子亦有如是智慧功德。
【唐】何故造論.先說世第一法耶。
【涼】何故造作此經.先說世第一法。
[29說]
【唐】答:諸師於此種種異說。
【涼】答曰:諸論師說世第一法種種不同。
【唐】1.謂或有說:今於此中非順次第說諸功德,非逆次第說諸功德,亦不依彼順決擇分先後次第而說。但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何煩徵詰。
【涼】或有說者不以順次故說,亦不以逆次故說。但彼作經者意爾,隨彼意故造作此經,不違法相,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2.有作是說:阿毘達磨性相所顯,非如契經,寧求次第。阿毘達磨以廣論道,決擇諸法真實性相,此既繁雜,不應於中求其次第。若求次第,文但增繁,於義無益。
【涼】或有說者,阿毘曇應以相求,不求次第,修多羅經.應求次第,毘尼應求因緣。阿毘曇經若求次第,於文煩亂,是故不應求其次第。
【唐】3.復有說者:不應詰問作論者意,以經先說世第一法,廣說如前;今此論師依經造論,故亦先說世第一法。
【涼】或有說者,世尊經說:「若人不能正觀諸行性相,能起世第一法者,無有是處。若能正觀諸行性相,能起世第一法者,斯有是處。」如世尊經中先說世第一法,彼作經者因經造論,故亦應先說世第一法。
【唐】問:置作論者,何故經中世尊先說世第一法。
【涼】問曰:置作經者,世尊何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答:觀所化者分齊說故。謂佛觀所化者.已得下中品忍,未得上品忍.及世第一法,欲令得故.說如是言:「若有一類.於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無有是處,乃至廣說。」此中,「如理思惟」顯上品忍,世第一法正說自名。故佛世尊觀所化者修行分齊,作如是說。
【涼】答曰:世尊為化眾生次第說法,諸受化者已得下忍中忍,未得上忍及世第一法,欲令得故。世尊說「正觀思惟諸行性相」,當知即是上忍,次得此世第一法,是故先說。
【唐】4.或有說者:為止於此多誹謗故,謂他於此世第一法起多誹謗,是故先說。多誹謗者,謂於自性及於名界現前退中,皆起誹謗。
【唐】於自性起誹謗者,謂或有說:信等五根以為自性。
【唐】於名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名種性地法,不應名世第一法。[種性地gotrabhūmiརིགས་ཀྱི་ས།]
【唐】於界起誹謗者,謂或有說[大眾部]:此是欲色界繫。或復有說[犢子部]:此色無色界繫。或復有說[化地部]:此是三界繫。或復有說[法密部]:此是三界繫及不繫。或復有說[法密部]:此非三界繫亦非不繫。
【唐】於現前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法多念相續現前。
【唐】於退起誹謗者,謂或有說:此法可退。
【唐】為止如是種種誹謗,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或有說者:為止諸誹謗故。世第一法多諸誹謗,所謂名受誹謗、體受誹謗、界受誹謗、現前受誹謗、退受誹謗。
【涼】名受誹謗者,或言:是性地法,非世第一法。[性地人.是聖人性中生,故名為性.]
【涼】體受誹謗者,或言:是五根性。
【涼】界受誹謗者,或言:是欲界繫、或是[色=色界【三宮】]色[無〔-〕【宮】]無色界繫、或是三界繫、或是不繫。
【涼】現前受誹[謗=謗者【三宮】]謗,或是多心相續,非是一心。
【涼】退受誹謗者,或言世第一法退。
【涼】為止如是等諸誹謗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5.有餘師說:諸有漏法皆不牢固,如糞掃淤泥。誰於此中牢固.最勝.譬如醍醐[醍醐=𩝊餬【宋宮】],謂世第一法,是故先說。
【涼】復次,一切生死非牢固法,如糞掃污泥。此中誰最勝、誰牢固、誰如醍醐。所謂世第一法,是故先說。
【唐】6.有說:此法隨順無我,是故先說。謂此論中讚歎出離.解脫涅槃.隨順無我,非如外典讚歎受用諸欲樂具.隨順我執。世第一法有法聲故,既順無我與此論同;非如煖等無有「法」聲,不同此論隨順無我。故此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以隨順無我故。此經常說無我,非如外典說我、說欲法、說「有法」、說財。此經唯說無我解脫涅槃,此世第一法,亦觀無我。隨順此經故,是以先說。
【唐】7.有說:此法世法中勝,是故先說。謂諸論中.此論最勝,世第一法.世法中勝,與此論同,是故先說。
【涼】復次,此經於一切論中最勝,世第一法.於一切世俗善法中最勝,以此經勝故,應先說勝法。
【唐】8.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名佛出世.真實利益,彼於爾時.得無障礙.受用勝義聖法財故。
【唐】謂佛出世,眾生入法.凡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世俗者,謂剃除鬚髮.被以法服,正信出家。勝義者,謂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世俗入法有二種過,一者破戒,二者歸俗。勝義入法無如是過,隨其種性自在證得自乘功德,無退失故。
【涼】復次,若住世第一法時,名真佛出世,能得自在受用聖法。佛出世間,眾生入法凡有二種:一、假名;二、真實。假名者,剃除鬚髮而被法服,正信出家。真實者,起世第一法,次第能入苦法忍。是假名沙門,有二過患:一者破戒、二者捨戒。入正法者無如是過,真實沙門受用聖法能得自在,隨其性分.終無退失。
【唐】9.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無始時來聖道門閉.今創能開,捨未曾捨諸異生性,得未曾得所有聖道,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世第一法時,無始生死已來聖道門閉.今始能開,未曾能捨凡夫之性.今始能捨,未曾能得無漏聖道.今始能得,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10.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捨異生名得聖者名,捨異生數得聖者數,捨異生分齊得聖者分齊,捨異生種性得聖者種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世第一法時,捨名得名、捨數得數、捨界得界、捨性得性。捨名得名者,捨凡夫名得聖人名。數、界、性亦如是。
【唐】11.有說:若有住此法時,得心不得心因,得明不得明因,得受不得受因,餘心所亦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世第一法時,得心不得心因、得明不得明因、得受不得受因。[據同類因]
【唐】12.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捨曾習緣得未曾習緣,捨共得不共,捨世間得出世間,捨有愛味得無愛味,捨耽嗜依得出離依,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彼法時,捨舊緣得新緣、捨共得不共、捨世間得出世間。
【唐】13.有說:為斷疑異生性,是故先說世第一法。謂或有疑.此異生性既無有始.應亦無終,今顯其有終即世第一法。
【涼】復次,為斷疑故。眾生謂凡夫性無始亦謂無終,今說世第一法即示其終。
【唐】14.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過患、異生變異、異生虛誑、異生剛強,悉不復起;煖頂忍位.或有起者,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彼法時,凡夫退患、凡夫變異、凡夫剛強,悉不復起;煗、頂、忍法,或有起。
【唐】15.有說:異生起此法已,要至非異生位,方得命終。如異生非異生,如是,未見諦.已見諦,未得果.已得果,未入正性離生.已入正性離生,未起現觀.已起現觀,住不定聚.住正定聚,無聖道.有聖道,無證淨.有證淨,應知亦爾。煖頂忍等.即不決定,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彼法時,無有不得聖法而命終者;煗、頂、忍不爾。住彼法時,無有不得聖道而命終者。不得正決定.而得正決定,不得果.得果,出不定聚.入正定聚,無聖道.有聖道,無不壞淨.有不壞淨,亦如是。
【唐】16.有說:若有起此善根,唯一剎那必無停滯。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此善根,無有止滯;煗頂忍法.而有止滯。
【唐】17.有說:若有住此法時,異生身中念住等行.修至究竟。煖等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彼法時,凡夫人所修念處.究竟滿足;餘則不爾。
【唐】18.有說:若有住此法時,說名最初有漏心斷,無漏心續。餘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住彼法時,漏無漏心有斷有續,斷者有漏心、續者無漏心;餘則不爾。
【唐】19.有說:此法能令異生可傾動身.而不傾動,是故先說。如妙高山踞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如是異生安住此法,四倒惡見不能傾動。餘異生位即不如是。
【涼】復次,如須彌山王安金輪上,四方猛風不能傾動;住此法時,四倒邪風不能傾動。
【唐】20.有說:此法猶如明相,能表始終,是故先說。謂如明相.表晝分始及夜分終,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顯聖道始及異生終。如表始終,如是能表正度已度、趣入已出、加行究竟,應知亦爾。餘位不然。
【涼】復次,住彼法時,示始終故。猶如明相是夜末晝初,彼亦如是,世俗之末.聖道之初。如示始終,度已度.入出.方便究竟,亦如是。
【唐】21.有說:顯此住同法中.能有異相,是故先說。謂世第一法雖苦諦攝,而無間引生初滅苦道;雖有.世間.流轉.老死.薩迦耶攝,而能引生初滅彼道。煖等不然。
【涼】復次,欲示相似法有異相故。世第一法苦諦所攝,能生滅苦道。[以=如【三宮】]以苦攝,世俗攝、生死攝、諸有攝、身見所使攝法[法=能【三宮】],生滅苦道。餘則不爾。
【唐】22.有說:顯此雖是世間緣,而能無間引初出世緣,餘位不爾,是故先說。如世間出世間緣,如是,有垢無垢、有過無過、有毒無毒、有濁無濁、有身見事無身見事、有顛倒事無顛倒事、有愛事無愛事、有隨眠事無隨眠事緣,應知亦爾。是故先說。
【涼】復次,世第一法,體是世俗緣,能生出世緣,是故先說。如是,有垢無垢、有過無過、有毒無毒、有濁無濁、有身見聚無身見聚、有顛倒聚無顛倒聚、有愛聚無愛聚、有使聚無使聚,亦如是。[有垢有過、有毒有刺、有染(有穢)有濁、(有[是])身見事.(有)顛倒事.(有)[貪]愛事.(有)隨眠事.貪瞋癡安足處..墮苦集諦.墮(三)有.][s76有漏義]
【唐】23.有說:若有住此法時,有勢有力,能有所作,猶如健夫。謂於爾時,無間引起聖初止觀及起聖見,慧首創冠餘覺支鬘。餘位不爾,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復次,以世第一法.有勢有力,能有所作,猶如健夫。住此法中,得正決定故。
【唐】24.有說:此法其用最勝,能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無間能入正性離生。餘法不然,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25.有說:行者住此法時,能捨輕動過妬羅綿tūla柳㲲絮karpāsa等諸異生性,能於聖教安住不動如天帝幢,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26.有說:行者住此法時,捨無始來令心心所成不質直煩惱惡見。得未曾得令心心所成質直性無漏聖道。
【唐】27.有說:行者住此法時,捨五補特伽羅同分,謂五無間者;得八補特伽羅同分,謂四向四果,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28.有作是言:世第一法,由三事故.論先說之。一順經說,二止多謗,三此剎那得初聖果。順經止謗,如前廣說。即此剎那得初聖果者,謂彼與世第一法為無間士用果。
【涼】復次,以三事故:一、以經義故;二、止誹謗故;三、即此剎那得果故。經義止謗[謗=誹謗【三宮】],如上說。即此剎那得果者,世第一法次第能生苦法忍,名功用果。
【唐】以如是等諸因緣故,此論先說世第一法。
【涼】以是[次第=等【三宮】]次第諸因緣故,先說世第一法。
【唐】29.有餘師言:尊者於此,依逆次第宣說諸法。
【唐】問:若爾,此論即應先說阿羅漢果,次說不還,次說一來,次說預流,次說見道,然後應說世第一法,何故先說世第一法耶。
【唐】答:此中逆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非說一切。
【涼】復次,欲逆次說凡夫所得法故。
●A.雜蘊八納息次第
【唐】1)初說:「云何世第一法。廣說乃至。云何為煖。」此則逆說異生身中清淨品法。
【唐】次作是說:「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廣說乃至,若無有見。」此則宣說異生身中雜染品法。
【涼】如說世第一法乃至煗法,是名凡夫所得出要法。如說二十身見等,是名凡夫煩惱法。
【唐】2)此二品法誰能了知,謂無我智。是故第二智納息中作如是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乃至廣說。
【涼】此二種法,誰能知者。唯無我智。是故第二品中作如是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乃至廣說。
【唐】3)此無我智何由而生,謂覺緣起。是故第三納息作如是說:一補特伽羅此生十二支緣起,乃至廣說。
【涼】此無我智何由而生。由覺緣起。是故第三品中作如是說:一人此生十二種緣,乃至廣說。
【唐】4)此緣起覺何由而起,謂愛及敬。是故第四納息作如是說:云何愛。云何敬。乃至廣說。
【涼】所以能覺緣起,由於愛敬。是故第四品中作如是說:云何為愛。云何為敬。乃至廣說。
【唐】5)如是愛敬何因而生,謂慚及愧。是故第五納息作如是說:云何慚。云何愧。乃至廣說。
【涼】此愛敬何因而起。由有慚愧。是故第五品中作如是說:云何慚。云何愧。乃至廣說。
【唐】6)如是慚愧何由而有,為解法相。是故第六納息作如是說:色法生老無常,乃至廣說。
【涼】誰能慚愧。由解法相。是故第六品中作如是說:色中生住老無常,當言色也、非色也。乃至廣說。
【唐】7)此解法相何由而得,謂捨無義修習有義。是故第七納息作如是說:諸修劣苦行當知無義俱,乃至廣說。
【涼】何由能解法相。由斷無義修習有義。是故第七品中作如是說:諸他修苦行,當知無義俱,乃至廣說。
【唐】8)誰捨無義修習有義,謂能正思正思惟者。是故第八納息作如是說:云何思,云何思惟[云何慮],乃至廣說。
【涼】何由斷無義修有義。由正思憶。是故第八品中作如是說:云何為思。云何為憶。乃至廣說。
●B.八蘊次第:
【唐】(1→2)雜蘊法覺由何明淨:謂由結斷。是故次說第二結蘊。
【唐】(2→3)如是結斷由何而證:謂由諸智。是故次說第三智蘊。
【唐】(3→4)誰能生起斷結諸智:謂無業障補特伽羅。是故次說第四業蘊。
【唐】(4→5)諸業多分依誰而生:謂四大種。故次第五說大種蘊。
【唐】(5→6)大種所造勝者是何:謂眼等根。是故次說第六根蘊。
【唐】(6→7)諸根清淨由何勢力:謂得諸定。是故次說第七定蘊。
【唐】(7→8)有得定已起邪推求,便復引生諸惡見趣,為令識相,能速斷除。故最後說第八見蘊。
【唐】雖於如是一一蘊中具攝諸法,而隨增勝,制立蘊名。
【唐】故作是說,由逆次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非說一切,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涼】以是眾因緣事,欲逆次說凡夫所得法,是故先說世第一法。
§a2辨宗
【發】云何世第一法。
【八】云何世間第一法。
【涼】云何世第一法。
§b1自宗--心心所法
【八】答曰:諸心心法,次第越次取證,此謂世間第一法。
【涼】答曰:於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
[下二問答在「何位名入」中]
【涼】{}問曰:已能得正決定、當能得正決定,復是世第一法不。
【涼】答曰:亦是。若說現在,當知則說過去、未來。{}
【涼】{}問曰:世第一法得正決定,為住時得、為滅已得。若住時得者,亦是凡夫、亦是聖人;若滅已得者,何故不言已得正決定而言今得。
【涼】答曰:應說已得。所以經文不說已得,自有已得說言今得。如說大王從何處來。此名已來而說今來。已覺諸受、已斷漏、已得解脫亦如是。
【涼】或有說者,應作是說:無間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評曰:無間得正決定、次第得正決定,有何差別。
【涼】復有說者,苦法忍雖未生,此第一法決定為次第緣,是故言今得正決定。{}
§b2有說--五根
【發】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八】次有說者,於諸五根次第越次取證,此謂世間第一法。
【涼】或有說者,於諸五根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
【唐】問:誰作此說。
【涼】問曰:誰作此說。
【唐】答:
§c1舊阿毘達磨者說-遮分別論者
【唐】●是舊阿毘達磨者說。
【涼】答曰:舊阿毘曇人說。
【唐】問:彼何故作此說。
【涼】問曰:彼何故說五根是世第一法。
【唐】答:為遮餘部.故作是說,不必唯說五根為性。
【唐】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vibhajyavādin[光寶:化地部]
【涼】答曰:彼不必欲令五根是世第一法,為斷異論故。
【涼】異論者毘婆闍婆提說:信等五根一向無漏故,一切凡夫悉不成就。
【唐】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
【涼】問曰:彼以何故作如是說。
【唐】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復減下成一來者,次復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雜含:若於此五根一切無者,我說彼為外道凡夫之數。]
【涼】答曰:彼依佛經。佛經說言:「五根猛利,通達滿足,向阿羅漢;若無五根,墮凡夫數。」彼以經作如是說故,言信等五根悉是無漏。
【唐】為遮彼意故,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
【涼】為斷彼人如是論故,說信等五根是世第一法。若信等五根是無漏者,無始已來未曾能起一念無漏.而得世第一法,是故當知五根非純無漏。
【唐】問:若執五根體唯無漏,有何過失。
【唐】答:便違契經,如契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是沒astagama、是味、是過患、是出離niḥsaraṇa,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至廣說。非無漏法可作如是品類觀察。[雜含:…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涼】復次,若五根是無漏者,違佛正經。如說:「若我於信等五根,不能如實觀.是集、是滅、是味、是患、是捨者,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廣說。不應以如是相觀無漏法。
【唐】分別論者作如是言:世尊此中說自相觀,謂我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集等自相,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廣說。
【涼】毘婆闍婆提曰:應以如是相觀無漏法。云何應觀。如經說「不能如實觀信等五根」者,是別相觀。
【唐】云何觀無漏是集自相耶。謂此必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而集起故。
【唐】云何觀此是沒自相。謂要未知當知根沒.已知根起,已知根沒.具知根起故。
【唐】云何觀此是味自相。謂此亦是愛所緣故。若爾,無漏愛所繫耶。不爾。如仁許無漏法是煩惱境而非所繫,我宗亦然。愛緣無漏,而不能繫,斯有何失。
【唐】云何觀無漏是過患自相。謂觀無漏是無常故。
【唐】云何觀無漏是出離自相。謂涅槃時必棄捨故。如契經說:「般涅槃時,一切有為皆悉棄捨。」
【涼】信等五根何由而得。由親近善知識積集而得,是名觀集。
【涼】云何觀滅。未知欲知根滅、已知根生,是名觀滅。
【涼】云何觀味。此無漏法亦為愛緣[愛=愛所【三宮】],是名觀味。
【涼】問曰:無漏法亦為愛所繫耶。答曰:不也。如汝法中.有無漏緣使.緣而不縛,我亦如是。
【涼】云何觀患。諸無漏法是無愛故,是名觀患。云何觀捨。一切有為涅槃時捨,是名觀捨。
【唐】(評):彼言非理,所以者何。
【唐】謂此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證得諸漏永盡無上菩提。」非自相觀能盡諸漏,故彼所說決定非理。由此五根非唯無漏。
【涼】為斷如是種種諸論,故作是說,於諸五根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
【唐】又執五根唯無漏者,復違經說。
【唐】如契經說:「唯願世尊演說法要,所以者何。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軟根者,乃至廣說。」
【唐】又契經說:「苾芻當知,我昔未轉正法輪時,曾以佛眼觀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中軟諸根差別,善容貌.善調伏.薄塵垢,若不聞法,退失勝利。」[長含:即以佛眼觀視世界,眾生垢有厚薄,根有利鈍,教有難易.易受教者畏後世罪…][佛本行集經:佛眼觀已,見諸眾生.生於世間.增長世間,或有利根.或有鈍根…][過去現在因果經:又於七日,而以佛眼,觀諸眾生,上中下根,及諸煩惱.亦下中上。]
【涼】復次,若當五根一向無漏,復違佛經,如說:「我以佛眼觀,眾生根有上中下。」
【唐】信等五根若唯無漏,應利根者是阿羅漢,中根者是不還,軟根即是一來預流。
【涼】毘婆闍婆提說曰:佛經說上根者阿羅漢,中根者阿那含,下根者斯陀含、須陀洹。
【唐】若爾,世尊未轉法輪,應已名轉,一切聖者於諸世間已充滿故,復轉法輪應成無用。
【涼】育多婆提說曰:若爾者,世尊不轉法輪名轉法輪,一切聖人已滿世間,佛亦不須復轉法輪。(yuktavādin應理論者)
【唐】分別論者作如是言:此中根名.說所依處[信等五根所依因],不說根體,於我何違。
【涼】毘婆闍婆提說曰:世尊所以說諸眾生上中下根者,說根所依處,不說根體。(vibhajyavādin)
【唐】彼如是言亦不應理,違餘經故,謂餘經說:「Jānussonī(Jātiśruṇa)生聞梵志往世尊所,而白佛言:喬答摩尊.說根有幾。佛言:我說二十二根,所謂眼根,乃至廣說[s142二十二根/生聞]。」彼經豈亦說根所依。彼此二經根聲不異,一謂根體,一謂所依,非所極成,是自妄執。故定應許:信等五根亦通有漏。
【涼】育多婆提說曰:若然者,復違此經,如說:「闍提輸那婆羅門往至佛所,白佛言:沙門瞿曇.說有幾根。佛答言:有二十二根。」此亦說根所依處。然俱同說是根,一是根所依、一是根體,無有是處。是故信等五根,應有漏無漏。[法蘊足論:世尊告曰…何等二十二。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二十二,攝一切根。][法乘義決定經:佛言:所謂眼等五根.謂眼耳鼻舌身,信等五根.謂信進念定慧,五受根.謂苦樂憂喜捨,三無漏根.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及意命男女。比丘,是名二十二根。][佛說決定義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男根女根,命根意根,樂受根苦受根喜受根憂受根捨受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名為二十二根。]
【唐】問:若通有漏,彼所引經當云何釋。
【涼】問曰:毘婆闍婆提所引佛經,當云何通。
【唐】答:1.信等五根實通有漏,彼經一向說無漏者。所以者何。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
【唐】2.有說:彼經唯說聖道。所以者何。聖者差別依聖道說,非世俗故。
【涼】答曰:信等五根有二種,有漏、無漏,彼經唯說無漏。所以者何。因諸根故說聖人差別。
【涼】復次,五根有漏、無漏,彼經唯說無漏。所以者何。以聖為對治法故,聖人差別。
【唐】問:彼經又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復云何通。
【唐】答:斷善根者名外異生,謂諸異生總有二種,一內二外。不斷善根,說名為內;斷善根者,說名為外。彼經意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名為斷善根者,故所引經於我無失。
【涼】問曰:上言若無五根墮凡夫數,此云何通。
【涼】答曰:彼言墮凡夫數者,謂斷善根凡夫。
§c2經部師(持經者)及犢子部宗
●1.[經部師說(誦持修多羅者)]
【唐】或說:此是經部所說,謂經部師,亦為遮遣分別論者,如前所執,故作是言:世第一法五根為性,非唯爾所。
【涼】{或有說者,誦持修多羅者說言:五根是世第一法。}
●2.[犢子部宗]
【唐】有說:此是犢子部宗,彼部師執: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為自性。唯此五根是自性善,餘雜此故,亦得善名。由此五根建立一切賢聖差別,不由餘根。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俱解脫。從此減下,成慧解脫。次復減下,成身證。次復減下,成見至。次復減下,成信解。次復減下,成隨法行。次復減下,成隨信行。」
【涼】或有說者:犢子部說,五根是世第一法。何以故。五根是善性。以五根善故,餘數法亦善。亦以根故,聖人差別。如說:五根猛利,通達滿足,得阿羅漢,廣說如上。Vātsīputrīya
【唐】[雜含:若比丘於彼五根增上明利滿足者,得阿羅漢俱分解脫。若軟、若劣者,得身證。…得見到。…得信解脫。…得一種。…得斯陀含。…得家家。…得七有。…得法行。…得信行。是名比丘根波羅蜜因緣知果波羅蜜,果波羅蜜因緣知人波羅蜜。…若無此諸根者,我說彼為作凡夫數。]
【唐】問:今此論宗與犢子部,何相關預而敘彼說。
【涼】問曰:以何事故,尊者迦旃延子引犢子部所立義耶。
【唐】答: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彼與此所立義宗,雖多分同而有少異,謂彼部執:
【唐】(1)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為性,
【唐】(2)諸異生性一向染污,謂欲界繫見苦所斷十種隨眠.為自性故。[s45]
【唐】(3)隨眠體是不相應行。[s45][正理]
【唐】(4)涅槃有三種:謂學無學非學[學+(非)【三宮】]無學。
【唐】(5)立阿素洛為第六趣。
【唐】(6)補特伽羅體是實有。
【涼】答曰:彼犢子部所說,而與此經少有相違。所謂:1五根是世第一法。2凡夫性一向染污;3彼以欲界苦諦所斷十使.是凡夫性。4涅槃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5asura阿須羅是第六道。6說有我人。[正理:然犢子部信有去來,執有隨眠非相應法,如是所執極為無用。如彼論言:諸欲貪纏,一切皆是欲貪隨眠;有欲貪隨眠非欲貪纏,謂不相應欲貪隨眠。TD3897_འདུས་བྱས་དང་འདུས་མ་བྱས་རྣམ་པར་ངེས་པ་ཞེས་བྱ་བ།_སྟོབས་བཅུ་དཔལ་བཤེས་གཉེན། འཕགས་པ་མང་པོས་བཀུར་བའི་སྡེ་བའི་ལུང་གི་ཚུལ་ལས་བག་ལ་ཉལ་རྣམ་པར་ངེས་པ་---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ཀྱི་མི་ལྡན་པའི་བག་ལ་ཉལ་ནི།
དེ་ནི་རྣམ་པར་བརྟེན་པ་སྦྱང་དཀའ་བ་ཉེས་པ་འབྱུང་བ་རྣམས་ཀྱི་ས་བོན་དུ་གྱུར་པའོ། །…མཚུངས་པར་ལྡན་པའི་བག་ལ་ཉལ་ལམ།
ཉོན་མོངས་པ་གཞན་ནམ་ཉེ་བའི་ཉོན་མོངས་པ་ལ་སོགས་པ་རྣམས་ནི་རྣམ་པར་མི་རྟག་པ་ཀུན་དུ་སྤྱོད་པ་ཙམ་དང་སྦྱང་སླ་བ་རང་གི་རྟེན་དུ་རྟོགས་པའི་ས་བོན་དུ་གྱུར་པར་རིག་པར་བྱའོ།
།正量部傳軌,習氣中不相應者,堅固難治,是諸起罪之種。相應習氣,即餘染污或罪染等,唯是現行,非堅(恒)易治,是顯自依之種(如蟻穴頂部建於所依之上)。](犢子:五法藏,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我)(彼所許三世、無為及不可說,五種爾焰)(唐譯般若.五種所知)(十住毘婆沙論.五法藏.五藏[所攝]法)[《智論》破犢子部「不可說法藏」,又一再引用「不可說法」]
【唐】彼如是等若六若七與此不同,餘多相似,勿有疑彼與此皆同,故敘彼宗遮顯有異。
【涼】為如是等若五若六,與此經相違。莫謂彼部所說盡與此經同,彼作經者為斷如是意故,次作是說:「如我義,於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
【唐】今應問彼,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
【涼】問曰:如汝所說,五根性善,餘心心數法性非是善者,應是不善無記。若以五根性善,不善無記親近五根亦名善者,今五根亦親近不善無記,應是不善無記。
【唐】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勿有此過,故應說言:世第一法,根非根性。
【涼】此則不然。何以故。根與心心數法,同一所依、同一行、同一所緣,同一果、同一依、同一報,共成一事,而云其性善.是親近善者,是妄想耳[耳=取【宋元宮】]。
【涼】{}或有說者,誦持修多羅者說言:五根是世第一法。{}
§b3法救覺天--思心所
【唐】尊者法救作如是言:諸心心所是思差別,故世第一法以思為自性。
【涼】尊者達摩多羅[摩=磨【三宮】]說曰:世第一法,體性是思,名差別耳。[s127法救.心所法非即是心][譬喻者.大德.尋伺是心麁細性.此麁細性相待而立]
【唐】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諸心心所體即是心,故世第一法以心為自性。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世第一法,體性是心,名差別耳。所以者何。信心異,乃至慧心異。[s127心所即是心之差別]
【唐】[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痛及想及心(思)及識,有何差別。尊作是說:眼緣色,生眼識,自相受識。識流馳此諸法,還更以此差降,意(想痛是意行…說此為首.則說一切意)有三法,識別(識別相)與識共俱(識總相):彼所得苦樂;造諸想,追本所作亦是想;心所行法是心(思)。]
【唐】[本義抄:問:尊者法救意.可許心王別體耶。答:可許心王別體也…]
【唐】彼二尊者作如是言:信等思心前後各異,無一並用,信等五根為等無間入見道者,約容有義故作是言:信等五根能入見道。謂或有用.信思信心為等無間.入於見道,乃至或用.慧思慧心為等無間.入於見道。[譬喻者.大德.s95諸心所法次第而生.s145心心所法一一而起][s10大德說曰:心與受等一和合生][s22隨眠不於所緣隨增,亦不於相應法有隨增義,如譬喻者(尊者曇摩多羅)。]
【涼】若有眾生,能於一時以五種心次第得正決定,無有是處;若一一次第得正決定,斯有是處。
【唐】[評]若爾,應用不相應法為等無間入於見道。
【涼】問曰:若然者,以不相應法得正決定耶。
【唐】彼作是言:許亦何失。如仁宗說心體前後.雖不相應,而有所緣,能為無間入於見道,我宗亦爾。信等思心雖復自體無相應義,而有所緣,能為無間入於見道,斯有何失。
【涼】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汝法心不與心相應,有為所緣,有為所緣故.能次第得正決定。我信亦爾,不與信相應,能有所緣,有所緣故.次第得正決定。乃至慧,亦如是。
【唐】[評]有大過失。所以者何。若信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既無精進及念定慧,應有懈怠忘念散亂惡慧能入見道。如是乃至,若慧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既無有信精進念定,應有不信懈怠忘念散亂能入見道。如是豈不成大過失。
【涼】問曰:若然者,則有大過。所以者何。若但信心得正決定,不以精進、念、定、慧等得正決定者,懈怠、失念、亂意、惡慧亦應次第得正決定。乃至慧亦如是。
§b3結自宗
【唐】為遮如是種種異執,故復說言:
【發】於此義中,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發】如我義,諸心心法.次第越次取證,是謂世間第一法。
【涼】為斷彼人如是意故,故作是說:
【涼】如我義,於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世第一法。
【唐】於此義中者,謂於此不顛倒、此宗、此論、此蘊、此納息、此品類,此順契經,我及諸餘,同梵行者,所許義中,如是尊者迦多衍尼子欲顯自宗:世第一法,以根非根相應俱有心心所法為其自性。
【涼】如我義者,謂不顛倒、如法性、順經文、同我等意,而作是說: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彼迦旃延子欲顯正義故,言世第一法亦是根亦非根。
§a3釋自宗意
§b1何位名入-攝過未已當入
【唐】問: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為等無間緣,名入見道;為此滅已方名為入,為此住位即名入耶。若此滅已方名入者,何故此中不言已入。若此住位即名入者,異生聖者應成雜亂。
【涼】{問曰:世第一法.得正決定,為住時得,為滅已得。
【涼】若住時得者,亦是凡夫、亦是聖人;若滅已得者,何故.不言已得正決定.而言今得。
【唐】1.有作是言:滅已名入。[s28已解脫…言今得解脫][s36此已入名入時][s81於已斷說名為斷][s162s185說已入名入][s189說已受名受]
【唐】問:若爾,此文應說已入,爾時見道名已生故。
【唐】答:應言已入而說入者,此於究竟說加行聲。
【涼】答曰:應說已得。所以經文不說已得,自有已得說言今得。
【唐】a如今來聲說已來事。如世間說「大王.今者從何處來[s28][s16]」,彼雖已來.而說今來。此亦如是。
【涼】a如說「大王.從何處來」,此名已來而說今來。[SA1147 SA1227 SA1233.大王.從何所來][大王.為從何來][汝今為從何來]
【唐】b又如已斷而說今斷。如契經說:「斷樂斷苦,乃至廣說。 」離欲染時,苦根已斷,今離第三靜慮染,樂根斷時,乃說為斷。豈非已斷而說今斷。[中含: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
【唐】c又如已解脫而說今解脫。如契經說:「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離欲染時,心於欲漏已得解脫。今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心於有漏、無明漏得解脫時,乃說為解脫。亦於已解脫而說今解脫。[雜含: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增壹: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得解脫.無明漏心得解脫。]
【唐】d又如已受而說今受。如契經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乃至廣說。 」彼亦已受而說今受,非於受時可了知故。[中含: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
【唐】此亦如是,雖是已入而說今入。
【涼】d已覺諸受、b已斷漏、c已得解脫,亦如是。
【唐】2.有餘師說:此文應言:無間而入正性離生
【唐】彼言無理,等無間入,無間而入,義有何異。
【涼】或有說者,應作是說:無間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
【涼】評曰:無間得正決定、次第得正決定,有何差別。
【唐】3.如是說者:世第一法住時名入。
【唐】問:若爾,異生應即聖者,入聖道故。
【唐】答:無如是過,世第一法至住位時,苦法智忍在正生位,未成就故.不名聖者。苦法智忍雖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無間。世第一法爾時為彼等無間緣,故名為入。
【唐】由此故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苦法忍雖未生,此第一法決定為次第緣,是故言今得正決定。}
[過未已入當入亦是世第一]
【唐】問:若心心所法.已入正性離生.或當得入,亦是世第一法不。
【唐】答:亦是。
【涼】{問曰:已能得正決定.當能得正決定,復是世第一法不。
【涼】答曰:亦是。
【唐】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唐】答:若說正入,當知則說已入當入。若說現在,當知則說過去未來,其相一故。
【涼】若說現在,當知則說過去、未來。}
§b2釋等無間緣及隨攝
§c1簡異說
§d1思心差別論者.相似相續論者
【唐】1.思心差別論者作如是言:若信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唯信思心但為同類等無間緣。如是乃至,若慧思心為等無間入見道者,唯慧思心但為同類等無間緣。
【涼】{尊者佛陀提婆[法救.覺天?]說曰:若以信心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與苦法忍作次第緣;餘精進、念、定、慧心,是名世第一法,而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
【唐】2.相似相續論者作如是言:心心所法但為同類等無間緣,謂心與心非心所,心所與心所非心。諸心所中,受與受非餘,想等亦爾。[s17自類為同類因]
【唐】然諸心所,非恒相應,遇別緣起,謂若欣前境起樂受,若厭前境起苦受,若於境中庸,起不苦不樂受。若欲有所領納生受,若欲取像生想,若欲有所作生思,乃至若欲有所決擇生慧,故諸心所非恒相應。
【涼】說相似法沙門說曰:受與受作次第,不與想等,餘數法亦如是。心法生時,遇緣便生;若愛前緣.生樂受,欲有所想.生想,欲有所作.生思。
【唐】若爾,已起心心所法,應不皆作等無間緣。
【唐】彼作是言:一切能作等無間緣,然非無間。如仁宗許,出無想時,雖五百劫無心心所,而用入位心心所法,為今出位等無間緣。我宗亦爾,雖同類法多時間斷,而前為後等無間緣,斯有何失。
【涼】問曰:若然者,無相似次第義。
【涼】答曰:有。但非一一次第耳。如汝法中,無想眾生生時心滅、死時心生,[想=相【三宮】]想去雖遠得作次第。我法亦爾,如受滅想等生.復還生受,相去雖遠得作次第。
§d2評破
【唐】彼言無理,所以者何。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心心數法一一次第生作次第緣。
【唐】1.有心無心,義各別故。
【唐】又相應法,有即與果,有未與果,不應理故。
【唐】未生心等,非等無間,預作彼緣不應理故。
【唐】2.又彼違害品類足說,如說:云何心等無間法。謂心無間,餘心心所法.或已生或正生,及無想定滅盡定.或已生或正生。[心為等無間法云何…]
【涼】若作是說與經文相違。如說:云何心次第法。答曰:心心數法是也。
【唐】3.又若爾者,復有別過。謂若從有尋有伺地心心所法無間,無尋唯伺地或無尋無伺地心心所法現在前,前地已起心心所法應非後地等無間緣,不相似故。乃至若從無尋無伺地心心所法無間,無尋唯伺地或有尋有伺地心心所法現在前,說亦如是。善不善無記等心心所法,展轉無間,其過亦爾。
【涼】若然者,復更有過。如依有覺有觀三昧入無覺無觀三昧,有覺有觀三昧不應與無覺無觀三昧作次第緣,不相似故;無覺無觀三昧則不從次第緣生。若依無覺無觀三昧入有覺有觀三昧,亦如是。
【唐】4.前若非後等無間緣,後既無緣,應不得起。若謂後起由前隔越同類諸法等無間緣,此亦不然。在有心位隔越為緣,不應理故。
【唐】5.又初無漏,及無始來曾所未起.殊勝有漏,彼既無有前起同類等無間緣,應不得起。
【唐】6.又彼所言有大過失,謂:貪無間應常起貪,無時伏貪起不淨觀;若瞋無間應常起瞋,無時伏瞋起慈悲觀;若癡無間應常起癡,無時伏癡起因緣觀。起我見等,如理應知,執異類起無近緣故。
【唐】7.又此勝善曾未起故,是則善心無由得起。若爾,則無得解脫義。
【涼】若然者,無解脫。何以故。欲相應心唯次第生欲相應心,不淨觀等及諸善心無由得生,若善心不生則無解脫。
【唐】勿有如是種種過失,是故應許:前生心聚為後生聚等無間緣。若等不等,前於後生開避力同,如穀豆聚。
【涼】有如是等過,如先說者好。}
§c2所修未來心心所
【唐】問:世第一法,現在前時,所修未來心心所法,彼法亦是世第一法不。
【涼】問曰:如世第一法現在前,未來世中心心數法亦修,彼為是第一法不耶。
【涼】答曰:
§d1有說-非世第一法
【唐】A有說:彼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
【涼】或有說者,依如經本,非世第一法。何以故。
【唐】1以此中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彼未來者,既不能作等無間緣,是故彼非世第一法。
【涼】1經本說: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是世第一法。彼未來者不能作次第,是故非世第一法。
【唐】2又彼若是世第一法,則世第一法應有多心,便違後文:世第一法,應言一心,非眾多心。
【涼】2復次,若當是者,復違經本。如說:世第一法,當言一心,非眾多心。
§d2評家-亦世第一法(如與欲)
【唐】B如是說者:彼法亦是世第一法。
【涼】評曰:應作是說:彼未來者,亦是世第一法。
【唐】若彼法非世第一法,便與智蘊所說相違。如說:「若有未曾得道現在前時,修餘未來彼種類道。」若執彼非世第一法,云何名為彼種類道。
【涼】{復次,若彼未來非世第一法者,與智犍度經文相違。所以者何。「如未曾得道,今現在前,彼未來世中相似種修。」若彼未來不作世第一法者,云何名彼種相似修。
【涼】以是事故,彼未來者亦是世第一法。}
§e1通難1
【唐】問:彼不能作等無間緣,如何可名世第一法。
【涼】問曰:彼未來者不能作次第緣,云何是世第一法耶。
【唐】答:彼雖不作等無間緣.而能隨順,由起得故。
【唐】譬如苾芻與僧欲法。謂如僧眾布灑他時,有諸苾芻雖不在眾,由與欲故得布灑他,諸餘僧事亦得成立。
【唐】如是未來所修種類,雖不能作等無間緣.而起自得顯相隨順,設彼不起顯相順得,此不能作等無間緣。此能為緣,由彼順力,彼於聖道起不礙力強故。
【涼】答曰:彼未來者雖不能作次第,而能隨順作次第法。
【涼】譬如比丘布薩時,不在僧中而與僧欲,[名得=得名【三宮】]名得布薩,僧事亦成。
【涼】如是彼在未來世中,為現在得,如與欲者;若未來世中無現在得,不與欲者,今現在者亦不能作次第。若作次第,當知皆是未來者力。何以故。彼未來者不與聖道作障礙故。
【涼】{}復次,若彼未來非世第一法者,與智犍度經文相違。所以者何。「如未曾得道,今現在前,彼未來世中相似種修。」若彼未來不作世第一法者,云何名彼種相似修。
【涼】以是事故,彼未來者亦是世第一法。{}
【唐】問:若彼亦是世第一法,此中本論何故不說。
【涼】問曰:若未來是世第一法者,經文何故不說耶。
【唐】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2.復次,若有能作等無間緣,此中即說;彼不能作等無間緣,是故不說。
【涼】答曰:2若能與次第緣者,經文則說;彼不能與次第緣,是故不說。
【唐】3.復次,若行世者,此中說之;彼不行世,是故不說。
【涼】3復次,若流轉三世者則說;未來不爾。
【唐】4.復次,若能取果與果,此中說之;彼不能取果與果,是故不說。
【唐】5.復次,若因長養.得而亦在身者,此中說之;彼雖因長養.得而不在身,是故不說。
【涼】4或有說者,從因而生、成就此法、住在身中,是故說之。彼未來者,雖從因生、成就此法,不住身中,是故不說。
【唐】6.復次,若有勢力能修未來,此中即說;彼無修力,故不說之。
【唐】7.復次,若心彼因.彼心此果,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
【唐】8.復次,若法酬因,亦能取果.在身.緣境,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
【唐】9.復次,若具二修,此中即說;彼唯得修.無行修義,故不說之。
【唐】10.復次,若有作用,此中說之;彼無作用,是故不說。
§e2通難2
【唐】問:若爾,何故此後文說.世第一法非多心耶。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非是眾多心耶。
【唐】答:彼說現世有作用者,唯有一心,非說一切。
【涼】答曰:此中唯說現在剎那能成事者,故非眾多心。
【唐】若說一切,實有多心,未來世中有多品類,種類同故。雖非所修,尚得名為世第一法,況所修者而非是耶。
【唐】故有問言:頗有相應世第一法,而不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耶。答:有,謂即未來所修種類。
【涼】{問曰:頗有相應法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耶。答曰:有。未來修者是也。}
【涼】6或有說者,若能令未來世中修者則說;未來不爾。
【涼】7或有說者,若心彼因.彼心此果,是以故說;未來不爾。
【涼】8或有說者,能與因、能取果、住身中、能有所緣,是以故說;未來不爾。
【涼】9或有說者,有二修義,是以故說。彼未來者,唯有得修、無有行修,是故不說。
§c3俱有法順等無間緣
【唐】問:世第一法,隨轉色、心不相應行,為是世第一法不。
【涼】問曰:彼世第一法.俱生色心不相應行,為是世第一法不耶。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彼非世第一法。由此中言: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彼不能作等無間緣,是故不名世第一法。
【涼】或有說者,如經本說,彼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彼不能與次第緣故。
【唐】2.如是說者:彼法亦是世第一法。
【涼】評曰:應作是說,彼亦是世第一法。
【唐】問:彼既不作等無間緣,云何得名世第一法。
【涼】問曰:彼不能與次第緣,云何名世第一法耶。
【唐】答:彼雖不作等無間緣,而能隨順。由彼與此心心所法,一起一住一滅、一果一等流一異熟,極親近故。
【涼】答曰:彼雖不能與次第緣,而能隨順次第緣義。所以者何。彼與世第一法俱生住滅、同一果、一依一報,是以故說。
【唐】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涼】問曰:彼若是世第一法者,經本何故不說耶。
【唐】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復次,若法能作等無間緣.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
【涼】答曰:彼不能與次第緣故,是以不說。
【唐】復次,若法因長養.得而有所緣,此中即說,彼法不爾.故不說之。
【涼】或有說者,若從因生、成就此法、能有所緣,是以說之。彼雖從因生、成就此法,不能有所緣,是故不說。
【唐】復次,若法相應,有所依.有行相.有所緣.有警覺,此中說之。彼法不爾,是故不說。
【涼】或有說者,若是相應,有依.有勢.有行.有緣,是以故說。彼非相應,無依無勢、無行無緣,是故不說。
【唐】故有問言:頗有現在世第一法.非苦法智忍等無間緣耶。
【唐】答:有,謂此隨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問曰:頗有世第一法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耶。
【涼】答曰:有。世間第一法,色.心不相應法則是。}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
卷3■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此卷緣山宋本缺]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二
§c4得非世第一法
【唐】問:已知世第一法.隨轉生住老無常,亦是世第一法;彼得為亦是世第一法不。
【唐】設是或非,俱有何失。
【唐】1.若彼得亦是世第一法者,得聖果已,順決擇分應重現前。
【唐】2.若彼得非世第一法者,何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而世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
【涼】問曰:彼世第一法得,為是世第一法不耶。
【唐】答:
【唐】1.彼得定非世第一法,得聖果已,順決擇分不重起故。
【涼】答曰:彼非世第一法。
【涼】{}問曰:以何等故生住無常是世第一法,而得非耶。
【涼】答曰:生等一事、世第一法,同一果、共行、不相離、常相隨、無前後。得則不爾,不同一果、不共行、相離、不相隨、有前後,或離所得法,如樹皮離樹,以是義故非世第一法。{}
【唐】問:何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而世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
【涼】問曰:以何義故.沙門果得.即沙門果,而此第一法得.非世第一法耶。
【唐】答:a.沙門果.成就所顯,故沙門果得.是沙門果。
【唐】b.世第一法.等無間緣所顯。彼得既非等無間緣,亦不隨順如彼生等,故彼得非世第一法。
【涼】答曰:以成就得故.名沙門果,是以得即沙門果。
【涼】能與次第緣,亦能隨順次第緣義,名世第一法。得則不爾,是故非世第一法。
【唐】煖頂忍得,亦非煖等,勿得聖已重現前故。
【涼】如是餘達分善根得,非達分善根。何以故。若得即是達分善根者,已得聖果應重起達分善根現在前,以成就得故;而實不爾,是故得非達分善根。
【唐】2.有作是說:彼得亦是世第一法。
【唐】問:若爾,得聖果已,順決擇分應重現前。
【唐】答:許彼一分現前,亦無有過。謂相應者不重現前,不相應者有重現前。
【唐】煖頂忍得,亦復如是。
【唐】3.有餘師說:彼俱起得.亦是世第一法,後起者非,故無前失。煖等亦爾。
【涼】3或有說者,若共起世第一法,俱生者名世第一法,後生者非。餘達分善根,亦如是。
【涼】2或有說者,得即是世第一法。其餘達分善根得,即是達分善根。
【涼】問曰:若然者,已得聖果應重起達分善根現在前。
【涼】答曰:或現前,或不現在前。何者現前。所謂得也。何者不現在前。所謂諸相應法也。
【唐】4.評曰:若彼俱起.若後起得,一切皆非世第一法,種類同故。煖等亦爾。是故初說於理為善。
【涼】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如先所說者好。[卷第一終【三宮】][卷第二雜揵度世第一法品之二首【宋元宮】=卷第二雜犍度世第一法品第一之二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首卷]
【唐】問:何故世第一法生住老無常.亦是世第一法,而得非耶。
【唐】答:
【唐】1.生等與彼,同一果.相隨行.不相離.常和合.無前無後,相與所相.未嘗相離,由此亦是世第一法。
【唐】2.得與彼法,不同一果.不相隨行.性相離.不和合.或前或後。得與所得.有時相離,譬如樹皮或時離樹。
【唐】⊙是故得非世第一法,煖頂忍得亦復如是。
【涼】{問曰:以何等故生住無常.是世第一法,而得非耶。
【涼】答曰:生等一事、世第一法,同一果、共行、不相離、常相隨、無前後。得則不爾,不同一果、不共行、相離、不相隨、有前後。或離所得法,如樹皮離樹。以是義故,非世第一法。}
§b3略分別[念住.四緣]
[念住]
【唐】(一)問:世第一法為幾念住。
【唐】答:現在唯一,雜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
【涼】問曰:世第一法為幾念處。
【涼】答曰:現在一,壞緣法念處;未來四。
[為四緣]
【唐】問:世第一法為幾緣。
【唐】答:為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
【唐】1.為因緣者,謂與彼相應、俱有、同類等法為因緣。
【唐】2.為等無間緣者,謂與苦法智忍為等無間緣。
【唐】3.為所緣緣者,謂與能緣此心心所法為所緣緣。
【唐】4.為增上緣者,謂除自性,與餘一切有為法為增上緣。
【涼】問曰:世第一法為幾緣。
【涼】答曰:為四緣。因緣者,相應共有因。次第緣者,與苦法忍作次第緣。境界緣者,忍智所緣。威勢緣者,除其自體,餘一切法是彼緣生法。
[有四緣]
【唐】問:世第一法有幾緣。
【唐】答:有四緣。
【唐】1.有因緣者:謂此相應、俱有、同類等法。
【唐】2.有等無間緣者:謂已生增上忍。
【唐】3.有所緣緣者 :謂欲界五蘊。
【唐】4.有增上緣者 :謂除自性餘一切法。
【涼】於世第一法,亦有四緣。因緣者,相應共有法。次第緣者,苦忍是。境界緣者,欲界五陰是。威勢緣者,除其自體,餘一切法是。
§a4出世第一法
【唐】問:文雖不說,義必應有,云何出世第一法耶。
【唐】答:
【唐】1.苦法智忍是。謂此能持一切聖道故。
【涼】復有義說者,云何名出世第一法。答曰:苦法忍是。所以者何。是聖道種子故。
【唐】2.有餘師說:金剛喻定是。謂此能得一切結盡遍知果故。
【涼】復有說者,金剛喻定是。所以者何。能盡諸結、得究竟果故。
【唐】3.有作是說:初盡智是。謂此能持一切無學法故。
【涼】復有說者,盡智是。所以者何。以初得盡智,餘無漏法時淨修故。
【唐】4.或有說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謂於一切有為法中此最勝故。
【涼】復有說者,正三昧是。所以者何。得一切有為法中正定最勝故。
【唐】5.復有說者:涅槃界是。謂於一切有為無為法中此最勝故。
【涼】復有說者,涅槃是。所以者何。一切法中最妙勝故。
【唐】6.有說:阿羅漢最後聖道剎那是。謂如異生位最後剎那心,名世第一法。如是阿羅漢最後剎那無漏心,名出世第一法。
【唐】7.有說:阿羅漢最後心是。謂如異生位最後心.是世第一法,如是阿羅漢最後心.是出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阿羅漢最後心是。所以者何。凡夫人最後心.名世第一法,阿羅漢最後心.名出世第一法。
【唐】8.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阿羅漢最後心.非出世法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彼阿羅漢最後心.非出世法故。
【唐】此諸說中,初說為善,由此能任持一切聖道故。
【涼】如先說者好。
【涼】{}問曰:頗有世第一法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耶。
【涼】答曰:有。世間第一法,色.心不相應法則是。{}
【涼】{}問曰:頗有相應法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耶。
【涼】答曰:有。未來修者是也。{}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若以信心得正決定,是名世第一法與苦法忍作次第緣;餘精進、念、定、慧心是名世第一法,而不與苦法忍作次第緣。
【涼】說相似法沙門說曰:受與受作次第,不與想等,餘數法亦如是。心法生時,遇緣便生。若愛前緣生樂受,欲有所想生想,欲有所作生思。
【涼】問曰:若然者,無相似次第義。
【涼】答曰:有。但非一一次第耳。如汝法中,無想眾生生時心滅、死時心生,[想=相【三宮】]想去雖遠得作次第。我法亦爾,如受滅想等生復還生受,相去雖遠得作次第。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心心數法一一次第生作次第緣。若作是說與經文相違。
【涼】如說:云何心次第法。
【涼】答曰:心心數法是也。若然者,復更有過。如依有覺有觀三昧入無覺無觀三昧,有覺有觀三昧不應與無覺無觀三昧作次第緣,不相似故;無覺無觀三昧則不從次第緣生。若依無覺無觀三昧入有覺有觀三昧亦如是。若然者,無解脫。何以故。欲相應心唯次第生欲相應心,不淨觀等及諸善心無由得生,若善心不生則無解脫。有如是等過,如先說者好。{}
2■何故名世第一法
【唐】「何故名世第一法」,乃至廣說。
【涼】以何等故名世第一法。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前雖說世第一法自性,而未說彼立名因緣,今欲說故。
【唐】譬如有人世稱最勝,理應說彼立名因緣,為以族姓.為色為力.富貴眷屬,名最勝耶。此亦如是,故作斯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涼】答曰:前雖說世第一法體性,未說所以名世第一法,今欲說故。
【涼】猶如有人世稱言勝,未知為以族姓財力眷屬.言為勝耶。彼亦如是,今欲說其所以名世第一。
§a2勝故第一
【發】何故名世第一法。
【八】以何等故言世間第一法。
【涼】名第一者,
【發】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
【八】答曰:如此心心法,諸餘世間心心法,為上.為最、無能及者,故名世間第一法。
【涼】此心心法,於餘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以如是等[等=第一【三宮】]義,故名為第一。
§b1都勝分勝
【涼】問曰:
【唐】此心心所.於餘世法,為都勝故說名第一,為分勝故名第一耶。
【涼】言第一者,於世法中,為都勝、為分勝耶。
【唐】設爾何失。
【唐】1.若都勝故名第一者:
【唐】a.此豈能勝現觀邊世俗智。然現觀邊所修世俗智,是見道眷屬隨屬,見道慧力殊勝,此法不爾。
【唐】b.又此豈勝雜修靜慮。然彼等至及所感生,不共異生,此法不爾。
【唐】c.又此豈勝初盡智時所修善根。然修彼時,離一切障,所依清淨,此法不爾。
【唐】d.又此豈勝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三摩地。然彼尚能厭惡聖道,況於有漏,此法不爾。
【涼】若都勝者,彼則不勝見諦邊等智。何以故。彼等智,見道眷屬不相離,慧力勝故,一切見道慧力偏多。
【涼】復次,彼亦不勝淨修[勳=熏【三宮】下同]勳禪。何以故。修勳禪者不與凡夫同生一處。
【涼】復次,彼亦不勝得盡智時一切善根。何以故。得盡智時,所修善根,永離一切諸垢障故。
【涼】復次,彼亦不勝空空三昧、無願無願三昧、無相無相三昧。何以故。空空三昧等,乃至惡賤無漏,何況有漏。
【唐】2.若分勝故名第一者:煖、頂、忍等應亦名第一,各勝彼彼下位善根故。
【涼】若分勝者,彼煗、頂、忍法亦應言第一。
【涼】答曰:
【涼】3或有說者,應言分勝。何以故。唯勝煗、頂、忍法等故。
【涼】3復有說言,第一者,彼則勝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除入.一切入,乃至第一有中思故。
【唐】1有作是說:此法都勝,故名第一,然約能開聖道門說,非據一切。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有如前所說勝事,然皆無力開聖道門,此法獨能,是故都勝。[俱舍正理: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起。]
【涼】1或有說者,彼則都勝。言都勝者,非謂一切事業中勝,但以能開聖道門故勝。彼見道邊等智,雖是見道眷屬不相離.慧力勝,而不能開聖道門。如等智,淨修勳禪、盡智、俱生善根,空空三昧等,不能開聖道門,亦復如是。
【唐】2或有說者:此法於餘一切事勝,故名第一。謂現觀邊世俗智等.所有勝事,皆由此成。所以者何。彼諸勝事,若無此法開聖道門,體尚不修,況有勝用。要由此法開聖道門,方修彼體,乃有勝用。彼諸勝事,既由此成,故此於餘一切事勝。
【涼】2或有說者,一切都勝,以能開聖道門故。見道邊等智,雖是聖道眷屬乃至慧性偏多,若當世第一法不開聖道門者,彼則不修;若得修者,皆是彼世第一法功用之力。餘淨修勳禪、盡智、俱生善根、空空三昧等,亦復如是。
【唐】3有餘師說:此法分勝故名第一。
【唐】問:若爾,煖等應亦名第一,各勝彼彼下位善根故。
【唐】答:彼於二分中,俱非最勝故。謂世善法,總有二分:一依異生,二依聖者。世第一法,雖於聖者世俗智等不名最勝,而於異生,所得靜慮、無量、解脫、勝處、遍處,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淨觀、持息念、諸念住、三義觀、七處善、煖、頂、忍中皆悉最勝。煖等不爾,故此獨稱世第一法。
§b2「第一」之義及勝妙等別
【唐】問:此何義故名第一耶。
【涼】問曰:第一有何義。
【唐】答:
【唐】1.此最勝故,能引第一故,得第一果故,趣第一性故,是第一義。
【涼】答曰: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義是第一義,
【唐】2有作是說:此能摧伏第一有,故是第一義。
【涼】能入勝分,破有頂義,是第一義,
【唐】3有餘師說:此是異生最後心故,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
【涼】最後心義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
【唐】問:此中所說,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有何差別。
【涼】問曰:上言最勝等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1.或有說者:無有差別,皆是讚述第一義故。
【唐】2.復有說者:亦有差別,且名則差別,謂此名最,乃至名妙。
【涼】或有說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此言皆是歎說上妙之義。
【唐】3.復次,對諸善根,亦有差別。謂此對聞所成名為最,對思所成名為勝,對不淨觀.持息念.念住等名為長,對煖名為尊,對頂名為上,對忍名為妙。
【涼】或有說者,以善根故而有差別。於不淨、安般名為最,於聞慧名為勝,於思慧名為長,於煗法名為尊,於頂法名為上,於忍法名為妙。
【唐】4.復次,約所依地,亦有差別。謂此依未至定名為最,依初靜慮名為勝,依靜慮中間名為長,依第二靜慮名為尊,依第三靜慮名為上,依第四靜慮名為妙。
【涼】或有說者,以地故而有差別。若依未至名為最,若依初禪名為勝,若依中間名為長,若依二禪名為尊,若依三禪名為上,若依四禪名為妙。
【唐】5.復次,依義不同,亦有差別。謂此至邊頂故名為最,上品攝故名為勝,作吉祥故名為長,體昇進故名為尊,性堅牢故名為上,滿所願故名為妙。
【涼】或有說者,邊頂義名為最,上義名為勝,增善義名為長,昇進義名為尊,堅牢義名為上,滿足義名為妙。
【唐】6.復次,體用有異,亦有差別。謂此能作苦法智忍等無間緣.故名為最,超過一切異生善根.故名為勝,映奪一切世俗善根.故名為長,能逮勝德.故名為尊[逮=建【元明宮】],無二分故.名為上,似無漏故.名為妙。
【涼】復有說者,能與苦法忍作次第故.名為最,勝諸凡夫善根.故名為勝,[逮=建【元明宮】]逮勝進故.名為長,勝世俗善根故.名為尊,無二故.名為上,與無漏相應故.名為妙。
【唐】7.復次,相用有異,亦有差別。謂是異生最後心故.猶如樹端.名為最,能開聖道門故.名為勝,根猛利故.名為長,以於一切順決擇分此最上故.名為尊,折伏一切煩惱冤故.名為上[冤=怨【明宮】],引愛果故.名為妙。
【唐】8.有餘師說,如是六句,以後釋前,故有差別,謂此最故名第一,勝故名最,長故名勝,尊故名長,上故名尊,妙故名上。
【涼】8復有說者,以最故名勝,以勝故名長,以長故名尊,以尊故名上,以上故名妙。
【涼】7復有說者,是凡夫最後心故名為最,猶如樹端;能開聖道門故名為勝;根猛利故.名為長;於達分善根中勝故.名為尊;折伏煩惱名為上;得[好=妙【三宮】]好果故.名為妙。
【唐】由此故名世第一法。
§a3由五事故
【發】復次,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
【八】復次,此心心法,捨凡夫事.得聖法、捨邪事.得正法、於正法中越次取證,以是故言世間第一法。
§b1捨異生性
【唐】捨異生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捨異生性。[s45爾時捨三界異生性…頓得三界九地諸異生性非擇滅故…]
【涼】復次,此心心法,捨凡夫性者,
【唐】問:誰正能捨異生性耶,為世第一法,為苦法智忍。
【涼】問曰:捨凡夫性,為世第一法、為苦法忍耶。[zs62為世第一.為苦法智忍.為共能捨.]
【唐】設爾何失。
【唐】1.若世第一法正能捨異生性者,云何住彼能捨彼耶。
【唐】2.若苦法智忍正能捨異生性者,此在何位:為生時捨,為滅時捨。
【唐】a若生時捨者,云何未來能有所作。b若滅時捨者,彼性已捨,復何所捨。
【涼】若世第一法捨凡夫性者,云何於一剎那以凡夫法捨凡夫性。
【涼】若以苦法忍捨凡夫性者,為以生時捨、為以滅時捨。
【涼】若以生時捨者,云何未起法.能有所作。若以滅時捨者,彼已滅已,復何所捨。
【涼】答曰:
[1.世第一現在]
【唐】有作是說:世第一法,正能捨異生性。
【唐】問:此既是異生法,云何住彼而能捨彼。
【唐】答:住彼捨彼,亦無有過。如調御者.乘象調象,乘馬調馬,乘船御船,乘車御車,如勝怨士昇怨害怨,如伐樹人昇樹伐樹。世第一法亦復如是,依異生性而能捨之。
【涼】或有說者,即彼世第一法時捨。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於一剎那以凡夫法捨凡夫性。
【涼】答曰:凡夫性,世第一法相妨礙,是故住世第一法時捨。猶如象師.乘象策象,馬師船師勝怨之人.亦復如是。
[2.苦法忍正生]
【唐】或有說者:苦法智忍正能捨異生性,謂正生時,捨異生性;於正滅位,能斷欲界見苦所斷十種隨眠。如燈生時.發明破闇,滅時.燒炷熱器盡油。
【涼】復有說者,苦法忍生時捨。凡夫性滅時,斷見苦所斷十使。如燈生時破闇,已生燋炷盡油。[如雜心(破頓現觀云):如燈俱作四事,熱器燒炷油盡破闇…所說如燈者,燈有多性多業過,我不取燈事。若分別時.燈捨自名.前已說,彼明色入攝.力能破闇,彼熱觸入攝.能作餘事…]
【唐】問:云何未來能有所作;一法二用,理豈應然。
【唐】答:於義無違,許亦何失。謂一切法,能於未來有作用者,總有三類:
【唐】a一者內法,如苦法智忍。b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c三者內外法,如諸生相。[雜心:是故佛說二法生時究竟其事,a內事謂苦法忍眷屬,b外事謂諸光明。(另見正理俱舍.)][正理:如一法上.生位滅位.二有性殊,兩位功能亦應異故…]
【唐】一燈多用.世所共知,苦法智忍.二用何失。
【涼】問曰:若爾者,云何未起法能有所作;又一法不應能作二事。
【涼】答曰:若然者,有何過。a一切內法有二種,於未來中能有所作:
【涼】相應者,苦法忍是也。c不相應者,生相是也。
【涼】b一切外法,於未來世能有所作:唯燈是也。
[3.二法相資]
【唐】有餘師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資.捨異生性。謂世第一法,與異生性雖恒相違,而力劣故不能獨捨;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捨異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
【唐】由此因緣,世第一法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捨異生性。是故,世第一法.與異生性成就得俱滅,苦法智忍.與異生性不成就得俱生。
【涼】或有說者,世第一法、苦法忍,[共〔-〕【三宮】]共捨凡夫性。世第一法如無礙道,苦法忍如解脫道。世第一法與凡夫性成就得俱滅,苦法忍與不成就得俱生。世第一法依苦法忍、苦法忍助其勢力,能捨凡夫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能伏怨家。彼亦如是。
§b2得聖性
【唐】得聖性者,
【唐】1.謂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
【唐】以能任持一切聖法,故且說彼以為聖性。又餘聖道,雖亦聖性攝,然非此所得,故不說之。
【涼】得聖法者,苦法忍是也。
【唐】2.有說:見道皆是聖性。
【唐】3.有餘師說:一切聖道皆是聖性。若不爾者,修道無學道中,應不成就聖性,是則不應名為聖者。
【唐】問: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於苦法智尚不能得,況能得餘;云何乃言,此得聖性。
【唐】答:一切聖道能成聖者,皆名聖性,種類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為得,如說燒衣。
§b3捨邪性
【唐】捨邪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捨三種邪性。一業邪性。二趣邪性。三見邪性。
【唐】1.業邪性者,謂五無間業。2.趣邪性者,謂三惡趣。3.見邪性者,謂五顛倒見。
【涼】捨邪性者,世第一法是也。
【涼】問曰:邪性有三種:一、趣邪性;二、業邪性;三、見邪性。
【涼】2趣邪性者,三惡趣是也。1業邪性者,五無間業是也。3見邪性者,五見是也。
【唐】問:於此位中,業趣邪性.先不成就;道類智時,捨見邪性.乃得究竟,如何可說.此位能捨三邪性耶。
【涼】於此三種邪性,為捨何等。若捨趣業邪性者,爾時則不成就。若捨見邪性者,道比智現在前.爾時乃捨。
【唐】答:
【涼】答曰:
【唐】1.由三緣故,此位名捨。
【唐】一.由不作故.名捨,謂業邪性。二.由不往故.名捨,謂趣邪性。三.由不行故.名捨,謂見邪性。
【涼】三種俱捨。問曰:云何俱捨。答曰:不趣、不作、不行,名為捨。
【涼】不趣者,捨趣邪性;不作者,捨業邪性;不行者,捨見邪性。
【唐】問:增上忍時,三緣已具,何故此位乃說捨邪[邪=耶【元明宮】]。
【涼】問曰:若然者,住上忍時已捨,何故乃言住世第一法捨耶。
【唐】答:
【涼】答曰:
【唐】今破彼依,故說捨彼。
【涼】破其所依故。
【唐】問:何謂彼依。答:無覆無記異生性是。
【唐】謂諸煩惱,依異生性,害諸有情,令於生死受諸苦故。
【唐】如師子王,依止無覆無記窟穴,能害種種傍生等類。
【唐】世第一法,能捨彼依異生性故,說名捨彼。
【涼】諸煩惱,以凡夫性為所依,能起生死過患。
【涼】猶如師子,依於窟穴,能害諸狩[狩=獸【三宮】],彼亦如是。
【涼】是故說住世第一法時捨。
【唐】2.有餘師說:苦法智忍,是彼對治。世第一法,引之令生,故說捨彼。
【涼】或有說者:苦法忍是邪性對治。
【唐】問:業趣邪性是修所斷,苦法智忍如何能治。
【涼】問曰:趣邪性、業邪性.是修道所斷,何以乃言苦法忍是其對治耶。
【唐】答:苦法智忍,能為五種對治,謂捨斷持不作不往對治。
【唐】1捨對治者。謂此能捨異生性故。
【唐】2斷對治者。謂此能斷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故。
【唐】3持對治者。謂此能持一切後位諸聖道故。
【唐】4不作對治者。謂此能令畢竟不作五無間故。
【唐】5不往對治者。謂此能令畢竟不往三惡趣故。
【涼】答曰:對治有眾多,有捨對治、有斷對治、有持對治、有不作對治、有不趣對治。
【涼】1苦法忍是凡夫性捨對治,2斷見苦十使是斷對治,3諸無漏道是持對治,4不作無間業及餘不善業是不作對治,5不趣惡道是不趣對治。
【涼】如是等,名捨邪性。
§b4得正性
【唐】1得正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正法,故且說彼以為正性。又餘聖道雖亦正性攝,然非此所得故不說之。[s78正性者,謂苦法智忍。]
【涼】得正性者,苦法忍是也。
【唐】2有說:見道皆是正性。
【唐】3有餘師說:一切聖道皆是正性。若不爾者,修道[無【CB】=為【大】,无【麗】]無學道中.應不成就正性,是則不應名為聖者[為聖者=正定聚【宮】]。
【唐】問: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於苦法智尚不能得,況能得餘;云何乃言.此得正性。
【唐】答:一切聖道離顛倒故,皆是正性,種類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為得,如說燒衣。
§b5能入正性離生
【唐】能入正性離生者:謂此心心所法,能入見道。[nyāma niyama/niyāma]
【涼】得正決定者,見道是也。[samyaktvaniyāmāvakramaṇa入正位]
{samyaktvaniyāmāvakramaṇa入正性決定,玄奘多譯正性离生。samyaktvaniyatāḥ
正定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niyāma=nyāma, āma生或སྐྱོན。[ང་བ།;མ་ཞུ་བ་བསགས་པ།]
燈論和瑜伽師地論中決定和離生並出。
雜阿含,漢譯超昇離生,南傳作「正性決定」(sammatta-niyāma,
niyāmaṃ…sammattaṃ, sammatta-niyato)。
雜心論作超升離生,心論經作(得/入/至)(正)決定。玄奘譯文多用離生,識身足論中多用決定。俱舍梵藏陳是決定,唐譯多作離生。
藏譯對法皆作:ཡང་དག་པ་ཉིད་དུ་ངེས་པ
ཡང་དག་པའི་ངེས་པ་ ཡང་དག་པར་ངེས་པའི་ཕུང་པོ 唯識多是ཡང་དག་པར་སྐྱོན་མེད་པ་
TD4035_TD4039རྣལ་འབྱོར་སྤྱོད་པའི་ས།_ཐོགས་མེད།. _TD4033_འཕགས་པ་དགོངས་པ་ངེས་པར་འགྲེལ་པའི་མདོ་ལས་འཕགས་པ་བྱམས་པའི་ལེའུ་ཉི་ཚེ་བཤད་པ།_ཡེ་ཤེས་སྙིང་པོ།
ཡང་དག་པ་ཉིད(་དུ)་སྐྱོན་མེད་པ(ར/་ལ)/
ཡང་དག་པར་སྐྱོན་མེད་པ / ཡང་དག་པ་ཉིད་ཀྱི་སྐྱོན་མེད་པ/ ཡང་དག་པའི་སྐྱོན་མེད་པ ཡང་དག་པར་བླངས་པ་སྐྱོན་མེད་པ་དེ་ཉིད་
/སྐྱོན་མེད་པ---་ལ་འཇུག་པ/་ལ་མ་ཞུགས
《瑜伽師地論》:「若已證入正性離生yadā punaḥ samyaktvaṃ nyāmamavatarati ,得諦現觀,不由他緣,於佛聖教不為餘緣之所引奪。」或能趣入正性離生samyaktvaṁ ca nyāmam avakrāmati
}
【唐】問:一切聖道,皆是正性.亦是離生,何故此中獨說見道。
【涼】問曰:一切聖道是正決定,何故獨稱見道是也。
【唐】答:
【涼】答曰:
§c1正性離生
【唐】1.一切煩惱.或諸貪愛,令諸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諸有潤合起過,雖皆名生,而見所斷於此所說生義增上,
【唐】見道能為畢竟對治,是故見道獨說離生。
【唐】諸不正見,要由見道,能畢竟斷故名正性。
【唐】世第一法無間引起,故說能入正性離生。
【唐】2.復次,一切煩惱或諸貪愛,a能令善根不得成熟,b及令諸有潤合起過[令成有漏],皆名為生。
【唐】見道起已摧彼勢力,令不復為增上生過,由此見道獨名離生。
【唐】入正性言,義如前說。
【涼】或有說者,諸煩惱令眾生a善根不熟,b愛潤增長、染著不離;
【涼】彼見諦道能令眾生a善根成熟,b乾竭愛水、離諸染著,不作覆障、不為所壞、不雜餘心,是故見道名正決定。
【唐】由此義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有情類善根成熟能入見道,是故見道名為離生。
【涼】或有說者,眾生根熟入於聖道,是故見道名正決定。[zs62(俱舍):有說生言目根未熟]
【唐】3.復次,見所斷惑,令諸有情墮諸惡趣受諸劇苦,譬如生食久在身中,能作種種極苦惱事。是故此惑,說名為生。
【唐】見道能滅,故名離生。入正性言。亦如前說。
【唐】4.復次,有身見等,剛強難伏.如獸𢤱悷,故說名生;見道能滅,故名離生。入正性言.亦如前說。
【唐】5.復次,此中生名,顯異生性,能起暴惡諸惑業故;見道捨彼,故說離生。餘如前說。
【唐】6.復次,見修所斷諸煩惱聚,展轉相助引無窮生;見道起已摧彼勢力,令不能招無窮生過,是故見道獨謂離生。餘如前說。
【唐】7.復次,異生身中,煩惱惡業極不調順,故說為生,諸瑜伽師於此淪沒;見道拔彼置聖位中,故名離生。餘如前說。
【唐】8.復次,見所斷惑.猶如根栽,生無窮過;見道永拔,故名離生。餘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拔煩惱根,入於聖道,是故見道.名正決定。
§c2餘師正文
【唐】A.有餘師說:此文應言「入正性決定」。所以者何。
【唐】1.謂於此時,從不定聚出,入正定聚故。
【唐】2.復次,行者爾時,捨邪定聚所依異生性,入正定聚所依見道,是故名為入正性決定。
【唐】3.復次,行者爾時,捨五同分,入八同分。
【唐】五同分者:謂諸異生所有同分,依彼能造五無間故。
【唐】八同分者:謂諸聖者所有同分,依彼能得四向果故。
【唐】彼於爾時,捨邪定分.入正定分,是故名入正性決定。
【涼】復有說者,捨五人種,入八人性,是故見道名正決定。
【唐】4.復次,所入見道,非邪定聚.故名正性,非不定聚.故名決定。
【唐】B.有作是言:此聲顯「入正性任持」。以此尼夜摩聲niyāma,亦顯任持義故。如牛馬等.所防飤處[飤(飼)=飲【元明宮】],任持彼類不令放逸。諸瑜伽師亦復如是,住見道已終不放逸,故說世第一法.名入正性任持。
【涼】或有說者,扶持長養[持=侍【宮】].名正決定。猶如牛馬.因於水草長養性命,一切聖人.因於見道長養慧命,是故見道名正決定。
【唐】C.譬喻部師作如是說:此聲顯「入正性離繫」。以夜摩聲.亦顯繫義,尼謂遮止.亦顯離義,一切聖道永離繫縛,名尼夜摩,餘如前說。
【涼】或有說者,此法解縛永更不繫,是故見道名正決定。
【涼】4或有說者,正必定義是決定義,自有決定而非正,所謂邪定,是故必定名正決定。
【唐】D.聲論者言:此聲顯「入正性不往」。以夜摩聲.亦顯往義,尼謂遮止.亦顯不義。諸瑜伽師,得聖道已,畢竟不往不善士趣,是故聖道名尼夜摩,餘如前說。
【唐】E.或有說者:此文應言「入正性如理」。一切聖道,與理相應,故名如理,餘如前說。
【涼】或有說者,相應如法義.是決定義。見道相應如法,故名正決定。
【唐】F.復有說者:此文應言「從平等位入於正性」。平等位.即是世第一法時,正性言.顯示苦法智忍等,世第一法.能從自位入於見道,故名為入。
[平等-正性]
【唐】問:諸平等者,亦正性耶。
【唐】答:此應作順後句,謂諸正性皆是平等。
【唐】有是平等.而非正性,此體即是世第一法。
【涼】問曰:諸正是正性耶。答曰:諸正性,彼正也。
【涼】頗正非正性耶。答曰:有,世第一法是也。
【唐】問:何故世第一法,是平等非正性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是正而非正性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無始時來,心心所法由諸煩惱、惡行、倒見所惱亂故,成不正直。世第一法,伏除彼故,令心心所轉成正直,故名平等,然是有漏.有隨眠故,不名正性。
【涼】1或有說者,眾生無始已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惱亂此心,住世第一法而能制伏,是故名正體。是有漏,為使所使,不名正性。
【唐】2復次,佛及獨覺、聲聞種姓,同於此位.住上上品,故名平等,餘如前說。
【唐】3復次,現行等故,說名平等,謂諸行者於此位中,皆一剎那而現行故。
【唐】4復次,世第一法,處在中位,如懸稱繩,故名平等。如稱稱物,繩懸其中,若輕重有偏.則低昂不等。世第一法亦復如是,處在聖者、異生中間,a若苦法智忍已生,則偏住聖者品;b若增上忍正滅,則偏住異生品。是故唯此是平等位。
【唐】問:爾時猶是異生位攝,何故乃名住平等位。
【唐】答:爾時雖在異生位中,而背異生趣求聖位,故名平等,餘則不然。
【涼】4復有說者,等義是正義,猶如稱懸在中,物偏則低。如是,世第一法.等住凡夫性見道中間,若苦法忍生聖道偏多,是故等義是正義也。
【涼】2復有說者,等義是正義,佛辟支佛阿羅漢.等住上上法故,是故等義是正義也。
【涼】3復有說者,等現前行義是正義,一切行人皆同住一剎那故。
【唐】5復次,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有四事等故,名為平等。
【唐】一者.地等,謂依此地起苦法智忍,即依此地世第一法。
【唐】二者.根等,謂若苦法智忍,與此根相應,世第一法相應亦爾。
【唐】三者.行相等,謂若此行相苦法智忍,即此行相世第一法。
【唐】四者.所緣等,謂若緣此境起苦法智忍,亦即緣此境起世第一法。
【涼】5復有說者,彼世第一法與苦法忍四事同等,所謂地、根、行、緣。
【涼】地者,如苦法忍,依何地、與何根相應、行何行、緣何法,彼亦如是;與苦法忍四事同故,名為正體。是有漏,為使所使,不名正性。
§c3尊者世友-異誦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唐】1.有誦名「入正性離生」,謂諸聖道永滅顛倒,故名正性。離隔生故,復名離生。謂無始來見修所斷二分煩惱,展轉和合,作諸惡事,性剛強故,說名為生。見道起已斷彼一分,令彼展轉永乖離故。世第一法為此一分等無間緣,故名為入。
【唐】2.有誦名「入正性決定」,謂見道位無漏相續,必無餘隔,故名決定,後位不然。餘如前說。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一[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犍度世第一法品之二
3■世第一法唯色界繫
【唐】「世第一法,當言欲界」,乃至廣說。
【涼】世第一法,當言欲界繫耶,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諸部異執)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A.雖已說彼立名因緣,而未分別在何界繫,今欲分別。如人言勝,已說勝因,而未知彼所居國邑。此亦如是,故作斯論。
【涼】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及說所以名世第一法,未說在何界繫。如人言勝,已說勝事,未知住處。今欲說故,故作此論。
【唐】B.復次,為止他宗.差別執故。
【涼】或有說者,為止[並=併【三宮】*]並義者意故。
【唐】1.謂大眾部執:世第一法通欲色界繫。所以者何。彼謂,若地有現觀邊諸世俗智,此地即有世第一法。
【涼】如摩訶僧祇部說:世第一法是欲界繫。Mahāsāṃghika
【唐】2.若犢子部執:世第一法通色無色界繫。所以者何。彼謂,若地有諸聖道,此地即有世第一法。
【涼】如犢子部說:是色無色界繫。何以故。若地有聖道處,亦有世第一法。
【唐】3.若化地部執:世第一法通三界繫。所以者何。彼謂,若地有盡智時所修善根,此地即有世第一法。[舊譯此處不說化地部,新譯尋伺門不說化地部(唯欲界繫)]
【唐】4.若法密部執:世第一法通三界繫及不繫。所以者何。彼謂,如是世第一法,既名世故,通三界繫;名第一故,亦通不繫。
【涼】如曇摩掘部說:或言三界繫、或言不繫、或言非不繫法。
【唐】4.即彼部中復有別執:世第一法非三界繫亦非不繫。所以者何。彼謂,如是世第一法,名第一故,非三界繫;以名世故,亦非不繫。
【唐】為止如是他宗別執,顯示己宗,故作此論。
【涼】為止如是等[*]並義意故,而作此論。
§a2唯色界繫
【發】世第一法,當言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耶。
【發】答:應言色界繫。
【八】世間第一法何等繫。當言欲界、色界、無色界繫耶。
【八】答曰:世間第一法當言色界繫,非欲界、非無色界。
【唐】此即顯示世第一法,唯色界繫。雖有此言,而更應說其所以。
§a3非欲界繫
【發】何故此法不應言欲界繫耶。
【發】答:1.非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乃以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
【發】2.若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如是世第一法.應言欲界繫;
【發】3.然非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乃以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
【發】是故世第一法,不應言欲界繫。
【八】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欲界繫。
【八】答曰:1不以欲界道得斷蓋纏.亦不能除欲界結,乃以色界道得斷蓋纏.亦能除欲界結。
【八】2若以欲界道得斷蓋纏亦能除欲界結,如是世間第一法當言欲界繫;
【八】3但不以欲界道得斷蓋纏.亦不能除欲界結,乃以色界道得斷蓋纏.亦能除欲界結。
【八】以是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欲界繫。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欲界繫。
【涼】應說其所以,不可但以言故,此義便立。
【涼】答曰:
§b1釋第一句,明「斷制不復現起」
【涼】「不以欲界道得斷諸蓋,亦不能制伏纏,亦不能令現前不行。」
§c1畢竟斷制不起
【唐】此中斷制不復現起言,顯示畢竟斷制不起義。
【唐】以欲界道不能畢竟斷蓋制纏.令不復起,是故無有世第一法。色界不然,故於彼有。
【涼】所言斷制不行者,謂究竟斷制不行。何以故。以欲界中無道能令蓋纏究竟斷制不行故。
【唐】問:何故欲界,無有畢竟斷制不起道,而色界有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欲界中無道能究竟斷蓋制伏纏耶。
【唐】答:
【唐】1.欲界非定地、非修地、非離染地,是故無有畢竟斷制不現起道。色界是定地、是修地、是離染地,故有此道。
【唐】2.復次,欲界不善根強,善根弱,故無此道。色界善根強,無不善根,故有此道。
【涼】答曰:或有說者,欲界中不善根強、善根弱,是故無道能斷蓋制纏。色界善根強、無不善根,是故有道能斷蓋制纏。
【唐】3.復次,欲界不善.勝因長養,善不爾故。色界善法勝因長養,無不善故。
【唐】4.復次,欲界不善如主有力,善法如客無勢力故。色界善法如主有力,無不善故。
【涼】復有說者,欲界不善根如舊住、善根如客,舊住有勢、客則無力,是故無道。色界善根如舊住,無不善,是故有道。
【唐】5.復次,欲界不善能斷善根,善不爾故。色界善法斷不善根,無不善故。
【涼】8復有說者,欲界善不善,[善=善根【三宮】]同一繫縛,是故無道。色界善根、欲界不善根,不同繫縛,是以色界道能斷欲界蓋制[纏=縛【三宮】]纏。
【唐】6.復次,欲界威儀不相敬難,如夫妻故。色界威儀共相敬難,如母子故。
【涼】復有說者,欲界威儀無有忌難,猶如夫妻;色界威儀共相敬難,猶如母子。
【唐】7.復次,欲界威儀無所忌憚,譬如王子與長者子同囹圄故。色界威儀有所忌憚,譬如王子與執惡子同囹圄故。[旃荼羅子]
【涼】復有說者,欲界是破慚愧法,如居士子與旃陀羅子交;色界有慚愧,如王不與旃陀羅交。[Caṇḍāla執暴惡人]
【唐】8.復次,欲界善根與欲界惑必同一縛,無力斷彼;如人被縛不能自解,況能害他,此亦如是。色界善根與色界惑,有不同縛,地有別故,尚能斷自界,況不能斷下。
【唐】9.復次,欲界善根,必為欲界愛所染著,不能永棄;如人親友雖劣不捨。色界善根,有非色界愛所染著[如三靜慮善非二靜慮愛所染],地有別故,於自界愛尚能永斷,況不能斷下地諸愛。
【涼】復有說者,欲界愛結.愛欲界善根,以愛善根故.不能生厭離想;欲界愛不能愛色界善根,以不愛故.能生厭離想。
【唐】10.復次,以有漏道斷煩惱時,欣修自地厭斷於下。欲界無下可厭斷故,無有能畢竟斷制不起道。色界有下可厭斷故,得有能畢竟斷制不起道。
【涼】{}以如是等因緣故,欲界中無道能斷蓋制纏,色界有道能斷蓋制纏。{}
§c2暫時斷制不起
【唐】有餘師說:此中斷制不起言,顯示暫時斷制不起義。
【唐】以欲界道,尚不能暫時斷蓋制纏,令不復起,況能畢竟,是故無有世第一法。色界不然,故於彼有。
【唐】如暫時斷制不起、畢竟斷制不起,如是有片、無片,有影、無影,有隨縛、無隨縛,摧枝幹、拔根本,伏纏垢、害隨眠,應知亦爾。
【涼】或有說者,言斷蓋者,是究竟斷;制伏諸纏不現前行者,是須臾斷。
【涼】如究竟、須臾斷,如是有縛無縛、有影無影、[有片無片【大磧】=有厈無厈【麗】]有片無片,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言斷蓋者害其根本,言制伏不現前行者是制伏諸纏。
【涼】復有說者,言斷蓋者拔諸煩惱,制伏不現前行者是制伏諸纏。
【唐】問:欲界可無畢竟斷制不起道,豈亦無暫時斷制不起道耶。
【涼】問曰:欲界中雖無究竟斷蓋制纏道,可無須臾斷蓋制纏道耶。
【唐】答:雖有此道,而不可信,所以者何。以不堅牢,不久住,不流注,非增上,不相連續,不久隨轉。心於所緣速取速捨,無勝勢力伏諸煩惱,故不能入正性離生。
【唐】如池水上有浮萍等,蝦蟇、小石投擲其中,雖初暫離,後即隨合。如是欲界,雖有暫時斷蓋等道,而不可信,廣說如前。
【涼】答曰:有,但不可信。何以故。不堅牢、不久住、不相續、不相著。不久住心中,不能久伏煩惱得正決定。
【涼】猶如水上浮萍,以小石投之,雖散隨合;蝦蟆入中,數散數合。有如是等緣故,欲界雖有須臾斷道而不可信。
【唐】於色界中,非唯有彼.畢竟斷制不現起道,而亦有彼.暫時斷制不現起道,深可保信。所以者何。以彼道堅牢,久住,流注,增上,相連續,久隨轉。心於所緣不速取捨,有勝勢力伏諸煩惱,故能趣入正性離生。
【唐】如池水上有浮萍等,龍象大石投入其中,經久離散,難可還合。如是色界,亦有暫時斷蓋等道,而可保信,廣說如前。
【涼】色界斷道可信。何以故。牢固、久住、相續、相著。久住心中,能制伏煩惱得正決定。
【涼】猶如大石投浮萍中,散而不合;龍象入中,亦散不合。有如是等緣,是故色界道,能拔諸蓋制纏,害諸煩惱.制伏不行。
§c3結
【唐】是故應知欲界無有斷蓋等道,色界不爾。由此應言:世第一法唯色界繫,非欲界繫。
【涼】{以如是等因緣故,欲界中無道能斷蓋制纏,色界有道能斷蓋制纏。}
§b2釋第二句,依斷制辨地繫
§c1世第一法近斷結道
【涼】{「若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亦能除欲界結」,乃至廣說。
【唐】問:世第一法不能斷結,何故乃言「若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令欲界纏不復現起,如是世第一法,應言欲界繫」等。
【涼】問曰:世第一法不能斷結,何以言「若當以欲界道得斷蓋制纏」,乃至廣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世第一法雖不斷結,而此善根勝妙第一,在深遠處,宜應與彼能斷結道.同在一地,是故應以此道證之。
【涼】世第一法雖不能斷結,而此善根妙勝第一,在深遠處,宜應與彼地離欲界道.同在一處,是故以道證之。}
【唐】2.復次,世第一法引生見道,定與見道同在一地,見道既能斷諸煩惱,故斷結道可為此證。
【唐】3.復次,世第一法既於欲界極生厭患,應與能治欲界惑道.同在一地,故可引彼,證此法有。
§c2上地有厭壞對治--(妙音)亦有斷對治
【唐】問:若爾,世第一法,唯應在未至地,唯未至地能斷欲界諸煩惱故,上地應無。
【涼】問曰:若然者,如汝所說,世第一法應唯在未至禪。所以者何。斷欲界蓋制纏,對治道唯在未至禪,餘上地則不應有。
【唐】答:1.對治有二種:一斷對治,二厭壞對治。未至地,於欲界具二對治。上五地,於欲界雖無斷對治,而有厭壞對治,故彼亦有世第一法。
【涼】答曰:對治有二種:一、斷對治;二、過患對治。若依未至禪斷欲界欲,有二種對治道;餘上地雖無斷對治,有過患對治。
【唐】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色界六地於欲界惑,皆得具有二種對治。上五地道,非不能斷,由未至地先已斷故,雖有斷力而無可斷。
【唐】譬如六人,同一冤家[冤=怨【元明宮】],而共議言.隨於何處.獲者便害。於中一人先獲害之,其餘五人雖有害力而無可害。
【唐】又如六人各持一燈,相與次第入一闇室。初燈入時諸闇皆破,餘雖有力無闇可除。
【唐】又如日光初中後分,無不皆與夜闇相違。日初出時.破闇皆盡,餘雖有力無闇可破。
【唐】如是六地,於欲界惑雖皆能斷,廣說如前。
【唐】問:云何得知.色界六地.於欲界惑具二對治。
【唐】彼作是言:依上五地入見道者,於欲界斷分別作證,別起無漏離繫得故[根本五或八]。若上五地.於欲界惑.無斷對治,此事應無。
【涼】尊者瞿沙說曰: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道,所謂斷對治、過患對治。何以故。依未至禪斷欲界欲,其餘諸地而不斷者,先已斷故。
【涼】猶如日光於一切時與闇相妨,日初出時已破夜闇,其餘日分雖與闇相違而不破者,先已破故。
【涼】亦如六人同一怨家,而共議言.隨於何處獲便害之。
【涼】猶如有人,次持六燈入於闇室,初燈破闇,其餘諸燈雖與闇相違而不破者,先已破故。
【涼】如是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道,乃至廣說。
【涼】復次,云何知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耶。
【涼】若當六地中無斷欲界欲二種對治者,行者依上地得正決定,不應分別欲界.亦不作證,然能分別作證。以是緣故.知六地中盡有斷欲界欲二種對治。
【唐】3.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彼於欲界煩惱,畢竟無有能斷者故。誰言「彼地有無漏得.於欲界斷分別作證」[非正義],而復引彼證此義耶。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涼】{}若以欲界道能斷蓋制纏,亦能除欲界結,乃至廣說。
【涼】問曰:世第一法不能斷結,何以言若當以欲界道得斷蓋制纏,乃至廣說。
【涼】答曰:世第一法雖不能斷結,而此善根妙勝第一在深遠處,宜應與彼地離欲界道同在一處,是故以道證之。{}
§c3世第一法非斷結道
【唐】問:因論生論,世第一法,何故不能斷諸煩惱。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能斷結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世第一法彼於爾時善根微小,法身未長,而有威勢。
【唐】以善根微小.法身未長故,不能斷惑;有威勢故,不為煩惱之所摧伏。
【唐】如師子子,身小未長,而有威勢:
【唐】以身小未長故,不能害獸;有威勢故,不為諸獸之所侵害。
【涼】彼善根微小、法身未長,雖爾有大威勢。
【涼】以善根微小、法身未長,不能斷結;有大威勢故,不為諸結之所毀壞。
【涼】如師子子,身小未長,不能害狩[狩=獸【三宮】*];有大威勢,一切諸狩[*]不能侵害。
【唐】2.或有說言:世第一法唯一剎那,故不能斷。
【唐】問:苦法智忍亦一剎那,云何能斷。
【唐】答:苦法智忍雖一剎那,而有相續起,故能斷惑。世第一法無如是事,故不能斷。
【涼】或有說者:世第一法是一剎那,故不能斷結。
【涼】問曰:苦法忍亦一剎那,何以能斷結耶。
【涼】答曰:彼雖一剎那,後有同性相續故,是以能斷。
【唐】3.有餘師言:世第一法加行道攝,故不能斷。要無間道方能斷故。
【涼】或有說者:彼是方便道,不以方便道能斷煩惱。
§b3釋第三句,結餘義
【涼】「但不以欲界道得斷蓋制纏,亦不能除欲界結,乃以色界道得斷蓋制纏」,乃至廣說。
【唐】於此義中,復有分別。
【涼】{作義者說曰:
§c1色界作三道等次第緣故
【唐】問:何緣世第一法,唯在色界繫耶。
【唐】答:以彼色界,能為三道、三地[尋伺]、三根等無間緣,又能引發初法智品.次類智品。餘界不然,故世第一法唯是色界繫。
【涼】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是色界繫。
【涼】答曰:色界法.能與三種道作次第緣,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餘界不能與三道作次第緣。[*]若欲界能與三道作次第緣者,則有世第一法。如三道,三地、三根,初生法智分.次生比智分,如是等色界種種諸功德,應當廣說。}
§c2欲界劣故,世第一法不自緣故
【唐】問:世第一法何緣定非欲界繫耶。
【涼】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欲界繫耶。
【唐】答:
【唐】1.欲界非定界、非修界、非離染界。要定界、修界、離染界,乃有世第一法故。
【唐】2.復次,欲界是卑賤界、是麁重界、是下劣界。要尊勝界、細輕界、勝妙界,乃有世第一法。
【涼】或有說者,欲界卑賤,彼善根尊勝。
【涼】復有說者,欲界薄淡,彼善根美妙。
【涼】復有說者,欲界散亂,彼善根寂定。
【涼】復有說者,欲界非修,彼善根修。
【涼】復有說者,欲界非離欲法,彼善根隨順離欲法。
【唐】3.復次,若世第一法是欲界繫者,便有能緣自性過故。
【唐】謂彼若是欲界繫者,為緣自性,為不能緣。
【唐】(1)若緣自性.有違理失,自性不能取自性故。
【唐】(2)若不能緣.便違本論,如後文說:若緣此法起苦法智忍,即緣此法起世第一法。苦法智忍遍緣欲界五蘊為境,此亦應然。
【涼】復有說者,若世第一法是欲界繫者,有自緣過。
【涼】(1)云何名自緣過。如苦法忍緣欲界五陰,若世第一法是欲界繫者.亦應緣欲界繫五陰;若緣欲界繫五陰,彼應自緣。
【涼】(2)若不緣者,復違經文。如說:如苦法忍所緣,彼世第一法亦緣。便有如是自緣之過。
【唐】是故世第一法,決定非欲界繫。
【涼】{}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是色界繫。
【涼】答曰:色界法能與三種道作次第緣,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餘界不能與三道作次第緣。[*]若欲界能與三道作次第緣者,則有世第一法。如三道、三地、三根,初生法智分,次生[比=此【明】]比智分,如是等色界種種諸功德,應當廣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三
卷4■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三
§a4非無色界繫
【發】何故此法,不應言無色界繫耶。
【八】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
【涼】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
§b1顺現觀次第(先觀欲苦)
【發】答:1.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合辦色無色界事。
【發】2.若入正性離生,先現觀無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欲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辦無色界事,後合辦欲色界事[辨>辦【麗】]。●如是世第一法.應言無色界繫。
【發】3.然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聖道起,先辦欲界事[辨>辦],後合辦色無色界事。●是故世第一法.不應言無色界繫。
【八】答曰:1於等法中越次取證,先從欲界於苦思苦,後色無色界同也。若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色無色界同也。[samyaktva-niyāmāvakramaṇa]
【八】2設於等法中越次取證,先無色界於苦思苦,後欲色界同也。若聖道起,先辦無色界事,後欲色界同也。如是世間第一法.當言無色界繫。
【八】3但等法中越次取證,先從欲界於苦思苦,後色無色界同也。若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色無色界同也。以是故.世間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
§c1明現觀次第
【唐】此中「入正性離生,先現觀欲界苦為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為苦」者。
【唐】謂:見道中先別現觀欲界苦諦為苦行相,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諦為苦行相。
【涼】答曰:得正決定,先見欲界苦諦苦行,後色無色界俱。
§d1但說觀苦諦及苦行相
【唐】問:見道位中,具觀四諦,何故但說觀苦諦耶。
【唐】答:見道位中,先觀苦諦,以相麁顯是故偏說。
【唐】問:四種行相,皆現觀苦,何故但說苦行相耶。[s79但名苦諦]
【涼】問曰:苦諦有四行,何以此中說見苦時.但說苦行,不說無常、空、無我行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理應具說而不說者,當知此中是有餘說。
【唐】2.有說:此文但應作如是說,先現觀欲界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
【唐】不應言為苦,而復言為苦者,有何意耶。
【唐】答:四行相中,苦最居首,故且說苦,類顯餘三。
【涼】此文應作如是說,得正決定時先見欲界苦諦,不應言苦行。
【涼】然不爾者,彼作經者有何等意。
【涼】答曰:為現初始次第方便法故。如說苦行,無常、空、無我行亦應如苦行說。
【唐】[發智論:苦智:作苦非常空非我行相轉智。雜含.增一.心論.集異門.品類識身.入論.正理(及婆沙一分),皆以無常為首。][js22非常行相能引苦行相]
【唐】3.有說:以苦行相久遠所傳,過去如來、應正、等覺,皆於諦首標苦名故。
【唐】4.有說:以苦行相.唯屬苦諦,故偏說之。非常行相.通屬三諦,空非我行相.屬一切法故。
【涼】復有說者,以苦行唯在苦諦中,無常行.在三諦中,空無我行.在一切法[法=法中【三宮】]。
【唐】5.有說:此苦行相,能違諸有.能棄生死,勝餘行相,順厭心故。乃至嬰兒,雖得種種上妙飲食,適欲食時,有人語言.此食有苦,即便棄捨。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此苦與一切有法相違,能棄生死。猶如小兒,雖有種種美食在前,有人語言.此食是苦,即便捨之。
【唐】6.有說:以苦行相.易可信受,謂內外道.老少.愚智,皆信有苦。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一切眾生老少愚智內道外道,皆信是苦。
【唐】7.有說:苦相麁顯,易以智知,纔說即了,是故偏說。
【唐】如智於所知,覺於所覺.行相於所行.根於根義.能緣於所緣,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此苦麁現,易以智知。所以者何。佛說苦智,為緣何法。即緣苦法。
【涼】如智所知,覺所覺.行所行.根根義.緣所緣,應如智說。
【涼】3復有說者,說苦文句久遠所傳,古昔諸佛皆說苦行,是以行者先見於苦。
§d2先別觀欲界苦
【唐】問:何故行者.見道位中,先現觀欲界苦,後合現觀色無色界苦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先見欲界苦,後色無色界俱。
【唐】答:
【涼】答曰:[s78先別觀欲界苦]
【唐】1.麁細異故。謂:
【唐】欲界苦麁,易可觀察,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細,難可觀察,故後現觀。
【唐】如習射人,先射麁物,後射毛端,此亦如是。
【唐】問:若爾,色界苦麁,無色界苦細,何故行者俱時現觀。
【唐】答:以觀行者,於定、不定二界差別起現觀故。
【唐】謂欲界苦,不定界攝,故別現觀。色無色界苦俱定界攝,故合現觀。如定不定界,修不修界,離染不離染界,應知亦爾。
【涼】或有說者:1欲界苦麁,2現在[在=前【三宮】],了了、易見,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細,不現,不了了、難見,是以後見。
【涼】問曰:若然者,色界苦麁、無色界苦細,何以俱見耶。
【涼】答曰:以定不定故。欲界不定,是以先見。色界苦雖麁,與無色界俱同定故,是以俱見。如是定不定,住離欲地.住不離欲地、住修地.不住修地,說亦如是。
【唐】2.有說:欲界苦.於觀行者現為逼惱,猶如重擔,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於觀行者則不如是,故後現觀。
【唐】3.有說:欲界苦.是觀行者現所執受,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則不如是,故後現觀。
【唐】4.有說:欲界苦.於觀行者現生痛惱,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不爾,故後現觀。
【涼】34復有說者,欲界苦.是行者身,生病苦痛,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非行者身,不生苦痛,是以後見。
【涼】6復有說者,欲界苦近.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遠.是以後見。
【涼】如近遠,現見不現見、俱不俱、此身他身,亦如是。
【涼】8復有說者,行者成就欲界凡夫性故,是以先見。不成就色無色界凡夫性故,是以後見。
【唐】5.有說:欲界苦.行者現見,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不爾,故後現觀。
【唐】問:若色無色界苦不現見者,行者云何於彼現觀。
【唐】答:現見有二種:一執受現見,二離染現見。[離=雜【三宮】*]
【唐】彼觀行者,於欲界苦,具二現見;於色無色界苦,但有離染現見。
【唐】猶如商人有財兩擔,一自擔之,二使人擔。於自所擔,具二現見,謂輕重現見及財物現見。於他所擔,唯有一種財物現見。此亦如是。
【涼】5復有說者,行者於欲界苦.現見故,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不現見故,是以後見。
【涼】問曰:若色無色界苦不現見者,行者云何見耶。
【涼】答曰:現見有二種:一、離欲現見;二、自身現見。
【涼】行者於欲界苦,有二種現見:一、離欲現見;二、自身現見。於色無色界苦,有一種現見,所謂離欲現見。
【涼】猶如商人有財兩擔,一自負之,二使人擔。於自所負,有二種現見:一、知物現見;二、知輕重現見。於他所擔,有一種現見,所謂知物現見。
【唐】6.有說:欲界苦近,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遠,故後現觀。
【唐】如近.遠,與身俱.不與身俱,在自身.在他身,亦爾。[屬我不屬我]
【唐】7.有說:欲界苦有三種,謂善、不善、無記,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但有二種,謂善、無記,故後現觀。
【涼】7復有說者,欲界苦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是以先見。色無色界苦有二種:善、無記,是以後見。
【唐】8.有說:修觀行者將入聖時,必成就欲界異生性,不成就色無色界異生性。
【唐】現觀法爾.於成就者先起,於不成就者後起。
【唐】9.有說:見欲界苦時,斷二種結,謂不善、無記,故先現觀。見色無色界苦時,唯斷無記結,故後現觀。
【唐】如不善、無記,有異熟、無異熟,生二果、生一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當知亦爾。
【涼】9復有說者,見欲界苦時,斷二種結,不善、無記。見色無色界苦時,唯斷無記。
【涼】如不善、無記,有報、無報,生一果、生二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當知亦如是。[s191以無記心起過患少故。謂善不善心由二門於生死中起多過患,一由異熟果門,二由等流果門;無記心但由等流果門起過患,非異熟果。]
【唐】10.有說:如異生位,謗苦諦時,先謗欲界苦,後謗色無色界苦。
【唐】今入聖位,信苦諦時,亦先信欲界苦,後信色無色界苦。
【唐】如謗信,迷悟.疑決,應知亦爾。
【涼】10復有說者,謗言無苦,先從欲界、後色無色界。
【涼】若信有苦,亦應先從欲界、後色無色界。
【涼】如誹謗.生信,無智有智、疑決定、邪見正見,當知亦如是。
【唐】是故,於欲界苦.先別現觀,於色無色界苦.後合現觀。
§c2明辦事次第(釋現觀辦事差別)
【唐】「聖道起,先辦欲界事,後合辦色無色界事」者,
【唐】謂:見道中,先別辦於欲界所應作事,後合辦於色無色界所應作事。
【涼】若聖道起,先[辯=辦【三宮】]辯欲界事,後色無色界俱。
【唐】問:現觀、辦事,有何差別。
【涼】問曰:見道、辦事有何差別。
【唐】1.有作是言:此無差別,現觀即是所辦事故。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
【唐】2.[故>]或有說者:亦有差別,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現觀,此名辦事。
【涼】或有說者,亦有差別。
【唐】3.復次,通達所緣,是現觀;斷諸煩惱,是辦事
【涼】[知=智【三宮】]知聚是見道;斷結是辦事。
【唐】4.復次,現觀者,謂智現觀;辦事者,謂事現觀
【唐】5.復次,現觀者,謂智遍知;辦事者,謂斷遍知。[唯說無漏…通說有漏無漏智等.名智遍知.]
【唐】如智遍知.斷遍知,智作證.[得=得行【宋】,明行【元明宮】]得作證,明.解脫,道.道果,應知亦爾。
【涼】5復有說者,知智是見道;斷智名辦事。
【涼】如是,智作證[明〔-〕【三宮】]明.得作證,明.解脫,道.道果,當知亦如是。
【涼】4復有說者,能見緣境界.是見道;所作.是辦事。
【唐】6.復次,現觀者,謂無間道所作;辦事者,謂解脫道所作。
【唐】如無間道所作.解脫道所作,斷繫得.證離繫得,除過失.修功德,出下賤.入勝妙,捨無義.得有義,盡愛膏油.受無熱樂,應知亦爾。
【唐】7.復有說者,剎那是現觀;相續是辦事。
【唐】如剎那相續,入.數入,應知亦爾。
【涼】7復有說者,一剎那.是見道;後相續者.名辦事。
【涼】如一剎那後相續,入.數數入,當知亦如是。
【涼】6復有說者,無礙道所作.名見道;解脫道所作.名辦事。
【涼】如無礙道所作.解脫道所作,遠惡.修善,捨無義.得有義,出下賤.入勝處,棄愛熾然.離愛安樂,當知亦如是。
§c3反舉順成
【唐】「若入正性離生」等者,反舉非理,順成是義。
【涼】「若得正決定時,先見無色界苦諦苦行,如是世第一法當言無色界繫。」乃至廣說。
[苦法智忍但緣欲界,無色不緣下]
【唐】問:如於色界苦.非先現觀,而世第一法是色界繫;如是於無色界苦.雖非先現觀,何妨世第一法是無色界繫。
【涼】問曰:得正決定時.不先見色界苦,不妨世第一法得名色界繫;如是,得正決定時.不先見無色界苦諦苦行,世第一法是無色界繫有何過耶。
【唐】答:
【唐】以色界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及緣上下,故於色界苦.雖非先現觀,而世第一法得是色界繫。
【唐】無色界中,無遍緣智。雖緣自上而不緣下,故世第一法非無色界繫。
【涼】答曰:色界中,有遍緣知智.能緣下地,是故得有世第一法;
【涼】無色界中,無遍緣知智.能緣下地,是故無有世第一法。
【涼】「但聖道起先辦欲界事」,乃至廣說,「不應言世第一法是無色界繫」。
【涼】{}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
【涼】或有說者,彼無色界非[因=田【三宮】]因、非地、非器,以非器等故,是以無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若彼處有觀諦善根如煗、頂、忍者,是處應有世第一法,彼無色中無故無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若有見道處則有世第一法,無色中無見道故無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若地有智遍緣一切法亦有斷結對治道則有世第一法,欲界中雖有智能緣一切地而無斷結對治道。無色界中雖有斷結對治道而無智能緣一切地,是故欲界無色界無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欲界善根不寂靜故無世第一法,無色界道極寂靜故無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欲界善根羸弱故無世第一法,無色中非其境界故無世第一法。{}
§b2無色不緣欲界
【發】復次,入無色定除去色想,非除色想能知欲界。若緣此法起苦法智忍,即緣此法起世第一法。
【八】復次,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不以無色想分別欲界。如緣苦法忍[忍=忍緣【宮聖乙】],亦緣世間第一法。
【涼】復次,或有說者,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
§c1釋關聯
【唐】問:此中「復次,」理不應說,應但說言:「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所以者何。是一門故。
【唐】有餘於此以義正文,應作是言:「何故此法不應言無色界繫。答: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所以者何。此於所問義,是根本答,故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涼】問曰:不應言「復次,或有說者」,若言「復次,或有說者」,義則不定。應作是說:「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所以者何。同明一義故。
【涼】不應如先說無色界苦諦苦行等,應作是說:「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何以故。此是根本義,故應作是說。而不爾者,彼有何義。
【唐】答:
【涼】答曰:
【唐】1.夫設言論法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根本。先所說者,是方便言論。今所說者,是根本言論,根本異方便,故復次,言。方便法在前,故應如文說。
【涼】言語有二種:一者方便、二者根本。先所說者是方便語,後所說者是根本語。
【唐】2.有作是說:論道有二,一者開縱,二者遮奪。此中前門,是開縱論道。後門是遮奪論道,由此本文於義無失。
【唐】3.有餘師說:此中前門,顯苦法智忍但緣欲界。後門顯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同一所緣。故彼定非無色界繫,以無色定有除色想,必不緣下有漏色故。
【涼】復有說者,先所說者.明苦法忍緣欲界法,後所說者.明世第一法與苦法忍同[一〔-〕【宮】]一緣,當知無色界不能緣欲界。
§c2釋除色想
【唐】除色想定,在四無色及彼上三近分地攝。
【涼】問曰:除去色想,體性是何。
【涼】答曰:七地,謂四無色定及三未至。
【唐】問:有多處說.除色想言:[s137除色想言,有多處說…]
【唐】1.謂此處說:入無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廣說。
【涼】問曰:1此處言「除去色想」。[js3寂靜解脫.過色,無色。][s75超有色法.至無色法][s81s83寂靜解脫.超過諸色.][s84問:何故世尊於無色定皆說超言,靜慮不爾][zs78以本無色不緣下繫,是故於下說超越言。…若此超越為顯離繫,應說超一切.非唯色想等,又靜慮中應言超越。]
【唐】2.«大種蘊»說:云何除色想[s136]。謂有苾芻,起如是勝解[身死蟲食散盡等],乃至廣說。
【涼】2四大[犍=揵【宋元宮】下同]犍度亦說除去色想。
【唐】3.《波羅衍拏Pārāyaṇa》亦作是說:諸有除色想,能除一切身,於內外法中,無有不見者。
【涼】3如《波羅延》說偈:除去色想,能斷欲愛,於內外法,無不見者。
【唐】[波羅延.婆羅延.波羅耶那.波羅衍拏--雜阿含(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波羅延富隣尼迦所問.波羅延憂陀耶所問)][有部:十六婆羅門/十六倮形梵志(婆和利十六學童),十四人取泥洹;二人不取,彌勒、阿耆是也][佛記阿夷哆Ajita未來作轉輪王,彌勒Maitreya成佛。]
【唐】[小部Khuddakanikāya-經集Suttanipātapāḷi -第五品彼岸到品(Pārāyanavaggo) Posālamāṇavapucchā(布沙羅學童所問Posāla-Sutta): ‘‘Vibhūtarūpasaññissa , sabbakāyappahāyino;
Ajjhattañ ca bahiddhā ca, natthi
kiñcīti passato.’’無有諸色想,捨斷一切身,無內亦無外,不見有何物。成實論:第三解脫中外色亦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壞裂色相,斷滅諸欲,內外無見,我問是事。][(小義釋)無有色想事(得四無色定者),舍斷一切身(伏斷色身結生),內外無何物,見者之觀處(無所有處定者)。我問釋迦智,斯人如何導。]
【唐】4.《眾義品》中亦作是說:於想有想非即離,亦非無想非除想,如是平等除色想,無有染著彼因緣。
【涼】4如《眾義經》說偈:亦不有有想,亦不無無想,如是除色想,能斷渴愛因。
【唐】[義足經:不想想不色想,非無想不行想,一切斷不著者,因想本戲隨苦。][小部Khuddakanikāya-經集Suttanipātapāḷi -第四品義品(Aṭṭhakavaggo) Kalahavivādasuttaṃ鬥諍經: ‘‘Na saññasaññī na visaññasaññī, nopi asaññī na vibhūtasaññī;
Evaṃ sametassa vibhoti rūpaṃ, saññā-nidānā hi papañca-saṅkhā’’.[既非想想亦非無…障礙以想為因緣。](大義釋)不成想想者(自然所想),不成異想者(狂者亂心者),不成非想者(滅盡定者無想有情),及無有想者(四無色定者),〔已為〕斯行者(住第四禪為得空無邊處定),色即成為無,以想為因緣,〔成為〕障礙者(為愛見慢障礙者)。(八七四)]
【唐】如是諸說,義有何異。
【涼】如是等,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蘊中說:不緣下地流轉諸色,名除色想。
【唐】«大種蘊»說:遣積集色令不現前,名除色想。[s137能遣諸積集色令不現前]
【唐】《波羅衍拏》、《眾義品》說:斷色界愛,名除色想。
【涼】或有說者:此處說除去色想者,除下地色想。四大犍度言除去色想者,除有對色。如《波羅延》、《眾義經》所說偈除去色想者,斷緣色愛。
【唐】2.有說:此處除色想者,通四念住。
【唐】«大種蘊»說除色想者,唯身念住。
【唐】《波羅衍拏》、《眾義品》說除色想者,唯法念住。
【涼】或有說者,此處言除去色想者,是四念處。四大犍度言除去色想者,是身念處。如《波羅延》、《眾義經》所說除去色想者,是法念處。
【唐】3.有說:此處:除色想者,在七地攝謂四無色上三近分。
【唐】«大種蘊»說除色想者,在第四靜慮攝。
【唐】《波羅衍拏》、《眾義品》說除色想者,亦在七地攝,謂未至中間、四靜慮、空無邊處近分。
【涼】復有說者,此處言除去色想者,是四無色定及三未至。四大犍度言除去色想者,是第四禪。《波羅延》、《眾義經》所說偈除去色想者,除愛緣色。
【唐】4.有作是言:«大種蘊»說除色想者,是不共.唯內道有故,餘三是共。
【唐】5.有餘師說:此蘊所說除色想者,是共.內外道俱有故,餘三是不共。
【涼】復有說者,此言除去色想者,此內外道共除色想法,餘三是不共除色想法。
【唐】如是名為,諸說義異。
§b3作義者說--總結餘義
【唐】於此義中,復有分別。
【唐】問:何緣世第一法,非無色界繫耶。
【涼】{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不當言無色界繫。
【唐】答:
【唐】1.答:非田等故。謂無色界於世第一法,非田非器非地,不能生長世第一法,故於彼無。
【涼】或有說者,彼無色界非[因=田【三宮】]因、非地、非器,以非器等故,是以無世第一法。
【唐】2.復次,若地有餘順決擇分,彼地可有世第一法。無色界無餘順決擇分,是故無有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若彼處有觀諦善根如煗、頂、忍者,是處應有世第一法。彼無色中無,故無世第一法。
【唐】3.復次,若定,容有遍觀三界四諦善根,彼定可有世第一法。於無色定無此善根,是故無有世第一法。
【唐】4.復次,若定,容有緣一切法無我行相,彼地可有世第一法。無色定中無此行相,是故無有世第一法。
【唐】5.復次,若地,能修現觀邊世俗智,彼地可有世第一法。無色地中無如是事,故彼無有世第一法。
【唐】6.復次,若地有見道,可有世第一法。無色界中無有見道,是故無有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若有見道處,則有世第一法。無色中無見道,故無世第一法。}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無色界無見道耶。[s36無色界中無見道]
【唐】答:如前所說,無世第一法因,亦為此證。
【唐】復有別義,謂無色界奢摩他增故,要毘鉢舍那增地,能有見道。
【唐】有餘於此雙遮二界,謂:
【唐】1·欲界極麁故,無色界極細故,俱無世第一法。
【唐】2·復次,欲界善根極羸劣故,無色界善根極沈昧故,俱無世第一法。
【唐】3·復次,欲界極喧動故,無色界極寂靜故,俱無世第一法。
【唐】4·復次,若地,有遍緣智及斷結道,彼地容有世第一法。欲界雖有遍緣智,而無斷結道。無色界雖有斷結道,而無遍緣智。是故俱無世第一法。
【涼】{4復有說者,若地有智遍緣一切法,亦有斷結對治道,則有世第一法。欲界中雖有智能緣一切地,而無斷結對治道。無色界中雖有斷結對治道,而無智能緣一切地。是故欲界無色界,無世第一法。
【涼】3復有說者,欲界善根不寂靜故,無世第一法。無色界道極寂靜故,無世第一法。
【涼】2復有說者,欲界善根羸弱故,無世第一法。無色中非其境界故,無世第一法。}
[附:生處成不成]
【唐】問:頗有二聖者同生一處,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
【涼】{問曰:頗有二聖人同生一處,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有。謂一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一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
【唐】彼俱命終,生第二靜慮。
【唐】依初靜慮者,不成就世第一法,越地捨故。
【唐】依第二靜慮者,猶成就世第一法,生自地故。
【涼】有。一依初禪得正決定、二依第二禪得正決定,彼俱命終生二禪中。
【涼】彼依初禪得正決定,則不成就。所以者何。以離地故失。依二禪者彼則成就。
【唐】問:頗有二阿羅漢俱在欲界,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
【涼】問曰:頗二阿羅漢俱在欲界中,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有。謂一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一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
【唐】彼俱命終,生第二靜慮,中有未離欲界.俱得阿羅漢果[中般涅槃]。
【唐】依初靜慮者,不成就世第一法,越地捨故。
【唐】依第二靜慮者,成就世第一法,生自地故。
【涼】有。一依初禪得正決定、二依二禪得正決定,彼俱命終生二禪,中陰中得阿羅漢果。
【涼】彼依初禪得正決定者,則不成就。所以者何。以離地故失。}
4■世第一法有尋有伺等地
【唐】「世第一法,當言有尋有伺」,乃至廣說。
【涼】「世第一法當言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a1論起因由(止化地部執)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涼】復為止彼人意,言世第一法是欲界繫故。
【唐】1雖已說彼在色界繫,而未分別彼在何地,今欲分別。如已知人所居國邑,而未知彼所居宅等。此亦如是,故作斯論。
【涼】復有說者,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已說所以、已說界,未說地,今欲說故。
【唐】2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先說言:世第一法,唯色界繫。然色界中.有三種地,一有尋有伺地,二無尋唯伺地,三無尋無伺地。而未顯示.世第一法定在何地。
【唐】有諸善根.唯在有尋有伺地,如詞無礙解。
【唐】有諸善根.唯在無尋無伺地,如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
【唐】有諸善根.在有尋有伺.及無尋無伺地,如喜無量。有說:亦如初二解脫.前四勝處。
【唐】勿有生疑:世第一法,唯在一地.或在二地。今成立彼定在三地,故作此論。
【涼】復有說者,先雖明世第一法是色界繫,色界中有三種地,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地,未說世第一法為在何地,今欲說故。所以者何。
【涼】色界善根,有在一地者,如淨解脫等;有在二地者,如喜等。
【涼】今欲說世第一法所在地故,是以作[論=此論【三宮】]論。
【發】世第一法,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發】答:應言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
【八】世間第一法當言有覺有觀耶、無覺有觀耶、無覺無觀耶。
【八】答曰:世間第一法,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
【涼】世第一法,或有覺有觀,乃至廣說。
【涼】{}云何有覺有觀。
【涼】答曰:若依有覺有觀三昧.得世第一法。如未至禪、初禪是也。
【涼】問曰:上言依者有何義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共俱生義.是依義。彼世第一法生時,相應定力故,持彼心品使不散亂,是依義也。
【涼】何以知之。有成文說.共俱生義是依義,如說:若依空三昧得正決定。是中即說.俱生是依義,如苦法忍與空三昧相應,是共俱生依義;空三昧亦與世第一法相應,是名依義。
【涼】復有說者:與次第緣義,是依義。如增上忍相應三昧,與世第一法作次第緣,是名依義。
【涼】評曰:即依彼地,是名依義,如是說者好。
【涼】云何無覺有觀。
【涼】答曰:若依無覺有觀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有觀,如禪中間是也。
【涼】云何無覺無觀。
【涼】答曰:若依無覺無觀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無觀,如二禪乃至第四禪是也。{}
[止化地部執]
【唐】問:何故顯示世第一法在三地耶。
【涼】問曰:何以說世第一法在三地耶。
【唐】答:為止餘部執:此善根唯在一地。
【涼】答曰:為止併義者意故。
【唐】謂或有執:世第一法,唯有尋有伺,有相.有警覺,非等引,屬異生,緣諸行。
【涼】如彌沙塞部說:世第一法,是有覺有觀,有相.有勢,無定,是凡夫性,緣有為。
【唐】唯有尋有伺者,思搆轉故。有相者,緣名起故。有警覺者,有功用故。
【涼】有覺有觀者,能分別故。有相者,能緣故。有勢者,難得故。
【唐】非等引者,[者+(非等引者)【三宮】]相續轉故。[新譯此處不說化地部(唯欲界繫),舊譯界繫門不說化地部(三界繫)]
【涼】無定者,無相似心相續故[分別論者/彌沙塞部.一心門.許「唯有相似相續」?或是前後轉計不同]。
【唐】屬異生者,異生得故。緣諸行者,緣有為故。
【涼】是凡夫者,凡夫身中可得故。緣有為者,緣諸行故。
【唐】為止彼執。顯此善根.通在三地。
【涼】為止如是併義者意,故說在三地。
§a2分別三地-本論
【發】1.云何有尋有伺。
【發】答:若依有尋有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八】云何有覺有觀[觀=觀乎【三宮聖乙】*]。
【八】答曰:依有覺有觀三昧得世間第一法,[是=此【三宮聖聖乙】*]是謂有覺有觀。
【唐】謂依未至及初靜慮.入正性離生者,所得世第一法。
【涼】{云何有覺有觀。
【涼】答曰:若依有覺有觀三昧.得世第一法。如未至禪、初禪是也。
【唐】問:此中依言,欲顯何法。
【涼】問曰:上言依者有何義耶。
【唐】有作是說:此俱生定,說名為依。謂世第一法.相應定,以依聲說。
【唐】此俱生依,有成文證。如智蘊說: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於苦法智忍相應定.以依聲說,此亦如是。
【涼】答曰:或有說者:共俱生義.是依義。彼世第一法生時,相應定力故,持彼心品使不散亂,是依義也。
【涼】何以知之。有成文說.共俱生義是依義,如說:若依空三昧得正決定。是中即說.俱生是依義,如苦法忍與空三昧相應,是共俱生依義;空三昧亦與世第一法相應,是名依義。
【唐】有餘師說:此等無間緣定,說名為依。謂增上忍相應定,以依聲說。
【涼】復有說者:與次第緣義,是依義。如增上忍相應三昧,與世第一法作次第緣,是名依義。
【唐】如是說者:即彼三地,說名為依。後所說依,應知亦爾。
【涼】評曰:即依彼地,是名依義,如是說者好。
【發】2.云何無尋唯伺。
【發】答:若依無尋唯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唐】謂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者,所得世第一法。
【八】云何無覺有觀[*]。
【八】答曰:依無覺有觀三昧得世間第一法,[*]是謂無覺有[觀=觀也【三宮聖聖乙】]觀。
【涼】云何無覺有觀。
【涼】答曰:若依無覺有觀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有觀,如禪中間是也。
【發】3.云何無尋無伺。
【發】答:若依無尋無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唐】謂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者,所得世第一法。
【八】云何無覺無[觀=觀乎【三宮聖聖乙】]觀。
【八】答曰:依無覺無觀三昧得世間第一法,[是=此【三宮聖乙】]是謂無覺無[觀=觀也【聖聖乙】]觀。
【涼】云何無覺無觀。
【涼】答曰:若依無覺無觀三昧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無觀,如二禪乃至第四禪是也。}
§a3修何地見道、世第一及現觀邊俗智
§b1正說-辨初定三地
【唐】1.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彼修:一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二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三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修:三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四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四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五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五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六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六地見道,一地世第一法,七地現觀邊世俗智。
【涼】若依未至地.得正決定,彼一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初禪.得正決定,彼二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禪中間.得正決定,三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二禪.得正決定,四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三禪.得正決定,五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四禪.得正決定,六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唐】2.有餘師說: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彼修:二地見道,二地世第一法,三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修:三地見道,三地世第一法,四地現觀邊世俗智。
【唐】所以者何。以彼三地,皆一地故;一隨眠故;此中善法互為因故。
【唐】依餘地,如前說。
【涼】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得正決定,一地見道修、一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初禪.得正決定,二地見道修、二地世第一法修;
【涼】若依禪中間.得正決定,三地見道修、三地世第一法修。
【涼】何以故。皆是一地法故;此中有漏法,一種使所使故;此中諸善,展轉為因故。
【涼】二禪以上,如先說。
【唐】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作是說,則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者,應得二地世第一法,謂有尋有伺及無尋唯伺。
【唐】若爾,便違此文所說:
【唐】「云何有尋有伺:若依有尋有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唐】云何無尋唯伺:若依無尋唯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唐】勿有此過,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涼】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何以故。若依無覺有觀三昧得正決定,得二種世第一法:有覺有觀、無覺有觀。
【涼】若然者,則違經文,如說:「云何名無覺有觀。若依禪中間得世第一法,是名無覺有觀。」
【涼】如先說者好。[卷第二終【三】]
§b2世第一與見道
【涼】[卷第三雜揵度世第一法品之三首【宋元宮】=卷第三雜犍度世第一法品第一之三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首卷]
【唐】問:何故見道,修自他地。世第一法,唯修自地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見道自地他地修非世第一法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答:見道無漏、解脫、離繫。世第一法不如是故。
【唐】2.復次,見道雖在地,而不墮界。世第一法在地,亦墮界故。[墮有六種.一界墮.二趣墮三補特伽羅墮.四處墮.五有漏墮.六自體墮(自相續)…在有四種.一自體在(攝自性).二器在.三現行在.四處在.][s17雖在地中,不墮界中.]
【涼】或有說者,見道展轉為因,非世第一法。
【涼】8復有說者,見道聖人身中修,以聖人身中修故,自地他地修。世第一法凡夫身中修,以凡夫身中修故,唯自地修非他地修。
【唐】3.復次,見道由三緣故修:一因長養故,二同辦事故,三同對治故。
【唐】因長養者,謂六地見道,展轉為因。[1相資故修][2相屬故修][3同治故修]
【唐】同辦事者,謂上地見道所應作事,下地見道亦能辦之。
【唐】同對治者,謂上地見道所對治惑,下地見道亦能對治。
【唐】修道亦以如上所說,三緣故,修自地他地。
【唐】因長養者,謂九地修道,展轉為因。又如法智離欲界染,亦修類智。此但由一緣,謂因長養故。[斷欲時.兼修四類,斷上染位.修苦集法。]
【唐】同辦事者,謂上地修道所應作事,下地修道亦能辦之。又如苦智所應作事,乃至道智.亦皆能辦。
【唐】同對治者,謂上地修道所對治惑,下地修道亦能對治。又如一念此智現前,能於未來修無量念。
【唐】世第一法,非因長養,諸地不能互為因故。亦非同辦事,於煩惱斷.不能證故。亦非同對治,以不能永斷諸煩惱故。
【涼】3復有說者,見道有三事故修:一、從因生;二、能作對治;三、能辦事。
【涼】從因生者,六地中展轉更相為因。
【涼】對治者,若對治斷一地欲,餘地亦名對治斷。
【涼】辦事者,如一地事辦,餘地亦辦。
【涼】世第一法,不從因生者,不展轉為因故。非對治者,不斷結故。不辦事者,非如聖道能辦事故。
【涼】修道亦以此三事故,自地他地修。
【涼】彼亦展轉為因。如法智斷欲界結,比智亦修。彼比智非欲界對治道,法智現前時,亦名修。
【涼】亦名對治。辦事者,如第四禪地苦智修,[如〔-〕【三宮】]如初禪地亦修。如初禪地道辦事,第四禪地道亦辦;如第四禪地道辦事,初禪地亦辦。
【唐】4.復次,世第一法,繫屬相續。見道不如是故。
【唐】5.復次,世第一法,能辦異熟。見道不如是故。
【唐】6.復次,世第一法,為愛所繫。見道不如是故。
【涼】6復有說者,無漏法所作異,有漏法所作異。所以者何。世第一法為愛所繫,無漏法者不為愛所繫。
【唐】7.復次,世第一法,有垢有過、有毒有刺、有染[有穢]有濁[s76有漏義]。見道不如是故。
【涼】復有說者,世第一法,有垢、有過患、雜毒、滓濁,是以不他[地=他地【三宮】]地自地修。見道,無垢無過、不雜毒、不滓濁,是以自地他地修。
【唐】8.復次,世第一法,依異生身,異生身法不修他地。見道唯依聖者身,聖者身法修自他地故。
【涼】2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在界為界所繫、在地為地所繫。無漏法在界在地,不為界地所繫。
【涼】4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在身有繫,無漏法.在身不繫。
【涼】5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必生報,無漏法.不生報。
§b3世第一與現觀邊俗智
【唐】問:世第一法,與現觀邊諸世俗智,同是有漏,何故彼智,自他地修。世第一法,唯修自地。
【涼】問曰:同是有漏,以何等故,見道邊等智自地他地修,非世第一法耶。
【唐】答:
【涼】答曰:
【涼】5或有說者,見道邊等智,不用功而得,以見道力故修。如見道[力=中【明】]力能自地他地修,彼見道邊等智亦修。世第一法大功力得,是以唯自地修非他地修。
【唐】1.答:現觀邊世俗智.是見道眷屬,依見道修[相屬故修]。如見道修自他地,彼智亦爾。世第一法.不如是故。
【涼】復有說者,見道邊等智.是見道眷屬,常不相離。如見道自地他地修,彼亦如是。世第一法.非見道眷屬相離,是以唯自地修非他地修。
【唐】2.復次,現觀邊世俗智.依聖者身,聖者能修自地他地。世第一法.不如是故。
【唐】3.復次,現觀邊世俗智.依隨信隨法行身,彼能具修自地他地。世第一法.不如是故。
【涼】復有說者,見道邊等智,堅信堅法身中可得,若起上地法現在前,下地便修。世第一法凡夫身中可得,一切凡夫不能修於他地。[śraddhānusārin dharmānusārin sāra堅]
【唐】4.復次,現觀邊世俗智,有冤敵,無勢力。有冤敵故[有所治],自他地修;無勢力故,依他力修。世第一法,無冤敵,有勢力。無冤敵故,唯修自地;有勢力故,依自力修。[冤=怨【三宮】*]
【唐】5.復次,現觀邊世俗智,不用功得,隨見道力,自他地修。世第一法,用功而得,是故唯能修於自地。
§b4見道修自下
【唐】問:何故六地所起見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
【涼】問曰:以何等故,上地見道現在前時.下地修,下地見道現在前時.上地不修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答:上地法勝,現在前時,則能修下。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能修上。如劣朝勝.非勝朝劣,此亦如是。
【涼】或有說者,上地法勝,若現在前時,下地則修。下地法劣,現在前時,不修上地。猶如勝人不造詣劣人,劣人則應造詣勝人;彼亦如是。
【唐】2.復次,下地力劣,依上而修,如力劣人依附強者。上地力勝,不依下修,如力勝人不依附劣。
【唐】3.復次,下地屬上故,上能修下。上地不屬下故,下不能修上。如人屬他受他驅使,不屬他者他不能役。
【唐】4.復次,若依上地,入正性離生,彼於下地已得離染,故能修下。若依下地入正性離生,彼於上地未得離染,設已離染.不得自在。以不依彼入正性離生故,由此下地不能修上。
【唐】5.復次,若於上地,入正性離生,彼於下地已得故能修。若依下地,入正性離生,彼於上地未得故不修,設已得者.而不自在,以不依彼入正性離生故。[s168以是初得道故]
【涼】復有說者,若依上地得正決定,下地諸法先已得故,是以故修。若依下地得正決定,上地諸法或得不得,是以不修。
【唐】6.復次,下地求上故,上修下。上地不求下故,下不修上。
【涼】復有說者,上地諸法從下地因生,下地諸法不從上地因生,是以不修。
【唐】7.復次,下地能斷上故,上能修下。上地不斷下故,下不修上。[治有頂等]
【唐】8.復次,下能辦上事故,上須修下。上不能辦下事故,下不修上。
【涼】78復有說者,下地法不能對治上地,上地法[能=不能【三宮】]能對治下地,以不對治故是以不修。
【涼】4復有說者,若依上地得正決定,爾時離下地欲故,是[以=以故【三宮】]以修。若依下地得正決定,上地或離欲或不離欲。設使離欲,於上地法不得自在;設得自在,應即上地得正決定,而不能得,是以知不自在。
【涼】3復有說者,下地法攝屬上地,是以故修。上地法不攝屬下地,是以不修。
【唐】9.復次,猶如六種守護法故。謂三十三天,懼阿素洛,安布六軍而自守護:一依海住龍.二堅手天.三持鬘天.四恒憍天.五四大王眾天.六三十三天。若阿素洛.從自宮出,欲與諸天興戰諍時,依海住龍.先與戰諍。若龍能勝阿素洛者,餘五天軍無事而住。若不能勝,堅手天軍即助其力。若二能勝,餘四天軍無事而住。若不能勝,持鬘天軍復助其力。若三能勝,餘三天軍無事而住。若不能勝,恒憍天軍復助其力。若四能勝,餘二天軍無事而住。若不能勝,四大王軍復助其力。若五能勝,三十三天無事而住。若不能勝,三十三天與前五軍.相助戰諍,令阿素洛退敗馳走。
【涼】9復有說者,猶如六種守護法故。三十三天為備阿修羅故,安六種守護:一、依水住龍;二、杵手神;三、持花鬘神;四、常放逸神;五、四天王;六、三十三天。若依水住龍能壞阿修羅者,餘五無事。而水住龍若不能,杵手神助,餘四無事而住。若二不勝,持花鬘神助,餘三無事而住。若三不勝,放逸神助,餘二無事而住。若四不勝,四天王助,餘一無事而住。若五不勝,三十三天助,帝釋無事而住。彼若不勝,爾時帝釋躬身自出,執金剛杵雨金剛雹,時阿修羅眾即時退散。
【唐】如是見道,為欲對治見所斷惑,安布六地:一未至定,乃至第六第四靜慮。
【唐】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未來唯修一地見道,即能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五地無事而住。
【唐】若依初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二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四地無事而住。
【唐】若依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三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三地無事而住。
【唐】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四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其餘二地無事而住。
【唐】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五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第四靜慮無事而住。
【唐】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未來便修六地見道,相助永斷見所斷惑。
【唐】故依上地能修於下,依彼下地不能修上。
【涼】如是見道斷結對治,在六地中:若依未至得正決定,即彼地見道.斷見道所斷結,其餘五地無事而住。若依初禪得正決定,上地則無事而住;未至禪得修,亦隨順初禪。若依中間、二禪、三禪亦如是。若依四禪得正決定,彼四禪中見道斷見道所斷結;下地得修,亦隨順第四禪。
【唐】10.復次,猶如依山六重池故,謂從山頂乃至於下,有六泉池連次流注。其最上水流遍六池,第二遍五,第三遍四,乃至第六唯遍一池。如是六地所起見道,上能修下,下不修上。
【涼】復有說者,猶如山陂有六重池次第而下,其在上池次流於下,下池不能逆流於上。如是上地無漏流注下地,是以故修。下地無漏不能流注上地,是以不修。
§a4尋伺法與尋伺地-《品類足論》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或尋相應非伺,或伺相應非尋,或尋伺俱相應,或尋伺俱不相應耶。
【涼】問曰:世第一法,頗有覺非有觀耶,有觀非有覺耶,亦有覺有觀耶,非有覺非有觀耶。
【唐】答:有。
【涼】答曰:有。
【唐】1.尋相應非伺者,謂未至定、初靜慮伺,伺與自性不相應故。
【唐】2.伺相應非尋者,謂尋,及靜慮中間除伺.餘心心所法。
【唐】3.尋伺俱相應者,謂未至定、初靜慮中,除尋伺,餘心心所法。
【唐】4.尋伺俱不相應者,謂靜慮中間伺,及上三靜慮心心所法,并一切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云何有覺非有觀耶。答曰:如未至禪、初禪覺相應觀是也。所以者何。觀不[相=自【宮】]相應故。
【涼】云何有觀非有覺。答曰:覺,諸中間禪觀相應法。
【涼】云何有覺有觀。答曰:如未至禪、初禪,除其覺觀,餘相應法,所謂十大地、十善大地及心。
【涼】云何非有覺非有觀。答曰:謂中間禪觀,諸餘覺觀不相應法,如二禪、三禪、四禪相應法,及色、心不相應行。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非有尋有伺、非無尋唯伺、非無尋無伺耶。
【涼】問曰:頗世第一法非有覺有觀、非無覺有觀、非無覺無觀耶。
【唐】答:有。謂未至定、初靜慮伺。
【涼】答曰:有。如未至禪、初禪地觀。
【唐】彼非有尋有伺。所以者何。如品類足說:「云何有尋有伺法。答:若法尋伺相應。」彼伺,雖尋相應.而非伺故。
【唐】亦非無尋唯伺。所以者何。如品類足說:「云何無尋唯伺法。答:若法伺相應非尋。」彼伺,唯尋相應.非伺故。
【唐】亦非無尋無伺。所以者何。如品類足說:「云何無尋無伺法。答:若法尋伺不相應。」彼伺,唯伺不相應.非尋故。
【涼】彼非有覺有觀。所以者何。如說:「云何覺觀相應法。答曰:若法與覺觀相應。」彼觀唯與覺相應,不與觀相應。
【涼】云何非無覺有觀。答曰:觀。所以者何。如說:「云何無覺有觀相應法。答曰:若法不與覺相應、與觀相應法。」彼觀,唯與覺相應,不與觀相應。
【涼】云何非無覺無觀。答曰:觀。所以者何。如說:「云何無覺無觀相應法。答曰:若法不與覺觀相應[應=應與觀相應【三宮】]。」[彼〔-〕【宮】]彼觀,雖不與觀相應,與覺相應。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尋伺不相應,非非伺耶。
【唐】答:有,謂靜慮中間伺。彼雖尋伺不相應,而非非伺。所以者何。伺自性故。
【涼】問曰:頗世第一法,非與有覺有觀相應,非不是觀耶。
【涼】答曰:有,禪中間觀。彼不與覺觀相應,非不是觀。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在有尋有伺地,與伺相應,非尋耶。
【唐】答:有,謂尋。彼唯與伺相應故。
【涼】問曰:頗世第一法,[有=在有【三宮】]有覺有觀地,非覺唯觀耶。
【涼】答曰:有,在未至及初禪地覺。唯與觀相應,非覺。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在無尋有伺地,是相應法,非伺相應耶。
【唐】答:有,謂靜慮中間.伺。彼與自性.不相應故。
【涼】問曰:頗世第一法,在無覺有觀地,非覺非觀相應耶。
【涼】答曰:有,禪中間觀。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在有尋有伺地,而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唐】答:有。有尋有伺者,謂未至定.及初靜慮.除尋伺,餘心心所法。無尋唯伺者,謂尋。無尋無伺者,謂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問曰:頗世第一法,在有覺有觀地,亦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耶。
【涼】答曰:有。云何有覺有觀。如未至禪及初禪地,覺觀相應法。[云=應【宋元】]云何無覺有觀。即彼覺是也。云何無覺無觀。即彼色、心不相應行是也。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在無尋唯伺地,而有二種,謂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唐】答:有。無尋唯伺者,謂靜慮中間除伺.餘心心所法。無尋無伺者,謂彼地伺.及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問曰:頗世第一法,在無覺有觀地,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耶。
【涼】答曰:有。云何無覺有觀。如禪中間.無覺有觀相應法是。云何無覺無觀[耶=即【宮】]耶。彼觀、色、心不相應[行=行是【三宮】]行。
5■世第一法三受根相應
【唐】「世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乃至廣說。
【涼】「世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雖已說彼依地差別,而未分別與何相應,今欲分別。如已知人所居宅等,而未知彼朋友伴侶。此亦如是,故作斯論。
【涼】答曰: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所以、界、地,未說相應,今欲說故。
【唐】有作是說:雖已顯示世第一法通在三地,而未說彼通在六地;今顯彼與三根相應,欲令知彼通在六地,分明現見.如掌中果。由是因緣,故作此論。
【涼】復有說者,先已說世第一法在三地,未說在六地;今欲以根明六地義.分明了了,如觀掌中阿摩勒菓。
§a2總說三根相應
【發】世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相應耶。
【發】答:應言,或樂根相應、或喜根相應、或捨根相應。
【八】世間第一法,當言樂根相應耶、喜根護根相應耶。
【八】答曰:世間第一法,或樂根相應、或喜根相應、或護根相應。
【唐】先已說彼非欲界繫,即知不與憂苦相應。是故唯依三根作論。
§a3別說三根相應
【唐】雖總說彼三根相應.而未顯示相應差別,故應復說差別之相。
【發】云何樂根相應。
【發】答: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八】云何樂根相應[應=應乎【三宮聖聖乙】*]。
【八】答曰:依第三禪.得世間第一法,[是=此【三宮聖乙】]是謂樂根相應[應=應也【聖聖乙】*]。
【涼】云何世第一法樂根相應。
【涼】答曰:若依第三禪,得世第一法。
【唐】然第三靜慮.世第一法,或樂根相應,或不相應。
【唐】1.樂根相應者:謂除樂根,餘心心所法。
【唐】2.不相應者:謂即樂根,及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何者樂根相應。何者非樂根相應。
【涼】答曰:除樂根,諸餘樂根相應法。
【涼】何者不相應。答曰:樂根色心不相應行。
【唐】今且說餘心心所法,故說彼與樂根相應。
【發】云何喜根相應。
【發】答:若依初二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八】云何喜根相應[*]。
【八】答曰:依第一、第二禪.得世間第一法,[*]是謂喜根相應。
【涼】云何喜根相應。
【涼】答曰:若依初禪二禪,得世第一法。
【唐】然初二靜慮.世第一法,或喜根相應,或不相應。
【唐】1.喜根相應者:謂除喜根,餘心心所法。
【唐】2.不相應者 :謂即喜根,及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此中,誰與相應,誰不與相應[應=應誰與相應【三宮】]。
【涼】除喜根,諸餘喜根相應法。
【涼】誰不與相應。喜根色心不相應行。
【唐】今且說[說+(彼)【三宮】]餘心心所,故說彼與喜根相應。
【發】云何捨根相應。
【發】答:若依未至.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八】云何護根相應。
【八】答曰:依未來禪、依禪中間、依第四禪.得世間第一法,[是=此【三宮】]是謂護根相應。
【涼】云何捨根相應。
【涼】答曰:若依未至禪.第四禪,得世第一法是也。
【唐】問:何故不說靜慮中間。
【唐】答:此文應作是說:若依未至、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彼所得世第一法。
【涼】問曰:何以不說禪中間耶。
【涼】答曰:應作是說:若依未至、中間禪、第四禪.得世第一法。
【唐】而不爾者,有何意耶。
【涼】而不爾者,有何義。
【唐】答:已說未至,應知亦說靜慮中間。所以者何。以未至聲亦顯彼故,俱是未至根本地故。如«大種蘊»說:「大種依何定滅。答:依四或未至故。」[s96依未至言,通靜慮中間及上地近分,皆未至彼根本定故,立未至名。]
【涼】答曰:中間禪,通名未至。
【唐】然此三地.世第一法,或捨根相應,或不相應。
【唐】1.捨根相應者:謂除捨根,餘心心所法。
【唐】2.不相應者:謂即捨根及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是中,誰與相應,誰不與相應。
【涼】誰與相應。除捨根,諸餘捨根相應法;
【涼】誰不與相應。捨根、色、心不相應行。
【唐】今且說彼餘心心所,故說彼與捨根相應。
§a4非三根相應者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不與樂根、喜根、捨根相應耶。
【唐】答:有。謂彼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
【涼】頗有世第一法,不與喜根、樂根、捨根相應耶。
【涼】答曰:有,色、心不相應行。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是相應法,而不與樂、喜、捨根相應耶。
【唐】答:有。謂即三根,以彼不與自性他性根相應故。
【涼】頗有相應法,而不與世第一法相應耶。
【涼】答曰:有,即三根體是也。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四
卷5■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五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四
6■世第一法唯一剎那
【唐】「世第一法,當言一心多心耶。」乃至廣說。
【涼】世第一法,當言一心.為多心。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分別論者)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雖已說彼相應差別,而未顯示現前多少,今欲顯示唯一剎那,故作斯論。
【涼】先已說世第一法體性、已說所以、已說界、已說地、已說根相應,未說現在前,今欲說故。
【唐】2.復次,為欲遮遣他宗義故。如分別論者執:世第一法,相續現前。彼說:相續總有三種,一時相續[時分相續].二生相續[生有相續/一期相續].三相似相續,世第一法.雖無前二,而有後一。今欲遮遣彼所執義,顯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
【涼】或有說者,言世第一法是相續現前,為止彼人如是意、欲顯世第一法現在前一剎那故。
【唐】3.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先已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勿有生疑:如心所法既有多種,心亦應然。為令彼疑得決定故,顯心所法雖有多種.而心唯一。
【唐】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涼】3或有說者,先說「諸心心數法次第.得正決定」,或謂:有心心數法多,彼剎那亦多。為決定此義故,而作此論。
【涼】2復有說者,相續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或謂無二相續,唯有相似相續,如彌沙塞部所說。為止彼人意故,而作此論。[前文:無相似心相續故.]
§a2明宗
【發】世第一法,當言一心多心耶。
【發】答:應言一心。
【八】世間第一法,當言一心.為眾多心耶。
【八】答曰:世間第一法當言一心,非眾多心。
【涼】世第一法,當言一心、為眾多心。
【涼】答曰:當言一心,不當言眾多心。
【唐】問:如前已說,未來修者,亦得名為世第一法。是則此法應有多心,而言一心斯有何意。
【唐】答:此中但說現在前者,故言一心。
【唐】問:今於此中,何故不說未來修者。
【涼】問曰:如世第一法現在前,未來心心數法修,亦名世第一法,此中何以不說。
【唐】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答曰:彼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如有餘義,簡略義.亦如是。
【唐】此中復有多復次,釋,前已說故今不說之[前問:若彼亦是世第一法,此中本論何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彼未來者屬現在,若說現世,當知亦說未來。
【涼】復有說者,若能與次第緣,是中說之。如是義應如先以次第說。
§a3正釋(不起餘劣等勝心)
【唐】雖說一心,而未釋義。
【發】何故此法非多心耶。
【八】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一心,非眾多心[心=心乎【三宮聖聖乙】]。
【唐】非但有言,義則可了。
【涼】問曰:以何等故,世第一法當言一心。應說所以,不但以言故.此義便立。
【發】答:從此心心所法無間,不起餘世間心,唯起出世心。
【八】答曰:若世間第一法中間,不起餘世間法,唯有無漏。
【唐】1.世間心者:謂有漏墮有心,即所遮止第二念等世第一法。
【唐】2.出世心者:謂無漏斷有心,即所引起苦法智忍相應之心。
【涼】答曰:此心心法次第[便=更【三宮】]便不起世間有漏心,唯生無漏苦法忍相應心。
[遮起餘心-劣等勝]
【發】若當起餘世間心者,為劣為等為勝。
【八】若當起者,若小.若等.若妙。
【唐】無有是處,為分別故.假設斯問。劣等勝者,對前剎那,但有三故。
【涼】若當起者,無有是處。為分別故,設使起者.若小若相似若勝。
【發】1.若當劣者,應不能入正性離生。何以故。非以退道能入正性離生故。
【八】設使小者,不越次取證。以何等故。不以退道於等法中越次取證。
【唐】a.謂非衰退萎悴.墜落破壞之道,能入正性離生。
【唐】b.要以勝進增盛.勇猛堅固之道,能入正性離生故。
【涼】若當小者,不能得正決定。所以者何。不以衰退未成道.得正決定,應以勝進勢力道.得正決定。
【發】2.若當等者,亦不能入正性離生。何以故。先以此類道.不能入正性離生故。
【八】若當等者亦不越次取證。以何等故。本不以此道越次取證。
【涼】若相似者,亦不能得正決定。所以者何。先不以此道得正決定。
【唐】謂此初後品類相似,如初剎那,有障礙.有留難[<離].無勢力故,不能入正性離生,後諸剎那,亦應如是。如初剎那,不能無間引起聖道,後諸剎那亦應如是,品類同故。則應究竟不能證入正性離生,如是應無解脫出離。
【涼】如初剎那,後剎那亦爾。如初剎那.留難停住.不得正決定,後眾多剎那.亦留難停住.不得正決定。如初剎那不能取聖道,後眾多剎那亦不能取聖道。
【涼】問曰:若然者,修道中若以下心[有漏無間]亦不能取聖道。
【涼】答曰:見道異,本曾得道異。
【發】3.若當勝者,先應非世第一法,後方是世第一法。
【八】若當妙者,彼本心心所念法,此非世間第一法;若後心心所念法,此是世間第一法也。
【涼】若當勝者,亦不能得正決定。所以者何。前者則非世第一法。
【唐】以世第一法聲,顯最勝等義故。
【唐】問:先者既非世第一法,為是何法。
【涼】問曰:若非者,為是何法。
【唐】答:是增上忍。
【涼】答曰:是增上忍,[後=復【三】]後是世第一法。
[見道唯勝加行生]
【唐】問:何故見道唯勝加行無間引生,於修道中引生聖道通劣等勝。
【涼】問曰:以何等故,修道中若相似若小,能與無漏作次第,見道唯勝。
【唐】答:
【涼】答曰:
【唐】1.以見道是未曾得道,要多功用加行作意.方能現前,是故唯勝加行引起。
【唐】2.修道既是本曾得道,不多功用加行作意.而現在前,故劣等勝皆能引起。
【涼】2修道是本曾得道,不多用功力.而現在前,是以若相似若小.能作次第。
【涼】1見道是未曾得道,多用功力.乃現在前,是以必用勝者。
§a4彼此為幾緣
【唐】然世第一法與第一法,為因緣增上緣:
【涼】世第一法,於世第一法,因.威勢因者:
【唐】A.因緣者,有三因,謂相應因.俱有因.同類因,此是總說。若別說者,
【涼】共生因、相應因、相似因,三因者,是總說義。若別說者,
【唐】a.過去與過去為二因:謂相應.俱有;與未來為一因,謂同類。
【唐】b.未來與未來為二因:謂相應.俱有。
【唐】c.現在與現在為二因:謂相應.俱有;與未來為一因,謂同類。
【涼】過去於過去二因:相應、共生;過去於未來,一相似因;
【涼】未來於未來二因:相應、共生;
【涼】現在於現在二因:相應、共生;現在於未來,一相似因。
【唐】B.增上緣者,謂不礙生及唯不障。
【涼】不障礙生得法,是威勢緣。
7■世第一法無退
【唐】「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乃至廣說。
【涼】世第一法,當言退、當言不退。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大眾部)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雖已說彼一心非多,而未分別為退不退,今欲分別,故作此論。
【涼】前已說世第一法體性、所以、界、地、根、一心,未說不退,今欲說故而作此論。
【唐】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唐】謂或有執.世第一法亦有退者,為止彼意,顯示此法決定不退,故作斯論。
【涼】或有說「世第一法是退」者[大眾部:多念相續.故便有退],為止彼人意故;又欲去他義,顯自義與法相相應故。
§a2明宗
【發】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
【發】答:應言不退。
【八】世間第一法,當言退[退=退耶【三宮聖聖乙】]不退耶。
【八】答曰:世間第一法不退也。
【涼】問曰:世第一法當言退、當言不退耶。
【涼】答曰:不退。
§a3正釋
§b1由三義遮起不相似心
【唐】雖有此說,應更顯示不退因緣,非但有言.義便顯了。
【涼】問曰:云何不退。應說其所以,不可但以言故此義便立。
【發】何故此法定不退耶。
【八】以何等故世間第一法不退乎。
§c1正答
【發】答:世第一法,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順趣ninna/nimna、流注poṇa/pravaṇa(dhārā)、浚輸pabbhāra/prāgbhāra][比丘從滅盡定起已,心何所樂?何所趣?何所順耶?…比丘從滅盡定起已,心樂離、趣離、順離vivekaninnaṃ cittaṃ hoti, vivekapoṇaṃ
vivekapabbhāran。]
【八】答曰:世間第一法,諦順、諦滿、諦辦[辦=辨【聖聖乙】*],無空缺處、無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
【涼】答曰:世第一法,隨順諦、轉近諦、垂入諦。
§d1三義
【唐】問:云何名為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耶。
【唐】1.有說:此中現觀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現觀、趣向現觀、臨入現觀。
【涼】3云何隨順諦。隨順見道故。云何轉近諦。轉近見道故。云何垂入諦。垂入見道故。
【唐】2.有說:此中道諦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道諦、趣向道諦、臨入道諦。
【涼】復有說者,隨順道諦、轉近道諦、垂入道諦。
【唐】3.有說:此中見道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見道、趣向見道、臨入見道。
【唐】4.有說:此中苦諦說名為諦,謂世第一法,隨順苦諦、趣向苦諦、臨入苦諦。
【唐】5.有說:此中苦法智忍名諦,謂世第一法,隨順苦法智忍、趣向苦法智忍、臨入苦法智忍。然於此中隨順有二:一趣向隨順,二臨入隨順。世第一法,於苦法智忍.具二隨順,為等無間緣.引生彼故。
【涼】復有說者,隨順苦法忍、轉近苦法忍、垂入苦法忍。世第一法,於苦法忍有二種轉近:一、隨順轉近;二、垂入轉近。
§d2遮不相似有漏心
【唐】「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者,謂此世第一法.彼苦法智忍中間,無容得起.有漏墮有.不相似心。
【唐】「令不得入聖諦現觀」者,謂令苦法智忍不得現前。
【唐】彼中間不起不相似有漏心,使苦法忍不現在前。
【唐】問:世第一法既是有漏,與無漏心.可不相似;何故乃說.有漏墮有心.名不相似,無漏斷有心.名相似耶。
【涼】問曰:世第一法是有漏心,向言「不起不相似有漏心」,苦法忍是不相似心;何以言.有漏是不相似心、無漏是相似心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答:世第一法,厭惡有漏,趣向無漏,故說有漏.名不相似,無漏名相似,背此向彼故。猶如有人為自親里之所苦惱,依附他人以為救護,於自親里作他人想,於他人處作親里想。此亦如是。
【涼】世第一法惡賤有漏心,以惡賤故.言不相似,無漏言相似。猶如有人為自親里之所苦惱,親近他人.作親里想,於自所親.作他人想。彼亦如是。
【唐】2.復有說者,世第一法,以與苦法智忍同辦一事,謂捨異生性等,故說有漏.名不相似;無漏名相似,同辦一事故。
【涼】復有說者,世第一法、苦法忍同辦一事故,所謂捨凡夫事、得住聖法。
§c2渡流二喻
【唐】為於前義.乃至愚夫.亦能解了,故說現喻。
[初喻]
【發】譬如壯士,度河度谷度山度崖[(度=渡【三】*)],中間無能迴轉,彼身還至本處.或往餘處,先所發起增上身行.未至所趣.必不止息。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此彼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
【八】譬如士夫,[渡=度【三宮】]渡水.度山谷坂.若險難處,正身不迴身,未到頃[意正=正意【三宮】]意正必到。世間第一法亦復如是,諦順、諦滿、諦辦[*],無空缺處.無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
【涼】猶如士夫,[渡=度【明宮】]渡河[渡=度【三宮】下同]渡谷.渡山渡坑,乃至廣說。
[釋初喻]
【唐】此中,渡河者,謂從此岸往趣彼岸。渡谷者,謂從此邊往趣彼邊。渡山者,謂從此峯往趣彼峯。渡崖者,謂從高趣下。或如有人,從屋𣖷[𣖷=脊【三宮】]墮,未至地頃.便起是心:我當騰踴,却還本處。彼如意不。無如是事。假使彼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或以藥物、還至本處,可有是事。然從世第一法,未至苦法智忍,中間能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
【涼】渡河者,從此至彼。渡谷者,從此岸至彼岸。渡山者,從此山至彼山。渡坑者,從高至下,從下至高。猶如有人,從高上墮,未至地頃.便作是念:欲還本處。得如意不。答曰:不得。假使彼人,若以神足、若以呪術、若以藥草還至本處,可有是事。住世第一法時,無有一法能障苦法忍使不現前。
[二喻]
【唐】為令此義轉得明了,故今復舉第二現喻。
【發】如贍部洲.有五大河,一名殑伽(Gaṅgā).二名閻母那(Yamunā鹽牟那)(朱木納Jumunā).三名薩洛踰[洛=落](sarayū薩羅遊/薩羅由)(Ghagra嘎哥拉).四名阿氏羅筏底(阿恃多伐底Ajiravatī)(Rapti拉布提)[阿利羅拔提河Ajiravatī阿氏羅筏底][hiraṇyavati有金河,熙連河,㕧羅拏伐底河][閻浮檀金jāmbūnada].五名莫醯(Māhī摩醯河)(kusi庫西)。如是五河,隨順大海、趣向大海、臨入大海,中間無能迴轉彼流.還至本處.或往餘處,彼決定能流入大海。[中含.雜含:五大河]
【發】世第一法.亦復如是,隨順諦、趣向諦、臨入諦,彼此中間.無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
【八】譬如五大[駃=駛【三宮】,駄【聖聖乙】]駃水,一為恒迦、二為[擔=檐【三宮】]擔扶那、三為薩牢、四為伊羅跋提、五為摩醯,盡趣大海,無能斷流、無能障者,盡趣大海、海滿、海辦[*]。
【八】世間第一法亦復如是,諦順、諦滿、諦辦[*],無空缺處、無所有.不起若干心不得思惟。
【涼】譬如閻浮提.有五大河:一名恒伽;二名夜摩那;三名薩羅由;四名阿夷羅跋提;五名摩醯。流趣大海,乃至廣說。
[二喻差別]
【唐】問:前喻今喻有何差別。又前於義,有何不盡而更須說第二喻耶。
【涼】問曰:前喻後喻有何差別。
【涼】答曰:
【唐】有說:二喻於義無別,欲令前喻所顯義理轉復增明,故說今喻。
【涼】無有差別。所以者何。欲因二喻以明一義.令分明故。
【唐】有說:二喻亦有差別。
【唐】1.前喻為遮不如理事。後喻為顯如理事故
【唐】2.復次,前以內分具足為喻。後以外分具足為喻。
【唐】3.復次,前喻為止內分留難。後喻為止外分留難。
【涼】2復有說者,前者以內法具為喻,後者以外法具為喻。
【涼】3復有說者,前喻為止內留難法,後喻為止外留難法。
【涼】1復有說者,前喻為止不如法事,後喻為顯如法事。
[釋次喻]
【唐】如五大河流入大海,無能迴彼「還至本處」,謂令還入無熱惱池;無能轉彼「往趣餘處」,謂使傍流,或左或右。前喻迴轉,准此應知。
【涼】彼五河流趣大海,無能制者、無能遮者、無能住者、無能移者。
【唐】彼五大河未入海頃,頗有能令不入海不。無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或以藥物,令至本處,可有是事。然世第一法,未至苦法智忍,中間能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
【涼】[彼=後【宮】]彼五大河流趣大海,頗有人能遮住者不。答曰:無也。若以神足、呪術、藥草,使彼大河停住不流,未足為難。無有一法能障世第一法,使苦法忍不現在前。
[四大河眷屬]
【唐】尊者造此發智論時.住在東方[Cīnabhukti至那僕底Tāmasavana答秣蘇伐那(闇林)僧伽藍],故引東方.共所現見.五河為喻。
【涼】造此經時在於東方,此五大河在於東方,故以為喻。
【唐】而實於此贍部洲中.有四大河,眷屬各四,隨其方面流趣大海。謂即於此贍部洲中,有一大池.名無熱惱,初但從彼出四大河:[阿耨達山(岡仁波齊峰kailāsa開拉沙山/吉羅娑)(香醉山)南:མཚོ་མ་དྲོས་པ། མ་དྲོས་མཚོ། མཚོ་མ་ཕམ།་瑪旁雍錯མ་ཕམ་གཡུ་མཚོ /Mānasa瑪那薩湖Mana-sarowar ][只有Sutlej的源頭是瑪旁雍措,其它河的源頭也在附近。][基督教《創世記》謂從伊甸園中四河分流。][羅摩耶那(rāmāyaṇa,Ⅰ.26)記載,於此kailāsa山中,有一馬那薩湖(mānasa),沙拉憂河(sarayū薩羅由)自此湖流出後,環抱無鬥城(Ayodhyā)而流入恆河。自古印度文學每敘述該山之壯麗。馬鳴之佛所行讚(Buddha-carita,Ⅰ.21)亦云:「月光照射四方,一如開拉沙山之光輝。」]
【唐】一名殑伽gaṅgā.二名信度sindhu.三名縛芻vakṣu.四名私多śītā。
【涼】復有四大河,從阿耨達池出,流趣大海:一名[𠷐=恒【三宮】下同]𠷐伽;二名辛頭;三名博叉;四名私陀。
【唐】初殑伽河,從池東面.金象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東海。次信度河,從池南面.銀牛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南海。次縛芻河,從池西面.吠琉璃馬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西海。後私多河,從池北面.頗胝迦師子口出,右遶池一匝流入北海。
【涼】彼𠷐伽河,從金象口出,繞阿耨達池一匝流趣東海。彼辛頭河,從銀牛口出,亦繞大池一匝流趣南海。彼博叉河,從琉璃[璃【CB】=瑠【大】]馬口出,繞大池一匝流趣西海。彼私陀河,從頗梨師子口出,繞大池一匝流趣北海。[增一-今有四大河水從阿耨達泉出,所謂恒伽、新頭、婆叉、私陀(斯陀),(牛師馬象)。長含-阿耨達池東有恒伽河…][縛芻/奧克薩斯河(Oxus).阿姆河][徙多河/(西域記)葉爾羌河和塔里木河,古時誤為黃河上源。][雜含:四大河]
[阿耨達山(岡仁波齊峰):北-獅泉河-印度河。源頭有似雄獅張開大口的山崖。]
[南-孔雀河-恒河。源頭有自狀似孔雀開屏的山谷。]
[東-馬泉河,中游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經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同恒河匯合後,注入孟加拉灣。源於形似駿馬嘶鳴的山口。]
[西-象泉河,下游為薩特萊傑河Sutlej-印度河。源於形似象鼻的山谷。]
[信度河:發源於西藏西南隅開拉沙(kailāsa)山之陽,與喀布爾(Kabul)、潘基那(Panjnad)等河滙合後注入阿拉伯海.]
【唐】殑伽大河.有四眷屬,一名閻母那、二名薩落瑜[落=洛【三宮】*]、三名阿氏羅筏底Ajiravatī、四名莫醯。
【唐】信度大河.有四眷屬,一名毘𮆎奢[Vipāśa(比阿斯Bias)]、二名藹羅筏底[Airāvati(拉維Ravi)]、三名設呾荼盧[Satadru(薩特萊傑Sutlej)]、四名毘呾婆多[Vitasta(傑納布)][婆=娑【三宮】]。
【唐】縛芻大河.有四眷屬,一名筏刺弩Varna、二名吠呾刺尼Vaitaraṇi、三名防奢Bhasad、四名屈惷婆Kuṭumba。
【唐】私多大河.有四眷屬,一名薩梨、二名避魔、三名捺地、四名電光vidyu(t)prabhāsa。
【涼】彼𠷐伽河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夜摩那;二薩羅由;三阿夷羅跋提;四名摩醯。
【涼】彼辛頭河亦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名毘婆奢;二名伊羅跋提;三名奢多頭;四名毘德多。
【涼】彼博叉河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名婆那;二名毘多羅尼;三名[朋𠍽(啥)=多奢【三宮】]朋𠍽(啥);四名究仲婆。
【涼】彼私陀河亦有四大河以為眷屬:一名薩梨;二名毘摩;三名那提;四名毘壽波婆。
【唐】如是且說有大名者,然四大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屬,并本合有二千四河,隨其方面流趣大海。
【唐】如是所說.二千四河,未入海頃.頗有能令不入海不。無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廣說乃至.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
【涼】此中唯說廣大有名字[字=多【宮】]者。然彼四河各有五百眷屬,合有二千流趣大海。
【涼】頗有人能遮住者不。答曰:不能。無有是處。以分別故,假使有人,以神足、呪術、藥草,能令彼河停住不流,未足為難。無有一法能障世第一法,使苦法忍不現在前。
§b2無間速疾故無障礙
【發】復次,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無有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可於爾時能作障礙.令不得入聖諦現觀。是故此法,決定不退。
【八】復次,世間第一法、苦法忍中間,彼無有一法疾於心者,當於爾時無能制者.不得思惟。以是故世間第一法.當言不退。
【涼】復次,世第一法,與苦法忍作次第緣。
【唐】此中「復次,」,難釋如前。謂此前文.但是方便開縱論道,今所說者.乃是根本遮奪論道,故.應言復次,及如本文說。此中意說:
【涼】此文是根本義第一答。所以者何。
【唐】1.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此正滅位取果與果,彼苦法智忍次必現前。
【唐】若法與彼法為等無間緣,正滅位中取果與果,若法.若有情.若呪術.若藥物.若佛.若獨覺.若到彼岸諸聲聞等.能作障礙.使第二念不現前者[s10令彼不生],無有是處。[詳見s196此中說有心位,不說餘位。][zs30入心作等無間緣.取依此身心等果法,必無有別法能礙令不生。][zs19等無間緣果法被取.必無有物能礙其生。][js7若法此緣取為果已…][光7果生不定,以所取多.生者少故。諸有說言.定當生者,意顯此緣既取果已.於所取內定有果生,而非一切,以實而言.亦有不生。或約有心位而云必生。…若法至生相.此緣取為果已,定無諸法及諸有情能為障礙.令彼生相法不入至現。]
【涼】彼世第一法生時,能與苦法忍次第緣果。
【涼】若此法能與彼法次第緣果者,此法無有眾生、若法、若呪術.藥草、若佛.若辟支佛.若聲聞.能作障礙,使第二剎那不現在前者。
【唐】2.此中所言,無有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應知即是苦法智忍相應之心。此心必定速疾現前,無有餘法.速疾迴轉過於此故。
【涼】無有一法速於心者,能於爾時為作障礙,使不能得正決定。
【涼】彼言無有一法速於心者,即苦法忍相應心是也。
【唐】3.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不見一法速疾迴轉猶如心者,乃至廣說。」彼契經文,如後定蘊當廣分別[s180]。
【唐】以佛說心速疾迴轉過餘法故,世第一法無間剎那.苦法智忍必現在前,是故此法決定不退。
§b3餘不退因[見道定不退-順退分等三種]
【唐】於此義中,復有分別。
【唐】問:何緣世第一法,定不退耶。
【涼】作義者說曰:以何[次第=等【三宮】]次第故,世第一法不當言退。
【唐】答:
【涼】答曰:
【唐】1.答:加行廣大故,安足堅牢故。
【唐】a.加行廣大者:謂彼所習施戒聞思修所成善,悉以迴向解脫涅槃,心無所著。
【唐】1)施者:即是莊嚴心施[不求生死樂施.第八施]。
【唐】2)戒者:即是別解脫戒。
【唐】3)聞所成者:謂於聖教決擇文義[s95於文義如理決擇]。
【唐】4)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
【唐】5)修所成者:謂煖頂下中忍。
【唐】b.安足堅牢故:謂增上忍。
【唐】由世第一法,加行廣大,安足堅牢,故定不退。
【涼】或有說者,根本牢固故。彼行者修布施時,悉以迴向解脫;持戒、不淨、安般、念處、七處善、煗頂忍,亦迴向解脫,是名根本牢固。
【唐】2.復次,以此法後總證三界見所斷斷。非於三界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
【唐】3.復次,以此法後總證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非於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
【唐】4.復次,以此法後必起忍智,非於忍智有還退者,是故不退。
【唐】5.復次,以此法後必起見道以為重鎮,決定無有退見道者,是故不退。
【涼】5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後次生見道,無有退見道者,彼亦不退。
【涼】4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後次生忍智,無有退忍智者,彼亦不退。
【涼】3復有說者,世第一法後乃至斷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結,無有退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結者,彼亦不退。
[見道定不退]
【唐】問:因論生論,何緣見道定不退耶。
【唐】答:
【唐】⑴.以彼見道是速疾道,無留難道,非中起道[忍位必有不出意樂],是故不退。
【唐】⑵.復次,以彼行者墮在見道大法駃流[駃=駛【宮】],為流㵱激[㵱=漂【三宮】*],無容可退;其心慢緩方可退故。如人墮在山谷暴流,為流所㵱[㵱=漂【三宮】*],無得暫住;行者亦爾,是故不退。
【唐】⑶.復次,退者多起煩惱現前;住見道時無覆無記有漏善心,尚不得起,何況得起煩惱之心,是故不退。
【唐】⑷.復次,以住見道,總證三界見所斷斷,非於三界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
【唐】⑸.復次,以住見道,總證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非於非想非非想地見所斷斷有還退者,是故不退。
【唐】⑹.復次,若從見道.有還退者,應見諦已.還不見諦,應得果已.還不得果,應現觀已.還不現觀,應入正性離生已.還不入正性離生,應成聖者已.還作異生,應住定聚已.還住不定聚。勿有如是眾多過失,是故見道決定不退。
【唐】6.有作是說:以此善根唯一剎那,無有能退半剎那者,是故不退。
【唐】7.或有說者:以此善根似無間道,非住無間道.可有退者,是故不退。
【唐】8.復有說者:以此善根是順勝分,非住順勝分.可有退者,是故不退。
【涼】復有說者,世第一法是勝進分善根,無有退勝進分善根者。
[三種順決擇分]
【唐】然有三種順決擇分,一順退分、二順住分、三順勝分。
【唐】謂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勝=昇【三宮】*]順勝進者.名順勝分。
【唐】煖具三種。
【唐】頂亦具三。有說:唯二,除順住分,以頂位是進退際故。
【唐】忍亦有二,除順退分。
【唐】世第一法,唯順勝分。是故此位,定無退理。
【涼】煗法有三種,退分、住分、勝進分。頂亦有三種。忍有二種,住分、勝進分。世第一法有一種,謂勝進分。
[四分淨定與三種順決擇分]
【唐】問:此中三分,一切皆是順決擇分善根所攝,與後定蘊所說四分有何差別。
【涼】問曰:此皆是達分善根,何以說三種[種=性【三宮】]。
【唐】答:所依各異。謂此但依隨順見道.總立一種順決擇分,於中義別.復開三種。
【唐】後定蘊中,總依有漏修所成善.建立四分,若順退者.名順退分,若順住者.名順住分,若順勝進者.名順勝進分,若順聖道者[s163若住此多分能入正性離生,或作聖行相.或作餘行相.而向聖道趣於解脫].名順決擇分。
【唐】是故此彼.所依各異。
【涼】答曰:名數異耳。如定[犍=揵【宮】]犍度說:此善根有三種:於此善根退者.名退分;不退不進.名住分;勝進者.名勝進分。彼說三種,此說達分善根,名數異耳。
【涼】6復有說者,此善根是一剎那,無有退半剎那者。
【涼】{}問曰:頗有二聖人同生一處,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
【涼】答曰:有。一依初禪得正決定、二依第二禪得正決定,彼俱命終生二禪中,彼依初禪得正決定則不成就。所以者何。以離地故失。依二禪者彼則成就。
【涼】問曰:頗二阿羅漢俱在欲界中,於世第一法一成就、一不成就耶。
【涼】答曰:有。一依初禪得正決定、二依二禪得正決定,彼俱命終生二禪中陰中得阿羅漢果。彼依初禪得正決定者則不成就。所以者何。以離地故失。{}
【涼】{}問曰:頗有聖人不成就世第一法、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耶。
【涼】答曰:有。依初禪得正決定,彼命終生二禪中,以離地故不成就世第一法。彼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彼得以二禪所攝故,若命終生三禪以上則不成就世第一法。
【涼】問曰:頗有聖人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解脫得耶。
【涼】答曰:有。依初禪得正決定,彼若命終生第三禪以上,則不成就世第一法及解脫得。{}
【涼】{}[s180]如經說:諸比丘!我不見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難以喻知。乃至廣說。
【涼】問曰:言速疾迴轉者,為於世耶、為於緣耶。若於世者,一切有為法亦隨世速疾迴轉,不但心也。若於緣者,諸心心數法受緣亦速疾迴轉,不但心也。
【涼】答曰:此中亦說世速疾迴轉亦說緣速疾迴轉,謂一身中非謂一剎那也。若一剎那言速疾迴轉者,則有少分速疾迴轉、少分不速疾迴轉,亦無於緣速疾迴轉。所以者何。如說:若法能緣彼法、或時不緣,無有是事。是以說世之與緣速疾迴轉,謂一身中非謂一剎那。彼一身中或生善心、或時染污、或時不隱沒無記、或依眼生乃至依意生,若緣色生乃至緣法生。
【涼】問曰:若於世於緣名速疾迴轉者,心心數法亦於世於緣速疾迴轉,何以獨言心耶。
【涼】答曰:或有說者,此是世尊有餘之說,亦是世尊為化眾生簡略之說。
【涼】復有說者,於心法中誰為最勝。所謂心也,是以說心。猶如王來,餘人亦來,以王勝故但言王來。
【涼】復有說者,以因心故名為心數,是故說心。以心大故,數法亦名大地,是故說心。
【涼】復有說者,若修證心通法時,彼無礙道唯緣於心,是故說心。
【涼】復有說者,心是遠行法。如說:
【涼】 獨行遠逝 不在此身 若能調伏 是世梵志
【涼】復有說者,心為尊導。如說:
【涼】 心為前導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亦言亦行
【涼】 安樂自追 如影隨形
【涼】或有說者,心猶如王。如說:
【涼】 第六增上王 此染彼亦染 無染而生染 染者名愚小
【涼】復有說者,心名城主。如說:比丘當知,言城主者即有漏識。
【涼】復有說者,心是內法,遍一切處,能有所緣。內者,內入所攝。遍者,從阿毘地獄上至有頂。能有所緣者,緣一切法。
【涼】復有說者,能起善、不善尸羅。如說:善、不善尸羅,皆因心起。
【涼】復有說者,心起惡法生惡道中,心起善法生[天人=人天【三宮】]天人中。如世尊言:諸比丘!都提夜子叔迦摩納婆,以向如來生惡心故,身壞命終,如擲真珠頃當墮惡道。比丘!都提夜子叔迦摩納婆,以向如來起善心故,如擲真珠頃身壞命終當生善道。
【涼】復有說者,此心為主,多所統攝。如說:此五情根各行境界,心悉能行種種境界。
【涼】復有說者,如心行於緣,數法皆隨。猶如雄魚,其所[住=往【三】]住處雌魚皆隨。
【涼】復有說者,心是數法所依之處。
【涼】復有說者,心所依受身之處無不有心,數法不爾,有增有減。
【涼】復有說者,若心不調伏、不守護、不淨修,數法亦爾;若心調伏、守護、淨修,數法亦爾。
【涼】復有說者,若心不伏,數法不伏,以不伏故流行色聲香味觸法。若心折伏,數法亦伏,以折伏故不行色聲香味觸法。如濾水[筒=筩【三宮】]筒,上開則漏、上閉則止;彼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世尊先說心速疾迴轉,當知餘有[緣=餘【三宮】]緣法亦速疾迴轉。如經說:我不見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難以喻知。
【涼】問曰:如餘經說以猨猴為喻,今何故言難以喻知。
【涼】答曰:或有說者,此經難以喻知,不言不以喻知。所以者何。非凡人能作、不易作、不過時作、非無慧[者〔-〕【三宮】]者作。非凡人作者,唯佛能作。不易作者,用功能作。不過時作者,佛日出世爾時能作。非無慧作者,非麁心亂意之所能作。又非凡作者,能知善心起住滅相,亦知出入及知方便,如佛緣覺及諸弟子善於總相別相。
【涼】復有說者,言難以喻知者,喻若同、若相似。同者,如說心速疾迴轉,其猶如受。此是心法,經先已說;若非心法,喻不相似。
【涼】復次,難以喻知者,不以少功而能得知。
【涼】復次,難以喻知者,如心速疾能有所緣;彼喻亦爾。而無有法與心等者,猶如猨猴,從一枝至一枝頃;心想迴轉,有百千剎那。尊者波奢說曰:世尊為化眾生,還以心喻心,彼猨猴輕躁[躁〔-〕【宋元】]躁動皆心所為。
【涼】問曰:彼心可以一法為定喻不。
【涼】答曰:或有說者,有誰能作。唯佛能作。但無能知者,如佛化作。一剎那以喻心而無知者,是故比丘應善知心、應善知心迴轉,乃至廣說。
【涼】問曰:善知心、善知心迴轉,有何差別。
【涼】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言善知心即是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有差別,若觀心總相是名善知心,觀心別相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心是名善知心,若觀數法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心念處是名善知心,若觀法念處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識陰是名善知心,若觀餘陰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意入是名善知心,若觀餘入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七識界是名善知心,若觀餘界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心自相是名善知心,若觀心所緣行處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復有說者,若觀識是名善知心,若觀識住處是名善知心迴轉。
【涼】尊者波奢說曰:若知有欲心是名善知心,若知轉離欲心是名善知心迴轉。如有欲心、轉離欲心,有瞋心轉離瞋心、有癡心轉離癡心、散亂心攝心、懈怠心精進心、有掉心無掉心、少心多心、有染心無染心、定心不定心、修心不修心、解脫心不解脫心、繫心不繫心,當知亦如是。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世尊言善知心迴轉者,即是善知心異名說耳。
【涼】如定犍度說:我弟子中善知心迴轉,摩訶般特迦是也。此即說心念處名善知心迴轉。{}
§a4餘義
§b1有無所緣與當不當得
【唐】問:頗有世第一法,(1)緣有所緣法耶。(2)緣無所緣法耶。(3)緣有所緣法,亦緣無所緣法耶。(4)非緣有所緣法,亦非緣無所緣法耶。
【唐】答:有。[本義抄:見道并世第一法.唯是總緣共相觀門,都無別緣之義。故知.就未來所有種類,云有緣無所緣之義也。]
【唐】1.緣有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心心所法。
【唐】2.緣無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色心不相應行。
【唐】3.緣有所緣法.亦緣無所緣法者,謂若世第一法,緣心心所法及緣色心不相應行。
【唐】4.非緣有所緣法.亦非緣無所緣法者,謂隨心轉色及隨心轉心不相應行,世第一法。
【唐】問:頗有住一剎那頃,當得:1緣有所緣法.世第一法耶。2緣無所緣法.世第一法耶。3緣有所緣法.亦緣無所緣法.世第一法耶。4非緣有所緣法.亦非緣無所緣法.世第一法耶。
【涼】{問曰:頗住一剎那頃,1當得世第一法緣有緣法耶。2當得緣無緣法耶。3當得緣有緣無緣法耶。4不當得緣有緣無緣法耶。
【唐】答:有,謂住增上忍時,當得如上所說四句.世第一法。
【涼】答曰:有,住增上忍應作四句。
【涼】初句者,謂世第一法能緣心心數法也。第二句者,謂世第一法能緣色、心不相應行也。第三句者,謂世第一法能緣心、心數法、色、心不相應行也。第四句者,除上爾所事。}
【唐】問:頗有住一剎那頃,
【唐】(1)當得世第一法,非彼所緣耶。(2)當得彼所緣,非世第一法耶。
【唐】(3)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耶。(4)不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耶。
【涼】{問曰:頗住一剎那頃,1當得世第一法、不當得所依緣耶。2當得所依緣、不當得世第一法耶。3亦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耶。4亦不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有,住增上忍時,應作此四句。[寶疏:此說得修世第一法,有緣不同;若行修者,必總緣也。]
【涼】有,應作四句。
【唐】且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住增上忍時:
【涼】若依未來禪當得正決定,住增上忍一剎那頃:
【唐】1.當得世第一法,非[當得]彼所緣者:謂未至定所攝.世第一法中,除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諸緣所餘境.世第一法。[所依者,世第一法所依身也。是欲界身故,亦是所緣,亦當得也。所緣者,即是欲界一切有漏法也──於中,若是所依,即亦是當所得;自餘所緣,皆非所得。]
【涼】當得世第一法,不當得所依緣者:除未至禪所攝世第一法.現在前及所依緣,謂諸餘未來世第一法也。
【唐】2.當得彼所緣,非[當得]世第一法者:謂上五地所攝.世第一法中,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諸世第一法,若同地等,皆得修故;諸異地等,決定不得也。]
【涼】當得所依緣、不當得世第一法者,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攝世第一法.所依緣也。
【唐】3.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者:謂未至定所攝.世第一法中,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
【涼】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者,謂未來禪所攝世第一法.現在前及所依緣也。
【唐】4.不當得世第一法,及彼所緣者:謂上五地所攝.世第一法中,除緣當現在前所依.世第一法,諸緣所餘境.世第一法。
【涼】亦不當得世第一法及所依緣者,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攝世第一法.諸餘所依緣。}
【唐】如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住增上忍時.作此四句,依上五地.入正性離生者,住增上忍時,應知亦爾。
§b2成就與離繫
【唐】問:頗有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
【唐】2.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上地[或離此地染,未入正性離生]。
【唐】3.成就世第一法,亦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已離此地染,不命終生上地。
【唐】4.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未能入正性離生位[未離此地染]。
【唐】有餘依彼有漏離繫得,作如是言:
【唐】問:頗有聖者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1.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未離此地染。
【唐】2.成就彼離繫得,不成就世第一法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次上地[或離此地染,未入正性離生]。
【涼】{問曰:頗有聖人不成就世第一法、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耶。
【涼】答曰:有。依初禪得正決定,彼命終生二禪中,以離地故不成就世第一法。彼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彼得以二禪所攝故。若命終生三禪以上,則不成就世第一法[解脫得]。
【唐】3.成就世第一法,亦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已離此地染,不命終生上地。
【唐】4.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彼離繫得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超次上地.生餘上地[及前第四句]。
【涼】問曰:頗有聖人不成就世第一法亦不成就解脫得耶。
【涼】答曰:有。依初禪得正決定,彼若命終生第三禪以上,則不成就世第一法及解脫得。}
【唐】有餘依一切世第一法.及彼一切離繫得,作如是言:
【唐】問:頗有成就世第一法,不成就彼離繫得耶。
【唐】答:應作四句。
【唐】第一句者,謂若依未至定或初靜慮靜慮中間,入正性離生,彼未離初靜慮染。
【唐】第二句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彼命終生上地。若未得世第一法,生欲色界.已離初靜慮染,及生空無邊處。
【唐】第三句者,謂若依此地入正性離生,已離初靜慮染,不命終生上地。
【唐】第四句者,謂除前相。[s13此中前相…][未釋前相,故知此段是新譯加.]
8■七門總結
【唐】尊者此中,七門分別世第一法,
【唐】謂初云何世第一法,乃至第七.世第一法.當言退不退耶。於中
【唐】前三門:是根本論。後四門:是因生論。
【唐】世第一法.由此七門.分別顯示,極為明了。
【涼】彼作經者說世第一法,凡作七論:五是根本,二因論生論。五根本者,從云何世第一法乃至根相應。二因論生論者,謂當言一心、當言不退。
【涼】造毘婆沙者,因此造論廣現多文。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二[第二=第三【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第三=第四【三宮】]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犍度世第一法品之三[犍=揵【宋元宮】][之=第一之【明】][三=四【三宮】]
〖頂二〗
1■忍善根
§a1隱略說忍
【唐】「云何頂。」乃至廣說。
【涼】云何頂法。云何頂法退。云何煗法。乃至廣說。
【唐】問:先應說煖,後方說頂,如何於此先說頂耶。
【唐】答:如前已說,此中逆說異生身中淨染諸法,故先說頂,後方說煖。
【唐】問:若爾,此中應先說忍,何故於此超說頂耶。
【涼】問曰:此中逆說凡夫所得法,說世第一法已,何以不次說忍耶。
【涼】答曰:
【唐】答: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應說「云何為忍,以何等故名忍,當云何繫」,乃至廣說。
【涼】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涼】答曰:此是有餘之說、簡略之義。
【唐】先已說忍而不彰顯,謂先已說:「若當勝者,先應非世第一法,後方是世第一法。」先者是何。謂增上忍。既已說忍,故今說頂。
【涼】復有說者,先已說忍而不彰顯。如先說:「若後心心數法勝者,前者則非世第一法。」為是何耶。答曰:增上忍。是名說忍。
【唐】問:尊者何故覆相說忍,而不彰顯廣說忍耶。
【唐】答:
【唐】1.亦應彰顯廣說忍相,謂「云何忍,何故名忍,忍當言何界繫,及因生論」,皆應廣說。
【唐】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唐】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作論者,隨自意欲,或顯或隱,或廣或略,而作此論,不應徵詰。
【唐】尊者此中,彰顯廣說世第一法,隱略說忍,於頂及煖.顯略而說。
【唐】2.有餘師說:若契經中.顯了說者,尊者於此彰顯而說。忍於經中不顯了說,是故於此覆相說之。
【唐】問:豈不經中顯了說忍。如世尊說:「若有一類成就六法,於現法中,必不能得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云何六法。一不樂聞法;二雖聞說法而不囑耳;三雖囑耳聽,而不安住奉行教心;四於未證善法不勤求證;五於已證善法不勤守護;六不成就順忍,應知白品與此相違。」
【涼】復有說者:若佛經說此中便說,若經不說此中不說。佛經無說忍處,是故不說。
【涼】說曰:如《增一阿含》中說:「若不成就六法,則不能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云何為六。一、不樂聞法;二、雖聞法不攝耳聽;三、不為知解;四、所未得法不方便勤求;五、所得法不善守護;六、不成就順忍。若成就六法,則能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云何為六喜樂。聞法乃至成就順忍。」[順正理論:上座:(順諦)忍與諦順忍(聖定忍.見諦)不同。]
【唐】忍於此經既彰顯說,尊者何故覆相說耶。
【唐】彼作是言:經中雖說順忍,而不說順諦忍,故非顯說。
【涼】問曰:彼經雖說順忍,不說是順諦忍。
【唐】問:順忍順諦忍,有何差別。
【涼】答曰:順忍、順諦忍,有何差別。
【唐】義無異故。應知前說為善。
§a2便釋「順諦」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此忍獨名順諦,非煖頂耶。
【涼】因論生論。以何等故,忍言順諦忍,煗頂不耶。
【唐】答:
【唐】1亦應說:順諦煖.順諦頂。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義皆有故。
【涼】或有說者,如說忍言順諦,煗頂亦應說。而不說者,當知皆是有餘之說。
【唐】2復次,言順諦者,謂極隨順聖諦現觀。忍極隨順聖諦現觀,煖頂不爾,故偏說忍。
【涼】復有說者,順者言隨順,彼忍善隨順,煗頂不爾。
【唐】3復次,忍隣近見道,煖頂不爾故。
【唐】4復次,忍與見道相似,煖頂不爾故。謂見道位.唯法念住恒現在前,忍位亦爾;煖頂不然,謂彼初位.雖但起法念住,而增進位.亦得起餘三念住故。
【唐】5復次,忍位必有不出意樂趣入聖道[非中起道],煖頂不爾故。
【唐】6復次,修觀行者,於忍位中樂別觀諦,於頂位中.樂別觀寶,於煖位中樂別觀蘊故。
【唐】7復次,煖止緣諦下愚,頂止緣諦中愚,忍止緣諦上愚故。
【唐】8復次,煖止緣諦麁愚,頂止緣諦中愚,忍止緣諦細愚故。
【涼】復有說者,煗法能止緣諦增上愚、頂止中愚、忍止下愚。以止身中愚故,生世第一法。
【唐】9復次,煖起緣諦下明,頂起緣諦中明,忍起緣諦上明故。
【涼】復有說者,煗法能生緣諦下明、頂生中明、忍生上明。以此身中有緣諦明故,能生世第一法。
【唐】10復次,煖起緣諦麁明,頂起緣諦中明,忍起緣諦細明故。
【唐】11復次,煖得緣諦下信,頂得緣諦中信,忍得緣諦上信故。
【唐】12復次,煖得緣諦麁信,頂得緣諦中信,忍得緣諦細信故。
【涼】6復有說者,煗法於陰悅適、頂法於寶悅適、忍法於諦悅適。以觀聖諦身中悅適故,能生世第一法。
【唐】13復次,以忍位中,或時以十六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十二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八行相.觀察聖諦,或時以四行相.觀察聖諦。煖頂位中,但以十六行相.觀察聖諦故。
【涼】4復有說者,忍於一切時與見道相似,如見道一切時[唯=惟【三宮】下同]唯法念處現在前,彼忍亦爾。煗頂不爾。所以者何。先修法念處,後增長.三念處展轉現在前,是故不相似也。忍修習法念處,唯增長法念處。以與見道相似故,名順諦忍。煗頂不爾,不名順諦。
【涼】3復有說者,忍法側近見道,煗頂不如[如=爾【三宮】]。
【唐】14復次,以忍位中.無雜作意,煖頂位中.有雜作意故。謂煖頂位,數數復起欲界善心觀欲界苦.為間雜已,復能引此善根現前。忍位不爾。[本義抄:非謂忍善根位.總不起欲界善心.(雖起欲界善心.非數數起之.)]
【唐】15復次,以忍位中.唯別作意別觀諸諦,煖頂位中.不如是故。謂煖頂位,雖別作意別觀諸諦,而於中間.修總行相總觀諸諦:謂觀一切有漏皆苦,觀一切行皆是無常,觀一切法皆空無我,唯觀涅槃是真寂靜。
【唐】16復次,以忍位中,有時相續.有一剎那[似見道].觀察聖諦;煖頂位中,唯有相續.觀聖諦故。
【涼】16復有說者,忍法亦多相續,亦一剎那現在前,[頂煗=煖頂【三宮】]頂煗唯多相續現在前。
【涼】14-15復有說者,忍法唯一定意,煗頂不爾。[尊者妙音:順決擇分有欲界繫…]
【涼】14復有說者,忍法[正=止【宮】*]正觀不雜,煗頂有雜,或時起欲界善根。
【唐】17復次,以忍位中.漸略觀諦,極能隨順.趣向涅槃,如適他方.以多貿少;煖頂位中.不如是故。
【涼】復有說者,忍法[*]正觀不多不廣,而能隨順趣向涅槃;煗頂[*]正觀亦多亦廣,亦能隨順趣向涅槃。此中應說轉買摩尼寶喻[多價寶珠]。
【唐】以如是等種種因緣,忍名順諦,煖頂不爾。
【涼】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忍名順諦,煗頂不得名順諦。
【唐】問:世第一法,何故不立順諦名耶。
【唐】答:雖復此位一切皆勝,而於四諦不遍觀察,故不建立順諦之名。
§a3諸門分別
[念住.何界繫.一心多心.退不退.為幾緣.有幾緣.]
【唐】1問:忍為幾念住。 答:現在唯一,雜緣法念住,未來具四,似見道故。
【唐】2問:忍為幾緣。答:為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
【唐】.為因緣者:謂與彼相應俱有同類等法.為因緣。
【唐】.為等無間緣者:謂與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
【唐】.為所緣緣者:謂與能緣此心心所法.為所緣緣。
【唐】.為增上緣者:謂除自性.與餘一切有為法.為增上緣。
【唐】3問:忍有幾緣。答:有四緣。
【唐】.有因緣者:謂此相應俱有同類法。
【唐】.有等無間緣者:謂已生頂。
【唐】.有所緣緣者:謂四聖諦。
【涼】是煗頂及下中忍,行十六行,緣四真諦。
【涼】增上忍,行四行,緣苦諦。復有說者,增上忍緣道諦。
【唐】.有增上緣者:謂除自性,餘一切法。
【唐】4問:忍當言何界繫。 答:應言唯色界繫。
【唐】5問:忍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應言三種。
【唐】6問:忍當言樂根相應.喜根相應.捨根相應耶。 答:應言三根相應。
【唐】7問:忍當言一心多心耶。 答:應言或多心或一心。以增上忍,一剎那故。
【唐】8問:忍當言退不退耶。 答:應言不退。
【唐】如是等義,依上所說.世第一法,如理應知。
§a4增上忍緣何諦
【唐】問:緣何諦忍,後入正性離生耶。
【涼】問曰:忍為緣何法得正決定。
【涼】答曰:
§b1緣道諦
【唐】A.有作是說:緣道諦忍,後入正性離生。
【涼】或有說言:緣於道諦。
【唐】問:若爾,云何所緣行相.不成倒錯。若倒錯者,云何不與入正性離生.而作留難。
【唐】答:此於所緣行相.雖有倒錯,而於入正性離生.不作留難。
【唐】所以者何。已串習故。謂修行者於此串習.已成徑路,自在現前。[串=慣【三宮】*]
【唐】如見道中:緣欲界忍智後,緣有頂忍智現在前;緣有頂忍智後,緣欲界忍智現在前;緣苦諦行相後,緣集諦行相現在前;緣集諦行相後,緣滅諦行相現在前。此等所緣行相.雖有倒錯,而於現觀.不作留難,已串習故。此忍亦爾。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不緣行倒錯耶。若緣行倒錯,云何不為得正決定而作留難。
【涼】答曰:假令緣行倒錯,於正決定不作留難。
【涼】所以者何。於此善根修習[緣=涉【宮】*]緣行,先有徑路,是以入聖道時,於此緣行自在能用。
【涼】如見道中:先起欲界忍智道,次生有頂忍智道;彼有頂忍智道後,復還生欲界忍智道觀苦行;後復生觀習行,乃至廣說。如此皆名緣行倒錯,不以緣行倒錯便為見道而作留難。何以故。以於見道修習[*]緣行,先有徑路故。忍亦如是,於得正決定不作留難。
[所緣行相]
【唐】若作是說,緣道諦忍.後入正性離生者,[比於世第一.所緣行相]
【唐】(1)則有三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
【唐】(2)二心.同一行相,不同一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
【唐】(3)二心.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
【唐】(4)餘心[(增上忍集類忍等)謂餘忍智相應]: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
【涼】諸作是說,緣道諦增上忍,後得正決定,
【涼】彼有三心,應同一緣一行,所謂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
【涼】二心應同一行不同一緣,謂苦比忍、苦比智;
【涼】二心同於一緣不同一行,謂習法忍、習法智。
§b2緣苦諦
【唐】B.如是說者: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
【唐】(1)見道是無漏善根,有大勢力。雖所緣行相有倒錯,而於現觀.不作留難。
【唐】(2)忍是有漏善根,無大勢力。若所緣行相有倒錯者,則於入正性離生.便作留難。
【涼】評曰:應作是說,應緣苦諦增上忍後,得正決定。
【涼】彼見道是猛健善根;雖緣行倒錯,於正決定而無留難。
【涼】彼忍是世俗有漏善根,其性羸劣;若緣行倒錯[倒錯=錯倒【明】],則與見道而作留難。
【涼】如實義者,應觀苦增上忍後,得正決定;非先觀道忍.後得正決定。
【唐】故修行者.住忍位中,所緣行相.先廣後略,由此得入正性離生。
【涼】增上忍.行苦行、緣苦,而忍方便道.廣行十六行、緣四真諦。
§c1忍分三品
[下忍]
【唐】1謂彼先以四行相:觀欲界苦。2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苦。
【唐】3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因。4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因。
【唐】5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滅。6次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滅。
【唐】7次以四行相:觀欲界諸行道。8後以四行相:觀色無色界諸行道。
【唐】齊此名下忍。
【涼】彼行者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欲界行集、色無色界行集,
【涼】欲界行滅、色無色界行滅,斷欲界行道、斷色無色界行道。
【涼】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
【唐】[大乘義章:然此成處.各一心觀,與後忍中初觀相似。故本義云:忍善根位.作一一行相.唯限一剎那.]
義章 |
下 |
中 |
上 |
|
煗 |
始觀未見 |
昧見 |
明見 |
多心 |
頂 |
初略一觀 |
略二.至.各三心觀 |
各二心觀 |
|
忍 |
各一心觀 |
【唐】[法義:彼舊婆沙云三十二心者,從彼行為言,不遮其中有多念。(法義中忍亦不以剎那論。)]
[中忍--減緣減行]
【唐】從此以後,漸漸略之,謂:
[三洲初起.][乃至中忍受無量生.][彼得涅槃時未定故.]
【涼】行者後時漸漸減損行及緣,[ekaikasatyākārālaṃbanāpahrāsena]
【唐】1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欲界諸行道,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道。[正理:於上界道減一(略)行相…][雜心:捨色無色界行對治,是名中忍。]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除觀斷色無色界行道。從是名中忍。
【唐】2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色無色界諸行滅,漸次略去一切諸行道。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滅,除減[減=滅【三宮】]一切道。
【唐】3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欲界諸行滅,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滅。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界行滅。
【唐】4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乃至最後觀色無色界諸行因,漸次略去一切諸行滅。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集,除一切滅。
【唐】5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次觀色無色界苦,後觀欲界諸行因,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諸行因。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集,除色無色界行集。
【唐】6復以四行相,先觀欲界苦,後觀色無色界苦,漸次略去一切諸行因。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除一切集。
【唐】7復以四行相,觀欲界苦,漸次略去色無色界苦。彼於欲界苦,以四行相.相續觀察。
【涼】復更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界苦。復更正觀欲界苦,常相續、不斷、不遠離,如是觀時,深生厭患。
【唐】8復漸略之,至一行相二剎那觀察[乃至極少唯以二心觀欲界苦],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
【涼】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一行。如似苦法忍、苦法智。
【唐】齊此名中忍。
【唐】如是正觀,是名中忍。
【唐】{稱友疏:中忍①31+30+…+3+2+2=497心剎那[ekaikasatyākārāpahrāsenaikaikālaṃbanāpahrāsene ceti][ekaikasya satyākārasya ekaikasya satyālaṃbanasya cāpahrāsena yāvat kāmāvacaram eva duḥkhaṃ dvābhyāṃ kṣaṇābhyāṃ manasikaroti.] ②28+24+20+…+8+4+3+2+2=119心剎那[ekaikeṣāṃ satyānāṃ ye ākārāḥ teṣām ālaṃbanāhrāseneti] tato dvābhyām anātmaśūnyatākārābhyāṃ. tata ekam anātmākāraṃ dviḥ saṃmukhīkaroti. duḥkhadharmajñāna-kṣāṃti-duḥkhadharmajñāna-sadṛśam iti. eṣā madhyā kṣāṃtir ity evam ekānnaviṃśaṃ cittaśataṃ(ekānnaviṃśakṣaṇaśatam) bhavati. དེའི་འོག་ཏུ་སྟོང་པ་དང་བདག་མེད་པའི་རྣམ་པ་གཉིས་ཀྱིས་སོ། །དེའི་འོག་ཏུ་སྡུག་བསྔལ་ལ་ཆོས་ཤེས་པའི་བཟོད་པ་དང་སྡུག་བསྔལ་ལ་ཆོས་ཤེས་པ་དང་འདྲ་བས་བདག་མེད་པའི་རྣམ་པ་གཅིག་པུ་ལ་ལན་གཉིས་སུ་མངོན་སུམ་དུ་བྱེད་དེ། དེ་ལྟར་ན་བཟོད་པ་འབྲིང་དེ་ནི་སེམས་ཀྱི་སྐད་ཅིག་མ་བརྒྱ་རྩ་བཅུ་དགུ་ཡིན་པར་འགྱུར་རོ། །欽疏:དེ་ལྟར་བཟོད་པ་འབྲིང་ལ་སྐད་ཅིག་གི་གྲངས་མང་ཉུང་གི་ལུགས་གཉིས་བཤད་ཀྱང་འགྲེལ་པའི་དགོངས་པ་ནི་ཕྱི་མ་ཉིད་ཡིན་པར་མངོན་ནོ་ཞེས་མཁས་བ་དག་གསུང་ངོ། །གང་ཟག་གང་ཡང་རུང་བས་བཟོད་པ་འབྲིང་གི་སྐད་ཅིག་མ་གཉིས་ལ་རྣམ་པ་གང་ཡིད་ལ་བྱས་པ་དེ་ཉིད་བཟོད་པ་ཆེན་པོ་ལའང་ཡིད་ལ་བྱེད་པར་བཤད་ཅིང༌། བཟོད་པ་འབྲིང་གི་སྐད་ཅིག་མ་གཉིས་ཀྱི་རྗེས་ཀྱི་སྐད་ཅིག་མ་གསུམ་པ་དང་བཞི་པ་ཉིད་བཟོད་པ་ཆེན་པོ་དང་ཆོས་མཆོག་ཏུ་བཤད་ལ། བཟོད་པ་འབྲིང་གི་སྐད་ཅིག་མ་ཐ་མ་གཉིས་དང་སྡུག་བསྔལ་ལ་ཆོས་བཟོད་ཆོས་ཤེས་ཀྱང་རྣམ་པ་འདྲ་བར་བཤད་པའི་ཕྱིར་}
[頌疏:…4+3+2(剎那)中忍+1上忍]
[本義抄:…4+3+2+1(剎那)中忍(東大寺秀慧:分滿+極滿)A所謂初觀非常苦空減無我3,次觀非常苦減空2,次觀非常減苦1。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非常減苦之時.非常行相,作此苦非常二行相二刹那心(分滿+極滿),名中忍滿位。B初觀非常.苦.空.減無我,次觀非常.苦.減空,次觀苦減非常,此觀非常苦減空之中.後苦行相,觀苦減非常之時.苦行相.作此苦一行相二刹那心(分滿+極滿),名中忍滿位(或留空無我行相)。]{「法義」:東大寺秀慧,二十有餘年於此事窮思,而立一義云:留苦四行四人中,唯留非常者.二行二剎那,餘三行人竝皆一行一剎那。……}[見「文檔」:中忍滿位][----本義抄即依此。]{常真抄依婆沙,不許二行之說。}[【法義】中忍滿位二行一行.古今會釋云不鮮。原其根柢.淨影義章創道二行.至唐圓暉亦言二行,然檢諸論無二行文,明知二行是謬矣。]
[《天台名目類聚鈔1618》一義云(同稱友①):…3+2+2(剎那)中忍(分滿+極滿)所以欲界苦諦下揔有七剎那,觀苦空無常除無我三剎那アリ,次觀苦空除無常二剎那アリ,次觀苦除空一剎那アリ,次立還又苦觀一剎那也,合七剎那也。第六觀苦除空分滿也,第七重觀苦極滿也。]
[上忍--第一忍智]
【唐】彼復於欲界苦.一剎那觀察,如苦法智忍,此名上忍。[俱舍正理:此善根起不相續故。na
prākarṣikī ][雜心:復捨相續(中忍須二心),乃至欲界苦一剎那思惟,是增上忍。]
【唐】從此無間,復一剎那觀欲界苦,名世第一法。
【唐】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
【涼】彼復以一心,觀欲界苦,是名上忍。後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
§c2舉喻
【唐】譬如有人,欲從己國適於他國,多有財產不能持去,遂以易鍮[鍮=錢【三宮】];猶嫌其多,復以易金;猶嫌金重,復以貿易大價寶珠,持此寶珠隨意所往。
【唐】行者亦爾,先廣觀察上下諸諦,後漸略之.乃至唯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次生世第一法,次生苦法智忍,展轉乃至生道類智。
【涼】譬如有人,欲從己國適於他國,多有財寶及諸生業之具不能持去,以此財物轉以易錢。猶嫌其多不能持去,以錢易金。猶嫌其多不能持去,以金復易多價寶珠。持此寶珠,隨其所安往適他國。如是行者,乃至漸捨,相續不離,生於上忍,忍後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
§c3所緣行相
【唐】若如是說,緣苦諦忍.後入正性離生,[比於世第一.所緣行相]
【唐】(1)則有四心同一所緣.同一行相:謂增上忍.世第一法.苦法智忍.苦法智相應。
【唐】(2)二心同一行相.不同一所緣:謂苦類智忍.苦類智相應。
[s12如於增上忍,有二心受彼行相、不受彼所緣…]
【唐】(3)二心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相應。
【唐】(4)餘心[集類忍等]:不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
【涼】[諸=論【三】]諸言緣苦忍後得正決定,
【涼】彼四心.[須=頂【宋明】=頃【宮】,元本脫須字]須同一行一緣,所謂增上忍、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
【涼】二心同一行.不同一緣,所謂苦比忍、苦比智。
【涼】二心同一緣.不同一行,所謂集法忍、集法智。
【涼】是故如此說者好。
§c4三品世第一
【唐】問:世第一法,亦如忍,有三品耶。
【涼】問曰:世第一法,為有上中下不。
【唐】答:一相續中則無,多相續中則有。謂佛種性[種性=種姓【宮】下同]是上品,獨覺種性是中品,聲聞種性是下品。依六種性,三根說亦爾。
【涼】答曰:無也,不得一人心中有。多人心中乃有,如尊者舍利弗是上、目連是中、其餘聲聞是下。性分亦有上中下,佛為上、緣覺為中、聲聞為下。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五
卷6■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六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五
2■頂善根
【發】云何頂。
【發】答:於佛法僧,生小量信。
【八】云何頂法。云何頂法退[退=退云何暖法【宮聖聖乙】]。
【八】答曰:譬如漏一刻頃alpamātra/parītta,歡喜向佛法僧。
§a1頂義
【唐】問:何故名頂。
【涼】云何名頂。以何等故名頂。
【唐】答:
【唐】1.如山頂故,謂如山頂,人不久住。若無諸難,便過此山,更至餘山;若有諸難,即還退下。如是行者,至頂位中,必不久住。若無諸難,便進至忍;若有諸難,還退住煖。
【唐】2.有說:此應名為下頂,以在最下順決擇分煖法上故。
【唐】3.有說:此頂應名為中,以在下煖上忍中故。
【唐】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順決擇分總有二種:一欲界繫,二色界繫。[六地二或七.]
【唐】.欲界繫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色界繫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世第一法。
【唐】此於欲界順決擇分中,勝故名頂。
【涼】4尊者瞿沙說曰:有二種達分善根:一是欲界所謂煗頂,二是色界所謂忍及世第一法。
【涼】欲界中,下者是名為煖,上者名頂。色界中,下者名為忍,上者名世第一法。
【唐】5.[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四皆是定地修地.行聖行相.色界法故。
【唐】應作是說:順決擇分總有二種,一可退;二不可退。
【唐】可退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世第一法。
【唐】此於可退順決擇分中勝,故名頂。
【涼】5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此盡是色界法,是修法、住定地法、能行聖行法,如是說者好。
【涼】問曰:何以言頂法耶。
【涼】答曰:色界善根,有動者有不動者、有住不住、有難無難、有斷不斷、有退不退。
【涼】諸彼動者,諸不住.有難.有斷.有退者,有二:下者是煖、上者是頂。諸彼不動,住.無難.不斷.不退者,有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
【涼】2復有說者,應言下頂。所以者何。在下煗法頂故。
【涼】1復有說者,猶如山頂,故名為頂。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諸難必過此山到於彼山,若遇諸難即便退還。如是行者住頂.無久住者,若無諸難必到於忍,若有諸難還退到煖。是以猶如山頂,故名為頂。
【涼】復有說者,勝於煗法,故名為頂。
§a2小量義
【涼】「云何為頂。歡喜於佛法僧,生下小信。」乃至廣說。
【唐】問:何故此信名小量耶。
【涼】問曰:何以故言此信為下小耶。
【涼】答曰:
【唐】1.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欲界名小alpa/parītta,以下劣故,此在欲界故名小量。
【涼】如尊者瞿沙說:此煗頂二達分善根,是欲界法,故言下小。
【唐】2.有說:此信應名異量apara,量謂決定信順印可,故名為量mātrā。煖是第一,頂是第二,此異於前,故名異量。
【唐】3.有說:此信應名少量,以頂位中不久住故,如露懸枝不久停住。
【涼】3復有說者,此住不久停故,故言下小。
【涼】2復有說者,此信當言異信。何以故。異於色界定地修地.行聖行煗法故,故名為異。
【唐】4.應作是說:此頂但應名小量信,在可退位樂觀寶故。
§a3信義
【唐】此中:
§b1緣滅道諦
【唐】●A.於佛僧生小量信者,說緣道諦信。於法生小量信者,說緣滅諦信。
【唐】[歸依成佛僧,無學二種法,及涅槃擇滅,是說具三歸。見三得法戒,見道兼佛僧。法謂三諦全,菩薩獨覺道。]
【涼】於佛僧生下小信,是緣道諦信。於法生下小信,是緣滅諦信。
【唐】問:此頂善根具以十六行相,緣四聖諦,何故此中但說緣滅道諦,非苦集耶。
【涼】問曰:如頂能緣四諦,此中何以唯說緣二諦信、不說緣苦集信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答:依勝說故,謂四諦中滅道是勝,出生死故。
【涼】或有說者,此中說名義最勝法故。於此四諦何者最勝。所謂滅道。何以故。此二諦清淨無過故。
【唐】2.復次,滅道二諦清淨無垢,離過微妙,是可信事,是生信處,是所歸依,是故偏說。
【涼】復有說者,此二諦是妙、是離。
【涼】復有說者,此二諦能生信處。
【唐】3.復次,滅道二諦,非唯可信,亦是可求,難可證得,極可欣故。苦集不爾,是故不說。
【涼】復有說者,此二諦有二義:一、可信;二、可求。
【唐】4.復次,為受化者生信樂故。(1)若佛為彼說苦集諦,便作是念:「我無始來,為此鄙劣煩惱惡行及所得果.擾亂逼迫,寧可信樂。」(2)若說滅道,便深信樂,不欲捨離,故於此中,偏說滅道。
【涼】4復有說者,為生受化者信樂心故。(1)若世尊說.苦集是可敬信者,則無受化者。何以故。彼受化者當作是念:「此是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何可敬信。而我等常為此苦之所逼迫。」(2)若世尊說.滅道是可敬信,彼受化者心生欣樂。是故滅道最勝可信。
【涼】3復有說者,此滅道有可信敬事:一、樂觀在前;二、無心捨離。
§b2緣四聖諦
【唐】●B.有說:
【唐】(1)於佛僧生小量信者:說緣道諦信。
【唐】(2)於法生小量信者:說緣三諦信。以頂具緣四聖諦故。
【涼】復有說者,信佛信僧.說緣道信,信法.是緣三諦信。若如是者,則說盡緣四諦信也。
【唐】問:緣滅道諦可爾,是可信事,是生信處,是所歸依,應信樂故。緣苦集諦云何可爾。煩惱惡行及所得果,猶如糞穢.深可厭患,不應於中生信樂故。
【唐】答:信有二種:一者信可,二者信樂。
【唐】(1)於滅道諦具二種信。
【涼】{如實能離苦者唯有滅道,彼有二義可信:一、常樂觀;二、常喜求。
【唐】(2)於苦集諦雖無信樂,而有信可,故緣苦集亦生於信。
【唐】如人掘地求水寶等,具二種信,
【唐】(1)一者信可:謂信地中有水寶等故。
【唐】(2)二者信樂:謂信水等是可欣樂故。
【唐】脇尊者言:為厭患苦集故,稱讚滅道,謂此滅道寂靜美妙,止息對治下劣鄙穢苦集法故。如人,風雨所逼惱故,稱讚舍宅。
【唐】故於四諦皆可生信。
[利不樂鈍]
【唐】然於道諦,亦非一切具二種信,謂:
【唐】隨信行者.於隨法行道,具二種信:謂信可彼.信樂彼故.
【唐】隨法行者.於隨信行道,唯有一信:謂雖信可彼.而不信樂彼故。
【唐】信勝解者.於見至道,具二種信;見至者於信勝解道,唯有一信。
【唐】時解脫者.於不時解脫道,具二種信;不時解脫者.於時解脫道,唯有一信。
【唐】佛於佛道,具二種信;於二乘道,唯有一信。獨覺於二道,具二種信;於聲聞道唯有一信。聲聞於三道,皆具二信。
【涼】●C復有說者,信佛說緣二諦信,信僧說緣道諦信,信法說緣滅諦信。
【涼】●D復有說者,信佛說緣四諦信,信僧說緣道諦信,信法說緣三諦信[法謂三諦全…]。}
§b3此說信三寶--引經為證
【唐】此中,尊者.欲令前義得成立故,復引契經:
【發】如世尊為波羅衍拏摩納婆說:māṇava
【發】 若於佛法僧 生起微小信 儒童應知彼 名已得頂法
【八】如世尊言,與十六婆羅門說:諸摩那,如漏一刻頃,歡喜向佛法僧,[*]是謂頂法。
【涼】如說波羅延摩納婆等,能於佛法僧生下小信,是[名=多【宋】]名頂法。
【涼】彼作經者,引經為證。
【唐】問:此頂善根,十六行相,觀四聖諦,何故世尊為摩納婆[儒童]說信三寶。
【涼】問曰:如住頂時,亦信陰、亦信三寶、亦信諦。以何等故,世尊為摩納婆等但說信寶,不說信陰諦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於三寶.愚惑不信,然三寶希有,難可值遇,欲令信解,故為說之。
【涼】或有說者,彼摩納婆等非不信苦集諦,但不信三寶。以不信故,[佛故=故佛【三宮】]佛故為說。
【唐】2.有說:彼摩納婆為苦所逼,欲求出要,來詣佛所,說是頌言:
【唐】 為苦所逼諸眾生 不知出要來詣佛 唯願為說除眾患 如熱所逼入涼池
【唐】出苦之要無過三寶,故佛為說於三寶信。[如渴者之〔求〕冷水…如被暑熱〔求〕樹蔭]
【涼】復有說者,彼為苦所困,欲求離苦,往詣佛所。如[說偈=偈說【三宮】]說偈:
【涼】 為苦所逼諸眾生 不知離苦來詣佛 願示法要除眾患 猶如熱時入涼池
【唐】3.有說:欲令所化,於佛法中深生信重,故佛為說「於佛法僧生微小信」。
【唐】(1)若佛為說四聖諦者,所化有情便作是念,我等何用信重.如是煩惱惡行顛倒見趣及所得果苦集諦為。
【唐】(2)若佛為說佛法僧寶,彼便踊躍深生信重。
【涼】{}如實能離苦者唯有滅道,彼有二義可信:一、常樂觀;二、常喜求。
【涼】復有說者,信佛說緣二諦信,信僧說緣道諦信,信法說緣滅諦信。
【涼】復有說者,信佛說緣四諦信,信僧說緣道諦信,信法說緣三諦信。{}
【涼】復有說者,三寶是生信敬處,是以說之。
【唐】4.有說:隨修行者樂別觀故,謂修行者:
【唐】於煖位中,樂別觀蘊。於頂位中,樂別觀寶。於忍位中,樂別觀諦。
【唐】故於頂位說信三寶。
【涼】4復有說者,隨行者意悅適故,是以說之。
【涼】若於陰生悅適,是名為煖。於寶生悅適,是名為頂。於諦生悅適,是名為忍。
§b4會經說慧為頂
【唐】如世尊告阿難陀言:「吾今為汝等說頂及頂墮,謂聖弟子於五取蘊起作有為緣生法中,思量觀察,此是無常苦空無我,彼即於如是思量觀察時,有忍.有見.有欲樂.有行解.有見審慮忍,如是名為頂。」
【唐】[中含:阿難!多聞聖弟子,真實因心,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如是內外識、更樂、覺、想、思、愛、界、因緣起及因緣起法。)]
【唐】[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頂法及頂法退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唐】[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五盛陰,內六處,外六處,六識身,更樂.覺.想.思.愛,六界,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念處,正斷,如意足,四禪,四諦,四想,四無量,四無色,四聖種,四果,五熟解脫想,五解脫處,五根,五力,五出要界,七財,七力,七覺,八正,又說頂法,及頂退法。]
【唐】問:何故世尊.為波羅衍拏.說信為頂,為諸新學苾芻.說慧為頂耶。
【涼】問曰:如頂體性是五陰,何以世尊.為波羅延等以信名說,為諸新學比丘以慧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佛善知法相,及善知根器,應為說者即為說之,餘無此能,故不應問。
【涼】或有說者,唯佛世尊決定明解法相,亦知所應作事,非餘所及,應為眾生而說何法即便說之。
【唐】2.復次,波羅衍拏.住初業地,未[串=慣【宮】*]串習所作.未得奢摩他,未入聖教.未修漸次,諸有所作皆藉他緣;聞他天神讚佛功德.於佛生信,來詣佛所,爾時世尊.依頂等流[世俗信],說信為頂。新學苾芻與彼相違,是故為說頂之自性。[〔我等之師〕婆和利(阿濕波國),偏問頂與頂墮〔智〕,世尊請為彼解說,仙人為我除疑惑.][須知無明成為頂,信與念與定留〔三者〕.欲與精進使相應.有關明成頂墮智.][(mūrdha) mūrdhabhyaḥ
pātaḥ(mūrdhapātaḥ) muddhādhipāta頂墮/頂裂][Avijjā muddhāti jānāhi vijjā(vidyā)
muddhādhipātini, Saddhā satisamādhihi chandaviriyena saṃyutā. ]
【涼】復有說者,以波羅延等未住所作地、未入佛法中、未得舍摩他、未有漸次,聞他天言生信,來詣佛所。爾時世尊因彼善根.欲令增長故,以信名說。彼諸新學比丘與上相違故,即慧名說。
【唐】3.復次,佛隨所闕而為說故,
【唐】(1)謂波羅衍拏,有慧闕信故,為彼說信為頂。
【唐】(2)新學苾芻,有信闕慧故,為彼說慧為頂。
【涼】復有說者,隨他乏少,為饒益故。如波羅延等乏少於信,釋種比丘乏少於慧,是以波羅延等說信以饒益之,釋種比丘說慧以饒益之。
【唐】4.復次,為止諂曲及愚癡故,
【唐】(1)謂波羅衍拏是婆羅門種,雖有智慧而闕淨信;無信之慧增長諂曲,為止彼諂曲,故說信為頂。
【唐】(2)新學苾芻是釋迦種,雖有淨信而闕智慧;無慧之信增長愚癡,為止彼愚癡,故說慧為頂。
【涼】復有說者,為止諂曲愚癡意故。
【涼】波羅延等雖復聰明,乏少於信;無信之慧能增長諂曲,是故為波羅延等說信,止其諂曲。
【涼】新學比丘釋種出家,雖少有信而乏於慧;無慧之信增長愚心,是故為新學比丘說慧,止其愚心。
【唐】5.復次,世尊所化,有利根者,有鈍根者:
【唐】(1)為利根者,說信為頂。(2)為鈍根者,說慧為頂。
【唐】如利根.鈍根,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如理作意力.外從他聞法力、無癡增相續力.無貪增相續力,應知亦爾。
【涼】復有說者,世尊說法,受化者二種:有利根、有鈍根。
【涼】為利根者說信,為鈍根者說慧。以波羅延等利根故說信,新學比丘等鈍根故說慧。
【涼】如利根.鈍根,內因力.外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觀思惟增益.外從他聞法內增益、無愚.無貪、[修=如【明】]修.不修、損身見聚處.不損身見聚處,當知亦如是。
3■頂墮
【唐】「云何頂墮」,乃至廣說。
【涼】「云何頂法退」,乃至廣說。
§a1不說煖墮
【唐】問:何故此中,但說頂墮,不說煖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說頂有退,不說煖退。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或有說者,如說頂退,亦應說煖退。而不說者,當知皆是有餘之說。
【唐】2.復次,說勝有墮,已顯劣故。謂頂善根是勝尚退,況煖善根劣而無退。
【唐】3.有說:不應詰問.尊者不說煖退因緣。所以者何。契經說故,謂契經中,但說頂墮,不說煖墮,尊者依經而造此論,故不應責。
【唐】4.有說:從頂退時,生大憂惱,退煖不爾,故不說之。謂如有人見寶伏藏.滿中珍寶見已歡喜作是思惟,我今永絕貧窮根本。適欲取時,忽然還滅,彼人爾時生大憂惱。如是行者.住頂位中,自念不久.入於忍位.永捨惡趣,生大歡喜。後退此頂.還住煖時,生大憂惱,失勝利故。設從煖位進得頂時.彼猶未能永捨惡趣,故從彼退不大憂惱。
【唐】5.有說:住頂位時,多諸留難,住煖不爾,是故偏說。故如是說:於三時中諸業煩惱.極與行者而作留難。①一從頂入忍時,能感惡趣諸業煩惱極為留難,義言:行者若入忍位.定不復受諸惡趣生,我於誰身受異熟果。②二聖者離欲染時,能感欲界諸業煩惱極為留難,義言:行者.若離欲染.於欲界生.定不復受,我於誰身受異熟果。③三得阿羅漢果時,能感後有諸業煩惱極為留難,義言:行者若得阿羅漢果.定不復受一切生死,我於誰身受異熟果。
【涼】5復有說者,行者在頂之時.多諸留難,有三時諸煩惱業多諸留難。①如從頂至忍,爾時惡道諸煩惱業多作留難。所以者何。彼諸煩惱而作是念:若彼行者已到於忍,我復於誰身中當生果報。②離欲界欲時,彼欲界諸煩惱業多作留難。所以者何。諸煩惱業而作是念:若彼行者出於欲界,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③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時,受未來有,諸煩惱業多作留難。所以者何。諸煩惱業而作是念:若彼行者離[欲已彼=彼欲已【三宮】]欲已,彼更不受身,我復於誰身中生於果報。行者於此三時多諸留難,是故說頂有退,不說煖退。
【涼】4復有說者,行者爾時生大憂惱,猶如有人見珍寶藏,見已歡喜作是思惟:我今永斷貧窮根本。後欲取時忽然還滅,彼人爾時於此寶藏生大憂惱。如是行者住頂法時,自念不久當得於忍,永斷惡道,心生歡喜;後便還退,生大憂惱。
【涼】2復有說者,若說頂有退,當知亦說煖有退。
【唐】6.有說:頂不久住,是進退際故。煖位不爾,故不說煖墮。
【涼】6復有說者,以頂法不久住故,是以有退。
【唐】7.有說:住頂位時,將獲大利。猶如聖者.得不墮法,得忍異生亦復如是。如室路拏二十俱胝[śroṇakoṭīviṃśa/śroṇakoṭikarṇa/śrotraviṃśatikoṭī室縷多頻設底拘胝/恕奴/輸屢那/舒尼][以一房施之][修毘賒…復為四方僧作一房][加以白㲲敷地],九十一劫,不墮惡趣。從頂退時,失此大利,故說頂墮。退煖不爾.故不說之。[śravaṇa-śroṇa][གྲོ་བཞིན་སྐྱེས་རྣ་བ་བྱེ་བ]
【涼】復有說者,欲得忍時,大獲重利。猶如聖人不墮惡道,得忍之時亦復如是。如沙門二十億[億=億耳【宮】],九十一劫不墮惡道。與上相違,名失重利。
§a2本論--云何頂墮
【發】云何頂墮。
【發】答:如有一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說.僧修妙行,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善施設苦諦.善施設集滅道諦。
【發】彼於異時,不親近善士.不聽聞正法.不如理作意,於已得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故名頂墮。
【八】云何頂法退。
【八】答曰:[以=已【三宮聖乙】]以得頂法,若命終已退.不復現在[在〔-〕【三宮】]。如有一人,與善知識相得.從其聞法.思惟內挍計,信有佛道.好法順僧,色無常.痛想行識無常,信思惟苦習盡道。
【八】彼或於餘時,不得善知識.不聞法.不思惟內挍計,於世俗信退,[是=此【三宮聖乙】]是謂頂法退。
【涼】云何頂退。
【涼】答曰:猶如有人親近善知識,從其聞法,乃至廣說。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何以復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前雖說頂自性,而未說頂云何得.云何捨。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涼】前雖說頂體相,未說云何得頂,云何失頂。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a3得頂
§b1釋本文
【唐】(1)「親近善士」者:謂親近善友。
【涼】猶如有人親近善知識者,說親近善友。
【唐】(2)「聽聞正法」者:謂屬耳聽聞,如理所引,訶毀流轉,讚歎還滅,順瑜伽法。
【涼】從其聞法者,聽隨順方便法。
【唐】(3)「如理作意」者:謂自內正解。
【涼】內正觀思惟者,自身修行正行。
【唐】(4)⊙「信佛菩提,法是善說,僧修妙行」者,顯信三寶。
【唐】⊙「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者,顯信五蘊。
【唐】⊙「善施設苦諦,善施設集滅道諦」者,顯信四諦。
【唐】此中信佛菩提,乃至信善施設道諦,皆共顯示法隨法行。
【涼】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淨功德,是說信寶。
【涼】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常,是說信陰。
【涼】知有苦集滅道,是說信諦。
【唐】此及前三,即是顯示四預流支,是名得頂。
【涼】{}彼於餘時不親近善知識者,親近惡友。
【涼】不從他聞法者,不聽隨順方便法。
【涼】不正觀思惟者,自身行邪行。
【涼】失此信法,是名頂退。{}
§b2諦寶蘊所化
【唐】問:佛為何等所化有情,於頂位中顯示三寶;復為何等顯示五蘊;又為何等顯示四諦。
【涼】{問曰:如說信佛菩提是名信佛,乃至廣說。以何等故,世尊或說信寶、或說信陰、或說信諦。
【唐】答: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佛於法明了,乃至廣說。[應為眾生而說何法即便說之,故不應問。]
【唐】答:為愚寶者顯示三寶,為愚蘊者顯示五蘊,為愚諦者顯示四諦。
【涼】復有說者,隨眾生愚處,佛隨其所愚而解說之。
【唐】復次,為初業者.顯示三寶,為已串習者.顯示五蘊,為已超作意者.顯示四諦。[串=慣【宮】*]
【唐】復次,為鈍根者.顯示三寶,為中根者.顯示五蘊,為利根者.顯示四諦。
【唐】復次,為疑行者.顯示三寶,為我慢行者.顯示五蘊,為諸邪見損覺慧者.顯示四諦。
【涼】復有說者,受佛化者有三種:一、多疑心;二、[染=深【三宮】*]染著於我;三、為見所覆。為疑者說寶,為[*]染著我者說陰,為見所覆者說諦。}
【唐】有作是說,為樂廣者顯示三寶,為樂略者顯示四諦,為樂廣略者顯示五蘊。
【唐】是名三種所為差別。
【唐】已說得頂。
§a4捨頂
§b1釋本文
【唐】云何捨頂。
【唐】「彼於異時」者,謂彼散亂時。
【唐】「不親近善士」者,謂親近惡友。
【涼】{彼於餘時.不親近善知識者,親近惡友。
【唐】「不聽聞正法」者,謂作意聽聞非理所引.讚歎流轉.訶毀還滅.違瑜伽法。
【涼】不從他聞法者,不聽隨順方便法。
【唐】「不如理作意」者,謂自內邪解。
【涼】不正觀思惟者,自身行邪行。
【唐】「於已得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者,謂於已得即頂位中,頂等流世俗信.退沒破壞移轉亡失。
【涼】失此信法,是名頂退。}
【唐】此中尊者,欲令頂墮義得成立故,復引契經為證:
【發】如佛即為波羅衍拏摩納婆說:
【發】 若人於如是 三法而退失 我說彼等類 應知名頂墮
§b2頂墮自性
【唐】問:何等名為頂墮自性。
【涼】問曰:頂退體相為是何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答:頂墮自性是不成就,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
【涼】是不成就性,不隱沒無記,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
【唐】2.有說:信時名得頂,不信時名頂墮;如是則說,不信為頂墮自性。
【涼】復有說者,是不信體性。所以者何。有信便得,無信便失。
【唐】3.有說:諸煩惱纏,能令頂墮;如是則說,諸染污法,為頂墮自性。
【涼】復有說者,以何使纏而退頂法,即彼使纏性。如是說者,亦是染污性。
【唐】4.有說:若法隨順退,彼法名頂墮;如是則說,一切法為頂墮自性。以退頂時,一切法.皆是退頂增上緣故。
【涼】復有說者,若法隨順退法,即是其性。若然者,一切諸法盡是退性。何以故。一切諸法.與威勢緣故。
【唐】5.譬喻者言:此但假說,無實自性。謂相續中.先成就頂,今時退失,說為頂墮,如何求覓頂墮自性。
【唐】(1)如人有財.名為富者,若賊劫去.即名貧人。他問:汝貧.以何為性。彼答:我昔多有珍財,今被劫去.唯名貧者,當有何性。(2)又如有人.先著衣服,後賊奪去.即便露形。他問:汝今露形.以何為性。彼答:我先有衣,今賊奪去.唯露形住,當有何性。(3)又如有人.衣服破壞,他問:汝衣破壞.以何為性。彼答:我衣本完,今已破壞,唯名衣破,當有何性。
【唐】如是行者.先成就頂,今時退失,說名頂墮,無別自性。
【涼】[覺天]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無所有性.是退性,強生分別、無有相對。彼善根和集名頂,善根離散名退,復有何性。
【涼】(1)猶如有人.多諸財物,他人劫去,後便貧窮。人問之言:汝今貧窮,為是何性。彼人答言:我本有財,他人劫去,今唯貧窮,當有何性。(3)又如有人衣裂,他人問言:汝今衣裂,為是何性。彼人答曰:衣本完堅,今者破裂,更有何性。(2)又如有人.身本著衣,人奪其去。他人問言:汝今裸形無衣,為是何性。彼人答言:我本著衣,他人奪去,今者裸形無衣,當有何性。
【涼】如是行者.善根和集之時.名之為頂,後若離散名之為退,當有何性。是故無所有性是名退性。
【唐】6.評曰:初說為善,此即攝在[品類足]「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不相應[s35][s60]」中,不相應行有多種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頂退是不成就性,不隱沒無記,心不相應行,行陰所攝。
【涼】{}問曰:如說信佛菩提是名信佛,乃至廣說。以何等故、世尊或說信寶、或說信陰、或說信諦。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佛於法明了,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隨眾生愚處,佛隨其所愚而解說之。
【涼】復有說者,受佛化者有三種:一、多疑心;二、[染=深【三宮】*]染著於我;三、為見所覆。為疑者說寶,為[*]染著我者說陰,為見所覆者說諦。{}
〖𤏙〗
1■煖善根
【唐】「云何煖」,乃至廣說。
【涼】云何煗法,乃至廣說。
§a1煖義
【唐】問:何故名煖。
【涼】以何等故名煖。
【涼】答曰:
【唐】答:
【唐】1.智於境轉,故有勝智煖生,能燒諸煩惱薪,故名為煖。
【唐】[喻]猶如鑽火,上下相依,有火煖生,能燒薪等。
【涼】或有說者,智緣境界,能生於煖,燒煩惱薪。
【涼】猶如火[攢=鑽【三宮】]攢,上下相依,生火燒薪。
【唐】2.有說:諸有相依故,有墮有智煖生,能令諸有,皆悉萎悴[萎悴=痿悴【三宮】*],故名為煖。
【唐】[喻]猶如夏時,聚花為𧂐,花生煖氣,還自萎悴[萎悴=痿悴【三宮】*]。
【唐】[喻]又如夏時,積聚糞壤中生煖氣,還自腐爛。
【涼】復有說者,以有智知有,能生煖智,令有萎悴。
【涼】猶如夏時聚花為𧂐,花生煖氣還自萎悴。
【唐】3.有說:諸蘊相依故,有墮蘊智煖生,能燒蘊林,令其永滅,故名為煖。
【唐】[喻]如竹𥯤等相摩煖生,能燒彼林,令為灰燼。
【涼】復有說者,智生依陰,在陰智火,還燒於陰。
【涼】猶如兩竹相摩[摩=磨【三宮】]生火,還燒竹林。
【唐】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依求解脫,有善根生,是聖道日.前行前相,故名為煖。
【唐】[喻]如日將出,明相先現。
【唐】5.復次,依求解脫,有善根生,是聖道火.前行前相,故名為煖。
【唐】[喻]如火將然,烟為前相。
【涼】尊者瞿沙說曰:
【涼】5求解脫智火,彼最在初。如火以烟在初為相,無漏智火.亦以煗法在先為相。
【涼】4如日明相在初為相,無漏智日.亦以煖在初為相,是故名煖。
§a2論文
【發】云何煖。答:若於正法毘奈耶中,有少信[(受=愛【三宮】)]受。
【八】云何暖法[法=法乎【三宮聖聖乙】]。答曰:於正法中,起慈歡喜。
【涼】云何為煖。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乃至廣說。
【唐】即信名愛,故名信愛。
【涼】{}問曰:若然者,說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盡得煖耶。
【涼】答曰:不然。何以故。煖者,乃是色界修地定地.能行聖行所攝,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者也。{}
§a3信愛
§b1緣滅道諦
【唐】A.(1)於正法中.有信愛者:說緣道諦信。
【唐】(2)於毘奈耶中.有信愛者:說緣滅諦信。[s6此中說貪瞋癡毘奈耶vinaya。][s181法謂八支聖道,毘奈耶謂貪瞋癡滅,大師教謂佛語。][識身:是正法是毘柰耶是大師教…MA82此法、律,此佛之教……DA02 當與汝等說四大教法…親受是法、是律、是教(依經、依律、依法)(持法、持律、持律儀)… AA28.5 今有四大廣演之義…契經、律、阿毘曇、戒…](持經、持律、持母…護以法律,如尊師教MA196)
【涼】(1)彼正法者,說緣道諦信。(2)毘尼者,說緣滅諦信。
【唐】問:此煖善根,具以十六行相,緣四聖諦;何故此中,但說緣滅道諦,非苦集耶。
【涼】問曰:煖能緣四諦,何以但說緣滅道諦信。
【唐】答:
【涼】答曰:
【唐】依勝說故,謂四諦中滅道是勝,出生死故,餘如頂中廣說。
【涼】或有說者,滅道於諦中最勝故,應如先頂中廣答。
【涼】復有說者,滅道是可歸依處,是以故說。
§b2緣四諦
【唐】B.有說:(1)於正法中,有信愛者:說緣三諦信。
【唐】(2)於毘奈耶中,有信愛者:說緣滅諦信。以煖具緣四聖諦故。
【涼】復有說者,(1)正法說緣三諦信,(2)毘尼說緣滅諦信。是亦名煖能緣四諦。
【唐】問:緣滅道諦可爾,是可信事是生信處是所歸依,應信愛故。緣苦集諦,云何可爾。煩惱惡行及所得果,猶如糞穢.深可厭患,不應於中生信愛故。
【唐】答:信有二種:一者信可,二者信愛。於滅道諦,具二種信。於苦集諦,雖無信愛.而有信可,故緣苦集亦生於信,餘廣說如頂。[s29信有二種]
§b3辨寬狹
【唐】問:諸於正法毘奈耶中.有少信愛者,彼皆得煖耶。
【唐】答:不爾,所以者何。煖,是色界定地修地.十六行相所攝善根,此中說有如是信愛,非餘信愛。故言不爾。
【涼】{問曰:若然者,說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盡得煖耶。
【涼】答曰:不然。何以故。煖者,乃是色界修地定地.能行聖行所攝,於正法毘尼中.生信愛敬者也。}
§a4引經為證
【唐】此中尊者引經為證。
【發】如世尊為馬師井宿二苾芻說:此二愚人.離我正法及毘奈耶,譬如大地去虛空遠,此二愚人.於我正法毘奈耶中.無少分煖。
【八】如世尊說馬師比丘[Aśvaka阿說迦/阿濕貝(具)]、滿宿比丘[punarvasu弗那跋/弗那婆修]:此二癡人,於我法中無有毫釐暖法。
【唐】此經文句.雖已隱沒,而作論者以願智力.引之為證。
§b1少分義
【唐】問:此煖善根,殊勝微妙,住寂靜地,世尊何故名少分耶。
【涼】{問曰:此暖善根,最勝微妙、住寂靜地,今者[者〔-〕【三宮】]何以言少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此於所餘順決擇分.最微小故,得少分名。
【涼】以於達分善根中.最是微小,故言為少。
【唐】有說:此於正法毘奈耶中,觀事不共,微小善根.後邊生故,說名少分。
【涼】復有說者,以是見聚善根後邊生故,故言少許(見聚善根者,謂安般、不淨、四念處也)。}
§b2何故訶擯
【唐】問:諸有未得煖善根者,皆如此二被訶擯耶。
【涼】{問曰:諸不得暖法,一切皆與馬師、滿宿同耶。
【唐】答:不爾,所以者何。
【涼】答曰:不一切也。
【唐】1.世尊所化,總有三種:
【唐】一於佛法有意樂,二於佛法息意樂,三於佛法無意樂。
【唐】此二苾芻於佛正法,全無意樂,故佛訶擯。諸如是類亦被訶擯,非餘未得煖善根者。
【涼】眾生凡有三種:一、有期心;二、除期心;三、斷期心。
【涼】a有期心者,清淨持戒者是也。b除期心者,所作已辦阿羅漢是也。c斷期心者,犯戒者是也。
【涼】以彼無有期心、無除期心,但有斷期心,是以世尊而呵嘖[嘖=責【明】]之。其餘眾生斷期心者,亦與彼同。如說:乃至無有少許暖法。}
【唐】2.有說:此二苾芻.捨離親愛.歸佛出家,然於正法毘奈耶中,全無信愛可以攝受,故佛訶擯;非餘未得煖善根者。
§a5彼經餘文--拒教故呵
【唐】即彼經中,世尊先告馬師井宿二苾芻言:「吾當為汝說四句法,汝欲知不,當恣汝意。」
【涼】彼作經者引經為證,如說:佛告馬師、滿宿比丘:「我有四句法,當為汝說,為欲知不,當恣汝意。」[彼〔-〕【宋元宮】]彼二人言:「我等今者便為非器,何用知為。」乃至廣說。[(鼻奈耶/戒因緣經)世尊愍此惡人,離我遠.離深法遠…(此二人墮龍中,在揵陀越國西失利虎頭山水中,瞋佛昔不與說法,欲出水壞佛法。輒有化佛在其前,立曰:汝!汝欲聞四深法義婆。恚便止。)]
【唐】二苾芻言:「我今何用知尊法為。」
【涼】{彼作是言:我今何用知是法為。世尊告言:汝愚癡人,遠離我法,乃至無有少許煖法。}
【涼】{}問曰:佛深知彼人不堪受法,何故告言當恣汝意。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人謂彼人無教化者,所以造作眾惡而自毀壞。是以如來舉手語言:我所應作今已作之,而汝自行邪行以自毀壞,非我不教化之過。
【涼】復有說者,為止外道誹謗故,所以告言當恣汝意。若當如來不告彼者,諸外道等當作是謗:云何大悲,於弟子眾有隨順者說法教化,不隨順者不說法教化。若當如來告彼人者,諸外道等不生誹謗。
【涼】復有說者,為止諸釋不信心故。若當如來不告彼者,爾時諸釋生不信心:云何悉達不為親族說法教化。心懷嫉妬,將慮彼人共己相似。若其如來告彼人者,諸釋爾時便[更=是【宮】]更不生不信之心。
【涼】復有說者,彼人自行邪行,如來以彼即為證人而語之言:汝本在家及今出家,自行邪行,非是我過。爾時如來即以軟語面前責數,是故告言當恣汝意。
【涼】復有說者,為生彼人將來善根故,佛知彼人而今雖復不能受化,將來必生追悔善根。所以者何。彼人作是念:彼大悲者恣我意,而我不受,非如來過。能生如此追悔善根,以此緣故必出惡道。
【涼】復有說者,佛知彼人於此命終,必生龍中受大苦痛,便作是念:我本從何來生此間。自知本在佛法出家。次作是念:無化我者,我今應往作不利益事,破壞佛塔及諸精舍,殺諸比丘。當於爾時佛神力故,有如來像當立其前而告之言:馬師、滿宿!我有四句之法,汝欲知不。當知今[苦=苦是【三宮】]苦,汝等過,非我咎也。我應作者皆已作之,而汝今者自為邪行。欲止彼龍瞋恚纏故,令守護佛法,是以告言當恣汝意。{}
§b1四句法
【唐】問:此中何者是四句法。
【涼】問曰:云何名四句法。
【涼】答曰:
【唐】1.有說:四聖諦是。所以者何。彼不見諦.造惡行故。
【涼】或有說者,是四諦法。何以故。彼二人以不見諦故,造斯惡行。
【唐】2.有說:四念住是。所以者何。彼由顛倒.造惡行故。
【涼】復有說者,四念處是。何以故。彼二人以顛倒故,造斯惡行。
【唐】3.有說:四正斷是。所以者何。彼由懈怠.造惡行故。
【涼】復有說者,四正勤是。何以故。彼二人者多懈怠故,造斯惡行。
【唐】4.有說:四神足是。所以者何。彼闕勝德.造惡行故。
【涼】復有說者,四如意足是。何以故。彼二人者不能積集諸善故,造斯惡行。
【唐】5.有說:四聖種是。所以者何。彼貪利養.造惡行故。
【涼】復有說者,四聖種是。何以故。彼二人者貪著利養故,造斯惡行。
【唐】6.有說:四沙門果是。所以者何。彼實未得四沙門果.而稱我得,造惡行故。
【涼】復有說者,四沙門果是。何以故。彼二人者.實不得沙門,而言我得四沙門果,故造斯惡行。
【唐】7.有說:四無量是。所以者何。彼由貪瞋嫉妬增上,造惡行故。
【唐】8.有說:四靜慮是。所以者何。彼由欲界煩惱增上,造惡行故。
【唐】9.有說:四善巧是,謂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所以者何。彼愚因果造惡行故。[法蘊:佛言:若有於界處蘊.及於緣起.處非處法.得善巧者,是智者數。中含-多界經:阿難!若有比丘知界、知處、知因緣、知是處非處者,阿難,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
【涼】復有說者,四善是(一善知界、二善知入、三善知緣起、四善知處非處[處=處也【三宮】])。何以故。彼二人者,愚於因果,故造斯惡行。
【唐】10.有說:即四種順決擇分善根是。所以者何。佛說彼二人無少分煖故。
【唐】11.有說:即增一阿笈摩中,四法迹是。一無貪法迹,二無瞋法迹,三正念法迹,四正定法迹。[長含:有四法,謂四法足:不貪法足、不瞋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唐】12.有說:即雜阿笈摩中,四句法是,如彼頌言:
【唐】 賢聖法中善言最 二常愛言遠不愛 三常實言離虛誑 四常法言遠非法
【涼】復有說者,如《雜阿含》中說偈:
【涼】 賢聖法中善言最 二常愛言遠不愛 三常實語離虛妄 四常法言遠非法
【涼】是名為四。
【唐】[賢聖善說法…愛說非不愛…諦說非虛妄…法說不異言(說法不非法)]
【唐】[尊者婆耆舍Vaṅgīsa:]
【唐】[若善說法者,於己不惱迫,亦不恐怖他,是則為善說。]
【唐】[所說愛說者,說令彼歡喜,不令彼為惡,是則為愛說。]
【唐】[諦說知甘露,諦說知無上,諦義說法說,正士建立處。]
【唐】[實語甘露最無上,實語應語得大利][Sacce atthe ca dhamme ca, āhu santo patiṭṭhitā.]
【唐】[如佛所說法,安隱涅槃道,滅除一切苦,是名善說法。]
【唐】[鵬耆舍,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能造偈頌嘆如來德,言論辯了而無疑滯]
【涼】11復有說者,如《增一阿含》所說.無貪、無恚、正念、正定,是名為四。
【唐】1.[評]如是說者,四聖諦是,彼愚諦理.背聖教故。
§b2何故以法恣彼
【唐】問:佛深知彼不堪受法,如何以法而恣彼耶。
【涼】{問曰:佛深知彼人不堪受法,何故告言當恣汝意。
【唐】答:
【涼】答曰:
【唐】1.佛欲自顯無過失故。勿有謂:彼無教化者,故造惡行.而自毀壞。是以如來舉手告言:諸教化事我皆能作,而汝不受自行邪行.以自損壞,非我過也。
【涼】或有說者,人謂:彼人無教化者,所以造作眾惡.而自毀壞。是以如來舉手語言:我所應作.今已作之,而汝自行邪行以自毀壞,非我不教化之過。
【唐】2.有說:為止釋種不信心故。若不以法而恣彼者,無量釋種生不信心。云何義成.於自親族心懷慳嫉,不欲教化。將恐彼人與己相似。由佛以法而恣彼意,是諸釋種不信心息。
【唐】3.有說:為止外道誹謗業故。若不以法而恣彼者,無量外道便誹謗言:云何名為得大悲者,若諸弟子隨順恭敬.便為說法,若諸弟子違逆不敬.則不教化。由佛以法而恣彼意,是諸外道誹謗便息。
【涼】3復有說者,為止外道誹謗故,所以告言當恣汝意。若當如來不告彼者,諸外道等當作是謗:云何大悲,於弟子眾有隨順者說法教化,不隨順者不說法教化。若當如來告彼人者,諸外道等不生誹謗。
【涼】2復有說者,為止諸釋不信心故。若當如來不告彼者,爾時諸釋生不信心:云何悉達不為親族說法教化,心懷嫉妬。將慮彼人共己相似。若其如來告彼人者,諸釋爾時便[更=是【宮】]更不生不信之心。
【唐】4.有說:令彼證知過在己故。佛以軟語而責彼言:汝本及今恒造惡行,我常教化,都不信受。今復為汝欲說法要,汝言何用知尊法為,汝之過失汝自為證。
【涼】復有說者,彼人自行邪行,如來以彼即為證人,而語之言:汝本在家及今出家,自行邪行,非是我過。爾時如來即以軟語面前責數,是故告言:當恣汝意。
【唐】5.有說:令彼後時種善根故。佛知彼二.今雖不能受我正法,而命終已生龍趣中,便自憶念:昔大悲者.恣我正法而我不受,今生惡趣受諸苦惱。由此便起悔俱善根,以此因緣.速脫惡趣。
【涼】復有說者,為生彼人將來善根故。佛知彼人.而今雖復不能受化,將來必生追悔善根。所以者何。彼人作是念:彼大悲者恣我意,而我不受,非如來過。能生如此追悔善根,以此緣故,必出惡道。
【唐】6.有說:為護佛法令不壞故。佛知彼二.從此命終當生龍趣,劇苦所逼作是念言:我從何沒,來生於此。即自憶念,從人中來。復自念言:昔作何業。便自觀見,昔曾出家.不能正行,墮在此處。次作是念:佛不化我,故令我今生此惡處。便起瞋恨,欲來人中.破窣堵波.壞僧伽藍,殺諸苾芻苾芻尼等,令如來法殄滅無餘。當於爾時,佛神力故.有如[求>來]像住立其前.而告之言:馬師井宿,吾當為汝說四句法,汝欲知不,當恣汝意。時二毒龍,即便自憶:昔佛亦作如是告我,我時不受。是我自咎,非如來過。由此因緣,瞋纏遂息,生大慚愧,護持佛法。
【涼】復有說者,佛知彼人於此命終,必生龍中受大苦痛,便作是念:我本從何來生此間。自知本在佛法出家。次作是念:無化我者,我今應往作不利益事,破壞佛塔及諸精舍,殺諸比丘。當於爾時佛神力故,有如來像當立其前而告之言:馬師、滿宿!我有四句之法,汝欲知不。當知今[苦=苦是【三宮】]苦,汝等過,非我咎也。我應作者皆已作之,而汝今者自為邪行。欲止彼龍瞋恚纏故,令守護佛法,是以告言當恣汝意。}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佛以正法而恣彼意。
【涼】{}彼作是言:我今何用知是法為。世尊告言:汝愚癡人,遠離我法,乃至無有少許煖法。{}
§b3何故拒教
【唐】問:何故二人作如是說「我今何用知尊法為」。
【涼】問曰:彼二人者,何以作如是說:我今何用知是法為。
【唐】答:
【涼】答曰:
【唐】彼二自知造諸惡行.非正法器,故說是言。彼自思惟,於生天論.我尚非器,況極微細解脫論耶。
【涼】或有說者,彼人自知非是法器,趣向善道猶為非器,況趣涅槃當是器也。
【唐】有說:彼二自知:數犯禁戒,惡行煩惱.損壞相續,焦塼瓦等可令生芽[芽=牙【宋元宮】*],我等聞法生解脫芽.無有是處。故作是說:我今何用知尊法為。
【涼】復有說者,諸邪惡行在彼身中數數犯禁,自知此身非是法器:瓦石可令生牙,我今此身,終不能生解脫法分。
【唐】有說:彼二自知.造作增長惡趣定業,故作此言。
【涼】復有說者,彼人已作決定業故。
【唐】有說:彼二身中惡相現故,謂彼自見於十指端有十道水將欲流出,便作是念:我等決定當生龍中,於如是時.何用更知世尊正法。故作是說:何用知為。
【涼】復有說者,彼人已近報果法故,彼人惡道報相已現在前,乃至十指水流而出。
【唐】有說:佛記彼二.已種獨覺菩提善根,於當來世定成獨覺。彼作是念:我等現世.終不能入正性離生,得果漏盡。故作是說:我今何用知尊法為。
【涼】復有說者,佛記彼人當成辟支佛菩提。彼作是念:何煩如來為我說法,我於現世終不能得入正決定。以是等眾因緣故,彼作是言:我今何用知是法為。
§b4呵愚人-釋毘奈耶
【唐】由此世尊復作是說:「此二愚人,離我正法及毘奈耶,譬如大地去虛空遠,此二愚人.於我正法毘奈耶中.無少分煖。」
【涼】世尊告言:「遠離我法愚癡人,於我正法毘尼中,乃至無有少許暖法。」
【唐】「若諸弟子能以財食供給其師.而共住者,尚不應以麁言拒逆;況彼不能以此同住,而作如是違戾語耶。」[中含:若有法律,師貪著食.不離食者,彼弟子不應速行放逸,況復我不貪著食.遠離於食。信弟子者應如是說:世尊是我師,我是世尊弟子,世尊為我說法,善逝為我說法,令我長夜得義、得饒益安隱快樂。……]
【唐】問:有多種毘奈耶,謂時毘奈耶,方毘奈耶,種性[性=姓【宋元宮】]毘奈耶,家毘奈耶,明毘奈耶,罰罪[罪=羅【三宮】]毘奈耶,犯毘奈耶[七聚犯乾度],聖毘奈耶,貪毘奈耶,瞋毘奈耶,癡毘奈耶。此中意說何毘奈耶。
【涼】問曰:有眾多毘尼:有時毘尼、有方毘尼、有種性毘尼、有家法毘尼、有罰罪毘尼、有犯毘尼、有明毘尼、有聖毘尼、有欲瞋癡毘尼。此中為說何者毘尼耶。
【涼】答曰:
【唐】有作是說,此中說罰罪毘奈耶。[諍毘尼][滅諍毘尼]vinaya
【唐】或有說者,此中說犯毘奈耶。[犯毘尼][滅罪毘尼]
【唐】復有說者,此中說聖毘奈耶。[佛戒]
【涼】或有說者,此中說聖毘尼。
【唐】[評]如是說者,此中說貪瞋癡毘奈耶[煩惱毘尼][結使毘尼]。
【涼】復有說者,此中說欲瞋癡毘尼。
【涼】{}問曰:諸不得暖法,一切皆與馬師、滿宿同耶。
【涼】答曰:不一切也。
【涼】眾生凡有三種:一、有期心;二、除期心;三、斷期心。有期心者,清淨持戒者是也。除期心者,所作已辦阿羅漢是也。斷期心者,犯戒者是也。以彼無有期心、無除期心,但有斷期心,是以世尊而呵[嘖=責【明】]嘖之。其餘眾生斷期心者,亦與彼同。如說:乃至無有少許暖法。{}
【涼】{}問曰:此暖善根,最勝微妙、住寂靜地,今[者〔-〕【三宮】]者何以言少耶。
【涼】答曰:
【涼】以於達分善根中最是微小,故言為少。
【涼】復有說者,以是見聚善根後邊生故,故言少許(見聚善根者謂安般、不淨、四念處也)。{}
﹝順決擇分綜述﹞
1■分門多少
【唐】問:何故尊者,七門分別世第一法,頂唯二門,忍之與煖但說自性。
【唐】答: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此論,或略或廣,不應徵詰。
【唐】2.復次,如以七門分別世第一法,亦應以七門分別餘三。如西方尊者,以十七門.總分別四種順決擇分,此亦應爾,總以七門分別四種。而不爾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唐】3.復次,世第一法,微細難見難可覺知,以不分明不現見故,七門分別。餘三不爾,故略說之。
【唐】4.復次,世第一法,多諸誹謗,故以七門分別遮止。餘三不爾,故略分別。
【唐】5.復次,世第一法,唯一剎那.其相難了,須廣分別。餘三相續,故略說之。
2■自性名義品類
§a1出體
【唐】如是四種順決擇分,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涼】此四種善根,所謂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
【唐】問:如是四種自性云何。
【唐】答:
【唐】1.答:皆以五蘊為其自性。
【唐】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順決擇分,有欲界繫,有色界繫。
【唐】(1)欲界繫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此二自性唯有四蘊:欲界中無隨轉色故。
【唐】(2)色界繫中:下者名忍,上者名為世第一法。此二自性皆具五蘊:色界中有隨轉色故。
【涼】{尊者瞿沙說曰:此善根,二是欲界,所謂暖、頂;二是色界,所謂忍、世第一法。
【唐】3.[評]如是說者,此四善根皆是色界.定地修地.行聖行法,故四自性皆具五蘊。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此是色界[故〔-〕【三宮】]故定地修地,能行聖行所攝法。如是說者好。}
[略別體性]
【唐】問:若此四種,皆色界繫,云何建立四種別耶。
【唐】答:此四善根,雖同色界,而有可動.有不可動,有有留難.有無留難,有可斷.有不可斷,有可慮.有不可慮,有可退.有不可退。
【唐】a.諸可動.有留難,可斷.可慮.可退中,下者名煖,上者名頂。
【唐】b.諸不可動.無留難,無斷.無慮.不可退中,下者名忍,上者名為世第一法。
【唐】故此四種,雖同色界繫.五蘊為自性,而有差別。
【唐】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亦爾。
§a2釋名
【唐】已說自性當說所以。
【唐】問:此何故名順決擇分。
【唐】答:決擇者,謂聖道。如是四種,是順彼分。順彼分中,此四最勝,是故名為順決擇分。nirvedha-bhāgīya
【唐】即此四種,亦名行諦,亦名修治,亦名善根。
【涼】名為達分,亦名觀諦,亦名修治,亦名善根。
【涼】言達分者,無漏聖道是達;此善根,隨順彼法、羽翼彼法、是彼法性分,故言達分。[俱舍:決斷簡擇,謂諸聖道…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分名.]
【唐】(1)行諦者:謂以無常等十六行相.遊歷四諦故。
【涼】觀諦者,以無常等行.觀諦察諦,故名觀諦。
【唐】(2)修治者:謂為求聖道.修治身器,除去穢惡,引起聖道故。猶如農夫,為求子實,修治田地.除去穢草。此亦如是。
【涼】修治者,為求聖道及果.修治此身,除去穢惡,欲為法器。猶如農夫,為求子實,修治田地.除去惡草。彼亦如是,故名修治。
【唐】(3)善根者:謂聖道涅槃,是真實善。此四與彼為初基本,為安足處,故名為根。
【涼】言善根者,聖道言善、涅槃言果。此諸法等.是彼初基,始立之本,故名善根。
§a3品類及差別
【唐】問:此四善根,為有幾品。
【涼】{問曰:暖法有幾種。乃至世第一法[幾=有幾【三宮】]幾種。
【唐】答:
【涼】答曰:
【唐】1.總有三品,謂下中上。煖是下品,頂是中品,忍及世第一法是上品。
【涼】4或有說者,煗法有三種,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法有三種: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種: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上。
【涼】1此四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中,忍、世第一法是上。
【唐】2.有說:煖有二品,謂下下.下中。頂有三品,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品,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唯一品,謂上上。若以三品攝之,煖唯下品,頂下中品,忍中上品,世第一法.唯是上品。
【涼】2復有說者,煖有二種:謂下下、下中。頂有三種,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種: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上。此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法是上。
【唐】3.尊者妙音說曰:煖有三品,頂有六品,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上上品。若以三品攝之,煖唯下品,頂下中品,忍通三品,世第一法唯是上品。
【涼】3尊者瞿沙說曰:煖有三種:下下、下中、下上。頂有六種: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種: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法一種,謂上上。若以三言之,煗法一種,謂是下;頂有二種,謂下中;忍有三種,謂下中上;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
【唐】4.尊者覺天說曰:煖有三品,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有三品,謂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品,謂上下.上中。世第一法.唯一品,謂上上。若以三品攝之,如初說。[正理:謂色界繫有九善根,下下下中下上名煖,中下中中中上名頂,上下上中名忍,上上名世第一。]
【唐】5.尊者世友說曰:煖有三品,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有二品,謂中下.中中。忍有三品,謂[中=內【宮】]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唯一品,謂上上。若以三品攝之,煖唯下品,頂唯中品,忍中上品,世第一法唯是上品。
【唐】問:此四善根有何差別。
【涼】問曰:此暖等善根,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所說品異,即是差別。
【唐】2.復次,名亦差別,謂此名煖,乃至此名世第一法。
【唐】3.復次,念住為等無間名煖,煖為等無間名頂,頂為等無間名忍,忍為等無間名世第一法。如等無間,無間.趣入加行亦爾。
【唐】4.復次,樂別觀蘊名煖,樂別觀寶名頂,樂別觀諦名忍,由此發生世第一法。
【唐】5.復次,煖止緣諦下愚,頂止緣諦中愚,忍止緣諦上愚,由此發生世第一法。
【唐】6.復次,煖止緣諦麁愚,頂止緣諦中愚,忍止緣諦細愚,由此發生世第一法。
【涼】暖法能止緣諦增上愚,乃至能止身中愚,故生世第一法。[如前「釋順諦」]
【唐】7.復次,煖生緣諦下明,頂生緣諦中明,忍生緣諦上明,由此發生世第一法。
【唐】8.復次,煖生緣諦麁明,頂生緣諦中明,忍生緣諦細明,由此發生世第一法。
【涼】復有說者,暖法能生緣諦下明,乃至身中有緣諦明,故生世第一法。
【唐】如生明,生信亦爾。是謂差別。
【涼】復次,暖法能生緣諦下信,頂法生中信,忍法生上信。以身中有此信故,能生世第一法。
【涼】4復次,煖法於陰悅適,乃至身中悅適故生世第一法。[如前「釋順諦」]
【涼】3復有說者,暖是念處所入處,頂是暖法所入處,忍是頂法所入處,世第一法是忍所入處。如是,次第.無間亦如是。
【涼】{}尊者瞿沙說曰:此善根,二是欲界,所謂暖、頂;二是色界,所謂忍、世第一法。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此是色界[故〔-〕【三宮】]故定地修地,能行聖行所攝法。如是說者好。{}
【涼】{}問曰:暖法有幾種。乃至世第一法[幾=有幾【三宮】]幾種。
【涼】答曰:或有說者,煗法有三種,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法有三種: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種: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上。此四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中,忍、世第一法是上。
【涼】復有說者,煖有二種:謂下下、下中。頂有三種,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種: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上。此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法是上。
【涼】尊者瞿沙說曰:煖有三種:下下、下中、下上。頂有六種: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種: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法一種,謂上上。若以三言之,煗法一種,謂是下;頂有二種:謂下、中;忍有三,種謂下、中、上;世第一法有一種,謂上。{}
3■得捨因緣及勝利
§a1初師(天授頂墮)
【唐】順決擇分善根中:
【唐】1.煖:亦得亦捨。
【唐】(1)得者:由加行故。[非離染得。非初盡智位.所得修善根。]
【唐】(2)捨者:a.或由退故。b.或由越界地故。c.或由捨眾同分故。
【涼】得煗法亦捨。
【涼】捨有二種:離界地時,及退時捨。
【唐】▲捨此煖已:亦作無間業,亦斷善根,亦墮惡趣。
【涼】退時捨者,作無間業,能斷善根,亦墮惡道。
【唐】⊙有何勝利:能與涅槃作決定因。謂得煖者,如吞鉤魚,已得決定涅槃法故。
【涼】復有何善利。已為涅槃作決定因。如吞鉤餌法。[以吞法鉤,如魚吞鉤,必出不疑.][不久定當至岸上故][又:以尾擊餌接取食之。非此例。]
【唐】2.頂:亦得亦捨。
【唐】(1)得者:由加行故。
【唐】(2)捨者:a.或由退故。b.或由越界地故。c.或由捨眾同分故。
【涼】得頂法亦捨,捨有二種:離界地時,及退時。
【唐】▲捨此頂已:亦作無間業,亦墮惡趣。
【涼】[退=捨退【三宮】]退時捨者,作無間業亦墮惡道。
【唐】⊙復有何勝利:謂能畢竟不斷善根。
【涼】復有何善利。更不斷善根。
【唐】問:若爾,天授應未得頂,彼起邪見斷善根故。[伽他=伽陀【明】]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說:
【唐】 愚夫眾所識 是名為失利 [白法=自法【三宮】]白法皆滅壞 應知從頂墮
【唐】此頌世尊.為天授說。是則天授.從頂退已.而斷善根,云何乃言「捨此頂已.必不斷善」。
【涼】若然者,提婆達多不得頂法耶。如偈說:
【涼】 無德受供養 是名為凡小[小=心【元明】] 有善皆忘失 是名為頂退
【涼】此偈當云何通。
【唐】答:
【涼】答曰:
【唐】1.依未得退,說頂墮言。提婆達多.已修得煖,不久得頂,著名利故.還退失煖,復斷善根。於頂應得而不得故,說名頂墮,非已得退。
【涼】此說得退。
【唐】2.有作是說:世尊如頂,於佛作惡.而墮惡趣,故名頂墮。
【涼】復有說者[者=善者【明】],世尊如頂,彼以惡心向佛,墮於惡道,故言頂墮。
【唐】3.有餘師說:佛法如頂,彼壞佛法.便自退落,故名頂墮。
【唐】3.忍亦得亦捨. (1)得者:由加行故。
【唐】(2)捨者:或由越界地故,或由捨眾同分故。不由退故。
【涼】得忍亦捨,捨有一種,離界地時。
【唐】⊙復有何勝利:謂畢竟不退,不作無間業,不墮惡趣。
【涼】捨彼善根無退,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復有何善利。不墮惡道。
【唐】4.世第一法亦得亦捨. (1)得者:由加行故。
【唐】(2)捨者:由越界地故。不由退故,亦不由捨眾同分故。
【涼】得世第一法亦捨。捨有一種,離界地時捨。
【唐】⊙復有何勝利:能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
【涼】不退。所以者何。此善根,性是不退。
【涼】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不墮惡道。
【涼】復有何善利。彼次第得正決定。
初師 |
必至涅槃 |
不斷善根 |
不造無間業 不墮惡趣.無退捨 |
入正性離生 |
煗 |
√ |
× |
× |
× |
頂 |
√ |
√ |
× |
× |
忍 |
√ |
√ |
√ |
× |
世第一 |
√ |
√ |
√ |
√ |
§a2第二師(天授未得煖)
餘師 |
必至涅槃 不斷善根 |
不造無間業 |
不執著我 不墮惡趣.無退捨 |
入正性離生 |
煗 |
√ |
× |
× |
× |
頂 |
√ |
√ |
× |
× |
忍 |
√ |
√ |
√ |
× |
世第一 |
√ |
√ |
√ |
√ |
【唐】有餘師說:
【涼】復有說者:
【唐】1.煖亦得亦捨,如前說。
【涼】得煗法亦捨,捨有二種:離地界時及退時。
【唐】捨此煖已,亦作無間業,亦墮惡趣。
【涼】退時捨者,作無間業,亦墮惡道。
【唐】有何勝利。能與涅槃作決定因,及能畢竟不斷善根。
【涼】復有何善利。唯不斷善根。
【唐】若爾,天授應未得煖,彼起邪見斷善根故。
【涼】若然者,提婆達多不得煗法。何以故。彼斷善根故。
【唐】2.頂亦得亦捨,如前說。
【涼】得頂法亦捨,捨有二種:離地界時及退時。
【唐】捨此頂已,亦墮惡趣。
【涼】退時捨者墮惡道。
【唐】復有何勝利。不作無間業。
【涼】復有何善利。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
【唐】3.忍亦得亦捨,如前說。
【涼】得忍亦捨,捨有一種,離界地時。
【唐】復有何勝利。畢竟不退,不墮惡趣,不執著我。
【涼】彼善根無退,不作無間業、不斷善根、不墮惡道。復有何善利。不染著我。
【唐】問:若爾,鄔波離[中阿含-優婆離經-優婆離居士-意罰最重].室利毱多[增壹-馬王品-尸利掘長者-火坑毒食].指鬘[汝自不住-我本為大賊].諦語[satya薩遮尼犍子(火種居士)]等,應未得忍,彼執有我.抗拒佛故。
【涼】問曰:若然者,尸利掘多.安仇利摩羅.薩遮尼揵子[揵=犍【明】],便為不得忍。何以故。染著我故。
【唐】答:彼欲論議.假立有我,實不執著。
【涼】答曰:彼不染著我,以論義故.言有我耳。
【涼】問曰:彼與如來競諍論我,云何乃言不染著我耶。
【涼】答曰:彼以不斷我見,暫現在前,非染著也。
【唐】4.世第一法.得捨等事,皆如前說。
【涼】世第一法得亦捨,離界地時捨,餘如先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六
卷7■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六
4■十七門分別(西方尊者)
【唐】西方尊者.以十七門分別此四,如彼頌言:
【唐】 1意趣依因所緣果 6等流異熟及勝利 9行相二緣慧界定 14尋等根心退為後
【涼】西方人作此論言:暖善根,1有何意趣、2為何所依、3有何因、4緣何法、5有何果、6有何依、7有何報、8有何善利、9為行幾行、10為緣名生.為緣義起、11為是聞慧.為是思慧.為是修慧、12為欲界繫.為色無色界繫、14為有覺有觀.為無覺有觀.為無覺無觀、15為樂根相應.為喜捨根相應、16為一心.為眾多心、17為退.為不退。乃至世第一法,亦如是。
§a1煖
【唐】1.問: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謂從布施.乃至七處善.皆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
【涼】問曰:暖有何意趣。答曰:所有布施持戒乃至上忍善根,盡以迴向解脫,是其意趣。
【唐】2.問:煖依何而起。答:依自地定。
【涼】為何所依者,依色界定起。
【唐】3.問:煖以何為因。答:前生自地同類善根。
【涼】有何因緣[緣〔-〕【三宮】]者,於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
【唐】4.問:煖誰為所緣。答:四聖諦。
【涼】緣何法者,緣四真諦。
【唐】5.問:煖以何為果。答:以頂為近士用果。
【涼】有何果者,頂近於暖,是功用果。
【唐】6.問:煖誰為等流。答:後生自地同類善根.
【涼】有何依者,自地相似,後生善法是其依果。
【唐】7.問:煖誰為異熟。答:色界五蘊.
【涼】有何報者,謂色界五陰。
[作引業不]
【唐】問:順決擇分.亦能牽引眾同分不。
【涼】{問曰:達分善根言得報,所謂色界五陰為作彼身初業不。
【涼】答曰:
【唐】a.有說:不能。所以者何。厭背有故,謂此善根.厭背諸有,於眾同分.但能圓滿不能牽引。
【涼】或有說者,不作初業。所以者何。彼似無漏道,憎惡受生故,餘業作初業,彼達分善根唯作滿業然後受報。
【唐】b.有說:亦能。謂此善根.雖厭背有,而能牽引.隨順聖道.眾同分果。謂此所招眾同分果,增上熾盛.微妙殊勝,無有災橫,順勝善品。
【涼】復有說者,亦作初業,得身報妙好,隨順行道。}
【唐】8.問:煖有何勝利。答:能與涅槃作決定因。有說:得煖定不斷善.
【涼】有何善利者,或有說者,是涅槃決定因。復有說者,不斷善根。
【唐】9.問:煖有幾行相。答:十六行相.
【涼】為行幾行者,行十六行。
【唐】10.問:煖為緣名為緣義。答:名義俱緣.
【涼】為緣名生為緣義生者,當言緣義生。
【唐】11.問:煖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答:唯修所成.
【涼】為是聞思修慧者,當言是修慧。
【唐】12.問:煖為欲界繫.為色界繫.為無色界繫。答:唯色界繫。
【涼】欲色無色界繫者,當言色界繫。
【唐】13.問:煖為在定.為不在定。答:唯在定。
【唐】14.問:煖為有尋有伺.為無尋唯伺.為無尋無伺。答:具三種。
【涼】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者,當言三行。
【唐】15.問:煖為樂根相應.為喜根相應.為捨根相應。答:三根相應。
【涼】為何根相應者,當言三隨所應說。
【唐】16.問:煖為一心.為多心。答:多心。
【涼】為一心為眾多心者,當言多心。
【唐】17.問:煖為可退.為不可退。答:可退。
【涼】為退不退者,當言退。
§a2頂
【唐】1頂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煖。
【唐】5果者,以忍為近士用果。
【涼】忍,於頂近者,是功用果。
【唐】8勝利者,不斷善根。有說:亦不作無間業。餘如煖說。
【涼】頂有何善利。或有說者,不斷善根。或有說者,不作無間業。餘如暖說。
§a3忍
【唐】1忍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頂。
【唐】5果者,以世第一法.為近士用果。
【涼】世第一法,於忍近者,為功用果。
【唐】8勝利者,不退.不作無間業.不墮惡趣。有說:亦不執我。餘如頂說。
【涼】忍有何善利。有此善利,不墮惡道。復有說者,不染著我亦不退。其餘如頂。
§a4世第一法
【唐】1世第一法意趣者,謂從布施.乃至忍。
【唐】4所緣者,唯苦諦。5果者,以苦法智忍.為近士用果。
【涼】世第一法,緣苦。苦法忍是功用果。
【唐】8勝利者,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9行相者,苦諦四行相。
【涼】世第一法有何善利。次第得正決定。行四行。
【唐】16一心多心者,當言一心。餘如忍說。
【涼】當言一心。17不退。其餘如忍。
5■各修何諦念住行相
§a1煖
【唐】初煖:[s188於諸位中,修念住有差別]
【唐】緣三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行相。俱同類修非不同類。
【唐】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亦唯修法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行相,亦同類修非不同類。所以者何。非初觀蘊滅.能修緣蘊道故。
【涼】生煗法時,若苦集道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修四念處;現在行一行,未來修四行,取其同性非不同性。
【涼】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修一法念處;現在一行,未來四行。
【唐】增長煖:
【唐】緣三諦,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此同類修.亦不同類;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
【唐】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
【涼】增長煗法,以下增長中、以中增長上時,
【涼】若緣苦集道諦,現在四念處展轉現在前,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
【涼】若緣滅諦,現在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
【唐】問:何故初煖,唯同類修非不同類;增長煖能修同類不同類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初〔-〕【三宮】*]初生煗法時,未來同性者修,非不同性;增長煖時,未來同性不同性修。
【唐】答:
【涼】答曰:
【唐】1.初煖:未曾得種性,初學觀諦,故唯修同類。[種性=種姓【宋元宮】下同]
【唐】2.增長煖:已曾得種性,串習觀諦,故同類修亦不同類。
【涼】[*]初生時以行觀諦,未曾得彼種而得。
【涼】增長時以行觀諦,已曾得彼種而得,是以具修。
§a2頂
【唐】初頂: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
【涼】初生頂時,緣苦集滅道,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
【唐】增長頂:緣三諦,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
【唐】緣滅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
【涼】增長時,下增長中、中增長上,若緣苦集道諦,四念處展轉現在前,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
【涼】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
§a3忍
【唐】1.初及增長忍:緣四諦,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行相。
【涼】初生忍及增長時,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
【唐】問:何故忍初及增長,皆唯法念住現在修,煖頂不爾。
【唐】答:忍近見道,與見道相似,如見道中,唯起法念住,忍亦如是。
【唐】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初忍及增長忍,如初煖及增長煖說。於色界善根[色界繫中,下者名忍],未曾得種性,及已曾得種性故。
【涼】尊者瞿沙說曰:初忍時,若緣苦集道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四。同性修,不異性。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亦一法念處;現在一行,未來四。同性修,不異性。
【涼】若增長時,緣苦集道諦,四念處展轉現在前,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若緣滅諦,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十六。[s188四念住之得修習修]
【唐】3.彼不應作是說,此四善根,皆是色界修所成故。
【涼】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卷第四終【三宮】]
[唯法念住]
【唐】忍近見道,如見道起法念住故。
【涼】[卷第五雜揵度世第一法品之五首【宋元宮】=卷第五雜犍度世第一法品第一之五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卷首]
【涼】問曰:以何等故,忍一切時法念處現在前耶。
【涼】答曰:如見諦道,一切時法念處現在前,忍亦相似。
[略修緣行]
【唐】問:增長忍一切時,修十六行相耶。
【涼】問曰:如增長忍時,盡修十六行耶。
【唐】答:不爾。或時十六,或時十二,或時八,或時四。
【涼】答曰:不也。如漸除所緣,行亦如是。若緣四諦有十六行,若緣三諦有十二行,若緣二諦有八行,若緣一諦有四行。通一忍生勢,則有十六。
【唐】所以者何。如如漸次略所緣諦,如是如是略修行相。由此漸能近於見道,如見道故。
【涼】問曰:以何等故,增長忍時,或十六、或十二、或八、或四行修。
【涼】答曰:漸除所緣、漸除所行,轉近得正決定,是以或時修十六行.乃至四行。
§a4世第一法
【唐】世第一法: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念住;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行相。唯同類修,非不同類。
【涼】生世第一法時,現在一法念處,未來四;現在一行,未來四。
[但修同類]
【唐】問:世第一法,已曾得種性,串習觀諦,何故但修同類,非異類耶。
【涼】問曰:如世第一法,曾得彼種以行觀諦,何以故同性行修,不異性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世第一法,唯有爾所行相可修,無餘行相。如人唯有一衣,奪已更無可奪,此亦如是。故不應問。
【涼】隨彼所得,即此法修。如人裸形,無衣可奪;彼亦如是。
【唐】2.復次,世第一法,隣逼見道,似見道故。
【唐】3.復次,世第一法,開見道門,導生見道,如見道故。[s107.見道中唯修同分.]
【涼】復有說者,世第一法最近見道,如見道中不修餘行.唯修同性,世第一法亦復如是。
§a5相續觀諦不
【唐】問:初煖頂忍於四聖諦,為相續觀,為不相續。
【涼】問曰:若生煖乃至忍時,為常相續、為不相續。
【涼】答曰:
【唐】1.有說:相續。如見道中十五心頃,於四聖諦相續現觀,此亦如是。
【涼】或有說者,言常相續.緣於四諦。如見道中十五心常相續現在前,彼煗法生時,常相續緣四真諦。
【唐】2.有說:不相續。謂觀欲界苦聖諦已,即便止住。次起加行,觀色無色界苦聖諦已,復便止住,餘諦亦爾。
【唐】3.[評]如是說者:此不決定。或相續觀.或不相續,隨彼加行勢力轉故。[(寶:此(煖)觀四諦於一一諦觀四行已方易諦也)。]
【涼】復有說者,此義不定,或相續或不相續。或有煖,緣苦而止者,或緣集滅道而止者。
6■初起差別
§a何作意生
§b1定地作意
【唐】問:何等作意,無間引起煖耶。
【涼】問曰:為正觀思惟何法,次能生煖耶。
【唐】答: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作意,無間引起煖。煖無間引起頂,頂無間引起忍,忍無間引起世第一法。
【涼】答曰:是色界修地定地心,有厭離、有惡賤、有渴仰、有不隨順生勢不樂[多厭行俱作意]。有如此正思惟時,次能生煖,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得正決定。
§b2思所成慧
【唐】問:已離欲染者可爾,未離欲染者云何。
【涼】問曰:若離欲者可爾,不離欲者云何。
【唐】答: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攝,有厭離、有渴仰、有惡賤、有思慕。未離欲染者,此作意無間引起煖[本義抄:(欲界)未離欲染.未得未至地之者]。餘如前說。
【涼】答曰:不離欲者彼亦可爾。有欲界思慧,正觀思惟緣苦行,苦行次第生煗法。餘如上說。
§a退已重得
§b1命終捨已如何續起
【唐】問:修煖滿已將欲起頂.遂便命終,彼餘生中.為即起頂.為從本起。
【涼】問曰:諸前身生煗法,未生頂法彼便命終,於此生中欲生頂法,為即生頂法、為還起煗法耶。
【唐】答:若遇明師.隨彼應起分齊說者,即能起頂。若不爾者.還從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
【涼】答曰:
【涼】1.或有說者,若從師順次聞頂法,即從頂去;若師不為說,還從根本起。
【唐】問:若餘生中即起頂者,從何作意無間起耶。
【唐】答:如起煖時所有作意。
【唐】如說從煖起頂,從頂起忍亦爾。
【唐】問:若爾,何故.說煖無間起頂.頂無間起忍耶。
【唐】答:依一身中相續起者.作如是說,然非一切。
【涼】問曰:若然者,何以言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
【涼】答曰:作如是說者,謂一身中次第生者;若前身中曾得煗法,從根本起者也。
【涼】問曰:若前身曾得煗法,於此生中欲生頂法,作何正觀思惟。
【涼】答曰:如煖正觀思惟,頂亦復爾。
【涼】如生頂,生忍亦爾。
§b2重得唯新
【唐】問:若退煖已還生煖時,為得先時曾得煖不。
【涼】{問曰:若退煗法還生煗法,為本得得不。
【唐】答:應言不得,隨爾所度.退已還生,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極難得故,未曾習故,用功成故。如別解脫戒,隨爾所度.捨已復受,即爾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說煖,頂亦爾。
【涼】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彼不數數得,用功而得,不前後相似故。如捨波羅提木叉戒後更受,非本得得,彼亦如是。如煗,頂亦爾。}
§b3依本不退
【唐】1.依根本靜慮所起煖頂,亦必不退,以所依定自在堅牢故。
【唐】2.依未至定靜慮中間所起煖頂,則不決定,以可退故。
7■勝進相生
§a1總相
§b1得勝不起劣
【唐】問:煖頂忍位,依下生中,依中生上,中上品,後起下中不。
【涼】{問曰:增長煖時,煖增長已,還起初者不。
【唐】答:決定不起。所以者何。居勝進位,於先所得不欣尚故。
【涼】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得勝進善根,前所得者無可欣尚。頂、忍亦如是。}
§b2求離染不
【唐】問:起煖以後為離染不。
【涼】問曰:若生煗法,為離欲不。
【唐】1.有作是說:不樂離染。所以者何。彼寧起頂,不樂發起第一有思,況下地定。
【涼】答曰:或有說者,不為離欲。所以者何。彼行者愛樂,寧生頂法,不起有頂中忍。
【唐】2.[評]如是說者,此則不定。
【唐】(1)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頂者,即便起頂。
【唐】(2)若知無力能生頂者,則求離染,所以者何。若得離染,當生勝處,離下界故。[煗等善根位.有離染之義。如下問答。]
【涼】復有說者,(1)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頂者,即便生頂;(2)自知無力不能生頂,欲得離欲。所以者何。若得離欲,我生處轉勝。
§b3七十三種類同異
【唐】煖頂忍等,種類差別,有七十三,其事云何。
【涼】{此煖等善根有七十三種,其事云何。[就一人位前後,依離染不同,於煗等善根.分別七十三種類。]
【唐】1.謂於欲界染具離有十:具縛為一,離一品染,乃至離九,并前為十。[s152即彼進斷一品染時,復起滅盡定…]
【唐】2.於初靜慮染,離一乃至離九為九,無別具縛,即是欲界第十攝故。後位亦爾,如是乃至,於無所有處染,離一乃至離九為九。於此諸位.所起煖等,有七十三種類差別。
【涼】欲界有十種,所謂:一、具縛凡夫,二、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盡者。
【涼】初禪有九,或有除一品結,乃至九品。初禪無具縛人,即欲界說故。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有九種。
【涼】頂、忍、世第一法,亦如是。
【唐】問:隨一所起,與餘所起,為一為異。
【涼】問曰:具縛凡夫所得煗法,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為一種耶。
【涼】答曰:
【唐】A.有說:是一。
【唐】問:若爾,何故說七十三種類差別。
【唐】答:體雖是一而位有異,依位差別,故說爾所。
【唐】B.有說:各異。謂具縛者.所起異,離一品者所起異,廣說乃至,離無所有處.第九染者所起異。
【涼】不也。具縛凡夫異,除一品結異,乃至九品異。}
[得在身成就現在前]
【唐】1.然具縛者:
【唐】a.於具縛者所起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b.於離縛者所起煖等,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2.離欲界一品染者:
【唐】a.於離欲界一品染者所起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b.於具縛者所起煖等[依未至地],得而不在身,[〔不〕-【三宮】*]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c.於餘所起,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現在前。廣說乃至,
【唐】3.離無所有處第九品染者:
【唐】a.於自所起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唐】b.於餘所起煖等[自地九品],得而不在身,[〔不〕-【三宮】*]不成就不現在前。
【唐】[離染位所起煗等善根,退起先所斷煩惱之時,必退捨之。]
【唐】[退起上地煩惱(第四靜慮)之時,有捨下地(下三靜慮)煗等善根(煗頂)之義。如:已離色染人.依下三靜慮起煗等善根。]
【唐】[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故.順決擇分無間不可起順住分.順勝進分.依身在下地不起上地散善.…依第四靜慮.起忍善根之人.…第四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第三…第二…初靜慮順決擇分無間起欲界善心可出觀也。]
§a2見道依地
§b1依本必見諦
【涼】問曰:若依根本地生達分善根,為有退不。
【涼】答曰:
【涼】A.或有說者,煗頂有退,忍則不退。何以故。此善根是不退法故。
【涼】B.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何以故。
【唐】1.依根本靜慮起煖等者,現身必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彼由聖道,引煖等故。[zs61以根利故.厭有深故。][正理:有餘師言:依根本定起煖等者,此生必定得至涅槃,厭有深故。]
【涼】1若依根本地生達分善根者,即於現身得正決定。何以故。此諸善根,盡為生聖道故。
【唐】2.依未至定靜慮中間起煖等者,此則不定。所以者何。彼由煖等,引聖道故。[光:是其苦道.聖道難起。寶:由止觀不均.厭有不深,止觀不均.心又不利也。]
【涼】2若依未至,此則不定。
§b2四善根等依地同異
§c1聲聞種性
【唐】問:若依此地.起順決擇分,即依此地.入正性離生耶。
【涼】問曰:若依未至禪生煗法,亦生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耶。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若依此地.起順決擇分,即依此地.入正性離生。
【唐】2.[評]如是說者:此則不定,(a)或即依此地,(b)或復依餘地。
【唐】(a)或即依此地者,謂聲聞種性,若依未至定起煖,即依此地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若依第四靜慮起煖,即依此地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
【涼】或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煗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初禪乃至第四禪亦如是。
【唐】(b)或復依餘地者,謂聲聞種性:
【唐】(1)若依未至定.起煖,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彼依初靜慮.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彼依初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涼】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煗法,次生初禪煗、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禪中間、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於煗、頂,次生初禪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禪中間、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
【涼】復有說者,若依未至禪生煗、頂、忍,次生初禪,忍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乃至第四禪亦如是。此則說聲聞次第法。
【唐】(2)有說:若依未至定.起煖,彼依初靜慮.起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彼依初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彼依初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3)有說:若依未至定.起煖,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彼依初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本義抄:問:依初靜慮起煗等善根人,後依未至定.靜慮中間入見道義可有耶。答:不可有此義歟。…依初靜慮起煗等善根之人,閣聖道易起根本地樂道,依聖道難起未至中間苦道.入見道事,道理豈可然哉。]
【唐】問:順決擇分中上品,後不起下中,云何今時[今時=爾時【三宮】*]作如是說。
【唐】答:同地不起,異地得起。
【唐】如是等說聲聞種性。
§c2菩薩
【唐】問:菩薩云何。
【涼】問曰:菩薩云何。
【涼】答曰:
【涼】3菩薩依第四禪生煗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
【唐】1.有作是說:菩薩: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依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起煖頂忍,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依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起煖頂忍,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
【唐】若依未至定.起煖頂忍,依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亦起煖頂忍,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
【涼】1復有說者,菩薩依初禪生煗法、頂法、忍法,二禪三禪亦如是,第四禪中生煗、頂、忍、世第一法,得正決定。
【唐】問:順決擇分.中上品後.不起下中,云何[今時=爾時【三宮】*]今時.作如是說。
【涼】問曰:如達分善根中不應次生下上、不應次生中下,云何菩薩而能生耶。
【唐】答:a同地不起,異地得起。
【唐】b有說:聲聞不起,菩薩能起。
【涼】答曰:自地不能,他地則能。
【唐】2.有餘為離如是過失,作如是言:
【唐】菩薩若依未至定起煖,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頂,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唐】若依未至定起忍,乃至第四靜慮亦爾。即依第四靜慮,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
【涼】復有說者,欲離如是過,當作是說:
【涼】若依初禪生煗法,乃至第四禪。
【涼】若依初禪生頂法,乃至第四禪。
【涼】若依初禪生忍法,乃至第四禪。次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
【唐】3.如是說者:菩薩唯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菩薩一切殊勝功德.唯依第四靜慮引起,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所以者何。一切菩薩盡依第四禪,生煗法,乃至生世第一法,得正決定故。
§c3獨覺
【唐】問:獨覺云何。
【涼】問曰:辟支佛復云何。
【唐】答:麟角喻獨覺,如菩薩說。[vargacārin]部行獨覺不定,如聲聞說。
【涼】答曰:[pratyekabuddha辟支迦]辟支佛獨出世者,當知如佛。若眾多出世者,此則不定,與聲聞同。
【涼】[khaḍgaviṣāṇakalpa犀角喻]如渴伽狩[狩=獸【三】*【宮】],獨生一角,彼亦如是。獨出世者,當知如佛。
§c4菩薩餘生修順決擇分不---九十一劫不墮惡趣
【唐】問:菩薩昔餘生中,曾起順決擇分善根不。設爾何失。
【唐】若曾起者,何故說言:菩薩所有殊勝善根,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一坐得。
【唐】若不起者,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是誰威力耶。[Vipaśyin毘婆尸佛tiṣya底沙佛(提舍佛)]
【涼】問曰:菩薩前身為曾生達分善根不耶。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菩薩昔餘生中,曾起順決擇分,由忍力故,九十一劫,不墮惡趣。
【唐】問:若爾,何故說言,菩薩善根皆一坐得。
【唐】答:昔所起者,是他種性,非自種性;一坐得者,說自種性,故不相違。
【涼】或有說者,曾生,為障惡道故,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道者,是達分善根之力。此是他性達分善根,非是己性。
【唐】2.有說:不起。所以者何。菩薩善根.不經歷世,菩提樹下.一坐得故。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菩薩不曾生達分善根。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所有善根不經歷世,菩提樹下一結[加=跏【三宮】]加趺坐,生不淨觀乃至盡智。
【唐】問:若爾,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是誰力耶。[s32由何善法諸修行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
【唐】答:能障惡趣,不必要由順決擇分。所以者何。或施或戒,或聞或思,或煖或頂,能障惡趣。若鈍根者,得忍方能。
【涼】問曰: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道,此豈非忍力耶。
【涼】答曰:a不必以達分善根能障惡道,或以施力、或以戒力、或以不淨、或以安般,或以聞慧、或以思慧,或以煗頂,後乃以忍。[s186或以施,或以戒…]
【涼】b尊者佛陀提婆說曰:障於惡道,非不因知緣起法。其義云何。彼作是說:覺知緣起法,即是無漏道;非無漏道力,不能障惡道。
【唐】[s32大德說曰(涼.尊者婆檀陀):要無漏慧覺知緣起,方於惡趣得非擇滅,離聖道不能越諸惡趣故。][(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尊曇摩多羅:菩薩方便不墮惡趣,菩薩發心以來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犁.不入畜生餓鬼.不生貧窮.處裸跣中。]
【涼】c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先說者好。所以者何。
【唐】然諸菩薩行一施時,亦攝戒慧;行一戒時,亦攝施慧;行一慧時,亦攝施戒;由此能障那庾多惡趣,況三惡趣而不能障耶。niyuta/nayuta
【涼】菩薩若行布施,亦以戒以慧;若行戒時,亦以施以慧;若行慧時,亦以施以戒。以是因緣,能障那由他惡道,況十處惡道耶。
【唐】[如薄拘羅阿羅漢(薄拘盧品第十三),以一訶梨勒果藥布施,九十一劫不墮惡道…沙門二十億耳(輪論品第六),於鞞婆尸佛法中作一房舍,給比丘僧;布一羊皮,令僧蹈上…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又如須蔓耳比丘(須鬘品第五),先世見鞞婆尸佛塔,以耳上須蔓華布施…九十一劫中常不墮惡道…凡耆品第七(須菩提.善現.善實Subhūti?),樹提伽Jyotiṣka樹提衢品第十七.]
【唐】3.[評]如是說者,菩薩所有殊勝善根,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此生中依第四靜慮一坐引起,尚非此生餘位,何況前生。
[麟喻部行]
【唐】1.麟角喻獨覺,亦爾 。
【唐】2.部行獨覺,善根不定,如聲聞說。
§a3種姓可轉不
§b1六種種性
【唐】煖頂忍世第一法,各有六種種性差別,謂:
【唐】(1)退法種性(2)思法(3)護法,(4)住法(5)堪達(6)不動法種性。
【唐】種性可轉否。
【唐】此中轉退法種性煖,起思法種性煖;乃至,轉堪達種性煖,起不動法種性煖。
【唐】[s68評曰:相應地中諸轉根者…用多加行.引一無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修習暖等非久遠故,有漏加行難成辦故。][若轉趣餘乘,無無間解脫,時經久遠乃成辦故。][正理:無有超得勝姓。][【光】…愛見兩行俱通鈍利。問:天授利根如何言退,菩薩利根如何先得八定.後於菩提樹下退起三惡覺耶。…]
§b2三乘種性
[煖頂忍]
【唐】1.(1)轉聲聞種性煖,起獨覺或佛種性煖。
【唐】轉獨覺種性煖,起佛或聲聞種性煖。
[俱舍陳譯:獨覺性不可迴轉。何以故。〔偈曰〕:【不求利他故 餘轉性不遮】。釋曰。若觀行人本發獨覺願,後入修觀得暖頂二善根,此善根則不可轉為菩薩善根。何以故。由彼不為利益他事故.發願修觀故。此二位雖復可轉,於彼無可轉義,以心願堅故。若轉作聲聞,不遮此義。]
【唐】佛種性煖,定不可轉。
【唐】(2)如說煖,說頂亦爾。
【涼】聲聞辟支佛所有煗頂,菩薩盡能起。[舊譯不說.獨覺煖頂.起聲聞煖頂等事。或是道泰文本脫漏謬誦,與上文中不生惡道事相雜故。]
【唐】(3)轉聲聞種性忍,起獨覺種性忍。
【唐】非轉聲聞獨覺種性忍.能起佛種性忍。所以者何。忍違惡趣,菩薩發願生惡趣故。
【涼】以障惡道,唯不起忍。所以者何。
【涼】a忍與惡道相妨。菩薩於三阿僧祇劫在生死中,以願力故生惡道中,[此=以【三宮】]此中應說魚因緣喻。[昔者菩薩.身為魚王…]
【涼】b復有說者,起聲聞辟支佛忍.以障惡道,不起菩薩忍。所以者何。於得道身.大玄遠故。
【唐】亦非轉獨覺種性忍.能起聲聞種性忍。所以者何。忍不退故。[本義抄:問:起部行獨覺忍善根人.可有轉向餘乘義耶。答:可有二義也。]
【涼】求辟支佛人.以生辟支佛忍,不能生佛種忍,以近辟支佛道故。
【涼】○復有說者:求辟支佛人[已生辟支佛忍],能起佛種忍。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求辟支佛人[已生辟支佛忍],不能起佛種忍。
【唐】2.有說:
【唐】轉聲聞種性煖頂忍,能起獨覺種性煖頂忍。
【唐】若起獨覺種性煖頂,亦不能起餘乘煖頂。所以者何。獨覺善根,始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一坐得故。[s7(菩薩)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此生中依第四靜慮一坐引起。]
【唐】3.評曰:
【唐】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麟角喻獨覺種性善根.雖一坐得,部行獨覺種性不定,如聲聞說故。
[世第一法]
【唐】世第一法,六種種性.及三乘種性,皆不可轉,一剎那故。
【涼】{}問曰:得忍凡夫命終時,為捨忍不。若捨者,何故不生惡道。若捨者,何故凡夫捨、聖人不捨。若不捨者,行[揵=犍【明宮】]揵度、四大[犍=揵【宋元宮】下同]犍度何故不說耶。如說若成就身、彼成就身業,乃至廣說。
【涼】答曰:{}
【涼】{}[s120]1.或有說者,捨。
【涼】問曰:若捨者,何以不生惡道。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彼善根勢力能爾,雖捨不墮惡道。自有善根雖成就不障惡道,況不成就。所謂生處得善,自有善根雖不成就,能障惡道,況復成就所謂忍也,是故彼善根勢力能障惡道。
【涼】復有說者,彼善根勢力,能令身中墮惡道煩惱業極令遠離於此身中更不復行。若其不行,何由得墮惡道耶。如人秋時服於下藥,藥亦不住彼人身中,或有與病俱出、或身中自消,而能除去病患永使不起。如是彼善根勢力,令墮惡道諸煩惱業永更不起。
【涼】復有說者,此善根曾在彼身中,如師子住處,在彼身中雖不成就[勳=熏【三宮】]勳著之力,能令惡道諸煩惱業更不復行,況墮惡道。猶如師子所住之處,師子若行不在,其餘小[*]狩無能到者,何況在時。
【涼】復有說者,彼善根住此身中猶如舊住,諸惡道煩惱業住此身中其猶如客。舊住力強,客則不如。
【涼】復有說者,行者有二種期心:一者期心遠離諸惡、二者期心[深=染【宋元宮】]深著善法。以有此二期心故,不墮惡道。是故尊者瞿沙說:彼行者有如是期心,有如是欲、如是忍、如是可、如是意、如是敬、如是愛、如是樂。
【涼】復有說者,彼惡道已得非數緣滅,諸法已得非數緣滅終不現前。
【涼】復有說者,彼行者墮法雨駛流河中,不容作餘惡道之業,是以不墮惡道。
【涼】復有說者,依倚聖道故。彼行者依倚聖道,使此身中惡道煩惱業不現在前,況墮惡道。猶如有人畏於怨家依倚於王,而彼怨家猶尚不能正面視之,何況加害。
【涼】復有說者,彼行者以此善根,於自身中以守護聖道所住處故。猶如王人先守護王所住之地,一切人民不敢復住。
【涼】復有說者,彼善根決定作人天處故,若作決定處業必生彼處。猶如貴勝之座處所[以=已【三宮】]以定,不應復更坐於餘坐。如是彼善根所住處定亦復如是。
【涼】復有說者,彼行者以正方便,令彼惡道諸煩惱業更不復行,何況生於惡道。
【涼】復有說者,彼行者見惡行過患、見善行利益,是故不作惡行墮惡道中。
【涼】復有說者,有善好期心在此身中,不作惡行墮惡道中。
【涼】復有說者,以心柔軟故、隨順趣涅槃故、以信根深牢固故,是以不作惡行墮於惡道。
【涼】問曰:若捨者,何以凡夫捨、聖人不捨耶。
【涼】答曰:彼凡夫人無聖道對治力以自持御,雖有對治道以自持御,此道羸劣不堅固久住,是以命終時捨。聖人身中有無漏對治道以自持御,彼以無漏定力牢固久住,是以命終時不捨。此中應說合眾[釆=彩【三宮】]釆喻。
【涼】2.復有說者,不捨。
【涼】問曰:若不捨者,業犍度、四大犍度何以不說耶。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彼中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
【涼】復有說者,彼業犍度中亦說,在第三句中說聖人在胎是也。聖人有二種:有名數聖人、實義聖人。得達分善根者謂名數聖人,得正決定者謂實義聖人,是故彼亦說之。若人有一出家之心,猶得名為聖弟子,何況得達分善根者也。
【涼】3.復有說者,或有捨者、有不捨者。
【涼】誰不捨耶。於此善根常懃方便故,作方便、一切時作方便、善受持、善修習者不捨;與上相違捨。[如=如先【三宮】]如所聞:若於善根常懃方便,乃至善修習者,雖經生死而常不捨。如彌多羅達子初生之時,便作是言:結有二種乃至廣說。如先所聞:若於善根不懃方便,乃至不善修習,於此身中雖得速捨。如是當知有捨不捨。{}
【涼】{}4.評曰:如實義者,凡夫人依彼地生達分善根.猶有捨者,何況生於他地。{}
【涼】{}問曰:達分善根言得報,所謂色界五陰為作彼身初業不。
【涼】答曰:或有說者,不作初業。所以者何。彼似無漏道憎惡受生故,餘業作初業,彼達分善根唯作滿業然後受報。
【涼】復有說者,亦作初業,得身報妙好隨順行道。{}
【涼】{}此煖等善根有七十三種,其事云何。欲界有十種,所謂:一、具縛凡夫,二、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盡者。初禪有九,或有除一品結,乃至九品初禪無具縛人,即欲界說故。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有九種,頂、忍、世第一法亦如是。
【涼】問曰:具縛凡夫所得煗法,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為一種耶。
【涼】答曰:不也。具縛凡夫異,除一品結異,乃至九品異。{}
【涼】{}問曰:若退煗法還生煗法,為本得得不。
【涼】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彼不數數得,用功而得,不前後相似故。如捨波羅提木叉戒後更受,非本得得,彼亦如是。如煗,頂亦爾。{}
【涼】{}問曰:增長煖時,煖增長已,還起初者不。
【涼】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得勝進善根,前所得者無可欣尚。頂、忍亦如是。{}
8■依處依身及捨
§a1三洲初起.欲天再起
【唐】問:順決擇分,何處起耶。
【涼】問曰:為於何處生此善根耶。
【唐】答:欲界能起,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中,人天能起,非三惡趣。勝善根故.人中三洲能起,非北俱盧。天中雖能起,而後起非初。謂先人中起已後退,生欲天中,由先習力.續復能起。[正理:除增上忍.世第一法,餘三善根,三洲初起,後生天處亦續現前,所餘亦依天處初起。有餘師說:若於先時曾已修治此四加行,彼於天處皆得初起。]
【涼】答曰:欲界人中,謂三天下,非欝單越。
§b1初起二緣
[1勝厭離等作意]
【唐】問:何故天中不能初起。
【唐】答:彼處無勝厭離等作意故。
【涼】問曰:欲界六天不能生耶。
【涼】答曰:不能初生。已曾生者,能起現在前。
[2勝依身]
【唐】問:惡趣中有勝厭離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耶。
【唐】答:惡趣中無勝依身故。
【唐】若有勝厭離等作意,亦有勝依身者,則能初起此類善根。
【唐】欲天中雖有勝依身,而無勝厭離等作意;惡趣中雖有勝厭離等作意,而無勝依身。人中具二,故能初起。
【涼】所以者何。若有好身,亦有隨順厭患正觀,彼處則能生煖。此三天下具有此二。
【涼】問曰:若有好身,則諸天勝人;若取隨順厭患正觀,則惡道勝。
【涼】答曰:如先說,俱有者能;天與惡道不俱有故,是以不能。
§b2上界.不起順決擇分.不入見道
【唐】問:色無色界,何故不起此善根耶。
【唐】答:若處能入正性離生,彼處能起。色無色界既不能入正性離生,故不能起。
【唐】問:因論生論,何故色無色界.不能入正性離生耶。
【唐】答:非田非器[非地非依.不能生長…故於彼無],乃至廣說。
【唐】復次,若處能起忍智,彼處能入正性離生。色無色界雖能起智,而不起忍,故不能入正性離生。
【唐】復次,若處能起法智類智,彼處能入正性離生。色無色界雖起類智,而不起法智,故不能入正性離生。
【唐】復次,若處有勝依身及有苦受,彼處能入正性離生。色無色界雖有勝依身,而無苦受,故不能入正性離生。
§a2依男女身
【唐】問:此煖頂忍世第一法,依何身起。
【唐】答:依男女身。
[得]
【唐】問:依女身,得女身所起煖,為亦得男身所起煖耶。
【唐】答:得。如得煖,得頂忍.亦爾。
【涼】問曰:煗法亦依男身.亦依女身,若依女身得於煗法,復得自身中男子所依煗法耶。
【涼】答曰:得。如是當知,頂、忍亦爾。
【唐】問:依男身,得男身所起煖,為亦得女身所起煖耶。
【唐】答:得。如得煖,得頂忍.亦爾。
【涼】問曰:若依男身得於煗法,復得自身中女人所依煗法耶。
【涼】答曰:不得[譯家誤耳]。頂、忍亦如是。
【唐】[zs61第四,女身亦得二種;依男唯得男身善根,已得女身非擇滅故。][s25以依男身得聖道,後必無更受女身義故.]
[在身]
【唐】女身:於女身所起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男身所起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煖,說頂忍.亦爾。
【唐】男身:於男身所起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女身所起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如說煖,說頂忍.亦爾。
[勝非劣因][正理論異]
【唐】女身所起煖,與女身所起煖為因,與男身所起煖.亦為因。如說煖,說頂忍.亦爾。
【唐】男身所起煖,與男身所起煖為因,不與女身所起煖為因。所以者何。勝非劣因,彼是劣故。[zs61二依善根展轉為因性…]如說煖,說頂忍亦爾。[s25聖道亦依男身.亦依女身…]
本義抄.光四解 寶一解 |
正理 前三男女展轉為因, 第四.男非女因 |
婆沙評家 前三.男非女因 |
一解 |
說一道 |
說多道 |
唯依容現起女男身而論,不別立女男身道 |
異師說一道 |
|
二解 |
說多道 |
說多道 |
女男同品.雖有勝劣, 異品相望.女男相因。 [第四.男亦女因] |
同品異品.男身皆勝。 |
|
三解 |
四種善根,男女異身.皆互相修.皆互為因。 |
|
女男同品.雖有勝劣,異品相望.女男相因。 |
||
四解 |
據現轉形為男女說 |
據一期身男女異說 |
一業所引.無有勝劣 |
非一業所引.勝劣相分 |
|
寶解 |
多道家 |
道不隨男女.說其勝劣.四善隨男女.說有勝劣 |
依男女.聖道互為因,及餘有漏聞思修…染污法…男女互得為因 |
聖道女男同品.雖有勝劣. 異品相望.女男相因。 煗等同品異品.男身皆勝. |
[更受女身不]
【唐】問:依男身.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女身不。
【唐】答:更可受。唯前三,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一剎那故。[s25以依男身得聖道,後必無更受女身義故.][(光.增上忍時)已得女身非擇滅。]
[更受異身]
【唐】問: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擇迦.無形.二形身不。
【唐】答:更可受,唯煖頂,非餘。所以者何。若得忍已.便違惡趣,彼扇搋等身形鄙陋,是人中惡趣[人中嶮惡趣坑];若得忍等殊勝善根,必更不受彼類身故。
【涼】黃門、般吒[(有男…女)十二字〔-〕【明】](有男形不能男、有女形不能女[女=女也【宋元宮】])、無形、二形,不能生煗等四善方便法。[ṣaṇḍha-paṇḍaka本性/損壞.]
【唐】[俱舍正理:少趣生處.身有惑中(諸惡趣,卵濕生,無想.北俱盧.大梵處,扇搋半擇迦二形身,第八等有,見所斷惑)…於下忍.得惡趣不生,所餘不生.至上忍方得。][zs43謂有諸業造作增長,能感惡趣卵生濕生.女身.人天第八有等,并感大梵順後受業.或色無色一處二生,有此皆無入見諦理。]
§a3命終捨忍(三說)
【唐】問:得忍異生,於命終位,既捨眾同分,亦捨忍不。設爾何失。
【唐】(1)a若捨者,應墮惡趣,何故乃言.若得忍者不墮惡趣。
【唐】b又若捨者,何故.異生命終時捨,聖者不然。
【唐】(2)若不捨者,何故業蘊及大種蘊,俱不說耶。如說:異生住胎藏等,但成就身.不成就身業[s120〖身及業成就〗][s128〖成大對造四〗][s128有成就大種.非善色]。
【涼】{問曰:得忍凡夫命終時,為捨忍不。
【涼】若捨者,a何故不生惡道。若捨者,b何故凡夫捨、聖人不捨。
【涼】若不捨者,行[揵=犍【明宮】]揵度、四大[犍=揵【宋元宮】下同]犍度.何故不說耶。如說:若成就身、彼成就身業,乃至廣說。
【唐】答:
【涼】答曰:[s120得忍異生命終時捨忍法不。三說]}
【唐】1.此應言捨
【唐】2.有說:不捨。
【唐】3.有說:不定,或捨不捨。
【唐】此中一一.廣釋所以,如後業蘊害生納息中說。
【唐】4.[評]如是說者,異生命終定捨於忍,善根劣故。異生依此地.起此類善根,若有命終還生此地[本義抄.異生依初靜慮等起忍善根.命終還生初靜慮等],捨同分故.尚決定捨;況此善根是色界法,經欲界生,而當不捨。[生色界尚捨,況生欲界。]
【涼】{4.評曰:如實義者,凡夫人依彼地生,達分善根.猶有捨者,何況生於他地。}
9■修煖加行
§a1三慧(圓滿聞所成慧)
【唐】問:修煖加行,其相云何。
【唐】答:以要言之,三慧為相,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涼】慧有三種:聞慧、思慧、修慧。
【唐】[s188問:何謂念住加行。云何自相種性.雜緣.及聞思修所成念住.生起次第。]
【唐】問:云何修習聞所成慧。
【唐】答:
【涼】答曰:
【唐】修觀行者:(1)或遇明師,為其略說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
【唐】(2)或自讀誦素怛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義.甚為廣博,若恒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
【涼】或有師略說十八界、十二入、五陰。
【涼】復有善誦修多羅、毘尼、阿毘曇,生厭惱心,彼作是說:三藏所說要者,唯是十八界、十二入、五陰。
【唐】A作是念已,先觀察十八界,彼觀察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識界。自相者,謂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識界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八界十六種共相。彼緣此界,修智修止。
【涼】彼即觀察界,觀察界已,復作三種,所謂名、體性、總相。名者,謂眼界乃至法界。體性者,謂別相。總相者,謂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修習此智,轉得定意。
【唐】B於十八界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處,故應略之入十二處。謂十色界.即十色處,七心界即意處,法界即法處。
【唐】彼觀察此十二處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處.乃至此名法處。自相者,謂此是眼處自相.乃至此是法處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二處十六種共相。彼緣此處,修智修止。
【涼】於此界中,生厭惱想。復[略=略界【三宮】]略觀十二入:眼界即是眼入,乃至觸界即是觸入,七識界即是意入,法界即是法入。
【唐】C於十二處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二處.除無為,即五蘊故,應略之入於五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即色蘊,意處即識蘊,法處中受即受蘊,想即想蘊,餘心所法不相應行即行蘊。
【唐】彼觀察此五蘊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色蘊,乃至此名識蘊。自相者,謂此是色蘊自相,乃至此是識蘊自相。共相者,謂十二行相所觀.五蘊十二種共相。彼緣此蘊,修智修止。
【涼】又略入觀陰,彼觀:十色入及法入中造色.即是色陰,意入即是識陰,法入即是三陰。
【唐】D於五蘊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五蘊并無為,即四念住,故應略之入四念住。謂色蘊即身念住,受蘊即受念住,識蘊即心念住,想行蘊并無為.即法念住。
【唐】彼觀察此四念住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身念住,乃至此名法念住。自相者,謂此是身念住自相,乃至此是法念住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四念住十六種共相。彼緣此念住,修智修止。
【涼】又略陰即是四念處:色陰即是身念處,受陰即是受念處,識陰即是心念處,想陰、行陰即是法念處。
【唐】E於四念住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四念住.除虛空非擇滅,即四聖諦,故應略之入四聖諦。謂有漏法,果分即苦諦.因分即集諦.擇滅即滅諦.對治即道諦。
【唐】彼觀察此四聖諦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苦諦,乃至此名道諦。自相者,謂此是苦諦自相,乃至此是道諦自相。共相者,謂四行相所觀苦諦四種共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四行相所觀集諦四種共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四行相所觀滅諦四種共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四行相所觀道諦四種共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彼緣此諦,修智修止。
【涼】又略陰觀諦,諸五陰果是苦諦,諸五陰因是集諦,五陰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
【涼】彼諦復作三種名、體性、總相。名者,謂是苦乃至道。體性者,謂別相。別相者,逼迫行義是苦義,乃至出要行義是道義。總相者,苦有四行,無常苦空無我;集有四行,因集有緣;滅有四行,滅止妙離;道有四行,道如迹乘。
【唐】F於四聖諦.修智止時,如見道中漸次觀諦。謂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先別觀欲界集.後合觀色無色界集,先別觀欲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滅,先別觀欲界道.後合觀色無色界道。
【涼】[修=彼修【三宮】]修習此智,轉得定意時,如見彼諦時,彼亦次第觀,別欲界苦.作異相[作別異相],別色無色界苦,乃至別斷欲界行道[作別異相],亦別乃至色無色界行道。[s4s78於欲界苦.先別現觀]
【唐】G如是觀察四聖諦時,猶如隔絹.觀諸色像[zs61如隔薄絹],齊此修習聞所成慧.方得圓滿。
【涼】當於爾時觀諦,猶如觀[疊=㲲【三】]疊外物。作如是觀時,是名聞慧滿足。
【唐】依此發生思所成慧,修圓滿已.次復發生修所成慧,即名為煖。
【涼】如是展轉修習.次生思慧,轉進修習.次生修慧,能行聖行。如是觀時是名煗法。
【唐】煖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於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見道,見道次生修道,修道次生無學道。如是次第,善根滿足。
【涼】如是展轉增長次生頂,頂次生忍,忍次生世第一法,次生苦法忍.斷見苦所斷十使,次第生苦法智,如是次第生道比智.得須陀洹果,次第乃至[至=至生【三宮】]盡智。是名諸善根生,次第生法。
§a2順解脫分善
§b1順三分善
【唐】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
【涼】善根有三種:一、福分善根;二、解脫分善根;三、達分善根。
【唐】1.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
【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渜[渜=軟【三】],乃至或作轉輪聖王。
【唐】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
【涼】福分善根者,謂能作生天種子。
【涼】若在人中,生豪貴家、有大威勢、多饒財寶、眷屬成就、顏貌端嚴,能作轉輪聖王、帝釋、魔王、梵王種子。
【唐】2.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
【涼】解脫分善根者,謂能作解脫種子,決定不退因,必至涅槃。
【唐】3.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涼】達分善根者,謂煗法乃至世第一法。
【唐】此中,應廣分別.順解脫分善根。
【涼】{}問曰:解脫分善根,於何處種耶。
【涼】答曰:於欲界中,非色界。欲界中人道,非餘道。人道中在三天下,非欝單越。
【涼】佛出世時,非無佛時。
【涼】復有說者,若無佛時遇辟支佛,亦種解脫分善根。{}
§b2分別自性
【唐】1.問:此善根,以何為自性。
【唐】答:以身語意業為自性,然意業增上。
【涼】體性是何。
【涼】答曰:若身業、口業、意業,但意業偏多。
【唐】2.問:此善根,為在意地.為五識身。
【唐】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涼】為是五識身,為是意地。
【涼】答曰:是意地,非五識身。
【唐】3.問:此善根,為加行得.為離染得.為生得耶。
【唐】答:唯加行得。有說:亦是生得。評曰:前說者好,加行起故。
【涼】為是方便善,為是生得善。[生彼地法爾所得善.]
【涼】答曰:亦是方便善、亦是生得善。
【唐】4.問:此善根,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耶。
【唐】答:聞思所成,非修所成。有說:亦是修所成。
【唐】評曰:前說者好,唯欲界繫故。
【涼】為是聞慧、為是思慧、為是修慧。
【涼】答曰:是聞慧、思慧,非修慧。
§b3所依--處時身
【唐】1.問:此善根,於何處起。
【唐】答:於欲界起,非色無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餘趣。人趣中,三洲起,非北俱盧。[厭離般若餘處劣故.]
【涼】{問曰:解脫分善根,於何處種耶。
【涼】答曰:於欲界中,非色界。欲界中,人道,非餘道。人道中,在三天下,非欝單越。
【唐】2.問:此善根,於何時種。
【唐】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方=力【宮】]。
【唐】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
【涼】佛出世時,非無佛時。
【涼】復有說者,若無佛時,遇辟支佛.亦種解脫分善根。}
【唐】3.問:此善根,依何身起。
【唐】答:亦依男身,亦依女身。
§b4能發之因
【唐】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
【涼】為以何事種此善根。
【唐】答:
【涼】答曰:
【唐】或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種殖=種植【三宮】*]
【涼】或以布施、或以持戒、或以多聞,而不必定。所以者何。
【唐】1或有人因施一摶食.或乃至一淨齒木,即能種殖解脫種子,如戰達羅等.彼隨所施.皆作是言:願我因斯定得解脫;[戰達羅鉢剌婆/旃陀婆羅脾Candraprabhā釋迦前世]
【涼】有人以一揣食施,能種解脫分善根;
【唐】或有雖設無遮大會,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如無暴惡等[不剛強Akrūra.波旬/阿育王/阿迦卢罗],彼隨所施.皆求世間富貴名稱,不求解脫。[s32有雖十二年開門大施而於惡趣不得非擇滅,如吠邏摩屈路羅等,由彼不能厭生死故。][s176設無遮祠祀大會.如吠羅摩vailāma不剛強(無暴惡)等akrūra][s130此吠羅摩婆羅門(有部毘奈耶.大潮婆羅門)…](中含.隨藍[墮藍]/維藍Velāma,增壹.毘羅摩/智論.韋羅摩)
【涼】自有能作長齋般遮于瑟[pañcavārṣika/pañcavarṣika/pañcavassa],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
【唐】2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分齋戒,即能種殖解脫種子;
【唐】或有受持盡眾同分別解脫戒,而不能種解脫種子。
【涼】或有持一日齋,能種解脫分善根;自有終身持戒,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
【唐】3或有讀誦四句伽他,即能種殖解脫種子;[伽他=伽陀【明】]
【唐】或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種子。
【涼】或有誦持一偈,能種解脫分善根;自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是。
【涼】故不定。何以故。或有種者,有不種者。
【唐】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
【唐】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
【唐】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s176其相微細…若聽法時身毛為竪,悲泣流淚,乃至於法法師生愛敬者,當知已種解脫種子…]
【涼】若以此事.迴向解脫涅槃,欲永離生死,有如是勇猛心者,是則能種;
【涼】若不為迴向解脫涅槃.永離生死,雖多布施、終身持戒、廣學多聞,而不能種解脫分善根。
§b5轉趣勝進-極速三生
【唐】問:若有種殖此善根已,為經久如.能得解脫。[種殖=種植【三宮】*]
【唐】答:若極速者,要經三生:1謂初生中種此種子,2第二生中令其成熟,3第三生中即能解脫。[s101狹小道者.s25極速三生][俱舍: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依根本地起煖等者,必於前生已起煖等。或,第四生者.方能依根本起(三生得脫聲聞.修行時分速疾.根機未調練.輒難起根本地道)。)][正理:初生殖順解脫分,次生成熟,第三生起順決擇分.即入聖道。]
【涼】有近有遠。近者,前身中種、此身成熟、來身解脫。
【唐】餘則不定,謂:或有人,1種順解脫分善根已,或經一劫.或經百劫.或經千劫.流轉生死,2而不能起順決擇分;
【涼】遠者,曾種解脫分善根,經那由他世受身,而不能生達分善根。
【唐】或復有人,2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或經一生.或經百生.或經千生.流轉生死,3而不能入正性離生。
[種性轉變--三乘六種]
【唐】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法種性,乃至不動法種性。
【唐】轉退法種性順解脫分,起思法種性順解脫分;乃至轉堪達種性順解脫分,起不動法種性順解脫分。
【唐】轉聲聞種性順解脫分,起獨覺及佛種性順解脫分;轉獨覺種性順解脫分,起聲聞及佛種性順解脫分。
【唐】若起佛種性順解脫分已,則不可轉,極猛利故。[s47初菩提心甚為難得…由此心故三無數劫…常不退轉(s35不住不退)(使不散壞.亦無留難).]
【涼】聲聞所得解脫分善根,可迴向趣辟支佛;辟支佛所得解脫分善根,亦可迴向趣佛。
【涼】佛所種解脫分善根,不可迴轉。
§a3生滅觀加行
§b1云何加行成滿
【唐】問:煖加行中有生滅觀,此生滅觀加行云何。
【涼】問曰:有生滅觀,彼以何為方便耶。
【唐】答:
【涼】答曰:
【唐】諸瑜伽師.將觀生滅,先取內外興衰相已。
【涼】彼行者,見春時草木青色如紺琉璃,見河駛流浮沫著岸,見已作是思惟:此諸外法,今已復生。
【涼】若入城邑聚落,見諸男女歌舞戲笑,而問之言:何以故爾。答言:此中生男生女。彼復思惟:如此內法,今已復生。
【涼】彼行者,於後秋時,見諸草木為秋日所曝、冷風所吹、被諸霜露,枝葉零落、河水枯涸。彼復思惟:如此外法,今已復滅。
【涼】若入城邑聚落,見諸男女亂髮舉手,[㘁=號【三宮】]㘁咷啼哭,而問之言:何以故爾。答言:此中男女死喪。彼復思惟:此中內法,今已復滅。
【涼】彼行者深見如此相已。
【唐】還所住處,調適身心,觀一期身.前生後滅,次觀分位,次年次時次月.次半月次一晝夜.次牟呼栗多.次臘縛.次怛剎那,
【唐】次復漸減,乃至於一切有為法,觀二剎那生.二剎那滅,齊此名為加行成滿。
【唐】次復[復=後【宮】]於有為法,觀一剎那生.一剎那滅,此則名為生滅觀成。
【涼】還所住處,自觀己身.有少壯老無常之相,次第觀於.歲月日時.晝夜相續,是名方便。
【涼】於此諸時展轉除減[減=滅【三宮】],乃至觀陰二剎那.一生一滅,是名生滅觀滿足。
§b2二剎那觀/一剎那觀
【唐】問:此生滅觀,觀生滅時,為一心觀,為二心觀。
【唐】若一心觀者,為作一解.為作二解。
【唐】若作一解者,如觀生為生.亦應觀滅為生,觀生為生可名正觀,觀滅為生應是邪觀;如觀滅為滅.亦應觀生為滅,觀滅為滅可名正觀,觀生為滅應是邪觀。如何一解,亦正亦邪。
【唐】若作二解者,應有二體。一心二體,無有是處。
【唐】若二心觀者,一心觀生.一心觀滅,應無生滅觀,云何名為生滅觀耶。
【涼】{問曰:為以一心見生滅,為二心.一見生.一見滅耶。
【涼】若以一心見生滅者,云何一心而有二慮。若有二慮,破一心義。
【涼】復云何見,為以見生生時復見滅耶,見滅滅時復見生耶。
【涼】若見生生時唯見生者,是則為正;若見生生時復見滅者,是則為邪。若見滅滅時唯見滅者,是則為正;若見滅滅時復見生者,是則為邪。
【涼】若當一心見生.一心見滅者,則無生滅觀。
【唐】答:
【涼】答曰:
【唐】1.二剎那頃,一心觀生.一心觀滅。
【涼】應作是說:一心見生,一心見滅。
【唐】依相續說.名生滅觀,不依剎那,故無有失。
【涼】問曰:若然者,則無生滅觀。
【涼】答曰:此說通一生中相續生滅觀耳,非謂一剎那也。}
【唐】2.有說:一心雙觀生滅,而無如前所說過失。以見生時.比知有滅,以有生法.必有滅故;若見滅時.比知有生,以有滅法.必有生故。
【唐】3.評曰:彼說非理。云何一心可有二解。現比二量體不同故,前說為善。
§b3真實作意/勝解作意
【唐】問:此生滅觀,為勝解作意,為真實作意。
【涼】問曰:此生滅觀,為虛想觀、為實觀耶。
【涼】a若是虛想觀者,此偈云何通。如說:
【涼】 若有知見能盡漏 若無知見云何盡 若能觀陰生滅者 是則解脫煩惱心
【涼】[中含: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非不知,非不見…雜含: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
【涼】非以虛想觀能斷煩惱。
【涼】b若當非實觀者,應[不〔-〕【三宮】]不見諸行有來去相,而諸行實無來去。
【唐】1.有說:真實作意。
【唐】問:若爾,諸行實無來去.見有來去,云何真實。
【唐】答:此觀未成.見有來去,成時但見生滅,不見有去來相。如舞獨樂[陀螺],緩見來去,急則不見。旋火輪喻.陶家輪喻,應知亦爾。
【唐】2.有說:勝解作意。[ādhimokṣiko manaskāraḥ假想觀/得解觀]
【唐】問:若爾,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說:
【唐】 若有知見能盡漏 若無知見云何盡 若能觀蘊生滅者 是則解脫煩惱意
【唐】非勝解作意能斷煩惱。
【唐】答:依傳因說,如子孫法。謂勝解作意.引生真實作意,由真實作意.斷諸煩惱,故不相違。
【涼】2或有作論者說,是虛想觀。
【涼】問曰:若爾者,此偈云何通。
【涼】答曰:有轉轉因故,是以說彼轉轉相生,猶子孫法。其事云何。虛想觀能生實想觀,實想觀能斷煩惱,是故說轉轉因,如子孫法。
【涼】1復有說者,是實想觀。
【涼】問曰:若然者,諸行無來去,然彼行者見於來去。
【涼】答曰:若生滅觀未滿足時,便見諸行有來去相;若其滿足,見諸行無來去相。猶如小兒弄於獨樂,旋速則見如住,旋遲則見來去。陶家輪喻,亦復如是。
【涼】{}問曰:為以一心見生滅、為二心一見生一見滅耶。若以一心見生滅者,云何一心而有二慮。若有二慮,破一心義。復云何見。為以見生生時復見滅耶、見滅滅時復見生耶。若見生生時唯見生者,是則為正;若見生生時復見滅者,是則為邪。若見滅滅時唯見滅者,是則為正;若見滅滅時復見生者,是則為邪。若當一心見生一心見滅者,則無生滅觀。
【涼】答曰:應作是說:一心見生、一心見滅。
【涼】問曰:若然者,則無生滅觀。
【涼】答曰:此說通一生中相續生滅觀耳,非謂一剎那也。{}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七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不分卷及品【三宮】]
卷8■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八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四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七
【涼】雜犍度世第一品之四[不分卷及品【三宮】]
〖身見〗
【唐】「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見,幾我所見」,乃至廣說。
【涼】此二十種身見,幾是我見,幾是我所見,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遮譬喻者分別論師]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故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諸經中.佛說有二十句薩迦耶見。尊者舍利子.於池喻經中,雖略分別此二十句薩迦耶見,而皆未說.幾是我見.幾我所見,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未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涼】世尊經中處處說二十種身見,而不廣分別。唯尊者舍利弗經中一處分別,彼雖分別,而不說此二十種身見幾是我見、幾是我所見。因彼諸經不分別故,今欲分別,故作此論。
【唐】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譬喻者.作如是說:薩迦耶見無實所緣。彼作是言:薩迦耶見計我我所,於勝義中無我我所,如人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等。此亦如是,故無所緣。
【唐】為止彼執,顯示此見實有所緣,故作斯論。
【涼】復次,毘婆闍婆提[分別論師]作是說:身見無所緣。如身見緣我,實義中無我,彼何所緣。如人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
【唐】為止彼人如是意故。
【唐】問:於勝義中.無我我所,云何此見.實有所緣。
【唐】答:薩迦耶見.緣五取蘊.計我我所,如緣繩杌.謂是蛇人。行相顛倒,非無所緣,以五取蘊.是實有故。
【涼】亦欲顯身見有所緣故。身見緣五陰,但所見事異,非無所緣。如彼人喻,見繩謂是蛇、見杌謂是人,此亦所見事異,非無所緣。
【涼】是故[止=為止【三宮】]止異人意、欲顯己義,亦欲示決定法相,故而作此論。
§a2發智論文
【發】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見,幾我所見耶。
【發】答:五我見,謂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
【發】十五我所見,謂等隨觀:我有色rūpavat.色是我所ātmīya.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識中。
【八】此二十身見,幾見是我見,我所見有幾見。
【八】答曰:五是我見,十五是我所見。
【八】云何五我見[見=見乎【三宮聖聖乙】*]。答曰:色我見、痛想行識我見,[*]是謂五我見[見=見也【三宮聖聖乙】]。
【八】云何十五我所見[*]。答曰:色我有見、我中色[色在我中]、色中我[於色中住,入於色,周遍其四體],痛想行識[我有=有我【三宮聖乙】]我有見、我中識、識中我,[*]是謂十五我所見也。[雜含:見色是我、異我(見色是我所. 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顯揚真義.如樹有影子般chāyāvantaṃ rukkhaṃ
viya)、我在色、色在我。][Mvyt: 4684-4704薩迦耶見rūpam
ātmā svāmivat/ rūpavān ātmā^alaṅkāravat/ ātmīyaṃ(attaniyaṃ) rūpaṃ bhṛtyavat(attani vā rūpaṃ顯揚真義:如氣味在花中般pupphasmiṃ gandhaṃ viya)/ rūpe ātmā bhājanavat(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 ][南傳多以三句etaṃ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108愛行)(9慢類)(62見)出現,中含「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ahanti vā mamanti vā asmī」,雜含「我.異我.相在」三句多相似,但是「於色見我.異我.相在」對應於南傳四句:rūpaṃ attato; 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 attani vā rūpaṃ, 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大略而言,三句aham總說愛慢見,四句ātman總說身見。] [ātman以aham指稱的,如(SA107)SN.22.1/(1) Nakulapitusuttaṃ][雜含:云何見色異我?若彼見受是我,見受是我已,見色是我所…]
【涼】問曰:此二十種身見,幾是我見、幾是我所見。
【涼】答曰:五種是我見,十五種是我所見。
【涼】{見色是我、色異我、色屬我、我在色中。如色四種,受想行識亦如是。}
§a3釋論文
§b1明數--我所見說有十五
【唐】問:如我見行相.緣五取蘊有五,我所見行相.緣五取蘊亦應有五,何故乃說有十五耶。
【涼】問曰:若我見有五,我所見亦應有五,何故說十五我所見耶。
【唐】答:
【涼】答曰:
【唐】我見行相.緣五取蘊無差別故,但有五種;我所見行相.緣五取蘊有差別故,有十五種:謂我眾具於一一蘊.皆有三種差別相故。
【涼】緣行故說五我見,具故說十五我所見。所以者何。此十五我所見,以具故生。
【唐】然此薩迦耶見:
【唐】或應說一,謂五見中薩迦耶見。
【涼】應說一我見,所謂五見中我見。
【唐】或應說二,謂我我所行相差別,說為我見及我所見。
【涼】應說二,如我見.我所見。
【唐】或應說三,謂欲色無色三界別故。
【涼】應說三,謂欲界色無色界我見。
【唐】或應說五,謂緣五蘊有差別故。
【唐】或應說六,謂於三界各有我見我所見故。
【涼】應說六,如欲界中有我見我所見,色無色界亦爾。
【唐】或應說九,謂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九地別故。
【涼】應說九,如欲界地我見,乃至非想非非想地我見。
【唐】或應說十,謂緣五蘊各有我見我所見故。
【唐】或應說十二,謂緣十二處有差別故。
【唐】或應說十八,謂於九地各有我見我所見故,又緣十八界有差別故。
【涼】應說十八,如欲界地我見我所見,乃至非想非非想地我見我所見。
【唐】或應說二十,謂分別緣蘊.我具行相差別,不分別所起處[就所執蘊.我對我所.更成多句.如六十五]。如等隨觀:色是我.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受想行識亦爾。五蘊各四,故有二十。
【涼】如分別行緣陰,應說二十,不分別所起處。見色是我、色異我、色屬我、我在色中。如色四種,受想行識亦如是,如是五四則有二十。
【唐】或應說二十四,謂緣十二處.各有我見我所見故。
【唐】或應說三十六,謂緣十八界.各有我見我所見故。
【唐】或應說四十八,謂分別緣處.我具行相差別,不分別所起處。如等隨觀:眼處是我.我有眼處.眼處是我所.我在眼處中,餘十一處亦爾。十二處各四,故有四十八。
【涼】以行緣分別十二入,則有四十八,不分別所起處。如見:眼入是我、眼入異我、眼入屬我、我在眼入中。如眼入有四,乃至法入亦有四,如是十二四則有四十八。
【唐】或應說六十五,謂分別緣蘊.我具行相差別,亦分別所起處。如等隨觀:色是我,受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寶】與我作纓絡,莊嚴我也;與我作僮僕,即繫屬於我;與我作器,器中有我];如受有三,想行識亦爾。四三十二,并觀色是我,總有十三。如觀色是我有十三,受想行識亦爾。五種十三,為六十五。
【唐】或應說七十二,謂分別緣界.我具行相差別,不分別所起處。如等隨觀:眼界是我.我有眼界.眼界是我所.我在眼界中,餘十七界亦爾。十八界各四,故有七十二。
【涼】以行緣分別界,則有七十二,不分別所起處。如眼界是我、眼界異我、眼界屬我、我在眼界中。如眼界有四,乃至法界亦有四。如是十八四,則有七十二。
【涼】若分別緣陰,分別所起處,則有六十五。如說色是我,受是我瓔珞、受是我僮僕、受是我器;如受有三,想行識亦三。如是四三有十二,及色有十三。如是五種十三,則有六十五。
【唐】或應說四百八,謂分別緣處.我具行相差別,亦分別所起處。如等隨觀:眼處是我,色處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色處有三,餘十處亦爾。十一種三.有三十三,并觀眼處是我,總有三十四。如觀眼處是我.有三十四,餘十一處亦爾。十二種三十四,為四百八。
【涼】若分別緣入、分別所起處,則有四百八。眼入是我,色入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眼入有三十四,乃至法入亦有三十四。十二種三十四,則有四百八。
【唐】或應說九百三十六,謂分別緣界.我具行相差別.亦分別所起處。如等隨觀:眼界是我,色界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色界有三,餘十六界亦爾。十七種三.有五十一,并觀眼界是我,總有五十二。十八種五十二,為九百三十六。
【涼】若分別緣界、分別所起處,則有九百三十六。眼界是我,色界是我瓔珞、是我僮僕、是我器。如眼界有五十二,乃至法界有五十二。十八種五十二,則有九百三十六。
【唐】如是緣蘊行相.界地分別,緣處行相.界地分別,緣界行相.界地分別;若以相續.若以世.若以剎那分別,則有無量薩迦耶見。
【涼】如是種種身,諸剎那相續,則有無量我見我所見。[亦以世亦以所緣說心速疾迴轉,然依相續,不依剎那。]
【唐】此中且說分別緣蘊我具行相差別,不分別所起處故,但有二十句薩迦耶見。
【涼】此處分別行緣陰、不分別所起處,則有二十。
【涼】{}問曰:以何等故此身見言種。
【涼】答曰:此二十種身見各有差別,故言種。{}
§b2明所緣--依緣蘊.說身見,非界處
【唐】問:何故此中,但依緣蘊.說二十句薩迦耶見,非界處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因陰說二十我見,非因界入。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1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有如是意、如是欲、如是可,隨彼意作經,不違法相。
【唐】2.復次,亦應依界處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2復有說者,為現初起初方便入法。如因陰說見,因界入亦應如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
【唐】3.復次,蘊在初故,且依蘊說,界處不爾。
【唐】4.復次,此中不應問作論者,以作論者依經造論,佛於經中.但依蘊說薩迦耶見有二十句,故作論者依之造論。
【涼】復有說者,此陰說見者,正佛經所說,佛經因陰說二十種我見。彼作經者亦依佛經作論,說二十種我見。
【唐】問:若爾,置作論者,應問:何故世尊.但依蘊說薩迦耶見有二十句,非界處耶。
【唐】答:觀所化故,謂佛觀察所化有情,若依蘊說薩迦耶見有二十句.便得解了,能辦所作,非依界處。[設=說【元明】]設依界處.彼得解了能辦所作,佛亦說之;但不如是,故不為說。
【涼】問曰:置作經者。以何等故,世尊因陰說二十種我見。
【涼】答曰:為化眾生故,佛因陰說二十種我見。若受化者應聞界入而得度者,世尊亦因界入說於我見;以不應聞,是故不說。
【唐】5.復次,薩迦耶見多緣蘊.非界處,故偏說之。
【涼】復有說者,諸見生時多依於陰、少依界入,是故世尊因陰說見,不因界入。
§b3明見體--說身見.非餘
【唐】問:何故此中,但說薩迦耶見有二十句,不說餘見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我見說二十種,其餘諸見不說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彼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復次,應知此中是有餘說。謂亦應說.邊執見有二十,邪見有八十,見取亦爾,戒禁取有四十。而不說者,當知有餘。
【涼】復有說者,此為現初起初方便初入法。如說身見有二十種,戒取應有四十種,邪見、見取應各有八十種。應說而不說者,此義是有餘之說。
【唐】3.復次,薩迦耶見.於五見中最為上首,是以偏說。
【唐】4.復次,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所以偏說。十種空者,謂內空[hs雜心(九種空).謂內入空作無我思惟].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hs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有為無為空,亦如是].散壞空[s104無所行空][hs無事空者.謂無彼彼物].本性空[s105觀法本性空無我故].無際空.勝義空[hs眼起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至].空空[hs有漏空於無漏空作空空思惟]。[s104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舍利弗阿毘曇.空定六空:1.(一切內法.若一處內法)內空.2.外空.3.內外空.4.(成就空定行)空空.5.(一切法)大空.6.(涅槃)第一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
【涼】復有說者,為對治我見故,佛說十種空。十種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第一義空、無所行空[(無散空.無可棄捨)anavakāra-śūnyatā. s105有說.(佛)多住無所行空,於四威儀順此空故,謂若有一.餘三便空]、無始空[s104無邊際空]、性空、空空。此十種空,與何法相對。與我見相對。以空與我見相對,故有二十種我見。餘見不爾,是故不說。}
§b4釋二十句
【唐】問:二十句者,句是何義。[padārtha]
【唐】答:是自性義,謂此見有二十自性。
§c1等隨觀色是我--釋「一切」「執一蘊」
【唐】問: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者,云何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耶。
【唐】答:諸所有色,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彼一切等隨觀是我。乃至識,隨所應當說。samanupaśyati
【涼】色是我者,云何為色。諸所有色,盡四大、四大所造。
【涼】定諸所有,有二種:有盡諸所有、有不盡諸所有。
【涼】言不盡者,如求糟糠等少物有,亦名諸所有。
【涼】言盡者,如求一切物及糟糠等,亦諸所有。
【涼】此中唯說盡諸所有色。
【唐】問:薩迦耶見,[惟*]唯有漏緣.非無漏,自界地緣.非他界地,自界地中.亦非一切一時而緣,何故言彼一切等隨觀是我耶。
【涼】問曰:如我見是自界緣,非他界緣,彼云何能見一切色是我。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一切言,是少分一切,非一切一切,故無有失。
【唐】2.復次,此一切言,依自所行境界而說,是以無過。
【涼】2.諸是彼所行、是彼境界者,計以為我,非一切色也。
【唐】問:頗有於一蘊執我我所耶。
【涼】{問曰:頗於一陰起我見我所見耶。
【唐】答:有,謂色蘊行蘊中.各有多法,執一為我,餘為我所。受想識蘊.雖無多類,而有種種差別自性,是故亦得計一為我,餘為我所。
【涼】答曰:起。如於眼入起我見,其餘諸色起我所見。餘四陰亦如是。}
§c2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
【唐】等隨觀我有色.乃至廣說者。云何等隨觀我有色。
【唐】答:於餘四蘊.展轉隨執一是我已,然後於色執為我有,如人有財.有瓔珞等。
【涼】色異我者,云何色異我。於此四陰,展轉計異於我。彼作是念:此色是我有,如人有財,名為有財。
【唐】云何等隨觀色是我所。
【唐】答:於餘四蘊.展轉隨執一是我已,然後於色執為我所,如人有侍.有僮僕等。
【涼】色屬我者,云何色屬我。於此四陰,展轉計屬我。如人有僮僕,言僮僕屬我。
【唐】云何等隨觀我在色中。
【唐】答:於餘四蘊.展轉隨執一是我已,然後於色執為我器,我處其中,如油在麻中.膩在摶中.蛇在篋中.刀在鞘中.[酥=蘇【宋宮】]酥在酪中.血在身中等。
【涼】色中我者,云何色中我。於此四陰,展轉計是色中我。彼作是念:色是我器,如油在麻中、膩在揣中、如[蘇=酥【明】]蘇在酪中、如刀在鞘中、蛇在篋中、如血在身中。
【唐】如等隨觀色.有此三種,乃至等隨觀識.應知亦爾。
§c3釋「色我在受中」
【唐】問:執受等是我在於色中,是事可爾,以色是麁受等細故;執色是我,在受等中,云何可爾,以麁法不應在細中故。
【涼】問曰:如受是我、色是具,可爾,色麁、受細故;如說色是我、受是具,云何見麁色入細受中。
【唐】1.脇尊者言:理不應責.無明者愚.盲者墮坑。
【涼】尊者波奢說曰:不應責盲人墮坑,亦不應問無明者愚。
【唐】2.有餘師說:若執色是我.在受等中者,彼執色細,受等是麁。
【涼】復有說者,彼見色是我、受是具者,彼人見受麁色細,是以見色住於受中。
【唐】3.是故尊者世友說曰:遍四大種造色身中,隨與觸合.皆能生受。
【唐】此說何義。此說身中遍能起觸.亦遍生受,彼作是念:從足至頂既遍有受,故知色我.在於受中。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此四大身中盡能覺觸,有所觸處則能生受;以受處處生故,言色裹在受中。[裹【大磧】=𫟚(裏)【麗】]
【唐】4.大德說曰:一切身分皆能生受,彼作是念:受遍身有,身之一分.是我非餘,是故受中得容色我。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彼見受遍在身中,從足至頭無不有受處。然計色是我,不遍在身,是故彼見色住在受中。
【唐】如受,乃至識亦如是。
【涼】{}問曰:以何等故,我見說二十種,其餘諸見不說耶。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此為現初起初方便初入法,如說身見有二十種,戒取應有四十種,邪見、見取應各有八十種。應說而不說者,此義是有餘之說。
【涼】復有說者,為對治我見故,佛說十種空。十種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第一義空、無所行空、無始空、性空、空空。此十種空,與何法相對。與我見相對。以空與我見相對故,有二十種我見,餘見不爾是故不說。{}
【涼】{}問曰:頗於一陰起我見我所見耶。
【涼】答曰:
【涼】起。如於眼入起我見,其餘諸色起我所見,餘四陰亦如是。{}
§c4釋所緣
§d1緣一極微不
【唐】問:為有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不。設爾何失。
【唐】若有者,此應是正見,非薩迦耶見。所以者何。要真實行智.方見極微故。
【唐】若無者,六法論說.當云何通,如彼論說:「[邊執見]極微是常,各別住故。此各別住.非無常因,是故極微決定常住。」
【唐】彼說云何.證此見緣極微。
【唐】彼說「邊執見緣極微為境」,證有身見亦緣極微,身邊二見所緣一故。
【涼】{問曰:為有見微塵計以為我不。
【涼】若有者,是則無我見,非是我見;
【涼】若無者,ṣaṭka朔迦書復云何通。如說:「五大微塵雖各異相,是我是常。若言無常,是則無理。」
【涼】問曰:彼書云何通,我見見微塵。
【涼】答曰:此書說「邊見緣微塵」,此義已立,當知我見緣微塵,此義亦立。
【唐】答:
【涼】答曰:
【唐】1.無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
【涼】無有見微塵計以為我。
【唐】問:若爾,六法論說當云何通。
【唐】答:彼論所說不順正理,不可引證此緣極微。謂彼論中更說多種不順理因,不可為證。
【涼】問曰:若然者,朔迦書復云何通。
【涼】答曰:此書所說不順正法[法〔-〕【三宮】]理。
【唐】2.有餘師說:有緣一極微起薩迦耶見。
【涼】復有說者,有見微塵計以為我。
【唐】問:若爾,此應是正見,非薩迦耶見。
【唐】答:此約所緣故說有,非約現起故說有。
【涼】有推理見義,無實見生時義。
【唐】3.評曰: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如何此見.能住所緣.而不能起,是故前說於理為勝。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d2有時總緣五蘊(內蘊外蘊/第六我見)
[總緣別緣]
【唐】問:為有俱時總緣五蘊執為我不。設爾何失。
【唐】若有者,六法論說.當云何通,如彼論說:我體唯一,無有五種。若有俱時總緣五蘊執為我者,我應有五;然蘊自相五種各別,彼所執我相無差別,以所執我.無有細分.無差別相.常住不變.生老病死不能壞故。[似說轉部勝義補特伽羅]
【唐】若無者,諦語經說.當云何通,如彼經說:「諦語外道白佛言:喬答摩,我說.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
【涼】問曰:頗有我見者,一時於五陰盡計我不耶。
【涼】若有者,朔迦書云何通,如說:唯有一我見,無有五我見。無五我見者,無計五陰是我者是也。所以者何。計我見唯計一法,五陰是別異法。計我見家說,一我一人無分不壞不變是常。
【涼】若無者,《薩遮尼乾子經》云何通。如說:瞿曇沙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Mahā-satya-nirgrantha-putra-vyākaraṇa-sūtra / Saccaka-Nigaṇṭhaputta
雜含: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增一…][satya薩遮尼犍子(火種居士)][中部35經/薩遮迦小經rūpaṃ me attā, vedanā me attā, saññā me attā, saṅkhārā
me attā, viññāṇaṃ me attā]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無有俱時總緣五蘊執為我者。
【涼】無有一時計五陰是我者。
【唐】問:若爾,六法論說.便為善通,諦語經說.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薩遮尼乾子經》云何通耶。
【唐】答:
【涼】答曰:
【唐】彼憍慢故作非理說,實無此執。
【涼】彼自大心重故,作如是說。
【唐】復次,彼欲試佛,故作如是不順理言。謂彼聞佛有勝智見,心不定信,作是念言:我今當試有此事不。故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彼不信佛、內有知見,欲試如來彼為知不,故作不順理說。
【唐】復次,彼心驚怖,故作如是不順理說。謂彼先設多種方便.來詣佛所欲興論議,既見世尊身有殊勝大論師相,謂頷輪如師子.眼睫如牛王.其牙纖利.具四十齒.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彼見是已,恐墮負處,生大怖畏,故作是說。
【涼】次見如來諸論議相,[頷【三宮】=領【大】]頷如師子、鉤牙銛利、口四十齒、出梵音聲,彼人聞已,心懷怖懅,作不順理說。
【唐】復次,佛威神力映蔽彼心,故作如是不順理說。謂彼外道為論議故來詣佛所,既見世尊威德熾盛.梵釋護世尚不能覩,見已驚惶,故作是說。
【涼】復有說者,彼人見如來威德勝於梵釋,難近難親,有如是威德故,作不順理說。
【唐】復次,天龍藥叉.威神力故,令作如是不順理說。謂有信佛天龍藥叉.作如是念:此惡外道結搆言詞,欲惱亂佛,當以勢力擾亂其心,令違理說,速墮負處。如鄔波梨欲來罵佛,天神威力擾亂其心,翻成讚歎,此亦如是。[鄔波離:中阿含-優婆離經-優婆離居士-意罰最重.婆祇奢優婆離.]
【涼】復有說者,天神威逼故,令彼人作不順理說。復有信佛天神作如是念:此弊惡人,何以久惱如來。故以威逼,能令彼人作不順理說。
【唐】2.復有說者:有於一時總緣五蘊,而起我執。
【涼】復有說者,或有一時計五陰為我。
【唐】問:若爾,諦語經說便為善通,六法論說當云何通。
【唐】答:彼於五蘊起一合想.執為一我,故無有失。[若有我想.一合想者.貪瞋癡等煩惱增盛。]
【涼】問曰:若然者,朔迦書所說云何通。
【涼】答曰:彼人於此五陰,盡作一具聚相。
【唐】問:若爾,彼執何為我所。
【唐】答:若執內蘊為我,彼執外蘊為我所;若執外蘊為我,彼執內蘊為我所,故亦無失。
【涼】問曰:若然者,復以何為具。
【涼】答曰:若計內入為我,則以外入為具;若計外入為我,則以內入為具。
【涼】{}問曰:為有見微塵計以為我不。若有者,是則無我見,非是我見;若無者,朔迦書復云何通。如說:五大微塵雖各異相,是我是常。若言無常,是則無理。問曰:彼書云何通,我見見微塵。
【涼】答曰:此書說邊見緣微塵,此義已立,當知我見緣微塵,此義亦立。
【涼】答曰:無有見微塵計以為我。
【涼】問曰:若然者,朔迦書復云何通。
【涼】答曰:此書所說不順正[法〔-〕【三宮】]法理。
【涼】復有說者,有見微塵計以為我,有推理見,義無實見,生時義。評曰:不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
[第六我見]
【唐】問:有五蘊外執有我不。
【涼】問曰:五陰之外為有起我見者不。
【唐】設爾何失。
【唐】若有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諸有沙門或婆羅門.施設有我,一切皆緣五聚蘊起。」[雜含:若沙門婆羅門計有我,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計有我。]
【唐】若無者,云何說有第六我見。
【涼】若有者,此經云何通。如說:「若有沙門婆羅門起於我見,盡見五受陰。」
【涼】若無者,說第六我見復云何有。
【唐】答:
【涼】答曰:
【唐】無五蘊外執有我者。[瑜伽:為即於蘊施設有我,為於諸蘊中,為蘊外餘處,為不屬蘊耶。][成唯識:一者.即蘊,二者.離蘊,三者.與蘊非即非離。…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故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
【唐】問:若爾,云何說有第六我見。
【唐】答:於思行蘊所起我見、於餘行蘊所起我見,各別建立,故有六種。
【涼】無有五陰之外起於我見。
【涼】問曰:若然者,第六我見云何而有。
【涼】答曰:思是行陰,於思起我見,其餘行陰起於我所見,即是第六我見。
§b5見趣根本及所依
【唐】問:梵網經[長阿含Brahmajāla-sutta梵動經]說:「六十二見趣,一切皆以有身見為本。」[s199]
【唐】師子吼經說:「諸有沙門或婆羅門,多種異見皆依二見,謂依有見及無有見。」[中含:若有沙門梵志,依無量見,彼一切依猗二見,有見及無見也。diṭṭhiyo– bhavadiṭṭhi ca vibhavadiṭṭhi ca. ]
【唐】此二經說有何差別。
【涼】佛經說:「身見是六十二見根本。」
【涼】餘經復說:「若有沙門婆羅門,所起諸見盡依二邊,若斷、若常。」
【涼】此二經有何差別云何[云何〔-〕【三宮】]。
【唐】答:
【涼】答曰:
【唐】1.依等起故,說諸見趣以有身見為本。依推求故,說諸異見,依有無有見。
【唐】2.復次,薩迦耶見,能引發諸見趣。有無有見,能守護諸異見。是謂二經所說差別。
【涼】2能生諸見,故說身見為本[本=根本【三宮】]。守護長養諸見故,是說邊見。
【涼】1復有說者,能生諸見,是說身見為根本。使諸見轉行,是說邊見。
【涼】[卷第五終【三宮】][卷第六雜揵度世第一法品之六首【宋元宮】=卷第六雜犍度世第一法品第一之六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首卷]
【涼】{}[s85]復有經說:若入地一切處定行者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不離不異,餘一切處亦如是。
【涼】問曰:諸得一切處定,必離第三禪欲,彼若見地是我,當知是第四禪地身見,見第四禪中地為我。一切處定法緣欲界,彼云何不相違耶。
【涼】答曰:此中不定說定,如非沙門說名沙門。
【涼】復有說者,以本名說故,如王失位猶名為王。行者本曾得此定,後雖失時猶稱得定。
【涼】復有說者,行者於定速疾故失,於彼定起欲界身見,捨於身見還得彼定。如提婆達多於定速疾,以神足力自化己身作太子像,於阿闍世王抱上迴轉遊戲,復現相貌令阿闍世王知是尊者提婆達多。當作太子像時,阿闍世王抱弄嗚之,唾其口中,貪利養故即便咽之。是以世尊而語之言:汝是死尸、食唾之人。若[咽=胭【宋元宮】]咽唾時彼非離欲,若作太子為阿闍世王所抱弄時爾時離欲。
【涼】復有說者,身見見第四禪中地是我,一切處定亦緣第四禪中地。
【涼】問曰:若然者,一切處定不緣欲界耶。
【涼】答曰:一切處定亦緣欲界、亦緣第四[禪=禪中地【三】=禪中【宮】]禪。
【涼】問曰:如色界諸天一切悉白,彼復云何見青黃赤等差別。
【涼】答曰:彼眾生數者其色悉白,非眾生數有青黃赤色。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我見與一切處定是相應共有法者,應有是過。云何是一切相應共有法。少緣欲界、少緣色界身見,與一切處定雖非相應共有法,而一人亦得二名,以計我故名為身見、以得定故名得定人。身見緣第四禪中地,一切處定緣於欲界,不同一時。是故此論為已善通。{}
〖十一見攝斷〗
1.非常常見:邊執見 2.常非常見:邪見(滅)
3.苦樂見:見取(苦) 4.樂苦見:邪見(滅[道])
5.不淨淨見:見取(苦) 6.淨不淨見:邪見(滅道)
7.非我我見:有身見
8.非因因見:戒禁取(苦) 9.因非因見:邪見(集)
10.有無見:邪見(四) 11.無有見:邪智
【唐】「若非常常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乃至廣說。
【涼】無常見常,乃至廣說。
§a0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b1知過遠避
【唐】此諸見趣,於生死中,與諸有情.作大繫縛.作大衰患.作大損伏。由有此故,令諸有情.數於欲界色無色界.受多苦惱,輪轉生死,遠離慧明,入母胎藏.住在生藏熟藏中間,受諸迫迮,如重罪人.禁在囹圄。欲令有情覺知如是見趣過失,勤求解脫,故作此論。猶如世間繫縛衰患損伏之處,人若不知.不能遠避,人若知之.即能遠避,此亦如是。
【涼】此諸邪見,於生死中,為諸眾生.作大繫縛、作大衰患、作大藏伏。猶如世間繫縛衰患藏伏,人若不見.不能遠避,人若見時.則能遠避。此諸邪見,乃至廣說,亦復如是。
§b2應以二事三事尋求見趣(實法師因緣)
【唐】1.此論雜蘊智蘊[s98]見蘊[s198],皆以二事尋求見趣,一以自性,二以對治。以自性者,謂如是見於五見何見攝。以對治者,謂如是見.何見所斷。
【涼】此中應以二事推求邪見:一以體性、二以對治。如智犍度、見犍度[犍=揵【宋元宮】下同]。
【唐】2.[尊者妙音]生智論中,亦以此二事.尋求見趣。
【涼】如《增益智論》,彼中亦以二事推求邪見:一體性、二對治。
【唐】A如彼論說:「外道謗佛言:沙門喬答摩,是大幻者,誑惑世間。然世尊道.已超於幻,彼言是幻者,是謗道邪見,見道所斷。」
【唐】a謗道邪見者:顯彼自性,彼謗世尊超幻道故。
【唐】b見道所斷者:顯彼對治,道忍智生永斷彼故。
【涼】如《增益智論》中說:「沙門瞿曇,汝是幻。世尊之道已過於幻,此邪見謗道.是其體性,見道斷.是其對治。」
【唐】B又彼論說:「有作是言:世尊何故.慳阿羅漢。然世尊道.已超於慳,彼言.是慳者,是謗道邪見,見道所斷。」此中二事,如前應知。
【涼】復作是說:「此是阿羅漢,汝何故慳惜阿羅漢名也。世尊之道已過於慳,此邪見謗道.是其體性,見道斷.是其對治。」
【唐】3.又於問論.梵網經中,復以一事尋求見趣,謂如是見由何而起。
【唐】如是總說,便以三事.尋求見趣:一以自性,二以對治,三以等起。
【涼】如《偈問論》、如《梵網經》說,應以起處推求邪見。
【唐】便有三事,所謂起處、體性、對治。[法救後學.世友所造.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梵動經]
【唐】4.脇尊者言:不應如是尋求見趣,如不應責無明者愚盲者墮坑。
【涼】復有說者,不應推求邪見三事,所謂起處、體性、對治;若推求邪見,如責無明汝何以愚。
【唐】5.評曰:應以三事尋求見趣。所以者何。若以三事尋求見趣,則具縛異生.亦畢竟不起,如以聖道永斷遍知。
【涼】復有說者,應以三事推求邪見,所謂起處、體性、對治。若能以三事推求邪見,雖是具縛凡夫,邪見過患不現在前,猶如聖人以無漏道斷諸邪見永不復起。
【唐】此中應廣說實法師因緣。[dravya達臘婆][s29s63慈授子--地獄]
[實法師因緣]
【唐】謂昔在此迦濕彌羅國中,有一阿練若處,諸瑜伽師.共會一處.論說諸見,作如是言:「聖者於此無量過患.諸惡見趣.永不現行,甚為希有。」
【唐】時彼眾內,有一法師.名達臘婆,謂眾人曰:「聖者於此諸惡見趣dṛṣṭigata,已斷遍知.永不現前,有何希有。如我今者.具縛異生,以此三事.尋求見趣,設我後際流轉生死,如前際來.所經劫數,於此見趣更不現行,乃為希有。」
【涼】如陀婆法師昔在罽賓,與眾多修行比丘.共會一處.論說諸見。有作是言者:「諸大德!聖人能斷多諸過患,邪見惡行永不現前,甚為希有。」爾時,陀婆法師在此會中.而作是言:「聖人以無漏道斷諸邪見永不現前,有何奇事。如我今者住凡夫地,以此二事推求邪見,若久住生死者,無有是處;設久住生死,更不現前。」
【唐】爾時眾中有阿羅漢.作如是念:「具縛異生.乃能於此賢聖眾中.作師子吼,甚為希有。吾當後時驗彼所言,為實非實。」
【唐】然所積財必歸於盡,一切高貴必當墮落,一切合會必當別離,一切壽命必歸於死[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一切歸於盡,果熟亦當墮,合集必當散,有生必有死]。此實法師,後命終已.還生本國婆羅門家。彼阿羅漢天眼見之,數往其家而問安不。如是荏苒至年長大,時阿羅漢為試驗之,取彼嚴具[parikarman本業pūrvakarman]而問之言:「此是誰許[iṣṭa所愛]。」彼默不答。其母謂曰:「兒今何故不答師問。」彼白母言:「師所問者.世間所無,當云何答。」母曰:「世間無何等物。」彼言:「無我。所以者何。以一切行,皆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補特伽羅.無生者.無養育者.無作者.無受者,唯空行聚,故不應答。」
【唐】時阿羅漢聞已歎言:「甚為希有,雖經生死.而諸見趣猶不現行。汝於前世,賢聖眾中作師子吼:具縛異生.若以三事尋求見趣,設經多劫亦不現前。斯言有實。」
【唐】是故應以所說三事尋求見趣,有大饒益。
【涼】以是緣故,應以三事推求邪見。
§a1非常常見
【發】若非常常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邊執見常見攝,見苦所斷。
【八】若無常有常見,是邊見,苦諦所斷。
【唐】問:何謂非常。答:諸有為法。
【涼】無常有常見者,云何無常。答曰:一切有為法。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計彼為常。
【涼】問曰:彼諸外道為以何事言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由二緣故,一見諸色法相似相續故,二見心心所法憶本事故。
【唐】a見諸色法相似相續故者,謂彼外道見老時色似小時色,見今日色似昨日色,便作是念:即小時色轉至老時,即昨日色轉至今日。
【唐】b見心心所法憶本事故者,謂彼外道見小時所作所習所受,老時能憶見;昨日所作所習所受,今日能憶,便作是念:老時心心所法,即小時心心所法;今日心心所法,即昨日心心所法。
【唐】由此二緣,故彼外道於五取蘊妄計為常。
【涼】a見色相似相續,b諸心法憶本所作,能誦持[諸=經【三】]諸論。
【涼】a云何見色相似相續。如昨日所見色今日相似,彼作是念:童幼時色即老時色。
【涼】b云何心法憶本所作。如昨日所作今日故憶,如是諸先所作.後時皆憶。
【涼】能誦持經論者,如少所讀,至老能誦,彼作是念:今日誦心即往日讀心。
【涼】彼以是故計常。
【唐】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彼諸外道,於五取蘊,相似相續覆故.不知非常,威儀將攝覆故.不知是苦,薄皮莊飾覆故.不知不淨,作用我執覆故.不知無我。由此外道起常等見。
【涼】{有四倒,所謂常、樂、淨、我。為相似法所覆故,不知無常。為適意威儀法[所〔-〕【三宮】]所覆故,不知苦。為皮膚所覆故,不知不淨。為所作事覆故,不知無我。}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邊執見常見攝」者,顯彼自性,此於常斷二邊執中.常邊攝故。
【涼】無常計常,是邊見。邊見有二種,有斷、有常,是則說邊見體性。
【唐】「見苦所斷」者,顯彼對治,見苦諦時永斷彼故。謂於苦諦忍智若生,如是種類.不正尋思不正分別.顛倒見不平等取,永斷止息。如草端露.日照則銷,彼亦如是,以迷苦生,見苦便斷。
【涼】見苦斷,是其對治。此見緣苦而生,故見苦斷。如草上露,日照則乾。彼亦如是,若見苦時,彼見則斷。
【涼】復有說者,苦法忍、苦法智是其對治。[苦=若苦【三宮】]苦法忍、苦法智生時,斷此虛妄分別顛倒.嶮惡斷見。
§b3性相常住--作用無常
【唐】問:善說法者.亦說「諸法.常有實體.性相我事」,何故所見不名為惡;外道亦然,獨稱惡見。[s8諸法.常有實體]
【唐】[涼譯無.][s9實有法我.法性實有][s17體雖恒有而位非恒][s21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舊.一亦作多、多亦作一,以所作因義,不以法體有異)][s76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安立,體實恒有無增無減,但依作用說有說無.][s31有為法自性恒有,由生相故.有作用起,由滅相故.無復作用(舊.非無行體).][s183有為法非但轉變,而實有生滅][s144(異熟因)顯因恒有][s196無時非因…顯因緣法體性實有…s197無時非增上][s200轉變體有生滅,不由隱顯]
【唐】[s39若依自體轉變說者,應言諸行無有轉變.以彼自體無改易故。若依作用轉變說者,應言諸行亦有轉變.][三世功能總聚法體]
【唐】[(新舊)s39諸有為法生時…體是生法故生。諸有為法滅時…體是無常法故滅。…雖體是生法,若無生相合者則不可生…(新)如可破法.破因能破,及可斷法.斷因能斷,故可生法.生相能生。]
【唐】[本義抄:問:薩婆多宗意.有為法體可生滅耶。]
【涼】問曰:如善說法中.亦說「諸法有自體.性相常住」,而不是邪見;何故惡說法中若說此相便是邪見。
【唐】答:
【涼】答曰:
【唐】1.善說法者.雖說諸法有實體等.而無作用,外道所說.兼有作用。
【涼】或有說者,善說法雖說有自體.性相常住.[住=住而【三宮】]無所作;惡說法中於一切時常有所作。
【唐】2.有說:善說法者.唯說諸法暫起作用,彼說諸法數起作用。
【涼】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法性,不數數作;惡說法中說於法性則數數作。
【唐】3.有說:善說法者.宣說諸法為生所生.為老所老.為滅所滅,彼說諸法非生所生.非老所老.非滅所滅。
【涼】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於法性,為生所生、為老所老、為無常所壞;惡說法中,不為生所生,乃至廣說。
【唐】4.有說:善說法者.宣說諸法.流轉三世,彼說諸法.不經於世。
【唐】5.有說:善說法者.宣說諸法.依因託緣和合而生,彼說諸法非因緣生。
【涼】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法性.屬諸因緣;彼所說法不屬因緣。
【唐】6.有說:善說法者.宣說諸法.a生滅相應.b有因有緣.c有為相合,彼說不爾。
【涼】復有說者,善說法所說.a則與生滅相應;彼則不爾。
【涼】復有說者,善說法中說法.b則從因生,c能有所作,b屬於眾緣。
【唐】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善說法者,所見非惡;外道所起,獨稱惡見。
【涼】以是諸因緣故,善說法雖說體性常住,不墮邪見;惡說法者,墮於邪見。
§b4非邪見--名邊見
【唐】問:若於非常起常見者,決定誹謗無常因緣,彼見云何不名邪見。
【涼】{問曰:實義常者,是滅盡涅槃,云何無常見常不名邪見。
【唐】答:無行相轉.立邪見名,彼見不然,故非邪見。
【唐】有說:壞實事者.立邪見名,彼乃增益,故非邪見。
【涼】答曰:諸言無所有,是名邪見。此則不言無所有。
【涼】更增益所有,是故非邪見。}
【唐】問:何故此見,名邊執見。
【涼】問曰:邊見是何義。
【唐】答:
【涼】答曰:
【唐】1.執常邊故。斷常乖中.俱名為邊,執二邊見名邊執見。
【涼】1取於斷邊、取於常邊,是邊見義。
【唐】如世尊告迦多衍那:「若以正智觀世是集,言無所有.則更不行。」無所有者,即是斷見。「若以正智觀世是滅,言有所有則更不行。」有所有者,即是常見。[雜含: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謂觀有情未來蘊起.故非是斷,現在蘊滅.故非是常。
【涼】如經說,佛告迦旃延:「若以正智觀世是集,言無所有.則更不行。」無所有者.即斷見也。見此有滅,未來身生,而作是念:是眾生死此生彼,非是斷[耶=也【三宮】]耶。「又迦旃延!若以正智觀世是滅,言世有所有.則更不行。」言世有所有者,則是常見。知此陰界諸入展轉相續,彼作是念:此諸法等.有生有滅,非是常也。
【唐】2.復次,起我見者.猶是邊鄙,世所訶責,況復於我.執有斷常。此執邊鄙,極可訶故,名邊執見。
【涼】2復次,起我見者,猶是邊僻下賤,世所呵責,況復於我計有斷常。
【涼】1復有說者,此見行邊處故,有二種義名行邊處:一行常邊、二行斷邊。以是等義,故名邊見。
【涼】{}問曰:實義常者,是滅盡涅槃,云何無常見常不名邪見。
【涼】答曰:
【涼】諸言無所有,是名邪見。此則不言無所有,更增益所有,是故非邪見。{}
§a2(涅槃)常非常見
【發】若常非常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邪見攝,見滅所斷。
【八】有常無常見,是耶[邪=耶【宮】*]邪見,盡諦所斷。
【唐】問:何謂為常。答:寂滅涅槃。
【涼】常見無常者,云何為常。答曰:滅盡涅槃。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計彼非常。
【涼】問曰:彼諸外道,為以何事言涅槃無常。
【唐】答:外道執有四種解脫:一名無身.二名無邊意.三名淨聚.四名世間窣堵波。無身者,謂空無邊處。無邊意者,謂識無邊處。淨聚者,謂無所有處。世間窣堵波者,謂非想非非想處。然四無色.雖久還退,彼作是念:我等解脫既有退墮,當知釋種所說涅槃亦有退墮。故於涅槃起非常見。
【涼】答曰:彼以四無色定為解脫涅槃:一名無身;二名無邊意;三名淨聚;四名世塔。無身者.是空處定,無邊意.是識處定,淨聚.是無所有處定,世塔.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彼作是說:如此涅槃,雖久當還,當知釋種所說涅槃亦當復還。是以故言:涅槃無常。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邪見攝者,顯彼自性,以彼撥無.常涅槃故。
【涼】彼常見無常者,此是邪見,是其自性。
【唐】見滅所斷者,顯彼對治,見滅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滅所斷,是其對治。此見因滅生故,故見滅斷。如草上露,乃至廣說。
§b3邪見能起非常行相不
【唐】問:為有邪見.能於寂滅涅槃.起非常行相不。設爾何失。
【涼】問曰:為有邪見.能觀是無常行不。
【唐】若有者,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彼說:「云何邪見,謂謗因.謗果.謗作用.壞實事,諸忍樂慧觀見[由此起忍樂慧觀見]。」
【唐】若無者,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若常非常見,邪見攝,見滅所斷。」
【涼】若有者,《Prakaraṇa波伽羅那經》云何通。如說:「云何邪見使使。答曰:諸謗無因無作,是名邪見使。」此中何以不說。
【涼】若無者,此文復云何通。如說:「常見無常,此是邪見,見滅所斷。」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作是說:有此邪見。
【涼】有此邪見,常見無常。
【唐】問:品類足說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波伽羅那經》何以不說耶。
【唐】答:a彼說邪見行相不盡,謂有所餘煩惱行相.彼不說故。
【唐】b有說:攝在彼所說中,謂謗因者.謗集諦,謗果者.謗苦諦,謗作用者.謗道諦,壞實事者.謗滅諦。
【唐】c有說:謗因謗果謗作用者,[通]各謗三諦;壞實事者,唯謗滅諦。
【涼】答曰:彼說邪見行相不盡。自有諸結行相,彼中不盡說。
【涼】復有說者,雖有此見,悉入彼所說中。如謗言無因,當知謗集;如謗言無作,當知謗於三諦。
【涼】復有說者,謗言無因,是說謗於三諦;謗言無作,是說謗於滅諦。
【唐】2.有餘師說:無此邪見。
【涼】復有說者,無有邪見能謗常言無常。
【唐】問:此中所說.當云何通。
【涼】問曰:若然者,此文復云何通。
【唐】答:a涅槃中有常相,若謗無涅槃.亦謗此常相,如指中有四處,若撥無指.亦撥四處。[邪見引涅槃非常見.]
【唐】b有說:義准故作是說,謂諸外道唯執有蘊是常住法,涅槃非蘊,是故義准.彼定撥無。由此說有常非常見,然無邪見.能於寂滅涅槃.實起無常行相。[涅槃非常見引邪見.]
【涼】答曰:a涅槃有常相,若言無涅槃,亦謗常相。猶如有人,謗人無指,亦謗指所依色香味觸;彼亦如是。
【涼】b復有說者,彼外道言五陰是常,釋種言涅槃是常非陰。彼作是說:除陰之外更無有常。以是義故,豈非謗涅槃耶。
§a3苦樂見
【發】若苦樂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
【八】苦有樂見,以惡法為最,此名見盜,苦諦所斷。
【涼】苦作樂見者,乃至廣說。
【唐】問:何謂為苦。答:諸有漏法。
【涼】云何為苦。五受陰是實苦。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計彼為樂。
【涼】彼諸外道以何等故,言苦是樂。
【唐】答:愚於少時適意事故,如疲暫息、寒暫得暖、熱暫得冷、[飢=饑【明】]飢暫得食、渴暫得飲,便作是念:我今受樂。然諸蘊中.有少分樂,如量而取.亦非顛倒;外道於中增益而取,同究竟樂,故成顛倒。
【涼】答曰:以少時樂故言樂。如人極時止息為樂、熱時涼為樂、寒時煖為樂、飢渴時得飲食為樂。以是事故,言陰是樂。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者,顯彼自性,取苦苦等為妙樂故。
【涼】如說.以下法為最,名曰見取,是其自性。
【唐】見苦所斷者,顯彼對治,見苦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苦斷是其對治。
§b3非常常見.不名見取
【唐】問:何故,取苦為樂.名為見取,取無常為常.非見取耶。
【涼】問曰:苦有樂見.名曰見取,以何等故.無常見常.不名見取。
【唐】答:
【涼】答曰:
【唐】1.取苦為樂者,一向取劣法為勝,故名見取。取無常為常者,非一向取劣法為勝,故非見取。以常法中,勝不勝法同為一聚,如虛空非擇滅.是無記故,不名勝法。
【涼】彼無常常見[常見=見常【三宮】]者,勝不勝法同為一體。自有法雖言常,不勝,如計虛空、非數緣滅。
【涼】苦有樂見,以下法為最,名為見取;無常見常,不名見取。
【唐】2.復有說者:於諸蘊中有少分樂,由觀彼故取苦為樂,名為見取。
【唐】非諸蘊中有少分常.可觀彼故.取無常為常,亦名見取。所以者何。色等五蘊,剎那性故、體虛幻故、暫時住故、臨滅壞故,如說:云何滅時法,謂現在法。
【唐】故取無常為常住者,名邊執見,不名見取。
【涼】復有說者,陰中有大苦故,以小苦為樂;以此小樂.同於涅槃,故名見取。
【涼】無常見常,陰中無有少常同於常者。所以者何。一剎那頃更無停住、是散滅法。如說:云何滅時法。答曰:現在法。
【涼】以是事故,無常見常,是名邊見,不名見取。
§a4(涅槃)樂苦見
【發】若樂苦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邪見攝,見滅所斷。
【八】樂有苦見,是[耶=邪【三宮】*]耶[*]邪見,盡諦所斷。
【涼】樂有苦見者,乃至廣說。
【唐】問:何謂為樂。答:勝義樂,唯涅槃。
【涼】云何為樂。實義樂者,滅盡涅槃。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謂涅槃苦。
【涼】彼諸外道以何等故以涅槃為苦。
【唐】答:彼作是說:一根壞時.尚生於苦,況涅槃中.諸根皆壞,是故涅槃必是極苦。
【唐】對彼,尊者世友說言:根是苦因,若一根在猶能生苦,況有多根。唯涅槃中諸根皆滅,無苦因故乃是極樂。
【涼】答曰:如人壞一根時便以為苦,彼作是念:若壞一根猶以為苦,況眾多根。以是事故以樂法為苦。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若一根在,猶為苦因,況多根在.不為苦因。若諸根滅,則為解脫。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邪見攝者,顯彼自性,謗涅槃故。
【涼】涅槃樂有苦見,[邪=此名邪【三宮】]邪見,是其體性。
【唐】見滅所斷者,顯彼對治,見滅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滅斷,是其對治。此見依滅生,還見滅斷,如草上露,乃至廣說。
§b3非見道所斷耶
【唐】問:道諦亦樂,如契經說「道依資糧.涅槃依道,由道樂故.得涅槃樂」,何故唯說見滅所斷。
【涼】問曰:以何等故,見涅槃是苦.名為邪見,非見道諦耶,如說「道諦亦是樂,能至樂故」。
【唐】答:
【涼】答曰:
【唐】1.應知此中是有餘說,謂應說言:「若樂苦見,是邪見攝。此有二種:若謂滅為苦,見滅所斷;若謂道為苦,見道所斷。」而不說者,有別意趣。
【唐】謂無漏道雖亦是樂,而屬二分:屬樂分者,得涅槃故;屬苦分者,是無常故,如契經說「無常故苦」。
【涼】道有二分:苦分、樂分。以道能至樂處,故名為樂分;無常故苦,名為苦分。涅槃無二分,純樂;謗者即是邪見。道諦不爾。
【唐】2.復有說者,道諦非樂,得涅槃故.假說為樂,如說「由樂至樂涅槃」。故此唯說.見滅所斷。[乘樂至樂所(隨樂行至樂)……謂乘道樂,至涅槃樂。]
【涼】復有說者,如見犍度所說,有二種樂:一名數樂、二實義樂。上言能至樂處者,是名數樂,非實義樂。
【涼】復次,以涅槃樂故,道得稱樂。
§b4邪見能起苦行相不
【唐】問:為有邪見能於涅槃起苦行相不。設爾何失。此中難通,廣如前非常說。
【涼】問曰:為有邪見能緣涅槃是苦不耶。
【涼】若有者,《波伽羅那經》云何通。如說:「云何邪見使使。答曰:諸謗無因無作。」
【涼】乃至廣說,應如上常計無常句中說。
§a5不淨淨見
【發】若不淨淨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
【八】不淨有淨見,以惡法為最,此是見盜,苦諦所斷。
【涼】不淨見淨者。
【唐】問:何謂不淨。答:諸有漏法。
【涼】云何不淨。答曰:一切有漏法。
【涼】{}有二事故不淨:一以煩惱、二以境界。{}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計彼為淨。
【唐】答:愚於少時鮮淨事故。如治髮爪.口齒皮等,令顯形色暫時鮮淨,便作是念:我身清淨。
【唐】然諸蘊中有少分淨,如量而取亦非顛倒;外道於中增益而取,同究竟淨,故成顛倒。
【涼】彼諸外道,以何事故不淨見淨。
【涼】答曰:愚於所行,以少時淨故。如治爪齒.髮膚形容,摩身洗浴等,以是事故,彼見是淨。
【涼】若此法中有少淨性者,彼計則非邪見;以顛倒想故,計屎尿腸胃等是淨,故名為見取。
【涼】復應以二事知有漏行是不淨法:一從煩惱生、二從婬欲生。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者,顯彼自性,取糞穢等為真淨故。
【涼】如說.以下法為最,此名見取,是其自性。
【唐】見苦所斷者,顯彼對治,見苦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苦所斷,是其對治,乃至廣說。
§b3如野干望樹肉
【唐】問:現見九孔不淨常流,如何外道執身是淨。
【涼】問曰:現見屎尿[涕=洟【三宮】]涕唾流出,彼云何言淨。
【唐】答:彼作是念:已流出者,雖是不淨;未流出者,必應是淨。如[堅=甄【明】,緊【宮】]堅叔迦樹花kiṃśuka,紅赤似肉,śṛgāla野干蹲下望之,作如是念:我於今者定當食肉。須臾彼花有墮地者,便走嗅之,乃知非肉。復作是念:已墮地者雖非是肉,餘未墮者必應是肉。外道亦爾,無明所迷,故作是執。[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piṇḍolabharadvāja.其果似肉.]
【涼】答曰:彼作是說:所流出者雖是不淨,彼流出處是淨。猶如緊首迦樹花,其色似肉,花盛之時,野干見之,便作是念:如我今者定當食肉。久住樹下,或時樹花有墮地者,即便嗅之,乃知非肉。復作是念:墮者雖非是肉,樹上餘者必應是肉。彼諸外道亦復如是,所流出者雖非是淨,所流出處必應是淨。
§b4有漏法不淨
【唐】諸有漏法由二義故,說名不淨,一由煩惱、二由境界。
【唐】諸染污法具由二義,不染污法但由境界。
【涼】{有二事故不淨:一以煩惱、二以境界。[雜煩惱故]}
§b5有漏善少分淨--外道總計究竟
【唐】問:若爾,云何有漏善法亦名清淨。
【唐】答:少分淨故。謂彼雖是有垢有過.有毒有濁[有濁=有漏【三宮】],而違煩惱,不雜煩惱,壞煩惱故。
【唐】復有說者,諸無漏法是勝義淨,有漏善法牽引順彼.故亦名淨。
【涼】問曰:如善說法中.亦說有漏善行是淨,而非邪見;彼說即是邪見。
【涼】答曰:有少淨相,便見少淨。
【涼】問曰:何等是淨相。答曰:不雜煩惱[雜=離【三】],復與煩惱相違。
【涼】是故非是邪見。
【涼】彼惡說法中,以不淨法同於實義清淨之法,是名邪見。
【唐】問:善說法者.於有漏法亦說有淨,如三淨業而不名惡,何故.外道說彼為淨.便名惡見。
【唐】答:善說法者.唯說妙行為淨,外道總說妙行惡行為淨。
【唐】復次,善說法者.唯說善根為淨,外道總說善不善根為淨。
【唐】復次,善說法者.唯說對治結縛隨眠.隨煩惱纏諸法為淨,外道亦說結等為淨。
【涼】復有說者,如善說法中,以善行為淨,故非邪見。
【涼】彼以善不善行、不善根、煩惱、顛倒邪見是淨,故名邪見。
【唐】復次,善說法者.說有漏法有少分淨,外道說彼為究竟淨。
【唐】是故外道所說是惡,善說法者不名惡見。
【涼】問曰:如有漏法,雜煩惱故,當知不淨。云何說言三淨。
【涼】答曰:如實義,一切有漏法盡是不淨,以假名故說淨。云何假名。從無貪、無恚、無癡善根生故,亦能對治貪欲等法,故名假名。
§a6淨不淨見
【發】若淨不淨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邪見攝。此有二種,若謂滅為不淨.見滅所斷,若謂道為不淨.見道所斷。
【八】淨有不淨見,是[*邪]耶[*]邪見,或盡諦斷或道諦斷。
【八】若盡觀不淨,此[*]耶[*]邪見,盡諦所斷。若道觀不淨,此[*]耶[*]邪見,道諦所斷。
【涼】淨見不淨者,此見有二種,乃至廣說。
【唐】問:何謂為淨。答:滅道二諦。
【涼】云何為淨。答曰:道、道果。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計滅道諦為不淨耶。
【唐】答:彼說煩惱是真不淨,聖道斷之便成不淨,道所得滅亦成不淨。如以刀水割洗穢物.便成不淨,以此刀水割洗餘物.亦成不淨。滅道亦然,故應不淨。
【涼】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言滅道不淨。
【涼】答曰:彼作是說:如實義,諸煩惱是不淨法,道能斷之,以道能斷諸煩惱,故道亦不淨;以涅槃從不淨道生故,亦是不淨。猶如以刀割不淨物,刀則不淨;以不淨刀更割餘物,能令餘物不淨。又如水洗不淨物,水則不淨;若以此水更洗餘物,物則不淨。如是以道斷諸煩惱,道則不淨;若以此道生於涅槃,亦是不淨。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邪見攝者,顯彼自性,誹謗滅道是不淨故。
【唐】見滅道所斷者,顯彼對治。
【涼】言道是不淨,此見名邪見,是其自性。見道斷,是其對治。
【涼】若言滅是不淨,此見名邪見,是其自性。見滅斷,是其對治。
【唐】見滅道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道斷邪見,緣道生故,若道智道忍生時斷。
【涼】見滅斷邪見,亦如是。
§b3邪見能起不淨行相不
【唐】問:為有見能於滅道二諦起不淨行相不。設爾何失。
【唐】此中難通廣如前說。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八
卷9■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八
§a7非我我見
【發】若非我我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有身見攝,見苦所斷。
【八】無我有我見,是身[耶邪〔-〕【聖】][耶=邪【三宮】*]耶邪見,苦諦所斷。
【涼】無我見我者,乃至廣說。
【唐】問:何謂非我。
【唐】答:一切法。
【涼】云何無我。
【涼】答曰:一切諸法無我。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於彼計我。
【唐】答:愚去來等作用事故。彼作是念:「若無我者,誰去誰來、誰住誰坐、誰屈誰申、誰起誰臥,誰見聞嗅甞觸.憶識。以有我故,有此等事。」故諸外道於彼計我。
【涼】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見我。
【涼】答曰:愚於來去威儀法故。彼作是說:「若無我者,誰來誰去、誰住誰坐、誰屈誰申耶。以有我故,能來去住坐屈申。復次,若無我者,則無見、聞、嗅香、知味、覺觸、憶念。以有此事,必知有我。」彼無我見我。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有身見攝者,顯彼自性,於五取蘊執有我故。
【涼】此名身見,是其自性。
【唐】見苦所斷者,顯彼對治,見苦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苦所斷,是其對治。此見緣苦生,乃至廣說。
【涼】{}我有二種:一假名我、二計人我。若計假名我,則非邪見。若計人我,此則邪見。{}
§b3不說「我所見」
【唐】問:薩迦耶見有二行相,謂我行相、我所行相,即是我見我所見攝,何故此中唯說我見,非我所見。
【涼】問曰:此中但說我見,何以不說我所見。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2.有作是說:亦應說彼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
【唐】3.復有說者,此中已說我見故,應知亦說我所見。所以者何。以有我故.得有我所,以有我見故.得有我所見,以有己見故.得有己所見,以有五我見故.得有十五我所見,以有我愛故.得有我所愛,以有我愚故.得有我所愚。
【唐】4.有餘師說:a我見是根本,b是顛倒性故,此中偏說。a我所見非根本,b非顛倒性故,此中不說。[s104有說:三見各一分以為自性]
【涼】4a我見是顛倒性,我所見非顛倒性。
【涼】b復有說者,我見是根本。若說我見,當知亦說我所見。
【涼】3復有說者,以有我見.得有我所見,若說我見.當知亦說我所見。己見.己所見,亦如是。
§b4實體我事及假名我
【唐】問:善說法者.亦說諸法常有實體.性相我事,而非惡見,何故外道說有實我.便是惡見。[s8諸法.常有實體]
【唐】答: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有【明】]法性實有,如實見故,不名惡見。外道亦說「實有補特伽羅我」,補特伽羅非實有性,虛妄見故,名為惡見。
【涼】{我有二種:一假名我、二計人我。若計假名我,則非邪見。若計人我,此則邪見。}
§b5不說「我非我見」
【唐】問:何故不說我非我見。
【唐】答:我實非有。若見非我.便為正見。此中唯說諸惡見趣,是故不說我非我見.
【涼】問曰:以何等故,不說我見無我名為邪見。
【涼】答曰:以無我故。復有說者,若我見無我,是則正見,不名邪見。
§a8非因因見
【發】若非因因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非因謂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八】{無因有因見、無作因作,此戒盜,苦諦所斷。}
【唐】問:何謂非因。
【唐】答:自在天等不平等因。
【涼】非因見因,乃至廣說。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非因謂因。
【涼】問曰:彼云何非因見因。
【唐】答:親近惡友,聞說自在.自性士夫.時方空等.生諸法故,如農夫等秋多收實,便作是言:私多未度天等所與。[悉多sītā吠陀中是耕地女神]
【涼】答曰:謬見因故。如農夫種殖[殖=植【三宮】],秋大獲實[獲=穫【三宮】],彼作是言:此皆尸利夜天śrī、思陀夜天、Soma舍摩夜天恩之所與。
【唐】若生男女,復作是言:是難陀等天神所與。[Durga化身]
【涼】若生男女,彼作是言:此皆難陀天Nanda、Nandapāla難陀婆羅天之所與。
【唐】信自在者,若生男女.便作是言:毘瑟拏天Viṣṇu.Kubera矩陛羅等天神所與。
【涼】若富貴者生男女,彼作是言:此皆是毘紐天、Maheśvara摩醯首羅天之所與。
【唐】如是等類非因計因。
【唐】然有情數各別業生,非有情數共業所生.非自在等邪因所生。
【涼】彼作如是謬見於因,非因計因。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非因謂因.戒禁取攝者,顯彼自性,執非親正因為親正因故。
【唐】然戒禁取略有二種,一非因計因[一迷所執我常法起.二迷宿作苦行等起],二非道計道[一執有漏戒等為道.二執謗道諦邪見等為道]。此中但說非因計因。
【涼】此名戒取,是其自性。
【唐】見苦所斷者,顯彼對治,見苦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苦所斷,是其對治。此戒取緣苦生,故還見苦斷。
§b3非見集斷-非邪見
【唐】問:何故此見非見集斷。
【唐】答:果處轉故。
【唐】問:非因謂因者,亦謗諸法因,何故此見非邪見攝。
【唐】答:無行相轉名為邪見,此有行相轉故.不名邪見。
【唐】復有說者,壞實事轉.名為邪見,此乃增益轉故.不名邪見。
【唐】尊者世友作如是言:若撥無因名為邪見,此非因計因故.不名邪見,於非正因謂正因故。
【涼】問曰:無因見因,是亦名謗因,云何非邪見。
【涼】答曰:尊者和須蜜說:若謗無因,是名邪見。彼不言無因;非因計因,故非邪見。
§a9因非因見
【發】若因非因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邪見攝,見集所斷。
【八】有因無因見,是[*]耶邪見,習諦所斷。
【八】{}無因有因見、無作因作,此戒盜,苦諦所斷。{}
【涼】有因無因見,乃至廣說。
【唐】問:何謂為因。答:業煩惱等。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執內外事無因而生。
【涼】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言無因耶。
【唐】答:不了內外緣起法故,彼作是念:誰掘河海、誰積山原、誰纖棘刺、誰畫禽獸,准此一切皆無因生[(婆沙)見諸世間因果形相非定相似,諸有營求或不果遂]。故彼頌言。
【涼】答曰:見內外所有諸物有種種相故,彼作是言:誰鑿河、誰積山、誰纖刺、誰[采【CB】=釆=彩【三宮】*]采畫禽獸。故說是偈:
【唐】 誰掘河海積山原 誰纖棘刺畫禽獸 世無自在能作者 故知一切皆無因
【涼】 誰能[造=作【三】]造刺纖 [*]采畫諸禽獸 此皆無因作 世無自在者
【涼】彼有因無因見。[(中含)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增壹:不蘭迦葉:無福、無施,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世無阿羅漢等成就者。]
【唐】[(婆沙)然諸所受非無因緣,現見諸法因緣生故,非一切法一時生故,應一切法無差別故。]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邪見攝者,顯彼自性,誹謗諸法所從因故。
【涼】此名邪見,是其自性。
【唐】見集所斷者,顯彼對治,見集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集所斷,是其對治。此見緣集生,還見集斷,乃至廣說。
§b3見集斷與見集道斷
【唐】問:何故此中.謗因邪見.見集所斷,見蘊中說.謗因邪見.見集道斷。
【涼】問曰:以何等故,此中說.謗因邪見.見集所斷,見犍度中說.謗因邪見.當言見集見道斷。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復次,此非了義說,彼是了義說。此有餘意趣,彼無餘意趣。此說有餘緣,彼說無餘緣。此說依世俗,彼說依勝義。
【唐】3.復次,此說少分因,彼說一切因。
【唐】此唯說苦因,彼說苦及非苦因。
【唐】此唯說顛倒因,彼說顛倒及非顛倒因。
【唐】此唯說生果因,彼說生果不生果因。
【涼】復有說者,此中不說一切因義,彼說一切因義。
【涼】復有說者,此中謗生果因,彼中說者謗生果不生果因。若說涅槃無因,此豈非正見耶。
【涼】復有說者,此中說謗苦因,彼中說謗苦不苦因。
【唐】4.復次,謗集邪見,撥無因體.亦撥因義;謗道邪見,唯撥因體.不撥因義。言涅槃無因.是正非邪故,此中[惟*]唯說謗因邪見,故見集所斷,非見道所斷。
【涼】復有說者,此中無謗道因義,是故不說是謗道邪見;唯有謗集因義,是以說是謗集邪見。
§a10有無見
【發】若有無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邪見攝,此有四種:若謂無苦,見苦所斷;若謂無集,見集所斷;若謂無滅,見滅所斷;若謂無道,見道所斷。
【八】若有而言無見,是[*]耶[*]邪見,或苦諦斷、或習諦斷、或盡諦斷、或道諦斷。若言無苦,[是=此【三宮聖乙】]是[*]耶[*]邪見.苦諦所斷。若言無習盡道,此[*]耶[*]邪見.習盡道斷。
【涼】有作無見,乃至廣說。
【唐】問:何謂為有。答:四聖諦。
【涼】云何為有。答曰:四諦是也。
§b1等起
【唐】問:何緣外道撥無四諦。
【涼】彼諸外道以何事故言無諦耶。
【唐】答:彼執有我故,便撥無四諦。彼作是言:色等五蘊是我非苦,便撥苦諦;我無有因,便撥集諦;我常不滅,便撥滅諦;我無對治,便撥道諦。
【唐】如善說法者,知色等五蘊是苦非我,便信苦諦;此苦有因,便信集諦;此苦可滅,便信滅諦;苦有對治,便信道諦。
【涼】答曰:以有我見,故言無諦。彼作是說:我無有苦,是則謗苦;我無有因,是則謗集;我若無滅,是則謗滅;若無有滅,則無對治。
【涼】如善法中作如是言:此陰是苦無我,生信苦心,言有苦諦;此苦有因,生信集心,言有集諦;若苦有滅,生信滅心,言有滅諦;[滅若=若苦【三宮】]滅若有對治,生信道心,言有道諦。
§b2自性-對治
【唐】此中,邪見攝者,顯彼自性,撥無實有四聖諦故。
【涼】彼有作無見,此名邪見,是其自性。
【唐】此有四種,廣說乃至,若謂無道,見道所斷者,顯彼對治,見四諦時永斷彼故。餘如前說。
【涼】見苦集滅道所斷,是其對治。此見緣四諦生,還見四諦斷,乃至廣說。
§b3所謗四諦--謗物體/因/果/作用
【唐】應知此中,
【唐】謗苦諦者,有二種謗:一謗物體、二謗果義。
【涼】{謗苦有二種,一謗物體、二謗果。
【唐】謗集諦者,有二種謗:一謗物體、二謗因義。
【涼】若謗集者,謗物體、謗因。
【唐】謗滅諦者,唯謗物體,不謗果義。有作是說:亦謗果義。
【涼】若謗滅者,謗物體、不謗果。
【唐】謗道諦者,唯謗物體,不謗因義。有作是說:亦謗因義。有作是說:亦謗因果。
【唐】有作是說:謗道諦者,唯謗作用。
【涼】若謗道者,謗物體、不謗因。或有說者,亦謗因。}
§b4虛空非擇滅--邪見不緣--邪行相智緣名
【唐】問:何故邪見不緣虛空及非擇滅。[s77虛空非擇滅亦有實義…不立為諦]
【涼】問曰:以何等故邪見不緣虛空、非數緣滅。
【唐】答:
【涼】答曰:
【唐】若法是蘊、是蘊因、是蘊滅、是蘊對治,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非蘊.非蘊因.非蘊滅.非蘊對治,故彼不緣。
【涼】或有說者,若法是陰、是陰因、是陰滅、是陰對治,邪見則緣。虛空非數緣滅,非陰因滅對治,是以邪見不緣。
【唐】復次,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滅、是苦對治,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非苦.非苦因.非苦滅.非苦對治,故彼不緣。
【唐】如苦苦因等,應知病roga.癰箭惱[癰.箭(如箭入體).惱害過患gaṇḍa śalya apakṣāla].重擔[bhāra].及彼因等,亦爾。
【涼】復有說者,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滅、是苦對治,邪見則緣。虛空非數緣滅,與上相違,是故邪見不緣。
【唐】復次,若法是雜染清淨事,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非雜染清淨事,故彼不緣。
【涼】復有說者,若法是煩惱、是出要,邪見則緣。虛空非數緣滅,與上相違,是故不緣。
【唐】復次,若法是無漏正見所緣,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非無漏正見所緣,故彼不緣。
【唐】如無漏正見對治[〔治〕-【宮】]邪見,應知無漏智明決定信等.對非智等,亦爾。
【涼】復有說者,若法為無漏正見所緣,亦為邪見所緣。虛空非數緣滅,不為正見所緣,邪見亦不緣。
【涼】如邪見正見,明非明、智非智、決定疑、信誹謗,當知亦如是。
【唐】復次,若法如此岸彼岸.中流船筏,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非如此岸彼岸.中流船筏,故彼不緣。
【唐】復次,若法有因果義,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無因果義,故彼不緣。
【唐】復次,若法是欣厭事,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非欣厭事,故彼不緣。
【唐】復次,若法能為損益,邪見則緣。虛空非擇滅,不能損益,故彼不緣。
【唐】問:撥無虛空非擇滅者,為緣何法。
【涼】問曰:若言無虛空非數緣滅,此心為何所緣。
【唐】答:即緣虛空非擇滅名。所以者何。撥無彼者,無深重心.如謗雜染清淨事故。
【涼】答曰:即緣虛空非數緣滅名。所以者何。此無深重心.如謗煩惱出要法。
【唐】問:此是何智。
【涼】問曰:為是何智。
【唐】答: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
【涼】答曰:此是思惟所斷,不隱沒無記邪智。[光:四無記中威儀工巧異熟三心,但非通果.唯緣色故。又解:威儀工巧,非餘二種。前解為勝。][上界是定地…無覆無記心中,欲撥無虛空非擇滅.不及其體.緣彼名之義,無之也。]
§b4諸有
【唐】然諸有者:
【涼】有作無見者,
【唐】1.有說二種:一實物有,謂蘊界等;二施設有,謂男女等。
【唐】2.有說三種:一相待有,謂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無;二和合有,謂如是事,在此處有.在彼處無;三時分有,謂如是事,此時分有.彼時分無。
【涼】2有有三種:一、相待有;二、處所有;三、實有。相待有者,因有故有無,因無故有有。處所有者,如此處有彼處無。實有者,此實有、此實無(如苦實有、我實無[無=無也【三宮】])。
【唐】3.有說五種:一名有,謂龜毛兔角空花鬘等;二實有,謂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謂瓶衣車乘軍林舍等;四和合有,謂於諸蘊和合施設補特伽羅;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涼】1復有說者,有有二種:一物體有、二施設有。物體有者,謂五陰。施設有者,謂男女等。
【涼】{}謗苦有二種,一謗物體、二謗果。若謗集者,謗物體、謗因。若謗滅者,謗物體、不謗果。若謗道者,謗物體、不謗因。或有說者,亦謗因。{}
§a11無有見--邪智非見
【發】若無有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
【發】答:此非見,是邪智。
【八】若無而言有見,此非見,此[*]耶[*]邪智。
【涼】無作有見,乃至廣說。
§b1非見問見
【唐】問:此若非見,云何乃言.若無有見。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此中應言:「若無有見,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答:有身見攝,見苦所斷。」
【涼】或有說者,應作是說:若無作有見,當言是身見,見苦所斷。
【唐】2.復有說者,此中應言:「若無有慧,於五見.何見攝,何見所斷。答:此非見,是邪智。」
【涼】復有說者,應作是說:無作有慧。所以者何。此非見性。
【唐】3.或有說者,此中應言:「若無有見,此非見,五見中不說故。」
【涼】復有說者,應作是說:此非是見。所以者何。五見不說故。
【唐】4.[評]如是說者,應如文說。
【唐】所以者何。為問答故。為成問答,雖無此理.而作是說。如十門品,作是問言:「三無漏根、諸無為法,是幾隨眠之所隨增。答言:無有隨眠隨增。[發智: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四十二章),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耶…三無漏根無隨眠隨增…無漏無為法.無隨眠隨增。]」此亦如是。
【涼】而不說者,彼有何意。答曰:欲作問答故。
【涼】「如說無作有見,此是何見。」是名為問。
【涼】答曰:「此非是見。」是名為答。
【涼】自有雖無是事,而有問答。如十門中,「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無漏無為法,亦問幾使所使」,此亦是問。答曰:「不為使所使。」此亦是答。
【涼】如彼雖無是事而有問答;此亦如是,無有是事而作問答:「無作有見,此是何見。」答曰:「此非是見,是邪智。」
§b2無覆無記
【唐】問:此邪智是何。
【涼】問曰:云何邪智。
【唐】答:
【涼】答曰:
【唐】1.此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如於杌起人想.及於人起杌想,於非道起道想.於道起非道想,如是等。
【涼】或有說者,是思惟所斷,不隱沒無記法。如行正路作非路想、如行非路作正路想,如男作女想、[女=於【宋】]女作男想,如是等想是也。
【唐】2.有餘師說:如是邪智,亦有染污,能起慢類。梵王住此,作如是言:「我是大梵,諸梵中尊,我能造化[有情世間],能生世間[器世間],為世間父。」[我是大梵.是自在者作者(器世間).化者.生者.養者,為一切父。][作內恒有法,生外恒有法,化為內外非恒有法.][俱舍:我於此梵眾是大梵…][長含:我梵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萬物(能造化物),眾生父母。]
【涼】復有說者,此智亦有隱沒無記,所謂與慢相應者。如彼梵天,作如是說:「我是大梵,諸梵中尊,我能造化。」
【唐】3.[評]此說非理。所以者何。見所斷心.不能發起身語業故。
【涼】此是邪智。所以者何。無有住見諦所斷心能作是言者。
【唐】由此,前說於理為善,謂是欲界修所斷中.無覆無記邪行相智。
【涼】應作是說:如前說者好,是思惟所斷,不隱沒無記法。
§b2邪智通染污
【唐】問:若爾,智蘊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邪智。謂染污慧[六識相應染污慧]。」
【涼】問曰:若然者,違智[揵=犍【明】]揵度,如說:「云何邪智。謂染污慧。」
【唐】答:邪智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
【涼】答曰:不與彼相違。所以者何。
【唐】1.a染污者,無明相應。不染污者,b無明不相應,如於杌起人想等。
【唐】2.a染污者,聲聞獨覺.俱能斷盡,亦不現行。b不染污者,聲聞獨覺.雖能斷盡,而猶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俱永斷故,由此獨稱正等覺者。
【唐】3.a染污邪智,由勝義故.名為邪智。b不染污者,由世俗故.得邪智名,非由勝義,煩惱邪法不相應故。後智蘊中所說邪智.是勝義者,今說世俗,故不相違。
【涼】無知有二種,所謂實義、假名。
【涼】a. 3實義者,1與無明使相應,2是諸阿羅漢已斷盡。
【涼】b. 3假名者,1如見杌謂是人等者,2阿羅漢辟支佛亦有,唯有如來等正覺二事俱盡。
【涼】{}有四倒,所謂常、樂、淨、我。為相似法所覆故,不知無常。為適意威儀法[所〔-〕【三宮】]所覆故,不知苦。為皮膚所覆故,不知不淨。為所作事覆故,不知無我。{}
【涼】{}[s104]問曰:此四倒性是何。
【涼】答曰:是慧性。
【涼】問曰:若是慧者,此五見幾是倒、幾非倒。
【涼】答曰: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倒。二見半是倒者,身見、見取,及邊見所攝常見。二見半非倒者,邪見、戒取,及邊見所攝斷見。
【涼】問曰:以何等故二見半是倒、二見半非耶。
【涼】答曰:
【涼】以三事故名倒:一、轉行;二、增益;三、性倒。邪見斷見雖轉行、性倒,而非增益。所以者何。是壞物性故。戒取雖轉行、雖增益,性非是倒。所以者何。有少相似法故。亦說有色界道能離欲界欲,有無色界道能離色界欲。此是倒,自體是我、是物、是相、是分、是性。已說自體所以,今當說以何等故名為倒。
【涼】答曰:倒有所增故名倒。此四倒,唯見苦斷。所以者何。緣苦生故,還見苦斷。
【涼】復次,此倒緣果生,還以見果慧斷。
【涼】復次,身見見苦所斷性是倒,若身見斷亦斷。
【涼】復次,苦麁,若於麁苦有錯謬者,賢聖所呵。如人晝日錯謬,人之所呵。三諦微細,若於微細有錯謬者,不深呵責。如於夜中有脫失者,則世人不深呵責。
【涼】復次,行者已見苦,永無倒心。若當行者見苦已不見集者,無有是處。為分別故,設見苦已更不見餘諦,若問彼言:此陰為是常、為是無常。彼定答[言=曰【三宮】*]言:是無常,乃至無一剎那停住者。若問為是苦、為是樂。彼定答[*]言:是苦,猶熱鐵丸。若問為淨為不淨。彼定答言:是不淨,猶如糞聚。若問為有我無我耶。彼定答言:無我,以無作者。無彼作者、無受者故,如草木糞掃等。{}
【涼】[不分卷【三宮】]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四
【涼】[雜=阿毘曇毘婆沙雜【三宮】=不分卷【三宮】]
【八】[阿毘曇初〔-〕【三宮】]阿毘曇初世間第一法跋渠竟[法〔-〕【聖聖乙】][世間第一法跋渠竟=(世間第一法跋渠竟)【三宮】](梵本五百二十八首盧śloka[梵=胡【宋宮聖聖乙】])。
納息2■【智】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五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發】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
【八】阿毘曇雜犍度智跋渠第二[(阿毘…度)六字〔-〕【三宮】]
【唐】發智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一[〔發智大毘婆沙論〕-【三宮】]
【涼】雜犍度智品第二[犍=揵【宋元宮】][二=二之一【三】]
[s9-s23]
【發】﹝ 一智識因緣 二心念祭祀 三根用過去 疑名句文身 ﹞
【發】﹝ 佛訶責六因 隨眠心及斷 因境斷識義14 此章願具說 ﹞
【八】[一智識]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乎。頗有一識識一切法乎。
【八】[因緣]頗有二心展轉相因乎。頗有二心展轉相緣乎。
【八】[二心]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乎。
【八】[念]若人不可得,亦無前心而就後心,以何等故憶本所作、以何等故[憶=意【聖乙】]憶識強記、以何等故憶而不憶。
【八】[祭祀]以何等故祭祀餓鬼則得、[祭=祭祀【三宮】]祭餘處不得。
【八】[三根用]當言一眼見色[色=色耶【三宮】].二眼見色耶。耳聲鼻香,亦復如是。
【八】[過去]諸過去者一切無現耶。若無現者一切過去乎。諸過去者一切盡耶。若盡者一切過去乎。諸過去者[者〔-〕【聖乙】]一切沒[耶=乎【三宮聖聖乙】]耶。若沒者一切過去[乎=耶【三宮聖聖乙】]乎。
【八】[疑]若苦生疑,是苦非苦耶,當言一心、為眾多心乎[乎〔-〕【三宮聖聖乙】*]。若習盡道生疑,是道非道[道=道耶【三宮】],當言一心、為眾多心乎。頗有一心有疑無疑乎。
【八】[名句文身]云何名身。云何句身。云何味身。
【八】[佛訶責]有佛世尊告諸弟子:汝等癡人。此義云何。以何等故佛世尊告諸弟子汝等癡人乎。
【八】[六因] 有六因:相應因、共有因、自然因、一切遍因、報因、所作因。
【八】云何相應因。云何共有因。云何自然因。云何一切遍因。云何報因。云何所作因。
【八】[隨眠心]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所使耶。設使心所使,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使耶。
【八】[及斷]若心使俱.諸使心俱,彼使此心.當斷耶。設使心當斷,此心俱使.彼使.此心俱斷[使]耶。
【八】[因境斷識義]滅因識,云何滅因識。[滅〔-〕【宮】]滅因識幾使所使。
【八】此章義,願具演說。
【唐】「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涼】「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如此章及解章義,是中應廣說優波提舍[波=婆【三宮】]。
〖一智識〗
1■不知自性相應俱有
§a1論起因由--遮諸部執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涼】為止他義故。
【唐】A謂或有執: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如大眾部彼作是說:智等能了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燈能照為自性故,能照自他。[如攝類經部自證分]
【涼】如摩訶僧祇部作如是說:自體能知自體。如燈,是照性,能自照亦能照他。彼智亦爾,是智性,能自知亦能知他。
【唐】B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相應。如法密部彼作是說:慧等能了相應受等。[成唯識述記:上座部、法藏部等,計同聚心相應之法,亦互能緣。]
【涼】曇摩掘部作是說:智能知相應法。
【唐】C或復有執: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說:慧有二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慧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慧知相應者。[了義燈:相應惠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惠知相應者…言相應者即四蘊,不相應者即是色蘊.及前後四蘊。與四蘊俱,不緣自相應,能緣俱起不相應蘊,名了俱有。智相應蘊,前後智知。前後起智,即是不與此智相應,能知此智相應四蘊。即前後相應智,更互相知。][成唯識論義蘊:化地部說緣共有法者…以此念四蘊,能緣前後五蘊,并同時色蘊,名相應知不相應。以前後四蘊,能緣此念四蘊,故名不相應知相應。彼部意說.四蘊心心所法能緣俱時法。]
【涼】彌沙塞部作是說:智能知共有法。彼作是說:智有二種.一時共生:一與心相應、一不與心相應。心相應智知心不相應法,心不相應智知心相應法。
【唐】D或復有執:補特伽羅,能了諸法。如犢子部彼作是說:補特伽羅能知,非智。
【涼】犢子部作是說:人能知非智。
【唐】為止如是他宗異執,顯自所說「諸心心所.不了自性.相應俱有,補特伽羅性不可得」,故作斯論。
【涼】為止如是諸異義故,而作此論。
【唐】2.復次,勿為止他及顯己義,然諸法相.理應分別,饒益有情,故造斯論。
§a2本論--無一智知一切法
【發】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
【發】答:無。
【八】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乎。
【八】答曰:無也。
【涼】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
【涼】答曰:無也。
【發】若此智生一切法非我,此智何所不知。
【發】答:不知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
【八】若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何所不知乎。
【八】答曰:不知自然、不知共有法、不知相應法也。
【涼】若復有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耶。
【涼】答曰:
§a3釋本文
§b1破執--問答難通
【唐】此中,A不知自性者,即止大眾部執。B不知相應諸法者,即止法密部執。
【唐】C不知俱有諸法者,即止化地部執。D言智能知,即止犢子部執。
【涼】不知自體,是為便止摩訶僧祇意。不知相應,便止曇摩掘部意。
【涼】不知共有,便止彌沙塞部意。以智知不以人知,便止犢子部意。
【唐】又於此中,有問有答.有難有通。
【唐】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者,是問。答無者,是答。
【唐】若此智生一切法非我.此智何所不知者,是難。答不知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者,是通。
【涼】此中,作問作答、作難作通,如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此則是問。「答曰:無也。」此則是答。
【涼】「若復有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智[智=知【三宮】]何所不知。」此則是難。
【涼】「答曰:不知自體、不知相應、不知共有。」此則是通。
【唐】問:此中誰問誰答,誰難誰通。
【涼】問曰:誰作此問,誰作此答。
【唐】答:
【唐】1.分別論者問,應理論者答;分別論者難,應理論者通。
【涼】或有說者,毘婆闍婆提問,育多婆提答。
【涼】如毘婆闍婆提問育多婆提言: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育多婆提答:無也。
【涼】毘婆闍婆提復難:若此智生一切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育多婆提作如是通:不知自體、不知相應、不知共有。
【唐】2.有說:弟子問,師答;弟子難,師通。
【涼】復有說者,弟子問,師答。
【唐】3.有說:此中無別現問難者,但本論師.為辯法相.假設賓主。
【涼】復有說者,無有問者、無有答者,但作經者有如是意:
【涼】若有人問:頗有一智知一切法[法=法耶【三宮】]。我當答:無也。
【涼】彼復作此難:若此智生一切諸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我當答言:不知自體、不知相應、不知共有。
§b2釋「一智」
【唐】此中「一智」者,謂「一剎那智」。由此,不知自性.相應.俱有諸法。
【涼】此中說一智者,是一剎那智。是故說「不知自體」,乃至廣說。
【唐】若作是問:於十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應答言有,謂世俗智。
【涼】若作是說:此十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可作是答:有,謂等智是也。
【唐】如是,問:於九八七六五四三二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
【唐】答:有,謂世俗智。
【涼】如是,九八七六五四三亦如是。
【涼】若作是說:此二智中,頗有一智知一切法也[也=耶【三宮】]。
【涼】答曰:有,謂等智也。[或有一智攝一切智…或有八智攝一切智(九智.十智除他心)]
【唐】若即於此世俗智中,作如是問:頗二剎那頃知一切法耶。
【唐】答:有,謂此智:初剎那頃,除其自性相應俱有,餘悉能知;第二剎那,亦知前自性相應俱有法,故答言有。
【涼】頗即彼等智能知一切法不。
【涼】答曰:知。若一剎那頃等智,除自體、相應、共有,能知餘一切法;次第二剎那生,能知前剎那等智.及相應共有。是故等智二剎那頃,一智能知一切法。
【唐】今此唯問一剎那智,故答言無。
【涼】上言一智不知者,言一剎那一智。
§b3不知自性
§c1正明
【唐】問:何緣自性不知自性。
【涼】問曰:以何等故,自體不知自體。
【唐】答:
【涼】答曰:
【唐】A、勿有「因、果,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能屬、所屬,能轉、所轉,能相、所相,能覺、所覺」無差別過,是故自性不知自性。
【唐】B、有說:自性於自性,無益無損、無養無害、無成無壞、無增無減、無聚無散、無因.無等無間.無所緣.無增上。諸法自性不觀自性,但於他性能作諸緣,是故自性不知自性。
【涼】或有說者,諸法除自體,於他有緣生義。自體於自體,無長無損、無害無利、無育養無壞、無增無減、無因無緣無次第。
【唐】C、有說:世間現見「指端不自觸,刀刃不自割,瞳子不自見,壯士不自負」,是故自性不知自性。
【涼】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與世間現喻相違,猶如指端不能自觸、如眼瞳黑不自見黑、如刀不自割,是故自體不知自體。
【唐】D、尊者世友說曰:
【唐】何故自性不知自性。
【唐】答:非境界故。
【唐】1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應安立「二緣生於六識」,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意識。
【涼】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二處法。如世尊說:眼緣色生眼識,乃至意緣法生意識。
【唐】2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應安立「三和合觸」,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三等觸。如世尊說:眼緣色生眼識,是三等觸。然有此觸生,是以無有自體能知自體。
【唐】3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應安立「邪見」,謂彼邪見若能自知「我是邪見」,便為正見。如說:邪見若能自觀是邪見者,應名正見,非謂邪見。
【涼】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邪見。若邪見能自知「我是邪見」,此則正見,不名邪見。
【唐】4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不應建立「惡心遍體皆是不善」。以了自體,非邪僻故。
【涼】9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此智畢竟性能自知、不能知他。然能知他,是故不知自體。
【唐】5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不應建立「能取.所取,能知.所知,能覺.所覺,境.有境,行相.所緣,根.根義[根=相【三宮】]」等。
【涼】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取所取。如取所取,智所知亦如是。
【唐】6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則四念住應無差別,以身念住即法念住,乃至心念住即法念住故。
【唐】7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四聖諦智應無差別,以苦智即道智,乃至滅智即道智故。
【唐】8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則宿住隨念智應不說有,以彼即知現世事故。
【唐】9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則他心智應不說有,以彼亦知自心所故。
【唐】E、大德說曰:
【唐】若「自性知自性」者,則應不知他性,於自性轉故;若「自性知他性」者,則應不知自性,於他性轉故。
【唐】若「知自性及他性」者,云何而知:如知自性是自性,知他性亦爾耶;如知他性是他性,知自性亦爾耶。
【涼】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云何知耶:為知自體是自體,為知他體亦如知自體耶;為知他體是他體,為知自體亦如知他體耶。
【唐】若「如知自性是自性,知他性亦爾」者,則知自性是自性,可是正;知他性是自性,應是邪。
【唐】若如「知他性是他性,知自性亦爾」者,則知他性是他性,可是正;知自性是他性,應是邪。
【唐】若爾,應無邪正二智體相差別。
【涼】若知自體是自體,[體=體是則為正;若知他體如知自體,是則為邪【三宮】]。
【涼】若知他體是他體,是則為正;若知自體如知他體,是則為邪。
【唐】若「一時知自性是自性、知他性是他性」者,則應一智有二解用。解用別故,體亦應別。體既各別,應非一智。一有情身,二智並起,不應正理。
【涼】若此智生能知自體、亦知他體者,一智則有二作相。有二作相則有二智,有二智則有眾多自體。
【唐】勿有此失。是故自性不知自性。
§c2通大眾部燈喻
【唐】問:若爾,大眾部所說喻云何通。
【涼】問曰:若自體不知自體者,摩訶僧祇喻云何通。
【唐】答:
【涼】答曰:
【唐】1.不必須通。a彼非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攝故。b又不可以世俗現喻難賢聖法,賢聖法異,世俗法異故。
【涼】此喻不必須通。所以者何。a此喻非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中說。b不可以世俗現喻難賢聖法,賢聖所作法異,世俗所作法異[異〔-〕【三】]。
【唐】2.若必須通,應說喻過;喻既有過,所喻不成。
【涼】若必欲通者,當云何通。答曰:應說其喻過。若喻有過,所喻法亦有過。
【唐】如燈無根、無所緣慮、非有情數,智亦應爾;
【涼】云何喻有過。答曰:燈無根、無心、非眾生數,彼智亦非根、非心、非眾生數耶。
【唐】如燈是色極微所成,智亦應爾。既不如是,云何為喻。
【涼】復次,燈眾微塵所成,彼智亦眾微塵所成耶。若不爾者,則不相似。
【唐】又彼許燈是照性不。
【唐】a若是照性,復何須照dīp。b若非照性,體應是闇,不應名燈dīpa,破闇名燈,寧非照性。
【唐】故不應執燈能自照。
【涼】復次,如燈體性是照不。
【涼】a若是照性,復何所照。b若體性非照,應當是闇,則無明性。為破闇故取燈,若燈體性是闇,則有大不相似過。[了不了義:若謂:我等許燈自明。此不應理,無闇障故。黑闇亦應自障蔽自,若許爾者,應不見闇。]
【唐】由此,所喻亦不得成。
§b4不知相應
【唐】問:何緣不知相應諸法。
【涼】以何等故不知相應。
【唐】答:
【涼】答曰:
【唐】1.同一所緣俱時轉故。謂一有情心心所法,於一境界俱時而轉,理無展轉互相緣義。
【唐】譬如多人集在一處,或同觀下,或共觀空,理必不能互相見面;心心所法亦復如是。
【涼】同緣一法生故。是諸心心數法同緣一法生,以同緣一法故,不能展轉相緣。
【涼】如眾多人仰視虛空,不能展轉自相見面;彼亦如是。
【唐】2.若智能知相應受者,彼受為能緣自體不。
【唐】若緣自體,則有前說緣自性過。
【唐】若不能緣,則心心所應俱時起、不同所緣。
【唐】勿有此失。故不能知相應諸法。
【涼】復次,若慧緣自相應受,彼受為自緣、為緣他。
【涼】若自緣者,有上自緣之過。
【涼】若緣他者,則不與慧共同一緣。
§b5不知俱有
§c1正明
【唐】問:何緣不知俱有諸法。
【唐】答:極相近故。
【唐】如籌霑取añjana安繕那藥置於眼中,極相近故,眼不能見[見=取【元明】];此亦如是。
【涼】以何等故不知共有法。答曰:
【涼】以逼近故。如以銅籌盛安闍那藥著於眼中,以逼近故眼不得見。
§c2俱有諸法--苦忍道忍現觀同異[破西方師]
【唐】問:何等名為「俱有諸法」。
【涼】問曰:云何名共有法。
【唐】答:
【涼】答曰:
【唐】1. 此隨轉色,及此隨轉不相應行。
【涼】彼迴轉身口業、生住無常是也。
【唐】2. 西方諸師作如是說:與慧俱生諸蘊相續.自身攝者,是俱有法。
【涼】西方沙門作如是說:云何共有法。慧生時所依陰身,是共有法。
【唐】[評]1彼說非理。所以者何。若爾,眼識應不能取自身諸色;餘識亦爾。
【涼】問曰:如汝所說,慧生時所依身是共有法。若然者,眼識生[生=生時【三宮】]則不自見身眾色差別。如眼識,餘識亦爾。
【唐】2彼作是說:五識能取自身中境,意識不能。
【涼】彼作是說:五識生時,能各自緣所依,意識不能。
【唐】1若爾,意識應不能取一切境界,便為非理。
【涼】問曰:意能緣一切法,汝先言不能,是則不然。
【唐】1復有餘過:苦法智忍.應不現觀自身俱生諸蘊相續;若爾,便為於自諦境少分現觀。
【涼】復次,若慧生時所依身.是名共有法者,則有大過。何以知之。如苦忍生時,便於自身不得決定,是名於苦得少決定。
【唐】2彼作是言:苦法智忍於自諦境少分現觀,亦無有失;苦法智生,盡現觀故。如道法智忍於自諦境雖少分現觀而無有失;道法智生,盡現觀故。
【涼】彼作是言:若苦法忍不盡決定,苦法智生,盡得決定。如道法忍不盡決定,道法智生,盡得決定;彼亦如是者。
【唐】1彼言非理。所以者何。苦道現觀,義各異故。
【涼】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於道得決定時異,於苦得決定時異。
【唐】謂欲界繫見道所斷一一邪見,總謗一切法智品道;道法智忍設唯於一法智品道得現觀者,亦能總斷能謗邪見,況除自性.相應.俱有,餘並現觀。
【唐】薩迦耶見於五取蘊執我我所,或總.或別;苦法智忍若於自諦不盡現觀,應有別緣薩迦耶見.爾時不斷,不現觀彼所執境故。
【唐】薩迦耶見若不斷盡,彼為上首.見苦所斷諸餘煩惱.亦應不斷。若爾,不應名於自諦得真現觀。若於苦諦不得現觀,於集滅道.亦應不得,如是便無究竟解脫。勿有此過。故不應說「苦法智忍不觀自身俱生諸法」。
【涼】問曰:其事云何。
【涼】答曰:如道諦所斷邪見,總謗一切道。欲令於道少分決定,無有是處;為分別故,設使於道少分決定,便能斷謗道邪見,何況盡決定,唯除[除=餘【三宮】]一剎那相應共有法。
【涼】如身見,或計色是我,乃至計識是我。若苦法忍生時,於所依身不得正決定者,所緣身我見.則不應斷。所以者何。以苦忍不見我見所緣身故。
【涼】如身見,於苦諦所斷煩惱為首,若其不斷則餘結不斷,餘結不斷.則無於苦究竟得正決定。若於苦不得究竟正決定,於集滅道亦不得究竟正決定。以是事故苦法忍現在前,於所依身亦見是苦.得正決定。
【唐】又若爾者,便與本論前說相違。如說:「若緣此法起苦法智忍,即緣此法起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既能總緣欲界五蘊,苦法智忍何為不能。
【涼】何以知之。如說:「苦法忍所緣,世第一法亦緣。」彼世第一法,緣欲界五陰,盡無有餘。
【唐】是故應知前說為善。
§b6補特伽羅不知
【唐】問:補特伽羅何緣不知。
【唐】答:彼如兔角不可得故。謂一切法,無我、有情、補特伽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作者、受者,唯空行聚,是故無有補特伽羅能知諸法。
【涼】[卷第六終【三宮】]
【涼】[卷第七雜揵度智品之二首【宋元宮】=卷第七雜犍度智品第二之二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首卷]
2■無一識了一切法
【唐】「頗有一識了一切法耶。」乃至廣說。
【涼】頗有一識識一切法,乃至廣說。
§a1論起因由--智識同異(犢子譬喻等)
【唐】問:何故作此論。
【唐】答:
【唐】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唐】1.謂或有執「vijñāna識即是智jñāna,唯長一字,所謂毘字[字=也【三宮】]」。
【唐】為止彼宗,顯「識與智其體各別」,如契經言:「智相應識。」
【涼】{復有說者,識即智、智即識,唯長一字。何者。闍那秦言智,毘闍那秦言識,長一字者所謂毘也。為斷如是意,欲說差別義故,先說智次說識。}
【唐】2.或執「六識各別所緣。如五識身所緣各別,如是意識但緣法處」。
【唐】為止彼宗,顯示「意識緣十二處」,如契經說:「一切皆是意識所緣。」
【涼】{復有說者,此六識各別行境界,如眼識識色、耳識識聲、鼻識識香、舌識識味、身識識觸、意識唯識法。
【涼】為止如是意,欲說意識能緣一切法故,次智說識。
【唐】3.或有執「智緣一切法,識不能爾」。
【唐】為止彼宗,顯「識與智俱能總別緣一切法」。
【涼】復有說者,智能緣一切法故,次智說識。
【唐】4.或有執「智緣自相共相,識唯緣自相」。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二相」。
【涼】復有說者,智能緣總相別相,識唯緣別相。
【涼】為止彼人意,欲說識能緣總相別相故,次智說識。
【唐】5.或有執「智緣同分不同分境,識唯緣同分境」。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二分」。
【涼】復有說者,智行相似不相似境界,識唯行相似境界。
【涼】為止彼人意,欲說識行相似不相似境界故,次智說識。
【唐】6.或有執「智緣三世境及非世境,識唯緣現在境」。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三世及非世境」。
【唐】7.或有執「智通緣五蘊及非蘊境,識唯緣色」。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五蘊及非蘊境」。
【唐】8.或有執「智緣自相續及他相續,識唯緣自相續」。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自他」。
【唐】9.或有執「智緣內外處,識唯緣外處」。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內外」。
【唐】10.或有執「智緣有漏無漏,識唯緣有漏」。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二種」。
【唐】11.或有執「智緣有為無為,識唯緣有為」。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緣二種」。
【唐】12.或有執「智唯是道支,識唯是有支」,如犢子部,以契經說:「正見是道支」、「行緣識」故。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俱通二支,但隨強說」。
【涼】復有說者,欲止犢子部意故。彼說「智是道支、識是有[枝=支【三宮】*]枝」。彼依佛經作如是說「識緣名色」,故知是有[支*]枝。「云何聖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故說智是道支。為止如是意,欲說「智識俱是有[支*]枝、俱是道支」故,次智說識。[八聖道分.謂正見乃至正定.][緣識名色.]
【唐】13.或有執「智與識不俱」,如譬喻者。
【唐】為止彼宗,顯「智與識有俱時生」。
【涼】復有說者,止譬喻者意。譬喻者說:「智之與識,是次第生法,不一時生。」為止彼人意故,作如是說:「若此智生一切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此智必有相應識。」便止彼人「識智次第生」意故。}
【唐】由此因緣,故造斯論。
§a2智後說識
【唐】問:何故此中智後說識。
【涼】問曰:以何等故,智後次說識。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有說:此是經論舊法。
【涼】復有說者,此是經論舊法。
【唐】謂契經說:尊者摩訶俱瑟恥羅[Mahākauṣṭhila(長爪梵志--有異說)].往詣尊者舍利子所,先問:智者,何故名智。後問:識者,何故名識。舍利子言:能知故名智,能了故名識。[舍:智慧者說智慧,何者智慧。…俱: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如是故說智慧.…舍:識者說識,何者識耶。…俱:識色,識聲、香、味、觸、法,識識是故說識。]
【唐】《品類足論》先說所知,後說所識;先說智門[辯諸智品],後說識門[辯諸處品]。[所知法云何。謂一切法是智所知……知苦、集、滅、道及虛空非擇滅…所識法云何。謂一切法是識所識…眼識識色…]
【唐】達磨難提亦作是說:「若於是處有智識轉,當知必有勝事成辦。」
【唐】故此亦於智後說識。
【涼】如經說:長老摩訶拘郗羅[郗=絺【三宮】],往長老舍利弗所問言:長老舍利弗!所言智者,云何為智。次作是問:所言識者,云何為識。乃至廣說。
【涼】如《波伽羅那論》中說:云何[知=智【三宮】]知法。次問云何識法。如此[義等=等義【三宮】]義等,先說智.次說識。
【涼】如尊者曇摩難提說Dharmanandi:若以智以識有所觀察,此事必定。
【涼】彼作經者亦隨順舊法,是以先說智次說識。
【涼】{}復有說者,識即智、智即識,唯長一字。何者。闍那秦言智,毘闍那秦言識,長一字者所謂毘也。為斷如是意,欲說差別義故,先說智次說識。{}
【唐】3.有說:俱是根本法故。謂一切清淨品中.智為根本,一切雜染品中.識為根本[一切雜染.無明為根本],清淨品勝,是故前說。[增一: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已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已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雜含.齊識而還.不能過彼][SN.12.65.]
【涼】復有說者,以此俱是根本法故。增長法中.識為根本,寂滅法中.智為根本。
【唐】4.有說:俱是上首法故。如契經說:「明為上首,無量善法皆得生長;識為上首,諸雜染法皆得生長。」諸善法勝,是故前說。[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
【涼】復有說者,俱是元首法故。如說:「道品法中誰為元首。所謂智也。生死法中誰為元首。所謂識也。」
【唐】5.有說:俱是所依趣故。如契經說:「應依趣智,不依趣識。」又說:「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於彼所行境界俱能領受,意根皆為彼所依趣。」智依趣勝,是故前說。[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
【涼】復有說者,此俱是依法故。如說:「依智不依識。」亦說:「如行五根識,盡依意識。」[成實:如經中說: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
【唐】6.有說:俱是有所緣故。十二處中,二有所緣,謂意處法處。此中,說「智」,即總顯有所緣法處;說「識」,即顯意處。法處法多,是故前說。
【唐】7.有說:此中說心心所法故。謂若說「智」,則總顯諸心所法;若說「識」,則顯心。心所法多,是故前說。
【涼】7復有說者,若說智則說數法,所未說者唯是心,是故先說智、次說心。
【涼】6復有說者,十二入中二入能緣,所謂意入、法入。若說智即說法入,若說識即說意入。
【涼】{}復有說者,此六識各別行境界,如眼識識色、耳識識聲、鼻識識香、舌識識味、身識識觸、意識唯識法。為止如是意,欲說意識能緣一切法故,次智說識。
【涼】復有說者,智能緣一切法故,次智說識。
【涼】復有說者,智能緣總相別相,識唯緣別相。為止彼人意,欲說識能緣總相別相故,次智說識。
【涼】復有說者,智行相似不相似境界,識唯行相似境界。為止彼人意,欲說識行相似不相似境界故,次智說識。
【涼】復有說者,欲止犢子部意故。彼說智是道支、識是有[枝=支【三宮】*]枝。彼依佛經作如是說:識緣名色故,知是有[*]枝。云何聖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故說智是道支。為止如是意,欲說智識俱是有[*]枝、俱是道支故,次智說識。
【涼】復有說者,止譬喻者意。譬喻者說:智之與識,是次第生法,不一時生。為止彼人意故,作如是說:若此智生一切法無我,此智何所不知。此智必有相應識。便止彼人識智次第生意故。{}
§a3本論--不了自性
【發】頗有一識了一切法耶。
【發】答:無。
【八】頗有一識識諸法乎。
【八】答曰:無也。
【涼】如智能緣一切法無我,識亦如是,餘文如上說。
【涼】頗有一識識一切法。
【發】若此識生一切法非我,此識何所不了。
【發】答:不了自性.及此相應.俱有諸法。
【八】若此識生一切[諸=識【宋元宮】]諸法無我,此何所不達乎[*]。
【八】答曰:不識自然、不識共有法、不識相應法。
【唐】此中破執.問答難通.釋本文等,准前應說。
【涼】此中亦有問有答、有難有通,應如智文說,如說:有緣一切法無我行。
§a4非我行相
§b1辯所緣(經說--一切法/苦諦)
【唐】問:此中所說「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由何契經.知有如是「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耶。
【涼】問曰:此何處經中說。
【唐】答:如契經說:
【唐】 若時以慧觀 一切法非我 爾時能厭苦 是道得清淨
【唐】由此契經,知有如是「緣一切法非我行相」。
【涼】答曰:如偈說:
【涼】 若能以智觀 一切行無我 能生厭苦心 是道得清淨[得=行【明】]
【唐】[一切行無我,如慧之所見,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
【唐】[一切法無我,依智觀照時,以得厭離苦,此為清淨道。]
【唐】[雜心:一切法無我,智慧者能見,彼厭於苦時,是即道清淨。]
【唐】[成實:若能以慧觀,一切法無我,即得厭離苦,是道為清淨。]
【唐】問:此經為說「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為說「緣苦諦非我行相」耶。
【唐】設爾,何失。
【唐】若說「緣一切法非我行相[欣作意俱]」者,云何復言「爾時厭苦」。
【唐】若說「緣苦諦非我行相」者,云何說「觀一切法非我」。
【唐】1.有作是言:此經中說「緣一切法非我行相」。
【涼】此偈當知.說諸行無我。
【唐】問:云何復言「爾時厭苦」。
【涼】問曰:如說「能生厭苦心」,此云何能緣一切法。
【唐】答:
【涼】答曰:
【唐】a此頌前半說「緣一切法非我行相」,後半說「緣苦諦非我行相」。
【涼】a有說者,初半偈說一切法無我行,後半偈說緣苦諦行。
【唐】b有說:前半說「修觀時」,後半說「現觀時」。
【涼】b復有說者,初半偈是觀行時,後半偈說是見苦時[是〔-〕【三】][見〔-〕【宮】]。
【唐】c有說:前半說「聞思修所成慧」,後半唯說「修所成慧」。[俱舍:唯聞思所成。]
【唐】d有說:前半說「有漏慧」,後半說「無漏慧」。[s28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忍智與厭相應.說名能厭。]
【唐】如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有味.無味、耽嗜依.出離依、墮界.不墮界、順取.非順取,應知亦爾。
【唐】e有說:前半說「同相作意」,後半說「別相作意」。
【唐】2.有餘師說:此經但說「緣苦諦非我行相」。
【涼】復有說者,此偈舉說.緣苦時無我行。所以者何。無漏法非是可厭法。
【唐】問:云何說「觀一切法非我」。
【涼】問曰:若然者,云何是緣一切法無我行。
【唐】答:
【涼】答曰:
【唐】一切有二種,謂一切一切、少分一切。此中但說「少分一切」。
【涼】一切有二種:有少分一切、有一切一切。此中說少分一切,非一切一切。
【唐】餘處亦說「少分一切」,如世尊說:「一切熾然。」非無漏法有熾然義;此中亦爾。
【涼】餘經亦說:「一切皆熾然」。無漏法不熾然,當知說少分一切。彼亦如是,說少分一切。[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如是耳鼻舌身意…如說一切無常,如是…一切熾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唐】此中雖不說「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而餘經說。如世尊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靜+(如說者)【三宮】]。」
【涼】復有說者,餘經亦說:「一切行無常、一切行無我、涅槃寂靜。」此經即說一切法無我行。
【唐】[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故說受悉苦…永處般涅槃。][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
【唐】3.評曰:隨有經證或無經證,然決定有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謂瑜伽師於修觀位[觀位=觀地【三宮】]起此行相。故此中說。
【涼】評曰:且置佛經說與不說。如是說者好:應有緣一切[無我法=法無我【三宮】]無我法行。所以者何。行者在初行地,必有如是觀現在前,是以說之。
§b2不說「空行相」--辨空非我
【唐】問:亦有空行相能緣一切法,此中何故不說耶。
【涼】問曰:如空行亦能緣一切法,此中何以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復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
【唐】3.有說:非我行相.其義決定,是故偏說。
【唐】謂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故[他空];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約自他.俱無我故。
【唐】由此,尊者世友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一切法皆無我。」
【涼】復有說者,如空行,有所以空、有所以不空。有所以空者,如自中無他。有所以不空者,以自故不空。無我行無如此分別。
【涼】是以尊者和須蜜作如是說:我不說一切諸法悉空。
[二行相差別]
【唐】問:若非我行相與空行相俱能緣一切法者,此二行相有何差別。
【涼】{問曰:空行、無我行,有何差別。
【唐】答:
【涼】答曰:
【唐】1.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
【唐】如對治我見.我所見,對治己見.己所見、五我見.十五我所見、我行相.我所行相、我執.我所執、我愛.我所愛、我愚.我所愚,應知亦爾。
【涼】對治我是無我行,對治我所是空行。
【涼】復次,對治五我見是無我行,對治十五我所見是空行。
【涼】復次,對治己見是無我行,對治己所見是空行。我愛我所愛亦如是。
【唐】2.有說:觀蘊非我,是非我行相;觀蘊中無我,是空行相。
【唐】如觀蘊非我.蘊中無我,觀界界中,觀處處中,應知亦爾。
【涼】復次,陰非是我,是無我行;我不入陰中,是空行。
【涼】復次,見眼無我生悅適,是無我行;見我不入眼中生悅適,是空行。乃至意入亦如是。
【唐】3.有說:於非有觀非有,是非我行相;於有觀非有,是空行相。
【唐】4.有說:於無觀無,是非我行相;於有觀無,是空行相。
【唐】5.有說:觀自性空,是非我行相;觀所行空,是空行相。
【涼】復次,性空義是無我行,行空義是空行。}
【唐】6.有說:觀體不自在,是非我行相;觀內無士夫,是空行相。
【唐】是謂二種行相差別。
§b3有漏無漏所緣差別
§c1無漏非我唯緣苦諦
【唐】問:何故有漏非我行相.緣一切法,無漏非我行相.唯緣苦諦耶。
【涼】問曰:以何等故,有漏無我行.能緣一切法,無漏無我行.唯緣於苦。
【唐】答:
【涼】答曰:
【唐】1.有漏非我行相,非煩惱對治故,能緣一切法。無漏非我行相,是煩惱對治故,不緣一切法,非一切法順煩惱性故。
【涼】4或有說者,有漏無我行,於觀行中勢用勝。無漏無我行,得正決定時自分中勝。如初觀行時,行者必觀一切法是無我,是以有漏無我行勢用勝,能緣一切法。無漏無我行於自分中明了故勝,是以不緣一切法。
【唐】2.有說:有漏非我行相,非顛倒對治故,能緣一切法。無漏非我行相,是顛倒對治故,不緣一切法,非一切法順顛倒性故。
【涼】復有說者,無漏無我行,能對治四倒;如四倒所緣,彼無漏無我行亦緣。有漏無我行,不能對治四倒,是以能緣一切法。
【唐】3.有說:有漏非我行相,無分齊緣故,能緣一切法。無漏非我行相,有分齊緣故,不緣一切法,緣我見境為非我故。
【涼】復有說者,無漏觀諦有分齊,有漏觀諦無分齊。
【唐】4.有說:有漏非我行相,修觀時勝故,能緣一切法,以修觀時.觀一切法為非我故。無漏非我行相,現觀時勝故,不緣一切法,以現觀時但緣苦諦為非我故,現觀位中別觀諦故。
【涼】1復有說者,無漏者對治煩惱,非一切法是煩惱性。有漏者不對治煩惱,是以能緣一切法。
【唐】由此因緣,有漏非我行相能緣一切法,無漏非我行相但緣苦諦。
§c2有漏非我緣一切法
【唐】問:有漏非我行相亦不能緣一切法[一切法=一相法【三宮】],以不能緣自性、相應、俱有法故,
【唐】云何乃言「緣一切法」。
【涼】問曰:如有漏無我行不能盡緣一切法,
【涼】彼作是念:一切諸法無我,云何非是邪也。
【唐】答:
【涼】答曰:
【唐】1.依多分說,故無有過。謂所緣者,猶如大地、四大海水、蘇迷盧山、太虛空量;所不緣者,猶如芥子、大海一渧[渧=滴【三宮】]、妙高一塵、虛空蚊處。故無有失。
【涼】或有說者,彼緣多分、不緣少分。緣多分者,如大海水;少分不緣者,如海水一渧[渧=滴【三宮】]。
【唐】2.有說:以此有漏非我行相二剎那頃緣一切法,故作是說。非如無漏非我行相.雖多剎那亦不能緣一切法盡。
【唐】3.有說:有漏非我行相.一剎那頃亦緣一切所應緣法,自性相應俱有諸法,非所緣故,不應為責。
【涼】復有說者,隨其所行、隨其境界,盡緣。自體相應共有,非其所行、非其境界,是以不緣。
【唐】由此因緣,如是有漏非我行相,雖言「一切法皆非我」,而非顛倒。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宋元宮】]第九卷[〔卷〕-【宋元宮】,卷+(說一切有部發智)細註【明】]
卷10■
【唐】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十
【唐】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唐】雜蘊第一中智納息第二之二
§b4一切法非我行相
§c1出體釋名
【唐】問: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自體是何。
【涼】問曰:緣一切法無我行,體性是何。
【唐】答:慧為自體。如自體,我物相分自性亦爾。已說自體。
【涼】答曰:慧是體、是性,乃至廣說。已說體性。
【唐】所以,今當說。
【涼】今當說所以名無我行。
【唐】問:何故名為「緣一切法非我行相」。
【唐】答:此慧行一切法起非我相,故名緣一切法非我行相。
【涼】答曰:此行無我法故,名無我行。
§c2諸門分別
§d1-2界地
【唐】1.界者,此行相唯欲色界。無色界中.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緣一切法,後當廣說。[惟*]
【涼】界者,在欲色界。無色界中.亦有緣一切法無我行,而不能普緣一切法。
【唐】2.地者,此行相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及根本四靜慮。
【涼】地者,在七地,謂欲界未至、禪中間,根本四禪。
【唐】此則總說。若別說者,
【唐】聞所成慧,唯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s42有說:在六地,謂前五及靜慮中間。有說:在七地,謂前六及未至地(光:若據非我觀等.殊勝聞慧,唯在五地)。]
【唐】思所成慧,唯在欲界。
【唐】修所成慧,唯在六地,謂前說七地中除欲界。[s42有作是說:欲界具有三慧…欲界修所成慧者:如現觀邊世俗智,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俱,及盡智時,所修欲界善根相應,然極少故,諸處不說。…(五說)三界皆具有三慧][s10s11s36s42s177s188]
[四無色所緣--非一切]
【唐】四無色地亦有此行相,而不能緣一切法。
【唐】a.謂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緣四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四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
【涼】空處亦有,而不能緣一切法。
【涼】問曰:為能緣幾所法。答曰:緣四無色陰.諸彼因.諸彼滅.諸彼比智分,諸比智分非數緣滅、諸無色非數緣滅,及虛空,虛空與眾生,若言是一.若言是異[s84若謂一物.若謂多物][若一相.若異相],彼空處無我行盡能緣。
【唐】識無邊處非我行相,緣上三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上三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
【涼】識處亦有無我行,而不能緣一切法。
【涼】問曰:能緣幾所法。答曰:緣三無色陰、諸彼因、諸彼滅、諸彼比智分,諸比智分非數緣滅、三無色非數緣滅,除一切虛空,彼識處無我行盡能緣。
【唐】無所有處非我行相,緣上二無色.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上二無色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及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
【涼】不用處,緣二地。
【唐】非想非非想處非我行相,緣非想非非想處.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道,及非想非非想處非擇滅、一切類智品道非擇滅,并一切虛空無為.或欲令是一物.或欲令是多物,此行相盡能緣。
【涼】非想非非想處,緣一地。餘如上說。
【唐】b.有餘師說:空無邊處非我行相,緣五地非擇滅,謂四無色、第四靜慮,餘如前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非我行相,緣二地非擇滅,謂彼自地、無所有處,餘如前說。[許一切近分地有非我行相.]
【涼】復有說者,空處無我行,能緣如上所說法,復緣五地非數緣滅,四無色、第四禪。如是識處緣四地,不用處緣三地,非想非非想處緣二地非數緣滅。
【唐】c.[評曰=如是說者【三宮】]評曰:應知此中,前說者好[者好=為善【三宮】]。
【涼】評曰:不應作如是說,如前說者好。
[無色地.何故不緣一切]
【唐】問:何故無色地無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耶。
【唐】答:
【唐】a若地中有順決擇分及彼加行相似善根,彼地可有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無色不爾,故彼地無。
【唐】b有說:若地中有行諦善根,彼地可有如是行相;無色不爾。
【唐】c有說:若地中有現觀邊世俗智,彼地可有如是行相;無色不爾。
【唐】d有說:若地中有見道及見道加行,彼地中有如是行相;無色不爾。
【唐】e有說:若地觀勝,有此行相;無色止勝,故彼地無。
§d3-9所依.行相.所緣.念住.智.三摩地.根相應
【唐】3.所依者,此非我行相,依欲色界身。初起依欲界身。
【涼】所依身者,依欲色界身。初生依欲界身,後依色界。所以者何。初生依欲界身,命終生色界,依色界身.重起現在前。
【唐】4.行相者,作非我行相。
【涼】行者,唯行無我行。
【唐】5.所緣者,緣一切法。
【涼】緣者,緣一切法。
【唐】6.念住者,是雜緣法念住。
【涼】念處者,壞緣法念處。
【唐】7.智者,是世俗智。
【涼】智者,等智。
【唐】8.三摩地俱者,非三摩地俱。[唯有漏故。此中所說三三摩地唯無漏故。此中唯說三解脫門所攝定故。]
【涼】三昧相應者,不與三昧相應。
【唐】9.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涼】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喜、樂、捨。
【涼】第三禪與樂根相應;初禪二禪喜根相應;未至、中間禪及第四禪,捨根相應;欲界二根相應,謂喜、捨。
【唐】問:亦有善憂根能緣一切法,何故此行相非彼相應。
【唐】答:互相違故。謂此歡行相轉,彼慼行相轉,故不相應。
【涼】問曰:如[喜【三】=善【大】]喜憂根相應能緣一切法,此中何以不說與相應。
【涼】答曰:體性相違。無我行體性欣尚,憂根體性愁悴,是以不與相應。
§d10-16世性界繫.學斷名義.自他相續
【唐】10.世者,此行相墮三世。
【唐】緣三世及離世。
【涼】世者,當言在過去、未來、現在。
【涼】緣世者,緣過去、未來、現在及非世法。
【唐】11.善不善無記者,是善。
【唐】緣三種。
【涼】善不善無記者,當言善。
【涼】緣善不善無記者,當言三種緣。
【唐】12.三界繫不繫者,欲色界繫。
【唐】緣三界繫及不繫。
【涼】欲色無色界繫者,當言欲色界繫.亦無色界繫。
【涼】緣欲色無色界繫法者,當言緣欲色無色[色=色界【三宮】]繫法.亦緣非繫法。
【唐】13.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是非學非無學。緣三種。
【涼】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當言非學非無學。
【涼】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當言三種緣。
【唐】14.見所斷、修所斷、不斷者,是修所斷。緣三種。
【涼】見諦斷、修道斷、不斷者,當言修道斷。
【涼】緣見道斷法、修道斷法、不斷法者,當言三種緣。
【唐】15.緣名緣義者,名義俱緣。
【涼】緣名緣義者,當言二俱緣。
【唐】16.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三種俱緣。
【涼】緣己身、緣他身者,當言緣己身、他身,亦緣非己非他。
§d17-18三慧.生得加行
【唐】17.聞思修所成者,通三種。[俱舍:唯聞思所成。][雜心:非修慧。何以故?修慧者分段緣故。…此則不定思惟分,定思惟行.各別諦緣。][俱舍:修所成慧.地別緣故。若異此者,應頓離染]
【涼】聞慧、思慧、修慧者,當言是三種慧。
【涼】欲界是聞慧、思慧,色界是聞、修慧,無色界是修慧。
【唐】18.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可言通三種。
【涼】方便得、生得者,當言是方便得、是生得。
【唐】此則總說。若別說者,
【唐】◎欲界聞思所成非我行相,唯加行得。
【唐】◎色界聞所成非我行相,可言「加行得」,可言「生得」。
【涼】如色界聞慧,可言是方便[便=便得【三宮】].亦可言是生得。
【唐】云何可言「加行得」。
【唐】謂若此間於自共相善修習者,生彼便得;若不爾者,生彼不得。
【涼】云何言方便得。
【涼】答曰:如於此間修總相別相,生彼則得;若不修習,雖生彼不得。
【唐】云何可言「生得」。
【唐】謂雖此間善修習已,若未生彼,終不能得,生彼方得。[s42從欲界沒,生色界時乃可得故]
【涼】云何亦可言生得。
【涼】答曰:此雖修習,不生彼間.不名生得。
【唐】彼聞所成非我行相,必依此間所修加行,生彼得故。
【唐】◎色界修所成非我行相,是加行得及離染得,亦可言是生得[s42從上地沒,生下地時]。
[別辨]
【唐】a問:若欲界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
【唐】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第四靜慮亦爾。
【涼】欲界命終生二禪中,二禪命終生初禪中,彼為得不。
【涼】答曰:或有說者,不得。所以者何。以遠故。若即二禪得修習,生初禪中則得。
【涼】{}初禪命終生二禪中,初禪地法盡捨。二禪命終,還生二禪,彼為得不。
【涼】答曰:得。{}
【唐】b問:若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
【唐】有說:不得,以極遠故。
【唐】[評]如是說者: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乃至生第四靜慮亦爾。
【涼】欲界命終生.無色界中,無色界命終.還生無色界中,彼為得不。
【涼】答曰:
【涼】或有說者,不得,以遠故。
【涼】復有說者,若即無色修習,還生無色界,則得。
【唐】c問:若初靜慮沒.生第二靜慮,第二靜慮沒.生初靜慮,彼得初靜慮非我行相不。
【唐】答:若先善修習者,得;不爾者,不得。生餘地亦爾。
【涼】{初禪命終生二禪中,初禪地法盡捨;二禪命終,還生二禪,彼為得不。
【涼】答曰:得。}
§d19誰得誰現前
【唐】19.問:何等補特伽羅得此行相,為但聖者,為通異生。
【涼】問曰:為是聖人能生此法、為凡夫人能生此法。
【涼】答曰:
【唐】a有作是說:唯聖者得,非諸異生。
【唐】b[評]如是說者:異生亦得。
【涼】聖人亦能、凡夫亦能。
【唐】問:異生有二種,謂內法、外法。何等異生得此行相。
【涼】凡夫有二種:有內道凡夫、有外道凡夫。何道凡夫能生此法。
【涼】答曰:
【唐】1有作是說:內法者得,非外法者。[彼=得【三宮】]彼著我故,不能修習空無我見。
【唐】2[評]如是說者:外法異生亦得此行相,然與內別。
【涼】內道亦能、外道亦能。
【唐】謂內法者,亦加行得,亦生得,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
【涼】內道凡夫,亦方便得、亦生處得。
【唐】外法異生,唯生得,[得+(得)【三宮】]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以著我故。
【涼】外道凡夫唯生處得。復有說者,外道凡夫,唯生處得,不起現在前。所以者何。以計我故。
§d20生何地緣何法
【唐】20.問:云何起非我行相耶。
【涼】問曰:云何起緣一切法無我行現在前。
【唐】答:
【涼】答曰:
【唐】a若生欲界,起欲色界非我行相,俱能緣一切法。
【涼】生欲界中起現在前時,緣一切法。生欲界中起色界者現在前,亦緣一切法。
【唐】b若生初靜慮,
【唐】◎起初靜慮非我行相:[s28(金剛喻定)若生上靜慮地,必不緣下靜慮地苦集及滅。]
【唐】1不定者,亦能緣一切法;2定者,唯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
【唐】◎起上三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初靜慮乃至有頂。
【涼】若生初禪,1不入定現在前時,亦緣一切法;2若入定現在前時,緣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涼】生初禪,起二禪三禪四禪者現在前,亦緣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c若生第二靜慮,
【唐】◎起第二靜慮非我行相:1不定者,能緣一切法;2定者,唯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
【唐】◎起第三第四靜慮非我行相,亦唯能緣從第二靜慮乃至有頂。
【涼】若生二禪,1不入定現在前時,能緣一切法。2若入定現在前時,緣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涼】若生二禪,起三禪四禪者現在前,亦緣二禪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唐】d若生第三第四靜慮,如理應說。
【涼】生三禪四禪亦如是。
【唐】若生欲界色無色界,起無色界非我行相,緣法分齊,如前已說。
【涼】無色中緣一切法無我行,若生欲界.若生色界.若生無色界現在前,緣一切法,如上說。
[所緣多寡]
【唐】問:欲色二界非我行相,何者緣法多耶。
【涼】問曰:欲界者緣法多,色界者緣法多。
【唐】答:色界非我行相,若不定者,所緣法與欲界等;
【唐】若定者,則所緣法少於欲界,謂不能緣自隨轉色,欲界非我行相無隨轉色,故能緣一切色。
【涼】答曰:色界者,若不入定,所緣與欲界等。
【涼】若入定,欲界者多,非色界者。所以者何。不自緣定共色故。
【唐】故有說言:有身念住緣一切色;無有受心法念住緣一切受心法。
【涼】應作是說:不入定時,無有不緣一切色身念處;無有緣一切受受念處,無有緣一切心心念處,無有緣一切法法念處。
§d21有漏無漏
【唐】21.問:此緣一切法非我行相,為有漏、為無漏耶。
【唐】答:是有漏,非無漏。所以者何。有世俗非我行相尚不能緣一切法,如順決擇分,何況無漏非我行相能緣一切法耶。以此行相別諦緣故。
【唐】如諸邪見,尚無一時緣二諦者,況緣多耶。如所對治,能對治亦爾。
[不能斷煩惱.何故現起]
【唐】問:有漏非我行相能斷煩惱不。
【唐】答:不能斷。
【涼】{問曰:此行為斷結不耶[耶〔-〕【三宮】]。
【涼】答曰:不斷。
【唐】問:若爾,聖者何故起耶。
【唐】答:令根轉利,入聖道故。
【唐】復次,由四緣故,聖者起之:一、為現法樂住故,二、為觀本所作故,三、為遊戲功德故,四、為受用聖財故。
【涼】問曰:若不斷結,何用起現在前。
【涼】答曰:欲令心猛利故。心若猛利,能入聖道。}
§d22欣作意俱
【唐】22.問:此非我行相,為欣作意俱、為厭作意俱耶。
【唐】設爾,何失。
【唐】若欣作意俱者,云何緣可厭法。
【唐】若厭作意俱者,云何緣可欣法。
【涼】問曰:一切法無我行,為是欣尚行、為是厭離行。
【涼】若是欣尚行者,云何緣苦集。
【涼】若是厭離行者,云何緣可欣尚法。
【唐】答:
【涼】答曰:
【唐】應作是說:欣作意俱。
【涼】應作是說:是欣尚[尚=尚行【三宮】],非厭離行。
【唐】問:若爾,云何緣可厭法。
【唐】答:彼瑜伽師,於可欣法生欣尚故。設於無量可厭聚中有一可欣,則生欣樂,何況多耶。如銅錢聚上置一金錢,便於此聚總生欣樂;此亦如是。故無有失。
【涼】問曰:若是欣尚行者,云何能緣苦集。
【涼】答曰:雖緣苦集,故是欣尚行。所以者何。設使彼多緣有漏法、少緣無漏法,而於無漏法故是欣尚行。如銅錢𧂐上置一金錢,銅錢雖多,得一金錢猶生欣尚;彼亦如是。
【涼】{}問曰:此行為斷結不耶[耶〔-〕【三宮】]。
【涼】答曰:不斷。
【涼】問曰:若不斷結,何用起現在前。
【涼】答曰:欲令心猛利故。心若猛利,能入聖道。{}
【涼】{}問曰:空行、無我行,有何差別。
【涼】答曰:
【涼】對治我是無我行,對治我所是空行。
【涼】復次,對治五我見是無我行,對治十五我所見是空行。
【涼】復次,對治己見是無我行,對治己所見是空行。我愛我所愛亦如是。
【涼】復次,陰非是我,是無我行;我不入陰中,是空行。
【涼】復次,見眼無我生悅適,是無我行;見我不入眼中生悅適,是空行。乃至意入亦如是。
【涼】復次,性空義是無我行,行空義是空行。{}
〖因緣〗
1■展轉相因(非二心俱生.非後為前因)
【唐】「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乃至廣說。
【涼】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
§a1論起因由(遮異部執)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涼】為止外道意故。
【唐】(1)謂或有執「因緣無體」。
【唐】為止彼宗,欲明「因緣實有體性」。
【唐】(2)或復有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如大眾部。
【唐】為止彼宗,明「一補特伽羅無二心俱生」。
【唐】(3)或有外道,引世現喻,執「後為前因」。
【唐】彼作是說:現見泉涌,後逼於前,令其涌[泒【大】沠【麗】𣲖【嘉】>流],此中後水為前水因;如是諸法行三世時,未來世逼.令入現在,現在世逼.令入過去,故未來世為現在因,現在復與過去為因。
【涼】3外道作如是說:後心是前心因。
【涼】所以者何。如水流時,後水能逼前水[駛=使【三宮宮】*]駛流。如是法生,未來世法逼駛[*]現在,現在逼駛[*]過去。如是未來法是現在因,現在法是過去[去=去法【三宮】]因。
【唐】為止彼宗,欲明「後法非前法因」。
【涼】為斷如是意故,明後心非前心因。
【唐】a若是因者,便違內外緣起諸法:[s118若說後法為前因…][s21後法於前無取與力故][s17s18] [s165後生於前生非因故]
【唐】◎違內法緣起者,謂應「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父母因子;眼色因眼識,乃至意法因意識」。又應「羯邏藍因頞部曇,乃至壯因於老」,如是等。
【唐】◎違外法緣起者,謂應「種子因芽,乃至花因於果」,如是等。
【涼】若當後是前因者,則違內外因緣生法。
【涼】如世尊說:「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後是前因,應當「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如說「眼緣色生眼識」,若後為前因,應當「緣眼識生色」。如父母是兒因,若然者,應兒是父母因。違如是等內緣生法。
【涼】云何與外緣生法相違。如種子為[牙=芽【元明】*]牙因,乃至花為果因。若然者,應[*]牙為種子因,乃至果為花因。
【唐】b復有大過,謂應「未造業而受果,受果已方造業」。
【唐】其事云何。
【唐】應「先受苦樂異熟,後造善惡業;先得律儀不律儀果,後受律儀不律儀戒;先墮地獄,後造無間;先作輪王,後造彼業;先得無上正等菩提,然後乃修六到彼岸」。
【唐】若未作業先受果者,應已作業而便失壞,是則應無解脫出離。
【涼】若後為前因,復有大過。何以故。不作業而受果、已作業而無果故。
【涼】云何不作業而受果。答曰:
【涼】如先受善不善果,然後作善不善業。先受律儀不律儀戒果,然後受律儀戒。先受阿毘地獄果,然後作五逆業。先受轉輪聖王果,然後修轉輪聖王業。先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行諸波羅蜜。
【涼】若爾,不作業而受果、已作業應無果。作業而無果,則無解脫出要之道。
【涼】若後是前因,則有如是大過。
【唐】是故不可後為前因。
【涼】2復次,所以作此論者,如摩訶僧祇部說二心俱生。為止如是意,故作此論。
【涼】1復次,或有說者,言因緣無體性。今欲分明因緣體性,故作此論。
【唐】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a2本論
【發】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
【發】答:無。所以者何。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又非後心為前心因。
【八】頗有二心展轉相因乎。
【八】答曰:無也。此非一人.若前未來.俱生二心,非未來心與前心因。
【涼】頗有二心展轉相因耶。答曰:
【涼】無[耶=也【三宮】]耶。所以者何。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
§a3釋本文--依五因作論
【唐】此中,「無」者,即止「撥無因緣實體」。謂無二心展轉相因,然有餘法互為因義。
【唐】A「無一補特伽羅等」者,即止大眾部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
【唐】1.「一補特伽羅」者,遮多補特伽羅;「非前」者,遮過去;「非後」者,遮未來。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現在一剎那頃,無有二心」。
【唐】2.有別誦言:「非曾、非當、非現,一補特伽羅二心俱生」──此則顯示「一補特伽羅三世一剎那頃皆無二心」。
【涼】2復有說者,言前者,諸過去心.無二俱生者;言後者,諸未來心.無二俱生者,是故答言: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
【涼】1復有說者,言前者.除過去世,言後者.除未來世,不俱者.欲明現在一剎那無二心俱生。若作是說,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此則止二心俱生者意。
【唐】B「又非後心為前心因」者,此即止外道執「後為前因」,顯示「後法非前因義」[s17s18]。
【涼】次作是說,「非未來心與前心因」。此則止「後與前作因」者意。
【唐】C此中[俱=但【宮】]俱依五因作論,故答言「無」。若依六因,應答言「有」,以能作因皆遍有故。
【唐】「無一補特伽羅等」者,遮「相應、俱有因義」。
【唐】「又非後心為前心因」者,遮「同類、遍行、異熟因義」。
【唐】皆不遮者,謂能作因。
【涼】復有說者,若作是說,「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此則止相應、共有因義。
【涼】次作是說,「非未來心與前心因」,此則止相似因、一切遍因、報因義。此中依五因作論,故答曰無。
【涼】若依六因作論者,應答言有,以有所作因故。
§a4類餘無二
【唐】如說「二心無互為因義」,如是二受、二想,二思、二觸、二作意、二勝解、二欲、二念,二定、二慧等諸心所法,二眼乃至二身等諸色法,二命根、二眾同分等心不相應行法,同類皆無互為因義。
【涼】如二心,二受、二想、二思、二觸、二作意、二解脫、二念、二定,二眼乃至二身,二命根、二身種類,如是等則無展轉因義。
2■展轉相緣
【唐】「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乃至廣說。
【涼】「頗有二心展轉相緣」,乃至廣說。
§a1作論次第-因由(顯實有所緣緣)
【唐】問:此中不應先作此論,應先作此論:「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至廣說。所以者何。先說「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雖作是說,而未說其因緣,故次應說「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至廣說。
【唐】而不先作是說者,有何意耶。
【涼】問曰:不應先作是論,應先作此論:「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然後應次作此問:「頗有二心前後展轉相緣。」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有說:阿毘達磨為顯諸法性相故說,不應求其次第,但不違法相,若先若後,俱不應責。
【唐】3.有說:論有二種:一、根本論,二、傍生論。
【唐】此中,「頗有二心展轉相因相緣等」者,是根本論。「何故無一補特伽羅等」者,是傍生論。
【唐】二根本論,理應先說;一傍生論,理應後說。
【唐】故此先說。
【涼】3復有說者,論有二種:一是根本、二是傍生。
【涼】諸作是問,「頗有二心展轉相因,頗有二心展轉相緣」,此是根本論。「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是傍生論。
【涼】是以先論根本,次問傍生。
【涼】2復有說者,阿毘曇應以相求,不以次第,若前若後俱無有過。但莫違其相,不應責次第。
【唐】「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乃至廣說。
【涼】頗有二心展轉相緣。
【唐】問:何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前說「無二心展轉相因」,勿謂「亦無二心展轉相緣」。為除此疑,顯「有二心展轉相緣」。
【涼】前說無有二心展轉相因,亦謂二心無展轉相緣義。欲斷如是疑故,而作是論: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
【唐】2、復有說者:為止「撥無所緣緣體」者意,顯「所緣緣體性實有」,故作斯論。
【涼】復有說者,或有言「境界緣無體性」,為止彼人如是意,欲分明「境界緣有實體性」,故作此論。
§a2本論
【發】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
【發】答:有。1如有心起無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2如有心起有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3如有心起無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4如有心起有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5如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緣。}
【唐】乃至廣說。
【八】頗有二心展轉相緣乎。
【八】答曰:有。若一思惟無當來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思惟有當來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念無當來道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念有當來道生心,彼當念時便生二心。若二有知他人心展轉心作緣。
【涼】問曰: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
【涼】答曰:有。
【唐】問:此中但應總答言「有」,不應更說「如有」等言。所以者何。如說:「[s197]若法與彼法為所緣,此法與彼法有時非所緣耶。答:無時非所緣」故。
【涼】問曰:若答言有,此言便足。所以者何。如說:若法是彼境界緣,或時不作境界,無有是事。以何等故復作是說「若生無當來心」耶。
【唐】答:雖總言「有」於義已足,而為饒益諸弟子等,令得明了,故復重說「如有」等言。
【涼】答曰:不應作是說。所以說者,欲饒益弟子,令受義時分明了了故。
§b1邪見心(染污心).與有漏心
【唐】「如有心起無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者,
【唐】謂先起一剎那邪見「或唯謗未來邪見聚,或總謗未來有漏諸蘊」,[後=復【三宮】]後起第二剎那邪見「或唯謗過去邪見聚,或總謗過去諸蘊」。彼二邪見相應心,展轉相緣。
【涼】頗有二心展轉相緣耶。答曰:有,若發意思惟無有未來。
【涼】問曰:其事云何。
【涼】答曰:邪見生言無未來,次後復生邪見,言無過去邪見,亦言無過去諸法,是名二心展轉相緣。
【唐】如「邪見後生邪見,於彼謗無」,如是邪見後生:「有身見,於彼執我我所」,「邊執見,計斷常」,「見取,執第一」,「戒禁取,執能淨」,「疑,猶豫」,「貪,染」,「恚,憎」,「慢,自舉」,「無明,不了」。
【涼】邪見次生身見,身見復計過去邪見為我。如身見,邊見.計斷常,亦如是。見取.計過去勝第一,戒取.計淨能至解脫.計是乘,疑.猶豫計二[里=理【三宮】]里,想[受=愛【三宮】]受.計好妙適意,恚.計不好[妙=不妙【三宮】]妙不適意,慢計自高自舉,無明.於彼愚冥不知,如是等名染污心展轉相緣。[識身:或執為我、或執我所、或執為斷、或執為常、或撥無因、或撥無作、或復損減,或執為尊、或執為勝、或執為上、或執第一,或執清淨、或執解脫、或執出離,若惑若疑若猶豫、若貪若瞋若慢若癡;若麁若苦若障、若靜若妙若離、若如病若如癰若[如=〔-〕【三宮】]如箭若惱害、若無常若苦若空若無我。]
【唐】又邪見後,或生正見,於彼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是有、是實、是性、是分,有因、有起、有處、有事」行相[若於因.謂因謂集謂生謂緣…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處.若有是事];或生無覆無記心,於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諸欲界繫無覆無記心有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謂非如理所引非不如理所引了別。]
【涼】善心云何。答曰:
【涼】如正見計過去是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是有、是性分,是有因、是有緣。
【涼】如是等,名善心邪見展轉相緣。
【涼】不隱沒無記心云何。答曰:
【涼】非是巧便、非是不巧便。是名無記心邪見展轉相緣。
【唐】是名邪見相應心與諸有漏心展轉相緣。
【唐】如邪見心,餘染污心,應知亦爾。此中[且=但【三宮】]且說邪見為門,同染污故。
§b2正見心(不染污).與有漏心
【發】「如有心起有未來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涼】若發意思惟,有未來。其事云何。答曰: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唐】答:前說「邪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今欲說「正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故作此論。
【唐】謂先起一剎那正見,或唯於未來正見聚、或總於未來有漏諸蘊,起有行相;後起第二剎那正見,或唯於過去正見聚、或總於過去有漏諸蘊,起非常等行相。
【涼】如正見生言有未來,次後生正見言有過去,亦言有過去諸法,是名二心展轉相緣。
【唐】如正見後生「正見,於彼起非常等行相」,
【唐】如是,正見後或生「邪見,於彼謗無」,「有身見,執我我所」,廣說乃至「無明,不了」。
【唐】又正見後或生無覆無記心,於彼起「非如理非不如理行相」。
【唐】是名正見相應心與諸有漏心展轉相緣。
【涼】身見計過去正見為我,乃至不隱沒無記緣過去正見亦如是。
【唐】如正見心,無覆無記心,應知亦爾,同不染故。
§b3謗道邪見(無漏緣惑).與無漏心
【發】「如有心起無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涼】若發意思惟無未來道。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唐】答:前說「邪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今欲說「邪見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故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
【涼】答曰:先說有漏心相緣,今欲說無漏心相緣。
【唐】謂先起一剎那邪見,謗未來道;後入正性離生,起苦忍、苦智,或集忍、集智,於彼過去邪見聚,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行相,如是二心展轉相緣。
【涼】問曰:其事云何。
【涼】答曰:若發意思惟無未來道,此心與邪見相應,緣無未來道;後得正決定,緣過去法,作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
【唐】應知:此中,遮剎那、遮流注[勢分],不遮時分、不遮眾同分、不遮無始以來。
【涼】此中言後時者,遮一念、遮相續[dhāra(poṇa/pravaṇa)]、不限時、不限身、不限無始已來。
【唐】遮剎那者,謂必無有「前剎那起邪見謗聖道,第二剎那即能入正性離生」故。
【唐】遮流注者,謂必無有「一流注中[ekadhāra],先起邪見謗聖道,後即能入正性離生」。
【唐】不遮時分者,謂初日分時.起邪見謗聖道,中日分時.即能入正性離生;中日分時.起邪見謗聖道,後日分時.即能入正性離生。夜三分亦爾。
【唐】如是,晝夜、半月、月、時、年諸位皆悉不遮,況眾同分、無始已來[(已來=以來【明】)]。
【唐】如邪見,疑、無明,應知亦爾,同緣道故。
【涼】以何等故不限時。答曰:
【涼】或有初夜謗道、中夜得正決定,中夜謗道、後夜得正決定;或有後夜謗道、晝得正決定,有晝謗道、夜得正決定;或有一日一夜謗道、一日一夜得正決定。如是,半月、一月、一時、一歲,乃至一身,當知亦如是。
§b4正見心.與無漏心
【發】「如有心起有未來道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
【唐】問:何故復造此論。
【唐】答:前說「正見心與有漏心展轉相緣」,今欲說「正見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故造斯論。
【唐】謂先起一剎那正見,或唯於未來無漏心、或總於未來無漏諸蘊,起有行相;後起聖道,或惟於過去正見聚,或總於過去有漏諸蘊,起「非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行相。如是二心展轉相緣。
【涼】若發意思惟有未來道,此心與正見相應。緣有未來道,次後生無漏道。緣過去正見,是無常苦空無我,因集有緣。如是正見,緣未來道;未來道生,還緣正見,是名展轉相緣。
【唐】應知:此中,
【唐】a諸有欲令唯共相作意無間起聖道者,彼遮剎那,不遮流注等[不遮時分、不遮眾同分、不遮無始以來]。
【唐】遮剎那者,此有未來道心行相,是自相作意故。
【涼】後時者,如說:總相觀後能入聖道者,遮一剎那頃。不限相續、不限時、不限身,乃至不限無始生死已來。
【唐】b諸有欲令[二=三【三宮】]三種作意無間.皆起聖道者,彼亦不遮剎那。
【涼】如說:三種正觀後能入聖道,不限一剎那頃,乃至不限無始生死已來。
§b5自相續心與他相續心
【發】「如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緣。」
【涼】如二知他心智亦展轉相緣。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唐】答:前說「自相續心與自相續心展轉相緣」,今欲說「自相續心與他相續心展轉相緣」,故作斯論。
【涼】問曰:何以復作此論。答曰:
【涼】前說己身相緣法,今欲說他身相緣法故。
[根地道等他心相緣]
【唐】問:此中說何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互相緣耶。
【涼】如二知他心展轉相緣。問曰:此中為說何等二知他心。
【唐】答:此中說根等、地等、道等二知他心者,彼二心展轉相緣。
【唐】根等者,謂同「利根、中根、軟根」。
【唐】地等者,謂同依初靜慮,乃至同依第四靜慮。
【唐】道等者,謂同有漏、同無漏,同法智品、同類智品,同學、同無學。
【涼】答曰:此中說根同,同利根、同中根、同下根;同是初禪地他心智,乃至第四禪地他心智;同有漏、同無漏;同是法智分、同是比智分。
[但緣彼心-非彼所緣及能緣行相]
【唐】問:彼二心云何相緣。
【唐】答:但緣彼心,非彼心所緣及能緣行相。若緣彼心所緣及能緣行相者,則有自緣之過。
【涼】問曰:彼云何相緣。
【涼】答曰:俱緣彼心,不緣彼心所緣。若緣心所緣,是則自緣心,不名緣他心。
[但說他心智]
【唐】問:亦有餘智俱心展轉相緣,何故但說他心智俱。
【唐】答:a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唐】b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唐】c有說:此中但說明了、不雜、易可知者,餘智不爾。
[但說修所成]
【唐】問:有多種他心智,此中為說何者。
【唐】答:說加行得、離染得者。
【涼】問曰:此中為說何等知他心智。
【涼】答曰:此中說得證他心智通者。
【唐】問:何故不說餘耶。
【涼】問曰:亦更有餘能知他心智,此中何以不說。
【唐】答:
【涼】答曰:
【唐】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復有說者,此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是有餘之說。
【唐】有說:此中但說名義勝者,謂加行得、離染得者,是修所成通慧所攝、四支五支勝靜慮果。
【涼】復有說者,此中說名義俱好者。
【涼】復有說者,若體性是通、若體性是修、若是離欲得、若是四支五支禪果,此中說之。
【唐】有說:此智於境無有謬失,餘則不爾,是以不說。
【涼】復有說者,若智知他心,如實無謬,是中說之。
§a3略開諸心相緣
【唐】今因此文,動爾焰海。
【涼】因此事故,擾動智海。
§b1心所相緣
【唐】如說「二心展轉相緣」,應知受等諸心所法相緣亦爾。
【涼】如二心展轉相緣,諸數法亦如是。
§b2部界善等諸心相緣
【唐】又亦應說部、界、善等諸心相緣。
【涼】亦應分別五識.種.界.善染污不隱沒無記威儀工巧。
【涼】彼五識不能展轉相緣,各行境界故。意識能展轉相緣,緣一切法故。
【唐】「部」者,謂
【唐】見苦所斷心與見苦集修所斷心,展轉相緣;
【唐】見集所斷心與見苦集修所斷心,展轉相緣;
【涼】苦諦所斷心與集諦所斷心,能展轉相緣。苦諦所斷心與修道所斷心,展轉相緣。
【涼】集諦所斷心與修道[斷=所斷【三宮】]斷心,展轉相緣。
【唐】見滅所斷有漏緣心,展轉相緣;
【涼】滅諦所斷有漏緣使,展轉相緣;亦能緣無漏緣使。無漏緣使不能緣有漏緣使。
【唐】見道所斷有漏緣心,展轉相緣;
【涼】道諦所斷有漏緣使,展轉相緣;亦能緣無漏緣使。無漏緣使不能緣有漏緣使。
【唐】見道所斷無漏緣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
【涼】無漏緣使於道展轉相緣。
【唐】應知.無漏心,亦展轉相緣;
【唐】修所斷心展轉相緣;
【唐】修所斷心與無漏心展轉相緣。
【唐】應知.修所斷心與見苦集所斷心.展轉相緣者,謂善.無覆無記;
【唐】與無漏心展轉相緣者,唯善。
【涼】修道所斷.善不善隱沒無記,能緣五行所斷心。其餘修道所斷,展轉相緣。[s19緣自地法必具所緣相應縛故。(無有自界使緣有漏法,而不作二種使.緣使相應使者。)][s22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心…於餘隨眠(修所斷等),無二事故非有隨眠心。][下段:善報無記心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s12見苦所斷所更,五種能憶……如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念盡能憶…][s87異熟生無記識能緣何法…]
【涼】不斷心,如苦忍.苦智.集忍.集智,能緣五行所斷心。道緣道,隨其所應,展轉相緣。
【唐】「界」者,
【唐】欲界心與欲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
【唐】色界心與色無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
【唐】無色界心與無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
【唐】應知:無色界心與色界心.展轉相緣者,謂空無邊處近分。
【涼】界者,
【涼】欲界色界,展轉相緣。欲界不繫法,展轉相緣。欲界無色界,無展轉相緣。
【涼】色界無色界及不繫心,展轉相緣。
【唐】「善等」者,
【唐】謂善、不善、無記心,各與三種心.展轉相緣。
【唐】唯除不善異熟,以彼唯在五識身故[s87唯緣欲界修所斷法]。餘無覆無記心,有展轉相緣義。
【涼】善者,能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染污能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
【涼】善報無記心緣三種:善、染污、不隱沒無記。
【涼】不善報無記,無展轉緣。所以者何。意地無不善報無記。
【涼】{}[s115]如說頗業身受受報,非心耶。答曰:有,諸不善業。{}
【涼】{}[s124]威儀無記心,展轉相緣。
【涼】其事云何。答曰:
【涼】威儀有二種:一是威儀、二是威儀心。
【涼】威儀者,謂色香味觸。威儀心者,能起威儀心是也。
【涼】四識是威儀方便,非起威儀心。意識是威儀方便,亦是起威儀心。
【涼】彼四識能緣威儀,不能緣起威儀心;意識能緣威儀亦能緣起威儀心。
【涼】復有說者,因威儀心更生意識,能緣十二入,是能展轉相緣。
【涼】工巧無記心,展轉相緣。
【涼】其事云何。答曰:
【涼】工巧有二種:一是工巧、二是工巧心。
【涼】工巧謂色聲香味觸,工巧心者能起工巧心者是[是=是也【三宮】]。
【涼】五識是工巧方便,非起工巧心。意識是工巧方便,亦是起工巧心。
【涼】五識能緣工巧,不能緣起工巧心。意識能緣工巧,亦能緣起工巧心。
【涼】復有說者,因工巧心更生意識,能緣十二入,是能展轉相緣。{}
§a4邪見謗因謗果四句
【唐】又此中所說「邪見謗因.謗果」者,有四句差別,謂或依因謗果,或依果謗因,或不依因謗果,或不依果謗因。
【涼】邪見,或以因謗果、或以果謗因、或不以果謗因、或不以因謗果。
【唐】1依因謗果者,如說「妙行惡行,無果異熟」。
【涼】云何以因謗果。如說此善惡業無果報。
【唐】2依果謗因者,如說「一切士夫、補特伽羅所受苦樂,無因無緣」。
【涼】云何以果謗因。如說是人諸所受報無因無緣。
【唐】3不依因謗果者,如說「無有化生有情」。
【唐】4不依果謗因者,如說「無有妙行惡行」。
【涼】4云何不以果謗因。眾生煩惱無因無緣。[非]
【涼】3云何不以因謗果。如說無過去未來現在,是名不以因謗果。
【涼】此邪見苦諦所斷。
§a5但說因緣及所緣緣
【唐】問:緣有四種,此中何故但說因及所緣,非餘二耶。
【涼】先說二心展轉相因、展轉相緣者,此中說二緣義,所謂因緣、境界緣。
【涼】問曰:以何等故此中不說次第緣、威勢緣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涼】1或有說者,彼作經者意欲爾,乃至廣說。
【唐】(2)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涼】2復有說者,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唐】(3)有說:彼二亦在此所說中。
【唐】謂若說因緣,應知已說等無間緣。如無二心展轉為因,亦無二心展轉為等無間故。
【唐】若說所緣緣,當知已說增上緣。如有二心展轉為所緣,亦有二心展轉為增上故。
【涼】3復有說者,此義[以=已【三宮】]以入彼所說中。其事云何。
【涼】若說因緣,當知已說次第緣。所以者何。如說二心無展轉相因,當知二心亦無次第緣。
【涼】若說境界緣,當知亦說威勢緣。所以者何。如說二心展轉相緣,當知二心亦展轉威勢緣。
【涼】是名已入彼所說中。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五[不分卷及品【三宮】]
【涼】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六
【涼】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涼】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涼】雜犍度智品之二[不分卷及品【三宮】]
〖二心〗
1■無二心俱生
【唐】「何故無一補特伽羅」,乃至廣說。
【涼】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
§a1論起因由
【唐】問:何故復作此論。
【涼】問曰:何以作此論。
【唐】答:
【涼】答曰:
【唐】1、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唐】謂或有執「等無間緣體非實有」。為遮彼意,欲顯「實有等無間緣」。
【唐】或有執「一補特伽羅二心俱生」。為重遮彼,顯「唯一心」。
【唐】2、有說:此文是傍生論。前說「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未說所以,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涼】此是傍生論。所以者何。前說:「二心不得展轉相因。何以故。無有一人前後二心俱生故。」雖有是說,未說所以,今欲說之,故作此論。
§a2本論
【發】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
【發】答:無第二等無間緣故。
【八】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
【八】答曰:無有第二次第緣。
【涼】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者。
【涼】[答=答曰【三宮】]答:無第二次第緣。
【唐】謂心心所法生.必依止等無間緣,既無第二等無間緣,故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
【涼】此說心心數法.依次第緣生,未來世法依現在世法和合則生,不和合則不生。現在若與未來次第則生,不與次第則不生。
【唐】此復應問:何故無第二等無間緣。
【唐】故復答言:
【發】有情一一心相續轉故。
【八】眾生一一心轉。
【唐】謂有情心,法爾一一相續而轉,無二無多。
【唐】1.此是展轉更相答義。
【唐】2.有說:此文重答前問。
【唐】謂先問言:「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
【涼】2復有說者,「以何等故一人前後二心不俱生」,乃至廣說。
【唐】今重答言:「有情一一心相續轉。」
【唐】謂一一有情,由法爾力,但有一心相續而轉。所以者何。未來心聚,必由現在和合故生,不和合則不生。
【涼】答曰:眾生法爾一一心次第生,不得有二。所以者何。無第二次第緣故。
【涼】1復有說者,此說前如兩鞅相繫:
【涼】以何等故無第二次第緣。答曰:眾生一一心次第生,不得有二。
【涼】以何等故眾生一一心次第生不得有二。答曰:無第二次第緣。
【涼】是名展轉更相答義。
【唐】A現在但有一和合故,令未來心一一而起。[s16心心所各各別有生住異滅和合而生,是故可說和合有異;同依一根、同緣一境而得生故,可說一切和合無異。][s52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剎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s21生滅和合.無二無多.][s197和合有二種,一俱起不相離名和合,二不相違同辦一事名為和合。]
【唐】猶如多人經於狹路,一一而過,尚無二並,何況有多。
【唐】又如牛羊,圈門狹小,一一而出,無二無多。
【唐】如是有情未來心聚,依現和合,一一而生。
【涼】如現在有一次第緣,未來生一心,是中應說.如[園=圈【三宮】*]園中閉眾多羊.門[俠=狹【三】=陝【宮】*]俠[小【麗】=少【大】]小[喻=喻猶【三宮】]喻。如羊[*]園[*]俠小門中一一羊出,彼心心法生亦復如是。
【唐】設現在世有多和合為開次者[開次第緣/與次第],則應一時有多心起。但無此事,故一一生。
【涼】現在一剎那與未來[剎=一剎【三宮】]剎那開次。設現在世有眾多剎那者,則與未來眾多剎那開次。以無故,現在一剎那與未來一剎那開次。
【唐】B又由和合有先後故。[s21和合因緣既唯暫有]
【唐】假使先有修道和合,後見道者,則應修道先見道生。但無此事,故先起見道。
【唐】由此,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
§a3復有分別
【唐】於此義中復有分別。謂:「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
【涼】作義者說曰:以何等故二心不俱生。
【涼】答曰:
【唐】1、尊者世友說曰:於一剎那,身唯有一,心依彼轉,故無有二。
【唐】復次,於一剎那,命根唯一,心依彼轉,故無有二。
【唐】復次,於一剎那,唯有一類眾同分,心依彼轉,故無有二。
【涼】或有說者,如命根是一剎那,依命根心亦一剎那,是故不俱。
【涼】復有說者,如身根是一剎那,依身根心亦一剎那,是故不俱。
【唐】2、大德說曰:法生時和合唯一無二[s52一一而過][s21(世友)生滅和合.無二無多],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故一剎那心唯有一。
【唐】3、復有說者:若有二心俱生,則應不可調伏。如今一心剛強𢤱悷,猶難調伏,況二心耶。若心不可調伏,則無得解脫義。故一相續無二心俱。
【涼】復有說者,若二心俱生,則心不可調伏。如今一心猶剛強難伏,何況二心。
【唐】4、或有說者:若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有雜染、清淨俱時起過,謂一心雜染,一心清淨。如是則無得解脫理。
【唐】又應一時生善惡趣。
【唐】復次,若一相續二心俱生,何妨有三。若有三者,應一時受三界異熟,是則界壞,亦無解脫。
【唐】復次,若一相續三心俱生,何妨有四。若有四者,應一時受四生異熟,是則生壞,亦無解脫。
【唐】復次,若一相續四心俱生,何妨有五。若有五者,應一時受五趣異熟,是則趣壞,亦無解脫。
【唐】復次,若一相續五心俱生,何妨有六。則應一時六識俱起,應一時取一切境界。
【涼】復有說者,若二心俱生者,則一時有煩惱出要:一心煩惱、一心出要。若爾者,則無解、無離、無乘如是等過。
【涼】復有說者,若二心俱生,何妨有三。若有三者,則三界身可一時受。若三界一時受身則破界。若界破,一人亦是欲界亦是色界無色界,若然則無解脫,乃至廣說。
【涼】若三心俱生,何妨有四。若有四心,則可一時受四生身,若然者則壞四生。一身亦是胎生亦是卵生亦是濕生亦是化生,則無解脫,乃至廣說。
【涼】復有說者,若四俱生,何妨有五。若有五者,則可一時受五道身。若然者,則五道壞。若五道壞,地獄身乃至即是天身,乃至廣說。
【涼】若五俱生,何妨有六。若有者,則可一時緣六根義,乃至廣說。
【唐】復次,若一相續六心俱生,何妨有百。若有百者,何妨有千。乃至何妨無數俱起。若爾,諸法從未來世應一時生,於現在世一時而滅,是則應無未來、現在;以觀未來現在故,說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故,過去亦無;若無三世,則無有為;若無有為,則無無為。如是則一切法皆無,是為大過。
【唐】是故無有二心俱生。
【涼】若不妨六,乃至百千未來世中一時俱生,一剎那生、一剎那滅。若然,則無未來。以有未來則有現在,以有現在則有過去,若無未來則無現在,若無現在則無過去,若無過去則無有為,若無有為則無無為。若無有為無為,則無一切諸法。
【涼】有如是等過,不得二心一時俱生。
【唐】5、有餘師說:若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應受等諸心所法亦二俱生,則一剎那應有十蘊,則有情壞;有情壞故,所依身壞;所依壞故,則五部壞;五部壞故,則對治壞;對治壞故,則遍知壞;遍知壞故,沙門果等一切皆壞。勿有此過,故一相續無二心俱。
【唐】問:如一剎那有多心所而無前過,心亦應爾。
【涼】問曰:如眾多數法一時生,無如上等諸過;若當二心如數法一時生者,復有何過。
【涼】答曰:
【唐】(1)尊者世友說曰:心所雖多,而與心同一等無間緣之所引起,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無有過。
【涼】如一次第緣與未來一心和合,以一心和合故,眾生一一心生。
【唐】(2)大德說曰:心與受等一和合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故無有過。[s16(大德)同伴侶義是相應義…俱時而生][舊:尊者佛陀提婆說曰:sahāya同伴義,是相應義。如識隨所緣事,為諸數名,離於俱生,是相應義。(sahasra千義,是相應義。識所適處,各相開避,心所念法,則有算數。)]
【唐】[舊譯無,且與「s2(法救)(五根)前後各異,無一並用」「s145(譬喻者.大德)心心所法一一而起」相違.][s95(譬喻者.大德[佛陀提婆])諸心所法次第而生.][s16心心所法前後而生,非一時起。如譬喻者,…一一而度,無二並行…所待眾緣各有異故。][s52一一而過]
【唐】(3)復有說者:心與受等一作意生,如心是一,受等亦一;雖皆名心所而體類各異,故無有失。
【涼】3復有說者,如作觀與未來一心和合,以一心和合故,眾生一一心生。
【涼】2(5)若有二心俱生,應有二受俱生。若有二受,則破眾生身法。若破眾生身法,則有二種身。若有二身,則有十陰。以有如是過故,二心不得俱生。
【涼】[卷第七終【三宮】][卷第八雜揵度智品之三首【宋元宮】=卷第八雜犍度智品第二之三首【明】=造號釋號譯號同異如首卷]
2■等無間緣
§a1自體(非後--依作用立)(意依根相立)
【唐】問:如前所說「等無間緣」,自體是何。
【涼】問曰:次第緣體性是何。
【唐】答:
【涼】答曰:
【唐】1.除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法,是謂等無間緣自體。
【涼】如《波伽羅那》說: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心,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是也。[品類足論:除過去現在阿羅漢命終時心心所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所法。]
【唐】問:何故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非等無間緣耶。
【唐】答:彼心心所法若是等無間緣者,彼後應有心心所法生。若爾,便無究竟解脫。
【唐】2.有餘師說:彼亦是等無間緣。
【涼】復有說者,諸過去現在心心數法是次第緣體性。
【唐】彼後心心所法不生者,有餘緣故,非彼為礙。設當生者,亦與作緣,猶如意根、意界、意處。
【涼】問曰:若然者,阿羅漢最後心無次第緣義,云何名次第緣耶。
【涼】答曰:不以阿羅漢最後心過故餘心不生,更有餘事故令後心不生。若當生者,能與次第緣。
【唐】3.[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
【唐】等無間緣,依作用立。若法與彼法作等無間緣,無法、無有情、無呪術、無藥物等.能為障礙令彼不生[s5使第二念不現前]。
【唐】意根界處,依根相故立。雖後識不生,而有根等相故,得名根等。
【唐】問:何故阿羅漢最後心,有意根等相,而無等無間緣相耶。
【唐】答:
【唐】1、意根界處,不必觀於後法故立,觀心所等亦得名故。
【唐】等無間緣,觀後法立,後不生故,不說為緣。
【唐】2、復次,不生法中有意識相,故最後心是意根等;不生法中無等無間相,以雜亂住故,是以最後心等不立等無間緣。
§a2等無間緣相
【唐】問:等無間緣以何為相。
【涼】問曰:次第緣者有何相耶。
【唐】答:
【涼】答曰:
【唐】1、體即是相,相即是體,不應離體別求其相。
【涼】所言體性.即是其相,所言相者.即是體性,一切諸法不可離體性別立其相。
【唐】2、尊者世友說曰:a能開避義,是等無間緣相。[避=闢【三】*]
【涼】尊者和須蜜說曰:a相避義是次第緣。
【涼】ef復有說者,發跡相避義,是次第緣。
【唐】b復次,與次第義,是等無間緣相。
【唐】c復次,與作用義,是等無間緣相。
【唐】d復次,能生心義,是等無間緣相。
【涼】d復有說者,能生心義,是次第緣。
【唐】e復次,能引發心義,是等無間緣相。
【唐】f復次,能警覺心義,是等無間緣相。[警=驚【宮】]
【唐】g復次,能令心相續義,是等無間緣相。
【涼】g復有說者,心相續義,是次第緣。
【涼】ef復有說者,能取義,是次第緣。
【涼】cf復有說者,心勢用義,是次第緣。
【唐】3、大德說曰:能引生無間心義,是等無間緣相。
【涼】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次第生心相,是次第緣。
【唐】4、尊者婆末羅[左受Vāmalabdha]說曰:能令未已生心續已生心義,是等無間緣相。
【涼】復有說者,未生剎那令剎那生,是次第緣。
【唐】5、阿毘達磨者說曰:能令各別自相法無間生義,是等無間緣相。各別自相法者,謂受想等心所及心,自相各別,俱時而生,無容有二。
【涼】阿毘曇人說曰:異相法令俱生,是次第緣。
【唐】6、有餘師說:令相似法無間生義,是等無間緣相。
【涼】復有說者,未生法似自己,是次第緣。
§a3釋名
【唐】已說體相。所以,今當說。
【涼】已說次第緣體相,未說所以。
【唐】問:何故名曰等無間緣。
【唐】答:此緣能引等無間法,是故名曰等無間緣。
【涼】以何等故名次第緣。
【涼】答曰:等無間義,是次第緣。
§b1事等--非數等
【唐】問:前後剎那諸心所法,或多或少,云何名等。
【唐】如欲界心所多,非色界;色界心所多,非無色界。
【唐】善心所多,非不善;不善心所多,非無記。
【唐】有漏心所多,非無漏。
【唐】如何可說此緣能引等無間法耶。
【唐】答:依事等說,不依數等,故無有過。
【唐】若一心中,有一想二受等者,可不名等;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隨所應生,各唯有一,是故名等。
§b2用等--遮相似相續論
§c1總皆為緣
【唐】問:為心但與心.受等但與受等作等無間緣,為不爾耶。
【涼】問曰:若然者,心與心作次第,不與數法作次第耶;數法與數法作次第,不與心作次第耶。
【涼】答曰:[光:又,前心心所等與後心心所為緣.非唯自類。…]
【唐】1、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
【涼】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
【唐】2、[評]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
【涼】如是說者,則有過。所以者何。
【唐】a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心還生貪心,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癡心。如是便無究竟解脫。[貪無間應常起貪…]
【涼】貪欲心還與貪欲心作次第、瞋恚還與瞋恚、愚癡還與愚癡、善還與善、不善還與不善、無記還與無記。如是說者,則無解脫涅槃。
【唐】b又諸心所,或少或多。少生多時,便應緣闕;多生少時,便應果減。如是則一心聚中,有從緣生、有不從緣生,有作緣者、有不作緣者。
【唐】c又無漏心聚,應無緣而生。
【唐】3、應作是說:心與心.亦與受等,受與受.亦與心等,作等無間緣,餘心所亦爾。
【涼】如是說者好,所謂心與心作次第,亦與數法作次第。數與數作次第,亦與心作次第。前心聚與後心聚作次第。
§c2不分遠近
【唐】問:為心與心作近等無間緣.非受等,受等與受等作近等無間緣.非心等,為不爾耶。
【涼】問曰:若心與心作次第,則相隨順,非數法耶;若數法與數法作次第,則相隨順,非心耶。
【涼】答曰:
【唐】1、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與心作近等無間緣,非受等;受等與受等作近等無間緣,非心等。
【涼】若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隨順心、數法隨順數法。
【唐】2、彼不應作是說。
【涼】評曰:不應作是說。
【唐】所以者何。
【唐】前已說「能開避義是等無間緣相」,開避義中[開避.牽生(牽引)],無遠近故。[避=闢【三】*]
【唐】3、應作是說:前生心聚與後生心聚作等無間緣,無有差別;如豆等聚。
【涼】作如是說者好,所謂心與數法作次第,數法與心作次第,前心聚與後心聚作次第,等無差別,猶如豆聚。
【唐】[*]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十
§
[⊙▲.△◆◇○◎●☆★☉※]
^13[!^13■,\*。」;「 ^t:]@^13
(^13)^13
【唐】[!^13]@^13
【八】[!^13]@^13
【涼】[!^13]@^13
[㬉𤏙>暖〖麗〗][煖]唐鿌𥘿𤼵𤚳